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伟岭公园生态景观区划及若干特色景区规划

深圳伟岭公园生态景观区划及若干特色景区规划

一、深圳围岭公园生态景观分区及若干特色景点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杜怡[1](2021)在《麦积山核心景区声景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旅游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和认识世界,遗产型风景名胜区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的选择之一。但目前,在我国大多数风景胜地景观设计中最为普遍的设计方式是视觉上的设计,听觉上的设计往往被忽略了。“听”作为人类认识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之一,应当在景观设计方式中引起重视。由于遗产型风景名胜区占有的特殊地位,对其进行听觉上的景观规划和设计更是凸显人文、加深历史氛围,具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如何设计、营造良好的遗产型风景名胜区声景观,使其更好的保留、传承,不仅直接提升了遗产型风景名胜区的景观价值,更是景观设计的再创新。与传统声音研究不同,声景观是一门多学科交融的新领域,基于声音生态学的角度从人、声音、环境三个方面和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来研究声景观。由于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等因素,即使是同类型的声音,不同的人产生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声音自身频率、响度、种类多样性等因素,环境中的空间、动植物等要素和人的心理、人所在的场所及场所氛围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对这些关系进行可视化处理能确立出该场所的声景分布特点,从而对此进行声景观设计。首先,本文研究综述了国内外声景观相关研究现状,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声景观的研究和应用方法。其次,基于声音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理论、园林植物及植物降噪理论角度,从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目标、风景名胜区价值评价的内容和结果为出发点确定课题研究的评价方法和内容,探索可行的遗产型风景名胜区声景观设计思路和建设方式。以麦积山核心景区为研究案例,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的方法,记录并分析麦积山核心景区声景观现状和声景资源现状,客观上利用声级仪对麦积山核心景区各声景点的A声级进行定量调查,主观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出其景区的声景资源丰富度、游客对麦积山核心景区声景要素好感度以及整体声景观舒适度等。应用聚类分析法将麦积山核心景区分为五类声景功能区。最后,就现存在的麦积山核心景区声场混乱、功能模糊以及声景观设计不充分等研究现状,从麦积山核心景区声景观调查、研究结果和查阅相关历史文献的角度上,提取可增添的声景要素,并提出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声景观优化方式。本研究为遗产型风景名胜区声景观设计和营造提供了可参考的思路与方向,在保留了现有声景资源的同时,从历史、民俗文化角度丰富麦积山核心景区声景观,最大化还原历史声音,为传承麦积山石窟历史文化和提升麦积山核心景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孟笑[2](2021)在《湿地共生设计探索与实践 ——以日照市陈疃河湿地公园为例》文中指出针对湿地公园设计量化指标要求以及设计过程中对湿地生态系统中各要素间影响的考虑,本文将共生理念引入湿地公园设计中,灵活运用其中多要素联系的观点,结合量化模型和方法,构建了湿地共生设计理法体系。同时,以山东省日照市陈疃河湿地公园为例,运用共生设计理法体系进行设计实践,尤其在湿地公园水境(水环境安全)、生境(动植物生境营建)、人境(游览分区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探索。主要内容如下:一、构建湿地共生设计体系:根据湿地自然生态体系中水、土壤、植物、动、人等要素,结合共生学理论、水文学、生态及生物学等理论进行要素间共生关系研究,探求得出以湿地共生水环境设计、共生生境设计、共生植物种植设计等为主要内容的湿地共生设计体系。二、运用使用速率计数法开展湿地公园共生水境研究与设计:结合环境保护学和水文学内容,将水位、水质和土壤情况作为湿地共生水环境设计条件,针对园内水环境治理问题,使用速率计数法计算潜流人工湿地最佳面积,并结合水文情况分析完成陈疃河湿地公园的水域驳岸、水体基底、人工净化湿地等设计。三、运用动物生境适宜性数据及HSI量化模型开展湿地公园共生生境研究与设计:结合动物学、植物学、湿地生态学以及前文湿地共生生境、共生植物种植设计的内容,以HSI动物适宜性体系提供的动物生境适宜性数据为基准,根据陈疃河湿地公园现有动植物及分布情况,规划陈疃河湿地靠近水库的湿地区域作为严格湿地生态保育区,河漫滩湿地区域作为次级生态保育区,并在保育区范围内应用HSI量化模型提供的水域面积需求、空间旷达郁闭度、人为干扰距离、植被覆盖率需求等数据构建雁鸭类、鹤鹳类鸟类栖息地及模式图。并从遵循湿地类型、地形和水深条件、满足动物及昆虫生境需求等方面提出了湿地植物种植设计方案。四、对比分析各类公园、风景区的设计规范,结合湿地公园的特殊性,概括归纳形成了共生湿地人境设计内容,划分生态格局和游览分区,并对其中的建筑景观规划、游客行为控制和设施设计等提出了相应的量化指标。综上所述,论文以跨学科的视角,运用多种学科的模型体系,结合数理计算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分析,提出“共生”的湿地公园设计理论和方法,并以陈疃河湿地公园作为实践场地演示了其运用过程。为后续湿地公园初步设计中的保护与利用分区规划、扩初或深化设计中湿地生境、水体、植被的具体数值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推动设计量化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魏立铭[3](2021)在《基于公众健康视角下的湘乡市洄水湾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爆发。全球无数人类因疾病而丧失生命,社会秩序与经济发展也遭受严重打击。近二十年内,全球性疫情等重大世界性卫生事件以及大型自然灾害频发。加之新世纪,慢性疾病与心理疾病患病率居高不下。公众健康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在此背景下,研究将从风景园林学科方向进行思考,采用现场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经验总结归纳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公众健康视角对城市公园进行景观设计,并得到以下结论成果:(1)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学习,同时对城市公园、公众健康、健康景观、智慧公园等相关概念以及环境美学、环境心理学、复愈性环境、交互性景观等相关理论进行总结与梳理。并参考五个国内外城市公园设计实例,为公众健康视角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提供理论维度的参照与借鉴。(2)研究明确了公众健康视角下城市公园的主要功能,即灾时的公众健康保护功能与非灾时的公众健康提升功能。并提出公众健康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与内容,以及“点、线、面”的健康城市公园营造模式。打造服务于全体社会公众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三维健康城市公园。(3)以湘乡市洄水湾城市公园为实践案例,并基于理论研究,对场地进行景观设计。打造健康且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园空间,并为周边地块的社会公众提供健康服务,提升公众整体健康。同时,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更加完善城市公园的健康功能,为后续我国公众健康的营造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向实现全民健康社会的新目标进发。

李叶舟[4](2021)在《西安昆明池片区核心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旅游业因其资源消耗低、带动效应强等产业特征,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的重要抓手。同时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出游频率与频次增加,旅游需求旺盛,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民众的休闲娱乐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有助于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旅游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刚需以及文化品牌输出的重要承载。但现状旅游业发展存在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辨识度低、旅游产业链条发展不成熟,旅游盈利模式单一以及旅游重商业、轻文化等问题,总体来说,目前旅游业尚存在生产率和行业效益整体较低、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旅游服务效率及服务质量等都有待提升。昆明池处于旅游发展初期,文化、生态以及城市创新等旅游资源丰富,在大西安乃至陕西省层面均具有示范标杆作用。