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reliminary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perennialmonthly mean water masses in the Bohai Sea,the Huanghai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论文文献综述)
戚劲[1](2021)在《浙江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时空分布变化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世纪中叶至今,全球近岸海域海水中的营养盐浓度与生产力均发生了明显的时空变化,不少近岸海域长期受到富营养化的影响,导致赤潮等海洋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海洋水质安全与沿海人类生产生活。研究近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并提出有效的富营养化防治手段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海洋大数据时代,近海富营养化要素实测数据的长时间积累、大面积高频次遥感卫星数据的快速增长以及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为反演大范围、长时序、高频次的近海富营养化要素分布提供了数据基础和理论方法。为了获取近海富营养化关键要素——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无机磷(DIP)、溶解硅酸盐(DSi)、化学需氧量(COD)的时空分布并且以此为基础定量分析近海富营养化状况,本文构建了融合时空特征与深度学习的近海富营养化反演与分析方法,利用浙江近岸海域2010~2018年2~11月的船舶实测数据与MODIS每日遥感反射率产品,获得了表层DIN、DIP、DSi和COD的9年近每日时空分布,结合DINEOF数据重构算法、富营养化指数(EI)法和富营养化案例,定量分析了浙江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实现了核心方法的应用、检验与探讨,本文的主要成果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1)构建了融合时空特征与深度学习的近海富营养化反演与分析方法。其中,反演模型充分利用深度神经网络优秀的拟合与计算能力以及海洋大数据的时空特征信息,克服了近海非光学活性参数反演建模中的复杂非线性与时空异质性问题,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精度高于其他对比模型,DIN与DIP的拟合精度分别达到90.5%和79.0%,泛化精度达到86.6%和75.1%,DSi的拟合精度和泛化精度分别达到了77.3%和77.0%,在反演COD时,通过将相同算法反演得到的DIN与DIP添加至模型的输入参数中,拟合精度从43.4%提高至59.2%,泛化精度从52.2%提高至64.3%;分析方法则利用DINEOF算法对高缺失时空数据的重构能力以及一系列富营养化状况量化指标,实现了反演结果中缺失时空分布的补全并定量表征了富营养化状况,通过时空分析论证了重构结果与定量分析结果的合理性。(2)获得了浙江近岸海域2010~2018年2~11月的DIN、DIP、DSi、COD表层、近每日、500米时空分布,并通过逐年趋势统计分析、逐月时空变化分析、逐日典型变化分析表明该时空分布及其变化均能够得到相关的理论、研究或公报统计数据的支持,具有可解释性与可靠性,为定量分析浙江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况的时空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提供了重要基础。(3)通过基于富营养化指数法与典型富营养化案例的时空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9年来,杭州湾入海口的富营养化状况严重,但北岸的改善程度大于南岸,象山港内湾的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但在9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温州江河入海口区域富营养化程度略优于象山港,但冬季富营养化状况严重;浙江近岸海域的赤潮高发时空位置为5~8月的嵊泗、南麂等海域,且其EI均值较低、氮磷原子比(N:P)均值较高,且多次在发现赤潮的一段时间内发现两次N:P的峰值,表明N:P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繁殖强度。(4)结合富营养化时空分析结果,为近海富营养化的防治提供了多项针对性建议,包括:加强沿海河流和排污口的监管以控制外源输入、采用生物修复工程控制氮磷浓度以净化海水、在控制营养盐富集与有机物污染的基础上加强N:P的监测与控制。此外,建议逐步推广遥感数据应用以发挥大面积、高频次监测信息的优势。本文研究为探究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提供了新的方法,为浙江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况提供了有据可依的防治建议,有望促进遥感与深度学习在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
樊杰[2](2021)在《近海水体浮游植物种群吸收特征及其反演研究》文中指出浮游植物吸收系数(phytoplankton absorption coefficients,aph)在海洋生物生产力、海洋动力学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不同浮游植物种群吸收系数的精确反演,可以加深对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了解,为进一步研究浮游植物功能多样性奠定基础。针对浮游植物色素与粒径吸收光谱,学者们已开展了一定研究,但针对我国近海区域浮游植物种群光学吸收变化特征的研究仍极具挑战性。浮游植物种群吸收可以分解为浮游植物比吸收光谱与浮游植物种群生物量,因此本研究从两个角度入手,以中国近岸海域为研究区域,结合多个航次现场实测数据,分别构建浮游植物种群比吸收光谱量化模型、种群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结合实测、垂向种群生物量,获取浮游植物种群吸收贡献空间分布和垂向种群吸收分布;结合MODIS、Sea Wi FS遥感数据制作并生成长时间序列的近海水体浮游植物种群吸收时空分布产品,探究浮游植物种群吸收的时空分布规律,并结合环境因子分析二者之间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CHEMTAX软件,将浮游植物色素浓度转化为种群生物量,结合浮游植物吸收系数,构建了浮游植物比吸收光谱量化模型。采用导数光谱法、前人研究中的种群比吸收光谱峰值特征,提取高斯中心波长信息,优化已有研究中高斯函数参数数量及位置信息,基于最小二乘法获取浮游植物种群比吸收光谱。结合实测种群生物量,重构浮游植物吸收系数以检验模型精度,结果表明,全波段决定系数R2在0.75以上,大部分波段平均绝对误差MAPE在30%以下。与已有研究中的种群比吸收光谱对比,本研究获取的比吸收光谱更接近于实验室实测得到的单一藻种归一化比吸收光谱。种群比吸收光谱的准确量化为浮游植物种群吸收分布特征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2)基于优化后的高斯函数参数,分解浮游植物吸收光谱,获取对应中心波段处高斯峰值,构建浮游植物种群生物量反演模型。探究各高斯峰值与种群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遴选相关系数最高的高斯峰值;基于多种数学函数,开展高斯峰值与种群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构建研究,并结合精度指标(决定系数R2,中值误差ME)评估各数学函数模型的种群生物量反演精度,以提出最优种群生物量反演模型。检验发现,硅藻、绿藻、青绿藻的反演精度较高,隐藻、定鞭金藻的反演精度均在可接受范围内,R2>0.6,ME<50%;蓝藻、甲藻与金藻的反演效果较差,MAPE较高,误差较大。结合实测浮游吸收系数与遥感反射率数据,探究遥感反射率波段组合与吸收系数之间的相关关系,遴选最优波段,构建吸收系数反演模型,模型精度较高。(3)结合实测浮游植物种群生物量空间插值、垂向种群生物量及MODIS、Sea Wi FS卫星数据,分别获取浮游植物种群吸收贡献空间分布、垂向种群吸收分布及23年间近海区域5个种群吸收的长时间序列时空分布图。结果显示:1)空间分布上,各种群吸收分布类似:近岸区域,种群吸收值偏高,离岸区域则出现低值。绿藻在黄海及东海中心海域吸收值要略高于硅藻,对总吸收系数的贡献更高。2)时间变化上,渤海海域多年月平均硅藻吸收变化较小,北黄海及南黄海中部区域均出现弱峰,长江口及附近海域在春、夏季出现双强峰。其余藻吸收与硅藻类似,但绿藻在北黄海及南黄海中部区域的吸收要略高于硅藻;种群吸收年际变化较为稳定。3)不同剖面区域,垂向浮游植物种群吸收均表现出明显的分层趋势,表层种群吸收高于底层,在苏北浅滩、长江口区域表层种群吸收出现高值。4)结合多种环境状态参数数据,通过相关关系分析发现,漫衰减系数(Kd(490))、盐度(SSS)对种群吸收的影响较大,海表温度(SST)在渤海沿岸区域及长江口区域对种群吸收抑制性较大,光合有效辐射(PAR)整体上对吸收的影响较小。
