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课不能脱离实际(论文文献综述)
刘静明[1](2021)在《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指标内容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机智是指教师面对课堂教学中的即时变化或意外事件,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差异对其做出的迅速判断和准确处理的创造性实践行为。是机智的一部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课程的学习由以往的重视传授知识,转向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基础体育知识和技能,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发展、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即由应试教育转变为更加全面的素质教育,体育教育作为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如何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机智又成为其研究热点所在。体育教学机智是“一种在紧急情况下及时采取有效行动,主动创造有效课堂教学,并在长期实践教学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表现”。初中课堂灵活多变,学生较为活泼,尤其是体育教学的场所通常为室外教学场地,教学环节中表现出更多的意外性和突发性,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面临的意外风险更大,这严重影响着预期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初中体育教师,相比小学和高中体育课程,需要更高的管理水平,因此提高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的能力对课堂管理是尤为重要的。现阶段,我国师范教育中往往忽视教学机智的发展,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的提升更多的是步入工作岗位之后。且就目前而言,我国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机智能力较为一般,部分教师缺乏关于体育课堂中出现教学意外的随机应变能力。因此,对于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的研究需求较为突出。教学机智能力提升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促进体育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指标内容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套符合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的评价体系,通过对部分地区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机智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索适合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发展的路径。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初步构建了教学机智的维度,此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完成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指标的构建,确立指标的权重值,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师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的现状,再采用录像观察法结合对初中体育教师的访谈和录像观察,利用数理统计法对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发展路径。研究结果与结论:(1)评价体系包含了4个一级维度指标、11个二级维度指标,40个三级维度指标。(2)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能力较差,在关于学生方面的教学机智表现出能力不足,对学生要求较为严格,对于学生成长缺乏必要的关心,同时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超出预设的情况应对能力不足。关于教师自身机智方面表现较为一般,但对于整体的教学过程把控较好。关于教学内容中的教学提问的机智和教学管理的机智表现较为一般。(3)制约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发展的因素较多,其主要有教师、学生、课堂、学校、社会。其中师德、知识储备、教师的心理和情感等方面会影响教师。(4)发展体育教师教学机智观念、发展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素养、创建良好的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生成环境、善于捕捉体育教学意外事件、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和课后反思、构建多元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的有效手段。
马乐[2](2021)在《道德教育视角下初中生和谐人格塑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初中道德教育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道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塑造和谐人格、提升人的境界具有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任何时候道德教育都要被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塑造是通过培养、改造使人或者事物达到预定的目标,和谐人格塑造是通过改造与塑造使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发生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然而各种思想对于初中生和谐人格塑造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文章从五个部分对道德教育视角下初中生和谐人格塑造研究。首先是绪论部分,分别是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论文的创新点、不足之处以及核心概念界定。第二部分是初中生和谐人格塑造中现状调查分析,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初中生和谐人格塑造塑造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第三部分初中生和谐人格塑造中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第四部分是在前面存在问题以及影响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初中生和谐人格塑造提升对策。从道德教育是视角出发研究初中生和谐人格的塑造,立足于人格塑造的整体性、全面性、现实性、发展性的特征。目前初中生在人格塑造过程中中面临着人际交往困惑,身心发展失衡,自律性不高等问题逐步凸显,这些问题成为目前初中生和谐人格塑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学校、家长、教师以及初中生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帮助初中生塑造和谐的人格,为初中生和谐人格的塑造奠定基础。
