一、《社会发展简史》教学参考资料——第十六课 资产阶级对工人的统治和工人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孙明增[1](2016)在《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是党组织吸纳党员的标准和要求,是规范和约束党员行为的基本尺度。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它制定入党条件的目的,就是筛选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先进分子。严格按照入党条件将社会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遵循。入党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90余年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根据自身地位和任务的变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严格入党条件,切实提高党员质量,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共入党条件的研究,不能充分展现入党条件变迁的整个过程。所以,本文把中共入党条件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入党条件变迁的基本脉络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因素、总结历史启示。本文总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入党条件提供了思想内核。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处的时代不同,关注的焦点不同,因而入党条件问题在他们视野中所占的地位和分量也不相同。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入党条件的基本内涵,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处理入党条件问题的一般原则。列宁则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相关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布尔什维克政党建设、苏俄革命和政权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关于入党条件的一套理论和策略,这为日后的无产阶级政党处理该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成为影响中国共产党制定、修改入党条件不可或缺的理论因素。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入党条件的演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1921年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对入党条件作了基本规定。1921年7月,一大党纲明确规定,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做官就可入党。1923年6月,三大党章取消了党员不能跨党和做官的限制,为非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的组织,打开了大门。192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党章,对入党资格增加了“服从党的决议,参加在党的一定组织中工作并缴纳党费”以及“党员年龄须在十八岁以上”的内容。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党员标准出现“唯成分论”倾向。八七会议把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归咎为“党的指导机关的知识分子化”,因而确立了党员成分要工农化的政策。1929年11月,古田会议打破“唯成分论”倾向,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会议通过的决议案,提出入党的五条标准。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的任务随之发生改变,党的大门开始向社会各个阶层开放。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明确指出“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党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吸收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先进分子,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全国第一大党。第六章至第七章主要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入党条件的变迁。早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已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开始严格入党条件。中国共产党在广大解放区实行土地革命,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开始将存在剥削行为的人清除出党,重点在工人阶级中发展党员。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根本变化,入党条件更加严格。1951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申请入党的对象不能存在剥削行为,必须是成分好的。1956年9月,八大党章明确规定“剥削他人劳动”者不得入党。“文化大革命”时期,入党条件“唯成分论”倾向死灰复燃。九大党章把上中农和中农排除在申请入党的对象之外。十大党章沿袭九大的规定,仍然强调“唯成分论”。而且实际发展党员工作中,另立党员标准,搞“突击入党”,使一些投机分子和坏分子混入党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员队伍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第八章主要论述改革开放时期中共入党条件的变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在入党条件上逐渐恢复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先进分子的入党资格。1982年9月,十二大党章恢复了知识分子的入党资格,提出了党员的基本要求,并在党员义务中补充了“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等的内容。2001年7月,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指出“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2002年11月,十六大党章在将“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纳入申请入党的对象。2012年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党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要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2013年6月,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发展党员工作,“党组织要严格把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政治合格”。截至2014年底,全国党员总数达到了8779.3万名。第九章是总结和启示。回顾中共入党条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可知,中共入党条件的演变过程是多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有益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性的启示。一方面,中共入党条件变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国际局势和中国国情的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制定的政治路线。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入党条件应该重视社会成分,但不能“唯成分论”;入党条件应该同时坚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标准;中国共产党应该不断吸纳新社会阶层先进分子,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李宇楠[2](2019)在《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研究》文中提出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发展依靠的主要力量,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国民党、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者及某些官僚政客就已经注意到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中国,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展现,在哈尔滨召开的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即是中国共产党对工人阶级重视的体现。本文对1920年代召开的前五次全国劳动大会的进行了追溯,对其召开的历史背景、通过的主要文件、会议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当时的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论述。在此基础上,对1948年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和原因进行了深度考证和分析,以便为接下来关于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的筹备、会议议程及其历史意义做好扎实的铺垫。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文章重点详细考证了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的筹备工作事宜,参会的重要领导人,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的议程,以及会议做出的重要决策,如加入世界工会联合会、恢复中华全国总工会、有关工人权益的相关规定等,全方位的考证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的方方面面,这也是本文重点所在。在前面考证的基础上,首先,将五次全国劳动大会与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在经济、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社会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对比,以提高对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的认识与了解。通过与前五次全国劳动大会的比较,本次劳动大会在提高工人阶级的地位、保障工人的权益方面作了更多努力。其次,与国民党对待工人阶级的态度及政策对比,突出中国共产党对工人政策的正确性。文章最后明确了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的意义和成就。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于解放战争时期,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时隔19年召开的又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指导思想、组织建设、政策措施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完成了全国工人阶级赋予大会的历史使命。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召开在当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一,明确工人的地位与保障工人的权利;其二,推动了解放战争进程的顺利进行,加速了蒋介石政府的覆灭;其三,加强了中国工人运动与国际工人运动的联系。总之,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召开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引导作用,犹如一座“灯塔”,照亮了工人前行的道路。
