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机构设置的柔性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峰[1](2021)在《企业组织结构柔性化下的项目管理》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企业柔性化组织结构下的项目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该环境下项目管理的方案与实施。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以更短的时间、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向市场推出更符合顾客需求的新产品和服务。然而由于产品的复杂性、探索性和创新型,且企业面临的环境也在时刻发生变化,企业想要获得竞争优势,
徐川,魏雪飞[2](2021)在《浅述东风T701驾驶室焊装线体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汽车车身装焊是车身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身焊装线的设计质量对于车身的装焊质量和产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主要阐述了T701驾驶室焊装线工艺设计依据、共平台柔性化基准、线体布置形式、瓶颈工序的机器人布置及工时节拍提升等,通过综合平衡生产量纲、产品结构、工艺场地、工装设备以及投资费用,提出了全平台4个车身的柔性化混流方案,并为后续变种车型预留了扩容带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罗光盛,邹传利,刘冬[3](2021)在《焊装前后盖高效柔性滚边岛布局设计》文中提出机器人滚边工艺,已普遍应用于汽车白车身关键部件的滚边制造中,结合公司具体的案例应用,总结了公司某车型柔性化滚边岛布局设计过程中的考虑因素和优缺点,可为今后同类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王欣桐[4](2021)在《基于刚性弧形辊的三维曲面柔性轧制研究》文中提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大型三维曲面制品在轮船、舰艇、飞机、航天器、车辆、大型容器以及建筑装潢等军工和民品领域的应用比比皆是,三维曲面产品的小批量和多样化需求的特点使得传统的模具制造面临着设备成本高、加工周期长等致命问题,并且由于每种产品都需要开发相应的模具进行生产,使得模具成形并不适合生产不同类型的大型三维曲面件。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柔性成形方法来适应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基于刚性弧形辊的三维曲面柔性轧制是一种新型的三维曲面板类零件成形方法,它采用了非均匀轧制变形原理,并以轧辊均为刚性辊,轧辊截面直径是变化的以及轧辊的母线为弧线作为新设计内容来加工三维曲面件。平板在相向旋转的两个轧辊的摩擦力作用下沿轧制方向进给产生连续变形,横向受到轧辊的弯曲作用,纵向因不均匀变形产生的附加应力作用而产生弯曲,整体都通过轧辊之间的辊缝后被加工成两个方向均有弯曲的双曲率曲面件。由于此方法属于线成形方法,因此加工曲面的形状主要受到接触区的形状尺寸影响,通过调整辊缝与异步效果来进行控制。本文在分析曲面金属板类件产品对三维曲面柔性成形方法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新颖的基于刚性弧形辊的三维曲面柔性轧制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和自主研制的三维曲面轧制装置对此方法加工三维曲面件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成形件的变形规律,研究了成形曲面精度。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基于刚性弧形辊的三维曲面柔性轧制原理探讨。根据目标曲面的横向曲率半径加工轧辊轴向半径,成形时通过控制上辊的位移调整不均匀分布的辊缝,使板料沿横向产生不均匀厚度减薄,这种非均匀压缩作用使板料内不同位置处的金属纤维产生沿纵向的不均匀伸长效果,由此而产生的附加应力使平板变形为三维曲面件。基于对所能加工的等曲率球形件、凸曲面件和鞍形件的数学表达式的分析,研究了曲面轧制过程,并根据变形前后体积不变的塑性变形原理,忽略成形后的弹性变形描述了纵向应变、纵向弧长和辊缝之间的对应关系,证明了纵向应变场是实现板形的控制的过程变量。2.基于刚性弧形辊的三维曲面柔性轧制有限元建模方法。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并根据基于刚性弧形辊的三维曲面柔性轧制过程特点,建立成形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并根据关键工艺参数确定具体建模参数。通过网格细化过程,综合考虑计算时间和成形结果的精度选择0.6mm作为板料和轧辊的网格尺寸,得到的成形件厚向应变分布和非均匀变形曲面轧制原理相符;设计轧辊的尺寸和工艺参数,得到两种典型的三维曲面(球形面和鞍形面)和不同形状的成形件,通过成形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以及采用刚性弧形辊曲面轧制加工曲面件的可行性。3.基于刚性弧形辊的三维曲面柔性轧制过程的力学分析。从力学的角度描述基于刚性弧形辊的三维曲面柔性轧制的变形特征,属于压缩-伸长复合型变形类型。对两种典型三维曲面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内部应力、应变场,厚向应变沿成形件纵向呈条状、连续性分布,并且应变值从中间至两侧逐渐减小,这证明了成形过程的稳定性。通过分析成形件纵向应力场得知,附加应力是由板件内部金属的不均匀变形作用引起的,同时,它又限制金属产生不均匀变形时自由变化,证明了球形件纵向不均匀附加应力是成形件产生纵向变形的原因。