杨蕴希[3](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主导的“三权并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用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地方、学校及学生需求的适切性。地方和学校在国家意志的授权下获得了相对的课程自主权,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开展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组织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课程相关活动,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课程知识融入地方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区、特定民族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袭而来的无形、活态流变的文化资源,是唯一的、活态的、流动的文化记忆与历史见证,其内容涵盖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知识内容,是地方课程的重要知识来源和开发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研究,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与保护的有效探索,还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完善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地方教育的全面发展,对地方人才培养、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有鉴于此,本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结合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案例,运用文献、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循着“在这里”“去那里”“回到这里”,亦即“田野前”的“应然”、“田野中”的“实然”、“田野后”的“使然”和“诚然”综合的研究思路,同时注重人类学中“自我”与“他者”,社会学中身份自觉与社会认同,文化学中文化多元与文化交往等学科理论视角的引入与运用,意在逐步解答“何以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及其开发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何以可行且必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何以优化”等问题。为此,围绕主题从绪论(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意义、概念澄清)、理论阐释、学科视角、研究对象与方法、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评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对策、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等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力图呈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综合研究特征。本研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问题意识的切入及其概念的阐释,并将之与主题密切紧扣,以突出研究旨趣,彰显研究目的。其中,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实证对象——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中丰富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及其开发的形式与内容,展示了流域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高度认知、自觉以及取得的一系列实践成效;同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尚存在着课程资源不够、课程目标缺失、文化环境蜕变、主体效能较低、评价反馈不足等“实践困境”,存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情感价值剥落、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课程生态失衡等“困境归因”。在此基础上,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高度,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课程内容的多重优选、课程主体的多效赋能、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等内容,就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对策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在其中展示出了一定的学术见解。
党志勇[4](2020)在《商人与革命:中共太行区商人联合会研究(1940-1947)》文中研究说明商人作为社会经济流通环节中的主要工作者,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以来,随着新型生产关系的滋长,商品经济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商人的角色愈加重要,对这一群体在近代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实证史学的研究方法、新革命史的研究视角,从太行区商联会成立的历史背景、历史沿革、组织体系及其运作、商联会主要活动及影响四个方面对商联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通过商联会考察了商人与革命的关系。第一章主要考察了中共太行区商联会成立的历史背景。中共对于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与创建是其成立的政治背景,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为成立商联会提供了的条件,根据地内各群众组织的成立奠定了商联会成立的组织基础,中共对于商人政策的重视进一步促进了商联会的成立。第二章对太行区商联会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追溯。商联会的沿革主要经历了两个时期、三个阶段。从1940年产生到1947年商联总会撤销,太行区商联会以1945年12月太行区商联总会的成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40年至1944年12月为商联会的早期阶段;1944年12月至1945年12月为第二阶段,此阶段开始筹备成立商联总会;1945年12月至1947年为第三阶段,此阶段在商联总会的统一领导下,太行区各地普遍建立了商联会。第三章对太行区商联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作进行了研究。本章分析了商联总会筹备前后有关商联会纲领和组织章程的异同,同时通过对商联会干部群体的出身、阶级成份和对于商联会的态度也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商联会经费的考察,看出商联会在收取会费方面并不顺利,处处受到商人的抵制。第四章对太行区商联会的活动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本章从中共通过商联会对商人的教育和改造、举办商人节、配合革命中心工作以及商联会的功能几个方面叙述了商联会的活动,并从商联会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两个方面阐述了商联会所产生的影响。结语在前述的基础上,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共与商人的关系、商人与革命的关系和商人身份的重塑三个方面的梳理,认为商人在近代经历了从“在商言商”到“在商亦言革命”的转变。
罗静[5](2020)在《革命理念的传输与建构 ——抗战时期的山西学校教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地区建立的晋察冀(晋东北)、晋绥(晋西北)、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晋东南)包含山西的大部分地区。在动荡的政治背景、贫瘠的经济基础下发展学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中共以此为契机,采取了得当的教育方针政策,不仅培养了大量革命人才和干部,而且实现了对中国农村社会整体价值观念的改造和重塑。本文以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各革命根据地的学校教育档案及文献资料为基础,考察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开展学校教育的制度运作及其微观实践,总结其所展现出的模式与特征,揭示出学校教育传递中共政治意识与价值观念的过程及其对于社会变迁的影响。具体而言,抗战时期中共在山西根据地学校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是围绕教育“正规化”展开的。在教育基础薄弱的地区摸索学校教育发展路径,必然面临着教育与生产、与战争之间的矛盾,因此学校教育逐渐摸索出非正规化的教育策略与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出以抗战为中心的革命性及学以致用的实用性;在教学形式上,体现出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实践性及配合战时游击教育的灵活性;在教育政策上,体现出实现教育大众化的普及性特征。通过学校教育,中共价值观念在边区社会得以建构,一方面通过大众化的教育普及将内涵着中共意识形态的文化传输至基层社会,另一方面通过对民众心理和公共意识、政权认同等方面的塑造与构建,为乡村民众参与集体行动提供了统一的认知框架。这些认知框架在建构强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和革命实践中得到强化,内化为民众自身的政治观念,并在集体行动中逐渐形成对中共政权和权威的认同。战时学校教育体现为“价值的教育”,群众路线的教育内化使中共的价值观念有了系统而有效的传输路径,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教育动力。中共在学校教育中寻求与边区民众生计相适应的方针策略,重新界定乡村社会文化和关系网络,将新的信息和价值通过学校引入乡村社会,试图去影响、引导乃至改造社会民众,从而赢得其对中共抗战的支持和认同。正是这种结构化、制度化的教育框架构建起中共的话语体系,成为引发社会变迁的内在动力。
