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康汤对激素性血瘀模型正常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的影响

福建安康汤对激素性血瘀模型正常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的影响

一、复健安康饮对激素性大鼠血瘀模型血栓形成血液流变性及正常大鼠微循环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冯鑫[1](2021)在《益气消症方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Ⅰ-Ⅱ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通过对益气消症方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I-II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观察治疗组患者通过基础治疗联合本方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评价其高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课题研究对象均来自山西省中医院肾病一科门诊及住院部,把8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治疗组予基础治疗联合益气消症方。观察周期6个月,3个月、6个月时分别分析两组患者的各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观察统计结果是否具有临床意义。结果: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治疗组、对照组各有4例患者脱落,共72例患者完成为期6月的临床观察且临床数据有效。1.观察结束后,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疗效方面有效率分别为52.77%、80.55%,经软件分析其P=0.011<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西医疗效方面比对照组有优势。2.观察结束后,对照组、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有效率分别为47.22%、83.33%,经软件分析其P=0.003<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比对照组有优势。3.通过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指标(24h UTP、ALB)、次要指标(TCH、TG、PLA2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对照组均可改善西医疗效指标;同时组间比较发现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好的的改善患者西医疗效指标。其中在安全性指标(ALT、AST、GLU、Scr)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4.通过观察,两组患者中医各症状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分析,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在倦怠乏力、面浮或肢肿、小便泡沫、大便溏薄方面(P<0.05),说明两组在治疗这些中医症状方面均有效,其余四组症状(P>0.05),说明两组治疗无明显差别;其中两组患者在面浮肢肿、腰痛或刺痛、小便泡沫多进行组间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上述症状方面疗效更好,余症状组间比较(P>0.05),说明两组治疗无明显差别。5.两组患者观察结束后,对照组出现10例感染,5例深静脉血栓,12例面部痤疮;治疗组出现3例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3例面部痤疮。因此可知,治疗组较观察组而言,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减少。结论:基础治疗联合益气消症方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I-II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而且还能减少不良反应,是一种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柴晶美[2](2021)在《基于线粒体功能探讨二参颗粒对心肌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通过体内、外实验,利用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分析方法,主要从氧化应激、凋亡、线粒体能量代谢、线粒体生物发生等方面证实二参颗粒的作用机制。探讨二参颗粒靶向调节SIRT1-PGC-1α-PPARα信号通路在心肌缺血中的作用机制,为二参颗粒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方法:1.参照《中国药典》2020版各药材含量测定方法、《香港药典》各药材液相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对二参颗粒进行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实验,同时利用标准对照品确认有效成分的特征峰。再利用网络药理学通过TCMSP平台探索二参颗粒有效化学成分,在Genen Card数据库中搜索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相关基因,构建化学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PPI网络图;借助DAVID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利用Schrodinger Maestro软件和在线工具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预测核心靶点。2.采用氯化钴建立心肌细胞缺氧缺血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LDH,CK含量,SOD、MDA活性,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活性氧含量和凋亡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细胞内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和Bcl-2/Bax的表达水平。3.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Ⅴ活性,应用Cytation5检测ATP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胞线粒体膜电位(MMP),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细胞内PGC-1α、PPARα、SIRT1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检测法检测SIRT1、PPARα、PGC-1α基因表达水平。4.通过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形成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检测二参颗粒对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的影响,采用HE染色检测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变化,Masson染色检测法观察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大鼠心肌组织中SIRT1、PGC-1α、PPARα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检测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SIRT1、PGC-1α、PPARα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采用《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版》对10批样品指纹图谱进行计算,相似度达0.997以上,具有良好的重现性,成分稳定。网络药理学结果,共筛选出221个化合物与264个靶点蛋白参与网络构建,基因富集分析显示,涉及960个GO条目,涉及KEGG信号通路共726条,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核心靶点与化学成分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并推断SIRT1-PGC-1α-PPARα信号通路可能是二参颗粒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核心潜在靶点。2.