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权责发生制与提高银行利润(论文文献综述)
马捷英[1](2020)在《交通银行BZ分行智能化运营优化研究》文中提出2020年将是中国历史上很重要的一年。对于企业,即将到来的科技制造时代将为企业带来产业和技术上的深刻变革。政府开始进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不断改善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推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府服务能力。对于民众,消费习惯和投资行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人学理财,人人重视理财,注重体验感,这种体验式的文化运用在银行的服务中是要重视过程中客户的服务体验,让客户真正的参与其中才会获得认同感。2020年,我们还将迎来5G热潮。中国计划建成100万个5G基站,以此为基础“科技智造时代”也将到来,将到来的技术和变革会给金融业带来巨大变革。面临如此风起云涌的大环境,银行业不进行流程的重新梳理和运营方式的创新变更最后只能是被淘汰。“这个时代淘汰你,连声招呼都不打。”本文以运营战略理论、流程再造理论、精益生产理论等运营理论为指导,在之前学者研究和理论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交通银行BZ分行实际,对其进行智能化运营的优化研究。首先,本文对运营战略理论、流程再造理论、精益生产理论,传统运营管理理论等进行了阐释,并分析国内外对于运营体系的优化以及智能化运营的研究进行了相关综述,为之后交通银行BZ分行智能化运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通过深度访谈的形式开展相关调研,找到交通银行BZ分行运营体系问题所在,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发现交通银行BZ分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再次,在前文分析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交通银行BZ分行智能化运营优化方案,具体措施如下:一、成本控制。利用大数据建立柔性化的定价体系,合理控制利差;用明确的绩效考核导向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低碳办公、绿色节约,以减少费用开支,实现集约化办公。二、流程优化。合理进行网点选址配置和规划动线布局,以期达到最优的效果,为客户提供便利、节约时间;开展业务流程梳理与重造,删繁就简、提高效率;控制业务时效,减少业务用时,使业务更顺畅。三、客户体验。让客户感受到体验式定制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拓宽服务场景,建立开放式生态系统;并担当社会责任做有温度的交行。四、风险控制。合理平衡风险控制与优化流程、提高服务之间的关系;并应用最新科技研发基于大数据的风险控制系统,在方便事后监督的同时,做到提前预知,防范风险的发生。最后,从组织架构优化、企业文化建设、配套制度完善、人员队伍建设、资金投入保障、技术平台构建提出实施交通银行BZ分行运营优化方案的保障措施。本论文梳理对交通银行BZ分行行之有效的智能化运营体系优化方案,在对银行目前所处的环境进行详细分析之后,根据银行所面临的问题,本文梳理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银行智能化运营体系优化方案,对于提升交通银行BZ分行的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并对目前我国银行业运营体系优化理论具有借鉴作用。
杨阳[2](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交通银行Y分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在迅速吞噬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同时,逐渐形成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模式。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必须优化服务,改变经营模式,顺应市场发展,为赢得在理财业务领域的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采取文献法、案例分析法,通过研究得出互联网背景下交通银行Y分行个人理财产品销售策略实施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了产品的灵活性与个性化、有效提升了客户体验和实现了投资结构的复杂化与营销渠道的多元化。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产品缺乏创新性、产品定价缺乏吸引力、营销渠道单一,营销手段相对滞后与网络专项促销缺乏主动性。导致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管理层对互联网营销重视程度不足、营销部门组织结构僵化与营销人员缺少创新意识。其次,明确交通银行Y分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与市场定位,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与渠道策略方面制定互联网背景下营销组合策略。最后,从树立互联网金融营销理念、创新和完善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管理机制与培养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专业营销人才方面提出营销策略优化方案实施保障。从而有助于交通银行Y分行加强业务创新,强化技术支持,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完善风险管理等措施发展个人理财业务。
杨凯生[3](2018)在《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十分重要》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商业银行要想构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需要处理好党委与"三会一层"的关系,建立稳定优良的股权结构,确保董事会高效运作,充分发挥好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强化管理层的执行力,严格规范授权管理,注重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与市值管理。
芦元信[4](2016)在《农村商业银行资金转移定价研究》文中指出利率市场化在金融自主经营以及提升全国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利率市场化的出现对原有的国内金融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不仅打破了原有的商业银行依赖人民银行的局面,也使商业银行朝向利率市场化的方向转变,演变成市场供求关系来实现自主定价权。银行现有的全额计价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利率市场的需求和发展现状。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制定和完善,微观上提升了银行自身的竞争力,有利于银行规避经营风险;宏观上国内市场利率自由化得到进一步加深,有利于市场秩序的尽快建立。本文详细介绍了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通过对内部资金转移体系的发展历史、发展背景、应用背景、以及现在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问题、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概括和介绍。为银行今后全力推行FTP体系的完善做出了非常重要的创造性工作。另外,本文通过调查明确现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期的FTP构建一套完整的体系做出了前瞻性的规划。从FTP的实施方案、收益率曲线、FTP的实施过程等分析,为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的合理发展做出了解读。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章的研究可以对更多银行的发展起到启示作用。