余云露[6](2020)在《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教育变革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者和促进者,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越是渴求学生成长的教师越会看到职业生活中的困扰、迷惑与不足,只有勇敢地走出职业困惑才能获得新的专业成长。因此关注小学教师,关注他们的职业困惑,显得尤为迫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倾听教师个人的声音,真正走近教师的职业困惑故事,更能反映教育真实的情境和体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切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讲述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故事,并探讨了这些职业困惑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编码。本文选择了一位有16年教龄且经验较为丰富的小学语文优秀教师——L老师作为研究对象,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了L老师在其十余年教师生涯中所遇到的职业困惑及其如何解决职业困惑的46个系列故事,并对故事进行了更细致的梳理、归类。在此基础上,对L老师职业困惑的内容、职业困惑的解决方式及其职业困惑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L老师有着不同的职业困惑,而这些职业困惑大多与教师自身有关、与学生有关、与家长有关以及与学校有关。导致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自我认知存在局限、初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以及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外部影响因素则与社会环境、学校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得到的启示:教师的“自身力量”和外部“重要力量”是L老师走出职业困惑的两个主要“力”。教师在“自身力量”上,借助自身的努力,需要拥有内驱力、成为反思者、完善学习力、学做行动者和提高沟通力以及生成研究力。同时也应该在心理上和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修炼走出职业困惑。在外部“重要力量”中,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以及重点读物也会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困惑。
刘奕婷[7](2020)在《窦桂梅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一批又一批的中小学名师备受关注。许多人尊崇名师教学,并把名师教学案例作为教学标本加以借鉴和学习。由于很多人对名师教学缺乏思辨和省察的眼光,不免造成盲目跟进,盲目鼓吹名师教学的弊端。本文主要讨论窦桂梅讲授《清平乐·村居》《晏子使楚》《皇帝的新装》三篇课文的三个教学案例,以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语言特征、教学风格、视听材料的使用等方面的内容为主要分析研究的对象,对她教学中存在的文本解读错误、刻意强调主题教学、过度强化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偏差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本文以窦桂梅的语文教学案例为分析研究对象,讨论其语文教学的得失,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有助于人们认识名师教学的不足之处与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有助于改变不分是非一味叫好的风气。笔者也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助于笔者自身加深认识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张新昕[8](2020)在《“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时代人们生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长开始逐步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子女教育中,这在艺术特长学习中表现尤为突出,大量儿童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学习除了学校以外的艺术特长课。钢琴作为音乐器乐中的基础,在走入中国的一百年时间里也逐渐成为了家庭教育选择的热点项目。很多母亲疯狂地对子女展开钢琴艺术教育,使这项原本应该是陶冶性情的、带给儿童轻松愉悦之感的艺术,非但未给儿童带来快乐,却由于选择权的缺失以及枯燥的训练方式反而使大部分的儿童丧失了学习艺术的兴趣,甚至从最初的喜爱发展到到厌恶,排斥弹钢琴,最终和艺术学习渐行渐远。本研究以“质”的研究方法,选取八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展现关于家长特别是母亲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的行为决策过程。母亲的思想来自于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家庭自然状况、夫妻关系以及社会对于儿童各项特长的考量等等。母亲对于儿童学习过程的态度、参与儿童学习过程的行动对于儿童学习效果的关联与影响,母亲的教育行动对儿童成长所产生的反应、效果等,这些都是本研究要着重关注的问题。虽为众多个体的决策行为却往往能显现出共同趋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凸显不仅受到母亲行动复杂心理的影响,也受到社会人才需求、母亲文化、家庭经济、等众多的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影响着母亲的教育决策、教育行动以及儿童学习效果,深入探究之正是本研究的着力之处,而这些也恰恰是通过量化研究方式不易获取的信息。由于质化研究方法所限,本研究不奢求推广性,仅尽量还原几位母亲和儿童在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的真实状态与矛盾冲突。本研究结果倘若使琴童的家长们能稍稍停下脚步,整理对照反思一下镜像内的自己,能够认识自己教育决策行为对于儿童钢琴学习效果的种种影响;能够引起对母亲文化之于儿童学习过程的影响的关注,本研究就求之不得矣。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一章——五章、反思和结语组成。引言包括选题缘由、本研究关注研究的问题、对相应文献的梳理、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第一章包括本研究的研究设计、研究过程以及对研究者的反思。第二章主要是对八名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家庭成员进行背景性介绍以及该研究问题的背景介绍。第三章主要是对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母亲的行动生成“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的两种样态形式进行探究,其中包括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定义的探究以及形成决策形成中两种样态放任背景因素梳理;从母亲教育行动的背景以及决策的意识根源入手,对其社会身份和自我身份进行定位分析解读。第四章侧重通过对于行动者们进行观察,描述关于生成“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挖掘出行动者的真实想法;以儿童的角度,呈现其被动行动之后的行动语言反应,折射儿童对于钢琴学习过程的心理活动及其成长。第五章侧重通过描述关于生成“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透视其最本原的观念和心理样态;通过对短期型家庭教育的阻力进行分析,呈现此样态下儿童的心路历程。反思部分则是通过反思八组家庭的母亲在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如何决策和心理变化,分析并挖掘两种样态下教育行动结果的深层根因。无论是对于想要子女学习学习钢琴的家长还是家中子女正在学习的家长起到照镜子的作用,警醒教育者深入思考家庭教育中成年思想和行动导向下产生的教育决策及其影响。结语部分通过正文的深描和分析,归纳出本研究的几点发现,一是母亲在家庭教育决策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影响;二是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三是母亲文化作用被质疑。同时再次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对照系统相对缺失、研究对象的异源忽视、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等方面的不足进行反思,以便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改善。
