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化学的国外发展近况(论文文献综述)
纪明侯,李法西[1](1979)在《海洋化学的国外发展近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海洋化学是海洋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它的任务是研究在海洋环境中所发生的化学过程,即研究海水、海洋大气、生物、底质中化学物质的组分、结构、存在形态、分布变化及相互作用等规律,为国防、渔业生产、资源利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海洋化学,自19世纪末确定了世界大洋海
张佑文[2](2019)在《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1909-2005)曾是我国海洋藻类学的领军人物,也是世界知名的藻类学家,为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除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之外,也对我国海洋科学的宣传和传播极为重视。自上世纪30年代曾呈奎开始投身于藻类学研究,一直到本世纪初,相关的科学传播工作始终伴随着其日常科研工作。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对科学传播工作保持极高的热度并积极付诸于实践,同时还对国内外的科学传播动态保持关注,这在我国的科学家人群群体中并不多见,因此也很有特色,应当加以研究。目前对于曾呈奎的研究主要还集中在其科研成果中,在哲学方面主要集中于其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精神等方面,并且大部分是宣传性质,学术探讨不够,对其在科学传播方面所做的工作还没有涉及,对其本身作为一名科学家为何在科学传播方面做出大量工作还有待探讨。本文主要以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及其实践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科学传播类文章和著述进行整理,同时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方面所作的工作进行汇集追踪和考察,并对他人对曾呈奎的相关评价和纪念文章进行分析。第一,文章对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进行了分析,包括其关于科学传播的思想理念以及主要特点。第二,文章对曾呈奎在科学传播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分类梳理和系统总结。第三,对曾呈奎科学传播工作取得的效果进行了考察,同时依据当今国内在科学传播研究方面的理论成果,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第四,对曾呈奎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能够在科学传播方面取得很大成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其能够取得成效的因素主要在其科学传播观,并总结出这对我国当今如何促使科学家参与到科学传播工作中这一重要问题的有何借鉴意义。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曾呈奎虽然主要身份是一名科学工作者,但其对科学传播非常重视,对科学传播的作用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对于科学传播理念也有自己的独特理解。2.由于曾呈奎身份的多样性(海洋科学家、中国海洋所所长、山东省科协主席、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等),同时自身对科学传播抱有很大的热情,这也使得其科学传播工作相比较于一般的科学传播工作者,有着多样性和独特性。3.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和实践工作特色鲜明。在思想方面,主要表现在其对应用科学传播以及科普创作的重视,提出科学知识能够及时的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是科普工作的重要要求。在实践方面,主要体现在其进行科学传播工作手段的多样性。4.通过对曾呈奎的相关科学传播理念和实践工作进行分析,发现曾呈奎对科学传播的地位以及理解有着自己的看法,他的这种科学传播观有其优势,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他在科学传播方面的工作能够取得成效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这对我国如何促使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工作中,有着很多现实借鉴意义。本文对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和实践工作进行考察,对其作为科学家在科学传播领域的相关理解和实践工作进行分析,对其科学传播工作做一系统研究,以期完善对曾呈奎的相关研究工作,以及为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工作的研究提供案例基础。
袁博[3](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著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著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杨晓然,张伦武,秦晓洲,汪学华[4](2005)在《自然环境试验及评价技术的进展》文中认为对自然环境试验技术体系划分成5个部分,并分别对各部分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动态及进展进行分析。这5个部分包括:环境监测和分析技术、环境试验技术、性能检测及环境失效分析技术、试验及评价标准化技术、试验信息资源综合应用技术。对自然环境试验技术各部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行系统比较,为促进我国自然环境试验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易勇[5](2006)在《胶州湾沉积物放射性核素和矿物地球化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胶州湾岩心、潮间带和周围陆地沉积物的放射性核素,岩心的粒度和矿物,青岛和厦门大气沉降进行了研究。在胶州湾内采集沉积物岩心,在潮间带和周围陆地采集表层沉积物,在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和厦门大学设采样点,采集大气沉降。