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存 包容 古今中外 皆为我所用——再思考创造繁华建筑

多元共存 包容 古今中外 皆为我所用——再思考创造繁华建筑

一、多元共存 兼容并蓄 古今中外 皆为我用——关于繁荣建筑创作的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诗祺[1](2020)在《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的物质组成部分,是岭南地域文化的一种现象。同时,岭南建筑也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需要满足人们实用和审美需要的双重目的。然而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而言,一方面,学界关于岭南建筑“实用性”的研究主要基于岭南文化具有“兼容性、务实性、世俗性、创新性”四大文化特征,而对岭南文化固有的“奇异性”和“怪而实用”的文化特征并未予以重视,也没有过多关注在创新与变通的过程中必然会创造出某些古今中外都不曾出现过的“奇怪的”建筑形式。另一方面,学界关于岭南建筑审美属性的研究也多从“美”的角度切入,而忽视了审美上的“怪诞”在中国古已有之,也没有对岭南建筑审美上的“怪”和功能上的“实用”之间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必然联系和客观事实形成全面、统一的学术品格认识。因此,本文通过对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及其具体表现形式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补充和完善岭南建筑、岭南美学与艺术的研究体系有所帮助,同时为当代岭南建筑的创新实践探索提供美学思想和设计手法的理论依据。首先,论文的第二章以地域文化为背景,从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三个影响因素出发,分析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的具体成因及其在建筑上的表现。其次,论文的第三到五章从建筑类型、平面布局、建筑形象、建筑细部和建筑装饰各要素出发,结合典型案例考察分析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在岭南传统建筑、岭南西式建筑、岭南园林建筑中的具体表现和内在规律。由于“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类型的建筑受不同的主导文化影响,具有不同的“怪”的参照对象。故本文在案例分析中多采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方法,先阐明“不怪”的基准点是什么,再具体分析各类型的岭南建筑“怪”在哪里,为什么“怪”,以及“怪”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在第三章中,以寺庙建筑、宗祠建筑和开平碉楼为例,指出:岭南传统建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其“怪而实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本土革新与综摄创新;在第四章中,以广州十三行与沙面租界建筑、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为例,指出:岭南西式建筑以西方宗主国文化为主导,其“怪而实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古典异化与中西杂糅;在第五章中,以清代岭南私家园林中的岭南庭园建筑和行商园林建筑为例,指出:岭南园林建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受中国传统文化、岭南原着文化、西方外来文化的共同影响,其“怪而实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多元融合与务实自然。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岭南建筑具有“怪而实用”的二重统一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建筑中灵活变通的处理手法和实用至上的设计原则。其中,灵活变通的处理手法体现了不拘一格、重在适用的变革意识。在实用性原则的指导下,岭南建筑不特意追求设计手法的纯正,不必要遵循非实利的标准和规范,也不过分介意引入的异质元素和建筑的其它各部之间是否协调一致,因此经常会创造出一些非常规的建筑类型、不拘一格的平面布局、折衷“混搭”的建筑形象、夸张变形的建筑细部、世俗功用的建筑装饰等等,呈现出与该类型建筑主流的、标准的做法相比“大异其趣”的审美表现形式。在这里,“怪”是与建筑实用性相适应的,与传统审美标准有出入的美学形式,是一种非主流的、另辟蹊径的创造形式。“怪而实用”既是一种创新美学,也是一种创新手法。

叶如棠[2](1990)在《多元共存 兼容并蓄 古今中外 皆为我用——关于繁荣建筑创作的再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为作者在《中国建筑创作40年》交流评论会上的讲话。本文较全面地论述了如下几方面的问题:1.对四十年建筑创作的基本估计;2.关于“适用,经济,美观”;3.什么叫“繁荣建筑创作;4.关于“多元并存”;5.关于继承与创新;6.建筑创作要把改变城市面貌、改善生活环境当作重要课题;7.努力提高建筑创作队伍的素质。

郝曙光[3](2006)在《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文中提出在分析了影响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国内主要建筑学术刊物的热点话题进行阶段性划分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存在于当代中国建筑中的五种主要思潮。传统建筑的现代继承,是在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现代解释的基础上,从传统建筑文化中寻找推进中国建筑特色创造的思想资源和人文智慧。地域特色的不懈追求,包含了各种具有不同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的建筑思想或倾向,其共同特点是主张在建筑中应该存在并且可以存在地域特色,并主动地以各种手法去表达建筑的地域特色,或者试图创造新的地域建筑风格。时代精神的建筑表达概括了借时代精神开拓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道路,实现当代中国建筑创新创优的思潮。所谓时尚建筑思潮,指的是建筑师在社会时尚的影响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追随社会中政治的或经济的或文化的时尚现象,表达时尚建筑风格。人们认识建筑、理解建筑、评价建筑、设计建筑所秉持的态度多年来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基于本体的建筑探索思潮是指人们对于建筑本性不断地变化着的审思。论文分别研究了这五种思潮的产生背景、发展演变、主要的设计倾向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对当代中国建筑思潮进行总体概括的基础上,作者探讨了当代中国建筑的出路。全文约16万字,图近100幅。

