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容本》李评为叶昼伪作说质疑(论文文献综述)
程国栋[1](2020)在《晚明袁无涯刊本《水浒传》插图考析》文中提出通过图像对比和史料分析,对梓于明万历晚期的苏州袁无涯刊本《水浒传》插图展开研究,证实了其原创价值,并以其为窗口观察到了晚明版画界的两个重要现象:"雅化"以及"挪用和抄袭"。这反映出晚明刻书商对小说图文质量日益注重的事实,以及文人审美在通俗文化消费领域中的流衍。"抄袭"导致了插图风格在艺术史的演进过程中呈现出"非地域性"及"非线性"的特点。
钟闻[2](2020)在《《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文中提出
钟闻[3](2020)在《《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文中研究表明第一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1."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水浒争鸣》案头语(《水浒争鸣》编委会)2.《水浒》的真人真事(王利器)3.修绠山房梓《宣和遗事》跋(周绍良)4.《水浒传》与《宣和遗事》——口头文学所奠定的《水浒》基础之一(高明阁)
邓雷[4](2018)在《百年《水浒传》版本研究述略》文中研究说明一《水浒传》版本的研究以胡适1920年《〈水浒传〉考证》为发轫,距今已经九十有八年了。在胡适最初的《〈水浒传〉考证》一文当中可用的《水浒传》版本仅有金本以及《征四寇传》两种。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水浒传》版本的一个快速收获期,这种收获不仅仅表现在版本的研究上,更加表现在版本的发现上。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先后有学者从国外获得《水浒传》不同版本的消息,有的甚至远赴海外寻求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像郑振铎远赴巴黎,孙楷第东
邓雷[5](2017)在《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呼吁简本《水浒传》研究以来,迄今已有三十余年,然而关于简本《水浒传》的版本研究依然很少,不少简本《水浒传》未得到相应的关注,更不必说对简本《水浒传》版本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将京本忠义传、种德书堂本、插增本、评林本、英雄谱本、二刻英雄谱本、刘兴我本、藜光堂本、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百二十四回本、八卷本、三十卷本等十六种简本基本收集齐全的情况下,对诸简本进行系统划分,诸如刘兴我本、藜光堂本、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属于嵌图本系统,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属于嵌图本后续本系统,基本以系统为单位,以系统底本的刊刻时间为轴,对诸种简本逐一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不仅对单一的简本《水浒传》版本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同时与其他的版本进行比对,力求将其置于整个《水浒传》版本链条中进行研究。通过细致的文字校勘、精确的数据分析以及详尽的文本比对等方法,对诸简本的版本系统进行判别,梳理版本源流,归纳版本特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一,对之前不少未受关注的简本《水浒传》进行了研究。如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百二十四回本等。其二,对所有的《水浒传》简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其三,使用传统文字比勘法的同时,还使用了数据统计分析法。
邓雷[6](2017)在《袁无涯刊本《水浒传》原本问题及刊刻年代考辨——兼及李卓吾评本《水浒传》真伪问题》文中认为在《水浒传》研究中,一般认为容与堂本刊刻于袁无涯本之前。最早对此提出疑议的是章培恒先生,并对此给出一些旁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藏本《读升庵集》扉页之出版告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线索,但向来未受重视。以《读升庵集》扉页之告白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可知袁无涯原刊本的刊刻时间早于容与堂本,大约刊刻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至万历三十八年(1610)之间,并且可以确定容与堂本是叶昼伪托李贽的评点本。同时,通过现存多种版本的校勘,可知现存袁无涯本并非原刻本,其中评点已非完全的李卓吾评点原貌;现存大涤余人序本保留了李卓吾评本的原貌,而大涤余人序本的祖本是袁无涯刊刻的李卓吾评点《水浒传》之原刊本。
