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阴极放电管及其在发射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空心阴极放电管及其在发射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一、空心阴极放电管及其在发射光谱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开亿[1](1966)在《空心阴极放电管及其在发射光谱分析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空心阴极放电管,是发射光谱分析中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新型光源,它的激发灵敏度和稳定性都是很高的。本文对这种光源发展的原因、历史以及目前国外发展的状况作了一个总的评述。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和制作这种光源,在文后附录了这种光源的激发机理说明和抽气系统、循环系统、充气系统、馈电系统等图表。

李冰,周剑雄,詹秀春[2](2011)在《无机多元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文中指出本文重点介绍地质领域目前广泛应用的无机多元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原子吸收光谱(AAS)、原子荧光光谱(AFS)、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和共享平台的建立、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微区原位分析技术以及元素形态分析技术。

P.N.凯利赫,D.J.格思,J.L.斯奈德,王华南,朱凤,黄戎疆,周开亿[3](1989)在《发射光谱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前言这是发射光谱法和光谱学领域中每两年一度述评系列的第21篇论文,这是维拉诺瓦大学写作组[A1-A4]所写的第5篇著作.今年D.J.格思和王华南作为合作者加入了我们的写作组,以代替W.J.博伊科和R.H.克利弗德,后者协助了上一篇的述评.本文将对1986和1987年的发射光谱化学的文献进行选择性评述.经商定,有关火焰发射法文章的评述已授权予在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的J.A.霍尔库姆和D.A.巴斯所编写的"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和火焰光谱法"[A5]的有关

周开亿[4](1979)在《动态平衡式半自动空心阴极光源》文中认为 空心阴极光源在高分辨率光谱学及同位素分析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可是它在发射光谱分析中的应用,则是近二十年来的事。通过国内外许多光谱分析工作者的努力,空心阴极光源在难激发元素分析,难熔金属、难熔合金及难熔氧化物中微量元素分析,气体元素分析,特别是高纯物质分析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的已经列入日常分析方法,配合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但是,这种新型光源没有象电弧、火花光源那样,在许多工厂和试验室得到广泛的应用。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国外空心阴极光源的常规设计比较复杂,需要昂贵、娇气

Х.И.Зйльберщтеин,杨西平[5](1982)在《现代光学发射光谱分析光源》文中研究说明 气体燃烧火焰是120年前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创始人克希霍夫和本生应用的第一个光源。为了激发金属电极的光谱,他们也应用了火花放电。后来,为了分析气体又开始利用在大气压下的电弧放电和低压气体放电管。最近20年的特征是传统的光源现代化,并研究出许多新光源。在现代光学发射光谱分析中应用的光源及其改进型式约有数十种。下面列出了光源的分析特性、决定分析特性的物理特征及光源的技术参数:

