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曝-浮选法处理毛纺厂酸性染色污水(论文文献综述)
石晶晶[1](2015)在《交联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对有机染料的吸附性能》文中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每年超过10万种、7×105吨染料用于生产,约15%染料没能参与染色就释放到废水中,这些染料会对环境、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引起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处理染料污水很重要。有许多方法如离子交换、沉淀、吸附和膜分离过程被用于去除染料废水。吸附法去除染料污染物比较常用,效果也比较好。活性炭是吸附剂的典型代表,在工业中应用广泛。但活性炭昂贵而且很难再生。因此,那些廉价的,从可再生资源中获得,无害的吸附材料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分子有机聚合物壳聚糖,具有来源广,又天然无毒的特性,已经重点用于当前废水处理的研究。壳聚糖上的氨基和羟基,具有与许多染料、蛋白质、金属离子等比较强的相互作用。因为氨基和羟基官能团的静电相互作用和配位作用,对各种染料表现出显着的吸附去除能力,所以,无论是壳聚糖、改性壳聚糖,还是壳聚糖的复合材料,都因被广泛用作经济的吸附剂而引起人们关注。可是,壳聚糖在酸中稳定性差,易溶解流失。交联反应可以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加大其抵抗酸、碱、有机溶剂的作用,使其晶体结构产生一些变化,同时增强吸附性。可以和壳聚糖进行交联反应的交联剂有:甲醛、戊二醛、京尼平、三磷酸盐等。这项工作以化学交联改性的壳聚糖微球作为吸附剂,甲基橙作为模拟染料废水污染物,进行吸附和解吸研究。本研究以稀的醋酸溶液作溶剂来溶解壳聚糖粉末原料成为溶液,交联剂选用25%的戊二醛,乳化剂选用Span-80,分散剂选用液体石蜡,应用乳化交联法原理,制备微球。通过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壳聚糖和交联壳聚糖微球的结构和形貌。探索制备交联壳聚糖微球的影响因素,为了找到最佳条件,考察制备过程中交联剂用量,反应体系的pH值等因素对微球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交联壳聚糖吸附模拟染料废水甲基橙(MO)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吸附剂使用质量多少,MO溶液的pH值多少,MO溶液的初始浓度(Co)大小,吸附过程中环境温度等。结果表明:交联剂的用量和pH值对制备微球影响作用大,当使用2 mL戊二醛,6 mL NaOH时,制备得到形状比较规则、表面光滑的交联壳聚糖微球,直径大约为100μm;壳聚糖与戊二醛发生交联作用,生成了新的碳氮双键(Schiff’s bases);制备的微球结晶度大大降低;吸附过程中,pH值存在显着影响,弱酸环境有利于吸附,当pH=3时,吸附最快;随着吸附剂微球样品使用质量的增加,吸附率增大,吸附量减少;随着MO初始浓度的增大,吸附率减小,吸附量增大;环境温度改变对吸附效果有影响,在5-45℃范围内,吸附速率在温度逐渐升高且的条件下会增快,但超过35℃影响不大;该吸附过程最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方程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使用过的吸附剂样品经过NaCl溶液洗脱后,可进行再利用。
袁心[2](2015)在《腌制废水处理单元工艺与耐盐菌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腌制废水是以食盐为主要腌渍成分制作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腌制废水具有高有机物、磷、氮的特点,尤其它具有的高盐特性会明显抑制常规生物处理工艺,使得处理腌制废水过程难度增加。本课题进行腌制废水预处理(气浮、混凝沉淀)、生化处理(MBR)和深度处理(活性炭吸附、紫外线杀菌)及影响因素研究,并从生化工艺驯化成熟的耐盐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出具有高效去除污染物的耐盐菌,开展菌株特性研究,以实现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同时为工艺的工程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对水处理技术产业化应用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气浮方法对腌制废水预处理,通过试验确定当曝气量为4L/h时,出水COD、SS值分别降到14680mg/L和35mg/L,对COD、SS去除率分别为26.6%和65%。采用混凝沉淀方法对腌制废水预处理,经过试验确定最佳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最适投药量为100mg/L、最佳废水pH值为8.5,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此时废水的COD、SS值为12780mg/L、69.1mg/L,去除率分别是36.1%和30.9%。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对腌制废水进行处理,经过试验确定MBR法最佳溶解氧(DO)、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当DO为1~1.5mg/L、HRT为12h时,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此时对COD的去除率为92%左右。采用活性炭吸附对经生化处理后腌制废水进行处理,经过试验确定活性炭吸附最佳滤速,当滤速为4.2m/h时,出水COD值为43mg/L,此时COD的去除率为34%。采用紫外线杀菌对经生化处理后腌制废水进行处理,经过试验确定紫外线照射最佳时长、废水极限浊度,当照射时间为2min、废水浊度为8NTU时,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可达最佳,此时出水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均不足100个/L。以生化工艺驯化成熟的耐盐活性污泥为菌种来源,通过筛选分离出12株高效耐盐菌,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PCR扩增、16SrRNA序列测序,鉴定12株耐盐菌均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 sp.)。考察盐度为9%、15%、18%、21%时菌株的生长特性,发现12株菌在盐度5%-15%时生长情况良好,接种后能迅速进入对数生长期,当盐度超过15%时,12株菌均未呈现良好的生长态势,得出菌株生长的耐盐性可达15%。在不同盐度(6%、9%、15%)下,所分三组菌株对COD去除率达到75%以上,对于氨氮去除率达到62%以上。对三组菌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发现培养条件一定下,在pH值为中性7-8,温度为30~35℃时,三组菌株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此时三组菌株对COD的去除率均在80%-90%之间。
李凤达[3](2014)在《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大量排放导致在土壤和水体中积累了较多的重金属,严重污染了环境并危害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健康。因此对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深入研究势在必行。絮凝沉淀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水处理方法,絮凝剂在絮凝沉降水处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生物絮凝剂(Microbial Flocculent,简称MBF)作为一种新型水处理剂,具有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且应用领域宽泛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潜力日益凸显。本文以微生物絮凝剂MBFA9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絮凝菌的培养和产絮条件,提高其絮凝性能,并对絮凝剂进行成分分析,重点研究了MBFA9对含铅废水的处理作用,优化其处理条件并分析反应机理。获得如下研究结果:(1)絮凝菌的最佳培养和产絮条件为:在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50r/min,接种量为3%(V/V),pH为7~8的条件下于发酵培养基中培养72h时,发酵液的用量为0.1%(V/V),搅拌速度为200r/min快搅1min,再以80r/min慢搅5min,此时絮凝率达到97.8%。(2) MBFA9对酸和高温具有稳定性,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确定絮凝剂中起絮凝作用的物质是具有热稳定性的高分子多聚糖,且絮凝机理主要表现为吸附架桥作用。(3) MBFA9具有去除水中Pb2+的作用,通过对MBFA9捕集Pb2+的影响因素进行条件优化得到:MBFA9捕集Pb2+的最佳震荡时间为30min,最佳pH值为4.0-6.0,最佳投加量为5%(V/V),最适温度为25℃~35℃。在此条件下,MBFA9对水中Pb2+去除率可高达98.85%。