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的一些改进经验

制氧的一些改进经验

一、在制氧工作中的几点改进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穆希琳[1](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丁聪[2](2021)在《煤炭地下气化项目制氧方案效益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赵恩洁[3](2021)在《基于目标-价值工程的H公司端子压着机成本管理研究》文中指出由于企业外部的原材料、劳动力等价格持续上升及企业内部过度关注产品功能效用,对产品一味加大投入等原因,制造业的产品成本一直高居不下。目前企业采取的传统成本管理,仍然停留在产品的生产制造阶段,其虽然可以为企业降低一定的成本,但是降本空间有限。而目标-价值工程方法是将产品成本管理范围扩大到全生命周期阶段,弥补了传统成本管理的缺陷,为企业产品获得成本优势和功能效用优势,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优势。本文通过对目标成本及价值工程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当前企业对机械产品进行目标成本及价值工程进行设计应用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结合目标成本与价值工程相关理论,并通过理论和案例相结合分析如何合理提高产品的功能并降低产品成本。首先,在研究背景分析、研究意义阐述及国内外目标成本与价值工程理论研究现状的分析基础上确定了研究思路;然后,通过对目标成本及价值工程的基础理论进行梳理,为下文研究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其次,综合考虑到H公司端子压着机产品的生产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调查方法对H公司端子压着机产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设计端子压着机产品的目标-价值工程成本管理方案,并以H公司端子压着机产品为基础,对端子压着机产品的目标-价值工程成本管理方案加以应用,分析应用的效果;最后,提出了H公司端子压着机产品的目标-价值工程成本管理的相应保障性措施,以此来保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文研究表明:基于目标-价值工程的成本管理方案满足H公司目前的发展需要,同时目标-价值工程成本管理的应用可以帮助改善H公司在端子压着机产品存在的问题,确保企业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SIMTHONGKHAM TOUDAVANH[4](2021)在《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理论的森林生态补偿建立 ——以Phou khao khouay国家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态环境,由于人们的过度开发严重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为了避免森林生态环境的近一步的恶化,需要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本文以老挝的Phou khao khouay国家公园为例,研究了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理论的森林生态补偿建立:首先介绍了森林生态补偿的建立原则,主要包含了全面系统性原则、普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然后介绍了森林生态补偿建立原理;在生态补偿概念的基础上选择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作为建立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补偿的指标,并基于现有生态服务价值指标的计算方法(效益法、成本法、碳汇法)确定了不同森林生态服务价值,随后基于不同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确定了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计算方法。利用建立的森林生态补偿方法对老挝的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从涵养水源、固碳制氧、直接经济价值、生物多样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6项森林服务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服务总价值为160.78亿元。本研究基于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对生态补偿方法的建立以及应用,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本研究首先介绍了森林生态补偿的建立原则,主要包含了全面系统性原则、普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并介绍了森林生态补偿建立依据,即在生态补偿概念的基础上选择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作为建立森林生态补偿的指标(直接生态价值、涵养水源价值、固土保肥价值、固碳释氧价值、净化大气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选择这六个价值指标作为森林生态补偿系统的建立指标,主要是由于这些指标在实际研究中已有了成熟的计算方法,其次这些指标在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中占有主导性地位。利用现有生态服务价值指标的计算方法(效益法、成本法、碳汇法)确定了不同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基于不同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建立了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计算方法。(2)对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的研究是以生态服务价值为基础,进行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补偿计算;研究结果表明: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服务总价值为160.78亿元,其中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的直接经济价值为35.44亿元,占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服务价值的22.04%,这部分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直接经济价值;除这部分以外,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为125.34亿元,占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服务价值的77.96%;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水源涵养价值为46.55亿元,占总生态服务价值的28.95%;保育土壤的生态服价值为8.99亿元,占总生态服务价值的5.59%;固碳释氧的生态服务价值为39.2亿元,占总生态服务价值24.38%;净化空气的生态服务价值为0.6亿元,占总生态服务价值的0.37%;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服务价值为30亿元,占总生态服务价值的18.66%。(3)研究结果表明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服务总价值为160.78亿元,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的不同服务功能价值量的大小顺序为:涵养水源>固碳制氧>直接经济价值>生物多样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从上述的排序中可以看出涵养水源、固碳制氧、直接经济价值为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的价值服务组成部分,以此为根据,生态补偿机制达到了大力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