王相东[5](2014)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主力军。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在国内融资市场的各项融资份额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其健康、有效的运营与发展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保障社会经济及金融的稳定。但是,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另外,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信贷制度建设上也存在明显差距,急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信贷制度安排。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的理论化与体系化不足。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构建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分析框架。全文共分为6章。第1章是导论。主要阐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并指明了本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是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理论基础。首先,论述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内涵、特征以及功能。其次,论述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涵义、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再次,论述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第3章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分析。首先,按照制度变迁的发展阶段,将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历程分为计划经济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过渡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三个阶段。其次,对中国信贷制度变迁历程梳理,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内外动力。再次,结合我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特点,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三个特点,即社会主义背景下的制度变迁、交替主导下的渐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重视制度学习与模仿的制度变迁。最后,分析和提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基本趋势:制度变迁的推动主体多元化与外生制度主导向内生制度主导过渡。第4章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状况分析。首先,从信贷组织制度、信贷业务操作制度、信贷风险控制制度以及激励约束制度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存在的问题,即信贷控制制度不合理、管理实施制度不健全、信贷文化落后。最后,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非人格化的产权制度、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内部部门利益博弈以及国民文化中的潜规则。第5章是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及其启示。首先,从信贷组织架构、风险管理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分别对美、英、日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内容进行简论。其次,总结提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6章是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对策。首先,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制度,包括完善信贷组织制度、信贷决策制度、信贷审批制度、信贷风险控制制度、信贷人员激励约束制度等。其次,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制度,包括完善信贷资产交易制度、信贷资产证券化制度以及信贷资产退出制度等。再次,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相关的约束制度,包括完善信贷有关的法律法规,完善信贷监管制度,完善信贷市场监管制度等。最后,塑造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
武亚宇[6](2014)在《我国银行业增值税制度的选择》文中提出我国是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格局,银行业资产规模占据了金融系统的大部分的份额,远超资本市场和债务市场,其功能和影响力也是其他金融市场远不能比拟的。银行业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持续性的提供资金,还能够为市场分散风险,另外银行还具有分配资源、改善企业支付系统的功能。这些功能使得银行和实体经济产生紧密的联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2014年的两会刚刚落幕,在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报告中,多次提到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银行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行业,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应优先重视银行业的发展,从各个方面全力支持。因此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银行快速发展,让银行更有力的支持实体经济、推动中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是一种社会共识,也是中央政府所提倡的,正如两会报告中提出的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银行服务业。但是我国银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营业税制的约束,由于营业税本身的弊端,现行税制无法支持银行业的发展以及规范和正确引导银行业的市场行为,从而导致我国银行业一直无法做出突破,甚至还面临着风险。因此,银行业营业税制改革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而从国际经验来看,银行业增值税制度已成为国际化的制度,增值税由于具有中性、效率和消除重复征税的特点,逐渐的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和采纳,并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征税模式。一般而言,大部分国家对直接收费的金融服务采用标准税率征收增值税,同时允许银行抵扣为提供这一服务所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这是因为这类服务价值明确,易于计算,符合增值税发票抵扣制度的要求,征管简便而不会增加纳税人的遵从成本和税务部门的执行成本。但对于金融中介服务和间接收费金融服务,如信贷、保险、证券、基金等采取免税政策,这是因为这类业务具有特殊性,很难确定这类业务的价值增值部分,以致无法计算出课税依据,使得进项税额抵扣制度难以实施,另外免税政策还可以鼓励社会资本流向银行业、促进银行的发展,为金融服务的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创造条件。最后对于出口型金融服务,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对这些出口服务适用零税率,即在给予这些出口服务免税的同时,允许银行抵扣为提供这些服务所承担的全部进项税额,对出口金融服务实行零税率,可以鼓励银行出口,提高本国银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促进本国金融服务的海外扩张。本文正是基于上述情况,通过研究国际化、多样化的银行业增值税制度,结合我国现实国情,探讨适合我国银行业增值税制度的选择。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国际比较法、行业比较法、定性分析法等方法对文章的论题进行研究。首先,文献研究法是本文主要采用的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详细全面的了解国际上现行的银行业税收制度,在对这些文献作总结陈述的基础上,从而得出了我国学者在银行业税制改革方面的研究深度和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发现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空白,借此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关注的重点。其次,国际比较法侧重于国内外银行业税收制度的比较,以此来发现彼此间的差异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国际比较法贯穿于全文,不仅出现在文献综述中加以论述各国银行业税收制度,还体现在我国银行业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借鉴方面,同时还涉及最后的难点及对策。再次,行业比较法主要是用于比较银行业与其他行业的税负状况,从而得出银行业税负高低的事实情况,进而阐明我国银行业税制改革的方向。最后,定性分析法主要是用于理论分析,通过研究资料归纳得出自己需要的理论。定性分析法也贯穿于全文,从文献综述到国际经验介绍再到我国银行业增值税制度的选择,都运用了定性分析的方法,以此来指出问题、阐明观点、提出解决措施。本文的主题是我国银行业增值税制度的选择以及难点分析与对策建议,文章分以下四个部分阐述:第一部分,导论。这一部分主要阐述的是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文章的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文献综述即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相关讨论及形成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银行业增值税制度的国际经验评价。