4.基于刚性弧形辊的三维曲面柔性轧制变形分析。探讨了单个工艺参数和关联工艺参数对成形件纵向变形的影响,发现板料初始尺寸和加工参数不仅对成形件变形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是互相关联的,比如轧辊轴向半径差和板宽对成形件纵向变形的影响就是相反的,因此它们之间存在互相匹配的问题。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增加板宽后等曲率球形件的成形工艺参数,并通过过程参数与球形件曲率之间的计算公式反推出最大压下量,与数值模拟给定的最大压下量吻合。5.基于刚性弧形辊的三维曲面柔性轧制鞍形件的工艺研究。分析了鞍形件在不同成形阶段、不同表面以及不同区域的应力应变分布特点,得到鞍形件刚性辊弧形曲面轧制中塑性应变分布的特点。探讨了异步轧制方法对提高成形曲面精度的效果,表明合理布置异步轧制能提高成形件沿纵向变形的均匀性;模拟了某一工艺条件下首尾相接鞍形件的成形过程,厚向应变分布连续均匀变化的模拟结果表明成形过程是稳定的。6.基于刚性弧形辊的三维曲面柔性轧制试验研究。采用自主研发的成形实验装置进行试验研究。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成形方法柔性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形件纵向曲率半径对最大压下量的变化十分敏感,通过合理选择轧辊轴向半径差可以有效减小成形力,增加轧辊轴向半径差后在目标曲面曲率相同时所需压下量更小,证明了此成形方法具备柔性化特点,并且过程是可控的、易控的。在不更换轧辊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得到不同形状的曲面件,表明在实用曲率的加工中,仅通过调整减薄量来获得不同曲率的三维曲面件是可行的。此外,验证了轧辊组合不一样时既可以获得球形曲面,也可以获得马鞍形面;而且决定成形件曲面类型的关键因素是压下量在成形件中心和两侧位置处的差值。
刘滨波[5](2021)在《汽车整车装配线设计及人岗匹配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汽车整车装配线将人和机器有效结合起来,在汽车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汽车整车装配线的工艺设计直接决定着汽车的质量、性能、生产成本及生产效率。整车装配线人岗匹配的有效性是通过合适的选拔、培训、考核、激励等方法,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中去,使整个装配线的人与岗位高度匹配、高效运转,使人与岗位时刻保持最佳的配置状态。论文介绍了整车装配线的设计步骤,确定了装配线各个工位的作业内容,对生产节拍、额定装配时间、员工数量、设备数量、工位数量等进行了计算,对制造策略、车间布局、BOP规划、机运设备、公用动力方式及需求、控制策略等进行了分析与确定,制定出了一套生产线的常规设计方案,为汽车装配线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应用C#编程语言,开发了一套汽车整车装配线人岗匹配管理系统,包括员工在线培训考核模块和人岗匹配管理模块。员工在线培训考核模块包括试卷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员工考试系统;人岗匹配管理模块包括员工管理、道序与设备管理、员工培训管理、资质管理、员工打卡记录管理、通知消息管理、人岗匹配目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企业科学的分配人员和岗位,实现岗位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及员工价值最大化。
范质允[6](2021)在《轿车侧围柔性化抓具静力学与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汽车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了技术、资本、人才的高度密集、高度全球化、高度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化重点产业和典型代表。汽车制造业虽然仍然长期坐落在整条生产线和产品链中的下游,但却成为了实体经济获得流动性发展的主要载体。其中整个车间的装配技术是整辆汽车生产和制造中所需要的最后一道技术,在整辆汽车生产和制造中占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汽车制造工业中的产品涉及至少有成百上千个零部件,其中所装配的整个过程既需要彼此之间的配合又复杂多变。所以当多个型号的车辆共线进行生产时,所要生产出来的商品属性就会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而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随着客户需求的日益严峻,生产出来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可能甚至都会远远超出所使用的装配线额定设计能力。因此,当面向新产品进行投放的时候,装配线就要具备一定的动态调节能力,可以迅速灵活地进行生产工艺和技术上的调整。本文研究了焊装生产线中的抓具结构,针对装配线中的抓具结构进行了柔性化改造与设计,用较少的资金和经济投入,较高的装配线柔性化水平来满足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与生产。针对目前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了三种轿车白车身侧围柔性抓具。具体工作如下:首先,深入分析了轿车白车身组成,重点分析轿车白车身顶盖前横梁、顶盖后横梁及侧围的结构及其工艺流程,结合柔性抓具的工作原理,确定抓具的抓取位置。其次,根据抓取位置和抓具的设计要求,基于CATIA三维建模软件对轿车白车身顶盖前横梁、顶盖后横梁、侧围柔性抓具进行结构设计及建模。