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达国家的企业内高等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谷峪[1](2006)在《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 ——兼谈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的经济改革的社会转型时期,这种跨越式发展意味着我们要同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市场化和集约化的目标。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需要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因此,必须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放在同等的重要位置。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从理论与实践上,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研究,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我们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必须借鉴外国的经验包括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切有益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日本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其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实践,充分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其职业教育事业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可以说职业技术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它的发展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对战后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执行的政策、取得的效果和经验教训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探讨其在日本社会转型期所发挥的作用、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对改革与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是很有参考和借鉴意义的。 本论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农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型,工业化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教育整体状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总结了日本在战后为了全面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形成了今天的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比较完整的职业教育网,有学校、企业和社会几大类的职业技术教育。其职业技术教育结构,有职前教育,在职教育,转业教育,水平有高有低,时间有长有短,灵活多样,互为补充,互相促进。既适应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需求,又为不同年龄、性别、学历的人提供了多种升学、培训、转业和提高的机会。
刘伟岩[2](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葛昀洲[3](2018)在《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迈入21世纪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企业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科研产出越来越高,其创新主体地位建设得以不断夯实,日益成为我国自主研发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然而,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培育出的人才离企业实际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唯一受官方认可且以企业作为培养主体的人才培养制度——企业博士后(Industry Postdocs)制度从发达国家被引进至我国后,得到快速发展,为我国企业界培养了大批研发人才。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企业博士后培养制度的历史与现状。企业博士后制度诞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应企业研发实力大幅上升、知识产权体系日益完善、人才招收引进模式变革等综合因素而产生,总体历经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4个阶段,呈现出:(1)企业主导与政府扶持相协同、(2)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3)学术化与产业化相平衡的三大特点。我国企业博士后制度诞生于1994年,经过初步试点、扩大试点、多种类型设站、博士后基金覆盖4个阶段的发展,虽然发展迅速,但与之相配套的高等教育发展程度、企业研发体系和企业博士后培养水平都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明显差距。本文聚焦企业博士后培养的最主要参与者(企业博士后与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我国企业博士后的培养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采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量化研究方法,提炼并检验了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影响要素及其对培养质量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企业因素与自身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有显着影响,而高校因素与外界因素对培养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弱。更进一步,企业导师、企业配套资源、企业实力和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对企业博士后培养最为重要;现状让人较为满意的包括企业导师,企业实力,高校导师,企业博士后教育背景,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程度等因素。本研究总结提炼了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的主要类型。从宏观来看主要有:市场调节下的美国模式、行政主导下的中国模式和协同创新体制下的加拿大模式三类。从微观来看可按培养类型分为:学术型、工程型、业务型和复合型四类;按培养模式分为:导师制、部门制和混合制三类。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博士后培养、提升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本文基于对博士后培养机制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模式的系统优化建议。首先,培养体系的设计应注重定位、类型、学科选取的问题。其次,培养机制的落实应注重“博士后导师不作为”、“部门经理不重视”、“招收机制太单一”和“各阶段考核没重点”等问题。最后,培养环境的营造应注重协同中央、各省及各高校的协同问题。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已有研究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的不足,提出影响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四个主要维度,从企业因素、高校因素、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四个方面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调查问卷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方法对各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影响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因素与自身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有显着影响,而高校因素与外界因素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并不显着,并发现了企业导师、企业配套资源、企业实力和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是对企业博士后培养最为重要的四个影响因子,为后续给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提供政策性建议提供有力依据。其次,本文通过对美国RPIF项目和IBM项目、加拿大Elevate项目和上海交通大学、光明集团等案例的深入分析,分别提炼美国校企联培企业博士后的培养体制、美国企业独立培养博士后的职业发展路径、加拿大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企业博士后的培养机制和我国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的现状。通过跨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博士后的三种培养模式,即美国的市场模式、加拿大的协同创新模式和我国的行政主导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企业博士后培养的系统模型。最后,本文基于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结论,为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构建了流程模式,并据此提出了系统优化建议。从企业博士后培养的全过程入手,本文从战略规划、培养机制和各界支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强调了在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和权责分配,细化了企业博士后从招收、开题到考核、出站的整个过程,在每一个步骤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王玉珊[4](2012)在《日本教育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成为一片废墟,举国上下都陷于饥饿与失望的窘境,国民经济处于瘫痪状态。但是,仅仅经过十年的时间,工农业生产就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1968年,日本GNP超过了原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受两次石油冲击的影响,日本经济从1975年开始虽然转入了低速增长,但直到1980年代末,日本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优等生,一度被称为“世界第二超级经济大国”,挑战了美国的经济霸权。19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虽然陷入低迷,新世纪初也没有多大的起色,2010年GDP已被中国赶超,但日本以雄厚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资本优势和企业经营管理优势为基础,仍然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强国之一。日本在二战后的发展特别是昔日高速经济增长的奇迹,已被世人所熟知。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的惊人速度,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纷纷研究日本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和发展。其答案虽然并非只有一个,而且大多数人一致认为这是由多种因素和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促进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教育的发展,这一结论却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日本不但是“后发型赶超”国家的典型代表,而且是经历了“赶超后困境”的国家。因此,日本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是发展中国家可资借鉴的重要参考。我国与日本一衣带水,拥有相似的文化,日本的经验和教训更值得我们借鉴。本论文立足于日本教育发展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希望能对中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绪论。本章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视角、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结构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理论。本章主要从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鉴别理论这两方面,介绍了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理论,并总结了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的关系。第三章,日本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本章按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分别论述了日本政府在各时期所实施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日本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虽然有不同的内容和侧重点,但从其出发点和结果来看,都与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第四章,日本教育的发展。本章在论述日本现行教育制度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信息化教育和国际化教育。最后,运用大量的数据,对日本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了日本教育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其优势与劣势。第五章,日本的教育投资。首先,在介绍教育费用、教育收益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考察了日本教育投资收益率的变化。然后,从微观的家庭和宏观的政府两个方面,分析了日本教育支出的水平。第六章,日本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在日本教育存在的问题方面,按照不同教育阶段,分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阶段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说明解决问题重要性、紧迫性的基础上,论述了日本政府应该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方面,首先分析了新世纪初日本教育的新课题、新方向,包括进一步充实基础教育、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其次分析了今后日本教育的新课题、新方向,包括培养社会生存能力、培养未来的人才、构建完善的学习网、构建有活力的相互联系的共同体。第七章,教育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日本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①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日本经济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②教育培养了大量的科研人员,奠定了日本科技进步的基础。