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是怎样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的(论文文献综述)
陈曦[1](2013)在《论雷锋奉献精神》文中提出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一座永放光芒的灯塔,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突出雷锋奉献精神的研究,对于加强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对雷锋精神的研究方兴未艾,突出雷锋奉献精神的内涵、形成、影响和弘扬,是一个新的视角。这有利于抓住实质全面准确理解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作奉献活动持续广泛深入开展。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之际,在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团结一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际,全面而系统地研究雷锋奉献精神,作为一种新的探索和开拓,必然要求有所创新。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论证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由此而来,需要阐述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过程,并总结可资借鉴的主要经验;说明50年来,雷锋奉献精神以其对我国和国际社会的深远影响,必将成为全人类具有永恒价值的共同精神财富;提出全党全国人民弘扬雷锋奉献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群众性常态化的基本原则和实施办法。本论文包括导论,正文第一、二、三、四章,和结束语。导论的主要内容是,阐述本选题的重要意义,述评我国学术界对雷锋精神的研究现状,概括本论文的创新方面,简要介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阐述雷锋奉献精神的内涵、灵魂、支柱、基石和基本特征,论证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经过综合分析,概括雷锋精神的六个组成要素,论述雷锋奉献精神是贯穿各要素的核心要素,它最能体现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质,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第二章研究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过程,总结可供当前推动学雷锋活动借鉴的主要经验。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有三个发展阶段,即雷锋经历新旧社会对比,萌发做国家小主人翁的奉献精神阶段;在农工战线岗位上,产生报党恩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阶段;在解放军大熔炉里,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奉献精神阶段。本论文概括了三条可供推动学雷锋活动借鉴的主要经验:一是组织精心培育。二是个人严格要求。三是社会广泛倡导。第三章审视50年来雷锋奉献精神对我国和国际社会的深远影响,揭示雷锋奉献精神的重大价值和意义。50年来,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活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涌现出王杰、焦裕禄、刘英俊、张志新、张华、吴天祥、郭明义、庄仕华等一大批雷锋式先进人物。同时,雷锋奉献精神已经走出国门,成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本论文还着重分析了雷锋奉献精神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基本原因。强调雷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他伟大而平凡的特质,使其既令人景仰,又可亲可近、可学可及,成为全社会竞相学习的好榜样;雷锋奉献精神的广泛传播,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符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归结为一句话,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章从四个方面提出当前弘扬雷锋奉献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持续广泛深入开展的思路办法。第一,要认清当前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重要意义;第二,弘扬雷锋奉献精神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第三,弘扬雷锋奉献精神应当依靠四个主要途径;第四,弘扬雷锋奉献精神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并提出四个管用有效的办法。结束语主要是从作者对本论题研究的思想认识和切身体验中,概括说明了四个结论。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蒋晓侠[2](2014)在《雷锋精神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学界对雷锋精神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已有丰硕成果,但也显现出一些明显的不足。其中重要之点就是现有的研究更多地着眼于“现实的视角”来探讨雷锋精神问题,鲜有从“历史的视角”进行探讨的相关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必然要求我们在研究任何事物时都要考查它的历史起源和它的前提,研究雷锋精神亦应如此。基于此认识,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社会认识论和价值论相统一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雷锋精神的历史考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经济政治体制和人的思想价值观的变迁为切入点,探析经济体制、政治制度的转变、人的思想价值观的转换以及人之内在生成对雷锋精神的影响和作用,并由此考察雷锋精神的历史演变轨迹和演变规律。力图回答如下三个基本问题:一是雷锋精神演变的历史轨迹是什么?二是雷锋精神演变过程中蕴含了哪些规律?三是这些规律性认识对当下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有何启示?针对这三个问题,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同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多学科交叉等具体研究方法,形成了“厘清核心概念——探究发生逻辑——理析经验规律——提出改进策略”的分析思路。论文的基本结论有三:第一,随着时代变迁,雷锋精神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的同时,雷锋精神也由20世纪60年代的“热”到“文革”时期演变为“正”与“邪”的较量,再到改革开放时期呈现出由“疑”到“冷”、再到“冷热交织”、再度走热的历史演变轨迹。第二,雷锋精神的发展过程内含着三个规律性认识,即“三个统一”:雷锋精神的演变与人们的思想变迁和价值观转换相统一,雷锋精神的演变与人们的利益诉求方向相统一,雷锋精神的演变与人的全面发展进程相统一。第三,现阶段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意义和路径。按照以上研究思路,本文逻辑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导论、正文五章和结论。导论部分,主要包括问题缘起、相关研究现状综述、选题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和问题说明、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等。