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塞式二氧化碳快速分析仪(论文文献综述)
李龙[1](2017)在《自由活塞式内燃发电机稳定运行的变负载控制研究》文中指出自由活塞式内燃发电机(Free-Piston Engine Generator,FPEG)是一种新型的动力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压缩比可变、热效率高、多燃料适应等优点,是混合动力汽车以及其他移动用电装置的优选方案之一。但由于其结构特点,使其稳定运行是有困难的,在发生燃烧波动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失火。因此,实现FPEG的稳定运行是具有挑战的工作。本研究提出了变负载控制(Variable-Load Control,VLC)稳定FPEG运行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了负载对FPEG运行的影响,利用该现象,提出了通过调节负载来约束活塞运动的方法,以实现FPEG的稳定运行。该方法作用于膨胀做功冲程,是针对当次燃烧状态的控制操作。通过检测当次燃烧的压缩比和峰值缸压,用偏差对可变负载进行调节,平衡由于燃烧波动带来的能量变化。该调节过程在活塞到达下一次压缩冲程的上止点之前完成,由此,大大削弱了当次燃烧状态对下一次压缩冲程的影响,为下一次燃烧提供稳定的工作条件。使用VLC隔离了相邻两次燃烧之间的影响,为FPEG的稳定运行创造了基本条件。研究中使用IGBT构建等效负载来实现可变负载的阻抗控制。通过仿真和实验可确认,实施VLC可以实现对FPEG的压缩比和峰值缸压的稳定控制,并且,在燃烧波动的情况下,VLC可以维持FPEG的稳定运行,降低了失火停车情况的发生,从而证明了VLC对于稳定FPEG运行的有效性。在此研究基础之上,又提出了同时控制压缩比和缸压的双参数控制方法。该方法综合运用了VLC和供油控制,通过构建压缩比控制闭环和缸压控制闭环,在对应算法的控制下实现了对压缩比和缸压的同时控制,从而获得了对FPEG更为全面的控制能力。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Simulink仿真得到验证。在研究中,设计了专用的ECU对FPEG的运行进行控制。针对FPEG的运行特点,设计了半周期控制策略,使ECU可以在燃烧完成之后继续对活塞施加控制,配合VLC实现对活塞的全行程控制。为了实际检验VLC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中设计制作了微型二氧化碳实验样机。该样机采用压缩二氧化碳作为动力,配合ECU共同组成实验环境。在实验中,该样机实现了连续稳定运行,并且实现了对压缩比的稳定控制,从而通过实验证明了VLC方法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实验测试结果,也验证了变负载控制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段雄波[2](2019)在《预混合天然气点燃式发动机稀燃及加氢条件下的循环变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排放法规日趋严格,要求内燃机进一步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排放量。重型天然气点燃式发动机采用稀薄燃烧、低碳替代燃料有利于实现清洁燃烧。然而稀燃会导致缸内循环变动率增加,当缸内循环变动严重时,对于燃烧较快的单个或多个循环(可能连续循环,也可能是断断续续的循环)将导致爆震燃烧;对于燃烧较慢的单个或多个循环将导致后燃或者部分燃烧,甚至失火,导致碳氢排放量和油耗大幅度增加。这些燃烧较快和较慢的循环都会导致循环波动大,从而导致转速和输出转矩产生波动,发动机运转不稳、抖动、易熄火、动力下降和油耗偏高等现象,甚至影响整车的驾驶舒适性。如果能消除缸内的循环变动,燃油经济性可以再提升10-20%,并且降低发动机尾气排放量。本文研究工作主要分为实验部分和数值模拟部分。实验部分:详细的开展了不同转速,不同负荷,不同压缩比和不同氢能比的稳态实验。阐述了运行/设计参数和加氢对稀燃预混天然气点燃式发动机循环变动的影响规律,指出导致循环变动的原因及其对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部分:首先,详细的分析了层流火焰面结构,层流火焰速度的计算,层流火焰速度的测量方法,天然气反应机理和一维层流预混火焰数值模拟。全面分析了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稀释气体、加氢及加氢耦合废气再循环对提纯液化天然气/空气层流火焰速度的影响。其次,全面分析了加氢稀燃天然气点燃式发动机采用高压废气再循环、低压废气再循环及其组合和内部废气再循环对燃烧、性能和排放特性的影响。最后,建立了稀燃预混天然气点燃式发动机循环变动三维数值模拟平台。采用连续循环方法和并行扰动方法数值模拟稀燃预混天然气点燃式发动机循环变动,阐明了缸内流场分布、湍动能分布,初始火核的形成、长大与发展和湍流火焰传播对稀燃预混天然气点燃式发动机循环变动的影响,指明了降低循环变动率的方向。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提高转速,稀燃预混天然气点燃式发动机缸压分布趋向集中,缸内循环变动减少,后燃和部分燃烧循环减少;指示平均有效压力、峰值燃烧压力和燃烧持续期的循环变动系数减少。此外,燃烧始点与峰值燃烧压力存在强烈的线性相关性。在低负荷工况下,增大压缩比,缸压曲线分布趋向集中,指示平均有效压力循环变动系数减少,但是随着压缩比的幅度继续增加,对缸压分布影响减少;在大负荷时,压缩比的增加对缸压曲线分布影响较小,稀燃预混天然气点燃式发动机的指示平均有效压力循环变动系数减少的幅度越来越小。(2)随着氢能比的增加,缸压曲线分布趋向集中,循环变动率减少,指示平均有效压力和峰值燃烧压力循环变动系数大大减少。峰值燃烧压力对应的曲轴转角提前,最大压力升高率增加;燃烧初始时刻和50%燃烧位置提前,且50%燃烧位置循环变动减少,燃烧持续期的平均值减少;50%燃烧位置点与峰值燃烧压力存在强烈的线性相关性。(3)提高反应物初始温度,有利于提高液化天然气(LNG)的层流火焰速度。而提高初始压力,会减少液化天然气的层流火焰速度。此外,LNG1的层流火焰速度稍微大于LNG2的层流火焰速度,少量其他烷烃对液化天然气的层流火焰速度有影响,但是影响较小。LNG2/空气加氢能够提高层流火焰速度,拓展其稀薄燃烧极限,提高燃烧绝热燃烧温度。而LNG2/空气加氢耦合废气再循环控制策略,不仅可以降低加氢带来的过高氮氧化物排放,还可以弥补废气再循环(EGR)带来的层流火焰速度下降。且加氢对活性基O、H和OH影响大,影响其链式反应。(4)不管是高压EGR,还是低压EGR,亦或是高压和低压EGR的组合,点火延时期随着EGR比例的增加而延长,峰值燃烧压力随着EGR比例的增加而减少。其中在总EGR率为15%的情况下,结合10%的高压EGR率和5%低压EGR率,可以达到最高指示热效率(34.9%)。内部EGR百分比随着气门重叠角的减少而减少;50%燃烧位置随着气门重叠角减少而提前;峰值燃烧压力和峰值放热率随着气门重叠角的减少而增加;但是容积效率和指示热效率随着气门重叠角减少先增加后减少。(5)连续循环方法数值模拟循环变动耗时长,而并行扰动方法大大缩短数值模拟时间。在初始火核转变为湍流火焰发展的过程中,缸内的湍流与火焰锋面相互作用剧烈,火焰锋面会被缸内湍流会进一步拉伸,扭转,褶皱火焰锋面。缸内无序的湍流运动大大增加了火焰锋面的变形,火焰锋面进一步卷吸未燃气体,形成岛式或者块状燃烧区域,从而极大的增加火焰燃烧面积,加快了燃烧速度。而高压循环缸内湍流火焰传播速度明显大于低压循环缸内的湍流火焰传播速度。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稀燃天然气发动机循环变动产生的原因、作用机制和变化的规律,为进一步降低稀燃天然气火花塞点火发动机循环变动,提高其运行稳定性和平顺性,减少循环变动引起的噪声与振动,降低输出转矩与功率的波动提供指导。稀燃天然气火花塞点火发动机循环变动的减少,有利于适当的提前点火提前角和提高压缩比,进一步提高有效热效率和燃油经济性,拓展天然气发动机稀燃极限,减少部分燃烧或者后燃循环,以及进一步降低碳氢排放量,从而实现进一步优化稀燃预混天然气点燃式发动机的性能,具有重大的工程应用前景。
郑利晨[3](2020)在《CO2-油相体系混相特性及传质特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氧化碳混相驱替提高采收率技术不仅提供了一种有效提高石油产量的方法,而且还能够将大量的温室气体安全的封存在地下,为抑制温室效应、保护大气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因此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二氧化碳混相驱的相关研究中包含了两项重要参数,分别是最小混相压力和相间扩散系数。准确、快速地确定油气系统的最小混相压力和相间扩散系数是进行二氧化碳混相驱的基础,同时也是二氧化碳混相驱工艺设计成功的一个前提。但是,现有的实验室研究方法中存在着耗时长、成本高、操作复杂和缺乏定量标准等缺点。因此在本研究中,首先提出了一种用于测定油气系统最小混相压力的新方法—动态体积测量法。使用这一新方法分别测定了二氧化碳-正十六烷系统和二氧化碳-液体石蜡系统在不同温度的最小混相压力和一次接触混相压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液滴体积变化测定最小混相压力的判断定量标准。随后,通过对表面张力的测量详细分析了水相存在对油气两相体系造成的影响。详细介绍了油-气-水三相系统混相过程,并且根据所出现的不同现象将混相过程总结为了四个特征阶段。最后,将动态体积法的应用继续推广,测量了CO2-正十六烷体系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的相间扩散系数。同时改进了一种适用于油气混相体系扩散系数测量的传质模型。研究中得到的主要结论可总结如下:1.二氧化碳-正十六烷系统中油相液滴界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压力的升高而降低,并与压力变化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使用动态体积法测量得到的二氧化碳-正十六烷系统在系统温度为26.9°C、37.2°C、47.7°C、58.2°C和79.6°C时的最小混相压力分别为6.8 MPa、7.8 MPa、9.8 MPa、11.2 MPa和15.2 MPa;使用动态体积法测量得到的二氧化碳-正十六烷系统在相同温度下的一次接触混相压力分别为6.8 MPa、15 MPa、17 MPa、18 MPa和21 MPa。二氧化碳-正十六烷系统的最小混相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并与温度变化呈良好的线性关系。2.二氧化碳-液体石蜡系统中油相液滴的界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压力的升高而降低,并与压力变化呈良好线性关系;使用动态体积法测量得到二氧化碳-液体石蜡系统在系统温度为21.5°C、40.6°C、61.2°C和81.2°C时的最小混相压力分别是6.4 MPa、9 MPa、11.8 MPa和13 MPa;使用动态体积法测量得到二氧化碳-液体石蜡系统在相同温度下的一次接触混相压力分别为15 MPa、23 MPa、32 MPa和35 MPa;二氧化碳-液体石蜡系统的最小混相压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并与温度变化呈良好线性关系;混合油系统中少量重质组分的存在会严重影响一次接触混相的发生,并会导致一次接触混相点大幅后移。3.水相存在会使油滴界面张力升高以及最小混相压力点后移1.1 MPa;油气水三相系统混相过程可被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三相分层阶段(第一阶段)、两相混合区形成阶段(第二阶段)、三相混合区形成阶段(第三阶段)、三相混合区扩大及两相混合区消失阶段(第四阶段)。4.如果以最小混相压力的条件向储层注入二氧化碳,较小的扩散系数可能会导致非混相驱替过程的发生;正十六烷与环绕CO2相的扩散速率随压力的升高和温度的降低而显着增加;油气之间的扩散系数主要受到密度和粘度的影响。