侯万里[3](2021)在《长江口水动力与冲淡水数值模拟》文中指出本文就国内外长江冲淡水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发现长江冲淡水的扩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导因素尚不明确,而长江口常年遭受台风灾害,关于连续的台风过境对长江冲淡水扩展和转向的影响研究较少。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FVCOM(An Unstructured Grid,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模型建立了较高分辨率的长江口水动力模型,在验证结果较好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斜压水动力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长江口海域的水位,盐度,流场等变量,能够较准确地模拟长江口海域的潮流和冲淡水扩展状况。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较高分辨率的长江口岸线和地形数据,生成了高质量的非结构三角形网格,在只加入开边界水位驱动的条件下,建立了长江口海域水动力模型,模型经过验证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与准确度。模型的潮位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小于0.1 m,模型流速大小与流向大小的误差在10%以内。然后加入风场、温度盐度等变量对冲淡水进行模拟,经过验证表明模型盐度的变化与实际基本一致,两个站点实测与模拟相关性分别为0.95和0.88。(2)长江口K1分潮和O1分潮的等振幅线分别约为0.3 m和0.18 m,M2分潮振幅可达1.5 m左右,S2分潮振幅可达0.75 m左右,等迟角线基本与岸线垂直。长江口南槽和北槽口外东部海域,潮流为顺时针旋转流,口内多以往复流为主。口内余流流速较大,崇明岛上部南侧海域、崇明岛中部北侧海域与南槽北槽入海口处余流最大。秋季口外余流比夏季口外余流稍大,且口门内进入北槽的余流向东北方向的输送明显减弱,另一部分余流沿南槽南下进入杭州湾。(3)2019年长江冲淡水核心区夏季主要向东北、西北方向延伸,秋季主要向南方向延伸,风导致了冲淡水的夏秋扩展变化。台风使长江冲淡水被异常输送,连续的台风加速了2019年长江冲淡水秋季向南扩展。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长江冲淡水的扩展机制,从而为进一步研究长江冲淡水扩展提供科学依据。
周楠[4](2021)在《舟山海域上升流时空变化及其原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升流为上涌低温海水,带来许多营养物质,对渔业资源、海洋环流和气候特征有着深远影响。舟山群岛由9个小岛组成,海域存在沿岸上升流,是我国着名的舟山渔场,吸引大批学者的关注。本文结合叶绿素a(Chl-a)浓度资料、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资料、海表面风速(Sea Surface Wind,SSW)数据和Ni(?)o3.4指数(Ni(?)o3.4 Index,INi(?)o3.4),来探讨舟山上升流区域定义问题,研究上升流的时空变化,同时分析厄尔尼诺对舟山上升流强度、范围等特征的影响程度,以及风场引起上升流时空变化的机制研究。利用2002-2011年7-8月份的叶绿素a浓度数据,分析舟山上升流区域叶绿素a浓度变化。此外,利用上升流区域与外海的海表温度差值以及对应的叶绿素a浓度分布范围,定义了上升流的边界。研究结果显示,夏季舟山海域SST比外围海域低不少,范围在29°N-31°N,122°E-123°E,中心平均温差在1.5℃。7月份的叶绿素a浓度均值达到6.6 mg/m3,且上升流区域和非上升流区域叶绿素a浓度差异大,表明上升流处于强势期。8月份的叶绿素a浓度均值达到6.4mg/m3,但各年份间的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结合叶绿素a浓度分布特征和海表温度差值数据,可定义7月份的舟山上升流边界温度阈值为0.75℃,8月份阈值为0.5℃。利用2002-2018年6、7、8月月平均SST作距平场,进行EOF分析(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analysis)。同时通过分析多年的月平均SST分布图,讨论了舟山上升流的范围,以及低温中心位置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夏季舟山6月存在上升流,7月上升流强度最为强盛,8月上升流强度减弱。舟山海域上升流低温中心存在变化。同一个月,不同年份的温差差异较大,可以看出上升流强弱存在年际变化。(2)SST距平场EOF分析,得到6月前两个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3.7%和26.5%,7月前两个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0.8%和26.5%,8月前两个方差贡献率为38.2%和34.5%,舟山上升流呈现一个2-3年的周期性变化。(3)6月舟山上升流呈长蛇状分布,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舟山群岛,其上升流中心位置大致在舟山岛和梅散列岛之间。7月上升流主要集中在舟山群岛附近,从梅散列岛沿伸到马鞍列岛,呈环状分布,上升流中心主要在马鞍列岛、嵊泗列岛、衢山岛和川湖列岛这四个海岛。8月上升流主要集中在舟山群岛附近,从梅散列岛沿伸到马鞍列岛,呈环状分布,上升流中心有两个区域。利用1995-2016年的海表温度数据和海表风速数据,计算1998和2016年海表温度距平场(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和气候夏季平均分布SST,分析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后的1998和2016年,舟山海域海表温度和海表面风速的异常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厄尔尼诺事件后的1998和2016年夏季,舟山上升流区域海表温度都呈现暖异常,相较气候态夏季平均上升流中心,温度增幅分别在0.5-0.9℃和0.75-0.8℃。厄尔尼诺事件后的1998和2016年上升流区域总体面积减少,舟山上升流减弱,说明厄尔尼诺对上升流起到增强作用。(2)1998年夏季,舟山海域南部以西南风为主,且风速最大达到4.5m/s,而北部主要以偏南风为主,风速逐渐减弱。2016年夏季,舟山海域整体以东南风为主,风速由南向北逐渐减弱。1998年在西南风作用下,上升流的范围明显大于2016年。利用舟山海域2002-2018年6-8月月平均海表面风场分布,探讨夏季舟山海域的风场分布情况,同时结合6-8月月平均海表面温度分布,分析了不同风向对舟山上升流的影响。对SSW距平场进行EOF分析,探讨了海表面风速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6月舟山群岛东南部分盛行偏南风,而舟山群岛本身及其西北部则盛行东南风。7月,舟山群岛东南部盛行偏南风,舟山群岛西北部盛行东南风,而舟山群岛本身盛行偏南风。8月,整个舟山海域都盛行东南风。夏季舟山海域复杂的风场分布,是夏季舟山上升流强度、范围变化的主要原因。(2)7月舟山群岛附近主要盛行偏南风和西南风,与6、8月相比,其上升流整体范围,以及上升流中心范围更广。西南风和偏南风利于上升流的发展,而东南风则会相对抑制上升流的发展。(3)SSW距平场EOF分析,得到6月前两个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3.96%和24.68%,7月前两个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2.9%和27.1%,8月前两个方差贡献率为45.6%和28.7%。海表面风速存在4-5年的周期性变化。
金春洁,张传松,王丽莎,石晓勇,韩秀荣,唐洪杰[5](2021)在《黄海溶解无机氮时空变化及其水团对DIN总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根据2013~2016年4个航次调查资料,研究了黄海水体中溶解无机氮(DIN)的时空变化及其总量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春、夏、秋和冬季黄海调查海域DIN平均浓度分别为(5.43±4.02),(4.47±3.16),(7.46±3.56)和(5.09±2.59)μmol/L.其中,秋季浓度最高,夏季最低;黄海调查海域各季节DIN的分布呈现近岸高、外海低的变化规律,近岸高值点多集中在长江口以北、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等处.春~秋季影响DIN分布的因素主要是陆源输入和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冬季则主要是河流输入和沉积物再悬浮作用.四季在中央海域底层还存在一个高值区(>6μmol/L),主要受黄海冷水团和黄海暖流等共同影响;通过聚类分析法对黄海四季水团进行了基本划分,调查海域主要包括5个水团:黄海混合水团、黄海冷水团、黄海暖流水、沿岸水团和黄东海混合水团,除黄海混合水团终年存在外,其他水团均为季节性存在;调查海域DIN总量四季差异不大,整体含量介于1.0×106~1.5×106t,春、夏、秋和冬季DIN总量分别约为1.2×106,1.0×106,1.5×106和1.3×106t.春季和夏季受浮游植物吸收影响,DIN总量略低,从水团对DIN总量的贡献上来看,春季以黄海暖流为主,夏季以黄海冷水团为主,秋、冬季以黄海混合水团为主.
