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恩师的教诲——追忆与庄晚芳教授交往的片断(论文文献综述)
刘秀珍[1](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何素婷[2](2018)在《《四库全书总目》元别集提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主要动机是寻找《总目》元别集提要中的“潜文本”(即历史语境)、疏理和重写元代文学史、完善《总目》元别集提要内容。为此,本文将立足于《总目》这一传统文献土壤,以元别集提要所呈现的诗文批评系统为对象,以205则元别集提要为文本基础,以文学观念考辨为方法,试图在与《总目》的对话中掘发和还原出元代诗文的真实面貌,补充和修正其元代诗文批评的相关问题,以期为元代诗文图景的绘制“添线加彩”,为重写元代文学史提供诗文格局和诗文面貌还原基础上的有力支撑。关于生成研究。从历时流变角度考察,《总目》元别集提要的定型是一个由文献学文本向文学文本不断靠近的过程。与层级起点之一的《翁方纲提要分纂稿》相比,《总目》信息量可谓是全面提升;与原始合成品《进呈存目》相比,《总目》观念性显着加强,但这种观念性尚呈点状;而与文渊阁库书提要相比,《总目》的诸多观念已是经过提炼而升级为高屋建瓴的认知和把握;从共时结构角度考察,元别集的着录原则是多加甄录,少为删薙;时间断限呈现出扩容现象、主观臆测、断限标准不一等特征;排列顺序体现出以“春秋笔法”寓褒贬的观念。《总目》元别集提要撰写思想至少有六个方面:独崇风教、崇实黜虚、裨补史阙、消解思宋、褒奖气节和消泯门户。前三者可谓《总目》书写提要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标准,而后三者则体现出《总目》书写元别集提要时的特殊性。元别集提要撰写思想背后有更为深刻的考量:审核鹄的是为厘正而非禁毁;裨补史阙是为完善《元史》;崇实黜虚是为认同元代学术;消解思宋是为营建元王朝之向心力;褒奖气节是为塑造元人价值观;消泯门户是为凸显元人之敦朴。《总目》不断在按照清代官学认可的方式构建元代学术体系,其立场是宽容的、认同的和推崇的。关于版本研究。首先在版本视野角度,较以往的元人别集整理,《总目》有着版本视野上的优势,故其对元人别集的疏理和批评功不可没。但是,撰修《四库全书》时元别集的版本采源亦存在一定程度的盲区,其所采并非全视野版本:从版本采源角度探究馆臣的版本视野,发现元别集在采源上呈现出倒金字塔结构,这导致馆臣着录别集时的视野局限,此其一;馆臣采源的永乐大典本元别集被《总目》全部着录,尽管其中别集并非最佳版本,这说明馆臣着录永乐大典本元别集亦存在视野局限,此其二;馆臣疏于对内阁藏本元别集价值的发现,并疏于开掘,这是版本采源上的缺失,亦是馆臣着录元别集的视野局限,此其三;馆臣对于采源所及的元别集版本疏于采录,亦是馆臣视野局限的体现,此其四。其次看版本错讹。《总目》着录元别集版本和元别集提要所述版本中存在所取非善本、私造版本、混淆版本和衍生讹误版本信息等问题,这或与馆臣的学术态度有关,或与版本视野局限有关,或与编纂工作的复杂纷繁有关,但亦不排除馆臣群体的学术观念和官学偏见之影响。再看《总目》视野下的四库本删序跋、附录现象。以《总目》元别集提要所述版本信息为参照考察四库本,可知四库本删序现象不及想象或预估那般严重,故四库本元别集仍不无一定的版本价值。同时,四库本元别集虽有删序现象,但所占比例并不大,这说明删序并非四库本与四库底本分歧的最重要的原因,二者的分歧主要还在于所依据的版本本身的差异性。此观点为理解《总目》元别集提要所述版本与四库本的分歧问题提供了一种理解的角度。关于文献征引研究。《总目》提要并非全为馆臣的独创性写作,准确地说,它是一则一则的微考证,通过援引各种类型的材料以考证某一事实、论证某一观点,这充分体现了乾嘉学术的考据精神。元别集提要征引视野之广阔、掘发之生僻以及搜罗之全面,为后世研究存留了诸多可资借鉴的文献资料和学术观点。但与此同时,《总目》文献征引中亦存在方法层面和意识层面两种不同类型的过失。元人别集提要征引频率较高的文献是《元史》《元诗选》以及序、跋、墓志及其它这三类,分项探究发现:第一,《元史》属于历史性文献,其特点主要是具有正统身份,而其缺点在其修撰之粗劣,《总目》征引《元史》时出现了四方面的不足:校写草率,生发讹误;曲解原意,失之千里;循名失实,流于形式;主观择取,服从主旨。第二,《元诗选》属于文学性文献,其特点是清初诗学流派纷争中的一家之言,而其缺点是有过誉之嫌。《总目》征引《元诗选》时亦出现了四方面的缺陷:直录文献时出现盲目与失考,遂以讹传讹;因禁毁祸及而存在避替所致的混乱与断裂;在变化之形态与不变之回护之中透露出一种身份焦虑;以儒为正统,体现出显此隐彼间的主观强制。第三,序、跋、墓志等是原初性文献,其特点是具有亲缘关系带来的真实性,而其缺点亦不免美饰之嫌。《总目》征引序、跋等文献亦存在四点遗憾:从源头追踪发现,其所引非序跋原文,而是转引他者;由视野探寻可知,提要的书写有时并未借鉴序跋已有的信息,从而导致书写的盲目性;于立场捕捉观之,提要主张异代定论,而回避序跋;讹误辨证则呈现误读原文,张冠李戴等。《总目》征引之“失”给予后世反思是:征引视野之广阔、文献解读力求合于着者本意,这才是文献征引与学术真实的良性关联方式。而当有开阔的文献视野和准确的文意解读后,还需要做的便是辨证,辨证的思维才是征引决断之核心。关于文学批评研究。《总目》元别集提要所囊括的批评对象之众多、批评内容之细微以及批评视野之宏大,可谓史无前例,而其书写的元代文学史、批评史亦是独立而自成系统的。所不足的是,《总目》对元代文学史观的构建、对元文的辩诬和重塑以及对元诗“纤秾缛丽之习”的表达和批评皆烙印着鲜明的意识形态,甚至存在认识上的不足。第一,从文学史观来看,《总目》以狭义“世运说”构建了元代文学史,以“革弊—极盛—流弊”的嬗变规律书写元代文学史。世运与文运相随的文学史固然有之,但对于元代文学而言,元季文学可谓蔚为大观。以“世运说”构建的元代文学史出现了悖论:一方面元季出现了乱世中的诗歌盛景,另一方面元中期亦不无盛世中的文弊,而这些元代文学图景皆被《总目》所遮蔽。第二,从元文来看,《总目》对明嘉靖中期以来的“元无文”论进行辩诬并重塑“元有文”的学说:以承唐、宋古文衣钵定义元文之本质;以突显文学宗主和大家构建元文之格局;以振衰起弊、承宋启明定位元文。此为中国古代文章史的演进扣接了重要一环,使得宋文、明文之间的历时性源流脉络更为明确而清晰。《总目》的功劳背后亦不无缺憾:身处独崇儒学、一尊程朱的乾嘉思想生态,馆臣对元文的批评和塑造难以从思想的桎梏中超脱,故而导致“道”凌驾于“文”批评范式的形成,是为其一;《总目》对元文的塑造而忽略了指瑕,进而掩盖了元文内部的演进逻辑,是为其二。第三,从元诗来看,《总目》对元诗“纤秾缛丽之习”观点的表达暴露出矛盾和悖谬之处:首先,在时间范畴上,《总目》在限定“纤秾缛丽之习”时,出现了“元代”和“元季”的混用。而将“纤秾缛丽之习”确定在“元季”这一阶段,是《总目》有别于明清诸多评价的一种新的元诗批评观点;其次,在归属对象上,馆臣一方面认可“元末纤秾之习”应当是元季诗歌中的一股风气和浪潮,另一方面仅在顾瑛《玉山璞稿》提要一家提要中有明确的归属。