用γ谱方法测定了一个岩心155个样品、4个潮间带和11个周围陆地表层沉积物样品的放射性核素含量,用筛分法测量岩心中29个样品的粒度,目视法对29个样品矿物组成进行鉴定,用γ谱方法和α谱方法测定了青岛和厦门地区7Be、210Pb和210Po大气沉降通量。岩心表层137Cs含量相对较低,在45cm和63cm处有两个明显的峰,在122cm以下层位含量降到检测限下。40K含量呈沉积物岩心的典型分布,变化不大。210Pb含量符合三层分布模式,表层变化不大,一定深度后210Pb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100cm后含量相对稳定。226Ra、228Ra和228Th分布相似,均在表层含量较低,随深度逐渐增加,一定深度后随深度变化较小。238U含量在表层随深度而增加,53cm以下随深度降低,100cm以下变化不规律。40K/226Ra)A.R.比值与青岛土壤中的比值相当,表明沉积物主要是陆源物质。胶州湾东部区域的陆地沉积物核素含量比西部含量高。潮间带样品中除了226Ra外的其余核素平均含量都比周围陆地的核素平均含量低。210Pbex方法估算得C23岩心的沉积速率为1.67 cm a-1;137Cs方法估算得沉积速率为1.65 cm a-1。两种不同测年方法测定的沉积速率一致。按三种不同粒级对沉积物进行筛分,发现小于0.063 mm粒级的部分在沉积物中所占比例最大,平均为95.8%;0.063~0.125 mm粒级的次之,平均为3.1%;大于0.125mm粒级的平均为1.1%。0.063~0.125mm粒级部分比例从表层的13.95%降到1.24%。小于0.063 mm粒级部分在表层比例较低,随深度的增加从82.2%增加到96%左右。对岩心的轻、重矿物进行鉴定,发现在0.063~0.125 mm粒级中主要是轻矿物,比例为96.6~99.5%,平均为98.6%;轻矿物中以石英、斜长石和正长石为主,约占总数的90%。重矿物共有33种,主要为绿帘石和普通角闪石,且主要组成相对稳定,反映了物质来源稳定。对岩心重矿物进行因子分析可知,控制和影响胶州湾重矿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物源、沉积物的搬运距离、沉积环境因素和水动力条件等。Q型聚类分析发现,胶州湾重矿物可分为三大类:帘石类-角闪石类-黄铁矿、辉石类-金属矿物-稳定矿物和云母类-石榴石。R型聚类分析得知,岩心可分为3个不同层位:(1)012.26cm、40.98cm和60.73~70.60
吴宝宏[6](2016)在《中学地理学科的公民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公民教育始终是世界发达国家高度关注的重大教育课题,也是我国教育领域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中学教育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广泛的普及性,同时这个阶段也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学阶段实施公民教育对学生公民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学时期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关键学段。中学开展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中学开展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其课程与教学。中学地理学科体现非常明显的综合特征,它与公民教育的联系非常紧密,具有独特的公民教育价值。当今困扰世界的许多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等,都与地理有密切的关联,因此,地理教育对于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地理学的公民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个人教育、国际教育、环境和发展教育三个方面。随着我国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改革以“以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为宗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基本理念,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中学生的地理公民素养。但是,在公民教育视域下,地理学科具备怎样的公民教育价值?地理学科对公民教育的“贡献”具体是什么?也就是说,在“公民教育”这一理念或框架下,地理究竟能做些什么或者说重点能做些什么?研究发现,无论是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内容,还是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内容,针对这个问题都没有明确而清晰的阐述。进一步讲,无论是地理教育理论研究,还是中学地理教育实践,都没有较为完善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应以公民教育的理念和内容为依托,从深入挖掘地理学科自身的公民教育价值去寻找突破口。研究中学地理学科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能够为中学地理学科实施公民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基础的教学活动内容依据,从教学意义上看,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体系对于地理学科公民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方法论”价值。研究地理学科公民教育要点内容维度的构成,可以有效地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公民素养”这一问题做出解答,为教师驾驭和把握地理公民教育教学提供方法论依据,充分实现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所承载的对于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因此,以“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为逻辑起点,将地理学科中的公民教育内容进行系统地分析与梳理,是一项具有基础意义的研究工作。论文主要围绕着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梳理、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体系构建、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检验、分析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公民教育内容这四部分展开研究。