③教育水平提高确保了高效率、高水平的科研产出。④以教育为基础的科技发展,使日本技术贸易呈现顺差扩大的趋势。⑤传承日本文化,奠定日本式经营的基础。⑥提高国民素质,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第八章,日本教育及其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日本教育发展的经验主要体现在教育立法、教育立国、教育改革、教育投资、职业教育、私立学校、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信息化教育、国际化教育九个方面,本章针对这九个方面的发展经验做出了总结。另外,本章总结了调整教育结构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体现在调整教育政策促进经济转型、调整教育内容促进产业发展这两个方面。最后总结了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发展的经验,体现在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必要资金、经济发展推动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丰富与完善、根据经济结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教育结构、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相互促进这四个方面。第九章,结论与启示。本章总结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主要结论:①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②日本高度重视教育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③教育在促进日本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④日本在推动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通过对日本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可以从中得出对中国的启示:①加强法制建设,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②大力提倡教育立国理念,保证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③加大教育投资,完善教育环境;④优化教育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本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肯定教育是推动战后日本经济发展重要因素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教育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中第五点“传承日本文化,奠定日本式经营的基础”与第六点“提高国民素质,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体现了学术观点的创新。第二,系统而全面地总结了日本教育发展、调整教育结构促进日本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示和参考。本论文的缺陷与不足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由于本人在教育及经济理论方面掌握的知识有限,资料收集不够充分,对有关问题理解肤浅,因此给本研究的深入及创新带来了一定困难和约束,论文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准确的表述和不妥当的结论。第二,关于国际比较部分,因其它国家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些国家很难获得第一手资料和最新数据,从而给共同性的比较研究带来了一些困难,致使研究结论有可能产生某些微小的偏差。第三,本文虽然力求结合日本经济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日本教育的新课题、新方向,但由于教育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理论基础薄弱,对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新课题、新方向的把握不够,因此,现有的分析和论述显得力不从心,需要在今后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入研究。
翁玉玲[5](2019)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劳动法治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内容,其内涵与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人本主义”理念和制度发展密切相关。劳动法治是符合国际人权公约、国际劳工标准和我国劳动法价值原则,可促进劳资平等博弈、公平共享、分配正义,能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法律运行、社会秩序形态。鉴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是资方行使经济自由、管理权利、用工自主权的主要形式,与劳动者、劳动关系、劳动者权利(劳权)是不可分割、一体两面的关系,本文基于劳资均衡、分配正义、公平和谐的价值理念,厘定并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的劳动法治问题,是以劳资均衡为目标,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是否、应否、如何接受劳动法治干预、调整问题的探讨。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视域下劳动法治问题,既有市场经济国家的共性、普遍性,也有中国问题的个性、特殊性:宏观层面,源于(市场经济意义的)劳动法理念、制度、机制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发展的滞后;中观层面,表现为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劳动法治发展的脱节,甚至都没有形成劳动法治的问题意识、价值目标;微观层面,表现为企业劳资关系的失衡,劳资关系公平度、和谐度较低,权利争议频发,利益争议更难解决等。具体而言,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劳动法治研究背景、问题指向,主要体现于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市场经济意义的劳动法严重滞后、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先行、片面引进了发达国家对劳动用工关系的“先进管理经验”。第二,在缺乏劳动法有效约束、缺乏劳动法治制约的情况下,企业用工模式先行一步进行了科学化、技术化、市场化、现代化发展,而劳动、经济政策实施中忽视了对社会公正、底层劳动者利益的考虑。企业层面的劳资关系由此显着失衡、扭曲,形成了深层次、结构性、普遍性、持久性的社会矛盾与冲突。资方的经济自由和产权,与劳方的经济自由和劳权,如何能够均衡配置、平等共治、公平共享、分配正义的关系、结构和“企业政体”、“运行模式”,是本文预设的目标模式。本文以“范畴与问题概述——市场经济国家共性、普遍性问题——解决共性问题的价值论与方法论——我国相关问题的特殊性——特殊性所反映的具体法律制度问题(包括用工管理的平衡规制问题、劳资合作管理的平等自治问题)”的逻辑思路进行研究。第一章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劳动法治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以及劳动法治问题。本文基于劳资均衡、分配正义、公平和谐的价值理念,厘定并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劳动法原则和精神是否得以实现、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能否得到充分保障,目的性权利应否、如何通过工具性权利加以实现,如何通过制度安排、机制设计实现劳资当事人相对均衡的博弈与合作,进而实现劳资分配正义、劳动关系公平和谐等劳动法治问题。本章概括了当前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劳动法治的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并简要介绍了全球一般性问题和中国特殊问题。第二章是对各国企业劳动法治的普遍性问题的探讨。由于雇主立场与劳动保护立场的对立性,各国企业劳动法治呈现劳资竞争互动的发展路径,劳资之间的竞争互动系普遍性问题。此部分系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劳动法治化历程和秩序演化规律的论述。此部分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受现代劳动法约束、劳动法治化的历史过程以及相关逻辑规律。发达国家的劳动关系管理与调整历程,相互竞争、相互妥协、经济效率价值优先三个阶段,从企业管理与法治竞争、互动,到走向融合,经历了雇主、工会调整,再到当前的劳资共同调整。发达国家劳资互动历程的重要启示在于,劳动法治干预具有必要性和阶段性,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实质上就是资本主导的内部市场化,当前发达国家的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个性化”发展,正好印证了其再次法治化需求。第三章是企业劳动法治的一般性制度安排与法理逻辑,是有关市场经济国家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论、主要制度的阐述。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劳动法治化的制度安排与逻辑:其一,劳资公平合作、劳资优质均衡的价值目标,以及产权与劳权、劳资合作的法理逻辑。其二,关系结构。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企业管理权、用工自主权、人力资源管理权,与集体劳权、集体劳动关系被迫形成了伴生关系,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集体劳权、劳动法治逐步形成了关联性、对应性。其三,制度需求。主要包括:劳资分配正义的制度需求;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竞争的制度需求。其四,制度安排,主要包括:劳资共治的理念与制度;“刚性”的基本劳权保障与资本的理性妥协机制相结合;资本管理中劳动者力量扶持机制的重要性;社会保护与经济促进平衡兼顾的制度安排。第四章是我国企业劳动法治的特殊性,即资本单边主义。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特殊性问题,在于缺乏市场经济意义的劳动法治的有效干预、调整,也缺乏有效的力量均衡机制,更缺乏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管理的“理性化”、“自觉化”妥协。首先,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资本单边主义进行实证考察,企业层面劳动法治的现状,发现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公平、正义与“制度襁褓”、企业文化等存在密切关联。其次,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其他国家不同,是缺乏劳动法治干预的背景下,对西方先进管理技术的单边引入、单边发展。最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特殊的“政、资、劳”关系,使得这种单边主义的管理更加突出。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政府重商主义战略下,劳资愈发失衡,企业劳动关系管理迫切需要进行法治化、现代化转型。由于地方政府的救济联邦主义、重商主义,劳动关系形成了“政府征收苛重,资方利润挤占工资”的劣质均衡。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劳动法治的特殊问题,与市场经济、法治社会转轨过程中的劳资关系转型以及劳动法治理念、政府角色等存在密切关联。第五章是我国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方面的平衡规制问题。本章是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相关立法、法律实施现状、制度缺陷和制度需求进行分析。首先,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法律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劳动标准管理、社会保障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分析我国劳动保障监察职能上的问题。其次,研究企业管理权立法规制中的制度需求,认为我国劳动法律在企业用工管理的规制存在规制失衡的问题,一方面,对企业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审查、企业惩戒权、劳动者救济权方面的规制或保护力度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劳动法律由于长期形成的父爱主义管制原则,部分用工保护过于严格,导致企业以科学、灵活的管理手段绕过劳动法的监管,严格的用工规制产生“逆向激励”的反效果。最后,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的平衡法治内涵、理念、目标,通过对劳动者基本生存权的刚性保障的加强,以及对其他劳动权益的弹性自治,分析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权的平衡规制。同时,分析父爱主义管制的适用限度、公法与私法协调的法理与现实、国家责任与企业责任的区分。第六章是我国企业劳资合作管理方面的平等自治问题。本章从促进劳资合作、均衡、公平、自由角度研究劳资合作管理中的具体制度缺陷、“劳工四权”的实现状况以及劳动法治理念、制度环境问题与制度需求。第一,承接上一章中关于“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权平衡规制”的讨论,进一步论述劳动关系管理规制中的劳资自治的边界,进而提出劳资合作共治的现实与制度需求。第二,探讨劳动者民主参与制度的立法问题,以及实质落实该项制度的法治条件、实施原则。第三,分析我国劳动力量扶持机制的缺失及构建问题,分析工会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能发挥问题,以及对工具性权利、劳动者代表制度确立、落实的制度需求,具体包括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障机制、劳资分配正义的理念、资本妥协让步的压力机制、劳动者市场议价力的提高。第四,研究劳资均衡、劳资合作理念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融入的必要性。第五,分析我国企业法与劳动法在劳动保护规定中的冲突、衔接问题,以及我国企业法中对工会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的规范缺失问题,同时,借鉴域外企业立法经验,研究企业法与劳动法在整体制度、价值取向上的冲突问题与衔接。试图通过以上制度理念的调整和相互衔接与合作,实现劳动保护与企业发展的平衡。本文的主要发现如下:第一,在企业组织体系、生产过程中,劳动权与资本产权是一对耦合的、对称的合作关系,两者之间的平衡,符合人权、法治社会和企业竞争发展的制度需求。第二,经济体制、法治社会转型期间,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单边主义”是微观劳动关系矛盾的重要原因。第三,劳动法父爱主义管制将促进用工管理实践基于资本逐利性的“逆向激励”,加剧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劳动法治的偏离。第四,劳动权益的刚性保障、公权力的合理发挥、企业内部理性合作意识以及有效的资本妥协让步机制是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劳动法治化的制度需求。基于我国企业劳动法治的特殊性,本文建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应当以平衡法为原则,以底线性、合理性为限度,适度考虑严格规制对企业的“逆向激励”效果,完善劳动法律的刚性、强制性保障,对资本单边主义进行限制。包括劳动基准立法、执法的全面性、切实性,以及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必要性限制。其次,有必要加强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关于劳资分配正义理念的软约束,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劳动保护要求。最后,在保障底线性劳动条件的基础上,应当通过资本妥协的压力机制的实质构建,提高劳动者的市场议价力,“扶持”劳动者与资本对抗、博弈、协商的力量,推进劳动者利益代表机制的合法化、正规化,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理性妥协,从而促进劳资合作与共治。