熊天琦[6](2020)在《基于纬度分异研究近海季节性酸化及其与缺氧的耦合关系》文中研究指明海洋吸收大气中过量人为二氧化碳(CO2),引起海洋酸化,威胁钙化生物甚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在高生产力的近海海域,大量藻类和其他生源颗粒沉降后矿化分解,过度消耗跃层以下水体中的溶解氧(DO)并释放大量CO2,进一步加剧近海水体酸化。这种近海酸化现象可在数月内迅速发展形成,还会与大气CO2浓度上升产生叠加效应,造成近海水体的酸化速率及程度都高于开阔大洋,对近海海洋生物造成重大的环境胁迫。近年来中国各海区水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由群落呼吸造成的季节性脱氧酸化,但目前相关研究大多局限于单一海区或同一环流体系,不利于把握近海酸化状况的整体格局,也不足以阐明近海酸化与缺氧之间的耦合关系。因此,开展近海跨海区多体系之间的比较研究,有助于科学认识近海区域差异化的季节性酸化和缺氧现象,探明近海酸化与缺氧的关系,识别易受海洋酸化影响的敏感区域,为未来海洋酸化趋势预测及环境管理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针对高生产力近海海域经常发生缺氧-酸化这一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本研究以黄海(季节性酸化问题突出但不缺氧)和东海北部(夏季频发缺氧但酸化问题并不引入注目)两个代表性海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纬度分异进行海水碳酸盐体系调查,分析黄海与东海北部碳酸盐体系和海水酸化的时空动态格局及其主控机制;结合水文和溶解氧参数,比较这两个海区的水体年度初始状态和暖季群落呼吸过程,探讨近海季节性酸化与缺氧之间的关系;通过进一步扩大比对区域,纳入了美国大河河口和东海岸海区,分析陆源碳酸盐输入对其邻近海域酸化的影响及其最终的归趋,探究近海季节性酸化的纬度分异规律,识别易受海洋酸化负面影响的区域。本研究在黄海与东海北部共开展了7次季节性航次调查,涵盖了温暖湿润的夏季(2018年7~8月)、寒冷干燥的冬季(2017年12月~2018年1月)以及过渡期春季(2018年3~5月)和秋季(2017年10~11月和2018年10~11月)。冬春季,黄海DO、总氢离子标度pH(pHT)和文石饱和度(Ωarag)分别为291±27μmol O2 kg-1、8.06±0.05 和 1.92±0.18;东海北部 DO、pHT和Ωarag分别为 258±33μmol O2 kg-1、8.03±0.06 和 2.20±0.45。在黄海冷水团,夏季底层 DO、pHT和Ωarag分别为 248±25μmol O2 kg-1、7.97±0.05 和 1.59±0.18;秋季底层 DO、pHT和Ωarag分别为195±21 μmol O2 kg-1、7.85±0.04和1.28±0.09。在东海北部,夏季底层DO、pHT和 Ωarag 分别为 126±29μmol O2 kg-1、7.85±0.07和1.91±0.32;秋季底层 DO、pHT和 Ωarag 分别为 203±27μmol O2 kg-1、7.98±0.07和2.60±0.29。秋季在黄海冷水团底层观测到的pHT和Ωarag最低值仅为7.71和1.07,但DO仍高于150μmol O2 kg-1;夏季东海北部长江口外底层水体同时出现了缺氧(49~63μmol O2 kg-1)和酸化(pHT 7.68~7.71;Ωarag 1.28~1.39)。通过比较实测碳酸盐体系参数与大气平衡水平,本研究明确了黄海与东海北部底层水体中溶解无机碳DIC、DIC:TAlk比值以及海水酸化指标pHT和Ωarag季节变化的主控机制:冬季,海-气再平衡过程主控海水碳酸盐体系,是水体年度初始值形成的先决条件;夏季,水体跃层以下的群落呼吸作用主导底层DIC和DIC:TAlk 比值的上升和底层pHT和Ωarag的下降;秋季,受降温和风搅动的影响,水柱分层被破坏,使得海水碳酸盐体系参数又趋于大气平衡水平。黄海与东海北部都因暖季水体跃层以下群落呼吸作用出现底层水体季节性脱氧和同步的海水酸化现象。夏季长江口外东海北部底层缺氧和酸化同时出现,但黄海中部底层季节性酸化与缺氧并不相关。在暖季水体分层之前,较冷的黄海水年度初始DO值高于温暖的东海北部海水。在这两个海区,pHT年度初始值非常接近,但年度初始的DIC:TAlk比值及Ωarag值差异较大。相对于东海北部,黄海年度初始的DIC:TAlk比值较高而其年度初始的Ωarag值则较低。在纬度分异影响下黄海冬季溶解的O2和CO2都比东海北部多,这种冬季海-气再平衡主控的水体年度初始状态不同,造成了黄海季节性酸化与缺氧并不相关。近海季节性酸化还受到河流冲淡水的影响。为了厘清河流陆源碳酸盐输入对近海酸化的影响,本研究结合历史数据量化评估中国长江口、鸭绿江河口和美国密西西比河口区域水体酸化指标对河流冲淡水稀释作用的耐受程度,并添加了理想状态下的雨水稀释案例作为参考进行比较。当海水Ωarag~1.5,理想状态下的雨水(纯水)稀释案例表现为单位盐度下降对Ωarag的影响可以由DIC相对其保守线下降10μmol kg-Ⅱ而抵消。长江输送陆源碳酸盐将其河口Ωarag对纯水稀释的耐受性提高了~12%(8.75~8.86相比于10)。长江口Ωarag对河流冲淡水稀释作用的耐受程度介于美国密西西比(9.43)和南黄海北部的鸭绿江河口(6.73)之间。此外,河流Ca2+输入进一步增强了近海碳酸盐体系对酸化的缓冲作用,将上述河口区域Ωarag对冲淡水稀释的耐受性再提高5~12%。本研究还采用DIC:TAlk比值表征河口-近海碳酸盐体系的转变过程,研究陆源无机碳在近海的混合行为与归趋。基于2005~2017年长江口-东海历史调查资料,丰水期长江口外净群落生产活动可将长江DIC输出通量去除10%以上,而其TAlk输出通量则基本不受此类生物活动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驱动了河水碳酸盐体系(DIC:TAlk比值≥1)向海水碳酸盐体系(DIC:TAlk比值<0.9)的转变。在长江口外生物生产力锋面位置观测到的DIC:TAlk比值最低至0.7。此结论也进一步支持了 Redfield在1960s或更早提出的观点,即生物活动对海水组分起着调控作用。上述河口-近海碳酸盐体系的生物变造过程在密西西比、亚马逊、珠江等大河的冲淡水区域也都会发生,因而具有地球科学上的显着性。为了进一步探讨近海季节性酸化的纬度分异规律,本研究还收集了 2015年7~8月中国东海岸和同年6~7月美国东海岸的碳酸盐体系历史调查数据集,对比分析中、美东海岸夏季碳酸盐体系参数和海水酸化的纬度分布特征。中、美东海岸夏季底层DIC:TAlk比值都表现出自北向南下降的趋势,而其底层Ωarag表现出自北向南上升的趋势。海水酸化指标Ωarag与DIC:TAlk比值均呈现出紧密的负相关关系,并且该关系的区域差异较小。当海水中游离CO2增加(DIC:TAlk比值升高),更多的CO32-则会被消耗,从而导致Ωarag下降。中、美东海岸对海洋酸化的敏感性都随着纬度自北向南降低,其北部陆架海(北黄海和缅因湾)底层DIC:TAlk 比值均高达~0.96,其对应的Ωarag已逼近~1。综上所述,黄海与东海北部都因暖季水体跃层以下群落呼吸作用而发生底层季节性脱氧酸化,黄海季节性酸化问题突出但不缺氧,东海北部夏季频发缺氧却并未驱动比黄海更严重的海水酸化。黄海冬季水温比东海北部更低,在这一纬度分异影响下黄海冬季溶解的O2和CO2都比东海北部多。本研究提出这种冬季海-气再平衡主控的水体年度初始状态不同,是造成黄海季节性酸化与缺氧现象不相关的关键原因,这对今后近海缺氧-酸化耦合机制研究有较大的启发作用。本研究指出近海海水酸化指标与DIC:TAlk 比值之间存在紧密的负相关关系,显示出DIC:TAlk 比值在海洋酸化理论研究方面可能具有应用潜力。