陆珺[9](2020)在《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教育实习评价的现状是有“评”而无“价”;教师专业化要求职前教师的实践教学从关注技能转向关注素质;职前教师教育不能认识到教育实习能够且应该着意推进实习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三重背景。据此,本研究旨在开发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评价工具,探索发展取向的教学工作实习评价方法。本研究的三个研究问题是:如何评价实习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评价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如何用评价促进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这决定本研究以促进行动区、发展性评价和反思性实践作为理论基础。本研究将教师专业素养解构为专业知识、专业行为和一个由信念、态度构成的支持系统,并简化表达为“应知”、“会做”和“愿持”,因此所评价且期望以评价促进发展的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是兼顾“应知”、“会做”和“愿持”的一个素养体系。在设计研究的方法论指导下,本研究着眼于实习评价概念框架中的两个主要要素:评价工具、评价方法,经历两者的开发、试用、修正三个研究阶段,最终“产出”自创的评价工具与方法。在评价工具与方法的开发阶段,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式和访谈、文献两种方法,构建一个涵盖听评课、备课、上课三个项目的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框架,而后析出各项目的评价细目。在评价工具与方法的试用阶段,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和访谈、观察、实物分析三种方法,设计“结果反馈+提示”的干预措施,“九宫格”形式的阶段性评价报告和附带评价细目编码的全局性评价报告,以示例的形式阐述、分析试用结果,给出对三个研究问题的初步解答,并呈现一则完整的评价及干预案例。在评价工具与方法的修正阶段,本研究采用评价研究的方式和自我报告法、“独白式数据收集”两种方法,对访谈时间点、访谈提纲、“备课”评价细目和干预措施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发展和促进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流程,即为相应的评价方法。而使用的评价框架,修正后的评价细目和访谈计划,设置的备选结果,设计的阶段性、全局性评价报告形式,构成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发展和促进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工具。结合评价工具与方法,获得对三个研究问题的解答。最后,基于一轮完整的设计研究过程和研究者身为“局外人”的见闻,本研究为实习评价、实习指导和实习保障三个方面带来若干启示。
梁萍[10](2020)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现状与策略研究 ——以涡阳县农村小学为例》文中提出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制约,小学数学课本内容与教学形式大都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导致数学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长期呈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并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是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实施和提高生活化的质量和效率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着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所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可知,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思想,他要求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所以要求教师把课本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基于此,在本文中,结合文献总结归类后笔者又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对涡阳县高公镇中心小学部分师生做了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对涡阳县高公镇中心小学的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对涡阳县高公镇中心小学教学生活化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办法。本文研究旨在建议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活动,采用教学方法生活化,使教育内容贴近学生实际,以更加直观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上课不能脱离实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课不能脱离实际(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指标内容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的介绍 |
1.1.1 教学机智 |
1.1.2 体育教学机智 |
1.2 教学机智的研究内容 |
1.3 教学机智在其他学科领域中的应用 |
1.4 教学机智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 |
1.4.1 体育教学机智的特点 |
1.4.2 体育教学机智的意义 |
1.4.3 体育教学机智的研究进展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调查法 |
2.2.3 录像观察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3 研究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研究基础 |
3.1.1 教学机智的内涵依据 |
3.1.2 德尔菲的理论基础 |
3.1.3 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的实践需求 |
3.2 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的指标内容体系构建 |
3.2.1 教学机智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教学机智的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与方法 |
3.2.3 教学机智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4 教学机智的指标内容分析 |
3.3 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现状分析 |
3.3.1 教学机智认识现状分析 |
3.3.2 关于学生方面的教学机智现状分析 |
3.3.3 关于教师方面的教学机智现状分析 |
3.3.4 关于教学内容方面的教学机智现状分析 |
3.3.5 关于教学环境方面的教学机智现状分析 |
3.3.6 教学机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
4 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发展路径 |
4.1 教学机智发展的理论依据及整体思路 |
4.1.1 理论依据 |
4.1.2 整体思路 |
4.2 体育教师教学机智发展路径 |
4.2.1 发展关于学生方面的教学机智路径 |
4.2.2 发展关于教师方面的教学机智路径 |
4.2.3 发展关于教学内容方面的教学机智路径 |
4.2.4 发展关于教学环境方面的教学机智路径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道德教育视角下初中生和谐人格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道德教育的研究 |
(二)关于和谐人格的研究 |
(三)关于道德教育视角下和谐人格塑造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道德教育 |
(二)和谐人格 |
第二章 初中生和谐人格塑造现状调查 |
一、问卷设计 |
(一)调研地点及对象 |
(二)调查问卷设计问卷 |
二、调查结果 |
(一)问卷的基本情况 |
(二)初中生人格现状问卷分析 |
第三章 道德教育视角下初中生和谐人格塑造存在的问题 |
一、学校机制影响人格塑造 |
(一)学校道德教育忽视人格特征 |
(二)学校教育理想化,脱离实际 |
(三)校园文化人格塑造的作用未能发挥 |