朱厢炜[4](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提出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于佳[5](2018)在《跨学科思维下的中外建筑文化对话研究 ——以建筑学报(1954-1990)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参照《建筑学报》1954-1990年刊载的相关文章,运用计量学的方法对建筑学报相关文章进行统计及分类研究。论文以50年代-6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两个历史时期为纵轴,横向探讨引入的外国建筑文化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和中国的建筑理论发生的反应,从有代表性的建筑理论、建筑师的设计思想和建筑作品等三个方面,致力建构中外建筑文化“对话”的脉络网络。论文引入其他学科的研究方式,在脉络分析中加入跨文化传播理论和接受美学理论中“前视野”、“对话”“接受”等概念,分析不同两个历史时期中外建筑文化对话的现象和影响背后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论文主体结构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将研究核心确定在1954-1990年的中国,将参照对象确定在相对时期发表于建筑学报的文章。第二部分第二章界定了跨文化传播理论和接受美学的相关概念,并引入已有的建筑现象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第三四章以年代为界限,以建筑理论为主线,建筑设计作品为辅助,深入分析和探讨了中外建筑文化对话对中国建筑的影响。第四部分第五章在前面三章的理论研究和现象梳理的基础下,归纳分析了这段时期中外建筑文化对话过程的前因后果,总结了两者“改写”和“被改写”的互动作用,反思这段时期中国建筑学的学术环境、思想状况和观念演变,对今天观察和评介当代实践和历史理论研究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夏桂平[6](2010)在《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现代性是个复杂而综合的概念,可概括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理性层面,它提倡科学、技术,讲求效率;另一个是文化(审美)层面,它注重批判性,勇于否定自我,追求进步和创新精神,倡导社会和谐、自然和谐、人性和谐。这两个层面建构起了现代性自身的悖论文化体系,使得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保持反思的力量。反映到建筑领域,主要表现为传统与现代、全球化与地域性、人本主义与生态主义等具有争议性的议题。伴随20世纪引进西方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和建筑技术的历程,岭南建筑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出对功能的重视,以及对旧有形式的革新;在当代经济、文化、科技全球化背景下,岭南建筑所面对的现代性表现出以下特点:建筑审美的多元化、个性化掩饰了传统与地域性特色,信息技术和传播效应改变了建筑设计手段和建筑存在方式,消费文化改变着建筑审美观念并影响到建筑创作,以及建筑创作由功能价值取向转向自然生态价值趋向。论文基于现代性建筑理论及其价值理念,对地域建筑概念外延进行了拓展,为岭南建筑的多元化发展构建理论支持,实现现代主义与地域观念的结合。论文首先展开基础理论研究,也就是关于现代性的探讨,以及现代思维对于岭南建筑现代化历程的影响,从梳理现代性的基础哲学思想开始,勾勒现代性思维的大致轮廓。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现代化的过程,以现代性的双向度思维分析建筑现代主义所遭遇的现象,并建立建筑现代性的观念再认知,进而引入适应性概念,并建构适应性创作观。其次,论文研究岭南建筑现代化历程,以及对岭南建筑师群体的影响和塑造,从而把握岭南建筑现代化历程所呈现出的现代性思想。再次,论文针对现代性的当代特质展开分析,进而以现代性的批判态度审视岭南建筑创作受时局的影响和带来的启示。论文最后提出了岭南建筑创作的适应性发展理念,并针对岭南建筑区域的特点,就社会适应性、文化适应性、当代现代性特质适应、气候适应性设计、生态适应性设计等五个方面策略展开了研究。

邓毅[7](1999)在《走向“建筑化”──由两篇文章引起的对中国四十余年建筑创作思想发展的一点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凌燕[8](2007)在《从当代中国建筑期刊看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1980年以来的二十五年是我国建筑业获得全面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我国的建筑实践逐渐繁荣,建筑理论建设也已从初期简单的经验总结和单纯引进国外理论,向多角度、多学科、深入综合研究以及有意识地建立本土化的建筑体系转变。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建筑发展动态的梳理,对于建筑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筑期刊是反映建筑实践和理论发展一个重要窗口。1980年以后的我国当代建筑期刊真实的反映了这一时期建筑实践与理论的发展轨迹。 论文借鉴了文献计量学、目录学等情报学、传播学科的研究手段,从“文本信息”与“机构”两个层面对当代中国建筑期刊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澄清了建筑期刊中反映的中国当代建筑发展的若干特征。 “文献外部特征”考察中,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论文认为四种统计项期刊的信息容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期刊的目录学特征反映了1990年代是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文献内容特征”的考察中,对“居住建筑”、“建筑教育”、“国内外交流”、“建筑理论与评论”、“建筑师”五个专题进行重点分析。从载文内容的变化中再次印证了1990年代是我国建筑发展上的重要转折时期。 此外,对建筑期刊作为一种社会机构对建筑发展的作用作了简单分析。 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研究对学科发展的启示。

