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做好工作,首先要磨砺自己的工具——评《科技参考书及其使用》

要想做好工作,首先要磨砺自己的工具——评《科技参考书及其使用》

一、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评《科技工具书及其使用》(论文文献综述)

邹虎[1](2018)在《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碑刻文献的断代整理,目前已取得不少成果。从涉及的具体时期来看,主要集中在五代以前,而以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最爲注目。五代以後,特别是元明清三代,基本无人问津,是碑刻文献整理的阙环。本文以元代碑刻爲主题,力图补充碑刻文献整理的缺失,并带动近代碑刻文献整理及相关研究。元朝之於中国历史,有其独特的地位。其疆域之大、民族之多、国家制度之特殊、社会动荡之剧烈、阶级矛盾之尖锐、宗教形式之复杂、海陆交通之发展、中外交流之频繁,历代绝无仅有。由於历史的原因,元代传世文献多已不存,或散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元史的研究。元代碑刻以其丰富的数量和种类,堪称元史研究最爲重要的材料之一。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以碑刻拓本或原石爲依据,对元代传世碑刻文献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校勘订正;无传世释文文本的,则另行释读,力求爲学界提供一份详实可靠的元代碑刻文献参考材料,爲元代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等相关研究提供材料保障。元代碑刻文字和词汇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尤具研究价值。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文字,特别是俗字进行全面整理,反映新产生俗字的基本面貌。集中精力,以例释的形式,分析历史汉字的形变轨迹和变异规律,揭示元代碑刻俗字的根本特征,即简化。通过字形勾连,贯通字形发展演进的古今序列,填补汉字在近代时期的关键字形空缺,爲汉字发展史的深入研究提供字形参照。同时,综合分析元代碑刻俗字来源,探讨元代碑刻文字研究的重要价值。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文献词汇进行分类梳理,并作专题探论。在研究类目上,着力於探讨元代碑刻两大类别,即法律碑刻和宗教碑刻中的的专有词语,凸显其时代特色,爲近代汉语和汉语史的研究提供重要补充。

陶丹[2](1998)在《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评《科技工具书及其使用》》文中研究指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评《科技工具书及其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陶丹曾经有不少人错误认为:查找工具书的人是缺乏知识的初学者。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正如美国工具书专家肖尔斯和科尔济斯在《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百科全书》中指出的:“一个受教育较少的人很少参考信息...

朱琪[3](2019)在《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研究与批评》文中指出篆刻创作理论是古代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向现代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篆刻艺术最为兴盛的阶段之一,清代篆刻创作理论不仅重要,并且具有与其他时期相异的特色,然而尚未有学者对这一时期篆刻创作理论进行系统地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在搜集、整理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研究与批判,试图揭示其对当今篆刻艺术发展的参考意义。清代篆刻创作理论形成于“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之下,受到考据学“崇实”学风的熏染,强调实用,注重技法总结。大量文人参与篆刻实践和理论建设,使清代篆刻的文化属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并出现了叙事性边款、印人传记、论印诗、印学丛书等新的理论形式。在清代金石学的影响之下,清代篆刻在字法、印式等方面都较前代有所深化发展,由此产生了“印从书出”、“印中求印”、“印外求印”、“印超秦汉”等全新创作观念,宋代开始萌发的“印宗秦汉”思想也得到新发展。篆刻刀法理论在清代发展出合理、稳定的刀法体系,以刀法表达意象成为篆刻创作的重心,这种“印从刀出”现象萌芽是刀法意识觉醒的表现,也是篆刻进一步趋向艺术化的重要标志。清代学术与艺术的交织碰撞,催生了诸多富有特色的篆刻美学思想,以当时重要学者与篆刻家的总结最为精深,显示出清代篆刻理论的思想高度。明代画学与印学的南北分宗论对篆刻流派观念影响很大,对清代篆刻流派的梳理有助于揭示流派从产生至式微的发展规律。晚清赵之谦对“徽”、“浙”两派篆刻的评骘以及由此引发的篆刻史“巧拙”问题的持久辩论,正是印学分宗与流派发展问题的延续。由于篆刻艺术传统稳定的内在结构,清代篆刻的现代性转向基本延续其自律性而发展。晚清民国交替时期,在“西学”思想影响下,篆刻理论也体现出以“维新”为表、“尊古”为里的特征。文章所揭示清代篆刻理论在美学上的重要创新,还包括“气”美学思想的深化发展、“心手”辩证关系的深入讨论,以及对“复古”美学思想渊源的厘清。创新思想是篆刻艺术发展活的灵魂,通过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的研究,文章进一步明确了艺术创新的关捩在于创作者对自身“我”的认识,由此揭橥的“印从我出”创作思维模式是对篆刻“技”、“法”、“理”的超越,避免篆刻创作陷入机械的技法泥淖。清代篆刻创作理论对其他文艺理论的依附性强,自身缺少严密的理论体系,总体呈现零散化、片段式的特点,同时存在辗转抄袭的缺陷。篆刻艺术理论体系的建立,需要后人不断通过归纳、总结、推理,方能建构而成。清代篆刻理论研究对于这一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并能够为当代篆刻创作及理论研究提供有效借鉴。

孙吉娟[4](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认为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陈姝羽[5](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集释》文中研究表明论文共分爲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爲绪论,简要介绍《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爲简文集释,尽量全面地收集2020年4月之前《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的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做集释的一般方法,对清华八各篇做详尽的集释,相关争议或取舍尽可能以按语形式进行总结说明;第三部分爲相关问题研究,以劄记的形式对《摄命》和《治邦之道》篇中几处文句的断读释义进行探讨。本文撰写主要偏重於资料收集整理,以期爲学界相关研究提供便利。