二、教师缺乏人格塑造意识 |
(一)教师没有掌握人格塑造规律 |
(二)教师对多媒体技术运用欠缺 |
(三)教师的自律能力欠缺 |
三、家庭环境影响人格塑造 |
(一)家长自身成长环境影响 |
(二)家长重智育、轻人格培养 |
四、初中生价值取向特征及人格塑造存在问题 |
(一)初中生和谐人格的价值取向特征 |
(二)初中生人格塑造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初中生和谐人格塑造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初中生和谐人格的分析维度 |
(一)学校维度 |
(二)家庭维度 |
(三)社会维度 |
二、影响初中生和谐人格塑造的因素 |
(一)学校方面的因素 |
(二)教师方面的因素 |
(三)家庭方面的因素 |
(四)自身因素的影响 |
第五章 初中生和谐人格塑造的提升对策 |
一、学校层面的对策 |
(一)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
(二)开展多元化的校园文化 |
(三)建立学校道德教育的制度 |
(四)建立多元化的人格教育学习渠道 |
二、教师层面的对策 |
(一)教师转变观念、良性互动 |
(二)教师关注社会,内容贴近生活 |
(三)教师学习评价生活化 |
(四)教师转变方式,以生为本 |
三、家庭层面的对策 |
(一)家长转变观念 |
(二)立足于生活、创新方式 |
(三)汲取优秀文化,塑造优良家风 |
四、个人层面的对策 |
(一)提升自我鉴别的能力 |
(二)增强同辈群体的凝聚力 |
(三)转变学习方式 |
结论 |
附录 道德教育视角下初中生和谐人格塑造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研究框架与拟创新点 |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阐释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立论依据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体系的知识价值 |
二、地方课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课程属性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整体相关性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概念解析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本质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特征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释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视角 |
第一节 人类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自我”与“他者”表述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自我”与“他者”整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二节 社会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社会认同意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社会分层结构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节 文化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同化”“多元”博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多元文化教育影响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四节 教育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基于教育民族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一、研究“田野”的代表性 |
二、研究“现象”的合理性 |
三、研究“行为”的持续性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使用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经验总结法 |
第三节 研究的具体过程 |
一、研究筹备阶段 |
二、行动计划阶段 |
三、实地调查阶段 |
四、总结反思阶段 |
第四节 研究伦理的澄清 |
一、研究资料真实有效 |
二、研究对象知情合作 |
三、研究行为合规合理 |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保障条件 |
一、政策条件 |
二、环境保障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资源概况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省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培养目标 |
第四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开发主体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二、学校少数民族专职教师 |
三、流域内的相关社会人员 |
第五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教材的开发使用 |
第六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评价途径 |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效评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成效 |
一、拓宽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渠道 |
二、促进了教师角色研究性转变 |
三、打造了整体性实践示范案例 |
四、搭建了地方及学校联动平台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困境 |
一、条件性资源保障力度不够 |
二、课程培养目标结构性缺失 |
三、内容原生文化空间的蜕变 |
四、主体参与及投入效能低下 |
五、实践评价体系的反馈不足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践困境的归因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精神情感价值剥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文化空间生态失衡 |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目标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依据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分析 |
第二节 内容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多样优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式 |
第三节 主体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主体的多重效能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中“教师”主体的构成及效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学生主体身份的获得及方式 |
第四节 实施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生态取向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生态实施的途径 |
第五节 评价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优化策略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以国家文化战略为导向,探讨与分析非遗文化课程开发的应然可能 |
二、以地方实践经验为依据,反思与探索地方非遗文化课程的实践路径 |
三、以多重理论视角为指导,构建与完善非遗文化地方课程的优化策略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思路如何深化 |
二、研究过程如何系统 |
三、研究结论如何全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商人与革命:中共太行区商人联合会研究(1940-194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商会史研究 |
(二)中共革命根据地群众组织研究 |
(三)中共与商人关系研究 |
三、相关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不足 |
五、研究视角与创新 |
第一章 太行区商联会成立的历史背景 |
一、太行区的创建与巩固 |
二、太行区的财经建设 |
三、太行区的群众组织 |
四、太行区的商人政策 |
第二章 太行区商联会的历史沿革 |
一、太行区商联会的成立 |
(一)早期商联会 |
(二)筹备商联总会 |
(三)正式成立商联总会 |
