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质环境与灾害地质问题

珠三角地质环境与灾害地质问题

一、珠江三角洲地质环境与灾害性地质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袁名康[1](2020)在《基于多源数据直觉模糊的眉山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而资源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硬约束,也是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承载力高低直接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展区域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对区域内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总结了地质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和特征;同时,结合研究区实地调研,选取了地形起伏度、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活动断裂距离、岩溶发育程度、年平均降雨量、地震动峰加速度、土地利用类型等评价指标;其次,针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中区间型、语言变量、精确值等类型数据,利用直觉模糊数将指标数据统一转换为直觉模糊数并建立决策矩阵,构建了基于直觉模糊TOPSIS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眉山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中,同时利用GIS技术,对评价区进行空间分析,其评价结果与眉山市地质环境情况较为吻合。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取得如下成果:(1)构建眉山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眉山市独特的地形地貌,将该地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分为33个单元,以此完善该地区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因子主要含有地形起伏度、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活动断裂距离、岩溶发育程度、年平均降雨量、地震动峰加速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基础数据等8个多来源指标因子。(2)构建了基于直觉模糊熵的眉山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利用直觉模糊数将指标值中的精确值、区间值、语言变量统一转换为直觉模糊数,结合熵的原理,算出每个指标的客观权重;同时结合调研过程中专家的意见综合求得每个指标的权重;进而构建了基于直觉模糊TOPSIS的地质环境评价模型。(3)将评价模型应用于眉山市地质环境力,划分出了眉山市地质环境承载力高、较高、中、较差、差的5个等级,其中承载力高的自然单元占比为17.27%,主要位于中部和中西部区域;承载力较高的自然单元占比为14.07%,主要位于中部及中北部;承载力中的自然单元占比为31.70%,主要位于西部及东南部;承载力较差的自然单元占比为27.51%,主要位于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承载力差的自然单元占比为9.45%,主要位于西南部峨眉山-瓦屋山旅游环线一带及西北部区域。

窦强[2](2020)在《基于GIS和层次分析法的深圳市废弃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是资源与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开采规模也不断扩大。大量矿山的不合理开采,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深圳市是新中国第一个进行改革开放的城市。由于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在全市范围内产生了大量的废弃露天矿山,对全市的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产生了极大的破坏。迫切需要系统地开展全市废弃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工作,为废物矿山的治理和恢复利用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深圳市露天废弃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的研究和地质环境现状的调查,总结了露天废弃矿山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对深圳市废弃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对研究区露天废弃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统计和分析,选取了9个评价指标,采用统计指数法对露天废弃矿山进行地质环境背景评价;根据《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规范》(DD2014-05)中的规范,选取了6个评价指标,对露天废弃矿山进行地质环境现状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地质环境背景评价和地质环境现状评价的结果相结合,进行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结果最后划分为“严重”、“较严重”、“一般”、“轻微”四个级别。在最后的评价结果中,本文研究的61座存在地质环境问题的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严重”、“较严重”、“一般”、“轻微”的废弃矿山分别有17、13、18、13座,地质环境问题“严重”、“较严重”的废弃矿山面积占所有矿山面积的71.19%,研究区露天废弃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比较严重。根据《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规范》(DD2014-05)中的规范,针对矿区不同区域存在的不同地质环境问题,将废弃矿山划分为开采边坡、采坑、固体废弃物、工业广场四个评价区域,进行单个露天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分区评价,提高评价精度,为矿山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利用提供更有效的依据。对深圳市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的评价结果显示,开采边坡和工业广场在废弃矿山中普遍存在,且存在比较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固体废弃物和采坑在废弃矿山中较少存在,但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也比较严重。根据深圳市露天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和单个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分区评价的结果,并结合深圳市发展规划,从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景观和生态修复,土地资源恢复利用,政策制度四个方面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恢复的措施。

黄建龙,刘亦农,曾伟国[3](2019)在《粤港澳大湾区地质特点与地质环境保护策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加速,区域内地质灾害及其次生灾害频发,查清区域地质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分布规律是建设大湾区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支撑。大湾区总体上是溺谷湾内淤积而成的复合三角洲,属震级低、弱震频繁区域。区内主要发育NE、NW、EW三组断裂,区域地质特点主要有:基岩风化壳及残坡积层厚度大、软土及碳酸盐岩岩溶分布较广、海湾人工回填工程众多等。湾区内主要有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河湾港口淤积等的不良地质问题,另外复杂的地质条件也让地下工程面临较多的原生风险源。大湾区地质环境的保护重点在于各城市之间的全面合作交流,做好地上地下的城市规划,建造海绵城市,完善区域不良地质作用的监测,制定防灾减灾计划。