石勇[7](2020)在《北黄海西部细颗粒物质的跨锋面输运及其沉积环境效应》文中认为锋面是重要的中尺度海洋现象,广泛分布于大洋边界流区域,它是性质(温度、盐度和密度等)差异显着的毗邻水体间的界面,对两侧物质的交换起着抑制作用,从而导致大量陆源物质被限制在近岸地区,形成了众多沿岸泥质沉积体。受潮汐、季风、洋流等因素影响,锋面并非稳定存在,尤其在天气尺度上,锋面的快速波动可为近岸物质的向外扩散创造时机;而气候态或更长尺度的气候变化,可能对近岸物质的向外扩散通量产生影响,因而物质的跨锋面物质及锋面外泥区的沉积记录是进行气候变化研究的理想场所。本研究对细颗粒物质由山东半岛近岸扩散至辽东半岛东岸的“源-汇”过程及其对于气候变化响应开展研究。研究步骤如下:(1)通过地球物理方法(浅地层剖面)揭示北黄海两个泥质沉积的空间特征;(2)通过钻孔的沉积相、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框架,定量评估各阶段不同来源物质的含量;(3)通过现代过程的环流结构、风场特征等信息,揭示细颗粒物质由山东半岛沿岸扩散至辽东半岛东岸的输运机制。由于陆架地区锋面的广泛分布,近岸物质如何突破锋面的屏障便成为物质扩散过程的关键。本研究的关键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山东半岛近岸物质向外的跨锋面输运。冬季风暴驱动的陆架沉积物再悬浮,使得冬季成为陆架物质扩散的关键时期;但此时,山东半岛周围的沿岸流与外侧的黄海暖流间存在着显着的锋面,抑制着近岸物质的向外扩散。通过对风场、海表高度及海表悬沙浓度分析发现,冬季风暴可促使黄海暖流与鲁北沿岸流显着增强,两者间锋面随之摆动并诱发了锋面波;风力持续作用下,锋面波的形变加剧直至破碎,进而促使两侧物质发生交换,这是引起山东半岛近岸高悬沙水体向外扩散的动力机制。由于东亚冬季风在北黄海地区强盛且持续时间长(以2017年成山头气象站为例,7级以上西北风的累积时长达56天),大量山东半岛物质可通过跨锋面输运的方式向外扩散,并在风力减弱后的正压作用下向北扩散,这是北黄海西部泥质沉积的重要物质来源。(2)北黄海西部泥质区物质扩散至辽东半岛东岸泥区的跨锋面输运。冬季风暴触发的黄海暖流在地形变浅的约束下,具有上升流性质。对辽东半岛沿岸海表温度分析发现,该上升流可影响到近岸浅水区域,即其可能将北黄海西部泥质区的沉积物输运至此的动力机制。地球化学示踪手段验证了以上推论,且沿岸向西,黄河来源物质的含量逐渐增高,该输运通道在浅地层剖面上得到了反映。通过地球化学指标对辽东半岛东岸泥区的物质来源进一步估算,发现黄河来源物质在辽东半岛东岸泥区的比例介于15.3%–31.2%,即通量为0.55–1.13 Mt/yr,占到由渤海海峡进入北黄海的黄海物质通量的1.38–2.82%,其在黄河入海物质中占比很小,但却能极大地影响辽东半岛沿岸泥区的物质组成。由此来看,冬季风对陆架细颗粒物质的扩散发挥着重要作用;冬季风触发的上升流应广泛分布于宽浅的中国东部陆架,只是该上升流信号容易被水体的垂向混合掩盖,而冬季风触发的上升流为细颗粒物质的向岸输运及泥质沉积的物质多源性提供了可能的动力解释。(3)陆架环流演化对细颗粒物质跨锋面扩散的影响。沉积记录揭示,最大海平面以来,黄海暖流出现的显着的强弱变化,而这些变化与扩散至辽东半岛的黄河物质通量变化具有同步性。结合现代过程中陆架环流演化对锋面位置及强度的影响,本研究提出了陆架环流演化对北黄海物质跨锋面输运强度影响的模式。对于山东半岛东北侧地区,沿岸流与黄海暖流反向,黄海暖流的增强将挤压沿岸水体,流幅的缩减将增强沿岸流,从而有利于冬季风暴触发近岸物质的向外扩散;辽东半岛一侧的沿岸流与黄海暖流近于同向,黄海暖流的增强将抑制沿岸流的流幅和流速,进而有利于该区的物质沉降。除了长时间尺度的沉积学意义外,近岸物质的向外扩散可为外部海域的生态系统提供营养物质,因而物质跨锋面输运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宋星林[8](2020)在《吕宋海峡水动力过程及其对黑潮入侵路径变化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吕宋海峡是连通南海与西太平洋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黑潮运动路径中一个主要的出口,其对南海与太平洋之间的水量、热盐、动量和能量交换都具有显着影响。探究此处水动力特征对海洋生态、船舶运输以及军事活动等社会和经济活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区域海洋数值模式(ROMS)建立了南海三维海洋环流数值模型,基于2006~2018年逐日平均的数值模拟结果,探究了吕宋海峡附近黑潮入侵南海的方式、海洋锋的分布特征以及海峡内部水交换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黑潮不同的入侵方式对该处水体通量及海洋锋分布的影响。基于客观指标对黑潮通过吕宋海峡入侵南海的路径进行诊断,结果表明:黑潮入侵南海路径主分为三类:流套、跨越、分支,其中主要以分支路径为主,依次为跨越和流套形式。在季节变化上,夏季以跨越路径为主,其它季节则以分支路径为主。黑潮三种路径变化主要与季风、地形以及ENSO因素有关。其中季风及地形因素主要控制黑潮路径的季节变化,ENSO对黑潮路径的年变化具有调制作用。以吕宋海峡120.75°E断面为研究对象,对断面处纬向流及水体通量垂向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断面处纬向流呈现明显的多核结构,流态分布随季节变化较小,而流速受季节影响较大。断面水体通量存在明显的季节、月际变化;其垂向结构在年平均、春季、秋季和冬季时都呈现“三明治”结构,而在夏半年(5~9月)呈现“四层”结构,且各层厚度也随时间发生变化。采用canny边缘诊断方法对吕宋海峡附近海表面温度(SST)锋面进行诊断,结果表明:吕宋海峡大部分区域全年都有形成海洋锋的可能,海洋锋季节变化明显。太阳辐射、地形、黑潮入侵以及季风是该区域海洋锋生消的主要因素。综合海洋锋各项参数来看,秋季海洋锋最弱,是锋面形成期,而冬季是成熟期,春、夏季是过渡时期。最后利用逐日数据对黑潮不同路径出现时刻进行筛选,统计不同路径下吕宋海峡的平均水体通量结构及海洋锋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黑潮流套路径发生时具有最大的纬向流速,分支路径发生时净水体通量达到最大。黑潮跨越路径发生时吕宋海峡水体通量的垂向结构出现与夏季类似的“四层”结构。黑潮对吕宋海峡水体通量的影响范围仅在表层(538m)以浅范围。黑潮不同路径对黑潮入侵锋的生消有很大联系,黑潮分支路径下海洋锋最强,流套路径时最弱。
赵娜[9](2020)在《基于黄渤海海域的叶绿素A浓度时空特征监测》文中认为良好的海水资源是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导致有害藻类的频繁爆发,叶绿素a可作为定量分析海洋藻类等浮游植物生长情况的重要指标。它与海表温度、海表风场、海浪场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探究叶绿素a浓度和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及响应关系,利用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预测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趋势,对监测有害水华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2003-2017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Aqua的卫星遥感数据,对黄渤海海域长时间的叶绿素a浓度序列的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渤海海域叶绿素a浓度在空间上存在从近海岸海域向深水海盆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从年际变化上看,黄渤海海域叶绿素a浓度在整体上呈现增长速率降低的上升趋势,但是有些区域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黄渤海海域叶绿素a浓度还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和季节性变化,在7月达到最低2.41mg·m-3,4月出现最高3.43mg·m-3。