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合学工劳动改革物理教学的一点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张正严[1](2014)在《中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演变研究(1949-2011)》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中学课程方案(教学计划)为切入点来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的演变。从学理上讲,它能深化人们对科学与教育互动关系的认识;以实践来说,它能为我国新时期中学物理课程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借鉴。本文首先对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研究;其次,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价值取向和政策制定四个专题对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演变作具体分析;最后,则是在总结归纳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演变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探求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的发展方略。全文分七章展开,主体部分是第二章至第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是阐述研究的问题和意义,研究材料和研究思路,以及相关学术史和核心概念。第二章,通过对我国历次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出台背景、政策影响的历史研究,梳理出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发展的大致脉络,并总结出它内在的政策变迁动力机制。研究表明: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经历了一个“从民国过渡——学习苏联——自主探索——拨乱反正——义务教育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从简单的政治形势推动走向“外在制度内生化”。第三章,主要关注了课程设置的两个焦点:课时和选修课。首先,对中学物理课时的演变做了统计研究。研究表明:初中物理课时变化不大,高中物理课时则经历了一个从不断上升到不断下降的过程。学科课程设置变化是影响物理课时变化最主要的因素。80年代以来,规定课时在实际执行中存在政策失灵现象。其次,采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分析了高中物理选修课程制度的出现和发展。研究表明:由于“应试教育”体制、课程集权管理模式和学科本位教学模式的存在,我国中学物理选修课制度的实施和发展存在路径依赖现象。第四章,对课程内容的演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首先,在借鉴Fensham和魏冰等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上,建构了一个用来分析我国物理课程“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取向的框架,并以此对我国历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做了定性分析研究。研究表明:1986年后,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推行和国际上“科学为大众”理科课程理念的影响,“大众教育”价值取向逐渐被政策制定者所重视。其次,我们以高中物理为例,对我国中学物理课程具体内容的发展变化情况做了定量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中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选择一直注重核心概念和规律;非核心的物理知识和伴随含义的选择纳入则有很强的时代性。从1950年到2003年,课程在广度和难度上都呈下降趋势,“大众教育”的课程取向逐渐在课程内容具体要求中得到落实。第五章,从“学科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三个维度,对我国历次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建议”的价值取向做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探讨中学物理课程政策的价值取向。研究表明:1986年以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在中学物理课程政策中逐渐凸显出来。2000年以后,中学物理课程政策呈现出“学科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三种价值取向有机融合的状态。第六章,研究了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制定的变迁历史。研究表明:1978年之前,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的制定人员结构比较单一。1978年之后,参与政策制定的人员结构不断多元化,制定模式也逐渐走向公众制定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科学家分别以审定者、顾问、制定者的角色身份间接或直接参与了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的制定。第七章,在前面几章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的特征,指出范式转型是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演变的内在脉络。进一步,基于对历史的反思,提出“基于证据”制定政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制定的战略选择。
徐雯[2](2020)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针对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于2018年正式提出,至今已经历了两年的时间。然而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仍是重要的研究课题。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概念教学。因此,在概念教学中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立足于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已有的核心素养、物理概念教学相关研究,通过提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模型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新颖、专业的教学参考,使核心素养在未来的物理概念教学活动中更好地落实。为了使研究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笔者运用文献法来了解前人对于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思路与进程,并通过查阅大量教育心理学、物理概念教学、教学设计书籍,寻找能够支撑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依据新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详细地分析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并通过论述物理概念教学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说明物理概念教学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笔者首先将高中物理概念按照其形成的科学方法划分为三类:通过运用观察与科学思维方法建立的物理概念、通过运用探究性实验与科学思维方法建立的物理概念、通过规律探讨与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建立的物理概念。其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分别围绕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十个环节提出了三类物理概念的教学设计模型,并且配有教学设计案例进行解释说明。再次,简要说明促进学生认知整合的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最后,笔者对现阶段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根据所构建的教学设计模型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法,使所构建的教学设计模型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
