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足播出 兼顾影视——从《北京广播电视报》的改版看依附性媒体的突围(论文文献综述)
张学霞[1](2019)在《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文中提出当下国内外传播学研究中空间转向研究已成为一种显现的趋势。其中,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成为空间转向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为顺应传播学空间转向研究态势,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区域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宁夏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选取宁夏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空间,选取1926年-2018年这近百年的历史时长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时间,重点考察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演进的动力机制,结构性特征,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关系,以及它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功用。本研究拟解决如下问题:如何从特殊性入手追求普遍性?如何在强调地方大众传播经验的同时,提炼出地方大众传播网络在推动和促进国家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实现对求异之上的求同的理解?本文共五章。整体而言,梳理了 1926-2018年间宁夏主要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呈现了它们发生、发展的脉络,展现了其中部分媒体消失、消亡、断裂发展的场景。采用了历时性、结构性的视角,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以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生成与演进的全程、全貌,构建出不同历史阶段中宁夏四种大众传播网络模型。绪论。此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综述,评析了宁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还界定了核心概念,说明了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此部分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命题,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力图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标。第一章。本章展现了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和这一空间内存在的多民族社会关系。展现了 1926-1949年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提炼出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阐释了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生成的历史意义,并概括指出了制约这一时期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第二章。本章阐明了 1949-1979年间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的缘由和过程,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呈现了这一期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分析了媒体制度、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第三章。本章展现了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认为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形象有着重大的建构作用。同时剖析了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第四章。本章展现了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类别、多媒介形态、多元力量混杂交织的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的四个结构性特征。剖析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和中国媒体融合、宁夏媒体融合的现状。剖析了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以及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影响。结论与展望。本文发现,有三种主要因素推动和促动了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的生成与演进。是权力贯穿于大众传播网络演进的始终,并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统一性的制度安排为它的生成与演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发展创新成为宁夏大众传播网络不断演进的强劲驱动力。本文还发现,宁夏大众传播网络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以及多民族融合等方面,在反映、形塑和建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象和地方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呈现出以下四个结构性特征。它具有极不稳定-相对不稳定-比较稳定—又开始不稳定的发展特征。同时,它还具有结构上的发展不平衡特征,层级上的汇集性和类别上的分散性特征,以及网络横向间弱连接性等特征。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与演进对当下的启示:未来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必将是不同媒介并立共存、相互转化的过程。媒体融合能够促进传播网络之间的融通和连接。最后,媒体传播网络与政务系统传播网络和自媒体传播网络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汤洁[2](2017)在《湖南经视整合营销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新媒体和市场大环境的双重冲击下,湖南经视利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电视媒体的指导和探索,取得了逆势增长的好成绩:2016年,湖南经视全天平均收视率、收视份额稳居省级媒体第一,广告创收3.12亿,夺得年省级收视与营销的双料冠军,2017年上半年也达标完成了收视与创收的半年任务。本文借鉴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模式、策略等方面对湖南经视的整合营销传播发展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作为省级地面频道的湖南经视,在新媒体、央视、省级卫视、地面频道等竞争对手面前,如何突出重围,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并对地方电视媒体提供借鉴和发展对策。文章共分为五大章节,首章从研究背景、目的、思路和文献综述对本文命题进行分述。第二至四章针对湖南经视整合营销传播进行详细的个案分析研究。首先,从体制背景的变化看湖南经视的三轮整分改革,为当下经视整合营销传播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也提供了经验。同时笔者对湖南经视传播环境进行了 SWOT分析,并通过问卷调研和数据分析,得出“社会地位不高、收入及消费水平中等、家庭学历较低的中老年群体,但对电视的依赖度和信任度较高”等受众分析。第三、四章是对湖南经视整合营销传播的基本模式、传播特点、成功借鉴、问题与不足,以及在用户思维、人力管理、公司规划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论述。最后,笔者归纳总结出地方电视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的发展对策:挖掘媒体核心竞争力优化定位,完善内部创业创新,整合媒体资源,打造媒体品牌价值,尝试红利产业拓展等。当下,电视媒体在困境中不断尝新,优化改革思路与发展方向,其中,湖南经视在内容制作、广告营销、跨屏传播、跨界营销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是值得电视媒体学习借鉴的,其实践中的失败和不足之处是值得吸取教训或防范于未然的。在传媒领域融合化、产业化变革的大势下,电视媒体必须准确剖析自我价值与定位,深入了解市场与受众需求,应时应势而变,才能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市场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
