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中组织的形态规律(一)——马氏体及其回火产物的形态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徐修炎,马爱希,柳容钦[1](1966)在《钢中组织的形态规律(一)——马氏体及其回火产物的形态规律》文中研究指明 本文应用相变的基本理论,并通过系统的试验,对钢中组织的形态、分布、色彩以及相对含量随钢材成分及热处理条件而变化的规律,作了初步的归纳,以期有助于金相工作者提高对钢中组织的识别能力。全文分为三部分,分别就钢中几种主要的组织组成物——马氏体及其回火产物、先共析相及共析组织作一扼要的介绍,希望同志们指正。现在先讨论第一部分。为了节省篇幅,组织组成物的名称拟用下述代号表示:M—马氏体;T—屈氏体;S—索氏体;A—奥氏体;F—铁素体;Ca—碳化物;P—珠光体;B—只氏
周青春[2](2012)在《硅在H13型热作模具钢中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为了降低成本、节约资源,课题组开发了一种新型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SDH3钢(H13型),其合金化特点是高硅低钼的新合金化思路。本文通过组织与性能测试进一步验证了高硅低钼的新合金化思路的合理性,并借助热膨胀相变仪、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三维原子探针(3DAP)、模量与内耗测试仪等先进测试分析设备系统的研究了硅含量对SDH3热作模具钢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回火动力学的影响、残余奥氏体量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钢中碳化物演变规律的影响;并从模量的角度研究了硅对SDH3钢高温热稳定性的影响,建立SDH3钢的模量的数学模型;最后讨论了SDH3钢热疲劳的微观机理,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采用热力学计算软件Jmatpro对四种硅含量的SDH3钢的相变特性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硅含量对平衡相组成(包括碳化物)影响不明显;硅含量的增加导致SDH3钢Ac1和Accm点温度升高,其珠光体转变C曲线左移,贝氏体转变C曲线右移。性能测试发现,经过1060℃淬火和580℃两次回火后硬度为50HRC,室温无缺口冲击功大于300J,韧性优于H13钢;SDH3钢的热稳定性和热疲劳性能均优于H13钢。采用BAHR DIL805A热膨胀相变仪、TEM、3DAP以及XRD等分析了硅含量对SDH3钢回火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SDH3钢中硅含量增加促使回火转变温度向高温移动,当钢中硅含量由0.6%增加到1.2%时,回火转变温度区间相应的向高温移动约150℃,而继续增加钢中硅含量时,无明显变化。结合动力学分析认为随着硅含量增加导致钢回火转变激活能提高,从而阻碍钢的回火转变,回火稳定性得以提高。硅含量的增加提高了淬火SDH3钢中残余奥氏体量,且其中碳含量增加。硅含量对SDH3钢不同状态下的碳化物尺寸大小有显著影响,提高钢中硅含量,可以促进细小碳化物的析出,并有效抑制碳化物的长大粗化,增加钢的回火稳定性。利用模量与内耗仪研究了不同硅含量的SDH3钢的模量及内耗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模量随温度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温度低于550℃和高于670℃时,模量随温度呈线性变化,而当温度在550℃-670℃之间时,模量随温度升高下降逐渐加快。而不同温度下SDH3钢的模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也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模量随着时间逐渐升高,在这个阶段出现一个明显的内耗峰,硅含量越高,在这个阶段的时间越短,说明提高硅含量有利于加快SDH3钢的回火稳定;第二阶段当模量达到最大值并保持不变的稳定阶段,硅含量越高,在这个阶段的时间越长,说明提高硅含量有利于提高SDH3钢的热稳定性;第三阶段模量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并逐渐趋于稳定值。通过公式推导SDH3钢模量随温度变化的数学模型,结合试验数值,拟合获得了硅含量分别为0.6%、1.2%、1.5%和1.8%的SDH3钢的模量的数学表达式分别为G1=72.99-3.82*exp((T-684.53)/176.96)、 G2=74.68-4.63*exp((T-707.43)/182.89)、G3=73.64-3.81*exp((T-715.10)/167.36)、G4=73.70-3.25*exp((T-682.05)/160.70),从公式看出,硅含量对模量的变化有显著影响;考虑SDH3钢第二相的影响,对模量-时间模型进行了修正,使其更好的描述SDH3钢的模量随时间的变化。采用加速试验法模拟压铸模表面的温度变化过程,研究了SDH3钢的抗热疲劳性能,并结合透射电镜等分析了微观组织演化对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SDH3钢的硅含量,能显著提高SDH3钢的抗热疲劳性能。通过热疲劳试样的显微组织分析发现,热疲劳过程中,疲劳裂纹尖端应力集中区出现的碳化物偏聚和粗化,成为裂纹生长的快速通道;热疲劳微裂纹在晶界处优先萌生,并沿晶界扩展。SDH3钢中硅含量不高(0.6wt.%)时,热疲劳过程中的碳化物以相互平行的M3C型合金渗碳体为主,其中部分向M2C型转变,而硅含量较高(1.5wt.%)时,则主要是以球状或椭球状M23C6型Cr23C6碳化物沿马氏体板条界或晶界析出,可见提高SDH3钢中的硅含量,能有效抑制钢中合金渗碳体的析出,而主要以M23C6型碳化物沿马氏体板条界或晶界析出和长大。SDH3钢中热疲劳裂纹优先在晶界处萌生,并借助晶界处析出的碳化物为媒介沿晶界扩展。
