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附录:全国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顾王乐[1](2020)在《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文中指出《说文》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六书”原理对汉字进行系统分析的文字学专着。《说文》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字资料,以及许慎时代关於文字的研究成果,爲古文字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许慎所见到的小篆、古文、籀文等字形已有譌误,他对字形结构和造字本义的理解有不少是不可信的。而且《说文》成书以後,屡经传抄刊刻,年代浸远,谬误滋多。历代学者在校正《说文》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真正有所突破则是在近代古文字学兴起以後。随着古文字资料在《说文》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文字与《说文》的互证研究已经成爲《说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方面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果,除一些专门研究《说文》的着述外,这一时期的许多甲骨金文考释书籍、论文、札记和题跋中都能看到不少根据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错误的意见。目前对於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校正《说文》的研究和总结还有很多不到位之处,许多早期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一些已经被古文字学界判定爲错误的观点在《说文》学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本文对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方面的成就、特点以及不足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全文主要分爲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相关术语的界定,学术史的回顾,选题目的及其意义,研究思路等方面内容。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与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背景:一是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二是清末民国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说文》学的拓新;三是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清末民国《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共分爲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83年吴大澂《说文古籀补》书成到甲骨文发现前夕;第二阶段,从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到1929年马叙伦《说文解字研究法》出版;第三阶段,从三十年代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每一阶段介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研究成果。第三、四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成果例释。第三章主要考察清末民国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和纠正《说文》篆文和说解方面的具体成果。第四章则主要收录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古籀形体方面的成果。第五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我们对这一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中的失误类型和失误原因进行分类与总结。结语部分对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研究进行总体的评价,并对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附录部分是清末民国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相关论着目录,分爲《说文》研究论着目录、古文字学论着目录和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三类。
张煦康[2](2019)在《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沈阳故宫,是目前仅存的两座明清皇家宫殿之一,更是唯一一座由满族主持建造的皇家宫殿。从建筑学角度而言,研究沈阳故宫不仅是认识其原始风貌及变迁,也是认识自清朝入关(1644)以来北京故宫的建筑变迁必不可缺的基础环节,对思考明清时期多民族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指宫内中路高台之上的建筑群,是前清时期清太宗皇太极及其妃嫔们的寝宫。文章以档案与相关样式雷图档解读为研究基础,以学界对前清文明及沈阳故宫已有的高水平研究为依据,以测绘调查、绘制图纸与建立模型为技术支撑,综合地对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的建设背景、组群特征、历史沿革、建筑现状进行梳理、描述与分析。由此得到的重要发现包括:清太宗时期,礼制初成,后宫与前朝功能划分已然分明;清宁宫兼备帝后就寝、家庭祭祀、家宴会客等功能,是清太宗寝宫的核心空间;凤凰楼据其位置成为“镇守”后寝的重要门面;乾隆年间,凤凰楼有功能性变化:楼梯自室内移出至外廊檐下,开始用于贮存圣容、玉牒、《实录》等先帝圣物;道光时期,落架重修清宁宫并拆修凤凰楼外廊,对结构的改变留存至今;日俄战争时期,永福宫、关雎宫、东配宫遭炮火毁灭,几近无存。总结得到的重要结论包括: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的整体布局是满族早期生活与礼制文明的具体表现,高台、索伦杆、口袋房、万字炕及跨海烟囱充分体现了满族独特的生活习俗与祭祀文化,建筑的匾额、兽首雕饰、屋顶吻兽造型等体现了丰富的满族图腾文化;组群布局虽不如北京紫禁城后寝建筑之礼制齐备,但整体以中轴对称、“龙宫凤阙”一应俱全,配以帝王独享的“彩瓦琉璃”,亦充分体现了汉族文化;梵文天花、福儿斗科等装饰体现了蒙古族与藏传佛教文化。作为“承上启下”时期的历史产物,沈阳故宫后寝建筑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承载了中华大一统趋势下的满、蒙、汉文化融合进程。
本刊编辑部,黄维忠,玉珍,央宗[3](2018)在《《中国藏学》30年(1988-2018)大事记》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藏学》是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藏学》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社科类学术期刊,汉藏文版均于1988年正式创刊,季刊。英文版创刊于2003年,半年刊。截至2018年底,本刊共刊发文章(含学术动态与信息、综述、书评、书目索引等)近6000篇,其中《中国藏学》3000余篇,《中国藏学》(藏文版)
孙晓倩[4](2018)在《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营造研究》文中认为明初官式建筑制度上承唐宋,下启明清,建筑石作用料巨大、风格洗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发端于南京一带的江南地区,随着都城(南京、凤阳、北京)及政权更迭,传播广泛并留有大量遗存。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营造需求除了环境等客观因素使然,更是传统材料观的转变,营造成就则对应于建筑文化的滋养、石作技艺的成熟、社会科技的进步等诸多因素。本论文以洪武、永乐两朝官式建筑石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测绘调研,通过一手资料与文献考证的结合,在以下方面做到创新:(1)空间维度上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首次系统研究了明初皇家都城及敕建于都城之外的官式建筑石作遗存,对明初石作遗存进行了实地调研测绘,厘清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发展脉络,总结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特征及地域间联系;其二,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置于更广阔的江南背景之下,讨论其发展与特征形成的地域原因。