这一部分主要研究的是国际上对银行业采取的税收制度,包括对银行业不征增值税的税收制度和对银行业征收增值税的税收制度,其中主要介绍了对银行业征收增值税的情况下外国采取的不同课税模式,并对这些模式进行了优劣评价,为后文我国银行业税收制度的选择打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我国银行业增值税制度的选择。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先从税收原则谈及我国银行业税收制度的选择问题,然后再逐一分析我国为什么要选择银行业增值税制度以及选择哪种增值税征收模式。这一部分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详细阐述了各种模式的优缺点以及与我国现实国情的契合度,通过比较得出最后的结论,即我国应对银行业征收增值税并选择零税率模式。第四部分,难点及对策。这一部分提出了在我国银行业改征增值税过程中将会面临的困难,如银行业会计核算体系问题、直接收费金融服务适用税率问题以及财政收入减少的问题等,在分析各个问题之后相应提出了笔者个人的一些观点。本文通过定性分析得出我国应对银行业征收增值税,而零税率法是最适合我国银行业增值税的征税方法。首先,零税率法下银行核心金融业务不仅免税而且还可以抵扣相应的进项税额,避免了进项税额在免税服务与应税服务之间的分摊,大大降低了银行的税收遵从成本和税务当局的征管成本;其次,零税率和免税不同,零税率保证了增值税征收链条的完整性;最后,零税率法允许银行抵扣为购进服务而缴纳的所有进项税额,彻底的消除了重复征税,有效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税负,使得金融服务和其他出口商品一样处于零增值税价格,有利于提高本国金融部门的竞争力,促进本国金融业的扩张。虽然零税率的优势是有一定代价的,零税率允许银行进项税额全部扣除,同时又使得国家对核心金融业务征不到税收,其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这无疑向各国提出了考验,或许也正因为此,零税率法才没有被所有国家采用。但是本文在最后章节提出了以税制本身缓解财政收入减少的危机这样的政策建议,以保障各地公共服务的供给。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系统的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如何在借鉴国际银行业税收制度模式情况下,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业增值税零税率模式,并初步讨论了零税率模式下的制度框架,包括零税率的适用范围、直接收费金融服务适用税率的选取等,深入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在改征增值税的变革过程中面临的难点,并开创性的提出应将零税率模式下的制度设计同解决银行业“营改增”过程中面临的难点相结合,如直接收费金融服务适用税率选取17%的标准税率可以适当缓解因税制改革产生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下滑的问题等。本文最大的不足在于无法进行定量分析并设计出零税率模式下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框架。税制的设计本身就是一项繁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以及不同行业内部的各种因素,需要国家各个机关,税务机关、统计局、银行等之间的相互协作,还要搜集大量的数据、运用先进的统计方法计量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符合税收原则、国家产业政策及结构调整导向的银行业增值税制度,并将其纳入整个增值税制度体系当中。限于笔者的银行实务水平、微观数据来源不畅及数据处理能力不足而导致对制度设计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由于笔者自身学术修养不够,无法对整篇文章进行全面把控,无法面面到位、不出差错,从而导致存在很多疏漏和考虑不周的地方,这些有待于以后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也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谢群[7](2013)在《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在财政分权理论指导下,绝大多数国家地方政府都有程度不等的举债行为,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了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巨额债务问题和日本的债务问题。1994年中国财政政策在财政分权理论指导下实行了分税制改革。这次改革后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也开始迅速扩张。特别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中国为了保证较快的经济增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地方政府在收入支出存在缺口的情况下,为了配套中央的资金,地方政府只能举债以获得资金而发展经济。为了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首先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背景和国际国内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情况。党的“十八大”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及推进城镇化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而资金的来源短期内只能依靠举债,这迫使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在短期内迅速膨胀。其次对中国目前的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文献资料在2008年之后迅猛增长。研究涉及到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定义、成因、影响、风险和化解防范等各个方面,不过系统性研究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文献较少,都是从其中某一个侧面进行研究。再次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必须理论先行。和地方政府债务研究相关的理论有激励理论、制度变迁理论、财政分权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等,这些理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影响、风险和化解。第四,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进行了一个概述。中国的地方政府虽然也是在财政分权理论指导下进行财政制度的改革,但是中国特殊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使得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呈现出和其他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不同的特征。第五,在了解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后,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特别指出了中国局部地方已经出现了债务风险,一些城投公司出现了无力偿付本金和利息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化解和防范出现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借鉴发达国家治理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功经验是可行的。第六,介绍了世界各国中地方政府债务的治理和防范比较成功国家,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哥伦比亚等国家。这些国家在处理地方政府债务时分别有自己的特色。美国对市政债券实行硬约束来治理地方政府债务,迫使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时必须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而不能依靠中央政府来进行埋单。美国地方政府债券完全市场化,由市场决定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成本。在管理地方政府债务时美国也有其自身的特色,设立了专门的债务管理委员会。德国和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经验中比较有特色的共同发行债以及哥伦比亚地方政府债务的红绿灯风险预警机制都对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也是很有借鉴和启示作用的。在上述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分析、形成原因、主要影响以及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情况,提出了化解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的建议和措施。地方政府债务的性质和形成原因不同,在进行治理的时候就要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针对短期内地方政府债务的流动性问题,我认为建立合适的预警指标,借款时债务的期限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是防范短期内出现流动性风险的主要举措。