二参颗粒能有效降低细胞LDH、MDA、CK水平(P<0.05),升高SOD水平(P<0.01或P<0.001),明显降低胞内ROS含量(P<0.01或P<0.001),减少凋亡细胞的表达(P<0.01或P<0.001),下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PARP的表达,增加Bcl-2/Bax的表达(P<0.01或P<0.001)。3.二参颗粒能有效增加线粒ComplexⅠ、Ⅱ、Ⅲ、Ⅴ活性(P<0.05),增加ATP含量(P<0.001),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增加心肌细胞中目的蛋白PGC-1α、PPARα的表达(P<0.01或P<0.001),增加心肌细胞中目的基因SIRT1、PGC-1α、PPARα的表达(P<0.05、P<0.01或P<0.001)。4.二参颗粒能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大鼠的心电图改变。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可见心肌细胞脂肪变性,心肌纤维水肿,着色变浅,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点状浸润,多处心肌纤维溶解出现增生的结缔组织;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可见心肌细胞脂肪变性,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点状浸润,多处心肌纤维溶解出现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剂量组心肌纤维分解清晰,染色均匀,少量水肿和淋巴细胞。高剂量组组织染色均匀,心肌纤维形态结构分界清晰,间质未见明显异常。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肌组织局部可见胶原纤维增加,心肌纤维形态结构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增多、增粗,心肌纤维化明显。通过不同剂量二参颗粒干预后,二参颗粒低剂量组肌仍可见胶原纤维增多、增粗,心肌纤维化明显。二参颗粒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中仅见轻度胶原纤维增生,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二参颗粒能明显增加目的蛋白SIRT1、PGC-1α、PPARα的表达(P<0.01或P<0.001),增加目的基因SIRT1、PGC-1α、PPARα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1.初步明确了二参颗粒可以抑制Co Cl2诱导的心肌细胞ROS水平,从而达到降低氧化应激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2.二参颗粒通过促进SIRT1-PGC-1α-PPARα信号通路的激活,改善心肌缺血大鼠的组织形态变化以及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增加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的活性,促进ATP的合成,从而达到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张飞羽[3](2021)在《电针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湿热蕴脾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将电针联合中药组与单纯电针组进行对比,观察二者对于湿热蕴脾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肥胖相关指标以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探讨电针联合中药内服疗法治疗本病的优势。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联合中药组及单纯电针组,每组各32例,电针联合中药组给予电针及中药(四君子汤合温胆汤加减)内服治疗,单纯电针组给予单纯电针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肥胖相关指标(体重、BMI、F%、腰围)、湿热蕴脾证症状总积分以及湿热蕴脾证各单项症状评分,对上述相关指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客观分析并对电针联合中药组和单纯电针组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1.病例脱失记录:电针联合中药组共30例完成治疗,脱落2例。单纯电针组共31例完成治疗,脱落1例。两组患者中共有3例脱落,属正常脱落范围,不影响试验结果。2.肥胖相关指标(体重、BMI、F%、腰围):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重、BMI、F%、腰围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电针联合中药组的体重、BMI、F%、腰围显着低于单纯电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湿热蕴脾证症状总积分及各单项症状评分: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积分及各单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电针联合中药组在总积分以及脘腹胀闷、口渴少饮、便溏不爽、肢体困重的评分方面显着低于单纯电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食少纳呆、恶心欲呕、身热不扬的评分方面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疗效判定:治疗后,电针联合中药组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单纯电针组痊愈2例,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97%。电针联合中药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评价结果:临床研究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电针联合中药组1例自诉开始服用中药后出现轻微腹泻,后逐渐适应,单纯电针组2例针刺治疗后,个别穴位出现青紫较明显,后自行吸收。结论电针联合中药组相比单纯电针组能更好地改善肥胖相关指标(体重、BMI、F%、腰围)、湿热蕴脾证的单项症状(脘腹胀闷、口渴少饮、便溏不爽、肢体困重)以及湿热蕴脾证的总体症状,对于湿热蕴脾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电针联合中药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电针组,值得临床推广。

范梦腾[4](2021)在《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法在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理论的实验与临床基础。方法:1)对目前具有类雌激素活性的中药材进行总结分类,对类雌激素药物进行筛选,选取具有补肾活血作用的代表性单体药物——金雀异黄素进行实验,观察金雀异黄素对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和ER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①选用低浓度即0.01、0.1、1 μmol/LL和高浓度即10、25、50μmol/L的金雀异黄素形成梯度,作用HEEC原细胞,分别在24、48、72 h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②选取低浓度雌激素(1× 10-8mmol/L)造模,使用0.01-50μmol/L梯度浓度金雀异黄素作用于HEEC细胞,48 h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③HEEC在雌激素造模后,使用0.1 μ mol/L和50 μmol/L浓度的金雀异黄素作用于HEEC细胞,48 h后使用激光免疫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EEC细胞中ER α和ERβ的蛋白表达情况。2)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收纳肾虚血瘀型30例月经过少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予以“补肾活血法”临床治疗3个疗程,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月经失血图和中医证候积分表品测结果,以评价在治疗前、后的月经量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观察补肾活血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①金雀异黄素在0.01~50 μmol/L范围内促进HEEC细胞增殖(P<0.01),且作用48 h促细胞增殖作用最为明显(P<0.01),金雀异黄素组在0.1μmol/L浓度促细胞增殖作用最为明显(P<0.01),随后其促增殖作用随着作用时间和浓度呈现下降趋势。