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畜牧扶贫开发大有可为(论文文献综述)
李燕燕[1](2022)在《我从村子来,回到县城去》文中研究表明注:标题中的"我",是自上世纪末开始,从村子里考进大城市、读完书又回到老家县城的一群大学生。他们在县城的工作,大多是有编制的,比如公务员、教师等等,也不乏回乡创业的"体制外",当然,还有许多"特殊情况"。村子,县城,来路与归途。这个非虚构,写的正是这群人这些年的来来去去。
张进华,赵敏,赵曼曼[2](2021)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乡村电商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以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需要推进乡村电商的持续发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数字经济时代,无论是传统的农业企业、还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是新兴的电商企业,对于"本土化"乡村电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该类人才无论是"量"还是"质"都严重不足,已成为当前影响毕节地区乡村电商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以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区域职业教育专业优势,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政行校企协同育人,紧扣区域经济,服务三农,积极探索区域乡村电商人才培养的路径,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陈思侠[3](2021)在《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酒泉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酒泉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在逆境中拼搏奋进、在困局中孕育新机、在发展中赢得突破的五年。五年来,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酒泉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
李姣琦,朱新杰[4](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建功立业、大有可为的大舞台。基于乡村振兴的背景,在分析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创新的必然性以及模式创新的四项原则目标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经验教学+锦上添花"模式、"空白教学+雪中送炭"模式、"线下教学+线上实践"模式等三种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模式。
张珍[5](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先后出台各项政策战略来推动农村的发展,如以农促工、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四化同步”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等战略。这些农村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政策依据,还为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机遇。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专门服务于乡村发展的特色教育类型,有责任和义务为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与技术保障,从而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该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内外部规律与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运用历史文献法和比较法,依据时间顺序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年)、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与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在全面梳理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后,我们更加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正确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笔者以开阳县和睢宁县为个案分析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发现农村职业教育需求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外部之限与内部之困,外部之限主要包括:经费投入不足、多头管理的纷争与师资力量薄弱;内部之困主要包括:教育形态的模式单一、涉农专业的“缺位”与培训方式的单一。究其原因,主要归咎于农村职业教育思维理念的滞后、办学主体的单一化与法律供给不足。基于以上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改革,以期探索出一条服务乡村振兴的最佳路径。首先,要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其次,农村职业教育要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农村职业教育要创新培训方式。
沈吉[6](2020)在《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研究》文中认为论文旨在通过探索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从而在一定范围内解决精准扶贫的问题,重点落在如何服务上,而不是某个研究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或者机制。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精准扶贫战略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过渡之年。扶贫阶段的推进,伴随着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职业教育帮扶贫困地区劳动素质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扶贫阶段的推进,伴随着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职业教育帮扶贫困地区劳动素质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论文第一、二章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现有国内外文献资料,对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以协同理论为基础,探索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架构。