本文选取西安周边昆明池片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以及案例研究,了解研究进展,借鉴优秀经验,为昆明池旅游产品策划以及规划布局奠定基础。首先对昆明池的旅游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昆明池旅游发展特征以及发展问题。其次对昆明池旅游资源进行梳理分类,深入研究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并充分对接西安市的旅游市场,确定旅游开发思路与原则。基于以上研究给出策划昆明池旅游产品体系,策划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重点产品,并从区域空间格局、空间保护分区、旅游发展结构、开发建设布局、旅游游线组织等五个方面,对昆明池核心旅游产品进行规划布局研究,同时从旅游道路交通、服务设施布局以及智慧旅游设施等三个方面对昆明池旅游发展进行有效支撑,指导昆明池未来发展精品旅游项目,实现从策划到布局的有效落地,引导高质量旅游发展。本文通过昆明池旅游产品以及规划布局的研究,一方面弥补了产品策划到空间布局、支撑配套、实施运营的旅游全流程研究,为其他景区从产品策划到实施运营提供了理论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昆明池未来作为西安市乃至西北旅游市场的重要目的地,本次研究为昆明池高质量旅游发展提供方向和切实可行的路径,弥补西安市旅游产品短板、革新西安市旅游市场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陈阳[5](2021)在《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的表达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植物园营造在现代社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伴随植物园的发展,植物园引种的专类植物越来越多,自然就形成了植物的专类园。植物专类园的功能是植物园功能的体现,它的功能包括了收集研究、自然教育、休闲娱乐等,植物文化科普作为自然教育的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植物本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凝聚了深厚的底蕴,植物专类园中的植物是其部分文化的体现。本文是基于对植物文化的了解,研究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的表达载体及方法,美化植物专类园的植物文化景观、增加植物科普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我们对植物的审美层次,丰富景观空间。通过文献查阅法,探讨植物文化、植物专类园、植物文化景观、植物园、交互性景观的相关概念,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通过实地考察国内武汉中科植物园、上海辰山植物园、深圳仙湖植物园、杭州市植物园、成都市植物园五个植物园,了解植物园中植物专类园的植物文化、如何表现、怎么转换应用在植物专类园中,总结了其植物文化应用特色。在实地调研考察国内植物园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广义的植物文化与传统习俗、宗教和士大夫的渊源;植物文化的深厚内涵,以及植物本身作为其文化的情感表现。鉴于对于广义植物文化的研究,提出艺术性、互动性、创新性、教育性、特色性四个应用原则和景向心生,植物营建;因地制宜,挖掘文化;创新表达,提炼手法;尊重场地,再现特色四个策略。其次归纳总结出植物专类园中植物文化的表达载体主要有建筑、园林小品、水体、现代高科技术、植物园活动。表达方法有借鉴与创新、保护继承与重新利用、象征隐喻与符号化。对植物文化在植物专类园的应用归纳总结的基础之上,以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植物专类园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植物专类园中的植物文化景观现状,对现有植物文化景观,缺失的植物文化景观进行分析,总结现有专类植物品种,并且对专类植物进行文化挖掘,从而在原有规划设计定位之上,以游客游览较多的七个专类园为主,新增植物文化科普游览路线,以“一轴七景”为路线,着重对世界名花园、樱花园、山茶园、桂花园、竹园、梅园、国家杜鹃园进行景观提升,填补植物文化科普的空缺,增加植物文化景观内容,打造特色专类园。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提升植物专类园的植物文化景观效果,提升植物文化的科普内容和形式,增加群众接受自然教育的机会,深入感受植物园的文化氛围。

谈思[6](2021)在《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文中认为中国经济已经步入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旅游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支柱性产业,也处在由粗放式发展向休闲化、高质量转型的攻关期。山地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的人文环境,成为旅游景区重要的建设场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但是随着旅游市场消费结构优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推动以及山地景区发展存在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门票经济依赖、基础设施落后、整合营销能力不足以及国际竞争优势不明显等现实问题,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因此加强对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方面丰富了旅游发展评价、山地旅游案例研究内容,深化了旅游转型发展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实证研究,为其他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提供评价依据以及案例借鉴。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41961021),应用系统协同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旅游竞争优势论等相关理论,使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德尔菲法、半定量研究方法以及变异系数法等相关研究方法,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玉龙雪山景区为实证点进行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最后基于前文系统分析内容,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提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策略。本研究第一章、第二章在分析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山地旅游、旅游转型发展以及玉龙雪山景区旅游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山地旅游、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以及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等概念进行阐述及再定义,融合系统协同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竞争优势论形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首先分析我国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条件与必要性,总结归纳典型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山地景区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与主要内容;第四章借助变异系数法、专家咨询法与文献分析法,结合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向与内容,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以及评价模型;第五章在分析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运用评价模型评价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第六章在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评价与SWOT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模型与转型策略分析模型,并结合玉龙雪山景区实际情况,对各个部分进行具体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通过山地旅游案例研究、文献梳理与政策解读,认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促进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与立体化;主要内容包括景区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业态、景区营销、景区品牌、景区项目引进、旅游产品质量、旅游服务、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景区空间、景区环境管理、景区合作与旅游客源市场等十二个方面。2.