动力学研究发现:MBFA9对废水中Pb2+的捕集行为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理论最大捕集量为196.08mg/g,吸附速率常数K2为0.0186 g/mg.min; 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MBFA9捕集Pb2+的热力学特征,相关系数R2=0.9603。(4)根据MBFA9捕集Pb2+前后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能谱的分析结果,推测其反应机理可能是是絮凝剂表面的官能团与Pb2+通过络合作用形成了络合体(聚合物,氧化物),絮凝剂中的羟基、酰胺基、羧基等基团在捕集Pb2+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存在着絮体间的网捕卷扫作用,因此对Pb2+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马春燕[4](2008)在《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我国具有优势的传统支柱行业之一,纺织印染工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了迅猛发展,其需水量和排水量也大幅度增长。据统计,中国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有统计资料的印染织物总量2003年为290亿m,全国每年产生印染废水约为16亿t,为我国整个工业废水排放第六位。随着加工工艺的发展和新型染料、助剂的不断开发应用,印染废水的处理难度也在增加;而且,随着水费的不断上涨和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印染行业的用水和排水问题日益突出,水的循环使用成为解决环境污染及缓解用水困难的措施之一。但由于高色度、难降解等特点,印染废水回用率为所有工业用水回用率中最低,仅7%,大部分的回用水仅回用为冲洗水或绿化灌溉,而且大多为冷却水循环使用。因此以回用于生产为目的的深度处理技术(本文简称回用处理技术)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印染废水及其回用处理技术为研究对象,在对我国印染废水处理现状的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将生物—物化与动态陶瓷微滤膜相结合的印染废水回用处理工艺路线,该工艺可将印染废水处理达到印染工艺用水要求,并首次提出了印染废水回用标准,通过试验,对盐类浓度和pH变化的染色效果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棉针织印染废水和腈纶针织印染废水实际组分的分析,以及阳离子染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还原性染料和分散染料5类染料的好氧可生物降解性和还原性染料的兼氧可生物降解性等的研究,基本掌握了印染废水的水质情况,为后续有针对性的处理工艺提供了基础;动态陶瓷膜过滤技术作为本研究中回用处理的关键技术,本研究对动态陶瓷膜的涂膜条件、运行条件和清洗条件等各个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利用某针织印染厂作为工程性试验基地,对生物—物化+动态陶瓷微滤膜的印染废水回用处理技术进行工程性验证。通过上述研究的综合分析表明:1.我国目前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以生物法为主(占80%以上),尤以好氧生物处理法占绝大多数,有的还将化学法与之串联组合。生物处理法中以表面加速曝气和接触氧化法占多数,并辅以物理或化学处理工艺组合。因此可以选择生物—物化工艺作为印染废水回用处理的前处理工艺。通过二步水解酸化和A/B/C三步接触氧化,再经过物化沉淀和生物滤池,预计可使印染废水中COD去除率达到90%,色度去除率达到88%。随后采用动态陶瓷膜过滤技术进一部去除色度、浊度和COD,保证出水能回用到印染过程中。首次提出了印染回用水水质要求,与原有的印染用水水质要求相比,回用水中增加了电导率和高锰酸盐指数二个指标,改变了色度的测定方法。由于原有的印染用水水质要求是针对新鲜地表水或地下水规定的,所以色度的测定方法为铂钴比色法,而印染回用水的色度来自不同的染料,因此采用稀释倍数法更为合理。通过染色试验发现,印染用水的盐类含量和酸碱性对染色效果有一定的影响,针对本试验中采用活性紫X—2R的棉织物染色试验来说,当用水中的硫酸钠浓度高于4.0g/L时,会使染色织物的皂洗牢度中的沾色牢度低于2级,无法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当用水偏酸性时,染色效果也不如碱性条件,因此有必要关注回用水的盐类含量和酸碱性问题。2.本研究对具有典型性的天然棉纤维针织物和合成腈纶纤维针织物的印染废水的污染物组分进行分析发现,棉漂染废水COD主要由原棉中的各种伴生物、难降解的印染助剂所贡献,柔软剂COD在漂染废水总COD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约57.5%;腈纶织物染色废水中,废水总COD主要由各种难降解的印染助剂贡献,去油纱剂、匀染剂和柔软剂等助剂的COD所占的比例最大,约70%左右,而染料是印染废水中色度的唯一来源。因此,为解决回用处理技术中的脱色问题应对染料的去除方法进一步的分析。3.印染废水脱色一直是回用处理的难题之一,研究染料的可生化性,解决废水的脱色问题,也是印染废水回用处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5类71种染料:阳离子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酸性染料和分散染料的可生物降解性进行好氧呼吸BOD5/COD法的测定发现,阳离子染料的好氧可生物降解性相对较好,被测定的染料中有25%属于易生物降解的染料;其次是活性染料、分散染料和酸性染料,以可生物降解性差的染料为主;还原性染料的可生物降解性最差,测定的14种染料中有8种染料属于难降解类。根据上述5类染料的好氧可生物降解性的研究结果,选择其中可生物降解最差的还原性染料进行兼氧条件下的可生物降解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兼氧条件下,还原性染料的可生物降解性得到了提高,有7种染料由原来的难生物降解变为生物降解性差,并脱色效果明显。因此可将兼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相结合,能有效的降解印染废水中的染料,去除色度。4.采用动态陶瓷膜对于印染废水二级出水进行处理,使出水能回用于印染工艺。首先通过用粒径为6000目的高岭土,在错流速度为1.0m/s,跨膜压差为0.20MPa、涂膜液浓度为0.30g/L以及涂膜时间为30min的最优条件下涂膜,可使陶瓷膜的孔径由原来的2.0μm下降到0.20μm左右;在对运行操作条件的研究中,结果表明在0.10MPa的跨膜压差,1.5m/s的错流速度的操作条件下,可得到最佳COD去除率为53.7%,渗透通量为227L/(m2·h)。选择采用自来水正冲、反冲、1%NaOH、0.5%HCl清洗;自来水并通入空气进行气水正冲、水反冲、1%NaOH、1%HNO3清洗;自来水并通入空气进行气水正冲、反冲、1%NaClO清洗3种不同的清洗方法对膜通量的恢复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采用第3种清洗方法,所用时间最短,且通量恢复也最理想。通过清洗方法的重复性考察发现利用此种清洗方法,膜管反复运行通量恢复较好,每次清洗过程的最后通量恢复率都在98%左右,没有出现污染物的累积问题。5.将某具有代表性的棉针织印染厂的印染废水进行清浊分流,染色废水和首道漂洗水(浓废水)进行达标排放处理,第二道起的漂洗水(淡废水)进行回用处理,其回用处理量为300t/d,回用率75%。利用二步水解酸化(兼氧)+污泥负荷由重到轻的A/B/C三格好氧接触氧化+物化+生物滤池以及动态陶瓷膜深度处理,出水回用到实际染色生产中。结果表明该工艺出水水质稳定,投资运行成本低,用回用水染色的织物其牢度、皂洗牢度基本为4级,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同时试验发现,印染废水的清浊分流能降低回用处理的运行成本,并且有效的防止了盐类在回用水中的累积。上述研究证明了生物—物化+动态陶瓷膜过滤是一种在工程上具有实用性的印染废水回用处理技术。
张永利[5](2006)在《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精细化工和印染技术的发展,印染废水中PVA染料、新型助剂等难生化有机物日益增多,致使其处理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遇到了新的挑战。而湿式氧化技术被视为第二代有机废水处理高新技术,用于第一代常规技术难以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难生化、有毒有害等有机废水的净化处理。开发印染废水的湿式氧化处理技术,研制新型、高效、价廉、稳定的催化剂,对有机废水治理及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亚甲蓝水溶液作模拟印染废水,以COD去除率、脱色率、出水pH值和非均相研究中出水Cu溶出浓度作评价指标,对湿式氧化(WO)技术、均相催化湿式氧化(HCWO)技术和非均相催化湿式氧化(NHCWO)技术处理模拟印染废水及实际印染废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一些重要结论。湿式氧化技术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研究各因素对水样处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OD去除率随氧分压、反应温度、进水pH值的升高而升高,搅拌速度存在最佳值880rpm,反应过程分快速期和慢速期两个阶段。通过湿式氧化过程中不同时刻水样的红外谱图(FT-IR),探讨了亚甲蓝降解的机制,研究表明:杂环上的-C-S-、-C=S-首先断键,其次是杂环上的-C-N-、-C=N-断键,亚甲蓝转化为二甲基苯胺,继而是苯环上C与二甲氨基中N相联的-C-N-断键,二甲基苯胺降解为对苯醌和二甲胺。