在Hypermesh结构工作管理平台中对现有结构模型进行分析建立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通过充分利用基于Hypermesh工作平台中的Optistruct模块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学仿真分析,得到柔性抓具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应力图和位移图,分析是否符合工程应用需求。并对轿车白车身顶盖前横梁、顶盖后横梁分别进行静力学有限元分析,验证在抓取模式下是否处于安全模量内。验证了所设计的机构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对轿车白车身侧围柔性抓具进行运动学分析,验证在运动过程中,侧围柔性抓具能够完成抓取、搬运等功能。设计的轿车白车身顶盖前横梁、顶盖后横梁及侧围柔性抓具不仅有效的解决了轿车焊装生产线中多车型轿车白车身顶盖前横梁、顶盖后横梁及侧围的抓取、升降、搬运的需求,同时可达到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生产线成本的目的,也为其他柔性抓具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刘洋[7](2021)在《基于虚拟样机的轴向柱塞马达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斜盘式轴向柱塞马达是液压系统中执行机构的动力元件,其运行状态、效率及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体的效率及可靠性。因此,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地对柱塞马达特性进行研究,进而通过结构优化提升元件寿命和改进挖掘机工作性能成为当今市场上的迫切需要。目前,有关轴向柱塞马达特性研究的文献,主要分为理论模型推导柱塞马达特性和依托柱塞泵特性类推柱塞马达特性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完全按照柱塞马达最本质的因素建模,存在大量简化环节,与物理样机性能存在较大偏差。本文主以九柱塞斜盘式轴向柱塞马达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充分理解轴向柱塞马达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从中提取出影响柱塞马达动态特性的主要参数。其次,基于PRO/E平台建立起柱塞马达数字化模型,基于AMESim平台和ADAMS平台分别搭建了柱塞马达液压系统模块和机械构件模块,建立相应数据交互接口,构造出柱塞马达机液耦合模型。再次,基于柱塞马达机液耦合模型,对不同工况条件下柱塞马达动态特性及振动、噪音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了减振降噪的可能性,指出通过优化配流盘卸荷槽结构和改良柱塞马达外壳结构的方式可以实现减振动降噪的目的。最后,采用WORKBENCH平台下ANSYS模块对柱塞马达关键部件进行了柔性化处理,依托模态中性文件,搭建起柱塞马达刚柔耦合模型。基于刚柔耦合模型,得到了柱塞的应力应变情况,发现其应力集中现象比较严重的位置处于柱塞颈部靠近柱塞体的部分,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可以有效提升柱塞马达使用寿命。与数学模型相比,基于虚拟样机的轴向柱塞马达仿真结果偏差在3%左右,充分体现了模型的正确性。与其他建模方法和实验数据相比,虚拟样机模型在输出转矩、应力应变表征等方面精度更高,充分体现了虚拟样机模型的精准性。因此,基于本文建立的轴向柱塞马达虚拟样机模型,可以为轴向柱塞马达性能评估和改进优化提供一种高效准确的研究手段。
张来慧[8](2021)在《转设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柔性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殊产物,近年来逐渐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跃进。当前独立学院正处于转设的关键时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核心任务。学生事务管理是独立学院内部治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决定学生培养质量的基石。实施柔性化的学生事务管理,不仅能够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也能推动独立学院向内涵式发展。研究以独立学院转设为背景,对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内容进行研究,提出了学生事务管理实现柔性化改进的可能。研究阐明了核心概念的定义,交代了独立学院转设的背景,选取了柔性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事务实现柔性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的现状,运用个案研究法,将Z学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和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挖掘当前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由此对独立学院学生事务柔性化管理的目标和策略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当前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问题主要有:管理理念多以制度为中心,忽视了转设带来的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的变化,缺少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文关怀。