黄丽媛[3](2017)在《自媒体成长性实证研究》文中提出伴随互联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互联网的基础架构和应用形态得到进一步升级,互联网的使用理念和使用习惯亦发生着新的变化。自媒体作为一类新变化,伴随其规模与影响力的迅速攀升,构成当前新媒体学术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基于新闻传播学、经济学等研究视角,以自媒体成长的问题与“痛点”为指引,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路径,既从总体上对自媒体成长议题展开基础性理论框架的建构研究,又以已经获得外源性融资的自媒体个案为例,总体采用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探索性研究方法等,聚焦揭示自媒体成长的一般路径、模式与规律,开发标准化评估方法以研判自媒体成长水平与发展潜力,把脉其成长的优势、劣势、机会与风险,提出差异化成长建议,以促使其成长尽可能处于稳定、均衡与持续盈利的可控状态。在基础研究部分,提出自媒体是以盈利为目的,利用网络技术、设备与应用,面向广泛、异质用户展开信息生产与传播活动,提供内容产品与信息服务的个人或组织。自媒体成长指自媒体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间断增长扩张的过程,自媒体成长性则指自媒体在成长过程中所外显的、综合的、动态的和可衡量的能力。其中,自媒体成长具体包括自媒体量成长、自媒体质成长和自媒体生态成长等三方面。尝试建构自媒体QQE成长理论框架,即立足资源观,提出自媒体成长离不开各类传播资源的驱动,且基本遵循了“传播资源-成长能力-持续成长”的成长路径,其中传播资源制约着自媒体成长的可能性,成长能力则决定着成长的高度与速度。立足周期观,将自媒体成长过程划分为种子阶段、创业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且其衰亡可能发生在上述任一阶段。归纳了自媒体的成长模式,认为其成长始终由量成长、质成长和生态成长构成,然而在自媒体成长的不同阶段,三者所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其中在种子阶段,自媒体成长主要由量成长资源构成,质成长资源和生态成长资源处于隐性状态,在创业阶段,自媒体成长则既包括量成长也包括质成长,后者增速明显大于前者,进入成长阶段,质成长将代替量成长构成自媒体成长的主要驱动力,那么当自媒体成长以生态成长为主要成分时,标志着该自媒体进入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在探索研究部分,以扎根理论为质性材料处理方法,基于在线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遵循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的采集、整理、筛选与检验等研究步骤,在NVIVO、SPSS以及AMOS等软件的辅助下,建立《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集》,发现排在前三位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原创、优质、深耕内容”、“商业模式”和“团队”,且研究所得因素集符合一致性、稳定性和有效性等要求。基于此,建构涵盖人力-社会资本资源、内容资源、组织资源、影响力资源、财务资源、发展资源以及技术资源7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在内的《自媒体QQE成长性评价指标》复合体系,继而基于层次分析方法为计算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指标体系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引入灰预测研究方法,基于自媒体样本的微信传播时序数据(2015年1月-2016年12月),预测了其在2017年的发展趋势,继而绘制得出四类自媒体成长曲线,分别是持续成长型、成长停滞型、缓慢成长型和成长衰退型,并且认为自媒体将在2017年迎来首个成长“拐点”。基于上述基础性理论框架的建构和量化分析工具的开发与检验,本研究亦提出了差异化、针对性的自媒体成长建议,促使不同成长阶段和不同性质的自媒体得以有效应对潜在成长危机,从而获得持续成长。自媒体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规模与影响力规模的指数级增长态势,增加了对其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研究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对自媒体成长进行深入分析,将学术理论的探索与自媒体发展实践紧密结合了起来,使得研究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立足资源观,围绕成长的驱动因子、成长阶段、成长路径、成长模式与成长规律等多个维度,对自媒体成长理论做出了思考,并与传统成长理论进行了对话,对媒体发展理论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和发展。本研究是对定量研判自媒体成长效果的标准化方法的开发,即构建的自媒体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作为相对综合的测量工具,能够对不同类型的自媒体成长水平和发展潜力进行实证检验,亦是对媒体成长测量方法的一次尝试与探索。
李灿[4](2017)在《媒体融合环境下电视真人秀的创制及生态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媒体融合的相关背景下,选择电视真人秀节目做为研究对象。其中以定性研究的方法梳理了从2000年伊始中国第一档真人秀节目《生存大挑战》至今,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并从技术的融合、电视产业化的融合和跨媒介资本的融合三个层次重新划分了电视真人秀的不同阶段的特点。笔者通过深度访谈、以“在场”的身份参与式观察以及结合理论文献,一方面探讨电视媒体如何与媒介性平台融合,一方面也指出了以内容为产品的电视行业所表现的文化产业的特征。通过对真人秀节目的切入,我们可以看到融合的步伐是艰难的,这体现在政策的规制、资金的困难、体制的转型、理念的变化等各个方面。目前对于真人秀的研究,国内经典着作仍然停留在2006年由尹鸿、冉儒学和陆虹合着的《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和2007年由谢耕耘和陈虹所着的《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在学术方面非常缺乏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语境下对真人秀节目创制和产业生态研究。因此本文探讨了随着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真人秀节目的制作理念、规范、技术所获得的长足进步和在政策的规制下电视行业发生的巨大的变化。“现象级”的真人秀节目频出,跨媒介资本的介入,网台关系的变迁和受众身份的流变使得传媒生态格局正在重构。电视产品内容是受到知识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双重影响的,但知识文化可以在商品交易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知识文化传递越来越碎片化、移动化。受众也随之呈现了麦克卢汉曾预言的“再部落化”特点。同时本文也提出了无论是针对大数据运用还是精准营销以及碎片化时间的链接,技术的进步反而带来了对人控制的升级。网络综艺节目的兴起和传统电视节目的多渠道分发,使得电视媒体的主流地位被稀释。多维度网络状的媒介结构,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媒体和受众产生了互动的、跨屏的、双向的传播,但而另一方面UGC的内容生产方式也使得文化文本过度碎片化和质量的退化。媒体的融合,多种语境的博弈就是一个失序再建构的过程。综上,本文在传播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电视受众、节目制作、产品营销、产业生态等方面的变化,指出了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与挑战,电视媒体的竞合之路任重而道远。
郑春风[5](2017)在《媒介技术、空间与权力控制游戏 ——中国大陆电视事业规制的结构弹性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在中国大陆地区运行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事业规制体制,是中国国家意识形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电视事业发展面临的根本性体制环境。通过对中国电视规制体制进行必要的结构分析,以探查隐藏在其背后的国家政治权力的作用逻辑、技术策略、多样性后果,以及中国电视事业所面临的发展环境与历史命运。本论文充分立足中国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通过相关历史资料、党和国家决策、措施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的文献分析研究,对中国特殊社会情境中的电视技术、电视事业空间与国家电视事业规制体制之间复杂的、历史的与具体的关系进行批判式的考察,重点对中国大陆电视事业规制体制内部的主体权力结构形态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本论文认为,中国电视事业规制体制内部存在一种结构弹性,而在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中,这种结构弹性对于规制体制背后的权力系统与电视事业双方都是至关重要的:即它在使这套规制体制背后的国家权力维持对电视事业政治意识形态高效控制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结构性的权力规制空隙,从而为中国电视事业提供了诸多正式/非正式的结构性机会,为中国电视事业创造了一个比较活跃的"边缘"动力空间。
