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开会交流抓科教片的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花晖[1](2016)在《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中国科教影视史,近百年来曾几度辉煌,但经济体制转变给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脱离了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生产机制,科教影视如何在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的重要命题。本研究结合影视传播学、传媒经济学与市场营销学,在充分把握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现状的前提下,探讨科教影视传播的规律、以及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模式。就基本逻辑结构而言,本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历史、理解现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较长时期内,我国科教影视业均以事业机构的身份、依靠行政拨款运作,在统购统销的高产量背后,却是对经济效益的漠视。这一弊端随着90年代初推行体制改革而暴露无遗,经费短缺、自负盈亏导致生存举步维艰,身份转变的困局阻滞着科教影视产业前进的步伐。为解此困局,在第二部分中就产业所处环境展开了详实的考察,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在宏观环境方面,我国展现出政治高度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文化素质日益提高、科技不断革新的整体格局,为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基本面,但需注意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日益多样带来的消费结构调整;而在市场环境方面,产业规模偏小、产能偏低、行政干预犹存、发展参差不齐、盈利模式模糊等问题凸显。在把握现状的情况下,第三部分基于价值链理论,就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提出了双重产业链的理论构想,从而构建起大科教影视产业框架。双重产业链设想的核心内容为:于前放映领域,通过层级放映、多窗发行,发挥影视作品这一核心资源的最大价值;于后放映领域,通过广告与衍生产品深度挖掘受众这一核心资源。双重产业链的意义则在于有效延伸产业链、创造新的产值增长点。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应贯穿产业链,除了大力拓展移动平台的放映窗口,在衍生开发阶段,应围绕科教影视独特的科学价值,大力开发信息服务功能,搭建集数字影视资料库、网络游戏库、线上购票、版权交易伺服为一体的集成交互式平台。与此同时,营销与资本运作这两大薄弱环节亦亟待加强,以成为双重产业链的有机补充,从而完成大科教影视产业的整体构建。我国科教影视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唯一出路。双重产业链与大科教影视产业构想的提出,是对过往科教影视产业发展理论在新形势下的一次创新与探索,有助于我国科教影视产业在改革过程中明确产业定位与属性,顺应市场需求完成产业结构升级,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业态。
杨雪[2](2019)在《河南戏曲电影发展脉络研究》文中认为戏曲电影是将戏曲艺术和电影手法融合于一体的艺术。戏曲是每个时代的镜像,而电影可以把时代和现实的缩影记录并保存下来,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社会变化和历史风貌。河南是戏曲大省,1956年豫剧电影《花木兰》的上映标志着河南戏曲电影的诞生,并从此步入了历史的舞台。河南的戏曲电影曾在全国获得较高的口碑和声誉,也有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段流传于民间。从河南戏曲电影的历史发展脉络来看,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与社会变迁、生活风俗、历史发展紧密联系。因此,本文不仅是对河南的戏曲电影发展脉络的梳理,更重要的是对变迁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大潮的描摹。本文将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河南戏曲电影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影片体现出其时代的共性,即具有爱国情怀女英雄群像、新青年上山下乡、为集体主义奉献终身的精神;第二个时期是凋零的文革时期,这一时期以样板戏为主,河南戏曲电影销声匿迹代之以传统的科教片;第三个时期是河南戏曲电影百花复兴的时期,采用了革新的视听语言,以和为美的结局揭示了中国民族内涵的审美心理;第四个时期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低谷阶段。因为社会的快速发展,戏曲电影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大众心理的不同异化了河南的戏曲电影;第五个时期即河南戏曲电影的新生阶段,戏曲艺术被肯定,并形成了稳定的发展环境,但是在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里,对戏曲电影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对社会伦理问题的关注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潜在观众较少,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很多因素都制约戏曲电影的发展,河南电影集团的发展也不容乐观。为此,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将传统的戏曲打造为时尚精致的艺术,了解青年人的心理状态,吸引青年受众人群,培养潜在的受众;二是注重社会舆论问题,对河南戏曲电影正确的舆论引导;三是打造一批戏曲的明星,制造名角效应;四是创造出更多的形式美和戏曲电影独有的亮点;五是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对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寻求国际市场等。本文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对河南的戏曲电影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把每个发展阶段的河南戏曲电影进行总结和分析,从发展脉络、内容主题和艺术风格上发掘每个社会时期出现的相似的社会问题,以期达到从戏曲电影入手对社会的历史发展、社会变迁和主体诉求的变化进行全方位的探究。对河南戏曲电影现状、发展和未来进行了宏观上的分析。为求新鲜的历史血液的融入,笔者对河南的戏曲电影界中几名知名导演和评论家进行了深度访谈,获得了一手的资料,并融入社会学、女性主义、审美心理学、传播学、美学、戏曲观众学等多领域的理论,力图将理论与史论相结合,较为完整的对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历史脉络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王光艳[3](2016)在《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形式,纪录片担负着诸多重要功能:第一,它真实记录人类社会的历史,用直观的影像为社会的变迁留存一份珍贵的档案;第二,它通过影像传递某种思想,进而影响受众;第三,它通过文化传播,促进不同地域人们的相互了解;第四,它属于文化产业,可以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第五,纪录历史与现实,最终目的是启迪未来。作为地方纪录片的代表,湖北纪录片创作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标本”价值。一、起步较早。早在1905年,湖北人谭鑫培就参与了中国第一部舞台纪录片《定军山》的拍摄。1911年,朱连奎在武汉拍摄了辛亥革命。二、水平较高。湖北创作的纪录片屡屡斩获国内、国际大奖。三、思想活跃。湖北纪录片导演的创作思想十分活跃,既有坚持传统的一面,也有部分思想引起诸多的争议。四、产业待兴。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湖北纪录片的振兴尚待时日。因此,研究湖北当代纪录片的发展有助于我们认识湖北地区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成就,也有利于我们“解剖麻雀”,充分认识地方纪录片创作中的巨大能量。本文着力研究的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力图通过纵、横两条脉络来揭示湖北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特点。整篇论文分为“绪论”、“上篇”、“下篇”、“结语”等四个部分,主干是“上篇”和“下篇”。