②在雌二醇(1×10-8 mmol/L)诱导下,金雀异黄素在低浓度(0.01、0.1、1 μmol/L)范围内促进HEEC细胞增殖,在0.01 μ mol/L浓度作用48 h促细胞增殖作用最为明显(P<0.01);高浓度的金雀异黄素对HEEC细胞的促增殖作用较前减弱(P<0.01)。③在雌二醇(1×10-8 mmol/L)诱导下,0.1μmol/l金雀异黄素促进ER α、ERβ蛋白的表达、提高ER α/ER β的比值(P<0.05),50μmol/L金雀异黄素轻微促进ERβ蛋白的表达,从而降低ER α/ERβ的比值(P<0.05)。2)共收集的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患者30例,年龄在24-47岁之间,平均年龄35.3±6.353岁,病程在0.2-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288±0.783年,平均孕产次数为1.07±0.74,宫腔操作次数为2.033±1.273;治疗前月经失血图平均评分为17.3±7.920分,治疗后平均评分为33.0± 11.241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平均积分为34.700±7.779,治疗后平均积分为15.900±6.059,治疗前后症候积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月经量、行经时间、月经色质、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以及5个症状上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小腹疼痛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呈现下降,P<0.05,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足跟痛症状在积分上呈现下降趋势,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名患者经过3个月中药治疗,总有效率在96.7%,无效者1例,有效者23例,显效者6例,痊愈者0位。病程不同的患者之间疗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产次不同的患者之间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具有补肾活血中药的单体——金雀异黄素,可促进ER受体介导的蛋白表达,从而发挥类雌激素作用,促进人子宫内膜细胞增殖;2)补肾活血法能有效治疗肾虚血瘀型的月经过少,有效改善月经量、行经时间、色质、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肾虚血瘀的症状。

张婧[5](2021)在《泄浊养血方治疗肾虚湿浊型CKD3-5期非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筛选泄浊养血方治疗肾性贫血(renal anemia,RA)的主要活性成分,预测其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建立药物—基因靶点—疾病网络,探讨泄浊养血方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2.通过临床研究证实泄浊养血方治疗CKD3-5期非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深入探讨导师立法依据及用药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第一部分:通过TCMSP、TCMID数据库筛选出“泄浊养血方”11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利用Unipro数据库筛除药物的非人类靶点并校正为官方名称。在Gene Cards、OMIM、Drug Bank数据库搜索“renal anemia”取得疾病潜在靶点,并绘制韦恩图找出药物和疾病关联靶点基因。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基因靶点网络图并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通过DAVID在线数据库对相关靶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第二部分: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月期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并诊断为CKD3-5期的病人,严格按照纳排标准进行筛选,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泄浊养血方,疗程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记录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尿微量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并运用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第一部分:在TCMSP数据库中对11味中药以OB≥30%及DL≥0.18为条件,筛选出泄浊养血方共144个活性成分及323个蛋白靶点,并通过数据库筛选出1145个疾病靶点,疾病与药物靶点取交集绘制韦恩图,共得到80个关联靶点。基于Cytosc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网络共含有325个节点和485条边,筛选出主要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芒柄花黄素、常春藤素、植物甾醇、花生四烯酸、异鼠李素、柚皮素、芝麻素、薯蓣皂素、豆甾醇、黄杉素、异岩藻甾苷、美迪紫檀素;靶点PPI网络分析得到主要关联基因:STAT3、AKT1、VEGFA、MAPK1、IL-6、TNF、TP53、FOS、EGFR、EGF、IL-1B;GO分析得到633条富集结果,其中FDR<0.01共188条,主要涉及基因表达正调控、调节凋亡过程、细胞缺氧反应、RNA聚合酶Ⅱ启动子对转录的正调控、细胞增殖调控、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得到98条,筛选置信度前20条信号通路,大多数基因显着富集在癌症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第二部分:两组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6.36%,对照组56.82%,具有显着差异(P<0.01)。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18%,对照组84.09%,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组内比较,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均较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尿素氮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指标中AST、ALT治疗前后数值变化,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回顾性病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第一部分:泄浊养血方治疗肾性贫血是多种活性成分共同发挥作用,通过基因表达调控、调节凋亡过程、细胞缺氧反应、RNA聚合酶Ⅱ启动子对转录的正调控、细胞增殖调控、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干预癌症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多条通路,保护肾功能。第二部分:泄浊养血方可以改善CKD3-5期非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延缓肾功能进展,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盛楠[6](2021)在《护胎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肾亏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基于我科黄永澄教授自制制剂护胎饮,在其治疗先兆流产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的基础上,考虑部分患者因妊娠胃肠道反应或对口服中药的排斥,针对这类患者,导师赵薇教授结合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护胎饮进行化裁,通过改变剂型,自创护胎膏穴位贴敷,观察其联合地屈孕酮片,对脾肾亏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中医证候评分、血清妊娠激素(P、β-HCG、E2)和盆腔B超进行动态观测,进一步探讨护胎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肾亏虚型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先兆流产提供更好的思路与方法,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1月至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妇科住院/门诊就医,被检查确诊为早期先兆流产,证型为脾肾亏虚型的患者60例。