玉龙雪山景区转型发展实证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总体水平得分0.6993,转型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不同转型发展方向转型水平不同:其高端化、智慧化发展水平较高,得分分别为0.2086、0.1956;特色化发展得分为0.1132,转型发展水平一般;国际化、立体化发展水平较低,得分分别为0.1005、0.0815。3.通过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SWOT矩阵模型分析玉龙雪山景区转型发展战略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现阶段内部资源、区位、交通以及品牌优势明显,外部面临政策支持、大滇西环线旅游发展、新兴旅游消费需求与业态等重大机遇,积极发挥优势,利用机遇,应采取增长型转型战略。4.构建了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包括要素系统、外部空间系统、动力系统以及转型机制四个方面,其中要素系统、外部空间系统是转型发展基础内容,动力系统是促进转型方式与策略的重要驱动力量,转型机制是促进转型有效运行的保障。5.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式包括:研学旅游提升教育科普内涵层次、绿色旅游提升产品生态质量、深度文化体验游促进物质形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定制旅游提升旅游产品服务质量、互动旅游提升游客行程体验、多媒体营销手段融合提升景区国际知名度、结合大滇西旅游环线发展重塑国际品牌形象、政策兜底保障环境优化、地域分异规律贯穿垂直海拔高差景观产品开发、生态旅游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提升游客体验、交通发展促进景区地理空间拓展、文化贯通促进景区文化空间融合等16个方面。6.玉龙雪山旅游转型提升措施包括:推进“旅游+”,加快旅游融合、整合特色资源,优化旅游产品组成、发挥政府作用,加大转型宣传、运用创新成果,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加强立体空间开发,突出山地景区特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市场需求调研、巩固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以及加强外部空间建设,丰富景区外部空间产品业态等八个方面。

张蕊[7](2021)在《特征评估视角下滨海景观风貌识别及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滨海景观风貌保护是改善滨海空间环境品质、建设美丽城市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解决长期陆域主导发展框架下滨海景观风貌特色缺失的现实问题,探索滨海景观风貌要素评估方法的技术支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滨海景观风貌保护策略是本文的研究主旨。首先,从陆域主导发展框架下滨海风貌特色缺失,美丽城市建设对风貌提升提出新的要求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下滨海空间管控三方面阐述,结合国内外有关景观特征评估和滨海景观风貌的文献研究,明确了特征评估视角下滨海景观风貌识别及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人海关系为理论基础,剖析人、陆、海三者之间的关系,解析海洋影像地貌形成和人类活动的风貌塑造。最后通过对景观特征评估方法的解读,探寻特征评估识别滨海景观风貌的支持。其次,构建特征评估识别滨海景观风貌的框架。在总结和对比景观特征评估和景观风貌要素的构成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从海洋影响、岸线特征、腹地影响和审美感知角度对滨海景观风貌要素进行分类。引入视觉资源地图方法从视觉感知层面界定滨海景观风貌范围。最后提出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滨海景观风貌特征识别方法。然后,根据上述特征评估识别滨海景观风貌的框架,对大连市滨海区景观风貌进行实证研究。在市域尺度和主城区尺度分别使用“从陆看海”和“从海看陆”两个视角来明确研究区域的视觉感知范围,并结合第三章确定的滨海景观风貌要素和大连景观风貌现状进行两个尺度的滨海景观风貌要素提取。使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滨海景观风貌类型识别,并借助e Cognition图像化处理软件和人工调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滨海景观风貌分区边界调整。最后,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特征识别的滨海景观风貌保护原则和策略。具体包括生态保护、合理利用,陆海统筹、要素整合,多层嵌套、分级管控的三个原则。从区域、市域和城区三个尺度进行滨海风貌区分级管控;基于海平面能见度分析和可视海景陆地分析从景观视觉感知角度分别对滨海景观风貌区进行形态和视廊优化。山海格局保护、滨海岸线修复、滨海空间营造和能源景观布局四个方面进行滨海风貌要素修复与营建。

龙家汉[8](2021)在《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园林博览会展览是现代城市呈现自身和扩展自身的重要存在方式,它的根本呈现对象是园林园艺设计。作为现代化都市发展的大型“城市事件”的叙事和实践,园林博览会概念概念传入我国时间并不长,但建设规模逐年增大,每年举办次数减多,从1997年第一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大连落地以来,二十余年时间里,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举办园林博览会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一届园林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对完善地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园林博览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在取得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呈现“展时门庭若市,展后无人问津”的问题。园林博览会高投入但收入微薄、展后游人稀少、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值得关注。在提倡可持续发展,推崇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避免浪费公共资源,不让园林博览会沦为“城市垃圾”,解决园博会展后利用相关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对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归纳,并对园林博览会发展历史、申办、分级等内容进行梳理。在对欧洲园林博览会主要举办国德国、英国、荷兰等国的发展、展后利用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为我国展后后续改造利用提供学习资料。分析国内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下园林博览会展后优化策略,并针对展后后续定位、保留模式、改造主体提出相应改造建议。最后以河北省第四届(邯郸)园博会为例,通过资料查阅、实地调研等方式对邯郸园博会规划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对区域内展园竞争力进行分类,提出节约资源和激发活力研究策略,展后划区规划、展园改造方案、施配基础服务设套管理、改变运营模式、引进互动活动,植物选择利用等针对性举措,使园址达到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可持续发展贯穿园林博览会展后后续改造为研究内容,最后提出提出邯郸园博会展后利用具体改造方案。

郑啸旗[9](2021)在《秦皇岛市药马坊公园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不断加剧、破坏日益加重。植被的减少不仅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而且对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多种生物所需生境造成了更大程度上的破坏。城市公园的出现作为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和现代风貌的重要窗口,维持城市绿色生态的重要场所,又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总结了与城市公园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经过总结的理论成果。选用对相关文献探究与梳理、对公园现实地况的调研、案例分析和最后的实践论证四种研究方法。选取了纽约中央公园、英国伯肯海德公园、上海世纪公园、杭州国家西溪湿地公园、深圳东湖公园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探析这些公园所运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其次通过对药马坊地区的区位交通、场地特征、自然生态、周边环境、人文历史和与相关政策法规等资料进行完善的调查研究,并完成多角度的分析与研究,为秦皇岛市药马坊公园设计提供方法与途径。项目地块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药马坊村,共占地17.7hm2,在城市公园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制定了药马坊城市公园整体规划方案。以“自然为主、人工为辅”的基本设计理念,结合场地特征、环境资源等总体考虑,设计方案形成“一环、五区、多节点”的结构布局。结合药马坊当地的地域特征、道路交通状况并且对园区内部以及周边的自然资源进行规划布局。将整个场地分为入口广场区、滨水休闲区、观赏游乐区、主题活动区和安静休息区五个功能分区的规划设计。“一环”指的是将园区多个节点串联在一起的园区主路,供游人游览步行观赏的公园住环路。“多节点”是指依据使用功能与不同的设计方法而形成的具有不同景观特色、功能特点的分析在园区当中的多个节点,例如阶梯舞台、山水广场、科普草坪、清风水榭、运动氧吧等。并在此基础上将园区的水系、驳岸、铺装和各种配套服务设施、植物种植设计进行了专项设计。项目以通过不同树种对不同生物的多种方式的吸引,和生境的营造丰富公园生物的多样性。城市公园应在尽可能满足生态的前提下,将当地文化进行结合,将秦皇岛当地的特色文化符号进行提炼。最后,完成对于园路、水面、竖向、种植等的规划与设计,进而形成相对完整的设计方案。本次项目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基于当地的特色,运用多种景观手法,为药马坊村民以及为在周边工作的人群提供一个包含娱乐功能、健身功能、休闲于的综合性城市公园,并为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和实践启示。