绪论部分是全文的总体说明,也是全文逻辑思路的集中表述,说明了选题的由来、研究现状、研究方案与学术创新、有关概念的界定等问题。论文的“上篇”是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创作的“前史”,介绍从纪录电影的传入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湖北纪录片创作的情况。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是“十七年”、“文革”期间、新时期、多元化时期的湖北纪录片创作。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纪录片的“谁拍摄/放映”、“放映/拍摄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谁观看”、“产生什么效果”的考察和研究,结合世界及中国影视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构建基于传播学视野下的湖北纪录片发展史。这是历史纵向的湖北纪录片梳理。论文的“下篇”是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也分为五章。依据纪录片的主题、内容倾向等把纪录片分成五大类,即:新闻纪录片、历史文化纪录片、文献纪录片、自然科学纪录片、人文社会纪录片等,从第六章到第十章按照纪录片的类型分别论述。在具体每章论述中,分成本类型纪录片创作概貌、创作特点、个案研究、本章小结等几个方面,力图建构一个从历史到现实、从面到点的研究模式。从整体来看,“下篇”是横向的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结语部分是对湖北纪录片的若干思考,包括纪录片影像介入历史的意义、地域影像纪录与社会发展、湖北纪录片创作的启迪、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关于后续研究的思考等。需要说明的是,本人竭尽所能地将有代表性的、主流的湖北纪录片基本上都搜集在文中。但是,由于湖北纪录片在不同的年代,由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拍摄,数量很大,不计其数,很难收全。因此,难免有遗漏,后续的研究可弥补其不足。此外,在文末,还附录了《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和《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通过这种的形式,期望读者可以很便捷地了解各个不同时期湖北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黄新炎[4](2018)在《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文中研究表明上海纪录片发展,依托于上海影视,尤其是依托于上海电影深厚的历史基础及文化传统。上海电影发展历史中具有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及其透露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始终影响着上海影视的发展,也影响着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无论在思想理念,还是技术手法和人才培养方面,与上海电影关系渊源很深的上海早期纪录片创作和上海科教纪录片创作,相对而言,更为直接地影响了本文所关注研究的上海纪录片的发展和进步。从1980年上海电视台成立纪录片组开始,由电影纪录片面来的电视纪录片开始有了正规军,为新时期上海纪录片创作发展提供了人员、经费和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本文基于简要回溯深厚的上海影视文化历史影响的视野,梳理研究了 1980年至2017年上海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历史,在此基础上分析论述其各个历史阶段的创作实践及理念发展、代表作品及传播效果,初步归纳并勾勒出这个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脉络、衍变轨迹及文化影响。伴随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起步,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上海纪录片人,继承了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电影具有中国新现实主义特征的民生电影精神,比较自觉地把拍摄对象聚焦于市民百姓,深入里弄和街头进行纪实创作,通过讲述基层社会和市民百姓故事来反映改革开放的时代现实。1986年创办上海友好城市电视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努力扩大上海纪录片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认真学习日本、美国等国外相对先进的纪录片理念,使“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流派成为当时上海纪录片创作的主要理念及手法。于是,上海纪录片开始自觉塑造能使人有感同身受的普通市民百姓而不再是传统的工农兵形象,捕捉历史新时期社会现实生活生动画面而拥有广泛传播的影响力,注重运用长镜头技术来体现纪录片创作的改革及影响力,从而使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特征基本成型,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传播效果。伴随着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初步辉煌,中国第一个电视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编辑室》应运而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该纪录片栏目的开设与播出,是“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在体制内确立的标志,在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其间,《纪录片编辑室》不仅探索纪录片栏目化生存之道,引领上海纪录片乃至影响了全国电视纪录片栏目的发展繁荣,而且在针对纪录片创作过度使用或者违反真实性原则使用“真实再现”“情景再现”创作手法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提出了“情景模拟”的观点及主张。另外,《经典重访》的创意及创作、拍摄和传播,对优秀纪录片的再传播、再学习,都进行了很好的商业化探索,也开启了类似纪录片续集拍摄制作的先河,具有积极的历史影响。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纪录片编辑室》经历了从辉煌趋于平淡,其中既有上海纪录片自身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时代变化方面的因素。2002年,上海新时期纪录片发展又迈出了重要而历史性的一步: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纪录片频道——上海纪实频道。该频道的创立,在拓展国内外纪录片传播影响的同时,很好地进行了上海纪录片创新发展及传播方面的积极探索,获得了不少较为成功的进步发展。其中在商业化背景下创设的《大师》栏目,能够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弘扬名家大师精神,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人文情感和价值观引领,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档案》栏目则通过从历史中去仔细找寻,挖掘以上海档案为主的生动故事,以悬念、模拟和动画等手段提升系列纪录片的影响力和观赏性。同时,上海纪实频道在努力适应现代消费的环境变化,积极改革纪录片的创作模式及制播模式。2014年,上海纪实频道上星播出,全方位适应国际化、网络化、全媒体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推进上海纪录片的最新发展。近年来,上海纪录片在探索更为客观真实的市民百姓生活系列纪录片《急诊室故事》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使自觉融合客观纪实与主观制作为一体的系列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很快上马,极大地提振了上海纪录片的创新发展和影响力。与此同时,上海纪录片人积极推出融国际性、广告性、审美性和纪实性为一体的《横穿美利坚》,强化国际合作和品牌营销,还拍摄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海上丝绸之路》,以独有的上海纪录片表达方式参与国际传播并产生积极影响。