张倩[5](2021)在《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积极转型升级的工业企业因为城市土地更新的需求而搬离城市中心地区,不能够适应经济新形势的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着衰退、破产的困境,基于以上两种原因,城市中心地区大量的工业厂房、仓库等工业设施因此被闲置。城市中大型工业企业除了进行工业生产的生产区域外,还会有完备的住宅、医疗和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它们基本上已经与城市基础设施融为一体,能够履行基本的社会功能。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当中不可多得的重要财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拥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建筑群且有独特工业历史风情的区域,所有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建筑、设备都是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构成要素,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工业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理应受到合理地保护。但是在房地产业巨额利润的吸引下,许多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被夷为平地,就算有幸逃过了被拆除的命运,却因内部建筑体量大、占地面积广,而给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造成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成为“烫手的山芋”,因缺乏合理的保护与规划而被荒废,如何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成为许多工业城市面临的难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是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中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潍柴集团2012年完成了主要生产区的搬迁工作,见证了潍柴几十年发展历史的老厂区被整体闲置,直到2014年被山东省政府选入省内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当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潍坊市稀有的工业遗产,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历史与遗产构成,并对其做出价值评价,为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特征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研究理论。本章主要是以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逻辑结构串联,具体包括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利益相关者三个方面。在新时期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无论是受外在的客观条件还是自身特征的影响,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稀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都需要得到妥善合理的保护与再利用。我们在讨论城市文化遗产的再利用问题时,根本目的是探寻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路径,所以一切改造利用活动都是以保护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可以作为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利用。第二章集中对潍柴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本章以潍坊市地方志与潍坊柴油机厂厂志为基础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梳理了潍坊柴油机厂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和建厂历程。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为保护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历史依据,为更好地认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存现状与价值意义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规划,介绍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内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的基本概况。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调研,基本了解了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与遗产保存状况,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此类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排查时,除了工业建筑物、构筑物等有形的物质遗产外,也不应忽略以工业生产技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城市工业发展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延续城市工业文明的主要承载者,拥有同样重要的保护价值。科学分析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是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第四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意义进行总结。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内容包括街区内的工业建筑、工业生产流程以及工业配套设施,并从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面分析,说明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现实意义。第五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背景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以及潍坊市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这是探寻历史文化街区再利用途径的前提。第六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如何调整自身结构功能以适应城市发展要求,成为整个社会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除了用于居住、教育等配套设施之外,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的厂房、仓库已经完全丧失了原始功能,成为城市闲置空间,通过工业遗产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商业的植入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也是完善城市产业功能组团中的业态配比的重要途径。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思考。

葛英儒[6](2021)在《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党的第一属性是政治性,政党自我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基本理论、政治原则以及严明纪律组织起来的先进政党。在历史变迁和实践发展中,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从自发到自觉、从表面到深层、从理论到实践,逐渐形成了相应的基本规范和制度体系,不断呈现出系统性、工程性、集成性的鲜明特征。在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进行中,政治建设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水平实现了新发展、新跃进。因此,“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命题的提出是基于历史基础和现实需要而形成,是一个科学的党建研究命题。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体系,是新时代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和不断提升党的政治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保障,是党的政治自觉和制度自信的充分彰显,是管党治党的长效机制。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是一项宏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全党必须从各个方面考量促进党的建设“政治要素”和“制度要素”的共生共长、融合协同,致力于为党的政治建设构建坚实制度保障,并顺利推进建设“系统完备、科学有效的政治规范体系”。本研究遵循“概念阐释—思想资鉴—历史考察—问题分析—逻辑解析—内容构建—实践展开”的研究思路,既进行历史性的考察,也开展共时性的分析,深入分析和探索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对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这一新命题、新课题的进一步思考和解答,从制度层面不断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是围绕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方面和实践要求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并具有体系化的结构特质。这一制度体系既是从党的政治建设本身出发进行的制度设计,经过历史积累和演进形成了制度基础,又是从科学建构的维度出发形成制度保障,是现实可操作性的实践方案,具有权威性、统领性和稳定性的基本特点。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作为党的制度体系的主体制度系统,在管党治党中发挥着强制约束功能、持久维护功能、正向激励功能和文化涵育功能。因此,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命题意义重大。