《总目》此观点与表达显然悖谬,究其原因,与《总目》不得不遵从公论而取“元代纤秾靡丽”之论,又不得不践行其宏观批评上的“世运说”以塑造元代末世文运这一矛盾观念有关。最末,在风格品评上,与历来道统维护者一样,《总目》对“纤秾靡丽”诗风极力贬斥和批判,元代自不能免。而以此而鄙薄元诗的观点实有失公允:其一,《总目》弱化元诗众弊而集中强化元诗某一弊的做法,实有偏颇之嫌;其二,结合元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态来看,“纤秾靡丽”是最具有元诗性的风格;其三,在诗学审美领域,元诗“纤秾靡丽”的另一种表达可以是元诗具有“才情风致”。关于影响研究。《总目》元别集提要的后世影响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对元代目录文献着作的影响;一是对元代文学史书写和元代文学批评的影响。于前者而言,借鉴和接受中的辨证、订误、完善是主旋律;于后者而言,则整体呈现出两种情形的接受:第一种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尚处于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初期,此时对于文学史的概念、框架尚未明晰,亦无先例可循,故此时文学史写作对《总目》元别集提要的依赖颇深;第二种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随着文学史的书写日趋成熟,文学史的书写体例和模式皆突破了提要式写作,并且观念上亦有颠覆性的冲击,但《总目》元别集提要所蕴藏的文学史批评话题和个案批评成果却仍是文学史书写时历久弥新的论争对象。而随着中国文学史写作的本土化溯源趋势,《总目》元别集提要对后世目录学着作和文学史的写作影响将是久远而绵长的。
肖佳敏[3](2018)在《199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的历史重构》文中提出19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带动了中国社会的大力转型,传统乡土文明与现代城市文明产生了极为剧烈的碰撞。这一时代的更迭使乡土小说处于被边缘化的阴影与压力中。然而文坛上出现了如《白鹿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缱绻与决绝》、《天理暨人欲》、《日光流年》、《无风之树》、《鞋》、《丰乳肥臀》、《草房子》、《沉钟》、《大漠魂》、《最后一个匈奴》、《故乡天下黄花》、《温故一九四二》等一批扎进乡土生活与历史、记忆杂糅的“另类”乡土小说。这种“重写”历史的激情反映了世纪末社会转型期个人自由的信念和个性解放的欲求,也投射着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可以说,1990年代乡土小说的历史叙事体现着巨大的文学的功能价值。本文旨在整体把握1990年代乡土小说历史叙事的发展态势,探讨其形成的深层结构,以及价值和问题所在。通过对相关文本的大量细读,本文将1990年代乡土小说的历史叙事分为:超验型乡土小说的历史叙事和经验型乡土小说的历史叙事。在母题向度上,超验型乡土小说的历史叙事侧重于,在对乡土历史反思的基础上,以问题视阈与现实进行对话;而以温情回顾日常化的乡土记忆,带有理想主义文化审美色彩则是经验型乡土小说的历史叙事的主要倾向。对中华民族乡土变迁历程中人的生存与苦难的哲学思考则是两类小说的共同特质。因此,本文从国民性批判的循环式凸显、文化审美的理想式回归、人文精神的哲学式关怀三个方面论述1990年代乡土小说的历史叙事在主题上对官方乡土历史书写的重构以及对1980年代同类题材乡土小说的超越。在艺术风格上,1990年代超验型乡土小说的历史叙事多呈现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多重艺术借鉴,而1990年代经验型乡土小说的历史叙事则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小说具有浪漫主义的精神诉求。1990年代乡土小说的历史叙事显示了对现实的关照和对历史的多元反省与建构的自觉,标志着作家在时代聒噪背后的冷静与沉思。然而对个人叙述话语实验的过于热衷,在一定程度上也陷入了对历史的另一种“遮蔽”和历史理性意味的缺失中。
蔡乾[4](2017)在《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思想史研究的路径、文献学的考证和分析、比较文学形象学和文化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对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依靠史料方面的深入发掘,并结合地理、贸易、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以及同时段欧洲大陆各国汉学成果进行补益和参照,在一个较为宏大的视野中探讨以往被学术界所低估的专业汉学阶段之前的英国汉学所取得的成果。更试图在钱锺书、范存忠、陈受颐等前辈学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有所补充、修正和推进,来探究英国汉学产生时期的历史语境。在具体人物的思想观念中理解和分析具体的汉学文本或问题,从产生汉学着作的动态社会历史和知识文化背景中把握汉学家思想观念的转折和变化,尽力展示英国汉学学科体系奠基、并协助英国文化从古典走向现代的过程。从而把握本时段英国汉学的知识体系和思想脉络,并更客观和充分地认识其意义和价值。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总结学术成果、理清本文研究思路。第一章首先回顾和分析了“中国”(China)一词的确立过程,即“契丹和中国是否为同一个国家”这一英国汉学研究起点问题形成的历史语境、讨论与验证过程以及产生的影响,为后文的研究勾勒了历史的背景。第二章的视线转向“中国风尚”时期英国人对瓷器、茶叶和园林艺术这些同生活密切相关的器物和实体的研究,探索它们蕴含的中国文化因素对英国社会习俗进步的促进。第三章对英国汉学中的汉语研究进行梳理,重点探讨“普遍语言”观念影响下的汉语研究与18世纪欧洲语言观转变后汉语落后观念的形成。第四章讨论英国学者对中国文学的译介和评论,并对译介水平与特点、文学评论“以中证西”的论证模式和比较视野的初步形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五章中集中研究英国学者对中国宗教和社会的相关研究,内容涉及宗教、伦理道德、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讨论。本文注重将“中国风尚”、“普遍语言”观念、“中国年代学争论”、“礼仪之争”、“英国自然神论”、“古今之争”、“爱尔兰启蒙运动”等思潮和事件结合进论述之中,以探索同英国汉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思想和历史动态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观本时段的英国汉学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走过了一条由名到实,从语言基础到文学、艺术审美批评,再到深涉文明核心的伦理道德、宗教、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讨论的道路。进而可以总结出本时段英国汉学研究的特点:其研究既同欧洲大陆汉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又存在着独立的学术思考和立场诉求,并在强烈实用主义精神的影响下,促进了英国现代观念的形成。