王晏如[6](2016)在《新媒介环境下广播广告的价值重构》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大众传播媒介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介环境的改变,迫使传统大众媒介转型,国内多数广播电台迈出了媒介融合的改革步伐,从制播分离、节目外购等广播电台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到广告的多元化经营、技术创新等具体操作层面的革新,广播行业在努力适应着传统广播在新媒体冲击下逐渐向互联网音频平台转变的现状,尤其是以"内容为王"为核心的广播节目改革,在节目制作、编排播出模式等方面积极引进先进理念、设备,不断对节目形式作出调整,更贴近受众的收听需求,满足目标受众的收听喜好。但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广播电台播出的广告却几乎保持原有形态未曾改变,甚至被受众视为令人厌烦的"听觉轰炸"。广告在广播频率中的播出占比极大,是广播媒介重要的播出组成部分,更是国内广播电台最主要的经济命脉。因而,在同一频率节目不断进步而广告止步不前的情况下,广告经营状况日益成为困扰广播行业的巨大难题。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旧的广播广告经营、创作模式已显现出诸多问题,严重威胁着广播媒介的生存,如何提高广播广告的传播效果和创收能力是广播行业面临的最大课题。本文将从根源出发,从媒介环境的变化以及新媒介环境下广播广告的转型特点出发,分析当前国内广播广告的生存现状,对新媒介环境下广播广告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对当前国内广播广告价值追求片面化的表现、危害进行分析,并从实践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广播广告价值重构策略,从最根本的广播广告价值理念,到实践层面的广播广告营销模式、创作手法,全方位重构新媒介环境下的广播广告价值,并提出能够促使广播广告价值达到最大化的建议,以期对广播媒介在新媒介环境下寻求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陈继华[7](2016)在《黄梅戏传播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个剧种的传播史,就是一部剧种的发展史。纵观黄梅戏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黄梅戏剧种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剧种的发展走向和基本面貌。从舞台传播到大众传播,戏曲传播所采用的媒介都无一例外地为黄梅戏所采用,并且每一种方式都取得了多数地方剧种难以企及的成绩。本文运用传播学的方法,根据黄梅戏早期传播的地理走向和传播方式的不同分别对黄梅戏的水路传播、舞台传播、电影传播和电视传播等方面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力图阐明在不同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作用下黄梅戏艺术形态的变化和发展,以丰富和完善黄梅戏史研究。在封建正统文化的规范之下,黄梅戏常因出身不高、品格低下被官方归为“花鼓淫戏”一类予以禁演,官方文献多不记录;在民间语境中,能及时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生活和情感状态的“采荼调”却在鄂、皖、赣三省边界地区悄然兴起,并随着传播地域的变化而逐步形成富有各地特色的名称和剧目。通过对黄梅戏早期名称的发展变化和地域差异的对比,我们发现黄梅戏的早期传播主要是沿着鄂、赣、皖的长江水系而展开的,有着鲜明的“水路传播”特点。源自湖北黄梅的采茶小调沿江西向鄂中、南.向赣北、东向皖西,在皖江流域立足之后继续向苏、沪等地传播,发展成为横跨数省的大剧种。在水路传播过程中,黄梅戏完成了从说唱形态向剧种形态的转变,并影响和确立了鄂东打锣腔系和赣北采茶腔系、皖南花鼓腔系等多个剧种的风格和面貌。从地理范围的流布来看,黄梅戏的早期传播印证了“水路即戏路”的观点。任何传播活动都需要一定的传播主体,它是实施传播行为的组织或个人。戏曲演出作为群体传播活动,往往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将主流价值、群体意识、伦理规范等信息传播给受众。古代戏曲生存的民俗文化土壤更能体现出相对固定的族群意识、阶层意识和“社”、“会”意识。这也决定着戏曲舞台演出传播主体的群体性和组织性。民间会社组织、商帮团体和班社艺人等自然成为戏曲传播的主体力量。建国后,受时政影响,政府文化机构逐步发展成为戏曲传播的主体之一。本文以此为观照,结合黄梅戏的传播个性,同时也为避免与黄梅戏史研究内容的重合,将论述的重点放在黄梅戏发展过程中舞台传播主体的嬗变和发展上,以历时性的视角梳理出灯会、宗族、班社、商业组织和文化机构等主要的主体类型,兼论各传播主体的演出活动和传播场地。建国初期,黄梅戏凭借《天仙配》、《牛郎织女》、《夫妻观灯》、《女驸马》等经典电影享誉海内外,并直接催生了港台地区黄梅调电影这一独特的华语电影类型。从发展脉络上看,大陆地区建国初期的黄梅戏电影无疑具有开局之功,其后港台地区以香港邵氏电影公司为代表的“黄梅调电影”启而承之;改革开放之后,大陆地区黄梅戏电影再度兴起,并延续至今。通过陆港两地黄梅戏电影在故事主题的采用、经典剧目的改编、经典唱段的传唱、电影传统的分流和电影创作手法的运用等方面的对比,我们发现这两种电影形态遥相呼应,又各成一派,形成了黄梅戏电影传播的同质异构现象。同质化传播主要表现在两者以传统民间故事为内核,突出女性题材,对经典剧目和唱段不断地进行文化叠合,形成传统文化传播的共鸣现象;相异的是,两者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形态,大陆黄梅戏电影深受“影戏”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以影就戏”的半纪录片式电影风格,而港台黄梅调电影更过地受到好莱坞初期歌舞类型片的影响蜕变成为“以戏就影”的“港式好莱坞”电影形态。广播电视媒介的普及为黄梅戏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从最初的“黄梅戏戏曲教唱”、“经典唱段放送”发展为黄梅戏竞技类节目、综艺性专题节目、青年人才选拔与选秀,再到黄梅戏广播剧,建国后黄梅戏的广播形式和艺术形态获得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输电技术的发展和电视机的出现大力推动了黄梅戏的电视化进程,出现了黄梅戏舞台艺术(纪录)片、黄梅戏电视剧、黄梅戏电视专题片、黄梅戏电视综艺节目等四种主要的传播形态。尤其是黄梅戏电视剧的传播再一次将黄梅戏推到了高峰,并成为黄梅戏“梅开二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黄梅戏与广播电视的结缘,极大地拓展黄梅戏舞台的大众传播渠道,并衍生出唱片、磁带、录像带、数字光盘等不同固定介质的黄梅戏文化产品,形成了极富特色的黄梅戏传媒产业。
迟强[8](2015)在《数字报纸付费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受总体经济增长缓慢、新兴媒体的冲击以及信息传播与获取方式的改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报纸发行量、广告营收持续萎缩,读者大量流失,多项指标大幅下滑,报纸数字化转型的市场成效微弱,缺乏可持续盈利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数字报纸的付费墙战略在广泛市场范围内取得初步成功,为我国数字报纸运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数字化进程中付费墙战略是否适合中国报纸?是否能成为报纸新商业模式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付费墙战略报媒将会产生哪些变革与创新?正所谓知困而学,这些均构成了研究的起点。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围绕付费墙构建的商业模式的研究价值绝不在于简单的模式照搬或技术性搭建,而在于背后整个报媒的市场化、数字化转型和互联网思维与运作。本文以数字报纸付费墙的构建与运营为主要研究主体,紧密观照、研讨中西方数字报纸的运营实践,将付费墙置于报媒商业模式的系统构建中,按照“理论综述”、“现状表现”、“原因与评价”、“学习借鉴”、“反思与构建”的研究思路进行。具体写作思路与内容遵循以下逻辑结构展开:1.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数字报纸发展与付费墙构建的研究。首先是对我国数字报纸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包括数字报纸初创期(1993—1998)、新闻网站的兴起(1999—2004)、数字报业与全媒体融合的探索(2005—2012)以及近年来报媒数字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其次,对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主要包括以《温州日报》为代表的地方性报媒的尝试、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央级报媒修订与调整的付费墙策略、财经类数字报纸付费墙实施情况以及报媒新产品的付费墙情况及运营表现。2.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中的问题与影响因素。本文认为,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中的问题主要可概括为五方面,一是网上信息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付费墙条件缺失;二是付费内容缺乏独特性与竞争力,难获读者认同认购;三是将付费墙概念等同于“付费订阅”,实施策略单一;四是数字报纸建构平台老旧,与其他融合性平台配合失误;五是推介手段单一,缺乏有效宣传策略。随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对制约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3.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的发展及对中国报纸的启示。本部分内容首先对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了《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为代表的财经报纸以及《纽约时报》付费墙的尝试与成功。其次,探讨了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最后以“5P”(用户洞察、新闻产品、内容呈现、价格策略、促销推广)为框架分析了对中国报纸的启示。4.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的战略与策略思考。付费墙不应只被视为是数字报纸的收入模型之一,围绕付费墙的适用问题以及如何构建,必须要有商业模式的整体架构支撑。本部分首先站在商业模式视角分析了数字报纸设置付费墙的战略环境、免费模式或付费模式的战略选择,并提出了构建付费墙的五大战略核心要素。最后,围绕产品和服务、目标用户、收入模型、价值评估和资源型平台这五大战略要素阐述了数字报纸付费墙的构建策略。在政策、市场、技术和资本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呈现诸多走势和变局。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成熟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特别是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强大的整合功能和扩张性,报业迎来裂变、重组和创新的契机。对数字报纸付费墙的研究,是建立于好的新闻产品应该获得尊重和获取价值这一基本认知之上,旨在为报媒积极探寻基于新闻产品价值之上的多种盈利模式,由此力求带动整体报媒商业模式的创新与经营发展的变革性探索,为建立健全报媒准入和退出机制、科学配置报刊资源提供依据,从而提升报媒竞争力,推动报业与互联网等新兴产业近一步实现功能聚合、跨界整合,以实现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的发展目标。