为了尽可能客观而全面深入地研究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历史,笔者采访了10位涉及上海纪录片发展历史的名人,设计并收集了《大师》栏目的前测、后测的调查问卷及研究,收集了《纪录片编辑室》创立至今播出的纪录片节目表和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从创立至2017年的获奖纪录片名录,并且将其相关文字资料都列为附录,作为本文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黄敬茹[5](2021)在《民族语译制片对国家认同建构的研究 ——基于怒江傈僳语译制与观影实践过程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同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以及国家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少数民族多聚居在较为边远的地区和边疆地区,在这些地区特殊且复杂的内、外部诱因影响下,少数民族身份认同意识和国家认同意识的变动,会影响到其行为方式和组织活动,在此种形势下,如何增强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我国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重大问题。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大众传媒在塑造社会成员对主流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意识,以及社会成员的民族意识、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特殊一员,是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在培养各个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方面历来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播过程中,语言不通影响到了汉语影视剧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效果,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边疆地区,还有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对汉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弱,他们主要还是依靠本民族语言来进行日常的信息交流活动,民族语译制则是解决语言不通这一问题的理想途径。少数民族语译制片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能够激发不同民族群众血脉中的集体记忆,完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调,少数民族语译制片在传递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国家认同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现实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傈僳语译制片在怒江少数民族地区的译制、放映、观影等传播情况进行调查,进一步研究少数民族语译制工作、民族语译制片以及放映、观影实践与国家认同建构的关系。
袁博[6](2020)在《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文中指出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使中国形成了以父权制为核心的性别制度。广大农村妇女更因性别和所在地而被“双重”边缘化。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党派集团和国家政权号召妇女解放、开展女权运动,但仍未改变农村妇女地位低下的现状和传统家庭角色的定位。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和论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妇女解放运动,并对乡村传统性别制度和性别观念进行了改造和重塑。农村妇女在“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政治动员下,被正式纳入国家体系。她们的主体身份和性别关系在国家的塑造下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家庭、经济活动、身体健康、政治参与、精神世界等五个方面。婚姻制度改革在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中具有重大意义。1950年《婚姻法》是国家构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性别制度的第一步,它有力地冲击了传统婚姻家庭制度和性别权力关系。因此它得到了女性农民的支持和男性农民的误解,在新旧性别观念的博弈中得到逐步贯彻。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基本确立了婚姻自主权,婚姻观念发生了转变,且获得了婚姻自由的权利,自由恋爱现象增多,离婚和再婚也不再受社会的指责。在家庭关系中,团结民主与平等和谐成为主旋律,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明显提高,并在家庭事务中获得了话语权和独立人格。但除了改变,农村妇女的家庭角色也有延续,打老婆、漠视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仍不时发生,新旧性别观念之间的拉扯与博弈依旧存在。发动农村妇女参加社会化大生产是建国后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共根据新中国国情,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制定福利政策,运用国家力量使乡村妇女大规模地走出家门,进入公共领域,投入到生产劳动中。通过分析其参加劳动的工日、参与率等,我们发现农村妇女在生产劳动中撑起了“半边天”。在这一过程中,她们不仅获得了经济独立,而且确立了“劳动者”身份,形成了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实现了由“家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但是由于传统性别制度并未发生断裂,传统性别分工使参加劳动的妇女背负着双重责任,收入分配中也存在着两性关系的不平等。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国家积极维护其健康权,利用政治话语对妇女进行身体改造,并突出强调了妇女解放的想象。作为传统社会对女性身体规训的标志,缠足被中共以政治权力严厉禁止,并使之在50年代走向消亡,为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解除了身体束缚。国家对农村妇女健康的保护还体现在生育变革上,包括推广新法接生和建立妇幼保健网。这不仅使分娩方式发生变化,生育空间也发生了转移。生育的现代化以及生育之痛在一定程度上的“消失”,加深了农村妇女对国家的认同,并以积极参加生产来表达感激之情,加速了身份转换。但过度的劳动使妇女们的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妇女的生理问题和特殊时期的身体便在“保护”的政策下进入公共领域和大众视野。原本属于私领域的妇女身体被纳入公领域,成为农村妇女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国家为农村妇女参政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经济基础,因此建国后全国出现了妇女参政的第一次高潮。她们不仅参与基层民主选举,而且当选基层代表,参与地方政权管理。许多优秀农村妇女经过国家培养,走上了基层政权的领导岗位,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管理群体——农村妇女干部群体。她们成为党和政府在地方的代言人,活跃在各个基层岗位上。建国后,农村妇女组织伴随着国家权力不断下沉,以妇代会为主的基层妇女组织普遍建立起来。作为妇女“娘家”的妇代会既是党和国家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妇女表达政治意愿、维护权益的重要平台,使“国家”不再是高高在上、与之无直接关联的存在。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期农村的政治权力参与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农村妇女的政治空间较为狭小,妇女干部和妇女组织并未打破以男权为中心的乡村权力结构而处在边缘位置。五十年代的集体化生活使农村妇女们感受到了“集体欢腾”,心灵受到了一次革命般的洗礼。她们不仅在识字运动中提高了自身文化素质,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振奋与文化自信。虽然国家以政治文化取代了乡村文化,但各种娱乐组织、娱乐活动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业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使农村妇女在公共场合有了合法身份并接受了国家的政治教化。同时,集体劳动、各种会议等为农村妇女提供了活动场所,给她们带来新鲜感,精神世界得到极大充实与满足。伴随各种教育运动的开展,她们的集体意识被逐渐建构起来,包括对中共和新政府的认同、爱国主义情感的深化和集体观念的树立等。与男性农民相比,农村妇女的集体思想似乎更加强烈。这也是农村妇女转变为“社会人”身份的最好证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运动使日常生活不断政治化,也使农村妇女的身份得到了全新塑造。但是受传统政治文化和性别制度的影响,性别差异始终存在。可以说,国家和性别参与了新中国农村妇女的身份重构。它们相互糅合、碰撞,对农村妇女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逐渐改变了传统角色定位,完成了从私领域的“家庭人”向公领域的“社会人”、“国家人”的身份转换,推动了农村妇女的解放进程。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较为彻底,但各地在完成时间和程度上略有差异。新中国农村妇女解放运动表现出的特点与问题应促使我们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力争真正实现两性平等的和谐局面。