姚树伟[6](2015)在《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框架》文中研究说明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开发人力资源、保障教育公平、改善弱势群体生存环境、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尚不能从根本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职业教育自身基础薄弱、内外部环境复杂、参与主体多元且利益诉求冲突有关,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发展动力不足,未能形成相对完善的动力机制。本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分析框架,探讨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建构问题。引入“利益相关者”概念,主要目的在于反思长期以来以政府设计为导向、以学校教育为绝对主体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存在的弊端,克服仅从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仅从教育自身视域出发的局限,给予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以应有地位和权益,从以人为本、追求公平效率的角度,尝试构建体现利益相关者以伙伴关系共同参与、体现利益整合共赢理念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本研究分析了转型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对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界定,分析了相互间的博弈关系。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对现有动力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通过对德国、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比较,从动力因素、内外部动力机制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以此为基础,基于“公平理念”,提出了构建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的基本原则,明确“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增长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建立以公平为导向的行政执行机制,“规范高效、兼顾公平”的市场机制,“以人为本、着眼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调动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利益整合机制。尝试提出基于整合利益的“双引擎双主体联动”模式。本研究得出以下认识与结论:作为非营利性组织,职业教育及其机构是人力资本所有者聚集之地,是“不同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的联结”。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政府、院校、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受教育者及家庭、外援型投资者、研究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利益,决定了这些相关者是否参与、如何参与及参与程度。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他们基于各自价值观,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诉求和发展主张。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由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来驱动的,不同主体及其参与路径构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因素。通过制定及实施政策、影响资源配置、积极参与或消极抵制行为来影响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改革表面上是规范改革主体的行为,实质上是利益相关者为谋求利益最大化、实现各自价值诉求而进行价值选择与博弈的过程,是利益分配的制度化过程。改变利益分配格局,是改革的一项最重要内容。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利益主体多元;价值分化严重;质量保障主体单一;权力博弈呈非均衡状态;部分利益主体地位缺失。解决方式在于:形成利益共同体,确立共同参与、合作博弈的保障机制。职业教育科学、理性发展,应看作利益相关者进行合作博弈,以求得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和结果,其发展动力源于利益相关者的整合力量。这些力量主要来自:以保障公平为前提的政府推动力,以注重效率为原则的市场驱动力,以协调服务为特征的社会支撑力,最终内化为以深化内涵、提高质量与吸引力为目标的教育内动力。构建职业教育动力机制,需要树立“职业教育是公平物品”的理念。基于“公平”理念的利益整合机制,是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的核心要素。它通过市场、行政、法律手段,对各方利益进行有效平衡和调节,促进各主体间进行合作博弈。构建动力机制,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益”“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之间辩证关系,建立以公平为导向的行政执行机制,中央政府承担“强者”职责,地方政府提高执行能力;建立规范高效、市场主体平等参与、责权利清晰明确的市场体系;以人为本构建现代教育制度;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公共利益共建、共享、平衡机制。以公平理念为指导,基于利益整合共识,需要形成“市场调节,政府调控,行业辅助,社会支撑,院校、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实现深度合作”的“双引擎双主体联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郭达[7](2017)在《产业演进趋势下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引起国际产业体系发生深刻变化,导致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关系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伴随全球产业竞争力格局的剧烈变动,世界各国产业演进呈现出产业集群、产业融合、产业转移的显着趋势,以持续提升本国产业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产业演进趋势与产业协调发展,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不协调的问题日益凸显,不仅阻碍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所要研究的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在与产业协调发展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三个子问题。第一,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产业融合、产业转移、产业竞争力四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维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协调联动关系?第二,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演进四个维度不协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第三,高等职业教育如何依据产业演进四个维度的规律、特征和效应与产业协调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契合产业需求的发展特色?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过程中,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使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围绕上述问题,根据产业演进四个维度的规律、特征与效应,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结构、发展方式、功能、竞争力四个具有内在联系的要素的规律与特征,构建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的研究框架。在横向维度上,从产业集群、产业融合、产业转移、产业竞争力四个维度出发,对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在纵向维度上,以“高等职业院校—企业”、“高职教育专业—产业演进效应”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产业发展需求”三组协调关系作为贯穿整个研究的三条主线。首先,明晰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演进的四维协调联动关系。其次,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演进四个维度不协调的具体表现。最后,阐释和剖析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与机制。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集群、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与产业融合、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的功能与产业转移、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分别存在着协调联动关系。在产业集群、产业融合、产业转移、产业竞争力四个维度下,分别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结构、发展方式、服务产业的功能、竞争力进行调整,能够有效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针对上述分析和结论,提出了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第一,高等职业教育要基于产业集群变革自身结构。组建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形成多元主体结构;建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形成集群化专业结构;构建以基地为主体的“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空间结构。第二,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方式。把握校企一体化机制,推进校企一体化发展;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夯实校企一体化的基础;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校企一体化的核心要素。第三,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国际产业转移,调适自身服务产业发展的功能。培育服务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功能,打造专业的绿色服务功能,构建“院校-企业-园区-城市”四维联动的服务国际服务外包的功能模式。第四,高等职业教育要以产业竞争力为导向提升自身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要通过参与知识战略联盟,支撑企业战略转型;以专业对接产业链,促进相关和互补性产业发展;培育创造高级生产要素的有效机制;施行需求驱动发展模式四项措施,最终在产业竞争力导向下有效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杨红荃[8](2013)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法律制度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对技能工人的需求,加之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难,使得一贯受到“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鄙薄的职业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值得研究的大课题。任何课题的探讨首先都需要制度的保障,职业教育的保障来源于其立法保障。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人才,直接满足企业对一线技术工人的需求,应该与企业就业岗位对接,企业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只有实行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得以保证,才能真正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怎样通过法律制度建设来保证除了学校以外,企业在职业教育实施中的主体地位,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保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是研究所关注的内容。分析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的概念,界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研究的主体。分析共生理论、战略联盟理论、博弈论,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研究中的校企合作的关系寻找理论依据,得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必然性的,政府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并期望通过制定政策法律来协调均衡校企双方的合作,保证双方合作实施的紧密型、长期性和稳定性。分析国际上职业教育建设成功国家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制度(以德国、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为例)。首先通过文献总结各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保障的合作模式,对各种模式下各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法律制度进行解读。德国采用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的主体是企业与学校,以企业为中心;美国的职业教育主要是高等职业教育,采用的是合作教育模式,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的主体是学校与企业,以学校为中心;日本采用的是企业内培训模式,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的主体基本是企业,职业院校在日本职业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不是十分突出;英国和澳大利亚采用的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模式,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通过BTEC课程模式来实施,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主要是通过TAFE办学模式来实施。这几个国家的校企合作模式结合本国的实际,形成各自的特色,并通过相应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法律制度充分体现了各自模式,法律制度保障了相应模式的良好实施。