陈景浒[3](2011)在《中高碳合金钢薄板坯连铸连轧新工艺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CSP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中高碳合金钢的物理冶金机理和工业生产技术。中高碳合金钢的应用十分广泛,使用的条件也很苛刻。因此要求要有高的淬硬性和淬透性、耐磨性和韧性,产品可以热轧直接退火应用或冷轧后应用;热轧状态使用的合金钢还要求保证板形优良、厚度精度高;微观组织要求有良好的等向性、高的洁净度及理想的金相组织,细小均布的碳化物形态。这些高的要求,除了在钢材化学成分上进行合理的配比优化外,相应在冶炼、浇注、热加工、热处理上还要采用一定的新的生产工艺技术。中高碳合金钢的碳含量都比较高,有资料显示,当碳的质量分数大于0.45%时,偏析会急剧增加,凝固过程的枝状晶充分生长,选分结晶也相当严重,铸坯中心的元素正偏析在加剧,同时枝状晶的搭桥现象还会阻碍钢液对凝固末端的补充,导致铸坯中心疏松就很严重。利用CSP生产工艺的铸坯的凝固速度快,薄板坯是由液态快冷形成,从γ-α无中间反复相变的技术特点。因此,通过合理的冶金成分设计,建立了全新的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中高碳合金钢的冶金工艺控制技术,成功地开发出具有低脱碳层、产品均匀性好,高性能、高附加值低成本中高碳合金钢热轧薄板。本文对碳含量(Wt%)0.3~1.0%的中高碳合金钢成分波动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影响中高碳合金钢成分波动以及偏析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开发了保证成分均匀性以及减少偏析的炼钢、精炼和薄板坯连铸控制技术,实施后各类中高碳合金钢成分均匀性控制水平和偏析控制水平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通过对中高碳合金钢性能影响较大的Al2O3、SiO2、MnS等类型夹杂物的形貌、数量控制以及分布规律的研究。采用显微分析、扫描电镜分析以及电解分析等手段,对比分析不同工艺条件下夹杂物形貌、数量以及分布,研究电炉冶炼工艺、LF精炼工艺和中间包控制工艺的夹杂物控制技术,优选出合理的控制工艺。采用热膨胀以及金相法,测定出所试验的钢种在不同冷却速度下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绘制了30CrMo、50CrV4和SKS51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根据不同钢种的CCT曲线上特征点来确定各个相变点,从而确定了该钢种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再利用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试样的显微组织,分析不同的冷却速度对不同钢种的相变点的影响;另外,还分析讨论了不同的工艺参数对贝氏体转变、马氏体及珠光体转变和对CCT曲线的形状和位置的影响;研究了中高碳合金钢连续冷却过程中不同的钢种奥氏体转变的过程及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为实际生产工艺制度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控制热轧钢带的表面脱碳,对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的热轧中高碳合金钢的脱碳行为进行了研究;比较与分析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与传统流程的脱碳规律,以及热轧中高碳合金钢带在不同的加工条件下所发生脱碳的程度以及影响因素。影响中高碳合金钢组织性能的重要因素是控制冷却工艺和合金元素的含量。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即CCT曲线是研究和制定钢的控制冷却工艺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为此,根据测定的中高碳合金钢代表钢种的CCT曲线,研究了卷取温度对钢的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关键合金元素对钢的组织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中高碳合金钢的研究,使珠钢在国内第一次生产出高品质的中高碳合金钢系列热连轧钢板,产品质量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当。这不仅提升了我国高强度热连轧钢板生产的技术水平,而且还改变了国内工程机械、高端合金工具制造等行业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张莉莉[4](2009)在《西气东输二线用X80管线钢组织—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热模拟技术、力学性能测试手段和显微分析方法,对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用X80管线钢及其焊接热影响区、感应加热弯管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旨在探索X80的强韧性机理,建立工艺-组织-性能的关系,确保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用X80钢级管道的安全可靠性。研究表明,X80管线钢的主要组织形态有多边形铁素体,准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铁素体和贝氏体铁素体。在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中,国内外10余家钢铁企业提供了几十种不同合金设计和不同TMCP工艺的管线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类管线钢分别具有针状铁素体、多边形铁素体和双相组织。针状铁素体管线钢和针状铁素体-M/A双相管线钢的成分设计及力学性能满足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的技术要求。以多边形铁素体为主的管线钢的强度不符合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的技术要求。在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中,X80管线钢采用了不同的合金设计思想和合金化体系。研究表明,通过先进的TMCP技术,低合金含量的X80管线钢可以达到高强、高韧的水平。研究还表明,充分利用晶粒细化、析出强化、位错强化和相变强化的综合功能,传统的含Mo管线钢和近年来兴起的高Nb管线钢均具有优异的强韧性匹配特征,满足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的技术要求。本文还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和二次热循环峰值温度对实验钢X80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X80粗晶热影响区(CGHAZ)有低的韧性值;在中、低的焊接热输入条件下(10KJ/cm-25KJ/cm),X80焊接粗晶区有较好的韧性值,高的焊接热输入使焊接粗晶区韧性恶化;当二次热循环峰值温度在(α+γ)两相区范围时(800℃),X80具有最低的韧性,表现为焊接临界粗晶区(ICCGHAZ)局部脆化。导致焊接脆化的主要原因是在焊接热循环过程中晶粒的粗化和粗大的富碳M-A组元的形成。研究X80实物弯管得出,其直管段有比弯曲段低的回火稳定性和优良的强韧特性。弯曲段的外弧侧有比内弧侧更好的强韧特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在感应加热弯制过程中,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和回火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弯管组织性能的影响。
