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孩子选择退烧药

如何为孩子选择退烧药

一、如何选择小儿退热药(论文文献综述)

吴秀芬[1](2021)在《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的认知及就医行为现状调查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编制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的认知及就医行为问卷;2.调查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认知及就医行为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其合理就医,进而为建立健康就医行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编制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的认知及就医行为问卷。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青岛市7个市辖区各抽取1~2个社区对符合条件的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27份,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有效回收率为97.76%,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的认知及就医行为问卷,调查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的认知及就医行为现状。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性数据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不同特征学龄前儿童家长发热相关知识得分及就医行为分析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相关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发热时家长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一部分1.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显示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说明专家参与本研究的积极性很高;两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是0.91、0.94;专家对一级指标的Kendall协调系数(W)分别为0.21和0.22(均P<0.01);对二级指标的Kendall协调系数(W)分别为0.26和0.38(均P<0.01)。函询后共删除不符合标准的条目6项、增加条目1项,修改条目1项。2.预调查后测得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6,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79,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在0.875~1.000之间,重测信度为0.726,信效度良好,最终确定问卷包含发热基础知识13个条目、体温测量6个条目、药物应用8个条目、高热惊厥6个条目、家庭护理7个条目及就医行为7个条目,共6个一级指标,47个条目。第二部分1.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的认知平均得分为(17.48±3.92)分,总分40分,得分率为43.71%。其中学龄前儿童发热不同时期的表现及护理、使用退热药的主要目的、热性惊厥复发率及预后得分率均低于30%;有23.01%的学龄前儿童家长仍然选择玻璃水银体温计为其测量体温;学龄前儿童发热时给予其温水擦浴的家长占33.37%;仍有21.91%的家长会给予其酒精擦浴;而水银温度计的危害、应用退热药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等正确率达到了70%以上。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认知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其影响因素有家长性别、学历、居住地和家庭平均月收入(P<0.05)。2.学龄前儿童发热38.5℃以下家长即去医院就诊的人数最多,占44.62%;43.92%的家长在孩子发热持续1天就会去医院就诊;医疗机构选择结果显示,43.73%的家长会选择三级儿童专科医院就诊,选择三级综合医院的家长为23.41%,仅有32.87%的家长会选择二级及以下医院就诊;在选择医疗机构时最重视的是医院口碑及知名度,占49.40%,其次为交通是否方便,占29.28%;学龄前儿童近一年内因发热就诊的次数最多的是3次,共375例(37.35%),其次是2次,共326例(32.47%)。学龄前儿童发热时家长就医行为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长年龄、学历、居住地为学龄前儿童发热多少度家长才会带其去医院就诊的影响因素(P<0.05);学龄前儿童发热多久家长才会选择去医院就诊的影响因素为家长年龄、居住地及家庭平均月收入(P<0.05);学龄前儿童发热时家长会选择何种医疗机构就诊的影响因素为家长年龄及居住地(P<0.05);学龄前儿童发热时家长选择就诊医院依据的影响因素为居住地(P<0.05);学龄前儿童发热时家长优先选择挂号种类的影响因素为家长年龄(P<0.05);学龄前儿童发热时家长选择医生依据的影响因素为家庭平均月收入(P<0.05);近一年内学龄前儿童因发热就医频次的影响因素为居住地及家庭平均月收入(P<0.05)。结论1.自行编制的问卷信效度良好,可用于调查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的认知及就医行为现状。2.学龄前儿童家长不仅发热相关知识水平较差,而且其就医行为存在误区。3.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认知的影响因素有患儿年龄、家长性别、学历、居住地及家庭平均月收入;影响其就医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家长年龄、学历、居住地及家庭平均月收入。