郑超绘[4](2019)在《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文中指出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的岩石圈断裂带,也是一条巨大的强震活动带,沿郯庐断裂带城市与重大工程分布较多、人口密集,随着城市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大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展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对研究区深大断裂的分布情况及其活动性做了系统研究,确定了以郯庐断裂带为主的共17条对区域地壳稳定性具有显着影响的深大断裂。并对区域内的地震活动、地质灾害、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活动断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活动性、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崩滑流易发性以及采空塌陷敏感性6个因素作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评价因子,对每一个评价因子进行分类赋值,并基于ArcGIS平台采用多因素空间加权叠加法,建立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模型。最后,绘制出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图。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地壳以稳定和较稳定为主,占总面积的87.3%;较不稳定区域约占总面积的7.9%,而不稳定区域仅占总面积的4.8%。这表明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的断裂构造虽然分布较为密集,但断裂的活动性总体不强,仅在近东西向的肥中断裂、晓天-磨子潭断裂断裂与北北东向的郯庐断裂带交汇处稳定性较差;地震虽然较为频繁,但震级不高,故而该区域的整体稳定性较好,仅在定远、明光市北部、泗县等部分地区处需要重点考虑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该区域的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可为这一区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

毕丽思,陈小芳,马浩明,卢帮华[5](2018)在《基于高密度钻孔分析广州城区的软土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震陷情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面积为270 km2的广州城区为研究区,利用高密度分布的近12 000个钻孔,判别出广州城区的软土层,详细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广州城区内的软土主要为淤泥、淤泥质土,大部分地段为单层,埋藏深度小于6. 0 m,且中部较浅,南北两侧较深。软土的沉积厚度较大,并呈现出研究区南部、西部的厚度大,中部、北部的厚度小,靠近河流岸边的厚度大,远离河流的厚度小的特点,同时还存在2个沉积中心。在强烈地震时广州城区内相当一部分面积可能产生软土震陷,软土震陷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西部和南部。由于软土的厚度与埋深、液性指标和孔隙比等指标不同,震陷性在空间上呈现出轻微、中等、严重等不同危害程度。

徐波[6](2018)在《青海省平安地区工程地质环境调查与质量评价》文中认为城市工程地质环境条件是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伴随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青海省海东市正在成为全省工农业生产及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区。为了服务于新的城市建设规划,开展相应地区的工程地质环境评价与适宜性研究,显得极为重要。论文以1:5万平安幅(J48E021001)为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的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并选取了合理的评价因子,借助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研究区的地下水条件、地质灾害危险性、地基承载力等进行了分区评价;基于系统聚类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利用ArcGIS软件和SPSS数据分析软件,分析评价了研究区的场地稳定性、地基稳定性及地质环境工程建设适宜性。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和结论:1、研究区地处湟水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内中北部地处达坂山支脉低中山区,南部为湟水河谷平原区,总体地形南北高,中间低。根据地貌形态和成因可将研究区分为侵蚀堆积河谷平原区、黄土堆积地貌区和构造侵蚀地貌区。其中,河谷平原区地层具有典型的多层、互层结构,总体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区内新构造运动以来,主要表现为随青藏高原挤压隆升,地表构造虽变形强烈,但总体属于相对稳定的西宁—乐都盆地区;根据地震资料显示,研究区基无震中分布,多受邻近地区地震影响,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2、研究区区内基岩山地的地下水赋存条件差,基岩裂隙水贫乏且分布零星;河(沟)谷地地下水赋存条件较好,其中各沟川上游、中游地区,水质较好;而中游河谷两侧含水层较薄地带和下游地段,径流途径长,水质变差。3、区内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为主,主要分布在湟水河谷和较大支流河谷与支沟谷两侧丘陵区边缘的高陡斜坡地带,尤以水磨沟两侧丘陵斜坡地带地质灾害隐患点较为集中。区内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地貌、集中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4、基于地壳稳定性、场地稳定性及地基稳定性条件的地质环境工程适宜性评价结果,研究区可分为适宜区(Ⅰ)、较适宜区(Ⅱ)、一般适宜区(Ⅲ)和不适宜区(Ⅳ)四类,面积分别为16.8km2、47.1km2、136.3km2和215.8km2。其中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平安镇老城区、曹家堡机场及机场南周边,适宜规划各类建设项目。