管理过程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很难参与学生事务管理,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管理组织以行政为框架,管理运行的行政化程度高,管理部门联系不够紧密,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低,岗位流动性更大,运行机制不够灵活,且缺少应有的监督评价。所谓柔性化策略,是独立学院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贴合独立学院转设发展趋势,满足独立学院学生的现实需求,实施的更为人性化、灵活化的管理。独立学院柔性化管理的策略主要是遵循人性化的管理宗旨,打造双元化的管理主体,组建专业化的管理结构,构建灵活化的管理机制,并对实际运行进行柔性化控制,以保障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实现柔性化改良,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方征然[9](2021)在《柔性管理视角下A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企业扩展战略中能熟练执行、管理、决策的主角“人”,开始存在着供应不足的情况,成熟全面的员工供应不足导致企业人才输送存在断层,直接制约着企业快速发展的脚步。这就要求企业要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培训来创造和培养一批能帮助企业发展前进的人才队伍,才能从内部敲碎制约企业扩展脚步的绊石。基于此,本文根据管理学、人力资源理论、柔性管理等理论,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把A公司员工培训体系的现状作为研究方向,使用柔性管理的视角对A公司员工培训体系开展了相对深入的研究。研究认为:目前A公司员工培训体系存在诸如公司培训课程设置比较单调、培训制度流程不够灵活、培训老师选拔不够柔性、评估形式较为简单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公司领导和员工对于培训工作认识和态度不到位,同时公司内部缺乏专业的培训管理部门。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编制并完善公司各项培训管理制度、建立柔性化的管理机制和团队、优化并灵活选拔培训老师、进一步柔化培训评估方式等建议和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研究,一方面可以带动A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加强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业务经营能力,另一方面为其他企业提供一些方法和借鉴。
沈超宇[10](2021)在《三自由度结构冗余并联机构的运动特性及刚柔耦合分析》文中认为并联机构是由动、静平台和多条支链组成的一类机构,其具有区别于串联机构的优点,如刚度高、精度大,控制简单等。结构冗余并联机构通过改变机构的参数以及调整机构的位形,可以使得机构达到规避奇异位置,扩大工作空间的目的;而柔性构件可以通过其变形来传递力和力矩,具有低磨损,高精度等优点,且可以有效的降低机构的驱动力矩。通过将结构冗余并联机构和柔性机构相结合,建立新的刚柔耦合结构冗余并联机构,达到优化机构性能的目的,而且可以保持刚性和柔性机构结构特点优势。本文基于以上背景,选定一个结构冗余并联机构,对其运动学进行理论分析,以仿真的方式确定柔性杆的选择,并对刚柔耦合并联机构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最后制作机构的样机验证其特性。具体的研究如下:(1)本文对选定的结构冗余并联机构进行相关的运动学分析,通过对其支链封闭环的研究,可以得到支链中各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推导出机构的位置反解,奇异性、工作空间和灵巧度。并分析结构冗余部分的参数变化对机构运动性能产生的影响,通过仿真验证机构可以规避奇异位置的特性。(2)对机构的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求解其刚度矩阵,并对其进行柔度建模,可以得到机构的柔度矩阵。通过在Adams软件中进行仿真分析,对比全刚性机构和刚柔耦合机构的支链中的三条连杆对机构驱动扭矩产生的影响,选择对机构产生最佳性能的杆件作为柔性构件;并对刚柔耦合机构中柔性杆的结构参数对机构动平台和三个驱动扭矩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刚柔耦合机构进行有限元建模,对其施加一定的负载进行机构的静刚度研究。(3)对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选择使用拉格朗日方程对机构进行动力学建模,并求解全刚性模型和刚柔耦合模型的动能表达式和重力势能表达式。设置一个仿真动作,以机构驱动扭矩的理论值和仿真值进行对比分析。(4)对机构进行样机制作,通过对其结构设计、电路设计、控制系统的搭建,可以得到三自由度结构冗余并联机构的实物模型,并以机构的三种典型动作进行控制程序设计,验证机构的运动特性。
二、浅谈机构设置的柔性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机构设置的柔性化(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组织结构柔性化下的项目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组织结构柔性化概念 |
组织结构柔性化价值 |
传统项目管理的问题与表现 |
柔性化组织下的项目管理方案 |
(2)浅述东风T701驾驶室焊装线体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T701驾驶室焊装线的设计 |
2.1 承接产品的描述 |
2.2 产品生产任务及生产纲领 |