针对中国融资数量巨大的问题,首先我们怀疑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还在急剧膨胀,但是目前官方由于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没有及时更新数据。所有的官方数据还停留在2011年国家审计总署对2010年以前地方政府债务的数据统计基础上。要想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我认为,第一,要摸清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存量,这两年国家对地方政府债务没有及时更新数据,就又要来一次大的摸底。针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量控制,这需要地方政府数据的及时更新,及时更新的最佳办法就是能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的网络系统,让每一笔新增的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上传和及时更新。针对体制方面的原因,中国目前的财政分权制度——分税制的实施是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基本条件,这需要改革目前的财政制度,尽量做到一级政府,一级财政,让事权和财权相匹配。同时建议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和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多元化存在的隐蔽性举债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其透明化、市场化,有利于国家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规模的掌控。在债券的发行上,针对落后地区发行债券信用度不高发债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共同发行债的方法去解决。同时,针对干部考核机制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重大影响,提出改革考核机制,在新的政绩考核体系中加进地方政府债务因素。笔者认为,财政分权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基本条件;宏观经济政策、干部考核机制和预算软约束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化解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根本之道:共同发行债是解决落后省份发行债券信用度不足的可行之策;及时更新地方政府债务数据是防范债务危机的当务之急。
李西臣[8](2010)在《银政关系的经济法调整研究 ——合约理论视域下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银行业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国有商业银行由于特殊的历史发展轨迹而与政府渊源颇深,与政府的关系亦更加错综复杂。经济法作为确认和规范政府干预经济的法律,处理的是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就银政关系而言,经济法解决的是政府干预国有商业银行的过程中各自权力、权利、义务和职责的配置问题。故此,欲实现政府干预国有商业银行的妥当性与有效性,厘清纷繁复杂的银政关系,辨清哪些银政关系是经济法律关系、哪些不是,查明现有的调整银政关系的经济法存在哪些冲突并寻求妥适的架构复杂银政关系网络的框架,就成为促进银政关系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适度干预”描绘了银政交往的理想图景,但并没有为架构复杂的银政关系提供具体的进路,而合约理论为银、政及利益相关者合作提供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指明了路径。于是,经济法规范政府适度干预国有商业银行的命题就具体转化为经济法如何促进银、政及利益相关者进行良性、合作式的合约博弈这个命题。本文在结构上按照“问题是什么”(即银政关系不和谐的现状有哪些)、“分析问题”(即在合约理论的启发下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分析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不和谐的原因)、“解决问题”(即寻求促进银政合约博弈的经济法方法)这样的逻辑顺序展开研究。全文分为5章。导论重在引入合约理论。通过对合约的含义和性质的分析、对合约理论的追寻与梳理,发现合约理论对于银政关系的经济法调整研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并且运用合约理论亦具有可行性。本部分的写作旨在为银政关系的经济法调整研究提供新视角,为后文在合约理论视域下解析及重构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奠定理论基础。第一章银政关系及其经济法调整的检视。本章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问题。由于银政关系错综复杂,于是本章首先界定了八类银政关系。对于复杂的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这种优势性,本章紧接着予以了阐述。既然运用经济法调整银政关系是银政关系和谐的关键,那么检视现实中调整银政关系的经济法中存在的不和谐便是辨明问题真面目的必然步骤。第二章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的历史演变。本章运用合约理论动态地解析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不和谐的原因。今日银政关系的不和谐有着历史上的缘由。在合约视角的探寻下,本章对我国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了新的解释,阐明了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为什么会如此演变,不同类型的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为什么会相互匹配。对历史的追溯使得如今出现的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中的尴尬有了制度变迁意义上的解释。第三章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不和谐的原因。本章从静态的角度寻找了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不和谐的原因。如果说前一章是从制度的纵切面分析,那么本章则是从制度的横切面剖析原因。在合约的视角下,三大银政经济法律关系就是合约安排,是关于银、政及利益相关者合作提供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过程中各自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的配置安排。本章借鉴经济学理论阐明了三大银政经济法律关系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必然的合约安排。合约主体是博弈的主体因素,包括功利目标和博弈能力两个方面。合约主体功利目标上的冲突和博弈能力上的不匹配、合约安排上的失当、侵害合约博弈的机制的存在都是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不和谐的重要原因。第四章合约化阶段银政关系的经济法调整。本章旨在寻求合约化阶段化解银政冲突的经济法解答。本章通过对银政关系规制的类型划分,找出银政关系规制非合约型、合约型和合约化型的区别的同时也为合约化阶段银政关系的和谐找到了促进银政关系合约化进程的具体路径。然而法律毕竟是地方性的知识,仅仅移植国外的先进法律经验并不能解决我国银政关系现实中的“疾苦”。只有考虑到本土约束的经济法才是有生命力的规范体系,因此,有必要挖清本土资源、弄明本土的非正式制度约束为何。第五章银政关系经济法制度重构。本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合约理论重构银政关系经济法制度。经济法作为正式制度的改变自然会受到非正式制度的牵绊,于是寻求对非正式制度约束的边际突破自当是首要考虑的。在突破非正式制度约束的基础上,本章接着从价值和具体规范上对银政关系经济法制度进行了重塑。
沈洪满[9](2009)在《2009年高考政治高频考点整合与模拟训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表明,高考命题中,80%的试题是在对《考试大纲》所要求的重点进行反复考查,这些重点就是我们常说的高频考点。高频考点是高考备考的核心考点。本人通过对近年来高考试题的研究,结合本年度的时政热点问题,对高频考点进行了归纳和整合,为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定位、导航。同时,精选全国各地最新的模拟试题进行演练,帮助考生加强对高频考点的理解,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预测性。