濮阳焯[10](2020)在《游憩导向的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研究 ——以珠海情侣路为例》文中提出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是城市重要的休闲游憩廊道,同时承载着重要的城市交通,也是展现城市景观风貌的窗口。滨海景观道路建设的初衷一般是展现城市风貌的交通主干道,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前往滨海景观道路沿线空间进行漫步、骑行、游泳等游憩活动,其景观游憩功能日益重要。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滨海景观道路承担了越来越多的交通压力,与市民以慢行交通为主要方式的游憩行为产生矛盾,因此,在协调游憩与交通之间矛盾的基础上,怎样使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更好的满足游憩者的需求,是诸多滨海城市努力协调的方向。当前针对滨海景观道路的研究更多的关注景观方面的问题,对于沿线空间的使用主体——游憩者,及其在滨海开放空间中的游憩行为需求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理论、实证和对策三个层面探讨滨海景观道路及其沿线空间对其游憩行为的支持。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论文研究背景,提出研究目标、意义,介绍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从理论层面,分析城市扩张演进的道路演化理论,以道路交通、景观、空间与游憩行为关系的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总结滨海景观道路及其沿线空间的现状问题、要素与特征(交通、景观、用地功能、公共空间)及对其游憩行为的影响;第三章:在实证层面,回顾情侣路的建设与珠海城市空间演化的相互关系,并且从交通空间结构、沿线用地功能结构、景观空间结构、公共空间结构四个方面,分析情侣路及沿线空间对游憩行为的影响,建立“空间与行为”的关联体系;第四章:以多种方法收集数据,运用实时路况、百度热力图、意象地图、PLPS调研法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情侣路及沿线空间各路段的空间供给进行整理,对游憩行为现状进行分析;第五章:进一步对游憩现状进行探讨,根据实地调研及空间句法分析,发现情侣路及沿线空间与游憩行为的关联特征是:交通对游憩行为的支持及阻碍关系、沿线用地功能缺乏游憩所需的开放性、景观对游憩行为形成有积极作用、以及公共空间的亲水性助力游憩体系的健康发展;第六章: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结合游憩行为特征,提出交通空间复合性、岸线用地功能适宜性、景观空间层次性、公共活动空间亲水性四条优化原则,并为情侣路及沿线空间各路段的未来发展提出优化策略。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的游憩行为受交通、沿线用地属性、景观及沿线公共空间影响;提升滨海景观道路及其沿线空间的游憩功能需要疏解滨海区交通压力,建立由滨海快速交通、休闲慢行交通组成的双重复合的交通体系;提升滨海景观;重组沿线的用地功能及构建陆海互动的滨海开放空间。

二、深圳围岭公园生态景观分区及若干特色景点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圳围岭公园生态景观分区及若干特色景点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麦积山核心景区声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课题研究理论
    2.1 声音生态学与声景观
        2.1.1 声音生态学
        2.1.2 声景观
    2.2 噪声与园林植物降噪功能
        2.2.1 噪声
        2.2.2 园林植物降噪功能
    2.3 环境心理学
    2.4 本章小结
3.课题研究方法的确定
    3.1 风景名胜区与核心景区
        3.1.1 风景名胜区概念及类型
        3.1.2 核心景区界定及其价值概述
    3.2 风景名胜区发展目标与景观价值评价
        3.2.1 风景名胜区发展目标
        3.2.2 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
    3.3 麦积山核心景区声景观评价方式和内容
        3.3.1 麦积山核心景区类型及边界范围
        3.3.2 麦积山核心景区声景观研究思路
        3.3.3 麦积山核心景区声景观评价和优化方法
    3.4 本章小结
4.麦积山核心景区声景观调查
    4.1 麦积山核心景区声景观现状
    4.2 麦积山核心景区声景调查仪器及方法
        4.2.1 声景调查仪器
        4.2.2 声景调查方法
    4.3 麦积山核心景区声景观调查结果
        4.3.1 声景资源现状
        4.3.2 正、负面声景要素
        4.3.3 植物降噪与游客行为需求
    4.4 本章小结
5.麦积山核心景区声景观质量评价
    5.1 麦积山核心景区声景观客观评价
        5.1.1 等效A声级结果及评价
        5.1.2 POS评价
        5.1.3 SDI评价
    5.2 麦积山核心景区声景观主观评价
        5.2.1 问卷构成及信度、效度检验
        5.2.2 语义差异法评价
        5.2.3 聚类分析法评价
    5.3 本章小结
6.麦积山核心景区声景观优化
    6.1 基于调查结果声景观优化建议
    6.2 基于历史角度的声景观优化建议
    6.3 本章小结
7.总结与展望
    7.1 课题研究总结
        7.1.1 研究结论
        7.1.2 研究创新点
    7.2 课题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麦积山核心景区声景观主观调查问卷
附录B 图表目录
附录C 硕士期间参与项目
致谢

(2)湿地共生设计探索与实践 ——以日照市陈疃河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理论研究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1.3.3 理论研究
    1.4 研究框架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2 湿地及其相关概念、研究概况
    2.1 共生相关概念阐述
        2.1.1 共生理论相关概念及研究概况
        2.1.2 共生理论在传统文化与古典园林中的解读
    2.2 湿地、湿地公园相关概念
        2.2.1 湿地的定义
        2.2.2 湿地的分类和功能
        2.2.3 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定义辨析
        2.2.4 城市公园、城市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念辨析
        2.2.5 湿地公园的特征与功能
    2.3 共生湿地理论概述
        2.3.1 湿地共生系统概述
        2.3.2 实现湿地公园设计与自然良好共生
        2.3.3 实现湿地公园设计与人良好共生
    2.4 本章小结
3 湿地共生设计体系构建
    3.1 湿地共生设计的主要内容
        3.1.1 湿地共生设计的目的
        3.1.2 湿地共生设计的意义
        3.1.3 湿地共生设计的具体内容
    3.2 与水共生(共生湿地水环境设计)
        3.2.1 共生湿地环境中的水和基底要素
        3.2.2 共生湿地水环境设计原则
        3.2.3 共生湿地水环境设计内容
        3.2.4 日照市陈疃河湿地公园水系设计研究
        3.2.5 与水共生的湿地公园案例
    3.3 与生物共生
        3.3.1 与动物共生(共生生境设计)
        3.3.2 与植物共生
        3.3.3 与生物共生的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案例
    3.4 与人共生(共生湿地公园人境和游境设计)
        3.4.1 湿地人境的概念与系统关系
        3.4.2 湿地人境构建的原则
        3.4.3 湿地人境构建的内容
4 共生湿地:陈疃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实践
    4.1 项目概况与场地解读
        4.1.1 场地区位分析
        4.1.2 上位规划解读
        4.1.3 现状用地分析
        4.1.4 现状水系分析
        4.1.5 现状道路分析
        4.1.6 现状实景分析
    4.2 自然地理气候资源分析
    4.3 设计定位与构思
        4.3.1 设计定位与设计目标
        4.3.2 设计原则
        4.3.3 规划依据
    4.4 总体设计
        4.4.1 总平面图
        4.4.2 功能分区
    4.5 分区设计