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本文的逻辑起点,首先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和讲话解读雷锋精神的内涵,概括雷锋精神内涵演变的过程,指出雷锋精神内涵的精髓即友善奉献;进而分析了雷锋精神的基点和实质,指出感恩是雷锋精神产生的原动力,报恩是感恩意识的实践转向,服务人民是感恩意识的升华和雷锋精神的实质;最后概括了雷锋精神的主要特征,即雷锋精神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先进性和普遍性的结合、实践性和群众性的结合。第二章对20世纪60年代的“雷锋热”进行考察,分析了60年代初期雷锋精神产生的宏观背景和微观条件,凝练了60年代学雷锋的盛况与经验教训。第三章:“文革”和两年徘徊时期雷锋精神“正”与“邪”的较量。“文革”对国民经济、民主法治、教育、思想和人际关系的破坏,使得雷锋精神被淡化。由于这一时期“左”的极端思想占据了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反映在弘扬雷锋精神上,就使得雷锋形象被丑化、雷锋精神被扭曲和极端化。本章主要剖析了“文革”期间雷锋精神淡化的社会背景,雷锋精神演绎为“正”与“邪”对立的原因及表现,进一步分析了两年徘徊中由“雷锋叔叔不在了”到学雷锋活动的恢复、提出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等,也为“文革”结束后雷锋精神的继续坚持和弘扬奠定了基础。第四章:改革开放时期雷锋精神“冷”与“热”的交织。首先探讨了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开展的一场雷锋精神的大讨论,分析了“怀疑论”、“过时论”、“雷锋精神与时俱进”几种观点。重点分析了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雷锋精神遭“质疑”和“冷遇”的原因、表现和负面影响。新时期通过对雷锋精神的再认识和学雷锋情况的考察,通过对雷锋精神“冷”“热”交织的反思,总结了新时期的“雷锋热”与上世纪60年代“雷锋热”的异同,以及新时期学雷锋活动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探索雷锋精神的历史演变与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和路径。本章是本选题的重点和落脚点,在以上各章对雷锋精神历史演变轨迹分析的基础上,进-步概括指出雷锋精神发生演变的主要原因,揭示了雷锋精神历史演变的规律,分析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即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不竭动力,为推进良好社会心态建设提供正能量。探讨了现阶段弘扬雷锋精神的路径。结束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总结,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有待进-步探讨的问题。
高翠欣[3](2014)在《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1世纪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时代的重大课题。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思想政治教育珍贵资源。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充分的智力和人才支持,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研究的主题是雷锋精神教育,教育对象是大学生,历史阶段是21世纪的新时期。论文详细回答了对新时期大学生开展雷锋精神教育“是什么(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为什么教育(价值、意义)、教育什么(目标、内容)和怎么教育(方法、路径)”等基本问题。论文遵循归纳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研究思路,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雷锋精神教育的基础理论、基本历程和现实意义、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理论基础以及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方法和路径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绪论。论述了论文的选题原因、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研究趋势和研究存在的不足,随后说明并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本文认为,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论文对雷锋精神、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概念的界定,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渊源、基本特征的归纳,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基本历程与现实意义的探讨,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方法与路径体系的构建等可以丰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容;二是,论文提出的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育路径,可以丰富和创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论文归纳了国内关于雷锋精神教育的研究特点,考察了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包括雷锋精神概念、内涵、本质(实质)和核心、特征、思想渊源、时代价值、弘扬路径以及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还检索了国外关于志愿精神培育的研究现状。作者认为,学术界对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还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入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关于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方面的专着。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归纳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哲学、教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问题,其研究成果是对雷锋精神教育研究的补充和深化。第二部分是论文的基础理论和逻辑前提部分。主要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概述了雷锋精神教育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界定了雷锋和雷锋精神等关键概念;讨论了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渊源以及基本特征并确定了雷锋精神内涵、辨析了雷锋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等几对概念。本文认为,雷锋精神就是以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言行实质为基本内容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概括化和系统化的雷锋式先进群体言行的理论总结。它具有实践性、先进性、群众性、时代性和人本性五个特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雷锋精神的三大思想渊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良好的党风、民风、社风是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最后对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辨析了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雷锋精神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几对概念。第三章主要论述了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和现实意义。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可以提供历史的借鉴,雷锋精神教育的现实意义是本论文的逻辑前提。