郝婷[9](2015)在《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研究》文中认为现代文化市场的建设进程受到文化体制改革的强力推动,本质上是制度变迁的过程,现代文化市场的制度变迁就是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制度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现代文化市场建设发展规律的制度设计与完善过程,科学的文化制度设计是建设我国现代文化市场的根本保障。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现代文化市场制度变迁的历程、特点与阻力,探讨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市场以及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基本制度架构,为现代文化市场的建设与完善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宏观经济背景、以党和国家对“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重大需求为政策背景、以当前我国文化市场建设中存在的政策不足及制度需求为现实背景,采用文献调研、制度分析、政策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现代文化市场的内涵、特征及其构成要素、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的内涵及构成、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研究的必要性及理论框架,借鉴新制度经济学中经济制度的“三角结构”,构建了现代文化市场的制度多边形分析框架,通过对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市场制度及企业制度的分析,明确了应从准入制度、监管制度、信用制度三个方面对政府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从市场主体、交易方式、外部治理及流通组织四个方面对市场制度进行完善,从企业产权制度、公司治理结构及企业内部市场化三个方面对企业制度进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市场及企业三者之间关系的完善,提出了要建立政府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完善市场主体准入退出制度、改革文化市场监管执法体制以及建立社会组织职能承接机制等具体对策。
陈丽君[10](2015)在《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媒体生存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感受到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艺术媒介、文艺样式、传播方式等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围绕着这些变化,理论界已从多方面做出了广泛而多元的考察。但这些考察,总体上看,大多集中于媒体本身的功能比较或传播方式的变异,所涉及的内容也比较芜杂,从电影、电视、动漫、广告、景观设计、手机到互联网上出现的一切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相关的新现象。本论文的研究,拟回避这种局部性的、分散的言说,而是从电视媒体的角度,整体地侧重探索新媒体语境下的电视的生存策略,诸如,新媒体时代到来后,传统的电视媒体遭遇到哪些挑战,现有的电视媒体已经做过哪些应战,未来电视媒体还有哪些可能性走向或拓展空间,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可能发生的融合、互动,等等。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包含以下三个层次:首先,厘清新媒体语境这个大的研究背景。严格地说,正是新媒体资源本身和生活于新媒体时代的人的状态共同构成了所谓的“新媒体语境”。所以,考察新媒体语境,实即考察究竟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构成了怎样样的媒体环境,以及这种新环境会对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产生哪些影响等诸问题。其次,考察电视这个虽然问世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已经被归为“传统媒体”的传播平台,在新媒体时代下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处境。在既往的漫长的电视实践中,“电视”已经形成了设备终端(即电视机)、媒介载体(与报纸、广播并称为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和传播内容(即新闻、信息及文艺等电视节目)这三重相对集中的所指。而面对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每重所指都需要发生变革和发展,才能不被淘汰。由此,我们看到,一方面,电视本身也“新媒体化”,如数字电视、云媒体电视等也实现了新媒体的诸多功能;另一方面,电视仍然坚守着作为视听介质的单纯的媒体本性。或者说,在众多新媒体的冲击中,电视依然要保持视听内容主要供给者的身份和地位。所以,我们第二层所要讨论的话题实即,作为传统的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占主流地位的视听媒体,电视所面临的新媒体的冲击是怎样的,是否依旧有生存空间,又是否可能发现新的机遇?再次,在电视所拥有的视听内容供给中,我们将电视的视听内容划分出三个大类,即新闻类、信息服务类以及文艺类,本文认为,在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博弈中,最能突出重围的,是文艺类,即电视文艺。这是因为,新闻类、信息服务类的内容主要满足的是受众的功利性需求,如认知、价值接收与判断、工作、生活欲求等。特殊的内容特性,更多地决定了这类内容的存在、生产、传播。而文艺类电视内容,因为主要是为了满足受众的娱乐、审美和情感这类精神性需求,因此,跟电视文化、艺术本身更密切相关,且不易受非电视性的因素影响。因此,我们侧重研究讨论这类电视内容,尤其是大众娱乐类,文化艺术类和影视剧类等三种电视内容样态在新媒体语境下所面临的考验、目前的成败得失以及可以采取的策略、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等,总之,为作为纯视听内容供给的电视媒体寻找更宽广的发展道路,这也是本篇论文的研究出发点也是最终目的。
二、立足播出 兼顾影视——从《北京广播电视报》的改版看依附性媒体的突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足播出 兼顾影视——从《北京广播电视报》的改版看依附性媒体的突围(论文提纲范文)
(1)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选题缘由、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思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报纸传播初占主导地位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26-1949) |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中的宁夏及其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
一、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以及初始形成 |
二、宁夏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
第二节 1926-194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中山日报》《贺兰》等报刊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为期几个月的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
第三节 报纸传播网络初占主导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呈现 |
一、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和构建生成的历史意义 |
二、制约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 |
第二章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49-1979) |
第一节 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
一、独特的空间再生产: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
第二节 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1949-1979年间宁夏6份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
三、电视新闻传播实践 |
第三节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剖析 |
一、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