徐瑜欣[2](2021)在《儿童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且22.7%~32%的患儿会再次出现FS发作,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体温应用退热药预防FS复发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FS患儿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病例来源于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FS(含单纯性FS和复杂性FS)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将符合入组条件的232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118例,对照组114例,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实验组的患儿在发热的初始72小时内,当腋温>38℃时,口服布洛芬退热治疗,用药1小时后,如体温仍未下降或继续上升时,可予对乙酰氨基酚口服退热治疗,如有必要对乙酰氨基酚可间隔4小时、布洛芬可间隔6小时重复给药。对照组的患儿当腋温≥38.5℃时予口服退热药退热治疗,具体用药方案及剂量同实验组。所有患儿接受12个月的随访,记录发热次数、惊厥复发次数、发作形式、惊厥时的体温、实验组>38.5℃才口服退热药次数、退出观察原因等随访内容。比较两组复发率、复发例次率,比较不同体温应用退热药的疗效和采用多因素分析FS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实验组FS患儿的复发率及复发例次率分别为21.05%、15.31%;对照组患儿的复发率为19.64%,复发例次率为12.62%,两组间的复发率及复发例次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0.07,P=0.79;?2=0.62,P=0.43)。(2)单因素分析揭示起病年龄<11个月、有惊厥家族史、剖宫产、合并胃肠炎症状、1年内发热次数≥3次与FS的复发有相关性。(3)将起病年龄、惊厥家族史、分娩方式、胃肠炎症状进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惊厥家族史、剖宫产、合并胃肠炎症状为FS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惊厥家族史的影响最为密切(Wald=9.62),剖宫产、合并胃肠炎症状次之。结论:(1)不同体温下口服退热药对预防FS复发的疗效并无差异。(2)FS复发的可能危险因素包括男性、起病年龄<11个月、有惊厥家族史、剖宫产、合并胃肠炎症状、1年内发热次数≥3次、头颅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异常。(3)FS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惊厥家族史、剖宫产、合并胃肠炎症状,且以惊厥家族史影响最为明显,余危险因素次之。(4)FS患儿的复发率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而增高。

冯欣然[3](2021)在《中医药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参照现有的核心指标集的技术规范,构建中医药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核心指标集,为儿童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药治疗选择临床研究的结局指标提供借鉴,同时为构建中医药领域核心指标集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收集国内外中医药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相关的结局指标,由研究小组初步整理形成备选结局指标条目池,确定相关利益群体后发放空白问卷,进一步整理形成最终结局指标条目池。根据国际公认的德尔菲法,经过两轮连续的德尔菲调查,评估每一个备选结局指标的重要性。最后专家组进行面对面圆桌会议,讨论并最终确定中医药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核心指标集,为中医药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结局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以促进中医药干预研究的高质量。结果:1.系统分析国内外有关中医药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研究,选取符合标准的文献97篇,对结局指标汇总整理,得到91项结局指标。2.将医生、患者空白问卷中的结局指标进行筛选整理,最终将109项指标纳入Delphi问卷,按照指标的功能属性,划分为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理化检查、生活质量、总疗效指标、安全性事件和卫生经济学评价、远期预后及满意度指标9类指标域。3.对第一轮Delphi调查涉及的所有指标评分均值、1-3分和7-9分的分布情况及变异系数(CV)分析,39个结局指标的评分均值在7分及7分以上,50%及以上的成员评分在7-9分,且低于15%的成员评分在1-3分共有68个指标,变异系数≥30%的共有19个指标。最终将符合标准的63项指标纳入,形成第二轮Delphi调查问卷。结论:1.通过本研究对中医药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临床研究结局指标进行系统评价,发现指标种类繁多,涉及范围广,构建规范统一的核心指标集是中医药临床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2.建立标准化的、公认的、统一的核心指标集可以极大程度提高中医临床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有效提升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质量,增加研究结果的公认度,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研究水平。

