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理论在曲折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蔡潇[1](2017)在《西方国际关系流派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是列宁创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通俗的论述)》一百周年,百年之后重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划时代经典着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两个世纪之交:一次是19~20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这一次是以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为代表的飞跃;一次是20~21世纪之交,苏东剧变之后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发展,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在第二个世纪之交后回顾第一个世纪之交列宁帝国主义理论,重新审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价值,能够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厘清思路,指出途径。苏东剧变之后,马克思主义饱受来自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主义自身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质疑,如果不排除这些误读、质疑就无法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客观性和革命性。冷战时期维持着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平衡在苏东剧变之后被打破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处于优势地位,宣扬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佳制度的“历史终结论”的各种变形版本纷繁复杂,一时间似乎社会主义已经穷途末路了。真正的辩证法决不会因为暂时的曲折而误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也不会因为一时一地的新变化而走向形而上学的泥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续发展呈现出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逐步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了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当代中国,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厘清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源流,在百年之后重读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相关经典着作是马克思主义内在和本质要求。因此,为了驳斥西方社会思潮中的自由主义、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污蔑和攻击,重读经典、厘清马克思主义的思路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研究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人浩如烟海,不乏许多重大研究成果,但从一个全新视阈,即西方国际关系流派来审视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交锋会得出更加清晰的结论。本论文总共分为五章,首先介绍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基本情况,其次从西方国际关系现实主义、自由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流派角度分析了他们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误读,最后进行了批判与反思。第一章主要是对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作了介绍,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诞生有着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背景。在列宁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探究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洞悉深刻,得出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着名论断。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资本主义发生了全面而深入的变化,生产的集中导致垄断的出现,霍布森从资本主义内部对帝国主义作了最早的分析也承认了这种巨大的变化。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霍布森等前人研究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基础上创作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通俗的论述)》和《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两篇经典着作,逐步形成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日益集中的新变化,批判了垄断之下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的全面反动,指出帝国主义战争的实质,得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出现的途径。在这章中也对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新变化作了介绍,展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面貌。第二章从西方国际关系流派视阈入手,分析了误读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原因,对帝国主义理论诞生的自由主义起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属性以及整个帝国主义理论发展前景作了探查。这章主要是从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汉斯·摩根索、结构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肯尼思·华尔兹、进攻性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米尔斯海默的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误读进行了分析,驳斥了现实主义整体从自由主义起点出发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第三章主要是从自由主义阵营视阈中考察了其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误读,首先分析了自由主义的源流,对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进行了梳理,然后对约瑟夫·奈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误读进行了阐述和辨析。第四章主要是从国际政治经济学流派的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来审视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以多斯桑托斯为代表人物的依附理论和以沃勒斯坦为代表的世界体系理论虽然有与马克思主义共同的一些理论特质,但本质上依旧是回归到资本主义体系的理论构建。第五章为本文的结尾和重点章节,对整个西方国际关系流派主流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理想主义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误读进行了批判,前者是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帝国主义理论,后者是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理论,本质上是非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两种不同的体系。西方国际关系流派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论起点与终点,西方国际关系流派的理论起点是抽象的人、社会等概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起点是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西方国际关系流派的理论终点是资本主义终结了人类社会历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终点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西方国际关系流派否定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目的是拆解列宁的理论体系,因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与和平共处理论、一国胜利理论都共同构成了列宁理论体系的大厦。拆解了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支撑力,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就是西方国际关系流派最原始的目的。西方国际关系流派否定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有着独有的逻辑理路和基本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新的世界观与旧的资本主义世界观的斗争。否定的主要层次与方法有:意识形态否定、传统理论否定、逻辑拆解否定、哲学批判否定、实践变化否定五个主要梯级,层层递进,逐级上升。在厘清了西方国际关系流派否定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逻辑与方法之后,本章阐述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价值,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贯通唯物辩证法重要思想,是科学性与革命性完备统一。当代马克思主义负有传承两个世纪之交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需要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
字振华[2](2013)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持续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反复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其中就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的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科学理论。它是倡导民族平等联合、指引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理论;是谋求民族发展、推动各民族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的理论;是促进民族和谐、协调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这些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之初就已经开始确立,并在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中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20世纪,列宁和斯大林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学说,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启了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中国的历史传统,各民族经过长期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但到了近代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开始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边疆危机四伏,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也蓬勃发展。这些内外场景和社会变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条件和土壤。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经历了初步探索、基本形成、曲折发展、深入推进的过程。初步探索阶段经历了从照搬苏联到结合中国实际,从早期的民族自决、联邦制到后来的联合、自治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进行民族识别和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实行民族优惠政策、实现民族平等,标志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形成。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阻力重重,经历了曲折发展的阶段。改革开放以后,党在民族问题上的拨乱反正,重新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新的历程。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进入了深入推进的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问题,以中央文件的方式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的十二个方面,即中央“十二条”,全面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其中关于把民族定义为“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的新阐述,标志着从斯大林民族定义到中国话语的回归;把民族问题概括为“两个包括”、“三个关系”,全方位拓宽了民族问题的视野,揭示了民族问题与其他社会总问题的密切关联;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符合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加以坚持和完善,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把“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概括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以及把民族工作主题提炼为“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民族关系中的深刻体现和基本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科学的理论而不是教条,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具体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国情,并不断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过程,既是一个同中国实际日益紧密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关照世界局势、回应各种挑战的过程。苏联解体产生了中国是否会“步苏联后尘”的疑问,也产生了“沿袭”苏联解决民族问题模式的中国能否真正解决民族问题的担忧。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中,从容有效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大地获得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总结历史的目的在于启迪现实,研究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密切关注当前中国的民族问题,准确把握其发展的主要趋势,深入研究解决的具体路径,继续坚持中国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立场而确立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从而真正做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这就是本文研究的根本目的。