(2)时间维度上,聚焦洪武永乐两朝六十年时间内石作变化的同时,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置于更长的时间线中,因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起源于南京,无论是工匠体系或是实物呈现对江南工艺有诸多延续,江南也是《营造法式》的重要传播区域,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与《营造法式》进行对照,通过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遗存与宋《营造法式》的考证比对,实证客观地评价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对《营造法式》继承与发展的程度。(3)对石作加工工艺全过程做法的研究。既有研究主要针对石作本身所呈现的结果,对包括采石在内的石作流程欠缺关注。论文力求更为科学的从石料种类、石材开采等方面对多种石材来源、材料尺度、软硬质影响下的石作加工、表现、样式等进行全面展开。(4)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发展是一种社会现象,石作发展背后的社会因素是引导本文深入研究的切入点,同时也是重要研究内容。论文对明初和石作相关的历史事件、工官制度、人员调动等线索充分爬梳,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发展鲜活地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中,试图最大化地发掘历史的真实性,探讨石作现象背后的动因。(5)论文运用大量图表统计等方式,在一手测绘数据和文献梳理基础上,对石作本体及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化分析,以量化统计得出质的总结,避免先验性地引入过多主观推断。论文结构分为上、下两篇。明初因地理和历史背景差异,石作就地取材的特点,各地区规格和纹样不尽相同,地域特征明显。凤阳明中都石作与其他地区繁简程度相异,“朴素坚壮”并非贯穿明初的雕饰法则;迁都后北京与南京的官式建筑石作制度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青海、武当地区石作既兼有南北方都城石作特征,也有地方探索。上篇四章侧重对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本体的研究,按石作遗存所分布的三都(凤阳、南京、北京)及三都之外(泗州、青海、武当)区域分别展开,对不同地区重要官式建筑石作进行勘测、梳理及考证,具体分析明初官式建筑的石作特征与发展脉络。下篇对相关重要专题展开研究和探讨,包括: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成就形成的动因;明初官式建筑石作与《营造法式》的关系;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发展达到的技术水平与高度;分析与评价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在古代及当代的价值与意义。
王秀强[5](2018)在《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传承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受到西方大学体育发展模式和体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依附性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大学体育的显着特点;但同时也受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体育文化又具有“内生性”特征。大学体育文化内在制约着大学体育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起源于“强国强种”、“富国强兵”的实用主义目的,在西方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指引下,大学体育主动斩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致力于为社会服务的功利性目标。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大学体育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追根溯源,主要是关系到大学体育战略目标的大学体育理念的缺乏和大学体育文化自觉的缺失。因此,唤醒大学体育的文化自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体育文化,成为大学体育发展的基础工程。本研究选取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所国内具有百年以上历史大学的体育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扎根理论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进行大学体育文化的要素分析,确立代表性体育人物及思想、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等五要素作为研究的横轴;其次对中国大学体育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分期研究,将中国大学体育的发展历程分为清末、民国、新中国初期、“文革”、复苏、新发展时期等六个历史阶段,确立研究的纵轴。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历史研究等方法,以大学体育文化五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探究各文化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背景、特征与发展规律;梳理出比较清晰的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概貌;并从百年大学体育发展进程中总结出历史经验和规律。在百年大学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现状,运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首先进行了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之后进行了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包括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教育家和体育家的体育思想传承是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主线。大师的体育思想一直伴随着强国强种的民族思想,而且一直伴随中西方体育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纵观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一主题。2.中国大学体育制度深受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大学体育制度设计;回顾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发展历程,呈现出清朝末期的借鉴摸索、民国时期的深入发展、建国初期的苏联模式、“文革”时期的破坏停滞、新时期的学习欧美等阶段性特征;中国大学体育制度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路径,即政府层面主导,大学负责具体实施。3.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并且表现出钟摆式演变特征。4.大学体育精神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场馆设施等物质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基础;体育制度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保障;体育行为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动力之源。大学体育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层面所包含的体育文化要素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背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学体育文化系统。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历经清末的发端、民国的发展、新中国的新生、“文革”时期的挫折、改革开放的重生、新时期的发展与繁荣六个发展时期。