陈宇航[4](2021)在《北京市方庄地区儿童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证候学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目的通过收集流感及流感样患儿的症状,探究不同病原流感患儿的症状复杂网络结构,总结核心症状及证候特点。通过聚类总结流感及流感样儿童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期为儿童流感的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2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门诊的流感及流感样患儿为观察对象,进行中医证候问卷调查,共收集了 1805例,筛选后实际纳入1797例记录完整的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对年龄、性别、最高体温、相关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整理归纳,利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及中医证候的聚类与归纳,利用SPSS modeler软件进行相兼症状矩阵的构建,再利用复杂网络系统进行不同病原患儿症状复杂网络、核心症状及次症的构建及图像化处理。3结果3.1基本信息特征调查患者中年龄多处于3~11岁之间,以学龄前儿童及学龄期儿童为主,男孩占52%,略多于女孩。3.2病原学特征以甲流患者居多,占比54%,其次是流感样患者、乙流患者、甲流、乙流合并感染患者。3.3发热特点患儿平均最高体温为38.87±0.48℃,其中平均体温甲流患者最高,其后依次为乙流患者、合并感染患者、流感样患儿。平均发热时间为25.03h。3.4用药情况68%的患儿有诊前用药史,其中以单种药物的使用为主,清热解毒类中药使用频次高于西药使用频次。就诊后处方用药中,使用频次前5的中药分别为银翘散加减、麻杏石甘汤加减、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热速清颗粒、喉咽清颗粒,使用频次前5的西药分别为奥司他韦颗粒、阿奇霉素颗粒、头孢克肟颗粒、布洛芬混悬液、环酯红霉素颗粒。3.5合并感染对完成实验室检查的1748例患儿白细胞计数及CRP进行统计分析,考虑合并细菌感染患者共187例,无合并感染患者1561例。3.6症状特点对症状分析统计后,发现甲流患者及乙流患者核心症状大致相同,但部分相同症状在两种不同流感病毒临床证候群的重要程度不同,不同流感的核心症状也有所区别。甲流以风热、热邪伤津表现为主,乙流次症以外邪犯胃表现为主。3.7证型特征本次研究发现流感及流感样病例总体证型可分为风热证(1089例)、外寒内热证(293例)、外邪犯胃证(243例)和风寒证(172例)四类。甲流患儿分别为风热证567例、外寒内热证186例、外邪犯胃证131例和风寒证86例;乙流患者分别为风热证27例、外寒内热证1例、外邪犯胃证42例和风寒证2例;合并感染者为风热证7例,外邪犯胃证1例;流感样患儿分别为风热证488例,外寒内热证106例,外邪犯胃证69例和风寒证84例。甲流患者以风热证为主,乙流患者以外邪犯胃证为主,与本研究中对甲流及乙流患者核心症状及次症的分析结果相符。4结论儿童流感以甲流流感为主(970例),多于乙流流感(72例)。儿童流感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红,咳嗽,疲倦,纳差等,其中发热主要为中高热,咳痰主要为白痰。甲流病毒和乙流病毒引起的临床症状有区别。甲流流感以风热、热邪伤津表现为主,而乙流流感脾胃运化失常表现更明显,两种流感时邪中医致病属性不同。本研究纳入患儿中医证型分为风热证(1089例)、风寒证(172例)、外寒内热证(292例)和邪气犯胃证(243例)四类。乙流患者中邪气犯胃证最多,甲流患儿、甲流/乙流合并感染患儿和流感样患儿中风热证最多。

