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鲜鱼的快速感官检验(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倩[1](2019)在《年产50吨火焙鱼加工厂设计及可行性分析》文中指出火焙鱼是由新鲜淡水鱼干制后得到的产品,具有营养丰富、食用方便的特点。对火焙鱼的产品标准和加工厂设计开展研究,规范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对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产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污染物指标、等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确定其相应的标准要求,同时对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其他因素进行规定,制定火焙鱼的企业标准,从而更好地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通过市场调研对火焙鱼市场进行分析,制定适宜的生产方案,再从工艺设计、物料衡算、厂房设计、设备选型、劳动力安排等方面对年产50吨的火焙鱼加工厂进行设计,通过环境保护与节能分析、消防安全分析、经济技术分析和社会效益分析等可行性分析,最终得出:年产50吨火焙鱼加工厂项目总投资132.74万元;厂区总面积364m2,其中建筑占地面积为205 m2;每年生产火焙鱼产品50吨,需消耗原料鱼160吨,辅料5.08吨,消耗包装袋12.96万个;每年计划生产250天,需固定员工19人;投资回收期为1.92年。该项目能优化当地产业结构,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相关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杨梅[2](2019)在《开背调味鱼腌制工艺优化及品质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对调理食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水产调理食品顺应这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本试验以斑点叉尾鮰为研究对象,通过减菌化处理、腌制配方筛选、腌制工艺优化,开发一种开背调味鱼新产品,并研究产品在反复冻融过程中的品质和蛋白特性的变化。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将宰杀后的斑点叉尾鮰鱼肉冰浴后,分别在2℃无菌水中(对照组,简称CK),2℃、3%柠檬酸水(柠檬酸组,简称CL)和3mg/L臭氧水(臭氧水组,简称OZ)中浸泡10min,真空包装后置于2℃冷藏,测定冷藏第0h、8h、16h、28h、48h、70h的pH、感官评定、菌落总数、白度值、质构特性、持水率、TVB-N值、电子鼻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经2℃、3%柠檬酸水处理10min的鱼肉(CL组)减菌效果最佳,其感官评定分值、持水率、白度值、硬度和回复性高,菌落总数、TVB-N值和K值相对较低。2、采用感官评定方法,通过对开背调味鱼的腌制配方进行反复的调整与改进,最终确定4种腌制配方,五香风味、烧烤风味、烤鱼风味、柠檬风味。3、为了研究鱼肉在腌制过程中的传质动力学变化,配制4%、6%、8%、10%、12%的不同食盐浓度五香风味腌制液,以料液比1:1.5的比例腌制鱼肉块,建立腌制时间为0h、1h、2h、3h、4h、5h、8h、10h、15h、20h、25h、30h条件下的传质动力学模型。并分别采用0.6M、1.2M、2.0M盐溶液提取盐溶性蛋白(Salt Soluble proteins,SSP),研究SSP的提取率以及SSP的二硫键、总巯基和活性巯基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腌制食盐浓度(412%)的增加,鱼肉块中的总质量变化率、食盐含量变化率和水质量变化率均增加,与腌制时间(t0.5)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000),其中水分含量变化和重量变化的相关系数k1增大、k2减少,盐分含量变化的相关系数k2和k1增大。随着食盐浓度增加,表观扩散系数De值增大,12%食盐浓度的De值最大为2.10×10-9m2/s。食盐浓度对鱼肉腌制过程中SSP性质有很大影响,用不同的盐溶液提取SSP含量差异较大,从高到低的排序为0.6M>1.2M>2.0M,导致SSP的总巯基下降,二硫键和活性巯基含量升高。4、在五香风味调味配方的基础上,分别通过L16(45)、L9(34)正交试验筛选最佳的超高压(Ultra High pressure,UHP)、滚揉(Tumbling,TB)条件。结果表明:最佳UHP腌制条件为压力200MPa,保压时间15min,食盐浓度11%;TB腌制方式为连续式,压力为0.08MPa,食盐浓度为10%,腌制时间为60min。5、利用前期优选的UHP腌制和TB腌制条件加工出开背调味鱼产品,速冻后在-18℃冷库中冻藏,每隔20d进行一次解冻-再冷冻的过程,进行5次冻融循环,研究鱼肉在反复冻融过程中菌落总数、TBARS、TVB-N、蛋白氧化指标(巯基、二硫键、浊度和SDS-PAGE)以及肌原纤维蛋白的扫描电镜、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UHP和TB样品的菌落总数、TVB-N值、TBARS值均不同程度地升高,T-SH降低,SS增加,α-螺旋和β-转角含量降低,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增加,电泳条带变淡变细。而UHP样品明显低于TB样品的变化趋势。
何文力[3](2018)在《鱼糜生产HACCP体系的建立及鱼前处理去鱼鳞设备的设计》文中提出我国是水产品加工、贸易和消费大国,水产品产量全球份额达三分之一以上,连续26年位居世界第一。水产品加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城乡居民的日常膳食营养提供了四分之一的优质动物蛋白。但是我国淡水鱼产业的工业化加工比例相对较低、生产设备也相对落后、相应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致使我国淡水鱼市场供需关系不稳定,受地域、季节影响较大,淡水鱼产品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本课题针对以上现状,从两个主要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一方面结合A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鱼糜生产HACCP体系,对建立HACCP体系所需要的各种条件进行了描述与探讨,并将HACCP体系与其他主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为我国同类企业提供了参考。另一方面根据淡水鱼加工的实际需要设计了一款结构较为合理、工况较为稳定的去鱼鳞设备,并对其主要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思路进行了阐述,从力学角度分析并探讨了去鱼鳞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主要部件的设计参考公式,为去鱼鳞设备的后续优化和调试提供依据。