在对几种模式下相关校企合作法律制度分析解读后,总结以上几个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法律制度的经验,一是确立企业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中主体地位,在法律制度中需明确规定企业与学校双方的责权利;二是对受教育者的权益需在相关法律制度中进行保障:三是在法律制度中应明确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四是立法需满足社会的需求,及时修正完善:五是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内容应具体,对实际操作具有指导性:六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需在借鉴中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七是需完善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严格就业准入。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立法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自民国以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法律制度,重点分析目前我国第一部有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方面的法规《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从国际的、历史的视角来总结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经验,探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称为建教合作,其有完善的相关法律制度支撑,特别是对于学生在企业实习有非常详细的规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逐步通过颁布政策文本加以规范,但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一是没有形成法律制度保障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二是缺乏完整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三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基础性问题界定不清;四是缺失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扶持措施;五需进一步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责权利;六是现有法律缺失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七是没有严格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准入制度:八是职业教育法律制度执法监督不完善,九是没有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救济制度。最终提出从形成我国特色的法律制度保障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界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中校企合作的概念、界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体、确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法律范畴及法律位阶、明晰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的扶持措施、明确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形式及利益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确保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内容保障受教育者权益、确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的法律责任及法律制裁、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严格就业准入制度、健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监督体系、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救济制度等几个方面思考如何建设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最后,认为我国应形成纵向上包括职业教育基本法、单行法律(修订职业教育法、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校企合作相关行政法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部门规章、地方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和规章、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法律法规;横向上涵盖配套法规、实施细则及各行业校企合作法规的内容全面、层级清晰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
罗文标[9](2006)在《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成为超出物质资源之上的第一资源,而我国却面临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匮乏,培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意识淡薄、观念陈旧,培养模式单一,培养机制僵化的问题,从知识创新的视觉出发,以知识创新过程为主线,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 本文首先运用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人力资本形成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阐述了知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揭示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知识转化三者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探讨了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动力与阻力因素和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建立了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五元素培养模式”。 其次,在分析了我国人才培养机制现状后,运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论提出了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高校建设学科群的质量保障机制;由政府、市场、企业和高校组成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四元运行机制”;促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化的激励机制,以及以自我评估和社会评估为主的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评估机制。 然后,从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内化能力、知识创造能力和潜在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创新能力入手,提出了基于教学创新、科研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三创新培养途径”和方法。 最后,本文以深圳艾默生—雅达电子有限公司“贯通式”合作培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工程硕士)的成功案例,验证了本文的主要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阐明了培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组织(高校和企业)知识创新,确保高校在知识创新过程中提高办学水平,建设成研究型大学,企业在知识创新过程中提高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本文试图为我国高校和企业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培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提供指导。
李奕[10](2018)在《基于全球价值链分析的中国制造业升级路径及测度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跨国公司的快速崛起,国际间分工模式从产业间分工发展到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制造业生产流程高度片段化。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总体维持“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高负债”的“三低一高”态势,各国都将发展重点转移到制造业上。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几十年快速发展所积累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路径依赖等问题不断被暴露出来。当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不断逼近资源和环境承载极限,传统主要依靠规模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很难持续。我国应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上的最佳突破口,促进我国制造业成功升级,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研究的角度来讲,当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研究的难点主要不是理论问题,因为所有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研究有关的基础理论,如国际分工理论、比较利益理论、管理学的供应链理论等,都可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现象进行解释,很难再找到理论的突破口。因此,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研究的突破口在于应用性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主要包括:统计方法的研究和解释方法的研究。当前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测算方法主要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增加值分析,但要素的全球流动使得基于属地要素的增加值分析难以反映东道国的真实地位,而要基于属权要素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进行分析又很难界定要素中不同国家权属所占比例。本文通过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展开历程的分析发现,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现象的发生有着内外因素的深刻影响。从内部而言,以模块化设计制造为特征的产业组织模式不断重构着以“福特制”为代表的一体化科层组织体系。伴随着企业创新性、灵活性不断增强,大型企业内部管理上不断“松绑”、功能上“归核化”。从外部而言,二十世纪下半叶两次石油危机使得西方国家物价上涨、消费减退,对生产厂商形成了巨大压力,而价值链的全球展开和分层式生产则正好顺应这一潮流,既有利于发达国家降低成本,又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本文在对一些国家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转型升级相关理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以应用性理论研究为出发点,从劳动力分层和分职业就业结构出发,对不同国家的制造业价值链地位进行测算,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基于属权要素的测度途径。本文通过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机制的研究,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分解为制造业全球价值嵌入过程和嵌入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后的价值链内升级过程进行研究,并基于要素流动视角分析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因素,研究各种动力因素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对影响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模型研究,对内外生因素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实证判断和影响传导分析。最后依据研究分析得到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升级规律,提出中国制造业在下一轮分工中的政策着力点。
二、发达国家的企业内高等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达国家的企业内高等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 ——兼谈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起 |
一、发展职业教育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要求 |
二、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对我国有所借鉴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日本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行研究 |
二、关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行研究 |
第二章 日本转向工业化社会期的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 工业化社会给日本带来的变化 |
一、政治形势的变化 |
二、经济恢复与高速增长 |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 |
四、产业界对教育的要求 |
第二节 学校体系中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 |
一、初、高中的职业技术教育 |
二、“各种学校”与“专修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 |
三、高等专门学校与短期大学的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三节 企业内的职业技术教育 |
一、企业内职业技术教育的种类 |
二、企业内职业技术教育的方法 |
三、企业内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
第四节 日本转向工业社会时期的职业教育个案研究 |
一、综合计划期的产业教育计划 |
二、富山县教育的变迁 |
第三章 日本转向工业化社会时期的职业技术教育特点 |
第一节 政府立法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 |
一、制定产业教育振兴法 |
二、制定职业训练法 |
第二节 通过企业内教育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 |
一、企业内职业技术教育的种类、方法和特点 |
二、企业内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发展 |
第三节 “产学合作”方式进行的职业技术教育 |
一、高中阶段的“产学合作” |
二、大学阶段的“产学合作” |
第四章 日本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 知识经济给日本社会带来的变化 |
一、日本社会经济的成熟与人才需求的变化 |
二、市民社会的成熟以及城市化带来的一些问题 |
三、全球一体化 |
第二节 日本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 |
一、日本基础教育阶段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背景 |
二、职业生涯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基础教育 |
三、职业生涯教育思想指导下基础教育的特点 |
第三节 高等教育中的职业生涯教育 |