均相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处理模拟印染废水,从18种可溶盐中筛选出较好的催化剂,其排序依次为:Cu(N03)2、CuSO4、Fe(NO3)3、FeSO4、Zr(NO3)4、Cr(NO3)3。按所含金属离子的质量比例,以CuSO4和FeSO4复配了双组分催化剂Cu1Fe3、 CulFe1、Cu3Fe1,实验发现Cu1Fe1对亚甲蓝的催化氧化效果最好,在50mg/L催化剂用量、温度120℃下,水样COD去除率比不加催化剂时提高约50%。接着,进行了Cu1Fe1在亚甲蓝湿式氧化中应用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COD去除率和脱色率随催化剂用量、氧分压、反应温度的提高而提高,在进水pH值5.25、催化剂用量150mg/L、氧分压1.0MPa、温度180℃下反应60min,水样COD由2000mg/L降低到130mg/L,去除率达到93.5%,而色度由30万倍降低到20倍,脱色率达到99.99%。关于Cu1Fe1在亚甲蓝湿式氧化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Cu、Fe对亚甲蓝降解有主导性的催化作用,催化剂诱导自由基产生,发生氧化反应;此外,Fe(Ⅱ)盐被氧化为Fe(Ⅲ)盐,以各种羟基Fe(Ⅲ)离子及聚合物形式存在,对水样有混凝作用。非均相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处理模拟印染废水,对4种载体FSC、AC、FSD及FSE的研究表明,FSC载体是最佳的选择。X射线衍射谱图(XRD)分析表明,此载体的主要成分为γ-Al2O3。在均相催化湿式氧化研究的基础上,以Cu(NO3)2作为活性组分,通过原子吸收、扫描电镜(SEM)、XRD等检测手段,对催化剂制备的浸渍状态、浸渍温度、浸渍时间、浸渍液浓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浸渍液浓度为6wt%Cu、浸渍温度35℃时动态浸渍8h、焙烧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50℃和5h的条件下制备的Cu/FSC催化剂,其用量为2g/L、温度150℃时,水样COD去除率比不加催化剂时提高近20%。Cu/FSC作为亚甲蓝湿式氧化的催化剂,可用Redox机理来解释。为了减少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Cu溶出并提高催化剂活性,选用Ce(NO3)3作为助剂对Cu/FSC催化剂进行改性,优化了Cu-Ce/FSC催化剂的制备工艺:Cu(NO3)2与Ce(NO3)3共浸渍、金属离子总浓度为6wt%、Cu2+:Ce3+为1:1(wt)、35℃下动态浸渍8h、110℃下干燥10h、550℃下焙烧5h;改性的催化剂Cu-Ce/FSC与Cu/FSC对比,其活性略有提高,而稳定性大大加强;机理研究表明,Cu-Ce/FSC催化剂中,CeO2起到了结构助剂和电子助剂的双重作用。将Cu-Ce/FSC催化剂应用于模拟印染废水的湿式氧化,在进水pH值5.25、氧分压1.0MPa、反应温度180℃、催化剂用量10g/L的条件下反应60min,水样COD由2000mg/L降低到176mg/L,去除率达到91.2%;色度由30万倍降低到20倍,脱色率达到99.99%;水样pH值由5.25升高到7.5;出水Cu溶出浓度为1.92mg/L。实际印染废水处理的研究表明,在催化剂Cu1Fe1和Cu-Ce/FSC用量分别为150mg/L和10g/L、温度200℃、氧分压1.0MPa条件下反应90min,出水COD、BOD5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而色度和pH值均达到一级标准,非均相的Cu溶出浓度达到三级标准;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改善显着,BOD5/COD由处理前的0.021提高到处理后的0.423(均相)和0.307(非均相)。
俞亦政[6](2005)在《21世纪纺织行业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污染是纺织工业最大的环保问题,为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我国纺织行业水环境防治工作重点和发展态势,有效解决中国加入WTO后纺织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工业废水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问题,保证我国纺织工业继续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同时也为制订《“十一.五”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十一.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2003年8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共同设立了“21世纪纺织行业所面临的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度软科学研究专题计划,项目编号:0300407001)。为此,本论文根据课题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确定了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 本课题采用纺织科学技术与现代经济学、现代法学、现代环境学等学科相结合的手段,对纺织技术经济发展和纺织环境综合治理对策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探讨。广泛查询资料文献,并通过座谈会、问卷、走访等多种形式的调研,广泛听取有关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的意见,来采集补充基础资料,进行归纳、统计、分析和研究。经过二年的努力,现完成了《中国纺织工业水环境污染面临严峻形势》、《中国纺织水污染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浅析发达国家水污染治理机制和方法》、《入世对中国纺织行业环境的综合影响》、《我国纺织工业废水治理技术现状及分析》、《论加快纺织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升》、《论推进纺织行业清洁生产》、《运用科技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纺织工业》、《论推进纺织工业循环经济》、《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发展和提升中国纺织工业水污染治理的环境对策》、《结论及建议》等十二个研究报告。 1、我国是一个中度缺水国家,水资源矛盾日趋严重,而水污染是纺织行业最人的环保问题。加入WTO后我圈纺织工业发展迅速,经济增长成绩显着。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我国纺织工业仍处于高资源消耗、高污染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模式仍以粗放型低水平扩张为主,资源和环境将成为制约纺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论文从理论的高度比较全面系统地对我国现阶段纺织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特点、纺织水环境治理技术及发展态势、纺织环境法规和管理、以及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纺织循环经济等内容进行了重点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纺织行业水环境综合防治的环境对策及
边凌飞[7](2005)在《化学混凝应用于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印染废水的处理是国内外研究的难题,本实验采用无机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硫酸亚铁(FeSO4.7H2O):有机絮凝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BT-03脱色剂;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聚合铝基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PAC-PDMDAAC),BT-04脱色剂,共六种混凝剂分别对分散深蓝、分散红、活性翠兰、活性嫩黄等模拟废水,实际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研究其混凝效果(脱色率、COD去除率)和混凝时的工艺条件,如混凝剂的投加量、原水的pH、沉淀时间和搅拌时间等;探讨了无机、有机及无机有机复合型混凝剂的混凝机理;比较各种混凝剂的脱色效果和COD去除效果,确定了各自的最佳工艺参数。 研究结果表明: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PAC-PDMDAAC、BT-04在适宜的条件下,对活性染料模拟废水、分散染料模拟废水、实际印染废水均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对分散染料模拟废水的脱色率最高可达96.4%;活性染料模拟废水的脱色率最高可达93.6%:对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也可达54%,COD去除率可达66.3%。且BT-04受pH影响较小。