苏伟[4](2018)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方法及其适应性界限》文中指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空间主要由裂缝、溶孔和溶洞构成,经过多年开发形成了注水替油、注气开发的开采方式,但由于油藏缝洞组合关系复杂,在生产中出现油井见水快、气窜严重、稳产期短等问题;不同缝洞单元含水率变化特征及见气规律差异性大,难以确定其合理开发模式。本文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缝洞型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针对单井注气吞吐技术和井间注气驱技术,研究各自启动剩余油机理,讨论其适应性界限,总结完善注气提高采收率相关理论,为塔河油田注气开发提供理论支持。采用PVT实验装置分析地层流体与气体介质(N2、CO2和复合气)的相态变化及各物性参数(溶解气油比、饱和压力等)变化规律,为后续缝洞型油藏注气物理模拟实验、注气提高采收率机理分析提供有效支撑。设计制作耐高压一维缝洞物理模型,进行三种介质(CO2、N2、复合气)单井吞吐实验。通过分析闷井阶段压力变化特征,建立各气体介质在不同填充程度溶洞中传质系数随时间变化关系式;通过分析各气体介质吞吐过程生产动态特征,结合各介质在单个溶洞体数值模型中的运移特征,探讨各气体介质吞吐增油机理,确定CO2吞吐对于单个封闭溶洞体的适应性;最后通过分析单井吞吐四个影响因素(注气部位、生产压差、注气量和吞吐周期),明确了吞吐周期为主控因素。在讨论相似性基础上,设计制作具有复杂缝洞连通结构的二维可视化吞吐模型和三维吞吐模型,并将三维物理模型数值化。通过二维可视化模型观察出水驱油过程的活塞式驱替特征,总结出剩余油类型和分布规律;通过分析各气体介质吞吐过程中的油气水三相流动特征和启动剩余油规律,确定了N2作为吞吐介质的适应性。通过各气体介质在三维耐压模型吞吐实验,分析了各介质在复杂缝洞体内吞吐过程生产动态特征;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吞吐过程各气体介质在缝洞结构体内的油气分布特征,结合各气体介质吞吐过程生产动态特征和油气分布特征,综合分析三种气体介质吞吐增油机理,确定了N2扩大波及体积作用相对于CO2溶解降黏作用的主导地位。建立缝洞网络型二维可视化模型和代表塔河四区S48单元的三维物理模型,利用二维可视化模型,在明确剩余油分布和类型基础上,总结出氮气驱过程三相流动动态特征和启动剩余油规律,确定了重力分异作用和增能作用为氮气驱增油的两个主要作用。通过氮气泡沫驱可视化物理模拟实验,证实了泡沫延缓气窜作用和提高微观洗油效率作用;提出三相重力准数Nr来表征消泡形成的气顶能量和底水能量的相互作用关系。利用三维物理模型,通过分析水驱、氮气驱和氮气泡沫驱生产动态特征,结合二维可视化模型实验结果,明确了水驱过程水窜特征、氮气驱过程气窜特征和氮气泡沫驱过程延缓气窜特性,确定了氮气驱过程增产的两个主要机理(重力分异和增能作用),并进一步明确了氮气泡沫提高洗油效率特性。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三类典型缝洞结构的概念模型(裂缝网络型、孤立溶洞型和溶洞网络型),结合物理模拟实验,总结归纳了缝洞型油藏注气吞吐技术和连续气驱技术适应性界限。明确了CO2吞吐技术适用于孤立溶洞体,N2吞吐技术适用于封闭的复杂缝洞结构溶洞体,复合气吞吐技术则适用于原油黏度较大且洞体能量较低的溶洞体。同时,氮气驱技术适用于无边界的溶洞网络型缝洞体,氮气泡沫由于其控制气窜和提高洗油效率特性既适用于溶洞网络型缝洞体,又适用于裂缝网络型溶洞体。室内实验和模拟结果进一步明确了缝洞型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相关机理,给出了注气吞吐技术和连续气驱技术的适应性界限,为深化认识缝洞型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理论、指导技术优选和方案优化提供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付雪青[5](2019)在《分层火焰和多点微火焰诱发多点自燃汽油机燃烧过程的基础研究》文中认为可控自燃着火(CAI)能够有效地改善汽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同时实现NOx近零排放。然而,CAI燃烧难以在四冲程汽油机的整个运行范围内应用。针对此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分层火焰引燃(SFI)和多点微火源引燃(MFI)汽油混合气的燃烧概念,以扩大汽油机的高效运行区域。在SFI方式下,通过直喷汽油在中置火花塞附近形成易于点燃的浓混合气,在火花点火后形成稳定的分层火焰,加快稀混合气的燃烧。在MFI方式下,直喷(DI)少量二甲醚(DME),通过DME自燃和/或火花点火形成多点火焰,调控高稀释汽油混合气的燃烧过程。为此,在一台单缸四冲程热力学发动机上,首先试验研究了喷油和点火策略对SFI方式和MFI方式下汽油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并用三维模拟方法研究了点火时刻对SFI方式下分层火焰和自燃着火之间的关系,最后用高速摄影方法研究了在MFI方式下多点微火源形成的机理。为了扩大汽油机的高效运行范围,将上述新型燃烧方式应用于气门式二冲程发动机。为此,采用一维模拟计算方法预测增压系统匹配和抗爆震方法对气门式二冲程汽油机全负荷性能的影响,以满足汽车动力性的需求。得到如下结论:在理论空燃比下采用SFI方式时,提前点火时刻,着火时刻提前,燃烧持续期缩短。在直喷比例减少时,着火时刻变化很小,而燃烧持续期缩短。在早的点火时刻和低的直喷汽油比例下,放热过程从由火焰传播为主变为以自燃着火为主的混合燃烧。三维计算结果表明,在SFI方式下的分层火焰在向气缸壁传播的过程中,不均匀分布的燃油导致不同方向下火焰面发展速度不同,在发展速度较慢的火焰面附近,未燃混合气受到火焰加热和压缩作用而发生自燃着火。在火花诱发MFI方式下,放热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阶段I是DME的低温反应;阶段II是DME高温反应和火花点火触发的火焰引起的放热;阶段III是远离中置火花塞的高稀释汽油-空气混合气的多点自燃+火焰传播引起的放热。提高DME喷射量,会使得阶段I和II的放热率增加,同时燃烧相位提前,并加速阶段III的放热速度,缩短燃烧持续期。在低的DME喷射量下,随着点火时刻提前,阶段II和III的放热率增加,燃烧相位提前且燃烧持续期缩短。在无火花点火的MFI方式下,放热过程出现了斜坡型、双峰型和梯型三种型式。在“斜坡型”MFI方式下汽油机能够实现高热效率和低于1 g/k W·h的NOx排放。在净指示平均有效压力(IMEPn)从0.2 MPa增加到0.7 MPa时,过量空气系数从1.5增加到2.7,“斜坡型”MFI方式下汽油机能够实现循环变动系数低于3.5%的稳定燃烧过程和高热效率,同时NOx排放接近于零。其中,在转速为2000r/min和IMEPn约为0.7 MPa时,汽油机的指示热效率达到了44%。可视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斜坡型”MFI方式下,多点火源广泛地分布于气缸内,并且微火源间隔时间较大。在“双峰型”MFI方式下,多点火源主要分布于气缸中心区域,微火源的间隔时间很小。一维模拟结果表明,配备高折合流率的机械增压器和在下游串联低折合流率增压器的0.7×10-3 m3排量的两缸二冲程汽油机能够替代1.6×10-3 m3排量的自然吸气四冲程汽油机。为了在转速为3000 r/min下实现80 k W有效功率,两级串联增压系统需要提供进气压力为0.48 MPa,折合流量为0.156 kg/s的进气。在转速为2000 r/min~3000 r/min区间内,采用喷水方式时,两级串联增压两缸二冲程汽油机在全负荷下的有效燃油消耗率约为222 g/k W·h。
刘宇航[6](2018)在《对置活塞二冲程内燃机换气系统匹配方法及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对于二冲程内燃机而言,换气过程的优劣至关重要。与四冲程内燃机具有独立的进排气冲程不同,二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是通过进排气压差使新鲜充量进入气缸完成缸内废气的置换过程,在此过程中新鲜充量不仅会与缸内废气产生掺混现象而且还会不可避免的发生短路。换气系统参数的选择不仅关乎到缸内废气的清扫情况还会影响内燃机的工作效率,因此对于二冲程换气系统的匹配和优化需要开展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依托于课题组所开发的对置活塞二冲程原理样机,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对置活塞二冲程内燃机扫气模型建模问题,利用三维CFD(Computational Fuild Dynamics)计算方法得到的综合扫气曲线作为一维模型的边界条件进行建模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计算结果。建立对置活塞二冲程内燃机试验台架,通过示踪气体法验证了换气过程结果,利用称重式油耗仪验证了油耗计算结果。2)对置活塞二冲程内燃机的主要换气系统参数有进排气压差、排气背压、进排气口高度和宽度。换气评价指标从换气过程整体评价参数、缸内封存气体质量、换气过程子阶段完成比例和新鲜充量短路情况四个方面展开。