一、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 |
二、高等教育中的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研究 |
三、对高等教育使命的再认识 |
四、职业生涯教育思想下的本科教育改革 |
五、研究生院的职业生涯教育 |
六、产学官联合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
七、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节 职业生涯教育背景下的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
一、日本高校招生制度的现状 |
二、日本高校招生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三、职业生涯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近年来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举措 |
四、日本大学入学考试改革今后面临的课题 |
第五章 日本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特点 |
第一节 以职业生涯教育为主导思想的教育改革 |
一、职业生涯教育思想在基础教育中的体现 |
二、职业生涯教育思想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 |
第二节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相衔接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
一、注重基础教育内部各阶段的连续性 |
二、注重高中与大学之间的互相衔接 |
第三节 产学官联合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
一、产学官联合的含义及方式 |
二、日本推进产学官联合而采取的具体措施 |
三、产学官联合的具体实效 |
第四节 国家制定各种政策、法律保证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 |
第六章 借鉴日本经验谈跨越式发展中的我国职业教育 |
第一节 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
二、我国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分析 |
第二节 借鉴日本经验对跨越式发展中的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
一、日本社会转型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
二、对跨越式发展中的我国职业教育几点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后记 |
(2)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文献综述 |
2.1 企业博士后培养相关理论 |
2.1.1 国内外学术关注程度综述 |
2.1.2 后学院科学 |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4 协同理论 |
2.2 关于博士后研究的综述 |
2.2.1 关于博士后历史与现状的研究 |
2.2.2 关于博士后管理与体制的研究 |
2.2.3 关于博士后培养与成效的研究 |
2.2.4 关于博士后考核与评估的研究 |
2.3 关于企业博士后研究的综述 |
2.3.1 关于企业博士后管理与体制的研究 |
2.3.2 关于企业博士后培养与成效的研究 |
2.3.3 关于工作站建设的研究 |
2.3.4 关于企业博士后现存问题的研究 |
2.4 基于利益相关者和协同创新理论的企业博士后培养综述 |
2.4.1 企业博士后培养的三重螺旋理论模型 |
2.4.2 企业博士后培养的经验研究 |
第三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3.1 企业博士后在北美的形成与发展 |
3.1.1 历史起源 |
3.1.2 发展阶段 |
3.1.3 企业博士后与高校博士后的比较 |
3.1.4 加拿大政府基金——产业研发博士后基金的发展研究 |
3.1.5 成效与面临的挑战 |
3.1.6 特点与启示 |
3.2 企业博士后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 |
3.2.1 历史起源 |
3.2.2 发展过程 |
3.2.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发展的研究 |
第四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主要模式与案例分析 |
4.1 罗格斯大学医药企业博士后项目的研究 |
4.1.1 项目简介 |
4.1.2 项目培养体制分析 |
4.1.3 项目特点 |
4.2 IBM公司哥尔斯廷企业博士后项目研究 |
4.2.1 项目简介 |
4.2.2 项目企业博士后职业选择与成长研究 |
4.2.3 项目特点与启示 |
4.3 加拿大“跃升”项目研究 |
4.3.1 项目简介 |
4.3.2 项目机制分析 |
4.3.3 项目特点与启示 |
4.4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发展现状研究 |
4.4.1 企业博士后招收 |
4.4.2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分析 |
4.4.3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职业选择与发展研究 |
4.4.4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特点与启示 |
4.5 光明集团企业博士后案例研究 |
4.5.1 光明集团企业博士后项目简介 |
4.5.2 光明乳业研究院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 |
4.5.3 光明乳业企业博士后培养特点 |
4.5.4 经验与启示 |
4.6 中外企业博士后管理体制与模式的对比研究 |
4.6.1 三种模式概况 |
4.6.2 三种模式的对比研究 |
4.6.3 三种模式的成因及利弊分析 |
4.6.4 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理论模型 |
第五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维度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
5.1 调研设计与调研过程 |
5.1.1 指标设计过程 |
5.1.2 问卷发放形式与过程 |
5.1.3 访谈调研设计 |
5.2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5.2.1 企业博士后 |
5.2.2 企业博士后管理人员 |
5.3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3.1 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 |
5.3.2 数据质量检验结果 |
5.3.3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
5.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5.4.1 企业因素 |
5.4.2 高校因素 |
5.4.3 外界因素 |
5.4.4 自身因素 |
5.4.5 培养结果 |
第六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的系统优化 |
6.1 以战略规划为统筹,发挥政府的宏观引领作用 |
6.1.1 明确企业博士后的角色定位 |
6.1.2 搭建分类培养体系 |
6.1.3 对企业博士后分布进行整体设计 |
6.2 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优化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
6.2.1 企业博士后招聘机制 |
6.2.2 企业博士后开题机制 |
6.2.3 企业博士后考核机制 |
6.3 以服务保障为支撑,深化各界的协同参与力度 |
6.3.1 抓好高校导师队伍建设 |
6.3.2 推进高校各类资源共享 |
6.3.3 推进企业育人团队建设 |
6.3.4 完善企业博士后激励体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国家关于企业博士后领域的重要文件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日本教育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的视角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日本教育发展过程的研究 |
1.3.2 关于教育作为日本经济增长因素的研究 |
1.3.3 关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结构 |
1.5 创新与不足 |
2 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理论 |
2.1 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 |
2.1.1 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人力资本论 |
2.1.2 舒尔茨(T.W.schults)的人力资本论 |
2.1.3 丹尼森(E.Denison)的实证研究 |
2.1.4 贝克尔(Becker)的教育投资理论 |
2.2 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及其对教育的作用 |
2.2.1 人力资本投资的四种形式及其特征 |
2.2.2 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
2.3 教育鉴别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补充 |
2.3.1 教育鉴别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差别 |
2.3.2 教育鉴别理论的内容 |
2.3.3 日本教育鉴别理论的研究现状 |
2.4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3 日本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
3.1 明治维新以来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
3.1.1 明治初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
3.1.2 明治中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
3.1.3 明治后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
3.1.4 大正时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
3.1.5 二战时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
3.2 二战后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
3.2.1 战后复兴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1945-1954年) |
3.2.2 经济高度增长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1955-1972年) |
3.2.3 稳定增长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1973-1989年) |
3.2.4 经济停滞期(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1990-1999年) |
3.2.5 新世纪以来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2000年以后) |
4 日本教育的发展 |
4.1 日本教育发展概况 |
4.1.1 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4.1.2 中等教育发展概况 |
4.1.3 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4.2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
4.2.1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 |
4.2.2 初等、中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
4.2.3 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
4.3 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
4.3.1 面向国内的国际化教育 |
4.3.2 面向世界的国际化教育 |
4.3.3 参与国际教育开发与合作 |
4.4 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 |
4.4.1 教育经费的国际比较 |
4.4.2 升学率的国际比较 |
4.4.3 在学率的国际比较 |
4.4.4 义务教育教师配备的国际比较 |
4.4.5 高等教育专业构成比的国际比较 |
5 日本的教育投资 |
5.1 教育投资与收益的一般理论 |
5.1.1 教育费用 |
5.1.2 个人教育投资的收益 |
5.1.3 社会教育投资的收益 |
5.1.4 日本的教育投资收益率 |
5.2 家庭教育投资的现状 |
5.2.1 家庭教育支出 |
5.2.2 家庭经济情况对教育的影响 |
5.3 政府的教育投资 |
5.3.1 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及其国际比较 |
5.3.2 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及其国际比较 |
5.3.3 教育支出中公私负担比例的国际比较 |
5.3.4 公共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及其国际比较 |
5.3.5 学生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及其国际比较 |
5.3.6 公共教育支出增长的国际比较 |
6 日本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6.1 日本教育存在的问题 |
6.1.1 学龄前教育的问题 |
6.1.2 义务教育的问题 |
6.1.3 高等教育的问题 |
6.2 日本教育的新课题与发展方向 |
6.2.1 新世纪初日本教育的新课题与发展方向 |
6.2.2 今后日本教育的新课题与发展方向 |
6.2.3 今后5年应重点实施的教育政策 |
7 教育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
7.1 为经济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
7.1.1 义务教育培养了高素质的劳动力 |
7.1.2 职业教育提供了专业技术人才 |
7.1.3 高等教育提供了高层管理和科技人才 |
7.2 教育奠定了日本科技进步的基础 |
7.2.1 教育发展使日本科研人员迅速增加 |
7.2.2 大学科研人员是日本科技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
7.2.3 大学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
7.3 教育水平提高确保了高效率、高水平的科研产出 |
7.3.1 知识产权数量多、质量高 |
7.3.2 发表科研论文数量多、水平高 |
7.3.3 诺贝尔获奖者人数增加 |
7.4 科技发展使日本技术贸易呈现顺差扩大的趋势 |
7.5 教育与日本文化的传承 |
7.5.1 日本文化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关系 |
7.5.2 教育对传承日本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
7.6 教育与国民素质的提高 |
7.6.1 国民素质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关系 |
7.6.2 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
8 日本教育及其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 |
8.1 日本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 |
8.1.1 积极推进教育立法 |
8.1.2 坚持教育立国理念 |
8.1.3 大力推行教育改革 |
8.1.4 持续增加教育投资 |
8.1.5 正确处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 |
8.1.6 正确处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关系 |
8.1.7 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 |