二、太行区商联会的发展 |
三、太行区商联会的转型 |
(一)商联会机构建设中的问题 |
(二)向工商业联合会转型 |
(三)商联会转型原因 |
第三章 太行区商联会组织体系及其运作 |
一、商联会的组织体系 |
(一)商联会组织章程 |
(二)商联会工作纲领 |
二、商联会的干部群体 |
(一)干部的产生 |
(二)干部状况 |
(三)干部对商联会的态度 |
(四)干部的待遇 |
三、商联会的经费 |
第四章 太行区商联会的活动及其影响 |
一、教育、改造与新商人的诞生 |
(一)中共对旧商人的认识 |
(二)中共教育商人的形式 |
(三)中共教育商人的内容 |
(四)新商人的诞生 |
二、举办商人节 |
(一)太行区商人节的设立 |
(二)商人节的革命化 |
(三)商人节对商人的动员 |
三、配合革命中心工作 |
(一)参与群众运动 |
(二)大生产运动 |
(三)支援解放战争 |
四、商联会的功能 |
(一)改善劳资关系 |
(二)扶植行商摊贩 |
(三)帮助商人克服困难 |
(四)管理市场 |
(五)调解纠纷 |
五、太行区商联会活动的影响 |
(一)太行区商联会的积极影响 |
(二)太行区商联会的局限性 |
结语:现代中国商人角色的重塑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革命理念的传输与建构 ——抗战时期的山西学校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资料汇编 |
(二)教育通史及教育断代史 |
(三)教育专题研究 |
三、研究框架及方法 |
(一)研究架构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空间界定 |
(三)学校教育 |
第一章 艰难演进:学校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白手起家:薄弱的教育基础(1937-1940) |
(一)文化荒地:炮火连绵的贫瘠之地 |
(二)夹缝求生:政权博弈下的根据地教育 |
(三)革故鼎新:新民主主义教育 |
(四)初见端倪:教育正规化 |
二、循序渐进:教育正规化的推进(1940-1942) |
(一)确定正规学制 |
(二)充实课程内容 |
(三)组织建制与管理制度 |
(四)小学教育义务、免费教育 |
三、战时需要:“游击教育”(1942-1943) |
(一)铁蹄蹂躏:教育正规化不合时宜 |
(二)坚守阵地: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教育” |
四、教育新貌:“摆脱旧型正规化”(1943-1945) |
(一)现实需要:教育与生产运动相结合 |
(二)时事教育:抗战救国与政治动员 |
(三)教育范例:模范英雄 |
(四)生根开花:教育成绩可观 |
第二章 治学之道:学校教育的模式与策略 |
一、革命性:以抗战救国为中心 |
(一)课程、教材以抗战为中心 |
(二)学校配合中心任务开展工作 |
(三)直接参与战争活动 |
二、实践性: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
(一)生产组织形式由零散到统一 |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配合生产活动 |
(三)教学内容与生产劳动相适应 |
三、实用性:为用而学的学校教育 |
(一)各科教学强调实用性 |
(二)教日常生活实用知识 |
四、普及性:实现教育的大众化 |
(一)以政策保障平等 |
(二)以多种方法动员入学 |
(三)增加学校数量 |
(四)采用灵活的办学方式 |
(五)免费的教育政策 |
(六)民办公助 |
五、灵活性:应运而生的游击教育 |
(一)“居无定所”、“学无定制” |
(二)教学组织形式具灵活性 |
(三)教材的灵活性 |
第三章 集体启蒙:学校教育中价值观念的建构 |
一、文化“下沉”:新的教育取向 |
(一)知识与技能 |
(二)“劳动最光荣” |
二、身份塑造:统一认知框架 |
(一)国民意识 |
(二)政党认同 |
(三)国家认同 |
三、群体回应:教育的政治内化 |
(一)教员 |
(二)学生 |
(三)模范英雄 |
四、政治社会化:中共权威的内化 |
第四章 无声的革命:学校教育的意义 |
一、革命摇篮:培养抗战人才与干部 |
二、政治认同:边区政权合法性确立 |
(一)教化 |
(二)认同 |
三、权力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夯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小学教师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
1.1.2 小学教师职业困惑的状况亟待关注 |
1.1.3 个人兴趣指向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1.1 理论意义 |
1.2.1.2 实践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本研究的不同之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小学教师 |
1.4.2 教师职业困惑 |
1.4.3 叙事研究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方法的选择 |
2.4 获取资料的方式 |
2.4.1 访谈法 |
2.4.2 观察法 |
2.4.3 实物收集法 |
2.4.4 文献分析法 |
2.5 研究的伦理、效度和推广度 |
2.5.1 研究的伦理 |
2.5.2 研究的效度 |
2.5.3 研究的推广度 |
第3章 L老师职业困惑的系列故事 |
3.1 素描:关于L老师与N小学 |
3.2 起点:初任的我困惑重重 |
3.2.1 第一年,困惑接踵而至 |
3.2.1.1 教学成了第一道难关 |
3.2.1.2 如何找寻教师尊严? |
3.2.1.3 师生关系的“远”与“近” |
3.2.1.4 怎样面对不听话的你? |
3.2.1.5 家长这道坎儿,能否迈过去? |
3.2.2 第三年,那些深刻记忆 |
3.2.2.1 如何上好公开课? |
3.2.2.2 怎样提升教科研能力? |
3.2.2.3 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
3.2.2.4 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
3.2.2.5 遭遇学校不公平,怎么办? |
3.3 行走:成长的我面对迷茫 |
3.3.1 第六年,问题是生长的希望 |
3.3.1.1 谁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
3.3.1.2 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 |
3.3.1.3 关于学校文化的迷思 |
3.3.2 第十年,追寻困惑的轨迹 |
3.3.2.1 怎样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 |
3.3.2.2 小学教师如何摆脱“小学教师”? |
3.3.2.3 变味的班级群,怎样回到正轨? |
3.3.2.4 小学教师就要被人瞧不起吗? |
3.4 沉淀:现在的我依旧困惑 |
3.4.1 这几年,又生新的困惑 |
3.4.1.1 发现学生早恋,怎么办? |
3.4.1.2 家长的焦虑,有解吗? |
3.4.1.3 如何转化班级后进生? |
3.4.2 如今,在困惑中不断起航 |
3.4.2.1 教材更换带来的挑战 |
3.4.2.2 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吗? |
3.4.2.3 作业需要改革吗? |
第4章 L老师职业困惑故事的分析 |
4.1 对L老师职业困惑内容的分析 |
4.1.1 与自身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2 与学生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3 与家长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4 与学校有关的职业困惑 |
4.2 对L老师职业困惑解决方式的分析 |
第5章 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 |
5.1 内部影响因素 |
5.1.1 专业理论知识薄弱 |
5.1.2 自我认知存在局限 |
5.1.3 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
5.1.4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
5.1.5 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
5.2 外部影响因素 |
5.2.1 社会环境 |
5.2.2 学校因素 |
5.2.3 家庭因素 |
第6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困惑 |
6.1 对教师自身力量的思考 |
6.1.1 自我努力的方向 |
6.1.1.1 内心的主动觉醒——拥有内驱力 |
6.1.1.2 成长的有力抓手——成为反思者 |
6.1.1.3 知识的有效储备——完善学习力 |
6.1.1.4 发展的快乐源泉——学做行动者 |
6.1.1.5 交流的美好艺术——提高沟通力 |
6.1.1.6 教育的不断创新——生成研究力 |
6.1.2 自我修炼中成长 |
6.1.2.1 心理上走出职业困惑 |
6.1.2.2 实践中走出职业困惑 |
6.2 对外部重要力量的思考 |
6.2.1 给予充分帮助——重要他人发挥积极作用 |
6.2.2 创造无限可能——关键事件促我不断前进 |
6.2.3 传递更多光亮——对我影响深远的重点读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与合作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访谈提纲 |
附录3: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家长的访谈提纲 |
