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解锁逻辑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丁荣军[1](1997)在《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解锁逻辑控制》文中认为着重介绍我国首台AC4000三相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电子控制系统与有触点控制电路之间信号的逻辑关系、解锁逻辑控制电路涉及的输入/输出信号以及解决这些信号之间的时序逻辑关系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刘连根[2](1997)在《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电子控制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不同控制功能的特点,采用微机、数/模电路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机车级控制、逆变器实时控制、四象限变流器控制、异步牵引电机闭环控制及系统保护等功能。试验表明,这套系统能有效地完成各种控制和保护功能,使机车表现出良好的牵引性能
黄济荣[3](1997)在《我国首台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统设计与总参数选择》文中认为论述了我国首台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方案选择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说明了选择电压型交直交变流器供电的异步机系统作为电力传动装置的优越性。介绍了机车总参数、运行特性及其电路结构与原理
路风[4](2019)在《冲破迷雾——揭开中国高铁技术进步之源》文中研究表明走上自主开发道路和形成以高铁替代传统铁路的"激进方针"是中国高铁被公认为伟大成就的两个关键因素。但是,这两个因素在中国开始建设高铁的起点上并不存在,而是在过程中才出现的。本文采取过程性和历史性的视角,通过对这两个"转变"过程的全景式分析,揭示出在解释中国高铁的成功时被广泛忽略的因素——中国铁路装备工业的技术能力基础和国家对于发动铁路激进创新的关键作用。这些分析否定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中国高铁技术进步之源的流行性说法,也指出了造就成功的战略行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本文最后指出,系统层次的创新是保持中国高铁领先的关键。
张忠玉[5](2008)在《HXD3电力机车交流传动系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变流技术,微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交流调速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交流传动系统无论在性能指标,装置体积,设备维护还是节能乃至环保等方面均体现出了巨大优势。HXD3型电力机车的主传动系统和辅助传动系统均采用了交流传动技术和微机网络控制技术,整个电气系统的设计坚持起点高、技术领先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大功率货运电力机车的实际需要,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按照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信息化的总体要求,进行全方位设计的。本文首先对HXD3型电力机车电气系统的组成做了简要的阐述,对整车的电路部分按照主电路、辅助电路、控制电路分类做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其中的关键电气部件做了说明;本文的重点是结合HXD3电力机车,对交流传动技术以及微机网络控制技术在机车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对HXD3电力机车的交流主传动系统、交流辅助传动系统和微机网络控制系统的构成、功能、特点等进行了分类研究和归纳总结;文章最后对电力机车的电磁干扰现象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并对HXD3电力机车在提高电磁兼容方面所采取的屏蔽、接地等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陈政[6](2013)在《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该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铁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环保、安全、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等优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我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国外引进到自主研发,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在中国铁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技术发展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对中国铁路的发展道路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铁路自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以后,就同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走过了一段长期艰难曲折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铁路揭开了新的一页,发展速度大大提升,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在经历蒸汽机时代、内燃机和柴油机时代、低速电气化时代后,走向高速铁路时代。