张向炜[9](2008)在《新时期中国建筑思想论题》文中研究表明198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转型性历史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建筑的本土原生环境和国际共生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面临总体重构的格局。20多年来,以西方当代建筑思潮为主的外来建筑思想对中国当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基于中国自身文脉的建筑思想却没有得到深入、系统的研究,存在比较严重的滞后现象。由于引进外国的许多建筑理论之不得要领,中国自己的建筑理论之缺乏进展,加上繁忙的建筑设计市场中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使建筑实践远离基本的建筑理论,而建筑理论也远远不能适应规模巨大的建筑创作的需要。繁忙的建筑设计市场与萧条的建筑思想研究形成鲜明的反差。造成这种反差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在于对中国现有的建筑思想缺乏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从中提出一些建筑创作中值得汲取的经验和教训,为建筑创作的真正繁荣提供一些有现实意义的思路。本论文的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统计学和分类学的方法,对能够体现中国新时期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的统计分析。这些基础资料包括:新时期中国建筑思想的研究型学者在此领域进行的有意探索;四种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期刊(《建筑学报》《建筑师》《世界建筑》《新建筑》)以及四所高等院校建筑类的博硕论文。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80到2005年。论文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探讨新时期中国建筑思想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各种建筑思想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以及不同时期的不同意义和地位;研究了新时期中国建筑思想发展的轨迹,以时间为纵轴,分析了1980年代、1990年代、跨世纪三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创作背景以及建筑思想热点;提出新时期中国的建筑思想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论文的最后探讨了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框架的前瞻性整合,总结了建构框架应当遵循的原则。以期对我国建筑理论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代中国建筑师肩负着21世纪中国建筑创作发展与进步的重任,因此必须明确中国建筑思想与理论前进的方向,牢牢把握建筑前进过程中的各种决定因素,构筑21世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建筑理论体系,为真正地繁荣建筑创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陈谋德[10](1992)在《多、少·“软”、“硬”·中、西·一元与多元——西部建筑创作实践中涉及的几个理论问题》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探讨了西部建筑创作中,有关建筑与城市风貌特色的几个理论问题:①要有较多数量富有特色的建筑与少量标志性建筑相结合,才有利于形成城市风貌特色。②建筑创作方法多元(样)化与建筑创作方向一元化结合,以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为主。③虚实并举,“软”继承与“硬”继承结合,以“软’’继承为主。④双向交流,中西互补,洋为中用,以我为主。

二、多元共存 兼容并蓄 古今中外 皆为我用——关于繁荣建筑创作的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元共存 兼容并蓄 古今中外 皆为我用——关于繁荣建筑创作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对象的区间限定
        1.1.2 研究对象的时间限定
        1.1.3 “怪而实用”的概念界定
        1.1.4 岭南建筑中“怪”的概念界定
    1.2 研究背景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的形成与表现
    2.1 岭南自然环境的影响
        2.1.1 岭南既封闭又开放的地理位置
        2.1.2 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下的实用精神
        2.1.3 自然环境对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形成的影响
    2.2 岭南政治经济的影响
        2.2.1 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开展与持续
        2.2.2 社会历史和政治局势的变革
        2.2.3 政治经济对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形成的影响
    2.3 岭南文化环境的影响
        2.3.1 岭南文化概述
        2.3.2 文化环境对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形成的影响
    2.4 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的表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怪而实用”的岭南传统建筑
    3.1 寺庙
        3.1.1 宗教异化、不拘约束的澳门妈阁庙
        3.1.2 因地制宜、“怪而实用”的云浮新兴国恩寺
    3.2 祠堂
        3.2.1 世俗功用、不忌对比的广州陈氏书院
        3.2.2 祠庠合一、中西杂糅的开平余氏宗祠
    3.3 开平碉楼
        3.3.1 开平碉楼的形成
        3.3.2 拼搭创造、整体折衷的开平碉楼
    3.4 岭南传统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总结:本土革新与综摄创新