席光兰[5](2006)在《钢中贝氏体组织控制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使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60Si2Mn钢和T10钢高温(970℃)奥氏体化后等温淬火的贝氏体组织转变和贝氏体组织形态,重点对比了60Si2Mn钢常温(870℃)奥氏体化后等温淬火的贝氏体组织转变和贝氏体组织形态。本论文重点讨论了类马氏体形貌贝氏体组织的转变机制;讨论了不同温度等温的贝氏体组织转变和贝氏体组织形态,等温时间的变化对钢中贝氏体组织转变量和残余奥氏体量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温度等温和等温不同时间条件下试验用钢的材料洛氏硬度。 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奥氏体化温度和奥氏体化时间对贝氏体转变和贝氏体组织形念产生影响,形成“类马氏体形貌”的板条和交叉型贝氏体组织,这种微观组织形态由类板条状贝氏铁素体(BF)和残余奥氏体(Ar)两相组成,其中残余奥氏体较多,而且两者之间近似平行。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等温温度和等温时间的变化试验材料的显微硬度和洛氏硬度产生明显的变化,硬度变化趋势相似,但斜率不同,在一定温度发生交叉。 从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角度讨论了贝氏体组织转变的过渡性,系统的自组织功能会使奥氏体转变成为千变万化的贝氏体,贝氏体相变带有珠光体分解和马氏体相变的双重特征。 本文还运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计算了试验钢贝氏体转变区不同温度的奥氏体价电子结构和中温等温转变时的相变阻力,讨论了不同温度等温C-Fe键的nA值和键能的变化,C-Me偏聚结构单元的存在对相变产生更大阻力,使得合金钢中贝氏体转变变得复杂,贝氏体形态发生变态,出现非典型上、下贝氏体组织的混合组织。同时,运用该理论建立了Fe-C系贝氏体晶胞的价电子结构,讨论了贝氏体钢的价电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最后,讨论了贝氏体钢中Si、Mn等合金元素对强度和韧度的作用机制。
谭起兵[6](2008)在《稀土对Mn-RE系贝氏体钢相变动力学及组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稀土对Mn-RE系贝氏体钢等温相变和连续冷却过程中非等温相变的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固态相转变过程中贝氏体的形核与长大机理及组织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Mn-RE系贝氏体钢等温条件下贝氏体相变的TTT图和连续冷却过程中相变的CCT图,为建立Mn-RE系贝氏体钢在热加工过程的组织及亚结构细化问题及其对应强韧性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稀土对Mn-RE系贝氏体钢等温淬火组织形态产生较大影响。当在低的温度等温时(在Mf~Ms之间),容易形成条束状贝氏体;随着等温温度的升高,往往获得粒状贝氏体,稀土不仅能阻碍粒状贝氏体的形成,还能明显细化等温淬火组织;当等温温度达到500℃,开始形成岛状贝氏体。采用不同温度下中断空冷淬火的方法研究了稀土对Mn-RE系贝氏体钢中贝氏体相变的影响。稀土含量增加,Bs点由380℃降为350℃,残留奥氏体量的增多,贝氏体铁素体的体积分数减小,显微硬度值略微升高。稀土对贝氏体激发形核和台阶生长之间的竞争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增加稀土的量,贝氏体亚结构的细化程度更加明显,细小的亚片条、亚单元之间被稳定的残留奥氏体薄膜所分割,最终形成贝氏体多层次精细结构。稀土使CCT曲线右移和下移,提高了钢的淬透性。在贝氏体转变区,随冷速增加,1#钢铁素体量急速下降,粒状贝氏体增多;当冷速超过40℃/min时,粒状贝氏体向条状贝氏体转化;冷速对2#钢中铁素体体积分数影响不大,主要是由粒状贝氏体向条束状贝氏体转化,而且组织明显细化。稀土可使Mn-Re系贝氏体钢中相结构因子nA和FCD的值同时增大,形成以RE为中心的偏聚单元,并在相变过程中阻碍C的扩散,造成Fe-C-M偏聚结构单元对相变的阻力增加,因而延迟了贝氏体转变,同时细化了贝氏体组织。
刘云旭[7](1980)在《从贝氏体相变探讨提高钢件强韧性的途径》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综合了贝氏体的组织形态与机械性能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提高钢件强韧性的贝氏体处理方法和适应条件,介绍了贝氏体处理的工业应用情况。
蔡建伟[8](2007)在《HSLA钢中M-A组织的形成动力学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研制与开发,在材料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HSLA钢是为了适应大型工程构件(如船舶、桥梁、压力容器等)、减轻结构重量、提高使用可靠性及节约钢材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在当今世界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的大背景,低合金高强度钢作为一种高效能钢材,以其较低的成本和优良的性能显示了强大的发展潜能,在船舶、桥梁等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大部分低合金高强度钢产品在热轧态的低温韧性很差,其主要原因就是微观组织中存在大量粒状贝氏体。本文针对两种低合金高强度试验用钢,采用Gleeble-3500模拟了正火处理不同冷却速度下的连续冷却过程,测试了试验用钢中M-A组织形成的相变温度区间、采用普通腐蚀和着色腐蚀在光学显微镜、SEM和TEM下观察了M-A的微观结构,统计了M-A岛的面积百分数和平均尺寸等几何参数,测试了M-A及附近基体的纳米压痕微区硬度,测试了试验用钢在正火态和回火态下的维氏硬度和冲击韧性。对M-A的形成动力学及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用钢在经正火连续冷却时,在冷却速度0.167℃/s-15℃/s的范围内均获得了M-A组织,M-A相区在420℃-120℃之间。随冷却速度增加,M-A转变开始和结束温度均呈升高趋势,该趋势因出现珠光体相变或马氏体相变而改变;随冷却速度增加,M-A岛的形貌由块状逐渐变为板条状,数量减少、尺寸细化,与附近基体微区的硬度差降低,冲击功水平提高;正火态试验用钢经650℃高温回火后,M-A岛完全分解,硬度不同程度下降,冲击功大幅度提高。加速冷却和回火处理是改善轧态或正火态试验用钢冲击韧性的有效工艺措施。