杨帆[6](2016)在《清乾嘉时期的《说文》学与篆书创作》文中认为在与乾嘉时期篆书发展密切相关的事项中,依照传统之观念,《说文》学是绝不可被忽视的,但迄今为止,尚未见有直奔这一主题的学术作品。实际上如果仔细审视这个时期的篆书,也可以发现,其创作变迁之几乎所有重要环节,还是与《说文》学密切相关。因此,考察乾嘉时期篆书创作之升降,《说文》学无疑是一个比较适宜的切入点。本论文的研究主旨在以《说文》学为视角与重要依据,采取纪事本末体与以事系人的写作手法,对乾嘉时期篆书创作的各个方面问题作深入的考察论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一个相对近真的乾嘉篆书创作之景象,并探讨其创作之得失,揭示其创作方法之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以下简要叙述本论文讨论的各方面内容:“绪论”部分。首先说明本文的写作缘起和相关术语;其次陈述本文的材料格局及研究方法;再次阐明研究之目的与总体构想。第一章是“清初的《说文》研究与篆书创作”。分别论证顾炎武对《说文》的先导性研究;《说文》毛氏汲古阁本的刊行与风格问题;王澍篆书创作的相关问题。第二章是“乾嘉时期的《说文》学对篆书创作之影响”。分别论证戴震研究《说文》的影响及对篆书创作之启示;段玉裁、桂馥的研究与创作问题;《说文》的校刊、《说文》检字法研究等方面影响篆书创作的相关问题;篆书创作论对《说文》学的回应问题。第三章是“乾嘉时期《说文》学者的篆书创作”。着重对孙星衍、洪亮吉、钱坫在学术思想、研究理路、创作方法、创作风格上的异同作深入论证,且对学者们在篆书创作上的若干共性问题作辩证分析。第四章是“邓石如的《说文》研究与篆书创作之得失”。对邓石如的博涉群碑、手写《说文》、“隶笔作篆”、篆法“不合六书”、创作之遭遇等问题作深入论证。第五章是“以《说文》为本的他类篆书创作”。对杨法的奇篆、朱为弼的商周铜器铭文篆书之所形成的渊源、背景、特点等问题进行逐一分析。“结论”部分。既总括叙述本文的主要论证,也对相关问题及研究方法,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此外,本论文附录“《唐写本说文解字》与《说文》宋刻元修本、汲古阁本篆文字形对照表”、“二李石刻与《说文》篆文字形对照表”,以供篆书创作资鉴。