马建军[3](2017)在《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研究 ——基于微课开发案例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继舒尔曼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CK)之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逐渐成为教师知识的一个核心要素,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有效地促进教师TPACK的发展,逐渐成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教师知识体系的建构,也关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更进一步说,甚至关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前景和未来。本研究以微课开发项目为基础,旨在探究参与到活动中的师范生的TPACK发展。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探究参与微课开发的师范生的TPACK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微课开发从哪些方面促使了这些变化的产生,影响参与者TPACK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研究对象是研究者以招募的方式从所在师范大学里物理教育专业中产生的八名大二师范生。他们每人都经历了二轮个人访谈和四轮微课开发循环,涉及微课的设计、制作、点评、修改和提交等环节。研究者通过访谈、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研究资料,利用Nvivo 11.0质性资料分析软件进行资料编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学科知识教学的微课开发项目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师范生在课堂教学中整合技术运用的思想意识和知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他们对于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之间密切联系的理解,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TPACK水平的发展。本研究共包括四个主要部分,包括:导论和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历程和主要研究发现;研究结论和反思。首先,本研究对国内外TPACK研究、微课开发的理论和实践等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梳理出相关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并对选题的缘由、主要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等进行了阐述。其次,在案例研究设计及实施策略的部分,我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资料收集手段,着重描述了本研究的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案。研究历程和研究主要发现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详细描述了案例研究方案的整合实施过程细节,并采用TPACK框架对研究发现进行分类呈现。最后,在研究资料呈现和分析的基础上,验证了研究假设一假设四,对竞争性研究假设予以反证,从而得出本研究的四个研究结论和一个总结论,并验证了研究结论的效度和信度。同时,研究者也对整个研究活动进行对了深入的反思,提出了几点启示和建议。本研究在理论层面上,进一步验证和丰富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理论框架,使其具备了师范生、微课开发等这些血和肉的融入;在实践层面上,为师范生乃至在职教师的课堂技术整合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基于微课开发的路径。
肖括[4](2020)在《体现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适应21世纪全球范围内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基础教育通过实践摸索、经验总结,教育趋势正在从知识本位时代转向核心素养时代。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何通过物理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如何通过物理课程将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学生的终身发展中,成为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蓝图,可以对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流程作系统有效的规划,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得以落地的有力保障。本文基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各个方面的培养,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设计能够体现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案例,力求通过教学设计案例的研究为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提供参考素材。首先,通过对核心素养提出背景阐述和对当前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存在不足的分析,明确了教学设计体现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并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梳理出与物理核心素养、物理教学设计有关的研究现状。其次,基于对物理核心素养和物理教学设计内涵的理解,分析了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具体环节设计策略,其中对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分析说明都是在物理核心素养的背景要求下进行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物理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培养策略,分别是注重学生已有物理观念转化、重视情景化教学;创设模型建构真实情境、课堂教学逻辑思维化;挖掘学生提出科学问题潜力、重视批判性思维培养;注重物理学史引入、加强学科知识与科技生活联系。再次,分析了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各部分在物理核心素养各维度中的具体体现,分别选取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各维度对应的典型课节,综合教学理论和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教学设计。最后基于一线教师对教学设计效果的初步分析和研究总结,为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更好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本文将核心素养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相结合,提出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与培养策略,并针对典型课节撰写了相应的教学设计案例,使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于高中物理教学之中,使物理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能够很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为一线物理教师和相关研究者提供了可参考的案例。
徐海娇[5](2017)在《危机与重构:劳动教育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着由社会转型而生的一系列挑战,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劳动教育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却是一个容易受到忽视的问题。2015年8月3日,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的出台一方面折射出党和政府对于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另一方面也映射出劳动在教育场域中被弱化、软化及淡化的窘境。沉寂许久的劳动教育再度被人提起,重提劳动教育,有它新的历史文化背景语境,有它被充实了的新的内涵,有它新的现实针对性,当然也有它新的混乱和不足。价值是劳动教育的“生命之维”,探讨劳动教育价值是劳动教育摆脱自身发展困境的出路之一,是提升理论研究自觉意识的一种努力,是对新时期新语境的一种主动回应。本文由导言、正文(五章)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导论主要从研究起源、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等方面做了简要陈述。第一章,理论视域:劳动及其教育向度。一方面,如何理解“劳动”概念,是探讨劳动教育的首要问题,本章首先从词源学、概念辨析对“劳动”进行形而上的省思与叩问,试图从本体论视角划定劳动教育的理论视域。另一方面,从劳动教育的概念阐释、体系及其特点揭示劳动教育的理论范畴,有助于从根本上澄清对劳动教育的各种误解,提升劳动教育的研究深度,延展劳动教育的研究空间,扩展劳动教育的研究视野。第二章,历史剪影: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轨迹。劳动教育本身并非一成不变的,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的缩影,是时代精神的集中展现。为实现各阶段劳动教育的目的,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劳动教育政策,而不同时期劳动教育的实施又折射出这一时期劳动教育价值重心。为直观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轨迹,本研究采用传统的对历史进程进行时序划分方法。劳动教育在雏形建立时期凸显“体能”、全面探索时期侧重“生产”、十年文革时期变成“工具”、恢复重建时期突出“技术”、改革深化时期立足“素养”。