此外,还发现莱州湾海域叶绿素a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9月。通过赫斯特指数(H>0.5)发现叶绿素a浓度还存在长记忆性。黄渤海海域叶绿素a浓度的时空变化受到海表温度、海表风场和海浪场时空变化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黄渤海海域的海表温度、海表风场和海浪场都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变化。夏季,黄渤海海域盛行偏南风,温度较高且整个海域的温度相差比较小,且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冬季盛行偏北风,温度比较低,整个海域从南到北温度逐渐降低且存在明显的温差分区,海浪比较大。春、秋季节处于海表风场风速和风向转变的季节,风向比较混乱且稳定性比较差。黄渤海海域海表风场的风速和风向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年内周期波动。黄渤海海域每个季节的波浪场与风场变化基本一致。通过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分析环境因子(海表温度、风速、海浪高度和海浪方向)对叶绿素a浓度变化影响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叶绿素a浓度与海表温度、风速、海浪高度和海浪方向之间存在显着的非线性相关性。这些环境因子对叶绿素a浓度变化的解释率为47.9%,对叶绿素a浓度变化有显着影响。与风速,海浪高度和海浪方向相比,海表温度可以更好地解释黄渤海海域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此外,风向和人类活动的增加(例如“调水调沙”工程、河水排放)在改变黄渤海海域的叶绿素a浓度分布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叶绿素a浓度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时间依赖性,且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变化和长记忆性变化,LSTM能够很好的处理这种时间序列。本文基于黄渤海海域叶绿素a浓度时间序的列分析,建立LSTM网络模型和基于LSTM变形的GRU(Gated Recurrent Unit Network)网络模型,描述我国黄渤海海域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通过建立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模型、LSTM网络模型和GRU网络模型对叶绿素a浓度进行预测,对比发现RNN模型的精度要明显低于LSTM网络模型和GRU网络模型,但是运行时间最少。LSTM网络模型和GRU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相差不大,但GRU网络模型运行时间更短。LSTM和GRU模型的预测精度都会随着预测天数的不断增加而逐渐降低。
何源首[10](2020)在《台湾东北陆坡逆流与黑潮跨陆坡入侵东海陆架的研究》文中指出台湾东北附近海域是黑潮与东海陆架水体进行水交换最活跃和最关键的海区,同时也是东海陆架上多支黑潮分支流的生成源地。台湾东北黑潮跨陆坡入侵东海陆架的黑潮水体对东海的海洋环流结构、营养盐输入、海洋生物资源以及近海赤潮灾害等海洋环境的诸多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台湾东北附近海域的流场结构和变化规律对理解和预测东海海洋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伴随黑潮在台湾东北显着入侵东海陆架的过程,台湾东北附近海域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海洋现象,这些伴生海洋现象的生消及其多尺度时空变化使得台湾东北附近海域的流场结构十分复杂多变。本论文针对台湾东北黑潮入侵东海陆架的流场结构、入侵流态及其变化规律等难点,集中开展了对台湾东北陆坡逆流这一关键海洋现象的深入研究,主要探讨了陆坡逆流的多尺度时空变化特征,陆坡逆流与台湾东北黑潮跨陆坡入侵陆架的关系及相关动力机制等科学问题,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本文利用台湾东北陆坡逆流的历史流速观测数据、近期的ADCP连续观测数据,并结合卫星高度计数据和HYCOM分析数据等多种海洋数据资料分析总结了台湾东北陆坡逆流的时空变化特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台湾东北陆坡逆流为局地次表层的流速结构。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观测站点处记录的逆流核心深度约为200-400 m,沿陆坡西南向的平均最大流速为19.0 cm/s,全矢量平均最大流速为24.2 cm/s。此外,台湾东北陆坡逆流还存在显着的季节、季节内和短期变化特征。(2)基于对台湾东北局地流场结构,特别是陆坡逆流时空特征的认识和总结,本文明确提出台湾东北陆坡逆流在棉花峡谷附近存在显着西向入侵东海陆架的现象。利用HYCOM数据资料粗略估算的陆坡逆流在棉花峡谷通道的次表层西向入侵东海陆架的水体输运量约为0.52 Sv。本文还利用区域海洋数值模式对台湾东北陆坡逆流及其在棉花峡谷附近显着西向入侵陆架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引入地形β螺旋理论合理地解释了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3)揭示并阐述了台湾东北陆坡逆流的垂直迁移与台湾东北黑潮跨陆坡入侵东海陆架变化之间的线性关系及两者紧密关联的动力机制。陆坡逆流增强(减弱)并抬升(下沉)则黑潮在台湾东北跨西部陆坡入侵陆架的强度减弱(增强),而跨东部陆坡入侵陆架的强度增强(减弱)。台湾东北陆坡逆流的垂直迁移主要反映了台湾东北西部陆坡附近水体层结的起伏变化,而陆坡附近水体层结的变化则决定了台湾东北陆坡附近跨陆坡方向位势涡度梯度强弱的变化,进而导致台湾东北黑潮跨陆坡入侵东海陆架的强度发生相应变化。(4)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并结合台湾东北陆坡逆流和黑潮入侵陆架的时空变化特征给出了台湾东北附近局地海域黑潮跨陆坡入侵东海陆架的三条主要路径示意图。该示意图充分考虑了台湾东北次表层全年存在的陆坡逆流,通过台湾东北陆坡逆流可以将台湾东北三维流场结构及其多尺度变化特征联系起来,为理解台湾东北流场的时空变化特征提供新的视角和观点。本论文针对台湾东北次表层陆坡逆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为理解台湾东北局地三维流场结构、台湾东北黑潮入侵东海陆架的方式及其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点,有助于将来进一步了解东海陆架上黑潮分支流在其源地的产生过程、并理解它们发生变化的原因。相关研究结果也可为将来台湾东北黑潮入侵东海陆架流态变异的研究以及东海海洋环境变化的可预报性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Preliminary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perennialmonthly mean water masses in the Bohai Sea,the Huanghai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reliminary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perennialmonthly mean water masses in the Bohai Sea,the Huanghai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时空分布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缩写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研究 |