2.3 车身的结构形式与柔性化共线设计基准 |
2.3.1 4个车身的通用分块方案 |
2.3.2 通用定位基准的设定 |
2.3.3 定形焊点和焊点分组的通用规划 |
2.4 焊装线工艺设计 |
2.4.1 地板线柔性化设计方案 |
2.4.2 主线柔性化设计方案 |
2.4.3 工艺流程 |
2.4.4 平面布局 |
3 关键设备描述 |
3.1 线体 |
3.1.1 往复杆参数 |
3.1.2 往复杆结构 |
3.1.3 往复杆电控系统 |
3.2 机器人系统 |
4 投产效果及改进方向 |
4.1 投产效果 |
4.2 改进方向 |
4.2.1 二次转运方案的优化 |
4.2.2 后围包边工艺的改进 |
5 结束语 |
(3)焊装前后盖高效柔性滚边岛布局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机器人滚边系统构成 |
柔性化滚边岛的布局设计 |
应用实例 |
1.布置方式 |
2.胎模切换系统 |
3.上件置台定位机构 |
4.工艺柔性 |
结语 |
(4)基于刚性弧形辊的三维曲面柔性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指导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三维曲面柔性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多点成形 |
1.3.2 柔性拉伸成形 |
1.3.3 单点渐进成形 |
1.4 采用辊状工具的三维曲面柔性成形技术研究现状 |
1.4.1 柔性辊压成形 |
1.4.2 柔性卷板成形 |
1.4.3 柔性轧制 |
1.5 采用辊状工具的三维曲面柔性成形技术数值模拟的现状 |
1.6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7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刚性弧形辊的三维曲面柔性轧制基础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刚性弧形辊的三维曲面柔性轧制方法的提出 |
2.3 基于刚性弧形辊的三维曲面柔性轧制方法 |
2.3.1 基本概念 |
2.3.2 成形原理 |
2.3.3 过程分析 |
2.4 曲面轧制特征的几何描述 |
2.5 过程控制方法 |
2.6 轧辊关键参数选取方案与成形特点 |
2.6.1 轧辊中截面直径的确定 |
2.6.2 装置结构设计与成形特点 |
2.7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刚性弧形辊的三维曲面柔性轧制过程有限元建模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建模所涉及的关键工艺参数 |
3.3 有限元软件的控制方程 |
3.4 有限元软件设置 |
3.4.1 沙漏控制 |
3.4.2 网格细化 |
3.4.3 材料模型与接触摩擦条件 |
3.5 加载条件和边界条件的施加 |
3.5.1 位移载荷 |
3.5.2 旋转载荷 |
3.5.3 对称约束 |
3.6 工艺参数设计 |
3.6.1 不均匀辊缝的影响变量及设计 |
3.6.2 数值模拟结果 |
3.6.3 试验验证 |
3.7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刚性弧形辊的三维曲面柔性轧制过程力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变形特征的力学描述 |
4.3 主要工艺参数对成形件应力应变场的影响 |
4.3.1 最大减薄量 |
4.3.2 轧辊轴向半径 |
4.3.3 纵向弯曲的力学特点 |
4.4 板料初始尺寸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
4.4.1 板料初始厚度不同 |
4.4.2 等长宽比且初始宽度不同 |
4.5 成形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刚性弧形辊的三维曲面柔性轧制变形分析与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关联工艺参数对成形件的纵向变形的影响 |
5.2.1 最大压下率和板厚 |
5.2.2 轧辊轴向半径和板宽 |
5.3 成形误差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 |
5.3.1 压下量对成形误差的影响 |
5.3.2 板厚对成形误差的影响 |
5.4 变形分析与工艺参数设计 |
5.5 鞍形件成形工艺研究 |
5.5.1 成形过程的应力应变分析 |
5.5.2 板形控制 |
5.6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刚性弧形辊的三维曲面柔性轧制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曲面精度研究 |
6.2.1 影响因素分析 |
6.2.2 成形件均匀性分析 |
6.2.3 轧辊轴向半径差不同时成形件的曲面精度 |
6.3 柔性成形特点的验证 |
6.3.1 最大减薄量对成形件纵向变形的影响 |
6.3.2 轧辊轴向半径对成形件纵向变形的影响 |
6.4 不同尺寸和型面的试验结果 |
6.4.1 决定成形件型面类型的直接因素 |
6.4.2 不同尺寸的试件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主要成果 |
致谢 |
(5)汽车整车装配线设计及人岗匹配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汽车整车装配线国内外发展概况 |
1.2.1 汽车装配线简介 |
1.2.2 国内汽车装配线研究现状 |
1.2.3 国外汽车装配线研究现状 |
1.3 本章小结 |
2 汽车整车装配线的组成 |
2.1 汽车装配线概述 |
2.2 汽车装配线各工段介绍及工艺流程简介 |
2.2.1 内饰线及其主要设备 |
2.2.2 底盘装配线及其主要设备 |
2.2.3 发动机总成合装线及其主要设备 |
2.2.4 发动机分装线及其主要设备 |