不同时期劳动教育价值重心各有侧重,勾勒劳动教育价值重心的变迁轨迹,从最根本的层面上来重新审视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轨迹以及此种价值取向在劳动教育实践层面的具体运行机制,试图探寻我国未来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基点和努力方向,从而推动我国劳动教育的现代转型。第三章,问题审视:劳动教育价值危机。审视当前的劳动教育,可以看到对于“劳动”概念存在种种误读,劳动教育被误读为技艺评比、误解为休闲娱乐、误用为惩罚手段,弱化为技能培训。劳动教育的种种价值畸变折射出劳动教育目的的“外在化”、内容的“知识化”、方法的“规训化”、途径的“去身体化”、环境的“去自然化”等价值症结。价值危机背后的根源在于文化困惑、制度缺位、评价失位、条件空位。第四章,理论探索:劳动教育价值重构。从可能空间、期望空间、到现实空间这一立体的认知图式出,个体作为自然存在、社会存在、未完成存在具有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超越的内在需求,内在的需求划定出了人对劳动教育价值的期望空间;劳动教育作为个体积累经验、涵养公共理性的方式以及个体自我确证的媒介这一本体属性决定了劳动教育价值的可能空间;劳动教育与政治环境的制衡、与生产力的耦合以及与文化的共生等外在条件,成为制约劳动教育价值实现的现实空间。从期望空间、可能空间到现实空间探索劳动教育价值,有助于我们突破主客体关系中认知价值的思维局限,看到价值是具有通过提升人的认识和改善外在条件而不断被“开发的可能性”。第五章,面向未来:劳动教育价值何以实现。劳动教育价值生成问题是劳动教育价值的着眼点和最终归宿,是劳动教育如何贯彻到现实的教育实践的问题,这是理论者与实践者不可规避的重要问题。劳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荡起幸福人生的重要教化方式,在实践取向上应当回归自然,贴近生活,走向身体解放,注重学生的体验,从而弥合教育世界和劳动世界的裂隙。在劳动创造中引导学生通过劳动过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拥有生活、开拓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结语,劳动教育价值回归:真善美的统一。新时期,我们澄明教育场域中劳动“真”、“善”、“美”的价值意蕴,重提劳动教育,并不代表试图以劳动替代一切教化的路径,合理的劳动教育不是抹杀其他各类教育的积极性,而是与其他教化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真”、“善”、“美”的内蕴价值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顾厚根[6](2013)在《吴加澍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吴加澍是一位着名的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影响。时至今日,尚无人对其在物理实验教学方面的成就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全面地研究了吴加澍物理实验教学的信念追求、基本认识和优化方法,并做出了尝试性的思考。笔者希望该项研究引起广大中学物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重视,投入到以吴加澍为代表的一线物理教师宝贵经验的学习研究和继承创新中。物理学具有求真、从善和臻美的属性,吴加澍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这一信念追求。真做实验和做真实验两条原则,将他对“求真”的追求表现的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他对物理实验教学科学性的追求。从知识本位回归到学生本位和从学术形态深入到教育形态两点,诠释了他对于物理教学的“从善”信念。“臻美”反映了他对于物理教学艺术性的精雕细琢。吴加澍物理教学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还原本真的课堂,和重演知识的发生过程两方面。吴加澍从“物理教学应该以实验为基础”和“强化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两方面,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认识进行了诠释。前者包含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和实验是“学物理”的基础两层含义。他认为,不论是对于自然科学研究,还是从物理学科特色而言,实验都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物理教师必须强化实验意识。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让学生领会、掌握一些重要的物理实验思想和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在观念态度层面上受到感染和熏陶。因此强化物理实验的功能,不仅只是动手,还要动脑,更要动情。针对当前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良状况,吴加澍提出了优化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即落实“做”的方法和突出“优”的方法。一个“做”字不仅要求教师要“真做”、“多做”实验,还要“巧做”实验。关于“优”字则需要从实验教学的设计、操作和分析等环节上加以解读,即要突出实验原理,渗透思想方法;拓展操作内容,丰富物理表象;观察思维同步,理解物理本质。本研究从如何增强对物理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并基于学习动机理论展开物理实验教学和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实效三个角度展开了对吴加澍物理实验教学的进一步思考。第一,将物理实验教学置于三维目标的框架之下,认真分析它在各个维度上的投射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讨论如何增强对物理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第二,根据学习动机理论,从“展现实验目的,引发参与性动机”、“展示现象过程,激发直接性动机”和“训练思路方法,诱发主体性动机”三个角度,探讨如何基于心理学原理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第三,如何加强目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实效,是一个有价值的命题。该部分从“重视利用实验变式进行教学”、“加强实验过程的探究性”和“重视实验教学评价”三个维度,对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实效性作了具体阐述。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杨海英[8](2019)在《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相结合是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有关的教学环节与策略,灵活地将物理学史教育结合到高中物理规律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而加强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将物理学史自觉地、自然地、较系统化地与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物理规律的来龙去脉,还能使学生感悟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结合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理论,详细阐述了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相结合的理论基础;结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相关物理课程内容中渗透物理学史教育的具体要求,提出了5个教学设计原则和9个教学设计环节;依据教育评价理论研究制定了《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表》;设计了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并请评价者结合《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表》对案例进行评价;最后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得出案例的评析结果,并结合案例评析做出总结与反思。通过以上工作,本研究给出了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原则和环节及评价,编制出了《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表》,设计出了3个教学设计案例。研究表明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方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高忠明[9](2009)在《中学初任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研究》文中认为初任教师的专业成长事关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初任教师若在入职的三、五年内不能获得规范指导和训练,要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历来就特别重视初任教师的培训和指导。然而,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初任教师的职后培训和指导并未受到广泛重视,导致初任教师贻误了专业发展良机。物理学科的功能和特色要求物理教师除了应具备其它学科教师应具备的一般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智慧外,还应具有与物理学科密切相关的专业能力。这势必造成初任物理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更多困难。在当今如火如荼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任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变得愈加突出。