梁晨晖[3](2020)在《二十世纪初山西工人阶级形成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初山西工人阶级形成问题的研究,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学界的关注,山西工人阶级一直被包含在华北工人阶级这个大团体中进行研究分析。学界对于山西工人阶级形成的认识,长期以来陷入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政治地位低下,经济上受资本家剥削,在中共山西党组织的启蒙与教导下,阶级觉悟提高,反抗与斗争意识增强,开始举行罢工,完成了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并且在工运骨干与中共山西党组织的动员组织下,奋起抗击并与山西地区的农民阶级结成联盟,成为山西地区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这样的认识尽管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但是掩盖了山西工人阶级形成过程的复杂性与工人自身的斗争性,在这种认识下,山西工人阶级仅仅表现出一种在中共山西党组织的影响下成为领导阶级的政治化色彩,而山西工人阶级在纷杂的社会思潮中,展现的丰富的人物形象与非政治化的一面被人为的忽略。探究二十世纪初山西工人阶级的形成问题,要在理清其历史脉络的基础上,以山西工人自主能动性为中心,在“新劳工史”与“新革命史”的研究视域下,梳理二十世纪初山西工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作为改造社会的武器的原因与过程、山西工人阶级的形成过程以及早期山西地方党组织在山西工人阶级的形成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影响,全面认识山西工人阶级形成过程中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工厂是工人诞生的前提和基础。第一部分围绕近代山西工人的产生,通过梳理近代山西工业的兴起与发展,了解山西工人产生的时代背景;发现二十世纪初的山西工人主要是由破产农民与手工业者组成,在原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阶层被打破的状态下,乡土人情、血缘、技术等因素又使得他们重新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为之后罢工等集体行动打下了基础;对于首次进入工厂的山西工人来说,恶劣的生产环境、险恶的工厂政治以及苛刻的工厂制度与没有任何保障的工资,推动他们形构出一个基于生存需求的共同体,为革命派的团结与动员提供了机会与空间。山西工人从产生那天起,忍受着资本家与工厂主的剥削压迫,这种惨重的压榨,迫使工人群体自发地进行反抗斗争。五四运动后,无政府主义等社会思潮和共产主义争夺着几乎是同一批潜在的信众,最终马克思主义叩开了山西工人的心扉。因此第二部分以山西工人的斗争运动为研究对象,分析山西工人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不断发起抗争运动,进而在山西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发动和领导下,山西工人运动逐步兴起。“塑造”山西工人是中共山西党组织的重要实践。第三部分围绕中共山西党组织对山西工人的“塑造”展开,通过创办“晋华书社”、开办“平民小学”和“工人夜校”等方式启发山西工人的阶级觉悟,之后采取组建山西工人联合会等一批山西工会组织、举行罢工活动等方式掀起了山西工人运动的高潮。山西工会组织的成立、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中共山西党组织的产生以及山西工人从分散的经济斗争到统一的政治行动,标志着山西工人阶级最终形成,同时反映出其“阶级意识”中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以及组织化程度和政治追求的局限的特点。
张帆[4](2016)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政治解体、社会解组的“总体性危机”,承担着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巨历史任务,与此同时,作为一个体制外的革命型政党,其自身在革命过程中又面临着不能进行公开与合法活动且时常遭受体制力量摧残的现实困境,并进而影响其资源集聚和社会动员能力,对其完成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为了完成近代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不得不转向并利用各种社团组织,并以此作为集聚力量、整合资源实现革命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丰富的社团思想认识和实践活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与实践是党利用社团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与社会力量在完成近代历史使命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认识与开展的实践活动的统一体,主要包括根据地社团思想与实践、反动统治区社团思想与实践、秘密社团思想与实践等三个组成部分,分为思想认识、政策策略、工作实践三个层面。本文主要从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的生成原因、发展衍变、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实践成效、特征地位等方面进行阐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生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团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推动革命事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形成的主观动因,丰富的社团工作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共产国际的指导是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形成的重要外部条件。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即党成立初期的萌芽发轫、大革命时期的初步发展、土地革命时期的曲折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发展成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继续发展等五个发展阶段。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根据地社团思想和实践是其整个社团思想体系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对自己辖区(如苏维埃区域、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等)内的群众社团及其工作的一系列思考认识与政策实践,主要包括党对社团的基本认识、根据地社团建设政策与举措、根据地社团与党政关系思想与政策等一系列的思想认识及相应的实践活动。党对根据地社团的基本认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根据地社团的性质与特征,党认为其具有自愿性和独立性;二是关于根据地社团的功能和作用,党主要强调其维护群众利益和支援革命的功能。关于根据地社团建设的思想和实践方面,党主张从组织使命、组织建设、工作活动策略等方面进行建设。关于根据地社团组织与党政机关的关系,党主张坚持两个“统一”,即加强领导、管理与尊重独立性相统一、相互支持帮助与防止不良倾向相统一。党关于根据社团的建设思想与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不仅促进了根据地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而且使根据地社团在支援革命战争、促进根据地各项建设、维护群众利益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党在反动统治区的社团思想和实践也是其整个社团思想体系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党关于在反动势力控制区如何建设和发展革命或进步社团、如何对异性社团开展统战工作、如何指导群众社团开展工作和活动等一系列的思考认识和方针政策。关于如何在反动统治区建设和发展革命社团,党主张从组织使命、组织建设等方面开展建设。关于对待反动统治区异性社团的工作策略,党主张分清情况,区别对待,如对于进步性社团,党主张积极团结、帮助和支持;对于中间性社团,党主张进行联合与改造;对于右翼性社团,党主张争取其群众,反对其领袖和组织,等等。关于反动统治区革命群众社团如何开展活动,党形成了一系列的政策和策略,如把争取群众利益与革命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利用公开与合法方式开展革命斗争等。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反动统治区社团思想和实践在获得丰富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尤以土地革命前期和中期表现的最为突出,并给党的社团工作和革命事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秘密社团思想与实践是其整个社团思想体系和实践活动又一组成部分,是党对秘密社团的产生和形成、成分与结构、性质与功能以及工作策略等一系列的思考认识与实践活动。关于秘密社团的产生与形成原因,党认为包括现实、历史、宗教等多种因素,其中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统治与压迫是最主要的原因。关于秘密社团的成分与结构,党指出——以失业破产的下层群众为主,同时也包括着少量居于领导地位的社会上层势力。关于秘密社团的性质与功能,党认为其是一个积极性与落后性、革命性与破坏性并存的矛盾统一体。民主革命时期,随着秘密社团工作实践和思想认识的丰富深化,党的秘密社团工作政策和策略也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起步到不断完善成熟的发展过程。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秘密社团思想与政策,从总体上来说是正确的,同时也包含一些错误的成分,并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同的成效。产生于革命历史背景下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和实践呈现出了鲜明的特性,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从其特性来看,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社团思想具有突出的革命性、鲜明的阶级性并重视党的领导。从实践意义来看,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社团思想和实践产生了显着的实践成效,一方面动员和团结了广大革命群众以及各种社会力量,支援或参与革命斗争,推动了革命事业的进步;另一方面有助于新中国以及当代中国社团思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对新中国不同阶段党的社团工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理论价值来看,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和实践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团思想与不同历史阶段中国革命实际、党的社团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过程和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武洋[5](2020)在《区域社会与革命互动 ——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及其领导的工农革命研究(1923-1938)》文中研究表明东北地方党组织在全国的党组织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1923年-1938年间东北地方党组织的工作融合了党的白区工作、苏区工作、武装斗争以及抗日民族革命等诸多内容,在领导东北地区的革命斗争取得显着成绩的基础上,也对全国的革命起到了重要的配合和推动作用。而由于东北地区社会环境和地缘条件的特殊性,又使东北党的组织建设和革命活动呈现出与关内其他地区不同的路径和特征,使之在追随和贯彻中共中央的政策之余,又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同一时期的中共中央,具有一定的先行意义。本文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政党与社会相互动的研究视角下,对1923年至1938年间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的组织发展及其领导的工农革命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得出中共在东北地区的斗争经验与革命意义。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交代文章的写作缘起、介绍本次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研究方法、创新之处、重点难点,以及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史、东北党组织及其革命斗争、东北地方社会等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介绍东北地区开展革命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方面是东北的区域社会特征,移民对东北农村和城市发展造成的影响以及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群体特征;另一方面则是介绍共产主义运动在东北兴起的三条路径,分别是中东路沿线俄国革命的传播、东满和吉东地区朝鲜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以及192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建党活动。