2.2.5 终装线及其主要设备 |
2.2.6 车门线及其主要设备 |
2.2.7 检测线及其主要设备 |
2.2.8 以某汽车公司工厂Delta平台某车型为例详述汽车主要装配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3 汽车整车装配线的设计 |
3.1 汽车整车装配线概述及应遵循的原则 |
3.1.1 汽车装配线特点 |
3.1.2 汽车装配线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3.2 汽车整车装配线设计步骤 |
3.2.1 汽车装配线设计前提 |
3.2.2 汽车装配线设计相关理论计算 |
3.3 总装车间生产线规划指引 |
3.3.1 制造策略设定 |
3.3.2 车间布局的影响 |
3.3.3 工位数量确定 |
3.3.4 BOP的规划指导 |
3.3.5 缓存数量的确定原则 |
3.3.6 机运设备选择 |
3.3.7 公用动力方式及需求 |
3.3.8 控制系统策略 |
3.3.9 线边主要设备的工装规划 |
3.3.10 SPS应用规划 |
3.3.11 检测线应用规划 |
3.4 本章小结 |
4 汽车整车装配线人岗匹配管理系统 |
4.1 员工在线培训考核模块 |
4.1.1 试卷管理 |
4.1.2 试题查询 |
4.1.3 考试管理 |
4.1.4 成绩管理 |
4.1.5 员工考试系统 |
4.2 人岗匹配管理模块 |
4.2.1 员工管理 |
4.2.2 道序与设备管理 |
4.2.3 培训管理 |
4.2.4 人岗匹配目视系统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轿车侧围柔性化抓具静力学与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工业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轿车白车身的结构研究 |
2.1 轿车白车身顶盖前横梁结构分析 |
2.1.1 轿车白车身顶盖前横梁结构说明 |
2.1.2 轿车白车身顶盖前横梁结构功能、性能说明 |
2.1.3 轿车白车身顶盖前横梁结构空间布置说明 |
2.2 轿车白车身顶盖后横梁结构分析 |
2.2.1 轿车白车身顶盖后横梁结构说明 |
2.2.2 轿车白车身顶盖后横梁结构功能、性能说明 |
2.2.3 轿车白车身顶盖后横梁结构空间布置说明 |
2.3 轿车白车身侧围结构分析 |
2.3.1 侧围系统设计分类 |
2.3.2 侧围常见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轿车白车身柔性抓具的结构设计 |
3.1 轿车白车身柔性抓具的结构设计 |
3.1.1 轿车白车身柔性抓具的设计要求 |
3.1.2 轿车白车身柔性抓具的定位理论 |
3.1.3 轿车白车身柔性化抓具的设计流程 |
3.2 轿车白车身顶盖前横梁柔性抓具结构设计 |
3.2.1 柔性抓具设计的典型结构 |
3.2.2 柔性抓具设计的末端执行器选择 |
3.2.3 柔性抓具设计的气缸滑轨结构 |
3.3 轿车白车身侧围柔性抓具结构设计 |
3.3.1 柔性抓具设计的典型结构 |
3.3.2 柔性抓具设计的末端执行器选择 |
3.3.3 柔性抓具设计的自适应结构 |
3.3.4 柔性抓具设计的气缸滑轨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轿车白车身柔性抓具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4.1 轿车白车身顶盖前横梁柔性抓具有限元仿真分析 |
4.1.1 柔性抓具有限元仿真分析 |
4.1.2 轿车白车身顶盖前横梁有限元分析 |
4.2 轿车白车身顶盖后横梁柔性抓具有限元仿真分析 |
4.2.1 柔性抓具有限元仿真分析 |
4.2.2 轿车白车身顶盖后横梁有限元仿真分析 |
4.3 轿车白车身侧围柔性抓具有限元仿真分析 |
4.3.1 抓具的静力学仿真 |
4.3.2 抓具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
4.4 现场实物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的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基于虚拟样机的轴向柱塞马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轴向柱塞马达关键技术分析及虚拟样机研究现状 |
1.2.1 轴向柱塞马达关键技术分析 |
1.2.2 轴向柱塞马达虚拟样机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轴向柱塞马达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
2.1 轴向柱塞马达工作原理 |
2.2 运动学分析 |
2.2.1 柱塞运动学分析 |
2.2.2 滑靴运动学分析 |
2.3 动力学分析 |
2.3.1 柱塞组受力分析 |
2.3.2 缸体受力分析 |
2.3.3 主轴受力分析 |
2.4 几何流量分析 |
2.5 配流面积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轴向柱塞马达虚拟样机的建立 |
3.1 轴向柱塞马达全耦合特性分析 |
3.2 轴向柱塞马达机械模型建立 |
3.2.1 数字化模型建立及基本参数信息 |
3.2.2 模型数据导入 |
3.2.3 系统运动冗余约束问题的处理 |
3.2.4 ADAMS环境下机械模型的建立 |
3.3 轴向柱塞马达液压模型搭建 |
3.3.1 单柱塞液压模型 |
3.3.2 斜盘模型 |
3.3.3 负载模型 |
3.3.4 配流盘模型 |
3.3.5 九柱塞液压模型设置 |
3.4 柱塞马达机液耦合模型仿真环境设置 |
3.4.1 联合仿真概述 |
3.4.2 AMESim环境下液压模型全局变量设置 |
3.4.3 接口设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轴向柱塞马达虚拟样机仿真特性分析 |
4.1 轴向柱塞马达联合仿真基本设置 |
4.2 轴向柱塞马达运动学分析 |
4.2.1 单柱塞组位移分析 |