二、媒体制度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 |
三、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制约与支撑 |
第三章 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79-2003) |
第一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实践 |
一、以党报为首、以其他报纸为补充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宁夏无线广播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三、宁夏无线、有线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 |
四、1998-2003年间宁夏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第二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逐层呈现 |
一、多元报纸传播网络 |
二、无线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广播传播网络 |
三、有线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电视传播网络 |
四、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媒体传播网络 |
第三节 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分析 |
一、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
二、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形象的重大建构 |
三、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 |
第四章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2003-2018) |
第一节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宁夏以党报为首、以都市报为重要支撑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2003-2018年间宁夏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以新闻网站和手机报为代表的宁夏新媒体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
二、以媒体微博、媒体微信为代表的宁夏新新媒体的发展及问题 |
第三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解析和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 |
二、宁夏大众传媒在媒介融合面向中的探索与实践 |
第四节 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的逐层呈现 |
一、宁夏报纸传播网络中都市报的影响力渐次衰退 |
二、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不再居于主导位置,影响力不断收缩 |
三、新媒体传播网络曾迅速发展,不断扩张,现在又逐渐归于平淡 |
四、新新媒体传播网络不断应用新媒介,影响力却始终有限 |
第五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全景式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 |
一、整体性结构特征 |
二、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双重影响 |
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冲击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当代启示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清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湖南经视整合营销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2章 湖南经视整合营销传播的背景与环境分析 |
2.1 湖南经视营销传播历经湖南广电三轮整一分体制改革 |
2.1.1 第一阶段:横空出世的创业成长期 |
2.1.2 第二阶段:三军会师的整合拓展期 |
2.1.3 第三阶段:改革重造的转型发展期 |
2.2 湖南经视整合营销传播环境SWOT分析 |
2.2.1 优势:极具创新内容生产力的主流公信平台 |
2.2.2 劣势:体制约束导致人事管理机制落后 |
2.2.3 机遇:新行业拓展机遇推进企业化改革 |
2.2.4 挑战:新媒体冲击下市场化竞争加剧 |
2.3 湖南经视整合营销传播受众分析 |
2.3.1 受众人口统计学特征 |
2.3.2 受众媒介接触特征 |
2.3.3 受众心理及偏好 |
第3章 湖南经视整合营销传播基本模式与传播特点 |
3.1 湖南经视整合营销传播的基本模式 |
3.1.1 基于观众与广告主的双用户定位模式 |
3.1.2 组合构建品牌价值体系的横向整合模式 |
3.1.3 逐步打造全媒体营销的纵向延展模式 |
3.2 湖南经视整合营销传播的传播特点 |
3.2.1 目标性:用户思维确定频道定位与编排 |
3.2.2 统一性:整合传播渠道并统一传播口径 |
3.2.3 动态性:应对市场变化下的内容式营销传播转变 |
第4章 湖南经视整合营销传播的借鉴与不足 |
4.1 湖南经视整合营销传播的成功借鉴 |
4.1.1 台网融合:变单一媒体为互动平台 |
4.1.2 制播分离:打造“经视制作”品牌IP |
4.1.3 “合伙人模式”打开传统广告营销新市场 |
4.1.4 公司化运行开拓“电视+”跨界营销传播新领域 |
4.2 湖南经视整合营销传播中的问题与不足 |
4.2.1 电视受众与目标用户的不匹配 |
4.2.2 缺乏新技术专业人才和先进的人力管理机制 |
4.2.3 内容制作与营销传播之间的责权利问题 |
第5章 地方电视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的发展对策 |
5.1 明晰定位:挖掘地方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
5.2 内部创业:创建以人为本的内部创业创新机制 |
5.3 外部整合:融媒模式+互联模式 |
5.4 价值延伸:打造媒体品牌IP可持续发展 |
5.5 产业拓展:在行业红利中尝试产业运营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湖南经视整合营销传播受众问卷调查 |
致谢 |
(3)自媒体成长性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与创新 |
1.2 文献综述 |
1.2.1 自媒体研究综述 |
1.2.2 成长性研究综述 |
1.2.3 媒体成长研究综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2 理论基础 |
2.1 企业资源成长理论 |
2.1.1 潘罗斯企业资源成长理论 |
2.1.2 发展企业资源成长理论 |
2.2 企业成长阶段理论 |
2.2.1 企业成长阶段理论概述 |
2.2.2 企业成长阶段的划分 |
2.3 泛资本理论 |
2.3.1 泛资本理论概述 |
2.3.2 七类企业成长资源 |
3 自媒体成长基本范畴与理论框架 |
3.1 自媒体的概念辨析与特征分析 |
3.1.1 自媒体的定义与分类 |
3.1.2 自媒体的特征 |
3.2 发展视域下的自媒体成长 |
3.2.1 自媒体成长简史 |
3.2.2 自媒体成长与自媒体成长性 |
3.2.3 自媒体量成长构成及其规律 |
3.2.4 自媒体质成长构成及其规律 |
3.2.5 自媒体生态成长构成及其规律 |
3.3 自媒体QQE成长理论框架 |
3.3.1 自媒体成长资源 |
3.3.2 自媒体成长阶段 |
3.3.3 自媒体成长路径 |
3.3.4 自媒体成长模式 |
3.4 自媒体成长与融资 |
3.4.1 自媒体融资现状 |
3.4.2 自媒体成长与分阶段融资需求 |
4 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识别 |
4.1 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采集与整理 |
4.1.1 研究方法:扎根理论 |
4.1.2 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元采集 |
4.1.3 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整理 |
4.2 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筛选 |
4.2.1 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预试问卷 |
4.2.2 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筛选 |
4.3 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检验 |
4.3.1 信度检验 |
4.3.2 效度检验 |
4.3.3 确立《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集》 |
5 自媒体成长性实证评价 |
5.1 构建自媒体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 |
5.1.1 《自媒体QQE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 |
5.2 自媒体成长性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5.2.1 层次分析法及其改进 |
5.2.2 层次分析法计算过程 |
5.2.3 层次总排序 |
5.3 自媒体成长性评价样本与方法 |
5.3.1 自媒体成长性评价样本 |
5.3.2 自媒体成长性评价方法说明 |
5.4 自媒体成长性实证评价结果与分析 |
5.4.1 自媒体成长性实证评价过程 |
5.4.2 自媒体成长性实证评价结果与分析 |
6 自媒体成长性预测 |
6.1 自媒体成长性预测必要性分析 |
6.1.1 自媒体成长性预测的必要性 |