百年大学体育思想也经历了由机体活动能力发展观到身体、心理发展观,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观,最后转变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观,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体育文化发展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到如今,体育人文价值观念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核心理念。6.引入战略管理理论;在构建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基础上,从战略的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提出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从大学体育文化各层面切入,明晰目标定位,健全决策机制,最大化发挥体育学科育人优势,跨学科合作、培养少而精的体育专业人才、凝练科研方向。7.总结百年大学体育思想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供从国家到大学各层面的体育文化发展以借鉴。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代表性体育人物的思想是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大学也因此成为整个中国体育教育的思想高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民族复兴”的主题,大学体育人应有引领中国体育思想的主动性意识,传承发展,注重战略,以助力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浦晗[6](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研究指明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罗敏敏[7](2017)在《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老人长期照护团队中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身份认同》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的加快,在一些像老人长期照护这样服务对象需求多元、服务周期较长且涉及部门较多的服务领域,参与多专业合作成为社会工作者无法回避的挑战。然而,由于多专业合作的复杂性和我国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等原因,专业身份不明确成为社会工作者在多专业合作中开展专业服务的首要困扰。不少研究也指出专业身份认同的厘清是社会工作者能否有效参与多专业合作的关键,只可惜他们没有进一步讨论专业身份认同的具体内容。因此,研究社会工作者在多专业合作中的专业身份认同显得非常急迫,特别是我国社会工作正处于专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明确我国社会工作者在多专业合作中的位置、价值和服务逻辑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多专业合作,推进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本研究希望在多专业合作情境中探索社会工作的实践方式和服务逻辑,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一种参考路径。本研究以生态系统视角为理论框架,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选取X市一家医疗、护理和社会工作等多专业合作的老年社会服务中心为研究单位,针对中心多专业团队中的社会工作者开展研究,探索该多专业团队的服务开展过程和社会工作者在团队中的任务及社会工作者建构专业身份认同的历程。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深度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等方法收集资料,并借助NVIVO质性分析软件和扎根理论的资料分析方法展开分析,研究发现:1.多专业团队的合作分工流程包括:寻找服务对象、筛选服务对象和建立专业关系、开展“医疗-护理-社工”综合需求评估、制定综合服务介入计划、实施综合服务介入、多角度评估服务成效和结案等7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涉及:有关老人的任务、有关照护者和老人家庭的任务、有关老人所在社区的任务、有关多专业团队的任务和有关社会工作机构的任务等5个方面。2.在多专业合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与其所在的生态系统交流互动,这些系统包括:多专业团队、服务对象、社会工作机构、社区居委会和实务研究团队等微系统;社会工作机构与社区居委会、社会工作机构与实务研究团队等中系统;A机构与同领域机构之间的交流和竞争、政府和政策、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和文化等宏系统。在这些系统的影响下,社会工作者建构专业身份认同的历程包括:不明专业身份、初识专业身份、发展专业身份和明确专业身份等4个阶段,最终社会工作者明确自已的专业身份是“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3.作为“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社会工作者以服务对象的多方面需求以及其与周围他人和环境间的多层互动为出发点,注重不同的专业服务之间以及不同的专业服务与非正式支持之间的整合,提升服务对象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据了一种以服务对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多元需求为介入取向,注重多元合作和延伸转换的服务逻辑。这一专业身份认同的形成体现了我国社会工作参与多专业合作具有阶段性和政策导向性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成效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能够处理复杂问题和促进多部门协作的本土扎根过程,可以帮助社会工作更好地应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包括从简单问题的处理到复杂问题的解决、逐渐单专业实践转向多专业实践、以及由单一部门购买转向多部门协调推进等。由于研究能力与研究条件的局限,本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方法的使用以及整体研究的设计上还存在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本研究包含六章: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相关研究,明确研究的焦点是社会工作者在多专业团队中建构专业身份认同的历程;第二章介绍本项研究的研究设计,运用生态系统视角作为理论框架,选取扎根理论作为研究方法;第三、四、五章分别从横向和纵向维度呈现本项研究的发现,围绕社会工作者参与多专业团队合作的过程,探索社会工作者建构专业身份认同的历程及其影响因素;第六章围绕研究发现尝试阐述本项研究的理论发现,并总结本项研究的不足之处。
阿拉木斯[8](2017)在《中国蒙古因明学史略》文中研究指明因明自印度传入中国之后大体可分三支,即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和南传上座部佛教。再由中国东渐至日本、朝鲜、蒙古,使得中国成为因明的第二故乡。一方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同时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因明在汉地几成绝学,中国政府将因明列入绝学而抢救保护中。近年来,因明又弘传至欧美各国,形成一门国际性学术。本文以藏传佛教蒙古化的因明为研究对象,对其传入蒙古地区之前与蒙古地区的接触、因明传入蒙古地区的历史过程以及传入之后的发展概况和佛教因明对蒙古族文化产生的影响等进行了论述。本文由五个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主要概述研究概况、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重点和难点等;正文第一部分,对主要概念以及相关关系进行辨析;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早期蒙古地区与因明的接触情况、因明传入蒙古时的吐蕃和蒙古的历史背景;第三部分,论述佛教因明的形成与发展,探究蒙古因明的渊源及其传承过程,也就是蒙古因明的形成与发展概况;第四部分,简要论述了藏传因明正式传入蒙古地区之后的发展及其对蒙古族文化的影响概况。