第三章遵循从历史到现实、从宏观到微观的思路,总结了雷锋精神教育基本历程的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世纪,归纳了雷锋精神教育历程中表现的三个主要特点:教育理念上由单向利他的“以他为本”转向互利共赢的“以人为本”、教育内容上由单一层次纯粹的“学雷锋做好事”到多层次生活化的学雷锋以及实践方式上由简单模仿雷锋的外在行为转为努力学习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准确把握雷锋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与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以及加强领导、创新体制机制等四个历史启示。最后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论述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现实意义。论文认为,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具有对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的现实意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培育国家创新型人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在微观角度,论文认为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具有培养个体政治素质、构建个体精神家园、养成个体德性和实现个体可持续发展等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四方面现实意义。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遵循归纳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逻辑思路,全面考察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现状与影响因素、理论基础、目标与内容以及方法与路径。主要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第四章是现状调查和分析部分。在这一部分,论文从历史角度和实证调研的角度全面考察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现状与影响因素。从历史上看,大学生是历次学雷锋活动的主体,充当着急先锋的角色,同时,学雷锋活动也促进了大学生的成长,造就了数以百万计的新中国的建设人才。从实证调研的角度,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新时期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同心态复杂;存在对雷锋精神价值、雷锋精神内涵和作用认知模糊和消极状况;在突发事件中表现慎重和犹豫。论文也总结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中途径多样、课堂讲授途径发挥重要作用以及公益活动的载体创新等三条成功经验并归纳了教育资源整合乏力、方法途径单一和长效机制缺失等三个主要问题。论文分析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客观和主观影响因素认为,客观方面的影响因素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弱化性、道德环境的制约性、网络的冲击性和传统学雷锋活动的局限性等;主观方面的影响因素有大学生心理的未成熟性、趋功利的价值观和随波逐流的认知倾向等。第五章,阐述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和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观点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价值是人的本质的外化;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每个人”、人的社会关系、人的活动和能力以及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认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还系统阐述了灌输的理论指导、灌输的主客体、灌输的主要内容以及灌输的手段方法等。马克思主义榜样教育理论则认为,榜样教育要从“现实的人”出发,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发挥榜样的引领和激励作用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中,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归纳、形成了包含青年教育目的、青年教育原则、青年教育内容和青年教育方法等的中国化青年教育思想。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和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论文分析了主体与客体范畴并提出了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要点主要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回归生活的教育内容以及对话沟通、情理交融的教育方式等;分析了思想与行为范畴并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设计和教育对象自身三个角度讨论了思想与行为这对范畴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要求;分析了个人与社会范畴并阐述了其对思想政治教育阶级性、功能和教育目标的规定。这些理论、观点和思想为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六章构建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根据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个体发展需要,论文首先讨论确定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相统一、整体性与层次性相兼顾、传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等三条原则,这是选择和确定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基本法则。在充分考虑时代特征、社会需求和新时期大学生身心特点等确定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的现实根据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包含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个体目标三个层次的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目标体系,并论述了三层目标的具体含义。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以大学生优良品质生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论文从思想观念与思想认同、政治观点与政治情感、道德品质与道德践行以及敬业奉献与创新创业教育四个维度把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内容归纳为雷锋精神内涵和生成过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集体主义价值观、政治立场、政治情感、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参与、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等十项。从内容性质看,雷锋精神内涵和生成过程教育是总纲,是对雷锋精神的全面认知和个体品德形成过程的方法借鉴;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集体主义价值观、政治立场、政治情感、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参与、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等则分别从政治素质、职业素质等侧面进行了详细论述。