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江战国墓发掘简报(论文文献综述)
陈剑[1](2021)在《岷江流域2019年度考古工作撷英》文中研究说明岷江中游地区先秦时期聚落及墓葬考古有新的发现,如宝墩、三观村遗址及五里村、双龙村墓地等;秦汉至元明清时期的遗址与墓地发掘也有不少收获,如大湾墓地、三苏祠式苏轩遗址等;成都中心城区如正府街遗址、东华门遗址等城市考古成果表明秦汉以来的成都核心生活区就在现在的成都市中心。本年度出版了《成都考古发现(2016)》《成都包家梁子墓地考古发掘报告》《川西北高原史前考古发现与研究》等考古发掘报告及简报。"茂县营盘山遗址与古蜀之源"学术研讨会、纪念三星堆遗址发现90周年研讨及展览等学术研讨活动,有利于提升岷江流域考古研究工作。
刘安鲁[2](2020)在《山东出土东周异域诸国青铜器及其历史背景探析》文中研究指明自夏商以来,一直到东周时期,山东地区呈现出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合的过程,这也就造就了山东地区独特的文化特征。东周时期山东地区古国众多,与周边诸国产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个古国间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人员的交流、器物的流通、文化的传播及国家的融合。作为史料的两大重要来源,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献为我们构建出先秦古国的基本脉络,在东周时期,最重要的出土文献当属青铜器铭文。本文通过对山东地区出土的有明确国属铭文的东周青铜器进行梳理和探究,试图从古文字学、器物学、历史文献学三个角度剖析这些异域诸国青铜器来到山东的原因。本文的整体构建建立在山东地区出土东周青铜器的基础之上,着力挖掘符合条件青铜器的第一手考古资料,提取相关墓葬信息,共梳理出陈、黄、江、樊、楚、吴、徐、宋、北燕9个东周古国的16件出土于山东的具铭青铜器,着重阐释分析了每一件器物的铭文隶定和铭文释义。文章通过历史文献的分析和研究,还原出器物原属国的历史背景,对这9个古国的始封、始封地、世系与存灭进行了详细的逻辑构建,为理解器物出现在山东的原因建立了基础。再通过器物类型学、年代学等研究,结合相关的墓葬信息,推断出其中最可能的原因。综合上述研究,文章认为从出土地点上看,南方诸国器物主要集中在鲁中南的鲁国、莒国、邾国等邻近国家,中原和北方诸国器物则在鲁中、鲁北地区,这与文化传播的地理特性是一致的。从传播原因上看,这些器物大多都是通过会盟、联姻、战争等因素而来,为我们理解东周古国间文化因素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
周凤[3](2020)在《川陕交通研究 ——先秦时期川陕之间文化交流》文中研究表明交通研究对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是非常重要,尤其是川陕交通的研究对于三星堆的青铜来源之谜的研究是非常有用的。文章研究的对象是中原通向巴蜀之间的交通道路,主要是以汉中地区为枢纽的,向北穿越秦岭的北方道路和向南穿越大巴山的南方道路。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这一地区的古地理概况进行全面的考察和梳理,结合前人的研究和相关的考古资料,分别对这个地区的山脉、河流、地理单元以及政区沿革进行整理和研究,使人们对川陕之间的道路的艰难开凿有一个清晰的空间认识。第二部分:文章分别从新石器时期、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战国三个时段研究,同时就关中地区、汉中地区以及巴蜀地区的考古遗址进行对比研究;第三部分:主要是基于前文对川陕地区地理环境、考古器物对比及文献资料的结合,总结川陕道路开凿的原因和梳理川陕之间的道路情况;最后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来进一步概括交通交往的道路。文章主要用考古学资料、历史文献、古文字和碑刻学相关资料和历史地理学的相关材料,希望能在川陕交通道路的历史探源上做出一份绵薄的力量。秦之前川陕交通研究比较薄弱,尤其是在三代之前的新石器时代,古人在交通方面的开凿通常表现为文化的交流(单纯的文化交流和文化的占领),没有文献资料可寻,只能通过考古的器物比较和地理环境分析的方式来研究。所以该文章只是一个尝试,关于这方面的深入研究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掘资料和更多的人去研究和探索。
杨欢[4](2020)在《宁镇地区汉代墓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墓葬作为一种特殊文化遗存,再现了墓主生前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丧葬习俗,是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最直观的反映。宁镇地区古代文化遗存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交汇之处,文化具有多样性,本文选择宁镇地区汉代墓葬作为研究对象,将考古资料与历史背景合二为一,探讨宁镇地区汉代文化的特点与发展脉络。依据墓葬构筑材料的不同,宁镇地区汉墓分为土坑墓、土坑木椁墓、砖室墓三大主要类型。在此基础上,划分墓葬型式,梳理宁镇地区汉墓结构的演变脉络,发现宁镇地区汉墓存在着竖穴土坑木椁墓向木顶石椁墓、木顶砖室墓再向砖室墓转变的历时性发展过程,土坑墓有被木椁墓逐渐取代的趋势。土坑墓呈现出无葬具向有葬具,无墓道向有墓道的转变趋势。土坑木椁墓存在单箱向分箱,单棺向双棺的早晚演变规律。砖室墓整体上表现出单室向双室,平面形状由规则向不规则转变的动态演变趋势。宁镇地区汉墓中常见的陶器组合,依据陶器性质及功能规律分为仿铜陶礼器组、日用陶器组和模型明器组,不同组别陶器的时间分布以及在不同型式墓葬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宁镇地区随葬品组合经历了仿铜陶礼器向日常生活用器及模型明器的阶段性变化,反映出汉代丧葬观念由重“礼”向重“俗”的转变。综合墓葬结构及陶器组合演变趋势,参考学界已有的学术成果,宁镇地区汉墓可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西汉早期至西汉中期;第二阶段,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第三阶段,东汉中晚期,其中第一阶段又可分为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期两个时间段,第二阶段又可分为西汉晚期至王莽时期和东汉早期两个时间段,每一发展阶段的汉墓结构及随葬品各有特征。通过与其他地区的比较,发现宁镇地区不同政治地位、地理位置等因素对墓葬文化面貌形成一定影响。较两京地区,宁镇地区在墓葬形制转变上存在明显滞后性,对旧有传统的摒弃与新兴文化因素的输入过程缓慢,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差别。较徐州地区,宁镇地区墓葬形制发展进程缓慢,随葬品组合存在较大差异性。南京长江以北地区随葬器物风格更接近于扬州地区。皖南地区汉墓在墓葬结构和演变规律上与宁镇地区存在高度相似性,反映了文化上的统一趋势。宁镇地区汉墓中文化因素的动态变化过程与历史文化背景相契合。宁镇地区汉墓包含吴越文化因素、楚文化因素、汉代主流文化因素等各种文化因素。西汉中期以前,受吴越文化及楚文化影响较深,西汉中期后,汉文化占据宁镇地区墓葬主体地位,作用于墓葬形制、丧葬方式及随葬器物上。随着影响加深,汉文化覆盖范围不局限于礼制层面,而是深入日用生活,逐渐与本地文化相融合,深入人心。