在患方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她们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予护胎膏穴位贴敷+地屈孕酮)和对照组(仅在本次治疗中使用地屈孕酮),每组病例患者各30例,治疗至孕12周。将2周视为1个疗程,并动态观测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在患者接受干预前检查其孕酮(P)、雌二醇(E2)、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并在接受干预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再次监测激素水平,结合盆腔B超检查评估胚胎发育及判断疾病综合疗效,对妊娠结局进行回访。运用SPSS26.0进行处理,分析护胎膏穴位贴敷的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脾肾亏虚型早期先兆流产防治的机理。结果:①基线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停经天数、流产次数、年龄、治疗前妊娠激素水平等各个影响因素之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可进行比较。②中医证候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以缓解患者中医症状,可以有效的使患者证候评分下降(P<0.05),护胎膏穴位贴敷联合地屈孕酮能更显着的降低中医证候评分(P<0.01)。③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在中医证候疗效和疾病综合疗效两方面,都高于对照组(P<0.05)。④妊娠激素: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妊娠激素检测(β-HCG、P、E2),两组患者血清β-HCG、P、E2水平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血清P水平、治疗2个疗程后的β-HCG、P、E2水平均高于单用西药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β-HCG和E2水平无差异性(P>0.05)。总体来说,护胎膏穴位贴敷联合地屈孕酮在提升患者妊娠激素水平优于治疗组。⑤护胎膏穴位贴敷治疗先兆流产的作用机制在于可以通过改善P、β-HCG、E2水平,从而维持胚胎发育,改善妊娠结局。⑥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盆腔B超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护胎膏穴位贴敷对患者胚胎发育无不良影响。⑦在护胎膏使用过程中,无患者出现皮肤红肿、瘙痒、水泡等,且对患者生化指标无影响。结论:本研究显示护胎膏穴位贴敷联合地屈孕酮能有效治疗脾肾亏虚型早期先兆流产,能够显着提高妇女血清妊娠激素(P、β-HCG、E2),改善中医症状,总疗效优于单用地屈孕酮。并且护胎膏穴位贴敷在临床使用中安全可靠,对患者生化相关指标未见负影响,不会导致患者子代畸形。

翟勇聪[7](2021)在《基于改善肠黏膜微循环障碍研究附子-干姜药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研究附子-干姜药对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相关免疫炎症因子的影响,阐明附子-干姜药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附子-干姜药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理论基础,为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思路。方法:取C57BL/6雄性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将小鼠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组、模型组、固本益肠片组、附子-干姜高、中、低剂量组。造模期间正常组给予饮用水,其余各组用2%DSS水溶液饮用5d,第6d改用自由饮用水5d。此为1个循环,如此反复进行3个循环,共30d。模型建立期间,DAI评分显着增加,表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建立成功。造模结束后,给予固本益肠片组1.16g/kg灌胃,附子-干姜高、中、低剂量组6.06、3.03、1.51g/kg灌胃,正常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给药体积均为0.2ml/10g,连续灌胃10天,每天1次,每天记录小鼠体重、大便性状及便血情况,进行DAI评分。末次给药结束后,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小鼠肠黏膜血流灌注量、血细胞移动速度、移动血细胞浓度;直尺测量各组结肠长度;肉眼评估各组小鼠结肠黏膜CMDI评分;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病理组织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1β、IL-6、IL-10、PAF、TF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NF-κB、CD31的表达,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1.从附子-干姜药对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一般症状的影响来看,与模型组比较,附子-干姜药对高、中、低剂量组的DAI评分明显降低(P<0.01);附子-干姜药对高、中剂量组小鼠结肠长度改善趋势明显(P<0.01),附子-干姜药对低剂量组小鼠结肠长度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附子-干姜药对高、中剂量组小鼠结肠CMDI评分均降低(P<0.01),附子-干姜药对低剂量组小鼠结肠CMDI评分改善无明显差异。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小鼠结肠黏膜结构完整,腺体排列整齐;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腺体排列损伤严重,层次不清,肠上皮细胞再生严重、淋巴组织异常增生,附子-干姜药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结肠黏膜杯状细胞明显增多,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腺体结构趋于完整,增生组织明显减少。2.从附子-干姜药对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微循环的影响来看,与模型组比较,附子-干姜药对高、中剂量组小鼠肠黏膜血流灌注量、血细胞移动速度升高(P<0.01或P<0.05),附子-干姜药对高剂量组小鼠肠黏膜移动血细胞浓度下降(P<0.01),附子-干姜药对中剂量组小鼠肠黏膜移动血细胞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附子-干姜药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PAF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或P<0.05),附子-干姜药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TF含量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附子-干姜药对高、中剂量组肠黏膜微血管密度明显升高(P<0.01或P<0.05),附子-干姜药对低剂量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模型组小鼠结肠结构及肠绒毛边缘缺损,CD31表达阳性的棕褐色颗粒在肠绒毛的中轴分布不均,颗粒数量较少。附子-干姜药对高、中剂量组小鼠结肠CD31表达可见较多的棕褐色颗粒,颗粒数量较多。3.