本研究着眼于中学初任物理教师在专业成长现状,直面初任物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剖析困难成因,检视初任物理教师专业素养之不足,旨在探讨初任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研究分为三个问题:其一,中学合格物理教师究竟应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其二,初任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状况如何;其三,如何构建初任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体化路径。研究表明,中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主要涉及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其中教师的专业情意决定教师“愿不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的专业知识决定教师“知不知”做教育教学工作,而教师的专业技能决定教师“会不会”做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专业情意的形成既受职前教育影响,也受职后教育教学实践影响,教师的专业知识获得主要靠职前的理论学习,而教师的专业技能主要赖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物理教师职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初任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而合格物理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是初任物理教师的应然追求。可见,初任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既需要重视职前教育,还需要加强职后培养。调查发现,初任物理教师所接受的职前教育不尽合理,尤其是教育实践环节薄弱,未能获得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入职后,初任教师的生存环境和专业发展环境不利于其专业成长,主要在不断“试误”中适应教育实践。初任物理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主要有:在教学方面,如何实现从书本知识到实际操作、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如何熟悉教材、熟悉学生,怎样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有效开发物理课程资源、举出形象直观生动的实例等;在班级管理方面,如何有效经营班级、评价学生等;在人际交往方面,如何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疏通好关系、如何与学校相关人员处好关系、如何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等。初任物理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的主要表现是:在专业情意方面,教师承诺低、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学归因失当;在专业知识方面,不能透彻理解中学物理教材,未能系统掌握物理学知识,有关学生的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比较贫乏;在专业技能方面,表达能力、物理实验技能、指导评价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协作沟通能力等普遍不强。本研究也从教师教育专业招生、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育实习、见习等教育实践课的职前教育各个环节,到入职引导培训和校本指导、网络指导和专业自主发展等职后提高方面做出了全程规划,建构了初任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体化路径。以便物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仅能较快地适应中学物理教育教学实践,同时能为其后续专业发展、超越自我奠定坚实基础。初任教师的专业成长既需要社会各界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改善教师的生存环境和专业成长环境,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切实保障和支持,也需要学校赋予教师专业自主的足够权利和空间,更需要初任教师个体自身的不懈追求,提升其发展自觉,升华其创造自觉。可以说,知识是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养分,实践是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壤,生境支持是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保障,反思是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专业自主发展是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同伴协作是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助力,借鉴他人经验是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有益补充。
陈昕[10](2020)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本论文中,我们针对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渗透美育这一问题,探讨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与实践的理论依据,认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要注重遵循杜威“从做中学”的学习理论、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生活教育”的学习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对物理学习美的感受、教师美育意识薄弱、教师美育知识缺乏、忽略设置美育课程、在学科教学中缺乏美育教育、美育没有同德育相融合、学校对美育不够重视等八个方面。针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现状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研究了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目标、原则以及如何有效渗透美育的途径和策略,提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四大策略,它们分别是:注重美育的教学理念、营造美的教学环境、教学设计优化渗透美育、增强教师美育能力以及增强美的心理体验。本文的突出工作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构建了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构建美育环境,做到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学会吸收美的经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潜能以及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同时,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深受学生喜爱的有趣的物理实验,如:“魔法塑料袋之杯内提水杯”、“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之柔弱女孩单挑两位壮士等”;我们也开发了一系列高中物理教具,如:“电磁阻尼之时光隧道”、“神奇的带电粒子运动轨迹”、“摩擦力的方向判定装置”等。接着,我们设计了三个注重渗透美育的教学案例,它们分别是:“静摩擦力”的教学设计案例、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设计案例、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教学设计案例。最后,采用了“等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模式”,对本论文提出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与实践”进行了教育实验,教育实践的结果表明:利用本论文提出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渗透美育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激发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审美意识和能力,而且对培养高中学生美好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品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结合学工劳动改革物理教学的一点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合学工劳动改革物理教学的一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演变研究(1949-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有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材料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思路 |
第2章 中学物理课程政策的演变历程 |
2.1 建国前中学物理课程发展的简要回顾 |
2.1.1 19世纪后半叶我国中学物理课程的萌芽 |
2.1.2 20世纪前半叶我国中学物理课程的发展 |
2.1.3 小结 |
