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角方程”的教材教法(论文文献综述)
吕世虎[1](2009)在《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我国实施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研究空前繁荣。相对于一般课程理论研究而言,我国数学课程理论研究则处于刚起步阶段。数学课程理论研究的不足使得中国数学教育界在面对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时显得无奈,对于数学课程改革的争论也是凭借个人经验有感而发,缺少理性的思考和理论的指导,常常陷入循环圈中。事实上,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在历次课程改革中都曾经出现过,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和研究这些问题应当是建构中国数学课程理论的重要视角。本研究的论题“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属于“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领域。该研究对于揭示中国数学教育的特征,建构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解决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法、比较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来进行问题的研究与讨论。本文拟研究的问题是“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给予我们什么样的经验和启示?”对于这个问题,又分解为三个子问题: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具有哪些特点?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对当今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哪些启示?对于这三个子问题回答即是本研究的结论。本研究以数学教学大纲(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教材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将中国当代数学课程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选择数学课程发展道路时期(1949—1957),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91),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92—2000)。对每个阶段,从背景、事件及其影响三个方面梳理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通过对当代(1949—2000年)代表性的数学教学大纲、主要的数学教材进行纵向比较,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选择性、课程编排方式等方面,梳理总结出这一时期数学课程发展具有如下特点:中学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由只有一般目标发展成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的目标体系,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比较完善的目标结构体系。对目标的陈述方式也经历了由抽象、模糊到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过程;中学数学课程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的数量呈“正弦曲线”变化态势;中学数学课程的选择性经历了由“一纲一本→多纲多本→一纲一本→多纲多本”的循环式发展;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整体编排方式经历了由“分科→混合→分科→混合”的循环性发展。平面几何受苏联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影响,采用论证几何体系,并成为50年中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主流。代数内容在各个时期都采用“数→式→方程→函数”的处理方式,也出现过采用“数→方程→式→函数”的处理方式。在上述基础上,对我国当今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如下建议: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当继承重视“结果”的传统,“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当具体明确,将学段目标、年级目标、知识领域目标、知识单元目标、知识点目标结合起来;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的处理应恰当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应与学生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适应;数学课程的选择性,应关注地区差异,分类设置课程,编写区域化教科书,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要以主线统领,各知识领域内容相对集中,不宜太分散;几何内容编排应兼顾传统,采用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的方式为宜。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是:以教学大纲、教材为线索,系统梳理了我国当代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补正了已有研究中的一些缺漏;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的定量和定性比较研究,揭示了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以史为鉴,对我国当今数学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但在研究过程中,对于史料(特别是教材)的收集不全面,对教材的特点研究不够。一些结论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提炼。
王奋平[2](2020)在《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文中提出在教育全球化趋势下的数学教育改革越来越国际化,包括数学教科书比较在内的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鉴于国内外数学教科书比较大多集中于文本内容分析及学科知识的深度、难度探索,本研究主要解决两个目标:第一、探索形成一个适合认知效率视野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第二、依据第一步评价指标比较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教科书在认知效率视野中的质量。其中包含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进行教科书质量评价实证研究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第一步,通过学习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进步教育思想等教育教学理论,并梳理中、英文献,参考国际、国内有代表性的、比较权威的教科书评价理论模型,依据该理论模型形成评价指标模型,依据该理论模型并参考了各国教科书评价指标体,初步构建了一个教科书评价指标结构,通过调研数学教育研究专家获取各初始指标权重的意见,并应用层次分析法软件处理专家数据后获取各指标权重,并据此分解指标形成问卷,在基层一线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育研究专家等群体开展问卷调查,获取对问卷指标的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最终形成一个简洁而易于在教科书评价实践中操作的高学习效率视野下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制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包含7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7个一级指标为:学习目标、学生基础、学习动机、知识结构、探究反思、学习评价、学习环境。第二步,依托建构的评价标准,邀请五位数学教学专家和数学教育研究专家对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样本教科书进行评价打分,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工具处理评价数据,获得三国教科书评价比较结果。第三步,通过一个教学实验验证评价结论。评价指标建构遵循以下原则:评价指标的建构应依托多元化的教育理论;认知效率视野中考量跨国教科书评价标准建构更加公允;将非智力因素作为教科书评价指标中的重要因素;兼收并蓄地建构更加包容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标准;质性分析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建构教科书评价标准;数学文化和数学史融入教科书质量评价因素;努力体现出创新精神培养、教育公平等观点。依据本研究制定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受邀数学教育专家群对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教科书评价结论:美国教科书质量较好,中国教科书次之,英国教科书质量较差,中、美、英教科书在七项指标以及二级指标中各有较好的表现。中国教科书书面知识覆盖广度不比美国教科书大;数学知识融入宽视野且多层次问题链是美国教科书特点之一;美国教科书更明显趋于培养学生服务于未来生活目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科书差异对数学认知效率影响较小;英国分类编写高中数学教科书对数学认知效率可能存在影响;中国教科书传统设计模式中的优秀元素值得保留。评价结论表明:认知效率视角的问题解决是高质量教科书对高效率学习的核心牵引力,而且重视开放性问题解决;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数学应用、数学交流、重视非智力因素;学习者对数学的理解是高质量教科书主要目标;高质量教科书重视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结构化知识图谱构建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特点;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是高质量教科书发展的大趋势。英国教科书分模块编写,此研究中英国教科书样本采用纯数学(核心数学)教科书,因此在其中应用性指标方面的表现必然影响其质量。应完整理解和辩证运用相关教育理论构建评价指标;选择性吸收西方教科书设计的元素。影响教科书质量因素复杂。教科书使用效率的评价很难做到涵盖所有影响因素的教科书质量因素,本研究只探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认知视野中的高中数学教科书质量的评价指标建构及教科书比较。