在明确了换气系统参数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进行了换气系统参数对换气过程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分析。3)针对采用串联式复合增压形式的对置活塞二冲程内燃机研究了进排气压力对功率和油耗的影响规律。基于发现的影响规律总结了直流扫气二冲程内燃机满足设计功率和油耗最优的进排气压力匹配方法。利用模糊控制的思想,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模糊控制模型与GT-Power耦合仿真,实现了以油耗为优化目标的进排气压力自动化寻优。4)进行了进排气口高度和宽度对功率和油耗的影响规律分析。通过正交分析和极差分析发现气口高度的改变对内燃机性能参数的调节作用比气口宽度的改变更加明显。设计了一套气口可调机构,实现了气口高度的连续调节。针对不同气口高度,在满足设计功率并优化其进排气压力的基础上,研究了气口高度的改变对油耗的影响规律。由于影响规律的非线性,基于机器学习的思想,以油耗为优化目标,利用GA-SVM(Genetic Algorithm-Support Vector Machine)方法预测合理进排气口高度组合,对不同转速下的进排气口高度组合进行了优化计算。5)依托于课题组申请的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开发项目,开发了航空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虚拟原理样机。应用本文所设计的气口高度可调装置和进排气压力、进排气口高度组合优化方法,根据设计需求,以油耗为优化目标,预测了不同海拔高度下最优的进排气压力和进排气口高度组合。针对优化计算结果,建立三维CFD模型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与一维计算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何丰硕[7](2019)在《基于内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的复合喷射发动机机内净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汽车消费大国,我国一直面临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为了应对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开发新的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就显得迫在眉睫。传统技术手段在发动机动力性与排放水平之间、各个排放物之间都存在明显的权衡(Trade Off)关系。本课题结合掺水燃烧技术与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开发出了具有二者各自优势的新型复合机内净化方法:氨水缸内直喷内部SNCR。该技术能适应广泛的发动机使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各trade off指标之间的博弈关系,在满足动力输出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氮氧化物(NOx)等排放物综合减排能力的提升。针对提出的氨水缸内直喷内部SNCR,本文利用仿真与实验手段做了广泛研究,对该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本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所获结论如下:首先,利用已有文献机理并整合以适用于发动机内部SNCR需求,基于CHEMKIN软件计算了均质预混条件下,基础燃料(PRF90)的层流火焰速度、化学点火滞燃期以及主要关键基团的变化规律,探究了影响SNCR技术高效还原NOx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氨水中水成分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混合气的层流火焰速度,降低了火焰面温度,引起反应速率降低;保持水油比时,NH3成分增加意味着水的减少,水对混合气的降温、稀释作用减弱,而NH3相对于水来说对均质混合气的火焰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引起层流火焰速度的提高。活性物质尤其是OH的大量减少,引起着火时刻推迟,延长了化学滞燃期。此外,对SNCR影响最大的外界因素排序为温度>氨氮比>滞留时间>压力。其次,利用CONVERGE软件,建立了实现内部SNCR过程的复合喷射发动机三维数值模型,并依据原型机实验数据进行准确标定,利用CFD仿真手段研究了多物理场下水直喷以及不同氨水影响因素下的燃烧中间物质与NOx空间浓度梯度的演化历程,分析了各个关键变动因素与NOx转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制于水的高汽化潜热,缸内高温区明显减少,平均温度有所降低,缸内温度分布更加均一化,温度梯度降低。缸内温度及温度梯度的改善有利于抑制NOx的生成并提供适合的SNCR温度条件。水直喷后,H2O2、OH等燃烧中间产物的生成速率同步降低,场分布情况在水油比为10%时浓度场梯度最小。CO生成量随着水油比的增大提升较为明显,因此水油比应当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以避免引起过多的不完全燃烧。NO、NO2和N2O的生成量都随着氨水浓度的提升而降低。与NO相比,NO2和N2O本身浓度较小,且转化为N2等无害物质还需经过多步反应,因此NO2和N2O的还原无害化效果滞后于NO。再次,将现有发动机台架改装为双喷射系统,以实现进气道喷射汽油、缸内直喷氨水的复合喷射模式。实验研究了发动机稳态工况条件下,氨水溶液不同直喷策略对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定量研究了采用内部SNCR技术后发动机动力性能和NOx、HC、CO、NH3等气相排放物之间的变动规律。定量研究了氨水溶液不同直喷策略对发动机固相排放的影响,揭示了微粒数量浓度、质量浓度具体的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点火正时与内部SNCR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采用SNCR技术配合较早的点火正时后可以保证动力输出并同步降低NOx等排放物质。氨水直喷正时和氨水喷射量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有重要影响,提早直喷正时和增大氨水喷射量可以促进NOx的转化,但是直喷正时与火焰传播干涉以及过量的氨水直喷都会造成循环变动恶化。另外,采用SNCR策略后,直喷氨水对聚集态微粒具有抑制作用,峰值粒径向更大的粒径范围偏移,而峰值质量浓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最后,利用考虑快速化学响应的GT-POWER/CHEMKIN耦合模型,根据帕累托前沿(Pareto Front)博弈原则,对实施内部SNCR技术的发动机模型进行宽工况多目标寻优,经过大规模一维仿真计算,得出了最优的内部SNCR应用策略。
聂小宝[8](2018)在《大菱鲆无水保活机制及配套技术集成装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隶属蝶形目(Pleuronectiformes),鲆科(Bothidae),又名多宝鱼,是低温经济鱼类中的名贵品种,其养殖最早源于欧洲。鱼类无水保活是通过采用缓慢降温法使其进入休眠状态后,捞出水环境中进行无水充氧密封包装,并在冰温环境中贮藏,达到时间后,移至适宜的低温水环境中进行梯度升温使其缓慢进入正常生存状态。大菱鲆是研究无水保活技术的理想材料,然而在整个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运用生物化学、蛋白质组学、组织学和转录组学等技术方法,探索了无水保活前处理缓慢降温冷驯化与保活过程中不同氧气浓度对大菱鲆机体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之上,研发了大菱鲆无水保活运输集装箱。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菱鲆经冷驯化之后,血糖、ATP、皮质醇以及CAT、溶菌酶、SOD、AKP、ACP活性均呈现显着上升趋势;GOT和GPT活性则显着下降。经二维蛋白电泳分析,总计筛选出16个与大菱鲆生理机能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其中包括 Tudor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7-like、Uncharacterized protein C9orf93-liike、Pericentrin 等 8 个上调表达蛋白,brain creatine kinase、Serine/threonin protein kinase ARAF、Actin,alpha,cardiac muscle la 等 8 个下调表达蛋白。经 real-time qPCR 检测分析发现,pericentrin、beta-enolase与Enolase 1,(alpha)3个蛋白的基因表达量呈现显着上调;complement component c3b,tandem duplicate 1 precursor、claudin-10A、phosphoglycerate mutase 2 与 brain creatine kinase 4 个蛋白的基因表达量呈现显着下调。2.在大菱鲆无水保活过程中,不同氧气浓度处理后6h和12 h时的鳃丝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空气处理组(A组)鳃丝中鳃小片形态变化明显,均出现收缩、折皱现象。同时,测量了鳃小片其基部厚度、长度、周长和横断面积。与CK组相比,氧气处理组(O组)仅周长在无水保活6 h时显着增加(P<0.01),达到(356.29±32.76)μm 12h时又恢复到正常值水平;空气处理组(A组)的基部厚度、周长和横断面积均发生显着性差异(P<0.05),长度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空气处理组(A组)在无水保活12h时降低至(2.96±0.048)μmol/g显着低于对照组(CK)(P<0.05)。空气处理组(A组)在无水保活6h与12h时,大菱鲆血清中葡萄糖浓度、皮质醇含量、血清尿素氮浓度均显着升高,差异极显着(P<0.01),两处理组大菱鲆血清CHE(胆碱酯酶)浓度在整个无水保活过程中均无显着性差异。3.为系统了解无水保活过程中氧气浓度对大菱鲆鱼鳃组织影响的转录组特征,选取了缓慢降温至2 ℃作为对照组,空气处理组(A组)与氧气处理组(O组)的鱼鳃,共构建了 9个cDNA测序文库。