基于对当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案例的文本分析,为了更有针对性的提升职业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科学化水平,论文除了从相对宏观的角度对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整体结构的组成要素进行构建之外,对人才培养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的探索,从“是什么what”走向“如何形成how”,从现实案例出发,总结经验,提出问题,为探寻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科学化路径提供现实基础。并以扎根理论三级编码为研究方法,Nvivo12.0软件为研究工具,对“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写作联盟”创办至今的144篇“职教扶贫精选案例”进行质性研究的过程与结果,参考“比较法”、“2R原则”、预留法保障研究的信效度和编码的饱和度。编码结果进一步从实践角度检验了第二章所构建的人才培养架构,得出的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要素内涵,主要包括“能力本位”的微观协同、“量质并举”的中间协同、“三维协同”的外部协同、“开放共融”的宏观协同四个部分,具体有17个核心要素组成。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以区域性自然、经济、文化、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党建为引领,依托自身优势,借助科研、政策、平台等力量,加强师资建设,完善农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专业设置、制度规范和层次结构,从而达到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功能性能力、认知性能力和元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现存问题和论文构建的范式,提出以下对策: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需要注重纵向上贯通,形成普职成各级相互衔接的培养目标,横向上融通,政企校协协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时空上打破限制,建设全息式教学资源库,更好地适应和推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第七章,总结了研究结果,分析了存在不足,并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展望,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理论,最终形成可推广的研究成果。
叶善青[7](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侯燕[8](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华雪莹[9](2019)在《全域旅游导向下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 ——以雷山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2016年以来,国家大力推行的“全域旅游”,作为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成为推进旅游型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机遇。旅游型小城镇是指镇域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旅游业在城镇产业结构中处于支柱性地位或可以作为城镇主导产业来培育的,城镇建设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小城镇。旅游型小城镇是当今中国特色小城镇中的重要类型,因适应国家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和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旅游升级而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如何让旅游型小城镇抓住全域旅游的机遇,适应全域旅游的发展要求,实现旅游型小城镇的城乡统筹发展和绿色发展成为本研究的课题。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位于我国西部的黔东南地区虽然经济起步较晚,小城镇规模均不大,“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条件对传统工业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但是由于地域内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优异,近年来获得一定的国内乃至国际知名度。在大众旅游时代到来的浪潮中,黔东南地区迎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良机。因此,将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既有资源禀赋的典型性、针对性,也有城镇社会发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研究首先对全域旅游、旅游型小城镇等重要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进行整理。其次,通过全域旅游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城乡规划学视角下全域旅游内涵的解读,并基于空间域、产业域、要素域提出发展要求。再次,以研究对象在旅游资源、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自然生态以及城镇建设和规划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为基础,归纳其发展中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又次,提出全域旅游导向下研究对象的两个发展目标:一方面建成全域旅游目的地;另一方面实现城镇的整体全面发展。然后进一步区分了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的基本类型、发展重点和发展框架,提出了“资源开放全域化、空间结构全域化、旅游扶贫全域化、产业融合全域化、产品体系全域化、业态丰富全域化、服务设施全域化、生态保障全域化、景观风貌全域化”九个全域化发展策略。最后,以雷山县为实例,基于现状反思的研究,提出“空间重构、系统支撑、产城一体、城景融合、乡村扶贫”五大重点发展策略并在空间层面落实,检验了研究成果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探析全域旅游导向下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其他西部地区旅游型小城镇发展提供有益的启发。