        3.4.1 岭南传统建筑在自然适应性影响下对传统风格的继承与创新
        3.4.2 岭南传统建筑在“重商”思想和世俗文化影响下对传统风格的继承与创新
        3.4.3 岭南传统建筑“自下而上”对外来风格的主动吸收与综合创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怪而实用”的岭南西式建筑
    4.1 广州十三行与沙面租界建筑
        4.1.1 中西杂糅的广州十三行
        4.1.2 不合经典的西式古典风沙面租界建筑
    4.2 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
        4.2.1 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的形成
        4.2.2 “怪而实用”、中西杂糅的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
    4.3 岭南西式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总结:古典异化与中西杂糅
        4.3.1 岭南西式建筑非正统、非主流的古典主义
        4.3.2 岭南西式建筑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折衷主义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怪而实用”的岭南园林建筑
    5.1 岭南庭园建筑
        5.1.1 “连房广厦”、高空发展的东莞可园
        5.1.2 几何庭园、极致对比的番禺余荫山房
        5.1.3 新异实用、中西杂糅的潮阳西园
    5.2 行商园林建筑
        5.2.1 “怪而实用”的潘长耀花园与秋江池馆
        5.2.2 “怪而实用”的海山仙馆与花地馥荫园
    5.3 岭南园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总结:多元融合与务实自然
        5.3.1 岭南园林建筑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的建筑类型
        5.3.2 岭南园林建筑因地制宜、因需而变的平面布局
        5.3.3 岭南园林建筑夸张变形、中西合璧的建筑形象和装饰手法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主要结论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的缘起和内容限定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内容的限定
    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三、本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一章 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背景
    一、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影响因素
        (一) 社会因素
        (二) 文化交流
        (三) 历史传统
        (四) 主体特征
        (五) 科技因素
        (六) 文化思潮
    二、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 1979-1986 初期震荡
        (二) 1986-1990 文化反思
        (三) 1990-1994 多元探索
        (四) 1994-1999 走向整合
        (五) 1999-至今理性创新
第二章 传统建筑的现代继承
    一、从“中国式”建筑到“民族形式”
        (一) “中国式”建筑——“传教士的文艺复兴”
        (二) 近代“中国固有式”建筑
        (三) “民族形式”
    二、从震荡走向整合——传统建筑的现代继承思潮之思想历程
        (一) 初期的震荡
        (二) 走向整合
    三、形式的超越——传统建筑文化现代继承的实践探索手法
        (一) 模仿
        (二) 片断
        (三) 简化
        (四) 夸张
        (五) 影像
        (六) 意象
        (七) 隐喻
        (八) 移植
    四、传统建筑的现代继承思潮的反思
第三章 地域特色的不懈追求
    一、追求建筑地域特色思潮的发展历程
        (一) 夹缝中的探索——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地域特色建筑的启示
        (二) 外在的地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追求
        (三) 走向内在的地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地域特色建筑追求
    二 追求建筑地域特色思潮的设计实践倾向
        (一) 形式再现
        (二) 片断移植
        (三) 环境谐调
        (四) 地方智慧
        (五) 低技策略
        (六) 场所复兴
        (七) 体验环境
    三、地域建筑特色的局限与方向
第四章 时代精神的建筑表达
    一、时代精神的建筑表达思潮的思想历程
        (一) 意识形态的羁绊——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时代精神的建筑表达思潮的局限
        (二) 1980—1986 新时代的呼唤
        (三) 1987-1994 多元创新
        (四) 1995 年以后辩证的复归——时代精神的新表达
    二、表达时代精神的创作实践倾向
        (一) 现代建筑倾向
        (二) 玻璃幕墙倾向
        (三) 后现代建筑倾向
        (四) 高技派倾向
        (五) 生态建筑倾向
        (六) 解构倾向
    三、对时代精神的建筑表达思潮的反思
第五章 时尚建筑的绵延不绝
    一、时尚建筑思潮的种种表现
        (一) 政治时尚建筑
        (二) 传统时尚建筑
        (三) 欧风时尚建筑
        (四) 地域时尚建筑
        (五) 创新时尚建筑
    二、时尚建筑盛行的原因分析
        (一) 中国建筑师的尴尬角色
        (二) 西方建筑文化影响
        (三) 中国社会原因
    三、小结
第六章 基于本体的建筑探索
    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思想回顾
        (一) 阶级意识普化下的建筑本质思考