李坤丽[3](2020)在《中、美、俄高中数学三角学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作为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是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也是基础教育的媒介和手段,在数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比较教材是了解一个国家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实质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对不同的教材进行比较不仅可以进一步改善当前的教学还可以在探索中寻找值得借鉴的因素,完善教材编制.本研究选取了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三国的三版高中数学教材(分别简称CH-PEP、AM-GLE、RU-MEP),以教材中的三角学内容作为比较的对象.研究采用比较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从宏观的整体编排、中观的体例结构、微观的内容结构三个层面对三版教材三角学的整体编排、体例结构、模块设置、知识内容、知识联系、学习活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横向的对比研究,根据比较涉及的对象特点,运用不同的比较方法,得到了如下的研究结论:(1)从宏观整体设计上看,版面设计上,三版教材都采用了彩色版面,图文并茂.图文篇幅上,三版教材具有显著差异,AM-GLE、RU-MEP在篇幅多于CH-PEP教材,AM-GLE教材和CH-PEP教材图标的数量显著多于RU-MEP教材.在体例结构上,AM-GLE结构更加丰富、栏目设置形式多样,RU-MEP编排结构则较为单调.编排顺序上,美国教材和俄罗斯教材的编排是几何、代数分开,三角学属于代数领域.而CH-PEP的教材编排是几何与代数相融合,分模块进行编排,三角学属于函数模块.(2)从微观内容结构上看,在体例结构层面,章节初始内容设置上,AM-GLE和CH-PEP均有章头图和章节介绍,RU-MEP教材未设置章头,但在章节新课前设置了名人名言作为开篇.引入方式上,三版教材都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注意知识的生成过程.CH-PEP教材注重学生的知识建构创设情景引入,AM-GLE教材更注重知识的应用,用知识的作用进行引入,RU-MEP则更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注重从知识的源头和知识的基本的原理进行引入.例题方面,三版教材的都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代表性,知识点联系密切,关联度非常高,解答详尽.区别于其他两版,RU-MEP将例题置于正文中,并未作单独处理.习题上,AM-GLE习题数量、习题类型、背景素材丰富程度都高于另两版教材,但在习题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低于另两版教材.知识小结上,AM-GLE和CH-PEP都设置了知识的总结,RU-MEP未设置章节小结这一模块.AM-GLE的小结更侧重于知识回顾,小结内容更详尽,CH-PEP更侧重思维的训练,关注知识回顾和知识体系构建.从知识结构层面看,内容呈现方面,三版教材都能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螺旋上升安排知识,合理科学地安排数学知识和教学课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都涉及了三角函数的应用、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三大模块的内容,只是对同一模块的知识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在内容联系层面,三版教材在知识点总数上并无明显差异,在内容结构上没有显著差异,只是从统计数据看AM-GLE教材更注重知识的拓展运用和横向延伸,CH-PEP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连通性更强.RU-MEP更注重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关联性,基础性更强.(3)从学习活动上看,三版教材在数学阅读、数学探究、信息技术融合三个层面整体具有显著差异,在数学实践这一层面没有显著差异.CH-PEP教材与AM-GLE教材在数学探究问题类型和情景上没有显著差异,与RU-MEP教材在信息技术分布和作用上没有显著差异.根据对三版教材的比较结果和对结果的反思,对于教材的编写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适当丰富问题探究背景,扩展知识理解与运用;(2)融会知识的生成与发展,完善学科体系的建构;(3)适时删减专题学习模块,兼顾专业测评与成长;(4)丰富科学技术融合方式,全方位提升信息素养;(5)加强学习活动规划落实,保障学习过程与结果.
方红萍[4](2020)在《北京市高中教材中“三角函数”编写的沿革与发展分析 ——以1972年至今北京市部分教材为分析对象》文中指出三角函数是极为典型的周期函数,它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从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直至今天,我国数学课程不断改革,同时高中数学教材中三角函数部分内容的编写亦随之演变.期间,每一阶段高中教材中三角函数部分的编写都是我国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们历经辛苦,努力探求的结果,终形成了今天的高中数学教材中三角函数部分的编写概貌.值得注意的是高中数学教材中三角函数知识点、例习题、素材等方面的选择、编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部分教学的质量,甚至影响未来数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应当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高中数学教材中三角函数部分内容的编写历史,规避教训和不足,汲取智慧和经验.本文选取了1972年至今各阶段北京市所用的具有代表性的六套高中数学教材,将其中的三角函数分册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北京市中学课本﹒数学》第八册(1972年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数学》第一册(197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级中学课本﹒代数(必修)》上册(199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下)(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4(必修)》B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5(必修)》B版(以下简称旧人教B版,200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三册(必修)》B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必修)》B版(以下简称新人教B版,201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图表法等研究方法来进行问题的研究.本文从编写背景、编写理念、教材分析、编写特点这四个维度对所选取的六套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部分的编写进行了研究,其中“教材分析”是在对各三角函数分册仔细阅读的基础上对教材中三角函数部分编写的整体情况、知识点(包括知识点编排的整体思路、知识点具体内容)、例题与习题(包括数量与类型)及素材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统计与分析,清晰地呈现了这六套高中数学教材中三角函数分册编写的具体情况.与此同时根据时间变化对前一时期和后一时期教材中三角函数部分内容的编写进行了简要的比较,主要从知识点、例题、习题及素材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初步得到北京市高中教材中三角函数编写的沿革与发展情况.此外,对教材中三角函数编写的整体情况、教材所含三角函数知识内容、教材中有关三角函数例题、习题、编写素材的沿革与发展进行整理与分析,其中三角函数知识内容包括三角函数知识模块和知识模块的广度,例题包括例题类型及数量、例题难度,习题包括习题类型及数量、习题沿革与发展特点.从不同角度呈现其演变情况,进一步得到1972年至今北京市高中教材中三角函数编写的沿革与发展规律,并据此为今后教材中三角函数部分的编写提出相关建议.