高岩[9](2018)在《高Cr铁素体/马氏体钢的固相连接接头组织形成规律研究》文中指出9Cr铁素体/马氏体(9Cr Ferritic/Martensitic steel)钢因其卓越的热物理性能而被誉为是未来核反应堆中最有应用前景的结构材料。核反应堆第一壁/包层的结构复杂,在核反应堆部件中对于9Cr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焊接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接头处的成分和微观组织均匀并具有良好的抗辐照脆性,残余应力尽可能小,因此,焊接技术和工艺的成熟对9Cr铁素体/马氏体钢在核反应堆中的实际应用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索适用于9Cr铁素体/马氏体钢的新型焊接工艺,从而为9Cr铁素体/马氏体钢的连接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本文开展了9Cr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线性摩擦焊以及采用电沉积镍做中间层的扩散连接实验。通过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电子背散射衍射等现代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对9Cr铁素体/马氏体钢采用扩散连接和线性摩擦焊工艺的可焊接性以及连接界面的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沉积镍作为中间层进行9Cr铁素体/马氏体钢的扩散连接可以获得冶金结合良好的扩散连接接头,在9Cr铁素体/马氏体钢与镍中间层的连接界面处形成由富含镍的(γFe,Ni)固溶体组成的过渡区域,在室温下转变为残余奥氏体,有利于连接接头韧性的提高以及阻碍裂纹扩展。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回火处理对扩散连接后9Cr铁素体/马氏体钢连接接头的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回火处理后,连接界面处的过渡区域由于固溶原子对位错的钉扎作用具有高密度位错,起到了固溶强化的作用。拉伸实验表明,回火处理可以提高接头的结合强度,经过回火处理后的连接试样在母材金属中断裂,而没有经过回火处理的试样在连接界面处断裂。线性摩擦焊可以实现9Cr铁素体/马氏体钢的有效连接,焊接接头区域无孔隙和裂纹等缺陷存在,在线性摩擦焊过程中的高温以及高剪切力和轴向应力的作用下,焊接区域发生高温塑性变形以及动态再结晶,焊缝附近的晶粒细小,起到细晶强化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焊缝区的硬度最高。热输入随着离焊缝区的距离增加而逐渐降低,热力影响区仅发生小范围的动态再结晶,热影响区有大量弥散分布的M23C6碳化物析出。线性摩擦焊接头的抗拉强度为478MPa,试样均在母材处断裂,验证了9Cr铁素体/马氏体钢通过线性摩擦焊获得的焊接接头的可靠性。
钱滨[10](2002)在《45钢热处理过程组织转变量预测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优化工件的调质工艺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增效降耗的目的是工业生产中十分关心的问题,建立能够定量分析工艺参数影响的数值模拟软件及相关数据库,具有重要的意义。热处理过程存在着复杂的温度、组织转变、应力相互作用。组织转变伴随着物性变化和力学性能变化,同时还有相变潜热释放,这对工件冷却过程的温度场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进行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数值模拟时,组织转变量的计算至关重要。为了数值模拟计算的需要,本文以45钢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应力对珠光体组织相变动力学和相变塑性的影响,以及马氏体组织回火时的组织转变规律。本文通过热模拟实验,测得了珠光体、马氏体、奥氏体等组织的较完整力学性能参数数据,包括线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塑性模量和屈服强度等,为后续实验和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实验结果表明,外加载荷对珠光体组织转变有显著影响。当载荷增加时,转变孕育期减小,转变速度增加,相变塑性参数k也增加。本文建立了应力诱导珠光体转变的定量数学模型,修正了相变塑性的计算公式。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珠光体组织转变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在马氏体回火热处理过程中,即使在高速加热过程中马氏体也能发生回火组织转变。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加热过程中的组织转变情况,才能准确的预测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量。基于不同加热速度、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条件下回火过程的组织变化,本文利用回火参数建立了一种新的能比较准确、方便地预测回火转变量的动力学方程。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马氏体回火组织转变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外加载荷下马氏体回火过程的相变行为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在实验所加的载荷范围内,应力对组织转变进程和最大转变量的影响不显著,不考虑应力的作用对数值模拟计算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钢中组织的形态规律(一)——马氏体及其回火产物的形态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中组织的形态规律(一)——马氏体及其回火产物的形态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2)硅在H13型热作模具钢中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热作模具钢概况 |