李艳娟[10](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较为落后,与普通教育相比处于弱势地位,这也是其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加深,农村职业院校招生更加困难。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同时还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也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也为农村职业教育改变以往落后面貌,取得更大的进步提供了宝贵的契机。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人才和基地优势,承担起这一重要使命和职责。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阐释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如何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以及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如何抓住机遇促进自身创新。调查了阿鲁科尔沁旗职教中心与敖汉旗职教中心相关情况,以及对部分老师的访谈,从中认识到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整体的发展情况和问题,包括社会认可度低,学生数量少、生源质量差,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专业设置脱离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校企合作层次低且模式单一,承担社会服务工作不足以及相关经费投入比重过低。这些问题成为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阻碍,亟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对调研资料的整理以及搜集、查阅学校相关资料,并结合赤峰市农牧业发展实际,在借鉴外国职业教育的相关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区域经济要求和乡村振兴战略契机下农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对策,加强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能力,承担更多的社会服务责任。
二、畜牧扶贫开发大有可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畜牧扶贫开发大有可为(论文提纲范文)
(1)我从村子来,回到县城去(论文提纲范文)
1. 根基 |
2. 曲线 |
3. 靠谱 |
(2)产教融合背景下乡村电商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以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乡村振兴战略下培育本土化乡村电商人才的必要性 |
1.1 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实施亟需乡村电商人才 |
1.2 培养本土化乡村电商人才是各级政府政策导向 |
1.3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是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 |
2 产教融合背景下乡村电商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
2.1 缺乏有效运行的政行校企多方协同合作的体制机制,难以满足乡村电商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
2.2 职业教育引领产业发展的能力不足,难以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 |
2.3 职业院校乡村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对接不上产业发展需求,培养本土化乡村电商人才的办法不多 |
3 产教融合背景下乡村电商人才培养的路径 |
3.1 构建乡村电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 |
3.2 探索职业教育专业引领产业发展的融合方式 |
3.3 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3)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酒泉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
“放管服”改革激发新活力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树立陇原文化自信标杆 |
绘就民生的幸福底色 |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
(4)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
(一)新冠疫情背景下就业压力增大 |
(二)乡村旅游产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
(三)培养实用型人才,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二、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创新的原则 |
(一)立足乡村振兴的大局 |
(二)坚持互利互惠与实现共建共赢 |
(三)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
(四)带动就业或提升就业能力 |
三、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的创新路径 |
(一)“经验教学+锦上添花”模式 |
(二)“空白教学+雪中送炭”模式 |
(三)“线下教学+线上实践”模式 |
四、结束语 |
(5)“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政策背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1.1.2 立足农村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皈依 |
1.2 研究综述 |
1.2.1 对国外研究的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制度分析法 |
1.4.2 技术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振兴”战略 |
2.1.2 职业教育 |
2.1.3 农村职业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
2.2.3 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新中国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3.1 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 |
3.1.1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村职业育(1949—1956年) |
3.1.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57—1965年) |
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66—1977年) |
3.2 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 |
3.2.1 “拨乱反正”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1984年) |
3.2.2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85-1992年) |
3.2.3 社会主义转型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93—2002年) |