杨玉婷[7](2019)在《青岛电影放映业考察(1897—1949)》文中提出2017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青岛“电影之都”的称号。2018年4月25日—4月26日,第十六届全国院线国产影片推介会在青岛东方影都举行。同年6月,青岛承办首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影节。电影产业俨然已成为当代青岛城市发展的重要一隅。电影院作为电影传播的重要场所,为地方电影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虽然青岛的电影制作起步较晚,但青岛电影行业的发行与放映一直位列全国翘楚。回顾历史,青岛与电影的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德国占领青岛时期(1897—1914)。电影经德国人传入青岛之后,由于青岛在近代史上的管辖权频繁易手,形成了复杂多变的电影放映业态;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岛在统一的政策指导和相应的管理之下,才形成一个相对严整有序的电影发展的样貌。现如今,谈及1949年以前的青岛电影仍存在诸多不详之处,本文基于青岛地方电影史料的收集与整理,结合青岛特殊的历史演变,尝试对1897年至1949年青岛电影放映业的复杂流变进行一番探究。1897年至1949年青岛的历史分期大致可划分为:1897—1914年德国侵占青岛时期;1914—1922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1922—1929年北洋政府统治青岛时期;1929—1938年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青岛时期;1938—1945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1945—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青岛时期。德国侵占青岛时期与第一次日本侵占青岛时期,殖民当局为满足外国移民的文化娱乐需求,将电影放映场所设在欧人区与日侨居住区的当时城市最繁华的地段,电影放映活动具有鲜明的殖民色彩,服务对象有着明确的限定性;北洋政府统治青岛时期较为短暂,外资影院独占青岛电影放映市场,各个影剧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入优胜劣汰的竞争阶段;第一次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青岛时期,政局相对稳定,青岛电影放映业进入短暂的繁荣期;第二次日本侵占青岛时期,部分影剧院停演,随着日资影院与由国人开设的小规模影院的兴建,青岛电影放映业恢复了以往的繁荣,但由于日本殖民当局大力扶持日资企业,限制了华商影院的发展,青岛电影放映业呈现畸形发展的局面;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青岛期间,青岛的文化事业停滞不前,在货币贬值、经济危机的社会环境下,电影票价起伏不定,加之停电、苛捐杂税等因素的影响,电影放映业勉强维持旧状。基于1897年至1949年青岛电影放映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形态与特点相近性的考虑,也为了论述更加清晰、便利,本文将以上6个政治历史段落归纳、整合为青岛电影放映业呈现出明显区分的3个时期展开论述:近代殖民统治时期的青岛电影放映业(1897—1922);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与第一次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青岛电影放映业(1922—1938);第二次日占时期与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的青岛电影放映业(1938—1949)。总之,1897年至1949年的青岛电影放映业态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环境与地域特点。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青岛电影放映业进行的阶段性考察与梳理,一方面有助于完善和丰富地方电影史的研究,为了解这一时期青岛电影的发展状况提供了一个侧面的参考;另一方面,它也为中国电影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份更加独具特色的详细、具体的样本,某种程度上填补了现有电影研究领域中的不足。
王艳霞[8](2007)在《网络环境下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信息服务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4年12月国家提出旨在建设农业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的“金农工程”以来,各地投资几十亿元,建成了县级以上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但是网络信息的“进村入户”——向农业生产领域的延伸受到阻滞,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发挥。在国家投资有限、农民收入较低的现实情况下,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必须通过科学管理和制度创新,走一条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道路。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如何构建一个结构完整、动力充足、产出高效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经济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为分析工具,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信息系统运行的“源”-“流”-“用”出发,构造出生产子系统、传播子系统和施效子系统,并对三个子系统的内部结构、要素状态、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接着探讨了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模式,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政府主导、联合推动”的模式是适合我国现实的基本模式,并设计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级模糊评价法构造了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对河北省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进行的实际测评,验证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是研究结论,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对于填补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第一部分:背景分析,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探讨了理论和实践发展。第一章“导论”,主要对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基本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进行了简要概述。第二章“基本概念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辨析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然后重点介绍了新经济增长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和信息管理理论,它们是支持本研究的三大理论基础并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和方法支持。