蔡丛露[10](2007)在《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金融稳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银行系统的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这是从20世纪金融业研究中得出的一项基本结论。从国际经验的总结可以看出,即使金融危机的爆发点不在银行系统,而是在货币,外汇或股票市场,然而银行危机给经济带来的损害往往最大。中国的金融体系属于典型的银行主导型,银行业的稳定更是金融稳定的关键所在。自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以来,银行业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各类银行盈利能力稳步提高,金融创新业务不断发展,电子金融得到广泛推广,合作竞争、混业经营的趋势日益显现。与此相伴,银行体系的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开始被重视。基于产业组织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银行业结构研究中的运用,学术界对于竞争与集中的市场结构孰优孰劣,公有主导与私有主导的产权结构孰好孰坏,仍然存在较大分歧。考虑到银行特殊的企业性质以及中国特色的制度环境,笔者试图以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为着眼点,探寻维护中国金融稳定的途径,并构建在金融稳定前提下,中国银行业二维空间结构的优化路径。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的评述,甄别出适用于中国银行业现状的理论支持;第二章通过国际比较与借鉴,汲取典型国家银行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作为中国银行业结构优化策略的有益参考;第三章至第五章是论文展开性的章节,首先理顺中国银行业结构变迁的来龙去脉,辨析结构优化过程中几个争议较大的观点或论调;再应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国家效用模型对中国银行业结构的变迁路径进行分析,探寻五年过渡期后,如何改善银行业结构的最优路径;最后,对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作个归纳,并提出在维护中国金融稳定前提下的优化银行业结构的政策策略。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银行业作为具有特殊行业性质的部门,保持一定的市场集中度,并不是损害市场竞争。市场集中度也并非衡量市场竞争程度的充分指标,两者没有必然的冲突。(2)对于国有产权仍占绝对主导的发展中国家或转型经济国家(如中国)来说,银行业的民营化改革势在必行,但把握改革的速度非常关键,渐进式的改革思路是明智之举。(3)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的优化过程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通过经济绩效、风险控制、信用增强和银行监管四个方面发挥作用。(4)有效的竞争应该在同量级的银行间进行。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以下三点。第一,本文选取了较新的研究视角,以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这个角度尚未得到国内学者研究的重视;其次,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国家效用模型分析银行业的二维空间结构,并将之运用于中国的国情,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最后,本文得出的关于银行集中度和金融稳定关系的结论,以及银行业产权结构改革的政策建议,与现有文献有所差别,并开创性提出了优化中国银行业结构的“SPGC框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二、谈谈权责发生制与提高银行利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权责发生制与提高银行利润(论文提纲范文)
(1)交通银行BZ分行智能化运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1.4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4.1 理论基础 |
1.4.2 文献综述 |
第2章 交通银行BZ分行智能化运营的问题 |
2.1 交通银行智能化运营简介 |
2.2 交通银行BZ分行智能化运营的问题诊断 |
2.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2.2 评价结果 |
第3章 交通银行BZ分行智能化运营问题的原因 |
3.1 访谈方法 |
3.1.1 访谈前准备 |
3.1.2 设计访谈题纲 |
3.1.3 访谈调研的实施 |
3.2 访谈结果分析 |
3.2.1 成本控制相关问题原因分析 |
3.2.2 流程优化相关问题原因分析 |
3.2.3 客户体验相关问题原因分析 |
3.2.4 风险控制相关问题原因分析 |
3.2.5 运营体系系统运行问题原因分析 |
第4章 交通银行BZ分行智能化运营优化方案 |
4.1 成本控制 |
4.1.1 智能化的定价体系 |
4.1.2 建立智能化绩效考核体系 |
4.1.3 智慧办公绿色节约 |
4.2 流程优化 |
4.2.1 智能化网点布局 |
4.2.2 流程梳理与重造 |
4.2.3 智能化业务流程改造 |
4.3 客户体验 |
4.3.1 智能化定制服务 |
4.3.2 嵌入式智能场景提供 |
4.3.3 提升员工服务意识 |
4.4 风险控制 |
4.4.1 建立智慧赋能风险控制体系 |
4.4.2 研发共享的智能化监控模型 |
4.4.3 研发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监控模型 |
第5章 交通银行BZ分行智能化运营优化方案的实施保障 |
5.1 组织架构优化 |
5.2 企业文化建设 |
5.3 配套制度完善 |
5.4 人员队伍建设 |
5.5 资金投入保障 |
5.6 技术平台构建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评价表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互联网背景下交通银行Y分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制定出台一系列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政策文件 |
1.1.2 互联网技术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
1.1.3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个人理财业务造成冲击 |
1.1.4 Y分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个人理财产品 |
2.1.2 营销策略 |
2.2 理论基础 |
2.2.1 营销组合策略理论 |
2.2.2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2.2.3 网络软营销理论 |
第三章 互联网背景下交通银行Y分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现状 |
3.1 交通银行Y分行简介 |
3.2 互联网背景下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
3.2.1 产品策略 |
3.2.2 价格策略 |
3.2.3 渠道策略 |
3.2.4 促销策略 |
3.3 互联网背景下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成效分析 |
3.3.1 实现了产品的灵活性与个性化 |
3.3.2 有效提升了客户体验 |
3.3.3 实现了投资结构的复杂化与营销渠道的多元化 |
第四章 互联网背景下交通银行Y分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问题及原因 |
4.1 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1 产品缺乏创新性 |
4.1.2 产品定价缺乏吸引力 |
4.1.3 营销渠道单一,营销手段相对滞后 |
4.1.4 网络专项促销缺乏主动性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管理层对互联网营销重视程度不足 |
4.2.2 营销部门组织架构僵化 |
4.2.3 营销人员缺少创新意识 |
第五章 互联网背景下交通银行Y分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优化 |
5.1 目标市场细分及定位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 |
5.1.3 市场定位 |
5.2 互联网背景下营销组合策略制定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促销策略 |
5.2.4 渠道策略 |
5.3 优化方案实施保障 |
5.3.1 树立互联网金融营销理念 |
5.3.2 创新和完善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管理机制 |
5.3.3 培养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专业营销人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十分重要(论文提纲范文)
关于公司需要厘清几个概念 |
银行公司治理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
从五个方面看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
如何处理好党委与“三会一层”的关系 |
稳定和优化银行股权结构意义重大 |
确保董事会的高效运作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础 |
(4)农村商业银行资金转移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文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2章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概述 |
2.1 资金流动性概述 |
2.2 资金管理相关理论 |
2.3 银行FTP概述 |
2.4 FTP案例对农村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 |
第3章 国内银行FTP总体状况的调查和分析 |
3.1 调查背景 |
3.2 调查目的和方法 |
3.3 调查问卷设置 |
3.4 调查问卷数据汇总 |
3.5 调查结论 |