3.3 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 |
3.3.1 实施“新型农民”培育计划 |
3.3.2 启动农村职业教育内部改革 |
3.4 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以睢宁县、开阳县为个案 |
4.1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与不足 |
4.1.1 乡村振兴的目标 |
4.1.2 乡村振兴的农村职业教育需求 |
4.1.3 农村职业教育的不足 |
4.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反思 |
4.2.1 价值取向之困:思维理念的滞后 |
4.2.2 办学机制之困:办学主体的单一化 |
4.2.3 政策环境之困:法律供给不足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
5.1 宏观行动: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 |
5.1.1 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5.1.2 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
5.1.3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 |
5.2 中观行动: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
5.2.1 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 |
5.2.2 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 |
5.2.3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5.3 微观行动:创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培训方式 |
第六章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6)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职业教育 |
1.4.2 精准扶贫 |
第二章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
2.1 协同理论基本概念 |
2.2 协同理论基本特性 |
2.3 协同理论基本类型 |
2.4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协同架构 |
第三章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审视 |
3.1 “理论+实训+实习+就创业”全过程育人模式 |
3.1.1 设置特色理论课程 |
3.1.2 稳步推进项目实训 |
3.1.3 保障顶岗实习质量 |
3.1.4 助力就业创业孵化 |
3.2 “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四维模式 |
3.2.1 政府+高校,搭建非遗研创基地 |
3.2.2 企业+高校,践行人才双育理念 |
3.2.3 科研机构+高校,科学助力精准扶贫 |
3.3 “文化+思政+产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 |
3.3.1 “思政+红色文化”,开创教育扶贫新思路 |
3.3.2 “产业+生态基地”,找准精准扶贫突破口 |
3.3.3 “文化+产业”,形成区域品牌影响力 |
3.4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3.4.1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
3.4.2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
3.4.3 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资源匮乏 |
第四章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要素编码过程 |
4.1 研究的对象 |
4.1.1 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
4.1.2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4.2 编码结果检验 |
4.2.1 “比较法”确保信度 |
4.2.2 “2R”原则确保效度 |
4.2.3 预留法确保饱和度 |
4.3 案例材料文本分析 |
4.3.1 一级:开放式编码 |
4.3.2 二级:主轴式编码 |
4.3.3 三级:选择式编码 |
4.4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理论构建 |
第五章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内涵阐释 |
5.1 “能力本位”的微观协同 |
5.1.1 功能性能力 |
5.1.2 认知性能力 |
5.1.3 内生性元能力 |
5.2 “量质并举”的中间协同 |
5.2.1 “需求导向型”培养目标 |
5.2.2 “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 |
5.2.3 “优势特色型”专业设置 |
5.2.4 “阶梯式”层次结构 |
5.2.5 “双元”师资队伍建设 |
5.2.6 “五位一体”制度规范 |
5.3 “三维协同”的外部协同 |
5.3.1 党建引领聚民意 |
5.3.2 产业发展励民志 |
5.3.3 平台奠基解民忧 |
5.3.4 科研助力扶民智 |
5.3.5 政策支持保民生 |
5.4 “开放共融”的宏观协同 |
5.4.1 自然环境 |
5.4.2 文化环境 |
5.4.3 经济环境 |
第六章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
6.1 明确普职成协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
6.1.1 中职塑技:职业明晰+技能培养+创新意识 |
6.1.2 高职立志:职业规划+技能提升+创新能力 |
6.1.3 成教赋能:职业分析+技能提升+创业信心 |
6.2 构建政企校协协同的人才质量保障体系 |
6.2.1 政府:完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资源配置效能 |
6.2.2 企业:产学深度融合,参与人才培养与考核 |
6.2.3 行业协会:完善行业准入标准,提高院校机构教学质量 |
6.2.4 职业院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人才就业力 |
6.3 建设国内外协同的人才培养资源库 |
6.3.1 突破时空限制,打造全球化络平台 |
6.3.2 发展区域经济,建设农村实践基地 |
6.3.3 依托各界资源,打通产销供应链 |
6.3.4 借力职教联盟,创造国际交流机会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案例原始文本资料以湖南工艺美术学院为例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减贫 |
三、生态贫困 |
四、精准生态扶贫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
二、空间分布考察 |
三、耦合度评价 |
四、数据验证 |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
一、划分原则 |
二、划分依据 |
三、主要类型辨识 |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
一、实践进展情况 |
二、典型实践案例 |