4.2.2 柱塞组速度分析 |
4.2.3 柱塞组加速度分析 |
4.3 轴向柱塞马达动力学分析 |
4.3.1 柱塞腔内液压力分析 |
4.3.2 马达入口处压力分析 |
4.3.3 马达轴输出转矩分析 |
4.4 轴向柱塞马达流量特性分析 |
4.4.1 柱塞腔内流量变化分析 |
4.4.2 马达入口处流量分析 |
4.5 虚拟样机模型输出特性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轴向柱塞马达柔性处理及有限元分析 |
5.1 柔性化基本理论 |
5.2 斜盘式轴向柱塞马达刚柔耦合模型建立 |
5.2.1 刚柔耦合模型数据传递分析 |
5.2.2 WORKBENCH-ANSYS平台下柔性体模型的建立 |
5.3 轴向柱塞马达柱塞静力学分析 |
5.3.1 柱塞应力应变情况分析 |
5.3.2 柱塞柔性化对柱塞马达特性的影响 |
5.4 柱塞疲劳强度的可靠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转设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柔性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相关研究的进展 |
(二) 国外相关研究的进展 |
(三) 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转设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前提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独立学院 |
(二) 独立学院转设 |
(三) 学生事务管理 |
(四) 学生事务管理柔性化策略 |
二、独立学院的转设背景及影响 |
(一) 独立学院的发展进程 |
(二) 独立学院转设的必然性 |
(三) 转设对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的影响 |
三、独立学院学生事务柔性管理的理论及意义 |
(一) 柔性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
(二) 柔性管理理论具有体现人文情怀的应用价值 |
(三) 独立学院学生事务柔性管理的适切性和可行性 |
第二章 转设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
一、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特征的宏观判断 |
(一) 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比二级学院幅度宽内容广 |
(二) 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呈现多方面的不适应 |
(三) 独立学院生源结构对学生事务管理影响扩大 |
(四) 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与转设发展目标存在差距 |
二、江苏省Z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的个案调查 |
(一) 调查设计与实施 |
(二) 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章 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的问题研究 |
一、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的现实困境 |
(一) “以制度为中心”:刚性稳定的偏保守顶层设计 |
(二)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参与度不高的管理过程 |
(三) “以行政为框架”: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管理运行 |
二、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问题的主要成因 |
(一) 管理理念滞后:学生需求和心理动态的关注度不够 |
(二) 管理角色单一:学生主体和服务学生的权重比偏小 |
(三) 管理功能弱化:组织互联和横向协调的灵活性缺乏 |
(四) 管理机制僵化:结果导向和过程可控的制度性冲突 |
第四章 转设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柔性化策略探索 |
一、独立学院学生事务柔性管理的目标设定 |
(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定管理框架 |
(二) 选择柔性人文的方式设定管理规范 |
(三) 遵循引导激励的原则构建管理关系 |
(四) 运用系统科学的制度补齐管理短板 |
二、独立学院学生事务柔性管理的策略选择 |
(一) 管理宗旨人性化:“以服务为主” |
(二) 管理主体双元化:“实行师生共治” |
(三) 管理结构专业化:“纵横互联互通” |
(四) 管理机制灵活化:“尽可能避免刚性” |
(五) 管理运行可控化:“落实柔性化改造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柔性管理视角下A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四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柔性管理理论 |
一、基本定义 |
二、基本特征 |
三、柔性培训的意义 |
第二节 其他理论 |
一、成人学习理论 |
二、培训需求分析理论 |
三、培训效果评估理论 |
第三章 A公司现行员工培训体系评价 |
第一节 公司基本概况 |
一、公司简介 |
二、公司市场定位及总体发展目标 |
三、公司人力资源概况与组织结构 |
第二节 公司现行员工培训体系 |
一、员工培训现状 |
第三节 公司员工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调查设计 |