第三章“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首先综述了我国学术界对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信息服务研究的理论贡献,然后简述了国际上主要国家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发展现状和经验,最后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找准研究的切入点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二部分:系统结构分析,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构成了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的核心部分。第四章“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研究”,区分了农业信息资源与信息产品的不同涵义,设计了农业信息产品生产过程模型,结合河北省农业信息资源规划实际,重点考察了农业信息资源规划、信息源、采集与加工、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库共享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第五章“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研究”,结合我国农业信息传播的特点,对信息传播的不同形式进行了比较评价,应用传播理论的“五W模型”构造了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的基本结构,分析了传播子系统中要素的存在状态和传播机制,总结了突破“最后一公里”的几种经验模式,并对几种模式内部包含的利益机制和适用环境进行了比较和总结。第六章“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研究”,定义了农业信息施效的涵义,构造了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分析了农业信息施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以“四个效率”为中心,提出了促进信息施效的五组控制要素,接着分析了“网络入户”信息施效的条件、因素和作用机制,提出了促进网络信息施效的措施。第三部分:系统控制与管理,即第七章“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模式”,农业信息的公共品特性是国家主导系统建设与管理的理论依据,政府主导、联合多主体共同推进的模式对于加快系统建设的步伐,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是十分必要的。实践中各地方已经出现“政府、企业、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建设与管理”的成功模式。第四部分:系统评价,即第八章“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综合评价”。在本章设计出一套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层指标的单层次排序权重向量,以此作为下一步多级模糊评价中所需要的指标权重:然后计算出各层指标相对总目标的组合权重,根据组合权重值排序就十分清楚不同指标对总目标的重要程度,从而可以确定对系统重点管理和监控的对象;多级模糊评价结果与评价值相结合不仅能测定评价系统的水平,还可用于对不同区域的比较,有利于区域之间相互促进;运用专家调查资料对河北省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了实际评价,分析验证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第五部分即第九章“研究结论”,在综合考虑全文所作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论点,并对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马池珠[9](2006)在《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解决农民问题,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在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农业电视为农民提供教育和培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系统科学和传播理论为构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通过文献调查、问卷调查、访谈、实证研究、创作实践等多种研究途径,对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包括传者体系、内容体系、传播通道体系、受众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构建了基于受众为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 本文由以下六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一是农业电视不能满足农村受众需要,表现是农业电视频道少、栏目少、时间短、播出次数少、播出时间边缘化;内容单调、枯燥,艺术性差。二是农业电视传播以传者为中心。本文阐释了农业电视缺失的成因。从传播学角度,农业电视传播体系以传者为中心,弊端为:缺少对受众需求的分析研究,传播者决定所制作播放的节目内容和播放,农业电视传播者以经济效益为重,从电视学角度,节目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回报率低,节目资源匮乏,在内容方面,存在节目针对性差,主题不鲜明,内容空洞贫乏等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看,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是使城乡电视出现重大差别的社会制度原因;解决农业电视缺失这一难题,根本出路在于建构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使受众成为电视传播系统的主体,在对受众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以系统论的方法建立适于农业电视传播的传者体系、传播通道体系、传播内容体系和受众体系。 第二部分:本文对农业电视传播的受众体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分析了农业电视受众的分类、特点、构成、分化以及收视需求。农业电视传播受众由农业生产者、农业管理与经营人员、农产品消费者、城市市民构成。在当今社会转型期的农民已经分化成五个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乡镇企业职工、农民工阶层、农村管理者阶层、贫困农民阶层。农业电视的受众除具有一般受众多、杂、散、匿等特点外,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传统,在传播领域属于弱势群体。农村受众需求研究是受众研究的重点。问卷调查表明,农村受众收看农业节目的目的依次是为了解农业政策、学
陈静静[10](2015)在《制度变迁与权力流动—康区流动电影放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经民国发端,共和国建国后放映网的铺开及“十七年”的政治规训文化启蒙,八十年代的商业萌动,九十年代的没落、挣扎及遗忘,到新世纪重新发现乡村,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历经了几番变革。在制度的断续之中,我们试图去寻找这种乡村电影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逻辑。论文以新制度主义的视野,批判性地运用诺斯国家理论-产权理论-意识形态三位一体的制度变迁模型,对康区电影放映制度变迁,尤其是国家在其中的角色进行了分析。通过结合诺斯的国家理论、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和晚近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我认为,流动电影应被还置于中国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之中予以考量。论文认为,中国现代国家形成的三个建制性过程,即意识形态,乡村控制及民族主义相互勾连,构成了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制度确立及变迁的主要推动力。论文在对康区近四十位不同代际放映员的访谈资料基础上,运用福柯的规训理论和塞托的实践理论,在呈现电影放映员的代际更迭和职业身份变迁的基础上,对电影放映员在制度变迁中的位置、群体命运和抵抗策略/战术进行了分析。论文结合历史资料、受众访谈和跟随放映队巡回放映的场景描摹,通过与影院放映体验之比较,考察流动电影进入康区后,康区受众的观影实践及其意义。分析在多元化的媒介图景及其允诺的消费者主权下,这种国家主导下的流动电影放映,其话语及实践获得了康区受众怎样的回应。论文以“技术一政治”的视角,分析了受众对电影作为“现代文明”表征的体验及其型塑的意义阐释框架。最后,我以一个藏族村庄为个案,分析产生以上观影实践的社会语境的变化。通过将电影置于作为整体的受众及其传播行为的一部分,论文试图进一步分析媒介技术如何嵌入到社会结构之中,并对权力在结构中的流动产生何种影响。要之,流动电影放映实践体现出一种权力在国家-放映员-受众之间的流动,这种流动既包括了规训和控制,也包括了身体的或思想的抵抗战术,这种流动和作为媒介技术和视觉艺术的电影特质共同参与了流动电影放映性质的界定。