乔光辉,何平[7](2013)在《“无知子”像赞与《水浒传》钟评、李评关系探微》文中研究说明《水浒传》钟评本之"无知子"像赞实即叶昼所作,所谓钟惺评本实即叶昼托名而作;钟评本之评点源于容与堂李评本,与李评略有差异。李卓吾评点、钟惺评点文字,大多出于叶昼。"无知子"叶昼之水浒人物像赞与评点思想一脉相承,进一步深化了评点。
张同胜[8](2007)在《《水浒传》诠释史论》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水浒传》的诠释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水浒传》诠释史的梳理和分析,探讨人们对《水浒传》理解的此在性。这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论文上编探讨了在封建社会这个伦理文化大背景下,人们对于《水浒传》的理解和解释究竟是如何进行的?伦理道德视域中的“忠义”说、“诲盗”说或“忠奸斗争”说这些具体的《水浒传》主题解读是如何生成的?第一章以容与堂本《水浒传》李贽的评点为考察对象,论述了李贽评点的指导思想“童心说”在当时并不是孤峰现象,而是王学左派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罗汝芳“赤子之心”说的阐发。李贽虽然出入儒释道三教,但是他具有浓厚的忠义报国思想,这也成为了他评点这部小说的前视域,并以此作为他对《水浒传》意义理解的何所向的规定性,从思想内容上形成了李贽评点的时代性面貌:从忠义报国和用人制度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水浒传》;同时,王学左派思想对他的影响体现在他以“真”与“趣”作为他艺术赏鉴的标准。第二章以贯华堂本《水浒传》金圣叹的评点为考察对象,分析了金圣叹在《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言中为统治阶级代言的政治立场与他在具体文本批评中赞美水浒好汉立场之间的矛盾张力,揭示了金圣叹欲有所为而不得的现实苦闷是其小说评点的前视域,这个前视域决定了他在与小说文本中的视域进行视域融合过程中反贪官污吏而不反皇帝的政治立场,梁山泊好汉杀戮贪官墨吏成为了金圣叹发泄心中“己才不用、己志不伸”愤懑的酒杯。金圣叹生活的历史时代,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接受朝廷招安却又在叛降之间反复无常的事实引起了金圣叹的反思,其结论就是坚决反对朝廷招安盗贼,这就是他腰斩《水浒》的现实原因。“《易》终于《未济》而非终于《既济》”是金圣叹艺术审美的哲学指导思想,因此无论是金评本《西厢记》还是金评本《水浒传》,都被删去了结末部分。第三章以明清时期《水浒传》的续书与水浒戏作为考察对象,指出《水浒传》续书其实就是对《水浒传》原着的诠释,因为续书作者的期待视野超出了原着文本所具有的视野,因此他们便以创作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水浒传》的理解和解释。这种诠释也是原着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即它的一种存在方式。续书现象有力地说明了诠释处境与文学意义解读之间的关系;续书现象也反映了“应用”性理解的历史特征。水浒戏则是以舞台艺术表现的形式演绎了人们对《水浒传》的理解,其应用性色彩更浓,但仍然是对《水浒传》的一种理解方式,也是这部小说的存在方式之一。第四章考察了封建社会里的读者在伦理道德和国家法律视角之下对《水浒传》的理解,因为道德与法律都是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统治阶级及其文人从这一视角下对《水浒传》所进行的理解也有其合理性和现实性。权力话语的诠释也是《水浒传》存在方式的一种。对“诲盗”说合理性的解读还体现了哲学诠释学的灵魂即从他人的视角出发发现其立场的真理性和合法性。“忠义”说、“忠奸斗争”说以及“盗贼”说等都是当时读者问题视域的产物。论文下编是在依据自晚清以来中国文化的实际情况即西方文化思想成为了话语主流的大文化环境中探讨读者是如何对《水浒传》进行理解和解读的。第五章探讨自清末民初到新文化运动期间人们对《水浒传》的解读和理解。晚清政府丧权辱国,引起了仁人志士的思考。清朝末年,救亡图存的各种救国方案纷纷出笼,既有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君主立宪,又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其中宣传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思想是他们的主流话语。立宪派前见的政治性和封建性决定了他们对《水浒传》的理解仍然还是“诲盗”说,而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影响之下的解读则有“独立喻言”、“军事小说”、“政治小说”和“社会主义小说”、“索回人权”说等等。在新文化运动中,西方各种启蒙思想更是蜂拥而至。在西方资产阶级人性论作为前见的解读中,《水浒传》被新文化人认为是“非人的文学”。马克思主义视野下对《水浒传》的解读则是这部小说反映了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阶级斗争。