二、存在的问题 |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四章 柔性管理视角下的A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优化 |
第一节 优化思路和原则 |
一、优化的思路 |
二、优化原则 |
第二节 优化的内容 |
一、建立柔性化的培训管理小组 |
二、建全培训的规章制度 |
三、加强内部培训师的柔性管理 |
四、培训效果评估柔性化 |
五、培训课程柔性化改进 |
第五章 A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优化后的实施管理 |
第一节 实施保障 |
一、企业领导高度重视 |
二、培训制度保障 |
三、合理增加培训经费 |
第二节 培训效果评估及结果应用 |
一、培训效果评估 |
二、结果应用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一、不足之处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三自由度结构冗余并联机构的运动特性及刚柔耦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并联机构研究现状 |
1.2.2 冗余并联机构研究现状 |
1.2.3 刚柔耦合并联机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机构的运动性能分析 |
2.1 三自由度结构冗余并联机构构型介绍 |
2.2 自由度分析 |
2.3 运动学反解分析 |
2.3.1 机构参数的确定 |
2.3.2 求解支链1 的驱动参数 |
2.3.3 求解支链 2 和支链 3 的驱动参数 |
2.3.4 反解验证 |
2.4 奇异性分析 |
2.4.1 求解雅克比矩阵 |
2.4.2 机构的奇异图像 |
2.4.3 机构的奇异位置 |
2.5 工作空间分析 |
2.5.1 求解工作空间 |
2.5.2 工作空间分析 |
2.6 灵巧性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冗余构件对机构运动特性的影响 |
3.1 机构的容错性分析 |
3.2 冗余杆件对机构工作空间的影响 |
3.3 冗余构件对机构奇异性的影响 |
3.4 机构规避奇异特性的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刚度分析与柔度建模 |
4.1 机构的刚度分析 |
4.2 机构的柔度分析 |
4.2.1 单条杆件分析 |
4.2.2 单条支链的柔度矩阵 |
4.2.3 整个机构的柔度矩阵 |
4.3 本章小结 |
5 仿真建模与刚柔耦合分析 |
5.1 建立机构的仿真模型 |
5.1.1 建立机构仿真模型 |
5.1.2 机构运动属性设置 |
5.1.3 柔性机构参数设置 |
5.2 探究不同杆件的柔性化对机构的影响 |
5.2.1 连杆1 的柔性化 |
5.2.2 连杆2 的柔性化 |
5.2.3 连杆3 的柔性化 |
5.3 刚性连杆的参数化分析 |
5.3.1 参数化建模 |
5.3.2 刚性连杆的结构参数变化对机构驱动的影响 |
5.4 柔性连杆结构参数的变化对动平台的影响 |
5.4.1 参数设置 |
5.4.2 试验结果与结论 |
5.5 柔性连杆结构参数的变化对驱动的影响 |
5.5.1 对驱动关节P_1的影响 |
5.5.2 对驱动关节P_2的影响 |
5.5.3 对驱动关节P_3的影响 |
5.6 有限元分析 |
5.6.1 有限元建模 |
5.6.2 静刚度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动力学分析 |
6.1 全刚性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
6.2 刚柔耦合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样机制作 |
7.1 样机结构设计 |
7.2 样机电路控制设计 |
7.2.1 电机选型 |
7.2.2 控制系统 |
7.3 实例分析 |
7.3.1 太阳能跟踪任务 |
7.3.2 并联机床打磨任务 |
7.3.3 3D动感座椅动作模拟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工作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浅谈机构设置的柔性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组织结构柔性化下的项目管理[J]. 刘海峰. 四川劳动保障, 2021(10)
- [2]浅述东风T701驾驶室焊装线体的设计[J]. 徐川,魏雪飞.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1(10)
- [3]焊装前后盖高效柔性滚边岛布局设计[J]. 罗光盛,邹传利,刘冬. 汽车工艺师, 2021(10)
- [4]基于刚性弧形辊的三维曲面柔性轧制研究[D]. 王欣桐. 吉林大学, 2021(01)
- [5]汽车整车装配线设计及人岗匹配管理系统研究[D]. 刘滨波. 烟台大学, 2021(09)
- [6]轿车侧围柔性化抓具静力学与动力学研究[D]. 范质允.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7]基于虚拟样机的轴向柱塞马达特性研究[D]. 刘洋.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8]转设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柔性化策略研究[D]. 张来慧. 扬州大学, 2021(09)
- [9]柔性管理视角下A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D]. 方征然.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10]三自由度结构冗余并联机构的运动特性及刚柔耦合分析[D]. 沈超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