熊帝兵[7](2010)在《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代农家以农名派,战国时曾因与儒家论战而引人注目,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独特的主张和观点,并跻身于“九流十家”。秦以后有志于农者继承和发扬了先秦农家的学术研究传统,逐步充实研究内容,拓宽研究领域,使农家的学术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最终形成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群体,其研究内容涉及农学思想、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方法、防灾救灾措施等诸多方面;整个群体还表现出重农务本、关注民生的学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农家文化,其中精华部分在新时期仍有重要现实意义。古代文献中,《汉书·艺文志》首述农家,并设“农家”类收录先秦及汉代农家着作。此后的史志、公私书目和大型丛书都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分类方式,直至《四库全书》。历代学者对农家多有定义,一致肯定农家与农业技术研究有密切关系。有学者直接指称汉代以后的有志于农者为农家,也有学者自称农家,可见,农家发展的历史跨度不仅仅局限于先秦,而是一直延续至清中期。农家正式形成于战国,以许行为标志,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并参与了“儒农论战”。农家在先秦获得较大发展,其游学范围经历了由楚→宋→鲁→齐→秦的变化。两汉相对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出现了较多农家,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农家文化,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魏晋至唐末,农家虽然不多,但出现了划时代人物贾思勰,其在农家文化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隐士开始融入到农家群体之中。宋元时期,农家又一次集中出现于较短的历史时期,南方农业技术得到系统总结,而且出现了南北技术融合的趋势。史至明清,农家学者身份多样、研究成果卓着、研究内容广泛而深入,使古代农家文化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农家在研究农业生产的同时留下了丰富的着作。因农家学者身份复杂,有在朝的地方官员和朝廷要员,也有在野的隐士和平民,不同的身份使得他们研究农业技术的条件不同,撰写农书的方法、目的和农书的指导范围也有区别,因此,根据农家的身份把农书归为平民所撰农书、地方官员所撰农书和“高官”所撰农书三类具有一定意义。尽管农家身份背景各异,但他们撰着农书的主要动机大体相同:资政重本、总结农业技术和指导农业生产,只是所站的角度和高度不同而已。不同农家学者撰写农书时的资料来源也有共同之处,主要来自文献搜集、亲身实践和调查采访,但各有侧重,在朝为官的农家长于文献搜集;隐士和平民农家则更注重对自己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调查采访则是所有农家共同使用的方法。随着农家的发展,农家着作的内容逐步由单一趋向丰富,最终涵盖大农业的各个领域;农家着作的结构也由简单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众多农家着作主要以手抄和官颁的方式流传至近代,甚至流传至国外。近代以后,主要农家着作均得以整理和出版。中国古代农家在研究农业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思想性。“三才”理论是农家的重要指导思想,“三才”思想中的“人地”关系和“人天”关系的地位随着农家的发展不断变化,其中的“人天”关系逐步得到强化,经历了“时至而作,渴时而止→趣时→顺天→盗天→合天→胜天”的变化过程。农时方面,农家在沿用常规指时方式的基础上,还以作物生长过程、土壤特征指时,并把多种指时方式综合运用,以更准确把握生产时机。农家所谓农时既包括农忙之时,也包括农闲之时,从总体上分为春耕、播种、中耕、秋收、冬藏“五时”,“五时”之下又细分上、中、下三时,形成了系统的农时内涵。农家还揭示出农时与农业收成、产品质量、灾害以及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土地用养结合思想和农业生产“三宜”原则也随着农家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在系统的农学思想指导下,农家更注重农业技术问题的研究,农业技术也是农家着作的主体内容;农家主要集中于总结土地利用、土壤耕作、作物栽培、林业园艺、蚕桑、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以及农具的改进与制造等诸多技术,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这些贡献受到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在农业经营管理方面,农家强调重农务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财富之源,关系国家兴衰和社会稳定,对社会道德风尚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农家建议国家应注重农业政策性和导向性的宏观管理,地方政府保障和督促农业生产。农家特别强微观层面的农业家庭经营管理,主张在有限的规模上合理安排农事和劳动力从事多种集约经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效益,并总结了细致的家庭经济核算方法。各种农业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过程,农家长期把农业生产实践与研究相结合,能够从自然规律的本身认识农业灾害的概念、种类,相对准确地揭示出灾害产生的原因和所导致的严重危害。基于对农业灾害的科学认识,古代农家总结出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突出了水利防灾优势,在水利工程、用水技术和提水工具的运用方面多有总结。农家更强调以技术抗灾,总结出了一系列抗水旱灾害的农业生产技术;提倡以物理、生物或化学等手段防治农业生物灾害;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趋利避害以预防低温、风灾等。针对灾害频发的现实,农家还强调多种经营、储备节用,积极发掘备荒食物以减少灾年饿殍遍野之患。古代农家在农业研究中始终秉承着民生关怀的传统和精神。竺可桢先生指出5000年历史中曾经历过四个寒冷期。其中后三个寒冷期,灾害频发、社会危机严重、民不聊生,农家也相应出现了三个活动高峰。就个体来看,大多数可考的农家都有过艰苦的生活经历,且都具丰厚的儒学背景,环境和个人因素的综合作用激发了农家对民生的高度关注。古代农家在农学着作和相关文集中以文、论、诗、画等不同方式记录着当时民生疾苦的状况,涉及对百姓生命的关注,对百姓负担沉重的慨叹和对百姓苦累的悲悯。实践上,为官的农家注重解决百姓生产和生活难题,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为官施政,并保障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有序进行;在野的农家囿于地位,只能着书传道,为民生艰难而呼号,并提出丰富的改善民生的措施和建议。古代农家的民生关怀精神和实践有的在当时就受到人民的肯定,有的则为后世学者所认可。在关注民生的过程中,农家逐渐形成了民生思想,关注焦点集中于民食、民利、民命、民财等方面。随着历史的变迁,古代学者对农家的评价经历了“完全否定→逐渐认可→完全肯定”的过程,“农家”类在古籍中的排序也呈逐步上升趋势,这都反映出古代农家历史地位的上升。而近代学者对农家的认识却存在一定局限性,未能给予客观评价。事实上,农家文化源远流长,农家与儒家、道家、医家等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重农务本,器道并重,关注民生则是农家文化的显着特色。农家文化中的用养结合、灾害防治、循环经营等技术经验对当前发展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农家文化中的农学思想、集约经营思想以及重农思想对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农家的治学目的、治学方法以及民生关怀精神对当前学术研究和学风建设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杨士焯[8](2012)在《论英汉翻译写作学的建构》文中研究表明1.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翻译理论研究历经语文学、语言学、阐释学、交际学、哲学、美学、文化学、意识形态、女性主义等研究阶段,不但实现了从语言研究向文化研究的转向,也从“原着中心论”向“译文中心论”发展(王宏志,1999:12)。这是一种从内部研究向外部研究的跨越,它扩大了翻译的研究范围,深化了翻译研究的理论建设。从学科的性质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将其划分为“内向型本体翻译理论”和“外向型综合翻译理论”。内向型本体翻译理论主要关注何谓译、可否译、如何译、为何译、译什么这五大基本问题,而“外向型综合翻译理论”则属于“译介学”领域,它研究的是翻译在社会、文化、尤其是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这两种理论具有不同的功能,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并无好坏优劣之分,而是并驾齐驱,共同促进翻译理论研究的进步。本课题在肯定译介学的贡献的同时,把主要兴趣点放在如何促进“内向型本体翻译理论”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在笔者看来,翻译理论研究具有多重功能,除了它的认识功能外,其本质功能始终不能忽略:即,指导翻译实践的功能,因此翻译研究是一门具有强烈实践色彩的理论研究。王宏印指出:“翻译在本质上是实践性的,而非理论性的”(2009:37)。翻译研究的关注点之一是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知识支援,使学习者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做好翻译工作的本领。然而,“内向型本体翻译理论”虽然有传统的注重翻译实践的翻译研究的支撑,还是显得散漫无系统。所谓“传统的注重翻译实践的翻译研究”历来被人认为只是专注于纯粹的翻译技巧,盘旋在词、句转换之间,不能上升到系统的认识高度。因此,要建立“内向型本体翻译理论”(“内向型本体翻译研究”),就要努力寻找支撑这个理论体系的基础和依据。如果我们审视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就会发现,决定一篇译文成败的关键无疑是正确的理解和娴熟的表达。翻译人人会做,妙在传情达意的功力有高低之分。为了强调对翻译中的写作能力的探索,我们将本研究称为翻译写作学。这样,以指导翻译实践活动、探讨翻译技巧、探讨发挥译文语言优势的应用翻译研究(翻译本体研究)就有了自己的专有名称,这是“内向型本体翻译理论”专业化的一大尝试,能更好地为翻译实践服务。2.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翻译写作学”的构想和名称最早见于拙着《英汉翻译教程》(2006;2011),随后拙文“简论翻译写作学的建构”(《写作》,2008/3)概述了翻译写作学的建构体系。经数据资料检索,未发现之前有以“翻译写作学”作为名称或关键词而展开的论述。但在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还是可以发现的。思果提出“翻译为重写”(2001:1)。他认为,中文都写不通,翻译还能通吗?不能写作的人最好不要学翻译。余光中认为:“翻译,也是一种创作,一种‘有限的创作’。译者不必兼为作家,但是心中不能不了然于创作的某些原理,手中也不能没有一枝作家的笔”(余光中,2002:40)。这道出了翻译和写作的密切关系和相似性。王丹阳的《文学翻译中的创作论》(2009)涉及了文学翻译里的创作问题。而“翻译写作学”关注的不仅是文学翻译,还包括非文学翻译的写作能力,诚如李长栓指出:“写作是翻译的基础”(2004:13)、“翻译就是写作,只是参照物不同。所以,写作时应遵循的原则,翻译时也应遵循”(2004:158)。法国释意派翻译理论德利尔提出:“翻译是基于写作技巧上的一种重新表达的艺术”,这和我们“翻译写作学”的理念十分吻合。2009年在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召开“论译者为作者”的翻译大会,其会议议题是要大家牢记译者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是写作的能力。但是上述这些研究的不足是没有系统的翻译写作学认识,甚至把翻译与写作相混淆,或者在写作的名义下违背翻译基本原则而任意改写、扩写。翻译写作学追求的是在翻译过程中“从心所欲不逾矩”,尊重翻译标准,发挥译文优势,把译者的翻译写作能力发挥到极致。3.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翻译写作学意在运用写作学的基本原理,结合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特别是释意学理论)和中国传统译论,加以整合、扬弃。其创新点在于采纳并运用写作学的“感知-运思-表述-检视”基本原理,探讨翻译行为中的写作力发挥,从而明确翻译写作新过程,完善翻译写作学的基本建构。本文引用写作学,尤其是汉语写作学的理论来研究翻译,目的是探索翻译过程中目标语表述阶段,探讨如何写出优秀的译文,丰富和发展传统的翻译理论,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翻译写作学有别于写作学的关键在于翻译写作学是在研究翻译的框架下研究译文写作,而非研究纯写作或西方意识形态翻译理论下的“改写”理论。4.本论文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由于翻译写作学是个全新的课题,我们需要寻找各种支撑学说,建构一个科学而有说服力的理论体系。1)翻译写作学是作者的创新思维,是在总结前人成果基础上的提炼和提高。但由于“翻译”与“写作”并用,容易被人理解为脱离翻译范畴的自由写作或是翻译文化学派所认为的“改写”(rewriting),因此我们必须辨明“写作”、“创作”、“改写”和“翻译写作”等诸对关系。2)如何为翻译写作学寻找语言学翻译理论基础和中国传统译论理据,需要非常熟悉中西方各种学说和理论。3)如何解决欧化汉语和低俗汉语对翻译写作的恶劣影响,也是本课题的关注点。4)论证翻译写作学在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程编写与翻译教学的作用地位,为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寻找实践与理论支持。5.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本课题最早的研究思路来自拙着《英汉翻译教程》(北大出版社,2006;2011)的第八章“翻译写作篇”。在这一章,我们正式提出“翻译写作学”概念,并论述了翻译写作学的一些特征。我们借鉴了国内《写作学高级教程》(1989)里的“感知、运思、表述”写作概念,并将之发展为翻译写作学的支持理论之一,真正从写作学角度来研究翻译。作者另一篇论文“简论翻译写作学的建构”(《写作》,2008/3)描述了翻译写作学的建构体系。我们的研究方法就是:定题(翻译写作学建构)→立论(认为翻译就是除创作以外的另一种写作体现)→比对(翻译与写作、翻译与创作、写作与改写、翻译与翻译写作等)→求证(运用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释意派理论、中国古代译论、高健语性论)→举证(运用优秀译文证明译者写作能力是译作成功的根本)→创立(翻译写作学是指导翻译实践的知识必备)。“内向型本体翻译理论”在“翻译写作学”的旗号下名正言顺地成为“翻译学”的分支,并和“外向型综合翻译理论”(译介学)分别履行好各自的职责。6.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创建“翻译写作学”概念和内容;2)将写作学原理引入翻译研究中;3)将直译意译、异化归化整合成“直译、意译与归译”,尤其对“意译”有新解;4)以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为依据,将各家翻译流派的观点加以整合、归结;5)以高健“语性说”为依据,发现一条与古代译论相一致的现当代中国传统译论走向;6)将传统翻译研究中极少涉及的目标语写作规范纳入其中,实现翻译与写作的真正结合;7)将翻译教学纳入翻译写作学框架下,使翻译教材编写与翻译教学法融入其中;8)全文至少有17处对各种翻译言论或译文做出批判,其中包括:①对“意译”错误定义的批判;②对恶性欧化和伪劣汉语的批判;③对董乐山反对发挥译文优势的批判;④对冯亦代四字格言论的批判。