2008年8月1日,在北京奥运会前夕,最高运营时速达到350km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进入高速铁路发展时代,随后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沪宁城际等相继投入运营,预示着高速铁路发展春天的到来。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列车时速突破300km/h大关,正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前进。简言之,高速铁路是在我国运输供需矛盾紧张的情况下运用而生的,其快速发展离不开行业创新技术的发展。本文用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和历史友好模式来系统研究铁路行业的发展,描绘我国铁路运输业的产业创新系统,分析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之所在。通过回顾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历史,找到影响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关键事件,通过情景分析得出这些关键事件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建立一个中国铁路运输业技术发展的历史友好模型的理论模型,总结出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主要模式,从而为以后铁路技术发展指导方向,为今后我国铁路运输业的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付强[7](2013)在《电力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摘要:二十一世纪我国铁路事业在“客运高速、货运重载”的主题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列车运营速度的提高、单列机车牵引吨位的增加,对机车、车辆装备的检修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机车主变压器作为电力机车能量的来源,是电力机车的心脏,其安全可靠运行对于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具有重要作用。但与电力机车主变压器的重要作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电力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明显不足。因此,开展电力机车主变压器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对于提高机车检修保障水平,完善电力机车故障诊断技术理论,增强电力机车/电动车组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电力机车主变压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概述了电力机车主变压器结构和应用特点的基础上,从机械振动学、电磁学、电化学、电气学出发,研究分析了电力机车主变压器油箱壁振动信号、变压油中溶解气体的特点。并深入探索了符合我国目前电力机车主变压器检修工作实际需求和发展机车“状态维修”需要的电力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针对机车主变压器绕组、铁芯变形故障,本文提出了基于油箱振动信号的电力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该技术不但灵敏度高,而且为发展机车主变压器在线状态监测提供了基础。本文首先从变压器的振动产生机理出发,对机车主变压器振动信号的来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了机车主变压器油箱振动信号测量位置的选择。同时,本文一方面利用质量-弹簧模型建立了机车主变压器绕组振动的等效数学模型,推导了机车主变压器稳态运行时绕组振动的加速度方程;另一方面深入探讨了引起机车主变压器铁芯振动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其振动信号特征的因素。针对机车主变压器绕组变形的故障检测,本文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和变压器等效电路出发,推导了变压器电磁场耦合方程组,并利用ANASYS软件对HXD1C型电力机车用主变压器进行了实体有限元建模,研究了在不同预紧力下绕组振动信号的变化特点,提出了利用绕组轴向100Hz振动信号对变压器绕组预紧力进行监测的方法。针对变压器铁芯振动信号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小波神经网络训练算法,并将该算法训练的小波神经网络应用于电力机车牵引变压器铁芯松动的故障诊断。MATLAB仿真测试表明应用该算法训练的小波神经网络对基于振动信号的电力机车牵引变压器铁芯松动诊断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以及更高的诊断精度。针对DGA技术在电力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在系统分析了DGA技术的原理和已有DGA诊断算法的基础上,将多种DGA诊断方法有机的整合起来,结合机车主变压器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电力机车主变压器DGA诊断流程。同时,本文提出了一种自组织RBF神经网络训练算法,并将其应用于电力机车主变压器DGA故障诊断。该算法利用平均粒距描述粒子的集中程度,结合Gaussian随机数,按一定概率加大PSO算法中的惯性因子,从而增强了传统PSO的全局搜索能力;同时将FCM算法和Gaussian-PSO算法融合应用到RBF神经网络隐层节点的选择和网络连接权值的优化,改善了以往RBF神经网络的不足,并利用鸢尾属植物数据集及葡萄酒数据集对算法进行了验证。MATLAB仿真测试表明该算法确实具有更高的诊断精度,但训练时间较长。最后,针对目前机车主变压器检修试验装备较为落后的现状,本文在详细研究了机车主变压器型式试验的基本要求和目前机车主变压器检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详细给出了机车主变压器综合测试及故障诊断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该系统可以满足目前国内主流电力机车用主变压器的所有型式试验要求并能利用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数据、变压器表壁振动信号和型式试验数据对被试变压器进行综合诊断。