从附子-干姜药对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炎症指标的影响来看,与模型组比较,附子-干姜药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IL-1β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附子-干姜药对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IL-6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附子-干姜药对低剂量组小鼠血清IL-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附子-干姜药对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IL-10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1),附子-干姜药对低剂量组小鼠血清IL-10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附子-干姜药对高、中剂量组结肠组织NF-κB表达明显减少(P<0.01),附子-干姜药对低剂量组结肠组织NF-κB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细胞质胞核内棕褐色颗粒较多,附子-干姜药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结肠组织细胞质胞核内棕褐色颗粒明显减少。结论:1.附子-干姜药对能够改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一般症状,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损伤及病理组织变化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附子-干姜药对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微循环障碍具有改善作用。3.附子-干姜药对可减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炎症反应。

王俊骁[8](2021)在《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骨痹通消方调控细胞自噬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向SPF小鼠注射脂多糖及强的松龙制成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观察激素引起自噬对骨坏死的影响及应用骨痹通消方后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自噬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因之间的关系。方法造模:1.本研究选择90只20-23g雄性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78只,剩余12只为对照组。模型组给与脂多糖LPS进行腹腔注射,并按照体重换算1kg注射1mg,观察第二周为间隔周,在第三周再行注射的同时在小鼠臀部进行PND(泼尼松龙注射液)同时注射,用量为100mg/kg,随后的每3天注射一次,直至8周造模完成。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待造模结束后随机选取造模组的2只小鼠进行MRI(核磁共振)检测,观察小鼠股骨头坏死病变情况,并选取两组的24只小鼠血液经ELISA法检测BALP、PINP水平来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小鼠模型是否造模成功。2.将成功建立的60只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每组20只及12只小鼠的对照组。治疗组小鼠以骨痹通消方灌胃,阳性对照组以通络生骨胶囊灌胃,模型组及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共治疗8周。分别将每组实验动物造模后取材。光镜下计算各组空骨陷窝率,细胞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LC3-Ⅱ表达,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kt、mTOR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表达。结果及讨论:结果1.模型组小鼠磁共振显示左侧髋部高信号影,经ELISA法测量两组BALP、PINP含量,模型组均较正常减少,且具有统计学意义。2.细胞免疫荧光标记与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相比,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微管相关蛋白LC3-Ⅱ的表达均增加。3.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空白对照组Beclin1 mRNA表达稳定,4次标本检查基本没有大的波动变化,其余组都以此组数值为基数。第2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标本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 mRNA升高至对照组的16.01倍(P<0.01),第4周是对照组的8倍,第6周是对照组的3倍,第8周为0.46倍。模型组与阳性对照组均比模型组明显升高,第4周是对照组的6倍,第6周下降至0.28倍,第8周0.48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Akt mRNA表达明显下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mTOR mRNA表达明显下降。激素使用后,迅速激活Beclin1开始诱导细胞自噬,但是随着病情进展,Beclin1 mRNA表达逐渐缓和。因为激素影响Beclin1 mRNA也高于对照组,但是由于骨痹通消方对自噬的抑制,影响Beclin1 mRNA基因表达,明显低于治疗组。4.Western blotting检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微管相关蛋白LC3-Ⅱ表达明显升高(P<0.01),p-Akt组及p-mTOR蛋白表达显着减少(P<0.01)。讨论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年轻人群众普遍发生,非常容易使人致残,超过70%的人会继发为骨性关节炎。而激素的使用是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大主要因素。之所以临床上针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案层出不穷且没有一个很好的明确阻止疾病发生及发展的治疗方案,就是因为该病的致病原因没有明确的解释。本文即是通过相关实验,明确细胞自噬与骨坏死之间的关系,明确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疾病发生过程中细胞自噬扮演的角色。Jia等研究表明,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机制与骨细胞凋亡、自噬有关联密切。2.此次实验,在观察相关指标时发现,注射激素的治疗组微管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 mRNA及Beclin1蛋白表达迅速上升,且第2、4周上升迅速,第6、8周上升速度有所减缓,说明激素能很快诱导细胞自噬发生。Akt mRNA、mTOR mRNA表达下降,激素能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反向调节引起细胞自噬。骨痹通消方介入后,能明显影响微管相关蛋白LC3-Ⅱ、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及Akt mRNA、mTOR mRNA的表达,抑制细胞自噬。

孙艳艳[9](2021)在《补肾疏肝化瘀法治疗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补肾疏肝化瘀法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临床疗效,以探讨导师经验方补肾育麟汤、开郁活血汤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为中医药诊疗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寻求安全有效的方药。方法:将符合肾虚肝郁血瘀型的64例RSA血栓前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于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用开郁活血汤,连用6剂,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补肾育麟汤,服用7剂,停药1天后继服14剂则停药;并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经期停服;对照组则单纯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如上方法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及其妊娠成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自然流产次数、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抑郁量表评分(SDS)、焦虑量表评分(SAS),凝血四项、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功能、子宫动脉血流超声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可比性。2.