1.2.2 近岸海域富营养要素遥感反演研究 |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域 |
1.6 论文组织与章节安排 |
2 融合时空特征与深度学习的近海富营养化反演与分析方法 |
2.1 海洋时空大数据获取与处理 |
2.1.1 海洋实测数据批量入库与提取 |
2.1.2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遥感大数据获取 |
2.1.3 遥感大数据与海洋实测数据匹配 |
2.2 融合时空特征的深度信念网络遥感反演算法 |
2.2.1 深度信念网络 |
2.2.2 融合时空特征的深度信念网络遥感反演算法 |
2.3 近海富营养化状况分析方法 |
2.3.1 时空分布重构算法 |
2.3.2 富营养化状况定量计算 |
2.3.3 基于富营养化案例的富营养化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浙江近岸海域营养盐反演、重构与分析 |
3.1 实验设计与实现 |
3.2 模型精度指标对比 |
3.3 反演与重构结果时空分析 |
3.3.1 DIN反演与重构结果时空分析 |
3.3.2 DIP反演与重构结果时空分析 |
3.3.3 DSi反演与重构结果时空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浙江近岸海域化学需氧量反演、重构与分析 |
4.1 实验设计与实现 |
4.2 模型精度指标对比 |
4.3 COD反演与重构结果时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浙江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况综合分析 |
5.1 富营养化关键要素变化趋势分析 |
5.2 重点海域富营养化指数时空变化分析 |
5.3 富营养化与赤潮时空分析 |
5.3.1 赤潮时空分布 |
5.3.2 富营养化与赤潮统计分析 |
5.3.3 赤潮案例时空分析 |
5.4 浙江近岸海域富营养化防治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近海水体浮游植物种群吸收特征及其反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浮游植物比吸收系数研究进展 |
浮游植物种群生物量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研究目标 |
研究内容 |
技术路线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数据获取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浮游植物现场实测数据 |
卫星遥感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打包效应 |
导数光谱法 |
2.4 精度评价指标 |
第三章 浮游植物种群比吸收系数量化模型 |
3.1 浮游植物种群生物量分布特征 |
3.2 浮游植物种群比吸收系数量化模型构建 |
3.3 浮游植物种群比吸收系数精度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浮游植物种群生物量反演模型 |
4.1 浮游植物吸收系数反演模型构建 |
4.2 浮游植物种群生物量反演模型构建 |
4.3 浮游植物种群生物量反演模型卫星适用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浮游植物种群吸收分布 |
5.1 基于实测种群生物量空间插值的浮游植物种群吸收贡献分布 |
5.2 基于垂向种群生物量的浮游植物种群吸收分布 |
5.3 基于卫星数据的浮游植物种群吸收分布 |
5.3.1 浮游植物种群吸收空间分布特征 |
5.3.2 浮游植物种群吸收时间分布特征 |
5.4 浮游植物种群吸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长江口水动力与冲淡水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长江口水动力研究进展 |
1.2.2 长江冲淡水的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数值模式的应用 |
1.3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模型简介 |
2.1 长江口地理位置 |
2.2 长江口水文特征 |
2.3 FVCOM模型介绍 |
2.3.1 控制方程 |
2.3.2 非结构网格设计 |
2.3.3 干湿网格处理 |
2.3.4 边界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江口数值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3.1 模型的计算区域与网格剖分 |
3.2 模型的边界设置与数据获取 |
3.2.1 地形与水深 |
3.2.2 开边界水位数据 |
3.2.3 长江径流数据 |
3.2.4 风场数据 |
3.2.5 热通量数据 |
3.2.6 初始场数据 |
3.3 模型验证 |
3.3.1 潮位验证 |
3.3.2 潮流验证 |
3.3.3 盐度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江口水动力过程及特征 |
4.1 潮汐特征 |
4.2 流场特征 |
4.3 余流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江冲淡水扩展特征 |
5.1 长江口海域风场特征 |
5.2 长江冲淡水的扩展变化 |
5.3 台风天气下冲淡水的扩展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与成果 |
(4)舟山海域上升流时空变化及其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上升流水文特征研究 |
1.1.2 上升流流场特征研究 |
1.1.3 上升流形成机制研究 |
1.1.4 厄尔尼诺事件对上升流的影响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数据处理及方法 |
2.1 数据 |
2.1.1 叶绿素a浓度数据 |
2.1.2 海表面温度数据 |
2.1.3 海表面风场数据 |
2.1.4 Ni(?)o3.4 指数数据 |
2.2 方法 |
2.2.2 海表面温度数据处理 |
2.2.3 海表面风场数据处理 |
2.2.4 叶绿素a浓度数据处理 |
2.2.5 EOF分析 |
第三章 舟山上升流区域定义研究 |
3.1 舟山海域的水文特征 |
3.2 舟山上升流海域夏季叶绿素a浓度变化 |