杨春[7](2018)在《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关联性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首先,系统梳理地质生态环境概念、内容、构成要素和特征,对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相关理论进行综述评价,提出二者关系研究的重要意义。基于时间、空间、因子和技术个层面厘清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的时序演化规律、空间多层级适应关系、地质生态环境因子与城镇建设影响机制、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城镇适宜性建设四个层面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主控要素筛选和时空规律特征解析,对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类型、规律进行识别,建立二者耦合协调关系诊断模型,提出耦合协调解析的智能决策平台(UDSS)和理论研究模型,基于多要素-多尺度-多目标背景的耦合协调解析技术方法建立多技术-多尺度-多智能的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研究实施路径,进而构建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关联性理论研究框架。其次,基于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关联性理论研究框架,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借助关联耦合分析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视角构建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SPSS21.0软件分别获得了1990-2015年重庆市质生态环境指标水平与城镇建设指标水平的主成分权重系数,及2015年重庆市38个区县若干地质生态环境指标水平与人口密度、人均GDP、城市空间发展强度、工业综合能耗等城镇建设指标水平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值。通过关联度、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从时间和空间层面获得了重庆市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的关联度、耦合度和协调度大小。研究表明:(1)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绿化水平、固体废弃物处置水平分别对城市化系统和地质生态环境系统的贡献份额最大;(2)1990-2015年重庆市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的关联度、耦合度和协调度变化呈现“S型”曲线变化趋势,关联度、耦合度和协调度从低水平、严重不协调-城镇建设发展滞后过渡到高水平耦合、高级协调-地质生态环境滞后阶段;(3)2015年重庆市38个区县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的关联度、耦合度和协调度都存在显着的分区差异,呈现渝西南较发达地区的耦合协调程度普遍高于渝东北和渝东南远郊欠发达地区的规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耦合度、协调度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最后,基于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关联性理论研究梳理和重庆市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关联性评价实证研究分析,从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关系辨识与主控要素筛选、地质生态环境承载力、城镇建设开发强度和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提出重庆市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优化与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应对策略。

郑开雄[8](2018)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变化与城镇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城市作为复杂动态系统由多种因素构成,而作为城市“第一资源”的城市空间是人居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载体,其结构影响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滨海城市作为人口密集、海陆交界地区,气候变化与快速城镇化叠加,城市空间结构剧烈变迁,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气象灾害频发,城市气候承载加剧,既有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无法应对,如何从技术与方法上认知空间、解析空间、评测空间及优化空间,适应气候变化,是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科学发展动向,针对我国滨海城市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气候变化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胁迫、风险与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亟待转型优化而又缺乏科学制定方法和适应、有效的应用模式,本文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标,以城市空间结构为对象,基于GIS、DPSIR、灰关联熵法、状态空间法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从外力适应、内力适应和综合适应层面,研究基于风险管控、气候承载和复杂适应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技术与方法,以厦门为案例城市,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1)首先研究“什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理论方法和概念模型研究。本文基于DPSIR,提出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测度——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UCCC),并阐释其内涵、价值、特征,构建了城市气候承载力结构模型,,构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概念模型(USSCACM),提出结构输入要素:胁迫、风险、影响和模式输出要素:风险管控、气候承载和复杂适应,进而设计构建了概念模型的5个主要模块内容和相关方法技术体系:情景模块(事实与趋势)、关系模块(胁迫、风险与影响)、管控模块(外力适应)、承载模块(内力适应)和适应模块(综合适应)。(2)然后研究“为什么要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进行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研究。基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系统耦合理论,对我国滨海城市气候变化和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历史回顾性分析,采用线性趋势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揭示滨海城市近50年气候变化事实与特征,情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定性识别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辨析提出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的胁迫、风险与影响,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3)继而研究“如何评测气象灾害风险与空间区划?”进行外力适应——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研究。基于风险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分法、专家评估法,提出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构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界定气象灾害风险分级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基于GIS进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UMDR Map),判定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状态,从而确定基于风险管控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热点区域,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4)接着研究“如何评测城市气候承载力与空间分布?”进行内力适应——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研究。基于DPSIR、灰关联熵法、状态空间法,提出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技术与方法,构建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界定城市空间气候承载状态分级判定标准与值域范围。在此基础上,基于GIS进行城市气候承载力空间分布分析,编制城市气候承载分布图(UCC Map),判定气候承载状态等级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状态,从而确定基于气候承载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热点区域,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5)最后研究“如何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和GIS,针对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胁迫、风险与影响,依据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结果,基于风险管控、气候承载、气候适应3个层面,构建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性单元模型,并以此为模块进行复杂适应性内部组织、外部组织和系统组织,构建社区级、片区级、城市级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韧性、均衡、网络化的空间结构适应模式。并以厦门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基于GIS叠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UMDR Map)与城市气候承载分布图(UCC Map),编制城市空间气候地图(USC Map),提出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建议,并基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情景分析,提出减缓、适应、韧性规划策略。