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国外执政党治党理政的制度实践和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也为制度体系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在伟大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推进自身政治建设及其制度构建,不仅形成了深厚的优良传统,也塑造了科学的制度体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不同历史阶段,既有新的制度生成,也有对已有制度的创新发展。整体来看,主要围绕民主集中、组织领导、政治纪律、政治生活、监督检查、干部管理等方面对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进行构建和发展。应该说,既往一切制度努力为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形成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还面临着一些现实性的问题,仍需要以严肃、审慎的态度加以应对。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既不是漫无目的的试错,也不是先入为主的试对,而是要始终遵循内在规律、围绕具体内容、结合具体实际进行有效梳理、整合和演绎,必须始终坚定方向、坚持原则、筑牢基础,进一步破解现实发展困境和引领实践方向。在内容上,本研究从政治信仰制度、政治领导制度、政治生活制度、政治文化制度、政治能力提升制度等方面对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进行构建和描述,将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具体制度系统完整呈现出来,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的框架和内容。在实践上,注重从组织领导、思想引领、动态优化、条件创设等方面综合协力地推进和实施,确保制度体系构建能够顺利推进和达到更高水平,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黄圣美[7](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森林资源资产动态评估 ——以江西省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认为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经济价值的评估是一个研究热点。分析与评估某一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对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的九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评估,有利于增强人们对森林资源价值多样性的认识,让人们的目光不仅聚焦于其经济价值,同时增加对生态效益的重视。另外,为当地政府与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以提升对当地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本文根据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定位研究站的长期观测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调查和搜集九连山自然保护区2010年、2015年、2020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森林旅游、林产品等相关数据,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碳税法等方法,从直接价值、间接价值两个方面,分别评估了其林木资源、林地资源、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固碳释氧、净化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价值等7个指标的资产价值,并对其10年来各方面价值的动态变化特征与趋势进行了阐述与分析。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森林生态系统经济价值从2010年5.77亿增长到2015年12.5亿,2020年达到15.14亿元,近十年间,增长了9.4亿元,增长幅度162.38%。(2)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间接价值要远远大于直接价值。从本文评估结果看,2010年间接价值是直接价值的13.75倍,占总的经济价值的93.22%,2015年间接价值是直接价值的13.4倍,占比93.05%,2020年保护区间接价值是直接价值的8.34倍,占比89.3%。(3)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的多项指标呈现年增长趋势,其7项指标排序近十年未发生较大变化,按其价值量排序是:保持生物多样性价值>固碳释氧价值>保持土壤价值>林木价值>林地价值>净化环境价值>涵养水源价值。其中保持生物多样性价值量最大,占比超半数。基于以上结果,本文提出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资源资产增值的相关建议,以进一步提升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资产,从而更好地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康雯嘉[8](2021)在《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研究 ——以C市N区街道改革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我国的城乡社会管理体制发生了剧烈变迁。城市基层社会运行机制的转换,以及基层善治何以可能是社会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改革以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最为重要的变化在于,国家在改革调适传统自上而下的纵向“条线”式管理体系的同时,逐渐实现重心下移,向以“街居体系”为中轴,多元主体纵横嵌入的“重层性”治理格局演化。在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命题下,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弥合国家与社会间结构性张力,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关系模式实为我国新时期社会建设的中心任务和理论旨归。本研究运用社会学研究的质性方法,对C市N区多个街道展开持续深度的田野调查,结合社会学理论话语与实证资料,将伴随新时期街道改革和社区建设而生成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界定为“嵌合式治理”。质言之,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是指在街道主导下,以社区为平台,在“街居复合性主体”(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社区两委)与“多元社会力量”(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物业公司、志愿者、居民等)之间,通过彼此持续密切的嵌入和互动,生成的一种立体交叉、相互形塑的关系构型和协同合作的治理模式。它突破了国家单统的“条线”式治理传统,其实质是基层社会治理领域以“公+共”为特质的本土新公共性营造。研究发现,将研究视野限囿于社区微观场域,难以解释和揭示基层社会治理的真实运作逻辑。实际上,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演展受到政府派出机关“街道办”的深刻形塑,因而本文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视域转向对街居复合结构的整体观照。本文以“嵌合式治理”为研究框架,重点研讨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理论命题,并以系统性的实证研究,丰富“嵌合式治理”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维度。本文将“嵌合式治理”的研究置于我国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结构转换与街道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实证方法对嵌合式治理,及其所内含的嵌合关系的建立、嵌合结构与运行机制、嵌合内蕴动力、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式嵌合展开整体性研究。其一,嵌合关系的建立研究。从嵌合关系的建立机制上看,街居主体与多元社会力量嵌合关系的构建需要满足多种基本条件,即国家主动让渡社会空间与主导链接、社会主体治理与服务的专业性、嵌入性主体的自带资源与社会资本、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主动依附。研究发现嵌合关系的建立依循不同路径展开,街道自主购买社会服务、上级政府资源链接与指派、街道搭建嵌合平台构成了嵌合关系建立的主要路径。可见,嵌合关系的建立主要由基层治理行政体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所主导,但此并非力图构造国家对社会的吸纳、收编和控制关系,而是以政社互嵌与合作为价值导向的。其实质是在由国家主导建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过程中,实现基层社会活力的“复兴”与“再造”。其二,嵌合治理的结构与行动研究。嵌合治理的实质是国家与社会在治理体系中结构关系搭建和行动关系运转的一种机制提炼。本文依托“结构——行动”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和理论资源,对嵌合治理的场域关系及其动态运行机制展开研讨。