潘润[5](2020)在《战国时期东方小国的兴衰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以鲁、宋、郑、越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战国七雄等大国国力的强盛影响力较大,在战国史研究中战国七雄往往得到较多的关注,对同时期各个小国的研究则较少。中原泗上及周边邻近的小国,在战国早、中期频繁参与到诸侯征战中。且由于各自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地缘战略价值,其自身的兴衰也深刻影响了不同时期的历史进程。即使是在战国时期结束后的下一个历史阶段秦末汉初,曾经的诸东方小国故地通过地域性的整合,从而参与到区域一体化进程,也深刻影响了秦末汉初的历史进程。在战国时期的东方小国中,鲁、宋、郑、越作为影响较大的诸侯国,其兴衰过程对历史走向有着深刻的影响。第一章首先讨论鲁国三桓在全面掌握政权的大背景下,于战国初期通过驱逐鲁哀公实现“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从而权势达到顶峰的过程,并基于此比较了战国早期特定时代背景下鲁国的政治变迁与齐、晋等国的异同。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论文讨论了战国早中期之交三桓之所以衰微、鲁穆公又能恢复公室,鲁国自身原因在于周代礼制于鲁国的强大惯性,外部原因则是田齐对三桓根据地的攻击削弱了三桓的力量。鲁穆公恢复公室权力后参与到“三晋伐齐”之中,影响了战国早期晋齐争霸格局,并且在三晋列为诸侯的过程中又影响了战国早期剧烈的时代变革。第二章讨论战国早期宋、郑历史变局对历史进程的影响。通过清华简《系年》中的记载,考证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权更替事件“戴氏取宋”应该开始于战国早期,其原因是春秋时期戴氏在宋国的兴起。论文同时讨论了郑国在战国早中期之交发生的“太宰欣取郑”政权更替事件的过程、影响,认为“太宰欣取郑”发生的原因是春秋晚期七穆在郑国的兴起,以及三晋、楚国争霸过程中插手郑国内政。此外,论文由清华简《系年》中的相关记载,讨论了宋、郑四战之地的地理位置及其对战国早期三晋与楚国争霸特别是其中两场决战连堤之战、大梁榆关之战的巨大影响。论文认为“宋郑之间有隙地”和三晋、楚国集中力量对“隙地”的争夺是战国早期三晋与楚国争霸的战略新特点。第三章的研究,首先讨论了三家分晋后韩国对郑国的包围过程,指出这决定了战国中期郑国灭亡的历史必然性。当然,韩灭郑并迁都新郑又使郑国继承了“四战之地”位置,这也决定了后来韩国在战国历史中的发展走向。本章还把战国中期“戴氏取宋”的最终完成与“子南氏取卫”进行比较。论文认为“戴氏取宋”系新兴政权,此与“子南氏取卫”从而变成大国附庸有本质的不同。论文由“鲁酒薄而邯郸围”这样的古谚,指出这恰恰说明战国中期鲁国在齐、魏、楚争战中特别是齐魏桂陵之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论文讨论了越国在经历“越人三世弑其君”的内乱后,由大国向小国转变并向江东退却的历史进程。论文指出战国中期诸侯纵横中郑、宋、鲁、卫、越等东方小国的自身政治变革和外部地缘环境决定了它们不同的命运,而这又对战国中期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第四章讨论了宋王偃的强盛和走向灭亡关键在于战国晚期走向一统的历史大势。战国时期宋国作为小国能够强盛和重要的地理位置是乐毅五国合纵伐齐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论文也讨论了战国时期周王室内乱和二周的兴起对秦统一的影响。认为周天子对洛阳控制力的削弱使得秦国可以更便利地灭周并成为新的天下共主。论文认为春申君面对秦国的军事威胁,通过对鲁国以及江东的开发,在越、宋、鲁故地构建了楚国的抗秦大后方。战国晚期东方小国的灭亡和故地治理整合,特别是抗秦后方的建立对新的大一统局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五章由“东南有天子气”的讨论,指出楚国在越、宋、鲁故地的抗秦大后方的构建对秦朝统治的巨大威胁。认为战国时期越国的历史记忆是江东成为“亡秦必楚”基地的重要原因。论文认为战国时期宋国历史和楚、宋文化在楚国统治下的结合是刘邦灭亡秦朝、实现“秦亡汉兴”的重要原因,并进而指出秦汉时期宋国故地彭城一带开始成为楚地的中心。论文认为战国时期鲁国历史和楚、鲁文化在楚国统治下的结合,是促成秦始皇焚书与汉武帝“独尊儒术”两种对立政治倾向的重要原因。战国时期越、宋、鲁对秦末汉初历史进程的影响,既反映出楚文化东渐的背景下“秦亡汉兴”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也说明秦末汉初东方对西方胜利的历史偶然性。
张子旋[6](2020)在《战国秦汉时期巴族地区带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带钩是我国古代先民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配件,是用于束带或佩系物件的一种用具。器形虽小,但它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却占有一定的地位。巴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考古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巴族的带钩,是巴文化的有机组成。出土带钩的考古学文化内涵可以反映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通过探究带钩形制装饰等方面的变化,可以看到文化传播的路径。