第三部分为第二、三章。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为参考,探究东北地方党的组织史,还原东北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真实状态。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下,朝鲜共产党人的加入使中共东北地方党的组织规模、分布、党员的民族和阶级构成等发生重大改变;从组织系统的运行机制、层级之间的信息传递、基层组织的真实形态,可以看出其组织并非完美无缺,而是勉强维持组织运转的弱势平衡;而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更令东北地方党组织在复杂多变的革命环境下难以充分施展能量和手段,只得艰难求存。第四部分为第四章。探讨东北党组织对于工人阶级的政策以及东北工人对中共政策的反应,首先对东北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与斗争意志进行分析,认为其较高的工资待遇、薄弱的斗争意识都使其参与革命的愿望并未达到十分迫切。接下来分为奉系军阀统治时期和东北沦陷时期,将中共的工运政策与外部环境的掣肘进行对比,进一步阐述工人阶级对于革命态度的变化以及东北工人运动的最终走向。第五部分为第五章。主要探讨东北沦陷后,党组织、抗日联军与农村社会的融合与互动。事变前农村经济的崩溃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事变后农村社会的权力真空状态是使农民革命化的关键性催化剂,也令党和军队得以在农村立足;党对于农民的组织和动员维护了根据地社会经济结构的稳定,使农民不仅是革命的追随者更是革命的参与者;“统一战线”政策的实施更使根据地的政权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扩大,令各阶层群众紧密团结到了党的周围;而随着日伪当局愈加严酷的封锁和讨伐,根据地农民群众不得已做出求生的本能选择,导致了东北农村根据地的最终丧失。第六部分为结语。对以上五部分内容进行总结,进而探讨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自身建设与革命活动的区域特色和先行意义。东北一直以来都与关内有着差异巨大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特征,使中共东北党组织及其所领导的革命斗争带上了鲜明的区域特色;先行意义则在于,在外部革命环境发生改变之后,迅速转变了斗争方向,以“抗日统一战线”取代“苏维埃革命”作为斗争的指导方针,具有超前的进步意义。
周耀宏[6](2011)在《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进行的思想理论教育是伴随着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基于此,我们把这个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探索与起步阶段、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形成和确立阶段、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成熟和完善阶段、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丰富和发展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思想理论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同时党自身也是思想理论教育的教育对象。党的思想理论教育通过其领导的宣传教育专门机构来组织和实施,教育队伍的成员主要来自于党、政、军、群等各级团体机关中从事理论宣传教育的骨干分子,以及经过党的专门教育培养或革命改造的知识分子,党的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大都具有留学日本、法国、苏联等国高等学府的经历、受过专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训练的经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广大党员干部、人民军队和工农群众。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导,人民军队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关键,工农群众的思想理论教育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对党员干部、人民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成功路子,即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以业余教育为支撑,以日常教育为基本着力点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模式。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和指导的,并结合具体实际不断丰富和拓展。总体来讲,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教育的重点和中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民军队思想理论教育的重点内容是政治思想教育,人民群众思想理论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始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讲就是在对党员干部、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过程中,坚持始终紧密联系民主革命的斗争实际、紧密联系各革命根据地生产建设实际、紧密联系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自身实际,做到思想理论教育为民主革命服务、为解放区的生产建设服务、为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服务。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党的思想理论教育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综合运用语言灌输、文字灌输等灌输方法,运用民主讨论、自我学习、典型示范等自主教育方法和整党整风运动方法等多种方法,最大限度地扩大教育范围,增强教育效果,提高思想理论教育质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有力地配合了革命斗争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政治保证,始终坚持把提高干部理论水平和工农群众阶级政治觉悟为根本目标,始终坚持把科学化、政治化和革命化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制胜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在遵循思想理论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而开展工作的,这些基本规律是:思想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规律,思想理论教育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状况相适应的规律,思想理论教育与人民群众思想状况相适应的规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回顾其基本历程、总结其基本经验和规律,为当下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为当前我国社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掌控,为我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提升都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和借鉴意义。
李锦峰[7](2011)在《国民党治下的国家与工人阶级,1924-1949》文中研究指明国民党治下的国家与工人阶级关系,其背后的决定力量是集团化国家的政治权力。这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一个是国民党治下的国家的本质;另一个是作为暗线的政治权力,如何将国家和工人阶级串联在一起。要完成上述两个方面的讨论,并将二者统一起来,就必须将之放在国民党政府、资本和劳动的三角结构中。本文所讲的国民党治下的国家,即国民党政府。它是以官僚资本为特征的,少数人的、集团化的政府。国民党及其政府,既不代表工人,也不代表资本家,甚至不代表全体官吏,而只代表少数人的利益。所谓的“四大家族”仅仅是个符号而已,它实际指的是这个“只代表少数人之利益”的国家集团。“官僚资本”一词,正是因为揭示了这一本质,虽然在本文中主要指国家资本,但是却不好用“国家资本”来替换它,对国民党政府来说,统治集团自身的官僚资本和之外的私人资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天地。官僚资本当中的劳资争议是受到严格控制的,任何的罢工、怠工都是对抗国家、对抗社会的行为。并且,即便在官僚资本中,国家也很少成为工人运动的对象,它较多表现为工人和工厂管理者之间的冲突和纠纷。由于私人资本、工人都是统治集团之外的群体,所以他们之间的冲突、纠纷并不影响集团本身的利益。在形式上,国家可以获得较大的活动空间,它可以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居间调停,也可以暗中支持某一方,打击另一方。在事实上,以国家面貌出现的官僚资本具有对私人资本的扩张性。它可以化解和吸收私人资本,将之转化为官僚资本,这是国民党政府的一个总体趋向;它之所以没有去化解和吸收另一些私人资本,只是它自身还没有能力把握这些私人资本,让其自行经营更有效率而已。国家的政治权力是上述关系背后看不见的手,正是政治权力支配着资本——官僚资本或私人资本——来剥削工人的劳动。只不过,前者更加直接和明显,而后者则是通过私人资本这个中介来完成的,更加的隐蔽。官僚资本之所以能够通过私人资本剥削劳动,是因为当时并不存在完整意义上的私人资本,这给政治权力留下了很大的自由。也就是说,政治权力只要需要,就可以随时直接支配私人资本。除了直接支配之外,一系列的税收等手段也是官僚资本通过私人资本剥削劳动的方式。所以说,国民党治下的国家与工人阶级关系是权力关系,国家是以集团化的官僚资本为特征的,官僚资本以国家的名义,通过政治权力以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对劳动进行剥夺。官僚资本在劳资之间表现出来的态度,无论是支持劳资合作,还是支持阶级斗争,都只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利用政治权力支配资本为统治集团服务。
张华波[8](2018)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性生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毕生的追求是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有赖于共同体的发展。共同体是人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共同活动的本性。人们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共同存在性”是“现实的历史的人”存在的根本属性。人是共同体中的人,共同体是人存在的基本形式及个人实现变革的条件,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共同体思想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处于中轴线的地位。马克思一生都在认识、研究和探索人类共同体既有存在形式、共同活动方式、依赖关系及其历史进程的问题。他的探索和研究都集中于,何种共同体形式下能更好地、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找到了出路,就是致力于通过无产阶级的解放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本文以“史”为线、以“论”为要,系统、整体、规范、严谨地梳理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及其发展的来龙去脉,按照理论渊源、演变及评论逐步展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具有思想史和科学体系的理论价值,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与坚信共产主义理想的需要,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是无产阶级专政走向“真正共同体”的指导。本文是国内外第一篇从“史”的角度对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进行比较完整、系统的全景式的研究,能够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起到较好的补充。全文共十章,以规范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为原则,分五个时期(第五章至第十章)对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进行了全景式展现。