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中的多语现象——外语早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阿斯罕[1](2015)在《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的语言认同:四位蒙古族三语人案例研究》文中认为探究蒙古族三语人语言认同及其影响因素,不仅能够丰富三语习得理论并扩展多语现象中的语言认同研究,还能为我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提供有力的实证基础,进而解决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折射出少数民族的精神世界,为改进少数民族工作提供理论启示,落实建设和发展和谐社会的目标。但是目前学界对少数民族多语人语言认同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将少数民族外语学习者置于多语现象研究范式,从多语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者认同研究,以及社会学理论等多学科视角,研究了蒙古族三语人的语言认同,并试图在布迪厄的实践理论的指导下回答以下问题:(1)蒙古族三语人的语言认同是什么?(2)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语言认同?(3)他们的语言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有什么联系?研究采用了批判民族志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分析四位蒙古族三语人的社会生活轨迹,通过深度访谈、日常生活观察、研究者反思日志、个人通讯等手段收集相关文本资料。本研究发现,一、蒙古族三语人具有以蒙语为首要性和基础性的多重语言认同。他们用“心、手、眼”的比喻来描述蒙语、汉语和英语对他们的意义,三种语言从表面上看“各司其职”,也可以因不同的语言环境而出现功能上的重叠,但现实中蒙语作为蒙古族人的母语,是文化传统的载体,是民族身份的象征,具有其它两种语言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二、四位蒙古族三语人的语言认同受到了社会语言场域的转换、教育场域中语言资本及其不平等分配以及个人语言资本积累及其结构变化的影响;三、蒙古族三语人的蒙、汉、英三种语言在他们的社会生活轨迹中分别强化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本研究呈现了四位蒙古族三语人丰富的语言生活,揭示了其语言认同特点,并提出构建和谐语言社会环境,促进多语教育模式发展以及提高多语人的自我认识三种研究启示。
刘长珍[2](2015)在《从单语主义到多语主义的转变—印度语言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印度是一个典型的多语、多方言的国家,语言环境极其复杂。对印度政府而言,如何制定语言政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本研究在印度语言状况和语言政策相互关系基础上,探讨印度从英国殖民时期到独立后印度的语言政策及其变迁,深入分析影响印度政府制定与调整语言政策的各种因素,以期发现印度语言政策特有的规律。本研究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印度语言政策:首先,从历时角度描述了印度语言政策演变及语言状况的变化;其次,从共时角度阐述独立印度的语言政策在具体语言上的体现及影响;第三,文献分析法和史料研究贯彻始终;最后,本研究既整体上分析印度的语言政策,又从部分着眼论述具体语言(印地语、英语和附则语言)在不同领域的表现,体现了印度的语言多样性特征。通过分析印度的语言政策,本研究发现:印度的语言政策经历了从“单语主义向多语主义”的转变,即由建国初期实行印地语为国家唯一官方语言的单语主义的语言政策逐步转向体现语言多样性的“三语模式”。本研究认为以下因素促使印度政府制订与调整其语言政策:政治上减少语言冲突,促进国家统一,追求语言生活的和谐;经济上发展国内经济,提高国际地位;文化传统上既注重文化传承,又关注语言权利保护。三方面的因素共同促使印度政府制订适合印度语言状况的语言政策,并维护的印度的语言多样性。这些因素可以作为语言政策的评价标准。当今的印度,“三语模式”的实行维护了印度语言多样性特征。多语主义符合印度国情和全球化的国际环境。该研究在选题、分析视角和内容观点等方面的创新不但弥补了国内印度语言政策领域研究的空白,而且也为多语国家的语言政策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杜宜阳[3](2019)在《智能时代国际化城市的语言生活治理 ——以上海为例》文中认为全球化时代,伴随更加频繁、剧烈的人口跨国流动而产生的语言超多样性,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语言资源,但同时也为如何协调更加复杂的语言关系、如何处理多语环境中的交际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科技进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语言生活和语言治理带来的新的变量。在此背景下,探究国际化都市中语言生活可能面临的新现象与新挑战,特别是智能技术在多语交际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对城市语言生活的治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上海五个外国人聚居区的公共空间为研究范围,以上海跨国移民和公共领域从业者为研究对象,提出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上海城市语言生活中人们对语言资源的使用有何特点;(2)智能技术在城市语言生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3)智能时代国际化城市的语言生活治理如何实现。为回答上述研究问题,本研究遵循解释主义范式,以质性研究中的语言景观民族志与网络民族志为基本研究路径,从空间语库和个人交际语库两个角度,通过观察、访谈和实物分析等手段收集数据,以类属分析、情境分析和时刻分析等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探究城市空间中的语言资源状况和人们对这些资源的使用过程。本研究有如下发现:(1)虽然上海的多语资源配置呈现层次性与变动性特征,但总体上普遍采用以英语为国际通用语的做法应对多语交际需求,空间语库和交际语库中其他语言资源配置较少,原因在于上海的多语交际需求总量少、分布散,公共领域的机构缺乏动力配置相应语言资源;(2)因语言不通而产生的多语交际问题,跨国移民和本地公共领域从业人员普遍使用超语实践作为替代性策略,满足了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交际需求,但超语实践的效果受到个人能动性与空间性的限制,不能完全解决多语交际中的问题;(3)移动应用和智能技术在上海的普及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的语言资源,增强了人们通过超语实践进行多语交际的能力;因不同人应用相关资源和工具的效果千差万别,除了技术产品本身的限制外,个人使用语言资源解决交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重要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提出:(1)对于高流动性和超多样性的国际化都市,加强空间语库中以物质形式为载体的语言资源的可用性与可及性是比提升本地民众外语能力更加可行和有效的做法;(2)培养和提升人们使用一切可用语言资源和工具(包括物质形式的资源)进行多语交际的能力和意识,将个人能动性驱动的随机超语实践通过语言政策的引导变为稳定的超语能力;(3)互联网和智能技术是人们多语交际时可调用的最重要资源与工具,因此培养人们超语能力的最核心内容就是他们运用智能设备、智能产品解决交际问题的能力。
稂建中[4](2019)在《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语曾经是偏安于世界一隅的一个欧洲岛国的民族语言,它在短短几个世纪里从不列颠出发,遍布“日不落帝国”,进而发展成为如今的国际通用语。英语及其承载的文化留给人们一笔具有全球价值的财富,这笔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英语教育得以传承和发展。本文基于历史视角,在社会话语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系统地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具体地说,在回顾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确立这一背景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文化殖民”和“全球化视野”等主要特征,并探讨其教育价值和历史局限性。英国“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是在“古英语”(盎格鲁-撒克逊语)和“中世纪英语”的基础上,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发展而形成。“现代英语”始于16世纪,具体界定是:1500-1800年间为“早期现代英语”时期,1801年至今为“晚期现代英语”时期。本文聚焦16-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由六部分组成,除了绪论和结语外,还有五章。第二章是背景分析,探究“现代英语”教育如何在英国得以兴起。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不同专题角度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第六章是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总体评价。具体而言:第二章主要从英格兰民族国家的建立、民族文学的发展和民族语言的形成等方面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背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英语取代法语,由老百姓的语言提升为官方语言;民族文学的发展将英语由生活语言转变为文学和学术语言;英语自身的规范化发展,促进了“现代英语”的形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驱动以及语言学家的贡献综合地为“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第三章重点探析16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通过梳理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近代英语教育政策和不同层次的英语教育,以及外来移民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政策,发现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致力于提升民众识字能力的同时,试图通过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同化提升民族意识、重构少数族裔民族身份、培养民族和国家认同,从而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第四章重点探析17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特性。