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筹设多媒体公园(论文文献综述)
曹瀚予[1](2021)在《地方创制性立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地方法之制定、修缮以及运行实践中,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士或许已经觉察到一种现象,即由地方立法直接推动的地方治理乃至国家治理和制度革新,无论是在专家学者们的理论研究中,还是在实务工作者基于立法经验和实践建议建言中,会经常提到几个未能解决的难题:“一统就死,一放就乱”、“如法炮制”的“景观式立法”、法制统一与地方特色的矛盾、立法的创新性不足、立地方立法边界不明、“突破上位法”的合法性质疑等,而这些难题都与地方立法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创制性立法有关。如果将我国整个立法体制视作一个国度,中央立法就是这个国度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统摄管理整个立法国度,制定基本政策,把握发展方向,地方立法则扮演着“执行者”和“协助者”的角色。从制度设计的角度出发,地方立法起着“上通下达”的重要作用:协助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中央立法在地方的有效执行、解决中央立法无法独力处理或暂时不宜处理的问题、解决理应由地方自主处理的问题、为中央立法提供“先行先试”的经验。但随着改革发展进程不断推进,尤其在进入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新时期,社会关系愈发复杂,急需新的规则去规范约束,此时国家对地方立法的要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总结过往经验、肯定已有做法,而是要求其在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进行执行性立法的同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具有引领意义的创制性立法。倘若地方立法丧失了创制性,只作为中央立法的实施细则紧随其后,就丧失了其地方性的本质属性。如此,地方立法增加了一个“改革者”、“实验田”的角色。创制性立法作为一种立法类型和立法现象,客观地存在于地方立法之过程中,但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并未引起诸多学者之关注。诸学者所提创制性立法仅是为论证其他主题之需要,而附带说明或借鉴思考,无意作科学周延之诠释,且很多时候将“创制性立法”理解为“立法的创新性”。实际上,在学术研究和立法实践中,这两个概念之间是存在区别的,创制性立法既可以被视为一种地方立法的属性,又可以被视为一种地方立法的类型。将其视作一种立法属性时,“创制性”等同于“创新性”,”“创制性立法”亦即“具有创新性的立法”。就地方立法而言,创制(新)性是一项基本特征,一部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相较上位法若没有丝毫创制,则其必要性势必受到质疑,也很难通过备审制度的监督。此时的地方立法根据不同划分标准,可以分为执行性立法、先行性立法、补充性立法、试验性立法、自主性立法等不同立法类型,即便在执行性法规中也会存在“创制性条款”,从而具备执行性和创制性双重属性,都可以一定程度超出上位法规定的范围。而将其视为立法类型时,创制性立法是与执行性立法相对应的概念,“创制”的涵义在于“创设”、“增设”,以立法目的和立法内容为划分标准,地方立法仅包括创制性立法和执行性立法两种类型。地方创制性立法是指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为了弥补法律、行政法规等上位法的空白或不足,解决地方出现的具体问题或满足某种需求,就不存在上位法或上位法尚未规定的事项,运用自主立法权制定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创制新的权利义务规范的活动。在从当前各地地方权力机关开展的立法活动境况来看,创制性立法已经成为我国地方立法发展的一个鲜明倾向。与执行性立法相比,创制性立法更能体现地方立法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作为近年来地方立法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力量,必然有其正当性和合理性依据。其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了试验治理理论、国家试错策略论、地方制度竞争论、地方性知识理论、地方法治观理论等诸多法学理论和国家政策。但由于缺乏制度上的规范,创制性立法缺乏统一且完整的判定标准。目前已有的研究对创制性立法的区分大致可以从法对制度和权利的设定、上位法依据、依附关系三种角度出发,但这三种观点都有所欠缺,无论是从逻辑行还是操作性上,很难明确合理地将创制性立法和执行性立法区分开。将判断标准和判断方法结合来看,判断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以及其中的具体条款,可以通过依据性标准、创制性标准以及立法目的和立法原则标准三个标准进行认定。而这三个标准又可以通过诸多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予以判断:依据性标准可以通过法的名称和法源条款进行判断;创制性标准可以通过法的权利性条款、义务性条款以及责任性条款加以判断;立法目的和原则标准可以通过立法目的条款和法规内容整体把握。这些标准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很难仅通过其中某一单独标准对地方创制性立法进行准确判断,必须将三个标准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才能更好地对地方立法的属性进行判断。我们可以按照创制性立法的三个判断标准将创制性立法进行分类:按照依据性标准可以分成整体型创制和部分型创制,或者独立型创制和依附型创制,其中后者可以看作是部分型创制的下级分类,这两种分类四种类型表现的是地方立法整部法规或具体条款与上位法的关联性;按照创制新的权利义务性标准,可以分成权利义务型创制和处罚强制型创制,这两种类型表现的是地方性法规中具体的创制内容;按照立法目的和立法原则标准,可以分成地方事务型创制和先行先试型创制,表现的是地方立法主体创制性立法的目的是“管理地方性事务”还是“先行先试”,其中自主性立法对应的是地方事务型创制,先行性立法对应的是先行先试型创制。基于无知论的假设和进化论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任何人试图通过理性分析建构出比由经济社会演化而来得更有效的规则,都是不可能的。通过对山东省和几个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实践进行考察剖析后可以发现,目前的地方创制性立法正面临着“形式增长”、“地方”着力不足、立法供给难以满足地方需求、创制内容与体例结构不匹配、“与上位法不一致”的合法性质疑等困境。出现诸多问题的症结在于央地立法权限的分配问题,包括传统理解下法制统一与地方特色的张力、创制边界模糊、创制能力短缺、中央制约管控与地方有效治理的矛盾、创新试验与既有法制的冲突。任何一种制度都是在不断发展中完善的,创制性立法亦是如此。面对以上如此困境,地方立法机关首先应从理论观念上进行革新,主要包括了对“法制统一”原则的再理解、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立法供给、正确看待“突破上位法”的合法性问题等。除了通过理念革新外,在新时期下还应当重视大数据技术在地方立法活动中的应用,切实提高地方创制能力外,例如提升创制性立法的公众参与能力、立法后评估水平等,同时还需完善监督和防范机制来防止地方立法权的滥用。
卓秋萍[2](2020)在《福建省南安市北山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探讨》文中指出通过对福建省南安市北山森林公园森林和人文等生态文化资源的调查分析,指出目前南安市北山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新时期北山森林公园生态文化硬件规划和软件策划的建设思路,以期为北山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出谋划策。
王勇,郭联邦[3](2020)在《台湾科技园区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台湾科技园区成立的目的在于孕育高科技产业发展,发展定位侧重于创造一个研发、生产、生活和生态并重,环保、经济、e化兼顾的理想园区。同时,以生产制程上的创新为导向,积极扩散产业群聚效应,实现永续发展与满足在地化需求。台湾当局于1980年、1996年、2003年分别设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南部科学工业园区、中部科学工业园区,从而建构起完整的点、线、面西部高科技走廊,极大地促进了台湾产业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本文首先对台湾三大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别加以详尽阐述,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台湾三大科技园区各自形成的不同管理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由此,进一步提炼出台湾科技园区值得借鉴的独特管理模式。