周明磊[8](2013)在《电力机车牵引电机在全速度范围的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摘要:电力机车牵引电机的控制是电力机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控制性能的优劣对于电力机车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国产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研究开发为背景,对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中牵引电机控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以下内容:在非方波调制区,系统性的针对转子时间常数误差和负载大小与磁场定向角度误差之间的关系,以及定向角度误差对电机矢量控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对比分析采用了一种基于q轴转子磁链的磁场定向角度误差实时校正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该策略能够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磁场定向角度误差进行良好的校正。针对方波下逆变器输出电压不能调节导致传统矢量控制不能应用的情况,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开环控制的改进型矢量控制策略,并采用基于改进的电压控制器的弱磁策略,保证了电机在方波弱磁区全速度范围的最大转矩控制。分析了方波工况在基于电流开环控制的改进型矢量控制下磁场定向不准对电机电流指令值和实际值之间偏差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方波下基于q轴电流误差的磁场定向误差校正策略,保证了方波下的转矩控制精度。对两种低载波比下的调制策略——中间60。调制策略和SHEPWM进行了对比研究。重点对两种调制方式下在不同脉冲数下的电压谐波,电机负载下的电流谐波和引起的转矩脉动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比较了两种调制方式的优缺点。对SHEPWM下不同开关角分布对谐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不同调试方式之间的切换策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三相同时切换的切换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机车速度的全速度范围分段矢量控制策略,对其应用于国产大功率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后的现场试验情况进行了说明。并针对电力机车的几个特殊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过分相区的直流电压恒定控制策略,保证在过分相区辅助系统的不间断供电;采用了一种基于速度误差的开环转矩控制策略,保证了电力机车的准恒速控制。电力机车现场试验结果良好,已经通过铁道科学研究院的所有型式试验,目前正在上线试运行。
廖永衡[9](2013)在《电力牵引传动系统直接转矩控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速重载干线铁路网的大规模建设,采用大功率异步电机驱动的电力机车与动车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交流传动控制技术直接决定了机车/动车的运行性能,是整个机车/动车的核心所在。采用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交流传动控制系统,低速启动时的转矩脉动引起空转。较低开关频率限制引起的定子电流低次谐波对牵引供电网的干扰。恶劣运行环境导致转速传感器故障后,引起的机车/动车动力切除。因此,研究异步牵引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低速起动时的转矩脉动特性及其脉动抑制方法,了解其高速运行时不同PWM调制方式所对应定子电流的谐波特性,提高其速度闭环动力单元在恶劣运行环境下的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工程意义。以异步牵引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低速转矩脉动为对象,研究了定子坐标系下转矩脉动的各组成部分,综合考虑系统采样周期、开关周期以及参考电压矢量对转矩脉动的影响,建立了三者与转矩脉动的量化关系,从参考电压矢量减小转矩脉动的角度,讨论了间接定子量控制与无差拍空间矢量调制直接转矩控制的特点,提出一种结合查表法PWM和空间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在采样周期和开关周期一定的前提下,转矩脉动可分为与转速相关的反电动势衰减量,与当前转矩大小相关的电阻衰减量,以及由当前定子电压矢量引起的变化量;通过优化参考电压矢量的生成可以弥补前两者的衰减,使得转矩脉动最小。讨论了直接自控制法与分段同步调制的优缺点;研究了六边形磁链轨迹和单折角调制十八边形磁链轨迹的谐波特性,以及单折角调制的实现方式;提出了双折角调制三十边形磁链轨迹直接自控制及其两种实现方法;提出了平滑过渡策略以适应不同磁链轨迹的切换。结果表明:直接自控制法能有效抑制定子尖峰电流,谐波电流损耗与谐波转矩更小;单折角调制十八边形磁链轨迹能抑制低次谐波;但由于单折角的限制,会引起其它低次谐波上扬;双折角调制可以将主要低次谐波消除殆尽,且简化了单折角调制的实现方式;不同磁链轨迹的过渡措施亦减小了转矩冲击。考虑定子电阻偏差与直流偏置对电压电流模型的影响,提出定子电阻自适应的正交反馈补偿定子磁链观测器;研究了电压电流模型、电流转速模型、电压转速模型与状态方程的关系,以及各模型对电机参数的敏感性。