(一)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梳理地理教育研究中系统总结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的文献极少,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通常渗透在众多的地理文献资料中。在纷繁的地理文献中梳理出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要点,特别要把握“适宜作为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要点”这一根本方向。在文献梳理过程中,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确定“地理学科公民教育要点”梳理的基本范畴,即从“公民教育内容”研究和“地理教育价值”研究的两个范畴来做梳理;第二,以这两个基本方面为对象,运用“词频”统计方法,对“公民教育内容”研究文献中,所含的公民教育内容元素,进行筛选和整理,作为“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的第一个层级构成;运用“词频”统计方法对“地理教育价值”研究文献中,所含的地理教育价值元素,进行筛选和整理,作为“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的第二个层级构成;运用比对分析方法,找到公民教育内容元素与地理教育价值元素的“交集”成分,建立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的要点。通过一系列深入、系统地分析,本研究对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梳理,取得了如下成果:“公民政治、公民社会能力和公民伦理”是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的一级核心构成;其中,公民政治包括“家国情怀”和“国际理解”两个方面;公民社会能力包括“认识世界”和“生存适应”两个方面;公民伦理包括“人口伦理”、“资源伦理”和“环境伦理”三个方面。(二)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体系构建通过对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的分析与梳理,归纳出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体系的层次结构和基本内容,并进一步确定了内容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本研究对于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一是通过对梳理和归纳后的内容维度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证明了所有内容维度是可信的,是有效的;二是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内容维度的逻辑结构,通过赋予内容维度权重,明确各内容维度之间的相互定量关系。(三)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专家认可度验证选择专家意见咨询法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取得专家对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划分的一致认同,以及专家对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选择的一致认同。选择调查问卷为主要咨询工具,同时加以访谈,以提高专家问卷的准确性。(四)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学生适用性验证通过对中学生进行调查,进一步验证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的适用性。选择问卷调查的方法,验证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的适用性。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中学生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的认知情况。(五)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公民教育内容分析本研究以地理学科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为依托,统计分析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在“内容标准”中的呈现状况。从一级维度层面看,在256个“内容标准”描述中,体现公民社会能力最多,其次是公民伦理,再次是公民政治。说明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最侧重公民社会能力,第二是公民伦理,第三是公民政治。从二级维度层面看,在256个“内容标准”描述中,体现“认识世界”的描述最多。从三级维度层面看,在256个“内容标准”描述中,体现“用地理视角认识自然”最多,其次为“用地理视角认识社会”,说明地理标准课程内容,最侧重以地理视角认识世界,这与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使学生获取地理的基础知识”是高度一致的。
邓嘉瑜[7](2016)在《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人类社会需要应对的问题也呈现出日益复杂的特征,传统学科纵深式的发展己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具备多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正是当下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因此,跨学科重要性的提升,也推动着世界范围内跨学科人才培养走向成熟。研究型大学即是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也是知识创造的主体,承担了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创造先进科研成果和提供社会服务的重担。