冯智琼[5](2020)在《壮医红鞭岗梅汤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壮医红鞭岗梅汤治疗疱疹性咽峡炎(风热乘脾证)患儿的临床疗效,对壮医红鞭岗梅汤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进行临床挖掘整理并深入研究,为壮医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提供可靠的临床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将经过儿科医生专业检查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壮医红鞭岗梅汤)和对照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两组各为40例。当患儿腋温≥38.5℃时,两组均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退热。治疗5d后,统计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治疗前后组内症状体征积分比较,诊治后典型症状起效时间比较,典型症状开始消退时间以及中医症状临床疗效比较,同时观察两组患儿服药依从性和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结果: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可进行临床疗效对比。⑴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疱疹数量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发热、拒食、口痛/流涎、烦躁哭闹、咳嗽、流涕、大便干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⑵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组内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的治疗均有明显的疗效。⑶临床疗效对比,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5%,87.18%(P>0.05),治疗后两组发热、疱疹数量、口痛/咽痛或流涎、拒食、烦躁哭闹、咳嗽、流涕、大便干等中医症状疗效比较(P>0.05),说明壮医红鞭岗梅汤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疗效是相当的。⑷两组患儿四个典型症状的起效时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发热、疱疹数量、拒食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口痛或咽痛/流涎起效时间两组患儿未见显着差异(P>0.05),说明壮医红鞭岗梅汤较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起效快。⑸两组患儿四个典型症状的消失的时间比较,观察组在治疗疱疹消退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热退、进食量恢复、口痛或咽痛/流涎消失时间方面未见显着差异(P<0.05),说明壮医红鞭岗梅汤的优势在于能较快缩短疱疹愈合时间。⑹退热药使用例数比较,观察组在减少使用退热药物治疗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⑺两组患儿服药依从性对比,观察组25例平素服药困难患儿2例需要灌服药物。对照组23例平素服药困难患儿9例需要灌服,经统计学比较(P<0.05),差异有显着性,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⑻不良反应比较方面,两组患儿服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中1例大便偏稀,对照组出现5例大便偏稀,偶有腹痛,所有的患儿在暂缓用药后均可得到缓解,未出现过敏、皮疹的情况,说明观察组不良反应极少,安全性高。⑼治疗费用比较方面,观察组药物费用较低廉。结论:壮医红鞭岗梅汤可缩短疱疹性咽峡炎(风热乘脾证)患儿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提高患儿服药依从性,有较高的安全性,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张宁宁[6](2020)在《膀胱经刮痧对儿童肺炎退热疗效及内生致热原水平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肺炎患儿进行刮痧干预,观察患儿经过干预后的体温变化,进一步分析膀胱经刮痧对儿童肺炎的即时退热疗效和持续退热疗效。同时通过对治疗前后肺炎患儿内生致热原含量变化的统计分析,初步探讨膀胱经刮痧对儿童肺炎退热机制,为其临床推广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病房及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脱落14例,最后对观察组41例,对照组45例进行总结分析。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予抗生素及中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背部膀胱经刮痧1次,两组患儿有完整的体温监测表及内生致热原含量检测结果,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观察组的即时退热疗效和两组的持续退热疗效,对比两组内生致热原含量及CRP水平变化。结果:(1)即时退热疗效方面:观察组患儿41例,经治疗后,显效26例,占比63.41%,有效14例,占比34.15%,无效1例,占比2.44%,膀胱经刮痧对儿童肺炎具有较好的即时退热疗效。(2)持续退热疗效方面:两组体温ROC曲线下面积组间比较,观察组体温ROC曲线下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膀胱经刮痧可以减小肺炎患儿体温ROC曲线下面积;两组患儿使用退热西药次数组间比较,观察组使用退热西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膀胱经刮痧可以减少肺炎患儿退热西药的使用频次;观察组的完全退热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膀胱经刮痧可以缩短肺炎患儿完全退热时间;观察组完全退热39例,占比45.35%,对照组完全退热25例,占比29.07%,观察组的完全退热率高于对照组(P<0.05),膀胱经刮痧可以提高肺炎患儿完全退热率。(3)内生致热原含量方面:两组内生致热原含量治疗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处于同一基线,具有可比性;两组内生致热原含量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内生致热原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所减少(P<0.05);两组治疗后IL-1β及TNF-α含量组间比较,观察组IL-1β及TNF-α含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6及IFN-γ含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膀胱经刮痧可以减少肺炎患儿IL-1β及TNF-α的含量,未能减少IL-6及IFN-γ的含量。(4)CRP方面:两组CRP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CRP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膀胱经刮痧未能降低肺炎患儿CRP水平。(5)住院天数方面:两组患儿住院天数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膀胱经刮痧未能缩短肺炎患儿的住院时间。结论:膀胱经刮痧对儿童肺炎具有明确的即时退热疗效。综合分析两组患儿体温ROC曲线下面积、使用退热西药的次数、完全退热时间及完全退热率,膀胱经刮痧具有确切的持续退热疗效,但未能降低患儿CRP水平及缩短住院时间。综合分析两组内生致热原含量变化,提示降低IL-1β及TNF-α含量,进而降低体温调定点水平可能是膀胱经刮痧对儿童肺炎的退热机制。