二、河北开会交流抓科教片的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开会交流抓科教片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描述 |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
第2章 中国科教影视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2.1 1918-建国前:民办与官办并举的多元化探索 |
2.2 1949-二十世纪60年代:新中国科教电影事业的发轫期 |
2.3 1966-1976:中国科教电影的浩劫 |
2.4 1977-1990:中国科教影视的复苏 |
2.5 1990-1995:机制改革至影视并轨 |
2.6 1996 至今:小电影大电视发展格局 |
第3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
3.1 PEST模型概述 |
3.2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政治环境 |
3.3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经济环境 |
3.4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社会环境 |
3.5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科技环境 |
第4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市场环境分析 |
4.1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规模状况 |
4.2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市场主体 |
4.2.1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制片主体 |
4.2.2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发行主体 |
4.2.3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放映主体 |
4.3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
4.4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消费者行为 |
4.4.1 影响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行为的外在影响因素 |
4.4.2 影响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行为的内在影响因素 |
4.4.3 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者的类型 |
4.4.4 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过程 |
第5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双重产业链的构建 |
5.1 价值链和产业链的概念与内涵 |
5.2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 |
5.3 大科教影视产业布局下的产业链构建 |
5.3.1 围绕核心资源构建科教影视双重产业链 |
5.3.2 科教影视双重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
第6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营销模式研究 |
6.1 我国影视产业营销的整体发展状况与现状 |
6.2 影视营销的主要模式 |
6.2.1 资本密集型的好莱坞模式 |
6.2.2 跨界联动的推式营销模式 |
6.2.3 新媒体环境下的互联网+营销模式 |
6.3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整合营销模式 |
6.3.1 结合传统抽样的大数据定位 |
6.3.2 线上线下整合营销 |
6.3.3 品牌营销与企业文化营销 |
第7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版权交易与资本运作研究 |
7.1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版权交易体系研究 |
7.1.1 我国影视产业版权交易的主要形式与流程 |
7.1.2 我国现行影视产业版权交易体系的不足 |
7.1.3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版权交易体系的可行性发展模式 |
7.2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资本运作体系研究 |
7.2.1 我国影视产业资本运作的现状 |
7.2.2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资本运作的可行性发展模式 |
第8章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深度访谈之一——论科教电影产业化过程中科教场馆的角色与功能 |
附录二:深度访谈之二——论影视产业化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功能与运作 |
附录三:中国科教影视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2)河南戏曲电影发展脉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创新之处 |
一、关于河南戏曲电影 |
(一)戏曲与电影 |
(二)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 |
1. 河南戏曲电影的分类 |
2. 河南戏曲电影的原产地 |
二、百花齐放的蓬勃态势----河南戏曲电影起步阶段(1956—1965 年) |
(一)河南戏曲电影辉煌的起步 |
(二)彰显爱国情怀的政治诉求 |
1. 重塑追求民族大义的女性英雄人物 |
2. 歌颂为集体主义献身的情怀 |
(三)舞台与镜头的美学讨论 |
(四)小结 |
三、凋零的艺术----河南戏曲电影的空白期 (1966—1976 年) |
(一)文革背景下的文艺凋零 |
(二)河南电影界的文化传承 |
(三)小结 |
四、蓬勃发展的文艺气象----复苏阶段(1977—1989 年) |
(一)河南戏曲电影的复苏 |
(二)富于中国民族内涵的主题表达 |
1. 惩恶扬善下衍生的大团圆结局的审美心理 |
2. 注入敢于追求自身幸福的新思想 |
3. 凸显具有二元对立的贫富心理差异 |
(三)革新视听语言下戏曲电影的虚实相生 |
1. 写实与写意中的矛盾与统一 |
2. 革新电影视听语言下时空的变换 |
(四)小结 |
五、萧条遇冷的戏曲危机----河南戏曲电影低谷期(1990—1999 年) |
(一)河南戏曲电影的危机 |
1. 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的萧条境遇 |
2.“以新为美”的潮流侵蚀 |
3. 社会舆论对大众心理的颠覆 |
(二)家庭伦理孝道的探索 |
(三)立意新颖的新编历史剧 |
1. 新编历史剧概念界定 |
2. 破除固有思维的反弦新意 |
(四)小结 |
六、复活重生的新生时期----河南戏曲电影新生阶段 (2000-2018年) |
(一)稳定发展的河南戏曲电影 |
1. 纳入到非遗语言系统的戏曲文化 |
2. 新媒体下戏曲电影的处境 |
3. 新世纪里河南戏曲电影的重生 |
(二)多样化趋势的主题表达倾向 |
1. 融入符合社会潮流的现代性思维 |
2. 带有现代价值观的主体意识觉醒 |
3. 弘扬红色主旋律的价值追求 |
4. 反射出真实生活的社会镜像 |
(三)新兴戏曲影视化的不同表现方式 |
1. 实景与棚景结合的取景模式 |
2. 表层真与假的间离效果 |
3. 现代交响乐与传统音乐风格混搭融合 |
(四)小结 |
七、河南戏曲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 |
(一)河南戏曲电影的现状 |
(二)电影媒介对戏曲的影响 |
1. 电影手法导致戏曲的信息流失 |
2. 电影让戏曲保存与发扬成为可能 |
(三)河南戏曲电影的未来之路 |
1. 打造精致戏曲文化吸引年轻受众 |
2. 新媒体的传播对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戏曲评论家刘景亮的访谈文字整理稿 |
附录B 戏曲导演刘澍的访谈文字整理稿 |
附录C 戏曲导演朱赵伟的访谈文字整理稿 |
附录D 戏曲导演路振隆的访谈文字整理稿 |
附录E 1956-2018 年河南戏曲电影目录(不完全统计)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湖北纪录片研究现状分析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纪录片”及“湖北纪录片”的界定 |