翁国峰[6](2012)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是探究等离子体参数、等离子体基团分布的有效工具。本文利用发射光谱技术对压缩波导微波氢等离子体进行原位在线测量,研究了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过程中等离子体内部基团、等离子体参数、等离子体内部粒子的物理化学过程及其与等离子体工艺的联系。同时,本文还利用发射光谱技术研究了熏蒸罐中溴甲烷浓度与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强度的关系,为利用光谱技术进行溴甲烷浓度的定量测量提供了实验基础。(1)在连续的高气压(5kPa一个大气压)下,利用发射光谱诊断法对压缩波导微波氢等离子体进行发射光谱测量,研究了氢原子Balmer线系Hα、Hβ、Hγ和Hδ谱线强度随着气压升高的变化以及等离子体电子激发温度随着气压升高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为800W时,压缩波导微波氢等离子体中氢原子Balmer线系Hα、Hβ、Hγ和Hδ谱线强度在20kPa达到最大值,气压超过20kPa,Hα和Hβ谱线的谱峰强度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氢等离子体的电子激发温度随着气压的升高先下降后趋于稳定。(2)在压缩波导微波等离子体CVD沉积金刚石过程中,利用发射光谱技术诊断CVD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研究金刚石沉积过程的等离子体内部基团及其随反应条件的变化,沿波导宽边与波导窄边对等离子体球进行测量,研究等离子体球内基团和活性粒子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利用CH4/H2作为工作气体的微波等离子体CVD沉积金刚石过程中,等离子体中含有多种活性粒子和基团,观测到了H原子Balmer线系的Hα(656.30nm)、Hβ(486.25nm)和Hγ(434.56nm),H分子Fulcher-α(d3Π3u—aΠg)谱带,CH C2ΔΣ+—X2Π、B2Σ—X2Π和A2Δ—X2Π谱带,C2Swan带系、C2Mulliken (d1Σ+1u—xΣ+g)谱带以及C2Deslandres-D’Azambuja(C1Πg—b1Π+u)谱带,其中C2基团随甲烷浓度的升高迅速上升,金刚石膜的质量随着甲烷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等离子体球沿波导宽边方向的等离子体强度从中心向两边递减;沿波导窄边方向的等离子体强度由下往上递减,含碳基团的浓度则是中心比两边高。(3)设计了一套脉冲射频空心阴极等离子体源,将该等离子体源激发熏蒸罐中含溴甲烷的工作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利用发射光谱法对产生的等离子体进行测量,研究工作气压和溴甲烷浓度对溴原子特征峰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溴甲烷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图中发现了位于635.07nm和700.52nm的溴原子特征峰。在气压不变的情况下,发射光谱图中溴原子的特征峰强度随溴甲烷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溴甲烷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发射光谱图中溴原子的特征峰强度随熏蒸罐气压的升高而降低。溴原子特征峰强度随气压和溴甲烷浓度的变化规律可以用于熏蒸罐内溴甲烷浓度的测量。

朱艳涛[7](2020)在《辉光放电光谱仪激发源改进研究》文中提出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仪是近年来应用广泛用于物质表面化学成分检测的现代分析仪器。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仪能直接对固体样品进行沿深度方向的逐层分析,尤其在金属检测领域有较大发展空间,在材料表面成分分析研究及产品质量检验等研究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小型辉光放电光谱仪实验平台的基础上,首先对激发源启动电源进行改进,对不同参数下光谱仪起辉条件进行了实验探究。其次,对激发源的阴极盘进行改进,增加了光谱仪激发源的阴极盘使用灵活性,并在改进后的阴极盘基础上对激发源放电腔的气密性进行实验测定,以及进行不同材料的溅射实验分析。本文在对传统辉光光谱仪激发源放电原理研究时,发现辉光光谱仪的起辉需要的开路电压很高,需要开路电压为几百伏的恒流源供电,而在激发源放电腔内的惰性气体被击穿后,产生正常辉光放电阶段的电压降低。根据这一放电特性,本文采用双电源对激发源供电。在氩气气体绝缘击穿前用高电压脉冲使气体击穿放电,放电后用直流恒流源供电使激发源内气体持续放电。选取压电陶瓷器件作为高压脉冲电源,对激发源的电源部分增加了压电陶瓷作为高压脉冲电源与直流电源串联使用方案,并对不同电压、氩气气压下光谱仪的起辉条件做实验探究,实验研究了在改变电源电压范围为77 V588 V、氩气气压范围为30 Pa300 Pa条件下,通过改变供电电流找出光谱仪起辉与辉光熄灭的临界电流值。本文主要研究了在不同电压、氩气气压下Grimm激发源的起辉条件,在改变激发源电极间距时,不同电源电压和氩气气压下辉光光谱仪的起辉规律。为解决光谱仪的阴极盘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问题,对阴极盘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将阴极盘分为A、B两部分,对阴极盘的气密性进行实验验证,利用改进后的阴极盘对不同材料做溅射实验。实验标明,改进阴极盘可用于辉光光谱仪激发源,降低了使用成本,并增加了仪器使用灵活性。