        (二) 建筑方针的影响
    二、八十年代以后建筑本体取向的理论思考
        (一) 关于建筑本质的探讨
        (二) 关于建筑评价标准的转变
    三、基于本体的建筑探索——当代中国主流建筑思潮的新趋向
        (一) 传统主题的深层挖掘
        (二) 地域特色的内在追求
        (三) 生态思想的实践探索
        (四) 技术手段的得体运用
        (五) 本体取向的理性创新
结语: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困境与当代中国建筑的出路
    一、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困境
        (一) 传统文化包袱沉重
        (二) 本土建筑理论缺乏
        (三) 外来建筑相对强势
        (四) 主体水平参差不齐
        (五) 创作环境有待改善
    二、当代中国建筑的出路
参考文献
插图图片来源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建筑历程层面
        1.3.2 地域建筑层面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1.4 国内研究现状
        1.4.1 建筑历程层面
        1.4.2 地域建筑层面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1.6 主要概念界定
        1.6.1 界定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1.7.2 阅读建议
2 建设背景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2.3 本章小结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3.1 我们为何建造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3.1.3 讨论:兴建设想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3.4 本章小结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3 讨论:后续进展
    4.3 本章小结
5 建筑创作回响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1.3 讨论:媒体关注
    5.2 大众的声音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5.4 获奖情况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5.5 本章小结
6 建筑评析
    6.1 建筑策划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6.2 建筑后评估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6.3 建筑设计竞赛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6.4 建筑设计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6.4.3 建筑设计师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6.5 建筑伦理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5)跨学科思维下的中外建筑文化对话研究 ——以建筑学报(1954-1990)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对象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结构
    1.5 论文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1.5.1 论文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与近一步研究
第二章 跨文化理论研究
    2.1 跨文化传播理论
        2.1.1 背景
        2.1.2 相关概念
        2.1.3 对话理论与对话过程
        2.1.4 跨文化传播理论
    2.2 接受美学
        2.2.1 发展背景
        2.2.2 接受美学
        2.2.3 理论构成
    2.3 跨学科的建筑现象
        2.3.1 跨文化传播的建筑现象
        2.3.2 接受理论与建筑创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概述
    3.1 第二次引入浪潮1954-1967年
        3.1.1 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理论
        3.1.2 社会主义阵营其他国家的学习
        3.1.3 现代主义的的“潜伏”
    3.2 第三次引入浪潮1979-1990年
        3.2.1 传播渠道
        3.2.2 合作对象
    3.3 国外学术交流活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建筑理论发展概述
    4.1 探求新中国主义风格1954-1967
        4.1.1 形式探索1954-1958
        4.1.2 重大建筑的艺术标准与住宅的经济标准1959-1964
    4.2 建筑理论的发声热潮1978-1990
        4.2.1 学术民主与民族形式1979-1981
        4.2.2 旅馆建筑激起千层浪1982-1984
        4.2.3 风貌保护与建筑创作1985-1990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跨学科思维内的中外建筑文化对话
    5.1 跨学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5.1.1 主体,客体,主体性
        5.1.2 期待视野
    5.2 对话之前-期待视野
        5.2.1 政治因素
        5.2.2 经济因素
        5.2.3 文化因素
    5.3 对话中
    5.4 对话后—视域创新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岭南自然与社会背景概述
        1.2.1 自然背景
        1.2.2 社会背景
    1.3 两个概念解析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 论文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现代性议题研究