英国殖民地英语教育伴随着其海外贸易、传教和殖民统治的步伐,在殖民早期采取语言和文化同化政策,致使本地语教育和本地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在殖民晚期调整其语言教育政策,通过英语教育培植本地精英阶层(如印度),或构建英国化主流社会阶层(如北美、澳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殖民地社会结构和文化身份重构,使殖民地英语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文化殖民特征。第五章针对18世纪末及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基于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英国社会不同话语主体权力关系,阐释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期,英国的语言政策从民族同化逐渐走向文化宽容,语言教育政策从单语走向双语或多语教育并存;同时,由于英国文化多重特质的影响,“现代英语”教育在全球化过程中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从而呈现出文化转向的突出特征。第六章从语言文化教育、民族身份教育和国家发展战略等维度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性进行反思。在语言文化教育维度,“现代英语”教育体现出语言与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和偏重语言形式和工具性作用、过分倚重社会力量等特点;在民族身份教育方面,“现代英语”教育对英国本土民众的社会身份、文化身份和公民身份建构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体现民族身份的统一性,同时它对海外殖民地民众的英国化和本土化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体现了民族身份的多样性;在国家发展战略维度,在王国、大英帝国和英联邦不同历史时期,“现代英语”教育均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历史变迁研究对我国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以及语言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认为,国家语言规划应符合话语主体社会关系和国家战略,国家语言政策应尊重话语主体社会身份和民族身份认同,国家语言教育政策也应有利于知识与信仰体系重构和跨文化交流。
韩建岗[5](2016)在《新疆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状况调查是近年来语言田野调查的重点课题。国内学者已对内蒙古、黑龙江、河北等地蒙古族使用本民族语的情况,兼通其他语言的情况以及本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于杂居区的蒙古族母语使用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城市地区青少年一代母语能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蒙古族母语传承出现了显着的代际差异;处于聚居区的蒙古族母语保存相对较好,但也因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影响,母语使用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母语实用功能受到新的挑战。相比较而言,国内外学者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的研究较少,关注程度不够,仅有的研究仍是20世纪80年代所做的调查,已不能反映新时期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的真实面貌。巴州作为一个蒙汉维多语共存且蒙古语属于弱势语言的地区,是蒙古语使用的一个语言孤岛。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巴州蒙古族与外界交往的加深,其语言使用出现了新的状况,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探明这种状况并阐明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对新时期巴州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和双语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巴州地处"一带一路"核心区,蒙古族作为跨境民族,蒙古语作为跨境语言,充分掌握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民族"语言相通"和"民心相通"的早日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全面把握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我们从巴州蒙古族的语言使用能力、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语言接触、语言教育和语言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释,并利用社会语言学分析方法,分别从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社会网络关系、语域、语言环境、族际通婚等方面探讨了影响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的社会因素,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阐明了研究起因、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介绍了语言调查情况概述,探讨了巴州蒙古族在家庭内部和社区的语言使用状况,同时对不同年龄段和城乡语言使用差异也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三章探讨了巴州蒙古族蒙汉维三种语言的使用能力。第四章从语言认知、语言情感和语言行为倾向三个方面阐释了巴州蒙古族的语言态度。第五章从语言接触的视角,探讨了多语环境中语言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重点从汉语对蒙古语的影响进行了说明。第六章探讨了影响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现状的社会因素。第七章从宏观层面阐述了巴州蒙古族的语言教育和语言规划。第八章为结论部分,提出了全文的结论和未来研究的一些思考。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一、巴州是一个多元重叠的言语社区。巴州居住着蒙古、汉、维吾尔、回、哈萨克等41个民族,除回族外,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巴州各民族共同构成了一个大的言语社区,每个民族又分属若干小的言语社区,因此,每个人同时具有多个言语社区身份,在不同的言语社区使用不同的语言。巴州蒙古族在家庭内部或是在和本民族人交流时均以蒙古语为主,在社区内或是在和非本民族人交流时以国家通用语(汉语)或是地区通用语(维吾尔语)为主。随着族际通婚的增多、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巴州已有的言语社区也在经历重新建构的过程。二、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代际差异明显。年长一代母语水平普遍较高,无论是家庭内部还是社区之中,年长一代使用母语的频率最高。同时兼通汉语和维吾尔语的也较多,在和非本民族人交际时能熟练使用汉语和维吾尔语。年青一代母语水平相对较低,主要是母语读写能力相对较弱,绝大多数"民考汉"学生不会书写、识读母语文字。相比较而言,兼通汉语的人最多,且有极少数人只掌握汉语,同时少部分人也会说维吾尔语。三、巴州城乡蒙古族语言使用差异明显。巴音布鲁克镇农牧区距离库尔勒市、和静县城相对较远,由于90%以上人口都是蒙古族,蒙古语仍是农牧区主体语言和强势语言,因此蒙古语传承较好。而居住在城市的蒙古族人口较少,又与其他民族杂居相处,除了家庭内部仍以母语为主外,社区交际则基本上以汉语和维吾尔语为主,蒙古语属于非主体语言和弱势语言,城市蒙古族母语传承面临巨大挑战。四、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现状是多种社会因素作用的必然结果。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的主要因素。不论是家庭内部还是社区之中,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存在显着的代际差异,年青一代汉语化趋势较为明显。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因工作岗位的需求和受职业习惯的影响在语言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被试在语言交际中使用蒙汉双语或是汉语单语的较多,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则使用母语较多。同时巴州蒙古族所保持的社会网络关系、所处的语言环境、自身语言观念、族际通婚也同样对其语言使用产生了深刻影响。五、母语传承和发展必须重视年青一代的母语教育和母语意识培养。母语是每个民族的情感纽带,是民族身份的象征。尽管巴州蒙古族对母语的喜爱程度非常高,但认为学好汉语才能在升学、就业、晋升等方面获得更多机会和好处,而母语在这些方面未能提供。在现实利益的驱使下,年青一代母语水平普遍不高,学习和使用母语的动力不足,这一现状必然对巴州蒙古语的传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巴州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都需要大批量"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一味地看重某一强势语言而忽视弱势语言,都不利于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大战略背景下的今天,国家更需要兼通跨境语言的人才。因此,巴州蒙古族年青一代既要学好国家通用语,又要学习掌握好自己的母语,增强母语保护意识。
李丹[6](2016)在《《多语现象和语言教育景观:欧洲教师培训面临的挑战》翻译项目报告》文中提出本翻译项目采用翻译实践10000字与评论5000字相结合的形式。笔者选取的翻译文本是发表在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的开放期刊《多语教育》上的一篇学术论文。该论文从欧洲现实存在的多语现象出发,结合《欧洲语言教师教育纲要》,阐述了欧洲语言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在学生主体越来越多元的欧洲,针对欧洲语言环境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法。通过翻译该文本,不仅能让中国读者对欧洲的多语景观有个概括的了解,文中有关语言政策制定方面的深刻解读以及调研方法对我国外语教育体制改革也很有借鉴意义。本项目第一部分为源文本和英译汉译文,第二部分为英文翻译报告。翻译报告分别介绍了翻译背景以及该项目的意义;接着从词、句、篇三个层次阐述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对翻译中具体采用的翻译策略做了阐述和举例分析;最后总结了完成翻译后的收获和启示。