李世超[8](2015)在《脉冲空心阴极放电在金属管内表面沉积类金刚石薄膜》文中研究指明类金刚石薄膜(Diamond-like carbon,DLC)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其中高硬度,低摩擦系数、耐磨性等使其在改善金属管内壁性能方面得到良好的应用。利用金属管作为电极形成空心阴极放电可实现直接在管内壁沉积DLC膜,形成一种低成本的DLC薄膜制备方法。由于直流空心阴极放电沉积薄膜时放电电流较小导致沉积时间过短,致使所形成的薄膜性能较低,据此本文主要工作是研究脉冲电源驱动下金属管空心阴极放电特性及管内壁DLC薄膜的沉积。首先,通过测量直流驱动和脉冲驱动下的空心阴极放电的V-I曲线、发光图像和发射光谱等,研究了空心阴极放电的特性及放电条件对其特性的影响,并利用测得的发射光谱计算出不同放电条件下的CH和Ar+的粒子数密度比值。结果表明,脉冲空心阴极放电特性和直流空心阴极放电特性基本相同,直流放电时CH粒子数相对密度随放电电压增大逐渐减小;脉冲放电时在一定的脉冲频率下,CH粒子数相对密度随着放电电压的增大先变大后减小。其次,利用直流驱动下的空心阴极放电在金属管内表面沉积DLC薄膜,研究了不同放电电压、沉积时间、气体配比等条件对DLC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实验条件下可以成功的在金属内管上制备DLC膜。薄膜中sp3键含量随着放电电压和沉积时间的增大逐渐减少,CH4的含量过高时薄膜中sp3键含量减少。当前实验最优条件下的DLC膜厚度约为300nm,硬度约为303HV。最后,利用脉冲驱动下的空心阴极放电在金属管内表面沉积DLC薄膜,研究了放电电压、脉冲频率、沉积时间对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电电压和脉冲频率对薄膜中sp3键含量的影响是相互;随着沉积时间变长,DLC膜中sp3键的含量增多,薄膜的硬度和厚度变大。

朱振利[9](2009)在《基于微等离子体的原子化与离子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析系统的小型化是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微等离子体因为具有体积小、能耗低、气体损耗小、制造费用低廉等优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本博士论文中,提出了利用微等离子体来建立新型的原子化与离子化方法。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微等离子体的新型氢化物原子化器。与常规的AAS电热石英管原子化器高温下原子化不同,该原子化器能够在低温、低功率消耗下实现氢化物的原子化。另外该原子化器还具有体积小、易于制作、对水蒸气耐受力强的优点。它不仅仅能够实现砷化氢的原子化,还能将有机砷氢化物原子化,可以与HPLC联用实现砷的形态分析。在此实验的基础上,我们还发展了适用于AFS的低温原子化器并应用于As、Se、Pb等元素的分析。2.研究了微等离子体在原子发射光谱中的应用。利用液体阴极放电微等离子体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汞蒸汽发生技术。该方法不需要任何还原剂,液体中溶解的汞就能够直接被还原为Hg蒸汽,进而用ICP-AES进行检测。该方法具有很高的蒸汽发生效率,还原过程也是瞬时发生的,而且它能够不需要预先将有机汞转化为无机汞,实现有机汞的直接蒸汽发生。此外,我们建立了基于介质阻挡放电的微等离子体发射源,并应用于汞的原子发射光谱检测。该微等离子体对水蒸气有很好的耐受能力,可以不去除水蒸气对冷蒸汽发生引入的Hg激发进行检测。该发射源体积小、功耗低,而且Hg发射线附近的发射背景低且无其它谱线干扰,可以仅仅借助滤光片而不需要其他的分光系统对Hg实现检测。3.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微等离子体射流的大气压解吸附离子源。该离子源通过毛细管内产生的DBD等离子体射流对样品表面的物质进行离子化。它可以对许多常见的有机物(包括极性的和非极性)实现离子化而进行质谱检测。利用该解吸附离子源,我们对药片中的有效组分实现了直接分析,而且还对香烟中的尼古丁、大蒜中的蒜氨酸、以及咖啡豆中的咖啡因实现了直接测定。我们还实现了滤纸表面农药的直接检测。由于该方法不需要复杂的样品处理,不需要溶剂,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大气压离子化技术。

黄本立,吴廷照,严慰章,刘纪琳,马光祖[10](1979)在《原子光谱分析三十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引言原子光谱分析,解放前在我国基本上是个空白,只有江安才、葛庭燧等在国外从事过这类工作。建国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在生产和科研的推动下,原子光谱分析无论在理论、应用、仪器装置的研究和生产,以及教学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这种分析方法已在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科学、文教、卫生、公安等等各个部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试就