杨琳莉[4](2020)在《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混合式教学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家发布了许多与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相关的政策。中职教师积极尝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中,将信息化要素融入课前、课后的却很少。故本文研究针对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内容多、细且偏理论化,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等问题,教师在课前和课后将“晓黑板”教学平台应用于《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混合式教学,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混合式教学研究中较少涉及到课前、课后辅助教学的问题。“晓黑板”教学平台是由毕业于国内外重点大学的四位高知爸爸研究得之,使师生互动变得更加便捷。“晓黑板”教学平台具备的教育功能不仅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还促进中职教师有的放矢地教学,提高《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堂教学效率。技术和理论作为支持与前提条件,为教师应用混合式教学提供实践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研究教师将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目的是佐证教师设计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中的有效性与价值,并推广至中职旅游专业的其他课程中。具体研究过程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问题、研究思路与方法,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探析。主要界定了混合式教学、《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和“晓黑板”教学平台等概念,分析混合式教学实施的理论基础,进一步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保障。第三部分为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以发放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和分析中职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认识和其偏好与需求、中职学生对《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认知和混合式教学的影响因素;对教师访谈,了解他们对原有上课模式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看法;对旅行社管理人员访谈,了解旅行社的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为本文研究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提供依据。第四部分为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混合式教学的设计。根据已有典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教师设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前端分析、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四个部分,详细阐述每个部分的组成要素。第五部分为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结合《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特点及教学现状,教师将设计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通过实施混合式教学后,以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线下考核成绩、线上学习数据统计和教师混合式教学反思等方式,分析混合式教学的应用效果,佐证教师设计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有效性。实践结果证明:混合式教学在《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中应用具有可行性和教师能有效地设计和组织《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混合式教学。
刘庆军[5](2020)在《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文中指出惯用语虽属于固定短语,却往往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插入一些成分。如“碰钉子——碰了个大钉子”“打交道——打过几次交道”。学界对此已有初步探索,但对于动宾式惯用语扩展使用的范围、扩展形式的种类和扩展的规律迄今尚无充分的考察。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中三音节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情况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全面考察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成分的类型。通过大规模语料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和语感判断,按可插入成分类型在动宾式惯用语中所作的句法成分归成三类,助词、动词的补语和宾语的定语。助词有“了、过、着、的”四个;动词的补语有趋向补语、数量补语、结果补语、表程度义补语和可能补语五种;宾语的定语有数量定语、涉指示词语、性状义定语、格关系定语、“什么”和其他定语六种。第二部分对动宾式惯用语扩展中插入助词的情况进行考察。我们发现“了”能够插入具有“实现过程”的动宾式惯用语中;“过”的表义特点“离散性质”要求所搭配的动宾式惯用语能够重复进行,有明确的“终结点”;能插入“着”的动宾式惯用语必有“时段持续”的语义特征;能插入“的”,动宾式惯用语本身必有“开始、持续、结束”等时间界限的特征。第三部分考察了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的五种情况。趋向补语作为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形式时,表示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所以要求动宾式惯用语应该具有某种与之相配的语义特征。数量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数量和时间,所以一些表示状态的动宾式惯用语不能插入此类。动宾式惯用语的动作行为可以持续或可以终结,可以插入结果补语“完”;当同时具备[+自主]的语义特征和“获得”之类的积极价值意义,可插入结果补语“好”。表程度义的补语要求动宾式惯用语在范围、数量上有程度意义。插入可能补语的动宾式惯用语,一般不能是结果已经确定或者是对事件发生后的评价。第四部分考察了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的六种情况。一部分动宾式惯用语的整体意义或者名词可以被量化,则可以插入数量定语。从语感上动宾式惯用语均可以插入涉指示词语限制宾语范围,基本属于开放类。插入性状义定语时,若动宾式惯用语的宾语部分是修饰语和名词构成,则插入的可能性较小。能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动宾式惯用语,一般要兼有[+多向][+损益]两个语义特征。插入“什么”有两种,一种表示实义的疑问,存在限制条件;一种表示虚义,基本属于开放类。插入其他定语时,其组成成分主要有“非格关系的名词”“动词及动词性短语+的”和主谓短语,扩展使用频率较低。本文详尽地考察了289条三音节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包括动宾式惯用语扩展的范围,每一个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形式,以及扩展形式的限制条件,分析表达的语义以及内在规律。这一研究成果对汉语惯用语词典编撰和对外汉语教学均有参考意义。