8.1.8 通过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
8.1.9 通过国际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
8.2 调整教育结构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 |
8.2.1 调整教育政策促进经济转型 |
8.2.2 调整教育内容促进产业发展 |
8.3 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 |
8.3.1 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 |
8.3.2 经济发展推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丰富与完善 |
8.3.3 根据经济结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教育结构 |
8.3.4 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
9 结论与启示 |
9.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9.1.1 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
9.1.2 日本高度重视教育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
9.1.3 教育在促进日本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9.1.4 日本在推动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
9.2 对中国的启示 |
9.2.1 加强法制建设,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
9.2.2 大力提倡教育立国理念,保证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 |
9.2.3 加大教育投资,完善教育环境 |
9.2.4 优化教育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劳动法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为什么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的劳动法治问题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逻辑框架、创新之处 |
四、几点说明 |
第一章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劳动法治概述 |
第一节 主要概念 |
一、企业劳动关系管理 |
二、何为劳动法治 |
第二节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劳动法治的关系 |
一、基于生产关系的相关性 |
二、基于法律关系的相关性 |
三、基于价值和目标的相关性 |
第三节 劳动法治问题 |
一、宏观问题和微观问题 |
二、全球一般性问题和中国特殊问题 |
第四节 理论工具 |
一、科斯的企业性质理论 |
二、布洛维的工厂政体理论 |
三、劳资分配正义理论 |
四、工具性权利理论 |
第二章 各国企业劳动法治的普遍性:劳资竞争互动 |
第一节 横向考察:发达国家劳动法治秩序生成 |
一、美国:工作场所下的劳资共治 |
二、法国:经济形势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 |
三、德国:劳工力量“扶持”机制的形成 |
四、日本:管理主义模式的典范 |
五、英国:社会伙伴关系 |
第二节 纵向考察:发达国家劳动法治演化规律 |
一、与劳动法治相互竞争阶段 |
二、与劳动法治相互妥协、相互制衡阶段 |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效率价值优先阶段 |
第三节 当前发达国家劳资互动的问题 |
一、经济全球化下资本的阶段性优势 |
二、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推行 |
第四节 发达国家劳资互动、劳动法治化历程的启示 |
一、劳动法治干预的必要性与阶段性 |
二、资本主导的内部市场化的法治干预需求 |
三、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个性化”与法治化需求 |
第三章 企业劳动法治的一般性制度安排与法理逻辑 |
第一节 价值目标和法理逻辑 |
一、价值目标 |
二、法理逻辑 |
第二节 企业劳动法治的关系结构 |
一、企业规章制定权与劳动者权利关系 |
二、企业决策权与民主参与权的关系 |
三、企业法与劳动法的关系 |
第三节 企业劳动法治制度需求与路径 |
一、社会维度需求:劳资分配正义 |
二、经济维度需求:全球化下企业竞争发展 |
三、路径之一:劳工权利的刚性保障与柔性协调 |
四、路径之二:企业管理视域下劳动者力量扶持机制的重要性 |
五、路径之三:劳资共治——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法治的融合 |
六、路径之四:社会保护与经济促进的平衡 |
第四章 我国企业劳动法治的特殊性:资本单边主义 |
第一节 资本单边主义的现象、影响因素 |
一、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严苛管控 |
二、企业劳资合作管理的形式主义 |
三、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公平、正义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单边发展 |
一、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劳动法治的发展错位 |
二、劳动法治理论的滞后性 |
第三节 政府重商主义战略下劳资失衡 |
一、“政、资、劳”之间的特殊关系 |
二、地方政府对企业用工自主权的放大 |
第四节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法治转型需求 |
一、转型动因:劳资权力支配关系 |
二、转型起点:统治性企业政体 |
三、转型方向:现代化、法治化 |
第五章 我国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平衡规制 |
第一节 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法律实施问题 |
一、劳动法律实施效果不佳 |
二、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缺失 |
第二节 规制不足:企业管理权的必要性规制缺失 |
一、劳动关系争议的重要原因:企业管理权的滥用 |
二、企业规章制度的程序、内容规范漏洞 |
三、缺乏企业惩戒权的必要性限制 |
第三节 规制过度:劳动法律父爱主义管制 |
一、强制性保护对平等博弈机制的“制度替代” |
二、严格用工保护下企业管理制度逐利性的“逆向激励” |
第四节 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权的平衡规制 |
一、劳动法改革的平衡法取向 |
二、劳动者权益的刚性保障 |
三、父爱主义管制的有限适用 |
第六章 我国企业劳资合作管理的平等自治 |
第一节 劳动关系管理规制中的劳资自治的边界 |
一、个体自治的界限 |
二、团体自治与集体劳动关系的法治化 |
三、“基准线以上问题”的弹性干预 |
第二节 劳资共治机制、条件 |
一、劳资共治的制度缺陷 |
二、劳资共治的条件完善 |
第三节 劳方力量扶持机制 |
一、工会监督职能缺失与企业管理的资本单边主义 |
二、工具性权利、劳动者代表制度的构建 |
三、劳动者市场议价力的提高 |
第四节 劳资均衡合作理念 |
一、企业社会责任对劳动者权益的忽视 |
二、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价值理念的软性约束 |
第五节 企业法与劳动法的劳资合作制度衔接 |
一、我国工会、职代会在企业法中的尴尬地位 |
二、域外企业法中的劳动权利制度 |
三、我国企业用工自主权与劳动者权益的法律衔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转型期加强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的必要性 |
(三)研究框架的选择 |
二、研究现状 |
(一)教育发展动力问题研究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 |
(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比较研究 |
三、关键概念 |
(一)职业教育 |
(二)动力机制 |
(三)利益相关者 |
(四)博弈 |
四、技术路线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职业教育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一、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 |
(一)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二)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
二、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一)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可行性 |
(二)利益相关者构成的二维象限法分析 |
(三)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博弈 |
(一)职业教育发展过程的博弈要素 |
(二)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职业教育诉求 |
(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观与权力冲突 |
(四)利益冲突:职业教育相关主体博弈的根源 |
四、冲突的缓解——共同治理与合作互动 |
(一)利益相关者参与 |
(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
(三)构建良性互动合作机制 |
第二章 发达国家与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分析比较 |
一、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与特征 |
(一)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影响 |
(二)职业教育的转型及其特点 |
(三)向多元驱动型合作教育发展 |
(四)成为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
二、发达国家与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文化因素 |
(二)经济因素 |
(三)制度因素 |
(四)社会因素 |
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因素比较 |
(一)市场驱动 |
(二)政府推动 |
(三)社会拉动 |
(四)教育内动 |
四、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的类型研究 |
(一)外需驱动型 |
(二)政府主导型 |
(三)内外互动型 |
第三章 转型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影响因素与需求分析 |
一、社会转型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
二、转型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社会结构变迁 |
(二)科技进步诉求 |
(三)产业结构调整 |
(四)学习型社会建设 |
三、职业教育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
(一)政府的成本收益分析 |
(二)受教育者个人成本收益分析 |
(三)企业成本收益分析 |
(四)职业院校成本收益分析 |
四、职业教育市场主体的需求分析 |
(一)政府需求分析 |
(二)受教育者需求分析 |
(三)企业需求分析 |
第四章 转型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
一、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 |
(一)社会和个人教育动机以需要为出发点 |
(二)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要有异同 |
(三)四大因素决定知识/技能的价值 |
(四)教育理性发展需同时满足两类需要 |
二、职业教育的功能与目标 |
(一)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 |
(二)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 |
(三)从功能到目标——矛盾调和与机制建构 |
三、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诊断——利益相关者视角 |
(一)职业教育未完成自身市场化的制度变迁 |
(二)各利益相关者作用力不均衡 |
(三)职业教育决策中利益相关者缺席 |
四、转型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
(一)政府推动——保障公平 |
(二)市场驱动——注重效率 |
(三)社会拉动——营造环境 |
(四)教育自动——提升质量 |
五、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的结构组成 |
(一)外在动力系统 |
(二)内在动力系统 |
第五章 基于“公平”理念的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 |
一、树立“职业教育是公平物品”的理念 |
二、基于“公平”的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的构成 |
(一)外部机制 |
(二)内部机制 |
(三)利益整合机制 |
三、基于“公平”理念的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运行原则 |
(一)政府与市场:责任主体的辩证关系 |
(二)公平与效率:价值理念的辩证关系 |
(三)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发展理念的辩证关系 |
四、“公平”理念指导下的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构成要件 |
(一)以公平为导向的行政执行机制 |
(二)规范高效、兼顾公平的市场机制 |
(三)构建以人为本、着眼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 |
五、基于公平追求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整合机制 |
(一)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公共利益共建、共享、平衡机制 |
(二)正确处理三个基本关系 |
(三)完善政策法规,强化约束力 |
第六章 基于整体利益“双引擎双主体联动”职业教育模式 |
一、职业教育发展“双引擎双主体联动”模式的内涵 |
(一)宏观层面:“政府、市场”双引擎驱动 |
(二)微观层面:“院校、企业”双主体联动 |
(三)中观层面:“行业、社会”合力助推 |
二、职业教育“双引擎双主体联动”模式的实施 |
(一)政府——充分发挥调控功能 |
(二)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三)院校——深化改革创新管理 |
(四)企业——主动发挥主体作用 |
(五)行业——积极发挥协调指导作用 |
(六)社会——充分发掘支撑潜能 |
三、实施“双引擎双主体联动”模式的意义 |
(一)调动利益相关各方力量共同驱动职业教育良性发展 |
(二)端正职业教育管理与办学指导思想 |
(三)激发企业作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 |
四、“双引擎双主体联动”模式的运行机制——以校企合作为例 |
(一)“双引擎双主体联动”模式下的校企合作机制 |
(二)“双引擎双主体联动”模式下校企合作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着、课题研究情况 |
(7)产业演进趋势下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问题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综述 |
1.5.2 国内研究综述 |
1.5.3 研究述评 |
1.6 核心概念界定 |
1.6.1 高等职业教育 |
1.6.2 产业 |
1.6.3 产业演进及产业演进趋势 |
1.6.4 协调与协调发展 |
1.7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的创新点 |
1.8.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8.2 研究观点的创新 |
第2章 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协调联动关系 |
2.1 产业集群、产业融合、产业转移、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
2.2 高等职业教育的结构、功能、发展方式、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