赵剑宏[7](2013)在《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蒙古族学生英语学习研究 ——以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小学为个案》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蒙古语授课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社会语言学个案研究方法,考察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的外语教育政策及其实施情况,分析基础教育阶段蒙古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学习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蒙古族学校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现行蒙汉双语教育政策指导下,蒙古族中小学全面开设了英语课程,蒙古族学生主要通过课堂学习英语。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内蒙古双语教育背景下的外语课程政策沿革,并在蒙古族聚居程度较高的锡林郭勒盟开展个案调查,从主体与客体评价、外部与内部对比等层面,综合研究不同性别、学段和学业程度蒙古语授课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特征和需求,分析影响蒙古语授课学生英语学习的教育政策、语言环境、英语师资、英语学习条件等因素,探讨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蒙古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与多语掌握程度的关系。从教育政策的动态发展角度分析,内蒙古双语教育的语言能力目标要求不断提高,外语成为蒙古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外语课程的地位逐步确立,课程目标和评价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从英语学习的现实环境因素分析,蒙古族中小学英语师资较为薄弱,英语学习的客观条件不理想,蒙古族学生需在汉语影响力不断扩大的环境中学习英语。从学习成效看,英语起始学段下延后,蒙古语授课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仍然偏低,多数中学生存在英语学习困难,英语成绩两极分化明显。从语言能力看,作为不平衡双语者,绝大多数蒙古语授课学生需借助蒙古语和汉语学英语。不同性别、年龄的学生在语言使用情况、学习态度和方法、学习需求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与男生相比,女生的汉语水平相对较高,更多借助汉语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英语学习成效也更高。与高中生相比,初中生上学前习得汉语的人数比例增加,英语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自我评价相对更高。在优先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支持下,内蒙古民族中小学英语教学快速发展。从内蒙古双语教育的发展趋势看,英语学习环境不断改善,学生的汉语水平不断提升,英语学习成效也将随之提高。然而,实现“母语作为基本要求,汉语作为必备素质,外语作为发展能力”的双语教育目标,需要协调发展多语能力,解决现存教学体系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为促进蒙古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民族教育质量,本研究在探讨英语起始学段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蒙汉双语教育体系中英语课程的定位,分析英语课程标准的适切性,并从外语课程发展规划、师资建设、学习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孙东方[8](2005)在《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 ——东北地区达斡尔族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多民族多语言的状况构成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特点。民族交往日益频繁,共同性日益增多,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是民族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化与本土化,国家一体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是21世纪全人类和多民族国家面临的、不可回避的两大挑战。各民族如何共同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如何搞好多元文化教育,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对那些人口较少、对主流民族的语言又不熟练的少数民族学生,采用何种语言授课的问题倍受关注。21世纪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关键时期。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央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突出了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达斡尔地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文化变迁。达斡尔族是有语言无文字小民族的重要代表,是探讨该类族群双语教育的重要案例。本研究拟从文化变迁的视角对达斡尔族双语教育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特点进行解释,主要的分析工具是历史学和人类学的理解--解释范式。具体采用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试图通过对达斡尔族自身双语教育演变历程的系统深入的分析,探索属于这一类型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发展规律,从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经济类型、教育水平等各个文化层面对制约达斡尔族双语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历时与共时的分析,揭示双语教育演变与文化变迁的关系。针对达斡尔族双语教育的具体历史及现实情况,提出促进达斡尔族双语教育发展及濒危语言保护的对策性建议。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导论,简要论述了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视角与方法:双语教育目前的研究进展;本研究的思路和论文的基本内容等。第二章概述了达斡尔族的文化源流及其在不同时期经历的显着变迁:达斡尔族早期与汉文化的历史渊源,造成其发达的农耕文化;清朝和民国时期,达斡尔族文化与满族文化和蒙古族文化碰撞与交流;伪满时期,达斡尔族遭受了文化侵略和奴化教育;新中国成立后,达斡尔族语言文化受到了切实的尊重。从中看到达斡尔族不同时期双语教育特点的深厚背景。 第三章论述了清朝达斡尔族双语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双语教育的最显着特征就是达斡尔族学者创制了达呼尔文,学校教育采用达呼尔文、满文授课。清朝统治时期的教育(清末新式学堂除外)基本属于古代教育模式,这使其双语教育缺乏系统性和普及性,尤其较高水平的教育机构主要是针对富贵子弟,具有浓厚的精英性,民众教育极为落后。同时,尽管此时期是满族统治,但是汉族文化对达斡尔族的影响继续加强,在现代国民教育制度中,双语教育较为年轻,但是,对于许多边疆少数民族,尤其是与汉族交往较为频繁、自己无文字的小民族来说,双语教育有其悠久的历史,并影响到今日的双语教育。 第四章:分析了民国时期达斡尔族的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现代学校制度建立,达斡尔人中接受双语教育的学生数量增加,涌现出了大批精通多语的人才,出版了大批达斡尔族文学作品。一些达斡尔人还留学发达国家,取得杰出成就,显示出达斡尔族文化的极大的开放性。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政局的动荡和异常,达斡尔族双语教育未得到应有的发展:普及发展不够,甚至还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性扭曲。 第五章:新中国成立后,达斡尔地区的社会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达斡尔族教育也就随之发生了质的飞跃。从这个时期达斡尔族双语教育的发展中,可以总结出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一些规律: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民族间的和睦共处,是双语教育发展的基本前提;中国共产党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和语言政策是双语教育良性发展的可靠保证;学校教育发展是双语教育发展的深厚基础;加强达斡够与其他民族间的交往是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发展达斡尔族双语教育应尊重语言使用现实,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针对不同的语言使用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第六章:采用人类学和教育学的质的研究方法以及社会学的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深入全国最大的达斡尔族聚居区—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进行实地调查,获得了该地区达斡尔族双语及双语教育的新近资料,对其加以统计和分析,为其双语教育革新提供参考依据。 第七章为结论与建议,在前面几章的基础上阐述了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发展的关系,认为文化变迁是观察双语教育的重要视角;文化变迁中的文化接触是双语教育形成和发展的最根本诱因;向较高文明靠近是双语教育形成和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政治稳定、民族关系和谐是双语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等。同时进一步分析了达斡尔族这一类有语言无文字小民族双语教育面临的问题,以及学校教育在濒危语言的挽救中应发挥的作用。 本论文试图创新的主要方面有:其一,首次从文化变迁的角度,历时地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达斡尔族双语教育的发展;其二,深入达斡尔族聚居区调查了当前达斡尔族双语的新近状况,为其双语教育革新提供了参考依据;其三,运用教育学的规律,论述了发展无?