1.3.1 热作模具钢的发展历程 |
1.3.2 常用热作模具钢 |
1.4 H13 钢简介 |
1.4.1 H13 钢的化学成分分析 |
1.4.2 H13 钢的发展 |
1.5 硅在钢中作用研究现状 |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 |
第三章 SDH3 钢的组织及性能 |
3.1 相变特性 |
3.1.1 不同硅含量的 SDH3 钢的相变特性模拟计算 |
3.1.2 SDH3 钢的相变特性测试 |
3.2 SDH3 钢的力学性能 |
3.3 SDH3 钢的金相组织 |
3.4 SDH3 钢的热稳定性 |
3.4.1 SDH3 钢的热稳定性测定与分析 |
3.4.2 SDH3 钢的热稳定性试验前后组织分析 |
3.5 SDH3 钢的热膨胀系数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硅含量对 SDH3 钢回火演变规律的影响 |
4.1 回火动力学研究 |
4.1.1 热膨胀试验原理 |
4.1.2 试验过程 |
4.1.3 试验结果 |
4.2 回火转变显微分析 |
4.2.1 TEM 分析 |
4.2.2 3-DAP 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硅对 SDH3 钢高温稳定性影响的模量与内耗研究 |
5.1 引言 |
5.1.1 模量 |
5.1.2 内耗 |
5.2 试验设备与方法 |
5.3 试验材料及制备 |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1 模量与内耗随温度的变化 |
5.4.2 模量与内耗随时间的变化 |
5.5 模量数学模型 |
5.5.1 数学模型 |
5.5.2 模型探讨及修正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硅对 SDH3 钢中残余奥氏体及碳化物的影响 |
6.1 硅含量对残余奥氏体的影响 |
6.1.1 钢中残余奥氏体研究现状 |
6.1.2 钢中残余奥氏体的测量 |
6.1.3 硅对 SDH3 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影响 |
6.2 硅对 SDH3 钢中碳化物的影响 |
6.2.1 钢中碳化物的萃取 |
6.2.2 碳化物 X 射线衍射分析 |
6.2.3 碳化物粒径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SDH3 钢热疲劳研究 |
7.1 热疲劳机理研究现状 |
7.2 热疲劳性能试验 |
7.3 热疲劳试验结果 |
7.3.1 试样表面裂纹与深度裂纹比较 |
7.3.2 截面显微硬度梯度与损伤因子比较 |
7.3.3 热疲劳截面微观分析 |
7.4 热疲劳显微组织 TEM 分析 |
7.4.1 热疲劳表层碳化物分析 |
7.4.2 热疲劳逐层 TEM 分析 |
7.5 热疲劳裂纹产生机理研究 |
7.5.1 热疲劳裂纹的萌生 |
7.5.2 热疲劳裂纹的扩展 |
7.5.3 碳化物对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影响 |
7.5.4 热疲劳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
7.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论文创新之处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奖励 |
致谢 |
(3)中高碳合金钢薄板坯连铸连轧新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目的及其意义 |
1.2 我国中高碳合金钢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我国中高碳合金钢的行业现状 |
1.2.2 中高碳合金钢的发展趋势 |
1.3 中高碳合金钢的技术要求 |
1.3.1 非金属夹杂物控制技术 |
1.3.2 偏析的控制技术 |
1.3.3 脱碳层的控制技术 |
1.3.4 组织性能的控制 |
1.4 化学成分对中高碳合金钢性能的影响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的提出 |
第二章 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及工艺条件 |
2.1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
2.2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流程 |
2.3 薄板坯连铸连轧的主要特点 |
2.4 薄板坯连铸连轧的组织性能变化 |
2.4.1 薄板坯连铸连轧的金属学特点 |
2.4.2 析出物和夹杂物特点 |
2.4.3 冷却强度 |
2.5 中高碳合金钢主要品种轧制工艺 |
2.6 中高碳合金钢CSP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
2.6.1 电炉冶炼及精炼的控制 |
2.6.2 精炼的控制 |
2.6.3 连铸的控制工艺 |
第三章 中高碳合金钢冷却相变研究 |
3.1 热轧宽带中高碳合金钢连续冷却转变图的测定 |
3.2 试验原理 |
3.3 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法 |
3.4 试验结果 |
3.4.1 30CrMo |
3.4.2 50CrV4 |
3.4.3 SKS51 |
3.5 合金元素对钢的组织的影响 |
3.5.1 合金元素对奥氏体转变的影响 |
3.5.2 合金元素对过冷奥氏体转变的综合作用 |
3.5.3 合金元素对贝氏体转变的影响 |
3.6 不同组织相变的特点 |
3.6.1 珠光体相变以及特点 |
3.6.2 马氏体相变的特点 |
3.6.3 贝氏体相变的特点 |
3.7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第四章 控制冷却对中高碳合金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4.1 控制冷却对亚共析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4.1.1 试验方法 |
4.1.2 试验结果 |
4.1.3 分析和讨论 |
4.1.4 控制冷却工艺制定 |
4.2 控制冷却工艺对过共析钢SKS51组织性能的影响 |
4.2.1 试验方法 |
4.2.2 试验结果 |
4.2.3 分析与讨论 |