广泛嵌入于我国基层治理体系中的不同类型社会力量,与街居主体嵌合而成的治理结构与实践形态存在极其复杂的面向,需要我们针对性辨析。本研究发现,展开于城市基层社会领域的嵌合式治理在结构与行动上是相互形塑、耦合、协变的,政社的关系结构影响国家与社会的行动选择与进展,政社治理行动不断突破既有限域,拓展出政社嵌合的新式结构。一言以蔽之,嵌合式治理既更新、构建了社会,也更新、构建了国家。其三,嵌合治理的内蕴动力研究。以行政权威和资源作为动力机制构造基层治理嵌合结构并展开治理行动,仍存在局限性,因此,我们需要将政党维度带入嵌合治理动力结构中加以分析。党组织在中国社会系统中具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中枢性作用,它能够将基层区域内多元主体和资源激活调动起来,使之参与到服务群众的结构体系当中。在街道改革的背景下,以街道党工委协同社区党委为核心的城市基层党组织系统深刻影响着基层治理构型与运行机制,政党的组织嵌入、体制吸纳、政治资源、价值引领成为嵌合治理的不可或缺亦不可替代的内蕴动力。其四,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式嵌合与联动研究。常态的嵌合式治理机制在面临突发性公共危机时,难以“一键切换”至新式形态并对问题予以妥善破解,因而探寻应急状态下的非常态嵌合治理逻辑及其行动是嵌合治理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新冠疫情爆发与基层抗疫展开的非常时期,街居主体采取应急动员的方式将大量居民吸纳进疫情防控体系,构筑起应急状态下的嵌合治理机制。非常态的嵌合治理不是在原本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之外的另起炉灶,而是生长和镶嵌其中的机制创新。我们需要努力建构起常态与非常态嵌合治理机制间的关联性和转换方式,形成顺应基层社会运行逻辑的新常态化嵌合治理机制。文章认为,与行政吸纳、依附合作等表征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概念不同,以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关系模式为旨归的嵌合式治理的重要价值在于,国家与社会在持续互嵌、协动、形塑的过程中“磨合”出更加有助于治理行动开展的政社关系结构,而此结构又将进一步促进治理行动的发展和升级。特别是街居与多元社会力量在彼此嵌入的基础上,耦合而成了一个全新的“治理嵌合体”,其超越了嵌入主体治理权力、资源、功能的简单相加与复合,生产出新的治理和服务功能。质言之,嵌合式治理为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可能的理论思路和实践方向。但我们仍需注意,嵌合式治理仅是开其端绪,仍处于复杂的调适过程,并呈现出一些局限,如外部社会主体的嵌入,可能造成作为在地性组织的街居主体空心化;街道主导嵌合关系的建立并深度调控嵌合行动,会挤压社会自主运作空间,并造成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双向排斥;商业性变量的引入存在营利取向遮蔽服务公益性的风险;常态性与非常态性嵌合治理机制面临衔接和转换的复杂难题,等。这需要我们持续不懈地营造基层社会治理“新公共性”,并赋予嵌合治理新意涵、演展其新形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王鹏飞[9](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提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凌云逸[10](2021)在《中温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理论与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日益严峻,二氧化碳减排的任务迫在眉睫。发展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燃烧,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途径。近十年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可再生能源间歇、分散的自身特点导致其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取代化石能源。太阳能热化学技术可以将太阳能用于制备氢气,氢能是一种零碳排放的高密度能量载体,发展高效、清洁、可持续的太阳能热化学制氢技术,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加速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反应温度高,聚光成本高,导致难以大规模应用。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提出了一种中温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方法,探索了产物定向分离的太阳能热化学制氢的热力学理论,研制搭建了太阳能甲烷制氢原理样机,并设计了太阳能甲烷重整的分布式供氢系统。本文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基于能的梯级利用原理和反应平衡热力学理论,分析了太阳能甲烷制氢过程的能量品位提升机理,揭示了多产物定向分离对于太阳热能品位提升的杠杆作用,发现甲烷99%转化所需的理论分离功较单产物分离降低40%.采用EUD图像分析法剖析太阳能转化过程中“质”与“量”的关系,定量揭示了产物定向分离对于太阳能热化学系统中太阳热?的提升规律。2.对多产物定向分离的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展开机理验证实验,通过透氢膜分离氢气、水滑石吸附二氧化碳,并采用“反应+再生”循环实验设计,实现400℃甲烷近100%转化制氢,获得了纯氢产物并实现了二氧化碳捕集,较传统甲烷制氢反应温度大幅降低。研究了不同温度(250-425℃)、抽氢压力(25-100 mbar)、催化剂(钌、镍)、甲烷流量(5-120 sccm)、反应压力(1-1.8bar)条件下的甲烷转化率和氢气产率,得到最优催化剂种类和反应运行参数。完成了 6000组稳定循环,结果显示甲烷转化率维持在95%以上,单组循环产氢量约350mL,充分证实了方法的可重复性和材料的耐久性。研制了太阳能槽式中温甲烷重整制氢原理样机,实测甲烷转化率和氢气回收率均达到90%以上。实测太阳能净制氢效率约3.4%,通过绝热反应器等优化措施,效率有望达到43%.本实验首次实现了 400℃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证实了产物定向分离的中温甲烷近全转化制氢的可行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3.拓宽产物分离的思路,采用电化学技术进行产物定向分离,通过质子导体电池分离氢气、熔融碳酸盐电池分离二氧化碳,与中温太阳热能驱动甲烷重整反应进行系统集成,设计了一种热-电甲烷化学链循环制氢的分布式系统,在昼夜循环中完成高效制氢、供能、碳捕集。通过热力学分析,获得甲烷全转化的电化学产物捕集能耗拐点。技术经济性分析显示,本系统的太阳能用地需求仅为光伏电解水系统的12%-21%,平准化供氢成本约35.5-38.9元/公斤。本系统将化石能源与太阳能的互补利用,结合电化学产物分离降低反应温度,推进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系统的小型化、低温化、低碳化,有助于推动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平稳过渡。4.提出光谱分频的光伏-热化学系统,光伏电池采用碲化镉电池,热化学系统采用甲醇分解技术,通过光谱分频膜和线性菲涅尔反射镜,在光伏和热化学系统之间实现太阳能的可控分配。构建了系统光学模型和热力学模型,研究了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推导获得了最优光伏与光热能量分配比例。实测滤光片分频性能,验证分频设计可行性。通过光谱分频设计和“双热源”设计,充分且有效的利用了不同波段的太阳能,结果表明系统太阳能净发电效率达到39%以上,光伏的耐温要求降低至80℃以下,平准化发电成本约0.20美元/千瓦时。

二、在制氧工作中的几点改进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制氧工作中的几点改进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工会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1.2.3 互助互济
        1.2.4 工会互助制度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1.3.3 论文篇章结构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现实意义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国内文献回顾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2.2 国外文献回顾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2.3.1 学术贡献
        2.3.2 研究局限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3)基于目标-价值工程的H公司端子压着机成本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目标成本的管理理论
        2.1.1 目标成本管理的概念
        2.1.2 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程序
    2.2 价值工程的成本管理理论
        2.2.1 价值工程的概念
        2.2.2 价值工程的核心-功能分析
        2.2.3 价值工程的应用
    2.3 目标-价值工程的成本管理理论
        2.3.1 目标-价值工程成本管理的适用性分析
        2.3.2 目标-价值工程成本管理的优越性分析
        2.3.3 目标-价值工程成本管理的程序
第三章 H公司端子压着机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H公司经营现状及分析