    2.1 现代性——一项未完成的计划
        2.1.1 启蒙理性到现代交往理性
        2.1.2 现代性释义
    2.2 建筑现代主义
        2.2.1 建筑“现代”的产生
        2.2.2 经典现代主义
        2.2.3 针对现代主义的批判
    2.3 建筑地域性问题
        2.3.1 全球化思潮
        2.3.2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主义
        2.3.3 批判的地域主义
        2.3.4 地域主义的辩证思考
    2.4 现代性视野下的观念再认知
        2.4.1 整体观
        2.4.2 时空观
        2.4.3 技术适宜观
        2.4.4 生态伦理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适应性观念建构
    3.1 适应性概念引入
    3.2 相关理论概述
    3.3 外部关联适应
        3.3.1 地域性关联
        3.3.2 文化性关联
        3.3.3 时代性关联
    3.4 内部关联适应
        3.4.1 空间与功能
        3.4.2 材料与结构
    3.5 适应性观念建构
第四章 岭南建筑现代化历程的适应性探究
    4.1 岭南建筑现代性的嬗变适应
        4.1.1 早期岭南现代建筑
        4.1.2 中期岭南现代建筑
        4.1.3 当代岭南建筑
    4.2 岭南建筑学派现象雏议
        4.2.1 岭南建筑学派的渐进形成
        4.2.2 岭南建筑学派特征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性的当代特质及其对岭南建筑的影响
    5.1 当代建筑创作审美取向及影响
        5.1.1 多元化倾向
        5.1.2 个性化倾向
        5.1.3 对岭南建筑创作的影响
    5.2 现代信息技术影响下的现代建筑意
        5.2.1 信息技术革新带来的影响
        5.2.2 现代传播效应带来的影响
        5.2.3 对岭南建筑创作的启示
    5.3 消费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建筑意
        5.3.1 消费文化
        5.3.2 消费文化影响下的建筑现象
        5.3.3 对岭南建筑创作的启示
    5.4 建筑现代文明的自然价值取向的转变
        5.4.1 建筑文明的社会性
        5.4.2 建筑创作向生态价值取向的转变
        5.4.3 对岭南建筑创作的启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岭南建筑发展的适应性理论建构
    6.1 基本原理的当代诠释
        6.1.1 “适用、经济、美观”的背景简述
        6.1.2 “适用、经济、美观”的适应性拓展
    6.2 “两观三性”
        6.2.1 “两观”和“三性”
        6.2.2 “两观三性”的系统论
        6.2.3 “两观三性”的价值论
    6.3 社会整体性的适应
        6.3.1 制度环境
        6.3.2 经济主体的转型
        6.3.3 科学与技术
        6.3.4 艺术与生活方式
        6.3.5 价值观念
    6.4 岭南人文精神的适应
        6.4.1 岭南人文精神
        6.4.2 适应思路
    6.5 技术理性的适应
        6.5.1 多层次的建筑技术
        6.5.2 适宜建筑技术
    6.6 基于生态的创作理念
    6.7 基于园景化的创作理念
    6.8 基于城市理念的适应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当代岭南建筑发展的适应性策略
    7.1 动态开放的社会适应策略
        7.1.1 民主决策机制的引入
        7.1.2 评价机制的引入
    7.2 文化适应性策略
        7.2.1 文化的丰富性
        7.2.2 文化适应对策
    7.3 时代性特质的适应策略
        7.3.1 建筑当代审美取向的岭南地域化消解
        7.3.2 针对信息技术社会的建筑策略
        7.3.3 消费文化影响下的建筑策略
    7.4 岭南气候适应性技术策略
        7.4.1 体形选择
        7.4.2 通风组织
        7.4.3 防热对策
        7.4.4 遮阳设计
    7.5 生态适应性设计策略
        7.5.1 生态设计原则
        7.5.2 建筑生态设计要点
        7.5.3 注重生态的建筑总体布局
        7.5.4 建筑生态微环境营造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从当代中国建筑期刊看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1.4 论文研究的对象,方法
    1.5 论文研究的性质
第2章 论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构
    2.1 研究对象—样本期刊和统计项期刊的确定
        2.1.1 选样依据
        2.1.1.1 样本期刊的选样依据
        2.1.1.2 统计项期刊的选样依据
        2.1.2 研究对象的确定
        2.1.2.1 样本期刊的确定
        2.1.2.2 统计项期刊的确定
    2.2 研究方法
        2.2.1 建筑期刊的媒介式研究方法
        2.2.2 期刊的文本分析方法
        2.2.2.1 期刊的概念
        2.2.2.2 期刊的特征
        2.2.2.3 期刊的文本分析方法
        2.2.3 建筑期刊的目录研究及文献揭示方法
        2.2.3.1 目录相关的基本理论
        2.2.3.2 文献揭示及其方法
    2.3 研究项目,层次和角度
        2.3.1 建筑期刊的目录特点
        2.3.2 统计项建筑期刊的目录整理
        2.3.3 研究项目的确定
        2.3.4 研究层次
        2.3.5 研究角度
    2.4 论文结构
第3章 期刊文献外部特征分析
    3.1 期刊的创刊考察
        3.1.1 期刊创刊的时序考察
        3.1.2 艰难的发展期—1979年以前的建筑专业期刊
        3.1.3 繁荣与竞争—1980-1989年的建筑专业期刊
        3.1.4 平稳扩展—1990-1999年的建筑专业期刊
        3.1.5 新的结合—2000年后的建筑专业期刊
    3.2 开本、页数、发行方式
        3.2.1 《建筑学报》的开本、页数、发行方式