4.2.4 控制冷却工艺制定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中高碳合金钢连铸坯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研究 |
5.1 电炉钢液终点碳与溶解氧的关系 |
5.2 出钢氧与脱氧夹杂物数量的关系 |
5.3 脱氧制度对夹杂物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 |
5.4 中高碳合金钢包双吹氩工艺研究 |
5.5 精炼软吹工艺对夹杂物控制的影响研究 |
5.6 控制二次氧化与吸气的工艺研究 |
5.6.1 中高碳合金钢包引流砂的开发 |
5.6.2 长水口密封对连铸坯钢液增氮量影响 |
5.6.3 中包覆盖剂种类对连铸坯钢液增氮量影响 |
5.6.4 中间包氩封对降低全氧含量的影响 |
5.7 中高碳合金钢夹杂物检测结果 |
5.7.1 中高碳合金钢工况条件 |
5.7.2 中高碳合金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典型形貌和组成 |
5.7.3 中高碳合金钢夹杂物组成和尺寸分布 |
5.7.4 不同厂家中高碳合金钢夹杂物检验结果比较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高碳合金钢成分偏析行为研究 |
6.1 中高碳合金钢成分偏析的研究方案 |
6.1.1 研究方案 |
6.1.2 取样与分析 |
6.1.3 数据处理 |
6.2 电炉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中高碳合金钢的成分偏析规律研究 |
6.3 中高碳合金钢偏析控制技术研究 |
6.3.1 增碳工艺 |
6.3.2 精炼吹氩工艺 |
6.3.3 钢水过热度控制 |
6.3.4 连铸拉速控制 |
6.3.5 液芯压下技术应用 |
6.4 中高碳合金钢成分均匀性和偏析控制研究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高碳合金钢脱碳层控制技术 |
7.1 钢的脱碳影响因素分析 |
7.2 加热制度对脱碳层的影响 |
7.2.1 试验方法 |
7.2.2 试验结果和分析 |
7.3 压缩比对脱碳层的影响 |
7.3.1 试验方法 |
7.3.2 试验结果和分析 |
7.4 控制冷却工艺对脱碳的影响 |
7.4.1 试验方法 |
7.4.2 试验结果和分析 |
7.5 脱碳层控制工艺研究 |
7.6 控制工艺制定 |
7.7 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与传统流程的脱碳比较 |
7.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4)西气东输二线用X80管线钢组织—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简介 |
1.2.2 目的和意义 |
1.3 管线钢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
1.3.1 管线钢的发展趋势 |
1.3.2 管线钢的组织结构变化 |
1.4 X80管线钢的研究与应用情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热模拟实验 |
2.2.1 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简单介绍 |
2.2.2 热模拟试样类型 |
2.3 力学性能实验 |
2.3.1 拉伸性能实验 |
2.3.2 冲击韧性实验 |
2.3.3 落锤撕裂实验 |
2.3.4 硬度试实验 |
2.4 显微组织分析实验 |
第三章 X80管线钢典型组织的形态和结构的基本特征 |
3.1 引言 |
3.2 X80管线钢的典型组织 |
3.2.1 多边形铁素体(PF) |
3.2.2 准多边形铁素体(QF) |
3.2.3 粒状贝氏体铁素体(GB或GF) |
3.2.4 贝氏体铁素体(BF) |
3.2.5 岛状组成物 |
3.2.6 其它组织 |
3.3 焊缝组织的针状铁素体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组织类型 X80管线钢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金相组织观察 |
4.3.2 力学性能检验 |
4.4 分析与讨论 |
4.4.1 针状铁素体钢(AF) |
4.4.2 双相钢(DP) |
4.4.3 铁素体-珠光体钢(F-P)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合金含量 X80管线钢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3.1 力学性能检测 |
5.3.2 金相组织观察 |
5.4 分析与讨论 |
5.4.1 较低合金含量的X80钢 |
5.4.2 较高合金含量的X80钢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钼、铌含量的X80管线钢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3.1 力学性能检测 |
6.3.2 显微组织观察 |
6.4 分析与讨论 |
6.4.1 含较高Mo的X80钢 |
6.4.2 含较高Nb的X80钢 |
6.5 小结 |
第七章 X80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性能分析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方法 |
7.2.2.1 单道焊热模拟实验 |
7.2.2.2 多道焊热模拟实验 |
7.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7.3.1 焊接热影响区不同区域的组织性能 |
7.3.1.1 力学性能特征 |
7.3.1.2 显微组织特征及分析 |
7.3.2 焊接热输入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
7.3.2.1 力学性能特征 |
7.3.2.2 显微组织特征及分析 |
7.3.3 焊接二次热循环对 X80组织性能的影响 |
7.3.3.1 力学性能特征 |
7.3.3.2 显微组织特征及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X80管线钢弯管二次热加工的组织性能分析 |
8.1 引言 |
8.2 实验材料及实验过程 |
8.2.1 实验材料 |
8.2.2 实物制作 |
8.2.3 热模拟实验 |
8.3 实物弯管不同部位的组织性能 |
8.3.1 力学性能检测 |
8.3.2 显微组织分析 |
8.4 弯管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组织结构特征 |
8.4.1 不同加热温度下的显微组织 |
8.4.2 不同冷却方式下的显微组织 |