        3.1.1 H公司的经营状况
        3.1.2 H公司的财务状况
        3.1.3 H公司的组织结构
        3.1.4 H公司的各部门职责
    3.2 H公司端子压着机成本管理的现状
        3.2.1 H公司端子压着机的运营流程
        3.2.2 H公司端子压着机成本构成
        3.2.3 H公司端子压着机成本管理问卷调查与分析
        3.2.4 H公司端子压着机现有财务核算方式
    3.3 H公司端子压着机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成本预测不科学
        3.3.2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不协调
        3.3.3 成本核算不准确
        3.3.4 成本控制考核及监控不完善
    3.4 H公司实施端子压着机目标-价值工程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3.4.1 实施端子压着机目标-价值工程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3.4.2 实施端子压着机目标-价值工程成本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章 H公司端子压着机目标-价值工程成本管理的方案设计
    4.1 H公司端子压着机目标-价值工程成本管理方案设计思路及原则
        4.1.1 H公司端子压着机目标-价值工程成本管理方案设计思路
        4.1.2 H公司端子压着机目标-价值工程成本管理方案设计原则
    4.2 H公司端子压着机目标-价值工程成本管理框架
        4.2.1 H公司端子压着机目标-价值工程成本管理的程序
        4.2.2 H公司端子压着机目标-价值工程成本管理组织架构及工作机理
    4.3 H公司端子压着机目标-价值工程成本管理方案实施流程
        4.3.1 H公司端子压着机目标成本的预测和确定
        4.3.2 H公司端子压着机目标成本的分解及功能分析
        4.3.3 H公司端子压着机目标成本的实施与控制
第五章 H公司端子压着机成本管理方案应用及保障措施
    5.1 H公司端子压着机成本管理方案的应用
        5.1.1 端子压着机目标产品的选定
        5.1.2 端子压着机目标成本的预测和确定
        5.1.3 端子压着机目标成本的分解及功能分析
        5.1.4 端子压着机目标成本的实施
        5.1.5 实施端子压着机目标成本的差异分析
        5.1.6 端子压着机目标成本的考核和评价
    5.2 H公司端子压着机成本管理方案应用的保障措施
        5.2.1 提高管理层及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
        5.2.2 树立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理念
        5.2.3 培养人员ERP系统操作的规范性
        5.2.4 完善成本管理的考核与评价制度
第六章 结论及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H公司端子压着机成本管理的问卷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4)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理论的森林生态补偿建立 ——以Phou khao khouay国家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生态服务价值
        1.3.2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现状
        1.3.2.1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
        1.3.2.2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生态补偿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4.1 森林生态补偿方法的建立
        1.4.2 森林生态补偿方法的应用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1.5.1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2 基于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理论的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2.1 森林生态补偿构建原则
    2.2 森林生态补偿建立的原理
    2.3 森林生态补偿指标的确定
    2.4 森林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
        2.4.1 效益法
        2.4.1.1 直接市场法
        2.4.1.2 替代市场法
        2.4.1.3 模拟市场法
        2.4.1.4 评价方法的对比
        2.4.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的量化
    2.5 基于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的生态补偿标准的建立
        2.5.1 样本点的设计与选取
    2.6 本章小结
3 老挝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物种组成研究
    3.1 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气候特征
        3.1.3 样本点设计
        3.1.3.1 样本点地理信息
        3.1.3.2 样本点的设计与选取
        3.1.3.3 数据分析
    3.2 物种组成
        3.2.1 树木的物种组成
        3.2.2 幼树物种组成
        3.2.3 幼苗成分组成
    3.3 科类组成
        3.3.1 树木物种科类组成
        3.3.2 幼树种科目分类
        3.3.3 幼苗科目分类
    3.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3.5 树木生长阶段
        3.5.1 平均树高、胸径和冠层宽度
    3.6 本章小结
4 老挝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生态补偿机制建立
    4.1 基于森林服务价值对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的研究
        4.1.1 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服务价值
        4.1.2 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生态补偿的计算
    4.2 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的补偿价值
    4.3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服务价值补偿
    5.1 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5.2 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补偿机制建设
    5.3 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生态补偿主体的确定
    5.4 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生态补偿数量的确定
    5.5 Phou khao khouay国家森林公园生态补偿途径的确定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小结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研究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特征
    第二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自身发展要求
        二、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契机
        五、工业文化传承的历史要求
        六、保护工业设计遗产的内部需求
    第三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相关者
        一、公共利益的代表--地方政府
        二、精英阶层的代表--专家学者
        三、群众利益的代表--社会公众
        四、市场主体的代表--企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探寻
    第一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
        一、国内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二、山东省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发展历史
        一、前身: 聚焦军工生产
        二、迁址: 探寻发展之路
        三、变更厂名: 发展步入正轨
        四、改制: 迈入国际舞台