卢萍[5](2015)在《中德俄高中数学教科书例习题设置的比较研究 ——以三角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先从整体角度比较了中国、德国和俄国三个国家三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三角学内容的体例结构、知识结构和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问题的浅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个维度对三版教科书中三角学例习题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本研究得到结论如下:1.例题的相同点:处理方式都比较单一,均以“分析”类例题为主;示范性整体侧重趋势相同,最注重既关注知识运用示范又关注数学思维示范综合示范;插图配置都以示意图为主.2.例题的不同点:知识点和例题的配置比相差很大;中国有四种例题类型,俄国有三种,德国只有一种;基础性设置俄国最强调基础,中国次之,德国相对综合;典型性设置各有注重;示范性设置各有千秋.3.习题的相同点:习题传统类型均有设置,都以解答题为主;素材设置均以纯数学题为主;层次性设置均突出了变式训练;覆盖性比例顺序相同.4.习题的不同点:类型设置各有倾向;素材设置差别较大,中德背景习题相对多样,俄国全是纯数学问题;插图配置德国最丰富;层次性设置中,中俄国最强调变式训练,德国最关注综合应用;变式形式不一;覆盖范围不同;认知要求不同.在比较结论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获得的启示为:第一,进一步关注例题的典型方法提炼;第二,进一步关注例题思维过程的示范;第三,进一步关注习题概念理解的认知要求;第四,进一步关注习题综合应用的高度;第五,进一步关注习题开放探究的内容;第六,进一步关注习题覆盖内容的范围.
刘婷[6](2010)在《新中国成立60年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传承与变迁》文中指出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制定的指导数学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国家共颁布了12部教学大纲、2部课程标准。其中每一份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既是这个时期高中数学教学的指南,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高中数学教育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它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历史。所以对数学课程改革的历史研究可以从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发展入手。这样有助于认清我国数学教学的特质,以便为当今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及修订提供借鉴。论文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进行回顾,客观地分析其的发生、发展状况,并对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在教育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四方面的异同进行分析与比较,通过访谈,总结出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变迁轨迹,及应然传承的特质,进一步提出对当前课程标准存在问题的认识及未来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制订的思考。论文主要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传承与变迁进行研究,总结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在教育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四方面的发展变化,及应然传承的特质。进一步提出对当前课程标准存在问题的几点认识:教育理念与教学实际不协调;课程内容编排方式不够合理;课程内容广而浅,难度过分降低。并提出修改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建议: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在内容编排上要更加合理;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在内容选择及要求上要更加合理;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要组织合理的研制队伍。
江仁俊[7](1965)在《“三角方程”的教材教法》文中提出 (一)教材的概略分析 1.內容的特点。三角方程这一单元,可以说是三角函数的解析理论的综合題材,也是中学三角课中的重要內容。从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图象、恆等式以至反三角函数等,无一不与三角方程有关,它们都是研究三角方程的基础。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较好的理解与正确地掌握,则学习这一单元的知识和技能,应该说不是十分困难的。可是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到,由于三角方程是一种超越方程,在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用初等方法来解。在中学主要也只研究个別的或几种可以用初等方法求解的极特殊形式的三角方程。因此,对它的研究,一般仅能从具体出发,根据不同的具体的三角方程指出具体的解法;当然,在可能情况下,这里并不排斥进行某些归类,或根据已有的经验指出一些可循的线索,以便对初学者有所帮助。正由于超越方程与它们解法(假定那是可以用初等方法作到的)的多样性
袁思情[8](2012)在《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高中数学教材三角学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三角学为载体,对中国、日本、美国与英国的高中数学教材进行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分析比较,以期发现它们在整体特征、内容选择、编排顺序、知识结构、呈现特征、习题要求等六个方面的共性与差异。笔者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在整体特征上,中、日、英教材的设计相对朴实,以黑白色调为主。美国教材装帧精美,色彩鲜艳,但中国教材在字体大小、排版设计上与美国教材类似,便于学生的阅读与学习。2、在内容选择上,虽然四国教材都重视三角学的学习,但中国教材的三角学内容要少于其余三国教材,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中国教材将一部分三角学知识(如,锐角三角函数)放在初中阶段学习;二是课程改革之后,中国教材删去了部分三角学内容(如,余切)。3、在编排顺序上,中、美教材在学完三角函数之后才给出“三角学的应用”,而日、英教材在“三角比的扩张”之后就引出了这部分内容。此外,中、日教材基本不会重复相同的内容,而在美、英教材中,同一内容可能会重复出现,体现了东西方教材的差异。4、在知识结构上,对于“三角函数与方程”这一知识模块,中国教材对知识的挖掘程度更深,内部的联系也更加紧密,而日、美、英教材的知识广度更宽些。对于“三角恒等变换”与“三角学的应用”这两个知识模块,四国教材的概念图都相对简单,差异并不太大。5、在“呈现特征”上,东西方教材具有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中、日教材侧重于内容教学,而美、英教材更关注学生练习。6、在“习题要求”上,四国教材均以纯数学背景的习题为主,主要考察学生的程序性技能,而概念理解和论述类习题相对偏少。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笔者对中国高中数学教材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刘冰楠[9](2015)在《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文中研究表明没有撞击的文化是不幸的,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数学教育在和西方文化碰撞的过程中逐步与世界接轨。西方数学及数学教育对这一时期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历史地看,中国三角学教科书自清末至民国近半个世纪,从外国教科书的引进,到自编教科书的发轫,从各大教科书出版企业的兴盛,到国定本教科书的出现,使得这一时期的三角学教科书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期间,每一阶段的三角学教科书都蕴含着中国学者的艰辛探求。本文以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以数学教育制度为背景,以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深入而系统地梳理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脉络,进而总结其编写特点。通过对大量的一手史料和其它二手文献的分析,力图在某种程度上重现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学三角学教育情况。总结当时中国数学家及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三角学教科书编写的经验,力求为当今数学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建议。