8.4.3 不同回火温度下的显微组织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详细摘要 |
(5)钢中贝氏体组织控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贝氏体钢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外贝氏体钢研究 |
1.2.2 贝氏体钢的性能和应用 |
1.3 贝氏体钢的组织控制及其技术 |
1.3.1 钢中贝氏体组织的控制因素 |
1.3.2 钢中贝氏体组织控制的热处理工艺 |
1.3.2.1 等温处理 |
1.3.1.2 空冷处理 |
1.3.1.3 控制冷却 |
1.4 贝氏体钢的强韧化机制 |
1.4.1 贝氏体钢的强度 |
1.4.2 贝氏体钢的强化机制 |
1.4.3 贝氏体钢的韧化机制 |
1.5 贝氏体相变 |
1.5.1 贝氏体转变特征 |
1.5.2 贝氏体组织形态 |
1.5.2.1 上贝氏体及其变态 |
1.5.2.2 下贝氏体及其变态 |
1.5.2.3 低温贝氏体 |
1.5.3 贝氏体的力学性能 |
1.5.4 贝氏体的相变机制 |
1.5.4.1 切变理论 |
1.5.4.2 扩散控制台阶长大机制 |
1.5.4.3 中间观点 |
1.5.4.4 学派争论焦点及其分歧 |
1.5.5 价电子理论在贝氏体相变中的应用 |
1.5.5.1 价电子结构的计算方法(BLD) |
1.5.5.2 基本价电子结构参数 |
1.5.5.3 实验键距(D_(na) |
1.6 课题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试验过程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案 |
2.3 分析方法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前言 |
3.2 试验钢的金相组织 |
3.2.1 高温淬火组织 |
3.2.2 正常淬火组织 |
3.3 试验钢的 TEM组织 |
3.4 试验钢的洛氏硬度 |
第4章 讨论 |
4.1 组织控制参数对贝氏体转变的影响 |
4.1.1 奥氏体化温度 |
4.1.2 等温温度 |
4.1.2.1 等温温度对组织转变的影响 |
4.1.2.2 等温温度对材料硬度的影响 |
4.1.3 等温时间 |
4.2 类马氏体形貌贝氏体转变机制探讨 |
4.3 贝氏体组织形态演变及其过渡性 |
4.4 试验钢贝氏体转变的价电子理论分析 |
4.4.1 中温等温时的相变阻力 |
4.4.2 贝氏体组织转变的价电子结构分析 |
4.4.3 试验钢力学性能的价电子理论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稀土对Mn-RE系贝氏体钢相变动力学及组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Mn-RE系贝氏体钢概述 |
1.2 钢中贝氏体的分类 |
1.3 合金元素对贝氏体相变的影响 |
1.4 稀土在贝氏体钢中的作用 |
1.5 贝氏体钢的相变动力学 |
1.5.1 贝氏体钢的等温相变动力学 |
1.5.2 贝氏体钢的变温相变动力学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案及实验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案 |
2.2.1 冶炼方法及成分 |
2.2.2 等温相变动力学 |
2.2.3 变温相变动力学 |
2.2.4 金相分析和硬度测试 |
2.2.5 贝氏体体积分数和残余奥氏体量的测定 |
2.2.6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TEM)和微区成分分析 |
第三章 稀土对Mn-RE系贝氏体钢等温动力学的影响 |
3.1 稀土对Mn-RE系贝氏体钢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的影响 |
3.1.1 稀土对Mn-RE系贝氏体钢在Mf~Ms点之间等温动力学影响 |
3.1.2 稀土对Mn-RE系贝氏体钢在Ms点以上等温动力学影响 |
3.2 稀土对等温动力学方程的影响 |
3.3 稀土对Mn-RE系贝氏体钢等温转变过程中显微硬度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稀土对Mn-RE系贝氏体钢等温转变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影响 |
4.1 300℃等温的组织演变规律 |
4.2 350℃等温的组织演变规律 |
4.3 400℃等温的组织演变规律 |
4.4 450℃等温的组织演变规律 |
4.5 500℃等温的组织演变规律 |
4.6 稀土对TTT图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稀土对Mn-RE系贝氏体钢变温动力学的影响 |
5.1 稀土对CCT图的影响 |
5.2 稀土对临界点的影响 |
5.3 稀土对贝氏体体积分数及硬度影响 |
5.4 稀土对宏观相变动力学的影响 |
5.5 稀土对Mn-RE系贝氏体钢中残余奥氏体稳定性的影响 |
5.6 稀土对贝氏体宏观组织形貌的影响 |
5.7 中断淬火组织及硬度研究 |
5.7.1 中断空冷淬火的组织形貌 |
5.7.2 不同温度下中断淬火的HRC变化规律 |
5.8 小结 |
第六章 连续冷却过程中稀土对Mn-RE系贝氏体钢精细结构的影响 |
6.1 稀土在中断空冷淬火时的亚结构细化规律 |
6.2 稀土对空冷Mn-RE系贝氏体钢的亚结构细化规律 |
6.3 连续冷却时贝氏体激发形核—台阶长大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稀土对Mn-RE系贝氏体钢相结构因子的影响 |
7.1 相结构因子对C曲线的影响 |
7.2 相结构因子对连续冷却时贝氏体形态的影响 |
7.3 相结构因子对亚结构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本文主要创新点与应用价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HSLA钢中M-A组织的形成动力学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粒状贝氏体研究的发展 |
1.3 粒状贝氏体的相变动力学 |
1.4 粒状贝氏体转变的动力学 |
1.5 粒状贝氏体的精细结构及化学成分 |
1.6 影响粒状贝氏体生成因素 |
1.7 影响粒状贝氏体力学性能的因素 |
1.8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力学性能测试 |
2.4 组织观察与分析 |
第3章 M-A 在连续冷却条件下形成的动力学 |
3.1 连续冷却条件下M-A 组织的转变行为 |
3.2 光学显微镜下M-A 组织的观察与分析 |
3.3 扫描电镜下M-A 组织的观察与分析 |
3.4 透射电镜下M-A 组织的观察与分析 |