焦骏峰[6](2020)在《庐山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文中认为“庐山东林寺”始建于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之手,她是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祥地。由此,慧远大师所创立的净宗一派,传承一千六百多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尤其在现代社会中,净土宗所提倡的“念佛法门”颇为流行,广为传播,可所谓在佛教八大宗派中,净土宗“念佛法门”巨星璀璨,灵光独耀。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在快节奏与充满竞争现代社会中,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它所形成独特的净宗文化,如何发挥着积极作用去调和处于多变的现代人类?净宗文化,它又有何魅力吸引着现代社会大众的目光?要想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不得不追溯到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缘起。论文以现代净土文化发祥地“庐山东林寺”为中心展开论述,本文先从历史去探讨净宗文化的发源以及东林寺千年历史的变迁。在第三章中,深入地研究东林寺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以及它所形成的净土文化通过怎样的方式去适应现代社会,又是如何影响现代人类?尤其在第四章中,祖庭“庐山东林寺”是如何进行一种现代性转化?会着重在东林寺文物胜迹与现代寺院建筑风格艺术上去体现。后面的章节会依次探讨,东林寺所具有独特的现代净土道风、现代僧团建设、现代佛事活动,现代寺院管理、对现代人类临终关怀、民间慈善行谊、弘法教化,国内外净宗文化的弘扬与交流,践行“人间净土”,构建和谐社会等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东林寺在现代社会中,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性。因此,对庐山东林寺的考察对于研究与挖掘净土宗文化、人文特点以及对现代社会影响,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杜秦[7](2020)在《台湾地区文化政策对台湾当代艺术的影响 ——以1986年至2000年台湾政治转型时期为例》文中指出学界对于台湾地区政治转型时期当代艺术的具体表现多有介绍,但是鲜见关于这种艺术现象的成因的剖析。除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地区良好的经济条件这一基础因素以外,台湾当局制定的文化政策同样对台湾当代艺术产生了影响。1986年至2000年间,为了规范和引导台湾当代艺术,台湾地区“文化建设委员会”参照日本和欧美国家的前例,制定了系列文化政策,将文化资源向地方文化中心分散。借助完善艺术类基础设施建设、筹建公立当代艺术机构、补助私立艺术空间等方式,台湾当局从当地的艺术市场、艺术空间、美术教育等方面进行调整,为当代艺术创造出有利的发展环境。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台湾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转而向符合台湾当局政治利益的方向发展,在总体上呈现出“国际化”和“本土化”两大特点。
姚兰[8](2019)在《A海滨温泉度假区旅游服务人员素质提升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想要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不仅需要对景区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开发,还要注重自身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形成个人发展带动景区整体发展的良性循环。当前,人力资源不足和人力资源质量是中国各个景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具有综合旅游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高素质服务人员,对其进行有关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升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从业技能等素质,以此才能促进景区的服务质量升级,同样也提升景区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以A海滨温泉度假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了A海滨温泉度假区员工的专业素质现状,通过对景区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认为景区必须注重员工的职业素养,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职业素质提升计划。主要针对A海滨温泉度假区旅游服务人员的品德素质问题、知识素质问题、能力素质问题和人格素质问题进行研究,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包括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缺乏思想道德教育、自身文化基础薄弱、企业只注重景区的发展忽视员工个人发展、景区按照行业的初级岗位标准进行人才培养没有跟上旅游业的发展、景区服务人才建设和服务监管机制不到位等。最后,提出了确保提高景区旅游服务人员职业素养的实施策略,包括改进管理措施、开展教育培训、营造企业文化、改善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创新。本次研究分析了景区旅游服务人员素质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综合人力资本与培训相关理论,以A海滨温泉度假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A海滨温泉度假区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资源,为景区服务人员寻找到适合其自身的培养对策,也是给其他旅游景区人才培养提供微观层面的思考,具有积极而深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苏佳燕[9](2019)在《福建学校舞蹈教育六十年历史演进及其成因》文中指出自1958年厦门艺术学校创立舞蹈科后,福建学校舞蹈教育肇始,期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中专层次到硕士层次的艰辛历程,至2018年适逢六十年的光景,福建学校舞蹈教育已形成了较为可观的局面。因此,本文以福建学校舞蹈教育的六十年(1958-2018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采访六十年相关的舞蹈教育工作者35人,力求把福建学校舞蹈教育六十年的基本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性梳理,并依此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全文将福建学校舞蹈教育分为六章进行研究,前五章依据福建学校舞蹈教育的增设情况和相关的国家政策将福建学校舞蹈教育分为五个时期,起步期(1958-1969年):以厦门艺术学校舞蹈科和福建艺术专科学校舞蹈系的创立为标志,福建舞蹈教育崭露头角;停滞期(1970-1974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全省学校舞蹈教育戛然而止;复苏期(1975-1996年):福建艺术专科学校槁苏暍醒,并在全省各地开设分班;发展期(1997-2009年):高等院校兴办舞蹈专业,福建师范大学建立舞蹈硕士点;改革期(2010-2018年):各级各类学校调整、改革舞蹈学科办学,对每个时期进行真实而详尽的描述,尽可能追根溯源,探究各个阶段学校舞蹈教育的发展原因,第六章则总结出福建省区域性学校舞蹈教育历史演进存在办学地理位置由点状分布向线状分布推进、办学性质由公办转向公办为主民办为辅、从依托其他艺术学科办学到独立办学、办学层次逐步高层化规范化、专业设置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地方特色课程日益突出、就业由统一分配到自主择业等七大特点,基于以上特点及分析,提出应鼓励民办学校开设舞蹈专业、拓展舞蹈专业设置的新门类、深挖区域性的舞蹈特色课程、推进中小学舞蹈课程的开设、加强国内外校际间合作交流、传承舞蹈名师优秀教育理念等六点反思。