周钰婷[9](2018)在《山地城镇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城乡规划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开州区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城市至少占中国城市总数量的1/2,在逐步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山地城镇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重庆市不仅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经济中心,也是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是城市化进程受到高度重视的区域。城市化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过快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一系列社会、人口、环境问题,给人民生活环境和区域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地质生态压力。近年来,在山地城镇中地震、滑坡、洪水、泥石流、塌陷等各类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己成为影响山地城镇合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快速城市化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如何基于山地城镇的复杂性特征,探索科学合理的理论方法指导山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山地城镇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城乡规划对策研究是《地质生态变化下的山地城镇规划新技术与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378517)的子课题。本文基于相关理论研究、实地调研、查阅大量相关资料、“3S”技术应用,以重庆市开州区为研究区域,探究山地城镇地质生态环境与山地城镇建设的现状问题,为山地城镇的规划与调整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和科学的理论依据。论文从以下4部分论述:(1)理论梳理与问题发现。基于研究背景梳理相关山地城镇地质生态环境理论,明确理论内涵和质量评价的意义与紧迫性,重点总结归纳山地城镇地质生态环境普遍面临的现状问题。(2)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构建。该部分通过相关案例研究,提出山地城镇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思路。初步建立由三级分级标准、25个评价指标构成的质量评价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ArcGIS空间分析结合多要素加权评价法进行山地城镇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体系。(3)重庆市开州区地质生态环境调查及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在文献阅读、调研、数据收集的基础上,以30m×30m的评价单元,对25个指标进行单因子评价并加权叠加得到最终质量评价结果,总结开州区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程度分布的现状特征并发现地质生态环境问题,为开州区城乡规划调整提供科学依据。(4)重庆市开州区适应地质生态环境的规划应对策略。根据评价结果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人工环境三方面提出开州区城镇规划适应性调整建议,进一步倡导建立地质生态环境与城乡规划学科之间的体系关系。

杨桂青[10](2017)在《浅谈珠江三角洲环境地质控制性因素及问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濒临南海,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强烈,地质的侵蚀和剥蚀作用比较明显,地貌类型多样,也是地质环境中的过渡带以及铭感带,由于独特的区域特色,使得当地的地质环境比较敏感。本文从地形细毛、海平面变化等方面出发,对珠江三角洲的环境地质控制因素和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二、珠江三角洲地质环境与灾害性地质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珠江三角洲地质环境与灾害性地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源数据直觉模糊的眉山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环境多源数据
        1.2.2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1.2.3 基于直觉模糊的评价方法
        1.2.4 综合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论文创新点
    1.5 章节安排
第2章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基础与方法
    2.1 地质环境承载力概念与特点
        2.1.1 承载力的起源及发展
        2.1.2 地质环境承载力的特点
    2.2 地质环境承载力多源数据及处理
        2.2.1 地质环境承载力数据来源
        2.2.2 地质环境承载力多源数据处理
    2.3 直觉模糊理论基础
        2.3.1 直觉模糊集
        2.3.2 直觉模糊集距离测度
        2.3.3 直觉模糊TOPSIS
    2.4 基于直觉模糊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眉山市社会经济、区位交通概况
    3.2 眉山市地质概况
        3.2.1 地层岩性
        3.2.2 地质构造
        3.2.3 地形地貌
        3.2.4 气象和水文
    3.3 眉山市地质灾害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质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4.1 数据来源
        4.1.1 实地调查
        4.1.2 区域行政、事业单位
        4.1.3 网络查阅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4.3 指标数据规范化方法
        4.3.1 语言变量转换为直觉模糊数
        4.3.2 区间型变量转换为直觉模糊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眉山市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及分析
    5.1 评价单元划分
    5.2 数据处理
    5.3 指标权重确定及分析
        5.3.1 主观权重确定
        5.3.2 客观权重确定
        5.3.3 组合权重确定
        5.3.4 指标权重综合分析
    5.4 眉山市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5.4.1 基于直觉模糊TOPSIS法的评价步骤
        5.4.2 地质环境承载力分级标准的确定
        5.4.3 眉山市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计算
    5.5 眉山市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分析及对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A 眉山市地质环境承载本底评价基础数据
附录 B 求解各评价指标客观权重的 Matlab 程序