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之处。第2章,1902—1911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这一阶段中国三角学教科书有两个来源——日本和欧美。文化差异性十分明显地表现在教科书编写的各个方面。因此,清末时期将译自日本和译自欧美的三角学教科书分开,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深入讨论。然而,日本初期的教科书也源自英国,故表面的差异实则在深处扎根着某种相似性。融合不同类型的编写经验,建立多样化的教科书编写体系,一直是清末民国时期三角学教科书编写者奋斗的目标。第3章,1912—1922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这一时期,数学课程标准开始主导三角学教科书的编写,三角学教科书呈现自编的态势,完成了由清末依靠翻译外国的状况到国人自编的嬗变。本章基于中学三角学课程设置和教科书制度演变之概述,以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为主线,对1912—1922年的三角学教科书进行整理,并就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三角学教科书进行个案分析。第4章,1923—1936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1922年新学制,将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故这一时期的三角学教科书也分初中和高中两种。此外,受美国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于1923年在初中开始施行混合数学,使得初中三角学教科书呈现混合与分科两种。而高中三角学教科书则全部为分科编写。中国自编三角学教科书在这一时期得到蓬勃发展。本章以1923—1936年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初中和高中两个方面进行梳理。主要内容有:1.鉴于混合数学的产生,故将1923—1936年划分两个时期分别阐述,即混合时期(1923—1928)、混合与分科并行时期(1929—1936)。在概述这一时期教科书编审制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三角课程的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初中三角学教科书由分科——混合——分科的发展过程。2.在梳理这一时期数学教育制度中有关教科书的编审制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高中三角内容的不断修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中国高中三角学教科书自编的发展状况。3.以这一时期再版次数最多、使用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复兴教科书三角”为例,从时代背景、编排形式、初高中内容的衔接等方面进行考察。以此折射20世纪30年代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状况。第5章,1937—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这一时期,虽然各大出版企业均在不同程度上遭受破坏,但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并没有因此停滞,而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稳步向前发展。这一时期三角学的正式讲授被移至高中,初中仅学习三角学的初步知识,故初中三角学教科书多以《数值三角》的形式出现。此外,受实验几何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数值三角》带有一定程度的实验的味道。本章在概述中学数学教科书审定制度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别选取其中影响范围较广的初中和高中三角学教科书作为案例进行微观分析,并总结其编写特点。第6章,1912—1949年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中学三角学教科书。由于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与数学教育制度的要求并不一致,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民国时期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是清末的延续与发展,学习的方向也由日本转向欧美。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对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的编写产生了示范的作用,并使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得到长足发展。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大多供高中使用,且占全部高中三角学教科书近一半的比例。本章以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三角学教科书为主线,对1912—1949年使用的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进行梳理。选取这一时期影响较大、使用范围较广的《温德华士三角法》和《葛氏平面三角学》,从译本与原本的对照、不同译本间的比较两个维度分别进行分析,进而阐述这一时期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状况及其编写特点。第7章,1902—1949年中国三角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的变迁。中国的学制、章程及数学课程标准虽然随着时代的变更而不断地被修订。但三角学教科书编写者、出版企业始终本着以三角函数为核心内容的原则编写、出版三角学教科书。本章在回顾六个三角函数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1902—1949年中国三角学教科书中的三角函数分别从概念和内容两个方面探究其变迁过程。以期对三角函数的演变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并为之后数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部分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借鉴。第8章,结语。首先,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总结影响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变迁的主要因素。其次,回溯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三角学教科书所呈现的各自的特点,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再次,通过对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的梳理,提炼三点对当今中学数学教科书编写的启示与借鉴,以及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目前,关于三角学史的研究颇多,但大多立足于三角学的发展,没有从中学数学教材建设的角度进行论述。故本研究以此为突破口,在占有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从数学史、数学教育史和教育制度的视角,对中国1902—1949年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同时,与三角学教科书编辑、出版、使用情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展现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经历了由翻译、编译、自编的过程。其中,英文原版三角学教科书在清末民国时期一直被使用。2.将三角学教科书置于教育制度下与教育制度之外的背景下进行研究。选取教育制度下具有代表性的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和教育制度之外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进行个案分析,总结三角学教科书的编写特点。3.以三角学教科书中的核心内容为线索,对其概念与内容的沿革进行详细地梳理,展现近半个世纪的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的演变过程,从而挖掘其在变化的过程中所蕴含的思想及编写特点等。