无机混凝剂PAC、FeSO4.7H2O对分散染料脱色效果较好,对活性染料和实际废水脱色较差,受pH影响较大:有机絮凝剂PDMDAAC、BT-03脱色率高,但相同的投量下,成本较高。比较而言,各种混凝剂对模拟废水脱色效果较好,因实际废水成分复杂,需结合其它方法,才能使出水达到满意的脱色效果。 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结合了无机混凝剂和有机絮凝剂的优点,具有更强的吸附电中和和吸附架桥作用以及低投量、低成本、应用范围广、高脱色率、高COD去除率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李姗姗[8](2005)在《纳米光催化薄膜的制备及其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印染工业废水是极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印染工业废水组分复杂,常含有多种染料,色度深,毒性强,难降解,pH值波动大,而且浓度高,水量大。半导体TiO2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够将绝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彻底矿化分解,在污染治理中具有诱人的前景,各国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在阐述印染废水的来源、特征及国内外治理途径的基础上,对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用于印染废水的作用机理、反应动力学及工艺条件进行了实验室规模的实验研究。实验用水包括模拟染料废水和实际印染废水两部分。模拟染料废水为次甲基蓝废水,实际印染废水取自陕西第三印染厂全厂总排放口的综合排水。由于固定化的催化剂比粉体催化剂更容易应用于实际的污染治理中,所以我们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表面上制备了TiO2薄膜型光催化剂,通过扫描电镜(SEM)、紫外和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对薄膜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研究。 利用自行设计的光催化反应装置,以8W紫外灯为光源,系统的研究了光催化剂对次甲基蓝的降解性能,确定了有利于光催化反应的最佳条件。 (1)TiO2薄膜:PEG掺杂量1%、薄膜层数为5层、热处理温度500℃、流量90mL/min、降解最佳pH为10.5,60min后MB脱色率达87.5%;满足一级动力学方程,反应速率常数为3.0×102min1,半衰期为23.1min;薄膜连续使用25次以上未见失活现象,放置一个月后,活性也未明显降低。
彭会清,许开[9](2003)在《印染废水处理方法进展与述评》文中指出介绍了印染废水的水质情况和其处理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并介绍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进展情况及发展趋势.
马红芳[10](2003)在《内电解法强化后续SBR处理工艺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了内电解—SBR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时,内电解预处理对后续SBR生化工艺的强化和影响。首先,从内电解反应的基本原理出发,以脱色率和反应中所释放的铁离子含量作为监测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子影响实验,探求内电解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然后,以COD去除率为指标,通过实验确定SBR工艺的运行参数;最后,对比研究了SBR工艺和内电解—S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COD、色度去除效果,以及对比了两种工艺进水的可生化性和反应器内活性污泥的性能。研究表明,内电解—SBR组合工艺之所以能大幅度地提高COD和色度去除率,是因为内电解反应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了大部分色度,改善了后续生物处理的进水条件;同时,内电解出水中的铁离子,在进入生化反应器内随着pH升高和曝气充氧会形成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凝聚体和微生物絮体协同吸附形成了结构紧密、沉降性能良好的生物铁污泥,使反应器内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造成了高浓度COD进水时的低负荷情况,改善了原SBR工艺除污染效果。以上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内电解—SBR工艺在COD、色度去除率上都明显高于SBR工艺。
二、表曝-浮选法处理毛纺厂酸性染色污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表曝-浮选法处理毛纺厂酸性染色污水(论文提纲范文)
(1)交联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对有机染料的吸附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染料污水概述及其危害 |
1.1.1 印染废水的产生、水质特征 |
1.1.2 印染废水的危害 |
1.2 染料污水处理方法 |
1.2.1 吸附法 |
1.2.2 絮凝/混凝沉降法 |
1.2.3 膜分离法 |
1.2.4 电化学法 |
1.2.5 光化学氧化法 |
1.2.6 化学氧化法 |
1.2.7 生物法 |
1.2.8 磁分离法 |
1.3 吸附剂 |
1.3.1 活性炭吸附剂 |
1.3.2 黏土矿物类吸附剂 |
1.3.3 固体废弃物吸附剂 |
1.3.4 高分子吸附剂 |
1.4 壳聚糖 |
1.4.1 壳聚糖的来源及结构 |
1.4.2 壳聚糖的物理化学性质 |
1.4.3 壳聚糖处理印染废水 |
1.4.3.1 壳聚糖直接用作吸附剂 |
1.4.3.2 复合吸附剂 |
1.4.3.3 改性壳聚糖吸附剂 |
1.4.4 交联壳聚糖微球制备方法 |
1.4.4.1 交联法 |
1.4.4.2 喷雾干燥法 |
1.4.4.3 凝聚法 |
1.4.4.4 溶剂蒸发法 |
1.4.4.5 滴加成球法 |
1.4.4.6 pH调节法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设计与实施方案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交联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
2.3.1 溶液的配制 |
2.3.2 制备交联壳聚糖微球 |
2.3.3 交联壳聚糖微球的合成机理 |
2.4 吸附实验 |
2.4.1 甲基橙(MO)在不同pH值下的最大吸收波长(λ_(max))及其标准曲线 |
2.4.2 交联壳聚糖微球对MO的吸附 |
2.4.3 吸附等温线 |
2.4.4 吸附动力学 |
2.5 交联壳聚糖的重复利用 |
2.6 样品的表征 |
2.6.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6.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6.3 扫描电镜(SEM)测试表征 |
第3章 交联壳聚糖微球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 |
3.1 合成条件的影响 |
3.1.1 戊二醛用量的影响 |
3.1.2 NaOH的使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2 改变吸附条件的影响 |
3.2.1 MO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2.2 微球样品的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2.3 MO浓度对微球样品吸附MO的影响 |
3.2.4 环境温度对微球样品吸附MO的影响 |
3.3 微球样品吸附MO的吸附平衡研究 |
3.4 交联壳聚糖微球样品吸附MO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3.5 微球样品的重复利用性能 |
3.6 微球样品的测试表征 |
3.6.1 红外光谱分析 |
3.6.2 X射线衍射分析 |
3.6.3 扫描电镜分析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腌制废水处理单元工艺与耐盐菌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盐废水处理 |
1.2.2 膜生物反应器 |
1.2.3 耐盐菌的研究进展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试验装置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原水 |
2.2 试验装置 |
2.3 试验材料 |
2.3.1 菌种来源 |
2.3.2 培养基 |
2.3.3 生理生化鉴定所用试剂 |
2.3.4 试验仪器 |
2.4 试验方法 |
2.4.1 检测指标和分析测定方法 |
2.4.2 细菌的分离纯化 |
2.4.3 生理生化性能测定 |
2.4.4 显微镜观察 |
2.4.5 PCR扩增技术 |
2.4.6 16SrRNA测定 |
2.4.7 菌悬液浊度OD600的测定 |
2.4.8 菌株特性的测定 |
第三章 高盐腌制废水处理工艺 |
3.1 引言 |
3.2 气浮预处理 |
3.2.1 气浮法最佳曝气量的确定 |
3.3 混凝沉淀预处理 |
3.3.1 混凝剂种类对处理腌制废水的影响 |
3.3.2 混凝剂投药量对处理腌制废水的影响 |
3.3.3 pH值对处理腌制废水的影响 |