(2)基于GIS和层次分析法的深圳市废弃矿山地质环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地质环境背景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
        2.2.5 工程地质
        2.2.6 环境地质
第3章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特征
    3.1 废弃矿山分布特征
    3.2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3.2.1 地质灾害
        3.2.2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3.2.3 土地资源破坏
第4章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4.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4.2 GIS系统的应用
    4.3 地质环境背景评价模块
        4.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4.3.2 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
        4.3.3 统计指数模型的原理及结果
        4.3.4 地质环境背景评价结果
    4.4 地质环境现状评价模块
        4.4.1 评价指标的划分
        4.4.2 地质环境现状评价方法
        4.4.3 地质环境现状评价结果
    4.5 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4.5.1 层次分析法模型
        4.5.2 层次分析法权重的确定
        4.5.3 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结果
第5章 单个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分区评价
    5.1 遥感技术的应用
    5.2 评价区域划分
    5.3 地质环境分区评价方法
        5.3.1 评价流程
        5.3.2 废弃矿山面积优化
        5.3.3 评价方法
    5.4 地质环境分区评价结果
    5.5 重点矿山评价案例
        5.5.1 联发石场
        5.5.2 潭头二石场
    5.6 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对策
        5.6.1 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5.6.2 景观和生态修复措施
        5.6.3 土地资源恢复利用措施
        5.6.4 政策制度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粤港澳大湾区地质特点与地质环境保护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湾区工程地质概况
2 湾区主要地质特点及工程地质问题
    2.1 湾区地质特点
    2.2 湾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 大湾区城市地质环境保护策略
4 总结

(4)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发展历程
    1.3 区域稳定性发展问题及趋势
    1.4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现状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与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环境
    2.2 地形地貌
    2.3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3.1 区域地层
        2.3.2 岩浆活动
        2.3.3 新构造运动
    2.4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第三章 区域主要断裂及其活动性
    3.1 北北东向断裂带
    3.2 近北东向断裂
    3.3 近东西向断裂
    3.4 近北西向断裂
    3.5 郯庐断裂地震危险性分析
        3.5.1 郯庐断裂地震控震能力的定性估计
        3.5.2 地震上限的定量评估方法
        3.5.3 郯庐断裂地震危险性的综合评判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震活动性特征
    4.1 地震活动基本概况
    4.2 地震活动区域分布特征
        4.2.1 郯庐断裂带的地震活动性
        4.2.2 郯庐断裂带两侧区域地震活动性
        4.2.3 研究区断裂与地震活动关系
    4.3 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地质灾害活动特征
    5.1 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5.1.1 崩塌灾害及其分布特点
        5.1.2 滑坡灾害及其分布特点
        5.1.3 泥石流灾害及其分布特点
        5.1.4 采空塌陷及其分布特征
    5.2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
        5.2.1 崩滑流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
        5.2.2 采空塌陷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
    5.3 地质灾害空间分布与断裂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
    6.1 区域地壳稳定性相关因素分析
    6.2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原则与方法
        6.2.1 评价原则
        6.2.2 评价方法
    6.3 评价单元划分
    6.4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6.4.1 评价因子选取及赋值
        6.4.2 评价指标量化
        6.4.3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6.5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5)基于高密度钻孔分析广州城区的软土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震陷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钻孔数据
3 软土及其震陷判别方法
    3.1 软土判别方法
    3.2 软土震陷判别方法
4 软土空间分布特征
5 软土震陷评估
6 结论

(6)青海省平安地区工程地质环境调查与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水文地质条件
    2.4 不良地质作用
    2.5 人类工程活动
第三章 评价体系的建立
    3.1 评价原则
    3.2 评价方法
    3.3 评价要素的选取
    3.4 评价思路
第四章 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4.1 地壳稳定性分区评价
    4.2 场地稳定性分区评价
    4.3 地基稳定性分区评价
    4.4 地质环境工程建设适宜性分区评价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致谢