论文的研究思路:首先是对马克思文献中涉及共同体文章和着作进行了细致阅读和深入研究;然后根据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生成脉络和不同时期呈现的理论特点,分五个时期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萌芽时期”、“初创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一)”、“发展时期(二)”、“完善时期”进行了严谨、细致而翔实地梳理;再次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和理论来源做了论述,对“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动力机制与主要范畴进行了界定和阐述;最后对马克思着作中与“共同体”有关的术语运用及特点进行了清理、归类和辨析,并就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与构建提供的政治智慧和有益启示进行了探讨。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从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期依据、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等五个方面对研究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第二章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和理论来源做了简略论述。第三章对“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动力机制与主要范畴做了界定和阐述。第四章对马克思着作中与“共同体”有关的术语运用及特点做了清理、归类与辨析;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历史分期依据做了说明。第五章对1835年8月—1841年4月这个时期马克思的早期文献进行了研究,探究其萌芽时期的共同体思想。第六章对1842年5月—1845年2月期间的十二篇文献进行了研究,探究其初创时期的共同体思想。第七章对1845年春—1848年2月期间的六篇文献进行了研究,探究其形成时期的共同体思想。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时期按照两条线进行,一条线是1848年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在革命实践中得到检验与发展(时间跨度大致是1848年2月—1879年9月),另外一条线则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得到发展(时间跨度大致是1857年—1883年),这就是第八章和第九章的内容。第十章对马克思晚年(时间跨度大致是1879年秋—1882年底),即共同体思想的完善时期进行了研究。结语部分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做了探讨和思考。
王富聪[9](2020)在《中共对华北沦陷城市工作研究(1937-1945)》文中指出抗战时期,沦陷城市地下党组织和中共华北根据地城工机构密切配合根据地的抗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抗战初期,在北平、天津、唐山等沦陷城市中,平津唐点线委员会秘密发动群众,为周围根据地提供了大量的急需物资、技术人才和情报信息,支援了根据地的抗日战争。在特别危险的环境下,地下党组织也遭到了多次破坏。随着抗日战争进入持久战阶段,在中共中央指示下,1941年前后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普遍成立了城市工作委员会。为加强城市工作,除了动员全党在思想上重视城市工作外,还加大了干部抽调、关系寻找、培训教育、派遣打入工作和秘密交通组建的力度。根据地城委会的努力为沦陷城市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人力、资金、技术上的准备。而地下党在沦陷城市的各个阶层和群体中秘密地进行抗战宣传、组织发展,既积蓄了力量,也积累了经验。各地城工部于1944年前后成立后,把城市工作提高到和根据地工作一样重要的高度,动员全党和群众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下大力气和决心抽调干部派遣打入,加快了里应外合夺取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在伪军伪警和工人苦力中积极宣传和发展组织,为反攻城市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干部抽调和关系寻找方面,纠正了根据地党委不重视干部抽调和贡献关系的思想,对抽调干部的数量和占总干部数的比重做了规定,确保了城市工作的干部队伍。在发动全党和群众贡献城市关系,并依托根据地,对外出务工和过节返乡的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从中大量发展关系,为城市工作的迅速开展搭建了广阔的桥梁。在培训教育和派遣打入方面,针对上送干部的各种不纯动机,进行思想教育、形势教育、革命气节教育,并开展针对性的业务教育,提高了城工干部的综合能力。在派遣打入干部方面,各根据地城工部门派遣了大量干部到敌占城市,通过各种关系打入到敌伪机关、学校、工厂内,播散种子,生根发芽,显示出坚强的生命力。在获取急需物资方面,根据地不能生产的工业急需品如医疗器械、通讯器材、机械设备等物资都需要从城市采买。地下党通过灵活开展统战工作,利用社会关系和日伪组织,掩护秘密采购网络和交通站,为根据地源源不断地提供了重要物资,促进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在输送人员方面,沦陷城市的高校和工厂中拥有大量知识青年和技术工人,在地下党的宣传动员和秘密组织下,很多青年学生和工人到根据地参加抗日斗争,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解放贡献了力量。在获取信息方面,城工干部调查了沦陷城市一些厂矿、学校、公司。调查了解工人、学生、市民等各个阶层的生活水平、政治态度、反抗情况,为派遣打入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提供了依据。而秘密情报工作也为根据地的军事行动、锄奸、反间、营救人员等提供了信息支持。在秘密交通方面,为领导地下党,城工组织建立了秘密交通线路网,为保证安全和效率,一些线路还开辟了复线。在每条线上设立了各类秘密交通站、联络站,并以各种合法场所掩护。为了加强交通工作,对交通员进行了选拔和培训。交通员克服了各种艰难困苦,为组织的联络、人员和文件等的输送作出了贡献。在群众工作方面,地下党在工人苦力、青年学生、市民及上层中宣传中共政策,发展组织,开展各类地下活动。以合法的和灰色的组织形式组织群众,发动群众进行合法斗争,掩护秘密的非法斗争。工人苦力是城市工作的重点发展对象。地下党在工人中组织了怠工、偷等半合法运动。在青年学生中组织秘密读书会,宣传抗战,发展进步青年到根据地培训后再返回城市。在市民中和上层人士中也开展了宣传和争取工作。在城市中的敌伪军警开展宣传工作也是城市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关系里应外合的实现。随着抗战形势的好转,伪军寻求后路,分化瓦解伪军的条件更为便利。城工部门派遣干部,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打入伪军内部,在上层和下层分别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伪军大多与国民党有历史渊源,怀有正统思想,被国特掌握,进行伪军工作也有很大的困难。
赵兴银[10](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政治地位、中心任务和面对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面对这一重大的历史转折,党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带来的新任务新要求,积极领导和推动了全国范围的社会变革。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引下,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抓住历史发展的潮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中努力探索执政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七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全面执政经验的前提下,短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建设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经济社会发展极为落后的条件下,党始终能把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作为战胜一切困难、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先决条件,并为此作出了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在初建政权的特殊时代背景中,中国共产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不走样,明确了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的历史方位,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工作任务的转型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并在艰难的转型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为推动新中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本文立足1949年至1956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探究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实践,并结合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巩固政权、化解危险、领导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开辟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新境界,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共分七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内容,分别为: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依据,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包括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评价;三、相关概念界定,主要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间界定、“群众”内涵的界定、“群众工作”“群众运动”、“党群关系”等概念的界定;四、主要研究方法;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等。正文部分分六章进行了详细阐述,具体如下:第一章论述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人民群众”的论述,确立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基础;二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明确了执政党建设与群众工作之间的关系,为党的群众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奠定了群众工作的社会理论基础。第二章对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进行了考察。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依靠各阶级、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政党,其群众工作的好与坏、成与败,直接影响并决定了这个政党的生命力的存续与发展。本章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的历史考察,对各个历史时期党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有效做法的系统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与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之间的继承性和连续性,进一步为当前如何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思路借鉴和方法指导。这一章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收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第三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其内在的逻辑思维和工作方式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各个阶层社会心理发生的变化。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立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客观的条件,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进程实现了有机融合。党的群众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这个群体在几千年的传统封建社会中形成了较为稳定和牢固的社会心理。