3.4 生化法(MBR)处理腌制废水 |
3.4.1 溶解氧(DO)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3.4.2 水力停留时间(HRT)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3.5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腌制废水 |
3.5.1 出水速度(滤速)对处理生化后腌制废水的影响 |
3.6 紫外线杀菌处理腌制废水 |
3.6.1 照射时间对废水菌群去除效果的影响 |
3.6.2 污水浊度对废水菌群去除效果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耐盐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理生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菌株的筛选和纯化 |
4.3 菌株的鉴定 |
4.3.1 形态特征和革兰氏染色 |
4.3.2 生理生化性能鉴定 |
4.3.3 PCR扩增和16S rRNA序列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耐盐菌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
5.1 引言 |
5.2 菌株的筛选 |
5.3 菌株的生长特性 |
5.4 菌株对COD、氨氮的去除能力 |
5.5 菌株的影响因素 |
5.5.1 pH值对菌株性能的影响 |
5.5.2 温度对菌株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重金属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1.2.1 重金属废水的来源 |
1.2.2 重金属废水的危害 |
1.3 重金属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
1.3.1 化学法 |
1.3.2 物理化学法 |
1.3.3 生物修复法 |
1.4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1.4.1 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及制备方法 |
1.4.2 微生物絮凝剂的成分分析 |
1.4.3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
1.4.4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 |
1.4.5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种来源 |
2.1.2 主要试剂和设备 |
2.1.3 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 |
2.1.4 试剂的制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种的复壮 |
2.2.2 絮凝率及Zeta电位的测定 |
2.2.3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方法 |
2.2.4 絮凝剂多糖含量的定量分析 |
2.2.5 多糖中去蛋白的方法 |
2.2.6 元素分析测定方法 |
2.2.7 重金属去除率的测定 |
2.2.8 絮凝活性成分的红外光谱分析 |
2.2.9 发射场扫描电镜分析 |
2.2.10 XRF分析 |
第3章 产絮菌A9的复壮及其所产絮凝剂的特性研究 |
3.1 菌种A9的复壮 |
3.2 菌株A9发酵过程中的参数分析 |
3.2.1 A9生长过程中的絮凝性与多糖含量的变化 |
3.2.2 A9发酵液pH的变化 |
3.3 不同装瓶量对菌株A9发酵产絮的影响 |
3.3.1 菌种A9发酵液中溶解氧含量的变化 |
3.3.2 菌株A9生长、絮凝性及多糖含量的变化 |
3.3.3 菌株A9发酵液中pH的变化 |
3.4 不同接种量实验 |
3.5 MBFA9絮凝条件的优化结果分析 |
3.5.1 絮凝剂用量优化 |
3.5.2 搅拌时间的优化 |
3.6 MBFA9的稳定性分析 |
3.6.1 MBFA9的酸稳定性 |
3.6.2 MBFA9的热稳定性 |
3.7 MBFA9的成分分析 |
3.7.1 MBFA9的提取纯化 |
3.7.2 红外光谱法分析MBFA9的主要化学成分 |
3.7.3 MBFA9的结构表征 |
3.8 小结 |
第4章 MBFA9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理 |
4.1 MBFA9捕集水中重金属的条件优化 |
4.1.1 MBFA9对不同重金属溶液的处理 |
4.1.2 MBFA9捕集水中Pb~(2+)的条件优化 |
4.2 MBFA9捕集水中Pb~(2+)的机理研究 |
4.2.1 吸附动力学研究 |
4.2.2 等温吸附模型研究 |
4.2.3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 |
4.2.4 红外光谱表征 |
4.2.5 X射线荧光分析 |
4.3 MBFA9处理蓄电池废水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与获得的成果 |
(4)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印染废水污染治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印染废水的来源与特征 |
1.2.2 印染废水的污染与治理现状 |
1.2.3 印染废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1.3 印染废水处理和深度回用处理技术概述 |
1.3.1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
1.3.2 印染废水回用处理技术 |
1.4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4.1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课题的创新性 |
1.4.3 课题的研究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印染废水处理后回用的可行性研究 |
2.1 印染废水回用处理技术工艺 |
2.1.1 印染废水处理现状调查分析 |
2.1.2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难点分析 |
2.1.3 印染废水回用处理技术的确定 |
2.2 印染工艺回用水水质标准 |
2.2.1 印染用水水质要求 |
2.2.2 印染回用水水质要求 |
2.2.3 盐类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
2.2.4 pH对染料效果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不同针织物染色对废水成分的影响分析 |
3.1 棉针织物印染废水污染物分析 |
3.1.1 试验方法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2 腈纶织物印染废水污染物分析 |
3.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常用染料可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
4.1 有机污染物可生物降解性能及其评价方法 |
4.1.1 可生物降解性及测定 |
4.1.2 好氧生物降解性能的测定及评价 |
4.2 好氧呼吸BOD_5/COD法 |
4.2.1 BOD_5和COD的关系 |
4.2.2 BOD_5的测定 |
4.2.3 COD的测定 |
4.3 各种染料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试验 |
4.3.1 活性染料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试验 |
4.3.2 阳离子染料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试验 |
4.3.3 还原性染料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试验 |
4.3.4 酸性染料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试验 |
4.3.5 分散染料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试验 |
4.3.6 各种染料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比较分析 |
4.4 染料在兼氧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性研究 |
4.4.1 还原性染料的兼氧生物降解性能试验方法 |
4.4.2 还原性染料的兼氧生物降解性能试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动态膜技术在印染废水回用处理中的研究 |
5.1 动态膜的制备 |
5.1.1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5.1.2 动态膜涂膜条件的研究 |
5.1.3 最佳涂膜条件的选择 |
5.2 运行条件的研究 |
5.2.1 动态膜运行的理论分析 |
5.2.2 运行操作条件的探索 |
5.3 动态膜的清洗与再生方法的研究 |
5.3.1 不同清洗剂组合清洗的效果 |
5.3.2 清洗方法的重复性考察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针织印染废水回用处理工程性试验研究 |
6.1 工程概述 |
6.2 工程性试验 |