为了回应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我国研究型大学也在积极进行跨学科教育改革,力争培养出具备综合创新能力的跨学科人才,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借鉴国外高校在这方面的成熟经验。本研究以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访问美国提供跨学科教育项目高校的官方网站,以及美国教育数据中心等网站获取大量的研究信息,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对美国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组织架构等培养要素和典型案例进行了研究,力求全面透视美国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并总结模式的特征与使用范围,以期许为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本研究的第一章对国外高校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现状梳理的基础上,以教育教学要素理论为指导,根据人才培养过程及主要特征,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归纳为三种,分别是:基于专业教育基础之上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课程的跨学科人才模式、基于项目的跨学科人才模式。本研究的第二、三、四章分别对三种主要模式的概念、实现路径和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辅以代表性案例进行阐述,并在第五章对这三种模式的特征、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综合上述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现有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进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建议。
吴宝铃,李永祺[8](1983)在《围隔式海洋实验生态系研究近况》文中提出 围隔式实验生态系(Enclosed Experimental Ecosystems),或称有控实验生态系(Controlled Experimental Ecosystems),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海洋学实验装置。由于用这种装置进行研究,可以较好地阐明海洋生态学、海洋环境科学和海洋化学等领域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受到了重视。本文就我们到国外考察、参观和参加有关学术会议所了解的一些情况,对这一装置及其研究的进展作简要介绍。
王娟[9](2014)在《水合Pb(Ⅱ)、Cu(Ⅱ)和Zn(Ⅱ)离子在高岭石(001)晶面的化学吸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金属离子具有生物累积性,很难被代谢降解,易通过食物链富集,尤其是通过污染的水体环境,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吸附法是处理含重金属离子水体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天然矿物高岭石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且表面含有大量活性基团和永久性负电荷,是去除重金属有害元素较为理想的低成本吸附剂。当前有关重金属离子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研究主要以实验为主,相关的光谱学数据和量子化学计算报道较少,具体的吸附机理尚不明确。本文采用CASTEP软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广义梯度近似平面波赝势法,结合周期平板模型,通过计算重金属吸附物种的结合能以及与实验光谱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了水体环境中三种典型重金属离子Pb(II)、Cu(II)和Zn(II)在高岭石(001)晶面的化学吸附产物的结构和稳定性,并探索了相应成键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表明,Pb(II)的最大可能水合数为8;其中水合数6为半方位(Hemi-directed)构型和全方位(Holo-directed)构型的过渡配位数;由键长、结合能以及Mulliken电荷分析,可知水合数6,7和8均有可能存在。结合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的Pb–O径向分布函数以及实验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谱数据得出, Pb(II)在水溶液中水合物种主要以Pb(H2O)62+形式的偏半方位构型存在,Pb(H2O)62+中Pb–O键的共价性较弱,离子性较强,成键机理主要为Pb6p6d与Pb6s–O2p反键态轨道进行耦合。2.高岭石铝氧八面体(001)表面含“直立”氢原子的氧位(Ou)较含“平伏”氢原子的氧位(Ol)更有利于Pb(II)的吸附配位;高岭石表面氧原子可参与形成单齿、双齿和三齿配合物,Pb(II)配合物配位数分别为5、4和5,均为半方位构型;当环境pH稍低时,位于“Ou”位的单齿配合物为主要吸附物种,该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结合能,约比双/三齿吸附配合物结合能高20kcal·mol-1;当环境pH稍高时,位于相邻两个Al原子之上“OuOuOl”位的三齿吸附配合物为主要吸附物种,该吸附物种的结构参数基本与EXAFS数据吻合;高岭石表面“Ol”与Pb(II)的水分子配体形成氢键,对配合物的配位数和稳定性起到关键作用。3.弱碱性水体环境中Pb(OH)+水合结构的主要存在形式为Pb(OH)(H2O)5+,全方位构型。Pb(II)与高岭石铝氧(001)面的氧原子形成单齿或双齿配合物,其配位数为35,均为半方位构型。高岭石表面“Ou”较“Ol”位更易与Pb(OH)+单齿配位,该吸附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结合能(-43.68kcal·mol-1),为优势吸附物种;高岭石表面位于同一个Al原子上的“OuOl”位可形成双齿配合物。表面Ol与水分子配体形成氢键,对配合物的稳定性起到关键作用。高岭石单齿配合物中Pb–O成键机理主要为Pb6p6d轨道与Pb6s–O2p反键轨道进行耦合,电子转移到反键轨道。双齿配合物“Pb–Ol–H”共配位结构中,受配位氢原子影响, Pb–Ol成键过程成键态电子填充占主导地位。4.水体环境中PbCl+水合结构的主要存在形式为PbCl(H2O)4+,半方位构型。