这种复杂的社会心理带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即使在社会发生重大转型后,群众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认可度仍然会用传统的视角来看待新事物、新现象。因此,本章首先对不同社会群体,包括工农群众、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心理变化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党围绕不同社会群体社会心理的变化,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对群众工作政策进行了调整,实现了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上的转变。第四章重点回顾并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实践进程。群众工作的开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群众工作是在相对比较特殊的时代条件下推进的。处理好执政党与各阶级阶层的关系,反映到群众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上来,就要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在党的政策层面进行调整。本章通过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在运行机制、内在监督机制、内在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对党的群众工作实践机制建设进行了具体阐述。在此基础上,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围绕机制的建设也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五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党完成执政任务、实现执政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而言,本章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研究,认为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执政条件下完成党的工作任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动力保障、建设思路、实践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了经验,明确了目标和要求。第六章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关键要为当前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本章前三部分分别从群众工作应探索其规律性,把握特点,研究方法,做到因时因势而异;群众工作的实践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应成为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第四部分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当代启示,通过对党的群众工作的时代背景、具体举措、历史价值和实践经验的分析,指出对当前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启示。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文研究成果,并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提出思路及方向。
二、《社会发展简史》教学参考资料——第十六课 资产阶级对工人的统治和工人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发展简史》教学参考资料——第十六课 资产阶级对工人的统治和工人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一)专门以入党条件为对象的研究 |
(二)关于发展党员工作的研究 |
(三)关于党员标准与发展对象的研究 |
(四)关于党员条件的研究 |
(五)关于党员成分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材料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材料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 |
(一)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观念和实际表现必须符合共产主义 |
(二)制定入党条件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 |
(三)革命视角下各个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 |
(四)同其他民主党派合作和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问题 |
二、列宁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 |
(一)凡入党者必须对党思想上认同、物质上支持、组织上服从 |
(二)欢迎真正拥护共产主义的工人和劳动农民入党 |
(三)列宁对旧知识分子的政治定性和对策 |
(四)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掌握同其他阶层联盟中的领导权 |
第二章 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即可入党 |
一、中共入党条件的影响因素 |
二、建党前夕几乎“清一色的知识分子” |
三、中共一大: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即可入党 |
四、从广州会议到西湖会议:“不跨党”逐渐取消 |
五、党员发展状况与入党条件中党员成分问题 |
第三章 有阶级觉悟且忠于革命者可以入党 |
一、取消不跨党限制,把优秀的国民党员吸收到我们党里来 |
二、吸收工农知识分子等劳动群众中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入党 |
三、吸收社会一切革命分子,扩大自己的党为群众的党 |
四、国共联合战线的危机和对工农等群众运动的压制 |
五、入党条件与党员发展状况 |
第四章 重点吸收工农等劳苦群众入党 |
一、将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因素归为“党的指导机关知识分子化” |
二、八七会议:党的灵魂和躯壳都要换 |
三、白区:党员要工农化,排斥、反对知识分子入党 |
四、苏区:吸收革命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入党,党员要从思想上入党 |
五、重点吸收工农等劳苦群众入党政策下党员队伍发展状况 |
第五章 愿为党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入党的主要条件 |
一、瓦窑堡会议: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都可加入共产党 |
二、党内关于民族革命领导权的争论与解决 |
三、抗战初期发展和壮大党组织任务下发展党员工作的多途径展开 |
四、大力发展党组织之后对党的审查和整顿 |
五、“团结、教育、改造”政策下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入党 |
六、党的七大正确处理了社会成分与党的性质关系:有成分但不唯成分论 |
第六章 入党积极分子要成分好且不能存在剥削行为 |
一、将地主、富农和流氓分子清除党内,重点吸收工人入党 |
二、入党积极分子必须成分好,不能剥削他人劳动 |
三、中共八大:剥削他人劳动的人不能入党 |
四、反右派斗争扩大后,中共对知识分子的认识起变化 |
五、重新登记党员工作的十大标准 |
第七章 大量吸收造反派分子 |
一、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 |
二、“踢开党委闹革命”并酝酿“整党建党” |
三、整党建党的典型:“六厂二校”的“一学二批三吐四纳” |
四、“批林批孔”运动中的“突击入党”、“突击提干” |
第八章 恢复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入党资格 |
一、对知识分子进行重新定位和政策调整 |
二、大量吸收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入党 |
三、向其他社会阶层先进分子打开党的大门 |
四、十八大以来: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
第九章 总结与启示 |
一、中共入党条件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入党条件的认识构成入党条件的思想内核 |
(二)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动构成入党条件变迁的宏观背景 |
(三)中国国情是构成入党条件变迁的直接的客观因素 |
(四)党的政治路线成入党条件变迁的重要政治因素 |
二、中共入党条件的历史演变的启示 |
(一)入党条件应重视社会成分但不能“唯成分论” |
(二)入党条件要同时坚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标准 |
(三)吸纳新社会阶层先进分子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学者对中国工人运动的研究 |
(二) 国内关于工人运动的研究 |
(三) 国内关于全国劳动大会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
一、前五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历史回顾 |
二、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的原因 |
第二章 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召开 |
一、大会筹备事宜 |
二、会议议程及其重要决策 |
(一) 确立了工人运动的总任务和不同区域内的工人运动任务 |
(二) 决议恢复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三) 决定加入世界工会联合会 |
(四) 对工人权益的保护 |
第三章 比较视野下的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 |
一、与前五次劳动大会的比较 |
(一) 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的参会人员结构 |
(二) 劳动大会的会址选择 |
(三) 会议中心任务与内容不同 |
二、与国民党劳动大会对比 |
第四章 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评析 |
一、第六次劳动大会的成就 |
(一) 明确工人的地位与保障工人的权利 |
(二) 对解放战争进程的影响 |
(三) 加强了国际与国内工人运动的联系 |
二、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存在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3)二十世纪初山西工人阶级形成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为什么是山西工人;选题缘起及问题意识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近代山西工人的产生 |
第一节 近代山西工业的兴起 |
第二节 山西工人的主要来源 |
第三节 山西工人的生存状况 |
第二章 山西工人的抗争 |
第一节 山西工人早期的自发斗争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山西工人中的传播 |
第三节 山西工人运动的初兴 |
第三章 中共山西地方党组织对工人的塑造 |
第一节 启发“觉悟” |
第二节 “反帝反封”的“阶级斗争” |
第三节 山西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三、概念厘定与解析 |
四、理论分析工具与方法 |
五、研究目标、思路及创新 |
第一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的生成原因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会思想 |
二、列宁的社团思想 |
三、斯大林的社团思想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生成的主观动因 |
一、近代中国的社会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
二、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及其面临的现实难题 |
三、近代中国社团的兴起与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生成的实践基础 |
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实践概述 |
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实践分析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形成的外部因素 |
一、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产党社团工作的路径分析 |
二、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产党社团工作的内容分析 |