基于异步电机的状态方程,提出了定子电阻自适应的定子磁链滑模观测器,降低观测器的参数敏感性。结果表明:正交反馈补偿定子磁链观测器能有效抑制定子磁链的直流偏置,但对定子电阻误差引起的定子估算误差无能为力;电压电流模型电流转速模型电压转速模型均为状态方程的特例;基于状态方程的全阶观测器对参数选择敏感,而滑模理论能降低参数敏感性,经验证,采用定子电阻自适应措施后的正交反馈补偿定子磁链观测器与定子磁链滑模观测器,定子磁链的观测精度得到提高。针对异步牵引电机动力单元运行环境恶劣,转速传感器容易故障的特点,研究了故障后的无速度传感器运行策略,以提高电力机车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为了避免无速度信息下,电力机车在惰行与牵引逆变器脉冲封锁保护后,逆变器启动时的过电流与转矩冲击,提出了带速重投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开环转速估算精度不高;受制于电力牵引系统较低的开关频率,高频注入法无法使用;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理论,在前续两种定子磁链观测器的基础上,可以完成定子电阻与转子转速的同时辨识;带速重投控制策略抑制了过电流和转矩冲击。
高丽华[10](2009)在《内燃机车交流传动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需要高性能的机车牵引系统。交流传动技术的成熟,使得交流传动机车成为当今世界机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太原机车厂研制的TY05型交-直-交传动内燃机车的主传动控制系统,电源部分采用了传统的联合调节器式的内燃机-发电机组,牵引电机采用了动态性能不是很高的转差频率控制,但由于内燃机-发电机组的容量相对有限及其大惯性的特点,当负载突变或运行环境变化时,机车经常发生卸载现象。针对原有控制系统的缺点,本文采用微机控制的柴油机电子喷射系统作为内燃机-发电机组的控制部分,牵引电机采用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各控制系统按模块化设计,提高了交流传动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使整个系统协调运行。首先介绍了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发展概况,对内燃机车主传动各部分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次介绍了原有TY05型内燃机车各控制部分的原理,并详细的分析了造成机车卸载的原因。柴油机控制部分采用电子喷射技术方法,选择微机控制;对电动机采用了直接转矩控制方法,根据不同调速阶段的特点自动协调运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动态性能。使得系统遇负载突变或运行环境变化时,机车都能正常运行。最后利用Matlab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使系统能够正常稳定的工作。
二、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解锁逻辑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解锁逻辑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5)HXD3电力机车交流传动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优势 |
1.1.2 我国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现状 |
1.2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HXD3 电力机车电气系统的组成及电气线路的设计 |
2.1 电气系统的设计理念 |
2.2 电气系统的组成 |
2.3 电气线路的设计 |
2.3.1 主电路及其部件的设计 |
2.3.2 辅助电路的设计 |
2.3.3 控制电路的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XD3 电力机车主传动系统的设计研究 |
3.1 主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
3.1.1 HXD3 电力机车的基本技术要求 |
3.1.2 HXD3 电力机车主传动系统参数及容量的确定 |
3.2 牵引变流器系统的基本结构及保护策略 |
3.2.1 四象限整流器 |
3.2.2 中间直流电路 |
3.2.3 牵引逆变器 |
3.2.4 牵引变流器的保护策略 |
3.3 牵引变流器的冷却系统 |
3.3.1 变流器冷却方式的比较 |
3.3.2 HXD3 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的冷却系统 |
3.3.3 HXD3 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的保护策略 |
3.4 牵引变流器主要环节所采用的控制方法及原理说明 |
3.4.1 PWM 整流器控制 |
3.4.2 VVVF 逆变器的控制 |
3.4.3 感应电机的矢量控制 |
3.5 主变压器系统的设计 |
3.5.1 概述 |
3.5.2 结构 |
3.5.3 部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XD3 电力机车辅助变流系统的设计研究 |
4.1 劈相机供电模式与辅助变流系统供电模式的比较 |
4.1.1 供电品质提高,工作可靠性加强 |
4.1.2 节能降躁效果明显,机车效率提高 |
4.1.3 简化了控制系统 |
4.1.4 辅助系统重量减轻,功率因数提高 |
4.2 电力机车对辅助变流系统的总体要求 |
4.3 辅助变流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构成 |
4.3.1 辅助变流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
4.3.2 辅助变流系统的构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HXD3 电力机车控制监视系统的设计研究 |
5.1 控制监视系统的硬件构成及对外接口 |
5.1.1 控制监视系统TCMS 的硬件构成 |