汪楠[9](2017)在《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百年来佛教量论因明学发展跌宕起伏,自1982年2月在北京召开抢救因明座谈会之后,“抢救因明遗产、推动因明发展”成了当前学术界的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佛教量论因明学是当今汉传因明与藏传量论交融发展的结晶,“量式”更是研究量论因明学的核心内容。本文正是以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的历史发展为背景,评述“量式”研究状况,从而梳理出当前对“量式”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并对此进行了思考,希望对量式研究提供新思路。基于百年中国学界对佛教量论因明学的原典研究和原典研究之研究,笔者对“量式”进行了明确的划分,认为量式是在“量”的视域下所研究的“式”,是以量论为基础的语言表达范式,以“量式”为上位概念,“论式”和“法式”是下位概念,而“应成式”是“法式”的实际运用。通过对“论式”的研究,发现汉传因明的量式研究主要集中在“论式”,其中对陈那改革后的三支论式的评价最高,对成立三支论式的形式要求因三相的研究最为集中,然而对因三相和三支论式进行符号表达时,学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不同的论证,从而产生了诸多论诤。通过对“法式”、“应成式”的研究,发现藏传量论的量式研究集中在“法式”,因此,藏传量论对法称的体系更为推崇。而在这近百年的研究中,汉传因明与藏传量论交融发展,汉藏学者相互交流相互促进,“量式”背后庞大的量论因明学体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清晰起来,“量式”在量论因明学中的功能正是在这样的认识论前提下显得尤为重要,量论因明学正是在“量式”的研究的基础上成了探求佛教认知模式之门的钥匙。
符晓[10](2016)在《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文中指出美学会议,是新时期美学史上一道重要的风景。新时期美学是以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发端并发展的,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学会议在新时期美学建设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与美学学会、美育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学科建设、美学家、审美文化和中西美学汇通,保持了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美学会议烛照出的是新时期以来美学史的发展和美学制度的形成过程,通过对新时期美学会议的考察,可以挖掘出新时期美学史和美学制度的走向。对于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透视出新时期美学史的流变和美学制度的形成和作用,是本文的核心所在。本文主体分为七章。第一章从1980年代初期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和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入手,试图呈现出新时期美学发生的逻辑起点,通多对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细致的考察还原出会议当时的现场和细节,以揭示新时期美学学会的肇始过程。同时,考察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的情况,揭橥1980年代初期美学研究和美学建设的发展情况。第二章考察了新时期早期关于美学史和美学原理的讨论会,尝试厘清新时期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立的最早联系,继而分析了过去30多年内美学会议对于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多元关注,涉及美学史、美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文艺学等各个学科,从历次涉及学科美学的会议上,可以见到美学学科不断发展的进程,同时也对新时期美学诸多分支学科的形成提供了新路径。第三章考察了美学会议和美学家之间的关系问题。1980年代早期的美学会议一般有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着名美学家参加,正是这些美学家为新时期美学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还有一些美学会议对已故美学家身份进行确认,丰富了美学史的建构范式。同时,美学会议也对一些新美学家的美学家身份和他们在美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位置给予确认,使美学研究保持着持续的连贯性。第四章以新时期美育思想和美育制度的重构与流播为中心,对涉及美育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揭示出美育思想在新时期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产生过程并指出美学会议对于美育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讨论中,美育思想得以不断发展,也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决议中,美育制度得以不断走向完善。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失和不足之处。第五章分别考察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之后涉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美学会议,旁及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同时注意到了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和美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美学研究和美学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六章从审美文化入手,对涉及审美文化的相关会议进行阐释,认为自1990年代初期开始美学会议和美学研究逐渐向审美文化转型,内中涵盖了非常丰富的美学内容,包括旅游美学、景观美学、生态美学和民族美学等,以此为中心对美学会议进行考察,可以进一步发现推动审美文化发展的动因之所在。第七章以新世纪美学会议为中心,考察美学会议在中西美学汇通的道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东方美学和生活美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新世纪以来,中国美学能够如此迅速地融入到世界美学中与一些新美学家参与并组织召开相关美学会议息息相关,尤其是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召开更为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积极保障。结语部分认为,在新时期美学发展的过程中,美学学会、美学家和世界美学对中国美学的影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关的多次美学会议直接建构了中国新时期美学研究和美学思想。同时从历时上对美学会议在美学这30多年的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总结。
二、附录:全国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附录:全国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相关术语的介绍 |
二、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校证《说文》研究之回顾 |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背景 |
第一节 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 |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字学的拓新 |
第三节 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 |
第二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 |
第一节 探索尝试时期(1883-1898) |
第二节 初步发展时期(1899-1929) |
第三节 蓬勃发展时期(1930-1949) |
第四节 汉学家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情况 |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上)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说文》保存的单字和古说 |
(一)《说文》保存的单字 |
(二)《说文》保存的古说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篆形和说解的错误 |
一、《说文》分爲二字或三字、古实爲一字 |
二、校正《説文》篆形和字形结构分析之失 |
三、纠补《说文》释义之失 |
四、纠正《说文》形义分析俱失 |
第三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补苴《说文》漏收偏旁字 |