三、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产党社团工作的效果分析 |
第二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的发展衍变 |
第一节 萌芽发轫期(1921—1924年) |
一、关于工会的思考与认识 |
二、关于其他社团的思考和认识 |
第二节 初步发展期(1924—1927年) |
一、群众社团思想的初步发展 |
二、秘密社团思想开始系统化 |
三、重视社团工作中的统一战线 |
第三节 曲折发展期(1927—1935年) |
一、反动统治区社团思想的曲折发展 |
二、根据地社团思想的新探索 |
三、秘密社团策略思想的发展 |
第四节 发展成熟期(1935—1945年) |
一、反动统治区社团思想的调整转换与发展成熟 |
二、根据地社团思想的调整转换与发展成熟 |
三、秘密社团思想的调整转换与发展成熟 |
第五节 继续发展期(1945—1949年) |
一、解放区社团的方针政策 |
二、国统区社团的方针政策 |
三、秘密社团的方针和政策 |
第三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根据地社团的思想与实践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根据地社团的基本认识 |
一、性质和特征 |
二、功能和作用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建设根据地社团的政策与举措 |
一、使命建设 |
二、组织建设 |
三、活动原则与策略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根据地社团与党政关系的思考与政策 |
一、加强领导和管理与尊重独立性相统一 |
二、相互支持帮助与防止不良倾向相统一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根据地社团思想和政策的实践成效 |
一、推动了根据地社团的成长与发展 |
二、有效发挥了根据地社团的功能与作用 |
第四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动统治区社团的思想与实践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动统治区革命社团建设的思想和政策 |
一、使命建设 |
二、组织建设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动统治区异性社团的统战思想和政策 |
一、进步性社团的政策与策略 |
二、中间性社团的政策与策略 |
三、右翼性社团的政策与策略 |
四、异性社团统战政策中的失误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动统治区群众社团的工作与活动策略 |
一、争取群众利益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 |
二、利用公开与合法方式开展革命斗争 |
三、其他工作策略与斗争方法 |
四、社团工作和斗争策略中的失误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反动统治区社团思想和政策的实践成效 |
一、促进了反动统治区社团工作的进步 |
二、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
三、反动统治区社团政策失误造成的不利影响 |
第五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秘密社团的思想与实践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秘密社团的基本认识 |
一、秘密社团的产生与形成 |
二、秘密社团的成分与构成 |
三、秘密社团的性质与功能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秘密社团的政策与策略 |
一、秘密社团策略的萌芽 |
二、秘密社团政策的初步系统化 |
三、秘密社团政策的初步形成 |
四、秘密社团政策的发展成熟 |
五、秘密社团政策的继续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秘密社团思想与政策的实践成效 |
一、团结或改造部分秘密社团,支援革命斗争 |
二、打击和消灭反动秘密社团,便利革命斗争 |
第六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实践的特征与地位 |
第一节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和实践的特征分析 |
一、突出的革命性 |
二、鲜明的阶级性 |
三、重视党的领导 |
第二节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地位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重要推动力量 |
三、新中国社团工作的有益借鉴和参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区域社会与革命互动 ——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及其领导的工农革命研究(1923-193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时限划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创新点及难点 |
第一章 东北地区革命开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一节 东北社会的区域特征 |
一、移民社会 |
二、农业与农村 |
三、工业发展与工人队伍 |
第二节 共产主义运动在东北的兴起 |
一、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在中东路沿线的传播 |
二、朝鲜移民的共产主义革命在东北 |
三、中共东北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章 东北地方党的组织结构与党员构成 |
第一节 组织规模与组织系统演化 |
一、组织规模及其分布状况 |
二、组织系统的演化 |
第二节 党员构成情况 |
一、党员的民族构成 |
二、党员的阶级构成 |
第三章 东北地方党的组织形态与经费状况 |
第一节 层级关系与组织运行 |
一、领导方式与信息沟通 |
二、巡视制度的建立与加强 |
第二节 基层组织形态 |
一、基层组织概况 |
二、支部形态 |
第三节 东北党的经费状况 |
一、东北党组织的经费来源 |
二、东北党组织的经费困境 |
三、经济困难的解决途径 |
第四章 东北党组织对工人的发动 |
第一节 东北工人群体概况 |
一、东北工人阶级生活水平的考察 |
二、历史上的斗争与东北工人阶级的特点 |
第二节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的党与工人运动 |
一、工运力量的积蓄与爆发 |
二、国、共两党对于东北工人的争夺 |
第三节 伪满时期中共领导下东北工人运动的走向 |
一、工运形势的转机与工运政策的滞后 |
二、“统一战线”与满总的成立 |
三、工人运动与抗日游击运动的融合 |
第五章 党组织、抗日联军与农村社会 |
第一节 农村革命力量的积蓄 |
一、东北党组织农村工作的开拓 |
二、农村社会矛盾的酝酿与激化 |
三、朝鲜共产党人的加入与党的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 |
第二节 游击根据地内的农民与党 |
一、事变后的农村社会与游击队的生存空间 |
二、农民的拥护与游击根据地的形成 |
三、将农民纳入党的组织系统 |
第三节 党与农村依存关系的形成与打破 |
一、党组织与农村社会的相互依存 |
二、日伪高压政策下根据地的生存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6)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探索与起步 |
(一) 党创立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实践探索 |
(二) 大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初步展开 |
(三) 干部学校和军队思想理论教育的有益尝试 |
二、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形成和确立 |
(一)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政策在革命危机中调整转变 |
(二) 革命军队思想理论教育基本制度的确立 |
(三)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制度在革命斗争中逐渐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成熟和完善 |
(一)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体系在抗战中日趋完善 |
(二)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在巩固解放区的斗争中不断创新 |
(三)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随着抗战胜利而走向成熟 |
四、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丰富和发展 |
(一) 抗战胜利后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新任务 |
(二) 自卫战争和土地改革中加强思想理论教育 |
(三)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在实现工作重心转移中继续发展 |
第二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体和客体 |
一、民主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主体 |
(一) 思想理论教育的组织机构 |
(二) 思想理论教育队伍的构成与建设 |
(三) 党的早期思想理论教育者的来源 |
二、民主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客体 |
(一) 党自身的思想理论教育是主导 |
(二) 革命军队思想理论教育是关键 |
(三) 人民群众思想理论教育是基础 |
第三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模式和内容 |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模式 |
(一) 学校教育模式下的思想理论教育 |
(二) 业余教育模式下的思想理论教育 |
(三) 日常教育模式下的思想理论教育 |
二、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 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 |
(二) 人民军队的思想理论教育——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 |
(三) 工农群众思想理论教育——以党的方针政策教育为主 |
第四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原则 |
(一) 思想理论教育联系革命斗争实际 |
(二) 思想理论教育联系生产建设实际 |
(三) 思想理论教育联系个人具体实际 |
二、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一) 理论灌输方法 |
(二) 自主教育方法 |
(三) 整风运动方法 |
第五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经验和规律 |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 坚持党的领导是民主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政治保证 |
(二) 坚持提高干部队伍理论水平和工农群众政治觉悟为根本目标 |
(三) 坚持科学化、政治化和革命化是思想理论教育的政治方向 |
(四)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为思想理论教育的制胜法宝 |
二、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规律 |
(一) 思想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规律 |
(二) 思想理论教育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状况相适应的规律 |
(三) 思想理论教育与人民群众思想状况相适应的规律 |
第六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当代价值 |
一、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
(一) 继承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优良传统 |
(二) 认清新形势下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构建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性 |
(三) 确立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构建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路径 |
二、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深刻启示 |
(一) 理清概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前提 |
(二) 把握进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要求 |
(三) 勇于实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
三、对掌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提供宝贵经验 |