PbCl+与高岭石铝氧(001)晶面的单齿吸附和双齿吸附配合物的配位数为35,均为半方位配位构型;高岭石表面“Ou”吸附位较“Ol”位更有利于PbCl+吸附反应的进行,相应吸附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结合能(-63.87kcal·mol-1),为主要的吸附物种,位于同一个Al原子之上的“OuOl”位双吸附同样可能发生;Pb(II)与O或Cl等电负性较强的原子发生作用时,会同时形成Pb6s–O(Cl) np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并且Pb6p6d与Pb6s–O(Cl) np反键轨道之间存在强烈的耦合作用。与铅的其他存在形式Pb2+和Pb(OH)+相比,Pb2+在高岭石表面吸附配合物的结合能最高,其次是PbCl+,最后是Pb(OH)+。5.水体环境中Cu(II)水合结构的主要存在形式为Cu(H2O)62+,为拉长的八面体构型。高岭石铝氧(001)晶面对Cu(II)的单齿吸附和双齿吸附均可发生,以单齿吸附为优势吸附构型;单齿和双齿吸附配合物的配位数均为4,视吸附位不同呈平面四边形和四面体两种配位构型;与Pb(II)吸附配合物不同,Cu(II)在高岭石“Ou”和“Ol”位吸附没有明显差别;Cu(II)的水分子配体与高岭石表面铝羟基存在氢键作用,生成“Ol…Hw”和“Ow…Hu”两类氢键,前者对吸附配合物的稳定性起到关键作用;Cu(II)与表面O原子的成键机理主要是Cu的sp3d2杂化(平面四边形)或sp3杂化(四面体),杂化轨道进一步与O2p轨道耦合,Cu3d轨道视配位构型不同发生不同方式的能级分裂,Cu(II)吸附配合物构型表现出姜-泰勒效应。6.水体环境中Zn(II)水合结构的主要存在形式为Zn(H2O)62+,为正八面体构型。高岭石铝氧(001)晶面对Zn(II)的单齿吸附和双齿吸附均可能发生,以单齿吸附发生可能性较大;Zn(II)在高岭石表面“Ou”位单齿吸附配合物为4或5配位,“Ol”位单齿配合物以及所有可能双齿配合物均为4配位,Zn(II)的五配位结构为四棱锥构型,四配位结构为四面体构型;Zn(II)的水分子配体与高岭石表面羟基存在氢键作用,对吸附配合物的稳定性起到关键作用;Zn(II)与表面O原子的成键机理主要是Zn的sp3d2杂化(五配位,四棱锥构型)或sp3杂化(四配位,四面体构型),杂化轨道进一步与O2p轨道耦合。论文选取的Pb(II)有较宽的配位数范围310,具有孤对电子立体活性效应,其配合物存在半方位和全方位两种构型,选取的Cu(II)的3d轨道含9个电子,其配合物具有姜-泰勒效应,而Zn(II)所有轨道满电子,为一般常见重金属离子。因此,对三种典型重金属离子在高岭石(001)晶面吸附行为的理论研究,有助于为绝大多数重金属离子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行为提出合理的解释,从而对实验给予有利的指导和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孙梦轲[10](2013)在《头孢中间体侧链酸的合成研究》文中认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世界上适用范围最广、使用量最大的抗生素,在我国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巨大的市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整个药品市场中始终是竞争的焦点。(Z)-2-(2-氨基-4-噻唑基)-2-甲基亚氨基乙酸(氨噻肟酸)及其类似物(Z)-2-(2-氨基-4-噻唑基)-2-甲氧羰基甲氧亚氨基乙酸(头孢克肟侧链酸)是合成第3、4代头孢菌素的重要的侧链中间体,加强对其的研发具有重大的经济与实用价值。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探索了氨噻肟酸及头孢克肟侧链酸合成的新工艺,主要结论如下。1、以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经过肟化、甲基化、卤化、环合、水解步骤,成功合成了氨噻肟酸。并对各步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肟化反应:采用亚硝酸钠/硫酸为肟化试剂,乙酰乙酸乙酯与肟化剂的配比为1:1.1,反应温度5-10℃,反应时间3h。甲基化反应:硫酸二甲酯为甲基化试剂,碳酸钠作为缚酸剂,选用甲醇/水的均相溶剂,在不使用相转移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3h。卤化反应:分别采用磺酰氯和溴素进行卤化反应。氯化反应中,选用二氯甲烷作为反应溶剂,乙酰乙酸乙酯与磺酰氯的比例为1:0.9,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h。溴化反应中,用双氧水将溴化反应生成的溴化氢氧化为溴素继续参与反应,由此可节约溴素用量,最佳物料配比为乙酰乙酸乙酯:溴素:双氧水为1:0.8:0.5。环合反应:对氯化产物和溴化产物分别进行环合反应,并对其条件进行了对比,以乙酰乙酸乙酯计算,经历氯化反应的产物的总收率为46.8%,经历溴化反应的产物的总收率为55.4%。2、参照氨噻肟酸的合成方法,以乙酰乙酸叔丁酯为反应原料,经过肟化、醚化、氯化、环合及水解步骤,成功合成了头孢克肟侧链酸,在氨噻肟酸的基础上,对条件进行简要探索。其中,在肟化反应中,以冰醋酸及亚硝酸钠作为肟化试剂。在醚化反应中选用碳酸钾作为缚酸剂,选用DMF和二氯甲烷作为反应溶剂,与使用碳酸钠时相比有较高的转化率。卤化过程用磺酰氯进行氯化,然后在DMF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进行环合反应,以乙酰乙酸叔丁酯计算,四步总收率为35.5%。在水解反应中主要探讨了反应温度对水解反应的影响,最后确定反应温度为10℃,此时产物收率为91.3%。
二、海洋化学的国外发展近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洋化学的国外发展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2)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曾呈奎及其科学传播思想 |
2.1 曾呈奎生平简介 |
2.2 曾呈奎重视科学传播的思想来源 |
2.3 曾呈奎科学传播思想的主要内容 |
2.4 曾呈奎科学传播思想的主要特点 |
第3章 曾呈奎的科学传播实践工作 |
3.1 曾呈奎在科学传播著述方面的工作 |
3.2 为推广海洋科学所做的系列工作 |
3.3 为科学传播做出贡献的组织领导工作 |
3.4 引进和培养海洋科学人才 |
第4章 曾呈奎科学传播工作的影响及评价 |
4.1 曾呈奎科学传播工作产生的效果 |
4.2 如何评价曾呈奎的科学传播工作 |
第5章 曾呈奎科学传播思想的启示 |
5.1 曾呈奎科学传播工作能取得成效的因素 |
5.2 对我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工作的启发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