二、空心阴极放电管及其在发射光谱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心阴极放电管及其在发射光谱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6)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等离子体概述
        1.1.1 等离子体的分类
        1.1.2 等离子体的应用
    1.2 等离子体的产生方式
        1.2.1 直流放电
        1.2.2 射频放电
        1.2.3 微波和光学放电
    1.3 等离子体的诊断方法
        1.3.1 光谱法
        1.3.2 探针法
        1.3.3 质谱法
    1.4 发射光谱法诊断微波 CVD 沉积金刚石等离子体的研究现状
    1.5 本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2.1 高气压微波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2.1.1 高气压微波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实验装置
        2.1.2 高气压微波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实验方法
    2.2 溴甲烷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2.2.1 溴甲烷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实验装置
        2.2.2 溴甲烷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实验方法
第3章 高气压微波氢等离子体 Balmer 线系光谱诊断测量
    3.1 氢等离子体 Balmer 线系发射光谱诊断
    3.2 Balmer 线系谱线强度
    3.3 电子激发温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气压微波等离子体 CVD 金刚石过程的发射光谱测量
    4.1 微波等离子体 CVD 基团分析
    4.2 CVD 等离子体空间分布光谱测量
    4.3 甲烷浓度对 CVD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及金刚石形貌的影响
        4.3.1 甲烷浓度对 CVD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中特征谱线的影响
        4.3.2 甲烷浓度对 CVD 等离子体中 C_2基团空间分布的影响
        4.3.3 甲烷浓度对金刚石形貌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溴甲烷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
    5.1 CH_3Br 和 N——2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研究
    5.2 CH_3Br 和空气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研究
    5.3 气压对特征峰强度的影响
    5.4 CH_3Br 浓度对特征峰强度的影响
    5.5 本章总结
第6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7)辉光放电光谱仪激发源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现代分析仪器
        1.1.2 原子光谱分析技术
        1.1.3 辉光放电光谱技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光谱分析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2 辉光放电光谱仪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1.4 论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辉光放电原理与辉光光谱仪激发源简介
    2.1 辉光放电原理
        2.1.1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形成
        2.1.2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溅射激发样品
    2.2 Grimm型辉光放电光谱(DC-GD-OES)激发源结构
    2.3 激发源的两种供电方式
        (1)直流供电方式
        (2)射频供电方式
    2.4 直流辉光放电光谱(DC-GD-OES)激发源
    2.5 激发源存在的问题及预研工作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直流辉光光谱仪激发源供电系统改进
    3.1 低气压下气体放电特性
    3.2 电源供电方式的改进
    3.3 高压脉冲电源器件的选取
        3.3.1 压电陶瓷点火器
        3.3.2 特斯拉线圈
        3.3.3 镇流器
        3.3.4 高压脉冲电路
    3.4 高压脉冲电源与直流电源并联驱动激发源点火探究
        3.4.1 电源电压、电流、氩气气压等参数对辉光起辉条件的影响
        3.4.2 改变电极间距参数时对激发源起辉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谱仪激发源阴极盘的改进设计
    4.1 阴极表面温度的影响因素
    4.2 阴极盘
        4.2.1 阴极盘改进设计
        4.2.2 阴极盘的密封性的处理
    4.3 改进设计后的阴极盘气密性测试
    4.4 改进设计后的阴极盘对阴极材料的溅射效果测试
        4.4.1 镀锌板的激发溅射实验
        4.4.2 铁基块状样品的激发溅射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脉冲空心阴极放电在金属管内表面沉积类金刚石薄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类金刚石薄膜的结构与分类
    1.3 类金刚石薄膜制备的研究进展
        1.3.1 用等离子体方法制备类金刚石膜薄
        1.3.2 用等离子体方法在金属管内壁制备类金刚石膜薄