邹岩[10](2013)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中教科书中函数内容60年演变研究》文中指出对动态和变量的描述,推进了函数思想的产生,并且随其发展,函数及其思想方法逐渐在数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数学家霍维逊(Howison, G.H.)说过:“算术是函数赋值的科学,而代数则是函数变换的科学①。”函数是高级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对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中函数内容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研究时间锁定在1949以来。通过考察60多年间函数内容在我国中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变化与发展状况,了解我国教科书的发展以及函数部分在中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变化过程。文章包括以下几部分:第1章,导论。包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思路以及创新之处。目前,我国关于教科书的研究颇多,但大都是宏观上对教科书的整体结构和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对教科书中细节知识的变化介绍较少。本文以函数为研究内容,以高中为研究阶段,以教科书为载体,对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级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函数内容的变化情况进行考察。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法、图表法等研究方法。尽所能地考察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函数内容的变迁。另外,此部分对选定教科书的版本和考察阶段作了说明。第2章,教科书中函数内容的变迁及启示。此部分对我国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函数内容的整体变化情况予以介绍。另外,对函数内容变迁的影响因素及其合理性进行分析。第3章,函数的定义与性质的变迁。这一部分主要研究对象为函数的定义及性质。对教科书中函数的定义及总体性质进行比较。以研究思路为依据,从整体结构、总体要求、引入、定义、表达式、例题以及习题等方面进行比较,总结其变化趋势,根据其变化和发展趋势提出得到的启示和今后教科书修改意见和建议。此部分还加入了高中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变迁情况,由于高中阶段,这两个函数属于过渡内容,仅简单介绍。第4章,我国高中教科书中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和反函数的比较。此部分主要是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比较,还包括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对应关系引出的反函数的比较。其中,由于指数函数是高中的第一个以前未接触过的重点函数类型,故以此为重点,将指数函数的整体结构、引入方法、定义及表示方法、图象与性质、例题与习题等分别进行比较和研究,并根据其启示设计教科书中的指数函数内容。第5章,三角函数内容的比较。在分科时期,代数、几何、三角分别是独立的教科书。现在的混合教学中三角内容减少、难度要求降低,在教科书中有明显的体现。此章作为重点研究内容,对高级中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内容做详细的比较分析。依据研究的基本思路,对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图象进行比较。第6章,结束语。根据以上研究,针对研究阶段我国高级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函数内容,争取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函数内容增加了什么?减少了什么?其内容增减的合理性怎样?难度上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变化的基本趋势是什么样的?引入、课时安排、数学活动的设置是否得当?通过这些变化得出怎样的启示?并从函数内容的变迁情况窥探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发展趋势。
二、“三角方程”的教材教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角方程”的教材教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 数学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 |
(二)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
(三) 中国数学教育走向世界的需要 |
二、有关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
(一) 当代 |
(二) 中学 |
(三) 数学课程 |
三、研究问题的表述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一、文献收集的基本思路 |
二、收集到的主要文献及其述评 |
(一) 中国官方的课程文件 |
(二) 中学数学教材 |
(三) 数学课程研究的文献 |
三、文献述评的总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一) 历史研究法 |
(二) 文献法 |
(三) 比较法 |
(四) 文本分析法 |
(五) 访谈法 |
二、研究过程 |
三、论文的结构 |
第四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 |
一、中国近现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简要回顾 |
(一) 学习外国数学课程时期(1862—1928) |
(二) 探索本土化数学课程时期(1929—1949) |
二、选择数学课程发展道路时期(1949—1957) |
(一) 继承和改造原有中学数学课程时期(1949—1951) |
(二) 全面学习苏联数学课程时期(1952—1957) |
三、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91) |
(一) 探索和尝试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65) |
(二) 数学课程发展遭遇挫折时期(1966—1976) |
(三) 继续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77—1991) |
四、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92—2000) |
(一) 制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六·三"、"五·四"制初级中学数学实验教科书 |
(二) 制定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普通高级中学数学实验教科书 |
第五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从课程目标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课程目标体系发展的特点 |
(二) 课程目标内容发展的特点 |
(三) 结论 |
二、从课程内容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中学数学课程中知识领域变化的特点 |
(二) 中学数学课程中知识单元变化的特点 |
(三) 结论 |
三、从课程选择性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层面看数学课程选择性的特点 |
(二) 从教科书层面看数学课程选择性的特点 |
(三) 结论 |
四、从课程编排方式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从宏观层面看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特点 |
(二) 从微观层面看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特点 |
(三) 结论 |
第六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课程目标的表述应继承重视"结果"的传统,"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 |
(二) 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将学段目标、年级目标、知识领域目标、知识单元目标、知识点目标结合起来 |
二、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
(二) 数学课程内容的处理应恰当把握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
(三) 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应与学生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适应 |
三、中学数学课程选择性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应关注地区差异,分类设置课程,编写区域化教科书 |
(二) 数学课程的选择性应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
四、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数学课程的综合化要以主线统领,各知识领域内容相对集中,不宜太分散 |
(二) 几何内容编排应兼顾传统,采用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的方式为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2)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的范围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数学教科书研究状况 |
2.2 教科书比较相关研究 |
2.2.1 国外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状况 |
2.2.2 国内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状况 |
2.3 教科书质量评价比较相关研究 |