以带钩的视角能很好的探讨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互动关系。从战国秦汉时期巴族地区出土的带钩中可以窥见巴文化与外来文化因素交流互动的轨迹。文章从内容上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介绍文章研究源起及意义,总结学术成果,指出研究方法及目的,并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介绍巴族地区带钩的考古发现。搜集巴族地区出土的不同材质带钩,按照地域分布进行梳理。第三部分是对巴族地区带钩进行类型学分析。运用考古类型学分析方法,对巴族地区内出土带钩进行分类研究,明确该地区带钩的类型和特点。第四部分是巴族地区带钩的分阶段研究。在确定带钩年代的前提下,以带钩自身变化为中心,将巴族地区带钩的发展演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战国时期,第二阶段为秦汉交际至西汉时期,第三阶段为东汉时期。第五部分是对巴族地区带钩所见文化内涵分析。巴族地区的带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出巴人的信仰文化。同时,从巴族地区带钩的形制特点上也可以看到巴文化与中原文化及楚文化的交流与互动。第六部分回顾全文,总结战国秦汉时期巴族地区带钩的兴衰演变历程,点明其中反映出的文化内涵对巴文化发展的影响。
徐长青,王意乐,李昆[7](2020)在《江西樟树国字山墓地考古调查勘探简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筑卫城遗址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大桥街道办事处彭泽村委会洪光塘自然村东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2012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樟树市博物馆对筑卫城遗址进行了第三次考古发掘,并在其周边30多平方公里进行了区域调查,新发现27处遗址,在筑卫城内发现一处商周时期大型建筑基址及十余处房屋遗迹等。2014~2016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樟树市博物馆等单位,对国字山遗址周边即筑卫城城址外围西部和南部进行了大范围的勘探,发现先秦时期大型墓葬5座及其附属围沟、坑,筑卫城护城河西段、南段以及沟、早期房址等遗迹现象。综合判断,5座墓葬年代为战国中晚期。国字山墓葬的调查,对于了解清江盆地乃至整个江西地区从西周到秦汉历史演变有重要意义。
张煜珧[8](2019)在《夏商周祭祀遗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祭祀遗存是考古遗存类型的一种,这类遗存已有众多发现。夏商周三代处于中国古代国家形成和发展阶段,社会管理方式由血缘管理过渡至地缘管控,是古代社会制度、国家结构和思想观念变化的重要时期,与之存在紧密关联的祭祀活动被赋予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故而,对这一时期祭祀遗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认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夏商周祭祀遗存的梳理,以文献资料为基础,根据祭祀遗存所在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五大类十三小类,对各代和各类祭祀遗存的区位特征、地层和共存物、结构、形制、用牲、用器等指标进行了定性或定量考察,结合动物考古、聚落考古和生业环境研究等成果,辅之以甲骨文、金文、简牍等文字资料对祭祀遗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五大类祭祀遗存中,被确认为祭天的四处遗存,因年代和地域跨度较大暂未呈现出明显的关联性和继承性。祭地遗存中,所发现的一组商时期从早到晚的社祀祭祀遗迹实例,其形态应为商人“立石为社”特征之呈现,而另一组西周中晚期诸侯卿大夫级别的社祀遗存,则显示出周人祭地“攒土为社”的特征,这两组祭祀遗存均可观察到明显的等级性。祖先祭祀分为庙祭和墓祭,梳理各时代宗庙的结构、位置、祭祀坑和规格等信息,可以看出宗庙也存在等级性,此外,各时代的宗庙结构完全不同,但都有祭祀坑的同时,在选址上也逐渐呈现“左祖右社”的趋势;墓祭按照形态分为墓上建筑、墓祭坑和墓内祭祀,考察墓祭遗存的位置和层位关系,可以确定墓祭发生的时间均晚于墓葬。山川祭祀遗存的各项指标因年代和地域跨度较大,受这两个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南方用器北方用牲是其中显着的特征,同时,通过对遗存位置的梳理,可以看出祭山和祭川是两个明显不同的祭祀体系。奠基遗存是以建筑或夯土基址为中心,由打地基、安门、置柱、立阶等不同建筑环节的前置祭祀活动而产生,其层位一般不打破夯土或地面,商时期的奠基人牲与房屋朝向呈十字交叉状,房屋的所有指标均与奠基遗存的存在与否没有相关性。城门祭祀遗存发现较少,其埋藏位置较为特殊,正对城门并于路土之下,祭牲摆放极有规律,是典型的的祭祀坑;城墙祭祀遗迹亦较少见,埋藏零散无规律,因此这类祭祀遗存是否存在尚需进一步考察。通过分辨作坊的文化属性,作坊内祭祀应当是商特有的传统,其遗存规模受到作坊规模的影响。盟誓遗址的多个特征与文献记载对应度较高。一般而言,祭祀坑和祭祀场中所用的祭牲和祭器皆较符合所在时代和地域祭祀用牲用器的规律,其中少量的特殊现象,究其实质,也是受到当时当地生业环境的影响。从夏时期开始,祭祀遗存的各类特征组合就有了明显的地域性分野。商时期,商政权核心区和控制区所见的祭祀遗存表现出明显的等级性,聚落级别的高低与祭祀遗存的规模和数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西周早期,商周祭祀文化并行。随着周王朝实现了对全国的强力控制,到了西周中晚期,列国祭祀遗存特征与周王朝基本保持一致。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的祭祀则是在周祭祀文化基础上吸收各自的地域传统,形成了诸侯国区域内祭祀亚文化体系。祭祀遗存明显的等级性说明其与国家统治权紧密相连,祭祀活动是由统治阶级主导、参与和进行的。相关文献和秦简牍的内容均说明国家对祭祀活动的管控力量在秦时已深入基层。祭祀遗存的外在形态特征反映出,祭祀文化发展的突变性较为明显,与政权更替相呼应,但实质是与不同族群秉承的祭祀传统和制度直接关联。至秦统一中国后,秦政权继承了周祭祀传统并增益发展成体系,其以统治力量所推行的国家祭祀,最终又在西汉初期被新政权全面接纳并继承。