2.2 建国后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历史研究 |
2.2.1 从民国过渡的政策:精简民国物理课程(1950年) |
2.2.2 学习苏联阶段的政策(1952年、1956年) |
2.2.3 自主探索阶段的政策(1963年) |
2.2.4 拨乱反正阶段的政策(1978年) |
2.2.5 义务教育实施阶段的政策(1986年—1996年) |
2.2.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阶段的政策(2000年-2011年) |
2.2.7 小结 |
2.3 中学物理课程政策演变的历史审视 |
2.3.1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出台的动因分析 |
2.3.2 减轻学生负担: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调整的重要议题 |
第3章 中学物理课程设置的变化 |
3.1 中学物理课时演变研究 |
3.1.1 研究问题 |
3.1.2 研究材料与研究说明 |
3.1.3 初中物理课时演变简述 |
3.1.4 高中教学计划中的物理课时变化情况 |
3.1.5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规定课时变化情况 |
3.1.6 中学物理课时的执行情况 |
3.1.7 小结 |
3.2 高中物理选修课程制度演变——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 |
3.2.1 研究问题 |
3.2.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2.3 高中物理选修课政策的历史沿革 |
3.2.4 理论解释 |
第4章 中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建构变化 |
4.1 精英还是大众?——“教学内容确定原则”演变研究 |
4.1.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4.1.2 分析框架的建构 |
4.1.3 历次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演变历程分析 |
4.1.4 结论 |
4.1.5 讨论 |
4.2 中学物理课程内容变化研究——以高中物理为例 |
4.2.1 研究问题 |
4.2.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设计 |
4.2.3 研究材料 |
4.2.4 研究说明 |
4.2.5 研究数据与结果分析 |
4.2.6 结论:我国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5章 中学物理课程政策的价值取向变化 |
5.1 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变化——基于“教学目的(课程目标)”的内容分析 |
5.1.1 研究目的 |
5.1.2 研究理论基础 |
5.1.3 中学物理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质性分析 |
5.1.4 中学物理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量化分析 |
5.2 教学建议价值取向变化——基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建议)”的文本“编码”研究 |
5.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5.2.2 研究方法 |
5.2.3 结果分析 |
5.2.4 结论 |
第6章 中学物理课程政策制定的变迁 |
6.1 制定主体和制定方法的变迁 |
6.1.1 制定主体的变迁 |
6.1.2 制定方法的变迁 |
6.2 科学家参与中学物理课程政策制定的方式 |
6.2.1 科学家参与政策制定的方式变迁 |
6.2.2 理论解释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范式转型: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演变的内在脉络 |
7.2 从封闭到开放:我国科学教育政策的反思与前瞻 |
7.3 “基于证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制定的战略选择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变化统计数据(节选)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着作 |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教学设计理论 |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理论 |
第四节 我国物理概念教学理论 |
第三章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分析 |
第一节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征 |
第二节 物理概念教学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 |
第三节 按照形成物理概念的科学方法进行高中物理概念分类 |
第四章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模型构建 |
第一节 运用观察与科学思维方法建立的物理概念的教学设计模型构建 |
第二节 运用探究性实验与科学思维方法建立的物理概念的教学设计模型构建 |
第三节 规律探讨与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建立的物理概念的教学设计模型构建 |
第四节 促进学生认知整合发展的物理概念教学设计 |
第五章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与问题解决 |
第一节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二节 针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现状的不足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研究 ——基于微课开发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电化”新技术运用于学校教学的时代要求 |
二、技术、教学法、学科内容整合的国际趋势 |
三、个人学术背景和职业经历形成的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 |
一、研究视角 |
二、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研究现状、探索空间及研究思路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技术发展对学校教学变革之影响的研究(宏观层面) |
二、关于教师技术素养与学科教学有效性之关系的研究(中观层面) |
三、关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研究(微观层面) |
第二节 概念解读 |
一、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及其各构成因子 |
二、教师知识和教师专业发展 |
三、微课及微课开发 |
第三节 探索空间及研究思路 |
一、探索空间 |
二、问题聚焦、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三章 研究设计及实施方案 |
第一节 研究准备 |
一、基本情况 |
二、研究合作者及任务分工 |
三、参与者招募及分组 |
四、前期研究基础 |
五、活动建模 |
第二节 主要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手段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二、资料收集手段 |
第三节 资料整理、编码与分析方案 |
一、分析单位界定 |
二、编码方案 |
三、资料分析方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历程 |
第一节 活动的准备(第一阶段) |
一、拟定活动方案 |
二、首次见面,商定活动方案 |
第二节 活动的实施(第二阶段) |
一、第一轮个人访谈 |
二、微课开发循环 |
三、第二轮个人访谈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发现及阐释 |
第一节 师范生技术整合思想意识的发展 |
一、认识到在物理课堂中整合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二、形成在课堂中主动整合技术的意识 |
三、认识到微课(或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的局限性 |
四、认识影响物理课堂中技术整合的因素 |
第二节 师范生技术整合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
一、能够根据教学的境脉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技术工具 |
二、根据教学境脉调整技术运用的方式和策略 |
三、形成对课堂中技术运用效果进行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
第三节 师范生微课开发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
一、优化微课设计 |
二、形成对于物理微课开发与应用的深层理解 |
第四节 TPACK相关因子水平的发展 |
一、学科教学法知识(PCK) |
二、技术教学法知识(TPK) |
三、技术知识(TK)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效度和信度估价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关于研究设计 |
二、对微课开发活动实施过程的反思 |
三、对研究者本人研究活动的反思 |
第三节 研究启示 |
一、对师范生培养的启示 |
二、对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启示 |
三、对教育研究者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附录10 |
后记 |