结合A公司实际情况,通过对该公司鱼糜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危害分析,确定了其鱼糜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CCP1—鲜鱼的验收、CCP2—鱼块的清洗、CCP3—辅料的添加、CCP4—金属检验、CCP5—速冻降温。其相应的关键限值为:CL1 一供方提供的安全证明和感官检测报告符合要求,寄生虫及农残不得检出;CL2—洗鱼、漂洗用水温度为10±2℃;CL3—白砂糖4%、山梨醇0.05%、三聚磷酸盐0.1%、焦聚磷酸盐0.1%;CL4—产品中Fe≥φ2.5mm及SuS≥03.Omm不得检出;CL5—鱼糜中心温度要求达到-18℃以下。去鱼鳞设备主要由机架、去鱼鳞单元、夹紧单元、冲洗系统、废水废渣处理单元、控制系统以及运输单元等部分组成。机架用于安装、容纳设备的各功能单元及零部件。去鱼鳞单元由两侧去鱼鳞装置和腹背去鱼鳞装置组成,其结构主要由去鱼鳞弹簧和中心轴以及其他辅助零配件组成。去鱼鳞弹簧和中心轴经过辅助配件组合在一起构成去鱼鳞辊,由去鱼鳞弹簧与鱼体接触经过去鱼鳞辊的旋转,去鱼鳞弹簧与鱼体之间形成速度差,通过弹簧丝与鱼鳞之间的作用力将鱼鳞去除。夹紧辊的主要功能为夹紧鱼体,使之能稳定移动,确保鱼体在去鱼鳞过程中的稳定性。冲洗系统的功能主要是保持去鱼鳞设备的各部分的清洁,定时冲洗去鱼鳞设备的各功能单元及机壳内部。废水废渣处理单元的功能主要为分离并处理废渣与废水。控制系统的功能为控制去鱼鳞设备各功能单元的电机、阀门等部件从而控制各功能单元启停、运动方向、运动速度等动作,使去鱼鳞设备更加智能可控。运输单元的功能主要为运输鱼体,使之能平稳移动以及能顺利运往下一个工位。运输单元的主要结构有主动轮、从动轮、张紧轮、输送链条等。采用链条运输的方式可对鱼体产生一定的夹持作用,使鱼体的移动更加平稳。鱼体进入去鱼鳞设备时的影响因素为夹紧辊的半径R、成对夹紧辊之间的距离h、外界的推力F1以及压缩弹簧的型号。当F1=0时,其钳角的设计应满足α>2tg-1μ=20要求,又α=2cos-1[2R+h],-2(R+r)所以可参照cos-1[2R+h]>tg-1μ=θ根据不同体型的鱼对夹紧辊进行设计,可2(R+r)参照k⊿x≤38.2、⊿x=2r-h/2选取合适的压缩弹簧。2当F1≠0时,鱼体进入去鱼鳞设备时受到外界推力F1,其推力可参照9.9<F1≤106.8进行设定。在去鱼鳞过程中,夹紧辊旋转的线速度应小于去鱼鳞辊旋转时的线速度,其转速的关系应满足RN≤R2N2的要求。去鱼鳞弹簧与夹紧辊压缩弹簧对鱼体的压力应满足P2’<P’=58.7要求。去鱼鳞辊型号的选取及成对去鱼鳞弹簧之间的距离可参照k(r-h2)≥3.43根据不同体型的鱼进行设计、调试。
刘洒洒[4](2018)在《臭鳜鱼自然及接菌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落演化与品质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鳜鱼(Siniperca chuatsi)是家常可食用鱼类,是我国“四大淡水鱼”之一。臭鳜鱼是新鲜鳜鱼经发酵而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特色水产品。本文以臭鳜鱼为研究对象,利用正交实验对传统臭鳜鱼发酵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感官评价明确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对该工艺下发酵、接菌发酵和老汤发酵的臭鳜鱼样品进行研究,系统分析鳜鱼发酵期间微生物、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RS)、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发酵时间、温度及盐含量为实验因素,设计正交实验优化鳜鱼发酵工艺,通过感官评价及验证实验得到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发酵温度12℃、食盐6%及发酵7天。对新鲜鳜鱼及发酵后鳜鱼的基本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发酵后鳜鱼的水分、粗脂肪、粗蛋白及总糖含量有所下降;16S rDNA测序结果发现臭鳜鱼中Fusobacteria、Cyanobacteri和Proteobacteria发酵前后变化最为显着;利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对新鲜鳜鱼及发酵后鳜鱼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显示鳜鱼经发酵挥发性风味成分改变最大的为酮类、醛类、芳香族及含氮化合物。2.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对鳜鱼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TVB-N、TBARS、pH值、质构(TPA)及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硬度、胶着度及咀嚼度呈先上升的趋势;发酵第4天Oceanisphaera,psychrilyobacter,Fusobacterium和Arcobacter增加,且电子鼻及GC-MS检测结果也在发酵第4天出现较大的变化,这些微生物可能对臭鳜鱼风味及品质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微生物与发酵时间PCA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体系的微生物趋于相似;风味物质、发酵时间与微生物进行冗余分析(RDA),发现发酵早期Vibrio和Photobacterium与醛类的产生有关,发酵末期Oceanisphaera,Pseudoalteromonas,Psychrilyobacter,Fusobacterium和Arobacter微生物对烃类、醇类、酮类、酸类及脂类化合物起作用。并将GC-MS结果进行气味活性值(OAVs>1)计算,得到9种关键风味化合物(AACs)(1-辛烯-3-醇、芳樟醇、2-甲基-2-辛酮、胡椒酮、己醛、庚醛、壬醛、吲哚和茴香脑)。3.利用从臭鳜鱼产品中分离的Lactococcus lactis M10(L.lactis M10)和Weissella cibaria M3(W.cibaria M3)对鳜鱼进行接菌发酵,发酵剂组合为L:L.lactis M10;W:W.cibaria M3、LW:L.lactis M10和W.cibaria M3及未接菌株作为对照组(Control)。发现,L.lactis能很快在发酵体系中建立优势,且L.lactis与W.cibaria之间存在竞争,且接菌能很好的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接入的菌株能抑制TVB-N、TBARS、生物胺的积累;对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发现,发酵前期L.lactis对风味的影响较大,发酵后期LW组与Control7样品最为接近,说明混菌接入能加快风味物质的产生,且LW样品的感官评价得分最高,说明接入混菌LW能缩短臭鳜鱼发酵所需时间。4.利用正常发酵7天的老汤,对鳜鱼和巴沙鱼进行3轮次老汤发酵,控制每轮次发酵开始菌量与正常发酵7天结束时菌量相同。