这十项具体内容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内容体系。第七章构建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方法与路径体系。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论文首先确定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方法和路径构建的新观念:教育思维观念方面主要包括关系思维、系统思维和开放思维;教育对象观念方面主要有实践观念、情感观念和过程观念;教育价值观念方面主要有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观念。这些创新的观念是构建适切的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方法和路径的基础。在内容上,雷锋精神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能够适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方法,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时代的不同和大学生这一教育对象的不同,要取得好的效果,方法和路径的适切性是非常重要的。为此,论文提出了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结合、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以及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相结合等四种教育方法,在坚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直接教育、教育、显性教育和共性教育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了四对教育的相对平衡,这是在对新时期大学生身心特点和雷锋精神本身特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和构建的:论文还根据雷锋精神本身的实践性、新时期大学生生活的社会空间特点以及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呼唤等设计了实践-认识-实践、现实-虚拟-现实、课堂-课外-课堂以及问题-解答-问题-解答等四条具体路径。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结尾部分。包括结语、致谢、参考文献等内容。
彭庆红,崔晓丹[4](2020)在《学雷锋活动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初探——基于《人民日报》1963—2018年“学雷锋”报道的文献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雷锋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榜样人物,其所代表的雷锋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学雷锋活动也发展成为我国典型的基层群众性教育活动。通过对《人民日报》1963—2018年"学雷锋"活动报道的分析,考察56年来学雷锋活动的阶段性、内容与形式、组织与参与的演变过程,发现学雷锋活动的组织发动呈现自上而下、主题内容呈现与时俱进、时间选择呈现集中分布的整体特征,并且,这一演变与人们的思想变迁发展、利益诉求方向、社会发展进程相统一。科学认识、准确把握学雷锋活动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对于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引导群众性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和平区五·七中学党支部[5](1977)在《我们是怎样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的》文中研究说明 为了贯彻落实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上学期我们提出了“抓纲治校,学雷锋,争三好”的战斗口号,在师生中进行了加强组织纪律性和为革命而教有功,为革命而学光荣的教育,从六月份开始,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的教育活动。现在,学校面貌开始发生了变化。学生中雷锋精神大发扬,打架骂街的少了,破坏公物的少了,违犯纪律的少了,为人民服务做好事的多了,自觉
牛婧[6](2014)在《雷锋精神的普及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据》文中指出雷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培养的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优秀典型。全民学雷锋活动之所以历经五十年长盛不衰,与中国共产党对雷锋精神持续的宣传普及分不开。回顾五十年雷锋精神普及的历史进程,它走过了一段并不平坦之路,经历了一个既有高潮又有低谷,既有成就又有失误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民日报》的宣传普及工作最为持久、影响最大,其对雷锋精神的阐释根据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及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的变化而变化,能够比较具体的反映出五十年来雷锋精神普及工作的发展状况,非常具有代表性。以《人民日报》的学雷锋报道为依据,研究五十年雷锋精神普及工作的发展历程,全面总结经验教训,对于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镜鉴作用。雷锋精神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其产生和普及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雷锋精神普及的根本前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是雷锋精神普及的重要思想条件,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雷锋精神普及的重要历史条件。20世纪60年代初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人民日报》的雷锋精神宣传普及工作一直带有比较浓厚的阶级斗争色彩,经历了初始阶段、第一次高潮、曲折发展三个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人民日报》对雷锋精神的宣传普及完全摆脱了阶级斗争思想的束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商品经济大潮、新世纪三个时期。《人民日报》宣传普及雷锋精神五十年,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党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亦存在不足之处,总结历史经验,普及雷锋精神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持之以恒和科学引领。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体现科学性;坚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坚持持之以恒,体现经常性。
高炜[7](2003)在《论雷锋精神的时代特点与学雷锋活动的发展趋势》文中提出雷锋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对光荣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学雷锋活动以它40年常学常新的历史,展示出它深入发展的轨迹和趋势:内容日渐丰富,时代性增强,群众性日益广泛,全民性特点突出,真实性、经常性、规范性、制度性特点凸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形式。