郭小强[5](2016)在《《西青散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青散记》创作于雍正、乾隆年间,史震林以自身游学生活为背景,通过他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以时间为主线,缀文成篇,将众多生活在下层的人物及他们的诗文、事迹等连贯起来,融汇成一本书。本文第一章是《西青散记》近三百年的各种版本的综述与归纳,将其分为“别记本”、“四卷本”、“八卷本”、“节本”等四种,并论证“八卷本”,即所谓的“定本”,并非出自史震林之手。第二章是考辨《西青散记》的文体。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来论证、定义文体,提出文体即是“散记”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史震林的“缀文之法”。第三章是对史震林读书交游地点的考略。第四章雍正年间与史震林交游的布衣朋友的考略。第五章是关于史震林交游年谱的编写。本文结合年谱的方式,纵观史震林一生,以其成年以后的游学、交游经历为主要内容,创作了国内第一份关于史震林的交游年谱。第六章对双卿的年龄、姓氏、籍贯等三点尝试进行简单的考辨。第七章为附录部分,该部分为史震林的诗文辑佚。第八章为结论部分。
李小满[6](2015)在《清代闺秀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女性词的写作群体主要构成是闺秀,即士绅与文人家庭中的女性。由于近代学者的批评,闺秀词长期被笼罩在“批风抹月,拈花弄草”、“伤春惜别之语”的消极评价之中。本文旨在从写作行为与文化的关系角度入手,就作者身份、创作心理与内容表述、意象意蕴、理论建构等问题对清代闺秀词进行立体的分析和阐释。第一章,清代闺秀词人的身份认同。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女性在妻、母之外,无其他被主流价值观认可的社会身份。儒家文化家国体制同构性的特点,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对妻性、母性有一定程度的尊重,加之道家文化对阴柔价值肯定的影响,作为良家妇女的闺秀在中国传统父权文化性别等级中,于一定范围内能够拥有有限的资源与权利。漱玉词的成就和词的文体传统提供了闺秀写作词的合法性。清代,诗词写作是拥有才女身份的有效路径,闺秀为获得作者身份对性别和文体规范保持着高度自觉。杰出的闺秀词作者往往被视为谪仙,得到社会扭曲的承认。以“才、孝、贤”为主要内容的“女有士行”理念本是闺秀精英的理想标准,但随着女教的普及化与世俗化,渐渐成为一般闺秀的行为准则,催生了闺秀群体的理想主义与道德极端主义倾向。第二章,清代闺秀词的创作心理与闺情叙述。清代相互矛盾的性别观念共生共存,反映在文学实践与观念上,闺秀群体中既有因自甘雌伏、恪守妇德的心理而焚稿之举,又不乏醉心文学,整日吟咏,手不释卷之人。接受了一定教育的闺秀也往往依仗道德的高度自律来争取地位的提高和更多的尊重。但道德尊重与个体幸福却背道而驰,闺秀于此中愈发体会到深刻的精神痛苦,这种痛苦几乎是闺秀群体的集体潜意识。从宋代开始,自我情感表述就是闺秀词创作的集体潜动机,清代闺秀继承了这种传统创作心理,随着清代闺秀创作群体的扩大,词也具有了唱酬应答、联络情感,以扩大社会空间的创作显动机,并且在闺秀平淡乏味的内闱生活里成为填补生命空白的审美游戏。第三章,清代闺秀词的女性书写及意象群。封建文学符号系统中的女性形象,是男性中心文化中的“空洞能指”,除了形象和外壳之外,女性自身沉默并淹没于前符号、无符号的混沌之中。清代闺秀词以其庞大的创作人数和作品数量,在男性写作的历史洪流中凸显出来,传统词作中有鲜明情爱意味的闺房、庭院意象,填充进了闺秀现实生活的情思意蕴:闺房与诗书雅趣、夫妻感情、慈母课子的情感相关联,庭院成为闺秀畅想人生、神游古今的空间,出现了主动调节情绪,对自己遭际和人间名利等更超脱放达的情思描绘。清代闺秀词的菊意象立足于“洁身自好”、“超然闲雅”意蕴的文学传统,生发出坚强、孤芳自赏及弱者自尊的品格映射;水仙成为集外形审美理想与内在审美理想为一体的女性化意象。对于七夕的题咏在清闺秀词中数量很多,不仅象征了夫妻团圆,更象征了知音相聚。闺秀对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之后漫长的离别之苦投加更多强调和关注,显示出清闺秀婚姻家庭观念的理性实用态度和真实诉求。第四章,男性文人论闺秀词。从清代词话可以发现,主流词坛对女性词的关注从赞称其闺情婉丽开始,逐渐过渡到包含道德审视的清雅审美,至晚清,则重视其抒写性灵的真情感发。词坛对女性词的评价,从男性立场的予需予取,逐渐发展到关注女性词作者的人生际遇。词之女性书写从男性欲望的符号化位置渐渐挣脱,变艳情展演为自我人生的表述者。主流词坛对于女性词的定位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至晚清,终于明确承认了女性词作为抒写女性生活的文学载体的相对独立性。第五章,分析闺秀的文本,可以发现闺秀对闺秀词体独立性有清晰的认识,对传统的男性代拟闺情手法有明确的反对。对女性词风格以“清”和“温柔敦厚”作为标准,并将“福慧双修”作为“温柔敦厚”的一个内容。综上所论,有清一代,词写作已经成为闺秀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闺秀将之运用于个人及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大量的写作实践,对词的传统意蕴,尤其是关于闺秀闺情的书写意蕴产生了颠覆性填充,主流词坛最终承认了闺秀词作为抒写女性性情的文学载体地位,闺秀也试图并部分地建立了闺秀词体理论体系。