第四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探求文字形体演变之迹 |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下)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古文例释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籀文例释 |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类型分析 |
一、误析字形结构 |
二、误认文字初形 |
三、误说字本义 |
四、误混二字爲一字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原因分析 |
一、因误据古文字形而误 |
二、因误析古文字形结构而误 |
三、因不明汉字构形演变规律而误 |
四、因囿於《说文》而误 |
五、因不明字词关系而误 |
六、因所见古文字资料有限而误 |
结语 |
附录: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论着目录 |
一、《说文》研究论着目录 |
二、相关古文字学论着目录 |
三、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 |
单字索引 |
简称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2)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对象 |
0.3 研究意义 |
0.3.1 对于建筑学的意义 |
0.3.2 对于其他学科的意义 |
0.4 研究史略 |
0.4.1 外国学者的研究 |
0.4.2 中国学者的研究 |
0.4.3 总结 |
0.5 研究材料 |
0.6 研究方法 |
0.6.1 文献查阅与整理 |
0.6.2 现场调查与测绘 |
0.6.3 类比与对比 |
0.6.4 小结 |
0.7 研究结构 |
0.8 研究收获与未尽事宜 |
0.8.1 研究收获 |
0.8.2 未尽事宜 |
第1章 后寝建筑组群研究 |
1.1 清兵入关前的城池、宫殿建设 |
1.1.1 地理环境 |
1.1.2 历史背景 |
1.1.3 建筑传统 |
1.1.4 饮食习俗 |
1.1.5 宗教概述 |
1.1.6 相关人物 |
1.1.7 城池概述 |
1.1.8 宫殿概述 |
1.2 清兵入关后的宫殿建设 |
1.2.1 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修缮与改建工程 |
1.2.2 乾隆朝的改建与扩建工程 |
1.2.3 嘉庆朝至宣统朝的建筑变迁概述 |
1.2.4 博物馆时期的建筑修缮概述 |
1.3 宫殿现状 |
1.3.1 平面、剖面 |
1.3.2 立面 |
1.3.3 细部 |
第2章 单体建筑研究——宫门 |
2.1 建筑特征 |
2.1.1 台基与柱础 |
2.1.2 木构 |
2.1.3 墙 |
2.1.4 门窗 |
2.1.5 福儿斗科 |
2.1.6 天花与彩画 |
2.2 历史沿革 |
2.3 功能分析 |
2.3.1 皇太极时期 |
2.3.2 乾隆至光绪朝 |
第3章 单体建筑研究——寝宫 |
3.1 清宁宫 |
3.1.1 建筑特征 |
3.1.2 历史沿革 |
3.1.3 功能分析 |
3.2 衍庆宫等四宫及配宫 |
3.2.1 平面布局 |
3.2.2 构架 |
3.2.3 装修 |
3.2.4 历史沿革 |
3.2.5 功能分析 |
第4章 建筑特色 |
4.1 后寝建筑大木尺寸整理与对比 |
4.2 以满族风格为主的多民族融合特色 |
4.2.1 独特的高台筑院风格 |
4.2.2 御寒取暖的建筑设计 |
4.2.3 特殊的台基石作 |
4.2.4 多民族文化的融合载体 |
第5章 沈阳故宫相关样式雷图档研究 |
5.1 图档概述 |
5.2 图档研究 |
5.2.1 《盛京城阙图》 |
5.2.2 [国]187-2-046 盛京城图、[故]4313 十王亭图与[故]4314 宫阙图 |
5.2.3 [国]151-007 大政殿图 |
5.2.4 [故]4822——盛京衙署布防图 |
5.2.5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宁宫地盘样 |
5.2.6 [国]151-002 大清门南侧建筑群地盘样、[国]151-006 清宁宫地盘样、[国]151-009 清宁宫、凤凰楼地盘样及大样勘估图与17 张故宫样式雷图档 |
5.2.7 军机处档藏盛京宫殿建筑图 |
5.2.8 [国]150-008 与[国]151-008——两张盛京宫殿全图 |
5.3 个案研究——以道光二十一年清宁宫、凤凰楼修缮工程为例 |
5.3.1 按例勘估与临时加固——道光九年(1829)至道光十二年(1832)九月. |
5.3.2 第二次勘估与备料——道光十二年(1832)九月至道光十九年(1839)十月初六 |
5.3.3 第三次勘估与兴修——道光二十年(1840)四月初六日至道光十九年(1839)十月初六 |
5.4 小结 |
5.4.1 图档年代 |
5.4.2 修缮流程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国家图书馆藏沈阳故宫样式雷图档目录及图档 |
附录2:故宫博物院藏沈阳故宫样式雷图档目录及图档 |
附录3:天津大学测绘图档 |
附录4:关于沈阳故宫的清帝御制诗文 |
附录5:乾隆朝至光绪朝沈阳故宫相关档案记录 |
附录6: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三维扫描点云图 |
致谢 |
(4)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 |
0.2 选题意义 |
0.3 以往研究的综述 |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5 论文框架 |
上篇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 |
第一章 明中都官式建筑石作 |
1.1 倾举国之力兴建的明中都宫殿 |
1.1.1 明中都的营建概况 |
1.1.2 午门 |
1.1.3 金水桥 |
1.1.4 横街 |
1.1.5 散落的石构件 |
1.1.6 其他 |
1.2 继承古制的陵寝制度:明皇陵 |
1.2.1 明皇陵的平面形制 |
1.2.2 神道 |
1.2.3 皇陵碑 |
1.2.4 享殿遗址 |
1.3 明初中都石作及其遗存 |
1.4 明中都的石作特点 |
第二章 南京明初官式建筑石作 |
2.1 唯一建造在长江以南的统一国家的宫殿 |
2.1.1 明宫殿的营建概况 |
2.1.2 宫城门址 |
2.1.3 金水桥 |
2.1.4 御路 |
2.1.5 横街 |
2.1.6 其他 |
2.2 开明代山陵之创举:明孝陵 |
2.2.1 享殿台基 |
2.2.2 神道 |
2.2.3 方城明楼 |
2.2.4 神功圣德碑 |
2.3 最大规模的移石工程:阳山碑材 |
2.3.1 阳山碑材的壮举 |
2.3.2 由遗址看明初碑碣的开采过程 |
2.4 完整的用石系统——大报恩寺 |
2.4.1 历史沿革 |
2.4.2 永乐、宣德二碑及碑亭石作遗址 |
2.4.3 御路 |
2.4.4 水工系统 |
2.5 明初的其他皇家建筑石作 |
2.5.1 明城墙 |
2.5.2 明功臣墓 |
2.5.3 灵谷寺 |
2.6 明初南京皇家建筑石作遗存 |
2.7 明初南京的石作特点 |
第三章 北京明初官式建筑石作 |
3.1 明初北京官式建筑石作营建概述 |
3.2 以南京明故宫为蓝本的明初北京宫殿 |
3.2.1 明初北京宫殿营建 |
3.2.2 早期石作遗存 |
3.3 明十三陵陵寝制度的典范:明长陵 |
3.3.1 祾恩殿台基 |
3.3.2 祾恩门台基 |
3.3.3 方城明楼 |
3.3.4 御路 |
3.3.5 十三陵中其他部分石作 |
3.4 明初北京的石作特点 |
第四章 三都之外的明初重要官式建筑石作 |
4.1 泗州明祖陵 |
4.1.1 明祖陵的平面形制 |
4.1.2 皇城遗址 |
4.1.3 神道 |
4.2 青海乐都瞿昙寺 |
4.2.1 营建背景 |
4.2.2 瞿昙寺石作呈现的明早期南北两京石作特征 |
4.3 明初武当山宫观建筑 |
4.3.1 石材在山体建筑中组织排水的应用 |
4.3.2 从石作角度剖析金殿的重要地位 |
4.3.3 仿木构的石建造 |
4.3.4 武当山石作中的其他早期元素 |
4.4 明初敕建建筑的石作特点 |
上篇结语 |
1.明初官式建筑营建的时间脉络 |
2.明初官式建筑石作遗存的分布 |
3.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特征 |
4.地域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
下篇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成就、原因及意义 |
第五章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成就溯源 |
5.1 南方石作传统地域性的接续 |
5.1.1 地理环境 |
5.1.2 六朝以来南京砖石建造传统 |
5.1.3 南方地区领先的石作技术 |
5.2 明初的开国契机 |
5.2.1 宏观的规划思想 |
5.2.2 木构建筑体系下的用石巨大 |
5.2.3 强权统治下的劳役 |
5.2.4 冶铁业的发展 |
5.3 元代建筑的影响 |
5.3.1 砖石材料观念的解放——石材在宗教建筑中的普及运用 |
5.3.2 以曲阳石匠为代表的元代官式建筑石作 |
5.3.3 元代石作的传承与过渡 |
第六章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对宋《营造法式》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
6.1 宋《营造法式》中的石作相关制度及理论 |
6.1.1 壕寨制度 |
6.1.2 石作制度 |
6.1.3 雕镌技法 |
6.1.4 功限及料例 |