第六章考察民族救亡时期人们对《水浒传》的解读。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出于中华民族抵抗外族入侵、进行民族救亡的原因,《水浒传》被诠释为抗金英雄的讴歌(张恨水)、国防文学的典范(周木斋)。国民政府领导了反抗日本侵略战争正面战场的抗战,因此国统区中《水浒中传》《太湖水浒传》《水浒新传》等《水浒传》的续书是当时历史情境之中读者对原着的诠释。宋江等梁山泊好汉征辽的故事与当时反抗日本侵略中国的民族战争形成了一种视域融合的契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思想对诸如《逼上梁山》和《三打祝家庄》等水浒戏的新编,体现的是对官逼民反、阶级斗争的诠释和打入敌人内部、里应外合等战争策略的宣传。第七章集中考察建国以来人们主要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水浒传》的诠释。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占据了意识形态的主流话语权,马克思主义对于农民起义的历史进步作用的宣传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成功的实践,是理解和解释《水浒传》的前视域,它作为人们的前理解,依据金评本《水浒传》改编的七十一回本被诠释为“农民起义”说;而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水浒传》则被认为反映了“农民革命战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一九七五年,“反修防修”的政治需要作为一种问题视域对《水浒传》的解读具有意义何所向的规定性,于是《水浒传》就成为了教育人民反对修正主义的“反面教材”,其主题的解读就是“投降主义”说。新时期以来人们从意识形态层面对《水浒传》的诠释主要包括“市民”说、“游民”说和从人性论视角的理解。新时期以来,计划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理解《水浒传》的前视域。经济基础的改变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映无疑将改变人们的成见。质疑“农民起义”说的各种观点见诸报刊杂志,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忠奸斗争”说、“市民”说、“游民”说以及人性论等。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官僚阶级的腐败与反腐倡廉的呼声使得人们对《水浒传》的理解重提“反腐败”说。新时期以来,读者对《水浒传》的诠释有多种视角,相应地也就有了对其文学意义的多种理解和解释。第八章主要是从文化现象的角度讨论和分析了人们对《水浒传》的各种理解:阴阳思想、侠义文化、政治文化、神话原型、宗教文化、狂欢文化、当代大众消费文化以及中西文化比较视角下的种种解读。这些都是从文化的不同层面对《水浒传》的诠释,也说明了这部伟大的小说耐得住人们从不同角度的解读,所有这些理解都是《水浒传》在当代的存在方式。论文也指出了西方文论下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解读并不符合《水浒传》诠释的实际情况。余论一章针对与《水浒传》理解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了尝试性的分析:一是从理解的现实视角和学术视角这两种视角下对《水浒传》诠释的讨论:一是《水浒传》相关知识的认知与文学意义理解之间关系的分析;一是关于《水浒传》误读问题的探析;一是意义理解与诠释方法之间关系的摸索。这些问题都是文学意义理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有探讨的必要。论文并不反对或指责从政治视角或现实视角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而是认为这是理解之中分内应有的事情;论文分析了考证考据方法的利弊,认为考据法只是对小说中的历史相关问题进行认知,从而有助于对文学意义的理解,但毕竟还不是对意义的解读。误读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包括认知知识面的匮乏、伪问题、前见解的封闭性等等。诠释方法对文学意义的理解有影响,不同的诠释方法对意义理解何所向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有时候乃至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文学意义的理解是一个真理的问题,不是一个方法的问题。简而言之,论文的结论就是:一部《水浒传》的诠释史,就是这部小说“此在”的存在史,历史上人们对于它的各种解读就是它作为文学作品在具体诠释处境中的表现。也就是说,人们对《水浒传》文学意义的解读产生于这部小说此在的根本性运动之中,而根本不是单纯地或片面地产生于对作者主观意图的探求之中、小说文本自身的独白之中或读者现实视角下的创造性理解之中;新的理解的生成是读者的成见视域与小说文本视域的一种视野融合,是一种效果历史关系,是《水浒传》作为文学作品存在的一种事件。《水浒传》的理解史就是它的存在史、效果史;人们对《水浒传》的各种理解就是它的存在方式;各种历史性理解都是时代性问题视域的产物。