林海涛[9](2019)在《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文中研究指明春秋战国是古代中国从王国转向帝国的重要时期,中国在空间整合政治一统的同时,进入文化交融繁盛的新时期。“庄蹻入滇”历来被视为中原与西南边疆民族关系史的大事,素有“西南外徼,庄蹻首通”之说。然自唐代即有史家对其可信度提出质疑,延至当今,学界依旧论说纷纭、聚讼不休。随着时代推移,传说中的主要人物愈放愈大,而历史真相愈加模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庄蹻入滇与大一统国家形成的历史作用做了新的探讨。提出个人浅见,以期对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边疆开发史、中国大一统发展史的研究有所裨益。庄蹻入滇是云南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大事。史学家对庄蹻入滇历来存在不同看法。本文通过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历史上确有庄蹻入滇一事。庄蹻不是农民起义领袖而是楚国将军,在此基础上对庄蹻入滇的历史背景、入滇原因、庄蹻在中国国家统一上的贡献诸问题,提出个人的研究心得。云南在汉朝以前堪称亚洲的泛第三极。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即有民间自发开通的“蜀身毒道”与印度等南亚诸国有经济、文化联系。秦国通过汉中、巴、蜀与西南夷相通;楚国通过黔中、牂舸与西南相连。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司马迁奉使西征。不辱使命,了解西南夷的社会历史,撰着可信可靠的《西南夷列传》等着述,故司马迁所着录的庄蹻入滇一事的应当可信。考订庄蹻入滇的原因。通过对战国后期,秦、楚相争,统一天下的背景,通过“庄蹻暴郢”和“楚子灭巴”相关文献及考古报告的综合分析,确定楚国面临秦国腹背夹击危险,于楚顷襄王十八年(前281)为纵长遣将军庄蹻伐秦,灭枳巴。这是秦楚相争的关键一步,对天下一统影响极大。通过梳理文献,对巴黔中地、楚黔中郡、秦洞庭郡、汉武陵郡地望演变做了考订,依托考古报告由点及面研究,绘制出秦、楚黔中控制区域示意图,首次提出《华阳国志》与《后汉书》所述楚庄蹻溯沅水,“既灭夜郎,而秦夺楚地,无路得归”的记述存在着与庄蹻伐秦行经路线自相矛盾之处,因而不足为信。在对长江、清江、乌江及沅水流域的地理地貌和历史时期通航情况、夜郎地望及巴蜀入滇道路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出庄蹻率军离楚都郢循长江上或间走清江,可调集巫郡、黔中郡的驻军,水陆并进合力伐秦克枳。秦将司马错断庄蹻返郢归路后,庄蹻出符关,沿赤水河南下入夜郎地,渡乌江,远至滇池。通过对历史时期楚国的水陆交通线,及舟师、车辆、疫病等涉及后勤保障的因素进行考察。计算出:如庄蹻率军陆行,平均每日行军约为40里。每二万战斗人员日均所需2000石口粮,需十数倍的后勤保障人员和80辆运车方可运送。又行军沿途猛兽毒虫频出,且后勤保障很难通过就地筹集的方式获得,因此庄蹻远征大军必须借助水道以通粮。在长江流域雨季所形成的下泄水流来临前的五月,趁东亚夏季风对流层下层较强的偏南风,从楚郢都逆流而上。并调集峡江楚巫郡和酉水上游楚黔中郡的驻军,分别从长江、清江、乌江及间道,水陆并进攻占了位于乌江与长江的交汇处的枳,经符关,沿赤水河南下,进入夜郎地区,势力扩展到秦蜀郡。而沅水流域及巴蜀地区,总体上通航能力不强,且为蛮烟瘴雨之乡,大军通过极易爆发大规模的疫病。在考察汉承秦制推进天下一统,秦汉王朝与“西南夷”关系的基础上,探析历来被视为研究华夏与西南边疆民族关系史大事的庄蹻入滇的深远意义。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秦司马错率军阻断庄蹻从峡江退回楚故地归路后,庄蹻经符关,沿赤水河南下,进入今贵州黔西地区,南渡乌江进入黔中地区后南下,经黔西南入滇东南,拉开华夏王朝统一西南夷,开发云贵高原的序幕。庄蹻以兵威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这是楚人和滇人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为汉武帝招徕西南夷,将大一统的事业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西南夷在楚、秦王国争夺天下,秦、汉王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在与华夏相互依存、相互交融中,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为天下一统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陆晗昱[10](2019)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文化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历史上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是研究古代丧葬民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墓葬等信息勾勒出某一历史时期丧葬活动的面貌,分析各种丧葬现象蕴含的观念和成因,可以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传承和发展。唐代是继隋代之后的又一大一统王朝,各种丧葬活动发展充分;唐代社会继承传统、吸收外来各方面的交流因素,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丧葬民俗。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东西,流域面积广。唐代长江流域的地位至关重要,国家经济重心在唐代时移至长江流域,特别是隋唐长江文化的勃兴,使其在诸多方面独领风骚。探索唐代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能更加清晰地勾画唐代长江上、中、下游广大地区丧葬活动丰富多彩的形式面貌,分析各区域间的丧葬习俗个性和共性特征,梳理丧葬观念的发展演变。本文主要通过墓葬分析,探讨唐代长江上游的岷江地区、峡江地区,中游的荆江地区、湘江地区、赣江地区,下游的皖江地区、扬子江地区和钱塘江地区等地域的丧葬习俗。通过对各区域唐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类型和空间放置、墓葬装饰等墓葬信息内容的深入挖掘,总结唐代长江流域地域丧葬特征,并结合传世文献记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分析地域丧葬观念。