        1.3.3 空心阴极放电制备类金刚石薄膜方法
    1.4 空心阴极放电
        1.4.1 空心阴极简介
        1.4.2 空心阴极效应
        1.4.3 脉冲空心阴极放电
    1.5 本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2章 空心阴极放电特性
    2.1 实验装置
    2.2 直流空心阴极放电特性
    2.3 脉冲空心阴极放电特性
        2.3.1 脉冲空心阴极放电机制
        2.3.2 放电条件对脉冲空心阴极放电特性的影响
    2.4 发射光谱(OES)
    2.5 等离子体电子激发温度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直流空心阴极制备金属管内壁 DLC 薄膜
    3.1 实验方法
    3.2 类金刚石薄膜表征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沉积时间对 DLC 膜结构及性能影响
        3.3.2 放电电压对 DLC 膜结构及性能影响
        3.3.3 气体配比对 DLC 膜结构及性能影响
        3.3.4 表面形貌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3.3.5 类金刚石薄膜厚度和硬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脉冲空心阴极放电制备金属管内壁 DLC 薄膜
    4.1 实验方法
    4.2 DLC 膜结构与性能分析
        4.2.1 放电电压对 DLC 膜结构与性能影响
        4.2.2 脉冲频率对 DLC 膜的结构与性能影响
        4.2.3 沉积时间对 DLC 膜的结构与性能影响
    4.3 表面形貌分析―电子扫描显微镜(SEM)
    4.4 不同沉积时间下薄膜的厚度
    4.5 不同沉积时间下薄膜的硬度
    4.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9)基于微等离子体的原子化与离子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微等离子体研究现状
        1.2.1 高频等离子体
        1.2.2 低频等离子体
        1.2.3 直流等离子体
    1.3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微等离子体原子吸收光谱低温原子化器的研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
        2.2.2 试剂
    2.3 结果与讨论
        2.3.1 DBD 原子化器的特点
        2.3.2 条件优化
        2.3.3 分析特性
        2.3.4 砷的形态分析
        2.3.5 方法验证以及样品分析
        2.3.6 氢化物原子化机理初探
        2.3.7 其他氢化物发生元素的测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等离子体原子荧光光谱低温原子化器的研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
        3.2.2 DBD 原子化器
        3.2.3 试剂和样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条件优化
        3.3.2 分析特性
        3.3.3 砷的形态分析
        3.3.4 方法验证及样品分析
        3.3.5 封闭式DBD 原子化器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等离子体在发射光谱中的应用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
        4.2.2 试剂
    4.3 结果与讨论
        4.3.1 SCGD 微等离子体Hg 蒸汽发生方法
        4.3.2 DBD 微等离子体发射源特征
        4.3.3 DBD 微等离子体发射源条件的优化
        4.3.4 残留水蒸气的影响
        4.3.5 分析特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等离子体质谱离子化方法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及装置
        5.2.2 试剂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平行板式DBD 离子化行为研究
        5.3.2 毛细管等离子体射流直接离子化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空心阴极放电管及其在发射光谱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空心阴极放电管及其在发射光谱分析中的应用[J]. 周开亿. 理化检验通讯, 1966(03)
  • [2]无机多元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J]. 李冰,周剑雄,詹秀春. 地质学报, 2011(11)
  • [3]发射光谱法[J]. P.N.凯利赫,D.J.格思,J.L.斯奈德,王华南,朱凤,黄戎疆,周开亿. 光谱实验室, 1989(06)
  • [4]动态平衡式半自动空心阴极光源[J]. 周开亿. 分析仪器, 1979(02)
  • [5]现代光学发射光谱分析光源[J]. Х.И.Зйльберщтеин,杨西平. 分析试验室, 1982(03)
  • [6]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研究[D]. 翁国峰. 武汉工程大学, 2012(01)
  • [7]辉光放电光谱仪激发源改进研究[D]. 朱艳涛. 河北大学, 2020(08)
  • [8]脉冲空心阴极放电在金属管内表面沉积类金刚石薄膜[D]. 李世超.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7)
  • [9]基于微等离子体的原子化与离子化方法研究[D]. 朱振利. 清华大学, 2009(03)
  • [10]原子光谱分析三十年[J]. 黄本立,吴廷照,严慰章,刘纪琳,马光祖. 分析化学, 1979(05)

标签:;  ;  ;  ;  ;  

空心阴极放电管及其在发射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