通过对福建学校舞蹈教育六十年历史演进及其成因进行研究,以史为鉴,以期为未来福建学校舞蹈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将区域性舞蹈教育与全国舞蹈教育进行个性与共性的对比,探寻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在差异性中辨析出区域的特色与不足,亦能作为区域性舞蹈教育的一些历史经验,为全国舞蹈教育的健康发展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陈威旭[10](2019)在《重庆市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体系构建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公众生态文化素养的提升尤为重要。生态文化教育是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森林公园拥有大量集中的生态文化资源,是开展生态文化教育的极佳场所。重庆市88座市级以上森林公园,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各功能区均有分布,且大多交通便利,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便于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因此,构建适合重庆市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基于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施体系。基于针对公众和森林公园管理者的问卷调查,运用SWOT-AHP方法对重庆市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根据以上分析和研究,具体的内容和成果如下:(1)根据第比利斯宣言,卢卡斯模式、环境素养模型和森林公园的资源特点,提出了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的目标、原则、对象和内容,总结了生态文化教育的途径,管理内容以及运行机制,建立了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的理论体系框架。通过对案例和实践的研究,建立以包括基地运营、教育途径,解说系统以及教育团队为主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的实施体系。(2)通过对重庆市公众进行调查,分析的公众的生态文化教育的参与状况、生态文化素养和需求。通过对重庆市50座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结果,基于重庆市森林公园特点,对重庆市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确定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威胁影响因素。(3)构建AHP评价指标体系,首先由专家调查法得出各层次的相对重要性和各指标的实际强度,其次计算出各层次指标的单排序权重和层次总排名权重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然后将实际强度和层次总排名权重相乘得到综合强度,得出对影响重庆市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发展的因素的实际排序。计算SWOT各组间矩阵的总体强度,总优势强度值是1.2283、总劣势强度值是-1.0675、总机遇强度值是1.0082、总威胁强度值是-0.4439,构造重庆市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发展的总体战略四边形,战略重心为P=(0.1608,0.5643),战略强度为0.5967,确定发展战略为以SO开拓型为,WO争取型为辅。最后提出几项具体的发展对策:明确发展目标,分区分级开展教育工作,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建设硬件设施,加强人才招募培养和管理,优化活动和课程设计、重视社会创新、加强国际合作。
二、台湾筹设多媒体公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筹设多媒体公园(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创制性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三、结构安排与方法选择 |
(一) 结构安排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对象的限定 |
第一章 地方立法的创新难题 |
一、“突破上位法”的合法性质疑 |
二、“不抵触原则”的判断标准模糊 |
三、设区的市立法事项范围存在争议 |
四、“如法炮制”的“景观式立法” |
第二章 创制性立法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创制性立法的概念界分 |
(一) 创制性立法的概念诠释 |
(二) 立法中“创制”涵义的多重性 |
二、地方创制性立法的辨析与定位 |
(一) 地方立法的类型划分 |
(二) 创制性立法的对应概念: 执行性立法 |
(三) 创制性立法的相近概念辨析 |
(四) 创制性立法在地方立法中的定位 |
三、地方创制性立法的理论基础 |
(一) 试验治理理论与国家试错策略论 |
(二) 地方制度竞争理论 |
(三) 地方性知识理论 |
(四) 地方法治观念理论 |
第三章 地方创制性立法的判断与创制维度 |
一、地方创制性立法的判断标准 |
(一) 依据性标准 |
(二) 创制性标准 |
(三) 立法目的和原则标准 |
二、地方创制性立法的判断方法 |
(一) 法的非规范性内容中创制性的判断 |
(二) 法的规范性内容中创制性的判断 |
三、地方创制性立法的类型 |
(一) 整体型创制与部分型创制 |
(二) 独立型创制和依附型创制 |
(三) 权利义务型创制和处罚强制型创制 |
(四) 地方事务型创制和先行先试型创制 |
四、地方创制性立法的创制维度 |
(一) 对权力的创制 |
(二) 对权利的创制 |
(三) 对义务的创制 |
(四) 对责任的创制 |
第四章 地方创制性立法的现实境遇 |
一、山东省创制性立法的现状考察 |
(一) 地方创制性立法数量和层级 |
(二) 地方创制性立法的领域和事项 |
(三) 地方性法规的创制程度 |
(四) 地方创制性立法的体例结构考察 |
二、立法事实与制度设计出现偏差 |
(一) 创制性立法的“形式增长” |
(二) 立法供给难以满足地方需求 |
(三) 立法的“地方”着力不足 |
(四) 创制内容与体例结构选择不匹配 |
三、地方创制性立法实践暴露出的法治化困境 |
(一) 传统理解下的法制统一与地方特色的矛盾 |
(二) 创制边界模糊与创制能力短缺 |
(三) 中央制约管控与地方有效治理的张力 |
(四) 传统立法技术与数据转型的脱节 |
第五章 地方创制性立法规范上的边界厘正 |
一、省级立法的合法创制空间 |
(一) 基本底限: 中央立法保留之外 |
(二) 外在界限: 不与上位法抵触 |
(三) 内在界限: 地方性事务 |
(四) 特殊限制: 行政立法的限制 |
二、设区的市级立法的合法创制空间 |
(一) 三类具体立法事项限制 |
(二) “等方面事项”限制 |
(三) 其他法律中的有关规定 |
三、地方创制性立法的专有创制空间 |
(一) 地方创制性立法下的“不抵触”原则 |
(二) 地方创制性立法行政行为的设置权限 |
四、地方创制性立法空间的适度释放 |
第六章 地方创制性立法实践上的效果改进 |
一、地方创制性立法的理念革新 |
(一) 对“法制统一”原则的再理解 |
(二) 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立法供给 |
(三) 正确看待“突破上位法”的合法性问题 |
二、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创制性立法公众参与水平 |
(一) 大数据应用于立法公众参与中的技术优势 |
(二) 大数据在立法公众参与中的应用趋势 |
(三) 大数据应用于立法公众参与中的瓶颈制约 |
(四) 大数据应用于立法公众参与领域的建议 |
三、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立法后评估制度 |
(一) 传统立法后评估技术存在的问题 |
(二) 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立法后评估的必要性 |
(三) 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立法后评估的可行性 |
四、完善创制性立法的监督和防范机制 |
(一) 完善设区的市立法报批制度 |
(二) 合理选择立法的体例结构 |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2)福建省南安市北山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文化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