        五、搬迁: 奋斗奔腾不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地理范围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配套设施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文化遗产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认知的重要性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内容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特征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价值
        三、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价值
        四、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精神价值
        五、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美学价值
        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技术价值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的意义
        一、延续潍坊市的工业历史
        二、带动潍坊市的经济振兴
        三、促进潍坊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现有基础
    第一节 潍坊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化繁荣奠定基础
        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繁荣提供可能
    第二节 政府对历史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一、政策先行
        二、资金保证
        三、智力支撑
    第三节 地方文旅产业市场逐渐成熟
        一、潍坊市文旅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二、文创产业代表--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
        三、旅游产业代表--坊茨小镇
    第四节 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一、过度依赖公共资金的投入
        二、政府与企业的职责划分不明
        三、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探索
    第一节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成功范例—德国鲁尔区的转型
        一、德国鲁尔区转型的背景
        一、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历程
        三、德国鲁尔区的转型经验及教训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原则
        一、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保存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需求
        四、协调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实践
        一、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
        二、展示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三、发展文化产业传承工业文化
        四、打造以商业为主的空间利用模式
    第四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保护工作应放在首位
        二、利益相关者需共同参与
        三、健全行政制度与法律法规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A: 潍柴大事记(1946年-2013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概述
    一、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概念辨析
        (一)制度、制度化与制度体系
        (二)党的政治建设与制度建设
        (三)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及其构建的内涵
    二、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特点、功能和构建意义
        (一)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主要特点
        (二)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功能作用
        (三)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构建意义
    三、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理论渊源与借鉴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建设理论的指导
        (二)国外执政党治党理政制度实践的借鉴
        (三)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政治智慧的滋养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历史考察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初构
        (一)党内权力运行中集中领导制度的建立
        (二)党员权利实现中党内民主制度的确立
        (三)党的政治活动中政治纪律规矩的形成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发展
        (一)党的领导制度的深入发展
        (二)干部学习制度的系统建设
        (三)党的纪律制度的持续加强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变革
        (一)党内政治生活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正确坚持和发展
        (三)党员和党组织政治标准的严格规定
        (四)党的监督制度及纪律检查体制的改进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创新
        (一)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坚持和完善
        (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重塑和强化
        (三)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健全和执行
        (四)党的选人用人体制的完善和优化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问题审思
    一、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权威问题
        (一)党的政治建设权威主体边界模糊
        (二)党的政治建设权威运行过程失范
        (三)党的政治建设制度权威意识欠强
    二、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动力问题
        (一)党员参与制度创新实践不够充分
        (二)落后分子对于制度建设形成阻滞
        (三)基层党建基础工作推进存在短板
    三、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要素问题
        (一)政治建设制度系统发展程度不尽相同
        (二)政治建设制度体系内部衔接不够通畅
        (三)政治建设制度相应配套机制尚不健全
    四、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条件问题
        (一)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供给的现实困境
        (二)党内政治生活非制度化行为的侵扰
        (三)党的政治建设外部环境的多维影响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基本遵循
    一、坚定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方向
        (一)维护党中央权威性的核心指向
        (二)保持党组织有效性的突出指向
        (三)增强党员个体先进性的具体指向
    二、坚持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坚持政治强化与科学规范相统一
        (二)坚持整体推进与系统建构相统一
        (三)坚持教育引导与刚性约束相统一
        (四)坚持现实针对与战略设计相统一
    三、筑牢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基础
        (一)发扬旗帜鲜明讲政治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二)把握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政治形态跃升
        (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成熟定型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一、巩固政治信仰制度