对老汤发酵得到的产品进行微生物、TVB-N、TBARS、TPA、风味物质的检测:发现巴沙鱼样品中Aeromonas(A.)bestiarum、Morganella(M.)morganii、Vagococcus(V.)fluvialis为主要菌群,鳜鱼A.bestiarum、Aeromonas sp、A.veronii、V.fluvialis为优势菌群;6组老汤发酵样品的TVB-N、TBARS值均低于正常发酵7天样品的值,pH高于正常发酵7天的值;样品的pH值与菌落总数(PCA)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TVB-N、TBARS的量与大肠菌群的量具有非常大的相关性;巴沙鱼的质构明显低于发酵鳜鱼样品,鳜鱼老汤发酵样品的质构基本稳定不变;老汤发酵样品风味物质含量和种类与正常发酵7天相比明显不同。控制每轮次含菌量相同不能够生产出与臭鳜鱼相似的产品。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优化的臭鳜鱼发酵条件可以用于臭鳜鱼的工业化生产;通过添加发酵剂对鳜鱼进行发酵可以有效的抑制有害微生物及生物胺的产生,改善臭鳜鱼品质,为实现安全卫生的臭鳜鱼工业化生产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孔凡科[5](2017)在《生物胺的分析检测与鱼粉新鲜度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鱼粉在海水养殖、淡水养殖中发挥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在养殖过程中使用了不新鲜的鱼粉,轻者会造成动物拒食、拉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动物死亡。因此,新鲜度是评价鱼粉质量的重要指标,其重要程度要高于鱼粉的蛋白质、氨基酸及脂肪等营养指标,进行鱼粉新鲜度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鱼粉的新鲜度主要研究蛋白质的新鲜度,应该由蛋白质的分解产物来衡量,生物胺是蛋白质腐败变质后的分解产物,其含量能够真实反映鱼粉新鲜度的水平。本文研究了鱼体腐败过程生物胺的变化规律,得出了评价鲜鱼及鱼粉新鲜度的特征性生物胺,研究了生物胺与常用鱼粉新鲜度评价指标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线性关系,找出了尸胺用于评价鱼粉新鲜度的建议值,为更好地评价鱼粉新鲜度提供了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⑴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化紫外和荧光联合检测鲜鱼和鱼粉中生物胺的方法。6种生物胺(Spd、Cad、Spm、His、Put、Tyr)可在22 min内完全有效分离,色谱峰型良好,灵敏度较高,稳定性好。在0.01000.500μg/m L(6个浓度点)与0.50020.0μg/m L(6个浓度点)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曲线相关系数R2>0.999。不同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在83.0%111%之间。⑵根据鱼体腐败过程生物胺的含量变化规律,将尸胺和组胺定为评价鲅鱼新鲜度的特征性生物胺,将尸胺定为评价黄鱼、鲫鱼、鳀鱼新鲜度的特征性生物胺。因国产蒸汽鱼粉主要以鳀鱼为原料生产,可将尸胺定为评价国产蒸汽鱼粉新鲜度的特征性生物胺。鳀鱼在冷冻条件下腐败仍在发生,为了生产出较新鲜的鱼粉,鱼粉生产企业应尽量缩短原料鲜鱼的储存时间,原料鲜鱼到货后应尽快安排生产。⑶通过研究生物胺与鱼粉新鲜度指标TVB-N的关系规律,得出了鳀鱼腐败产生的TVB-N与尸胺呈高度的显着的线性正相关(P<0.01,r=0.983),鳀鱼源国产蒸汽鱼粉中的TVB-N与尸胺具有极为显着线性正相关性(P<0.01,r=0.948)。在鳀鱼与鱼粉正常腐败的情况下,使用尸胺评价鱼粉新鲜度与使用TVB-N评价鱼粉新鲜度的方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由于TVB-N易造假,使用尸胺评价鱼粉新鲜度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根据国家标准对不同等级鱼粉中TVB-N的限值,建议国产蒸汽鱼粉中尸胺的限量为:特级品1.10×103 mg/kg,一级品1.30×103 mg/kg,二(三)级品1.50×103 mg/kg。
袁小敏[6](2017)在《低温保鲜冰对罗非鱼片保鲜效果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罗非鱼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研究对象,也是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目前在我国水产品长途贮运流通环节中,冰鲜仍是主要的保鲜方式。为解决保鲜介质温度波动大以及保冷时间短对水产品鲜度的影响,该研究继承传统保鲜方便特点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罗非鱼的生鲜品质。1.本文以聚丙烯酸钠、氯化钠、丙二醇为主要成分,对水产品低温保鲜冰的配方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依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进行分析,以优化最佳的低温保鲜冰配方。结果表明:低温保鲜冰的最佳配方为聚丙烯酸钠1%、氯化钠0.6%、丙二醇2.1%,此低温保鲜冰可在水产品微冻温度带(-3-1.5℃)维持130 min,较传统盐水介质相比延长60 min。同时,该低温保鲜冰维持低温时间更长、温度更加稳定,能更有利于水产品的贮藏加工。2.在水产品低温保鲜冰研究的基础上以罗非鱼为实验对象,监测预冷处理对罗非鱼死后肌温的变化,分析罗非鱼僵直度、挥发性盐基氮(TVB-N)、pH、K值以及硫代巴比妥酸值(TBA)的变化情况,评估不同温度预冷处理对罗非鱼片鲜度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20℃)条件下,低温保鲜冰在36 h以前升温缓慢,有利于鱼体的保鲜。10℃水温预冷的罗非鱼在5 h达到了最大僵直度,相对其它两组的罗非鱼延长了近3 h。贮藏过程中,10℃预冷组的鱼片TVB-N值、pH、K值增加幅度略低于2℃预冷以及不预冷组的鱼片。因此10℃为最佳预冷温度,将更加有利于罗非鱼片的保鲜以及后续的加工与贮藏。3.为了研究低温保鲜冰对罗非鱼片品质的影响,测定了罗非鱼的冰点,对比鱼片在不同冰温条件下贮藏期间的感官评价、挥发性盐基氮、pH值、汁液流失率、白度、菌落总数、质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罗非鱼片的冰点温度为-0.8℃,微冻贮藏温度为-2.5±0.3℃;在贮藏期间,微冻组的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的值都要低于传统冰藏组,贮藏18天后分别比传统冰藏组低33%和26%;通过对肌肉微观结构的观察看出在微冻过程中由于冰晶的产生使得鱼片的肌纤维的完整性较差,并且汁液流失率和白度指标也高于对照组。总体上,微冻保鲜更有利于产品的贮藏,可延长罗非鱼片的保质期至18天。4.通过对比低温保鲜冰以及普通冰片贮藏条件下的罗非鱼片盐溶性蛋白含量,肌动球蛋白表面疏水性、Ca2+-ATPase活性、巯基含量以及SDS-PAGE凝胶电泳,初步探讨罗非鱼片在低温保鲜冰中的微冻贮藏和普通冰片贮藏对鱼肉蛋白生化特性的影响,并阐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微冻组和对照组的盐溶性蛋白含量、Ca2+-ATPase活性以及肌动球蛋白巯基含量都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微冻组的下降速度要低于对照组。其中,盐溶性蛋白以及Ca2+-ATPase活性在贮藏前期(第0-9天)下降速度最快,后期下降速度趋于平缓。在贮藏期间,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疏水残基暴露使得肌动球蛋白表面疏水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但微冻组上升的速度较对照组缓慢。通过对罗非鱼肌肉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进行分析得出,贮藏期间肌球蛋白重链以及肌动蛋白均产生了降解。在同一贮藏时间微冻组罗非鱼片电泳条带光密度较对照组大,蛋白降解程度相对较低。