喻瑜,唐瑞,刘阳[8](2012)在《高校开展学雷锋活动存在的问题与思考》文中指出高等院校从育人的责任和使命出发,开展学雷锋活动,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成就有目共睹。然而,新时期的价值多元和经济全球化,使许多人程度不同地质疑轰轰烈烈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高校学雷锋活动的成就与不足,学雷锋活动重在实践、贵在坚持等问题,做了有益的探索。学雷锋活动需要结合新时期特点,从丰富内涵、创新方法、改进成效评价方式入手,将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刘欣竾[9](2013)在《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文中指出雷锋精神是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深刻的时代内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奋发前行。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如何实现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使雷锋精神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为雷锋精神的传人,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论文由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构成。绪论:主要论述了选题缘由、文献综述、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理论阐释。本章作为论文的逻辑起点,主要内容包括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释义、提出依据和重要意义三个方面。解析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等核心概念,阐述了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内涵。在对学雷锋活动的历史回顾和现实审视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提出依据。从大学生学雷锋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生全面发展三方面论述了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重要意义。第二章: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应然要求。这是论文的重点也是难点。从大学生学雷锋活动的基本要素出发破解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基本理论问题,解决“应然”层面的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问题,认为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应做到时间经常化、内容丰富化、形式时代化、主体自觉化和管理科学化。第三章:促进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有效措施。依据学雷锋活动的“应然”状态,从组织领导、理论教育、舆论氛围、主体能动性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加强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有效措施。
段豪杰[10](2013)在《《人民日报》雷锋报道的话语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典型人物历来被政府和人民所推崇,他们的形象与光荣事迹也是主流媒体报道的重点。典型人物在宣传主流价值观、凝聚社会向心力上具有强大的作用。因此,建国后党和政府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的任务和政治诉求,先后树立了许多英雄和榜样。作为中国共产党党报的《人民日报》在形象宣传、舆论引导方面充分发挥了“喉舌”功能,通过数十年不遗余力的报道使官方意识形态深入人心。这其中雷锋无疑是最成功的一个,学雷锋活动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社会现象,雷锋精神也是很多人心中坚定不移的信仰。本文对建国后《人民日报》雷锋报道进行话语分析,力图从更深刻的社会层面揭示雷锋相关文本的意义形成,旨在探索党报对雷锋话语建构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背后的社会意识形态因素。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笔者通过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出样本,运用荷兰学者梵·迪克和英国学者诺曼·费尔克拉夫的话语理论对雷锋形象及雷锋精神进行历时性考察和对比分析,并试图回答三个问题:雷锋形象是如何被建构的?不同时期的话语建构中有什么样的差异?这些差异出现的深层社会原因是什么?除第一章绪论外,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话语与话语理论的相关概念和内涵。重点研究了梵·迪克的新闻图示和诺曼·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方法。第三章是本文最主要的部分。笔者首先介绍了50年《人民日报》的雷锋报道的总体概况,然后分别从宏观结构、微观结构、风格与修辞、连贯性与互文性方面对文本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中发现了雷锋报道的特点和雷锋形象演变的过程。第四章从话语与社会变迁的角度分析了雷锋形象演变的深层原因,即意识形态环境的变化和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的成长。
二、我们是怎样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是怎样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的(论文提纲范文)
(1)论雷锋奉献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重要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论文创新方面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雷锋奉献精神概述 |
第一节 雷锋精神的界定和要素 |
一、雷锋精神的界定 |
二、雷锋精神的要素 |
第二节 雷锋奉献精神的构成和特征 |
一、雷锋奉献精神的构成 |
二、雷锋奉献精神的特征 |
第三节 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 |
一、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核心要素 |
二、雷锋奉献精神贯穿雷锋精神的各要素 |
第二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 |
第一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思想基础 |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孕育雷锋奉献精神的沃土 |
二、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是孕育雷锋奉献精神的源泉 |
第二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其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为其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
第三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基本过程 |
一、在新旧社会对比中,萌发做国家小主人翁的奉献精神 |
二、在农工战线岗位上,产生报党恩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 |
三、在解放军大熔炉里,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奉献精神 |
第四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主要经验 |
一、组织精心培育 |
二、个人严格要求 |
三、社会广泛倡导 |
第三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影响 |
第一节 六十年代前半期 |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 |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 |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 |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 |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 |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 |