孟冰寒[3](2020)在《列宁妥协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列宁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将社会主义首次由理论变为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首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大胆探索并解答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时代未曾出现的社会主义新问题,形成了列宁妥协思想。列宁妥协思想贯穿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整个时期,是一笔丰厚的马克思主义遗产,内容丰富,涵盖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多个环节,对无产阶级与其他阶级如何相处的问题列宁提出了许多精辟论点和重要论述。妥协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无论是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列宁妥协思想不仅可以理解妥协思想的实质,更能从列宁妥协思想实施的前后过程及结果得出妥协策略的得与失,为中国及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本文首先侧重于由历史的角度探讨列宁妥协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列宁妥协思想是应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化而产生,是应俄国与欧洲大国外交局势的回应,是俄国革命斗争与社会建设的客观需求,是俄国社会发展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列宁主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事革命斗争活动,这一阶段欧洲各国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俄国作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国不可避免的卷入欧洲与亚洲战场,国内外矛盾分外复杂,不同的社会思潮不断冲击着俄国革命运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西方社会传统妥协思想以及俄国社会政治传统为列宁提供了参考,列宁辩证地吸收了上述思想的精髓,整合形成了适合俄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妥协思想。俄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促使无产阶级的力量也随之壮大,俄国的工人运动愈加高涨与复杂,列宁妥协思想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工人运动将如何前进,社会主义建设与革命将如何进行,各种思潮如雪涌般冲击着俄国各阶层,列宁妥协思想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实际需求。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过程可分为探索期、形成期和完善期三个阶段。为批判民粹派关于村社可以作为社会主义基础的谬论而于1893年完成的《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可以视为列宁妥协思想的开端。一直持续到十月革命前,列宁都在为传播马克思主义,鼓动俄国工人运动,为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奋斗。在这长达二十四年的时间跨度里,俄国经历了第一次俄国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在革命运动的初期,妥协是不利于革命的发展,怎么区分不同的妥协,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的原则就极为重要。列宁在多次革命实践中尤其是1905年革命失败后认真分析经验教训,认为俄国革命需要学会要在有利条件下发动进攻,也要认识到在不利形势下有组织的退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学会利用妥协,保证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在最艰难的历史关头中不断开辟通往胜利的道路。这一时期可以称为列宁妥协思想的探索阶段。从1917年二月革命取得胜利,到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施是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阶段。当布尔什维克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后,作为国力孱弱的新生社会主义国家如何与世界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处,如何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列宁以这些问题为契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妥协思想,论证了妥协的必要性与客观性,进一步阐释了人类社会曲折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点,对苏维埃俄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探索,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剖析。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如何改变苏维埃俄国窘迫的经济状况成为当务之急。长期战争造成了俄国生产水平大幅倒退,粮食与日常生活必需品完全无法满足人民的生存需要。而在战争结束的情况下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起了农民更大的暴动,造成国家的混乱。但在当时的思想觉悟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共产党人认为如果向农民妥协,实行固定的粮食税,恢复农民自由处理余粮的政策就意味着商品交换原则的恢复,意味着布尔什维克在倒退,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列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了大量工作,使退却从理论到实践,总结了苏维埃俄国退却工作的原则与内容,提出了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理论,从而对列宁妥协思想作出了重大的深化发展。随着列宁妥协思想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列宁在妥协思想的形成了丰富的基本内容,涉及包括经济、政治及外交等一系列的措施和过渡办法。在恢复国家的经济建设上,列宁在土地政策上由土地国有化向土地社会化的转变,认为要“善于同中农的妥协”,由“剥夺剥夺者”退到组织“计算和监督”以及实施新经济政策实施“退却”。俄共(布)要想成功掌握和巩固政权除了依靠无产阶级外,还必须处理好与其他阶层、阶级的关系。因此在内政上如何尽可能的争取广大中间阶层的信任和支持对俄共(布)巩固执政基础来说意义重大。此时的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能只依靠无产阶级及其执政党来完成,俄共(布)必须团结和吸收其他阶层力量,将摇摆不定的“过渡阶层”吸引到无产阶级这边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巩固和扩大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向包括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文明资本家、资产阶级专家以及少数民族在内其他阶层作适当的妥协,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和平共处思想是列宁外交的主要思想。在十月革命后,列宁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妥协”,主张以“和平共处”的方针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列宁此时的妥协思想不仅适应了苏维埃俄国在建国初期外交实践的需要,也为后期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同资本主义国家开展贸易往来提供了宝贵经验。正因为列宁的妥协思想涵盖了有关政治、经济及外交等多个方面,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在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个内涵丰富并且完整的学说体系,针对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的国家中建立社会主义进行了创新回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阐明了妥协思想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随着列宁的逝世,苏联的国家政策逐渐舍弃了列宁制定的线路,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逐渐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继承并发展列宁的相关思想,推动统一战线,争取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最终胜利。推进两制关系的发展新方向,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发展新方向,开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的斗争模式,团结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列宁妥协思想虽然形成于20世纪,但是其中包含的革命性与科学性仍旧值得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为深化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郝俊霞[4](2019)在《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指明文化领导权作为政党领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备受关注。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文化领导权概念,但他们关于文化的论述无疑蕴含着深刻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列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理论家,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思想,并将这一思想推进到新阶段,形成了文化领导权理论。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列宁生前的着作、书信和文稿等历史文献,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方法,勾画出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形成条件、基本内容、特征及实现路径图景,坚持实事求是和联系发展的观点评价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内容及其丰富,基本思想熠熠生辉。在21世纪的中国,要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是我们必须着重领会并在实践中善加运用的锐利思想武器。列宁生活的社会历史环境呼唤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出现。列宁所处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在矛盾激化,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土壤和条件。俄国早期工人运动热衷于自发性经济斗争,以增加工资、改善工作条件等作为主要斗争目标,认识不到沙皇专制制度是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根源。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唤醒阶级意识和政治意识,使自发性经济斗争上升为自觉性政治斗争。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认识到能否成功执政、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取得完全胜利,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至关重要,文化因素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由此可知,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是列宁从实际出发,在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实践中做出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理论贡献。文化领导权问题不是单纯的文化问题,文化领导权的争夺战和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争夺战的战场,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俄国的早期工人运动,工人阶级长期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要帮助他们从资产阶级思想羽翼下解脱出来,并摆脱资产阶级思想带来的危害,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形态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斗争。意识形态概念发展到列宁时期,己经经历了肯定、否定和中性化的过程。列宁在批判民粹主义、经济派等错误思潮中,不仅阐释了意识形态概念的阶级性,还首创了“科学的意识形态”概念,弥合了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之间原有的裂缝,使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意识形态概念完成革命性改变,创造性地赋予意识形态概念褒义色彩,构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至此,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产生,成为指导俄国革命运动的理论先导。工人阶级自身不会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只能从外部灌输。科学理论要掌握工人阶级,无产阶级政党肩负着历史重任。列宁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俄国政党创建任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是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部队,围绕不同时期中心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实施路径,建立和巩固了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革命时期,以宣传鼓动方式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思想领域,与资产阶级争夺话语权,唤醒民众的阶级意识和政治意识;非常时期,以宣传鼓动说服农民将手中多余粮食上缴国家,帮助新生苏维埃政权渡过了难关;和平建设时期,以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宣传口号,激发了广大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能动性。创办报刊作为另一种常态的实施路径,革命时期,创办报刊占领舆论阵地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和平建设时期,报刊主要起到社会教育作用,激发广大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和平建设时期,列宁认识到落后的文化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建设,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水平成为迫切任务之一,但无产阶级文化不会凭空产生,只能在继承旧社会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文化建设和批判地利用文化遗产成为和平建设时期巩固文化领导权的主要实施路径。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各种错误思潮的出现造成了党内外思想混乱。列宁坚决回击各种错误思潮,肃清它们的影响,扞卫了马克思主义,为革命胜利唤醒了民众并奠定了阶级基础,为和平建设时期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加入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成功地将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转化为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并引领广大民众为之奋斗。当然,文化领导权的实现是一个复杂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探寻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时,要深刻认识到阶级性与科学性统一、阶段性和连贯性统一、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本土性和国际性统一的辩证关系,并且在实践中科学地驾驭这些关系。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重温列宁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当今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风险和挑战,若解决不好,会使党执政合法性出现认同危机,中国共产党要继承、丰富和发展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将其作为锐利思想武器在实践中善加运用。一要无产阶级政党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依据时代特点和工作重心,采取灵活多样的路径建立和巩固文化领导权,为说服俄国、夺取俄国和管理俄国起到价值引领作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更要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发挥文化领导权在实现民族复兴征程中的思想引领、价值支撑作用。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本国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提供了实践范式。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结合,实现了站起来到富起来到迈向强起来的伟大征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的态势仍然存在,中国共产党仍需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依据时代特点不断开拓理论新境界;三要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列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创立了世界上先进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也创建了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开创了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使苏联在正确方向指引下取得了重大科学文化成就,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指引下,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社会主义实践与社会主义文化的良性互动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四要坚持和改善宣传的“灌输”-方式。“灌输”贯穿在列宁文化领导权实现的整个过程中。但列宁的“灌输”不是强制性灌输,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将灌输内容以灌输对象熟悉的事例、语言和风格融合,达到灌输效果。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既要坚持列宁灌输理论的基本原则,也要依据时代特征改善灌输方式,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入脑入心。