1.1 南亚热带的森林资源 |
1.2 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 |
1.3 技艺精湛的建筑文化 |
1.4 魅力四射的石都文化 |
1.5 风味独特的美食文化 |
2 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2.1 森林公园尚未开发,亟待建设旅游基础设施 |
2.2 树种单一、林相单调,亟需保护性修复森林植被 |
2.3 土层单薄、土壤贫瘠,亟须保护性修复生态景观 |
2.4 森林旅游尚未开展,亟需策划生态文化旅游产品 |
2.5 管理机构尚未组建,专业技术人员亟待培养 |
3 生态文化建设思路 |
3.1 生态文化硬件规划 |
3.1.1 建设旅游基础设施 |
3.1.2 建设森林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
3.1.3 建立野外休憩基地 |
3.1.4 成立民俗文化展示基地 |
3.1.5 开辟闽南建筑文化展现窗口 |
3.1.6 设立解说牌示系统 |
3.1.7 实行森林植被保护 |
3.2 生态文化软件策划 |
3.2.1 深入挖掘森林生态文化内涵 |
3.2.2 深入开发生态文化旅游产品 |
3.2.3 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文化宣传 |
3.2.4 加强生态文化人才队伍培养 |
3.2.5 建设与发展智慧旅游 |
4 结语 |
(3)台湾科技园区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湾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一)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与现况 |
(二)台湾南部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与现况 |
(三)台湾中部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与现况 |
二、台湾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分析 |
(一)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管理模式 |
1、设立单一窗口式行政管理组织架构 |
2、努力完善园区投资经营的“软环境” |
(1)对来园区投资、生产的厂商提供税收优惠 |
(2)努力构建E化园区 |
(3)向园区厂商提供系统的工商与营运服务 |
(4)营造安全高效的园区能源供应管理机制 |
(5)构建便捷安全的园区交通网络管理体系 |
(6)健全和完善员工服务体系 |
(7)构建园区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和推动园区“共治” |
3、鼓励开展创新研发 |
(1)与邻近园区的学术研究机构开展研发创新合作 |
(2)制定创新创业激励计划 |
(3)推动执行研发辅助计划 |
(4)开展研发创新奖励 |
(5)积极开展人才培训 |
4、重视园区对外宣传和开展园区“国际”合作以招商揽才 |
(二)台湾南部科学工业园区的管理模式 |
1、对入区厂商实行单一行政窗口服务 |
2、积极推动园区研发培育和创新就业 |
3、积极推动园区营商“软环境”和配套服务体系完善 |
(1)提供租税优惠和奖励补助以吸引厂商 |
(2)向园区厂商提供贴心服务 |
(3)推动园区配套系统工程建设 |
4、引导园区创新转型 |
5、重视基础教育以培育多元化人才 |
6、积极开展海外招商 |
(三)台湾中部科学工业园区的管理模式 |
1、确立中科管理局与地方的高效协调机制 |
2、努力提升园区营商服务“软环境”的综合竞争力 |
(1)向园区厂商提供单一窗口服务 |
(2)构建绿色园区 |
(3)保存区内既存聚落 |
3、推动与邻近科研院所产学合作 |
4、制定科学的产业引进策略 |
5、积极引进特色高科技产业和开展招商 |
三、台湾科技园区值得借鉴的管理模式 |
(一)提供单一窗口行政服务 |
(二)鼓励开展研发创新合作 |
(三)积极开展人才培训 |
(四)努力推动园区E化 |
(五)向厂商提供系统的工商与营运服务 |
(六)重视园区配套基础设施系统建设与运营管理 |
(七)积极开展国际招商 |
(八)健全和完善园区员工服务体系 |
(4)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混合式教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国家政策的导向 |
2.教育实践的驱动 |
3.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改革的需要 |
4.中职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混合式教学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现状评述 |
(四)研究问题 |
1.理论层面的问题 |
2.实践层面的问题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六)论文结构 |
二、混合式教学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混合式教学相关概念界定 |
1.混合式教学 |
2.《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 |
3.“晓黑板”教学平台 |
(二)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1.掌握学习理论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自组织学习理论 |
4.学习金字塔理论 |
三、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1.问卷目的 |
2.问卷对象 |
3.问卷维度分析 |
4.调查内容 |
(二)调查数据分析 |
1.混合式教学的影响因素 |
2.学生的偏好与需求 |
3.学生对《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认知 |
4.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认识程度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1.对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2.对教师的访谈分析 |
3.对旅行社管理人员的访谈分析 |
四、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混合式教学的设计 |
(一)混合式教学设计原则 |
1.发展性原则 |
2.针对性原则 |
3.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原则 |
(二)混合式教学的设计 |
1.前端分析 |
2.教学资源设计 |
3.教学活动设计 |
4.教学评价设计 |
五、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混合式教学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
(一)混合式教学应用的前端分析 |
1.教学对象分析 |
2.教学目标分析 |
3.教学内容分析 |
4.教学环境分析 |
5.教学策略分析 |
(二)混合式教学资源设计 |
1.移动教学资源设计 |
2.文本教学资源设计 |
3.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 |
(三)混合式教学的案例应用 |
1.教学前期分析 |
2.教学活动过程实施方案 |
(四)混合式教学的评价 |
1.教学过程评价 |
2.课堂活动评价 |
3.课程考核评价 |
(五)混合式教学应用效果分析 |
1.混合式教学问卷调查分析 |
2.学生访谈分析 |
3.教师访谈分析 |
4.线下成绩考核分析 |
5.线上成绩考核分析 |
6.教师混合式教学应用的教学反思分析 |
六、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中职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认知问卷 |
附录二:混合式教学实施前对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对旅行社管理人员的访谈提纲 |
附录四:混合式教学使用者态度调查问卷 |
附录五:针对学生关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习满意度访谈提纲 |
附录六:针对教师关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满意度访谈提纲 |
附录七:期中考核评分表 |
附录八:线下课堂学习成绩 |