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妊娠成功率分别是88.89%、64.0%,治疗组疗效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补肾育麟汤+开郁活血汤联合阿司匹林可以明显改善妊娠成功率。3.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是90.63%、74.19%,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优(P<0.05)。4.两组治疗后抑郁量表评分(SDS)、焦虑量表评分(SAS)皆较治疗前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的SAS、SD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PTT、PT、TT值均较治疗前延长,D-二聚体、FIB值均较治疗前降低,经配对样本t检验,以上指标两组内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除APTT、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三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检查S/D、PI、RI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疏肝化瘀法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肾虚肝郁血瘀型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疗效突出,在改善临床症状、血液高凝状态,缓解焦虑抑郁状态及提高妊娠成功率方面较对照组优势明显,且无副反应,安全可靠。

杨长花,卫昊,刘峰,许刚,张彦民,王月茹[10](2020)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丹参-葛根”药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丹参-葛根"药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成分、靶点、活性、通路,为探讨中药药对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平台,分析"丹参-葛根"药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通路,探讨中药药对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预测到关键成分16个,相关核心靶标28个,相关通路30个,药对发挥作用的成分有丹参环庚三烯酚酮、柳杉酚、弥罗松酚、齐墩果酸、刺五加苷A、琥珀酸、熊果酸、黄芩苷、花生油酸、鼠尾草酚、胡萝卜(甾醇)苷、葛根皂醇B甲酯、大豆素、染料木素、刺芒柄花素、槐花皂苷Ⅲ等;核心靶标主要集中在COX family,ATP family,PTGS2等,涉及的主要通路有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oll受体信号通路、氧化磷酸化、cGmp-pkg信号通路等,显示"丹参-葛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能与抗氧化、抗炎保护等有关。讨论:"丹参-葛根"所含成分可能通过抑制炎性反应、抗氧自由基等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二、复健安康饮对激素性大鼠血瘀模型血栓形成血液流变性及正常大鼠微循环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健安康饮对激素性大鼠血瘀模型血栓形成血液流变性及正常大鼠微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益气消症方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Ⅰ-Ⅱ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前言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结果
4.不良反应
5.讨论
6.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综述 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线粒体功能探讨二参颗粒对心肌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实验研究
    第一章 二参颗粒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及网络药理学靶点预测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二参颗粒对CoCl_2诱导的H9C2 心肌细胞模型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二参颗粒对CoCl_2诱导的H9C2 心肌细胞模型线粒体功能和SIRT1-PGC-1α-PPARα信号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二参颗粒对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线粒体功能和SIRT1-PGC-1α-PPARα信号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3)电针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湿热蕴脾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病例
        1.2 临床诊断标准
        1.3 辨证分型标准
        1.4 病例纳入标准
        1.5 病例排除标准
        1.6 观察终止标准
        1.7 病例脱落标准
        1.8 伦理学要求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治疗方法
        2.3 观测指标
        2.4 安全性评价
        2.5 研究质量控制
        2.6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受试者脱落情况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的比较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的比较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的比较
        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围的比较
        3.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湿热蕴脾证症状总积分值比较
        3.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湿热蕴脾证单项症状评分比较
        3.9 临床疗效判定
        3.10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传统医学对单纯性肥胖的认识
        1.1 传统医学对单纯性肥胖病因的认识
        1.2 传统医学对单纯性肥胖病机的认识
        1.3 传统医学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方法
    2 现代医学对肥胖的认识
        2.1 肥胖的流行病学
        2.2 现代医学对单纯性肥胖病因的认识
        2.3 现代医学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方法
    3 方案确立依据
        3.1 电针联合中药内服的理论依据
        3.2 电针联合中药内服的现代研究
    4 组方依据
        4.1 针刺组方选穴的理论依据
        4.2 针刺组方选穴的现代研究
        4.3 电针疗法的理论依据
        4.4 电针疗法的现代研究
        4.5 中药组方的理论依据
        4.6 中药组方的现代研究
    5 观察指标的确立依据
        5.1 肥胖相关指标
        5.2 湿热蕴脾证症状积分
    6 结果讨论
    7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血瘀证与肥胖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附表1 湿热蕴脾证主症分级量化表
    附表2 湿热蕴脾证次症分级量化表
    附表3 肥胖相关指标记录表
    附表4 不良事件记录表
    附表5 严重不良事件报告表
致谢

(4)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月经过少的认识和治疗现状
        1、中医学认识
        2、中医治疗
        3、现代医学的现状
        4、西医治疗