测序共得到59 Gb数据,总长度168973791 bp,平均长度为 1611 bp,N50 为 3127 bp,GC 含量 49.41%。经过小片段去除和质量筛查后,高质量的序列经过拼接组装得到的104886条Unigenes,最大Unigene为23178bp,最小值为201 bp。将得到的104886条Unigenes与NCBI的Nr经blast比对,NR中的65000个(62.3%)独立基因、NT中的78000个(74.9)独立基因、Swissprot蛋白序列数据库中59000个(55.9%)独立基因、COG中28000个(26.7%)独立基因、KEGG中58000个(54.4%)独立基因、GO中6000个(6.0%)独立基因和Interpro中48000个(45.9%)独立基因获得功能注释。经七大数据库比对后,共有81186条Unigenes获得了注释,占总数的77.40%。104886条Unigenes被注释到25个不同功能家族中,经比对发现涉及General function prediction only功能的基因最多有10219条Unigenes,其次是Transcription 功能有 4771 条 Unigenes,然后 Replication recombination and repair功能有4725条Unigenes涉及为了进一步对Unigenes描述,对于获得的Unigenes进行GO注释。在生物学过程中关于cellular process Unigenes最多为3225条,占3.07%。细胞组分中关于cell功能的Unigenes有2445个,占总的2.33%。分子功能中bing类有2964条Unigenes,占比最多为2.83%。利用RPKA值差异显着性(P<0.05)分别两两计算不同组差异基因表达量,并用2-fold法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不同组之间的差异基因。A组和O组总共获得64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435个基因显着上调,212个基因显着下调;对照组和空气组共获得66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22个差异基因显着上调,340个差异基因显着下调;对照组和氧气组总共获得441个差异基因,其中244个差异基因显着上调,197个差异基因显着下调。对照组与氧气组之间的差异基因数量(441)远少于对照组和空气组之间的差异基因数量(662),同时也少于空气组与氧气组之间的差异基因数(647),这说明氧气比空气更有利于大菱鲆的保活运输。4.为了使大菱鲆无水保活运输工艺技术能够得到实际应用,在前期工艺技术探究的基础之上,设计研发了大菱鲆无水保活运输集装箱。集装箱主要由硬件设备与软件监控系统两大组成部分。硬件设备包括柴油发电机组、制冷机组、氧气浓度探测器、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进气电磁阀等。软件监控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器(PLC)、温度监控系统、氧气浓度监控系统、二氧化碳浓度监控系统、压力与湿度检测系统组成。利用触摸屏实现对保活运输集装箱厢体内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与调控,湿度与压力的监测。
靳世磊[9](2020)在《HH油田注气提高采收率可行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HH油田为典型的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油藏,平均孔隙度为10.8%,平均渗透率为0.4m D。注水开发过程中,整体表现为:注水压力高、吸水指数低、注水开发效果差。选择合适的开发方式成为提高HH油田采收率的重中之重。注气驱作为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极具潜力和发展前景,已经在国内外油藏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HH油田为研究对象,在安全可控的基础上,选取CO2和10%减氧空气为注入气,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注气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主要包括:地层原油相态特征实验、注气膨胀实验、长细管实验、单管基质长岩心驱替实验和基质+裂缝双管并联长岩心驱替实验,系统的评价了不同注入压力、不同注入介质、不同驱替方式等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及注气的可行性,取得了以下的结论和认识:(1)地层原油相态特征实验表明:地层原油的饱和压力为6.5MPa,为低饱和压力、低粘度、低气油比、地饱压差大的普通轻质油,具有一定的体积膨胀能量,在开发初期可依靠自身能量开采。(2)注气膨胀实验表明:随着两种气体(CO2/减氧空气)注入量的增加,地层原油饱和压力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在地层温度(72℃)、压力(19MPa)条件下难以形成混相,属于典型的非混相驱特征;两种气体的注入均能够起到增溶膨胀的作用,CO2的增溶膨胀和降粘能力优于减氧空气。(3)长细管驱替实验表明:注入压力越大,气驱采收率也就越大,压力变化对CO2驱的影响较大,对减氧空气驱影响较小,并且在地层温度压力下CO2驱和减氧空气驱最终采出程度均小于90%,表现为非混相驱,与注气膨胀实验结果相符;当减氧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0%时,含氧量变化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不大。(4)单管基质长岩心驱替实验表明:气水交替驱油效率高于纯气驱和纯水驱驱油效率,CO2的驱油效率高于减氧空气驱油效率。(5)基质+裂缝并联双管长岩心驱替实验表明:在裂缝发育的非均质储层中,注水开发易沿裂缝突破,高含水采油期长,气水交替驱能有效的改善流度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裂缝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从而更好的提高驱油效率;从基质岩心和裂缝岩心的采出程度对比可以看出,裂缝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基质岩心中油的采出,裂缝储层的剩余挖潜机会不大,所以挖潜目标应放在基质储层或未波及区域。
赵帅[10](2020)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热解油页岩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文中提出与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和天然气不同,油页岩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其所富含的干酪根是未成熟的生烃物质,高温裂解才会形成油气产物。我国油页岩资源储量丰富,尤其广泛分布在松辽盆地。探究油页岩原位裂解新工艺,对提高页岩油有效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油页岩地下原位热解开采过程中,驱替压力与热解工艺是影响油收率的重要因素。驱替压力过高将导致周围岩层产生应力破坏,进一步导致油气产物的外流,降低油气采收效率;驱替压力过低,不足以疏通压裂地层,导致热传递过程的局限性,也会影响采收效率。载热超临界二氧化碳热解油页岩工艺是一种萃取辅助高温热解的创新方法,其驱替压力可以随地层深度自主调节,在致密多孔介质内的扩散能力和对有机质的萃取作用明显,因此提出该工艺作为油页岩开采的创新思路。本文在阅读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掌握了基本的油页岩地下原位热解开采方法以及裂解动力学和热力学知识。首先采用TG-DSC联用技术探究氮气与二氧化碳气氛对油页岩热解的影响,获得油页岩热解反应的控制机理和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油页岩的热解反应符合Johnson-Mehl-Averami界面反应的控制机理。相比于氮气气氛活化能319.97 kJ?mol-1,二氧化碳气氛下油页岩热解第二阶段的活化能更低,只有249.83 kJ?mol-1。无论是氮气气氛还是二氧化碳气氛油页岩热解第二阶段都呈现出明显的线性相关的动力学补偿效应。此外,采用外推法标定了油页岩热解的特性参数,表明氮气气氛与二氧化碳气氛的着火点、最大产物释放速率对应的温度和燃尽温度相差不大,但是热力学分析表明:二氧化碳气氛下油页岩热解的吉布斯自由能ΔG≠331.26 kJ?mol-1、活化焓ΔH≠76.35 kJ?mol-1、活化熵ΔS≠-338.92J?mol-1?K-1均高于氮气气氛ΔG≠326.86kJ?mol-1、ΔH≠28.98 kJ?mol-1、ΔS≠-399.54J?mol-1?K-1,也验证了动力学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采用了热-流-固耦合分析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载热超临界二氧化碳热解油页岩过程中温度场、流场、压力场的分布,结果表明随着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速率的增加,在岩心夹持器入口形成涡流,强化多相界面的对流传热,入口温度升高迅速。热解过程的推进导致油页岩的孔隙度也逐渐增加,轴向压力梯度分布图中,呈现明显的“入口效应”,此外油页岩孔隙度的增加弱化了边缘流体的渗流,驱替前缘峰面的“犄角”逐渐磨圆消失,并出现明显的驱替峰,轴向驱替速率与前缘扩展速率受注入流量、驱替压力、作用时间的影响效果明显。最后在自主设计的高温高压热解油页岩试验装置中,进行了高温高压氮气与超临界二氧化碳热解桦甸油页岩的实验,并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手段分析了实验采集的气样和油样。结果表明:在提取区间内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页岩油的有效采收率呈现增加的趋势,低温下CO2气氛的采收率高于氮气,但是随温度的增加,这种趋势也逐渐降低,说明超临界二氧化碳在低温阶段的萃取效率比较明显,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气氛对油页岩热解的影响低于温度。页岩油的组分复杂包括正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烯烃、芳香烃、支链烷烃、酸和酮等,随着温度的升高与时间的延长,氮气气氛下二次裂解更加严重,烯烃类物质和氢气在油页岩高温长期热解时会减少,说明其C=C双键发生了断裂,并且与游离态甲基、氢自由基等发生了加成反应,高温高压氮气状态下低分子量芳香烃的成分明显增加,烷烃的含量C10C15也高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气氛。