第四节 雷锋奉献精神已经成为全人类宝贵精神财富 |
一、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学雷锋作奉献 |
二、国外推崇雷锋奉献精神重要案例 |
第四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弘扬 |
第一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重要意义 |
一、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二、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三、有利于坚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第二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基本原则 |
一、党员干部表率原则 |
二、群众性常态化原则 |
三、与时俱进创新原则 |
第三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主要途径 |
一、围绕发展主题,深化奉献教育 |
二、立足现实生活,拓展奉献实践 |
三、树立当代雷锋,引领奉献风尚 |
四、扶持志愿团队,凝聚奉献合力 |
第四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组织领导 |
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
二、建立健全可持续的运行机制 |
三、营造和维护良好的舆论环境 |
四、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雷锋精神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内有关雷锋精神的研究现状 |
(二)国外有关雷锋精神的研究现状 |
(三)自己的见解 |
三、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雷锋精神的解读 |
一、雷锋精神的内涵 |
(一)从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中解读雷锋精神 |
(二)从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中归纳雷锋精神内涵演绎 |
(三)雷锋精神的内涵和精髓 |
二、雷锋精神的基点和实质 |
(一)感恩——雷锋精神产生的原动力 |
(二)报恩——感恩意识的实践转向 |
(三)服务人民——感恩意识的升华和雷锋精神的实质 |
三、雷锋精神的主要特征 |
(一)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结合 |
(二)先进性和普遍性的结合 |
(三)实践性和群众性的结合 |
第二章 20世纪60年代“雷锋热”的历史考察 |
一、雷锋精神形成的宏观背景 |
(一)紧张的国际周边环境 |
(二)复杂的国内环境 |
(三)“不忘本”的美德传统 |
二、60年代“雷锋热”的微观条件 |
(一)毛泽东的号召 |
(二)党的威信所向 |
(三)群众愿望所需 |
(四)政治身份的激励 |
(五)雷锋的个人特质 |
三、60年代弘扬雷锋精神情况 |
(一)60年代学雷锋内容 |
(二)“雷锋热”的产生和学雷锋形式 |
(三)60年代学雷锋特点 |
(四)60年代学雷锋经验教训 |
第三章 “文革”和两年徘徊时期雷锋精神“正”与“邪”的较量 |
一、“文革”期间学雷锋背景 |
(一)“雷锋热”向“革命热”转变 |
(二)“文革”对社会发展的破坏 |
(三)“文革”对人的摧残 |
二、“文革”期间雷锋精神“正”与“邪”的较量 |
(一)雷锋精神演绎为“正”“邪”对立原因 |
(二)雷锋精神演绎的“正气” |
(三)有关雷锋和雷锋精神的“歪理邪说” |
(四)“文革”和“两年徘徊时期”学雷锋概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雷锋精神“冷”与“热”的交织 |
一、改革开放初期雷锋精神大辩论 |
(一)雷锋精神怀疑论 |
(二)雷锋精神过时论 |
(三)雷锋精神与时俱进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雷锋精神遭“冷”遇 |
(一)雷锋精神遇“冷”的原因分析 |
(二)雷锋精神遇“冷”的表现形式 |
(三)雷锋精神遇“冷”的负面影响 |
三、新世纪雷锋精神再度热起 |
(一)雷锋精神的再认识 |
(二)雷锋精神走热的考察 |
(三)两次“雷锋热”比较 |
第五章 雷锋精神历史演变与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和路径 |
一、雷锋精神演变原因 |
(一)经济体制的变革 |
(二)政治结构的转变 |
(三)思想和价值观的转换 |
(四)人之内在生成的影响 |
二、雷锋精神演变规律 |
(一)雷锋精神演变与人们思想变迁和价值观转换相统一 |
(二)雷锋精神演变与人们利益诉求方向相统一 |
(三)雷锋精神演变与社会和人发展进程相统一 |
三、现阶段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和路径 |
(一)现阶段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 |
(二)现阶段弘扬雷锋精神面临的困境 |
(三)现阶段弘扬雷锋精神面临困境的原因 |
(四)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的路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后记 |
(3)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关于雷锋精神教育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关于志愿精神培育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趋势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基础理论 |
§2.1 雷锋精神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雷锋 |
2.1.2 雷锋精神 |
§2.2 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和雷锋精神的基本特征 |
2.2.1 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2.2.2 雷锋精神的思想渊源 |
2.2.3 雷锋精神的基本特征 |
§2.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 |
2.3.1 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的关系 |
2.3.2 雷锋精神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3.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内涵 |
第三章 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与现实意义 |
§3.1 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与启示 |
3.1.1 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与特点 |
3.1.2 雷锋精神教育的历史意义与历史启示 |
§3.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
3.2.1 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
3.2.2 是培养国家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
3.2.3 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需要 |
3.2.4 是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3.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现实意义 |
3.3.1 是培养大学生个体政治素质的需要 |
3.3.2 是构建大学生个体精神家园的需要 |
3.3.3 是养成大学生个体德性的需要 |
3.3.4 是实现大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第四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现状与影响因素 |