(7)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关联性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
        1.1.1 课题来源及框架
        1.1.2 研究聚焦
    1.2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地质生态环境
        1.3.2 城镇与城镇建设
        1.3.3 关联耦合分析方法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及创新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地质生态环境内涵、构成要素及研究概况
        2.1.1 地质生态环境内涵
        2.1.2 地质生态环境构成要素
        2.1.3 地质生态环境特征
        2.1.4 国内外地质生态环境现状研究综述
        2.1.5 小结
    2.2 地质生态环境与相关学科研究
        2.2.1 地质生态学与环境地质学、生态学、生态环境地质学对比研究
        2.2.2 地质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的差异性研究
    2.3 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的交叉研究
        2.3.1 地质生态与城乡规划前沿研究
        2.3.2 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关系研究的重要意义
        2.3.3 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关系的综述研究
        2.3.4 小结
3 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关联性理论研究框架构建
    3.1 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相关性关系梳理
        3.1.1 时间:基于城镇发展阶段的时序相关性分析
        3.1.2 空间: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的空间适应关系
        3.1.3 因子:地质生态环境因子与城镇建设的作用影响机制
        3.1.4 技术:地质生态环境质量技术评价与城镇适宜性建设
    3.2 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理论框架构建
        3.2.1 地质生态环境系统与城镇建设系统主控要素筛选与时空演变特征
        3.2.2 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肌理与规律识别
        3.2.3 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关系诊断与测度
        3.2.4 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关系智能决策平台与理论模型构建
    3.3 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研究的技术方法及路径
        3.3.1 地质生态环境“3S”与城镇建设信息数据库建立
        3.3.2 多要素-多尺度-多目标背景下的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集成技术方法
        3.3.3 多技术-多尺度-多智能的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研究实施路径
    3.4 小结
4 基于关联耦合分析的重庆市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关联性评价.
    4.1 关联耦合评价流程与方法
    4.2 研究范围与数据说明
        4.2.1 研究范围
        4.2.2 数据说明
    4.3 关联耦合评价模型
        4.3.1 关联度模型
        4.3.2 耦合度模型
        4.3.3 协调度模型
    4.4 重庆市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4.1 时间视角下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4.4.2 基于SPSS21.0主成分权重系数确定
        4.4.3 空间视角下的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4.4.4 基于SPSS21.0皮尔逊相关系数R值
    4.5 时间视角下重庆市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综合指标水平发展趋势
        4.5.1 时间视角下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主控指标
        4.5.2 1990 -2015年重庆市城镇建设综合指标水平
        4.5.3 1990 -2015年重庆市地质生态环境综合指标水平
    4.6 空间视角下重庆市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指标水平空间分异差异
        4.6.1 空间视角下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主控指标
        4.6.2 重庆市38区县地质生态环境水平分异规律
        4.6.3 重庆市38区县城镇建设水平分异规律
    4.7 时间视角下重庆市1990-2015年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关联耦合的时序发展规律
    4.8 空间视角下重庆市38区县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关联耦合的空间区域分异规律.
    4.9 小结
5 重庆市地质生态环境优化与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调控策略
    5.1 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关系辨识与主控要素筛选
    5.2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优化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发展的规划调控路径
        5.2.1 地质生态环境优化
        5.2.2 适宜地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城镇建设合理开发强度
        5.2.3 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发展相协调
6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和发表论文目录
附表