一、历代水官 |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
三、地理著作中的水文记载 |
四、历代水利专著 |
五、其它著作中的水文记载 |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
一、诸子论水 |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
三、祈雨文 |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
一、水与音乐 |
二、水与绘画 |
三、水与古典园林 |
四、其它方面的“水”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
一、晚清河政变化 |
二、晚清漕运 |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
二、民国水法规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
四、派遣留学生 |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
三、张謇倡导治淮 |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
一、近代大禹崇拜 |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
小结 |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
小结 |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后记 |
(4)自然环境试验及评价技术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境参数监测和分析技术的进展 |
1.1 从分立、模拟、人工的检测和化学分析方法发展到集成、数字化的实时在线自动监测 |
1.2研发了综合环境因子监测技术和设备,更好地表征环境失效行为 |
2 自然环境试验技术的进展 |
2.1 自然环境加速试验技术得到高度的重视和快速的发展 |
2.2 重视整机环境试验,真实再现装备的失效行为和模式 |
3 性能检测及环境失效行为分析技术的进展 |
3.1 新型设备的出现促进环境失效行为分析的进一步深化 |
3.2 传统设备性能的改进和综合应用提升性能测试的能力 |
4 自然环境试验及评价标准化技术的进展 |
4.1 国外环境试验标准化的发展 |
4.1.1 根据军事、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完善环境试验标准体系 |
4.1.2 强化标准的修订,促进标准化技术的发展 |
4.2 国内环境试验标准化的进展 |
4.2.1 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标准,初步建立环境试验标准体系 |
4.2.2 产品环境工程起步和快速发展 |
5 自然环境试验信息(数据)资源综合应用技术的进展 |
5.1 在产品设计、选材、环境适应性评价及失效机理分析方面的应用,促进产品环境适应性的提高 |
5.2 为标准制定和剪裁、设计手册的编制和环境严酷度评价提供主要依据 |
5.3 为环境适应性快速评价、使用寿命预测提供基础 |
5.4 现代信息技术为自然环境试验信息(数据)资源综合应用提供强大的动力 |
6 自然环境试验技术与国外的差距及发展对策建议 |
6.1 主要差距及存在问题 |
6.2 我国自然环境试验技术发展建议 |
(5)胶州湾沉积物放射性核素和矿物地球化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胶州湾的海洋化学研究现状与本研究方案 |
1 胶州湾的海洋化学研究现状 |
1.1 营养盐 |
1.2 放射性核素 |
1.3 沉积物粒径与矿物地球化学 |
1.4 元素地球化学 |
1.5 沉积速率 |
1.6 胶州湾的沉积物来源研究 |
2 胶州湾沉积物地球化学研究――本研究的研究方案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实施方案 |
第二章 沉积物中的放射性核素 |
1 沉积物样品放射性核素的测定 |
1.1 样品的采集 |
1.2 样品的处理 |
1.3 仪器设备 |
1.4 γ谱仪效率刻度 |
1.5 样品的测定及核素活度的计算 |
2 C23 岩心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分布 |
3 潮间带和周围陆地表层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分布 |
4 不同海湾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含量水平的比较 |
5 ~(210)Pbex 和~(137)Cs 方法建立的C23 岩心的年代序列 |
5.1 ~(210)Pb_(ex)测定沉积速率和沉积通量 |
5.2 ~(137)Cs 测定沉积速率 |
6 结语 |
第三章 沉积物粒径和矿物地球化学 |
1 沉积物粒度和矿物组成的测定方法 |
1.1 仪器设备 |
1.2 化学试剂 |
1.3 沉积物粒度和矿物组成的测定 |
2 粒度分布与矿物组成 |
2.1 粒度分布 |
2.2 粒度分布反映的沉积环境问题 |
2.3 轻、重矿物组成 |
2.4 重矿物分布 |
2.5 轻矿物分布 |
3 矿物含量的统计分析 |
3.1 因子分析 |
3.2 聚类分析 |
4 岩心中八大类重矿物变化的环境意义 |
5 结语 |
第四章 大气沉降中的~7Be、~(210)Pb 和~(210)Po |
1 测量方法 |
1.1 仪器设备 |
1.2 化学试剂 |
1.3 大气沉降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
1.4 ~7Be和~(210)Pb的γ谱测量 |
1.5 ~(210)Po的α谱测定 |
1.6 采样结束时样品中的~(210)Po 的活度 |
1.7 ~7Be和~(210)Pb的沉降通量计算方法 |
1.8 采样时样品中的~(210)Po 活度与沉降通量计算方法 |
1.9 气溶胶平均停留时间计算方法 |
2 厦门地区7~Be、~(210)Pb和~(210)Po 的大气沉降通量 |
3 青岛地区7~Be、~(210)Pb和~(210)Po 的大气沉降通量 |
4 7~Be、~(210)Pb 和~(210)Po 的大气沉降通量关系及其与降雨量的关系 |
4.1 7~Be、~(210)Pb 和~(210)Po 大气沉降通量与降雨量的关系 |
4.2 7~Be 和~(210)Pb 沉降通量的相关性 |
4.3 ~(210)Pb 和~(210)Po 沉降通量的相关性 |
5 不同地区7~Be、~(210)Pb 和~(210)Po 沉降通量的比较 |
6 关于气溶胶停留时间的讨论 |
7 ~(210)Pb 大气沉降通量与岩心中~(210)Pb 分布推算的沉积通量的比较 |
8 结语 |
第五章 结语――沉积物核素和矿物地球化学及其所反映的环境变化信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学地理学科的公民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公民教育始终是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大教育课题 |