        4.5.1 河漫滩湿地生态修复保育区
        4.5.2 湿地森林、生态农田区
        4.5.3 水田湿地游憩体验区
        4.5.4 湿地文化科普游览体验区
    4.6 专项设计
        4.6.1 保护与利用规划
        4.6.2 游线与景观主题规划
        4.6.3 水系规划设计
        4.6.4 水田设计
        4.6.5 驳岸设计
        4.6.6 生态岛设计
        4.6.7 道路交通组织设计
        4.6.8 种植设计
        4.6.9 景观照明设计
        4.6.10 其他配套设计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成果
        5.1.1 主要结论
        5.1.2 创新点
    5.2 不足与展望
        5.2.1 不足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一 陈疃河湿地公园实景图
    附图二 陈疃河湿地公园总平面图
    附图三 陈疃河湿地公园鸟瞰图
    附图四 陈疃河湿地公园效果图
    附图五 陈疃河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示意图
    附图六 陈疃河湿地公园设计意向图
    附表一 日照水库区域湿地鸟类名录
    附表二 日照水库区域湿地高等植物名录
作者简历

(3)基于公众健康视角下的湘乡市洄水湾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性重大卫生事件频发
        1.1.2 公众健康问题亟待解决
        1.1.3 健康中国战略正稳步推进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与框架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公园
        2.1.2 公众健康
        2.1.3 健康景观
        2.1.4 智慧公园
    2.2 理论基础
        2.2.1 环境美学理论
        2.2.2 环境心理学理论
        2.2.3 复愈性环境理论
        2.2.4 交互性景观理论
3 城市公园相关国内外案例研究
    3.1 美国·纽约Domino Park
        3.1.1 案例概况
        3.1.2 设计策略
        3.1.3 项目借鉴
    3.2 德国·柏林奥托公园
        3.2.1 项目概况
        3.2.2 设计策略
        3.2.3 项目借鉴
    3.3 广东·深圳蛇口四海公园
        3.3.1 项目概况
        3.3.2 设计策略
        3.3.3 项目借鉴
    3.4 贵州·安顺虹山湖市民公园
        3.4.1 项目概况
        3.4.2 设计策略
        3.4.3 项目借鉴
    3.5 重庆·礼嘉智慧公园
        3.5.1 项目概况
        3.5.2 设计策略
        3.5.3 项目借鉴
4 基于公众健康视角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4.1 公众健康视角下城市公园主要功能
        4.1.1 非灾疫时态的公众健康提升功能
        4.1.2 灾疫时态的公众健康保护功能
    4.2 基于公众健康视角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4.2.1 生态先行原则
        4.2.2 活动多元原则
        4.2.3 身心复愈原则
        4.2.4 文化认同原则
        4.2.5 智慧交互原则
        4.2.6 平灾两用原则
    4.3 基于公众健康视角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内容
        4.3.1 身体健康维度的城市公园设计内容
        4.3.2 心理健康维度的城市公园设计内容
        4.3.3 社会健康维度的城市公园设计内容
        4.3.4 场所健康维度的城市公园设计内容
    4.4 公众健康视角下城市公园营造模式
        4.4.1 “点”模式
        4.4.2 “线”模式
        4.4.3 “面”模式
5 湘乡市洄水湾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5.1 项目解读
        5.1.1 项目背景
        5.1.2 上位解读
        5.1.3 基地认知
        5.1.4 现状解读
        5.1.5 场地现有健康资源要素总结
    5.2 设计总则
        5.2.1 设计依据
        5.2.2 设计要点
        5.2.3 设计定位
        5.2.4 设计策略
        5.2.5 设计主题
    5.3 总体设计
        5.3.1 总体布局
        5.3.2 景观结构
        5.3.3 分区布局
        5.3.4 竖向设计
    5.4 分区设计
        5.4.1 活力入口区
        5.4.2 休闲健身区
        5.4.3 乐活亲水区
        5.4.4 康养湿地区
        5.4.5 健康山地区
        5.4.6 文化灌渠区
    5.5 专项设计
        5.5.1 植物景观专项设计
        5.5.2 交通专项设计
        5.5.3 铺装材料专项设计
        5.5.4 健康管理专项设计
        5.5.5 景观设施专项设计
        5.5.6 景观小品专项设计
        5.5.7 防灾防疫专项设计
6 结果与讨论
    6.1 研究结果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湘乡市洄水湾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主要图纸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西安昆明池片区核心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对城市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1.1.2 现状旅游业发展的质量有待提升
        1.1.3 昆明池担当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及范围
    1.6 研究框架
2 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旅游产品内涵
        2.1.2 旅游区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旅游产品相关理论
        2.2.2 旅游空间相关理论
    2.3 相关案例借鉴分析
        2.3.1 旅游产品策划相关案例
        2.3.2 旅游空间布局相关案例
        2.3.3 景城融合模式相关案例
3 昆明池片区旅游资源基础与发展现状解析
    3.1 资源价值评析
        3.1.1 旅游资源分类
        3.1.2 资源价值体系
        3.1.3 资源价值评价
    3.2 发展现状解析
        3.2.1 自然条件
        3.2.2 产品现状
        3.2.3 空间布局
        3.2.4 市场现状
        3.2.5 交通现状
    3.3 问卷调研分析
        3.3.1 游客特征分析
        3.3.2 旅游体验分析
        3.3.3 旅游需求分析
    3.4 特征与问题总结
        3.4.1 发展特征
        3.4.2 问题总结
    3.5 小结
4 昆明池片区旅游产品策划
    4.1 旅游发展趋势研判
        4.1.1 旅游产品趋势
        4.1.2 旅游市场趋势
        4.1.3 游客特征分析
    4.2 产品开发swot分析
        4.2.1 优势
        4.2.2 劣势
        4.2.3 机遇
        4.2.4 挑战
    4.3 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4.3.1 规划资源转化产品
        4.3.2 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4.3.3 顺应旅游发展趋势
        4.3.4 价值确定产品方向
    4.4 核心旅游产品谱系
        4.4.1 文化体验类重点产品
        4.4.2 生态休闲类重点产品
        4.4.3 创新城市类重点产品
5 昆明池片区旅游产品开发的规划实施策略研究
    5.1 旅游产品布局原则
    5.2 旅游产品空间布局
        5.2.1 构建区域空间格局
        5.2.2 明确空间保护分区
        5.2.3 规划空间发展结构
        5.2.4 开发建设布局研究
        5.2.5 核心旅游产品布局
    5.3 旅游交通布局及游线组织
        5.3.1 交通布局原则
        5.3.2 道路交通规划
        5.3.3 旅游游线组织
    5.4 旅游服务设施布局
        5.4.1 服务设施分级
        5.4.2 服务设施分类
        5.4.3 旅游智慧设施
    5.5 旅游产品开发实施运营策略
        5.5.1 旅游市场营销
        5.5.2 目标市场定位
        5.5.3 营销渠道策划
        5.5.4 重点节庆营销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件 昆明池游客调查问卷

(5)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的表达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自然教育的推广和普及
        1.1.2 植物文化科普是自然教育的一环