王彩理,王洪军,袁勇,韩强,滕瑜[7](2017)在《大菱鲆冷链加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大菱鲆为原料,通过暂养、放血、去内脏、漂洗、分选、称重、包装、贮藏制成冷链冰鲜大菱鲆,并通过冷藏链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鲜度变化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冷却链保鲜、仓储和配送物流动态条件下的大菱鲆经过混冰盐贮藏后可以达到14 d15 d的货架期,其感官评分可以达到15分25分的感官二级鲜度标准,TVB-N达到25 mg/100 g的二级鲜度标准,符合冰鲜鱼片的销售要求。通过HACCP判断树确定冷链加工的关键控制点,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加大科研力度结合产业化开发,扩大冰鲜鱼市场前景。
林彦星,吴江,刘宵宵,罗焕亮[8](2015)在《我国出口水产品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水产品是我国农产品中最具出口竞争力的产品之一,但近年来不断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严重制约了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通过对水产品出口贸易情况的研究以及出口受阻情况的分析,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来自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等4大出口市场,品质不合格、农兽药残留和微生物污染是出口水产品被通报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当前水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分析,从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和技术性贸易措施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水产业结构、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及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等提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对策。
赵培城,赵娜娜,吕飞,丁玉庭[9](2015)在《海洋水产品新鲜度的现代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海洋水产品新鲜度变化规律,指出新鲜度是海产品品质的重要标志;海洋水产品新鲜度传统检测技术包括感官检验、物理检验、化学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着重介绍了海洋水产品新鲜度的现代检测技术,即智能检测技术、新鲜度指示卡及其他一些快速检测技术。对现有海洋水产品新鲜度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作了概述。
张帆[10](2015)在《淡水鱼去头方法及装置设计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淡水鱼鱼体去头加工作为淡水鱼前处理自动化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鱼体去除鱼头的结果直接影响着淡水鱼前处理加工产品的产量和后期深加工产品的质量。研制一台既能够适应前处理加工流水线作业,而又高产可调的大宗淡水鱼去头机已成为淡水鱼前处理加工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国内大宗淡水鱼类中的鲢鱼为主要试验研究对象,依据国内外各类水产品去头加工的科研成果,并结合农产品机械化加工领域中相似物料的剪切技术,通过对白鲢鱼体体型特征参数和鱼体胆囊位置的测量采集和结果分析,根据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上的相关静态剪切力学特性试验,提出了利用空压机产生的压缩空气来驱动气缸带动弧形去头刀具进行淡水鱼鱼体去头加工的机械化原理。根据此去头原理方法设计并研制了一台气动式淡水鱼去头机试验样机,并进行了样机的试验研究和参数优化。以鱼体去头切割的剪切力值为主要研究指标,对影响淡水鱼鱼头剪切效果的鱼体冷藏时间、刀具切割的滑切角度、鱼体放置方式、切割刀具厚度等重要因素进行剪切力值测定和正交试验研究,得出下列结论,对鱼体去头剪切力值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C刀具切割的滑切角度>B鱼体放置方式>A冷藏时间>D刀具厚度。综合分析显示:将鲜活鱼冷藏6 h后,鱼体水平放置,并采用厚度为2 mm的弧形切割刀具为淡水鱼去头切割的最佳方法,此时去头剪切力最小,为186.7N。以去头机样机的采肉率和去头率为主要研究指标,对影响淡水鱼去头机样机性能参数的鱼体头部定位距离、鱼体背部定位距离、刀具仿形结构、工作气压等关键因素进行试验指标的测定和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得出:对去头机去头效果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A鱼体头部定位距离>C刀具仿形结构>B鱼体背部定位距离距离>D误差。综合分析显示:淡水鱼去头机去头工作时,将鱼体水平放置,鱼体头部定位距离为107mm,鱼体背部定位距离为55mm,并采用厚度为2 mm的弧刃U型刀进行切割时去头效果最好,此时鱼体去头采肉率为76.8%,去头率为90.6%。文章针对目前淡水鱼鱼体去头加工机械化程度低、设备适用范围差等现状,结合相应的淡水鱼前处理加工工艺,进行了淡水鱼鱼体去头方法的相关试验与研究,设计研制相应的去头机样机后进行相关性能参数试验,最终得出主要用于鱼糜加工的去鳞之后淡水鱼去头机最优的去头方法。
二、市场鲜鱼的快速感官检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场鲜鱼的快速感官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1)年产50吨火焙鱼加工厂设计及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淡水鱼产业的迅速发展 |
1.1.2 政策支持发展水产品加工 |
1.1.3 企业发展的要求 |
1.2 项目建设意义 |
1.2.1 提供优质的火焙鱼产品 |
1.2.2 为火焙鱼的生产加工提供标准依据 |