徐迪[7](2019)在《牛黄凝胶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犯表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应用牛黄凝胶剂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犯表证),判定其临床疗效,为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提供一个新思路、新方法。方法:选取10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牛黄凝胶剂涂擦于患儿大椎穴、曲池穴、神阙穴、涌泉穴处治疗;对照组给予物理降温(一贴凉)治疗,两组均观察3天。结果:治疗0.5h后: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22例、无效7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23例、无效19例。治疗后24h内发热次数:治疗组发热1次为16例、发热2次为18例、发热3次为11例、发热4次为5例;对照组发热1次为9例、发热2次为15例、发热3次为17例、发热4次为9例。治疗24h后服用退热药例数:治疗组服用退热药为18例;对照组服用退热药为29例。治疗后72h完全退热例数:治疗组为39例;对照组为29例。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牛黄凝胶剂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犯表证)具有明确临床疗效,与物理降温(一贴凉)相比,退热速度更快,并能够降低患儿热势,减少退热药物的使用,缓解临床症状,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庞敏[8](2018)在《家长对在园儿童发热认知度及医疗需求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了解家长对在园儿童的发热认知程度、就诊的医疗需求情况,为发热儿童家长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基于家庭情况、城乡地区不同对在园儿童家长发热认知及医疗需求进行差异性探讨和分析。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17年10月2018年2月选取秦皇岛10个幼儿园,包括城镇幼儿园3所,在园儿童626人,农村幼儿园7所,在园儿童443人。对在园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家庭的一般情况;儿童发热后就诊情况;儿童发热的一般知识;热性惊厥的处置;降温的处理方法;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及自行购药情况;家长对儿童发热检查的认知;家长对儿童发热危害认知;家长的心理状况;家长对儿童发热相关医疗知识需求。问卷在幼儿园开家长会集中发放,现场回收为主,发放并回收问卷1069份,有效问卷1035份。资料汇总所有数据录入Excel表格,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和数据分析。结果1城乡在园儿童一年内出现发热症状次数最多的均为35次。城乡区域、学历、经济状况和职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家长就诊的选择。2在园儿童家长对儿童发热认知及相关处置知晓率较低,平均为40.2%。不同城乡、不同学历及不同职业的儿童家长在发热认知及相关处置中大都有所区别,但在退热药、热性惊厥的家庭处置上均区别不大。在园儿童家长56.8%会在孩子发热看病之前自行购买药物,不同城乡、不同职业的父母在儿童发热时自行购药情况有差异,不同学历、不同心态家长在儿童发热时自行购买退热药及抗生素情况不同,在自行购买抗病毒药情况基本一致。3不同城乡、不同学历在园儿童家长对发热相关检查认知有所不同。在园儿童家长对血常规和胸部X线检查选择率最高的均为“听医生的,尽管感觉没必要”,其中“有必要”进行两项检查的家长选择率分别为30.7%和24.6%。城镇儿童家长认为有必要进行两项检查的略高,农村儿童家长的遵医行为更好。家长对胸部X线检查的认知都有一定的误区。4城镇及农村儿童家长认为发热会或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各种伤害的分别为70.9%、80.6%。在园儿童家长面对儿童发热时焦虑不安不敢入睡的占48.6%。5在园儿童家长需要获得宣传发热知识的途径基本一致,对医疗知识的需求较高,尤其是发热的常见病因及表现(2.76±0.48),除此之外,城镇家长更关注疾病的发展,农村家长更关注疾病的处置,两者都对退热药物的使用方法、如何预防和处理高热惊厥有较高需求。在园儿童父母学历越高对医疗需求也越高。结论1家长对在园儿童发热的相关知识、处置及血常规检查认知度较低,对胸部X线检查存在过度使用倾向且有较大的认知误区,对医疗知识需求较高。2对儿童年龄小、家住农村及有焦虑倾向的家长要强调就医时间、退热药的使用及热性惊厥家庭处置知识;对低学历、非文教卫生职业家长需强调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及用药方式。