3.3 舟山上升流边界阈值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舟山上升流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4.1 舟山上升流的季节性变化 |
4.2 舟山上升流的年际变化 |
4.3 舟山上升流范围、低温中心位置变化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厄尔尼诺对舟山上升流的影响 |
5.1 全球超强厄尔尼诺事件(1995-1998、2015-2016 年) |
5.1.1 舟山海域上升流中心温度变化 |
5.1.2 厄尔尼诺事件后的1998和2016 年舟山上升流的海表面温度异常 |
5.1.3 舟山上升流风场异常变化 |
5.2 2009 年厄尔尼诺年与2008、2010 非厄尔尼诺年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风场引起舟山上升流时空变化的机制研究 |
6.1 夏季风场分布情况 |
6.2 夏季复杂风场对上升流的影响 |
6.3 海表面风速的时空变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黄海溶解无机氮时空变化及其水团对DIN总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及分析方法 |
1.1 研究区域和站位 |
1.2 采样及分析方法 |
1.2.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1.2.2 聚类参数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黄海DIN分布特征及组成 |
2.1.1 黄海DIN分布特征 |
2.1.2 黄海DIN形态组成 |
2.2 黄海DIN的年际变化 |
2.3 水团对DIN含量的贡献分析 |
3 结论 |
(6)基于纬度分异研究近海季节性酸化及其与缺氧的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海水碳酸盐体系及其表征参数 |
1.2 全球海洋碳酸盐体系和海洋酸化 |
1.3 近海水体酸化研究进展 |
1.3.1 近海酸化的主要调控机制 |
1.3.2 中国近海水体酸化 |
1.3.3 近海季节性酸化与缺氧的耦合关系 |
1.4 研究内容、目标及意义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调查航次设计 |
2.3 样品采集和测定方法 |
2.4 碳酸盐体系参数的互算方法和数据质量检验 |
2.5 历史数据集来源 |
第三章 黄海与东海北部碳酸盐体系与海水酸化的时空变化特征 |
3.1 水文条件 |
3.2 溶解氧和碳酸盐体系参数 |
3.2.1 溶解氧 |
3.2.2 总碱度(TAk) |
3.2.3 DIC和DIC:TAlk比值 |
3.3 pH_T和Ω_(arag)的季节变化 |
3.4 Ω_(arag)与DIC和DIC:TAlk比值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海与东海北部季节性脱氧和酸化过程的比较 |
4.1 黄海与东海北部底层碳酸盐体系参数季节变化的主控过程 |
4.1.1 冬季海-气再平衡过程 |
4.1.2 夏季水体跃层以下的呼吸作用 |
4.1.3 秋季水体层化崩塌及水柱混合过程 |
4.2 黄海与东海北部底层水体中不同的DO消耗和CO_2酸化过程 |
4.2.1 冬季海-气再平衡是水体年度初始值形成的先决条件 |
4.2.2 不同的呼吸速率和呼吸作用产物累积时间 |
4.2.3 底层水体脱氧和酸化过程 |
4.3 近海季节性酸化与缺氧的耦合关系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美近海碳酸盐体系和海水酸化的比较 |
5.1 中美大河输送陆源碳酸盐对近海酸化缓冲作用的比较 |
5.1.1 长江输出陆源碳酸盐对近海酸化的缓冲作用 |
5.1.2 长江口、鸭绿江河口与密西西比河口的比较 |
5.1.3 河口-近海碳酸盐体系转变过程及陆源无机碳归趋讨论 |
5.2 中美东海岸碳酸盐体系和海水酸化的比较 |
5.2.1 水文参数纬度分布特征 |
5.2.2 碳酸盐体系和海水酸化指标的纬度分布特征 |
5.3 近海酸化的纬度分异规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及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北黄海西部细颗粒物质的跨锋面输运及其沉积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中国东部陆架区泥质沉积的形成与演化 |
1.2.2 中国东部陆架区东亚季风的反演 |
1.2.3 中国东部陆架锋面及其沉积和生态效应 |
1.2.4 中国东部陆架物质的跨锋面输运 |
1.3 待解决的问题 |
1.4 本文的工作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风场 |
2.3 潮汐 |
2.4 环流 |
2.5 底质类型 |
2.6 泥质沉积的物质来源 |
3 材料与方法 |
3.1 野外工作 |
3.2 室内工作 |
3.2.1 粒度测试 |
3.2.2 AMS~(14)C测年 |
3.2.3 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3.3 端元含量计算 |
3.4 遥感数据分析 |
3.4.1 海平面高度 |
3.4.2 海表温度及锋面计算 |
3.4.3 海表悬沙浓度 |
4 北黄海西部泥区与辽东半岛东岸泥区泥区地层结构的空间特征及联系 |
4.1 沉积相及地层年代 |
4.2 柱状样粒度组成的垂向变化 |
4.3 浅地层剖面的空间结构 |
4.3.1 北黄海西部泥质沉积 |
4.3.2 辽东半岛东岸泥质沉积 |
4.4 北黄海泥质沉积间的联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北黄海西部与辽东半岛东岸泥区的物源辨析 |
5.1 泥质沉积的粒度特征 |
5.2 泥质区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 平面分布特征 |
5.2.2 垂向分布特征 |
5.3 讨论 |
5.3.1 泥质区的物源辨析 |
5.3.2 泥质区不同来源沉积物的分布 |
5.4 本章小结 |
6 细颗粒沉积物由山东半岛北岸扩散至辽东半岛东岸的关键过程:跨锋面输运 |
6.1 冬季风暴在北黄海的特征 |
6.2 海平面异常对冬季风暴的响应 |
6.3 水体特征参数分布对水团流动的响应 |
6.3.1 水体特征参数的空间分布 |
6.3.2 海表温度的季节变化 |
6.4 讨论 |
6.4.1 山东半岛北岸沉积物跨锋面离岸输运 |
6.4.2 辽东半岛东岸沉积物跨锋面向岸输运 |
6.4.3 辽东半岛东岸泥区沉积物跨锋面输运通量估算 |
6.5 本章小结 |
7 跨锋面强度变化的沉积环境效应 |
7.1 泥质区沉积环境演化及其沉积记录 |
7.1.1 泥质区沉积速率的变化 |
7.1.2 物质来源的阶段性变化 |
7.1.3 沉积环境演化记录 |
7.2 全新世以来黄海暖流及东亚冬季风的演化 |
7.3 物质跨锋面输运的沉积环境效应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博士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 |
(8)吕宋海峡水动力过程及其对黑潮入侵路径变化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黑潮入侵南海路径研究 |
1.2.2 吕宋海峡水体通量研究 |
1.2.3 海洋锋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组织结构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模型设置及资料、方法介绍 |