王轲[5](20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主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共通价值目标,人类文明在砥砺向前的进程中以政治文明作为其核心要素。人类自古希腊开始就从多重视角致力于将民主的涵义做一个精准的解读,然而民主的内核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人民的政权、多数人的统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民主的呈现形式有所不同。在漫长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选举民主自站上西方民主政治舞台之日起,就迅速融入规模庞大、事务繁杂的现代国家。在实际运行进程中,选举民主逐步暴露出天然劣势,注重民主准入步骤却忽略民主决策进程,施政方略的周期性更迭耗费了高昂的社会运转成本,倾轧式选战放大了国内族群、社会及文化方面的问题。协商民主在批判选举民主弊端的基础上复兴,政党协商因其聚合功效更处于显要位置。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民主政治理论,扬弃了人类社会一切政治文明成果,吸收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统一战线思想与多党合作理论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列宁在领导俄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付诸实践,开了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协商的先河,东欧地区四个国家也对政党协商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由于无产阶级政党认识视角的单一性并且未能处理好同其他党派关系,原苏东地区国家的政党协商以失败告终。政党协商在中国的生根、生存、生长,植根于中国历史任务、革命实际和建设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回应中国人民呼声而做出的重大历史抉择。本文首先简析了民主政治的兴起与政党协商的发展,概述了国际共运史上的政党协商及其经验教训,回顾了政党协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随后,本文从理论、文化、制度、实践四个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进行深入探讨,展现出其理论的生命力和实践的独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其鲜明特色、独特优势和时代价值得以充分呈现,助力国家在国际范围内民主话语权竞争中把握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对国内外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既有积极利好的发展机遇,也有不可回避的困境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在新时代的发展,回应“中国梦”内蕴的现代民主要义。相较于西方政治斗争的“乱”,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治”意义非凡。执政党和参政党相向而行、良性互动的协商合作关系,为世界政党政治的丰富和拓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李如占[6](2017)在《列宁苏俄经济建设进程中的“改良主义”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21年春天起,列宁和俄共(布)领导人民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即利用资本主义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列宁把这种政策称为改良主义的政策和办法。他说,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列宁的这一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采取文本研究的方法,对列宁的经济建设“改良主义”思想进行了梳理。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了列宁经济建设“改良主义”思想的形成。第二章论述了列宁经济建设“改良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发展小农经济和个体经济;发展自由贸易和商业;利用资本主义的作用,并用法律规范资本主义。这一思想有其鲜明的特点,列宁主张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恢复发展经济,这是一个新事物,是“渐进主义”的、“审慎迂回”的发展方式。第三章论述了列宁经济建设“改良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同时对这一思想的当代价值进行解读。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有利于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借鉴和运用。列宁博大精深的思想对当代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王永乐[7](2013)在《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尤其是理论形态的列宁主义、实践形态的俄国道路应用到中国革命中。十月革命的胜利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确立了列宁主义的脉统承继性,及俄国道路的范式地位。因此,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中共以遵循历史规律和理论自觉的践行者,在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的前提下,把列宁主义的实践范式俄国道路移植到中国来。显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程进程是沿着二维路径行进的,而本该是重要的历史出场者中国实境维度却在一进程中缺失。沿着二维路径推进的马克思主义早期中国化进程势必在中国实境中受阻,要么历史和现实的选择是,所呈现的路径轨迹要么是硬着陆的历史硬伤,要么是软着陆的历史争议。而软着陆时,中国土壤则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得不重视的一维。当然,历史倒逼机制的选择并非是对选择机制的内在认同。本论文选定或截取早期这一历程进程,就是因为早期是过去式,早期历程所演进的路径和进程所留下的载体呈现为定论之文本,易于考证和探究中共集体和瞿秋白等个体在二维路径向三维路径渐变过程中,所留下的实践和理论创新轨迹。另外,早期这一历史进程,是在共产国际主导和中共为主体,而一度是,国民党主导和中共辅助这一纠结不定的语境中进行的。不论是探究维度的转变,还是探讨历史的语境,而总结和挖掘马克思主义早期历史进程中所蕴含的一般性历史经验和特殊性历史经验,探寻镶嵌于其中的历史发展逻辑等尝试,才是论文真正的旨趣。论文最终提出“三个向度下”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之建构,崇高理念之秉承和重塑,就是本着回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的历史必然性,回应国际共运跌宕起伏的内存原因,回应当下马克思主义所处的历史尴尬境地之缘由,以探索和引导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维度和未来向度。正是按照上述逻辑,本文始终围绕着制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径要素,即理论主体——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者、实践客体——中国国情而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尤其是早期历程进程,并非仅仅是探索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定位,也不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这么简单。就路径的二个要素中的理论主体而言,被中共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是十月革命炮声送来的列宁主义理论,及其实践形态。但由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入的路径和语境不同而导致过滤和变形的马克思主义版本在中共内部因不同实践主体之利益诉求,也有一定的市场。如果革命实践处于困境时,理解的来同会被放大和发酵,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与中共的“一次革命”、“二次革命”及“不间断革命”的历史纠结,就是目前学界也在分析和探讨内含于上述争论之革命延续性和间断性的关系。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实践中所面临的历史课题在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国际共运对马克思主义原理、革命路径的争论,使中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趋向复杂化。关于路径的第二个要素——实践主体,中共集体性格或个体之个性,受限于时代洞穴制约,也受制于主观的利益诉求,更受到所皈依于理论之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影响,对实境的判断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往往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理论和实践旨趣与实境始终或分或合。显然,路径的第三个路径要素,实践客体一中国国情——所被界定的议题,所被定性的标尺也烙上了主观表达、主观建构的印记,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所涉及经济机械决定论、富农焦点等。在这三个路径要素互动的进程中,形成了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特征的,具有“硬化"或“软化”胎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里主要是指是否考量到中国实境维度)之实践和理论形态。本文以中共集体的实践和理论创新之结晶,以瞿秋白等个体所作的“社会律”探究为文本载体,分析了三个路径要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中的纠结互动,探析这一历史进程所内生的历史必然性,并据此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教训和经验,考量其当下意蕴。笔者选择瞿秋白个案,是因为瞿秋白作为不可复制的历史出场者,他见证、参与、甚至引领马克思主义早期中国化的航向,是探寻和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要素中的先驱者,也是中共中央、共产国际和杰出个体的结合体,更是中国道路范式的首倡者。这主要体现在:瞿秋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程进程中,具有强烈的内驱力,主动有意识地探究和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我和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之争论问题”,从而“理出一个相当的系统”:作为实践主体,历史选择瞿秋白个体担当了转换历史枢纽的使命,成为中共中央,共产国际,杰出个体的复合体、结合体,在短暂而不朽的革命生涯中,他协助鲍罗廷制定大革命的一系列决策,主管中共宣传阵地,领导大革命向土地革命转型,负责主持定位土地革命之中共“六大”的召开,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及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等多重身份而决定中国革命的命运,纠正立三路线的“六届三中”全会所作的努力,制定、参与及纠错左倾盲动和左倾冒险主义,成为左倾机会主义的受害者,因此这些历史节点和历史症结选择了瞿秋白“不得不由我来开始尝试”;瞿秋白一再极力创造原型,一再论证各种范式,如“社会主义之‘国内’的范式”,中国的革命方式“可以成为世界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之范式”,经济生活之“工业的范式”等等,换言之,就是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范式。而这是创造主体强烈创造意识的刻意指向,也是他高深的理论素养,尤其是中共早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权威地位所决定的,也和他身处的历史平台有关。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中,瞿秋白的历史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复制的。本论文按照上述行文思路,具体内容如下:论文引言和“特征”部分,着重梳理理论主体的争议性和不确定性,尤其是花费很多笔墨译介引人反思的“悖论说”所提出的经济决定论和社会行动主义的诘问,其实这一问题,如果仅从历史发展的规律而言,至今还很难从理论的高度给予答复。该部分,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整理了中共集体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的科学性批驳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轨迹,也从哲学高度历史再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的场域。论文第二章和第三章为路径篇,即第二章“我和马克思主义”及第三章“中国革命之争论问题”,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要素维度。第二章主要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之历史谜团的成因,及相关联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重新建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第三章则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国情观”,而着重论证了认识国情的范式,及归纳概括出当时历史语境下的中国国情之根本问题,并对这些根本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涉及到政治、经济与文化思想及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与阶段及前途,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无产阶级领导权及策略等。论文第四章至第八章为社会律篇,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要素纠结互动而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理论和实践形态。该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共有5章。第四章“历史工具的自我修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一方面阐述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中,中共对无产阶级建党普遍原则的认同和固守,如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工具性是党建思想的核心:另一方面,中共集体或个体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建党思想;第五章“历史抉择之平台的搭建:党的武装斗争理论及实践”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梳理和论证了中共在国民革命时期和后国民革命时期武装斗争理论演进的历史性、必然性;第二板块重点凸显了瞿秋白个体所作的艰辛而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探索,这包括论证了武装斗争的一般规律,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其中关于农村暴动独立担当中国革命一极,游击战争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形式和载体,“游击战争必须进于革命地域之建立”等思想的形成,标志着实践语境中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初步形成;第六章“历史转换的枢纽:土地革命理论和实践”重点探讨了主导和主体不能“化和为一”,而导致的土地革命理论和实践非共轭想象,及存这一现象中的运行态势,也分析了事关土地革命要素的新判断和新思考;第七章“历史发展的‘社会的基础’:经济理论及实践观”,该章论证了中共早期经济理论和实践,在承载这社会理想的同时,更多是面对根据地斗争之建构之路向,也关注和深挖瞿秋白等个体所提出的具有哲学指导意义,关切未来社会发展维度,尤其是在国际共运中及当下仍然保持强大生命力的经济理论,如商品经济不是社会制度属性的标尺,利用资本及重造资本的路径和机制,生产力标准之社会发展观,及社会主义之经济观;第八章为“文化、文艺思想理论之践行进路”,探讨了中共早期文化文艺之高度意识形态性,及在实践倒逼机制下的演进,同时更多探究文化文艺理论的内在理路,如创造旨趣,创造手段和创造路径等。第九章和第十章为反思与当代意蕴篇。其中第九章从实践主体的历史语境和个性特征维度,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的必然性、曲折性,凸显路径要素——实践主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独到地位;第十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的时代意蕴",指出崇高理念是内嵌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和当代化进程中不竭的驱动力,审视和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主体一一马克思主义(实践形态为社会主义运动),在异质对立的社会形态,在同质的社会主义国度,在创始人的原始语境中,在当代现实主义和规律性视野的拷问中,总结、反思和还原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貌,提出了“三个向度视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之建构,这是论文的最终落脚点。