上篇: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湖北影视纪录(1895—1949) |
第一节 纪录片的传入与萌发 |
一、影像生意:纪录片的诞生 |
二、西风东渐:纪录片传入中国 |
第二节 纪录片在湖北的早期传播 |
一、登陆汉口:湖北人初会纪录片 |
二、立足武汉:纪录片带来的“欧风美雨” |
第三节 辛亥战火催生的纪录片 |
一、巧遇辛亥:武昌首义遭逢“纪录” |
二、辐射各地:纪录片在湖北境内传播 |
第四节 抗日烽火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风云际会:艰苦卓绝的抗战纪录 |
二、热血奔涌:基于影像的抗战宣传 |
三、管中窥豹:魂牵中国的大师纪录 |
第五节 解放战争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战火洗礼:如影随形的战争纪录 |
二、迎接胜利:大军南下的湖北纪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七年”的湖北纪录片创作(1949—1966)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49—1953) |
一、机构整合:创作机构重新洗牌 |
二、欢庆建国: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湖北影像 |
三、关注发展:解放初期的湖北影像纪录 |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纪录片(1956—1966) |
一、发展电影:湖北纪录片创作有了自己的阵地 |
二、建立电视:湖北纪录片有了电视舞台 |
三、史海拾珠:省外电影厂镜头下的湖北纪录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66-1976) |
第一节 “文革”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66-1969) |
一、山雨欲来:创作机构遭遇“夺权”风暴 |
二、乱中蓄势:纪录片创作蹒跚起步 |
第二节 “文革”中期的湖北纪录片(1969—1973) |
一、风雨飘摇:创作机构乱中求生 |
二、艰难跋涉:湖北电影纪录片登上舞台 |
第三节 “文革”末期的湖北纪录片(1973—1976) |
一、风潇雨晦:创作机构渐成规模 |
二、逆境成长:纪录片创作初显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76—1992) |
第一节 徘徊期与拨乱反正期湖北纪录片(1977—1982) |
一、调整巩固:地市开始建立电视台 |
二、蓄势待发:纪录片创作影、视并进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期湖北纪录片(1983—1992) |
一、发展壮大:地市电视台纷纷成立 |
二、扬帆起航:纪录片创作影、视双丰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世纪发展期湖北纪录片(1993—今) |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期湖北纪录片(1993—2002) |
一、合流发展:创作机构初步整合 |
二、阔步向前:纪录片创作“影退视进” |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的湖北纪录片(2003—) |
一、整合发展:创作机构多次重组 |
二、开放多元:纪录片创作接轨市场 |
本章小结 |
下篇: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 |
第六章 现实的写作: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新闻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新闻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深入纪录重大历史事件,及时向外传播 |
二、围绕社会热点,注重思想性表达 |
三、立足现实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 |
第三节 个案分析《三峡移民备忘录》:工程移民的当代画卷 |
一、纪实视野下的人文关怀 |
二、宏大叙事中面与点的平衡 |
三、生存视野下的纵横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的坐标: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凸显宏大的历史文化观 |
二、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色 |
三、渗透文化担当的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楚国八百年》:荡气回肠的楚国史诗 |
一、历史与文化:抽丝剥茧的追问 |
二、写实与写意:多维叙事的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共时与历时的交响: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文献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文献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小投入,大视野 |
二、小题材,大文章 |
三、小细节,大格局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情系长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武汉》:用文献还原历史 |
一、文献:有温度的历史 |
二、遗址:有见证的历史 |
三、声音:有回想的历史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生命的平等: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用平等的视角关注自然界的生命 |
二、从关注单个科学现象发展到关注生态环境 |
三、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
第三节 个案分析《麇鹿家园》:人与动物的命运共同体 |
一、灭绝与再生:环境变迁中的高歌 |
二、觅食与繁殖:四季更替中的轮回 |
三、竞争与合作:人与动物的相处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生存的范本: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保持平等视角 |
二、凸显人文关怀 |
三、贯穿理性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舟舟的世界》:生命的尊严 |
一、镜子:反观自我 |
二、故事:人文关照 |
第四节 个案分析《请为我投票》:人性的折光 |
一、标本:班级的透视 |
二、视角:社会的映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 |
附录2: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4)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第一章 依托深厚的历史基础及文化传统(1980年前) |
第一节 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时代意识及传播影响 |
1. 1949 年前上海电影的时代意识及传播影响 |
2. 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前上海电影的国内外影响力 |
第二节 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纪录影像及传播影响 |
1. 1949 年前上海纪录片的民族意识及传播影响 |
2. 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前的上海纪录片创作及传播 |
第三节 站在上海科教片肩膀上的创作及传播 |
1. 1980 年前上海科教片的起步及影响 |
2. 1980年前上海科教纪录片的审美特征 |
3. 1980 年前上海科教纪录片对上海纪录片发展的贡献 |
第二章 起步于改革开放和关注百姓生活(1980-1993) |
第一节 在外宣名义下悄然起步 |
1. 从“专题片”到“纪录片” |
2. 以创办上海友好城市电视节实现“请进来”“走出去” |
3. 从友好城市电视节到上海电视节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二节 市井民生影像的真切记录 |
1. 向日本等外国同行学习纪录片创作新理念 |
2. 深入上海里弄去创新纪录片拍摄 |
3. 走向街头再现新时代上海百姓生活景象 |
4. 真实记录国内外重大政治关系变化后的民情生活 |
第三节 新时期上海纪录片成型特征及传播影响 |
1. 表现普通市民百姓而不再是工农兵形象 |
2. 捕捉历史新时期社会现实生活而拥有广泛的传播影响力 |
3. 自觉注重长镜头技术运用来体现思想理念的改革进步 |
第三章 《纪录片编辑室》的空前引领及历史影响(1993-2002) |
第一节 《纪录片编辑室》诞生与上海纪录片勃兴 |
1. 《纪录片编辑室》:从上海到全国的传播影响 |
2. 《纪录片编辑室》与“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 |