6.1.2 自媒体成长性预测的可行性 |
6.1.3 自媒体成长性预测流程 |
6.2 自媒体成长性预测方法与设计 |
6.2.1 预测方法概述 |
6.2.2 简述灰预测方法 |
6.2.3 灰预测模型的建模与检验 |
6.3 自媒体成长性预测与分析 |
6.3.1 自媒体成长性预测指标:WCI |
6.3.2 自媒体成长性预测过程与结果 |
6.3.3 自媒体四类成长曲线 |
7 自媒体成长策略分析 |
7.1 自媒体成长策略 |
7.1.1 种子期自媒体的生存策略 |
7.1.2 创业期自媒体的成长资源革新策略 |
7.1.3 成长期自媒体的生态架构策略 |
7.2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附录 |
附录1:自媒体融资现状 |
附录2:22位受访者基本信息汇总 |
附录3:《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预试问卷》 |
附录4:《自媒体QQE成长性评价指标》模糊评价参考 |
附录5:自媒体成长性一级模糊评价与二级模糊评价值 |
附录6:《自媒体QQE成长性评价指标》指标测量来源 |
附录7:“毒舌电影”微信端日传播数据(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 |
附录8:42个自媒体微信传播力指数(2015-2016上/下半年度WCI值) |
附录9:42个自媒体成长性预测模型 |
(4)媒体融合环境下电视真人秀的创制及生态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目的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媒体融合的相关研究 |
(二)电视真人秀节目本位分析的研究 |
(三) 电视产业的相关研究 |
(四)受众文化和其他的融合研究 |
第二章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真人秀节目的界定 |
第二节 第一阶段:媒介技术与电视真人秀的融合 |
(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源起背景 |
(二)早期电视真人秀的开创与特点 |
第三节 第二阶段:电视产业化与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融合 |
(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背景 |
(二)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的跌宕起伏 |
(三)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的产业化趋势 |
第四节 第三阶段:跨媒介资本与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融合 |
(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繁荣发展的背景 |
(二)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的政策环境 |
(三)电视真人秀节目与媒介资本的融合——模式化发展 |
本章小结 技术、产业和资本的融合带来了对人控制的升级 |
第三章 媒体融合视域下的电视业态发展 |
第一节 电视媒体融合的概念厘定 |
第二节 媒体融合的驱动力研究 |
(一)技术裂变 |
(二)产业链升级 |
(三)政策规制 |
第三节 文化融合下的价值浮现 |
(一)新文化文本的建立 |
(二)网络文化对现实生活的代偿性满足 |
第四节 电视业态的融合之困 |
(一)法制与管理困局 |
(二)规避缺陷与风险的被动转型 |
(三)传统电视媒体资金渠道单一 |
第五节 媒体融合语境下的电视实践 |
(一)内容的融合——提供好的服务和内容,激活个人热点 |
(二)渠道的融合——立体架构,蓄积商业价值 |
(三)营销的融合——多渠道分发,将终端入口转变为服务入口 |
(四)平台的融合——基于用户体验,嫁接多维度的平台 |
(五)管理的融合——开放门户,实现社会资源的重置 |
本章小结 媒体融合趋势增强了电视媒体的传播矩阵 |
第四章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受众研究 |
第一节 媒体融合环境下的电视受众流变及融合 |
(一)媒体融合环境下电视节目播出模式的变化 |
(二)媒体融合环境下电视节目受众的变化 |
(三)媒体融合环境下受众接触媒介的流动与互补 |
第二节 麦奎尔理论下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分析 |
(一)电视真人秀节目受众的结构性特点 |
(二)电视真人秀节目受众的行为性特点 |
(三)电视真人秀节目受众的社会性特点 |
本章小结 从被动型向生产型受众的转变 |
第五章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创制 |
第一节 真人秀节目的类型创制 |
(一)演播室类与户外类真人秀节目的创新 |
(二)素人类和明星类真人秀节目的创新 |
(三)网络自制真人秀节目的创新以及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应对 |
(四)国外真人秀节目的创新 |
第二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季播创作模式 |
(一)季播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 |
(二)季播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典型收视 |
(三)季播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新趋势 |
第三节 新政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编排制作 |
(一)电视市场的竞争与政策调控 |
(二)新政引流下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收视 |
(三)新政调控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编排与创制 |
第四节 网台关系变迁下的真人秀节目创制 |
(一)网台关系变迁,竞合趋势显着 |
(二)共建网台传播矩阵,彰显规模传播效应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推广营销创新 |
第一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广告营销创新 |
(一)电视真人秀广告营销的新范式 |
(二)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广告——从植入到融入 |
(三)广告与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整合营销创新 |
第二节 科特勒营销理论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创新推广 |
(一)真人秀节目的社交性和交互性推广 |
(二)时移收视习惯下的真人秀节目推广 |
(三)提高用户体验满足个性化需求 |
本章小结 双向互动的用户体验真正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和选择权利 |
第七章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产业生态格局研究 |
第一节 电视媒体的产业生态格局变迁 |
(一)新媒体崛起前的电视媒体产业生态格局 |
(二)新媒体发展下的电视媒体生态格局裂变 |
第二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全产业链的开发 |
(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网络状产业链搭建 |
(二)电视真人秀节目产业链的IP化效应 |
第三节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版权保护与国际化境遇 |
(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侵权界定 |
(二)电视业界对真人秀节目的侵权认识 |
(三)电视真人秀节目侵权频发的原因 |
(四)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国际化生存境遇 |
本章小结 电视真人秀节目产业生态格局的失序与重建 |
参考文献 |
深度访谈名单 |
部分采访、谈话摘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媒介技术、空间与权力控制游戏 ——中国大陆电视事业规制的结构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概念与框架的界定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框架 |
第四节 论文创新与不足 |
(一) 论文创新 |
(二) 论文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特殊情境建构下的电视事业规制体制 |
第一节 特殊的国家-社会-市场空间结构 |
第二节 中国特殊政治结构对规制体制框架的构建 |
第三节 政府主导市场化改革的非预期性后果 |
第二章 中国电视技术形态的潜能及其边界 |
第一节 党和政府主导下的宣传技术体系 |
(一) 党和政府主导下的技术引进与技术自主化 |
(二) 传输技术的发展与接受设备的普及 |
(三) 新电视技术浪潮的到来 |
第二节 电视事业规模与容量的增长 |
(一) 传输与覆盖的扩展 |
(二) 频道资源的增加与内容资源的丰富 |
第三节 电视事业主体性空间的边界 |
(一) 自主运作空间的扩大与经济独立性的增长 |
(二) 一种合法化政权的有效技术手段 |
第三章 对电视事业空间的策略性规制 |
第一节 监管机制内部的二元张力 |
(一) 单位化制度:一种对政治风险的有效管控 |
(二) 市场化策略:市场经济下的双赢抉择 |
(三) 一个微妙的"二元悖逆"命题 |
第二节 互联网的渗透与区隔管理 |
(一) 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电视事业及其边界的冲击 |
(二) 互联网渗透引发的多元结构重组及其后果 |
(三) 对电视事业空间结构可控可管的区隔管理 |
第三节 属地分治与分散风险 |
(一) 电视事业中属地分治策略的确立 |
(二) 属地化分治的客观多元化市场效果 |
(三) 属地化分治作为分摊政治风险与获取政治增益资产的统一 |
第四章 中国电视事业规制体制的结构性机会 |
第一节 一种全新的媒介环境与一个有限的博弈空间 |