        1.1.3 对于植物文化科普的重视不够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实地考察法
        1.5.2 综合分析法
        1.5.3 归纳分析法
        1.5.4 文献阅读法
    1.6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植物园
        2.1.2 植物文化
        2.1.3 植物专类园
        2.1.4 植物文化景观
        2.1.5 交互性景观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园林美学理论
        2.2.2 环境心理学理论
        2.2.3 符号学理论
        2.2.4 认同理论
        2.2.5 历史文脉延续理论
3 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景观实地调研案例分析
    3.1 调研时间及地点
    3.2 调研方法
        3.2.1 文字记录
        3.2.2 照片记录
    3.3 调研案例分析
        3.3.1 湖北.武汉·武汉市中科植物园
        3.3.2 上海市.辰山植物园
        3.3.3 广东省·深圳市·仙湖植物园
        3.3.4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植物园
        3.3.5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植物园
4 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的表达与应用研究
    4.1 植物文化相关研究
        4.1.1 植物文化的渊源
        4.1.2 植物的文化内涵
        4.1.3 植物情感之美
    4.2 植物文化的应用原则
        4.2.1 艺术性原则
        4.2.2 互动性原则
        4.2.3 创新性原则
        4.2.4 教育性原则
        4.2.5 特色性原则
    4.3 植物文化的应用策略
        4.3.1 景向心生,植物营造
        4.3.2 因地制宜,挖掘文化
        4.3.3 创新表达,提炼手法
        4.3.4 尊重场地,再现文化特色
    4.4 植物专类园中植物文化的表达载体
        4.4.1 植物文化与建筑
        4.4.2 植物文化与园林小品
        4.4.3 植物文化与水体
        4.4.4 植物文化与高科技术
        4.4.5 植物文化与花卉节、科普节日
    4.5 植物专类园中植物文化的表达方法
        4.5.1 借鉴与创新
        4.5.2 保护继承与重新利用
        4.5.3 象征隐喻与符号化
5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的表达与应用
    5.1 项目概况
        5.1.1 自然地理条件
        5.1.2 社会历史沿革
    5.2 实地调研与分析
        5.2.1 交通分析
        5.2.2 水系分析
        5.2.3 植物专类园分析
        5.2.4 景观分区
        5.2.5 植物文化在植物专类园中应用的必要性
        5.2.6 植物专类园中植物文化景观现状分析
    5.3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的挖掘
        5.3.1 樱花文化
        5.3.2 山茶文化
        5.3.3 竹文化
        5.3.4 梅花文化
        5.3.5 桂花文化
        5.3.6 杜鹃文化
        5.3.7 郁金香文化
    5.4 植物专类园中植物文化应用构思
        5.4.1 应用理念
        5.4.2 目标性质
        5.4.3 应用方法
    5.5 植物文化的应用
        5.5.1 总体布局
        5.5.2 植物专类园景点优化
        5.5.3 植物文化特色服务设施
        5.5.4 植物专类园植物文化特色活动开展
    5.6 小结
6 结果与讨论
    6.1 结果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6)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研究背景
        一、旅游转型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山地成为景区建设的重要区域
        三、山地景区旅游发展亟需转型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山地旅游研究
        二、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三、玉龙雪山旅游发展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山地旅游
        二、山地景区
        三、旅游转型发展
        四、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一、系统协同论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三、旅游竞争优势论
第三章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思路
    第一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条件
        一、山地旅游资源丰富
        二、山地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三、旅游消费主体与结构发生改变
        四、政府大力支持提供政策保障
        五、科技创新提供技术保障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一、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历程
        二、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必要性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案例及启示
        一、国内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案例
        二、国外山地旅游目的地发展经验
        三、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启示
    第四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向梳理
        二、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主要方向
    第五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山地景区国际化转型主要内容
        二、山地景区高端化转型主要内容
        三、山地景区特色化转型主要内容
        四、山地景区智慧化转型主要内容
        五、山地景区立体化方向转型主要内容
第四章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第一节 旅游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二、指标构建基本思路
    第二节 指标筛选与构建
        一、指标的筛选
        二、指标权重确立方法
        三、指标评价方法
        四、评价模型
第五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第一节 玉龙雪山景区概况
        一、景区概况
        二、景区转型发展概况
    第二节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
        一、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
        二、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基于评价的山地景区旅游转型系统构建与策略研究
    第一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SWOT分析
        一、旅游转型发展SWOT分析
        二、基于评价和SWOT分析的转型发展战略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系统构建
        一、旅游转型发展要素系统
        二、旅游转型发展外部空间
        三、旅游转型发展动力
        四、旅游转型支撑机制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策略
        一、旅游转型方式
        二、旅游转型提升措施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专家征询表(第一轮)
    附录2: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专家征询表(第二轮)
    附录3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专家打分表
    附录4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游客问卷调查
    附录5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单项评价法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7)特征评估视角下滨海景观风貌识别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陆域主导发展框架下滨海风貌特色缺失