(4)体现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核心素养的提出 |
1.1.2 当前一线高中教师教学设计现状 |
1.1.3 教学设计体现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
1.3.2 关于物理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
1.3.3 关于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核心素养相关概念 |
2.1.1 核心素养内涵 |
2.1.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2.2 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信息加工理论 |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3章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策略与培养策略 |
3.1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策略分析 |
3.1.1 解读课标,更新教学理念 |
3.1.2 挖掘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
3.1.3 分析学情,因学定教 |
3.1.4 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核心素养导向 |
3.1.5 明晰重难点,课堂主次分明 |
3.1.6 灵活选择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有效性 |
3.1.7 优化教学活动,凸显核心素养培养 |
3.1.8 综合评价,助力核心素养培育 |
3.2 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
3.2.1 培养物理观念的策略 |
3.2.2 培养科学思维的策略 |
3.2.3 培养科学探究的策略 |
3.2.4 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策略 |
第4章 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
4.1 凸显物理观念培养的教学设计 |
4.1.1 物理观念内容分析 |
4.1.2 教学设计案例:《牛顿第一定律》 |
4.1.3 案例设计者的反思总结 |
4.1.4 一线教师对案例的评价 |
4.2 凸显科学思维提升的教学设计 |
4.2.1 科学思维内容分析 |
4.2.2 教学设计案例:《平抛运动》 |
4.2.3 案例设计者的反思总结 |
4.2.4 一线教师对案例的评价 |
4.3 凸显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 |
4.3.1 科学探究内容分析 |
4.3.2 教学设计案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
4.3.3 案例设计者的反思总结 |
4.3.4 一线教师对案例的评价 |
4.4 渗透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教学设计 |
4.4.1 科学态度与责任内容分析 |
4.4.2 教学设计案例:《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
4.4.3 案例设计者的反思总结 |
4.4.4 一线教师对案例的评价 |
第5章 研究总结 |
5.1 研究的总结 |
5.2 建议 |
5.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过程设计 |
附录B 《平抛运动》教学过程设计 |
附录C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过程设计 |
附录D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教学过程设计 |
致谢 |
(5)危机与重构:劳动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价值危机的诉求——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 |
(二)理论深化的呼唤——研究这一问题的空间 |
(三)社会变革的冲击——研究这一问题的契机 |
(四)成长经历的反思——研究这一问题的旨趣 |
二、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劳动”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二)关于“教劳结合”的研究——为本研究聚焦新的起点 |
(三)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为本研究开拓新的空间 |
四、研究方法 |
五、可能创新与局限 |
(一)可能创新 |
(二)存在局限 |
第一章 理论视域:劳动及其教育向度 |
一、劳动的概念诠释 |
(一)劳动的概念厘定 |
(二)劳动的概念辨析 |
二、劳动的理论谱系 |
(一)我国劳动思想渊源 |
(二)西方劳动思想渊源 |
(三)马克思的劳动理论 |
三、劳动教育的界定 |
(一)劳动教育的概念辨析 |
(二)劳动教育的概念流变 |
四、劳动教育的体系、特点 |
(一)劳动教育体系 |
(二)劳动教育特点 |
第二章 历史剪影: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 |
一、雏形建设时期(1949-1956)——凸显“体能” |
(一)劳动教育的直接契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开展生产技术课和劳动实习 |
(三)劳动教育的思想:“以俄为师”的理论底色 |
(四)“体能”主导下的劳动教育——为工农服务 |
二、全面探索时期(1957-1965)——侧重“生产” |
(一)劳动教育的目的: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 |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课堂教学和提倡勤工俭学 |
(三)劳动教育的调整——摆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 |
(四)劳动教育的思想:“本土探索”的转向 |
(五)劳动教育的重点:“思想劳动两头红” |
三、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变成“工具” |
(一)劳动教育的目的: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开门办学,上山下乡 |
(三)劳动教育的重点——世界观的改造 |
四、恢复重建时期(1977-1998)——突出“技术” |
(一)劳动教育的目的:为四化培养建设人才 |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开设劳动技术课 |
(三)劳动与技术“合成”下的劳动教育 |
(四)劳动教育思想——“教劳结合”的大讨论 |
五、改革深化时期(1999 至今)——立足“素养” |
(一)劳动教育目的:全面发展 |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列入综合实践活动 |
(三)劳动教育的理论:人的回归 |
(四)劳动教育的重点——劳动素养 |
第三章 问题审视:劳动教育价值危机 |
一、劳动教育价值畸变表征 |
(一)劳动教育误读为技艺评比 |
(二)劳动教育误解为休闲娱乐 |
(三)劳动教育误用为惩罚手段 |
(四)劳动教育弱化为技能培训 |
二、劳动教育价值困境症结 |
(一)劳动教育目的:“外在化” |
(二)劳动教育内容:“知识化” |
(三)劳动教育方法:“规训化” |
(四)劳动教育途径:“去身体化” |
(五)劳动教育环境:“去自然化” |
三、劳动教育价值危机根源 |
(一)文化困惑 |
(二)制度缺位 |
(三)评价失位 |
(四)条件空位 |
第四章 理论探索:劳动教育价值重构 |
一、个体的内在需求:劳动教育价值的支撑点(期望空间) |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存在——学会生存 |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存在——学会交往 |
(三)人与自身的关系——未完成存在——学会超越 |
二、劳动的教育意蕴:劳动教育价值的立足点(可能空间) |
(一)认知之真——劳动教育是个体积累经验的方式 |
(二)伦理之善——劳动教育是陶铸公共理性的方式 |
(三)成人之美——劳动教育是个体自我确证的媒介 |
三、价值的实现限度:劳动教育价值的张力(现实空间) |
(一)劳动教育与政治环境的制衡 |
(二)劳动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耦合 |
(三)劳动教育与文化发展的共生 |
第五章 面向未来:劳动教育价值何以实现 |
一、劳动教育从“远离自然”走向“回归自然” |
(一)劳动教育遵循儿童的内在秩序 |
(二)劳动教育挖掘自然的教育资源 |
二、劳动教育从“身体规训”走向“身体解放” |
(一)整全的身体观:从离身走向具身 |
(二)重建身体与知识的教育关联 |
(三)关注学生生命和情感体验 |
三、劳动教育从“疏离生活”走向“贴近生活” |
(一)内容上联系生活,突出其生活性 |
(二)目的上观照生活,指向幸福生活 |
(三)领域上覆盖生活,重视家庭与社会 |
四、劳动教育从“被动接受”走向“积极体验” |
(一)重视情感的作用机制,激发体验者的活力 |
(二)引导学生成为体验者,有所经历,有所运思 |
(三)关注地域文化的因素,创设劳动体验之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吴加澍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综述 |
1. 国内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
(1) 相关着作的评述 |
(2) 学位论文和期刊文献评述 |
2. 国外物理实验教学及现状研究 |
(1) 美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
(2) 英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
(3) 德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
3. 国内外物理实验教学及研究评述 |
(四)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1) 经验总结研究法的内涵 |