贾荣,邢海生,李晓燕,李利敏[9](2016)在《小儿退热药物的合理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发热是小儿患病常见的症状,体温过高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目前治疗小儿发热主要有物理降温和药物退热,其中药物退热对控制小儿发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小儿常用退热药物的作用特点和注意事项,为临床上选择适合的药物治疗提供基础,避免小儿退热药物的不合理用药,保证小儿用药安全、有效。

贾玉臻[10](2016)在《潍坊地区发热婴幼儿父母对发热知识、态度、行为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潍坊地区住院婴幼儿父母对婴幼儿发热的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健康教育需求的现状,了解这种现状与父母学历及婴幼儿年龄的关系。方法自制问卷,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1680名住院发热婴幼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以不记名的方式现场填写,问卷由调查人员当场发放与收回。结果住院婴幼儿父母对发热相关知识普遍认识不足,其中答对率较低的问题为:热性惊厥的家庭处置措施(20.8%)、发热时的表现(46.3%)、发热多少度需要药物治疗(52.3%)、常用的降温方法(58.2%);父母对发热有恐惧心理,认为发热是一种疾病(80.6%)、发热可以引起脑损伤(93.4%)、发热可以引起肺炎(88.13%)、甚至38.67%认为发热本身可以导致死亡;同时,住院婴幼儿父母对健康教育均有较高的需求,得分排在前三位的问题为:退热药物的服用剂量(2.8±0.5)、退热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及发热的病情观察(2.2±0.9)、物理降温的方法(2.1±0.6)。结论婴幼儿父母对婴幼儿发热知识和应对措施存在不同程度误区,对发热有恐惧心理,对健康教育有较高的需求。医务人员应对家长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加强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促进患儿疾病的痊愈。

二、如何选择小儿退热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选择小儿退热药(论文提纲范文)

(1)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的认知及就医行为现状调查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现状
    3 相关概念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5 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的认知及就医行为问卷的构建
    资料与方法
        1 问卷的编制过程与方法
        2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3 统计学方法
        4 伦理要求
        5 质量控制
    结果
        1 专家一般资料
        2 专家积极系数
        3 专家权威程度
        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5 问卷函询结果
        6 信效度检验
    讨论
        1 问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 问卷的实用性
第二部分 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的认知及就医行为现状调查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伦理要求
        4 质量控制
    结果
        1 问卷的回收
        2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3 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的认知水平分析
        4 学龄前儿童发热时家长的就医行为结果分析
    讨论
        1 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的认知水平分析
        2 学龄前儿童发热时家长的就医行为分析
结论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热性惊厥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儿童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及分型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退出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一般资料
        2.2.2 治疗方案
        2.2.3 随访方法
        2.2.4 观察项目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3.1.1 实验组与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比较
        3.1.2 实验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3.1.3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3.1.4 实验组与对照组脱落情况比较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复发情况比较
    3.3 FS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3.3.1 不同性别间FS患儿复发的比较
        3.3.2 城乡间FS患儿复发的比较
        3.3.3 不同妊娠时间的FS患儿的复发比较
        3.3.4 剖宫产与非剖宫产的FS患儿的复发比较
        3.3.5 体重对FS复发的影响
        3.3.6 不同起病年龄FS患儿的复发比较
        3.3.7 不同类型FS患儿的复发比较
        3.3.8 惊厥家族史分组比较复发情况
        3.3.9 FS发作次数对FS复发的影响
        3.3.10 惊厥前发热时间对FS复发的影响
        3.3.11 惊厥时体温对FS复发的影响
        3.3.12 惊厥持续时间对FS复发的影响
        3.3.13 同次热程中的惊厥次数对FS复发的影响
        3.3.14 发热病因对FS复发的影响
        3.3.15 发热次数对FS复发的影响
        3.3.16 EEG检查结果对FS复发的影响
        3.3.17 头颅MRI检查结果对FS复发的影响
    3.4 多因素分析
    3.5 复发危险因素数量的叠加对FS患儿复发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热敏感相关癫痫的早期识别与诊断
    参考文献