2.1 ROMS模式介绍 |
2.1.1 运动方程组 |
2.1.2 垂向表底边界条件 |
2.1.3 水平边界条件 |
2.1.4 垂向S-坐标系统 |
2.1.5 湍封闭模型 |
2.2 ROMS模型配置及数据介绍 |
2.2.1 模拟区域及网格 |
2.2.2 模型地形 |
2.2.3 初始条件 |
2.2.4 边界条件 |
2.2.5 表面强迫条件 |
2.2.6 运行策略 |
2.3 模型验证 |
2.4 方法介绍 |
2.4.1 黑潮入侵路径诊断方法 |
2.4.2 吕宋海峡水体通量计算方法 |
2.4.3 锋面诊断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黑潮入侵南海路径特征分析 |
3.1 黑潮入侵南海路径的筛选 |
3.1.1 LSTI断面位置选取 |
3.1.2 KLI筛选标准选取 |
3.2 黑潮入侵南海路径的统计分析 |
3.2.1 黑潮入侵南海路径多年平均结果 |
3.2.2 黑潮入侵南海路径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吕宋海峡水体通量时空变化特征 |
4.1 纬向流速特征 |
4.1.1 多年纬向流速特征 |
4.1.2 纬向流速分布的季节特征 |
4.2 水体通量垂向结构变化 |
4.2.1 多年平均垂向变化 |
4.2.2 季节及月平均的垂向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吕宋海峡附近海洋锋分析 |
5.1 海洋锋出现频率分析 |
5.2 海洋锋的诊断及其季节变化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黑潮路径对吕宋海峡水体通量及海洋锋的影响 |
6.1 黑潮路径对吕宋海峡水体通量的影响 |
6.2 黑潮路径对吕宋海峡附近海洋锋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9)基于黄渤海海域的叶绿素A浓度时空特征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黄渤海海域叶绿素浓度时空变化分布 |
2.1 研究区的概况 |
2.1.1 地理条件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水文特征 |
2.2 数据和方法 |
2.2.1 数据 |
2.2.2 滑动平均滤波 |
2.3 黄渤海海域叶绿素a浓度的时空变化分布 |
2.3.1 叶绿素a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和空间分布 |
2.3.2 不同区域的叶绿素a浓度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因子的变化及其与叶绿素的响应关系 |
3.1 数据和方法 |
3.1.1 数据 |
3.1.2 方法 |
3.2 影响因子的时空分布 |
3.3 影响因子对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叶绿素a浓度的预测 |
4.1 长记忆性 |
4.2 方法 |
4.2.1 RNN |
4.2.2 LSTM和GRU神经网络 |
4.3 基于LSTM和GRU的黄渤海海域的叶绿素a浓度的验证分析 |
4.3.1 数据预处理 |
4.3.2 预测模型的建立 |
4.4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台湾东北陆坡逆流与黑潮跨陆坡入侵东海陆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台湾东北黑潮入侵东海陆架研究综述 |
1.2.1 台湾东北黑潮入侵东海陆架的特征 |
1.2.2 台湾东北黑潮入侵东海陆架的动力机制 |
1.2.3 台湾东北黑潮入侵强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
1.3 台湾东北陆坡逆流研究综述 |
1.3.1 台湾东北陆坡逆流的特征 |
1.3.2 台湾东北陆坡逆流的产生、维持及变化机制 |
1.4 论文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和主要工作 |
第2章 数据、模式和方法介绍 |
2.1 数据 |
2.1.1 台湾东北现场流速观测数据 |
2.1.2 卫星高度计数据 |
2.1.3 海表漂流浮标数据 |
2.1.4 国际海洋-大气数据集 |
2.1.5 世界海洋资料集 |
2.1.6 美国海军混合坐标海洋模式分析及再分析数据 |
2.2 数值模式介绍 |
2.2.1 控制方程 |
2.2.2 坐标系统 |
2.2.3 垂向混合参数化方案 |
2.2.4 模式设置 |
2.3 线性回归分析 |
2.4 功率谱分析 |
2.5 地形β螺旋理论 |
第3章 台湾东北陆坡逆流的时空特征 |
3.1 前言 |
3.2 台湾东北陆坡逆流的空间特征 |
3.2.1 水平结构 |
3.2.2 垂直结构 |
3.2.3 逆流在棉花峡谷处的显着入侵 |
3.3 台湾东北陆坡逆流的时间变化特征 |
3.3.1 短期变化 |
3.3.2 季节内变化 |
3.3.3 季节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陆坡逆流的垂直迁移与台湾东北黑潮入侵 |
4.1 前言 |
4.2 陆坡逆流多参数的线性回归分析 |
4.3 陆坡逆流的抬升期与下沉期 |
4.4 陆坡逆流与黑潮跨陆坡入侵关联的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常用名词中英文及缩写对照 |
附录2 相关程度参照表 |
附录3 东海黑潮水团的分类 |
附录4 黑潮流轴位置的计算方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Preliminary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perennialmonthly mean water masses in the Bohai Sea,the Huanghai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时空分布变化研究[D]. 戚劲. 浙江大学, 2021
- [2]近海水体浮游植物种群吸收特征及其反演研究[D]. 樊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3]长江口水动力与冲淡水数值模拟[D]. 侯万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舟山海域上升流时空变化及其原因研究[D]. 周楠.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5]黄海溶解无机氮时空变化及其水团对DIN总量的影响[J]. 金春洁,张传松,王丽莎,石晓勇,韩秀荣,唐洪杰. 中国环境科学, 2021(04)
- [6]基于纬度分异研究近海季节性酸化及其与缺氧的耦合关系[D]. 熊天琦. 山东大学, 2020(04)
- [7]北黄海西部细颗粒物质的跨锋面输运及其沉积环境效应[D]. 石勇. 南京大学, 2020
- [8]吕宋海峡水动力过程及其对黑潮入侵路径变化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 宋星林.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2020(03)
- [9]基于黄渤海海域的叶绿素A浓度时空特征监测[D]. 赵娜. 青岛大学, 2020(01)
- [10]台湾东北陆坡逆流与黑潮跨陆坡入侵东海陆架的研究[D]. 何源首.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