张天星[9](2005)在《明代心学思潮与容与堂刊本<水浒传>的评点》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中国古代思想史,明代中后期是我国古代思想界最活跃的重要时期之一。王阳明在继承朱熹、陆九渊等前人的基础上,建立良知心学体系。王阳明心学强调自尊独立的自我意识,给明代的学术界带来一股思想解放的狂风。从嘉靖初年起,王阳明心学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并形成一股重个体、崇自我的哲学思潮,今天学术界通常称之为明代心学思潮。在这股思潮盛行期间,它逐渐由哲学领域进入了文学领域,并对当时的文学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 本文以明代杭州容与堂刊本《水浒传》的评点为研究对象,以容本评语产生时占主流的哲学思潮——心学思潮为切入点,探讨心学思潮浸染下容与堂刊本《水浒传》评点的关系及在该思潮影响下容与堂刊本《水浒传》评点所呈现的特点。全文共分七个部分:导言部分,简述本文写作的缘起和理论价值;第一章,讨论容与堂刻本《水浒传》与明代心学的关系;第二、三、四章分别探讨容与堂刻本《水浒传》评点对鲁智深、宋江、李逵形象解读所体现出审美价值和审美趣味形成的原因;第五章,从文学理论上讨论容与堂本《水浒传》评语“尚真”的审美观;最后为结语。 本文结论:明代心学思潮的主要特点是容与堂刊本《水浒传》的评语流露的主要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对深入认识容本《水浒传》的评点及与之相关的小说戏曲评点具有一定的价值。容本评者对鲁智深、宋江和李逵的评点具有独特的文化认识意义,容本对这三个人物形象审美内涵的最终形成具有草创之功。“尚真”是容本评点最突出的文学倾向,容本对小说真实性的认识达到了我国古代小说评点成熟前期的高峰。在对小说真实性的揭示时,容本评者提出了一些虽零碎但却具有开拓意义的命题。
郑菡[10](2005)在《“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研究》文中提出主要出现于中晚明的署名“李卓吾”的小说、戏曲评点,不仅涉及了当时颇有影响的几乎所有名着经典文本,以及部分流行文本,而且其中有的同一经典文本还出现了多种署名“李卓吾”的评点。“卓吾”之名不再仅仅属于李贽个人所专有,而成为那个时代许多人为推销自己的作品而乐于使用的一个品牌性的“共名”。笔者拟将这一出现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既高峰耸立而又有参差不齐的评点现象,称之为“李卓吾现象”。 “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在中晚明的出现,既受惠于当时小说、戏曲文本的丰富及其传播的广泛,也得益于那个时代特殊的文化政策和文化氛围。当时文人们在进行小说、戏曲评点时的心态可以用“自愿”、“自尊”以及“忌讳”来概括。“自愿”心态是当时通俗文学地位有所提高,文人们在传统的方式之外,亦能够接受用小说、戏曲评点的方式来抒情感怀。“自尊”心态主要指在“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的文本中,明代作品占了绝大多数,体现了当时人们对时作的时代自尊感。如果人们对自己的时代所创作的作品没有自信心、自尊感的话,他们是不会费心费时地对其加以评点的。而且,如果明人对时作并不欢迎的话,书商们也不会组织评点,并加以出版的。“忌讳”心态对“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的影响则比较特别,一方面它使评点家们能够接受将自己的评点冠以不相干人之名;另一方面,则为一部分托名评点者敷衍了事提供了方便。 因为出现于中晚明这个作伪风气浓厚的时代里,再加上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都出现于李贽身后、而李贽着作又曾被焚毁过,所以对当今所能看到的“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本的真实性问题是见仁见智,无论持真论者,还是持伪论者都能提出自己的证据,但是这些证据多数缺少绝对的说服力。笔者认为,既然我们现在一时无法找到确切的证据,而它们出现的时代又确实比较特殊,那么不妨将它们看作一种托名评点,至于弄清其真姓实名,只能待之于以后了。当然,即使这些“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是“假冒产品”,但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并非同时就是“伪劣产品”。 无论真假,“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能够在当时领一时风骚,与它们能够顺应那个时代的时尚意识有密切的关系,这样它们才能投人们之所好,成为市场上颇受欢迎的评点系列。这些评点作品中有针砭时弊的“补世”思想、感悟人生的“扬真抑假”思想,以及令人释怀的游戏笔墨。在“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中,对时尚意识的反映有相通之处,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反映了当时评点的整体质量与时代风气的变迁,使我们对晚明小说、戏曲评点以及其中的时尚意识的变化能够有更为清楚、全面的认识。