(一) 中国情境下电视体制的市场化与去管制化 |
(二) 有限博弈空间的出现 |
第二节 电视体制开放性与规制变量的产生 |
(一) 业务主体从"国家"扩展到"国家-社会" |
(二) 规制体制内部结构变量的多元化 |
第三节 监管理性的局限性及其动力空间 |
(一) 新媒体环境下监管体制效用的有限性 |
(二) 游离在监管体制边缘的发展活力 |
结语 一种脆弱的平衡之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新媒介环境下广播广告的价值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媒介环境下广播广告的转型 |
1.1 新媒介环境对广播广告的影响 |
1.1.1 新媒体挤压广播广告市场 |
1.1.2 促使广播将注意力投向移动收听人群 |
1.1.3 媒介品质提升对广播广告提出更高要求 |
1.1.4 增强了受众的自主性 |
1.2 新媒介环境下广播广告的转型特点 |
1.2.1 追求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完美结合 |
1.2.2 结合自身特点选择相应的经营模式 |
1.2.3 注重发挥广告的功能优势 |
第二章 新媒介环境下广播广告价值取向分析 |
2.1 经济价值 |
2.1.1 有利于品牌的树立 |
2.1.2 促进市场良性竞争,提高民众消费质量 |
2.1.3 引导消费理念,培养消费习惯 |
2.1.4 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
2.2 人文价值 |
2.2.1 引导社会舆论 |
2.2.2 影响生活方式 |
2.2.3 关照社会情绪 |
2.2.4 审美价值 |
第三章 新媒介环境下广播广告价值追求现状分析 |
3.1 广播广告价值追求片面化的表现 |
3.1.1 商业广告伦理失范 |
3.1.2 非营利广告严重缺乏 |
3.1.3 缺乏创意制作粗陋 |
3.2 广播广告价值追求片面化的危害 |
3.2.1 对于广播媒介自身的负面作用 |
3.2.2 对于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 |
第四章 新媒介环境下广播广告价值重构策略 |
4.1 转变广播广告价值认知 |
4.1.1 经济价值应放眼长远 |
4.1.2 人文价值应重点关注 |
4.2 改进广播广告营销理念、模式 |
4.2.1 采用先进的广播广告营销理念 |
4.2.2 运用灵活的广告营销模式 |
4.3 优化广播广告创意制作 |
4.3.1 广告定位精准化 |
4.3.2 创意制作精细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黄梅戏传播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黄梅戏发展概况 |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戏曲传播研究的开拓与发展 |
(二)黄梅戏传播研究的兴起、发展与缺失 |
第一章 黄梅戏早期名称演变与水路传播 |
第一节“一戏多称”:黄梅戏的名称演变与区域传播 |
一、黄梅戏名称的纵向考察 |
二、黄梅戏早期名称与传播形态 |
三、黄梅戏早期名称的地域差异 |
第二节 早期黄梅戏的水路传播路线与花鼓采茶剧种的生成 |
一、“西向传播”与湖北打锣腔的生成 |
二、“南向传播”与赣北采茶戏的出现 |
三、“东路传播”与黄梅戏剧种的形成 |
第二章 从灯会传播到节庆展演:黄梅戏舞台传播主体的嬗变和发展 |
第一节 戏曲舞台传播的两点认识 |
一、戏曲舞台传播的基本特征 |
二、戏曲舞台传播主体的界定 |
第二节 黄梅戏舞台传播主体的主要类型 |
一、灯会传播与乡村草台 |
二、宗族传播与祠堂戏台 |
三、职业班社与商业戏园 |
四、时政助推与节庆展演 |
第三章 坚守与突破:两种黄梅戏电影形态的同质异构 |
第一节 大陆黄梅戏电影与港台黄梅调电影 |
一、大陆黄梅戏电影的兴起与发展 |
二、港台黄梅调电影的盛衰 |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坚守:黄梅戏电影传播的同质化现象 |
一、民间故事与女性主题的融合 |
二、经典剧目的改编与叠合 |
三、黄梅戏经典唱段的“翻译”与扩散 |
第三节“戏”与“影”的各自诠释 |
一、“以戏观影”:“影戏传统”与大陆半纪录片式黄梅戏电影 |
二、“以戏就影”:“港式好莱坞”与港台黄梅调电影类型 |
第四章 “声屏移植”与黄梅戏的广播电视形态 |
第一节 黄梅戏与广播电视 |
一、黄梅戏广播的兴起与发展 |
二、黄梅戏电视形态的类型 |
第二节 黄梅戏的音响化、音像化与歌曲化 |
一、黄梅戏的音响化 |
二、黄梅戏的音像化 |
三、黄梅戏的歌曲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安徽省黄梅戏传统剧目概览 |
附录二 黄梅戏(调)电影统计表 |
附录三 黄梅戏广播电视大赛统计表 |
附录四 黄梅戏电视剧统计表(不含黄梅戏舞台电视片) |
附录五 1998—2005 年黄梅戏VCD碟片拍摄情况统计表 |
附录六1980年代创作的黄梅歌主要作品统计表 |
附录七 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展演剧目汇总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承担项目及获奖情况 |
(8)数字报纸付费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数字报纸研究综述 |
1.2.2 付费墙研究综述 |
1.3 关键概念界定 |
1.3.1 数字报纸 |
1.3.2 付费墙 |
1.3.3 商业模式 |
1.4 研究思路、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4.2 理论工具 |
1.4.3 研究方法 |
2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数字报纸发展与付费墙构建 |
2.1 我国数字报纸发展历程 |
2.1.1 数字报纸初创期(1993—1998) |
2.1.2 新闻网站的兴起(1999—2004) |
2.1.3 数字报业与全媒体融合的探索(2005—2012) |
2.1.4 报媒数字新产品的不断涌现(2012至今) |
2.2 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现状 |
2.2.1 温州日报为代表的地方性报媒的尝试 |
2.2.2 《人民日报》构建与调整的付费墙策略 |
2.2.3 财经类数字报纸付费墙实施情况 |
2.2.4 “上海观察”为代表的报媒新产品的付费墙 |
3 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中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
3.1 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中的问题 |
3.1.1 网上信息产权意识不强,新闻产品缺少保护 |
3.1.2 付费内容缺乏独特性与竞争力,难获读者认同、认购 |
3.1.3 将付费墙概念等同于“付费订阅”,实施策略单一 |
3.1.4 建构平台老旧,与其他融合性平台配合失误 |
3.1.5 推介手段单一,缺乏有效传播策略 |
3.2 制约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宏观层次分析:我国传媒制度管理与市场走向 |
3.2.2 中观层次分析:报媒与新媒体在新闻消费领域的竞合关系 |
3.2.3 微观层次分析:我国报媒具体付费墙策略 |
4 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报纸的启示 |
4.1 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的发展历程 |
4.1.1 《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财经报纸率先设立付费墙 |
4.1.2 《纽约时报》付费墙的尝试与成功 |
4.1.3 其他地方性报纸付费墙的构建 |
4.2 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
4.2.1 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面临的挑战 |
4.2.2 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的发展趋势 |
4.3 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对中国报纸的启示 |
4.3.1 基于数据分析的用户洞察(People) |
4.3.2 积极创新有价值的新闻产品(Product) |
4.3.3 多元化平台之上的内容呈现(Presentation) |
4.3.4 自选套餐式的价格策略(Price) |
4.3.5 迎合目标用户体验需求的促销推广(Promotion) |
5 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的战略与策略思考 |
5.1 商业模式视角下数字报纸构建付费墙的战略思考 |
5.1.1 战略环境:传媒规制、版权管理的优化完善 |
5.1.2 战略抉择:免费模式还是付费模式 |
5.1.3 战略实施:构建付费墙模式核心要素 |
5.2 构建付费墙策略之一:优化产品和服务 |
5.2.1 理念认知升级:从次级产品到核心产品 |
5.2.2 产品形态创新:从数字报纸到报媒新产品 |
5.2.3 产品服务拓展:从新闻资讯到综合服务 |
5.3 构建付费墙策略之二:打造“用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 |
5.3.1 定位目标用户,培养利基市场 |
5.3.2 重视用户参与、体验和协同式生产 |
5.4 构建付费墙策略之三:制定科学收入模型 |
5.4.1 付费墙模式的合作共建 |
5.4.2 并行不悖的广告营收新战略 |
5.4.3 积极构建多元化收入模型 |
5.5 构建付费墙策略之四:完善价值评估 |
5.5.1 需升级的出版质量评估 |
5.5.2 品牌价值评估 |
5.5.3 财务管理与资产价值评估 |
5.6 构建付费墙策略之五:打造资源型平台 |
5.6.1 复制式平台的升级改造 |
5.6.2 新创式资源型平台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现代文化市场制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
1.2.2 关于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的研宄 |
1.2.3 关于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企业制度的研宄 |