2.3.1 国内对教科书质量评价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
2.3.2 国外对教科书质量评价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
2.3.3 国际上主要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和工具简介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思路 |
3.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2.2 研究工具的选择及使用 |
3.3 评价专家的选择 |
3.4 教学实验设计 |
第4章 认知效率视角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的理论分析 |
4.1 认知效率视角下数学教科书评价框架的理论基础 |
4.1.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观点 |
4.1.2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及其教学观 |
4.2 对教科书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建构的启示 |
第5章 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 |
5.1 教科书评价模型设计 |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3 问卷调查的实施 |
5.4 教科书评价初始模型指标权重确定 |
5.5 教科书评价指标的修订 |
5.5.1 “学习目标”评价标准确定 |
5.5.2 “学生基础”评价标准确定 |
5.5.3 “学习动机”评价标准确定 |
5.5.4 “知识结构”评价标准确定 |
5.5.5 “探究反思”评价标准确定 |
5.5.6 “学习评价”评价标准确定 |
5.5.7 “学习环境”评价标准确定 |
第6章 认知效率视角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比较 |
6.1 “学习目标”指标的比较 |
6.2 “学生基础”指标的比较 |
6.3 “学习动机”指标的比较 |
6.4 “知识结构”指标的比较 |
6.5 “探究反思”指标的比较 |
6.6 “学习评价”指标的比较 |
6.7 “学习环境”指标的比较 |
6.8 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整体质量评价结果比较 |
第7章 教科书质量教学验证实验 |
7.1 教学实验过程及结果 |
7.2 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
第8章 中美英数学教科书比较结果分析讨论 |
8.1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目标”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2 中、美、英教科书“学生基础”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3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动机”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4 中、美、英教科书“知识结构”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5 中、美、英教科书“探究反思”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6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评价”内容比较结果分析 |
8.7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环境”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第9章 研究结论 |
9.1 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分析 |
9.1.1 评价指标的建构应依托多元化的教育理论 |
9.1.2 认知效率视野中考量跨国教科书评价标准的建构更加公允 |
9.1.3 兼收并蓄地建构更加包容和广阔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标准 |
9.1.4 基于技术的量化质性研究相结合建构和使用教科书评价指标 |
9.1.5 将数学文化和数学史作为评价指标的因素 |
9.1.6 将非智力因素作为教科书评价指标中的重要因素 |
9.1.7 努力体现出创新精神培养及因材施教的教育观 |
9.2 高质量高中数学教科书质量主要特征 |
9.2.1 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学习者全方位素质的发展 |
9.2.2 问题解决是高质量教科书对高效率学习的核心牵引力 |
9.2.3 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数学应用、数学交流 |
9.2.4 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作用是高质量教科书的重要特点之一 |
9.2.5 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是高质量教科书发展的大趋势 |
9.2.6 促进理解性数学学习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的目标 |
9.2.7 结构化知识图谱构建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特点 |
9.3 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的总体差异分析 |
9.3.1 中国教科书书面知识覆盖广度不比美国教科书大 |
9.3.2 将数学知识融入宽视野且多层次问题链中是美国教科书特点之一 |
9.3.3 美国教科书更明显趋于培养学生服务于未来生活目的 |
9.3.4 英国分类编写高中数学教科书可能影响认知效率 |
9.3.5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科书差异对数学学习效率影响较小 |
9.3.6 中国数学教科书在继承基础上兼容并蓄模式值得保留 |
第10章 对本研究的反思 |
10.1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10.1.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0.1.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10.2 反思和建议 |
10.2.1 辩证看待量化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有限性 |
10.2.2 完整理解和辩证运用相关教育理论构建评价指标 |
10.2.3 选择性吸收美国教育改革结论和实践经验 |
10.2.4 教科书改革应是充分论证和一定阶段教学实验基础上的改革 |
附录1 爱德思(Edexcel)考试委员会各数学模块及主要内容 |
附录2 教科书评价标准指标权重问卷 |
附录3 教科书评价标准指标问卷 |
附录4 数学教科书评价指标及其内涵 |
附录5 问卷指标共同度 |
附录6 英国教育部A水平大纲对学生(16-18)的学习要求 |
附录7 内华达州教材评价标准指标(2015年前) |
附录8 贝尔的教科书评价标准 |
附录9 英国SMP14-16岁CSE(或GCSE)数学教科书内容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编著作 |
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
获奖 |
致谢 |
(3)中、美、俄高中数学三角学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数学教材比较的意义 |
1.3.2 中、美、俄三国比较的意义 |
1.3.3 三角函数内容在比较意义及价值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数学教材整体设计比较现状 |
2.2 数学教材内容层面的比较现状 |
2.3 具体三角函数内容比较研究现状 |
2.4 文献综述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1.1 国别的选取 |
3.1.2 教材版本的选取 |
3.1.3 内容的选取 |
3.2 研究工具 |
3.2.1 概念图 |
3.3 研究说明 |
3.3.1 文本处理 |
3.3.2 图表处理 |
3.3.3 数学题目的处理 |
4. 中、俄、美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整体编排比较 |
4.1 基础信息的比较 |
4.1.1 基础信息的比较 |
4.1.2 图文篇幅的比较 |
4.2 编排体系 |
4.2.1 版面设计 |
4.2.2 模块设置 |
5. 三角函数内容结构的比较 |
5.1 体例结构的比较 |
5.1.1 章头的比较 |
5.1.2 引入的比较 |
5.1.3 例题的比较 |
5.1.4 习题的比较 |
5.1.5 知识小结的比较 |
5.2 知识结构的比较 |
5.2.1 三角学知识结构 |
5.2.2 三角学知识联结 |
6. 学习活动的比较 |
6.1 数学阅读 |
6.1.1 数学阅读的数量 |
6.1.2 数学阅读的呈现方式 |
6.1.3 数学阅读的类型 |
6.2 数学探究 |
6.2.1 数学探究的问题分布 |
6.2.2 数学探究的类型及数量 |
6.2.3 数学探究的问题情景 |
6.3 数学实践 |
6.3.1 数学实践的形式数量 |
6.3.2 数学实践的位置分布 |
6.3.3 数学实践的掌握要求 |
6.4 信息技术融合 |
6.4.1 信息技术工具 |
6.4.2 信息技术使用分布 |