1.2.3 为小型鱼制品加工厂的建设提供依据 |
1.2.4 促进湘菜文化的推广 |
1.3 火焙鱼加工现状 |
1.4 鱼制品加工研究进展 |
1.5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产品标准的制定 |
2.1 标准内容的确定 |
2.1.1 标准内容确定的依据 |
2.1.2 标准的主要内容 |
2.2 标准值的研究 |
2.2.1 感官指标 |
2.2.2 理化指标 |
2.2.3 污染物指标 |
2.2.4 食品添加剂 |
第三章 火焙鱼加工厂的设计 |
3.1 厂址的选择及厂区总平面设计 |
3.1.1 厂址选择的原则 |
3.1.2 鱼制品加工厂的选址 |
3.1.3 总平面设计原则 |
3.1.4 总平面设计说明 |
3.2 产品方案与工艺设计 |
3.2.1 产品与产量的确定 |
3.2.2 产品生产方案 |
3.2.3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
3.2.4 生产工艺说明 |
3.3 物料计算及包装 |
3.3.1 原料计算 |
3.3.2 辅料计算 |
3.3.3 包装材料的选择及计算 |
3.4 设备选型 |
3.4.1 设备选型原则 |
3.4.2 设备选型的依据 |
3.4.3 主要设备清单 |
3.5 生产车间平面设计 |
3.5.1 生产车间平面设计基本原则 |
3.5.2 车间平面布置 |
3.5.3 功能间面积计算 |
3.6 工程建设 |
3.6.1 主体工程建设 |
3.6.2 辅助工程建设 |
3.7 水电衡算 |
3.7.1 水衡算 |
3.7.2 电衡算 |
3.8 劳动力安排 |
3.8.1 人员安排 |
3.8.2 组织结构设置 |
第四章 项目可行性分析 |
4.1 市场分析 |
4.1.1 淡水鱼市场消费分析 |
4.1.2 水产干制品市场分析 |
4.1.3 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
4.1.4 市场风险分析 |
4.2 环境保护与节能分析 |
4.2.1 项目主要污染物及对环境的影响 |
4.2.2 主要污染物治理措施 |
4.2.3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
4.2.4 项目节能分析的意义 |
4.2.5 项目节能措施 |
4.3 消防安全分析 |
4.4 经济技术分析 |
4.4.1 固定投资估算 |
4.4.2 产品成本估算 |
4.4.3 年利润估算 |
4.4.4 投资回收期 |
4.4.5 投资安全评价 |
4.5 产品安全与营养分析 |
4.5.1 产品安全分析 |
4.5.2 产品营养分析 |
4.6 社会效益分析 |
4.6.1 促进小鱼仔的加工利用 |
4.6.2 调整当地产业结构 |
4.6.3 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周边居民增收 |
4.6.4 有利于相关行业的发展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火焙鱼 |
附录二:鱼制品加工厂总平面图 |
附录三:鱼制品加工厂车间平面布置图 |
附录四:车间设备布置平面图 |
附录五:工艺流程示意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开背调味鱼腌制工艺优化及品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斑点叉尾鮰的概述 |
1.2 冷冻调理食品 |
1.2.1 冷冻调理食品的研究现状 |
1.2.2 冷冻调理食品的感官品质评定方法 |
1.3 冷冻调理食品加工技术 |
1.3.1 鱼肉的宰杀方式 |
1.3.2 鱼肉的减菌化处理 |
1.3.3 鱼肉的腌制方式 |
1.3.4 鱼肉的烤制方式 |
1.3.5 鱼肉的保鲜方式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减菌化处理对鱼肉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指标测定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减菌化处理对鱼肉冷藏过程中pH值的影响 |
2.2.2 减菌化处理对鱼肉冷藏过程中感官评价的影响 |
2.2.3 减菌化处理对鱼肉冷藏过程中细菌总数的影响 |
2.2.4 减菌化处理对鱼肉冷藏过程中白度值的影响 |
2.2.5 减菌化处理对鱼肉冷藏过程中质构特性的影响 |
2.2.6 减菌化处理对鱼肉冷藏过程中持水率的影响 |
2.2.7 减菌化处理对鱼肉冷藏过程中TVB-N值的影响 |
2.2.8 减菌化处理对鱼肉冷藏过程中K值的影响 |
2.2.9 减菌化处理对鱼肉冷藏过程中气味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三章 斑点叉尾鮰调味鱼腌制配方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方法 |
3.1.3 指标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第一次配方研究结果 |
3.2.2 第二次配方研究结果 |
3.2.3 第三次配方研究结果 |
3.2.4 第四次配方研究结果 |
3.2.5 第五次配方研究结果 |
3.3 小结 |
第四章 鱼肉腌制过程中传质动力学和蛋白性质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方案 |
4.1.3 指标测定方法 |
4.1.4 统计学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4 %和6%食盐溶液腌制过程中鱼不同部位的食盐含量变化 |
4.2.2 不同食盐浓度腌制过程中鱼肉的传质动力学研究 |
4.2.3 不同食盐浓度腌制过程中鱼肉块盐溶性蛋白(SSP)性质变化 |
4.3 小结 |
第五章 腌制方式对斑点叉尾鮰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指标测定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最佳超高压腌制方式 |
5.2.2 筛选最佳滚揉腌制方式 |
5.2.3 基于模糊数学法评价腌制方式对斑点叉尾鮰品质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反复冻融过程中开背调味鱼品质及蛋白特性的变化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与试剂 |
6.1.2 试验方法 |
6.1.3 指标测定的方法 |
6.1.4 统计学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反复冻融过程中UHP和 TB样品菌落总数的变化 |
6.2.2 反复冻融过程中UHP和 TB样品TBARS值的变化 |
6.2.3 反复冻融过程中UHP和 TB样品TVB-N值的变化 |
6.2.4 反复冻融过程中UHP和 TB样品气味的变化 |
6.2.5 反复冻融过程中MPUHP和MPTB T-SH和SS含量的变化 |
6.2.6 反复冻融过程中MPUHP和MPTB紫外光谱变化 |
6.2.7 反复冻融过程中MPUHP和MPTB的红外光谱分析 |
6.2.8 反复冻融过程中的MPUHP和MPTB的SDS-PAGE变化 |
6.2.9 反复冻融过程中的MPUHP和MPTB的微观结构变化 |
6.3 小结 |
结论 |
试验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论文发表情况 |