二、《容本》李评为叶昼伪作说质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容本》李评为叶昼伪作说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1)晚明袁无涯刊本《水浒传》插图考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刊本与插图简述 |
二、原创性之辨 |
(一)袁无涯本《水浒》是正宗“李卓吾评本” |
(二)袁本图与容本图问世时间的间隔很短 |
三、从该作看晚明版画发展的两大趋势 |
(一)雅化 |
(二)挪用和抄袭 |
(3)《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 |
第二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8月出版。) |
第三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1月出版。) |
第四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 |
第五辑(张国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 |
第六辑(张国光、佘大平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 |
第七辑(张虹、喻斌主编,武汉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
第八辑(张虹、刘启方主编,崇文书局2006年6月出版。) |
第九辑(张虹、康传忠、曹先锋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
第十辑(张虹、刘春龙主编,崇文书局2008年10月出版。) |
第十一辑(张虹、马成生、王益庸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
第十二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
第十三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 |
第十四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
第十五辑(张虹、王益庸主编,万卷出版公司2014年11月出版。) |
第十六辑(张虹、浦玉生、窦应元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
第十七辑(景遐东、浦玉生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
(4)百年《水浒传》版本研究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5)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百年《水浒传》版本研究述略 |
第一章 简本《水浒传》祖本探考 |
前言 材料的择取 |
第一节 祖本引首诗与回末诗的问题 |
第二节 祖本分回的问题 |
第三节 祖本回数的问题 |
第四节 祖本分卷以及卷数的问题 |
第五节 简本祖本与繁本关系的问题 |
第六节 祖本第九回的问题 |
第七节 从引首诗看简本祖本田王故事的品质 |
第二章 《京本忠义传》的研究与思考 |
第一节 前人关于《京本忠义传》的研究 |
第二节 《京本忠义传》研究中的歧路与困惑 |
第三节 《京本忠义传》研究中的版本启示 |
第三章 种德书堂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种德书堂本《水浒传》的概况 |
第二节 种德书堂本与容与堂本比对研究 |
第三节 种德书堂本中的田王故事 |
第四章 插增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插增本《水浒传》的概况 |
第二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卷数、回数、回目比对 |
第三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插图、插图标目比对 |
第四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正文比对 |
第五章 评林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评林本《水浒传》的概况 |
第二节 轮王寺本与内阁文库本研究 |
第三节 评林本中的余呈问题 |
第四节 评林本的编辑问题 |
第六章 英雄谱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英雄谱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疑 |
第二节 刘世德先生关于初刻、二刻英雄谱本的研究以及补遗 |
第三节 钟伯敬本与英雄谱本研究 |
第四节 评林本与英雄谱本研究 |