        3.2.2 《时代建筑》的开本、页数、发行方式
        3.2.3 《建筑师》的开本、页数、发行方式
        3.2.4 《世界建筑》的开本、页数、发行方式
        3.2.5 小结
    3.3 专栏设置的考察
        3.3.1 四种期刊专栏的设置
        3.3.1.1 “核心专栏”概念的引入
        3.3.1.2 统计项期刊的专栏设置
        3.3.2 从专栏刊期刊个性趋向
        3.3.3 专栏时序考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期刊文献内容特征分析
    4.1 文章内容的分类
        4.1.1 文章分类标准研究
        4.1.2 文章分类标准的确定
    4.2 根类目研究
        4.2.1 研究层次
        4.2.2 根类目分析
        4.2.3 乙分类目分析
    4.3 甲根类目研究
    4.4 甲A类目研究
        4.4.1 实用为主的“粗糙时代”—80年代的中国住宅
        4.4.2 向“小康型住宅”迈进—90年代的中国住宅
        4.4.3 “中国式居住”、“个性化居住”—2000年之后的中国住宅
        4.4.4 住宅设计竞赛
        4.4.5 小结
    4.5 甲B类目研究
        4.5.1 80年后中国建筑师的成长
        4.5.2 80年以后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
        4.5.2.1 总体时序特征
        4.5.2.2 “百废待兴”—80年代的建筑教育
        4.5.2.3 自我的规范与寻找—90年代的建筑教育
        4.5.2.4 全球化背景下的自我定位—20世纪初的中国建筑教育
        4.5.2.5 小结
        4.5.3 80年后西方建筑理论的传入
        4.5.3.1 1980-1999年西方建筑思潮的引进—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
        4.5.3.2 2000年后,本体论的讨论
        4.5.4 80年后中国建筑创作理论的发展
        4.5.4.1 1980-1989年的中国建筑创作理论
        4.5.4.2 “复古”与“仿洋”—1990-1999年的中国建筑理论
        4.5.4.3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的讨论
        4.5.4.4 与建筑创作理论相辅相成的建筑评论
        4.5.5 本章小结
第5章 作为机构的建筑期刊
    5.1 办刊理念和内容选题的策划
        5.1.1 多样的框架—1980-1989年的建筑期刊
        5.1.2 彷徨与突破—1990-1990年的建筑期刊
        5.1.3 中外的较量—2000年以后的建筑期刊
        5.1.4 待以解决的问题
    5.2 对建筑事件的多方位介入
    5.3 专业人才的整合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的结论
    6.2 论文的后续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附录A 刊登于建筑专业期刊上的建筑期刊相关文章
附录B 中国建筑专业期刊一览表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新时期中国建筑思想论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国内创作现状之急需
        1.1.1 盲目模仿和抄袭,创新能力退化
        1.1.2 脱离建筑本体,追求商业价值的建筑商业化
        1.1.3 专业外人员的意志指导建筑创作实践
        1.1.4 纯艺术与非艺术在建筑中的表现
        1.1.5 缺乏以国情和基本建筑理论为依据的建筑政策和法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的限定
        1.3.1 新时期
        1.3.2 建筑理论
        1.3.3 建筑思想、建筑思潮
    1.4 新时期的社会背景研究
        1.4.1 改革开放事业繁荣
        1.4.2 经济转型迎接挑战
    1.5 新时期建筑理论的必要与责任
        1.5.1 理论失落呼唤复归
        1.5.2 面临挑战担起责任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6.1 论文研究方法
        1.6.2 论文研究框架
    1.7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建筑思想方面文献的统计分析
    2.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理论框架
        2.1.1 基本范围
        2.1.2 理论框架
        2.1.3 建筑理论体系的变中之稳
    2.2 代表性建筑期刊
        2.2.1 1980-2005 年《建筑学报》有关建筑理论文章分类汇总
        2.2.2 1980-2005 年《建筑师》有关建筑理论文章分类汇总
        2.2.3 1980-2005 年《世界建筑》有关建筑理论文章分类汇总
        2.2.4 1980-2005 年《新建筑》有关建筑理论文章分类汇总
        2.2.5 1980-2005 年四种期刊有关建筑理论文章分类汇总
        2.2.6 四种建筑期刊统计结果小结
    2.3 四所建筑院校的博硕论文
        2.3.1 1980-2005 年同济大学有关建筑理论博硕论文分类汇总
        2.3.2 1980-2005 年东南大学有关建筑理论博硕论文分类汇总
        2.3.3 1980-2005 年清华大学有关建筑理论博硕论文分类汇总
        2.3.4 1980-2005 年天津大学有关建筑理论博硕论文分类汇总
        2.3.5 1980-2005 年四所院校有关建筑理论博硕论文分类汇总
        2.3.6 四所建筑院校博硕论文统计结果小结
    2.4 四种期刊文章与四所院校博硕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2.4.1 建筑创作论——建筑界关注的重点
        2.4.2 居住建筑——人类永恒的主题
        2.4.3 建筑教育学——建筑体系的基石
        2.4.4 建筑生态学——时代发展的必然
        2.4.5 建筑评价理论——建筑创作的导向
    2.5 部分建筑理论家的探索活动
        2.5.1 张钦楠——从繁荣建筑创作到建构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框架.