(3)鱼糜生产HACCP体系的建立及鱼前处理去鱼鳞设备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我国淡水鱼发展现状 |
1.1.2 鱼糜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1.3 HACCP体系的产生与发展 |
1.1.4 去鱼鳞设备综述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鱼糜生产HACCP体系的建立 |
1.2.1.1 危害因素分析 |
1.2.1.2 关键控制点的建立及关键限值的确定 |
1.2.1.3 HACCP体系建立与实施 |
1.2.2 去鱼鳞设备的设计 |
1.2.2.1 整体结构的设计 |
1.2.2.2 运输单元的设计 |
1.2.2.3 夹紧单元的设计 |
1.2.2.4 去鱼鳞单元设计 |
1.2.2.5 去鱼鳞设备的其他机构的设计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1.4.1 鱼糜生产HACCP体系的建立 |
1.4.2 鱼前处理去鱼鳞设备的设计 |
第二章 鱼糜生产HACCP体系的建立 |
2.1 HACCP体系简述 |
2.1.1 HACCP体系的特点 |
2.1.2 建立HACCP体系意义 |
2.1.3 HACCP体系的基本原理与实施步骤 |
2.2 A公司鱼糜生产HACCP体系的建立 |
2.2.1 A公司鱼糜生产HACCP体系建立的前提与要求 |
2.2.1.1 与鱼糜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 |
2.2.1.2 鱼糜生产前提方案 |
2.2.1.3 鱼糜生产操作性前提方案 |
2.2.1.4 GMP文件 |
2.2.1.5 SSOP文件 |
2.2.2 A公司鱼糜生产HACCP计划的实施 |
2.2.2.1 HACCP工作小组的成立 |
2.2.2.2 产品说明 |
2.2.2.3 A公司鱼糜生产的工艺流程图的编制与验证 |
2.2.2.4 鱼糜生产危害分析及控制措施的确定 |
2.2.2.5 鱼糜生产HACCP计划关键控制点(CCP)的确定 |
2.2.2.6 鱼糜生产HACCP计划关键限值(CL)的确定 |
2.2.2.7 建立对每个关键控制点(CCP)的监控系统 |
2.2.2.8 建立纠偏规范 |
2.2.2.9 建立验证程序 |
2.2.2.10 建立文件和记录保持程序 |
2.2.2.11 A公司鱼糜生产HACCP计划表及关键限值的技术报告 |
2.3 小结 |
第三章 鱼前处理去鱼鳞设备的设计 |
3.1 前言 |
3.2 设计思路 |
3.2.1 去鱼鳞效果的评价 |
3.2.2 去鱼鳞设备结构描述 |
3.2.2.1 机架 |
3.2.2.2 去鱼鳞单元 |
3.2.2.3 夹紧单元 |
3.2.2.4 运输单元 |
3.2.2.5 冲洗系统 |
3.2.2.6 废水废渣处理单元 |
3.2.2.7 控制系统 |
3.3 去鱼鳞设备工作过程的研究及相关计算分析 |
3.3.1 去鱼鳞设备中各系统、单元工作过程介绍 |
3.3.2 鱼体进入去鱼鳞设备时的受力分析及计算 |
3.3.3 鱼体在去鳞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及计算 |
3.3.4 鱼鳞在去鳞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及计算 |
3.4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臭鳜鱼自然及接菌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落演化与品质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发酵鱼制品的研究 |
1.1.1 发酵鱼制品的种类 |
1.1.2 发酵鱼风味的研究 |
1.1.3 发酵鱼中微生物的研究 |
1.2 微生物发酵剂的研究现状 |
1.3 臭鳜鱼概述 |
1.3.1 臭鳜鱼及其制作 |
1.3.2 臭鳜鱼的营养价值 |
1.3.3 臭鳜鱼的生产及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臭鳜鱼发酵工艺的优化及其产品品质评价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仪器及方法 |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正交实验设计 |
2.2.3.2 工艺流程 |
2.2.3.3 感官评价方法 |
2.2.3.4 基本成分的测定 |
2.2.3.5 微生物分析 |
2.2.3.6 质地剖面分析(TPA) |
2.2.3.7 电子鼻(E-nose) |
2.2.3.8 顶空固相微萃取 |
2.3 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 |
2.3.1 感官评价分析 |
2.3.2 正交实验方差分析 |
2.3.3 最佳实验组合 |
2.3.4 验证实验 |
2.4 最佳发酵条件下产品品质评价结果与讨论 |
2.4.1 新鲜鳜鱼与发酵后鳜鱼基本成分的变化 |
2.4.2 新鲜鳜鱼与发酵后鳜鱼微生物变化 |
2.4.3 TPA分析 |
2.4.4 基于电子鼻方法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
2.4.5 基于GC-MS方法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臭鳜鱼发酵过程中理化及风味物质变化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微生物分析 |
3.3.2 TVB-N、TBARS、pH理化指标分析 |
3.3.2.1 TVB-N的测定 |
3.3.2.2 TBARS及 pH的测定 |
3.3.3 风味、TPA检测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 |
3.4.2 发酵过程中TVB-N、TBARS、pH等理化指标的变化 |
3.4.3 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 |
3.4.3.1 基于电子鼻方法对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
3.4.3.2 基于GC-MS方法对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
3.4.4 发酵过程中TPA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酵剂对臭鳜鱼品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1 实验菌株 |
4.2.2 实验原料 |
4.2.3 样品准备 |
4.2.4 实验仪器、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微生物分析 |
4.3.1.1 稀释平板法测定鳜鱼发酵期间菌落总数及乳酸菌数量变化 |
4.3.1.2 MALDI-TOF鉴定鳜鱼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落 |
4.3.1.3 发酵后产品大肠菌群及致病菌的检测 |
4.3.2 TVB-N、TBARS、pH等理化指标分析 |
4.3.3 挥发性风味物质、TPA检测 |
4.3.4 生物胺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接菌发酵期间微生物的变化 |
4.4.1.1 菌落总数和乳酸菌的变化 |
4.4.1.2 大肠菌群及致病菌 |