6.2 明初官式石作的继承与发展 |
6.2.1 定盘断水平之法 |
6.2.2 筑基 |
6.2.3 柱础 |
6.2.4 角石、角柱 |
6.2.5 殿阶基 |
6.2.6 压阑石(地面石) |
6.2.7 钩阑、殿阶螭首 |
6.2.8 踏道(象眼) |
6.2.9 坛 |
6.2.10 卷輂水窗 |
6.2.11 井口石(井盖子) |
6.2.12 幡竿颊 |
6.2.13 赑屃鳌坐碑 |
6.2.14 其他《营造法式》石作制度中提及的石作 |
6.2.15 《营造法式》中未涉及的石作 |
6.3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雕镌特征 |
6.3.1 雕镌技法 |
6.3.2 纹样 |
6.4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评价 |
第七章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技术与水平 |
7.1 用石情况 |
7.1.1 石材种类 |
7.1.2 石材产地 |
7.2 加工技术 |
7.2.1 开采 |
7.2.2 运输 |
7.2.3 打磨 |
7.2.4 提升 |
7.3 连接方式与砌筑构造 |
7.3.1 拱券 |
7.3.2 灰浆 |
7.3.3 咬合(榫卯) |
7.4 明代石作功限 |
7.4.1 石料折方 |
7.4.2 开石工价 |
7.4.3 运石脚价 |
7.5 与前代石作技术和加工水平的对比 |
7.5.1 前代石作技术概述 |
7.5.2 明初石作技术特点 |
第八章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时代意义 |
8.1 (砖)石建筑在明代的空前繁荣 |
8.1.1 明代地面砖石作的盛行 |
8.1.2 砖石材料性能的共性与互补 |
8.1.3 洪武年间拱券券形的转变 |
8.1.4 砖石技术的共同发展 |
8.2 工匠体系对于传播皇家建筑特征的意义 |
8.2.1 明初工部管理机制 |
8.2.2 南方哲匠的入仕 |
8.2.3 工匠体系对形成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特征的作用 |
8.3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遗产价值 |
8.3.1 世界遗产的评价标准 |
8.3.2 世遗中和石作相关的遗产特征 |
8.3.3 中国世遗中的明初官式建筑石作遗产价值 |
8.3.4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保护现状 |
下篇结语 |
结语 |
1.结论 |
2.本文可能深入开展的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 |
附录1.明孝陵享殿复原数据及依据 |
附录2.始建于明代早期的北京官式建筑遗存 |
附录3.明初四座陵寝石像生序列、种类及数量 |
附录4.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纹样、运用部位及雕镌技法统计 |
附录5.明早期哲匠名录 |
附录6.与石作相关的世界文化遗产(1978-2017)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大学体育文化概述 |
1.3.2 战略与战略管理 |
1.3.3 研究相关理论视角 |
1.4 研究对象、分期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分期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说明 |
1.6.1 时间范围 |
1.6.2 空间范围 |
1.6.3 研究指标 |
第2章 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背景 |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
2.1.1 “武”的演变历程 |
2.1.2 儒、道、释的体育精神 |
2.2 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 |
2.2.1 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的示范与推动 |
2.2.2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 |
2.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百年历程 |
2.3.1 清朝末期: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端 |
2.3.2 民国时期:中西体育的冲突与融合 |
2.3.3 新中国初期:毛主席题词和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
2.3.4 “文革”时期: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挫折与教训 |
2.3.5 复苏时期:扬州会议重新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 |
2.3.6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文化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
第3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承 |
3.1 体育人物及思想的整体研究思路 |
3.2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萌芽 |
3.2.1 维新派体育思想 |
3.2.2 “新政”时期体育思想 |
3.2.3 军国民体育思想 |
3.3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发展 |
3.3.1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发展的背景 |
3.3.2 大学校长体育思想 |
3.3.3 体育家群体体育思想 |
3.4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转向 |
3.4.1 对资产阶级体育观的批判 |
3.4.2 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3.4.3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
3.5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复苏 |
3.5.1 体质教育思想的局限 |
3.5.2 学校体育思想的争鸣 |
3.6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繁荣 |
3.6.1 “健康第一”思想 |
3.6.2 “终身体育”思想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的传承 |
4.1 大学体育制度的发端 |
4.1.1 大学体育制度发端的背景 |
4.1.2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1.3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
4.1.4 区域体育组织的初现 |
4.2 大学体育制度的定型 |
4.2.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2.2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
4.2.3 学校体育制度的今昔对比 |
4.2.4 校际体育组织 |
4.3 大学体育制度的转型 |
4.3.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3.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
4.4 大学体育制度的复兴 |
4.4.1 政府关于大学体育制度建设 |
4.4.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行为文化的传承 |
5.1 大学体育教学的传承 |
5.1.1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端 |
5.1.2 专业体育教育的开端 |
5.1.3 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影响 |
5.1.4 体育教学改革成为潮流 |
5.1.5 新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
5.1.6 小结 |
5.2 大学体育活动和竞赛的传承 |
5.2.1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开端 |
5.2.2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发展 |
5.2.3 新中国初期的课外活动和竞赛 |
5.2.4 大学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合法化 |
5.2.5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要素的互动 |
5.2.6 小结 |
第6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物质文化的传承 |