5.1.2 控制监视系统TCMS 的对外接口如表5.1 所示 |
5.2 TCMS 控制监视系统的各类控制 |
5.2.1 机车的运行控制 |
5.2.2 机车控制监视系统的计算功能 |
5.2.3 机车的空转滑行补偿控制 |
5.2.4 机车显示单元的控制 |
5.3 控制监视系统的信息显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HXD3 电力机车的电磁兼容研究 |
6.1 HXD3 电力机车的电磁干扰现象 |
6.2 HXD3 电力机车的电磁兼容(EMV)设计 |
6.2.1 屏蔽设计 |
6.2.2 系统接地 |
6.2.3 机车布线 |
6.2.4 其他措施 |
6.2.5 结束语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论文工作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行业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
2.1 产业创新系统 |
2.1.1 产业创新系统的定义与概念 |
2.1.2 产业创新系统框架 |
2.1.3 产业创新系统的引申含义 |
2.2 历史友好模型 |
2.2.1 历史友好模型概念界定 |
2.2.2 理论基础 |
2.3 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
2.3.1 研究方法的应用进展 |
2.3.2 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研究进展 |
第三章 中国铁路关键技术发展评价 |
3.1 蒸汽机车时代 |
3.1.1 建国前中国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
3.1.2 新中国成立后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
3.1.3 小结 |
3.2 柴油机与内燃机车时代 |
3.2.1 以增压技术为基础的柴油机技术 |
3.2.2 以液力变矩器技术为基础的液力传动系统 |
3.2.3 以牵引电机组技术为基础的电传动系统 |
3.2.4 以集成电子器件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
3.2.5 常规客车转向架技术 |
3.2.6 基于低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2.7 小结 |
3.3 电力机车时代 |
3.3.1 以整流器技术基础的电传动装置 |
3.3.2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
3.3.3 以牵引变压器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
3.3.4 基于牵引电气化的铁道牵引供电系统 |
3.3.5 以电子励磁技术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
3.3.6 准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
3.3.7 基于一般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3.8 小结 |
3.4 高速铁路时代 |
3.4.1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
3.4.2 以斯科特牵引变压器自主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
3.4.3 以无缝钢轨焊接技术为基础的无砟轨道 |
3.4.4 以通信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3.4.5 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
3.4.6 基于高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4.7 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
4.1 知识技术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知识层面 |
4.1.2 技术层面 |
4.2 经济主体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我国铁路建设现状 |
4.2.2 铁路企业的活力 |
4.2.3 组织类型 |
4.2.4 出口活动 |
4.3 体制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国家政策 |
4.3.2 铁路企业规模 |
4.3.3 企业研发 |
4.4 环境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研发合作环境 |
4.4.2 服务环境 |
4.4.3 大气环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研究 |
5.1 产业知识与技术 |
5.2 产业主体与网络 |
5.3 产业体制与机制 |
5.4 产业创新系统模式 |
5.5 产业动力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内容 |
6.2 建议 |
6.2.1 技术创新方面 |
6.2.2 技术扩散方面 |
6.2.3 体制改革方面 |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电力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机车主变压器概述 |
1.3 机车主变压器的特点 |
1.4 机车主变压器的故障类型 |
1.5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 |
1.5.1 变压器铁芯和绕组变形故障诊断 |
1.5.2 变压器绝缘材料缺陷的故障诊断 |
1.5.3 电力机车主变压器型式试验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思路 |
1.7 课题来源及本文的结构 |
2 机车主变压器振动信号特性研究 |
2.1 机车主变压器油箱振动信号的来源 |
2.1.1 机车主变压器油箱振动信号的来源 |
2.1.2 机车主变压器油箱振动信号测量位置的选择 |