        5、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补肾活血类中药雌激素活性的研究进展
        1、具有类雌激素作用的中药及分类。
        2、类雌激素的化学分类
        3、相关的药理作用
        4、类雌激素药理作用与中医补肾活血的理论解读
        5、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研究 补肾活血药物单体——金雀异黄素对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影响
    1、引言
    2、实验材料
    3、实验方法
    4、结果
    5、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临床研究 补肾活血法治疗30例月经过少的前后对照疗效观察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4、结果
    5、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结论
    2、创新性
    3、展望和不足
致谢
附录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5)泄浊养血方治疗肾虚湿浊型CKD3-5期非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泄浊养血方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
    1 网络药理研究方法
        1.1 筛选泄浊养血方中药的有效成分
        1.2 泄浊养血方基因靶点筛选
        1.3 肾性贫血疾病基因靶点筛选
        1.4 获取药物与疾病关联基因靶点
        1.5 活性成分-靶点网络构建
        1.6 靶点蛋白PPI网路构建与关联靶点筛选
        1.7 GO和 KEGG富集分析
    2 结果
        2.1 泄浊养血方有效成分
        2.2 疾病与药物关联靶点
        2.3 活性成分-靶点基因网络分析
        2.4 靶点PPI网络分析及关联靶点的筛选
        2.5 药物-疾病关联靶点基因GO和 KEGG富集分析
第二部分 泄浊养血方治疗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及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筛选
    2 治疗方案
        2.1 基础治疗
        2.2 纠正贫血治疗
        2.3 中药治疗
    3 观察指标
        3.1 一般资料
        3.2 疗效观察指标
        3.3 安全性评价
    4 疗效评定标准
        4.1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4.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5 不良反应观测
    6 统计方法
    7 结果与分析
        7.1 一般资料分析
        7.2 中医证候积分基线情况比较
        7.3 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
        7.4 两组临床疗效评价
        7.5 安全性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导师对肾性贫血的认识
        1.1 对肾性贫血病名、病因的认识
        1.2 导师对肾性贫血病机的认识
        1.3 治疗原则
    2 组方用药思路
        2.1 组方分析
        2.2 单味中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3 网络药理学分析
    4 疗效总结与分析
        4.1 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
        4.2 改善贫血状态
        4.3 延缓肾功能进展
        4.4 改善尿微量白蛋白
        4.5 改善整体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6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观测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肾性贫血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护胎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肾亏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中医学对先兆流产之认识
        1.1 追本溯源
        1.2 中医之病因病机
        1.3 中医之论治
    2、先兆流产之西医学研究现状
        2.1 流行病学相关研究
        2.2 发病机制研究
        2.3 西医相关治疗
    3、穴位贴敷历史渊源、作用机理和应用
        3.1 历史渊源
        3.2 作用机理
        3.3 穴位贴敷对先兆流产的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及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疗效判定
    3、统计学处理
    4、技术路线图
    5、数据处理
    6、研究结果与分析
        6.1 基线资料分析
        6.2 治疗前后分析
    7、安全性分析
    8、回访
    9、结论
第三章 讨论
    1、立项依据
    2、胎漏、胎动不安治则浅析
    3、方药分析
        3.1 护胎膏的选药依据及药理作用
        3.2 贴敷选穴探析
    4、监测妊娠激素(P、HCG、E_2)的意义
    5、单用地屈孕酮为对照组的依据
    6、护胎膏穴位贴敷疗效分析
    7、不足与展望
        7.1 不足
        7.2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基于改善肠黏膜微循环障碍研究附子-干姜药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附子-干姜药对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一般状态及病理组织变化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与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模型建立
        2.3 药液制备
        2.4 灌胃给药
        2.5 观察指标及方法
        2.6 统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3.2 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DAI评分的影响
        3.3 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CMDI评分的影响
        3.4 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长度的影响
        3.5 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病理组织变化的影响
    4 讨论
第二章 附子-干姜药对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与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模型建立
        2.3 药液制备
        2.4 灌胃给药
        2.5 观察指标及方法
        2.6 统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影响
        3.2 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血清PAF、TF的影响
        3.3 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4 讨论
第三章 附子-干姜药对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抗炎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与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模型建立
        2.3 药液制备
        2.4 灌胃给药
        2.5 观察指标及方法
        2.6 统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血清IL-1β、IL-6、IL-10的影响