尹逊刚[7](2016)在《苏轼茶诗研究》文中指出茶诗,是诗歌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自古以来,文士喜饮茶,茶这一人文意象便频频的出现在诗歌的创作中。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初的茶诗作品早已变得较为浑芒而不可求了,然而,自晋代后,茶诗的脉络就越来越清晰了。伴随着茶文化的逐步兴盛,茶诗也稳步发展,至茶文化高度繁荣的北宋时期,诗歌也大放光彩,耀眼而绚丽。诗人兼茶客的苏轼,大显身手,创作了近百首茶诗,成为中国诗歌史乃至茶文化史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本文在第一章简单的介绍了苏轼茶诗创作的背景,包括北宋及之前茶文化的发展概况,以及之前的茶诗的创作,这成为苏轼茶诗产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二章是本论文的重点,首先介绍了苏轼茶诗中所记述的多种具有北宋特色的名茶、茶具,所记录的北宋时期人们对煎茶泉水的选择,饮茶环境的讲究,茶馆的兴盛,北宋的茶叶生产。其次,展现了煎茶、斗茶、点茶等精彩的茶艺活动,并且论述了苏轼茶诗中所负载的茶俗茶功茶情等。第三章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示了苏轼深蕴于茶诗中的君子人格,通过研读其茶诗,不难感受到其刚正不阿和超然物外的个人品格。在第三章的后半部分,简单地研究了苏轼茶诗对于当代人的意义所在,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二是在诗化的品饮生活中对于当代人的精神压力的缓解。总之,笔者通过研读苏轼的茶诗,来窥探北宋这一特殊时期的茶文化的特点,又借着苏轼的茶诗,再次近距离的感受到了苏轼的照耀千古的君子人格,最后点出苏轼茶诗研究的当代意义。
于兰兰[8](2013)在《信阳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它决定着旅游地的生命力和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文化品位高的旅游产品日益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而伴随着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基于人们的文化需求与文化消费,深度旅游方式开始备受青睐。信阳是我国重要的古茶区之一,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她是一座绿色茶城,同时也是历史古城、文化名城、革命红城和山水之城,她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及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目前,信阳茶文化旅游开发已初具成效,但由于对自身文化内涵认知不足、挖掘不够等原因导致开发仍停滞在初级层面。本文以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可创新理论、体验经济理论、旅游文化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综合运用SWOT方法对信阳茶文化旅游开发进行了战略分析;根据茶文化旅游的内涵,提出了信阳茶俗文化、茶馆文化、禅茶文化、茶艺茶道等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路径。文章主体内容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理论基础,阐释了本文涉及到的核心概念及深度开发的若干基础理论。第二部分是信阳茶文化概况。该部分介绍了研究区概况及信阳茶文化内涵。内容包括信阳的历史文化、地理区位、交通区位、旅游资源等,以及信阳产茶、沏茶、茶道茶俗茶艺等茶文化内涵的介绍与分析。第三部分是信阳茶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与茶文化资源再审视。该部分首先对信阳茶文化深度开发情况进行SWOT战略分析;然后,对信阳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再审视,分析认为信阳茶文化旅游开发应从茶文化内涵上进行深度开发。第四部分是信阳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路径。分别从信阳茶俗文化开发、信阳茶馆文化开发、信阳禅茶文化开发、信阳茶艺茶道开发等四个方面对信阳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展开详细探讨。信阳茶俗文化的深度开发应以“客来敬茶”、“车云顶上茶”、“亲朋送茶”和“香茗献茶”的开发为重点;信阳茶馆文化的深度开发以恢复清末民初信阳八大茶社中的“元贞茶社”、“车云茶楼”、“龙潭茶馆”为重点;禅茶文化应突出“灵山寺禅茶之灵、净居寺禅茶之净”的特色;茶艺茶道文化深度开发应以沏茶的艺术、赏茶的艺术、闻茶的艺术、品茶的艺术等为追求。
杨富军[9](2012)在《《列子》研究述列》文中研究说明《列子》是一部重要的道家经典,历来以“贵虚”的思想、丰富多彩的寓言闻名,有着较大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但由于其内容驳杂,流传源流隐晦,唐宋以来学者对其书的真伪甚至列子其人的存在提出了质疑,此后关于真伪的考辨几乎贯穿了《列子》研究的全过程,但真伪双方往往利用相同材料,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似乎皆能言之成理,但让人无所适从。在张湛注之前本面世前,考辨陷入僵局,其他专业研究者或概而论之当做先秦诸子,或宁信为伪当做玄学着作,或者索性付之阙如,避而不谈。本文对历来真伪考辨进行理论综核,立足于宏观辨伪方法的把握和对微观具体问题的研究相结合,对《列子》研究进行学术史性的总结和辨析,结合古书通例,从主要版本笺疏,历代辨伪研究的方法成果及张湛《列子注》研究三方面进行归纳、梳理和考辨,总结争辩双方的成就,探讨考辨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以推动《列子》研究的全面、深入开展。第一章《列子》的版本笺疏,首先对主要版本进行简要介绍,流传统绪待考;其次胪列重要的笺疏、考证、校勘着作,归纳其主要特点和贡献,为《列子》校勘与文本变迁研究提供参考。第二章分《列子》研究为五个方面,以研究方法为经,以考证成果为纬,分流传编纂、语言文字、思想哲学、文学寓言及重文考辨五大方面,以具体关键问题的研究为源,以历代学者相继的研究为流,结合传统辨伪学的案例,分别考述该研究思路取得的成绩与不足。第三章对近年来渐受重视的张湛及《列子注》研究做了总结,学界对张湛由其家学渊源、思想学术、《列子注》的特点等逐步进行了研究,这对考察张湛注与《列子》观点的同异,张湛《列子序》所述是否属实,甚至张湛是否能够伪造《列子》等重大问题的最终解答,有巨大意义。大陆主伪派据主流地位而“反伪派”日渐起势,港台学界多与大陆疑伪派辩驳,日本学界很少以之为伪,《列子》研究可谓异彩纷呈,《列子》伪书说成为定谳似乎仍然需要时日。传统辨伪学还需要进一步审视,但我们更需要注意严谨与理性,切莫矫枉过正,为争名立异而走前人的老路。