        1.1.2 美丽城市建设对风貌提升提出新的要求
        1.1.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下滨海空间管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滨海区
        1.3.2 景观特征评估
        1.3.3 景观风貌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景观特征评估研究
        1.4.2 滨海景观风貌研究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景观特征评估与滨海景观风貌识别
    2.1 人海关系下滨海景观风貌的生成
        2.1.1 海洋影响的地貌形成
        2.1.2 人类活动的风貌塑造
    2.2 景观特征评估的提出及其概况
        2.2.1 景观特征评估方法的提出
        2.2.2 景观特征评估原则与步骤
        2.2.3 特征评估的海景管理拓展
    2.3 特征评估识别滨海风貌的支持
        2.3.1 滨海景观风貌特色的消退问题
        2.3.2 传统景观风貌识别方法的不足
        2.3.3 特征评估视角的滨海风貌识别
3 特征评估识别滨海景观风貌的框架
    3.1 可视域分析的感知范围
        3.1.1 既有范围界定的比较
        3.1.2 视觉资源地图的引介
    3.2 滨海景观风貌要素构成
        3.2.1 特征评估要素识别内容
        3.2.2 景观风貌要素实践管控
        3.2.3 滨海景观风貌要素构成
    3.3 滨海景观风貌识别方法
        3.3.1 景观风貌分区既有方法比较
        3.3.2 基于聚类分析的自动识别
        3.3.3 分区边界调整与命名方式
4 滨海景观风貌识别的大连实证研究
    4.1 案例选取及数据来源
        4.1.1 区域概况
        4.1.2 数据来源
        4.1.3 研究范围
    4.2 视域分析感知范围
        4.2.1 市域尺度感知范围
        4.2.2 城区尺度感知范围
    4.3 滨海景观风貌要素提取
        4.3.1 市域尺度要素提取
        4.3.2 城区尺度要素提取
    4.4 滨海景观风貌识别
        4.4.1 市域尺度风貌识别
        4.4.2 城区尺度风貌识别
5 基于风貌识别的滨海景观风貌保护
    5.1 滨海景观风貌保护的原则
        5.1.1 生态保护、合理开发原则
        5.1.2 陆海统筹、要素整合原则
        5.1.3 多层嵌套、分级管控原则
    5.2 滨海景观风貌区分级管控
        5.2.1 市域尺度滨海景观风貌区管控
        5.2.2 城区尺度滨海景观风貌区管控
    5.3 景观视觉感知的优化导控
        5.3.1 基于海平面能见度分析的形态优化导控
        5.3.2 基于可视海景陆地分析的视廊优化导控
    5.4 滨海风貌要素修复与营建
        5.4.1 山海格局保护
        5.4.2 滨海岸线修复
        5.4.3 滨海空间营造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创新点与不足
    6.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市域尺度景观风貌变量单元矩阵部分成果
附录B 市域尺度景观风貌要素主成分分析结果
附录C 城区尺度景观风貌变量单元矩阵部分成果
附录D 城区尺度景观风貌要素主成分分析结果
附录E 图片目录及来源
附录F 表格目录及来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可持续发展平衡自然与城市关系
        1.1.2 园林博览会带来巨大城市影响
        1.1.3 园林博览会展后难以维持后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1 国外园林博览会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内园林博览会相关研究现状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可持续发展下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研究概述
    2.1 园林博览会概述
        2.1.1 园林博览会起源
        2.1.2 园林博览会分级
        2.1.3 园林博览会申办
        2.1.4 园林博览会展示内容
        2.1.5 园林博览会特性
    2.2 园林博览会展后共性问题
        2.2.1 展后缺乏可持续规划
        2.2.2 展后场地使用率低
        2.2.3 展后维护成本较高
        2.2.4 展后缺乏功能转变
    2.3 可持续发展下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相关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循环经济理论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4 可持续发展下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模式分析
        2.4.1 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模式分类
        2.4.2 园林博览会展馆后续利用
        2.4.3 园林博览会展后园区管理
        2.4.4 园林博览会展后植物配置
        2.4.5 园林博览会展后服务设施利用
第3章 国内外园博会案例规划与展后利用分析
    3.1 国外园林博览会案例分析
        3.1.1 德国园林博览会案例分析
        3.1.2 荷兰园林博览会案例分析
        3.1.3 英国园林博览会案例分析
        3.1.4 国外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启示
    3.2 国内园林博览会案例分析
        3.2.1 1999 年昆明国际园艺博览会
        3.2.2 2013 年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
        3.2.3 2012 年桂林园林博览会
        3.2.4 2017 年邢台园林博览会
    3.3 小结
第4章 邯郸园林博览会概况及展后分析
    4.1 邯郸园林博览会概况
        4.1.1 场地环境
        4.1.2 区位概况
        4.1.3 交通分析
        4.1.4 规划布局
    4.2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资源评估
        4.2.1 展园资源
        4.2.2 建筑资源
        4.2.3 广场资源
        4.2.4 湿地资源
        4.2.5 植物资源
    4.3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游客使用及经济状况分析
        4.3.1 游客需求分析
        4.3.2 经济状况分析
    4.4 可持续发展下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面临的问题
        4.4.1 缺乏可持续发展规划
        4.4.2 展后使用率较低
        4.4.3 展后维护成本高
        4.4.4 展后场地功能单一
第5章 可持续发展下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策略研究
    5.1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整体思路
        5.1.1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背景
        5.1.2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目标
        5.1.3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原则
    5.2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模式
    5.3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整体规划
        5.3.1 规划布局
        5.3.2 交通规划
        5.3.3 公共服务设施
    5.4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资源利用策略
        5.4.1 展园资源利用
        5.4.2 建筑资源利用
        5.4.3 广场资源利用
        5.4.4 湿地资源利用
        5.4.5 植物资源利用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河北省第四届(邯郸)园林博览会满意度问卷调查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秦皇岛市药马坊公园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以及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公园
        2.1.2 生态修复
        2.1.3 景观生态学
        2.1.4 生态平衡理论
    2.2 城市公园设计因素
        2.2.1 自然环境因素
        2.2.2 地域文化因素
        2.2.3 人文条件因素
    2.3 城市公园设计原则