附录4:学生的自由作文 |
附录5:给同学们的感谢信 |
附录6:我的田野日记选 |
附录7:图片汇集 |
附录8:致L老师的信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窦桂梅语文教学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名师教学案例分析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一)教学案例的特征 |
(二)名师教学案例分析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窦桂梅教学案例分析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一章 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
第一节 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分析——以《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为例 |
(一)关于《清平乐·村居》文本立意的解读 |
(二)解读过程中对人文性教学的强调 |
第二节 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特征分析——以《晏子使楚》《清平乐·村居》《秋天的怀念》等为例 |
(一)追求幽默感 |
(二)追求深邃性 |
(三)追求广博性 |
第三节 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风格分析——以《圆明园的毁灭》《清平乐·村居》《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为例 |
(一)突出人文性主题的教学方法 |
(二)富含情感的教学语言 |
第四节 窦桂梅语文课堂视听材料使用分析——以《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为例 |
(一)《清平乐·村居》视听材料的使用情况 |
(二)音频、视频等视听材料的过度使用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
(三)过多使用视听教学材料可能意味着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缺失 |
第五节 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节奏控制分析——以《晏子使楚》的教学为例 |
(一)《晏子使楚》的课堂教学节奏 |
(二)合理的课堂节奏不等于分秒不差的课堂时间掌控 |
第二章 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与缺点 |
第一节 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 |
(一)迎合教改要求和时代潮流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 |
(二)追求精巧的课堂设计 |
(三)文本解读别出心裁,追求立意的深刻和高远 |
(四)课堂教学追求“人文性” |
(五)注重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
第二节 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的缺点与警示 |
(一)多样化的文本解读不等于可以随便解读 |
(二)不做无意义的互动 |
(三)语文老师不是班主任 |
(四)语文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
(五)教学理念与教学实际的距离不容忽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儿童艺术教育在国家教育导向中地位的提升 |
(二)我国儿童钢琴艺术教育发展的原生困境 |
(三)对家庭教育行动主导者(母亲)的关注与反思 |
(四)个人兴趣和从教经历 |
二、研究问题域 |
(一) 家庭教育中的行动者及其效能 |
(二) 家长教育决策及行动与儿童学习动力关联影响 |
(三)“母亲文化”的失语及其教育意蕴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母亲文化 |
(二)家庭教育 |
(三)家庭教育行动 |
(四)儿童钢琴艺术教育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一)行为决策理论 |
(二)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 |
(三)人格发展心理学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伦理 |
(五)研究者的反思 |
第二章 叙述的背后 |
一、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缩写 |
(一)八组家庭生活的地方:历史文化城 |
(二)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素描 |
二、“他们”所在的境遇 |
(一)琴童的日常上学生活:以时间之维 |
(二)琴童的课余生活:以空间之维 |
(三)琴童的家庭生活:以家庭关系之维度 |
第三章 作为行动者母亲的两难局面 |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现实存在 |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定义 |
(二)“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关照 |
(三)“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关照 |
二、自我关照:母亲的自我定位 |
(一)子女教育规划:母亲的家长权威意识 |
(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母亲的忧患意识 |
(三)为母则刚:母亲的母性意识复苏 |
三、左右为难:母亲行动的意识根源 |
(一)“一切为了孩子”:社会赋予母亲角色的定位 |
(二)“我是为了你好”:母亲在家庭中的管理功能的凸显 |
(三)“将来不要埋怨我”:母亲的责任感来源 |
(四)“陪吃陪睡还要陪学习”:母亲的多重身份角色 |
(五)“你这个妈是怎么当的”:母亲的职责远远超过个体情感诉求 |
第四章“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坚守与变革 |
一、希冀:“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
(一)“他得比我有出息”:母亲教育的心理导向 |
(二)“以后兴许会用得上”: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
(三)“有开始也要有结束”: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
(四)“怕吃亏”:多样文化背景下的共同心声 |
二、迷茫:“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惑 |
(一)“我为什么一定要学钢琴”:儿童心底的大问号 |
(二)“我都没有玩的时间了”:儿童心里的委屈 |
(三)美滋滋的笑容背后:儿童学琴之路暂短的幸福呈现 |
三、省思:“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教育行动 |
(一)钢琴艺术教育中家庭的坚持到底 |
(二)童年影像的人生意义与钢琴艺术教育 |
(三)指向儿童潜能充分挖掘的钢琴艺术教育 |
第五章“半途而废”样态家庭的无奈与失望 |
一、恨铁不成钢:“半途而废”样态下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
(一)“我也不能替他弹”:母亲教育的内在心理导向 |
(二)“一切都可能成为绊脚石”: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
(三)“咱们也成不了音乐家”: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
(四)“特别有天赋”或“不是这块料”源于行动者个体认知的不同阶段 |
二、喜忧参半:“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感 |
(一)“不用练琴真实太好啦”:儿童眼中的轻松 |
(二)“你为啥不能坚持到最后”:儿童嘴里的抱怨 |
三 “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行动者的阻力分析 |
(一)成年人的行为阻碍着儿童的自然发展 |
(二)子女成为家长的终极目标 |
(三)家长的非专业性制约钢琴学习效果 |
(四)男权与女权的博弈 |
(五)家庭经济因素 |
反思 |
一、母亲在家庭钢琴艺术教育中的主导效用 |
二 钢琴艺术教育中社会资源专业性稍显乏力 |
三 家庭教育行动与社会专业性衡量结合簇生良性钢琴艺术教育 |
(一)我国钢琴艺术教育如何在异域文化样态下成长 |
(二)儿童钢琴演奏艺术作为非系统性学科教育的困境 |
(三)非系统性儿童学科教育中家庭如何参与有效引导 |
结语 |
一、研究发现 |
(一)母亲在家庭教育行动中的主导地位 |
(二)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 |
(三)母亲文化效用被质疑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一)家庭成员对照的相对缺失 |
(二)研究对象的地域忽视 |
(三)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
三、后续研究的构想 |
(一)引进有音乐艺术学习背景家长的决策行为对照维度 |