第七章 嵌图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嵌图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识 |
第二节 嵌图本《水浒传》四种的研究 |
第三节 嵌图本与种德书堂本、插增本、评林本的研究 |
第四节 嵌图本与其后续本的研究 |
第八章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的概况 |
第二节 陈枚与《水浒传》 |
第三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回目研究 |
第四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正文研究 |
第九章 三十卷本《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识 |
第二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图像与标目研究 |
第三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正文研究 |
结语 |
附录 |
一、简本《水浒传》版本知见录 |
二、百年《水浒传》版本研究论文辑录 |
主要参考书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后记 |
(6)袁无涯刊本《水浒传》原本问题及刊刻年代考辨——兼及李卓吾评本《水浒传》真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读升庵集》中的一则材料再考察 |
1. 简述了出版《读升庵集》的经过。 |
2. 袁无涯本的刊刻时间早于容与堂本。 |
3. 明确指出叶昼伪造了容与堂本批语。 |
4. 当时社会上已经有不少人发现容与堂本作伪。 |
二、杨定见与袁无涯 |
三、无穷会本、袁无涯本与大涤余人序本的关系 |
(7)“无知子”像赞与《水浒传》钟评、李评关系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一、钟评本像赞之“无知子”即叶昼 |
二、四知馆钟评与容与堂李评源出叶昼 |
三、“无知子”像赞与评点 |
(8)《水浒传》诠释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诠释理论中的文学意义探讨 |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案 |
上编 古代部分:自晚明至晚清 |
概述 伦理文化语境下的理解 |
第一节 忠义思想与《水浒传》的诠释 |
第二节 伦理视角与时文手眼 |
第三节 版本、叙事与意义 |
第一章 李贽《水浒传》评点 |
第一节 李贽其人其文 |
第二节 "童心说" |
第三节 李贽的《水浒传》评点 |
第二章 金圣叹《水浒传》评点 |
第一节 金圣叹其人其文 |
第二节 金圣叹批改《水浒传》述论 |
第三节 现实反思与话语矛盾 |
第四节 李贽评点与金圣叹评点之比较 |
第三章 《水浒传》续书与水浒戏 |
第一节 明清时期《水浒传》的续书 |
第二节 明清水浒戏 |
第三节 诠释与语境 |
第四章 道德与法律的理解视角 |
第一节 道德理解的视角 |
第二节 法律的阐释视角 |
下编 近现当代部分:自鸦片战争迄今 |
概述 近现当代西方思想视野之下的诠释 |
第五章 思想启蒙论 |
第一节 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与《水浒传》的诠释 |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与《水浒传》的诠释 |
第三节 社会进化论的思想启蒙 |
第四节 其它理解 |
第六章 救亡图存论 |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水浒传》的政治性诠释 |
第二节 民族革命战争与《水浒传》 |
第三节 解放区"水浒戏"改编和创作 |
第七章 意识形态论 |
第一节 "农民起义"说 |
第二节 "投降主义"说 |
第三节 "市民"说 |
第四节 人性论理解之分析 |
第五节 "游民"说 |
第六节 其它理解 |
第八章 文化现象论 |
引言 |
第一节 《水浒传》与《周易》的"阴阳"思想 |
第二节 侠义文化视角之下的解读 |
第三节 政治文化的诠释角度 |
第四节 神话原型理论的解读 |
第五节 宗教文化与《水浒传》的理解 |
第六节 狂欢化理论对《水浒传》的诠释 |
第七节 当代大众消费文化与"水浒"的诠释 |
第八节 中西比较:对《水浒传》意义的诠释 |
余论 |
第一节 历史视角与现实视角 |
第二节 对《水浒传》的认知与理解 |
第三节 《水浒传》的误读问题 |
第四节 诠释方法与意义理解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明代心学思潮与容与堂刊本<水浒传>的评点(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心学思潮与容本《水浒传》评点之关系 |
第一节 容本评者与明代心学之关系 |
第二节 从“天理”观看容本评者的心学倾向 |
第三节 从“圣人”的世俗化看容本评者的心学倾向 |
第二章 论容本对鲁智深形象的解读 |
第一节 三本评语对鲁智深形象解读之异同 |
第二节 狂禅之思 |
第三节 狂禅侠风 |