2.2 机车主变压器绕组振动特性研究 |
2.2.1 机车主变压器绕组的轴向动态结构模型 |
2.2.2 机车主变压器绕组的电磁力的计算 |
2.2.3 机车主变压器绕组轴向振动加速度 |
2.2.4 绕组轴向振动加速度与预紧力的关系 |
2.3 机车主变压器铁芯振动特性研究 |
2.3.1 机车主变压器铁芯振动的机理 |
2.3.2 机车主变压器铁芯状态对振动信号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振动信号的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
3.1 机车主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
3.1.1 电力机车用主变压器的总体结构 |
3.1.2 电力机车用主变压器的线圈绕组 |
3.1.3 电力机车用主变压器的铁芯 |
3.1.4 电力机车用主变压器的其他附属设施 |
3.2 机车主变压器绕组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3.2.1 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仿真概述 |
3.2.2 机车主变压器绕组的电磁场耦合 |
3.2.3 机车主变压器绕组的有限元仿真 |
3.3 基于振动信号的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算法 |
3.3.1 机车主变压器铁芯振动信号的特点 |
3.3.2 小波神经网络概述 |
3.3.3 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HPSO) |
3.3.4 基于HPSO-WNN的机车主变压故障诊断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DGA数据的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
4.1 油中溶解气体(DGA)算法 |
4.1.1 DGA算法的基本原理 |
4.1.2 基于DGA的故障诊断算法 |
4.2 DGA技术在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4.2.1 机车主变压器DGA故障诊断方法基本流程的研究 |
4.2.2 机车主变压器DGA故障诊断应用实例 |
4.3 自组织RBF神经网络训练算法 |
4.3.1 RBF神经网络概述 |
4.3.2 模糊C值聚类算法 |
4.3.3 Gaussian随机分布PSO算法 |
4.3.4 自组织RBF网络训练算法的流程 |
4.3.5 自组织RBF网络训练算法测试 |
4.4 自组织RBF网络训练算法的应用 |
4.4.1 自组织RBF神经网络在牵引变压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4.4.2 测试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总结 |
5 机车主变压器综合测试及故障诊断系统研制 |
5.1 机车主变压器综合测试及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依据 |
5.1.1 机车主变压器型式试验的主要内容 |
5.1.2 机车主变压器故障检修中存在的问题 |
5.1.3 系统主要技术特点 |
5.2 机车主变压器综合测试及故障诊断系统的硬件设计 |
5.2.1 综合测试及故障诊断系统的总体设计 |
5.2.2 各子系统的设计实现 |
5.2.3 系统抗干扰设计 |
5.3 机车主变压器综合测试及故障诊断系统的软件设计 |
5.3.1 系统的PLC程序设计 |
5.3.2 系统主程序设计 |
5.3.3 故障诊断程序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8)电力机车牵引电机在全速度范围的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电力机车电牵引传动系统的发展 |
1.2.1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 |
1.2.2 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的结构 |
1.2.3 电力牵引传动系统的牵引电机控制策略 |
1.3 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的控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1 电力牵引传动系统的特点 |
1.3.2 电力机车牵引电机控制中的主要问题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电力机车牵引电机在非方波调制区的矢量控制策略 |
2.1 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式 |
2.2 非方波调制区牵引电机矢量控制的基本结构 |
2.3 磁场定向不准对电机控制性能的影响 |
2.3.1 转子时间常数和负载与定向角度误差之间的关系 |
2.3.2 定向角度误差对电机控制性能影响的分析 |
2.3.3 仿真结果 |
2.4 磁场定向角度的实时校正策略 |
2.4.1 基于q轴观测磁链的磁场定向角度实时校正策略 |
2.4.2 仿真和实验结果 |
2.5 低速区的牵引电机矢量控制策略 |
2.6 本章小结 |
3 电力机车牵引电机在高速区(方波工况)的控制 |
3.1 方波工况下的矢量控制方案 |
3.2 方波下异步电机在弱磁区的最大转矩控制 |
3.2.1 传统的弱磁控制策略 |
3.2.2 方波工况下弱磁区的最大转矩控制策略 |
3.2.3 仿真及实验结果 |
3.3 方波下矢量控制的磁场定向校正策略 |
3.3.1 方波下电机参数不准对定向角度的影响 |
3.3.2 方波下基于q轴电流误差的磁场定向角度校正策略 |
3.3.3 方波下磁场定向不准对转子磁链和转矩的影响 |
3.3.4 仿真及实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的调制策略 |
4.1 低开关频率下的基本脉宽调制策略 |
4.2 非优化PWM—中间60°调制策略 |
4.2.1 中间60°调制的原理及实现 |
4.2.2 中间60°调制的电压、电流谐波及转矩脉动分析 |
4.2.3 仿真和实验结果 |
4.3 优化PWM-SHEPWM |
4.3.1 SHEPWM的原理及开关角度的计算 |
4.3.2 SHEPWM的电压、电流谐波及转矩脉动分析 |