§4.1 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同状况 |
4.1.1 从历史角度考察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同状况 |
4.1.2 从实证调研角度考察新时期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同状况 |
§4.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现状 |
4.2.1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成功经验 |
4.2.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主要问题 |
§4.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影响因素 |
4.3.1 客观因素 |
4.3.2 主观因素 |
第五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理论基础 |
§5.1 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 |
5.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5.1.2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 |
5.1.3 马克思主义的榜样教育理论 |
§5.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 |
5.2.1 青年教育的目的 |
5.2.2 青年教育的原则 |
5.2.3 青年教育的内容 |
5.2.4 青年教育的方法 |
§5.3 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5.3.1 主体与客体 |
5.3.2 思想和行为 |
5.3.3 个人与社会 |
第六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6.1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确定原则 |
6.1.1 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原则 |
6.1.2 整体性和层次性相兼顾的原则 |
6.1.3 传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
§6.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及其体系 |
6.2.1 总体目标 |
6.2.2 具体目标 |
6.2.3 个体目标 |
§6.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内容及其体系 |
6.3.1 思想观念与思想认同教育 |
6.3.2 政治观点与政治情感教育 |
6.3.3 道德品质与道德践行教育 |
6.3.4 敬业奉献与创新创业教育 |
第七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
§7.1 构建教育方法与路径体系需要建立的新观念 |
7.1.1 教育思维观念 |
7.1.2 教育对象观念 |
7.1.3 教育价值观念 |
§7.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方法 |
7.2.1 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结合 |
7.2.2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7.2.3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7.2.4 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
§7.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路径 |
7.3.1 实践-认识-实践 |
7.3.2 现实-虚拟-现实 |
7.3.3 课堂-课外-课堂 |
7.3.4 问题-解答-问题-解答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学雷锋活动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初探——基于《人民日报》1963—2018年“学雷锋”报道的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
1. 研究阶段 |
2. 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三、学雷锋活动的发展演变分析 |
1. 阶段性分析:主题与时代主旋律紧密结合 |
2. 内容分析:理想信念学习与道德素质培养并存 |
3. 形式分析:理论学习与实践弘扬并重 |
4. 组织参与分析:青少年和军官成为主要活动群体 |
四、学雷锋活动的整体特征与演变规律 |
1. 整体特征 |
2. 演变规律 |
五、结论与建议 |
1. 加强组织创新,形成上下联动,推动人们的精神文明素质提高 |
2. 注重动力更新,丰富雷锋精神内涵,切实满足人们的利益需求 |
3. 推动机制改革,完善常态化项目,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
4. 强化网络建设,维护英雄形象,坚持践行雷锋精神 |
(6)雷锋精神的普及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据(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及难点 |
(二)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雷锋精神普及的社会历史条件 |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雷锋精神普及的根本前提 |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是雷锋精神普及的重要思想条件 |
三、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雷锋精神普及的重要历史条件 |
第二章 雷锋精神普及的历程考察(上) |
一、1960-1963年:雷锋精神普及的初始阶段 |
二、1963—1966年:雷锋精神普及的第一次高潮 |
三、1966—1978年:雷锋精神普及的曲折 |
(一) 1966—1976年:雷锋精神普及的畸形发展 |
(二) 1977—1978年:雷锋精神普及开始走出低谷 |
第三章 雷锋精神普及的历程考察(下) |
一、1979—1983年:迈入新时期的雷锋精神普及 |
二、1984—1989年:商品经济大潮中的雷锋精神普及 |
三、1990—2013年:雷锋精神普及的新阶段 |
(一) 1990年代:雷锋精神普及向纵深发展 |
(二) 新世纪:雷锋精神普及的常态化 |
第四章 雷锋精神普及的历史经验 |
一、雷锋精神普及的历史作用 |
(一) 为新中国建设凝聚了重要的精神力量,促进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发展 |
(二) 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宝贵资源,引领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 |
(三) 为党的建设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推进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
二、雷锋精神普及之不足 |
(一) 雷锋精神宣传普及中存在片面性 |
(二) 雷锋精神宣传普及中存在形式主义 |
(三) 雷锋精神宣传普及中存在过度的政治化倾向 |
三、雷锋精神普及的历史经验 |
(一) 普及雷锋精神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
(二) 普及雷锋精神必须坚持持之以恒 |
(三) 普及雷锋精神必须坚持科学引领 |
第五章 雷锋精神普及的历史启迪 |
一、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体现科学性 |
(一)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
(二) 坚持贴近实际,增强宣传普及的针对性 |
二、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
(一)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推进雷锋精神普及的创新 |
(二)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创新宣传学习雷锋精神的载体 |
三、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必须坚持持之以恒,体现经常性 |