        3.2 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结语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附子-干姜药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现状及其与肠黏膜微循环障碍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8)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骨痹通消方调控细胞自噬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研究
    1.现代医学对SANFH的研究
        1.1 病因病机
        1.2 SANFH的病理改变及分期、各期特点
    2.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
        2.1 非手术治疗
        2.2 手术治疗
    3.传统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3.1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病机
        3.2 股骨头坏死的辨证论治
第二部分 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小鼠模型构建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设计
        1.2 时间和地点
        1.3 材料
    2 实验仪器及耗材
        2.1 造模药物及试剂
        2.2 治疗药物
        2.3 实验试剂
    3 实验方法
        3.1 造模
        3.2 RT-qPCR
    4 实验结果
第三部分 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自噬的关系研究
第四部分 骨痹通消方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理论研究
第五部分 实验结论
    1.总结
    2.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的建立及股骨头坏死模型建立的相关方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补肾疏肝化瘀法治疗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补肾疏肝化瘀法治疗RSA血栓前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随机分组
        2.3 治疗方案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判定标准
        2.6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基本情况
        3.2 临床疗效结果
        3.3 妊娠成功率比较
        3.4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讨论
    1 补肾疏肝化瘀法治疗RSA血栓前状态的理论探讨
        1.1 肾虚肝郁血瘀型血栓前状态RSA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
        1.2 肾虚肝郁血瘀型血栓前状态RSA的现代认识
    2 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2.1 方药组成分析及主要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2.2 西医对照药物的选择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妊娠成功率结果分析
        3.2 中医临床疗效及结果分析
        3.3 临床相关指标及量表结果分析
    4 作用机制探讨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中西医研究进展
    1 中医学对RSA血栓前状态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1.1 中医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治疗的认识
    2 西医学对RSA血栓前状态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2.1 RSA血栓前状态的概念
        2.2 RSA血栓前状态的发病机制
        2.3 RSA血栓前状态的分类
        2.4 RSA血栓前状态的检测
        2.5 RSA血栓前状态的治疗
    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10)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丹参-葛根”药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葛根与丹参化学成分库构建
        1.2.2 候选靶标预测
        1.2.3 网络构建与分析
        1.2.4 基因功能分析和代谢通路分析
2 结果
    2.1 丹参-葛根药对的用药规律统计
    2.2 丹参-葛根所含成分及药物靶标预测
    2.3 丹参-葛根治疗脑卒中的核心靶标网络
    2.4 治疗脑卒中关键靶标网络基因功能和代谢通路
    2.5 丹参-葛根“关键成分-核心靶标-关键通路”预测结果
    2.6 丹参-葛根药对治疗脑卒中的理—法—方药—成分—靶标—通路—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用药规律分析
    3.2 所含成分及药物靶标预测分析
    3.3 核心靶标网络分析
    3.4 关键靶标网络基因功能分析和代谢通路分析
    3.5 丹参-葛根“关键成分-核心靶标-关键通路”分析
    3.6 理—法—方药—成分—靶标—通路—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四、复健安康饮对激素性大鼠血瘀模型血栓形成血液流变性及正常大鼠微循环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益气消症方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Ⅰ-Ⅱ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冯鑫.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基于线粒体功能探讨二参颗粒对心肌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D]. 柴晶美.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电针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湿热蕴脾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观察[D]. 张飞羽.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 范梦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泄浊养血方治疗肾虚湿浊型CKD3-5期非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网络药理学研究[D]. 张婧.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护胎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肾亏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研究[D]. 盛楠.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基于改善肠黏膜微循环障碍研究附子-干姜药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D]. 翟勇聪.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骨痹通消方调控细胞自噬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的研究[D]. 王俊骁.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补肾疏肝化瘀法治疗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临床观察[D]. 孙艳艳.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丹参-葛根”药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J]. 杨长花,卫昊,刘峰,许刚,张彦民,王月茹. 世界中医药, 2020(17)

标签:;  ;  ;  ;  ;  

福建安康汤对激素性血瘀模型正常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