楚小庆[9](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王璇[10](2017)在《《说文解字》的设计解读》文中研究表明《说文解字》是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撰写的一部影响深远的字典,其在收录和训诂古文字的过程中,“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造字方法巧妙而完整地保存了当时人们生活创造性活动和成果的基本面貌,亦成为承载遥远古代社会生活中宝贵造物设计信息的重要载体。本文把《说文解字》中涉及造物内容的相关汉字作系统性、多角度、定性定量分类考析,从文字的形音义方面考察《说文》字系中上古社会先民在“服饰、饮食、居住、交通、工具、农具、兵器、乐器”等生产生活方面的设计内容,并作有条理的梳理、归纳。以《说文解字》中的文字构形、字音和经史典籍的印证为基础,探讨造物产生的背景、形态的演化、工艺的制作、材料的拓展、功能的兼容,以及因经验积累、宗教信仰、等级礼法等因素影响而造成的造物设计的规范、禁忌与演进,以尽力还原上古社会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造物内容的真实设计状况,试图透析出这种原生态设计中所渗透着的宝贵的造物思想与观念。

二、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评《科技工具书及其使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评《科技工具书及其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元代社会及元代碑刻文献概述
        一、元代社会背景简述
        二、元代碑刻文献概述
    第二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材料、方法
        一、研究材料
        二、研究方法
上编 元代碑刻文字词汇研究
    第一章 元代碑刻文字研究
        第一节 元代碑刻文字概况
        一、元代碑刻文字研究现状
        二、元代碑刻文字研究材料
        三、元代碑刻文字简述
        第二节 元代碑刻俗字研究
        一、元代碑刻俗字及概念界定
        二、元代碑刻俗字例释
        第三节 元代碑刻俗字来源
        一、文字书写传承
        二、前代字书贮存
        三、草书的强烈干预
        四、借字
        五、新造俗字
        第四节 元代碑刻俗字的研究价值
        一、填补汉字发展史研究的材料空缺,补充碑刻文字字例
        二、爲历史汉字时间层次调查提供重要依据
        三、爲探求简化字源流及其变异轨迹提供关键线索
        四、爲现行文字改革、推广和文字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启发
    第二章 元代碑刻词汇研究
        第一节 元代碑刻词汇概况
        一、碑刻文献的词汇研究
        二、元代碑刻词汇简述
        第二节 元代法律碑刻词汇研究
        第三节 元代宗教碑刻词汇研究
        第四节 元代碑刻普通词汇研究
        一、元代碑刻普通词汇释例
        二、元代碑刻中的职官词语
    参考文献
下编 元代碑刻1校
    凡例
    正文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後记