(3)中医药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综述 儿童流感的研究现状及核心指标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4)北京市方庄地区儿童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证候学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一、中医药辨治流感的研究进展
        1 流感证型分布
        2 病原和证型的相关性
        3 流感常用治法
        4 流感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5 总结
    二、西医对流行性感冒的认识
        1 流感病原特点
        2 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
        3 流感的发病机制
        4 流感的诊断和病原检测方法
        5 流感的抗病毒治疗
        6 流感的预防
        7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节 临床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
    4 调查问卷的设计
    5 资料收集
    6 统计及结果处理
第二节 研究结果
    1 基线资料比较
    2 流感症状分布及复杂网络构建
    3 流感及流感样患儿总体症状聚类分析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1 小儿临床特点分析
    2 小儿时邪感冒临床症状及证候分析
    3 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4 流感临床症状特点
    5 不同病原人群症状差异
    6 流感及流感样病例中医证候分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5)壮医红鞭岗梅汤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西医学对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与研究
        1.1 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
        1.2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
    2 中医学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与研究
        2.1 古医籍中关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名探讨
        2.2 古医籍中关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病机论述
        2.3 古医籍中关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则治法
    3 现代中医学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
        3.1 现代中医学的病因病机认识
        3.2 现代中医学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及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案
        2.2 观察指标
        2.3 安全性评价指标
        2.4 随访及记录方式
        2.5 中医症候评分
        2.6 疗效评定标准
    3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基线资料比较
        4.2 临床疗效分析
        4.3 两组药物价格的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壮医药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
        1.1 壮医理论渊源
        1.2 三气同步整体观与气机理论
        1.3 毒虚致病
        1.4 三道两路理论
        1.5 小儿货烟妈病因病机
    2 壮药的起源与应用
        2.1 壮药的起源
        2.2 壮药的分类
        2.3 壮药的组方特点
        2.4 壮药的用药原则
    3 壮医红鞭岗梅汤组方分析
        3.1 来源与组方
        3.2 组方药物分析
    4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组方分析
    5 壮医红鞭岗梅汤的临床运用优势
    6 结果分析
    7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膀胱经刮痧对儿童肺炎退热疗效及内生致热原水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对发热的认识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外治法对儿童肺炎退热疗效的研究进展
        1 中医辨治肺炎喘嗽
        2 肺炎喘嗽外治退热疗法
        3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西医对发热的认识
        1 生理性体温
        2 体温调节机制
        3 调节介质
        4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样本量估算
        3 诊断标准(见附录1)
        4 筛选标准
        5 研究方法
        6 观察指标
        7 体温观察表(见附录2)
        8 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1 基线资料比较
        2 临床疗效分析
        3 内生致热原含量比较
        4 CRP水平比较
    讨论分析
        1 肺炎喘嗽证候分析
        2 刮痧疗法
        3 足太阳膀胱经
        4 研究结果分析
    研究结论
    研究中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1
附录2 体温监测表
附录3
附录4 技术路线图