第三章 论容本对宋江形象的批评 |
第一节 宋江形象塑造的矛盾 |
第二节 抑扬两端 |
第三节 宋江之“假” |
第四章 论容本对李逵的批评的思想文化底蕴 |
第一节 真人 |
第二节 率性 |
第三节 趣人 |
第五章 论容本评语“尚真”的小说审美观 |
第一节 心学思潮与晚明重“真”的文学观 |
第二节 对“真”认识的高度 |
第三节 对情理之“真”的关注 |
第四节 对人物之“真”的体察 |
结语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10)“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李贽其人及“李卓吾”评点现象 |
二、“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研究现状 |
三、“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研究的预案 |
四、“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李卓吾现象”发生的文化情境 |
第一节 通俗文学的流行与书坊的兴起 |
第二节 文人的角色转换及其评点心态 |
第三节 “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的文本资源 |
第二章 “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概观 |
第一节 小说“李卓吾”评点本概观 |
第二节 戏曲“李卓吾”评点本概观 |
第三章 “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的作伪与辨伪 |
第一节 明人作伪风气下的“李卓吾”评点 |
第二节 关于《水浒传》的“李卓吾”评点本 |
第三节 关于《西厢记》“李卓吾”评点本 |
第四章 “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的时尚意识 |
第一节 针砭时弊的“补世”意识 |
第二节 感悟人生的扬真抑假思想 |
第三节 令人释怀的游戏笔墨 |
第五章 “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的笔法理论 |
第一节 “李卓吾”小说评点的“史笔”思想 |
第二节 “人情物理”逻辑下的笔法选择 |
第三节 “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的笔法理论 |
第六章 “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的审美意趣 |
第一节 以奇为美的艺术追求 |
第二节 “画”品审美基调 |
第三节 崇尚“自然”、“自在”的“化工”审美境界 |
第七章 “李评”世界中的评点符号 |
第一节 评点符号研究的缺席 |
一、印刷原因 |
二、认识原因 |
三、评点文本体裁原因 |
四、评点符号的复杂与随意性原因 |
第二节 “李评”评点符号的符号功能 |
一、句读与标识功能 |
二、文法指点功能 |
三、评价功能 |
四、提示功能 |
第三节 “李评”评点符号研究的意义 |
一、甄别版本价值 |
二、理论价值 |
三、评点符号背后的深层信息 |
第四节 三种“李评”《西厢记》评点符号之比较 |
第八章 “李卓吾”散文评点研究 |
第一节 散文中的“李卓吾”评点简说 |
第二节 “李卓吾”评点的通行律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四、《容本》李评为叶昼伪作说质疑(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明袁无涯刊本《水浒传》插图考析[J]. 程国栋. 中国美术研究, 2020(03)
- [2]《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J]. 钟闻. 水浒争鸣, 2020(00)
- [3]《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A]. 钟闻. 《水浒争鸣》(第十八辑), 2020
- [4]百年《水浒传》版本研究述略[A]. 邓雷. 《水浒争鸣》(第十七辑), 2018
- [5]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D]. 邓雷.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5)
- [6]袁无涯刊本《水浒传》原本问题及刊刻年代考辨——兼及李卓吾评本《水浒传》真伪问题[J]. 邓雷.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7]“无知子”像赞与《水浒传》钟评、李评关系探微[J]. 乔光辉,何平. 明清小说研究, 2013(04)
- [8]《水浒传》诠释史论[D]. 张同胜. 山东大学, 2007(03)
- [9]明代心学思潮与容与堂刊本<水浒传>的评点[D]. 张天星. 四川师范大学, 2005(08)
- [10]“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研究[D]. 郑菡. 复旦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