3.6 调查的意义 |
第4章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管理分析 |
4.1 银行内部资金管理演变历程 |
4.2 目前资金转移体系的分析 |
4.3 现有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商业银行FTP体系的优化和完善 |
5.1 优化和完善目标 |
5.2 FTP曲线的完善 |
5.3 定价范围 |
5.4 定价方法 |
5.5 调节项 |
5.6 定期提前支取的FTP利润计算 |
5.7 优化完善的关键建议 |
5.8 完善配套措施 |
第6章 FTP的实施与应用的案例分析 |
6.1 实施方案 |
6.2 实施的特点和问题 |
6.3 收益率曲线分析 |
6.4 实施后的考核对比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件:关于银行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框架结构 |
1.4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理论基础 |
2.1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 |
2.1.1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内涵 |
2.1.2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特征 |
2.1.3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功能 |
2.2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 |
2.2.1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释义 |
2.2.2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特点 |
2.2.3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 |
2.3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成本与收益 |
2.3.1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成本 |
2.3.2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收益 |
2.3.3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成本与收益协调 |
第3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 |
3.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历程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 |
3.1.2 过渡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 |
3.1.3 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 |
3.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动力 |
3.2.1 信贷制度变迁的内生动力 |
3.2.2 信贷制度变迁的外生动力 |
3.3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特点 |
3.3.1 社会主义环境下的制度变迁 |
3.3.2 交替主导下的渐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 |
3.3.3 重视制度学习与模仿的制度变迁 |
3.4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趋势 |
3.4.1 制度变迁的推动主体多元化——多级利益集团博弈 |
3.4.2 由外生制度主导向内生制度主导过渡——诱致性制度变迁崛起 |
第4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状况分析 |
4.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现状分析 |
4.1.1 信贷组织制度分析 |
4.1.2 信贷业务操作制度分析 |
4.1.3 信贷资产风险控制制度分析 |
4.1.4 激励约束制度分析 |
4.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信贷控制制度不合理 |
4.2.2 管理实施制度不健全 |
4.2.3 信贷文化落后 |
4.3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非人格化的产权关系 |
4.3.2 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4.3.3 内部部门利益博弈 |
4.3.4 国民文化中的潜规则 |
第5章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及其启示 |
5.1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 |
5.1.1 美国商业银行信贷制度 |
5.1.2 英国商业银行信贷制度 |
5.1.3 日本商业银行信贷制度 |
5.2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启示 |
5.2.1 建立健全信贷组织机构 |
5.2.2 建立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
5.2.3 建立信贷激励约束机制 |
5.2.4 塑造银行信贷文化 |
第6章 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对策 |
6.1 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制度 |
6.1.1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组织制度 |
6.1.2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决策制度 |
6.1.3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 |
6.1.4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制度 |
6.1.5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激励约束制度 |
6.2 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制度 |
6.2.1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交易制度 |
6.2.2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制度 |
6.2.3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退出制度 |
6.3 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约束制度 |
6.3.1 完善信贷相关的法律法规 |
6.3.2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监管制度 |
6.3.3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制度 |
6.4 塑造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 |
6.4.1 树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理念 |
6.4.2 确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内涵 |
6.4.3 创造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环境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我国银行业增值税制度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外国银行业增值税制度的运行现状 |
1.3.2 我国银行业增值税制度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文章创新之处 |
1.4.2 文章不足之处 |
2 银行业增值税制度的国际经验及评价 |
2.1 对银行业不征增值税的税收制度 |
2.2 对银行业征增值税的税收制度 |
2.2.1 基本制度概述 |
2.2.2 具体制度模式介绍 |
2.2.3 模式评价 |
3 我国银行业增值税制度的选择 |
3.1 我国银行业增值税制度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
3.1.1 效率原则 |
3.1.2 公平原则 |
3.2 我国银行业增值税制度的选择 |
3.3 我国银行业增值税制度模式选择 |
3.3.1 我国不能选择增值税免税模式 |
3.3.2 我国应选择增值税零税率模式 |
4 难点及对策 |
4.1 难点 |
4.2 对策 |
4.2.1 完善银行会计核算体系 |
4.2.2 合理选择直接收费金融服务的适用税率 |
4.2.3 化解财政收入减少的措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1.3.1 研究创新 |
1.3.2 存在的不足 |
2 地方政府债务研究文献综述 |
2.1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内涵和融资平台的研究 |
2.1.1 地方政府债务的内涵 |
2.1.2 地方政府债券市场 |
2.2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的原因研究 |