赵开开[8](2020)在《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篇章,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习近平在不同时期,尤其是党的十八以来,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发展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阐明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看法,深化了对其本质内涵、价值功能、主体建设、方法路径的认识,把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推进到一个崭新阶段,成为当下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指导和理论遵循。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凭借着过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及经验,依据相关科学理论而作出的。首先,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结合具体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依据本国历史环境选择社会发展道路的观点,列宁关于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反对俄国经验神圣化的观点,毛泽东关于使马列主义在每一表现中带有中国特性、坚持调查研究掌握中国国情、推动中国革命经验理论化的观点,邓小平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在改革开放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江泽民关于坚持和扞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的观点,胡锦涛关于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党的理论武装紧跟理论创新的观点等,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其次,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实践是其重要的实践基础。在近百年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不同时期先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建立和不断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坚持和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长期历史实践,习近平进行了认真学习和经验总结,成为了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最后,习近平自身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突出的改革创新精神等,则构成了其主体条件。围绕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目标指向、理论动因、发展主体、成果形态、价值意义和主体建设以及原则方法等,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基本内涵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入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总结中国的独特经验,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在目标指向上,习近平以宏观、大历史观的视角,阐述了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新局面,为世界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等目标。在理论动因上,习近平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提出,从根本上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在成果形态上,既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也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道路成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制度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义重大,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并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救国、建国、兴国的正确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如今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在主体建设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主体的实践活动,相关主体的能动性实践深深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走向,因而要不断加强主体建设。其一,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要着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力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支撑和保障;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保持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先进性;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守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其二,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要培育提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推动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双为”方向、坚持“双百”方针;以研究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研究、教学、宣传全过程。其三,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得以丰富和不断发展,要调动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推动力量: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人民群众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中国梦”奋斗目标,动员人民群众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总结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在原则方法上,习近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科学阐述了新时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要求和方法路径。在原则要求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借鉴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坚持改革开放。在方法路径上,第一,要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就谈不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学习马列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和掌握贯穿其中的基本原理,做到真学、常学、真懂、真用。第二,分析和研究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既要客观分析和准确掌握中国国情和具体实际,还要科学把握国际形势、世界局势的演变。第三,在实践中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实践是理论之源,要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关注和回答时代重大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第四,中国经验的理论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总结和提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第五,坚持调查研究的根本方法:调查研究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个环节之中,要重视、坚持和运用好这一方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特点鲜明,具有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双重奏演、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与深刻隽永的理论内容等特点。在理论创新上,既是对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深化和创新,同时其本身还是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在实践价值上,有利于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取得新的理论成果和新的实践成果。不仅如此,还能够为社会主义国家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提供有益借鉴,为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中国经验,彰显出世界意义。
张腾[9](2019)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列宁国家学说的继承与创新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列宁国家学说的继承与创新关系,把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追溯到理论源头上,探索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苏联化和中国化中一脉相承的部分,以及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实际中的创新部分。本文首先界定了马克思主义中的列宁国家学说。依照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定义,论述了列宁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列宁主义的历史根源、批判和革命的理论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精神、无产阶级专政、农民问题、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党的战略和策略、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工作作风问题。按照斯大林所指出的无产阶级专政问题是列宁主义根基的观点,把列宁国家学说界定为列宁主义中关于如何重建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社会主义实际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理论总和。国家总是存在于时代之中,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与世界历史发展的统一。第一,中国共产党依据列宁帝国主义理论认识与叙述了时代内容,围绕列宁战争与革命的论断,确定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处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此消彼长的历史环境中。第二,中国共产党依据列宁民族殖民地理论,将新民主主义革命归于新的时代、殖民地国家反对帝国主义总体斗争,因而建立新国家的方向就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方向一致。第三,在新的时代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人民作为建立新国家的主体,站在了时代前列。这种趋势影响了世界阶级力量对比的总体状况,但将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国家的本质和和性质是建立新国家的基础性问题。第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观点,以阶级理论说明国家的本质。第二,在国体建构上,与无产阶级专政一样,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扭转了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把国家权力建立在社会大多数成员之上,构成了新民主主义最基本的规定性,并承担起将国家消解与社会中的任务。第三,在革命转变理论上,中国共产党强调革命阶段在性质上区分但在历程上继起,但突出革命转变时期的长期性和其中的建设任务。在国家政权结构上,参议会在政权机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继承了苏维埃制集中行使国家权力的设计。政府由参议会决定产生,与苏维埃制的人民委员会相同,是具备一定的立法性质的权力的行政机关,但相比人民委员会更加独立。在国家政权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同样将列宁的民主集中制移植到国家理论中,把根据地的选举制度作为自下而上组织国家权力的途径,使人民通过政权机关实行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减轻人民对政权机关的负担,建立新型的公职人员队伍。在国家结构上,中共继承列宁斯大林民族理论中一般性的内容与方法,又结合中国历史的逻辑,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创制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单一制国家的基础。在国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上,中国共产党将工业作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在关于公有制经济的理论与认识上,中共继承了列宁把国有经济作为社会所有制实现形式的观点,把各根据地的公营企业作为政权掌握的经济力量,看作社会生产中的自觉因素,并以“集中领导,分散经营”表达出来。在关于资本主义的理论与认识上,同列宁一样,中共也从研究现存生产关系及其之间先后顺序中确定资本主义的应有位置。既肯定资本主义积极作用,又抑制和削弱其自发运动。在关于合作社经济的理论与认识上,中共继承了列宁利用合作社由小生产向大生产过渡的思想,并结合民主革命的特点实现了创新。在共产党执政理论上,中共继承了列宁关于共产党执政目标和任务的基本点,认为共产党执政可以始于民主革命,把执政看作实现最高理想的新起点,并创造了局部执政先于全国执政的形式。继承了列宁开创的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历史传统,又把自身与党外人士关系看作执政中的重要因素,创造了“三三制”的政权形式。在执政中党的团结统一上,中共延续了列宁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和纪律的原则,并在执政中创造了一元化领导的制度。在共产党执政人才的培养上,中共致力于实现党员干部既是一般政策的代表,又是具体工作领域的实际工作者和领导者,继承了列宁关于党员必须具有建设新制度的能力的要求,并以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为具体形式。延安时期中共继承与创新列宁国家学说的历史价值在于:第一,在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前途的必然性。第二,创造了符合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第三,把新民主主义经济作为建立新的经济形态的开端。现实启示在于:第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流视角研究中国共产党建立新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第二,时代提出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主题。第三,把握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理论创新的着眼点。第四,从长期性和艰巨性上理解新国家与共产党最高理想的关系。