吕贤平[10](2011)在《明清时期全椒吴氏科举家族及其文学研究》文中指出全椒吴氏科举家族是明末清初着名的科举世家,从始祖吴凤卜居全椒开始至三世祖吴沛定下以举业为吴氏家族兴家望族的凭借,直到八世祖吴娘辈,这个家族的子弟一直走读书、科举、入仕的道路,他们广泛涉猎经学、史学、文学、策论等,多有诗文创作,并代有着述,形成独特的家族文化传统,承载厚重的家学家风之文化积淀。本文以全椒吴氏科举家族及其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个家族的文学创作置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时空中进行观照、分析和理解,通过探究家族、科举、儒学、文学四者在这个家族兴起、发展及变化过程中的作用来研究这个家族中一些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家族意识即如中国文化之基因,它是促进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前进的原动力。吴沛是全椒吴氏家族的灵魂人物,他以吴氏家族的振兴为自己毕生要务,在开创吴氏科举家族之大业中有筚路褴褛之功,这个家族子弟的每一个进步无不笼罩在吴沛的影响之下。举业是出自寒门的全椒吴氏子弟改变家族命运的利器,全椒人创建了内涵十分丰富的“儒林文化”,其核心是科举文化,它集中表现为以吴氏子弟为代表的全椒士子对科举的理解与追求。儒学是吴氏科举家族举业兴家的凭借和精神动力,在这个家族发展之初,吴氏子弟对于儒学的推崇便着上了极浓厚的家族观念之底色,使其合于举业兴家的目的;伴随着吴氏子弟举业有成、仕宦有功,儒学在家族中呈现张扬和扩充的态势,促成了吴氏子弟以平治天下为己任。家族乃儒学寄身托命之所,儒学借由血统传承而生发出易于让人接受的渠道,它的终极目标所在乃是“治国平天下”。然而,唯有社会向上时期,科举才能发挥它的进步方面,儒学也才能从家族之中解放出来,释放其巨大的能量,可惜明清非其时也!吴敬梓的叛逆开启了吴氏科举家族基因变异之大门,“无意进取”的吴娘则是吴氏科举家族的大变迁,吴娘父子的人生道路及文化选择昭示出这个以举业兴家名闻当时的科举家族的破产。全椒吴氏科举家族以举业起家,文学相伴始终,这个家族从三世祖至八世祖文学着述彬彬之盛。如果将全椒吴氏科举家族文学发展比作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则吴沛源也、根也,枝在国鼎兄弟辈,往上枝繁叶茂,吴檠、吴敬梓、吴娘都是这棵大树上结出的累累果实,吴敬梓尤其是一颗奇葩,他的文学成就最终形成了这个家族流芳百世的最厚重的文化积淀,吴娘则成为这个家族文学发展的殿军。吴沛与吴敬梓是这个科举家族发展史上两座高耸的极富特征的标识,他们推进全椒吴氏科举家族走向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辉煌。吴敬梓、吴娘父子最终从吴氏科举家族对于举业崇尚的家族传统中脱胎出来并转向文学、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追求,吴娘的人生悲剧是乃父吴敬梓悲剧命运的延续,他们的苦难人生揭示出身处两难境地下的封建时代文人悲剧命运的宿命。
二、恩师的教诲——追忆与庄晚芳教授交往的片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恩师的教诲——追忆与庄晚芳教授交往的片断(论文提纲范文)
(1)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四库全书总目》元别集提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总目》元别集提要之生成研究 |
第一节 《总目》元别集提要生成的“纵”与“横” |
一、历时流变:从提要分纂稿到《总目》定稿的文本层积 |
二、共时编纂:扩容之态度与褒贬之旨归 |
第二节 《总目》元别集提要书写的“捭”与“阖” |
一、厘正典籍:独宗儒学,排除异端 |
二、标榜学风:崇实黜虚,重视根柢 |
三、裨补史阙:完善史书,鉴元知清 |
四、消解思宋:观念先行,阐释导向 |
五、褒赞气节:表彰幽隐,砥砺风教 |
六、消泯门户:遮蔽构争,塑造融合 |
第三节 乾隆题御制诗与《金渊集》提要的被“定格” |
一、乾隆御题诗与《金渊集》提要之内在联系 |
二、《金渊集》提要表述和观念的辨析 |
三、“十二辰体”与乾隆偏爱之形成 |
第四节 乾隆“反复其意”与杨维桢集提要的“修正” |
一、《铁崖古乐府》提要:从“遵公论”到“揣圣意” |
二、《东维子集》提要:从华夷之辨到正统之辨 |
第二章 《总目》着录元别集版本及所述版本之考辨 |
第一节 版本采源与馆臣视野 |
第二节 元别集版本及提要所述版本辨证 |
一、所取非善 |
二、私造版本 |
三、混淆版本 |
四、衍生讹误 |
第三节 《总目》观照下的四库本序跋、附录删削现象探究 |
一、四库本元别集所存序跋、附录之统计 |
二、《总目》与库书不符之例举 |
三、删除缘由之寻绎 |
第三章 《总目》元别集提要之征引考察 |
第一节 元别集提要的征引概况 |
第二节 《元史》:循其“名”,失其“实” |
一、校写草率,生发讹误 |
二、曲解原意,失之千里 |
三、循名失实,流于形式 |
四、主观择取,服从主旨 |
第三节 《元诗选》:文献与官学的游移 |
一、以讹传讹:直录文献时的盲目与失考 |
二、禁毁祸及:避替所致的混乱与断裂 |
三、身份焦虑:变化之形态与不变之回护 |
四、儒为正统:显此隐彼间的主观强制 |
第四节 序跋及其他:回避自觉和价值缺失 |
一、源头追踪:非见序跋,转引他者 |
二、视野探寻:独立书写,序跋缺位 |
三、立场捕捉:异代定论,回避序跋 |
四、讹误辨证:误读原文,难圆其说 |
第五节 征引得失论 |
第四章 《总目》元代文学批评之批评 |
第一节 “世运说”:《总目》元代文学史建构之悖论 |
一、“世运说”文学批评之内涵和演变 |
二、革弊—极盛—流弊:“世运说”观念下的元代文学史书写 |
三、被遮蔽的图景:《总目》元代文学史建构之局限 |
第二节 从“元无文”到“元有文”——《总目》对元文的辩诬与重塑.. |
一、肇始于明嘉靖中期的“元无文”观念及其逻辑 |
二、认同与建构:《总目》对“元有文”之回应 |
三、复位与助澜:“元有文”观念在清代的接续 |
四、偏执与遮瑕:《总目》元文批评之评价 |
第三节 元诗“纤秾靡丽”三辨 |
一、时间范畴辨:元代?元季? |
二、归属对象辨:孰是?孰非? |
三、风格评品辨:公允?偏颇? |
结语:《总目》元别集提要的后世影响 |
一、作为目录学着作的奠基性地位 |
二、作为文学批评着作的转型性接受 |