(8)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全球背景
        1.1.2 适应城镇化与转型发展的经济背景
        1.1.3 调节生态系统平衡的环境背景
        1.1.4 建立城市防灾减灾措施的社会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界定与范畴
        1.3.1 应对气候变化
        1.3.2 城市空间结构
        1.3.3 适应
        1.3.4 研究范畴界定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小结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历程
        2.1.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历程
        2.1.2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战略
    2.2 城市气候变化事实相关研究
        2.2.1 城市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2.2.2 城市气候变化影响研究
    2.3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研究
        2.3.1 减缓气候变化研究
        2.3.2 应对极端气候研究
        2.3.3 适应气候变化研究
    2.4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2.4.1 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2.4.2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研究
        2.4.3 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研究
    2.5 小结
        2.5.1 综合评价
        2.5.2 研究展望
第3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理论方法与概念模型
    3.1 理论方法基础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 系统耦合理论
        3.1.3 状态空间理论
        3.1.4 复杂系统理论
    3.2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核心测度
        3.2.1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提出
        3.2.2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内涵
        3.2.3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意义
        3.2.4 城市气候承载力系统特征
        3.2.5 城市气候承载力结构模型
    3.3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概念模型
        3.3.1 模型构建原则
        3.3.2 概念模型构建
        3.3.3 概念模型结构输入要素
        3.3.4 概念模型模式输出要素
    3.4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块设计
        3.4.1 情景模块: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事实和情景预测模块
        3.4.2 关系模块: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关系模块
        3.4.3 管控模块: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模块
        3.4.4 承载模块: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区划模块
        3.4.5 适应模块: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模块
    3.5 小结
第4章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
    4.1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区域背景
        4.1.1 滨海城市区域概况
        4.1.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背景
    4.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情景与趋势
        4.2.1 滨海城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
        4.2.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问题
    4.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4.3.1 海陆空间增长,外部形态变迁
        4.3.2 功能向海转移,内部结构重组
    4.4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胁迫
        4.4.1 填海造地围海化,城市热岛效应
        4.4.2 功能布局割裂化,城市雨岛效应
        4.4.3 内部空间工程化,城市干岛效应
        4.4.4 形态延展临海化,复合灾害效应
    4.5 气候变化对滨海城市空间发展风险
        4.5.1 气候变化加剧,滨海城市脆弱性凸显
        4.5.2 海平面持续上升,滨海城市威胁加剧
        4.5.3 气象灾害威胁,滨海城市安全危机
        4.5.4 海洋灾害频发,滨海海岸侵蚀加速
        4.5.5 气候环境恶化,滨海系统运行失衡
    4.6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影响
    4.7 实证研究:厦门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
        4.7.1 厦门区域概况
        4.7.2 厦门近60年气候变化特征
        4.7.3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4.7.4 厦门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胁迫与影响
    4.8 小结
第5章 外力适应—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
    5.1 我国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特征
        5.1.1 台风灾害
        5.1.2 风暴潮灾害
        5.1.3 暴雨洪涝灾害
        5.1.4 海平面上升
    5.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
        5.2.1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内涵
        5.2.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原则
        5.2.3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数据与方法
        5.2.4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技术流程
    5.3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5.3.1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指标体系
        5.3.2 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5.3.3 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5.4 实证研究:厦门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5.4.1 台风灾害风险区划
        5.4.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5.4.3 大风灾害风险区划
        5.4.4 低温灾害风险区划
        5.4.5 高温灾害风险区划
        5.4.6 气象干旱灾害风险区划
        5.4.7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5.4.8 大雾灾害风险区划
        5.4.9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5.5 小结
第6章 内力适应—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
    6.1 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6.1.3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框架
    6.2 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6.2.1 状态空间法的基本原理与构建
        6.2.2 指标归类标准化与赋权
        6.2.3 城市气候承载力理论模型
        6.2.4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城市气候承载评价模型
        6.2.5 城市气候承载状态分级判定
    6.3 实证研究: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
        6.3.1 研究区域范围的界定
        6.3.2 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获取
        6.3.3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理想状态确定
        6.3.4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
        6.3.5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空间分布
        6.3.6 厦门城市空间适应优化的热点地区确定
    6.4 小结
第7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
    7.1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与原则
        7.1.1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7.1.2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