2.3 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四维协调联动关系 |
2.3.1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集群的协调联动关系 |
2.3.2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与产业融合的协调联动关系 |
2.3.3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的功能与产业转移的协调联动关系 |
2.3.4 高等职业教育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协调联动关系 |
第3章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 |
3.1 产业集群的现状与趋势 |
3.2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内涵及范畴 |
3.2.1 主体结构 |
3.2.2 专业结构 |
3.2.3 办学模式空间结构 |
3.3 高等职业院校嵌入产业集群 |
3.3.1 高等职业院校嵌入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
3.3.2 高等职业院校嵌入产业集群的可能性 |
3.3.3 高等职业院校嵌入产业集群的路径 |
3.4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集群不协调的表现 |
3.4.1 主体结构未对接产业集群调整 |
3.4.2 专业结构未对接产业集群优化 |
3.4.3 办学模式空间结构未对接产业集群变革 |
3.5 产业集群趋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变革的主要内容 |
3.5.1 多元主体结构 |
3.5.2 集群化专业结构 |
3.5.3 “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空间结构 |
3.6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总部—基地”办学模式案例分析 |
3.6.1 “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在宁海模具产业集群的实践 |
3.6.2 “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在慈溪家电产业集群的实践 |
3.6.3 “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在宁波服装产业集群的实践 |
第4章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与产业融合协调发展 |
4.1 产业融合的现状与趋势 |
4.2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内涵 |
4.3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与产业融合不协调的表现 |
4.3.1 校企合作仍处于浅层次 |
4.3.2 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尚未建立 |
4.3.3 复合型人才匮乏且通用能力不足 |
4.4 产业融合趋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创新的主要内容 |
4.4.1 校企一体化发展方式的内涵及机制 |
4.4.2 校企一体化发展方式的基础 |
4.4.3 校企一体化发展方式的核心目标 |
4.5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校企一体化案例分析 |
4.5.1 海天模式 |
4.5.2 院园融合模式 |
第5章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的功能与产业转移协调发展 |
5.1 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与趋势 |
5.2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功能的内涵 |
5.3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的功能与国际产业转移不协调的表现 |
5.3.1 服务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功能薄弱 |
5.3.2 专业绿色服务功能缺失 |
5.3.3 服务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功能不健全 |
5.4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际产业转移功能的主要内容 |
5.4.1 服务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功能 |
5.4.2 专业的绿色服务功能 |
5.4.3 服务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功能 |
5.5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宁波服务外包产业的案例分析 |
5.5.1 宁波服务外包学院与服务外包企业合作的实践 |
5.5.2 宁波服务外包学院对接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的实践 |
第6章 高等职业教育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协调发展 |
6.1 产业竞争力的现状与趋势 |
6.2 高等职业教育竞争力的内涵 |
6.3 高等职业教育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不协调的表现 |
6.3.1 高等职业教育竞争力排名与制造业竞争力排名不匹配 |
6.3.2 高等职业教育未能有效为制造业供给高技能人才 |
6.4 产业竞争力导向下高等职业教育竞争力提升的机制 |
6.4.1 高等职业教育支撑企业战略转型的机制 |
6.4.2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促进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发展的机制 |
6.4.3 高等职业教育创造高级生产要素有效机制的形成 |
6.4.4 高等职业教育需求驱动发展模式的机制 |
6.5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竞争力提升的案例分析 |
6.5.1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
6.5.2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需求驱动发展模式 |
第7章 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
7.1 产业集群趋势下变革高等职业教育结构 |
7.1.1 组建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形成多元主体结构 |
7.1.2 建设专业集群,形成集群化专业结构 |
7.1.3 构建以基地为主体的“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空间结构 |
7.2 产业融合趋势下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 |
7.2.1 把握校企一体化机制,施行校企一体化发展方式 |
7.2.2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夯实校企一体化的基础 |
7.2.3 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校企一体化的核心要素 |
7.3 产业转移趋势下拓展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的功能 |
7.3.1 培育服务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功能 |
7.3.2 打造专业的绿色服务功能 |
7.3.3 健全服务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功能 |
7.4 产业竞争力导向下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竞争力 |
7.4.1 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组建知识战略联盟 |
7.4.2 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对接产业链 |
7.4.3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形成创造高级生要素的有效机制 |
7.4.4 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实施需求驱动发展模式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法律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评析 |
1.3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建设相关概念辨析 |
1.3.1 职业教育 |
1.3.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
1.3.3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1.5.1 研究的难点 |
1.5.2 创新点 |
1.6 研究思路 |
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共生理论 |
2.1.1 共生理论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体现 |
2.1.2 职业教育校企共生要素 |
2.1.3 职业教育校企共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2 战略联盟理论 |
2.2.1 职业教育校企战略联盟理论的内涵 |
2.2.2 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战略联盟的特点 |
2.2.3 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战略联盟的关键因素 |
2.3 博弈论 |
2.3.1 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之间的利益关系 |
2.3.2 政府与企业、学校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关系中的博弈分析 |
3.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的国际比较 |
3.1 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分析 |
3.1.1 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一双元制模式 |
3.1.2 双元制模式下的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法律制度剖析 |
3.1.3 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的借鉴 |
3.2 美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分析 |
3.2.1 美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一合作教育模式 |
3.2.2 合作教育模式下的美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法律制度剖析 |
3.2.3 美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的借鉴 |
3.3 日本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分析 |
3.3.1 日本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一企业内培训模式 |
3.3.2 企业内培训模式下的日本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法律制度剖析 |
3.3.3 日本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的借鉴 |
3.4 英国与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分析 |
3.4.1 职业资格证书模式 |
3.4.2 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3.4.3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3.4.4 英国与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启示 |
4.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建设演进 |
4.1 民国时期我国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法律制度 |
4.1.1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一体模式阶段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 |
4.1.2 建教合作模式阶段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 |
4.2 建国后我国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法律制度 |
4.2.1 以领袖思想为纲模式阶段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法律制度 |
4.2.2 改革开放后恢复阶段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法律制度 |
4.3 1991年至今我国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法律制度 |
4.3.1 有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法律 |
4.3.2 有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单行法律 |
4.3.3 有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行政法规 |
4.3.4 有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部门规章 |
4.3.5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
4.3.6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法律法规 |
5.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建设问题分析 |
5.1 法律制度保障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没有形成 |
5.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不完整 |
5.3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基础性问题界定不清 |
5.4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扶持措施缺失 |
5.5 企业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责权利不明确 |
5.6 现有法律的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缺失 |
5.7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准入制度执行不严格 |
5.8 职业教育法律制度执法监督不完善 |
5.9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救济制度没有建立 |
6.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专门性立法个案分析---《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 |
6.1 《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出台背景 |
6.2 《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后的现状 |
6.3 《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条款解读 |
6.4 《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的启示 |
6.4.1 《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的经验 |
6.4.2 《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的不足 |