6.4.3 信息技术作用类型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建议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7.3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主要成果 |
论文发表 |
参编著作 |
参与项目 |
所获奖项 |
致谢 |
(4)北京市高中教材中“三角函数”编写的沿革与发展分析 ——以1972年至今北京市部分教材为分析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问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说明 |
1.3.1 教材选取 |
1.3.2 三角函数 |
1.3.3 三角函数知识模块划分 |
1.3.4 例题与习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2 教材中三角函数部分的分析 |
2.1 1972年版《北京市中学课本﹒数学》第八册 |
2.1.1 编写背景 |
2.1.2 编写理念 |
2.1.3 教材分析 |
2.1.4 编写特点 |
2.2 人教社 1979 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数学》第一册 |
2.2.1 编写背景 |
2.2.2 编写理念 |
2.2.3 教材分析 |
2.2.4 编写特点 |
2.3 人教社 1990 年《高级中学课本﹒代数(必修)》上册 |
2.3.1 编写背景 |
2.3.2 编写理念 |
2.3.3 教材分析 |
2.3.4 编写特点 |
2.4 人教社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下) |
2.4.1 编写背景 |
2.4.2 编写理念 |
2.4.3 教材分析 |
2.4.4 编写特点 |
2.5 人教社2007年B版必修4、第5(以下简称旧人教B版) |
2.5.1 编写背景 |
2.5.2 编写理念 |
2.5.3 教材分析 |
2.5.4 编写特点 |
2.6 人教社2019年B版必修第三册、第四册(以下简称新人教B版) |
2.6.1 编写背景 |
2.6.2 编写理念 |
2.6.3 教材分析 |
2.6.4 编写特点 |
3 教材中三角函数部分编写的沿革与发展 |
3.1 教材中三角函数编写的整体情况的沿革与发展 |
3.2 教材所含三角函数知识内容的沿革与发展 |
3.2.1 教材所含三角函数知识模块的沿革与发展 |
3.2.2 教材中三角函数知识模块广度的沿革与发展 |
3.3 教材中有关三角函数例题的沿革与发展 |
3.3.1 例题类型及数量的沿革与发展 |
3.3.2 例题难度的沿革与发展 |
3.4 教材中有关三角函数习题的沿革与发展 |
3.4.1 习题类型及数量的沿革与发展 |
3.4.2 习题的沿革与发展特点分析 |
3.5 材中三角函数编写素材的沿革与发展 |
4 建议与展望 |
4.1 建议 |
4.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德俄高中数学教科书例习题设置的比较研究 ——以三角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问题的提出 |
1 文献综述 |
1.1 概念的界定 |
1.2 德国的数学课程与教材研究 |
1.3 俄国的数学课程与教材研究 |
1.4 国外有关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1.1 比较内容的选择 |
2.1.2 比较版本的选择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框架 |
2.5 编码体系 |
2.5.1 数学教科书整体比较编码体系 |
2.5.2 例习题浅层结构编码体系 |
2.5.3 例习题深层结构编码体系 |
3 中德俄高中数学教科书的整体比较 |
3.1 三角学的体例结构 |
3.2 三角学的知识结构 |
3.3 三角学的知识点 |
4 中德俄高中数学教科书例题设置比较 |
4.1 例题的浅层结构比较 |
4.1.1 例题的数量 |
4.1.2 例题的类型 |
4.1.3 例题的素材 |
4.1.4 例题的插图 |
4.2 例题的深层结构比较 |
4.2.1 例题的处理方式 |
4.2.2 例题的基础性 |
4.2.3 例题的典型性 |
4.2.4 例题的示范性 |
5 中德俄高中数学教科书习题设置比较 |
5.1 习题的浅层结构比较 |
5.1.1 习题的数量 |
5.1.2 习题的类型 |
5.1.3 习题的素材 |
5.1.4 习题的插图 |
5.2 习题的深层结构比较 |
5.2.1 习题的层次性 |
5.2.2 习题的变式性 |
5.2.3 习题的覆盖性 |
5.2.4 习题的认知要求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1.1 例题设置比较结论 |
6.1.2 习题设置比较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of Thesis |
(6)新中国成立60年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传承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研究综述 |
2.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历史回顾 |
2.2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分析研究 |
2.3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理论研究 |
第三章 关键概念的界定 |
3.1 课程与数学课程 |
3.2 教学大纲与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
3.3 相关概念比较 |
第四章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
4.1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育理念的分析与比较 |
4.2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分析与比较 |
4.3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分析与比较 |
4.4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评价的分析与比较 |
第五章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访谈研究 |
5.1 访谈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3 访谈结果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6.1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变迁 |
6.2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传承 |
第七章 认识与思考 |
7.1 关于目前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存在问题的认识 |
7.2 关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的建议 |
7.3 关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三角方程”的教材教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敎材的概略分析 |
1. 内容的特点. |
2. 教学目的. |
3. 基础知识. |
4. 基本技能. |
(二)敎法建議 |
1. 概念敎学. |
2. 最简单的三角方程的教学. |
3. 一般的三角方程的敎学. |
4. 其他. |
(8)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高中数学教材三角学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数学教材比较的相关研究 |
2.2 三角学的相关研究 |
2.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框架 |
第四章 教材的宏观比较 |
4.1 教材的整体特征 |
4.2 三角学的内容选择 |
4.3 三角学内容的编排顺序 |
第五章 教材的微观比较 |
5.1 教材的知识结构 |
5.2 教材的呈现特征 |
5.3 教材对学生的要求 |
第六章 研究结果及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启示 |
6.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日、美、英教材章节目录 |
附录二 中、日、美、英教材中的三角学章节 |
附录三 中、日、美、英教材三角学的概念图 |
附录四 中、日、美、英教材三角学的数学定义和数学原理 |
致谢 |
(9)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问题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1902—1911 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 |
2.1 数学教育制度 |
2.1.1 数学课程设置的演变 |
2.1.2 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审定经过 |
2.2 中学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
2.3 翻译美国的三角学教科书个案分析 |
2.4 翻译日本的三角学教科书个案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1912—1922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 |
3.1 数学教育制度 |
3.1.1 学制与课程标准的演进 |
3.1.2 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审定经过 |