    7.2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城市空间气候系统分析
        7.2.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
        7.2.2 城市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7.2.3 城市空间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7.2.4 城市空间气候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7.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
        7.3.1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构成
        7.3.2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需求
        7.3.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建构
        7.3.4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组织策略
    7.4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
    7.5 实证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
        7.5.1 厦门城市空间气候适应区划判定
        7.5.2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需求分析
        7.5.3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建议
    7.6 小结
第8章 结论和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山地城镇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城乡规划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开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1.1 选题来源
        1.1.2 本研究聚焦
    1.2 研究背景
        1.2.1 现实背景——城市发展与地质生态环境问题的双重冲击
        1.2.2 理论背景——多学科综合研究提供城乡规划建设新思路
        1.2.3 技术背景——新技术发展助推城镇地质生态的量化研究
        1.2.4 实践背景——重庆开州是山地城镇地质生态研究典型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山地城镇(区域界定)
        1.4.2 地质生态环境(对象界定)
        1.4.3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界定)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地质生态环境相关研究
        1.5.2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相关研究
        1.5.3 研究现状总结
    1.6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
2 山地城镇地质生态环境的理论内涵与现状问题
    2.1 地质生态学的理论内涵
        2.1.1 地质生态学的理论渊源
        2.1.2 地质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2.1.3 地质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2.2 地质生态环境的理论内涵
        2.2.1 地质生态环境的分类
        2.2.2 地质生态环境的特征
    2.3 地质生态环境与山地城镇规划的关系
        2.3.1 山地城镇规划的特殊性
        2.3.2 地质生态环境对山地城镇规划的影响
        2.3.3 山地城镇规划引入地质生态环境研究的必要性
    2.4 山地城镇地质生态环境面临的现状问题
        2.4.1 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相对易发生
        2.4.2 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弱
        2.4.3 人工环境:不合理建设活动存在
    2.5 本章小结
3 山地城镇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及方法构建
    3.1 山地城镇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思路
        3.1.1 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相关案例方法借鉴
        3.1.2 山地城镇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思路提出
    3.2 山地城镇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3.2.2 评价指标的选取过程
        3.2.3 评价指标的量化标准
    3.3 山地城镇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技术方法
        3.3.1 层次分析法
        3.3.2 多要素加权评价法
        3.3.3 GIS空间分析法
    3.4 山地城镇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具体步骤
        3.4.1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3.4.2 评价单元的整体划分
        3.4.3 评价指标的加权叠加
    3.5 本章小结
4 重庆市开州区地质生态环境调查分析与评价
    4.1 重庆市开州区概况
        4.1.1 研究范围与区位关系
        4.1.2 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
        4.1.3 人口规模与城镇体系
        4.1.4 资源调查与数据登录
    4.2 地质环境调查与分析
        4.2.1 地形地貌
        4.2.2 地质构造
        4.2.3 权重计算
    4.3 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
        4.3.1 水文环境
        4.3.2 气候环境
        4.3.3 土壤环境
        4.3.4 生物多样性
        4.3.5 非建设用地
        4.3.6 权重计算
    4.4 人工环境调查与分析
        4.4.1 建设用地
        4.4.2 现状居民点
        4.4.3 道路交通
        4.4.4 基础设施
        4.4.5 权重计算
    4.5 地质生态环境综合分析与评价
        4.5.1 指标加权叠加
        4.5.2 指标综合评价
        4.5.3 评价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重庆市开州区适应地质生态环境的规划应对
    5.1 地质环境:城镇地质问题的有效规避
        5.1.1 地貌适应性的城乡用地调整
        5.1.2 地灾影响区的建设活动规避
    5.2 生态环境:城镇生态网络的格局构建
        5.2.1 生态要素的识别
        5.2.2 生态格局的构建
        5.2.3 生态问题的治理
    5.3 人工环境:城镇建设活动的合理管控
        5.3.1 城镇建设规模的有序控制
        5.3.2 城镇体系结构的适应调整
        5.3.3 地质生态管理机制的建立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总结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附表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浅谈珠江三角洲环境地质控制性因素及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珠江三角洲控制性地质环境要素
    1.1 地形地貌
    1.2 新构造运动受南海扩张的影响
    1.3 海平面变化
    1.4 珠江三角洲第四系沉积的形成及演化
2 珠江三角洲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析与对策
    2.1 地震灾害及区域稳定性问题
    2.2 软土沉降
    2.3 岩溶塌陷
3 结语

四、珠江三角洲地质环境与灾害性地质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源数据直觉模糊的眉山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D]. 袁名康.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2]基于GIS和层次分析法的深圳市废弃矿山地质环境评价[D]. 窦强. 吉林大学, 2020(08)
  • [3]粤港澳大湾区地质特点与地质环境保护策略分析[J]. 黄建龙,刘亦农,曾伟国. 人民珠江, 2019(09)
  • [4]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D]. 郑超绘.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5]基于高密度钻孔分析广州城区的软土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震陷情况[J]. 毕丽思,陈小芳,马浩明,卢帮华. 地震研究, 2018(04)
  • [6]青海省平安地区工程地质环境调查与质量评价[D]. 徐波. 长安大学, 2018(01)
  • [7]地质生态环境与城镇建设关联性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D]. 杨春. 重庆大学, 2018(04)
  • [8]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D]. 郑开雄. 天津大学, 2018(06)
  • [9]山地城镇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城乡规划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开州区为例[D]. 周钰婷. 重庆大学, 2018(04)
  • [10]浅谈珠江三角洲环境地质控制性因素及问题分析[J]. 杨桂青. 山东化工, 2017(12)

标签:;  ;  ;  ;  ;  

珠三角地质环境与灾害地质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