        2.3.1 以人为本原则
        2.3.2 景观生态原则
        2.3.3 功能性原则
        2.3.4 文脉延续原则
        2.3.5 可持续发展原则
        2.3.6 亲水性原则
3 国内外案例分析
    3.1 纽约中央公园
        3.1.1 基本概况
        3.1.2 规划特色
        3.1.3 启示分析
    3.2 英国伯肯海德公园
        3.2.1 基本概况
        3.2.2 规划特色
        3.2.3 启示分析
    3.3 伦敦湿地公园
        3.3.1 基本概况
        3.3.2 规划特色
        3.3.3 借鉴启示
    3.4 上海世纪公园
        3.4.1 基本概况
        3.4.2 规划特色
        3.4.3 启示分析
    3.5 深圳东湖公园
        3.5.1 基本概况
        3.5.2 规划特色
        3.5.3 借鉴启示
    3.6 本章小结
4 秦皇岛市药马坊公园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区位概况
        4.1.2 周边环境
        4.1.3 交通状况
        4.1.4 自然条件
        4.1.5 文化资源
        4.1.6 现状分析
        4.1.7 SWOT分析
    4.2 规划设计思路
        4.2.1 规划设计定位
        4.2.2 指导思想
        4.2.3 设计原则
    4.3 设计依据
    4.4 总体方案
        4.4.1 整体规划布局
        4.4.2 功能分区规划
        4.4.3 道路系统规划
        4.4.4 景观结构布局
        4.4.5 竖向设计
    4.5 分区景观节点设计
        4.5.1 入口广场区
        4.5.2 滨水休闲区
        4.5.3 观赏游乐区
        4.5.4 主题活动区
        4.5.5 安静休息区
    4.6 专项设计
        4.6.1 水体设计
        4.6.2 驳岸设计
        4.6.3 铺装设计
        4.6.4 植物种植设计
        4.6.5 配套服务设施设计
    4.7 经济技术指标
5 总结与讨论
    5.1 总结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10)游憩导向的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研究 ——以珠海情侣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滨海快速道路空间与滨海公共空间重叠
        1.1.2 游憩导向的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理论背景
        1.1.3 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宜居的生活圈
        1.1.4 情侣路的发展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游憩导向的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2 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案例研究
        2.2.1 国内外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案例研究
        2.2.2 国内滨海景观道路案例研究
    2.3 游憩相关理论基础
        2.3.1 开放空间理论
        2.3.2 环境行为学理论
        2.3.3 游憩理论
    2.4 游憩导向的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构成及特征
        2.4.1 滨海景观道路的概念、沿线范围、特征及构成模式
        2.4.2 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游憩空间及游憩行为
        2.4.3 滨海景观道路沿线空间的构成要素及对其游憩行为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游憩导向的情侣路及沿线空间分析
    3.1 情侣路及沿线空间与游憩行为关联体系构建
    3.2 情侣路的建设与珠海城市空间演化
        3.2.1 情侣路的规划与建设
        3.2.2 情侣路香洲段概述
        3.2.3 情侣路道路系统与滨海公共性的矛盾
    3.3 情侣路沿线游憩行为的空间影响分析
        3.3.1 支撑游憩行为的交通空间结构
        3.3.2 支撑游憩行为的用地功能结构
        3.3.3 支撑游憩行为的景观空间结构
        3.3.4 支撑游憩行为的公共空间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游憩导向的情侣路及沿线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4.1 情侣路交通的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4.2 情侣路沿线用地功能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4.3 情侣路沿线景观的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4.4 情侣路沿线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4.5 总体满意度评价分析
        4.5.1 评价方案的设计
        4.5.2 满意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游憩导向的情侣路及沿线空间分析
    5.1 情侣路及沿线空间整体布局与游憩行为分析
        5.1.1 情侣路的区位
        5.1.2 情侣路及沿线空间整体布局分析
        5.1.3 沿线结构模式与游憩行为特征分析
    5.2 交通对游憩行为的支持及阻碍关系
        5.2.1 主干交通功能妨碍步行可达性
        5.2.2 单边用地布局难以服务滨海游憩活动
    5.3 沿线用地功能缺乏游憩体系所需的开放性
    5.4 景观对游憩行为有积极作用
        5.4.1 线形多变有助情侣路的景观多样化
        5.4.2 标志性景观支撑空间活力
    5.5 公共空间的亲水性对游憩有积极意义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情侣路及沿线空间的优化建议
    6.1 优化目标
    6.2 情侣路及沿线空间与城市整体结构融合
        6.2.1 打造“一带一轴四区多节点”的空间结构体系
        6.2.2 构筑滨海开放空间“斑—廊—基”的空间层级秩序
    6.3 绿色复合的滨海交通体系
        6.3.1 交通疏解的建议
        6.3.2 建立快速交通、慢行交通组成的复合的交通体系
        6.3.3 .促进不同交通方式间的有效衔接,提高行人便利度
    6.4 沿线用地功能多元化
        6.4.1 引导沿线土地利用
        6.4.2 .多元化的服务设施
        6.4.3 各路段分区优化措施
    6.5 层次丰富的滨海景观格局
        6.5.1 滨海景观提升措施
        6.5.2 各路段分区优化措施
    6.6 构建陆海互动的滨海开放空间
        6.6.1 .沿线线性开放空间品质提升
        6.6.2 .湾区滨海公共空间特色营造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不足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四、深圳围岭公园生态景观分区及若干特色景点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麦积山核心景区声景观研究[D]. 杜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湿地共生设计探索与实践 ——以日照市陈疃河湿地公园为例[D]. 孟笑. 浙江大学, 2021(01)
  • [3]基于公众健康视角下的湘乡市洄水湾城市公园景观设计[D]. 魏立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西安昆明池片区核心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研究[D]. 李叶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的表达与应用研究[D]. 陈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6]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D]. 谈思.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7]特征评估视角下滨海景观风貌识别及保护研究[D]. 张蕊.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可持续利用研究[D]. 龙家汉.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9]秦皇岛市药马坊公园设计[D]. 郑啸旗.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10]游憩导向的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研究 ——以珠海情侣路为例[D]. 濮阳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深圳伟岭公园生态景观区划及若干特色景区规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