3.2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中学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
3.3 个案分析——以《共和国教科书平三角大要》为例 |
3.4 小结 |
第4章 1923—1936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 |
4.1 初中三角学教科书发展概况 |
4.1.1 混合时期(1923—1928) |
4.1.2 混合与分科并行时期(1929—1936) |
4.1.3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初中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
4.2 高中三角学教科书发展概况 |
4.2.1 数学课程标准的演变 |
4.2.2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高中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
4.3 个案分析——以《复兴教科书三角》为例 |
4.4 小结 |
第5章 1937—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 |
5.1 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审定经过 |
5.2 初中三角学教科书 |
5.2.1 数学课程标准的演变 |
5.2.2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初中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
5.2.3 案例分析——以《建国教科书初级中学数值三角法》为例 |
5.3 高中三角学教科书 |
5.3.1 数学课程标准的演变 |
5.3.2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高中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
5.3.3 案例分析——以《新三角学讲义》为例 |
5.4 小结 |
第6章 1912—1949年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中学三角学教科书 |
6.1 历史背景 |
6.2 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
6.3 个案分析——以《温德华士平面三角法》为例 |
6.4 个案分析——以《葛氏平面三角学》为例 |
6.5 小结 |
第7章 1902—1949年中国三角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的变迁 |
7.1 对六个三角函数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 |
7.1.1 正弦和余弦的名称及符号 |
7.1.2 正切和余切的名称及符号 |
7.1.3 正割和余割的名称及符号 |
7.1.4 十八世纪后三角函数符号的演变 |
7.2 1902—1911年三角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的变迁 |
7.2.1 研究对象 |
7.2.2 三角函数概念表述之演变 |
7.2.3 三角函数内容设置的比较 |
7.3 1912—1949年三角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的变迁 |
7.3.1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三角学教科书 |
7.3.2 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三角学教科书 |
7.4 小结 |
7.4.1“三角函数”概念 |
7.4.2“三角函数”内容 |
第8章 结语 |
8.1 影响 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变迁的主要因素 |
8.1.1 内部因素 |
8.1.2 外部因素 |
8.2 三角学教科书发展的特点 |
8.2.1 宏观特点 |
8.2.2 微观特点 |
8.3 启示与借鉴 |
8.3.1 从模仿到创新——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立场 |
8.3.2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混合与分科的“钟摆现象” |
8.3.3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强大的教科书编纂团队 |
8.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中教科书中函数内容60年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目的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法 |
1.3.3 图表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中教科书中函数内容的变迁及启示 |
2.1 函数内容简介与变迁情况 |
2.2 函数内容变迁的影响因素及其合理性 |
第3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中教科书中函数的定义与性质的变迁 |
3.1 函数定义的变迁 |
3.1.1 函数定义的内容及变迁 |
3.1.2 函数定义变迁的特点及启示 |
3.2 函数定义的引入方式的变迁 |
3.2.1 函数定义的引入方式 |
3.2.2 函数定义引入方式的几点启示 |
3.3 函数的表示方法 |
3.3.1 函数的表示方法 |
3.3.2 函数表示方法的分析 |
3.4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内容的变迁 |
3.4.1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内容简介 |
3.4.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内容变迁的启示 |
第4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中教科书中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的变迁 |
4.1 指数函数的比较 |
4.1.1 指数函数内容的整体结构的比较 |
4.1.2 指数函数的引入比较 |
4.1.3 指数函数的定义及表达式的比较 |
4.1.4 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比较 |
4.1.5 指数函数的例题与习题的比较 |
4.1.5.1 指数函数的例题与习题的数量及题型 |
4.1.5.2 指数函数的例题及习题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 |
4.2 对数函数的比较 |
4.2.1 对数函数定义的引入的比较 |
4.2.2 对数函数定义的比较 |
4.2.3 对数函数的图象的比较 |
4.2.4 对数函数的性质的比较 |
4.2.5 反函数的变迁 |
4.3 幂函数的比较 |
4.3.1 幂函数内容简介 |
4.3.2 幂函数呈现的几个特点 |
第5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中教科书中三角函数的变迁 |
5.1 三角函数定义的比较 |
5.1.1 三角函数定义的引入的比较 |
5.1.2 三角函数定义的表述及特点的比较 |
5.2 三角函数图象的比较 |
5.2.1 三角函数的图象简介 |
5.2.2 三角函数的图象表述的特点及启示 |
5.3 三角函数性质的比较 |
5.3.1 三角函数性质简介 |
5.3.2 三角函数性质表述的特点及启示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中的部分教科书 |
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三角方程”的教材教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D]. 吕世虎.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2]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D]. 王奋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3]中、美、俄高中数学三角学的比较研究[D]. 李坤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北京市高中教材中“三角函数”编写的沿革与发展分析 ——以1972年至今北京市部分教材为分析对象[D]. 方红萍. 河南大学, 2020(02)
- [5]中德俄高中数学教科书例习题设置的比较研究 ——以三角学为例[D]. 卢萍. 宁波大学, 2015(06)
- [6]新中国成立60年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传承与变迁[D]. 刘婷. 天津师范大学, 2010(11)
- [7]“三角方程”的教材教法[J]. 江仁俊. 数学通报, 1965(05)
- [8]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高中数学教材三角学的比较研究[D]. 袁思情.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 [9]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D]. 刘冰楠.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3)
- [1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中教科书中函数内容60年演变研究[D]. 邹岩.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