6.2.1 清浊分流 |
6.2.2 试验技术路线 |
6.3 处理结果分析 |
6.4 经济效益分析 |
6.5 盐类累计分析 |
6.5.1 盐类质量衡算 |
6.5.2 盐度积累模型及模型极限 |
6.5.3 盐度积累模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5)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印染废水的来源、特性及其处理的研究现状 |
1.1.1 染料的种类 |
1.1.2 染料的发色理论 |
1.1.3 印染废水的来源、特性 |
1.1.4 印染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
1.2 课题的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
1.2.1 课题的背景、意义 |
1.2.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湿式氧化技术研究综述 |
2.1 湿式氧化技术的研究综述 |
2.1.1 湿式氧化技术的发展 |
2.1.2 湿式氧化反应机理与影响因素 |
2.1.2.1 湿式氧化反应机理 |
2.1.2.2 湿式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
2.1.3 湿式氧化技术的应用、特点及改进途径 |
2.1.3.1 湿式氧化技术的应用 |
2.1.3.2 湿式氧化技术的特点 |
2.1.3.3 湿式氧化技术的改进途径 |
2.2 催化湿式氧化技术的研究综述 |
2.2.1 CWO催化剂的研究 |
2.2.2 CWO技术处理实际废水的研究 |
2.2.3 CWO技术在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催化剂的失活问题 |
2.2.3.1 CWO技术在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 |
2.2.3.2 CWO催化剂的失活问题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3.1 实验装置、设备及仪器 |
3.1.1 实验装置 |
3.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水样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催化剂载体 |
3.3 测试分析方法 |
3.3.1 水质的测试分析 |
3.3.2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第四章 湿式氧化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的研究 |
4.1 模拟印染废水湿式氧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1 氧分压的影响 |
4.1.2 搅拌速度的影响 |
4.1.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1.4 进水pH值的影响 |
4.1.5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2 模拟印染废水湿式氧化的机理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均相催化湿式氧化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的研究 |
5.1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
5.2 均相催化剂的活性研究 |
5.2.1 催化剂及操作条件的选择 |
5.2.2 单组分催化剂的活性 |
5.2.3 催化剂复合配方Cu1Fe1的确定 |
5.3 Cu1Fe1催化湿式氧化模拟印染废水的影响因素研究 |
5.3.1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5.3.2 氧分压的影响 |
5.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5.3.4 进水pH值的影响 |
5.3.5 反应时间的影响 |
5.4 Cu1Fe1催化湿式氧化模拟印染废水的机理研究 |
5.4.1 CWO自由基反应机理 |
5.4.2 Fe(Ⅲ)离子的混凝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非均相催化湿式氧化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的研究 |
6.1 非均相催化剂概述 |
6.1.1 非均相催化剂的组成 |
6.1.2 非均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6.1.3 非均相催化剂的性能评价指标 |
6.1.4 非均相催化反应过程 |
6.2 催化剂载体的筛选及性能研究 |
6.2.1 载体的筛选及性能评价 |
6.2.2 FSC载体的成分及物理性能 |
6.3 Cu/FSC催化剂的制备及机理研究 |
6.3.1 Cu/FSC催化剂的制备研究 |
6.3.1.1 浸渍状态 |
6.3.1.2 浸渍温度 |
6.3.1.3 浸渍时间 |
6.3.1.4 浸渍液浓度 |
6.3.1.5 焙烧温度 |
6.3.1.6 焙烧时间 |
6.3.2 Cu/FSC催化剂的机理研究 |
6.4 Cu-Ce/FSC催化剂的研究 |
6.4.1 Cu-Ce/FSC催化剂的制备研究 |
6.4.1.1 硝酸铈的使用方式 |
6.4.1.2 Cu与Ce的配比 |
6.4.1.3 焙烧温度 |
6.4.1.4 焙烧时间 |
6.4.2 Cu-Ce/FSC催化剂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
6.4.2.1 Cu-Ce/FSC催化剂的性能 |
6.4.2.2 Cu-Ce/FSC催化剂的机理 |
6.4.3 Cu-Ce/FSC催化剂的应用研究 |
6.4.3.1 进水pH值的影响 |
6.4.3.2 氧分压的影响 |
6.4.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6.4.3.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6.4.3.5 最佳应用条件及应用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的研究 |
7.1 印染废水的来源与性质 |
7.2 印染废水的催化湿式氧化处理 |
7.3 印染废水的可生化形改善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
(6)21世纪纺织行业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中国纺织工业水污染面临严峻形势 |
1.1 纺织行业概况、地位作用及发展态势 |
1.1.1 目前我国纺织工业总体情况 |
1.1.2 进入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态势 |
1.1.3 中国纺织工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
1.2 纺织工业废水所造成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
1.3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纺织水污染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
2.1 我国纺织水污染治理基本情况 |
2.1.1 关于纺织工业废水治理进程 |
2.1.2 关于我国目前水环境防治三个主体的状况 |
2.1.3 关于纺织印染废水治理现状 |
2.1.3.1 在水质水量方面 |
2.1.3.2 在末端治理能力和工艺技术方面 |
2.1.3.3 在管理方面 |
2.1.3.4 全国主要纺织省市印染废水治理现状 |
2.1.4 纺织化纤废水污染治理现状 |
2.1.4.1 目前国内化纤企业废水排放和治理的三个主要特点 |
2.1.4.2 关于下一步化纤业发展趋势对废水治理的影响 |
2.2 纺织废水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
2.2.1 治污技术管理手段落后 |
2.2.2 水污染治理难度增加 |
2.2.3 管理力度薄弱 |
2.2.4 财税支持少,资本投入欠缺 |
2.2.5 社会化监督体系不完善 |
第三章 浅析发达国家水污染治理机制和方法 |
3.1 法律规范和经济刺激—主要的两种水污染治理政策手段 |
3.1.1 欧洲的经验—经济刺激手段成效显着 |
3.1.2 美国的法律规范—政府在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和影响 |
3.1.3 日本的经验—健全法规,严格执法 |
3.2 完善的社会化监管理体系是水体污染防治基础 |
3.2.1 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 |
3.2.2 公众参与一个人诉讼是政策法令得到很好执行的保证 |
3.3 统一监管、综合决策提高了国家环境管理的效率 |
3.4 关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环境保护体系的研究 |
3.4.1 瑞士环保目标是建立有利于环境生态的市场经济体系 |
3.4.2 美国环保与经济统筹 |
3.4.3 加拿大的环境监管组织体系及其作用 |
3.4.4 解读荷兰的环境立法和水资源保护 |
3.4.5 日本环境管理体系中政府行为的鲜明作用 |
3.5 有关启发与思考 |
3.5.1 关于国际先进国家环境保护的基本经验 |
3.5.2 关于中国环保差距到底在那里的问题思考 |
3.5.3 关于国外先进的环保模式特点和中国理想的环保模式 |
3.5.4 如何评价国外非政府组织在环保中的影响和作用 |
3.5.5 国外建立环保长效机制过程中的推动力和保障力是什么? |