(一) 准确把握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及其特点 |
(二)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
(三) 科学规划掌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构建战略 |
四、对提升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实效性提供方法指导 |
(一) 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二) 加快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的转化 |
(三) 加强高校思想理论教师队伍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国民党治下的国家与工人阶级,192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导论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本文基本问题 |
第二节 本文基本理论与基本结构 |
第二章 工人阶级和国家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国家与工人阶级:从马克思出发 |
第二节 工人阶级:在告别和回归的争论中 |
第三节 国民党治下的国家、工人阶级问题研究 |
第二部分 工人阶级与国家问题的阶级向度 |
第三章 工人阶级的内部构成 |
第一节 传统工人、现代工人与国家工业化道路 |
第二节 工人的区域、行业分布与国家政权 |
第三节 籍贯、技术程度与党派动员 |
小结 |
第四章 工人的阶级意识 |
第一节 街道和生产中的民族主义 |
第二节 工人的政治意识 |
第三节 工人的生活态度及其自觉 |
小结 |
第五章 工人阶级的组织与行动 |
第一节 工会与国民党的组织渗透 |
第二节 行帮、会党与其在国家、工人阶级关系中的作用 |
第三节 工人运动的力量及其对国民党政权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部分 工人阶级与国家问题的国家向度 |
第六章 国家意识形态:从孙中山到蒋介石 |
第一节 三民主义与国家、工人阶级问题 |
第二节 蒋介石对工人阶级的看法与态度 |
第三节 共产主义对三民主义的影响:工人运动的反帝倾向 |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的目标:工人阶级和治乱交替中的国民党国家 |
第一节 北伐与工人阶级 |
第二节 十年建设与工人阶级 |
第三节 抗日救亡与工人阶级 |
第四节 "戡乱动员"与工人阶级 |
小结 |
第八章 国民党政府的劳工政策和劳工行政 |
第一节 国民党政府的劳工政策 |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的劳工行政及其组织 |
小结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九章 历史分析:重述国民党治下的国家与中国工人阶级 |
第一节 国民党政府与资本家 |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与工人阶级 |
小结 |
第十章 理论分析:工业化中国的官僚资本、私人资本与工人阶级 |
第一节 工业化、民生问题与节制资本 |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资本、与劳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中文着作 |
中文论文 |
民国报纸、期刊 |
英文着作 |
英文论文 |
致谢 |
(8)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性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
1.3 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 |
1.4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和理论来源 |
2.1 现实依据:社会化大生产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关系变动 |
2.1.1 传统共同体的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战胜封建生产方式 |
2.1.2 需要的表现:无产阶级的兴起与构建新共同体的要求 |
2.2 理论前提:西方哲学传统及其社会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 |
2.2.1 古希腊哲学为马克思思想的发展注入了“黄金时代”的哲学底蕴 |
2.2.2 西方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对马克思具有重要的思想熏陶作用 |
2.2.3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科学的支撑 |
2.2.4 古典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提出抽象共同体范畴并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
2.2.5 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理想是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重要思想资源 |
2.2.6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尤其是虚假共同体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动力机制与主要范畴 |
3.1 “共同体”概念的界定 |
3.2 “共同体”的特征与功能 |
3.3 “共同体”的动力机制与人的解放 |
3.4 “共同体”涉及的主要范畴及其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着作中与“共同体”有关的术语运用与历史分期 |
4.1 “市民社会”、“社会”与“共同体”的内涵及相关辨析 |
4.2 “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内涵及其提出的意义 |
4.3 “虚幻的共同体”的内涵及其形成原因 |
4.4 “抽象共同体”的历史进步价值及其限度 |
4.5 “真正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和共产主义的同一性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
4.6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形成的五个时期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萌芽时期 |
5.1 选择职业的指针应当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
5.2 事物是在相互关系和矛盾运动的对立和融合中发展的 |
5.3 “原子偏斜运动”与“定在中的自由” |
5.3.1 原子运动的三种形式与原子偏斜 |
5.3.2 显微镜发现“定在中的自由” |
5.3.3 自由是原子偏斜运动的人文寓意 |
5.3.4 人的自由存在于人的社会联系中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初创时期 |
6.1 对国家形式、等级制和物质利益关系的初步探讨 |
6.1.1 国家是“相互教育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
6.1.2 “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 |
6.1.3 “合乎伦理和理性的共同体”的要求“应该而且可以在任何国家形式下实现” |
6.2 政治解放、人的解放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
6.2.1 “政治国家是从市民社会中得出的抽象” |
6.2.2 “政治解放本身并不就是人的解放” |
6.2.3 无产阶级的提出及其历史使命 |
6.3 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 |
6.3.1 “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 |
6.3.2 “资本是共同体的公认的普遍性和力量” |
6.3.3 “地租是通过租地农场主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斗争确定的” |
6.3.4 “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的形成:“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差别消失” |
6.3.5 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及其根源探析 |
6.3.6 “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 |
6.3.7 “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
6.4 人的本质及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异化 |
6.4.1 货币和信贷是私有制下人的异己的中介 |
6.4.2 交换和分工是私有制下人的异化的类活动 |
6.4.3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 |
6.5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 |
6.5.1 “国家是建筑在社会生活和私人生活之间的矛盾上” |
6.5.2 “在社会缺点中看出政治弊病的根源”而不是相反 |
6.5.3 “社会主义不通过革命是不可能实现的” |
6.6 “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之间必定是存在差别的” |
6.6.1 “地上的粗糙的物质生产”是“历史的诞生地” |
6.6.2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 |
6.6.3 现代世界中的每一个人既是奴隶制的成员同时又是共同体的成员 |
6.6.4 “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形成时期 |
7.1 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萌芽”:科学实践观的提出 |
7.1.1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7.1.2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7.1.3 “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
7.2 共同体是“现实的历史的人”的存在形式 |
7.2.1 “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
7.2.2 私有制是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的解体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
7.2.3 “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的由来及其典型形式 |
7.2.4 “真正的共同体”的实现之路 |
7.3 在批判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中揭示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 |
7.3.1 对蒲鲁东哲学的和经济学的唯心主义的认识根源和阶级根源的揭示 |
7.3.2 对社会历史结构的层次及其运动规律的进一步揭示 |
7.3.3 “经济范畴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 |
7.3.4 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 |
7.3.5 劳动阶级要“创造一个消除阶级和阶级对抗的联合体来代替旧的市民社会” |
7.4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剥削雇佣工人的劳动为基础的 |
7.4.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工资的本质:“工资是一定商品即劳动力的价格” |
7.4.2 资本的实质:“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 |
7.4.3 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相互产生 |
7.4.4 “资本的利益和雇佣劳动的利益是截然对立的” |
7.5 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7.5.1 现代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 |
7.5.2 无产阶级:现代资产阶级锻造的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 |
7.5.3 共产主义革命: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时期(一) |
8.1 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 |
8.1.1 阶级对立是由特定社会内部的物质关系决定的 |
8.1.2 革命是不同阶级之间冲突的突变形式 |