(3)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研究与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相关研究背景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研究背景
        (三)该研究方向现状与发展动态
    二、研究主旨及写作说明
        (一)研究主题与思路
        (二)理论来源与研究范围
        (三)研究意义与目的
        (四)研究方法与写作说明
第一章 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的形成背景与文本形式
    第一节 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的形成背景
        一、实学思潮与考据学背景
        二、金石学背景
        三、美学背景
    第二节 清代篆刻创作理论文本形式的革新
        一、印学着作与印学丛书
        二、印谱序跋与印章边款
第二章 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的核心观念
    第一节 “印宗秦汉”思想在清代的深化理解
        一、“印宗秦汉”的历史发展与顾氏《印薮》的流传影响
        二、清代“印宗秦汉”理论和实践的深化
        三、“印中求印”发展历程与“印超秦汉”的提出
    第二节 关于“印从书出,书从印入”的再认识
        一、清代篆刻创作理论中的“篆法”与“字法”
        二、“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的全面理解:以邓石如篆刻为例
        三、刀笔交融:吴让之与徐三庚等“印从书出”实践的延续
    第三节 清代“印外求印”的理论与实践拓展
        一、金石学深化发展下的篆刻新形式
        二、“功夫在印外”:赵之谦、吴昌硕与黄士陵的探索之路
        三、“印外求印”创作观念及批判
    第四节 由象至法:清代刀法理论的意义追寻
        一、清代篆刻创作理论中的刀法诠释
        二、清代刀法“中锋”、“软笔”与“钝刀”论
        三、“印从刀出”现象的萌芽与启示
第三章 清代学术、艺术思潮下印学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朴学语境下的篆刻新思想
        一、清代儒学家印学思想考察
        二、“道寓于艺”:方以智印学思想新探
        三、为学术还是为艺术:翁方纲与王文治印学思想的分歧
    第二节 清代篆刻理论的新观念
        一、周亮工印学思想发凡
        二、丁敬“思离群”思想的方法论意义及实践
        三、印论“南北宗”问题再批判
        四、“巧拙之辩”:对赵之谦《书扬州吴让之印稿》的再解读
        五、尊古与尚新:清代篆刻现代性转向及其理论反馈
第四章 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的创新及其批评
    第一节 清代篆刻技法理论的总结与完善
        一、清代章法理论的完善
        二、清代篆刻理论的弊端
    第二节 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特色及其实践意义
        一、清代篆刻理论的美学创新
        二、印从“我”出:清代篆刻创新思想之反思
余论 清代篆刻理论研究对当代篆刻的启示
    一、篆刻艺术的价值结构与当代发展困境
    二、清代篆刻理论研究的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清代重要印学论文、论着一览表
    附录二:许容刀法理论系统流传渊源表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学术经历

(4)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1.3.3 研究所翻译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3.3.1 三要素整体观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4.1 中观策略概说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4.5.2 方法论意义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5.2.3 理论发展性
    5.3 语法学视角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5.4 修辞学视角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5.5 逻辑学视角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6.1 创办过程
        6.1.1 创刊背景
        6.1.2 创刊特色
        6.1.3 创刊艰辛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6.2.2 做专家型主编
        6.2.3 与读者的互动
    6.3 引领前沿
        6.3.1 国际译学视野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7.1.1 衷怀辞书
        7.1.2 编纂历程
    7.2 译学辞典批评
        7.2.1 编纂译学观
        7.2.2 编者主体性
        7.2.3 读者意识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7.3.1 一体三环论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致谢

(5)《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简介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研究综述
第二章 集释
    凡例
    摄命
    邦家之政
    邦家处位
    治邦之道
    心是谓中
    天下之道
    八气五味五祀五行之属
    虞夏殷周之治
第三章 读简札记三则
引文简称表
参考文献
後记

(6)清乾嘉时期的《说文》学与篆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术语释义
    第二节 资料运用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总体构想
第一章 清初的《说文》研究与篆书创作
    第一节 顾炎武对《说文》的先导性研究
        一 对《说文》的怀疑
        二 必也正名乎
        三 亭林的局限
    第二节 《说文》毛氏汲古阁本的刊行与篆文风格
        一 刊刻与流布
        二 篆文风格与影响
    第三节 王澍篆书创作论
        一 “子昂以后,直至小生”
        二 作篆不用《说文》吗?
        三 “篆书三要”辨
第二章 乾嘉时期的《说文》学对篆书创作之影响
    第一节 戴震的影响与启示
        一 “《说文》切于治经”
        二 对《说文》学的影响
        三 对篆书创作的启示
    第二节 段玉裁的研究及其影响
        一 “六书明而古经传无不通”
        二 发扬书学述笔法
        三 “言语、文学兼擅者尟矣”
    第三节 桂馥的研究及其影响
        一 “才尽于经才不虚生”
        二 “势穷则变隶”
        三 《〈说文〉统系图》议议
        四 “指头丰肉肉箸纸”
    第四节 《说文解字》的校刊
        一 朱筠《校刊毛本说文解字》
        二 额勒布校刊《仿北宋小字本说文解字》
        三 孙星衍重刊《仿宋小字本说文解字》
    第五节 《说文》检字法的研究
        一 桂馥、王筠《检说文难字法》
        二 许巽行《说文分韵易知录》
        三 毛谟《说文检字》
    第六节 篆书创作论对《说文》学之回应
        一 “不习篆直不识字”
        二 习篆先抄《说文》
        三 学以二李为宗,又必以《说文》为断
第三章 乾嘉时期《说文》学者的篆书创作
    第一节 孙星衍的《说文》学研究与篆书创作之守成
        一 “人材出于经术,通经由于训诂”
        二 搦管皆用学者之文
        三 “ 技艺亦重考据”
    第二节 洪亮吉的《说文》学研究与篆书创作之探索
        一 “诗人、学人,可以并擅其美”
        二 “诗人之工,未有不自识字始”
        三 “士人切勿书馆阁”
    第三节 钱坫的《说文》学研究与篆书创作之新创
        一 “训诂不明,不可以读经”
        二 “斯冰之后,直至小生”
        三 “左手作篆尤精绝”
    第四节 《说文》学者篆书创作之检讨
        一 “手书《说文》字体”的进步与局限
        二 常行简牍,篆籀不宜
        三 剪毫、束毫不足见腕力乎?
第四章 邓石如的《说文》研究与篆书创作之得失
    第一节 博涉群碑与手写《说文》
        一 未谙古法
        二 博涉群碑
        三 手写《说文》
    第二节 “隶笔作篆”辨析
        一 “隶笔作篆”对小篆书法的贡献
        二 不成篆,隶笔亦无用
    第三节 篆法“不合六书”议
        一 责难的提出
        二 篆法平议
        三 《说文字原》考论
    第四节 延誉与不遇
        一 金榜之清赏
        二 曹文埴遍赞于诸公
        三 顿踬出都
第五章 以《说文》为本的他类篆书创作
    第一节 杨法的奇篆
        一 “穷经礼义”与“天性狷妙”
        二 “篆法能兼包”
        三 “落笔众妙之妙”
    第二节 朱为弼的商周铭文篆书
        一 僻好吉金
        二 考释铭文
        三 由搨摹到创作
结论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论证
    第二节 关于篆书创作及研究方法的省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残卷》与《说文》宋刻元修本、汲古阁本篆文字形对照表
附录二 二李石刻与《说文》篆文字形对照表
致谢