二、活塞式二氧化碳快速分析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活塞式二氧化碳快速分析仪(论文提纲范文)
(1)自由活塞式内燃发电机稳定运行的变负载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自由活塞发动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
1.2.1 自由活塞发气机 |
1.2.2 液力自由活塞发动机 |
1.2.3 自由活塞式内燃发电机 |
1.3 自由活塞式内燃发电机的研究现状 |
1.3.1 自由活塞式内燃发电机的兴起 |
1.3.2 国外前期研究状况 |
1.3.3 国外近期研究进展 |
1.3.4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自由活塞式内燃发电机建模及运行特性研究 |
2.1 自由活塞式内燃发电机的数学建模 |
2.1.1 稳定运行状态下的活塞动力学建模 |
2.1.2 内燃机系统建模 |
2.1.3 直线发电机数学建模 |
2.1.4 摩擦力数学建模 |
2.2 Simulink建模研究 |
2.2.1 Simulink建模及参数设置 |
2.2.2 FPEG的运行特性 |
2.2.3 模型有效性校验 |
2.3 FPEG运行特性的参数化研究 |
2.3.1 活塞质量对 FPEG 运行的影响 |
2.3.2 点火位置对FPEG运行的影响 |
2.3.3 气门重叠长度对FPEG运行的影响 |
2.3.4 负载对FPEG运行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负载控制原理及实现方法研究 |
3.1 变负载控制原理及控制方式分析 |
3.1.1 变负载控制的原理 |
3.1.2 变负载控制的方式 |
3.2 变负载控制的实现方法研究 |
3.2.1 变负载控制的等效电路 |
3.2.2 等效负载的实现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4章 FPEG变负载控制研究 |
4.1 以稳定压缩比为目标的变负载控制研究 |
4.1.1 VLC压缩比控制原理 |
4.1.2 控制压缩比的Simulink建模 |
4.1.3 稳定放热情况下的压缩比控制 |
4.1.4 燃烧波动情况下的压缩比控制 |
4.2 以稳定峰值缸压为目标的变负载控制研究 |
4.2.1 VLC峰值缸压控制原理 |
4.2.2 控制峰值缸压的Simulink建模 |
4.2.3 稳定放热情况下的峰值缸压控制 |
4.2.4 燃烧波动情况下的峰值缸压控制 |
4.3 实施变负载控制的FPEG运行特性研究 |
4.3.1 活塞质量对FPEG运行的影响 |
4.3.2 点火位置对FPEG运行的影响 |
4.3.3 放热量对FPEG运行的影响 |
4.3.4 气门重叠长度对FPEG运行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VLC的双参数控制研究 |
5.1 双参数控制原理分析 |
5.2 双参数控制Simulink建模及仿真研究 |
5.2.1 Simulink建模 |
5.2.2 双参数控制过程仿真 |
5.3 实施双参数控制的FPEG运行特性研究 |
5.3.1 活塞质量对系统的影响 |
5.3.2 点火位置对系统的影响 |
5.3.3 气门重叠长度对系统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应用于FPEG的 ECU设计 |
6.1 总体架构设计 |
6.2 硬件单元设计 |
6.2.1 母板PCB布局布线设计 |
6.2.2 ECU供电方案设计 |
6.2.3 信号采集单元设计 |
6.2.4 控制输出单元设计 |
6.2.5 位置解算单元设计 |
6.2.6 控制单元设计 |
6.2.7 通讯接口电路设计 |
6.2.8 ECU电气接口设计 |
6.3 软件单元设计 |
6.3.1 应用层软件流程设计 |
6.3.2 ECU抽象层软件设计 |
6.3.3 硬件抽象层软件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变负载控制实验研究 |
7.1 实验样机设计及实现 |
7.1.1 实验样机总体方案 |
7.1.2 实验样机的设计与实现 |
7.2 实验测量方案及设备 |
7.3 VLC稳定自由活塞发电机运行的实验研究 |
7.3.1 VLC稳定压缩比的实验研究 |
7.3.2 VLC控制下的缸压曲线特征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预混合天然气点燃式发动机稀燃及加氢条件下的循环变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传统燃料与能源危机 |
1.1.2 大气污染与排放法规 |
1.1.3 替代燃料与天然气 |
1.2 火花塞点火发动机循环变动研究现状 |
1.2.1 循环变动产生原因及研究方法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难点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4 课题来源 |
1.5 本文主要思路与章节 |
第2章 稀燃预混天然气发动机试验及数据处理方法 |
2.1 天然气发动机实验台架及性能试验 |
2.2 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
2.3 天然气发动机样机介绍 |
2.4 实验边界条件与控制 |
2.5 实验数据采集 |
2.6 缸内热力学过程及表征燃烧循环变动参数计算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运行/设计参数和加氢对稀燃预混天然气发动机循环变动的影响 |
3.1 转速对稀燃预混天然气点燃式发动机循环变动的影响 |
3.1.1 转速对缸压循环变动的影响 |
3.1.2 转速对指示平均有效压力循环变动的影响 |
3.1.3 转速对峰值燃烧压力循环变动的影响 |
3.1.4 转速对燃烧始点循环变动的影响 |
3.1.5 转速对燃烧持续期循环变动的影响 |
3.1.6 转速对燃烧特征参数间相关性的影响 |
3.2 负荷对稀燃预混天然气发动机循环变动的影响 |
3.2.1 负荷对缸压循环变动的影响 |
3.2.2 负荷对指示平均有效压力循环变动的影响 |
3.2.3 负荷对燃烧特征参数间相关性的影响 |
3.3 压缩比对稀燃预混天然气点燃式发动机循环变动的影响 |
3.3.1 压缩比对缸压循环变动的影响 |
3.3.2 压缩比对指示平均有效压力循环变动的影响 |
3.3.3 压缩比对燃烧特征参数间相关性的影响 |
3.4 加氢对稀燃预混天然气点燃式发动机循环变动的影响 |
3.4.1 氢能比对缸压循环变动的影响 |
3.4.2 氢能比对指示平均有效压力循环变动的影响 |
3.4.3 氢能比对峰值燃烧压力循环变动的影响 |
3.4.4 氢能比对最大压力升高率循环变动的影响 |
3.4.5 氢能比对燃烧始点循环变动的影响 |
3.4.6 氢能比对50%燃烧位置循环变动的影响 |
3.4.7 氢能比对燃烧持续期循环变动的影响 |
3.4.8 氢能比对燃烧特征参数间相关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液化天然气/空气层流火焰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
4.1 火花塞点火过程及层流火焰的意义 |
4.2 层流预混火焰面结构及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计算 |
4.3 层流火焰的测量方法 |
4.4 天然气反应机理及一维层流预混火焰数值模拟 |
4.5 初始温度和压力对不同成分液化甲烷层流火焰速度的影响 |
4.6 稀释气体对不同成分液化甲烷层流火焰速度的影响 |
4.7 加氢耦合稀释气体对不同成分液化甲烷层流火焰速度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废气再循环对加氢稀燃预混天然气发动机影响 |
5.1 引言 |
5.2 边界条件及实验工况 |
5.2.1 边界条件 |
5.2.2 实验工况 |
5.3 一维性能仿真模型的建立及数值模拟 |
5.3.1 一维性能仿真模型的建立和边界条件 |
5.3.2 一维模型的标定和数值模拟参数化设置 |
5.4 高压/低压EGR及组合对加氢稀燃天然气发动机的影响 |
5.4.1 高压/低压EGR及其组合对燃烧的影响 |
5.4.2 高压/低压EGR及其组合对性能的影响 |
5.4.3 高压/低压EGR及其组合对排放的影响 |
5.5 内部EGR对加氢稀燃天然气发动机的影响 |
5.5.1 内部EGR对燃烧的影响 |
5.5.2 内部EGR对性能的影响 |
5.5.3 内部EGR对排放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稀燃预混天然气发动机循环变动三维数值模拟 |
6.1 引言 |
6.2 物理模型 |
6.2.1 湍流模型 |
6.2.2 点火模型 |
6.2.3 燃烧模型 |
6.2.4 壁面传热模型 |
6.3 三维数值模拟稀燃预混天然气发动机计算模型设置 |
6.3.1 稀燃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室形状及三维数模 |
6.3.2 物理模型设置 |
6.4 稀燃天然气火花塞点火发动机循环变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 |
6.4.1 连续循环方法模拟循环变动及其验证 |
6.4.2 并行扰动方法模拟循环变动及其验证 |
6.5 稀燃天然气循环变动连续循环与并行扰动模拟对比分析 |
6.5.1 缸内滚流比和涡流比的影响 |
6.5.2 缸内速度场的分布 |
6.5.3 缸内湍动能的分布 |
6.5.4 初始火核的形成与发展 |
6.5.5 湍流火焰传播 |
6.6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B 攻读博士期间课题参与情况 |
致谢 |
(3)CO2-油相体系混相特性及传质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原理 |
2.1 实验仪器 |
2.1.1 PD-E1700高温高压观测设备 |
2.1.2 DSA100HP光学接触角测量仪 |
2.1.3 二氧化碳增压系统 |
2.2 实验理论 |
2.2.1 多次接触混相 |
2.2.2 一次接触混相 |
2.2.3 界面张力测量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3 CO_2/C_(16)H_(34)体系界面张力及最小混相压力研究 |