2.2.1 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债务产生 |
2.2.2 地方干部考核机制导致地方政府债务扩张 |
2.2.3 预算软约束加剧地方政府债务扩大 |
2.3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研究 |
2.4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 |
2.4.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一般分析 |
2.4.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监控 |
2.4.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化解 |
2.4.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 |
2.5 对地方政府债务研究成果的评价 |
2.5.1 地方政府债务研究的局限性 |
2.5.2 地方政府债务研究方法滞后 |
2.5.3 今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研究的取向 |
3 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理论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地方政府债务的定义 |
3.1.2 地方政府债务的分类 |
3.2 有关地方政府债务的理论依据 |
3.2.1 激励理论 |
3.2.2 制度变迁理论 |
3.2.3 财政分权理论 |
3.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5 公共产品理论 |
4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分析 |
4.1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分析 |
4.1.1 地方政府债务的总量分析 |
4.1.2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变化态势 |
4.2 地方政府债务的种类和结构 |
4.2.1 地方政府债务的种类 |
4.2.2 地方政府债务的结构 |
4.3 地方政府债务的来源与用途 |
4.3.1 地方政府债务的来源 |
4.3.2 地方政府债务的用途 |
4.4 现有地方政府债券 |
4.4.1 中央发行转贷地方政府债券 |
4.4.2 中央代发代偿债券 |
4.4.3 地方发行中央代偿债券 |
4.5 地方政府债务的特征 |
4.5.1 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巨大 |
4.5.2 举债主体和形式多元化 |
4.5.3 举债方式隐蔽 |
4.5.4 地方政府债务普遍还债时间长,偿债率过高 |
5 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影响 |
5.1 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问题 |
5.1.1 短期内地方政府债务面临流动性风险 |
5.1.2 局部地区债务规模超过了地方政府的偿还能力 |
5.1.3 缺乏管理地方政府债务的专门机构 |
5.1.4 债务资金使用不合理 |
5.1.5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向银行集中 |
5.2 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原因 |
5.2.1 体制方面的原因 |
5.2.2 宏观经济政策的原因 |
5.2.3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的原因 |
5.3 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影响 |
5.3.1 地方政府债务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5.3.2 地方债务对银行的影响 |
5.3.3 地方政府债务对政府权威性的影响 |
5.3.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6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
6.1 国外地方政府债券 |
6.1.1 美国的市政债券 |
6.1.2 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券 |
6.1.3 德国的地方政府债券 |
6.1.4 哥伦比亚的地方政府债券 |
6.2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 |
6.2.1 美国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6.2.2 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6.3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的化解 |
6.3.1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措施 |
6.3.2 日本夕张市的债务化解措施 |
6.3.3 巴西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措施 |
6.4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对中国的借鉴和启示 |
6.4.1 美国和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经验 |
6.4.2 其他外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经验的总结 |
6.4.3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启示 |
7 化解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建议 |
7.1 确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权 |
7.1.1 确立地方政府发债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7.1.2 扩大上海等地方自主发行债券试点 |
7.1.3 尝试地方政府共同发行债券模式 |
7.1.4 修改《预算法》,让地方政府发债法制化 |
7.2 完善和改进相关的经济体制 |
7.2.1 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 |
7.2.2 深化转移支付改革 |
7.2.3 改革干部考核制度 |
7.3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7.3.1 摸清存量,控制增量 |
7.3.2 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偿债能力 |
7.3.3 落实地方政府债务偿还责任 |
7.3.4 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约束机制 |
7.3.5 建立债务管理委员会 |
7.3.6 设立“政府债务专网” |
7.3.7 建立全国性的债务稳定工具 |
7.4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机制 |
7.4.1 建立流动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7.4.2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
7.4.3 完善债务风险监管体系 |
7.5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配套措施 |
7.5.1 加强商业银行的管理,实施金融创新化解地方债务 |
7.5.2 改革金融制度化解地方政府债务 |
7.5.3 减持国有上市公司的股份 |
7.5.4 盘活国有资产 |
7.5.5 扩大民间资本对公用设施的投资力度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银政关系的经济法调整研究 ——合约理论视域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理论背景与研究视角 |
(一) 合约的含义及性质 |
(二) 合约理论概览 |
(三) 合约理论的解释力 |
(四) 合约视角导入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研究的可行性 |
三、研究方法 |
四、几点说明 |
第一章 银政关系及其经济法调整的检视 |
一、银政八大关系 |
(一) 银政金融宏观调控关系 |
(二) 银政金融监管关系 |
(三) 银政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关系 |
(四) 银政制度转型主导关系 |
(五) 银政制度转型成本转嫁关系 |
(六) 银政"父子"关系 |
(七) 银政控制关系 |
(八) 银政软预算约束关系 |
二、经济法调整银政关系的优越性 |
三、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不和谐之现状检视 |
(一) 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中的规则不和谐 |
(二) 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在运作中的不和谐 |
(三) 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在价值上的不和谐 |
第二章 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的历史演变——合约理论视域下的动态分析 |
一、1949——1978年:非合约阶段的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 |