        (一)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制度
        (二)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
        (三)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制度
    二、强化政治领导制度
        (一)落实“两个维护”的制度
        (二)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
        (三)坚持党组织在同级组织中领导核心地位的制度
    三、完善政治生活制度
        (一)完善党的组织生活和民主生活的制度
        (二)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制度
        (三)坚持正确干部选拔和任用使用的制度
        (四)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制度
        (五)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民主监督的制度
    四、建立政治文化制度
        (一)建立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制度
        (二)建立坚持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制度
        (三)建立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影响的制度
    五、健全政治能力提升制度
        (一)健全提升广大党员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能力的制度
        (二)健全提升党员干部把握大局和防范风险能力的制度
        (三)健全提升各级各类组织政治属性政治功能的制度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实践推进
    一、加强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组织领导
        (一)坚持党的中央组织顶层设计
        (二)强化各级各类组织政治责任
        (三)激发广大基层党员积极参与
    二、强化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思想引领
        (一)坚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
        (二)加强制度体系的宣传教育
        (三)注重制度执行的意识培育
    三、推进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动态优化
        (一)科学评估制度体系的基本要素
        (二)及时回应政治建设的制度诉求
        (三)有序推进制度体系的结构调适
    四、创设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有利条件
        (一)营造制度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破解不良制度因素的困扰
        (三)有效推进与法律体系衔接联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森林资源资产动态评估 ——以江西省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理论研究
        1.3.2 生态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
        1.3.3 森林资源评估的理论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2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理论基础与方法选择
    2.1 概念界定
        2.1.1 森林资源
        2.1.2 森林资源资产
        2.1.3 森林资源资产动态评估
    2.2 理论基础
        2.2.1 自然资源价值理论
        2.2.2 效用价值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评估方法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3.1.2 自然条件
        3.1.3 自然资源
    3.2 森林资源
        3.2.1 林地资源
        3.2.2 林木资源
    3.3 数据来源
4 森林资源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4.1 设置原则
    4.2 评估构建指标的选取
        4.2.1 直接价值指标的选取
        4.2.2 间接价值指标的选取
    4.3 评估方法的确定
        4.3.1 直接价值计算方法
        4.3.2 间接价值计算方法
5 九连山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与分析
    5.1 直接价值
        5.1.1 林地资源价值量评估
        5.1.2 林木资源价值量评估
    5.2 间接价值
        5.2.1 涵养水源价值
        5.2.2 保持土壤价值
        5.2.3 固碳释氧价值
        5.2.4 净化环境价值
        5.2.5 保持生物多样性价值
    5.3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经济价值分析
        5.3.1 直接价值分析
        5.3.2 间接价值分析
        5.3.3 经济价值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资源资产增值建议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研究 ——以C市N区街道改革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
        1.1.1 城市基层治理结构的宏观转向
        1.1.2 论域及框架锚定
        1.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2 文献述评
        1.2.1 基层社会治理相关研究
        1.2.2 街道改革相关问题研究
        1.2.3 嵌入与互嵌的相关问题研究
        1.2.4 既有研究的反思与进路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其理论视角
        1.3.1 “嵌合”概念和理论的追索
        1.3.2 “嵌合式治理”的界定
        1.3.3 理论比较视野中的“嵌合式治理”
    1.4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4.1 资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社会转型背景下街道办事处制度变迁
    2.1 单位制时期:主辅并行的条线式治理结构
        2.1.1 主线:国家——单位——个人
        2.1.2 辅线:国家——街居——个人
        2.1.3 主辅并行式条线结构的制度后果
    2.2 改革开放至九十年代末:街居治理条线核心化
        2.2.1 “主线”的弱化
        2.2.2 “辅线”的核心化
        2.2.3 城市基层治理“辅线核心化”的实质与限度
    2.3 新时期街道改革主要模式与分析
        2.3.1 撤销街道办的初步尝试及其评价
        2.3.2 治理重心下移与街道服务管理多重改革探索
        2.3.3 治理视域下街道改革的总体趋向
    2.4 C市N区的街道服务管理模式创新
        2.4.1 C市N区街道改革的地域性变量及其制约
        2.4.2 嵌合式治理:C市N区街道改革主导面向
第3章 基层治理嵌合关系的建立
    3.1 嵌合关系建立的条件
        3.1.1 国家主动让渡社会空间与主导链接
        3.1.2 社会主体治理与服务的专业性
        3.1.3 嵌入性主体的自带资源与社会资本
        3.1.4 非对等关系中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主动依附
    3.2 嵌合关系建立的主要路径
        3.2.1 街道自主购买社会服务
        3.2.2 上级政府资源链接与指派
        3.2.3 街道搭建嵌合平台
    3.3 嵌合关系建立的实证分析
        3.3.1 嵌合关系的载体铺设
        3.3.2 委托枢纽型组织联结嵌合关系
        3.3.3 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运作中的嵌合关系
        3.3.4 建立“治理嵌合体”争取上级政府资源
    3.4 嵌合关系建立的逻辑及其限制
        3.4.1 面向“治理共同体”的嵌合结构功能
        3.4.2 嵌合关系建立的社区“被动化”及其吊诡
        3.4.3 非竞争性购买关系的建立及其变异
第4章 嵌合治理的结构与行动
    4.1 嵌合治理的“结构——行动”范式
        4.1.1 “结构——行动”理论分析视角
        4.1.2 “结构——行动”范式的嵌合治理研究适用性
    4.2 治理嵌合体构塑及其行动的实证展开
        4.2.1 案例呈现与治理嵌合体的构塑
        4.2.2 社区服务的三重空间嵌合
        4.2.3 常态服务与项目制叠加的嵌合行动
        4.2.4 疫情防控与线上服务转移
    4.3 嵌合治理结构与行动的分析讨论
        4.3.1 治理结构与行动的相互形塑与良性互构
        4.3.2 作为在地性组织的街居主体空心化