4.4.1.3 发酵过程微生物物种相对丰度分析 |
4.4.2 接菌发酵对TVB-N、TBARS、pH等理化指标的影响 |
4.4.2.1 TVB-N的变化 |
4.4.2.2 TBARS的变化 |
4.4.2.3 pH的变化 |
4.4.3 接菌对风味物质的影响 |
4.4.3.1 基于电子鼻方法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检测 |
4.4.3.2 基于GC-MS方法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
4.4.4 接菌对TPA的影响 |
4.4.5 接菌对生物胺的影响 |
4.4.6 接菌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老汤发酵及其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2.1 实验原料 |
5.2.2 样品的准备 |
5.2.3 实验仪器、试剂 |
5.3 实验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老汤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 |
5.4.2 老汤对TVB-N、TBARS、pH的影响及与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的关系 |
5.4.3 老汤对TPA的影响 |
5.4.4 老汤对生物胺的影响 |
5.4.5 老汤对风味物质的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取得成果 |
附录 |
(5)生物胺的分析检测与鱼粉新鲜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鱼粉新鲜度评价方法概述 |
1.1.1 感官检测 |
1.1.2 油脂酸价 |
1.1.3 挥发性盐基氮 |
1.1.4 生物胺的分析检测 |
1.2 鱼体腐败过程概述 |
1.2.1 初期生理变化阶段 |
1.2.2 僵硬期 |
1.2.3 解僵及自溶/腐败初期 |
1.2.4 腐败中后期 |
1.3 生物胺的形成机理 |
1.3.1 生物胺的形成方式与产生条件 |
1.3.2 鱼粉中6种常见有毒生物胺的形成机理 |
1.4 生物胺的生理功能与毒性 |
1.5 鱼粉中生物胺的影响因素 |
1.5.1 生产原料 |
1.5.2 生产工艺 |
1.5.3 贮存和运输 |
1.6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生物胺的分析与检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与溶液 |
2.2.2 试验样本 |
2.2.3 仪器与设备 |
2.2.4 前处理方法 |
2.2.5 色谱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衍生试剂的选择 |
2.3.2 空白基质的影响 |
2.3.3 生物胺混合标准溶液 |
2.3.4 生物胺检出限 |
2.3.5 生物胺标准工作曲线 |
2.3.6 生物胺加标回收试验 |
2.3.7 生物胺稳定性试验 |
2.4 小结 |
第三章 鱼体腐败过程生物胺的变化规律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样本 |
3.2.2 处理方案 |
3.2.3 主要试剂与溶液 |
3.2.4 仪器设备 |
3.2.5 生物胺检测 |
3.2.6 冻干失水率的检测 |
3.2.7 鲜鱼干基生物胺含量的结果计算 |
3.2.8 冻干鱼粉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冻干鱼粉生物胺含量 |
3.3.2 鲜鱼冻干失水率 |
3.3.3 冻干过程对生物胺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胺含量与鱼粉新鲜度关系规律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样本 |
4.2.2 处理方案 |
4.2.3 主要试剂与溶液 |
4.2.4 主要仪器设备 |
4.2.5 生物胺的检测方法概述 |
4.2.6 挥发性盐基氮的检测 |
4.2.7 数据处理及结果表示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腐败程度的冻干鳀鱼粉生物胺与挥发性盐基氮 |
4.3.2 不同新鲜度的国产蒸汽鱼粉生物胺与挥发性盐基氮 |
4.3.3 国产蒸汽鱼粉中挥发性盐基氮标准限量及尸胺建议值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低温保鲜冰对罗非鱼片保鲜效果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罗非鱼简介 |
1.2 水产品低温保鲜技术 |
1.2.1 冰藏保鲜 |
1.2.2 冷海水保鲜 |
1.2.3 冰温保鲜 |
1.2.4 微冻保鲜 |
1.2.5 冷冻保鲜 |
1.3 鱼贝类死后变化 |
1.3.1 早期生化变化 |
1.3.2 死后僵硬 |
1.3.3 自溶与腐败 |
1.4 鱼贝类鲜度评价方法 |
1.4.1 感官检验 |
1.4.2 化学测定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低温保鲜冰配方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低温保鲜冰冻结点及融化时间测定 |
2.2.3.2 单因素分析 |
2.2.3.3 Box-Behnken试验设计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单因素分析结果 |
2.3.1.1 聚丙烯酸钠质量分数对低温保鲜冰冻结点及融化时间的影响 |
2.3.1.2 氯化钠质量分数对低温保鲜冰冻结点及融化时间的影响 |
2.3.1.3 丙二醇体积分数对低温保鲜冰冻结点及融化时间的影响 |
2.3.2 响应面法优化低温保鲜冰配方 |
2.3.2.1 响应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2.2 响应曲面分析与优化 |
2.3.3 低温保鲜冰与传统氯化钠盐水冰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冷对低温保鲜冰中罗非鱼品质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 |
3.2.3 方法 |
3.2.3.1 样品处理 |
3.2.3.2 低温保鲜冰融化温度测定 |
3.2.3.3 僵直指数 |
3.2.3.4 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测定 |
3.2.3.5 pH测定 |
3.2.3.6 K值 |
3.2.3.7 TBA值 |
3.3 结果分析 |
3.3.1 低温保鲜冰融化曲线 |
3.3.2 贮藏期间罗非鱼片肌温变化情况 |
3.3.3 僵直指数变化结果 |
3.3.4 TVB-N变化结果 |
3.3.5 罗非鱼片pH变化情况 |
3.3.6 罗非鱼片K值变化情况 |
3.3.7 罗非鱼片TBA变化情况 |
3.4 结论 |
第四章 低温保鲜冰对罗非鱼片品质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 |
4.2.3 方法 |
4.2.3.1 样品处理 |
4.2.3.2 罗非鱼冰点的测定 |
4.2.3.3 感官评价 |
4.2.3.4 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测定 |