孙冬慧[9](2014)在《汉语EFL学生反向迁移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反向迁移研究是迁移研究的新发展,涉及到多个语言研究的领域,是第二语言习得、语言磨蚀、心理及认知语言学等学科共同关心的话题。概念层面上的反向迁移研究从研究语言入手,通过概念,再回到语言,其假设为:在语言使用中出现跨语言影响的例证,其原因是由于受到通过另一种语言而习得的概念范畴的影响。因此,研究概念层面上的迁移的学者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一种语言中借助语言的概念范畴对另一种语言中的语言表达的影响,其理论基础是语言发展的非线性本质。研究反向迁移的意义重大,从语言学习的方面来说,首先,这种迁移类型的研究对人类了解语言能力和本族语者的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其次,反向迁移研究在外语和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优化语言教师对跨语言影响的理解,提高其在语言教学中对反向迁移现象的意识。另外,对概念层面上的反向迁移的研究还可以促进心理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有助于对概念结构内化过程的理解。最后,反向迁移的研究成果还可以应用到本族语的语言规划与发展中,在保持本族语的纯洁性和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作用。目前国内的反向迁移,特别是概念层面上反向迁移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理论介绍居多,实证研究较少,在少量的实证研究中,语料搜集的数量和对象语言的种类还不够多,调查对象还不够全面,因此得出的结论难免会缺乏普遍性和适用性,还有很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探索。鉴于以上情况,本研究以不同层次的汉语EFL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反向迁移研究的基本方法、Kecskes&Papp (2009)所提出的检验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效应的方法和汉语语言表现和书面表现的测量方法,对外语课堂学习环境下,英语对学习者母语操控的概念体系以及母语的使用所造成的影响作系统描述和分析。通过对母语为汉语的多个层次的受试者进行英文概要写作的测试来判断其概念体系的变化,并通过对其汉语作文中多项指标的采集,观察其本族语的书面表达在结构完整性、句子构建及处理、词汇质量以及认知的功能发挥等方面的表现,以此判断汉语EFL学习者在反向迁移的影响下,第一语言使用方面的变化情况。同时,笔者在Kecskes&Papp (2009)所提出的检验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效应的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汉语和英语在形合和意合、静态表达和动态表达方面的显着区别,增加了多项指标的采集,以便观察受试者在反向迁移影响下语言使用方面的趋势变化。研究问题如下:1、对多个层次的汉语EFL学习者进行实验,观察其CUCB的发展水平。对英语不同强度和长度的学习是否产生了反向迁移,并因此使学习者以汉语为基础的概念体系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了变化,变化的程度如何?2、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具有自身的社会文化基础,如果能够影响汉语EFL学习者现存的、由第一语言控制的知识和概念基础,从而造成了反向迁移,这种迁移的结果在第一语言的使用中是否有所体现,如果有,又是如何体现的呢?本研究共有预实验和正式实验两次实验研究。在预实验中,使用概要写作的方法,对多个层次的汉语EFL学习者进行实验,通过对其长度和与原文词语重复比例两个方面的分析,展现出三组受试者在所完成任务中的表现,以观察不同层次的汉语EFL学习者CUCB的发展水平,在对英语学习和使用的情况下,学习者的概念体系是否发生了变化。在正式实验中,作者从结构完整性(句子构建及处理)、词汇质量、认知的功能发挥、形合与意合、静态表达与动态表达等几个方面对受试者进行检测,观察受试者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变化。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在外语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建立概念连接是可能的,但是之前必须经历漫长的词汇连接过程,并且必须在外语的学习强度上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在本研究中的三组受试者的表现显示,在没有建立CUCB之前或者在CUCB仍然不成熟之前,学习者通常会通过第一语言启动心理表征,而不是直接使用英语。由于英语通道较弱,学习者仍然会进行外语到一语的词汇过程而不是概念连接。但是在一定时期的大量的英语教学之后,学习者可以建立英语和概念体系的直接联系,从而达到用英语思考、输入英语与输出英语直接进行的状态。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能够影响汉语EFL学习者现存的、由第一语言汉语控制的知识和概念基础,这种影响在第一语言的使用中也有所体现。大量和成功的英语学习对汉语作为一语使用的技巧方面能够产生强烈的、有益的影响。在英语学习强度大量增加的情况下,英语学习对汉语具有促进和影响作用。大量的英语学习能够帮助作为一语的汉语的内化。英语学习使汉语EFL学习者的汉语使用的发展方向趋于欧化,表现为形合手段增加和静态表达增多。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第一次在国内对汉语EFL学习者进行了概念层面上的反向迁移的实证研究,通过对Kecskes&Papp (2009)所提出的检验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效应的方法进行修改,量化了衡量反向迁移的指标,对今后国内反向迁移研究提供了实证参考。第二,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外语和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强化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对概念层面上反向迁移的认识,提高其对汉语EFL学习者的概念流利度的重视程度,在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增加英汉语间不同的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的对比,在文化意识上超越肤浅的表层现象的介绍,而深入到语言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概念基础。此外,通过该研究,客观、公正的评价了倍受中国社会舆论诟病的大学生“英语水平高、汉语水平低”的问题,有助于中国英语教育的健康发展。
生艺[10](2016)在《多语言背景下马达加斯加2-6岁幼儿汉语教学研究 ——以法英学校为例》文中指出马达加斯加的官方语言有马达加斯加语和法语两种。据笔者在马达加斯加生活任教一年内的观察发现,大部分马国人也会用英语和外国人进行沟通,学校的学生甚至要学习四、五种外语。在马达加斯加多语言特殊的环境背景之下,笔者通过对学生家长以及汉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实践论证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马达加斯加2-6岁幼儿汉语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结合国内外的教学模式来提出适用于多语言背景之下的马达加斯加2-6岁幼儿汉语教学模式,为今后马达加斯加的幼儿汉语教学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指出研究缘起、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第二章结合笔者的调查分析总结了马达加斯加2-6幼儿汉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结合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提出了多语言背景下马达加斯加2-6岁幼儿汉语教学模式的总体设计。第四章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列举教学方法,并提出了本文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最后是全文总结,同时提出遗留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学校中的多语现象——外语早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校中的多语现象——外语早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的语言认同:四位蒙古族三语人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个人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研究述评 |
2.1.1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及现状研究概述 |
2.1.2 中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实践研究概述 |
2.1.3 中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研究评析 |
2.2 多语现象研究述评 |
2.2.1 多语现象的概念及其发展 |
2.2.2 多语现象研究概述 |
2.2.3 多语现象研究评析 |
2.3 语言认同研究述评 |
2.3.1 身份认同的概念及其发展 |
2.3.2 语言认同概念及其操作定义 |
2.3.3 语言与身份认同研究概述 |
2.3.4 语言与身份认同研究评析 |
第三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
3.1 理论框架 |
3.1.1 理论框架选择理据 |
3.1.2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 |