7. 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建设的对策 |
7.1 形成我国特色的法律制度保障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 |
7.1.1 合同模式的指导思想 |
7.1.2 合同模式的内涵 |
7.1.3 合同模式的框架 |
7.2 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 |
7.2.1 完善《职业教育法》 |
7.2.2 颁布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 |
7.2.3 协调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法律制度 |
7.2.4 关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适时性 |
7.2.5 在借鉴与创新的基础上以社会需求立法 |
7.3 确定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基础性问题 |
7.3.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对职业教育内涵的明晰 |
7.3.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对主体的界定 |
7.3.3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法律范畴及法律位阶的确定 |
7.4 加强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扶持措施 |
7.4.1 设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专项基金 |
7.4.2 实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税收政策 |
7.4.3 实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信贷政策 |
7.5 明确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形式及利益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
7.5.1 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主导责任 |
7.5.2 行业组织的引导与协调责任 |
7.5.3 企业的主体责任 |
7.5.4 职业院校的主体责任 |
7.5.5 确保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内容保障受教育者权益 |
7.6 确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的法律责任及法律制裁 |
7.6.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责任框架的构建 |
7.6.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责任主体 |
7.7 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严格就业准入制度 |
7.7.1 建立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管理体系 |
7.7.2 强调行业、企业的参与 |
7.7.3 确立标准,严格质量 |
7.7.4 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互通认证 |
7.7.5 规范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制度 |
7.7.6 严格就业准入制度 |
7.8 健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监督体系 |
7.8.1 形成自上而下的监督体制 |
7.8.2 执法监督程序的规范 |
7.8.3 增加行业协会的执法监督 |
7.9 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救济制度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1.3 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目标、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与本文相关的理论 |
2.1 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人力资本形成理论 |
2.2 终身教育理论 |
2.3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知识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关系 |
3.1 知识创新概述 |
3.2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界定与特点 |
3.3 知识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动力因素分析 |
4.1 个人自我提升的需要 |
4.2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
4.3 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5.1 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 |
5.2 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
5.3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
5.4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分析 |
6.1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概念 |
6.2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机制 |
6.3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 |
6.4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
6.5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
6.6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估机制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
7.1 从提高知识内化能力入手的教学创新 |
7.2 从提高知识创造能力入手的科技创新 |
7.3 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入手的实践创新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贯通式”合作培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案例分析 |
8.1 艾默生—雅达电子有限公司概况 |
8.2 “贯通式”合作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实施 |
8.3 “贯通式”合作培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启示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10)基于全球价值链分析的中国制造业升级路径及测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中国制造业面临升级压力 |
二、制造业国际分工的深化 |
三、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制造业升级 |
第二节 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内容及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展开与特征 |
第一节 全球价值链理论 |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发展 |
二、全球价值链的描述方式 |
三、全球价值链的特征 |
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定义 |
第二节 制造业价值链内在结构的模块化重构 |
一、产品设计的模块化 |
二、价值链上生产模块的逐渐剥离 |
三、模块化生产优势 |
第三节 电子行业中模块化网络生产的胜出 |
一、“128公路”地带与“硅谷”地区的文化差异 |
二、“128公路”地带与“硅谷”地区的制度差异 |
第四节 跨越国界的价值链重构 |
第五节 中国制造业承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过程 |
一、日本制造业的主动分工 |
二、台湾地区制造业的代工历程 |
三、中国参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 |
四、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球价值链的层级特征 |
第一节 全球价值链附加值曲线主要类型 |
一、微笑曲线 |
二、武藏曲线 |
三、彩虹曲线 |
第二节 全球价值链创新方式与层级关系 |
一、生产的跨国转移 |
二、价值链展开对“水池”结构的影响 |
第三节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国家间分工后果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测度 |
第一节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的方法综述 |
一、现有文献中对制造业价值链地位度量的研究 |
二、现有测度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方法 |
一、劳动力数量的相关规律 |
二、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网络中的劳动力分层 |
三、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经验研究 |
第三节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演进过程中的分职业就业结构变迁 |
一、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
二、主要国家制造业分职业的就业结构量化分析 |
三、基于中国标准职业分类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判断 |
第四节 制造业细分行业地位分析 |
一、美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特征 |
二、日本制造业细分行业特征 |
三、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特征 |
四、根据就业人数加权调整的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地位综合指标-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升级机制 |
第一节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内涵 |
第二节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 |
一、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过程 |
二、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内升级过程 |
第三节 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因素 |
一、基于要素禀赋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
二、基于要素流动的全球价值链升级 |
三、影响要素积聚的因素 |
第四节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动力机制 |
一、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升级过程的动力 |
二、嵌入制造业全球价值链过程的动力 |
三、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动力对升级的作用机制 |
第五节 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在不同升级过程的动力分析 |
一、嵌入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过程的动力分析 |
二、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内升级过程的动力分析 |
三、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动力分析 |
第六节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喷泉机制”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影响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影响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因素的初步选择 |
一、嵌入全球价值链过程制造业地位升级因素研究 |
二、嵌入全球价值链后影响制造业地位升级因素研究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升级直接影响因素的偏最小二乘分析 |
一、偏最小二乘理论模型 |
二、变量设定及数据来源 |
三、偏最小二乘模型计算分析 |
四、偏最小二乘模型结果研判 |
第三节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中国经济增长多因素模型的建立 |
二、中国经济增长多因素SVAR模型构建 |
三、中国经济增长多因素SVAR模型实证 |
四、我国经济增长多因素模型实证结论 |
第四节 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影响因素面板分析 |
一、数据与模型分析 |
二、解释变量平稳性分析 |
三、协整检验及相关性分析 |
四、回归结果分析 |
第五节 实证结论的意义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升级规律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在下一轮分工中的政策着力点 |
一、积极引导全社会重视科研创新 |
二、创造吸引高端人才积聚的条件 |
三、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 |
四、提升价值链中间环节的服务质量 |
五、合理利用国内市场 |
六、引导全球经济治理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发达国家的企业内高等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 ——兼谈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启示[D]. 谷峪. 东北师范大学, 2006(10)
- [2]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3]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D]. 葛昀洲.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4]日本教育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 王玉珊.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5]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劳动法治问题研究[D]. 翁玉玲.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6]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框架[D]. 姚树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1)
- [7]产业演进趋势下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郭达. 天津大学, 2017(08)
- [8]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法律制度建设研究[D]. 杨红荃. 武汉大学, 2013(01)
- [9]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 罗文标. 暨南大学, 2006(06)
- [10]基于全球价值链分析的中国制造业升级路径及测度方法研究[D]. 李奕.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