附录九:线上“晓黑板”学习成绩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5)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范围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可插入成分的类型 |
第一节 助词 |
一、助词“了” |
二、助词“过” |
三、助词“着” |
四、助词“的”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动词的补语 |
一、趋向补语 |
二、数量补语 |
三、结果补语 |
四、表程度义补语 |
五、可能补语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宾语的定语 |
一、数量定语 |
二、涉指示词语 |
三、性状义定语 |
四、格关系定语 |
五、“什么” |
六、其他定语 |
第二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助词情况研究 |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了”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了”的规律分析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过”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过”的规律分析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着”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着”的规律分析 |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的”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的”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时制助词“的”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结构助词“的”的规律分析 |
第三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情况研究 |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趋向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趋向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趋向补语“起(起来)”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趋向补语“上”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趋向补语“下”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趋向补语“出”的规律分析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数量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数量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通用量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自主量词“(一)下”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情态量词的规律分析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结果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结果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结果补语“完”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结果补语“好”的规律分析 |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表程度义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表程度义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表程度义补语“尽”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表程度义补语“足”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表程度义补语“够”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表程度义补语“透”的规律分析 |
第五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可能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可能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得/不+C(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得/不+了(liǎo)”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不得”的规律分析 |
第四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情况研究 |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数量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数量定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数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一)+通用量词(个)”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数词)+专用量词”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数量词的规律分析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涉指示词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涉指示词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指示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这/那+量词”的规律分析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性状义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性状义定语的构成情况 |
二、语料及语感考察 |
三、插入性状义定语的规律分析 |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格关系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格关系定语的情况 |
(一)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定性分析 |
(二)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句法语义关系分析 |
(三)插入格关系定语的规律分析 |
第五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什么”的情况研究 |
一、插入的“什么”表实义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的“什么”表实义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的“什么”表虚义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的“什么”表虚义的规律分析 |
第六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其他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插入非格关系的名词作定语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非格关系的名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动词及动词性短语作定语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动词及动词性短语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主谓短语作定语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主谓短语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人称代词+的”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人称代词+的”的规律分析 |