3.1.3 布迪厄的语言实践理论 |
3.1.4 本研究的概念工具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2.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2.3 研究资料收集过程 |
3.2.4 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四章 四位蒙古族多语人的语言生活轨迹 |
4.1 学校概况及其语言课程设置 |
4.1.1 呼和满达中学:内蒙古自治区一所重点中学 |
4.1.2 江北大学预科部:教育部直属大学的预科部 |
4.2 萨如拉:说着纯正蒙语的蒙古族三语人 |
4.2.1 “他们都不懂我说的蒙语” |
4.2.2 “蒙古情怀好像一下子就整个儿爆发了一样” |
4.2.3 “啊呀,我也有这一天” |
4.2.4 “我的蒙语怎么都成这样了啊?” |
4.2.5 小结 |
4.3 苏雅乐:说着一口汉语的城市蒙古族三语人 |
4.3.1 “我的蒙语咋就没他们好?” |
4.3.2 “进了一个超级乱的屋子” |
4.3.3 "I am wondering that…" |
4.3.4 “我们是属于Sly的一批人” |
4.3.5 小结 |
4.4 呼斯乐:说着蒙-汉双语的蒙古族三语人 |
4.4.1 “英语考试全班那么多女生当中就我一个人没及格” |
4.4.2 “老师喜欢自己,自己学的好,那种感觉很好” |
4.4.3 “我的名字跟大家不一样” |
4.4.4 “我的三种语言之间有language gap” |
4.4.5 小结 |
4.5 温都苏:说着流利美式英语的蒙古族留美“海龟” |
4.5.1 “为什么他们说的英语和磁带里的不一样?” |
4.5.2 “到了三江市后我突然间发现自己的不一样了” |
4.5.3 “为什么没有考英语口语的考试?” |
4.5.4 "I'm from Inner Mongolia" |
4.5.5 “我要让我的每一个学生通过雅思考试” |
4.5.6 小结 |
第五章 蒙古族三语人的语言认同发展轨迹 |
5.1 内蒙古自治区双语环境下的蒙古族双语人的语言生活 |
5.1.1 默认的、有层级性的蒙语认同 |
5.1.2 积极的、优越的汉语认同 |
5.1.3 缺失的、区分性的英语认同 |
5.1.4 民族认同的自在阶段 |
5.2 自治区外单语环境下的蒙古族双语人的语言生活 |
5.2.1 蒙语认同的初步强化 |
5.2.2 汉语认同的多样化 |
5.2.3 民族认同的自醒过程 |
5.3 自治区外单语环境下蒙古族双语人的第三语言学习过程 |
5.3.1 蒙语认同的再次强化 |
5.3.2 英语认同的形成过程 |
5.3.3 民族认同的自省过程 |
5.4 内蒙古自治区双语环境下的蒙古族三语人的语言生活 |
5.4.1 根本的、核心的、珍贵的母语认同 |
5.4.2 实用的、工具性的、习以为常的汉语认同 |
5.4.3 习惯的、彰显自我的、热爱的英语认同 |
5.4.4 民族认同的自觉阶段 |
第六章 蒙古族三语人“心-手-眼”语言认同的形成过程 |
6.1 蒙语为“心”的语言认同形成过程 |
6.1.1 蒙语资本带来的差异利润:从交际工具到民族身份标志的转变 |
6.1.2 蒙语资本在第三语言习得过程中的符号权力及其利润 |
6.1.3 蒙语资本的变化、维持与再生产 |
6.1.4 小结 |
6.2 汉语为“手”的语言认同形成过程 |
6.2.1 合法汉语资本的占有:从学校科目转为交际工具 |
6.2.2 汉语资本积累的停滞与对汉语次场域的漠然态度 |
6.2.3 小结 |
6.3 英语为“眼”的语言认同形成过程 |
6.3.1 英语资本符号权力统治下的蒙古族双语人 |
6.3.2 蒙古族双语人获取英语符号资本的过程 |
6.3.3 蒙古族三语人作为英语资本符号权力的拥有者 |
6.3.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启示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1.1 蒙古族三语人的语言认同 |
7.1.2 蒙古族三语人语言认同形成的影响因素 |
7.1.3 蒙古族三语人的语言认同及民族认同 |
7.2 研究启示 |
7.2.1 构建和谐语言社会环境 |
7.2.2 促进多语教育模式发展 |
7.2.3 提高多语人的自我认识 |
7.3 研究创新、局限与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7.3.1 研究创新 |
7.3.2 研究局限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7.4 研究者反思 |
7.4.1 我与我的语言生活 |
7.4.2 我与我的研究对象 |
7.4.3 我与我的研究 |
7.4.4 我与我的研究者身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从单语主义到多语主义的转变—印度语言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印度多语现象的体现 |
1.1.2 印度多语现象的作用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关于印度语言政策的研究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2.3 小结 |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英属殖民时期的语言政策 |
2.1 官方语言政策及其调整 |
2.1.1 内容及调整 |
2.1.2 动因 |
2.2 语言教育政策及其变迁 |
2.2.1 殖民初期的语言教育政策 |
2.2.2 东学派与西学派的语言教育及其争议 |
2.2.3 印度教育的西方化时期 |
2.2.4 民族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2.3 英殖民时期语言政策的评述 |
2.4 影响及其原因 |
2.4.1 影响 |
2.4.2 原因 |
2.5 小结 |
第3章 独立后的官方语言政策及其调整 |
3.1 独立前夕的语言之争 |
3.1.1 印地语与乌尔都语、印度斯坦语之争 |
3.1.2 印度语言与英语之争 |
3.1.3 制宪会议与问题解决 |
3.2 独立初期单语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
3.2.1 印度宪法中的语言政策 |
3.2.2 语言政策的评述 |
3.2.3 单语政策的不良影响 |
3.3 英语官方语言地位的确立及其原因 |
3.3.1 语言冲突 |
3.3.2 确立原因 |
3.4 小结 |
第4章 三语的语言教育政策 |
4.1 教育政策的制订与完善 |
4.1.1 《宪法》中的教育条款 |
4.1.2 “三语模式”的形成及完善 |
4.2 原因剖析 |
4.2.1 历史因素 |
4.2.2 现实因素 |
4.3 教育政策的评述 |
4.4 小结 |
第5章 印地语的推广和地位 |
5.1 引言 |
5.2 印度语言规划的目标与阶段 |
5.3 印地语的推广 |
5.3.1 印地语推广的措施 |
5.3.2 印地语推广的成效 |
5.4 印地语与教育 |
5.5 小结 |
第6章 英语在印度:地位与影响 |
6.1 英语在当地印度的地位 |
6.1.1 英语与行政 |
6.1.2 英语与教育 |
6.1.3 英语与传媒 |
6.2 当代英语的地位与影响 |
6.3 小结 |
第7章 附则语言及其地位 |
7.1 语言邦建立 |
7.1.1 建立过程 |
7.1.2 建立原因 |
7.1.3 建立影响 |
7.2 宪法第八附则 |
7.2.1 第八附则语言 |
7.2.2 第八附则评述 |
7.3 附则语言的地位及其影响 |
7.3.1 附则语言与行政 |
7.3.2 附则语言与教育 |
7.4 结语 |
第8章 语言政策转变的原因剖析 |
8.1 原因剖析 |
8.1.1 语言生活状况 |
8.1.2 国家认同意识的培养 |
8.1.3 政治统治的工具 |
8.1.4 经济发展的需求 |
8.1.5 语言文化保护的需要 |
8.1.6 国际大形势的影响 |
8.2 评价标准 |
8.3 小结 |
第9章 结语 |
9.1 研究创新 |
9.2 研究不足 |
参引文献 |
(3)智能时代国际化城市的语言生活治理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论文结构 |
1.4 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全球化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
2.1.1 移动性与超多样性:全球化时代城市语言生活的基本特点 |
2.1.2 交际语库与超语实践:全球化时代城市语言生活研究的新视角 |
2.1.3 都市超语现象与空间语库:城市语言生活研究的空间转向 |
2.2 国际化城市的语言生活治理研究 |
2.2.1 从规划到治理:语言政策研究的演进 |
2.2.2 移民语言生活:国际化城市语言生活治理的核心议题 |
2.2.3 语言景观民族志:城市语言生活治理研究的新路径 |
2.3 智能技术与语言生活 |
2.3.1 传统互联网的语言研究 |
2.3.2 移动数字交际 |
2.3.3 网络空间的语言政策 |
2.4 小结与讨论 |
2.4.1 本研究的理论视角 |
2.4.2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范式的选择 |
3.2 研究方法 |
3.2.1 资料收集 |
3.2.2 材料分析 |
3.3 研究范围 |
3.3.1 研究场景 |
3.3.2 研究对象 |
3.4 研究信度与效度 |
3.4.1 研究的信度 |
3.4.2 研究的效度 |
3.5 研究伦理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城市语言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 |
4.1 早期上海的国际化与现代性 |
4.1.1 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建立 |
4.1.2 外来移民涌入与华洋杂居 |
4.1.3 上海的城市文化与多元性 |
4.2 新时代上海的全球化之路 |
4.2.1 上海的全球城市建设 |
4.2.2 上海的人才政策 |
4.2.3 上海国际社区的形成 |
4.3 上海的智能化之路 |
4.3.1 “互联网+”战略 |
4.3.2 移动互联网与智慧生活 |
4.3.3 智能技术与智能社会 |
4.4 上海的语言政策 |
4.4.1 宏观层面的语言文字法规 |
4.4.2 宏观语言政策中外语的定位 |
4.4.3 上海市层面的语言生活治理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城市语言生活中语言资源使用的特点 |
5.1 上海城市空间中语言资源配置的特点 |
5.1.1 层次性 |
5.1.2 变动性 |
5.2 上海城市语言生活中语言资源使用的特点 |