参考与征引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总目》着录元别集作者简表 |
附录二 纂修《四库全书》元别集版本采源情况表 |
附录三 现存元别集元刻本情况统计表 |
后记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3)199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的历史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1990年代乡土小说历史叙事的创作类型 |
第一节 超验型乡土小说的历史叙事 |
一、作为历史的寓言化 |
二、作为乡土的寓言化 |
第二节 经验型乡土小说的历史叙事 |
一、个人记忆 |
二、族群记忆 |
第二章 1990年代乡土小说历史叙事的母题向度 |
第一节 国民性批判的循环式凸显 |
一、对土地的“缱绻与决绝” |
二、政治文化浸染下的“权力症” |
三、道德的溃败与呼喊 |
第二节 文化审美的理想式回归 |
一、古朴乡情的追溯与怀恋 |
二、对家族文化的烛照 |
三、宗教色彩的纷呈 |
第三节 人文精神的哲学式关怀 |
一、对“存在”的回答 |
二、超越苦难 |
三、自我的救赎 |
第三章 1990年代乡土小说历史叙事的艺术风格 |
第一节 乡土现实主义手法的演绎 |
一、多样的现实主义叙事实验 |
二、本土方言的新探索 |
第二节 乡土浪漫主义精神的诉求 |
一、“神秘化”创作倾向 |
二、散文化与诗化的描绘 |
第四章 1990年代乡土小说历史叙事的价值评估 |
第一节 1990年代乡土小说历史叙事的价值延展 |
一、历史与现实的双向对话 |
二、历史的多元反省与建构 |
第二节 1990年代乡土小说历史叙事的局限性 |
一、私人话语下的历史“遮蔽” |
二、历史理性意味的缺失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一、题目解析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从契丹到中国——英国汉学的缘起 |
第一节 “契丹传说”的产生与发展 |
一、“契丹传说”的产生和柏朗嘉宾的证实 |
二、鲁布鲁克和罗杰·培根的契丹认识 |
第二节 “契丹传说”的兴盛和英国的接受 |
一、《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契丹传说”和在英国的接受 |
二、《曼德维尔游记》何以比《马可·波罗游记》更为畅销? |
三、《曼德维尔游记》中的“契丹传说” |
第三节 从英国到契丹(中国)的征程 |
一、英国人对“东北航道”的探索 |
二、英国人对“西北航道”的探索 |
三、英国人通过东方航路来到中国 |
第四节 英国学者对“契丹/中国”问题的讨论 |
一、英国的契丹与中国知识来源 |
二、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及其他着作的影响 |
三、塞缪尔·帕切斯的“契丹/中国”问题讨论 |
四、“契丹/中国”问题的解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17、18世纪的英国汉学与“中国风尚” |
第一节 瓷器 |
一、英国的瓷器消费:从收藏到日用 |
二、“ware”、“porcelain”和“china”的词义考察 |
三、热潮和反思: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瓷器描写 |
第二节 茶叶 |
一、中茶西传英国小史 |
二、英语中的茶:从“chaa”到“tea”的演变研究 |
三、从宫廷赞誉到民间争论:17、18世纪的英国文学与中国茶叶 |
第三节 园林艺术 |
一、17世纪中国园林艺术在英国的传播 |
二、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形成与中国园林风格的影响 |
三、威廉·钱伯斯与中国园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语言研究 |
第一节 17世纪的英国汉语研究 |
一、17世纪前欧洲学者对中国语言的初步印象 |
二、普遍语言:白来德、培根、威尔金斯、韦伯等英国学者对汉语的研究 |
三、托兰德和莱布尼茨关于汉语学习难易问题的通信 |
第二节 18世纪语言观念的转变和英国的汉语认知 |
一、18世纪欧洲(英国)学者语言起源问题的探讨和汉语落后观念的形成 |
二、詹姆斯·伯尼特的汉语研究 |
三、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汉语报告:先在观念和实地印象的嬗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文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翻译和影响 |
一、初步的接触:转译而来的中国文学 |
二、《好逑传》的英译与中国文化认识 |
三、威廉·琼斯的中国经典翻译 |
第二节 初步的比较视野:中国文学的评论 |
一、理查德·赫德《贺拉斯致奥古斯都诗简评注》中的戏剧批评 |
二、约翰·布朗对中国诗歌和音乐的讨论 |
三、威廉·琼斯《论中国的第二部经典》中的文学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宗教和社会研究 |
第一节 “中英初识时期”的中国宗教和社会认识 |
一、哈克路特编着中的中国宗教和社会认识 |
二、帕切斯的中国宗教和社会制度描述 |
三、其他英译文献中的相关介绍 |
第二节 “礼仪之争”的英国回响 |
一、“礼仪之争”之简述 |
二、“礼仪之争”文献的英译和出版 |
三、“礼仪之争”影响下的英国的中国宗教研究 |
第三节 英国自然神论者的中国奥援 |
一、自然神论的中国“起点” |
二、从赫伯特到伯朗特:英国自然神论者中国论述的转变 |
三、从托兰德到拉姆齐:英国自然神论者与护教者的中国论辩 |
四、博林布鲁克子爵:英国自然神论者中国论述的余晖 |
第四节 英国学者的中国社会认识和研究 |
一、从伯顿到坦普尔:17世纪英国仰慕中国社会的开始 |
二、航海游记文学热潮和18世纪英国中国社会认识的转变 |
三、从报端到案头:18世纪英人对中国社会的臧否和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19世纪前之英国汉学要事系年 |
附录二、中西译名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西青散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每闻善事心先喜,得见奇书手自抄——《西青散记》版本初辨 |
第一节 《西青散记》版本流转因缘录 |
第二节 《重订西青散记》非作者“手定”辨 |
第二章 浇习百端堪冷悟,深情一卷小知音——《西青散记》文体考辨 |