(7)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研究的重点和结构
    五、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农家的概念与源流
    第一节 农家及其特征
        一、农家的概念
        二、农家与农家学派
        三、秦以后农家与先秦农家的传承关系
        四、农家与农书的关系
    第二节 先秦农家的产生与发展
        一、先秦农家产生的背景
        二、先秦农家的产生
        三、先秦农家的发展
    第三节 秦以后农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两汉农家代表人物及农家的发展特征
        二、魏晋至唐末的农家代表人物及农家的发展特征
        三、宋元农家代表人物及农家发展的特征
        四、明清农家代表人物及农家发展的特征
第二章 农家着作的撰写与流传
    第一节 农家所着农书的数量和种类
        一、农家所着农书的数量
        二、农家所着农书的种类
    第二节 农家撰着农书的动机
        一、资政重本
        二、总结农业生产技术
        三、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
    第三节 农家撰着农书的资料来源
        一、历史文献的积累
        二、农业实践经验
        三、调查采访
    第四节 农家着作内容结构的嬗变
        一、先秦农家着作的内容结构及其特色
        二、两汉农家着作的内容结构及其特色
        三、魏晋至唐末农家着作的内容结构及其特色
        四、宋元农家着作的内容结构及其特色
        五、明清农家着作的内容结构及其特色
    第五节 农家着作的刊印与流传
        一、农家着作在国内的刊印和流传
        二、农家着作在国外的流传
        三、农家着作在近代的整理与出版
第三章 农家文化中的农学思想
    第一节 农业"三才"思想
        一、"三才"理论的确立
        二、"三才"理论的逐步发展
        三、"三才"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节 古代农家对农时的认识
        一、农家指时方式的特色
        二、农家的农时内涵
        三、农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第三节 用养结合思想
        一、用养结合思想的发展过程
        二、养地的主要手段
    第四节 农家的"三宜"思想
        一、唐代以前的"三宜"思想
        二、宋元时期的"三宜"思想
        三、明清时期的"三宜"思想
第四章 古代农家的农业技术贡献
    第一节 总结土地利用和土壤耕作技术
        一、土地利用
        二、北方土壤耕作技术
        三、南方土壤耕作技术
    第二节 传承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一、品种选育
        二、播种及育苗移栽
        三、中耕除草技术
    第三节 总结林业、园艺经验
        一、林业
        二、蔬菜种植
        三、果树、茶树及其它园艺
    第四节 探讨蚕桑、畜牧兽医知识
        一、栽桑知识
        二、养蚕知识
        三、畜牧兽医知识
    第五节 总结农产品加工技术
        一、主食加工
        二、副食加工
        三、酿造
    第六节 对农具的改进和记载
        一、整地农具
        二、播种和中耕农具
        三、灌溉农具
        四、收获和加工农具
第五章 农家文化中的农业经营管理思想
    第一节 重农思想
        一、农业是衣食之本、财富之源
        二、农业关系国家兴衰和社会稳定
        三、农业影响社会道德风尚
    第二节 农家的农业宏观管理思想
        一、国家的农业管理
        二、地方官员或政府的农业管理
    第三节 农家的农业家庭经营管理思想
        一、集约化多种经营思想
        二、农事安排和劳动力管理
        三、对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追求
        四、家庭经济的成本核算
第六章 古代农家的防灾备荒措施及思想
    第一节 农家对灾荒的认识
        一、农业灾害成因及形成过程
        二、农业灾荒的类型
        三、农业灾害的影响
    第二节 农家的水利防灾措施
        一、建设水利工程
        二、灌溉排涝
        三、运用提水农具
    第三节 农家的抗灾技术
        一、水旱灾害的抗御
        二、生物灾害的防治
        三、低温及风灾的防范
    第四节 农家的备荒思想及措施
        一、多种经营备荒
        二、储备节用固本
        三、搜集食物替代品充饥
第七章 农家文化中的民生关怀
    第一节 农家民生关怀产生的动因
        一、自然环境变迁对民生的影响
        二、恶劣的社会环境对民生的危害
        三、农家学者对民生艰难的切实体验
        四、儒学知识背景的影响
    第二节 古代农家对民生的关注
        一、对百姓生命的关注
        二、对百姓负担的的慨叹
        三、对百姓苦累的悲悯
    第三节 农家改善民生的措施
        一、解决百姓生产和生活难题
        二、维护百姓权益
        三、保障百姓生活安定
    第四节 农家民生思想评析
        一、古今人民和学者对农家民生关注的评价
        二、农家民生思想的形成过程
        三、农家民生关注的焦点
第八章 农家的历史地位和农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农家在诸子百家中的地位
        一、古代学者视野中的农家
        二、现代学者视野中的农家
        三、对农家的再思考
    第二节 农家的技术精华对现代农业的启示
        一、用养结合技术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启示
        二、立体循环经营对生态农业的启示
        三、技术精华对有机农业的贡献
    第三节 农家思想精华的现实意义
        一、农家农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二、农家经营思想的借鉴意义
        三、农家重农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四节 继承和弘扬古代农家的学风
        一、继承农家的治学目的和态度
        二、借鉴农家的治学方法
        三、发扬农家民生关怀的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论英汉翻译写作学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翻译写作学的缘起
    0.2 何为翻译写作学
        0.2.1 国内对翻译中写作问题的认识和研究
        0.2.2 西方对翻译中写作问题的认识和研究
        0.2.2.1 纽马克、贝尔、霍克斯等论翻译中的写作问题
        0.2.2.2 “论译者为作者”——翻译与写作研究的国外最新进展
    0.3 翻译写作学抑或写作翻译学
    0.4 绪论小结
第一章 创作、写作、改写、重写与翻译写作
    1.1 写作与创作二者定义的比较
        1.1.1 写作的定义
        1.1.2 创作的定义
        1.1.3 写作与创作的对比分析
    1.2 “改写”与“重写”的对比分析
    1.3 “改写”与“翻译写作”的对比分析
        1.3.1 理论的性质不同
        1.3.2 理论的基础不同
        1.3.3 研究的任务不同
    1.4 写作与翻译的异性
        1.4.1 写作尚独立、翻译必所依
        1.4.2 写作多直接经验、翻译主间接经验
        1.4.3 读者对象不同
        1.4.4 写作自由驰骋、翻译戴脚镣跳舞
        1.4.5 写作重创新、翻译重再现
    1.5 写作与翻译的共性
        1.5.1 阅读为写作积累
        1.5.2 实践为本质要求
        1.5.3 作者与译者皆为主导
        1.5.4 写作过程与翻译过程相似
        1.5.5 写作与翻译的层面相似
        1.5.6 写作笔法与翻译笔法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翻译写作学的写作机制研究
    2.1 翻译写作学的写作学基础
    2.2 从写作的感知、运思、表述到翻译的感知、运思、表述