5.2.1 超语实践作为交际策略 |
5.2.2 超语实践的空间性 |
5.3 城市语言生活中超语实践的限制因素 |
5.3.1 城市空间中资源配置的不确定性 |
5.3.2 机构语言政策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城市语言生活中的智能技术 |
6.1 网络空间中的语言资源 |
6.1.1 传统互联网中的语言资源 |
6.1.2 移动互联网中的语言资源 |
6.1.3 智能技术中的语言资源 |
6.2 智能技术在语言生活中的应用 |
6.2.1 突破交际的时空限制 |
6.2.2 转化交际需求 |
6.2.3 转换交际模态 |
6.3 语言生活中影响智能技术应用的因素 |
6.3.1 意识因素 |
6.3.2 知识因素 |
6.3.3 经验因素 |
6.4 小结与讨论 |
6.4.1 网络语言资源的全球性与本地性 |
6.4.2 企业外部语言政策的影响 |
第七章 面向全球化与智能化的城市语言生活治理 |
7.1 智能技术为国际化城市语言生活治理带来的机遇 |
7.1.1 丰富语言资源的可用性 |
7.1.2 提高语言资源的可及性 |
7.2 智能技术为国际化城市语言生活治理带来的挑战 |
7.2.1 从超语实践到超语能力 |
7.2.2 科技企业的语言政策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研究发现 |
8.2 主要贡献及创新 |
8.2.1 理论意义 |
8.2.2 实践意义 |
8.3 研究局限 |
8.4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在沪跨国移民访谈大纲 |
附录2 在沪跨国移民访谈转写节选 |
附录3 本地公共领域从业者访谈大纲 |
附录4 本地公共领域从业人员访谈转写稿节选 |
附录5 田野观察笔记节选 |
附录6 主要年份在沪外国常住人口 |
附录7 上海分年龄、性别及目的来华境外人口统计(节选) |
附录8 上海各地区境外人口户数与人口数统计(节选) |
附录9 上海各地区境外家庭户规模统计(节选) |
附录10 虹桥外国人服务站田野调查点 |
附录11 上海外国人展田野调查现场 |
附录12 联洋社区涉外服务站田野调查现场 |
附录13 碧云CCS社区开放日活动田野调查现场 |
附录14 CharityLink慈善活动田野调查现场 |
附录15 虹梅路老外街田野调查点 |
附录16 《上海市公共信息多语种服务手册》发布现场 |
(4)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英语史和英国英语教育研究 |
二、影响英国语言教育的要素研究 |
三、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及语言教育政策研究 |
四、国内外研究评析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古英语、中世纪英语与现代英语 |
二、语言与语言教育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六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 |
一、话语理论 |
二、英国语言教育话语分析 |
第二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民族国家的建立 |
一、从族群到民族王国 |
二、从民族王国到民族国家 |
第二节 民族文学的发展 |
一、民族文学的发端 |
二、民族文学的奠基 |
第三节 民族语言的形成 |
一、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古英语 |
二、中世纪英语 |
三、现代英语 |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 |
一、文艺复兴的影响 |
二、宗教改革的驱动 |
三、语言学家的贡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 |
第一节 作为英格兰民族语言的英语教育 |
一、英格兰的英语教育政策 |
二、英格兰的英语教育 |
第二节 作为威尔士和苏格兰通用语的英语教育 |
一、威尔士的英语教育 |
二、苏格兰的英语教育 |
第三节 作为英国移民第二语言的英语教育 |
一、英国移民的主要来源 |
二、英国移民的语言规划 |
三、英国移民的语言教育政策 |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民族特性的体现 |
一、英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 |
二、威尔士和苏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同化 |
三、英国移民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身份重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 |
第一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本族语教育的冲击 |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
第二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第三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 |
第一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社会语境 |
一、基于话语理论的英语教育要素分析 |
二、影响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主体 |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秩序 |
第二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政策调整 |
一、民族同化的语言教育政策 |
二、文化融合的语言宽容政策 |
三、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多语政策 |
第三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文化转向 |
一、文化概念与英国文化的特质 |
二、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使命 |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重与轻 |
一、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社会文化特性 |
二、“现代英语”教育的社会文化特征与功能 |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反思 |
第二节 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得与失 |
一、语言文化与身份建构的关系 |
二、英国本土“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建构 |
三、英国殖民地“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重构 |
四、“现代英语”教育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反思 |
第三节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成与败 |
一、语言教育作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 |
二、“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英国的发展战略 |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5)新疆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起因 |
1.2 研究对象 |
1.2.1 历史 |
1.2.2 地理、人口分布 |
1.2.3 宗教习俗 |
1.2.4 语言文字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外对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的研究 |
1.3.2 国内外对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的研究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调查方法 |
1.5.2 分析方法 |
1.5.3 解释和描述相结合的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1.7 几个概念的界定 |
第2章 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 |
2.1 巴州蒙古族语言调查概述 |
2.1.1 抽样及样本构成 |
2.1.2 调查前期准备、调查方法及问卷结构 |
2.2 家庭语言使用 |
2.2.1 语言习得 |
2.2.2 与父母交谈语言 |
2.2.3 与兄弟姐妹交谈语言 |
2.2.4 与子女交谈语言 |
2.3 社区语言使用 |
2.3.1 与本民族人在各种场合的语言使用 |
2.3.2 与维吾尔族在各种场合的语言使用 |
2.3.3 与汉族在各种场合的语言使用 |
2.4 不同年龄段的语言使用情况 |
2.5 城乡蒙古族在不同场合使用汉语情况 |
2.6 巴州蒙古族学生语言使用情况 |
2.6.1 语言习得 |
2.6.2 巴州蒙古族学生家庭语言使用 |
2.6.3 巴州蒙古族学生学校语言使用 |
2.7 与科尔沁左翼中旗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的比较 |
2.8 巴州蒙古族学生和非学生语言使用比较 |
2.9 小结 |
第3章 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能力 |
3.1 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能力 |
3.1.1 可与他人交谈的语言 |
3.1.2 巴州蒙古族接触汉语媒介的频率 |
3.2 巴州蒙古族口头语言使用能力 |
3.2.1 巴州蒙古族蒙汉维三语的听懂能力 |
3.2.2 巴州蒙古族蒙汉维三语的表达能力 |
3.3 巴州蒙古族书面语言使用能力 |
3.3.1 蒙汉维三语文字阅读能力 |