李艳丰[10](2019)在《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是近代以来对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历史巨人,无论是他的支持者还是他的反对者都必须承认,他兼具文韬武略,百年难得一见。人们对他的文章、诗词、书法等皆推崇备至。毛泽东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指导思想,并被继承与发展。然而由于毛泽东晚年的失误引发了巨大的争论,把毛泽东不重视制度建设作为解释其晚年失误的一个原因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共识。这就使得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一种误解:毛泽东的一生在党的制度建设上并没有什么建树。正因为如此,学术界很少提及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更有历史虚无主义者以此为突破口,断章取义地大肆攻击毛泽东“要人治,不要法治”,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等等。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毛泽东在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始终在探索党的制度建设,始终致力于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的学说中国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党的制度建设思想。正是在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过程中,毛泽东成功地进行了制度建设,才能够组建坚强的党和强大的人民军队,才能够夺取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也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制度保障。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打破苏联模式的束缚,毛泽东开始进行党的制度改革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讲,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成果建构了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为后来党的制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还原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并回应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进行研究。其一,探求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源流。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学说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的基础。列宁在此基础上,结合俄国革命实际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共(布)成为执政党,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思想进入了社会主义新阶段。毛泽东在继承他们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开始了探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思想中国化的进程,形成了中国化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制度建设思想--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其二,梳理了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发展,从成熟再到新的发展,从曲折发展到走进误区,都与中国革命发展历程紧密相连。毛泽东在各个历史时期,针对革命任务的需要和客观革命环境,对党的制度建设提出了丰富的思想,对推进的党的制度建设,推进革命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即使在曲折发展和失误时期,依然提出过一些建设性的思想。其三,阐述了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毛泽东在党的建设实践中注重制度化安排,形成了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思想、党的组织建设制度思想、党的干部制度建设思想、党的监督制度建设思想以及其他相关制度建设思想等相对完整和严密的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体系。其四,解析了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内在运行机理。主要涉及毛泽东对党的制度的属性判断(人治还是法治),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性善还是性恶),制度建设的公平抉择(程序还是实质),制度运行的关键(平衡与失衡)等。其五,对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进行评价和反思以及启示探讨。文中客观评价了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历史意义,认为其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中国化的先河,提供了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建构了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总体框架;文章还总结了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可见,毛泽东不仅拥有党的制度建设思想,而且其思想内容很丰富,指导作用很大,地位很重要。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
二、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理论在曲折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理论在曲折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西方国际关系流派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二、现阶段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
第一章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第一节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一、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产生的背景 |
二、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主旨要义 |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一、认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
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 |
三、当代资本主义政治新变化 |
四、当代资本主义文化新变化 |
五、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新变化 |
第三节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关系 |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对列宁帝国主义的挑战 |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
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挑战 |
第二章 西方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流派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第一节 从西方国际关系流派视阈探查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原因 |
一、从西方国际关系流派视阈探查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原因 |
二、帝国主义理论诞生的自由主义起点 |
三、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属性 |
四、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前景 |
第二节 汉斯·摩根索视阈中的帝国主义理论 |
一、摩根索现实主义理论产生的背景 |
二、摩根索帝国主义理论 |
三、摩根索帝国主义理论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区别 |
第三节 肯尼思·华尔兹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一、现实主义与结构现实主义 |
二、肯尼思·华尔兹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三、华尔兹帝国主义理论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区别 |
第四节 米尔斯海默视阈中的帝国主义理论 |
一、进攻性现实主义 |
二、米尔斯海默视阈中的俄国革命和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三、米尔斯海默帝国主义理论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区别 |
第三章 自由主义阵营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第一节 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
一、自由主义的溯源及发展 |
二、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
第二节 约瑟夫·奈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一、新自由主义与约瑟夫·奈 |
二、约瑟夫·奈视阈中的列宁及其帝国主义理论 |
三、两种理论的区别 |
第四章 国际政治经济学流派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第一节 依附理论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一、国际政治经济学流派与新马克思主义 |
二、依附理论 |
三、多斯桑托斯视阈中的帝国主义理论 |
第二节 世界体系理论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一、沃勒斯坦与世界体系理论 |
二、沃勒斯坦视阈中的帝国主义理论 |
第五章 批判与反思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两种不同的体系 |
一、关于帝国主义的不同话语体系 |
二、不同的理论起点与终点 |
第二节 西方国际关系流派审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目的、方法与逻辑 |
一、否定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目的 |
二、否定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方法与逻辑 |
第三节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 |
一、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与创新使命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二、研究述评 |
(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科学内涵的研究 |
(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研究 |
(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理论体系的研究 |
(四) 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历史经验的研究 |
(五) 关于国外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述评 |
三、研究内容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研究现状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特征 |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俄国的继承与发展 |
(四)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条件 |
(五)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六)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
(七) 苏联解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挑战 |
(八) 当前的民族问题与发展趋势 |
四、研究方法 |
(一)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二) 历史分析和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三) 比较研究的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 研究内容的整体性 |
(二)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
(三) 理论概括的新颖性 |
六、论文不足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特征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 “现代民族”的形成 |
(二) 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和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
(三) 工人运动的兴起和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形成 |
(四) 资产阶级民族学的形成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体系 |
(一) 民族平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石 |
(二) 民族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贯穿始终的主题 |
(三) 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终极价值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特征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人民性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实践性 |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全球性 |
(四)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超越性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俄国的继承与发展 |
一、列宁民族理论的形成背景 |
(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政治格局及其民族解放运动是列宁民族理论形成的国际背景 |
(二) 列宁与第二国际关于民族问题的争论是列宁民族理论形成的理论背景 |
(三) 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内部关于民族问题的斗争是列宁民族理论形成的实践背景 |
二、列宁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实践 |
(一) 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基本理论 |
(二) 列宁关于民族自决权的基本理论 |
(三) 列宁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 |
(四) 列宁关于后进民族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认识及实践 |
(五) 列宁关于民族国家结构形式的认识与实践 |
三、斯大林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民族理论 |
(一) 斯大林基本上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定义 |
(二) 斯大林对民族问题理论所作的探索与实践 |
(三) 斯大林对民族平等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俄国实践中的经验及偏离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俄国实践中的经验 |
(二) 斯大林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过程中的偏离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条件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客观条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
(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
(二) 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可能性条件:传统的国家结构形式 |
(一) 传统的国家结构形式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提供了可能性模式 |
(二) 传统的国家结构形式在古代中国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实践背景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阶级基础: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实践主体: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 |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必备条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传播的内容及运用 |
五、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根本原因及国际背景 |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根本因素 |