(一) 抓好雷锋精神宣传、研究工作,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
(二) 广泛开展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雷锋精神宣传普及活动 |
(三) 雷锋精神普及必须强化制度安排,建立常态化保障机制 |
(四) 雷锋精神普及必须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论雷锋精神的时代特点与学雷锋活动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升华 |
二、学雷锋活动是我们社会永远的时尚风景 |
三、学雷锋活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
(8)高校开展学雷锋活动存在的问题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高校学雷锋活动取得的成效 |
2 当前高校学雷锋活动面临的困境 |
3 解决高校学雷锋活动困境的措施 |
3.1 提高对学雷锋活动的认识 |
3.2 将高校学雷锋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3.3 学雷锋活动重在实践、贵在坚持 |
4 结语 |
(9)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缅怀雷锋同志,契合时机性 |
(二) 紧跟政策大局,突出前沿性 |
(三) 回应现实尴尬,解决紧迫性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理论阐释 |
一、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释义 |
(一) 学雷锋活动界定 |
(二) 常态化剖析 |
(三) 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厘定 |
二、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提出依据 |
(一) 雷锋精神道德回归的历史依据 |
(二) 雷锋精神时代价值的现实依据 |
三、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重要意义 |
(一) 推进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健康持续有效开展 |
(二)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三) 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第二章 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应然要求 |
一、大学生学雷锋活动时间经常化 |
(一) 搞好“三月学雷锋活动” |
(二) 贯穿大学生生活全过程 |
二、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内容丰富化 |
(一) 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 |
(二) 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
(三) 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 |
(四) 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 |
(五) 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
三、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形式时代化 |
(一) 志愿者活动 |
(二) 义工服务 |
(三) 雷锋超市 |
四、大学生学雷锋活动主体自觉化 |
(一) 教育者主导 |
(二) 大学生主动 |
五、大学生学雷锋活动管理科学化 |
(一) 制度健全 |
(二) 工作规范 |
(三) 注重实效 |
第三章 促进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有效措施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一) 党委充分重视 |
(二) 健全组织机构 |
(三) 明确工作责任 |
(四) 领导带头示范 |
二、重视理论教育 |
(一)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
(二) 强化党团组织理论学习功能 |
(三) 注重新媒体理论引领职责 |
三、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
(一) 加大媒体宣传 |
(二) 丰富校园文体活动 |
(三) 发挥“活雷锋”的辐射效应 |
(四) 巧用社会重大事件 |
四、发挥主体性作用 |
(一) 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
(二) 积极参加主题活动 |
(三) 主动创新活动形式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10)《人民日报》雷锋报道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设计 |
1.2.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作为话语的新闻:话语理论与新闻研究 |
2.1 话语与话语理论 |
2.1.1 话语内涵及特征 |
2.1.2 话语理论与话语分析的两种向度 |
2.2 新闻话语分析 |
2.2.1 作为话语的新闻 |
2.2.2 梵·迪克新闻话语分析框架 |
2.2.3 费尔克拉夫新闻话语分析框架 |
第3章 50年《人民日报》雷锋报道的话语分析 |
3.1 1963—2012年《人民日报》雷锋报道的总体概况 |
3.2 宏观文本分析:宏观结构与新闻图示 |
3.3 微观结构分析:主题的实现方法 |
3.4 报道风格与修辞分析 |
3.4.1 措辞风格与色彩 |
3.4.2 比喻 |
3.4.3 整句与散句 |
3.4.4 引语方式 |
3.5 连贯性与互文性分析 |
3.6 50年雷锋报道的特点和新闻话语变化趋势 |
3.6.1 50年《人民日报》雷锋报道的不变之处 |
3.6.2 雷锋新闻话语变化趋势 |
3.7 50年来雷锋形象及雷锋精神的界定 |
3.7.1 社论类文本对雷锋形象和雷锋精神的界定 |
3.7.2 雷锋形象与雷锋精神的演变 |
第4章 雷锋形象演变与中国社会变迁 |
4.1 雷锋形象演变与意识形态环境的变化 |
4.1.1 革命型意识形态 |
4.1.2 建设型意识形态 |
4.1.3 和谐型意识形态 |
4.2 雷锋形象演变与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我们是怎样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的(论文参考文献)
- [1]论雷锋奉献精神[D]. 陈曦.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2]雷锋精神的历史考察[D]. 蒋晓侠. 首都师范大学, 2014(09)
- [3]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D]. 高翠欣. 中国地质大学, 2014(12)
- [4]学雷锋活动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初探——基于《人民日报》1963—2018年“学雷锋”报道的文献分析[J]. 彭庆红,崔晓丹. 中国青年研究, 2020(01)
- [5]我们是怎样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的[J]. 和平区五·七中学党支部. 天津教育, 1977(09)
- [6]雷锋精神的普及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据[D]. 牛婧.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2)
- [7]论雷锋精神的时代特点与学雷锋活动的发展趋势[J]. 高炜.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3(04)
- [8]高校开展学雷锋活动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 喻瑜,唐瑞,刘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 [9]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D]. 刘欣竾. 西南大学, 2013(12)
- [10]《人民日报》雷锋报道的话语分析[D]. 段豪杰.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