3.3.2 蒙汉维三语文字书写能力 |
3.4 巴州蒙古族学生语言使用能力 |
3.4.1 可与他人交谈的语言 |
3.4.2 巴州蒙古族学生蒙古语使用能力 |
3.4.3 巴州蒙古族学生汉语使用能力 |
3.4.4 巴州蒙古族学生维吾尔语使用能力 |
3.4.5 巴州蒙古族学生英语使用能力 |
3.5 小结 |
第4章 巴州蒙古族语言态度 |
4.1 语言认知 |
4.1.1 巴州的通用语 |
4.1.2 巴州蒙古语的发展前景 |
4.1.3 巴州汉语发展前景 |
4.1.4 对巴州蒙古语的评价和看法 |
4.1.5 学习汉语的目的 |
4.1.6 对巴州蒙汉双语的看法 |
4.2 语言情感 |
4.2.1 哪种语言最重要 |
4.2.2 哪种语言好学、易懂 |
4.3 语言行为倾向 |
4.3.1 父母对子女上什么样的学校的行为倾向 |
4.3.2 父母对子女和自己说汉语的喜好程度 |
4.3.3 要求子女学习语言的顺序 |
4.3.4 对熟人和自己说汉语的看法和认识 |
4.3.5 对巴州蒙汉双语的看法和认识 |
4.4 巴州蒙古族学生语言态度 |
4.4.1 对母语的态度 |
4.4.2 对汉语的态度 |
4.4.3 对双语的态度 |
4.5 小结 |
第5章 巴州蒙古族语言与当地语言接触 |
5.1 语言接触理论 |
5.2 巴州蒙汉语言的接触 |
5.2.1 蒙汉语言接触的一般情况 |
5.2.2 巴州蒙汉语言接触 |
5.3 巴州蒙维语言的接触 |
5.4 小结 |
第6章 影响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的社会因素 |
6.1 性别因素 |
6.2 年龄因素 |
6.3 职业因素 |
6.4 教育因素 |
6.5 居住地因素 |
6.6 社会网络因素 |
6.7 语域因素 |
6.8 其他因素 |
6.8.1 语言使用者自身语言观念的转变 |
6.8.2 语言环境 |
6.8.3 族际通婚 |
6.9 小结 |
第7章 巴州蒙古族语言教育与语言规划 |
7.1 语言教育 |
7.1.1 早期的语言教育 |
7.1.2 近代的语言教育 |
7.1.3 现代的语言教育 |
7.2 语言规划 |
7.2.1 巴州蒙古族语言规划的理论思考 |
7.2.2 巴州蒙古族语言规划的具体实施 |
第8章 结论和思考 |
8.1 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现状研究结论 |
8.1.1 巴州是一个多元重叠的言语社区 |
8.1.2 巴州城乡蒙古族语言使用差别较大 |
8.1.3 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的代际差异和年青一代汉语化趋势明显 |
8.1.4 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现状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
8.2 几点思考 |
8.2.1 增强母语学习意识 |
8.2.2 从年青一代抓起,做好基础工作 |
8.2.3 借鉴内蒙古经验,加强与其合作力度 |
8.2.4 本研究不足之处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多语现象和语言教育景观:欧洲教师培训面临的挑战》翻译项目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Part 1 Translation |
1.1 The Source Text |
1.2 The Translated Text |
Part 2 Critical Commentary |
2.1 Introduction |
2.1.1 Translation Background |
2.1.2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
2.2 Difficulties of the Translation |
2.2.1 Lexical Level |
2.2.2 Syntactical Level |
2.3 Strategies of the Translation |
2.3.1 Division and Amplification |
2.3.2 Reinventing Sentence Structures |
2.3.3 Semantic Extension and Domestication |
2.4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7)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蒙古族学生英语学习研究 ——以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小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双语教育背景下的外语课程政策 |
引言 |
第一节 蒙古族教育历史概述及外语教学发凡 |
一、蒙古族教育历史概述 |
二、蒙古族外语教学发凡 |
第二节 内蒙古自治区双语教育发展历程 |
一、起步期(1947~1965年) |
二、徘徊期(1966~1976年) |
三、恢复期(1977~1998年) |
四、发展期(1999年至今) |
第三节 蒙古语授课外语课程政策沿革 |
一、起步期(1947~1961年) |
二、探索期(1962~1976年) |
三、调整期(1977~1998年) |
四、发展期(1999年至今) |
第四节 蒙古语授课外语课程政策解读 |
一、政策制定者的解读 |
二、政策亲历者的解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蒙古语授课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 |
引言 |
第一节 调研地社会文化环境 |
一、调研地概况 |
二、锡林郭勒盟民族教育与语言使用概况 |
第二节 学生成绩分析 |
一、高考成绩分析 |
二、初中阶段成绩分析 |
三、小学阶段成绩分析 |
第三节 学生英语学习自我评价 |
一、中学生英语学习自我评价 |
二、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语学习者因素分析 |
引言 |
第一节 语言使用因素分析 |
一、语言使用前期调查概述 |
二、多语使用与评价 |
三、英语使用情况 |
第二节 英语学习情感因素分析 |
一、相关研究概述 |
二、学习目的 |
三、努力度 |
四、学习归因 |
第三节 英语学习需求因素分析 |
一、相关研究概述 |
二、英语学习条件需求 |
三、英语课堂学习需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语学习环境因素分析 |
引言 |
第一节 教师因素分析 |
一、相关研究概述 |
二、英语师资基本情况 |
三、英语教师语言能力 |
四、英语教师教学能力 |
五、教学对象评价 |
第二节 硬件因素分析 |
一、相关研究概述 |
二、教材使用情况 |
三、教育技术利用情况 |
四、学习工具调查 |
第三节 英语课堂观察与教学评价 |
一、研究概述 |
二、课堂教学评价 |
三、课堂教学实录 |
四、课堂教学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语学习体系的探讨与建设 |
引言 |
第一节 英语起始学段的探讨 |
一、教育实践者的态度 |
二、学者观点和学术探讨 |
三、小学英语课程现状分析 |
四、小学英语课程的综合评价和定位 |
第二节 英语学习内容的探讨 |
一、英语课程标准适切性调查与分析 |
二、语言课程价值定位的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完善英语学习体系的建议 |
一、制定外语课程发展规划 |
二、提升英语师资水平 |
三、加强英语学习环境建设 |
本章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 ——东北地区达斡尔族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导论 |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动态 |
一当代双语教育研究的总体趋势 |
二我国双语教育的研究 |
三有关达斡尔族文化教育的研究 |
第三节研究思路与技术 |
一论文的基本内容 |
二研究范式和方法 第二章达斡尔族文化源流与变迁 |
第一节达斡尔民族的起源与形成 |
第二节达斡尔族早期文化的基本特征 |
一农耕发达、多种经营兼顾的经济文化类型 |
二以哈拉、莫昆为中心的宗法制度模式 |
三以萨满教为基础的信仰体系 |
第三节达斡尔族早期教育概述 |
一教育形式 |
二教育内容 |
第四节清朝以后达斡尔族的社会文化变迁 |
一达斡尔族社会变迁的历程 |
二达斡尔族双语文化的变迁 |
小结 第三章前现代时期的达斡尔族双语教育 |
第一节清朝达斡尔族的社会文化变迁 |
一达斡尔族的生计发展 |
二达斡尔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
三涵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借用 |
第二节清朝达斡尔族的语言变迁 |
一满语的使用与借用 |
二汉语的使用与借用 |
三蒙语的使用与借用 |
四本民族文字--达呼尔文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节清朝达斡尔族双语教育的母体:达斡尔族学校教育的发展 |
一清朝时期对达斡尔族的文教政策 |
二达斡尔地区的八旗官学 |
三达斡尔地区的八旗义学 |
四达斡尔地区的民间私塾 |
第四节清朝达斡尔族双语教育的发展与成就 |
一双语教育的发展 |
二双语教育的贡献 |
小结 第四章现代意义的达斡尔族双语教育(1) :民国时期 |
第一节民国时期达斡尔族的社会文化变迁 |
一达斡尔族为争取民族解放而做的斗争 |
二达斡尔族地区的文教政策 |
三达斡尔族为民族教育发展而做的斗争 |
第二节民国时期达斡尔族学校教育发展概述 |
一民国初期 |
二伪满时期 |
第三节民国时期重视双语教育的达斡尔族教育家 |
一民国初期 |
二伪满时期 |
第四节民国时期达斡尔族双语教育的发展与成就 |
一民国初期的达-汉-蒙多语教育模式 |
二伪满时期的达-日-汉-蒙多语教育模式 |
三民国时期达斡尔族双语教育的成就 |
小结 第五章现代意义的达斡尔族双语教育(2) :新中国时期 |
第一节新中国达斡尔族的社会文化变迁 |
一在政治上获得解放 |
二达斡尔族生计方式的变迁 |
三双语文化的变迁 |
第二节达斡尔族双语教育发展的政策基础 |
一新中国有关民族语言的法律和政策 |
二新时期民族自治地方双语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
第三节新中国达斡尔族双语教育的发展 |
一解放战争时期 |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三“文化大革命”与拨乱反正时期 |