第一节 西青七记 |
第二节 缀文之法 |
第三章 休说暂离无别恨,远山青处即天涯——史震林读书交游地点考略 |
第一节 史震林读书交游地点考略(附图、表) |
第二节 史震林、张梦觇自绡山至金陵乡试路线图 |
第四章 薄俗文章羞白眼,贫交气谊哭黄金——雍正年间交游布衣朋友考略 |
第一节 雍正年间交游布衣朋友考略 |
第二节 雍正年间史震林游学时结交的部分朋友一览表 |
第五章 同心但有人相忆,梦隔青山未是孤——史震林交游年谱 |
第六章 痛惜娇红未忍攀,那堪辞我竟阑珊——双卿考辨 |
第一节 生年之辨 |
第二节 籍贯之辨 |
第三节 姓氏之辨 |
第七章 棘闱投笔逃文战,自折逍遥野桂枝——史震林诗文辑佚 |
第一节 诗歌、散句 |
第二节 词 |
第三节 梧冈别记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清代闺秀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题解与论域 |
二、研究现状 |
三、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代闺秀词人的身份认同 |
第一节 清代闺秀词人作者身份的历史性建构 |
一、社会性别角色传统 |
二、李清照与闺秀词写作传统 |
三、词之文体特征与闺秀词写作的合法性 |
第二节 女有士行——精英性质的闺秀身份理想 |
一、“女而有士行”的文化渊源 |
二、“女而有士行”的文本记录 |
三、“女而有士行”的时代内涵 |
第三节 才女身份认同 |
一、才女身份镜像——同质化的温婉柔媚抒情形象与文字版的完美自画像 |
二、才女身份认同新变 |
第四节 谪仙身份想象——扭曲的承认 |
一、才女为“谪仙”观念的历史渊源 |
二、清闺秀词人的谪仙记录 |
三、闺秀词人的谪仙身份承认 |
第二章 清代闺秀词的创作心理与闺情叙述 |
第一节 自我表述的创作动机 |
一、直抒胸臆式闺情表述 |
二、消极情绪的宣泄 |
三、日常生活叙述 |
第二节 扩展空间的写作意图 |
一、社交空间扩展 |
二、想象空间的拓展 |
三、亲密关系的“关怀”建构 |
第三节 审美游戏 |
一、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书写 |
二、文字艺术的形式审美 |
第三章 清代闺秀词的女性书写及意象群 |
第一节 闺房 |
一、诗书雅趣 |
二、夫妻感情 |
三、课子 |
第二节 庭院 |
第三节 咏物 |
一、菊 |
二、水仙 |
三、七夕 |
第四章 男性文人论闺秀词 |
第一节 女子之诗与诗教 |
一、沈德潜论“女子之诗” |
二、女子“静且专” |
三、“言有物”非专为位外者训 |
第二节 婉丽 |
一、闺秀词与词史 |
二、以婉丽为宗 |
第三节 尚“清雅”渗透妇德价值判断 |
一、风格之清 |
二、性情雅正 |
第四节 晚清“真情”论 |
一、常州词派的冷遇与真情论的容纳 |
二、况周颐的闺秀词论体系 |
第五章 闺秀词体观 |
第一节 对闺秀词体独立性的认识 |
一、骚人摹写闺情,何异顾芍药而题草 |
二、内人彤管,当与史氏丹毫共争 |
第二节 对于闺秀词审美价值的认识 |
一、论“闺秀作词” |
二、论“脂粉气” |
第三节 闺秀词风格论 |
一、“清” |
二、温柔敦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苏轼茶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研究现状 |
1.1.2 国外研究状况 |
1.1.3 对茶诗的界定 |
1.2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2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1.3 苏轼茶诗的创作背景 |
1.3.1 北宋茶文化的发展概况 |
1.3.2 北宋前的茶诗创作 |
2.苏轼茶诗与北宋茶事 |
2.1 苏轼茶诗中茶事的物化层面 |
2.1.1“顾渚茶芽白于齿”——佳茗香茶的展览 |
2.1.2“银瓶泻汤夸第二”——“十二茶具”的图赞 |
2.1.3“来试人间第二泉”——玉露琼浆的叹赏 |
2.1.4“惊雷未破蕾”—— 茶叶生产的关注 |
2.1.5“坐客皆可人”——士人品茗的佳境 |
2.1.6“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宋代茶馆的兴盛 |
2.2 苏轼茶诗中的茶艺活动 |
2.2.1“同烹贡茗雪,一洗瘴茅秋” ——煎茶 |
2.2.2 “红焙浅瓯新活火,龙团小碾斗晴窗” ——斗茶 |
2.2.3“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分茶 |
2.3 苏轼茶诗中的茶俗 |
2.3.1“有客远方来,酌我一杯茗”——以茶待客 |
2.3.2“吾国旧供云泽米,君家新致雪坑茶”——以茶赠友 |
2.3.3“姜新盐少茶初熟,水渍云蒸藓未干”——另类香茶 |
2.3.4“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盛大茶会 |
2.4 苏轼茶诗中的茶功茶情 |
2.4.1 细品漫饮浅斟低唱 |
2.4.2 浸染茶事享受生活 |
2.4.3 惟歌生民病——批判武器 |
2.4.4 为茶立小传 ——自比陆羽 |
3.苏轼茶诗与其君子人格及其茶诗研究的当代意义 |
3.1 苏轼茶诗中所蕴含的君子人格 |
3.1.1 守正不阿特立不群 |
3.1.2 乐观旷达超然物外 |
3.2 苏轼茶诗研究的当代意义 |
3.2.1 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
3.2.2 有利于诗化当代生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信阳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相关研究的简要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茶文化 |
2.1.2 茶文化旅游 |
2.1.3 旅游深度开发 |
2.2 深度开发的理论 |
2.2.1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
2.2.2 可创新理论 |
2.2.3 体验经济理论 |
2.2.4 旅游文化理论 |
3 信阳茶文化概况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历史文化 |
3.1.2 地理区位 |
3.1.3 交通区位 |
3.1.4 旅游资源 |
3.2 信阳茶文化内涵 |
3.2.1 悠久的产茶历史 |
3.2.2 简明的沏茶要领 |
3.2.3 独特的茶道、茶俗与茶艺 |
4 信阳茶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与茶文化资源再审视 |