在此基础上,梳理墓葬功能的演变,分析演变过程中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呈现出的共性特征。探索佛教、道教等宗教因素融入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情况,以及唐代社会丧葬礼俗互动等专题性问题。在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一章中,依次阐释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政区的沿革、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长江流域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传统,分析丧葬习俗存在的生态社会环境背景。第二、三、四章是以墓葬信息数据为基础展开的地域丧葬习俗研究。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建立唐代长江流域区域墓葬信息数据库,穷尽性地考察各区域唐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放置情况以及墓葬装饰中的砌式、墓砖纹饰、棺床、龛、窗棂、装饰性结构等墓葬信息,归纳总结各项内容的地域性特征,为避免因墓葬信息有限而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最大限度地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分析地域丧葬习俗特点。第五章探索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第一部分是在第二至四章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丧葬习俗共性特征。将唐代墓葬的丧葬功能置于墓葬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环境与观念同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墓葬装饰间的关系,阐述墓葬功能演变所呈现的共性特征。第二部分更为深入地探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研究中的个性化问题:佛教、道教因素在丧葬习俗中的反映和唐代丧葬礼俗互动问题。本文致力于以墓葬信息(1)为主要材料分析、考察断代区域性丧葬民俗,弥补了传世文献对唐代民间丧葬活动记载较少的材料缺憾,是对唐代丧葬民俗研究的重要材料支撑。本文不仅分析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还细致考察随葬品的空间放置特点及其蕴含的丧葬观念。探讨墓葬墓壁、墓底砌式,龛的数量、形状、位置和作用等各项装饰性结构的丧葬功能,阐发墓葬信息的各个细节体现的丧葬文化与观念,联系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民族、宗教等社会历史条件分析丧葬习俗的发展和功能的演变。总体而言,本文是基于丰富的考古资料展开的、视角较为独特的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系统性研究。
二、清江战国墓发掘简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江战国墓发掘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2)山东出土东周异域诸国青铜器及其历史背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确定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区域概况 |
二、选题的确定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概述 |
一、山东及其周边地区东周青铜器年代学研究 |
二、山东地区东周青铜器专题性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山东出土东周异域诸国青铜器的发现 |
第一节 陈 |
一、肥城小王庄东周遗址 |
二、海阳嘴子前春秋墓 |
三、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 |
第二节 黄 |
第三节 江 |
第四节 樊 |
第五节 楚 |
第六节 吴 |
一、临沂沂水略瞳村 |
二、新泰周家庄东周墓地 |
三、邹城朱山庄村 |
四、平度废品收购站征集 |
第七节 徐 |
一、费县台子沟村 |
二、枣庄峄城区徐楼东周墓葬 |
第八节 宋 |
一、枣庄市峄城徐楼东周墓葬 |
二、临淄东夏庄战国墓 |
第九节 北燕 |
第十节 小结 |
第三章 山东出土异域诸国青铜器所反映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陈国历史及其东迁 |
一、陈国的历史 |
二、陈器出于山东的原因 |
第二节 黄国的历史及黄器的传播 |
一、黄国的历史 |
二、黄器出于山东的原因 |
第三节 江国的历史及江器的传播 |
一、江国的历史 |
二、江器出于山东的原因 |
第四节 樊的历史与樊器的传播 |
一、樊的历史 |
二、樊器出于山东的原因 |
第五节 楚国的历史与北上扩张 |
一、楚国的历史 |
二、楚器出于山东的原因 |
第六节 吴国的历史与北上争霸 |
一、吴国的历史 |
二、吴器出于山东的原因 |
第七节 徐国的历史及其南迁 |
一、徐国的历史 |
二、徐器出于山东的原因 |
第八节 宋国的历史及宋器的传播 |
一、宋国的历史 |
二、宋器出于山东的原因 |
第九节 北燕的历史及南下伐齐 |
一、北燕的历史 |
二、燕器出于山东的原因 |
第四章 结论与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川陕交通研究 ——先秦时期川陕之间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三、学术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川陕地区的地理概况 |
一、川陕之间的山脉与河流 |
二、川陕之间的地形和地理单元 |
三、川陕之间地理环境对交通的重要性 |
第二章 新石器时期川陕交通之雏形 |
一、前仰韶文化时代川陕之间文化交流 |
二、仰韶文化时期川陕之间文化交流 |
三、龙山文化时期川陕之间文化交流 |
四、新石器时期川陕之间交通形成的原因和路线 |
第三章 夏商周时期川陕之间交通进一步开拓 |
一、秦岭南北夏、商、周文化 |
二、夏商周时期在秦岭南北两侧文化的传播 |