4.3.3 SHEPWM的实现方式 |
4.3.4 仿真和实验结果 |
4.4 全速度范围内的调制策略以及不同调制方式之间的切换 |
4.4.1 基于非优化PWM的全速度范围调制策略及切换策略 |
4.4.2 基于优化PWM的全速度范围调制策略及切换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本文控制策略在国产大功率电力机车上的应用 |
5.1 国产大功率电力牵引机车的技术条件 |
5.2 基于机车速度的全速度范围内分段矢量控制 |
5.3 大功率电力机车控制中的两个实际问题 |
5.3.1 电力机车过分相区的直流电压控制策略 |
5.3.2 电力机车的准恒速控制 |
5.4 现场试验结果 |
5.4.1 牵引电机特性试验 |
5.4.2 不同调制策略以及不同控制策略之间的切换 |
5.4.3 牵引电机的带速重投 |
5.4.4 型式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本文取得的成果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电力牵引传动系统直接转矩控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低速运行时的转矩脉动抑制 |
1.2.2 高速区段的谐波抑制 |
1.2.3 定子磁链观测器 |
1.2.4 异步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运行及其带速重投控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低速阶段的转矩脉动抑制 |
2.1 引言 |
2.2 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2.2.1 线性坐标变换及变换系数确定 |
2.2.2 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异步电机等效电路及其数学方程 |
2.3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
2.3.1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的理论依据 |
2.3.2 空间电压矢量的选择 |
2.3.3 异步电机圆形磁链轨迹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实现 |
2.3.4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转矩脉动分析 |
2.3.5 基于查表PWM方法对转矩脉动的影响 |
2.4 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
2.4.1 异步电机间接定子量控制 |
2.4.2 异步电机无差拍空间矢量调制直接转矩控制 |
2.4.3 SVPWM调制以及过调制处理 |
2.5 一种结合TAKAHASHI查表法和SVPWM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
2.5.1 新型方法的设计原理 |
2.5.2 基于ST-PWM的占空比可变离散空间矢量调制的实现 |
2.6 几种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的综合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开关频率下的直接转矩控制谐波抑制策略 |
3.1 引言 |
3.2 较高定子频率下的典型PWM调制方式 |
3.2.1 较高定子频率下的分段同步调制 |
3.2.2 较高定子频率下的直接自控制 |
3.2.3 两种典型方式的对比 |
3.3 六边形与十八边形磁链轨迹的谐波分析 |
3.3.1 六边形磁链轨迹的谐波分析 |
3.3.2 十八边形磁链轨迹的谐波分析 |
3.3.3 十八边形磁链轨迹存在的问题 |
3.4 基于双折角调制的三十边形改进方案 |
3.4.1 三十边形磁链轨迹的谐波分析 |
3.4.2 基于双折角调制三十边形磁链轨迹实现方法一 |
3.4.3 基于双折角调制三十边形磁链轨迹实现方法二 |
3.5 几种DSC方法的实验对比分析 |
3.6 圆形磁链轨迹向多边形磁链轨迹间的过渡措施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定子磁链观测 |
4.1 引言 |
4.2 开环定子磁链观测器 |
4.2.1 电压纯积分观测器(U-I模型) |
4.2.2 电流转速观测器(I-ω)模型) |
4.3 一种基于定子电阻自适应的正交反馈补偿定子磁链观测器 |
4.3.1 正交反馈补偿定子磁链观测器的结构及其响应 |
4.3.2 定子电阻对定子磁链观测器的影响 |
4.3.3 正交反馈补偿定子磁链观测器的改进方案 |
4.4 异步电机的状态观测 |
4.4.1 异步电机的状态方程及状态观测器 |
4.4.2 电压转速观测器 |
4.4.3 全阶定子磁链观测器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
4.5 一种基于滑模理论的定子磁链滑模观测器 |
4.5.1 基于Lyapunov第二稳定性理论的定子电阻自适应算法 |
4.5.2 观测器的的消抖处理及稳定性判定 |
4.6 两种定子磁链观测器的综合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异步牵引电机无速度传感器运行及其惰行再启动 |
5.1 引言 |
5.2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无速度传感器方案分析 |
5.2.1 基于数学模型的转差角速度转速辨识法 |
5.2.2 基于PI闭环控制作用转速辨识法 |
5.2.3 电机特征结构转速提取法 |
5.2.4 无速度传感器方法小结 |
5.3 基于第二类PI闭环控制速度辨识方案一 |
5.3.1 参考模型的准确性 |
5.3.2 定子电阻与转子转速的同时辨识 |
5.4 基于第二类PI闭环控制速度辨识方案二 |
5.4.1 基于Lyapunov第二稳定性理论的转速辨识 |
5.4.2 基于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的转速与定子电阻同时辨识 |
5.5 两种无速度传感器方案的实现与综合分析 |
5.6 无速度传感器的惰行再启动 |
5.6.1 电力机车的惰行 |
5.6.2 脉冲封锁后的定子磁链观测 |