第五章 总结 |
第一节 内容总结 |
第二节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助词的语料实例 |
附录二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的语料实例 |
附录三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的语料实例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庐山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状况 |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文献综述 |
第2章 庐山东林寺的历史 |
2.1 东林寺的历史沧桑 |
2.2 历代名僧与东林寺 |
2.2.1 莲宗初祖—慧远大师 |
2.2.2 西林鼻祖—慧永大师 |
2.2.3 东方释迦—智者大师 |
2.2.4 日本高僧—澄圆大师 |
2.2.5 六次东渡—鉴真大师 |
2.2.6 明代高僧—憨山德清 |
2.2.7 临济宗师—释常总 |
2.2.8 禅宗泰斗—虚云大师 |
2.3 历代名士与东林寺 |
2.3.1 桃源中人—陶渊明 |
2.3.2 丹元道人—陆修静 |
2.3.3 脱去青衫便是僧—白居易 |
2.3.4 民族英雄—岳飞 |
2.3.5 阳明心学—王守仁 |
2.3.6 向往东林寻莲社—陆游 |
2.3.7 护持东林道风—崔黯 |
2.3.8 维新领袖—康有为 |
2.3.9 佛教领袖-赵朴初 |
第3章 东林寺与现代社会 |
3.1 现代社会信仰的缺失 |
3.2 构建现代人类心灵的一片净土 |
3.2.1 净土宗文化的流变及对现代人的影响 |
3.2.2 净土法门之特色与现代人修行 |
第4章 净土宗文化的外化—东林寺现代建筑与造像 |
4.1 东林祖庭的建筑布局与特征 |
4.2 东林祖庭的文物胜迹与景观艺术 |
4.3 东林大佛 |
4.3.1 顺天应人—启建东林大佛 |
4.3.2 启建大佛的助缘与艰辛过程 |
4.3.3 大佛造像的意义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
4.4 东林净土苑 |
4.4.1 东林净土苑的建筑布局与造像壁画风格 |
4.4.2 东林净土苑是现代净土文化荟萃与结晶 |
第5章 现代东林道风 |
5.1 东林寺现代伽蓝僧团 |
5.2 东林寺现代佛事活动 |
5.2.1 东林寺的佛七与闭关 |
5.2.2 东林寺的往生助念与临终关怀 |
5.2.3 东林寺的慈护与放生 |
5.3 东林寺义工精神 |
第6章 现代东林寺方丈对净土文化的弘扬与贡献 |
6.1 中兴之师—果一上人 |
6.1.1 果一上人的出家因缘 |
6.1.2 重光祖庭,振锡东林 |
6.1.3 勤俭苦修,佛门楷模 |
6.2 正法传续—传印法师 |
6.3 继往开来—大安法师 |
第7章 践行“人间净土”开创现代净土文化传播的新局面 |
7.1 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传播机构设置 |
7.1.1 《净土》杂志的创办 |
7.1.2 开办净土研习班与网络班 |
7.1.3 东林印制部与佛艺研究所 |
7.1.4 视听部与发行部 |
7.1.5 文宣部与网络部 |
7.1.6 净宗文化研究所 |
7.2 净土文化佛学夏令营 |
7.3 民间慈善行谊,弘扬净土精神 |
7.4 净土文化交流 |
7.5 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所表现出的意义与价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台湾地区文化政策对台湾当代艺术的影响 ——以1986年至2000年台湾政治转型时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文献综述 |
二、研究思路与概念辨析 |
第一章 台湾政治转型时期文化政策的转变趋势 |
第一节 台湾政治转型前的主要文化政策 |
一、“文化建设委员会”孕育阶段(1953-1980) |
二、“文化建设委员会”诞生之初(1981-1986) |
第二节 台湾政治转型时期的主要文化政策 |
一、“‘国家’(台湾)建设六年计划”——“文化建设方案”(1990.04) |
二、“十二项文化建设计划”(1994.12) |
三、“财团法人‘国家’(台湾)文化艺术基金会”(1996.01) |
四、“公共艺术设置办法”(1998.01) |
小结 |
第二章 台湾地区文化政策对台湾当代艺术发展环境的影响 |
第一节 台湾艺术市场 |
一、经济发展情况 |
二、画廊行业相关政策缺位 |
三、拍卖市场税收政策失衡 |
第二节 台湾艺术空间 |
一、公立美术馆占主导地位 |
二、替代空间与“闲置空间再利用”政策 |
第三节 台湾美术教育的变革 |
一、教育改革政策 |
二、高等院校艺文中心 |
三、美术教育 |
小结 |
第三章 台湾地区文化政策对台湾当代艺术价值取向的影响 |
第一节 台湾政治转型的动因及其艺术表现 |
一、威权主义统治 |
二、省籍矛盾一直存在 |
三、反对运动兴起 |
四、台湾政治转型的结果 |
第二节 批判精神兴起 |
一、从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 |
二、台湾地区的文化背景 |
三、台湾当代艺术中的几组批判关系 |
第三节 台湾当局对台湾当代艺术价值取向的引导 |
一、“国家”(台湾)文艺奖 |
二、“现代绘画新展望”展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A海滨温泉度假区旅游服务人员素质提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旅游景区 |
二、旅游服务人员 |
三、人员素质 |
第二节 海滨温泉度假区概述 |
一、温泉度假区的含义 |
二、温泉度假区的经营形态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培训理论 |
第三章 A海滨温泉度假区旅游服务人员素质现状调查 |
第一节 A海滨温泉度假区概况 |
第二节 A海滨温泉度假区旅游服务人员基本情况 |
一、A海滨温泉度假区旅游服务人员构成 |
二、A海滨温泉度假区旅游服务人员学历、专业情况 |
三、A海滨温泉度假区旅游服务人员流动情况 |
第三节 A海滨温泉度假区旅游服务人员素质开发现状调查 |
一、A海滨温泉度假区旅游服务人员从业要求 |
二、A海滨温泉度假区旅游服务胜任度 |
三、A海滨温泉度假区旅游服务管理人员的管理、培训 |
四、A海滨温泉度假区旅游服务人员工作中自身优势的评价 |
五、A海滨温泉度假区旅游服务人员期望景区培训的次数 |
第四章 A海滨温泉度假区旅游服务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品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品德素质存在的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二节 知识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知识素质存在的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三节 能力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能力素质存在的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四节 人格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人格素质存在的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五章 A海滨温泉度假区旅游服务人员素质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
第一节 改善服务人员管理措施 |
一、加强服务人员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 |
二、教育旅游服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三、软硬件结合提升度假区的服务质量 |
第二节 大力开展服务人员技能教育与知识培训 |
一、合理调整培训时间和增加培训频次 |
二、改进培训方法 |
三、拓展培训内容 |
四、加强培训效果评估 |
第三节 加快企业文化建设,完善服务人员素质教育 |
一、加强服务人员文化素质教育 |
二、培育公平和谐、以人为本的企业主体文化 |
三、将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结合,构建核心竞争力 |
第四节 注重人才培养,健全激励机制 |
一、注重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