三、夏商周时期川陕之间交通形成的原因和路线 |
第四章 春秋到战国时期川陕之间交通之大发展 |
一、秦岭南北势力的崛起 |
二、汉中地区成为秦陇文化、巴蜀文化和楚文化的大熔炉 |
三、春秋战国时期川陕之间交通形成的原因和路线 |
第五章 总结 |
一、川陕之间道路形成的原因 |
二、道路形成的过程 |
三、川陕之间道路的历史意义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宁镇地区汉代墓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宁镇地区的地理范围及历史沿革 |
二、考古发现及学术研究史 |
三、选题缘由、研究方法及思路、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宁镇地区汉墓的结构类型 |
第一节 土坑墓 |
第二节 土坑木椁墓 |
第三节 砖室墓 |
第四节 特殊类型墓 |
第五节 宁镇地区汉墓结构演变 |
第二章 宁镇地区汉墓的随葬品分组 |
第一节 仿铜陶礼器组 |
第二节 日用陶器组 |
第三节 模型明器组 |
第四节 宁镇地区汉墓随葬品组合演变 |
第三章 宁镇地区汉墓的演变阶段 |
第一节 西汉早期至西汉中期 |
第二节 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 |
第三节 东汉中晚期 |
第四章 宁镇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与两京地区的比较 |
第二节 与徐州地区的比较 |
第三节 与南京江北地区的比较 |
第四节 与皖南地区的比较 |
第五章 宁镇地区汉墓文化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文化因素的历时性变化分析 |
第三节 文化面貌形成的历史背景考察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战国时期东方小国的兴衰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以鲁、宋、郑、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文献考古材料与学术史回顾 |
(一)相关史料与考古材料 |
(二)学术史综述 |
1、学者对战国鲁国历史的研究 |
2、学者对战国宋国历史的研究 |
3、学者对战国郑国历史的研究 |
4、学者对战国越国历史的研究 |
5、学者对“东南有天子气”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与时空范围 |
(一)研究内容 |
(二)时空范围 |
第一章 战国早期鲁国三桓的兴衰及对历史格局的影响 |
第一节 、“吾三臣者之不能居公室”——春秋战国之交鲁国国内政权的更替 |
一、春秋晚期鲁国的内外形势 |
二、鲁哀公之死和三桓对鲁国政权全面掌控的历史意义 |
三、鲁国的国内政权更替与齐、晋的比较 |
第二节 、三桓的衰微与鲁穆公复兴公室权力 |
一、田齐对鲁国的攻击与三桓的衰微 |
二、鲁穆公复兴鲁国公室权力与新时代的鲁国政治、学术 |
第三节 、鲁穆公的外交、军事政策与对齐晋争霸的影响 |
一、战国早中期之交田齐的政治内乱及对鲁国的侵略 |
二、从清华简《系年》看“三晋伐齐”之战及鲁国的作用 |
三、鲁穆公对三晋列为诸侯历史进程的影响 |
四、鲁穆公在“三晋伐齐”中的历史作用与春秋时期的比较 |
小结 |
第二章 战国早期宋郑政治变局及其对三晋与楚国争战的影响 |
第一节 、“子罕徒用刑而宋君劫”——战国早期“戴氏取宋”的发生 |
一、春秋晚期宋国公室的衰微与戴氏的兴起 |
二、“戴氏取宋”的前奏:宋景公之死与乐氏掌握宋国政权 |
三、从传世史料和清华简《系年》看“戴氏取宋”发生的时间 |
第二节 、“郑人三世杀其父”——战国早期郑国的内乱 |
一、郑国七穆崛起与战国初年郑国的乱局 |
二、郑相子阳的兴起与“太宰欣取郑” |
第三节 、战国早期的宋、郑外交与连堤及大梁、榆关之战 |
一、春秋晚期的晋楚争霸对中原小国的冲击 |
二、莫敖阳为的晋楚连堤之战与宋国的作用 |
三、大梁、榆关之战的背景:三家分晋后郑国在三晋与楚之间的周旋 |
四、“王子定奔晋”对楚悼王伐郑的影响 |
五、大梁、榆关之战过程及郑国的作用 |
第四节 、战国早期宋、郑历史对新时代三晋与楚国争战的影响 |
一、宋、郑等战国早期新兴政权的过渡期特点对三晋与楚国争战的影响 |
二、战国早期东方小国在大国争战中作用的时代特点 |
三、“宋郑之间有隙地”与战国早期三晋与楚国争战的战略新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战国中期郑、宋、鲁、越的历史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四战之地中的包围——郑国灭亡的过程和影响 |
一、三家分晋后韩国对郑国的包围与迁都 |
二、郑国灭亡与韩哀侯迁都新郑 |
三、韩国对郑国中原“四战之地”战略位置的继承 |
第二节 、四战之地中的突围——战国中期“戴氏取宋”的最终完成及与“子南氏取卫”的比较 |
一、宋桓侯被废与宋剔成君的登位 |
二、战国时期卫国的历史背景与子南氏的兴起 |
三、魏惠王时期“子南氏取卫”的影响 |
四、戴氏强宋与大国附庸——“戴氏取宋”与“子南氏取卫”不同的历史走向 |
第三节、“鲁酒薄而邯郸围”——战国中期齐、魏、楚争战中的鲁国外交与内政 |
一、齐魏桂陵之战和齐楚徐州之战中的鲁国外交 |
二、鲁平公时期的鲁国内政外交及与周边附庸小国的关系 |
第四节 、“越人三世弑其君”——越王翳迁都姑苏及被弑 |
一、战国早期越国的强盛 |
二、越王翳迁都姑苏与“越人三世弑其君”的发生 |
小结 |
第四章 宋国、二周灭亡对秦国统一的影响和春申君对鲁国、江东的开发 |
第一节 、“齐能并宋而不能凝”——宋王偃的小霸和灭亡对战国历史走势的影响 |
一、宋王偃的称王与宋国的强大 |
二、齐闵王灭宋与戴宋灭亡的时代背景 |
三、魏、楚对宋地的夺取及其时代背景 |
第二节 、“利”与“义”的有机统一——宋国强盛与灭亡对乐毅伐齐“义战”实现的影响 |
一、宋国在苏秦谋齐与对合纵的策划中的地缘战略地位 |
二、宋国灭亡引发的大国战争对齐、秦东西帝并立局面的结束的影响 |
第三节 、战国时期二周的兴衰及对秦灭周的影响 |
一、春秋晚期周王室内乱和成周的建立 |
二、战国早中期二周的分立 |
三、二周对秦灭周的影响 |
第四节 、春申君北伐与鲁国的灭亡 |
一、田单复齐后的历史态势与鲁国灭亡 |
二、楚国治理下鲁地的文化融合 |
第五节 、越国故地战国晚期前段的混乱局面与春申君时期楚国的统治 |
一、楚灭越夺取江东与江东郡的设立 |
二、战国晚期前段“政乱兵弱”的江东越国故地 |
三、春申君封于江东与对越国贵族的征服 |
四、春申君对越国故地的开发和“长三角荆楚化” |
五、从传世文献和考古发现再说“楚未灭越”问题 |
小结 |
第五章 战国时期的越、宋、鲁故地对秦末汉初历史进程的影响 |