        2.5.2 顾孟潮——从信息金字塔到建筑哲学
        2.5.3 吴良镛——从广义建筑学到《北京宪章》
        2.5.4 陈志华——从建筑理论系统到乡土建筑
        2.5.5 刘先觉——中外相通的建筑历史和建筑理论家
        2.5.6 彭一刚——建筑美学理论和立基传统的创新实践
        2.5.7 侯幼彬——从系统建筑观到中国建筑美学
        2.5.8 汪正章——从建筑本体构成到建筑创作学的理论架构
        2.5.9 郑时龄——从建筑理性论到建筑批评学
        2.5.10 布正伟——从自在生成论到建筑语言论
        2.5.11 十位建筑理论家的理论体系建构
第三章 具有原创精神的若干建筑思想
    3.1 新时期建筑方针的再认识
        3.1.1 新时期重提建筑方针
        3.1.2 新时期建筑方针的内涵拓展
    3.2 建筑民族性向现代性深化
        3.2.1 不同时期建筑民族性呈现的特点
        3.2.2 建筑民族性的现代体现
        3.2.3 少数民族建筑民族性的现代革新
    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3.3.1 建筑地域文化的现代表达
        3.3.2 建筑形态的地域性
        3.3.3 建筑技术的地域性
    3.4 从小环境(园林景观)到大环境(城市环境意识)
        3.4.1 环境意识觉醒,适应自然的建筑环境创造
        3.4.2 山水城市的理想
    3.5 具有原创精神建筑思想的展望
第四章 建筑思想的引进
    4.1 引进建筑思想的文献统计
        4.1.1 建筑期刊及博硕论文
        4.1.2 引进建筑理论系列丛书
    4.2 建筑思潮的引进——从经典现代到先锋式风格流派
        4.2.1 经典现代建筑的补课式引进
        4.2.2 现代建筑走向多样化
        4.2.3 现代建筑之后的建筑思潮——先锋式风格流派
    4.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4.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4.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4.4 外来建筑及其思想的进步意义与消极影响
        4.4.1 进步意义
        4.4.2 消极影响
    4.5 如何引进国外建筑思想与建筑理论
        4.5.1 全面了解理论产生的文化背景、社会根源及经济基础
        4.5.2 以社会和建筑的进步为尺度筛选国外建筑理论
        4.5.3 关注国情的对比性研究,以推动建筑思想发展为目的
        4.5.4 关注高新建筑技术的引进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建筑思想的发展历程
    5.1 1970 年代之前的建筑政治
        5.1.1 引入苏联所谓“社会主义建筑理论”
        5.1.2 1959 年建筑艺术座谈会及刘秀峰报告对建筑创作的总结..
        5.1.3 随大跃进而起的新技术、新结构高潮
        5.1.4 十年设计革命和文化革命
    5.2 1980 年代的全面开放与建筑思想的自由活跃
        5.2.1 建筑创作环境的新气象
        5.2.2 建筑创作思想的更新
    5.3 1990 年代的建设高潮与建筑思想的艰难探索
        5.3.1 建筑创作的“经济本位”与“形式本位”
        5.3.2 全球化背景下建筑文化的再认识
        5.3.3 建筑环境意识的日益深化
        5.3.4 建筑理论内涵的深化与外延的拓展
    5.4 跨世纪的大转折与建筑思想研究的新契机
        5.4.1 “北京宪章”为中国建筑理论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5.4.2 外来建筑师占领国内高端建筑市场
        5.4.3 当前我国建筑理论与建筑创作的再定位
第六章 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框架的前瞻性整合
    6.1 建筑创作的理论和实践要密切结合国情
        6.1.1 勤俭建国是我们长远的建设方针
        6.1.2 “贫资源”创造“高财富”的继承和发扬
    6.2 有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框架的建构原则
        6.2.1 创新+进步
        6.2.2 可知+可行
        6.2.3 普遍性+特殊性
        6.2.4 回归基本目标
        6.2.5 回归基本理论
        6.2.6 回归发展中国家的现实
        6.2.7 外来理论建筑化、中国化
    6.3 有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框架的建构
        6.3.1 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框架
        6.3.2 中国特色建筑思想的前瞻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多元共存 兼容并蓄 古今中外 皆为我用——关于繁荣建筑创作的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研究[D]. 陈诗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多元共存 兼容并蓄 古今中外 皆为我用——关于繁荣建筑创作的再思考[J]. 叶如棠. 建筑学报, 1990(01)
  • [3]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D]. 郝曙光. 东南大学, 2006(04)
  • [4]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跨学科思维下的中外建筑文化对话研究 ——以建筑学报(1954-1990)为例[D]. 于佳. 河北工程大学, 2018(01)
  • [6]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 夏桂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6)
  • [7]走向“建筑化”──由两篇文章引起的对中国四十余年建筑创作思想发展的一点思考[J]. 邓毅. 南方建筑, 1999(01)
  • [8]从当代中国建筑期刊看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D]. 李凌燕. 同济大学, 2007(02)
  • [9]新时期中国建筑思想论题[D]. 张向炜. 天津大学, 2008(07)
  • [10]多、少·“软”、“硬”·中、西·一元与多元——西部建筑创作实践中涉及的几个理论问题[J]. 陈谋德. 建筑学报, 1992(03)

标签:;  ;  ;  ;  ;  

多元共存 包容 古今中外 皆为我所用——再思考创造繁华建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