四改革开放时期 |
小结 第六章达斡尔族双语教育现状及分析 |
第一节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选点 |
二调查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三调查的实施 |
四、数据的处理 |
第二节调查结果 |
一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达汉双语现状 |
二莫力达瓦自治旗双语教育的发展:阿尔哈浅村小学个案分析 |
三莫旗达斡尔族学生、教师及家长的语言观念 |
四结论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的关系 |
一文化变迁:分析双语教育的重要视角 |
二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的关系 |
第二节对有语言无文字民族双语现状与双语教育的认识 |
一达斡尔族双语现状的再认识 |
二对无文字民族双语教育改革的建议 |
第三节双语教育与少数民族的语言转用和语言濒危现象 |
一少数民族的语言转用和语言濒危现象 |
二对语言保护的态度 |
三语言转用和语言濒危中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作者声明 |
(9)汉语EFL学生反向迁移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缩略语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反向迁移研究文献综述 |
2.1 语言迁移的定义 |
2.2 语言迁移研究的发展阶段 |
2.3 不同视角下语言迁移研究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2.3.1 语言相对论视角 |
2.3.2 语言磨蚀视角 |
2.3.3 双语记忆、双语词库、双语加工视角 |
2.4 语言迁移的类型 |
2.5 国外反向迁移研究 |
2.5.1 反向语音迁移的研究成果 |
2.5.2 反向词汇及语义迁移的研究成果 |
2.5.3 反向形态和句法迁移的研究成果 |
2.5.4 语篇和语用领域的反向迁移的研究成果 |
2.5.5 反向概念结构迁移的研究成果 |
2.5.6 外语学习环境下的反向概念迁移研究成果 |
2.6 国内对反向迁移的研究 |
2.7 小结 |
第三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Vivian Cook 提出的多元语言能力模型 |
3.1.1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区别 |
3.1.2 一语和二语在双语者大脑中的存储状态 |
3.1.3 双语者的多元语言能力 |
3.2 Kecskes 和 Papp 提出的共同底层概念基础理论 |
3.2.1 外语学习者的语言加工机制 |
3.2.2 共同底层概念基础 |
3.2.3 外语学习者概念迁移模型 |
3.3 小结 |
第四章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
4.1 语言迁移研究的基本方法 |
4.1.1 反向迁移研究的两个层面 |
4.1.2 研究反向迁移的心理语言学方法 |
4.1.3 证明反向迁移存在的数据搜集方法 |
4.1.4 影响可迁移性的因素和中间变量 |
4.2 语言表现和书面表现的测量方法 |
4.2.1 语言表现和书面表现的定义 |
4.2.2 语言表现的量化方法 |
4.3 Kecskes 和 Papp 的测量方法 |
4.4 本研究中研究方法的确立 |
4.4.1 Kecskes 和 Papp 的测量法在应用于本研究时存在的问题 |
4.4.2 本研究中对 Kecskes 和 Papp 的测量法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
4.5 小结 |
第五章 预实验研究 |
5.1 预实验研究的目的 |
5.2 预实验研究过程 |
5.2.1 研究对象 |
5.2.2 数据搜集方法及实验假设 |
5.3 数据分析 |
5.3.1 概要写作的长度 |
5.3.2 受试者概要写作的内容同原文的相似度 |
5.4 讨论 |
5.5 结论 |
第六章 正式实验研究 |
6.1 正式实验研究的目的 |
6.2 研究假设 |
6.3 研究内容 |
6.3.1 研究对象 |
6.3.2 研究方法 |
6.3.3 数据搜集方法及测量指标 |
6.4 统计结果 |
6.4.1 结构完整性的统计结果 |
6.4.2 词汇质量的统计结果 |
6.4.3 认知功能发挥的统计结果 |
6.4.4 形合与意合的统计结果 |
6.4.5 静态与动态表达的统计结果 |
6.5 数据分析和讨论 |
6.5.1 结构完整性统计结果分析 |
6.5.2 词汇质量统计结果分析 |
6.5.3 认知功能发挥统计结果分析 |
6.5.4 形合与意合统计结果分析 |
6.5.5 静态表达和动态表达统计结果分析 |
6.6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
7.1 主要发现 |
7.2 本研究的创新 |
7.3 本研究的启示 |
7.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多语言背景下马达加斯加2-6岁幼儿汉语教学研究 ——以法英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目的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多语现象及多语言习得研究综述 |
1.3.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幼儿语言习得研究综述 |
1.3.3 海外幼儿汉语教学研究综述 |
1.3.4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儿童语言习得理论 |
1.4.2 儿童心理发展学理论 |
1.4.3 学前教育学理论 |
1.4.4 神经语言学理论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马达加斯加 2-6 岁幼儿汉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马达加斯加幼儿所处的语言环境、语言使用现状 |
2.1.1 调查情况介绍 |
2.1.2 数据分析 |
2.2 多元语言环境对马达加斯加幼儿学习汉语的影响 |
2.2.1 影响原因 |
2.2.2 多元语言环境影响学生学习汉语的具体表现 |
2.3 马达加斯加幼儿汉语课堂现状 |
2.3.1 教学设计、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 |
2.3.2 教材及媒介语的选用 |
2.3.3 汉语教师及课堂助教的情况 |
2.3.4 分班制度 |
2.4 马达加斯加幼儿汉语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多语言背景下马达加斯加 2-6 岁幼儿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
3.1 2-6 岁儿童特点分析 |
3.2 多语言背景下马达加斯加幼儿汉语教学模式的总体设计 |
3.2.1 课程设置 |
3.2.2 教学内容 |
3.2.3 教学方法 |
3.3 多语言背景下马达加斯加幼儿汉语教学模式的实施 |
3.3.1 教学策略 |
3.3.2 教学程序与技巧 |
3.3.3 教材选编 |
3.4 多语言背景下马达加斯加幼儿汉语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 |
3.4.1 对教师的要求 |
3.4.2 对学生的要求 |
3.4.3 对教学环境的要求 |
3.5 多语言背景下马达加斯加幼儿汉语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
3.5.1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
3.5.2 家长对教师的评价 |
3.5.3 教师自身评价 |
第四章 多语言背景下马达加斯加 2-6 岁幼儿汉语教学主要方法的运用实例 |
4.1 模仿 |
4.2 TPR教学法 |
4.3 情景教学 |
4.4 儿歌 |
4.5 游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四、学校中的多语现象——外语早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的语言认同:四位蒙古族三语人案例研究[D]. 阿斯罕.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7)
- [2]从单语主义到多语主义的转变—印度语言政策研究[D]. 刘长珍.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3)
- [3]智能时代国际化城市的语言生活治理 ——以上海为例[D]. 杜宜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4]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D]. 稂建中.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5]新疆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研究[D]. 韩建岗.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6]《多语现象和语言教育景观:欧洲教师培训面临的挑战》翻译项目报告[D]. 李丹. 云南大学, 2016(02)
- [7]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蒙古族学生英语学习研究 ——以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小学为个案[D]. 赵剑宏.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8]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 ——东北地区达斡尔族个案研究[D]. 孙东方.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9]汉语EFL学生反向迁移实证研究[D]. 孙冬慧.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10]多语言背景下马达加斯加2-6岁幼儿汉语教学研究 ——以法英学校为例[D]. 生艺.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