4.1 信阳茶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
4.1.1 优势 |
4.1.2 劣势 |
4.1.3 机遇 |
4.1.4 威胁 |
4.1.5 SWOT矩阵分析 |
4.2 信阳茶文化旅游资源再审视 |
5 信阳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路径 |
5.1 信阳茶俗文化开发 |
5.1.1 客来敬茶 |
5.1.2 车云顶上茶 |
5.1.3 亲朋送茶 |
5.1.4 香茗献茶 |
5.2 信阳茶馆文化开发 |
5.2.1 元贞茶社 |
5.2.2 车云茶楼 |
5.2.3 龙潭茶馆 |
5.3 信阳禅茶文化开发 |
5.3.1 灵山寺禅茶之灵 |
5.3.2 净居寺禅茶之净 |
5.4 信阳茶艺茶道开发 |
5.4.1 茶艺文化开发 |
5.4.2 茶道文化开发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成果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列子》研究述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回顾与展望 |
第一章 《列子》的版本笺疏 |
第一节 版本述略 |
第二节 笺疏释文 |
第二章 《列子》辨伪研究 |
第一节 流传编纂辨伪 |
第二节 语言文字辨伪 |
第三节 思想哲学辨伪 |
第四节 文学寓言辨伪 |
第五节 重文辨伪 |
第三章 《列子注》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明清时期全椒吴氏科举家族及其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明清时期全椒吴氏科举家族世系考述 |
第一节 全椒的自然人文环境 |
第二节 明清时期全椒吴氏科举家族世系 |
第二章 家族、举业、儒学和文学在吴氏科举家族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一节 家族意识是全椒吴氏子弟(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前进的原动力 |
一、风水观念与家族本体意识 |
二、西墅草堂蕴含着浓厚的家族意识 |
三、家族意识是促进吴沛前行的原动力 |
四、吴敬梓的门第观念及衰门情绪 |
第二节 儒林文化——科举在全椒吴氏科举家族发展中的功用 |
一、全椒吴氏科举家族的成长环境 |
二、"家声科第从来美":全椒吴氏科举家族的辉煌 |
三、吴氏科举家族的举业兴家历程 |
第三节 儒学在全椒吴氏科举家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希圣学":全椒吴氏科举家族奉儒守孝的家教传统 |
二、"相业儒功原一致":儒学是吴氏科举家族举业兴家的凭借和精神动力 |
三、"东南学者宗师":吴沛的儒者形象 |
四、儒学地位的提升:从举业有成到仕宦有功,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 |
五、"兄弟参商、宗族诟谇":儒学地位的下降及诗礼之家的没落 |
第四节 全椒吴氏科举家族举业与文学关系研究 |
一、科举家族与八股文之关系 |
二、求取举业功名之坎途 |
三、辞拒博学鸿词科试是吴敬梓思想发展的结果 |
四、文学成为吴氏科举家族的不朽功业 |
第五节 全椒吴氏科举家族发展的承继与变异 |
一、吴氏科举家族对于吴沛的崇尚 |
二、多难人生使吴敬梓能够逐步摆脱本阶级思想的沿袭 |
三、"束身名教之内,而能心有依违":吴敬梓是全椒吴氏科举家族宗室的不孝子,精神的觉醒者 |
四、明清易代之变对于吴氏科举家族的影响 |
五、《儒林外史》人物杜慎卿本事考补 |
第三章 吴敬梓文学作品所蕴含思想及情感探究 |
第一节 小说家的立场 |
一、从叙事视角看《儒林外史》思想主旨的表达方式 |
二、以小说主旨作为叙事大视角统揽全篇叙事结构 |
第二节 诗人的情怀 |
一、吴敬梓文学创作的思乡主题研究 |
二、此心不安处,非吾乡 |
第四章 吴娘研究 |
第一节 "将为君子儒"——全椒吴氏科举家族的悲歌 |
一、举业兴家的变奏:吴烺儒学兴家梦的破灭 |
二、"千秋让德仰姬宗":儒家思想在吴敬梓、吴烺父子间的承袭 |
三、水绘园中寄哀思:吴烺诗歌创作中的怀祖情结与衰门意绪 |
第二节 "入世多幽忧,壮心渐磨灭"——吴烺命运的悲剧性 |
一、"贫贱饥寒常苦悲" |
二、从入世到归隐是全椒吴氏子弟苦难心路历程的体现 |
第三节 扬州是吴敬梓、吴烺父子人生的重要驿站 |
一、"人生祗合扬州死":贫病交加的吴敬梓在扬州猝然离世 |
二、"良朋当好会,感慨深平生":吴烺扬州所寄情深思长 |
第四节 吴烺的"无意进取"——全椒吴氏科举家族之大变迁 |
一、吴烺的举业进退历程 |
二、世交的全椒吴、金两家相异的举业征程 |
三、全椒吴氏科举家族的大变迁 |
余论 |
附录1:明清时期全椒吴氏科举家族世系表 |
附录2:吴烺年谱简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恩师的教诲——追忆与庄晚芳教授交往的片断(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四库全书总目》元别集提要研究[D]. 何素婷. 西南大学, 2018(05)
- [3]199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的历史重构[D]. 肖佳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4]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D]. 蔡乾.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5]《西青散记》研究[D]. 郭小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6]清代闺秀词研究[D]. 李小满. 陕西师范大学, 2015(12)
- [7]苏轼茶诗研究[D]. 尹逊刚. 新疆师范大学, 2016(02)
- [8]信阳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 于兰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1)
- [9]《列子》研究述列[D]. 杨富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10]明清时期全椒吴氏科举家族及其文学研究[D]. 吕贤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