第四章 入世对中国纺织行业环境的综合影响 |
4.1 入世对我国纺织环保事业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
4.1.1 环境与贸易的联系更加紧密 |
4.1.2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将对环境保护产生重要影响 |
4.1.3 环境管理面临考验 |
4.1.4 思考与评论 |
4.2 入世对中国纺织业发展及其环境综合影响的预测与分析 |
4.2.1 入世对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的影响预测 |
4.2.1.1 中国纺织工业总产值系统预测模型 |
4.2.1.2 棉纺织产品产量预测 |
4.2.2 入世后中国棉纺织行业环境影响颅测 |
4.2.2.1 中国棉纺织工业废水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预测 |
4.2.2.2 对煤、水消耗量预测 |
4.2.2.3 中国纺织工业增长因素对环境影响分析 |
4.2.3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纺织工业废水治理技术现状及分析 |
5.1 关于印染废水水质特点特性的技术分析 |
5.2 关于纺织印染废水治理技术难点分析 |
5.2.1 CODcr浓度高难以降解 |
5.2.2 高色度难以脱色 |
5.2.3 关于印染废水处理的污泥出路问题 |
5.2.4 一些新技术、新品种的开发应刚所产生的新问题 |
5.3 关于印染废水主要处理技术方法的分析 |
5.3.1 印染废水的物理处理法-吸附法 |
5.3.2 印染废水的化学处理法 |
5.3.3 电解法 |
5.3.4 印染废水的生物处理法 |
5.3.5 关于碱减量废水处理方法 |
5.4 关于国内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情况调研和归纳分析 |
5.4.1 目前国内纺织印染废水净化处理技术工艺方法 |
5.4.2 关于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方案及流程实例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论加快纺织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升 |
6.1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工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1 纺织企业组织规模小而散,产业结构层次低 |
6.1.2 产业链上中下游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有待调整提高 |
6.1.3 纺织产品结构仍需调整改进,迫切需要产品升级 |
6.1.4 原因与思考 |
6.2 论中国纺织工业经济潜在的“新结构性危机” |
6.2.1 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纺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阻碍因子和“滞抑瓶颈”,中国纺织“新结构性危机”已经隐现 |
6.2.2 解决新结构性危机出路在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科学发展模式 |
6.3 我国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
6.3.1 以市场为导向,着力调整企业组织结构 |
6.3.2 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传统产业 |
6.3.3 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纺织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
6.3.4 出台并落实加快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经济政策和措施 |
第七章 论推进纺织行业清洁生产 |
7.1 清洁生产国内发展状况和在国际发展态势 |
7.2 推进清洁生产是我国纺织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
7.2.1 开展清洁生产可大大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 |
7.2.2 清洁生产是实现治污与行业发展相互协调的重要举措 |
7.2.3 开展清洁生产是提高纺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最佳途径 |
7.3 关于纺织行业安施清洁生产的政策障碍分析 |
7.3.1 清洁化生产的推进缺少多方面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 |
7.3.1.1 缺少协调的环境政策 |
7.3.1.2 缺少配套的经济政策 |
7.3.2 最直接的障碍来自于没有被理顺的管理体制 |
7.3.3 更深层次的政策障碍来自于低廉的资源价格政策 |
7.4 推进纺织行业清洁生产的其体对策 |
7.4.1 要依据行业发展特点要求,研究制订相天的战略战术 |
7.4.2 加快产业集群化规划建设步伐,实现清洁生产向区域层面的拓展 |
第八章 运用科技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纺织工业 |
8.1 科技进步是纺织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
8.1.1 科技进步是新中国纺织工业55年发展里程的主线 |
8.1.2 运用高新技术实现废水综合治理是可行的 |
8.2 加快科技进步是应对后配额时代机遇和挑战的必然选择 |
8.2.1 当前我国纺织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 |
8.2.2 坚持以创新为灵魂,加快纺织工业科技进步的步伐 |
8.2.3 改造传统高污染产业主要高新技术手段 |
第九章 论发展纺织工业循环经济 |
9.1 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宏观策略问题的研究 |
9.1.1 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 |
9.1.2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9.1.3 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传统宏观策略影响的研究 |
9.2 纺织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
9.2.1 有限的资源决定了我国纺织行业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
9.2.2 循环经济是我国纺织行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增长的保证 |
9.2.3 发展循环经济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 |
9.3 纺织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
9.3.1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 |
9.3.2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在纺织行业中得到不断的贯彻和实践 |
9.3.3 总量控制度将促使企业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
9.3.4 实施清洁生产能够实现环保与经济的“双赢” |
9.4 关于政策制度及体制在发展纺织循环经济的作用和影响 |
9.4.1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是推进循环经济的根本保证 |
9.4.2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重塑经济运行的微观机制.需要相应制度体系、法律体系、政策体系来作保障 |
9.4.3 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行为,需要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统一 |
第十章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
10.1 研究现行法律法规等约束体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
10.1.1 可持续发展战略决定了完善法理和法律体系的必要性 |
10.1.2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决定了建立完善环境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
10.1.3 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现状决定了完善法律体系的必要性 |
10.1.2 有关对策与建议 |
10.2 研究建立完善的社会化监督监测和协作管理体系构想 |
10.2.1 建立和夯实环境治理的社会公众意识基础 |
10.2.2 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参与的机制 |
10.2.3 对策与建议 |
10.3 政府行为在纺织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影响及相关对策建议 |