(二) 公民教育逐渐被我国认同和重视 |
(三) 地理学科具有独特的公民教育价值 |
(四) 培养合格现代公民已成为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追求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价值 |
三、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 |
四、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与内容概要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公民教育“内容呈现”的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公民教育研究的“内容呈现”概述 |
二、我国公民教育研究的“内容呈现”概述 |
第二节 地理教育价值的研究综述 |
一、地理在“公民素养提升”方面的价值 |
二、地理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的价值 |
三、地理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价值 |
第三章 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的确定 |
第一节 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梳理 |
一、公民教育内容梳理 |
二、地理教育价值梳理 |
三、地理学科公民教育要点的初步构成 |
四、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的信效度检验 |
第二节 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权重确定 |
一、权重确定的方法依据 |
二、权重确定的过程与结果 |
第四章 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认可度与适用性验证 |
第一节 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专家认同验证 |
一、专家咨询准备 |
二、专家意见分析 |
第二节 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的学生适用性验证 |
一、调查准备 |
二、学生适用性的正式验证 |
第五章 地理课程标准公民教育内容分析 |
第一节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公民教育内容分析 |
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公民教育内容统计与分析 |
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公民教育内容比例关系分析 |
第二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公民教育内容分析 |
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公民教育内容统计与分析 |
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公民教育内容比例关系分析 |
第三节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公民教育内容综合分析 |
一、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公民教育内容整体呈现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公民教育内容总体比例分析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学科实施公民教育建议 |
一、积极推动公民教育社会宣传 |
二、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应合理选配公民教育内容 |
三、完善地理校本课程公民教育内容体系 |
四、提高地理教师公民教育课程能力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专家认可度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专家测评表 |
附录三 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学生适用性调查问卷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7)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问题、内容与方法 |
1.4 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划分 |
第二章 基于专业教育的跨学科人才培养 |
2.1 模式界定 |
2.2 专业教育的跨学科动因 |
2.3 专业教育中的两种跨越 |
2.4 案例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课程的跨学科人才培养 |
3.1 模式界定 |
3.2 跨学科课程的产生 |
3.3 跨学科课程的组织方式 |
3.4 案例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项目的跨学科人才培养 |
4.1 模式界定 |
4.2 跨学科学位项目模式 |
4.3 跨学科研究项目模式 |
4.4 案例小结 |
第五章 比较与借鉴 |
5.1 各个模式之间的对比 |
5.2 我国跨学科人才培养典型做法 |
5.3 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水合Pb(Ⅱ)、Cu(Ⅱ)和Zn(Ⅱ)离子在高岭石(001)晶面的化学吸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引言 |
1.2 高岭石概述 |
1.2.1 高岭石简介 |
1.2.2 研究现状 |
1.2.3 晶体结构及特点 |
1.2.4 高岭石(001)晶面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
2.1 量子化学 |
2.1.1 从头计算法 |
2.1.2 密度泛函 |
2.2 CASTEP 基本原理与方法 |
2.2.1 超晶胞 |
2.2.2 平面波基组 |
2.2.3 赝势方法 |
2.2.4 自洽场(SCF)计算 |
2.2.5 结构优化 |
2.2.6 分子动力学 |
3. Pb(Ⅱ)水合结构的密度泛函及分子动力学研究 |