5.6.3 封锁解除后的逆变器再启动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异步牵引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系统的电机拖动平台 |
6.3 实验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
6.3.1 主控板数字信号处理器 |
6.3.2 模拟板的模拟信号处理 |
6.3.3 数字板的转速传感器接口 |
6.3.4 数字板的IGBT驱动设计 |
6.4 半实物仿真平台的设计 |
6.4.1 半实物仿真平台的软件环境 |
6.4.2 半实物仿真的硬件平台 |
6.4.3 被控对象的仿真建模 |
6.5 微机系统的程序设计 |
6.5.1 TMS320C6713B的程序设计 |
6.5.2 TMS320F2812的程序设计 |
6.6 异步牵引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实验结果 |
6.6.1 异步牵引电机的控制特性 |
6.6.2 全软件的仿真结果 |
6.6.3 半实物平台的实验结果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相关科研项目 |
(10)内燃机车交流传动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发展概况 |
1.2 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优良性能 |
1.3 我国发展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1.4 本论文的提出及主要内容概述 |
第二章 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结构 |
2.1 内燃机车的电传动方式发展 |
2.1.1 直流电力传动 |
2.1.2 交-直流电力传动 |
2.1.3 交流电力传动 |
2.2 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结构 |
2.2.1 柴油机发电机组 |
2.2.2 中间直流环节 |
2.2.3 牵引逆变器 |
第三章 TY05 型内燃机车传动控制系统 |
3.1 机车的牵引性能 |
3.2 内燃机车的工作过程 |
3.3 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3.3.1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
3.3.2 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
3.4 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的不足 |
第四章 交流传动机车的微机控制技术 |
4.1 机车微机控制系统 |
4.1.1 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功能 |
4.1.2 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通信 |
4.1.3 采用微机进行的机车电气逻辑控制 |
4.2 柴油机电子喷射系统的控制 |
4.2.1 电子喷射技术优点 |
4.2.2 电子喷射控制系统 |
4.3 机车牵引工况控制 |
4.3.1 中间回路电压控制 |
4.3.2 机车牵引特性控制 |
第五章 逆变器电动机控制技术 |
5.1 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牵引电动机的控制策略 |
5.1.1 基于稳态模型的控制策略 |
5.1.2 基于动态模型的控制策略 |
5.2 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 |
5.2.1 内燃机车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 |
5.2.2 空间矢量与系统数学模型 |
5.3 交流传动机车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 |
5.3.1 弱磁范围的控制策略 |
5.3.2 高速范围的控制策略 |
5.3.3 低速范围的控制策略 |
第六章 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牵引特性仿真分析 |
6.1 系统构成及模型介绍 |
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解锁逻辑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解锁逻辑控制[J]. 丁荣军. 机车电传动, 1997(01)
- [2]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电子控制系统[J]. 刘连根. 机车电传动, 1997(01)
- [3]我国首台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统设计与总参数选择[J]. 黄济荣. 机车电传动, 1997(01)
- [4]冲破迷雾——揭开中国高铁技术进步之源[J]. 路风. 管理世界, 2019(09)
- [5]HXD3电力机车交流传动系统设计研究[D]. 张忠玉. 大连交通大学, 2008(04)
- [6]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D]. 陈政.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3)
- [7]电力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 付强. 中南大学, 2013(02)
- [8]电力机车牵引电机在全速度范围的控制策略研究[D]. 周明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13(10)
- [9]电力牵引传动系统直接转矩控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 廖永衡.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10]内燃机车交流传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 高丽华. 太原科技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