10.3.1 我国目前环保政府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定位问题的探讨 |
10.3.2 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 |
10.3.3 环境管理必须破除“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分散局面 |
10.3.4 加强政府作为环保教育主导者的作用 |
10.3.5 有关对策与建议 |
第十一章 发展和提升中国纺织工业水污染治理的环境对策 |
11.1 根据国情着力搭建好新型纺织产业链结构和产品结构 |
11.2 科学规划布局,构建好两个生产平台、推进清洁化生产 |
11.3 充分发展经济杠杆、法律、公众三大环保制约推动力 |
11.4 健全技术创新、法律、公众监督、政策引导四大支撑体系 |
11.5 进一步推进科技兴纺战略的实施,抓好五个发展环节 |
11.6 强化六个方面的工作 |
11.7 九大政策健议 |
第十二章 结论及建议 |
12.1 结论 |
12.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或研究课题完成情况表 |
致谢 |
(7)化学混凝应用于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印染废水 |
1.1 印染废水治理的研究现状 |
1.1.1 概述 |
1.1.2 印染废水水质分析 |
1.1.3 国内外对印染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
1.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1.2.1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二章 混凝 |
2.1 概述 |
2.1.1 应用现状 |
2.1.2 限制因素及采取措施 |
2.2 混凝剂 |
2.2.1 概述 |
2.2.2 混凝剂的分类 |
2.2.3 混凝剂的研究前景 |
2.3 混凝机理 |
2.3.1 混凝动力学 |
2.3.2 混凝剂的分散与颗粒的作用原理及其物理模型 |
第三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 药剂和材料 |
3.1.1 实验药剂 |
3.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模拟水样的配制方法 |
3.2.2 混凝剂的配制 |
3.2.3 烧杯实验 |
3.2.4 脱色率测定方法 |
3.2.5 COD的测定 |
3.3 本实验所用混凝剂性质分析 |
3.3.1 PAC-PDMDAAC |
3.3.2 FeSO_4.7H_2O |
3.3.3 BT-03脱色剂 |
3.3.4 BT-04脱色剂 |
第四章 活性染料模拟废水混凝脱色的研究 |
4.1 活性翠兰KN-G |
4.1.1 混凝剂投加量对染料废水脱色的影响 |
4.1.2 pH对活性翠兰模拟废水脱色的影响 |
4.2 活性嫩黄K-4G |
4.2.1 混凝剂投加量对染料废水脱色的影响 |
4.2.2 pH对活性嫩黄模拟废水脱色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分散染料模拟废水混凝脱色的研究 |
5.1 分散深蓝S-3BG |
5.1.1 混凝剂投加量对脱色率的影响 |
5.1.2 pH对脱色率的影响 |
5.2 分散红S-5BL |
5.2.1 混凝剂投加量对脱色率的影响 |
5.2.2 pH对分散红脱色率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化学混凝应用于实际废水的脱色研究 |
6.1 混凝剂投加量对印染废水脱色的影响 |
6.2 pH值对印染废水脱色的影响 |
6.3 搅拌时间对印染废水脱色的影响 |
6.4 沉淀时间对印染废水脱色的影响 |
6.5 混凝剂投加量对印染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
6.6 pH值对印染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纳米光催化薄膜的制备及其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印染废水来源、水质、水量 |
1.2.1 来源 |
1.2.2 水质及水量 |
1.3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及进展 |
1.3.1 印染废水处理的物理方法 |
1.3.2 化学处理方法 |
1.3.3 生物处理方法 |
1.3.4 光催化氧化法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步骤 |
2.3.1 纳米TiO_2光催化膜的制备 |
2.3.2 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 |
3 TiO_2光催化薄膜的物化表征 |
3.1 称重法分析光催化薄膜的负载量 |
3.2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3 UV-Vis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3.4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4 光催化活性研究 |
4.1 实验方法 |
4.1.1 实验仪器与装置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步骤 |
4.1.4 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TiO_2薄膜对次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 |
4.2.2 掺镧纳米TiO_2玻璃薄膜对次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 |
4.2.3 掺铈纳米TiO_2玻璃薄膜对次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 |
5 实际印染废水的降解研究 |
5.1 印染废水来源 |
5.2 分析方法 |
5.2.1 色度的测定 |
5.2.2 CODc_r的测定方法 |
5.2.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 |
5.2.4 红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实际废水的红外光谱图 |
5.3.2 光催化薄膜对实际印染废水降解效果的影响 |
5.3.3 初始pH值对实际印染废水降解效果的影响 |
5.3.4 H_2O_2对实际印染废水降解效果的影响 |
5.3.5 实际废水降解后的红外和紫外分析 |
6 结论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内电解法强化后续SBR处理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
1.2 内电解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发展 |
1.3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及其发展 |
1.4 印染废水的污染及处理技术 |
第二章 实验设计 |
2.1 实验内容、方案和步骤 |
2.2 污水可生化性的判别 |
2.3 实验材料及实验装置 |
2.4 实验分析指标、分析方法及实验仪器 |
第三章 内电解法和SBR工艺的基础特性研究 |
3.1 内电解法的基础特性研究及分析 |
3.2 SBR工艺基础特性研究及分析 |
第四章 内电解法强化后续SBR工艺处理效果的实验研究 |
4.1 SBR工艺和内电解-SBR工艺处理效果比较 |
4.2 污泥强化前后SBR工艺处理效果比较 |
4.3 内电解法强化后续SBR处理工艺的机理探讨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四、表曝-浮选法处理毛纺厂酸性染色污水(论文参考文献)
- [1]交联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对有机染料的吸附性能[D]. 石晶晶. 湖北大学, 2015(05)
- [2]腌制废水处理单元工艺与耐盐菌试验研究[D]. 袁心.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8)
- [3]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理[D]. 李凤达. 东北大学, 2014(08)
- [4]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研究[D]. 马春燕. 东华大学, 2008(06)
- [5]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D]. 张永利. 东北大学, 2006(07)
- [6]21世纪纺织行业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及对策[D]. 俞亦政. 东华大学, 2005(06)
- [7]化学混凝应用于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D]. 边凌飞. 山东大学, 2005(08)
- [8]纳米光催化薄膜的制备及其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D]. 李姗姗. 西安理工大学, 2005(01)
- [9]印染废水处理方法进展与述评[J]. 彭会清,许开.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 2003(04)
- [10]内电解法强化后续SBR处理工艺的研究[D]. 马红芳. 合肥工业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