(2) 经验总结法的类型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课题的理论依据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 物理实验 |
2. 实验教学 |
(二) 课题的理论依据 |
1. 物理实验教学理论 |
(1) 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
(2) 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形式 |
2. 学习动机理论 |
(1) 行为主义动机理论 |
(2) 认知学习动机理论 |
(3) 社会学习理论 |
(4) 人本主义动机理论 |
二、吴加澍物理实验教学的信念追求 |
(一) 求真——符合科学性 |
1. 真做实验的原则 |
2. 做真实验的原则 |
(二) 从善——体现教育性 |
1. 从知识本位回归到学生本位 |
2. 由学术形态深入到教育形态 |
(三) 臻美——追求艺术性 |
1. 还原本真的课堂 |
(1) 大道至简——课堂形态回归本真 |
(2) 大智若愚——教师思维还原稚化 |
(3) 大成若缺——教学时空留有余地 |
2. 重演知识的发生过程 |
(1) 还原稀释——让学生体验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 |
(2) 延迟判断——让学生探寻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 |
(3) 渗透思想——让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设计过程 |
三、吴加澍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认识 |
(一) 物理教学应以实验为基础 |
1.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 |
2. 实验是“学物理”的基础 |
(1) 从物理学科的特色角度分析 |
(2) 从学生学习物理的认知规律角度分析 |
(3) 从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角度分析 |
(二) 强化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
1. 提供最佳的物理学习的环境 |
(1) 创设情境,有效引入课题 |
(2) 丰富物理表象,深化认知深度,提升认知层面 |
(3) 揭示关键,化解难点 |
2. 帮助学生领悟方法、提高能力 |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
四、吴加澍优化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 |
(一) 落实“做”的方法 |
1. 真做 |
(1) 真做实验 |
(2) 做真实验 |
2. 多做 |
3. 巧做 |
(1) 选材低成本 |
(2) 设计高智慧 |
(二) 突出“优”的方法 |
1. 突出实验原理,渗透思想方法 |
2. 拓展操作内容,丰富物理表象 |
3. 观察思维同步,理解物理本质 |
五、基于吴加澍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 |
(一) 利用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
1. 利用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
2. 利用实验教学促进学生过程与方法的体验 |
3. 利用实验教学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
(二) 基于学生心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1. 展现实验目的,引发参与性动机 |
2. 展示现象过程,激发直接性动机 |
(1) 实验仪器简单明了 |
(2) 多种感官系统并举 |
(3) 突出要观察的重点 |
3. 训练方法思路,诱发主体性动机 |
(1)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
(2) 启发引导,培养观察思路 |
(3) 揭示现象的本质 |
(三)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实效 |
1. 重视利用实验变式进行教学 |
(1) 互补性实验 |
(2) 对比性实验 |
(3) 矛盾性实验 |
(4) 失败实验 |
2. 加强实验过程中的探究性 |
3. 重视实验教学的评价 |
(1) 正确树立物理实验教学的评价观念 |
(2) 建立合适的实验教学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 |
(3) 灵活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结合物理学史教育是新课改的必然趋势 |
1.1.2 结合物理学史教育是《2017 年版课标》的具体要求 |
1.1.3 结合物理学史教育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
1.1.4 结合物理学史教育是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的有效途径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物理学史 |
2.1.2 物理规律 |
2.1.3 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相结合 |
2.1.4 教学设计 |
2.2 物理学史教育的相关理论 |
2.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 |
2.2.2 库恩的科学发展论 |
2.2.3 教育重演论 |
2.3 物理学史与物理学发展的内在联系 |
2.3.1 科学与科学史 |
2.3.2 物理学与物理学史 |
2.3.3 物理教学与物理学史 |
2.3.4 高中物理教学与物理学史 |
2.4 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相结合的功能 |
2.4.1 丰富课程资源 |
2.4.2 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
2.4.3 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
2.4.4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
2.4.5 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 |
2.4.6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
2.4.7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
第3章 教学设计的原则和环节及评价 |
3.1 教学设计的原则 |
3.1.1 科学性原则 |
3.1.2 适量性原则 |
3.1.3 深入挖掘素材的原则 |
3.1.4 渗透性原则 |
3.1.5 思想性原则 |
3.2 教学设计的环节 |
3.2.1 确定课程内容 |
3.2.2 收集相关物理学史料 |
3.2.3 分析《2017 年版课标》和教材及学生 |
3.2.4 确定教学目标 |
3.2.5 确定教学重难点 |
3.2.6 选择物理学史的应用方式 |
3.2.7 教学设计策略 |
3.2.8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
3.2.9 教学评价及修改 |
3.3 教学设计的评价 |
3.3.1 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 |
3.3.2 初拟评价指标 |
3.3.3 筛选评价指标 |
3.3.4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3.3.5 设计教育评价标准 |
3.3.6 整合和修改以及完善教育评价表 |
第4章 教学设计的案例 |
4.1 案例一: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
4.1.1 教学设计 |
4.1.2 教学设计评析 |
4.2 案例二:万有引力定律 |
4.2.1 教学设计 |
4.2.2 教学设计评析 |
4.3 案例三:库仑定律 |
4.3.1 教学设计 |
4.3.2 教学设计评析 |
第5章 总结与反思 |
5.1 总结 |
5.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两两比较法各指标权重比较次数表 |
附录 B: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表 |
附录 C:案例一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
附录 D:案例二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
附录 E:案例三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学初任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选题缘由 |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1 研究目的 |
0.2.2 研究意义 |
0.3 概念界定 |
0.3.1 初任教师和初任物理教师 |
0.3.2 初任物理教师专业成长 |
0.4 研究框架 |
0.5 研究空间和局限 |
0.5.1 研究空间 |
0.5.2 研究局限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关于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理论研究 |
1.2 教师资格证制度和教师职业标准 |
1.2.1 教师资格证制度 |
1.2.2 教师职业标准 |
1.3 教师素养研究 |
1.3.1 教师的专业素养 |
1.3.2 教师专业知识 |
1.4 关于教师教育研究 |
1.4.1 职前教育 |
1.4.2 教师职后教育研究 |
1.5 关于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比较研究 |
1.6 现有研究的缺憾 |
1.6.1 译介成果多,针对性研究少 |
1.6.2 分阶段研究多,系统研究少 |
1.6.3 静态研究多,动态研究少 |
1.6.4 一般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多,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少 |