3.1 实验准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温度 |
3.1.3 实验步骤 |
3.2 实验原理 |
3.2.1 界面张力消失法 |
3.2.2 动态体积测量法 |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3.1 CO_2/正十六烷系统油相液滴表面张力测量结果 |
3.3.2 体积法测量CO_2/正十六烷系统最小混相压力 |
3.3.3 体积法测量CO_2/正十六烷系统一次接触混相压力 |
3.4 本章小结 |
4 CO_2/液体石蜡体系界面张力及最小混相压力研究 |
4.1 研究意义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CO_2/液体石蜡系统油相液滴表面张力测量结果 |
4.3.2 体积法测量CO_2/液体石蜡系统最小混相压力 |
4.3.3 动态体积法测量CO_2/液体石蜡系统一次混相压力 |
4.4 本章小结 |
5 水相存在对CO_2-油相体系混相特性的影响 |
5.1 研究意义 |
5.2 实验过程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CO_2/正十六烷体系界面张力及最小混相压力测试结果 |
5.3.2 CO_2/正十六烷/水体系界面张力及最小混相压力测试结果 |
5.3.3 滴型分析仪界面张力测量结果分析 |
5.3.4 三相界面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CO_2/C_(16)H_(34)体系扩散系数的测量 |
6.1 研究意义 |
6.2 实验过程 |
6.3 传质模型的建立 |
6.4 扩散系数计算过程 |
6.5 结果与讨论 |
6.5.1 测试方法准确性分析 |
6.5.2 CO_2/正十六烷系统扩散系数测量结果 |
6.5.3 温度及压力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课题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方法及其适应性界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缝洞型碳酸盐岩地质和储层物性特征 |
1.2.2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现状 |
1.2.3 注气提高采收率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单井控制封闭溶洞体注气吞吐效果及其相关机理 |
2.1 注入气体与地层原油高压物性研究 |
2.1.1 实验方法 |
2.1.2 塔河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 |
2.1.3 注入气体对地层油物性参数影响 |
2.2 封闭溶洞体单井注气吞吐效果及机理分析 |
2.2.1 实验方法 |
2.2.2 注气吞吐闷井压力变化规律 |
2.2.3 注气吞吐生产动态特征分析 |
2.2.4 闷井阶段气体介质运移特征 |
2.3 封闭溶洞体注气吞吐关键参数分析 |
2.3.1 注气部位 |
2.3.2 生产压差和注入量 |
2.3.3 吞吐周期 |
2.3.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杂缝洞单元体单井注气吞吐效果及其相关机理 |
3.1 缝洞单元体注气吞吐启动剩余油机制可视化研究 |
3.1.1 实验方法 |
3.1.2 可视化缝洞模型水驱后剩余油类型及分布 |
3.1.3 不同气体介质单井吞吐启动剩余油机制 |
3.1.4 不同部位井单井吞吐启动剩余油机制 |
3.2 缝洞单元体注气吞吐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
3.2.1 实验方法 |
3.2.2 不同气体介质单井吞吐生产动态规律 |
3.2.3 不同原油黏度吞吐过程生产动态规律 |
3.3 等效缝洞数值模型注气吞吐油气分布特征 |
3.3.1 三维模型数值化 |
3.3.2 N_2吞吐过程油气分布 |
3.3.3 CO_2吞吐过程油气分布 |
3.3.4 复合气吞吐过程油气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井控制复杂缝洞单元体连续气驱适应性研究 |
4.1 氮气驱启动剩余油规律可视化研究 |
4.1.1 实验方法 |
4.1.2 底水驱过程流动动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
4.1.3 氮气驱三相流动动态及启动剩余油规律 |
4.2 氮气泡沫启动剩余油规律及其主控因素 |
4.2.1 实验方法 |
4.2.2 氮气泡沫三相流动动态及启动剩余油规律 |
4.2.3 氮气泡沫提高采收率效果主控因素 |
4.2.4 氮气泡沫启动剩余油力学作用分析 |
4.3 连续气驱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
4.3.1 实验方法 |
4.3.2 水驱过程生产动态特征 |
4.3.3 氮气驱过程生产动态特征 |
4.3.4 氮气泡沫驱生产动态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缝洞单元注气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界限 |
5.1 典型缝洞型概念模型建立 |
5.2 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 |
5.2.1 单井吞吐适应性分析 |
5.2.2 连续气驱适应性分析 |
5.3 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单井吞吐影响因素 |
5.3.2 连续气驱影响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国家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分层火焰和多点微火焰诱发多点自燃汽油机燃烧过程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内燃机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
1.2 汽油机先进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进气道喷油汽油机的节能技术 |
1.2.2 汽油机直喷技术 |
1.2.3 汽油机可控自燃着火(CAI) |
1.2.4 拓展四冲程CAI汽油机负荷上限的方法 |
1.2.5 二冲程汽油机的自燃着火 |
1.3 本课题的引出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平台和方法介绍 |
2.1 单缸四冲程热力学发动机试验平台 |
2.1.1 试验装置 |
2.1.2 燃料供给系统 |
2.2 单缸四冲程光学发动机试验平台 |
2.2.1 单缸光学发动机试验台架 |
2.2.2 发动机控制和采集系统 |
2.3 关键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喷射和点火策略对四冲程汽油机分层火焰引燃混合燃烧影响的研究 |
3.1 直喷时刻对SFI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3.1.1 直喷时刻对SFI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
3.1.2 直喷时刻对SFI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
3.2 直喷和点火策略对SFI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3.2.1 直喷比例和点火时刻对SFI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
3.2.2 直喷比例和点火时刻对SFI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
3.3 点火时刻对SFI方式下火焰传播和自燃着火控制机理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花诱发多点微火源引燃高稀释预混合气的四冲程汽油机试验研究 |
4.1 单次喷射DME对火花诱发MFI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
4.1.1 单次喷射DME对火花诱发MFI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
4.1.2 单次喷射DME对火花诱发MFI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
4.1.3 单次喷射DME对火花诱发MFI发动机燃油转换效率的影响 |
4.2 两次喷射DME对火花诱发MFI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
4.2.1 两次喷射DME对火花诱发MFI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
4.2.2 两次喷射DME对火花诱发MFI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
4.3 点火时刻对火花诱发MFI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
4.3.1 点火时刻对火花诱发MFI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
4.3.2 点火时刻对火花诱发MFI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点微火源引燃方式下的燃烧特性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 |
5.1 DME喷射策略对MFI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
5.1.1 不同类型MFI方式的定义 |
5.1.2 DME喷射策略对MFI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
5.1.3 DME喷射策略对MFI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
5.2 斜坡型MFI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特性 |
5.2.1 斜坡型MFI发动机的燃烧特性 |
5.2.2 斜坡型MFI发动机的排放特性 |