3.5 冷却速度对M-A 组织几何参数的影响 |
3.6 不同形态M-A 组织形成机制的分析与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试验用钢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4.1 前言 |
4.2 不同正火回火工艺下的力学性能的 |
4.3 不同正火回火工艺下的显微结构观察与分析 |
4.4 M-A 岛的纳米压痕硬度测试及讨论 |
4.5 结果分析及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高Cr铁素体/马氏体钢的固相连接接头组织形成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高Cr铁素体/马氏体钢及其连接技术发展现状 |
1.3 真空扩散连接工艺 |
1.3.1 真空扩散连接概述 |
1.3.2 真空扩散连接特点和影响因素 |
1.3.3 高Cr铁素体/马氏体钢真空扩散连接的研究现状 |
1.4 线性摩擦焊焊接工艺 |
1.4.1 线性摩擦焊焊接过程 |
1.4.2 线性摩擦焊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
1.4.3 摩擦焊焊接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计 |
2.2.1 前期热处理 |
2.2.2 电沉积镍实验 |
2.2.3 以电沉积镍做中间层的扩散连接实验 |
2.2.4 焊后热处理 |
2.2.5 线性摩擦焊实验 |
2.3 焊缝区显微组织分析 |
2.3.1 金相试样的制备和观察 |
2.3.2 透射试样的制备和观察 |
2.3.3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试样的制备和观察 |
2.4 焊接试样力学性能分析 |
2.4.1 拉伸性能测试 |
2.4.2 维氏硬度测试 |
第3章 电沉积镍作中间层的9Cr铁素体/马氏体钢扩散连接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扩散连接接头的组织形态 |
3.2.2 扩散连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9Cr铁素体/马氏体钢的线性摩擦焊工艺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线性摩擦焊焊接接头的组织形态 |
4.2.2 线性摩擦焊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 |
4.2.3 线性摩擦焊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45钢热处理过程组织转变量预测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预测组织转变量的经典方法 |
1.2.2 应力对组织转变动力学的影响 |
1.2.3 相变塑性及其数学描述 |
1.2.4 回火过程组织转变的复杂性 |
1.2.5 用经典方法预测马氏体回火转变量的缺点 |
1.3 本研究的特点和难点 |
1.4 本文的工作和任务 |
第二章 45钢物性参数的测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过程 |
2.2.1 实验设备简介 |
2.2.2 实验试样 |
2.2.3 线膨胀系数的测定 |
2.2.4 弹性模量、塑性模量、屈服强度的测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应力对珠光体转变影响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方案 |
3.2.2 数据处理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初始转变时间和应力的关系 |
3.3.2 应力诱导组织转变的数学模型 |
3.3.3 相变塑性的计算结果 |
3.3.4 数学模型的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氏体回火过程中组织转变量预测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利用膨胀曲线测定组织转变量的基本原理 |
4.3.2 变温过程膨胀曲线的观察 |
4.3.3 马氏体回火转变的基本规律 |
4.3.4 马氏体回火过程中线热膨胀系数的确定 |
4.4 回火转变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
4.4.1 马氏体回火过程 |
4.4.2 回火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
4.4.3 马氏体回火转变量和回火参数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力对回火过程组织转变影响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案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1 热膨胀量的计算 |
5.3.2 弹性变形修正量的计算 |
5.3.3 蠕变量的计算 |
5.3.4 应力对回火过程影响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钢中组织的形态规律(一)——马氏体及其回火产物的形态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钢中组织的形态规律(一)——马氏体及其回火产物的形态规律[J]. 徐修炎,马爱希,柳容钦. 理化检验通讯, 1966(04)
- [2]硅在H13型热作模具钢中作用的研究[D]. 周青春. 上海大学, 2012(02)
- [3]中高碳合金钢薄板坯连铸连轧新工艺的研究[D]. 陈景浒. 广东工业大学, 2011(05)
- [4]西气东输二线用X80管线钢组织—性能的研究[D]. 张莉莉. 西安石油大学, 2009(S1)
- [5]钢中贝氏体组织控制工艺研究[D]. 席光兰. 兰州理工大学, 2006(09)
- [6]稀土对Mn-RE系贝氏体钢相变动力学及组织的影响[D]. 谭起兵. 贵州大学, 2008(03)
- [7]从贝氏体相变探讨提高钢件强韧性的途径[J]. 刘云旭. 吉林工学院学报, 1980(00)
- [8]HSLA钢中M-A组织的形成动力学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D]. 蔡建伟. 燕山大学, 2007(02)
- [9]高Cr铁素体/马氏体钢的固相连接接头组织形成规律研究[D]. 高岩. 天津大学, 2018(06)
- [10]45钢热处理过程组织转变量预测的试验研究[D]. 钱滨. 清华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