6.1 体育场地设施的初步建设 |
6.2 室内体育场馆建设的勃兴 |
6.3 体育场馆设施的蓬勃发展 |
6.3.1 体育场馆建设特点 |
6.3.2 存在的问题 |
6.3.3 体育场馆设施的前景 |
6.4 体育场馆建设的文化性特征 |
6.4.1 大型室内综合场馆成为主流 |
6.4.2 新世纪体育场馆特征与趋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研究 |
7.1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系统要素 |
7.1.1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构建 |
7.1.2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主体要素 |
7.1.3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客体要素 |
7.1.4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中介要素 |
7.2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体系 |
7.2.1 指导思想 |
7.2.2 发展现状 |
7.2.3 战略目标 |
7.2.4 战略重点 |
7.2.5 战略路径 |
7.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 |
7.3.1 健全大学体育战略决策机制 |
7.3.2 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
7.3.3 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
7.3.4 百年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
7.3.5 百年大学体育学科能力建设 |
7.3.6 体育文化研究与实践的互动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6)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
一 宋杂剧说 |
二 诸宫调说 |
三 傀儡戏说 |
四 民间剧曲说 |
五 宗教仪式说 |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
后记 |
(7)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老人长期照护团队中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身份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
一、身份认同和专业身份认同研究 |
二、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身份认同研究 |
三、多专业合作研究 |
四、国内外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理论框架 |
一、生态系统视角的来源与发展 |
二、基于一般系统理论的生态系统视角 |
三、吸收社会生态学等理论后的生态系统视角 |
四、生态系统视角对本研究的指导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
第三章 多专业团队如何开展服务 |
第一节 多专业团队的合作分工流程 |
一、寻找服务对象 |
二、筛选服务对象和建立专业关系 |
三、“医疗-护理-社工”综合需求评估 |
四、制定综合服务介入计划 |
五、综合服务介入 |
六、多角度评估服务成效 |
七、结案 |
第二节 社会工作者在多专业团队中的工作任务 |
一、有关老人的工作任务 |
二、有关照护者和老人家庭的工作任务 |
三、有关老人所在社区的工作任务 |
四、有关多专业团队的工作任务 |
五、有关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任务 |
第四章 影响专业身份认同形成的生态系统 |
第一节 微系统与社会工作者专业身份认同的关系 |
一、多专业团队 |
二、服务对象 |
三、社区居委会 |
四、社会工作机构 |
五、实务研究团队 |
第二节 中系统与社会工作者专业身份认同的关系 |
一、社会工作机构与社区 |
二、社会工作机构与实务研究团队 |
第三节 宏系统与社会工作者专业身份认同的关系 |
一、A机构与同领域机构之间的交流和竞争 |
二、政府和政策 |
三、我国社会工作教育 |
四、文化 |
第五章 建构专业身份认同的历程 |
第一节 不明专业身份:行政总助理?还是社会工作者? |
一、社会工作者:“所有的都在做”和“没有我也可以做得很好” |
二、周围他人对社工的专业身份认知不一致 |
第二节 初识专业身份:装备专业知识 |
一、各方参与综合服务培训的原因 |
二、社会工作者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技巧 |
三、社会工作者与周围他人的互动中初识专业身份 |
小结 |
第三节 发展专业身份:提升专业能力 |
一、提升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委会合作的专业能力 |
二、社会工作者与多专业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的提升 |
三、与周围他人的互动中进一步扩展专业身份认同 |
第四节 深化专业身份:有根据的反思 |
一、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 |
二、在与周围他人的互动中明确自己的专业身份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何为“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 |
一、“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的基本内涵 |
二、“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形成过程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作为“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的服务逻辑 |
一、关注服务对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多元需求 |
二、注重多元合作和延伸转换 |
三、掌握整合功能的服务技术 |
四、运用多学科和多专业的基础知识 |
五、秉持整体格局下的专业价值观 |
第三节 多专业合作中专业身份认同内涵的中西比较 |
一、中西方多专业合作中的专业身份认同内涵的比较 |
二、中西方多专业合作中专业身份认同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多专业合作中专业身份认同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 |
一、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
二、多专业合作中专业身份认同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影响 |
第五节 本研究的局限 |
一、研究对象上的局限 |
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 |
三、研究设计上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语 |
(8)中国蒙古因明学史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概况 |
1. 国内研究状况 |
2. 国外研究状况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和难点 |
1. 研究重点 |
2. 研究难点 |
一、主要概念与相关关系 |
(一)概念辨析 |
(二)相关关系 |
二、蒙古因明传入时的历史背景 |
(一)早期蒙古地区与佛教的接触 |
1. 匈奴时期 |
2. 蒙古与西夏的交往 |
3. 蒙古与金国的交往 |
4. 元朝统治中原时期 |
(二)蒙元时期的吐蕃社会 |
1. 阿里地区 |
2. 桑朴寺 |
3. 西藏萨迦派 |
4. 西藏格鲁派 |
(三)因明传入时的蒙古历史背景 |
三、佛教因明的形成与发展 |
(一)因明的起源 |
(二)因明传入西藏 |
(三)因明传入蒙古地区 |
1. 元代一度传入 |
2. 明代再度传入 |
3. 清代及以后的发展 |
4. 小结 |
四、因明对蒙古族文化的影响 |
(一)《甘珠尔》《丹珠尔》经略述 |
1. 《甘珠尔》《丹珠尔》经概述 |
2. 蒙文《甘珠尔》《丹珠尔》 |
(二)中国蒙古因明的主要学派及其思想 |
1. 萨迦派与格鲁派及其思想 |
2. 蒙古因明学着名代表人物简介 |
(三)因明传入后对蒙古族的影响 |
1. 对萨满教的影响 |
2. 对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 |
3. 对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
二、框架结构和研究方法 |
三、基本概念 |
第一章 近现代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 |
第一节 量式原典研究 |
一、关于《门论》的量式研究 |
二、关于《入论》的量式研究 |
三、关于《大疏》的量式研究 |