5.3 斜坡型和双峰型MFI方式形成机理的可视化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气门式二冲程增压直喷汽油机强化程度的预测 |
6.1 气门式二冲程增压直喷汽油机一维模型的建立 |
6.2 单级涡轮增压二冲程汽油机的全负荷特性 |
6.3 两级串联增压二冲程汽油机的全负荷特性 |
6.3.1 两级串联增压系统 |
6.3.2 排气门开启时刻对增压二冲程汽油机高负荷特性的影响 |
6.3.3 两级串联增压二冲程汽油机的全负荷性能优化 |
6.4 再循环冷废气和喷水对增压二冲程汽油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对置活塞二冲程内燃机换气系统匹配方法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对置活塞内燃机发展历史 |
1.2.1 发展初期(1850-1900) |
1.2.2 发展期(1900-1970) |
1.2.3 停滞期(1970-2000) |
1.2.4 后发展期(2000-今) |
1.3 对置活塞内燃机分类 |
1.4 对置活塞内燃机应用领域 |
1.4.1 航空领域 |
1.4.2 地面车辆领域 |
1.4.3 船舶领域 |
1.5 对置活塞内燃机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3 发展趋势分析 |
1.6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6.1 选题依据 |
1.6.2 研究意义 |
1.6.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对置活塞二冲程内燃机建模方法研究 |
2.1 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 对置活塞二冲程内燃机CFD计算 |
2.2.1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2.2.2 AVL-Fire软件介绍 |
2.2.3 CFD网格描述 |
2.2.4 网格无关性检查 |
2.2.5 计算结果分析 |
2.3 综合扫气模型 |
2.3.1 综合扫气模型介绍 |
2.3.2 综合扫气模型计算 |
2.4 对置活塞二冲程内燃机一维性能仿真 |
2.4.1 循环热力学理论基础 |
2.4.2 一维仿真模型 |
2.5 仿真结果试验验证 |
2.5.1 换气过程试验验证 |
2.5.2 缸压及油耗试验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对置活塞二冲程内燃机换气过程分析 |
3.1 换气过程介绍 |
3.2 换气过程评价方法 |
3.2.1 换气评价方法概述 |
3.2.2 缸内封存气体质量评价方法 |
3.2.3 换气过程子阶段评价方法 |
3.2.4 新鲜充量短路评价方法 |
3.3 进排气压力对换气过程的影响分析 |
3.3.1 进排气压力的相互关系 |
3.3.2 进排气压力对换气整体评价参数的影响 |
3.3.3 进排气压力对缸内封存气体质量的影响 |
3.3.4 进排气压力对换气子阶段完成比例的影响 |
3.3.5 进排气压力对新鲜充量短路的影响 |
3.4 气口参数对换气过程的影响 |
3.4.1 气口参数定义 |
3.4.2 气口开启面积 |
3.4.3 气口高度对换气过程的影响 |
3.4.4 气口宽度对换气过程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对置活塞二冲程内燃机进排气压力优化研究 |
4.1 研究流程概述 |
4.2 进排气压力选择范围 |
4.3 进排气压力对性能参数的影响 |
4.4 进排气压力匹配方法 |
4.4.1 满足设计功率的进排气压力匹配方法 |
4.4.2 油耗最优的进排气系统匹配方法 |
4.5 基于模糊算法的进排气压力优化计算 |
4.5.1 总体优化流程概述 |
4.5.2 模糊算法概述 |
4.5.3 满足功率计算过程 |
4.5.4 功率设计优化过程分析 |
4.6 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对置活塞二冲程内燃机气口优化研究 |
5.1 研究流程概述 |
5.2 气口参数对内燃机性能的影响 |
5.2.1 气口高度 |
5.2.2 气口宽度 |
5.3 进排气口高度和宽度正交分析 |
5.3.1 正交试验算例设计 |
5.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5.4 基于GA-SVM的气口组合优化设计 |
5.4.1 气口高度对油耗的影响 |
5.4.2 遗传-支持向量机理论基础 |
5.4.3 计算过程说明 |
5.4.4 实际计算流程展示 |
5.4.5 不同转速计算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换气系统匹配优化方法校核 |
6.1 小型航空动力系统概述 |
6.2 航空活塞柴油机结构形式 |
6.3 航空活塞柴油机虚拟样机设计 |
6.3.1 设计目标 |
6.3.2 虚拟样机 |
6.4 气口高度可调机构 |
6.4.1 设计原则 |
6.4.2 可调机构工作原理 |
6.5 换气系统优化计算 |
6.6 发动机三维CFD计算 |
6.6.1 缸内流动组织 |
6.6.2 喷雾模型 |
6.6.3 燃烧模型 |
6.6.4 CFD模型 |
6.6.5 喷雾可视化试验 |
6.6.6 喷雾模型验证 |
6.7 三维CFD计算缸内过程 |
6.7.1 缸内换气过程 |
6.7.2 缸内气流流动 |
6.7.3 缸内空燃比 |
6.7.4 缸内燃烧过程 |
6.7.5 一三维计算结果比较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内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的复合喷射发动机机内净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 |
1.2.1 机内净化技术 |
1.2.2 机外净化技术 |
1.3 发动机掺水燃烧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氨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4.1 氨的理化特性 |
1.4.2 氨的制取及存储 |
1.4.3 氨在汽车领域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平台搭建与仿真平台介绍 |
2.1 实验设备及平台搭建 |
2.1.1 复合喷射发动机 |
2.1.2 燃烧与性能测试系统 |
2.1.3 排放测试系统 |
2.1.4 发动机控制系统 |
2.2 仿真平台及仿真工具软件 |
2.2.1 硬件平台 |
2.2.2 软件工具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发动机内部SNCR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 |
3.1 反应机理的选定 |
3.1.1 汽油表征燃料机理的选定 |
3.1.2 NO_x机理的选定 |
3.1.3 deNO_x机理的选定 |
3.2 氨水对PRF层流火焰速度的影响 |
3.3 氨水对PRF化学滞燃期的影响 |
3.4 氨水对主要燃烧中间产物的影响 |
3.4.1 氨水对OH的影响 |
3.4.2 氨水对H_2O_2的影响 |
3.4.3 氨水对HO_2的影响 |
3.4.4 氨水对H_2的影响 |
3.4.5 氨水对CO的影响 |
3.5 SNCR还原NO的影响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喷射发动机内部SNCR过程三维仿真研究 |
4.1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4.1.1 基本控制方程 |
4.1.2 湍流模型 |
4.1.3 喷雾模型 |
4.1.4 能量堆积点火模型 |
4.1.5 SAGE燃烧模型 |
4.1.6 三维模型的建立 |
4.1.7 发动机三维计算模型验证 |
4.2 实验发动机缸内流场特征 |
4.2.1 发动机缸内速度场特征 |
4.2.2 发动机缸内湍动能场特征 |
4.3 直喷水量对燃烧历程场影响 |
4.3.1 不同直喷水量下H_2O_2场分布特征 |
4.3.2 不同直喷水量下OH场分布特征 |
4.3.3 不同直喷水量下CO场分布特征 |
4.3.4 不同直喷水量下当量比φ分布特征 |
4.3.5 不同直喷水量下温度场分布特征 |
4.4 不同氨水直喷策略对发动机内部SNCR的场影响 |
4.4.1 氨水浓度对NO_x的影响 |
4.4.2 氨水直喷时刻对NO_x的影响 |
4.4.3 氨水直喷位置对NO_x的影响 |
4.4.4 氨水温度对NO_x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喷射发动机内部SNCR实验研究 |
5.1 点火正时对发动机内部SNCR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
5.1.1 点火正时对缸内燃烧的影响 |
5.1.2 点火正时对动力性能的影响 |
5.1.3 点火正时对气相排放的影响 |
5.1.4 点火正时对固相排放的影响 |
5.2 氨水直喷正时对发动机内部SNCR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
5.2.1 氨水直喷正时对缸内燃烧的影响 |
5.2.2 氨水直喷正时对动力性能的影响 |
5.2.3 氨水直喷正时对气相排放的影响 |
5.2.4 氨水直喷正时对固相排放的影响 |
5.3 氨水喷射量对发动机内部SNCR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
5.3.1 氨水喷射量对缸内燃烧的影响 |
5.3.2 氨水喷射量对动力性能的影响 |
5.3.3 氨水喷射量对气相排放的影响 |
5.3.4 氨水喷射量对固相排放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复合喷射发动机内部SNCR多目标寻优 |
6.1 问题提出 |
6.2 多目标优化相关概念 |
6.2.1 多目标优化问题 |
6.2.2 遗传算法 |
6.3 发动机内部SNCR多目标优化仿真工作流 |
6.3.1 发动机仿真设置方法 |
6.3.2 modeFRONTIER环境设置与优化 |
6.3.3 仿真模型标定 |
6.4 帕累托前沿与优化结果 |
6.4.1 帕累托前沿博弈 |
6.4.2 SNCR策略宽工况优化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大菱鲆无水保活机制及配套技术集成装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保活影响因素 |
1.1.1 健康状态 |
1.1.2 暂养 |
1.1.3 溶氧量 |