4.2.3.5 汁液流失率的测定 |
4.2.3.6 白度分析 |
4.2.3.7 菌落总数分析 |
4.2.3.8 质构分析 |
4.2.3.9 微观组织结构的测定 |
4.2.3.10 数据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罗非鱼片冰点的测定 |
4.3.2 感官评分的变化 |
4.3.3 罗非鱼片TVB-N变化情况 |
4.3.4 罗非鱼片汁液流失率的变化情况 |
4.3.5 罗非鱼片白度变化情况 |
4.3.6 罗非鱼片菌落总数变化情况 |
4.3.7 罗非鱼片质构变化 |
4.3.8 罗非鱼片组织微观结构变化 |
4.4 结论 |
第五章 低温保鲜冰对罗非鱼片蛋白质生化特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 |
5.2.3 方法 |
5.2.3.1 样品处理 |
5.2.3.2 肌动球蛋白提取 |
5.2.3.3 肌动球蛋白盐溶性 |
5.2.3.4 肌动球蛋白表面疏水性 |
5.2.3.5 肌动球蛋白Ca2+-ATPase活性的测定 |
5.2.3.6 肌动球蛋白巯基含量的测定 |
5.2.3.7 肌肉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分析 |
5.3.1 盐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5.3.2 肌动球蛋白表面疏水性 |
5.3.3 罗非鱼片Ca2+-ATPase变化 |
5.3.4 巯基含量变化 |
5.3.5 肌肉蛋白的SDS-PAGE电泳分析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成果 |
(7)大菱鲆冷链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原料 |
1.2 仪器 |
1.3 工艺流程 |
1.4 操作要点 |
1.4.1 原料 |
1.4.2 暂养 |
1.4.3 宰杀放血 |
1.4.4 去内脏 |
1.4.5 漂洗 |
1.4.6 分选 |
1.4.7 贮藏 |
1.5 冷链冰鲜试验 |
1.6 关键控制点判断树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影响冷链冰鲜大菱鲆品质的主要因素 |
2.1.1 原料收购 |
2.1.2 放血的影响 |
2.1.3 粘液的影响 |
2.2冷链动态冰鲜大菱鲆试验 |
2.3 关键控制点 |
3 结论 |
(8)我国出口水产品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概况 |
2 水产品出口受阻通报情况 |
3 水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技术性贸易措施 |
4 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对策建议 |
(9)海洋水产品新鲜度的现代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海洋水产品新鲜度的传统评价方法 |
1.1食品感官评定 |
1.2微生物评定法 |
1.3物理评定法 |
1.4化学评定法 |
1.5其他 |
2海洋水产品新鲜度的现代检测技术 |
2.1智能检测 |
2.2新鲜度指示卡 |
2.3其他快速检测技术 |
3展望 |
(10)淡水鱼去头方法及装置设计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淡水鱼鱼体去头方法的研究 |
2.1 概述 |
2.2 鲢鱼鱼体体型参数的测量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 |
2.2.3 测试方法与指标 |
2.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鲢鱼鱼体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仪器 |
2.3.3 测试方法和指标 |
2.3.4 鱼头剪切特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去头机试验样机的设计制造 |
3.1 概述 |
3.2 去头机构方案的选择 |
3.3 去头机总体结构设计 |
3.3.1 去头机机架的设计 |
3.3.2 去头机导轨的设计 |
3.3.3 刀具夹具的设计 |
3.3.4 刀具的设计加工 |
3.3.5 去头机试验台面设计 |
3.4 气动控制系统设计 |
3.4.1 气缸的计算与选型 |
3.4.2 控制阀的计算与选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去头机样机的试验研究及优化 |
4.1 概述 |
4.2 去头机去头试验设计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4.2.3 试验性能指标 |
4.2.4 试验内容与方法 |
4.2.5 正交试验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规格的刀具对鱼体去头效果的影响 |
4.3.2 工作气压对鱼体去头效果的影响 |
4.3.3 鱼体头部定位距离对鱼体去头效果的影响 |
4.3.4 鱼体背部定位距离对鱼体去头效果的影响 |
4.3.5 正交试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讨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市场鲜鱼的快速感官检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年产50吨火焙鱼加工厂设计及可行性分析[D]. 张文倩.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2]开背调味鱼腌制工艺优化及品质特性研究[D]. 杨梅. 天津农学院, 2019(07)
- [3]鱼糜生产HACCP体系的建立及鱼前处理去鱼鳞设备的设计[D]. 何文力. 武汉轻工大学, 2018(01)
- [4]臭鳜鱼自然及接菌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落演化与品质变化规律研究[D]. 刘洒洒. 大连工业大学, 2018(01)
- [5]生物胺的分析检测与鱼粉新鲜度评价研究[D]. 孔凡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6]低温保鲜冰对罗非鱼片保鲜效果影响的研究[D]. 袁小敏. 上海海洋大学, 2017(03)
- [7]大菱鲆冷链加工技术研究[J]. 王彩理,王洪军,袁勇,韩强,滕瑜.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05)
- [8]我国出口水产品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及对策[J]. 林彦星,吴江,刘宵宵,罗焕亮. 安徽农业科学, 2015(33)
- [9]海洋水产品新鲜度的现代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赵培城,赵娜娜,吕飞,丁玉庭.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5(09)
- [10]淡水鱼去头方法及装置设计试验研究[D]. 张帆. 华中农业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