8.1.3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同时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机遇 |
8.1.4 “超阶级”的个人是不存在的 |
8.1.5 打碎国家机器与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
8.1.6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 |
8.2 民主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是人自由解放的条件 |
8.2.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8.2.2 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必须遵循与客观和实际条件的一致 |
8.2.3 资产阶级的软弱动摇及其革命局限和不彻底性 |
8.2.4 阶级矛盾促使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
8.3 巴黎公社是通向“真正共同体”的政治探索 |
8.3.1 对资产阶级国家“虚假共同体”的再揭露 |
8.3.2 巴黎公社是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
8.3.3 巴黎公社“革命的对象”是“国家本身” |
8.3.4 无产阶级专政向“真正共同体”过渡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
8.4 “真正共同体”的预见与错误思潮的批判 |
8.4.1 工人运动的国际联合 |
8.4.2 在反对无政府主义中阐述无产阶级国家观 |
8.4.3 在反对机会主义中阐述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 |
8.4.4 在清算拉萨尔主义中提出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时期(二) |
9.1 “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
9.1.1 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
9.1.2 追求价值增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
9.2 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下共同体的历史进步性 |
9.2.1 “为人的依赖关系造成普遍的基础” |
9.2.2 “真正的财富源泉打开了” |
9.2.3 时间是度量财富的标准 |
9.3 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下共同体的“虚假”与“抽象” |
9.3.1 “资本显然是关系,而且只能是生产关系” |
9.3.2 “货币上共同体只是抽象” |
9.3.3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虚假共同体本质的揭露 |
9.4 “原始积累的方法决不是田园诗式的东西” |
9.4.1 “原始的形式”和“派生的形式” |
9.4.2 “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形式” |
9.4.3 “暴力起着巨大的作用” |
9.5 “自由人联合体”是对资本的否定之否定 |
9.5.1 “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本身” |
9.5.2 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
9.5.3 对“自由人联合体”的假定 |
9.6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完善时期 |
10.1 审视资本主义新变化:对“虚假共同体”和“抽象共同体”的再揭露 |
10.2 研究世界史:共同体形式演进的拓展 |
10.3 研究古代社会史:“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理论的丰富 |
10.3.1 农村公社解体与通向“真正共同体”的路径选择 |
10.3.2 关于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与社会结构理论 |
10.3.3 东方土地所有制和地租理论 |
10.3.4 “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的法制与文明理论 |
10.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中共对华北沦陷城市工作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前人研究综述 |
1、涉及华北根据地城市工作的研究着作概括 |
2、涉及城市工作的专题性论着研究概况 |
四、理论方法和视角 |
五、创新点 |
六、资料依据 |
第一章 华北根据地城工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第一节 点线委员会时期的城市地下党 |
一、抗战初期各地点线委员会的建立 |
二、各地点线委员会的工作内容 |
三、各地点线工作的效果 |
第二节 各级党委城市工作委员会的建立 |
一、各级党委城市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
二、各级党委城市委员会的工作内容 |
三、各地城工委城市工作的效果 |
第三节 城工部的建立和城市工作的大发展 |
一、各级党委城工部的建立、方针和任务 |
二、大力动员开展城市工作的原因 |
三、在思想上动员全党重视城市工作 |
四、建立健全城市工作机构 |
五、抽调干部和设立专职城工干部 |
六、城市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策略 |
小结 |
第二章 华北根据地城工组织的干部工作 |
第一节 干部的抽调选拔和关系的来源 |
一、内线干部的来源和选拔条件 |
二、关系的来源 |
第二节 干部和关系的培训教育 |
一、培训对象的各种复杂心理 |
二、培训教育的内容 |
三、教育方式 |
四、培训的效果 |
第三节 打入干部的派遣和管理 |
一、派遣打入的准备工作 |
二、加大派遣干部打入城市的力度 |
三、对打入干部的管理工作 |
四、打入干部经费保障的管理 |
小结 |
第三章 华北根据地城工组织对沦陷城市的物资采买工作 |
第一节 根据地从敌占城市获取紧缺的物资 |
第二节 地下党坚持从敌占城市获取物资 |
第三节 地下党从敌占城市获取物资的措施 |
第四节 敌人的封锁和破坏 |
第五节 沦陷城市物资工作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华北根据地城工组织对沦陷城市的调查工作 |
第一节 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分工 |
一、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
二、调查工作在领导上和重点对象上的分工 |
三、调查的渠道和方法 |
第二节 城市基本情况调查的主要内容 |
一、关于城市人口数量、结构、阶级成份的调查 |
二、关于各个阶层生活水平的调查 |
三、关于各个阶层政治态度的调查 |
四、关于沦陷城市大中学校的调查 |
五、关于沦陷区厂矿车站的调查 |
六、搜集军事政治经济等情报 |
第三节 调查工作的效果 |
一、调查工作的成绩 |
二、调查工作的不足 |
小结 |
第五章 华北根据地城工组织对沦陷城市的交通联络工作 |
第一节 秘密交通线路和秘密联络站的设立 |
一、城工组织对交通工作的开展和加强 |
二、秘密交通线路网的建立和复线的开辟 |
三、各类秘密交通站、联络站的设立和完善 |
第二节 交通人员的选拔、表现、联络方式 |
一、交通员的主要来源、选拔条件 |
二、交通员的表现特征 |
三、通过关卡、封锁线的方式和接头联络方法 |
第三节 交通工作的内容、成效 |
一、人员和信息情报的输送 |
二、物资的输送 |
三、秘密交通工作的成效 |
小结 |
第六章 华北根据地城工组织对沦陷城市的群众工作 |
第一节 对工人、苦力的掌握 |
一、寻找关系、派遣打入工人、苦力行业 |
二、日伪的严密统治 |
三、通过秘密和公开的形式组织群众 |
四、领导群众进行各类斗争 |
第二节 对教员、青年学生的争取工作 |
一、动员学生支援根据地 |
二、组织读书会和秘密宣传活动 |
三、日伪的监视和学生的政治态度 |
四、根据地城工部门的培训和派遣打入工作 |
第三节 对市民和上层人士的团结工作 |
一、开展对市民和上层人士的团结工作 |
二、对市民和上层人士的宣传和争取 |
第四节 群众工作的成效 |
小结 |
第七章 华北根据地城工组织对沦陷城市伪军伪警工作 |
第一节 伪军伪警工作的组织领导 |
一、开展伪军伪警工作的重要性和组织领导 |
二、伪军伪警工作的有利条件和困难 |
三、伪军伪警工作的方针和政策 |
四、伪军伪警工作的宣传内容和方式 |
第二节 对伪军伪警的派遣打入和瓦解 |
一、寻找线索大量发展关系 |
二、积极派遣建立内线工作 |
三、瓦解伪军伪警工作的策略 |
第三节 伪军伪警工作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借鉴 |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 |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 |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 |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发展 |
五、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三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 |
一、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党的群众工作与群众复杂多变的社会心理 |
三、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 |
第四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推进 |
一、以任务为导向明确群众工作的新使命 |
二、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机制 |
三、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 |
四、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创新 |
第五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 |
一、群众工作为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发挥了保障作用 |
二、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思路 |
三、群众工作为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拓宽了实践路径 |
四、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积累了经验 |
五、群众工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明确了新任务 |
第六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 |
一、群众工作应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性,做到因时因势而异 |
二、群众工作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 |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 |
四、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厘清的几个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社会发展简史》教学参考资料——第十六课 资产阶级对工人的统治和工人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D]. 孙明增.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2]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研究[D]. 李宇楠.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3]二十世纪初山西工人阶级形成问题研究[D]. 梁晨晖. 山西大学, 2020(01)
- [4]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与实践研究[D]. 张帆.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
- [5]区域社会与革命互动 ——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及其领导的工农革命研究(1923-1938)[D]. 武洋. 吉林大学, 2020(08)
- [6]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D]. 周耀宏. 武汉大学, 2011(07)
- [7]国民党治下的国家与工人阶级,1924-1949[D]. 李锦峰. 复旦大学, 2011(12)
- [8]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性生成研究[D]. 张华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9]中共对华北沦陷城市工作研究(1937-1945)[D]. 王富聪. 河北大学, 2020(08)
- [1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D]. 赵兴银. 扬州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