        2.2.1 感知
        2.2.1.1 写作的感知
        2.2.1.1.1 情感感知
        2.2.1.1.2 理性感知
        2.2.1.1.3 直接感知
        2.2.1.1.4 间接感知
        2.2.1.2 翻译的感知
        2.2.1.2.1 对原文作品体裁和结构的感知
        2.2.1.2.2 对原文写作风格的感知
        2.2.1.2.3 对原文内容的感知
        2.2.1.2.4 目标语文化环境的感知移情
        2.2.2 运思
        2.2.2.1 写作的运思
        2.2.2.1.1 整体运思
        2.2.2.1.2 局部运思
        2.2.2.2 翻译的运思
        2.2.3 表述
        2.2.3.1 写作的表述
        2.2.3.1.1 确定并协调视角
        2.2.3.1.2 贯通文气
        2.2.3.1.3 控制偏好
        2.2.3.1.4 彰显个性
        2.2.3.1.5 力求文采
        2.2.3.2 翻译的表述
    2.3 从思维过程的角度研究写作与翻译
        2.3.1 写作思维过程
        2.3.2 翻译思维过程
        2.3.2.1 感知
        2.3.2.2 运思
        2.3.2.2.1 形象思维
        2.3.2.2.2 抽象思维
        2.3.2.2.3 灵感思维
        2.3.2.3 表述
    2.4 翻译写作思维模式
    2.5 海耶斯-弗劳尔写作模式
        2.5.1 写作的任务环境
        2.5.2 作者的长时记忆
        2.5.3 写作过程
        2.5.3.1 计划(运思)
        2.5.3.2 传译(表述)
        2.5.3.3 检视
        2.5.3.4 翻译的检视
    2.6 翻译写作过程初步模式图
    2.7 海耶斯的写作新模式
    2.8 翻译写作思维新模式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翻译写作学的西方翻译理论基础
    3.1 奈达翻译过程模式
    3.2 贝尔翻译过程中的写作论述
        3.2.1 贝尔的翻译过程
        3.2.2 贝尔的语篇写作过程
    3.3 释意派翻译理论模式
        3.3.1 塞莱丝柯维奇与勒代雷的释意派翻译理论观点
        3.3.2 德利尔的释意派翻译理论观点
        3.3.2.1 德利尔的翻译定义
        3.3.2.2 德利尔的翻译过程
        3.3.2.2.1 理解阶段
        3.3.2.2.2 重新表达
        3.3.2.2.3 证实
        3.3.2.3 德利尔翻译与写作、译者与作者的关系论述
    3.4 郭建中汉英/英汉翻译的多层面“重写”模式
        3.4.1 词语的翻译:译意
        3.4.2 短语的翻译:替代
        3.4.3 句子的翻译:重构
        3.4.4 段落的翻译:重组
        3.4.5 章的翻译:重写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翻译写作学的中国传统译论基础
    4.1 中国传统译论对翻译写作学的贡献
    4.2 继承中国传统,精通翻译笔法
    4.3 英汉语言差异概述
        4.3.1 聚集与流散
        4.3.2 形合与意合
        4.3.3 繁复与简短
    4.4 高健的“语性说”
        4.4.1 语性的由来
        4.4.2 汉英语性对比
        4.4.2.1 求雅性
        4.4.2.2 对称性
        4.4.2.3 四字格
        4.4.2.3.1 四字格的汉语语性积淀
        4.4.2.3.2 四字结构的篇章表现
        4.4.2.4 文白交融
    4.5 语性与林语堂“特殊翻译”
    4.6 语性说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4.7 一脉相承的现代中国译论传统
        4.7.1 张谷若“地道的原文,地道的译文”
        4.7.2 翁显良“因汉语之宜,用汉语之长”
        4.7.3 劳陇“发挥译文的语言优势”
        4.7.4 许渊冲“优势论”和“竞赛论”
        4.7.6 辜正坤“归化还原增色─减色翻译对策”
        4.7.7 毛荣贵“翻译美学”论
    4.8 语性与归化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翻译写作学的笔法梳理——兼论翻译研究术语的互通与归结
    5.1 “直译、意译”与“异化、归化”
        5.1.1 “直译、意译”与“异化、归化”定义之辨
        5.1.2 对“直译、意译”和“异化、归化”的批判整合
        5.1.3 “直译、意译、归译”的应用范围
    5.2 卡特福德的有限翻译/奈达的异质同构/科勒的形式对等 语言学派翻译研究术语的互通与归结
        5.2.1 谐音翻译
        5.2.2 双关语翻译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翻译写作学的目标语写作规范篇
    6.1 汉语欧化问题
        6.1.1 汉语欧化之因果
        6.1.2 英语对汉语的干扰
        6.1.2.1 词汇层面
        6.1.2.1.1 外来词定义
        6.1.2.1.2 借词类型
        6.1.2.2 语法层面
        6.1.2.2.1 动词欧化
        6.1.2.2.2 介词欧化
        6.1.2.2.3 名词欧化
        6.1.2.2.4 助词欧化
        6.1.2.2.5 连词欧化
        6.1.2.2.6 被动式
        6.1.2.2.7 语序欧化
        6.1.3 欧化语句翻译举凡
    6.2 伪劣汉语问题——拙劣汉语表达与混乱思想
    6.3 文言对肃清恶性欧化和伪劣汉语的作用
        6.3.1 文言之语法特征
        6.3.2 文言之风格特点
        6.3.3 文言章法举凡
        6.3.4 文言在翻译中的应用
        6.3.4.1 巧用古代诗文典籍词语
        6.3.4.2 巧用古文笔法
        6.3.4.3 巧用古文篇章
        6.3.4.4 冯亦代论四字格 理论与实践批判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翻译写作学的教学模式
    7.1 西方最新翻译教学模式
    7.2 中国特色翻译教学模式
        7.2.1 马建忠翻译人才培养构想
        7.2.2 读文写白——提高中文水平
        7.2.3 译学无疆,译才不器
    7.3 翻译教材编写新思维与翻译写作教学法实施
        7.3.1 翻译教材编写新思维
        7.3.1.1 提出翻译写作学新概念
        7.3.1.2 重新界定翻译方法
        7.3.1.3 注重翻译中语言基本功训练
        7.3.1.3.1 相似句
        7.3.1.3.2 修饰结构疑难句
        7.3.1.3.3 指代不清疑难句
        7.3.1.4 重新编排翻译技巧
        7.3.1.5 注重翻译的文采
        7.3.1.5.1 巧用中国古代诗文典籍词语、句法、章法
        7.3.1.5.2 巧用汉语四字格词语
        7.3.1.5.3 炼词用字
        7.3.1.5.4 巧译英语意美、音美、形美
        7.3.2 翻译写作课的实施
        7.3.2.1 译前的译文语言写作训练
        7.3.2.1.1 广泛阅读涉猎
        7.3.2.1.2 经常写作练笔
        7.3.2.2 译中的译文词句、语篇写作训练
        7.3.2.3 译后的译文词句修改(检视)训练
        7.3.2.3.1 推敲语言
        7.3.2.3.2 检查文面
        7. 3.2.3.3 文章修改的符号
        7.3.3 翻译写作课的实践创新
        7.3.3.1 强调学生课前研习
        7.3.3.2 鼓励学生自主讲评
        7.3.3.3 拓展课堂空间
        7.3.3.4 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7.3.3.5 改进翻译测试方法
    7.4 翻译专业学生的多方面知识培养
        7.4.1 语言知识
        7.4.2 文学知识
        7.4.3 一般知识
        7.4.4 专业知识
        7.4.5 体裁知识
    7.5 本章小结
结语
    全文回顾与总结
    本文的不足和局限及有待深入发展的地方
参考文献