二、健全薪酬制度 |
三、建立创新奖励的制度保障 |
四、建立人员素质评价考核和激励效果指标体系 |
第五节 树立积极的职业观念,创新服务意识 |
一、树立以顾客至上为核心的职业观 |
二、培养以自信乐观严谨负责的职业性格 |
三、拓展积极进取的创新服务意识 |
四、加强沟通协作、终身学习等社会能力提升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景区服务人员职业素质现状调查 |
致谢 |
(9)福建学校舞蹈教育六十年历史演进及其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福建学校舞蹈教育的起步期(1958-1969 年) |
第一节 厦门艺术学校舞蹈科的创立 |
第二节 福建艺术专科学校舞蹈系的创立 |
第三节 起步期的成因分析 |
第二章 福建学校舞蹈教育的停滞期(1970-1974 年) |
第一节 全省学校舞蹈教育的全面停办 |
第二节 停滞期的成因分析 |
第三章 福建学校舞蹈教育的复苏期(1975-1996 年) |
第一节 福建艺术学校舞蹈专业的复办 |
第二节 福建艺术学校在全省各地的分班 |
第三节 厦门戏曲舞蹈学校的独立组建 |
第四节 复苏期的成因分析 |
第四章 福建学校舞蹈教育的发展期(1997-2009 年) |
第一节 八所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的建立 |
第二节 福建师范大学舞蹈硕士点的建立 |
第三节 四所中专学校舞蹈教育的发展 |
第四节 发展期的成因分析 |
第五章 福建学校舞蹈教育的改革期(2010-2018 年) |
第一节 中专层次舞蹈教育的独立、停办与兼并 |
第二节 大专本科层次舞蹈教育的增办与改革 |
第三节 研究生层次舞蹈教育的调整与增办 |
第四节 改革期的成因分析 |
第六章 福建省区域性学校舞蹈教育历史演进的特点及其思考 |
第一节 福建省区域性学校舞蹈教育历史演进的特点 |
一、办学地理位置由点状分布向线状分布推进 |
二、办学性质由公办转向公办为主民办为辅 |
三、从依托其他艺术学科办学到独立办学 |
四、办学层次逐步高层化规范化 |
五、专业设置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
六、地方特色课程日益突出 |
七、就业由统一分配到自由择业 |
第二节 对福建省区域性学校舞蹈教育历史演进的思考 |
一、鼓励民办学校开设舞蹈专业 |
二、拓展舞蹈专业设置的新门类 |
三、深挖区域性的舞蹈特色课程 |
四、推进中小学舞蹈课程的开设 |
五、加强国内外校际间合作交流 |
六、传承舞蹈名师优秀教育理念 |
结论 |
附录1 访谈问题大纲 |
附录2 访谈录概况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10)重庆市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体系构建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基本概念 |
1.2.1 森林公园 |
1.2.2 生态文化 |
1.2.3 环境素养 |
1.2.4 环境行为 |
1.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综述 |
1.3.1 生态文化教育研究综述 |
1.3.2 生态旅游与环境教育 |
1.3.3 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实践进展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体系 |
2.1 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基本要素 |
2.1.1 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的原则 |
2.1.2 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的目标 |
2.1.3 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的受众 |
2.1.4 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的内容 |
2.2 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载体 |
2.2.1 解说系统 |
2.2.2 活动与课程类 |
2.2.3 教育基地型 |
2.3 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管理 |
2.3.1 基地运营 |
2.3.2 人力资源 |
2.3.3 政府支持 |
2.3.4 行为监督和教育效果评价 |
2.4 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机制 |
2.5 小结 |
3 重庆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 |
3.1 公众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1 调查方法及问卷设计 |
3.1.2 受调查者特征与参与情况分析 |
3.1.3 生态文化素养分析 |
3.1.4 需求分析 |
3.1.5 公众调查的启示 |
3.2 重庆市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现状调查 |
3.2.1 重庆市森林公园基本情况 |
3.2.2 调查的设计与回收 |
3.2.3 生态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
3.2.4 分区分级分析 |
3.3 SWOT要素分析 |
3.4 SWOT对策分析 |
4 重庆市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发展的SWOT—AHP分析 |
4.1 AHP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各层次指标权重计算以及一致性检验 |
4.2.1 构造判断矩阵 |
4.2.2 计算特征向量 |
4.2.3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
4.2.4 各层次指标总排名权重计算 |
4.2.5 各层次指标综合强度计算 |
4.3 发展战略四边形的构建及发展战略综合分析 |
4.3.1 SWOT组间矩阵总体强度计算 |
4.3.2 SWOT战略方向选择 |
4.4 重庆市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发展发展的策略分析 |
4.4.1 设立目标 |
4.4.2 加强设施建设与投入 |
4.4.3 丰富活动和课程 |
4.4.4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
4.4.5 其他对策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重庆市内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开展情况调查问卷 |
B.森林旅游、体验及生态文化教育公众调查问卷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台湾筹设多媒体公园(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创制性立法研究[D]. 曹瀚予. 山东大学, 2021(11)
- [2]福建省南安市北山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探讨[J]. 卓秋萍.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0(04)
- [3]台湾科技园区管理模式研究[J]. 王勇,郭联邦. 台湾研究, 2020(05)
- [4]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混合式教学应用研究[D]. 杨琳莉.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D]. 刘庆军. 沈阳师范大学, 2020
- [6]庐山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D]. 焦骏峰. 南昌大学, 2020(01)
- [7]台湾地区文化政策对台湾当代艺术的影响 ——以1986年至2000年台湾政治转型时期为例[D]. 杜秦.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8]A海滨温泉度假区旅游服务人员素质提升问题研究[D]. 姚兰. 河南科技大学, 2019(07)
- [9]福建学校舞蹈教育六十年历史演进及其成因[D]. 苏佳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重庆市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教育体系构建及发展对策研究[D]. 陈威旭. 重庆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