一、楚国统治下对越、宋、鲁故地的区域整合的最终完成 |
二、战国秦汉之交东方小国故地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 |
第一节 、“东南有天子气”的江东视角解读 |
一、秦朝在江东的统治与“东南有天子气” |
二、秦始皇东巡会稽与“泄江东王气”的过程 |
第二节 、楚国对越地的整合对秦亡汉兴的影响 |
一、江东成为“亡秦必楚”基地 |
二、闽越、瓯越兴起下项羽的“过江东”问题 |
三、江东子弟对项羽阵营影响的时代背景 |
四、刘濞与“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者” |
第三节 、楚国对宋地的整合对秦亡汉兴的影响 |
一、楚国对丰沛的整合与刘邦帝业的成就 |
二、“四面楚歌”与秦汉时期彭城一带成为楚地的中心 |
第四节 、楚国对鲁地的整合对秦亡汉兴的影响 |
一、从孔壁书的传抄古文字体看楚、鲁文化结合的完成 |
二、儒法矛盾背景下的秦始皇焚书 |
三、鲁国文化对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 |
附一:战国前后郑、宋、鲁、越大事年表 |
附二:战国时期的宋公世系及其在位时间 |
附三:战国时期的鲁公世系及其在位时间 |
附四:战国时期的越王世系及其在位时间 |
参考文献 |
一、古典文献 |
二、考古报告 |
三、相关着作 |
四、研究论文 |
五、学位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战国秦汉时期巴族地区带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巴族地区带钩的考古发现 |
(一)川东出土巴族带钩 |
(二)川西出土巴族带钩 |
(三)其他地区出土巴族带钩 |
二、巴族地区带钩的分类研究 |
三、巴族地区带钩的发展阶段 |
(一)战国时期巴地带钩的发展 |
(二)秦汉交际至西汉时期巴地带钩的发展 |
(三)东汉时期巴地带钩的发展 |
四、巴族地区所见带钩的文化内涵 |
(一)巴地带钩与巴文化 |
(二)文化交流与融合 |
结语 |
附图 |
参考文献 |
(7)江西樟树国字山墓地考古调查勘探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一 考古调查与勘探 |
(一)M1及其附属遗迹 |
(二)M2及其附属遗迹 |
(三)M3 |
(四)M4 |
(五)M5 |
二 主要收获 |
(8)夏商周祭祀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祭祀遗存研究综述 |
1.2.1 夏时期祭祀遗存考古研究情况 |
1.2.2 商时期祭祀遗存考古研究情况 |
1.2.3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研究 |
1.3 目前祭祀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
1.4.1 研究对象及时间范围 |
1.4.2 研究的空间范围 |
1.5 研究设计、内容 |
1.5.1 研究设计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夏时期祭祀遗存的发现及其性质 |
2.1 夏时期祭祀遗存的发现 |
2.1.1 河南地区 |
2.1.2 其他地区 |
2.2 小结 |
第三章 商时期祭祀遗存发现与性质判断 |
3.1 商政权核心及控制区 |
3.1.1 以郑州商城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
3.1.2 以郑州小双桥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
3.1.3 以洹北商城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
3.1.4 以殷墟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
3.1.5 以偃师商城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
3.1.6 盘龙城 |
3.1.7 垣曲商城 |
3.1.8 藁城台西遗址 |
3.1.9 其它地点 |
3.2 商代其它区域的祭祀遗存 |
3.2.1 湖南宁乡、黄材地区 |
3.2.2 江西清江吴城遗址 |
3.2.3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 |
3.3 小结 |
3.3.1 商时期祭祀遗存分布特征 |
3.3.2 商代祭祀遗存的基本特征 |
3.3.3 其它区域内祭祀遗存基本特征 |
第四章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的发现与性质判断 |
4.1 周王朝直接控制区祭祀遗存 |
4.1.1 关中地区 |
4.1.2 洛阳地区 |
4.2 两周封国祭祀遗存 |
4.2.1 晋国祭祀遗存 |
4.2.2 宋国祭祀遗存 |
4.2.3 秦国祭祀遗存 |
4.2.4 卫国祭祀遗存 |
4.2.5 魏国祭祀遗存 |
4.2.6 郑国祭祀遗存 |
4.2.7 中山国祭祀遗存 |
4.2.8 鲁国祭祀遗存 |
4.2.9 齐国祭祀遗存 |
4.2.10 邿国祭祀遗存 |
4.2.11 楚国祭祀遗存 |
4.2.12 徐国祭祀遗存 |
4.2.13 安徽地区祭祀遗存 |
4.3 两周时期其它地区的祭祀遗存 |
4.3.1 内蒙古大山前遗址 |
4.3.2 成都金沙遗址 |
4.3.3 湖南宁材等地 |
4.4 小结 |
4.4.1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分布及其性质 |
4.4.2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的基本特征 |
第五章 夏商周祭祀遗存分类研究 |
5.1 祭祀遗存的分类 |
5.2 天地祭祀 |
5.2.1 祭天遗存的发现 |
5.2.2 祭天遗存的性状特点 |
5.2.3 祭天遗存的祭牲祭器 |
5.2.4 文献所见祭天 |
5.2.5 祭地遗存的发现 |
5.2.6 祭地遗存的性状特征 |
5.2.7 祭地遗存的祭牲祭器 |
5.2.8 文献所见的社祀 |
5.2.9 小结 |
5.3 祖先祭祀 |
5.3.1 宗庙祭祀的发现 |
5.3.2 宗庙祭祀区位特征分析 |
5.3.3 宗庙建筑的结构特征 |
5.3.4 宗庙用牲特点(已排除相关建筑奠基坑) |
5.3.5 宗庙用器特征 |
5.3.6 文献所见宗庙祭祀 |
5.3.7 墓祭的发现及类型 |
5.3.8 墓祭的区位特征 |
5.3.9 墓祭的用牲用器 |
5.3.10 文献所见的墓祭 |
5.3.11 小结 |
5.4 山川祭祀 |
5.4.1 山川祭祀区位特征 |
5.4.2 湖南地区山川祭祀总体特征 |