1.1.4 水质 |
1.1.5 水温 |
1.1.6 密度 |
1.2 鱼类冷驯化研究进展 |
1.3 鱼类有水保活研究进展 |
1.3.1 物理方法 |
1.3.2 化学方法 |
1.4 鱼类无水保活研究进展 |
1.5 鱼类保活装备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1 大菱鲆简介 |
1.6.2 目的意义 |
1.6.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冷驯化对大菱鲆血液生化指标及肌肉蛋白质组学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2.1 实验鱼 |
2.2.2 药品试剂 |
2.2.3 实验仪器设备 |
2.3 方法 |
2.3.1 样品制备 |
2.3.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2.3.3 冷驯化对大菱鲆蛋白质组学的分析 |
2.3.4 冷驯化对大菱鲆蛋白的基因表达的测定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冷驯化处理对大菱鲆生化指标的影响 |
2.4.2 基于蛋白组学对大菱鲆冷驯化过程中肌肉蛋白变化的分析 |
2.4.3 qRT-PCR结果分析 |
2.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氧气对无水保活大菱鲆鳃丝形态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2.1 实验鱼 |
3.2.2 药品试剂 |
3.2.3 实验仪器设备 |
3.3 方法 |
3.3.1 样品制备 |
3.3.2 光学显微镜分析 |
3.3.3 扫描电镜分析 |
3.3.4 肌肉ATP的测定 |
3.3.5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3.3.6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鳃丝光学显微镜观察 |
3.4.2 鳃丝扫描电镜观察 |
3.4.3 肌肉ATP含量变化 |
3.4.4 血清葡萄糖浓度变化 |
3.4.5 血清皮质醇含量变化 |
3.4.6 血清尿素氮(BUN)浓度变化 |
3.4.7 血清胆碱酯酶(CHE)浓度变化 |
3.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氧气对无水保活大菱鲆鳃丝转录组学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 |
4.2.1 实验鱼 |
4.2.2 药品试剂 |
4.2.3 实验仪器设备 |
4.3 方法 |
4.3.1 样品制备 |
4.3.2 RNA的提取 |
4.3.3 cDNA文库的制备和测序 |
4.3.4 De novo组装 |
4.3.5 功能注释 |
4.3.6 差异表达基因 |
4.3.7 qPCR验证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RNA提取质量检测 |
4.4.2 大菱鲆鳃转录组数据组装 |
4.4.3 转录组数据对比分析 |
4.4.4 转录组数据功能分类 |
4.4.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与分析 |
4.4.6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4.4.7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
4.4.8 qPCR验证 |
4.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大菱鲆无水保活运输技术集成装备的研制 |
5.1 集装箱硬件设计 |
5.1.1 集装箱整体组成 |
5.1.2 发电机组 |
5.1.3 柴油机组 |
5.1.4 制冷机组 |
5.1.5 压缩机 |
5.1.6 冷凝器 |
5.1.7 蒸发器 |
5.1.8 气流调控阀 |
5.1.9 氧气罐 |
5.1.10 温湿度传感器 |
5.1.11 气体传感器 |
5.1.12 气体电磁阀 |
5.1.13 货架与托盘 |
5.2 集装箱系统研发 |
5.2.1 集装厢系统组成 |
5.2.2 集装厢控制流程 |
5.2.3 集装厢PLC接线原理 |
5.2.4 集装厢制冷自动控制 |
5.2.5 集装厢气体自动控制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致谢 |
(9)HH油田注气提高采收率可行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CO_2/减氧空气驱油机理 |
1.3 CO_2/减氧空气驱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HH油田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
2.1 HH油田的地质特征 |
2.2 HH油田的开发现状 |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章 HH油田地层流体及注气相态特征实验研究 |
3.1 地层流体相态特征实验研究 |
3.2 地层流体注气膨胀实验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HH油田长细管驱替实验研究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设备及流程 |
4.3 实验方案及样品 |
4.4 实验步骤 |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HH油田单管基质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设备及流程 |
5.3 实验方案及样品 |
5.4 实验步骤 |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HH油田基质+裂缝并联双管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设备及流程 |
6.3 实验方案及样品 |
6.4 实验步骤 |
6.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10)超临界二氧化碳热解油页岩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油页岩资源分布与热解研究现状 |
1.2.1 油页岩热解动力学研究 |
1.2.2 油页岩热解的热力学研究现状 |
1.2.3 油页岩热解的机理及产物特征研究现状 |
1.2.4 油页岩热解方法的研究现状与不足 |
1.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驱替辅助开采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油页岩热解动力学与界面反应控制机理 |
2.1 引言 |
2.2 样品特征 |
2.3 热重试验优选实验气氛 |
2.3.1 TG-DSC联用测试方法 |
2.3.2 气氛对油页岩热解的影响 |
2.3.3 升温速率对油页岩热解的影响 |
2.3.4 动力学参数解析 |
2.4 界面反应控制机理 |
2.5 动力学补偿效应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油页岩热解热力学分析 |
3.1 引言 |
3.2 热力学分析方法与参数计算 |
3.3 热解油页岩的热力学参数分析 |
3.4 油页岩热解特性分析 |
3.4.1 外推法标定桦甸油页岩热解特性参数 |
3.4.2 油页岩热解稳定性分析 |
3.4.3 油页岩的热解程度评价 |
3.4.4 油页岩热解第二阶段的产物释放特性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替作用模拟 |
4.1 引言 |
4.2 数值模型与物理参量 |
4.3 热解过程温度场分析 |
4.4 热解过程流场分析 |
4.5 驱替参量对油页岩热解的影响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热解油页岩实验 |
5.1 引言 |
5.2 试验样品与测试方法 |
5.3 试验设备与试验设计 |
5.3.1 试验原理与设备 |
5.3.2 实验设计 |
5.4 高压与超临界状态热解试验 |
5.4.1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制备 |
5.4.2 油收率分析 |
5.4.3 气相产物色谱分析 |
5.4.4 油相产物色谱与质谱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介 |
二、发表学术论文 |
三、授权发明专利 |
四、参与科研项目 |
五、参加学术活动 |
致谢 |
四、活塞式二氧化碳快速分析仪(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由活塞式内燃发电机稳定运行的变负载控制研究[D]. 李龙.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3)
- [2]预混合天然气点燃式发动机稀燃及加氢条件下的循环变动研究[D]. 段雄波. 湖南大学, 2019
- [3]CO2-油相体系混相特性及传质特性的实验研究[D]. 郑利晨.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4]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方法及其适应性界限[D]. 苏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5]分层火焰和多点微火焰诱发多点自燃汽油机燃烧过程的基础研究[D]. 付雪青. 天津大学, 2019(06)
- [6]对置活塞二冲程内燃机换气系统匹配方法及优化研究[D]. 刘宇航.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7]基于内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的复合喷射发动机机内净化研究[D]. 何丰硕. 吉林大学, 2019(02)
- [8]大菱鲆无水保活机制及配套技术集成装备的研究[D]. 聂小宝. 厦门大学, 2018(12)
- [9]HH油田注气提高采收率可行性实验研究[D]. 靳世磊. 长江大学, 2020(02)
- [10]超临界二氧化碳热解油页岩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 赵帅.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