(二)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国际背景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初步探索(1922年——1948年)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初步实践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萌芽 |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萌芽的完善以及意义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本形成(1949年——1957年)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形成的理论形态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形成的国家结构形式及其制度形态 |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形成的法制形态 |
(四)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形成的实践形态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曲折发展(1958年——1977年)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曲折发展进程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曲折发展的教训 |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深入推进(1978年——至今)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正常发展及其深入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丰富和发展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中国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基石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精髓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实质 |
(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
二、真正了解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
(一) 国情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立足点 |
(二) 深入认识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
三、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
(一)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
(二)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文化基因 |
(三) 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
四、以世界眼光不断吸收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
(一) 坚持世界眼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要求和体现 |
(二) 不断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
五、各族人民群众真正掌握理论,形成中国力量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是各族人民群众的实践体现 |
(二) 凝聚人心铸就中国力量 |
第七章 苏联解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挑战 |
一、苏联解体的民族因素判断: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苏联实践的失误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苏联实践中对民族主义的失误 |
(二) 联邦制民族共同体实践中的失误 |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苏联实践中理论认识上的失误 |
二、苏联解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挑战的主要表现 |
(一) 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权威的挑战 |
(二) 对民族跨越实践的挑战 |
(三) 对共产党执政的挑战 |
(四) 对民族发展方向的挑战 |
三、苏联解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现实启示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向 |
(二) 保证民族政策的连续性 |
(三)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保障无产阶级专政的纯洁性 |
(四) 科学认识民族主义 |
第八章 当前中国的民族问题与发展趋势 |
一、当前中国的民族问题 |
(一) 民族自身发展问题 |
(二)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问题 |
(三) 民族间的关系问题 |
(四) 少数民族社会发展问题 |
(五) 民族政策过程问题 |
二、当前中国民族发展的主要趋势 |
(一) 当前中国民族问题性质的转向:从阶级斗争性质向人民内部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性质的转向 |
(二) 民族问题实践逻辑的转向:从政治问题逐渐向社会问题的回归 |
(三) 民族问题空间维度转向复杂化:从简单的国际国内的民族问题向国际国内民族问题交织共存并复杂化的转向 |
(四) 民族身份的逻辑转向:从民族身份逐渐向公民和民族双重身份并存的转向 |
三、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原则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方向 |
(二) 强化国家意识 |
(三) 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列宁妥协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条件 |
一、列宁妥协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一) 激变的欧洲大国政治 |
(二) 改革与革命之间的俄国 |
(三) 俄国外交形势的变化 |
二、列宁妥协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妥协思想 |
(二) 西方社会传统妥协思想 |
(三) 矛盾的俄国社会政治文化 |
三、列宁妥协思想形成的实践需求 |
(一) 厘清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思想的需要 |
(二) 非常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斗争的需要 |
(三)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 |
第二章 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进程 |
一、列宁妥协思想的初步探索 |
(一) 党的建设初期的妥协思想 |
(二)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的妥协与斗争 |
(三) 首次提出辩证地分析妥协 |
二、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发展 |
(一) 首次明确妥协的概念 |
(二) 对妥协进行进一步区分 |
(三) 建构妥协思想的体系 |
三、列宁妥协思想的成熟完善 |
(一) 过渡时期的两次退却 |
(二) 及时停止退却 |
第三章 列宁妥协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经济建设中的妥协 |
(一) 土地所有制形式的转变 |
(二) 中农政策的转变 |
(三) 工作形式的转变 |
(四) 新经济政策的退却 |
二、政治联盟中的妥协 |
(一) 无产阶级政党对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妥协 |
(二) 苏维埃政府对文明资本家的妥协 |
(三) 苏维埃政府对资产阶级专家的妥协 |
(四) 苏维埃政府对被压迫民族的妥协 |
三、外交政策中的妥协 |
(一) 苏维埃政权的危机与机遇 |
(二) 保障“两制”和平共处 |
(三) 《布列斯特和约》的性质 |
(四) 反对“革命空谈” |
(五) 驳斥“左派”幼稚病 |
第四章 列宁妥协思想的评价及启示 |
一、妥协思想的评价 |
(一) 阐明了妥协思想的科学性与革命性 |
(二)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妥协理论 |
(三) 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现实基础 |
(四) 妥协思想的局限性 |
二、妥协思想的启示 |
(一) 坚持发展完善党的统一战线 |
(二) 推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新发展 |
(三) 开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平斗争的新方向 |
(四)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化领导权相关问题阐释 |
第一节 文化 |
一、文化概念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概念 |
第二节 领导权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权概念 |
二、威廉斯的领导权概念 |
三、后现代主义理论的领导权概念 |
第三节 文化领导权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
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
第二章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形成条件 |
第一节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十月革命前革命斗争亟需科学理论指导 |
二、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建设凸显文化的作用 |
第二节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学说提供了思想依据 |
二、对早期民粹主义思想的批判性继承 |
三、对普列汉诺夫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三节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形成的个人素养 |
一、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具有敢于批判的精神 |
三、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 |
第三章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
第一节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相关问题阐释 |
一、列宁文化概念的多语境性质 |
二、列宁的领导权意蕴 |
三、列宁文化领导权解读 |
第二节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核心 |
一、意识形态概念演变 |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确立 |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和特征 |
第三节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实施主体 |
一、工人阶级运动迫切需要无产阶级政党引领 |
二、无产阶级政党能够引领工人运动 |
三、无产阶级政党以文化领导权引领工人运动 |
第四节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实质 |
一、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
二、无产阶级政党理想信念转变为社会理想信念 |
第五节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特征 |
一、阶级性与科学性统一 |
二、阶段性和连贯性统一 |
三、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 |
四、本土性和国际性统一 |
第四章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文化领导权的建设路径 |
一、宣传鼓动占领思想阵地 |
二、创办报刊占领舆论阵地 |
三、文化建设提升文化素养 |
四、利用“文化遗产”巩固文化领导权 |
第二节 在回击错误思潮中扞卫马克思主义 |
一、与党内取消派和召回派斗争 |
二、批判经验批判主义 |
三、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 |
四、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义 |
五、十月革命胜利后对错误思潮批判 |
第五章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在当代中的发展 |
第一节 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建设 |
一、坚持无产阶级政党文化领导权主体地位 |
二、发挥政党领袖擎旗手作用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号召力 |
第二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
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
第三节 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一、无产阶级政党要有高度文化自觉 |
二、社会主义实践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良性互动坚定了文化自信 |
第四节 坚持和改善宣传工作的“灌输”方式 |
一、坚持科学灌输 |
二、坚持因材施教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解释力 |
三、坚持理论宣传与民众诉求结合增强灌输实效 |
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灌输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理论意义 |
1.1.2.1 有助于从政党这个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
1.1.2.2 有助于推进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研究 |
1.1.2.3 有助于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发展的规律 |
1.1.3 实践意义 |
1.1.3.1 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内容和形式 |
1.1.3.1 通过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故事,向世界传达中国的立场、声音,增进“四个自信”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有关政党政治的研究 |
1.2.1.1 政党制度 |
1.2.1.2 政党与民主关系 |
1.2.1.3 政党关系 |
1.2.2 有关协商民主的研究 |
1.2.2.1 协商民主的缘起及远景 |
1.2.2.2 协商民主的定义及特性 |
1.2.2.3 中外协商民主的差异及关联 |
1.2.2.4 协商民主的功用及路径 |
1.2.3 有关政党协商的研究 |
1.2.3.1 政党协商的介质及实质 |
1.2.3.2 政党协商的特性及价值 |
1.2.3.3 政党协商的运行体系及前景 |
1.2.4 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一、研究视角方面 |
第二、研究内容方面 |
第三、研究应用方面 |
第2章 政党政治与政党协商 |
2.1 民主政治的兴起与政党政治的发展 |
2.1.1 民主政治的兴起 |
2.1.2 政党政治的发展 |
2.2 民主政治中的选举和协商 |
2.2.1 选举民主是民主政治的基石 |
2.2.2 协商民主的复兴 |
2.2.3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 |
2.3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 |
2.3.1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 |
2.3.2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
2.4 西方多党制条件下的政党协商 |
2.4.1 西方国家政党协商的方式和途径 |
2.4.2 西方国家政党在竞争与协商上的特性 |
第3章 国际共运史上的政党协商及其经验教训 |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与多党合作理论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 |
3.1.2 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党合作理论 |
3.2 十月革命前后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及其嬗变、影响 |
3.2.1 十月革命前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 |
3.2.2 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 |
3.2.3 列宁政党协商思想嬗变的原因及影响 |
3.3 东欧四国的政党协商 |
3.3.1 东欧四国政党协商的政治基础 |
3.3.2 东欧四国政党协商的主要形式 |
3.4 国际共运史上政党协商的主要教训 |
3.4.1 无产阶级政党对政党协商的认识视角还较单一 |
3.4.2 无产阶级政党未能在协商合作中处理好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
第4章 中国政党协商的历史回顾 |
4.1 近代中国的政党政治 |
4.1.1 近代政党的缘起及党争 |
4.1.2 多党轮替制不适宜近代中国国情 |
4.2 民主革命时期的政党协商 |
4.2.1 大革命时期的政党协商 |
4.2.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
4.2.3 抗日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
4.2.4 解放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
4.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政党协商 |
4.3.1 建国初期的政党协商 |