3.1 计算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Pb(H_2O)1-9~(2+)几何构型 |
3.2.2 Pb(H_2O)1-8~(2+)键长 |
3.2.3 Pb(H_2O)1-8~(2+)结合能 |
3.2.4 Pb(Ⅱ)的 Mulliken 电荷 |
3.2.5 分子动力学模拟 |
3.2.6 Pb(H_2O)6~(2+)性质 |
3.3 小结 |
4. 水合 Pb(Ⅱ)离子在高岭石(001)晶面的化学吸附 |
4.1 计算方法 |
4.2 表面模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单齿吸附配合物 |
4.3.2 双齿吸附配合物 |
4.3.3 三齿吸附配合物 |
4.4 与实验数据的比较 |
4.5 小结 |
5. 水合 Pb(OH)~+在高岭石(001)晶面的化学吸附 |
5.1 计算方法 |
5.2 表面模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b(OH)(H_2O)_n~+几何构型 |
5.3.2 吸附配合物 |
5.3.3 性质分析 |
5.4 小结 |
6. 水合 PbCl~+在高岭石(001)晶面的化学吸附 |
6.1 计算方法 |
6.2 表面模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PbCl(H_2O)_n~+几何构型 |
6.3.2 吸附配合物 |
6.3.3 性质分析 |
6.4 小结 |
7. 水合 Cu(Ⅱ)离子在高岭石(001)晶面的化学吸附 |
7.1 计算方法 |
7.2 表面模型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Cu(H_2O)n~(2+)几何构型 |
7.3.2 吸附配合物 |
7.3.3 性质分析 |
7.4 小结 |
8. 水合 Zn(Ⅱ)离子在高岭石(001)晶面的化学吸附 |
8.1 计算方法 |
8.2 表面模型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Zn(H_2O)_n~(2+)几何构型 |
8.3.2 吸附配合物 |
8.3.3 性质分析 |
8.4 小结 |
9. 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头孢中间体侧链酸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
1.1.1 抗生素发展概述 |
1.1.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发展历史 |
1.1.3 头孢类抗生素发展历史及应用 |
1.1.4 头孢菌素结构与构效关系 |
1.1.5 头孢菌素市场概况 |
1.2 氨噻肟酸简介 |
1.2.1 氨噻肟酸概述 |
1.2.2 氨噻肟酸在我国发展状况 |
1.2.3 氨噻肟酸传统合成方法 |
1.2.4 氨噻肟酸工艺改进 |
1.3 头孢克肟及头孢克肟侧链中间体简介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氨噻肟酸合成工艺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1.1 实验仪器及生产厂家 |
2.1.2 实验试剂及生产厂家 |
2.2 氨噻肟酸的合成 |
2.2.1 2-羟基亚胺基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 |
2.2.2 2-甲氧亚氨基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 |
2.2.3 4-氯-2 甲基亚氨基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氯化) |
2.2.4 4-溴-2 甲基亚氨基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溴化) |
2.2.5 (Z)-2-(2-氨基-4-噻唑)-2-甲氧基亚胺基乙酸乙酯的合成 |
2.2.6 氨噻肟酸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肟化反应 |
2.3.2 甲基化反应 |
2.3.3 氯化反应 |
2.3.4 溴化反应 |
2.3.5 环化反应 |
2.3.6 水解反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头孢克肟侧链酸合成工艺 |
3.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1.1 实验仪器及生产厂家 |
3.1.2 实验试剂及生产厂家 |
3.2 实验步骤 |
3.2.1 2-羟基亚胺基乙酰乙酸叔丁酯的合成 |
3.2.2 2-甲氧羰基甲氧亚氨基乙酰乙酸叔丁酯的合成 |
3.2.3 2 4-氯-2-甲氧羰基甲氧亚胺基乙酰乙酸叔丁酯的合成 |
3.2.4 (Z)-2-(2-氨基-4-噻唑)-2-甲氧羰基甲氧亚胺基乙酸叔丁酯的合成 |
3.2.5 头孢克肟侧链酸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肟化反应 |
3.3.2 醚化反应 |
3.3.3 氯化反应 |
3.3.4 环化反应 |
3.3.5 水解反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海洋化学的国外发展近况(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洋化学的国外发展近况[J]. 纪明侯,李法西. 海洋科学, 1979(S1)
- [2]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与实践[D]. 张佑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3]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4]自然环境试验及评价技术的进展[J]. 杨晓然,张伦武,秦晓洲,汪学华. 装备环境工程, 2005(04)
- [5]胶州湾沉积物放射性核素和矿物地球化学[D]. 易勇. 厦门大学, 2006(01)
- [6]中学地理学科的公民教育研究[D]. 吴宝宏.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7]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D]. 邓嘉瑜.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8]围隔式海洋实验生态系研究近况[J]. 吴宝铃,李永祺. 海洋科学, 1983(02)
- [9]水合Pb(Ⅱ)、Cu(Ⅱ)和Zn(Ⅱ)离子在高岭石(001)晶面的化学吸附[D]. 王娟.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 [10]头孢中间体侧链酸的合成研究[D]. 孙梦轲.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