(二)增加其他地域的研究对象 |
(三)研究对象的追踪时间扩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9)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缘起 |
1.1 课题从何而来——心迹 |
1.1.1 从本能反应到有意关注 |
1.1.2 从有意关注到深入思考 |
1.2 课题为何而定——理据 |
1.2.1 教育实习评价的现状 |
1.2.2 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
1.2.3 职前教师教育的焦点 |
1.3 课题所欲为何——目的 |
1.3.1 开发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评价工具 |
1.3.2 探索发展取向的教学工作实习评价方法 |
2 研究规划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方法论 |
2.2 研究问题 |
2.3 理论基础 |
2.3.1 促进行动区 |
2.3.2 发展性评价 |
2.3.3 反思性实践 |
2.4 论文架构 |
3 文献述评与理论框架 |
3.1 “教师专业素养”解构 |
3.2 “实习教师”研究述评 |
3.2.1 “应知”的发展 |
3.2.2 “会做”的发展 |
3.2.3 “愿持”的发展 |
3.2.4 综合性的发展 |
3.2.5 其他与实习教师相关的研究 |
3.2.6 小结 |
3.3 “实习评价”研究述评 |
3.3.1 “实习评价要素”解析 |
3.3.2 评价体系 |
3.3.3 评价取向 |
3.3.4 评价方法 |
3.3.5 评价工具 |
3.3.6 评价有效性 |
3.3.7 小结 |
3.4 理论框架 |
4 评价工具与方法的开发 |
4.1 研究方式与方法 |
4.2 研究效度与伦理 |
4.3 确定评价项目 |
4.4 构建评价框架 |
4.4.1 对访谈文本数据的整理与编码 |
4.4.2 “上课”与“备课”评价框架 |
4.4.3 “听评课”文献研究与评价框架 |
4.4.4 框架整合与设想 |
4.5 析出评价细目 |
4.5.1 “听评课”评价细目 |
4.5.2 “备课”评价细目 |
4.5.3 “上课”评价细目 |
5 评价工具与方法的试用 |
5.1 研究方式与方法 |
5.2 研究效度与伦理 |
5.3 试用准备 |
5.3.1 划分实习阶段 |
5.3.2 拟定访谈提纲 |
5.3.3 设计干预措施 |
5.4 试用过程 |
5.4.1 数据采集 |
5.4.2 设置备选结果 |
5.4.3 阶段性评价 |
5.4.4 全局性评价 |
5.5 试用结果 |
5.5.1 专业素养的评价示例 |
5.5.2 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示例 |
5.5.3 促进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示例 |
5.6 试用结果的案例注释 |
5.6.1 专业素养的评价案例注释 |
5.6.2 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案例注释 |
5.6.3 促进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案例注释 |
6 评价工具与方法的修正 |
6.1 研究方式与方法 |
6.2 研究效度与伦理 |
6.3 信息收集与梳理 |
6.3.1 干预组成员的报告 |
6.3.2 研究者的“独白” |
6.4 问题分析与决断 |
6.4.1 关于访谈 |
6.4.2 关于评价细目 |
6.4.3 关于干预措施 |
6.5 对三个研究问题的解答 |
6.5.1 专业素养的评价 |
6.5.2 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 |
6.5.3 促进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 |
7 见闻与启示 |
7.1 见闻 |
7.1.1 干预组见闻 |
7.1.2 非干预组见闻 |
7.2 启示 |
7.2.1 关于实习评价 |
7.2.2 关于实习指导 |
7.2.3 关于实习保障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对六位经验型实习指导教师实施访谈的提纲 |
附录2 第1轮评价的反馈 |
附录3 第2轮评价的反馈 |
附录4 六位实习数学教师的全局性评价报告 |
附录5 干预组成员的报告模板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现状与策略研究 ——以涡阳县农村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课堂观察法 |
1.4.4 案例分析法 |
2 概念界定 |
2.1 教学 |
2.2 教学生活化 |
2.3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
2.4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 |
3 涡阳县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问卷调查的设计 |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1 涡阳县高公学区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
3.4.2 涡阳县高公镇小学生调查结果 |
4 涡阳县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
4.1 教师对教学生活化内涵理解不足 |
4.2 忽视生活情境教学 |
4.3 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把握不当 |
4.3.1 教学内容拘泥于教材,脱离生活实际 |
4.3.2 教学生活化脱离学生生活经验 |
4.4 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
4.5 教学脱离生活或泛生活化 |
4.5.1 教学脱离生活 |
4.5.2 教学泛生活化 |
4.6 教学案例选择失当 |
5 涡阳县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改进策略 |
5.1 抓住内涵,内化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观念 |
5.2 合理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
5.2.1 在新课的导入合理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
5.2.2 在新课讲授中合理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
5.2.3 在巩固练习中合理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
5.3 教师要正确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
5.3.1 收集生活资料灵活使用教材 |
5.3.2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进行知识建构 |
5.4 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学 |
5.5 教师要重视数学作业生活化 |
5.6 合理运用素材 |
6 涡阳县农村小学教学生活化综合分析 |
6.1 教学案例1——《猜数游戏》 |
6.1.1 教学过程 |
6.1.2 教学分析 |
6.2 教学案例2——《面积单位》 |
6.2.1 教学过程 |
6.2.2 教学分析 |
6.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上课不能脱离实际(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指标内容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研究[D]. 刘静明.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道德教育视角下初中生和谐人格塑造研究[D]. 马乐. 大理大学, 2021(09)
- [3]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D]. 杨蕴希.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商人与革命:中共太行区商人联合会研究(1940-1947)[D]. 党志勇.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革命理念的传输与建构 ——抗战时期的山西学校教育[D]. 罗静. 山西大学, 2020(01)
- [6]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D]. 余云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7]窦桂梅语文教学案例分析[D]. 刘奕婷.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D]. 张新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实习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性评价研究[D]. 陆珺.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现状与策略研究 ——以涡阳县农村小学为例[D]. 梁萍. 洛阳师范学院,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