4.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政党协商 |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新时代的政党协商 |
4.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政党协商的新局面 |
4.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党协商的新发展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理论之维 |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核心主题与逻辑起点 |
5.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核心主题 |
5.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逻辑起点 |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范畴 |
5.2.1 领导与合作 |
5.2.2 执政与参政 |
5.2.3 共识与监督 |
5.2.4 共建与共享 |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基本论断 |
5.3.1 特有形式论 |
5.3.2 主体责任论 |
5.3.3 整合力量论 |
5.3.4 规范建设论 |
5.3.5 民主决策论 |
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科学性 |
5.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来源于实践 |
5.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是开放、发展的学说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文化之维 |
6.1 破除不合时宜的“斗争哲学” |
6.1.1 “斗争哲学”的本意及其扭曲 |
6.1.2 “斗争哲学”对政党协商的消极影响 |
6.1.3 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在政党协商的运用 |
6.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6.2.1 和合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
6.2.2 中庸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
6.2.3 民本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
6.3 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文化的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
6.3.1 政党协商的中国特色 |
6.3.2 政党协商的国际比较 |
第7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制度之维 |
7.1 基本制度上的国家法律、政党政策与政协章程之三位一体 |
7.1.1 国家法律规范 |
7.1.2 政党政策规范 |
7.1.3 政协规章制度 |
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组织结构 |
7.2.1 人民政协的组织建设 |
7.2.2 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 |
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组织行为及过程 |
7.3.1 政党协商的程序 |
7.3.2 政党协商的途径 |
第8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实践之维 |
8.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政党协商 |
8.1.1 政党协商促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
8.1.2 政党协商彰显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显着特色 |
8.2 执政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政党协商 |
8.2.1 执政党能力建设与政党协商 |
8.2.2 政党协商促进执政党动员群众有序政治参与 |
8.3 参政党积极参政议政中的政党协商 |
8.3.1 参政党参与政党协商的内涵 |
8.3.2 参政党参与政党协商的内容与实践 |
8.3.2.1 大政方针 |
8.3.2.2 法律法规 |
8.3.2.3 重要人事 |
8.3.2.4 重要事务 |
第9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成就及其机遇、挑战 |
9.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历史性成就 |
9.1.1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
9.1.2 发展人民民主 |
9.1.3 实现政治稳定 |
9.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临的机遇 |
9.2.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9.2.2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
9.2.3 以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为世界政党政治贡献新的方案 |
9.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临的挑战 |
9.3.1 世界政党政治变化发展 |
9.3.2 社会阶级、阶层变化发展 |
9.3.3 政党协商运行机制需要不断与时俱进 |
第10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党协商的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列宁苏俄经济建设进程中的“改良主义”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列宁经济建设进程中“改良主义”思想的形成 |
一、列宁经济建设“改良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 |
(一) 俄共(布)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 |
(二) 战时共产主义的问题和实施新经济政策 |
二、列宁经济建设“改良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革命与改良的关系的思想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思想 |
第二章 列宁经济建设“改良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不摧毁旧的经济结构”的思想 |
(一) 发展小农经济和个体经济 |
(二) 发展自由贸易和商业 |
(三) 利用资本主义的作用 |
二、“审慎地逐渐地掌握”旧的经济结构 |
(一) 把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发展引上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
(二) 以法制的力量使苏俄国内的资本主义成为“循规蹈矩”的资本主义 |
三、关于经济建设进程中“改良主义”思想的特点 |
(一) 它是一个新事物 |
(二) 它是“渐进主义”的发展方式 |
(三)它是“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 |
第三章 、列宁经济建设“改良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启示 |
一、列宁“改良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 为苏俄带来了发展生产力和发展经济的机遇 |
(三) 为后来的无产阶级国家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经验 |
二、对当代中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启示 |
(一) 必须在实践中改革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二) 可以利用非社会主义的因素促进社会主义事业 |
(三) 克服前进过程中的曲折,推进事业向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编:梳理与溯源篇 |
引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和意义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程进程三维确定性研究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不定性研究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进程其他相关研究及综述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一、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二、论文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从“隔着纱窗”到“自定出流”:马克思主义中化早期历史进程的特征 |
第一节 难以落地的“旁流杂出” |
一、“各种不同的案脉和药方”纷早 |
二、历史的迫切性≠现实的可能性 |
第二节 “自定出流”:民族化和当代化的初步认识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内在要求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的路向 |
第二编:路径篇 |
第二章 “我和马克思主义” |
第一节 批驳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 |
一、对三民主义的历史性评价、甄别和批判 |
二、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批驳复古思潮或反动学说 |
第二节 译介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
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形态和理论形态所作的宣传 |
二、译介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科学和哲学文献 |
第三节 阐述马克思主义之内涵 |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之界定 |
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
第三章 “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中国国情课题 |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国情观” |
一、认识国情的路径和范式 |
二、概括了中国国情的“根本问题” |
第二节 “中国革命之争论问题”—中国国情的基本问题 |
一、政治、经济与文化思想及社会性质 |
二、中国革命的性质与阶段及前途 |
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四、无产阶级领导权及策略 |
第三编:“社会运动”之“社会律”篇 |
第四章 历史工具的自我修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
第一节 秉承无产阶级的建党原则 |
一、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工具性 |
二、摒弃机会主义建党思想 |
三、打造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
第二节 关注党的理论自身维度的建设 |
一、透析了党的阶级基础薄弱的成因 |
二、科学地阐述了党的性质、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三、坚持党的领导应注重策略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
四、强调党的组织原则的建设 |
第五章 历史抉择之平台的搭建:党的武装斗争理论及实践 |
第一节 中共武装斗争观之演进路向 |
一、国民革命之武装斗争观 |
二、后国民革命时期武装斗争观 |
第二节 “中国革命中之武装斗争问题” |
一、论证了武装斗争的一般规律 |
二、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 |
第六章 历史转换的枢纽:土地革命理论和实践 |
第一节 主导和主体为何不能“化合为一” |
一、理论和实践的非共轭现象 |
二、叠加效应掩隐下的土地革命理论和实践 |
第二节 土地革命理论和实践之历史交汇平台 |
一、总结了土地革命的经验教训 |
二、土地问题是农地革命的基点 |
三、富农是土地革命的策略之焦点 |
四、农民问题是土地革命的中心议题 |
第七章 历史发展的“社会的基础”:经济理论及实践观 |
第一节、中共早期经济思想及实践 |
一、承载着社会理想之经济理论思想 |
二、现实主义语境的经济理论和实践之建构 |
第二节、哲学视域下的经济理论观之构建 |
一、批驳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 |
二、商品经济不是社会制度属性的标尺 |
三、利用、重造资本的路径和机制 |
四、生产力标准的社会发展观 |
五、社会主义之经济观 |
第八章 文化、文艺思想理论之践行进路 |
第一节 中共中央文化文艺思想之高度意识形态性 |
一、宣传性和斗争性 |
二、实践倒逼机制催生下的中共文化文艺思想之进路 |
第二节 文化文艺思想理论之内在理路 |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文艺理论思想 |
二、文化文艺之时代性和阶级性 |
三、无产阶级文化文艺观的旨趣:承载现实,指向未来 |
四、基本路径:普洛革命的大众文艺 |
五、创造手段:革命现实主义 |
第四编:反思与当代意蕴篇 |
第九章 “历史的误会”:历史的使然性 |
第一节 “历史的误会”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
一、革命的曲折性折射出中共早期集体对历史时代性的探索性 |
二、共产国际主导因素叠加和放大了主体认知的复杂性 |
三、“历史的误会”是对“历史的事实”的诉求 |
第二节 理论、实践创新之主体的个性特征 |
一、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起点:高深的理论素养 |
二、理论、实践创新的源代码:残酷的高层历练 |
三、理论、实践创新的钥匙:独特的思维方式 |
四、实践和理论创造的内驱力:强烈的创新意识 |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的时代意蕴 |
第一节、崇高的理念是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 |
第二节 “三个向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之建构 |
结束语:厚重历史凝视下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学界研究现状 |
(二) 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形成的基础条件 |
一、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一) 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思想 |
(二)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代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 |
二、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形成的实践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 |
(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 |
(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 |
(四)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实践的经验总结 |
三、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形成的主体条件 |
(一) 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二) 强烈的问题意识 |
(三) 突出的改革创新精神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价值论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标 |
(一) 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
(二)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新局面 |
(三) 为世界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动因 |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 |
(一) 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 |
(二)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
(三) 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得以丰富和不断发展 |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成果 |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成果 |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历史意义 |
(一) 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 |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建国、兴国的正确道路 |
(三) 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发生了根本改变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建设论 |
一、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力量 |
(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 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强大保障 |
(三) 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保持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先进性 |