二、1979年至今:合约化进程中的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 |
(一) 1979——1993年:银行专业化时期的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 |
(二) 1993——2001年:银行商业化时期的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 |
(三) 2001年至今:加入WTO之后的银政关系及其调整规则 |
第三章 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不和谐的原因——合约理论视域下的静态分析 |
一、银政经济法律关系的合约安排 |
(一) 银政金融宏观调控经济法律关系的合约安排 |
(二) 银政金融监管经济法律关系的合约安排 |
(三) 银政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经济法律关系的合约安排 |
二、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不和谐的原因之一:合约主体功利目标上的冲突 |
(一) 银政功利目标上的冲突 |
(二) 利益相关者与国有商业银行在功利目标上的冲突 |
三、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不和谐的原因之二:合约主体博弈能力的不匹配 |
(一) 政府博弈能力的不匹配 |
(二) 国有商业银行博弈能力的不匹配 |
四、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不和谐的原因之三:合约安排上的不当 |
(一) 三大银政经济法律关系合约安排上的不当 |
(二) 合约主体权力—权利结构安排上的失衡 |
五、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不和谐的原因之四:存在侵害合约博弈的机制 |
(一) 银政角色扮演混同机制 |
(二) 银行家市场与政治家市场联通机制 |
第四章 合约化阶段银政关系的经济法调整 |
一、银政关系规制类型 |
(一) 银政关系规制非合约型 |
(二) 银政关系规制合约型 |
(三) 银政关系规制合约化型 |
二、合约化阶段银政关系经济法调整的约束条件 |
(一) 权力运作传统 |
(二) 关系规则 |
第五章 银政关系经济法制度重构 |
一、对非正式规则约束的边际突破 |
二、银政关系经济法制度的价值取向重塑 |
(一) 经济民主 |
(二) 安全与效率和谐统一 |
三、银政关系经济法制度的规范重塑 |
(一) 银政权利、权力的界分 |
(二) 银政交往方式的规范重塑 |
(三) 银政交往机制的规范重塑 |
(四) 政府干预条件的规范重塑 |
(五) 银政制度转型主导关系的经济法关照 |
(六) 调整银政金融宏观调控关系的规范重塑 |
(七) 调整银政金融监管关系的规范重塑 |
(八) 调整银政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关系的规范重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金融稳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选题背景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现实背景 |
0.1.3 选题的意义 |
0.2 文献回顾 |
0.2.1 观点篇 |
0.2.2 实证篇 |
0.2.3 比较篇 |
0.2.4 其他相关研究成果 |
0.3 研究思路、方法和篇章结构 |
0.3.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0.3.2 篇章结构 |
0.4 主要创新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0.4.1 创新点 |
0.4.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1 理论综述 |
1.1 基本概念 |
1.1.1 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定义 |
1.1.2 银行业产权结构的定义 |
1.1.3 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计量 |
1.1.4 金融稳定涵义的诠释 |
1.1.5 银行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 |
1.2 基础理论综述 |
1.2.1 产业组织理论 |
1.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1.2.3 金融中介理论 |
1.2.4 银行危机理论 |
1.3 本章小结 |
2 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 |
2.1 金融体系:银行主导与市场主导 |
2.1.1 金融结构的类型 |
2.1.2 银行主导与市场主导:孰好? |
2.1.3 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 |
2.2 银行业市场结构:集中趋势 |
2.2.1 银行业市场结构比较:美国与德国 |
2.2.2 全球银行业的市场适度集中趋势 |
2.3 产权之争:国有、私有与外资 |
2.3.1 产权制度变革的典型国家 |
2.3.2 典型例子之比较:美国与德国 |
2.3.3 启示 |
2.4 金融稳定状况与银行业结构 |
2.4.1 实证研究成果 |
2.4.2 国别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过去、现在与未来 |
3.1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
3.1.1 “大一统”的形成背景 |
3.1.2 二元银行体制 |
3.1.3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出现 |
3.1.4 现代商业银行改革之初 |
3.1.5 加入WTO |
3.1.6 过渡期结束 |
3.2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的实证 |
3.2.1 对市场结构的考察 |
3.2.2 对产权结构的考察 |
3.3 中国银行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几个论题 |
3.3.1 外资进入威胁论 |
3.3.2 民资进入风险论 |
3.3.3 国有产权退出论 |
3.3.4 竞争与集中的矛盾统一论 |
3.4 本章小结 |
4 金融稳定下优化中国银行业结构的路径选择 |
4.1 银行体系结构性因素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4.1.1 学术观点与分歧 |
4.1.2 影响机理分析 |
4.2 中国银行业结构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偏离 |
4.2.1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的变迁轨迹 |
4.2.2 中国银行业结构改革中的路径偏离 |
4.3 中国银行业结构的路径依赖与克服 |
4.3.1 中国银行业结构的路径依赖问题 |
4.3.2 金融稳定下中国银行业对路径依赖的克服 |
4.4 金融稳定下中国银行业结构的最优路径求解 |
4.4.1 金融稳定的成本 |
4.4.2 中国金融稳定的现状 |
4.4.3 国家在金融方面的效用函数研究综述 |
4.4.4 银行业改革中国家效用模型的建立 |
4.4.5 在金融稳定下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最优路径求解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1.1 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 |
5.1.2 中国的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5.1.3 金融稳定下中国银行业二维结构的未来路径选择 |
5.2 政策建议 |
5.2.1 优化中国银行业结构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
5.2.2 “因行而异”的政策取向 |
5.2.3 其他配套措施 |
5.3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谈谈权责发生制与提高银行利润(论文参考文献)
- [1]交通银行BZ分行智能化运营优化研究[D]. 马捷英. 山东大学, 2020(05)
- [2]互联网背景下交通银行Y分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杨阳. 扬州大学, 2020(05)
- [3]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十分重要[J]. 杨凯生. 中国银行业, 2018(03)
- [4]农村商业银行资金转移定价研究[D]. 芦元信. 山东大学, 2016(03)
- [5]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D]. 王相东. 吉林大学, 2014(09)
- [6]我国银行业增值税制度的选择[D]. 武亚宇.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2)
- [7]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研究[D]. 谢群.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8]银政关系的经济法调整研究 ——合约理论视域下的分析[D]. 李西臣. 西南政法大学, 2010(09)
- [9]2009年高考政治高频考点整合与模拟训练[J]. 沈洪满. 试题与研究, 2009(16)
- [10]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金融稳定研究[D]. 蔡丛露. 厦门大学, 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