1.6.5 文献研究多,实证研究少 |
第2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2.1 研究问题 |
2.1.1 合格物理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
2.1.2 初任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现状考察 |
2.1.3 个案分析 |
2.1.4 初任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被试及其特点 |
2.2.3 资料收集 |
2.3 研究工具编制及内容简介 |
2.3.1 问卷 |
2.3.2 课堂观察要点 |
2.3.3 访谈提纲 |
第3章 合格物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初任物理教师的应然追求 |
3.1 有效教学与有效教师 |
3.1.1 有效教学 |
3.1.2 有效教师 |
3.2 初任物理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
3.2.1 教师的专业素养 |
3.2.2 中小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3.2.3 合格物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
3.2.4 物理教师的职前培养目标 |
3.3 影响教师专业素养形成的因素分析 |
3.3.1 接受大学教育前的影响因素 |
3.3.2 师范教育阶段的影响因素 |
3.3.3 职后阶段的影响因素 |
第4章 初任物理教师专业成长考察 |
4.1 初任物理教师专业成长历程 |
4.1.1 职前教育 |
4.1.2 入职引导 |
4.1.3 初任教师校本培训 |
4.1.4 自主提高 |
4.2 初任物理教师遇到的主要困难 |
4.2.1 班级管理方面遇到的困难 |
4.2.2 物理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
4.2.3 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难 |
4.2.4 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
4.3 初任物理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的表现 |
4.3.1 专业情意方面 |
4.3.2 专业知识方面 |
4.3.3 专业技能方面 |
第5章 初任物理教师专业成长个案分析 |
5.1 个案分析(一) |
5.1.1 A老师背景介绍 |
5.1.2 A老师专业成长历程 |
5.1.3 分析 |
5.1.4 启示 |
5.2 个案分析(二) |
5.2.1 C老师背景介绍 |
5.2.2 C老师专业成长历程 |
5.2.3 分析 |
5.2.4 启示 |
5.3 个案分析(三) |
5.3.1 L老师背景介绍 |
5.3.2 L老师专业成长历程 |
5.3.3 分析 |
5.3.4 启示 |
第6章 初任物理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
6.1 物理教师职前教育 |
6.1.1 教师教育专业招生建议 |
6.1.2 物理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
6.2 初任物理教师入职引导 |
6.2.1 规划职业生涯 |
6.2.2 入职引导培训 |
6.3 职后校本指导(培训) |
6.3.1 “师徒制”指导 |
6.3.2 协作团队指导 |
6.3.3 案例教学指导 |
6.3.4 教师学术沙龙 |
6.4 网络指导 |
6.4.1 网络指导优势 |
6.4.2 网络指导的主要方式 |
6.5 专业自主发展 |
6.5.1 经验积累 |
6.5.2 读书 |
6.5.3 交流积累 |
6.5.4 教学研究与反思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初任物理教师教学状况调查问卷主要内容 |
附录二 初任物理教师教学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稿) |
附录四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教师(2007)4号) |
附录五 初任教师校本培养方案摘选 |
后记 |
(10)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内关于美育的研究综述 |
2.1.1 关于美育内涵及特点的概述 |
2.1.2 关于美育的目标及功能研究 |
2.1.3 关于渗透美育的重要性研究 |
2.1.4 关于美育所遵循原则的研究 |
2.1.5 关于美育内容及方法的研究 |
2.2 国外关于美育的研究综述 |
2.2.1 关于美育内涵的概述 |
2.2.2 关于美育功能的研究 |
2.2.3 关于美育目标的研究 |
2.2.4 关于美育策略的研究 |
第3章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理论基础 |
3.1 杜威“从做中学”的学习理论 |
3.2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3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4 陶行知“生活教育”学习理论 |
3.5 国家全面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文件 |
3.6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美育要求 |
第4章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现状调查 |
4.1 调查问卷的制定 |
4.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5章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理论研究 |
5.1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目标 |
5.2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基本原则 |
5.3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策略 |
5.3.1 倡导美育教学理念 |
5.3.2 塑造美育教学环境 |
5.3.3 优化美育教学设计 |
5.3.4 增强教师美育能力 |
5.3.5 增强美的心理体验 |
第6章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素材开发 |
6.1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文学美 |
6.1.1 诗中有画和物理的多元表征 |
6.1.2 感受诗词到物理的一题多解 |
6.1.3 挖掘诗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 |
6.2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简单美 |
6.3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统一美 |
6.4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思想美 |
6.4.1 变量控制之美 |
6.4.2 图像处理之美 |
6.4.3 建模思想之美 |
6.5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格美 |
6.6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对称美 |
第7章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案例 |
7.1 “静摩擦力”的教学设计案例 |
7.2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例 |
7.3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设计案例 |
第8章 在高中物理渗透美育教学的教育实验 |
8.1 教育实验 |
8.2 结果与分析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高中生物理美育的实施基础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关于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与一线老师访谈的问题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结合学工劳动改革物理教学的一点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演变研究(1949-2011)[D]. 张正严.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研究[D]. 徐雯. 青岛大学, 2020(01)
- [3]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研究 ——基于微课开发案例的分析[D]. 马建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4]体现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D]. 肖括. 河南大学, 2020(02)
- [5]危机与重构:劳动教育价值研究[D]. 徐海娇.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6]吴加澍物理实验教学研究[D]. 顾厚根. 浙江师范大学, 2013(04)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研究[D]. 杨海英.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中学初任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 高忠明. 西南大学, 2009(01)
- [10]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与实践[D]. 陈昕.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