(9)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1.关于“艺术”的概念
        2.关于“技术”的概念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1.关于“形态”的概念
        2.关于“生态”概念
        3.关于“形式”的概念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创新目标
        (二)创新价值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体系
        三、研究方法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五、解决方案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一)基本脉络
        (二)主要表现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1.中国
        2.西方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1.正面影响
        2.负面影响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致谢

(10)《说文解字》的设计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对象概念界定及主要研究范围
第一章 “衣”的设计解读
    第一节 衣饰的起源
        一、由“冠”的由来看元服的起源
        二、从“市”的构形与含义看衣饰的起源
        三、从上古社会巫术宗教中孕育而生的蚕丝制品
        四、藏礼于“衣”的等级初分
    第二节 服饰的萌芽
        一、因狩猎得来的服饰材料演变过程
        二、由采集、种植而来的服饰材料演变过程
        三、源于植桑养蚕的丝织品演变过程
    第三节 服饰设计的初始形态分类
        一、头衣服饰
        二、体衣服饰
        三、足衣服饰
    第四节 社会等级规范下的服饰设计
        一、服饰样式中的等级规范
        二、服饰色彩中的身份象征
        三、服饰材质中的贫富差距
        四、服装玉饰中的身份隐喻
    第五节 服饰的设计规范
        一、尺寸有度的制衣规范
        二、神鬼观念下的色彩禁忌
        三、“功能”至上的男女服饰差异
        四、服饰天性使然的遮丑趋美
第二章 “食”的设计解读
    第一节 饮食炊具的发端
        一、由火引发的饮食炊具的革命
        二、酉(酒)的肇始
        三、祭祀活动推动下的饮食器变奏曲
    第二节 饮食炊具的形态分类
        一、炊具分类
        二、餐具分类
        三、酒具分类
        四、一般通用器皿
    第三节 饮食炊具的制作工艺
        一、陶器的制作工艺
        二、金属器皿的制作工艺
        三、竹木器皿的制作工艺
    第四节 饮食炊具的功能演变
        一、饮食炊具中的生活功用
        二、饮食炊具中的原始崇拜
        三、饮食炊具中的等级差异
        四、饮食炊具中的美感追求
    第五节 饮食炊具的礼仪规范
        一、饮食炊具与祭祀之礼
        二、饮食炊具与宴饮之礼
第三章 “住”的设计解读
    第一节 先民居住观念与建筑的起源
        一、从“住”类字看先民的居住观念
        二、建筑的起源
    第二节 从“住”类字看传统建筑的分类
        一、传统建筑的类型
        二、非居住类房屋的传统建筑类型
        三、传统建筑的组成构件
        四、室内陈设与装饰
    第三节 传统建筑的建造材料与工艺
        一、夯土筑基
        二、版筑技术
        三、烧砖制瓦
        四、榫卯结构
    第四节 传统建筑的功能延展
        一、从“住”类字看传统建筑的生活功能
        二、从“住”类字看传统建筑的祭祀功能
        三、从“住”类字看传统建筑的政教功能
    第五节 传统建筑的建造规范与禁忌
        一、宇宙观下的传统建筑图式规范
        二、礼仪规范下的等级化
        三、宗法有序的布局要求
        四、传统建筑的审美标准
第四章 “行”的设计解读
    第一节 交通工具溯源
        一、“交通”的概念理解
        二、从“宙”看上古生存环境
        三、舟车欙橇的传说
    第二节 交通工具的品类划分
        一、水上交通工具
        二、陆上交通工具
    第三节 交通工具的功能演化
        一、从“载”看车类交通工具的核心功能
        二、交通工具的战争用途
        三、丧事用车的功能拓展
        四、隐性的炫耀
    第四节 交通工具的设计规范与标准
        一、以人为本的设计标准
        二、尺寸有度的车船规范化完善
        三、尊卑分明的车舟制度
        四、阴阳五行的用车讲究
        五、文与质的审美争论
第五章 其它类设计解读
    第一节 工具设计解读
        一、猎捕工具设计解读
        二、计算度量工具设计解读
        三、书写工具设计解读
        四、冶金工具设计解读
        五、其它工具设计解读
    第二节 农具设计解读
        一、农具的孕育环境
        二、农具的形态发展
    第三节 兵器设计解读
        一、进攻类兵器设计解读
        二、抛射类兵器设计解读
        三、护卫类兵器设计解读
    第四节 乐器设计解读
        一、《说文》中的各式乐器
        二、乐器的制作工艺
        三、礼乐中的乐器设计
结论
    一、从《说文》的文字发展特点看上古社会的设计思维体现
    二、由《说文》引发的设计思考
致谢
图片来源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四、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评《科技工具书及其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D]. 邹虎.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2]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评《科技工具书及其使用》[J]. 陶丹. 出版发行研究, 1998(01)
  • [3]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研究与批评[D]. 朱琪.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4]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5]《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集释[D]. 陈姝羽.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6]清乾嘉时期的《说文》学与篆书创作[D]. 杨帆.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7]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D]. 熊帝兵.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5)
  • [8]论英汉翻译写作学的建构[D]. 杨士焯.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9]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10]《说文解字》的设计解读[D]. 王璇.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标签:;  ;  ;  ;  ;  

要想做好工作,首先要磨砺自己的工具——评《科技参考书及其使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