(四)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守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
二、培育提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推动力量 |
(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双为”方向、“双百”方针 |
(二) 以研究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 |
(三) 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研究、教学、宣传全过程 |
三、调动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推动力量 |
(一) 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群众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
(二) 以“中国梦”奋斗目标,动员人民群众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 |
(三) 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总结提升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方法论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 |
(一) 坚持实事求是 |
(二) 坚持问题导向 |
(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
(四) 借鉴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
(五) 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 |
(六) 坚持改革开放 |
二、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 |
(一) 学习马列主义及贯穿其中的基本原理 |
(二) 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三) 研究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 |
(四) 做到真学、常学、真懂、真用 |
三、分析和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 |
(一) 客观分析和准确掌握中国国情和具体实际 |
(二) 科学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 |
四、在实践探索中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 |
(一) 实践是理论之源,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二) 在关注和回答时代重大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 |
(三)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 |
五、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化 |
(一) 经验的理论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
(二) 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 |
六、坚持调查研究的根本方法 |
(一) 调查研究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二) 调查研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个环节之中 |
(三) 重视、坚持和运用好调查研究这一根本方法 |
第五章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的特点与价值意蕴 |
一、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的理论特点 |
(一) 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结合 |
(二)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双重凸显 |
(三) 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与深刻隽永的理论内容 |
二、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一) 对经典作家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二) 对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深化和创新 |
(三) 本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 |
三、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一) 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的理论成果 |
(二) 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的实践成果 |
四、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的世界意义 |
(一) 为社会主义国家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提供有益借鉴 |
(二) 为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中国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9)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列宁国家学说的继承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的列宁国家学说 |
2.1 马克思主义中的列宁主义 |
2.2 列宁主义中的列宁国家学说 |
第三章 时代与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
3.1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时代归属 |
3.2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 |
3.3 新时代与新国家 |
第四章 国家的本质与新民主主义国家形式 |
4.1 国家的本质 |
4.2 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 |
4.3 新民主主义国家与革命转变理论 |
第五章 国家政权机关与国家结构 |
5.1 特色议会民主制与苏维埃制 |
5.2 国家政权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
5.3 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与多民族统一国家 |
第六章 国家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
6.1 新国家的物质基础 |
6.2 公有制经济的理论与认识 |
6.3 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与认识 |
6.4 合作社经济的理论与认识 |
第七章 共产党执政理论 |
7.1 共产党的执政目标 |
7.2 共产党执政制度 |
7.3 共产党执政中的团结统一 |
7.4 共产党执政人才的培养 |
第八章 延安时期中共继承与创新列宁国家学说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启示 |
8.1 历史价值 |
8.2 现实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10)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缘起及选题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综述 |
(一) 研究概况 |
(二) 研究评析 |
(三) 关于研究本身的几点思考 |
第一章 概念的界定与理论来源 |
一、概念的定义与界限 |
(一) 制度的概念 |
(二) 党的制度相关概念 |
(三) 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相关概念 |
(四) 毛泽东思想语境中的制度概念 |
(五) 党的制度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
二、在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研究前应该厘清的几个问题 |
(一) 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地位不应否定 |
(二) 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研究对象 |
(三) 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与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关系 |
(四) 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与党的其他建设思想的关系 |
三、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 关于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
(二) 关于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三) 关于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
(四) 关于党内选举制度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
(五) 关于党内监督制度思想的理论来源 |
(六) 关于党对政权的领导制度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二章 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形成过程 |
一、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萌芽时期(1918-1927) |
(一) 脉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从早期酝酿向具体实践过渡 |
(二) 节点:创立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和《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的完成 |
(三) 特征: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开始萌发 |
二、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1927-1935) |
(一) 脉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从发动工农向武装斗争过渡 |
(二) 节点:三湾改编与古田会议 |
(三) 特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制度建设思想发展突出 |
三、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形成时期(1935-1949) |
(一) 脉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从指导地方向指导全党过渡 |
(二) 节点:遵义会议与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 |
(三) 特征:革命党制度建设思想体系框架基本建构完成 |
四、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成熟时期(1949-1956) |
(一) 脉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
(二) 节点: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
(三) 特征: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全面成熟 |
五、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曲折发展时期(1956-1976) |
(一) 脉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从总结借鉴向全面自主过渡 |
(二) 节点:中国共产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三) 特征: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在曲折中发展 |
第三章 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基本内容 |
一、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思想 |
(一) 党的集体领导制度思想 |
(二) 中央对地方领导制度思想 |
(三) 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制度思想 |
(四) 党对群众团体的领导制度思想 |
(五) 多党合作制度思想 |
(六) 党对军队领导制度思想 |
二、党的组织制度建设思想 |
(一) 毛泽东对党的组织制度的探索 |
(二) 毛泽东党的组织制度建设思想 |
(三) 党的组织制度建设成果概览 |
三、党的干部制度思想 |
(一) 毛泽东关于党的干部制度的探索 |
(二) 毛泽东党的干部制度思想内容 |
(三) 党的干部制度建设成果概览 |
四、党的监督制度思想 |
(一) 毛泽东对党的监督制度的探索 |
(二) 毛泽东党的监督制度思想内容 |
(三) 党的监督制度建设成果概览 |
五、党的管理制度建设思想 |
(一) 毛泽东对党的管理制度的探索 |
(二) 毛泽东党的管理制度思想内容 |
(三) 党的管理制度建设成果概览 |
六、党的宣传制度建设思想 |
(一) 毛泽东关于党的宣传制度的探索 |
(二) 毛泽东党的宣传制度思想的内容 |
(三) 党的宣传制度建设成果概览 |
第四章 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解析 |
一、毛泽东制度建党思想中的制度属性探讨 |
(一) 制度属性的质疑与评判标准 |
(二) 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特征 |
(三) 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建设思想的特例 |
二、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 |
(一) 人性善恶与制度设计 |
(二) 毛泽东对人性的看法 |
(三) 制度设计的路径选择 |
三、制度建设的技术抉择 |
(一) “人民主体”的实质正义追求 |
(二) “群众路线”的程序正义保障 |
(三) 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统一与偏离 |
四、制度调整的关键把握 |
(一) 三个选择 |
(二) 三对关系 |
(三) 四个要点 |
第五章 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意义与启示 |
一、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历史意义 |
(一)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制度建党中国化先河 |
(二) 提供了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 |
(三) 建构了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总体性框架 |
二、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
(一) 要把党的制度建设摆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位置 |
(二) 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就必须解决制度缺位和制度虚设问题 |
(三) 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的进程 |
(四) 要把党的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部分 |
(五) 要把党的制度建设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践有机统一起来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于研究成果 |
四、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理论在曲折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方国际关系流派视阈中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D]. 蔡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D]. 字振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2)
- [3]列宁妥协思想研究[D]. 孟冰寒.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郝俊霞. 安徽大学, 2019(02)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D]. 王轲. 华侨大学, 2018(12)
- [6]列宁苏俄经济建设进程中的“改良主义”思想[D]. 李如占.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7]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研究[D]. 王永乐.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06)
- [8]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研究[D]. 赵开开.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9]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列宁国家学说的继承与创新研究[D]. 张腾. 西北大学, 2019(01)
- [10]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研究[D]. 李艳丰. 湘潭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