三、现有实践成效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青年为本 |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重视留学工作 |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全域旅游导向下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 ——以雷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
1.1.2 国家政策推动旅游产业和全域旅游的发展 |
1.1.3 黔东南旅游型小城镇处于战略机遇期 |
1.2 研究对象与切入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切入点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2.1 理论意义 |
1.3.2.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文献研究法 |
1.4.2.2 案例研究法 |
1.4.2.3 实地调研法 |
1.4.2.4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础研究和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全域旅游 |
2.1.2 旅游型小城镇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新型城镇化理论 |
2.2.3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2.4 比较优势理论 |
2.2.5 增长极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全域旅游 |
2.3.1.1 全域旅游的概念和理论研究 |
2.3.1.2 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路径和策略 |
2.3.2 旅游型小城镇 |
2.3.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3.3 小结 |
第三章 全域旅游和旅游型小城镇 |
3.1 全域旅游理念的发展历程 |
3.1.1 理念初创时期——以“全”为主 |
3.1.1.1 “四新八全”理念架构 |
3.1.1.2 “四全”模式 |
3.1.1.3 “十全”理念 |
3.1.2 发展成熟时期——从“全”到“域” |
3.1.2.1 “四域”理念架构 |
3.1.2.2 “六全六域”核心要义 |
3.1.2.3 “九大转变”理念 |
3.1.3 发展历程小结 |
3.2 全域旅游理念的内涵 |
3.2.1 资源整合、全域协同 |
3.2.2 旅游引领、产业融合 |
3.2.3 统筹发展、共建共享 |
3.3 全域旅游导向下的小城镇实践案例 |
3.3.1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 |
3.3.2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
3.3.3 广西省桂林市阳朔县 |
3.4 全域旅游对黔东南旅游型小城镇的发展要求 |
3.4.1 空间域:协同性 |
3.4.2 产业域:独特性 |
3.4.3 要素域:共享性 |
第四章 黔东南旅游型小城镇的现状和问题 |
4.1 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发展现状 |
4.1.1 旅游资源的基础现状 |
4.1.1.1 旅游资源的分类 |
4.1.1.2 旅游资源的特征 |
4.1.2 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现状 |
4.1.2.1 经济发展层面 |
4.1.2.2 社会文化层面 |
4.1.2.3 自然生态层面 |
4.1.3 城镇建设和相关规划的现状 |
4.1.3.1 城镇建设层面 |
4.1.3.2 相关规划层面 |
4.2 城镇发展的问题总结 |
4.2.1 城乡协同性亟待改善 |
4.2.2 品牌独特性仍需加强 |
4.2.3 全域共享性有待提升 |
4.3 城镇发展问题的原因解析 |
4.3.1 空间域 |
4.3.1.1 旅游资源开发较落后 |
4.3.1.2 空间结构发展不充分 |
4.3.1.3 乡村地区脱贫任务重 |
4.3.2 产业域 |
4.3.2.1 旅游产品供给不足 |
4.3.2.2 产业体系较为薄弱 |
4.3.2.3 业态同质化倾向重 |
4.3.3 要素域 |
4.3.3.1 服务设施功能缺口 |
4.3.3.2 生态环境部分恶化 |
4.3.3.3 景观风貌单调平庸 |
第五章 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的发展策略 |
5.1 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的发展目标及原则 |
5.1.1 发展目标 |
5.1.1.1 实现小城镇产业发展和空间结构加速优化 |
5.1.1.2 实现小城镇产品供给和服务设施全面覆盖 |
5.1.1.3 满足小城镇居民和游客的美好生活需求 |
5.1.2 发展原则 |
5.1.2.1 统筹发展原则 |
5.1.2.2 差异发展原则 |
5.1.2.3 渐进发展原则 |
5.1.2.4 绿色发展原则 |
5.2 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类型 |
5.2.1 资源主导型 |
5.2.1.1 类型特点 |
5.2.1.2 发展重点 |
5.2.2 区位主导型 |
5.2.2.1 类型特点 |
5.2.2.2 发展重点 |
5.2.3 综合型 |
5.2.3.1 类型特点 |
5.2.3.2 发展重点 |
5.3 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的发展框架 |
5.4 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的发展策略 |
5.4.1 空间整合层面——全域协同,城乡融合 |
5.4.1.1 全域协同,资源开放全域化 |
5.4.1.2 城乡融合,空间结构全域化 |
5.4.1.3 三农改革,旅游扶贫全域化 |
5.4.2 产业发展层面——旅游引领,产业融合 |
5.4.2.1 绿色低碳,产业融合全域化 |
5.4.2.2 旅游引领,产品体系全域化 |
5.4.2.3 业态创新,业态丰富全域化 |
5.4.3 要素共享层面——全域覆盖,福利共享 |
5.4.3.1 系统支撑,服务设施全域化 |
5.4.3.2 生态文明,生态保障全域化 |
5.4.3.3 特色塑造,景观风貌全域化 |
第六章 旅游型小城镇发展策略的雷山实证 |
6.1 雷山概况、优势与旅游发展现状 |
6.1.1 历史溯源 |
6.1.2 区位交通 |
6.1.3 资源禀赋 |
6.1.4 城镇发展 |
6.2 全域旅游导向下雷山发展须实现四大转变 |
6.2.1 功能定位 |
6.2.2 空间演变 |
6.2.3 产业发展 |
6.2.4 人的城镇化 |
6.3 全域旅游导向下雷山城镇发展的重点策略和空间布局 |
6.3.1 空间重构:全域旅游规划引导,资源开放全域化 |
6.3.1.1 全域空间分工联动 |
6.3.1.2 menu绿道游线串联 |
6.3.2 系统支撑:城镇总体规划引导,服务设施全域化 |
6.3.2.1 全域城镇体系优化 |
6.3.2.2 全域服务设施优化 |
6.3.3 产城一体:创新园区策划引导,产业融合全域化 |
6.3.3.1 创新旅游产业园区 |
6.3.3.2 产业融合重点项目 |
6.3.4 城景融合:特色城市设计引导,景观风貌全域化 |
6.3.4.1 城关镇的新区发展 |
6.3.4.2 城关镇的旧城改造 |
6.3.5 乡村扶贫:新农村建设规划引导,旅游扶贫全域化 |
6.3.5.1 新农村建设为基础 |
6.3.5.2 推动乡村旅游扶贫 |
6.3.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比较研究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1.6 理论基础 |
1.6.1 人力资本理论 |
1.6.2 农村发展与教育理论 |
1.6.3 激励理论 |