(7)牛黄凝胶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犯表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试验研究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 试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8)家长对在园儿童发热认知度及医疗需求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调查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2 结果
        1.2.1 一般资料
        1.2.2 家长对在园儿童发热及就诊情况分析
        1.2.3 家长对在园儿童发热认知度及降温处理情况分析
        1.2.4 家长对在园儿童发热时抗感染药物应用及自行购药情况分析
        1.2.5 家长对在园儿童发热相关检查认知状况的调查结果
        1.2.6 家长对在园儿童发热危害的认知调查结果
        1.2.7 在园儿童发热时家长的心理状况分析
        1.2.8 在园儿童发热家长就诊时医疗需求分析
        1.2.9 影响家长对在园儿童发热检查认知的多因素分析
        1.2.10 医疗机构的在园儿童家长据发热儿童病情考虑相关检查的分析
    1.3 讨论
        1.3.1 在园儿童家长对儿童发热及就诊情况探讨分析
        1.3.2 家长对在园儿童发热认知度及降温处理情况分析
        1.3.3 家长对在园儿童发热抗感染药物的认知使用及情况分析
        1.3.4 在园儿童家长在儿童发热看病之前自行购买药物情况分析
        1.3.5 家长对在园儿童发热相关检查认知状况的分析
        1.3.6 家长对在园儿童发热危害的认知
        1.3.7 在园儿童发热时家长的心理状况分析
        1.3.8 在园儿童发热家长就诊时医疗需求分析
        1.3.9 建议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在园儿童发热的用药及相关处置现状
    3.1 发热相关概念
        3.1.1 发热恐怖症
        3.1.2 小儿发热的概念
        3.1.3 相关检查
        3.1.4 热性惊厥
        3.1.5 认知及知信行(KAP)理论
        3.1.6 在园儿童
    3.2 儿童发热治疗相关知识研究现状
        3.2.1 物理降温
        3.2.2 药物降温
        3.2.3 抗感染药物的使用
    3.3 儿童发热相关检查研究现状
    3.4 儿童发热家长对医疗需求研究现状
    3.5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家长对在园儿童发热认知度及医疗需求调查问卷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潍坊地区发热婴幼儿父母对发热知识、态度、行为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工具的形成
    3 统计学方法
    4 质量控制
第二章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问卷调查结果
    2.3 住院婴幼儿家长发热知识的回答情况
    2.4 婴幼儿父母对发热的态度
    2.5 住院婴幼儿父母发热应对措施
    2.6 住院婴幼儿父母对婴幼儿发热其他应对方式
    2.7 住院婴幼儿父母健康教育需求情况
    2.8 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2.9 婴幼儿父母发热知识来源及期望的来源
第三章 讨论
    3.1 变量设置的依据
    3.2 潍坊地区发热婴幼儿的父母对婴幼儿发热知识、应对措施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
    3.3 婴幼儿父母健康教育需求总体情况分析
    3.4 父母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因学历及婴幼儿年龄不同而有所区别
    3.5 婴幼儿父母获得健康教育知识的途径
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家长对小儿发热知识与应对措施的认知及健康教育需求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四、如何选择小儿退热药(论文参考文献)

  • [1]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的认知及就医行为现状调查和影响因素的研究[D]. 吴秀芬. 青岛大学, 2021
  • [2]儿童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研究[D]. 徐瑜欣. 南昌大学, 2021(01)
  • [3]中医药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的构建[D]. 冯欣然.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北京市方庄地区儿童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证候学相关研究[D]. 陈宇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壮医红鞭岗梅汤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D]. 冯智琼.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膀胱经刮痧对儿童肺炎退热疗效及内生致热原水平影响的研究[D]. 张宁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牛黄凝胶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犯表证)的临床研究[D]. 徐迪.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家长对在园儿童发热认知度及医疗需求调查[D]. 庞敏. 华北理工大学, 2018(01)
  • [9]小儿退热药物的合理应用[J]. 贾荣,邢海生,李晓燕,李利敏. 中国社区医师, 2016(27)
  • [10]潍坊地区发热婴幼儿父母对发热知识、态度、行为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D]. 贾玉臻. 青岛大学, 2016(03)

标签:;  ;  ;  ;  

如何为孩子选择退烧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