        4.3.3 商业营利取向遮蔽服务公益性
        4.3.4 街道主导下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双向排斥
第5章 嵌合治理的内蕴动力
    5.1 嵌合治理的动力结构分析
        5.1.1 国家——社会的复合动力结构及其局限
        5.1.2 以“政党维度”分析嵌合治理动力结构
    5.2 以政党力量为内核的嵌合治理动力
        5.2.1 典型单位制转型与社区衰败
        5.2.2 街道行政主导的旧城改造及其限度
        5.2.3 以政党资源为内蕴动力的嵌合治理
    5.3 政党组织社会的理论思索
        5.3.1 街居党组织促动嵌合治理的何以可能
        5.3.2 以街道作为嵌合治理运作单位的恰切性
        5.3.3 党建引领嵌合治理的长效机制问题
第6章 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式嵌合与联动
    6.1 社会动员的理论谱系与中国动员传统
        6.1.1 社会动员理论回溯及其界定
        6.1.2 我国社会动员传统与应急动员
    6.2 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基层动员式嵌合机制
        6.2.1 社区网格化治理逻辑与局限
        6.2.2 社区网格的非常态治理与联动
        6.2.3 应急动员式嵌合治理的实质与超越
    6.3 街道主导性应急动员的限度与进路
        6.3.1 应急动员倒逼行政力强化
        6.3.2 基层“政绩竞赛”与嵌合悬浮化
        6.3.3 超越网格联动机制的全能化迷思
        6.3.4 应急动员的嵌合治理向常态化转型
第7章 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7.1 嵌合式治理与基层社会“新公共性”营造
    7.2 社会互构论视域下的嵌合式治理及其评价
        7.2.1 嵌合式治理的多维性与联通性
        7.2.2 基层社会治理的街道定位与功能再探讨
        7.2.3 对嵌合式治理双向性与非均衡性的体认
    7.3 城市基层社会走向“善治”的路径探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中温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理论与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太阳能热化学制氢简介
        1.2.1 碳氢原料裂解制氢
        1.2.2 碳氢原料气化制氢
        1.2.3 高温分解水制氢
    1.3 太阳能甲烷制氢技术现状
    1.4 产物分离甲烷制氢技术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第2章 产物定向分离的太阳能甲烷制氢理论分析
    2.1 引言
    2.2 太阳能热化学反应能量品位提升的机理分析
        2.2.1 太阳能热化学系统的能量品位基本关系式
        2.2.2 太阳能甲烷制氢的?分析与能量品位分析
        2.2.3 太阳能甲烷制氢过程中“质”与“量”的矛盾
    2.3 产物分离的化学反应系统的热力学原理
    2.4 多种产物分离与单一产物分离的对比分析
        2.4.1 不同分离方式对转化率的影响
        2.4.2 不同分离方式对理论分离功的影响
        2.4.3 不同分离方式对实际分离功的影响
    2.5 产物定向分离对太阳能品位提升的机理分析
        2.5.1 分离过程对化学反应体系的物理意义
        2.5.2 产物分离系统中产物能、?、品位的变化规律
        2.5.3 产物分离对太阳热?的提升效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物定向分离的甲烷重整制氢机理验证
    3.1 引言
    3.2 机理验证实验设计
        3.2.1 实验仪器设备
        3.2.2 机理验证反应器
        3.2.3 实验准备流程
    3.3 实验仪器标定介绍
        3.3.1 气体质量流量计标定
        3.3.2 ECSA(?)质谱仪标定
        3.3.3 碳元素守恒验证实验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无化学反应的基准实验结果
        3.4.2 典型工况下的循环实验分析
        3.4.3 变温度、变抽气压力、变流量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3.4.4 长期耐久性测试结果
        3.4.5 固定床对照实验结果
        3.4.6 甲烷转化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3.4.7 反应机理预测与分析
    3.5 材料测试与表征
        3.5.1 镍催化剂和水滑石吸附剂概要
        3.5.2 催化剂的制备与测试
        3.5.3 Ni-ZrO_2/La_2O_3催化剂加压实验
        3.5.4 Ru-ZrO_2/La_2O_3催化剂低温实验
        3.5.5 水滑石吸附-解吸附能耗研究
        3.5.6 材料微观表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温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原理样机研究
    4.1 引言
    4.2 产物定向分离的太阳能甲烷制氢实验设计
        4.2.1 槽式太阳能甲烷制氢原理样机研制
        4.2.2 原理样机实验与机理验证实验对比
    4.3 结果与讨论
    4.4 太阳能净制氢效率分析
        4.4.1 热化学理论极限效率
        4.4.2 最高太阳能净制氢效率(间接加热模式)
        4.4.3 实测太阳能净制氢效率(直接加热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分布式的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系统
    5.1 引言
    5.2 分布式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系统
        5.2.1 太阳能热电化学链甲烷重整原理
        5.2.2 电化学分离功热力学分析
        5.2.3 分布式制氢供能系统
    5.3 分布式制氢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
        5.3.1 太阳光场面积分析
        5.3.2 碳捕集能耗分析
    5.4 平准化制氢成本分析
        5.4.1 系统运行参数
        5.4.2 系统资源消耗
        5.4.3 平准化制氢成本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光谱分频的太阳能光伏-热化学发电系统
    6.1 引言
    6.2 光谱分频的太阳能光伏-热化学系统原理
    6.3 系统建模
        6.3.1 热力学模型
        6.3.2 光学模型
        6.3.3 模型验证
    6.4 结果与讨论
        6.4.1 不同能量分配比例下的系统太阳能净发电效率
        6.4.2 最佳能量分配方案下的光学设计
        6.4.3 光伏性能分析
        6.4.4 热化学(储能)性能分析
        6.4.5 系统敏感性分析
        6.4.6 系统经济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成果和创新性总结
    7.1 论文的主要成果
    7.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在制氧工作中的几点改进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煤炭地下气化项目制氧方案效益评价研究[D]. 丁聪.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基于目标-价值工程的H公司端子压着机成本管理研究[D]. 赵恩洁.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4]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理论的森林生态补偿建立 ——以Phou khao khouay国家公园为例[D]. SIMTHONGKHAM TOUDAVANH.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5]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D]. 张倩. 山东大学, 2021(11)
  • [6]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研究[D]. 葛英儒. 兰州大学, 2021(09)
  • [7]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森林资源资产动态评估 ——以江西省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D]. 黄圣美.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8]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研究 ——以C市N区街道改革为中心[D]. 康雯嘉. 吉林大学, 2021(01)
  • [9]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10]中温太阳能甲烷重整制氢理论与系统研究[D]. 凌云逸.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1

标签:;  ;  ;  ;  ;  

制氧的一些改进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