第二节 量式原典研究之研究 |
一、历史研究 |
二、专题研究 |
三、比较研究 |
第二章 当代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 |
第一节 量式原典研究 |
一、汉传因明原典中的量式研究 |
二、藏传量论原典中的量式研究 |
第二节 量式原典研究之研究 |
一、历史研究 |
二、专题研究 |
三、比较研究 |
第三章 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论诤评析 |
第一节 学界争论的主要问题 |
一、因的“三相”能否缺一 |
二、陈那三支论式是演绎的吗? |
三、因三相 |
四、除宗有法 |
五、喻体是否为“除外命题” |
第二节 关于上述问题的思考 |
一、三支论式的本质为何 |
二、同、异品是否要除宗有法 |
三、三支论式与三段论的比较 |
结论 |
一、从陈那到法称的量式转变 |
二、量式在佛教量论因明学中的功能 |
三、量式在佛教认知中的作用和意义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写作背景与理论环境 |
二、创作意义与理论价值 |
三、文献说明与创作思路 |
第一章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与新时期美学的肇生 |
第一节 美学的春天: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 |
一、美学重构: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概说 |
二、周扬谈话:为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立法 |
三、时代热点: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美学话题 |
四、白璧微瑕: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时代局限 |
第二节 百花齐放: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及其影响 |
一、响应号召: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的召开 |
二、双向互动:美学学会的制度特色 |
三、美学争鸣:省级美学学会讨论会的展开 |
第三节 启蒙与意识形态:新时期早期美学会议的思想意义 |
一、美学启蒙及其不可能性 |
二、美学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变奏 |
第二章 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设 |
第一节 美学会议对学科美学的早期构想 |
一、中国美学史学术讨论会:美学史研究的展开 |
二、《美学原理》:新时期美学教材雏形讨论 |
第二节 学科美学及其制度推进 |
一、古典美学讨论会:现实基础与制度演进 |
二、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中国现代美学的坐标与走向 |
三、文艺学20年:美学学科的反思与畅想 |
四、美学新问题:美学、文艺学与文艺美学的历史责任 |
第三章 美学会议与美学家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美学家身份的确认与建构 |
一、朱光潜:美学会议的指路灯 |
二、宗白华:从美学教员到美学家 |
三、李泽厚:辗转于美学会议之间 |
第二节 回归传统:重塑现代美学家 |
一、以美学家为中心:美学史的一种写法 |
二、梁启超、蔡元培与丰子恺:向现代美学家致敬 |
三、美学家讨论会:新美学家的身份确认 |
第四章 美学会议与美育的制度化 |
第一节 “美育”的重构与流播 |
一、“美育”重生:第一次全国美学大会中的美育思想 |
二、时代精神:美育与意识形态的互文 |
三、重视“美育”:美育制度的普及与流播 |
第二节 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落实 |
一、教育方针之外:1990年代早期美育制度的基本状况 |
二、继承与重构:1990年代美育会议的双重诉求 |
三、制度建设: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关联性 |
第五章 美学会议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19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热潮 |
一、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美学讨论 |
二、马克思主义美学讨论的普及 |
三、全国马列文艺论着研究会:在文学和美学之间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体系性建设及其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建设 |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定位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 |
一、历史定位:讨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 |
二、时代使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 |
三、中英互动: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与美学新拓展 |
第六章 美学会议与审美文化建设 |
第一节 审美文化在1990年代的兴起 |
一、美学的“当代”:1990年代初期的美学会议 |
二、在审美文化中复兴:第四届全国美学会议 |
三、“审美文化”:美学与政治的互动 |
第二节 审美文化的多元建构 |
一、自然、园林、生态、旅游:景观美学初探 |
二、以“艺术”之名:美学与艺术的互动 |
三、民族美学:书写汉民族共同体美学 |
第七章 美学会议与走向世界的新世纪美学 |
第一节 全国美学会议在新世纪的发展 |
一、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全球化与中国美学” |
二、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回顾与展望” |
第二节 东方美学与生态美学:现代美学的两种新范式 |
一、“东方美学”的兴起与东方美学国际会议 |
二、生态美学研讨会与生态美学问题 |
第三节 “美学的多样性”: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美学新发展 |
一、走向世界: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美学背景 |
二、百家争鸣: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讨论会 |
三、影响意义: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对中国美学制度的影响 |
第四节 生活美学的兴起:生活与美学的合流 |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潮的形成 |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生活美学”的讨论方式 |
三、生活美学的多元对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时期美学会议总体情况列表(1979-2014) |
后记 |
四、附录:全国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D]. 顾王乐. 吉林大学, 2020(03)
- [2]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研究[D]. 张煦康. 天津大学, 2019(01)
- [3]《中国藏学》30年(1988-2018)大事记[J]. 本刊编辑部,黄维忠,玉珍,央宗. 中国藏学, 2018(S1)
- [4]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营造研究[D]. 孙晓倩. 东南大学, 2018(01)
- [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D]. 王秀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6]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 [7]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老人长期照护团队中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身份认同[D]. 罗敏敏. 厦门大学, 2017(07)
- [8]中国蒙古因明学史略[D]. 阿拉木斯.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
- [9]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述评[D]. 汪楠. 贵州大学, 2017(03)
- [10]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D]. 符晓.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