1.7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8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8.1 研究的创新点 |
1.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 |
2.1 乡村振兴战略 |
2.2 职业教育 |
2.3 农村职业教育 |
3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 |
3.1 农村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
3.1.1 农村职业教育能够培养高质量的乡村建设人才 |
3.1.2 农村职业教育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途径 |
3.2 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
3.2.1 国家重视及政策支持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3.2.2 经济社会进步有利于带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
4 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
4.1 赤峰市概况 |
4.2 赤峰市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 |
4.3 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
4.3.1 学校学生情况 |
4.3.2 专业设置情况 |
4.3.3 教师队伍情况 |
4.3.4 教学设施情况 |
4.3.5 校企合作情况 |
4.3.6 承担社会服务情况 |
4.3.7 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措施 |
5 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招生难且生源质量差 |
5.2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
5.3 专业设置脱离区域经济发展实际 |
5.4 校企合作层次低且模式单一 |
5.5 承担社会服务工作不足 |
5.6 相关经费投入比重过低 |
6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
6.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
6.2 美国职业教育的模式 |
6.3 澳大利亚TAFE办学模式 |
6.4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的经验 |
7 乡村振兴战略下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
7.1 增量提质共同推进,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 |
7.1.1 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感 |
7.1.2 完善相关政策搭建互通桥梁 |
7.2 打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服务乡村振兴 |
7.2.1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
7.2.2 完善激励机制和评估评价体系 |
7.2.3 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
7.2.4 树立培养乡村振兴高质量人才的远大理想 |
7.3 专业设置对接区域发展实际,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7.3.1 依托区域特色打造专业品牌 |
7.3.2 科学规划课程体系培养实用人才 |
7.3.3 开发人力资本培育复合型人才 |
7.4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
7.4.1 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
7.4.2 丰富合作模式,深化合作层次 |
7.4.3 学校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吸引力 |
7.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泛开展校地合作,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
7.5.1 与当地政府合作 |
7.5.2 与涉农服务机构合作 |
7.5.3 与协会、合作社等组织合作 |
7.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办学破解经费难题 |
7.6.1 加大财政投入并做好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
7.6.2 行业、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办学 |
7.7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
7.7.1 农村职业教育须科学定义新型职业农民 |
7.7.2 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主力军作用 |
8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畜牧扶贫开发大有可为(论文参考文献)
- [1]我从村子来,回到县城去[J]. 李燕燕. 山西文学, 2022(01)
- [2]产教融合背景下乡村电商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以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张进华,赵敏,赵曼曼.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22)
- [3]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酒泉实践[N]. 陈思侠. 甘肃日报, 2021
- [4]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创新研究[J]. 李姣琦,朱新杰.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6)
- [5]“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D]. 张珍.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6]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研究[D]. 沈吉.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7]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8]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9]全域旅游导向下黔东南地区旅游型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 ——以雷山县为例[D]. 华雪莹.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10]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 李艳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