5.4.3 湖南地区用器种类 |
5.4.4 湖南地区山川祭祀用器组合 |
5.4.5 湖南地区用器摆放方式 |
5.4.6 北方地区山川祭祀用器种类 |
5.4.7 北方地区山川祭祀用器摆放 |
5.4.8 湖南地区山川祭祀用牲 |
5.4.9 北方地区山川祭祀用牲 |
5.4.10 湖南与北方地区山川祭祀坑性状特征的共性与差异性 |
5.4.11 文献所见的山川祭祀 |
5.4.12 湖南两处青铜器窖藏坑性质之辨 |
5.4.13 小结 |
5.5 其它祭祀遗存 |
5.5.1 奠基遗存 |
5.5.2 城墙与城门祭祀 |
5.5.3 作坊祭祀 |
5.5.4 盟誓遗址 |
5.5.5 祭祀场与祭祀坑 |
第六章 夏商周祭祀遗存综合研究 |
6.1 史前祭祀遗存与夏商周祭祀遗存关系 |
6.1.1 史前祭祀遗迹概况 |
6.1.2 史前祭祀遗存与夏商周祭祀遗存的关系 |
6.2 夏时期祭祀遗存的基本认识 |
6.2.1 祭祀类型 |
6.2.2 祭牲 |
6.2.3 祭器 |
6.2.4 小结 |
6.3 商时期祭祀遗存的综合研究 |
6.3.1 商王畿及相邻区的祭祀遗存分级现象 |
6.3.2 祭祀用牲特点 |
6.3.3 祭祀用器的特点 |
6.3.4 商代周边地区的祭祀遗存 |
6.3.5 小结 |
6.4 两周时期的祭祀遗存的综合分析 |
6.4.1 周王朝直接控制区祭祀遗存 |
6.4.2 两周封国诸侯祭祀遗存分析 |
6.4.3 周王朝外围地区的祭祀遗存 |
6.4.4 周代祭祀遗存的区域特点 |
6.4.5 小结 |
第七章 祭祀的相关问题分析 |
7.1 关于祭祀用牲的问题 |
7.1.1 人牲使用的变化 |
7.1.2 祭牲种类与“牢”的认识 |
7.2 关于祭祀用器的问题 |
7.2.1 祭祀用器的属性 |
7.2.2 玉器的特殊组合 |
7.2.3 车马祭祀坑 |
7.3 祭祀遗迹形态与名称 |
7.3.1 祭坛类遗迹 |
7.3.2 祭祀坑形制与祭祀坎 |
7.4 认知考古学与祭祀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时空 |
三、研究综述 |
(一) 史籍中的庄蹻入滇 |
(二) 今人着述、研究论文中的庄蹻入滇 |
四、研究趣旨 |
第一章 金道锡行与司马迁经略西南夷 |
第一节 庄蹻入滇之前西南夷地区的交通概况 |
第二节 楚国与西南的交通往来 |
第三节 先秦、汉时期西南夷地区与内地的联系 |
第四节 司马迁经略西南夷始获庄蹻入滇一事 |
第二章 庄蹻入滇起因、时间考 |
第一节 秦、楚的崛起 |
第二节 秦夺巴蜀布局天下 |
第三节 楚国屡见欺于秦国 |
第四节 射猎者说与楚伐秦得枳 |
第五节 楚将军庄蹻领兵考 |
第六节 楚得枳而国亡 |
第七节 楚国复强与王翦灭楚 |
第三章 黔中地望与庄蹻归报无路考 |
第一节 巴黔中与楚黔中 |
第二节 秦、楚相争黔中 |
第三节 《华阳国志》所载庄蹻泝沅水路线考谬 |
第四章 庄蹻离郢伐秦克枳入滇路线分析 |
第一节 楚国在峡江地区的进退 |
第二节 历史时期长江、清江、乌江的通航 |
第三节 历史时期沅水流域的通航 |
第四节 庄蹻道塞不通出夜郎考 |
第五章 庄蹻率军远征后勤保障可行性探究 |
第一节 历史时期楚国的交通概况 |
第二节 庄蹻远征后勤物资陆运的可行性研究 |
第三节 疫病和猛兽对庄蹻远征的影响 |
第四节 庄蹻远征后勤物资的水运保障研究 |
第六章 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的探析 |
第一节 秦对中国统一及秦崩溃后的遗产 |
第二节 汉承秦制与汉之为汉 |
第三节 王朝与“西南夷” |
第四节 庄蹻入滇的深远意义 |
余论 庄蹻入滇与民族融合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对今后研究方向略作展望 |
致谢 |
(10)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代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 |
第二节 唐代长江流域政区沿革 |
第三节 唐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代长江上游的丧葬习俗 |
第一节 岷江地区 |
第二节 峡江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代长江中游的丧葬习俗 |
第一节 荆江地区 |
第二节 湘江地区 |
第三节 赣江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代长江下游的丧葬习俗 |
第一节 皖江地区 |
第二节 扬子江地区 |
第三节 钱塘江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共性与个性问题探索 |
第一节 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共性特征 |
第二节 丧葬习俗个性化问题探索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后记 |
四、清江战国墓发掘简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岷江流域2019年度考古工作撷英[J]. 陈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21(02)
- [2]山东出土东周异域诸国青铜器及其历史背景探析[D]. 刘安鲁. 山东大学, 2020(02)
- [3]川陕交通研究 ——先秦时期川陕之间文化交流[D]. 周凤.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9)
- [4]宁镇地区汉代墓葬研究[D]. 杨欢. 南京大学, 2020(02)
- [5]战国时期东方小国的兴衰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以鲁、宋、郑、越为中心[D]. 潘润. 上海大学, 2020(03)
- [6]战国秦汉时期巴族地区带钩研究[D]. 张子旋.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7]江西樟树国字山墓地考古调查勘探简报[J]. 徐长青,王意乐,李昆. 文物, 2020(03)
- [8]夏商周祭祀遗存研究[D]. 张煜珧. 西北大学, 2019(04)
- [9]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D]. 林海涛. 云南大学, 2019(09)
- [10]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D]. 陆晗昱. 武汉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