1.2.4 研宄述评 |
1.3 研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及局限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局限 |
2 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研宄范畴及理论基础 |
2.1 研宄范畴界定 |
2.1.1 现代文化市场的内涵、特征及分类 |
2.1.2 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的内涵 |
2.2 研宄的理论基础 |
2.2.1 文化产业理论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2.2.4 现代产权理论 |
3 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研宄框架的构建 |
3.1 经济制度的“三角结构” |
3.1.1 府的性质 |
3.1.2 市场的性质 |
3.1.3 企业的性质 |
3.2 三种交易方式之间的关系 |
3.2.1 政治型交易与市场交易的关系 |
3.2.2 政治型交易与企业内交易的关系 |
3.2.3 企业内交易与市场交易的关系 |
3.3 制度三角在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研究中的运用 |
3.3.1 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研究的三角框架 |
3.3.2 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研究框架的扩展 |
4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研宄 |
4.1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的供求分析 |
4.1.1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需求的形成 |
4.1.2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的供给分析 |
4.1.3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的需求分析 |
4.1.4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的非均衡 |
4.2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变迁的方式 |
4.2.1 初级行动集团与次级行动集团相配合 |
4.2.2 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并行 |
4.2.3 中央制度变迁与地方制度变迁相结合 |
4.3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设计的原则 |
4.3.1 效率提高原则 |
4.3.2 社会公平原则 |
4.3.3 职权法定原则 |
4.3.4 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原则 |
4.4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的完善建议 |
4.4.1 完善准入制度 |
4.4.2 改革监管制度 |
4.4.3 构建信用制度 |
5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市场制度研究 |
5.1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市场制度设计的具体目标 |
5.1.1 文化市场的主要功能 |
5.1.2 市场制度设计的目标 |
5.2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市场制度设计的制度准备 |
5.2.1 市场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 |
5.2.2 市场制度设计的基本前提 |
5.3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市场制度完善的路径选择 |
5.3.1 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
5.3.2 实现非人格化交易方式 |
5.3.3 健全文化市场中介机构 |
5.3.4 完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 |
6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企业制度研究 |
6.1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企业制度改革的逻辑程序 |
6.1.1 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的起点 |
6.1.2 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前提 |
6.1.3 明确国有文化产权权利主体 |
6.1.4 建立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 |
6.2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企业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6.2.1 产权制度有效性不足 |
6.2.2 公司治理结构待完善 |
6.2.3 企业内交易费用过高 |
6.3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企业制度完善的路径选择 |
6.3.1 健全文化企业产权制度 |
6.3.2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
6.3.3 促进企业内部市场化 |
6.4 国有文化企业制度改革的案例分析 |
6.4.1 国有文化企业基本情况 |
6.4.2 不同类型国有文化企业制度改革经验 |
6.4.3 *国有文化企业制度改革经验总结 |
7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市场及企业三者关系的完善 |
7.1 政府、市场及企业关系完善的基础条件 |
7.1.1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7.1.2 解决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7.1.3政企分开实现“两权分离” 139 |
7.2 政府、市场及企业关系完善的具体对策 |
7.2.1 建立政府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
7.2.2 完善市场主体准入退出制度 |
7.2.3 改革文化市场监管执法体制 |
7.2.4 建立社会组织职能承接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媒体生存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媒体语境”界定 |
第一节 “新媒体”概念辨析 |
第二节 “新媒体”语境构成中的主体—“人”的特点分析 |
第三节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的三重所指 |
第二章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
第一节 “三网融合”的意义 |
第二节 视听新媒体给电视带来的新挑战 |
第三章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的生存空间 |
第一节 习惯性与便捷性:电视的两个微弱优势 |
第二节 家庭性与视觉舒适度:电视的“独特”优势 |
第三节 伴随性:电视生存的一种路径 |
第四节 内容权威性:电视的核心竞争力 |
第四章 电视生存策略之拥抱新媒体 |
第一节 新机遇:受众接触点的增加 |
第二节 新手段:新媒体技术催生的新可能 |
第三节 新阵地:新媒体营销 |
第四节 新周期:电视节目生命的延长 |
第五章 电视生存策略之融入新媒体 |
第一节 新平台:网络电视台 |
第二节 新格局:互联网电视 |
第六章 电视文艺:新媒体语境下电视生存的主要形态 |
第一节 传统电视功能的此消彼长 |
第二节 新媒体语境下“影视剧类”、“文化艺术类”节目考察 |
第七章 大众娱乐类节目:新媒体语境下最为活跃的电视实践 |
第一节 提供娱乐:电视的优势 |
第二节 娱乐节目的范围和类型演变 |
第三节 节目模式的引进 |
第四节“大片化”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四、立足播出 兼顾影视——从《北京广播电视报》的改版看依附性媒体的突围(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D]. 张学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2]湖南经视整合营销传播研究[D]. 汤洁. 湖南大学, 2017(01)
- [3]自媒体成长性实证研究[D]. 黄丽媛. 武汉大学, 2017(06)
- [4]媒体融合环境下电视真人秀的创制及生态格局研究[D]. 李灿. 上海大学, 2017(06)
- [5]媒介技术、空间与权力控制游戏 ——中国大陆电视事业规制的结构弹性研究[D]. 郑春风.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1)
- [6]新媒介环境下广播广告的价值重构[D]. 王晏如. 山西大学, 2016(06)
- [7]黄梅戏传播形态研究[D]. 陈继华.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8)
- [8]数字报纸付费墙研究[D]. 迟强. 武汉大学, 2015(01)
- [9]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研究[D]. 郝婷. 武汉大学, 2015(07)
- [10]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媒体生存策略研究[D]. 陈丽君. 南京艺术学院, 2015(05)
标签:自媒体论文; 大众传播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网络与新媒体论文;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