3. 《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化特色及不足 |
第二节 现场实地再现平民感受及心态 |
1. 记录大上海发展与新上海人的生活感受 |
2. 再现新上海建设与老上海人的生活情感 |
3. 《纪录片编辑室》人的思想精神与纪录情怀 |
第三节 值得再认识的“情景模拟” |
1. 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搬演”“真实再现”和“情景再现” |
2. 为何应该是“情景模拟”? |
第四节 《纪录片编辑室》从辉煌趋于平淡 |
1. 自身原因 |
2. 时代因素 |
第四章 消费主义环境下的商业化之路(2002—2014) |
第一节 《经典重访》:跨越时空对话的商业与人文考量 |
1. 《经典重访》的历史背景及商业人文考量 |
2. 《经典重访》的内容选择 |
3. 《经典重访》的重访策略 |
4. 《经典重访》的收视率及传播效果 |
第二节 消费历史档案资料栏目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1. 从《星期五档案》到《档案》 |
2. 利用老上海档案的独特性打造品牌效应 |
3. 《档案》栏目纪录片创作特色及传播效果 |
第三节 消费历史名人栏目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1. 《大师》栏目的人文精神及文化品位 |
2. 《大师》作品的传播影响力实证研究 |
第四节 构建领风气之先的商业化运作平台 |
1. 《东方全纪录》的商业化运作及效果 |
2. 《上海100》:与自己相遇的上海新时代城市纪录片 |
第五节 适应消费主义环境的纪录片创作管理改革 |
1. 拓展纪录片认识,丰富频道栏目 |
2. 实行制播分离,效率效益考核和增加自制纪录片 |
第五章 全媒体时代的纪实坚守与创新发展(2014—2017) |
第一节 坚守纪实精神及当代创新 |
1. 《急诊室故事》:涉及敏感题材与谨守客观真实 |
2. 《人间世》:主体选择与纪实精神高度融合的创新成功 |
第二节 强化国际合作与品牌营销 |
1. 《横穿美利坚》项目的创新意义与摄制策略 |
2. 国际性、广告性、审美性和纪实性融为一体的创作及传播效果 |
第三节 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
1. “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与上海纪录片创作及传播 |
2. 《海上丝绸之路》的上海表达及传播影响 |
3. 其他融入或配合“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上海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第四节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创新发展 |
1.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管理机制创新 |
2.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 |
结语:上海纪录片的宏观回溯及前景展望 |
第一节 新时期上海纪录片发展宏观回溯 |
1. 平民生活的人文表达 |
2. 创新纪实的海派表达 |
第二节 新时代上海纪录片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民族语译制片对国家认同建构的研究 ——基于怒江傈僳语译制与观影实践过程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学术界研究现状 |
二、关于少数民族语译制研究的特点及不足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相关术语界定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少数民族语译制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
第一节 国家认同的时代要求 |
一、少数民族语译制与中国国情 |
二、民语译制工作的功能和使命 |
三、培养国家认同意识的重要媒介 |
第二节 制度影响下的“少数民族语电影事业” |
一、中国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的发展历程 |
二、国家制度对少数民族语译制的影响 |
第二章 怒江傈僳语译制概况 |
第一节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概况 |
一、历史沿革 |
二、民族分布与语言使用状况 |
三、文字使用状况 |
四、民族文化资源 |
第二节 怒江傈僳语译制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一、傈僳语电影译制在怒江州的发展历程 |
二、傈僳语译制的成就与发展 |
第三节 不同历史时期的傈僳语译制片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傈僳语译制片(1950——1978)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傈僳语译制片(1979-2000 年) |
三、新时代的傈僳语译制片(2000 年至今) |
第三章 影片转译过程中的国家认同建构 |
第一节 译制人员对汉语影片的译制 |
一、少数民族语影片的译制流程 |
二、译制过程中的方法与策略 |
第二节 译制过程中的选择与适应 |
一、译者的主体性 |
二、译者对影片的选择 |
三、译者对影片的适应 |
第三节 译制人员的国家认同感 |
第四章 放映过程中的国家认同建构 |
第一节 电影放映员的国家认同建构 |
一、放映员的身份角色与国家认同 |
二、国家对放映员的管理 |
三、身份赋予强化国家认同 |
第二节 放映过程中的国家“在场” |
一、国家工程与国家在场 |
二、媒介景观与国家认同 |
第五章 观影者的国家认同建构 |
第一节 作为“诠释社群”的观影者 |
一、观影者的诠释策略 |
二、观影者的国家认同感 |
第二节 对城墙坝安置点住户的观影实践考察 |
一、安置点背景 |
二、城墙坝安置点的观影实践考察分析 |
第三节 观影者“在场”与国家认同建构 |
一、通过媒介时间重构国家认同 |
二、通过媒介仪式营造国家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概况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五) 创新与不足 |
二、新中国成立前山东农村妇女解放概述 |
第一章 婚姻家庭变革中性别关系的改变 |
第一节 性别观念下的1950年《婚姻法》 |
一、从父权制到男女平等性别观 |
二、《婚姻法》的性别解读 |
三、新旧性别观念的冲突与博弈 |
第二节 山东农村妇女婚姻自主权的确立 |
一、婚姻观念的转变 |
二、结婚:由包办婚姻到自主婚姻 |
三、离婚和再婚:由从一而终到男女平等 |
第三节 家庭关系中农村妇女性别角色的“变”与“常” |
一、“变”:新家庭性别观的形成 |
二、“常”:传统性别权力关系的遗留 |
第二章 农村妇女“劳动者”的性别分工 |
第一节 国家动员妇女参加生产的性别政策 |
一、开展思想教育 |
二、培养妇女干部 |
三、选树典型和劳模 |
四、解决妇女福利问题 |
第二节 传统性别分工的突破与延续 |
一、“劳动者”身份的确立 |
二、传统性别分工的延续 |
第三节 性别差异下的收入分配 |
一、劳动记工算账问题 |
二、男女“同工不同酬”问题 |
第三章 农村妇女健康权的国家维护 |
第一节 政治场域下的缠足问题 |
一、“缠”与“放”之间 |
二、50年代缠足的终结 |
第二节 生育变革 |
一、分娩方式的改变 |
二、接生人员身份的重塑 |
三、生育行为的组织化与规范化 |
四、日常生理卫生习惯的改变 |
第三节 妇女劳动者的身体与保护 |
一、身体的“去性别化” |
二、劳动妇女特殊身体问题的解决 |
三、记忆中的身体之痛 |
第四章 乡村政治空间内的性别参与 |
第一节 农村妇女的基层民主参与 |
一、参加基层民主选举 |
二、参加基层组织,当选基层代表 |
第二节 作为参政平台的妇代会 |
一、妇女组织的逐步下沉 |
二、农村妇女们的“娘家” |
三、乡村权力结构中的角色定位 |
第三节 山东农村妇女干部群体 |
一、崭露头角的妇女干部 |
二、群体特征 |
三、政治权力参与中的性别差异 |
四、性别差异存在的原因 |
第五章 “集体欢腾”与“心灵革命” |
第一节 教育中的性别:农村妇女的扫盲运动 |
一、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运动 |
二、知识的洗礼与精神的振奋 |
第二节 沉浸在集体文娱活动之中 |
一、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 |
二、日常文娱活动 |
三、电影、广播等新式娱乐的普及 |
第三节 集体化下的精神世界与集体意识 |
一、精神世界的充实 |
二、集体意识的建构 |
结语 |
一、“新”身份的确立 |
二、国家:农村妇女身份的塑造者 |
三、性别:无法抹去的身份标签 |
四、对中国农村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青岛电影放映业考察(1897—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依据与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章节结构 |
第一章 1897—1922 年青岛电影放映业 |
第一节 德占时期青岛电影放映活动 |
一、亨利王子饭店电影放映活动考证 |
二、水兵俱乐部的商业放映活动考证 |
三、德占时期青岛电影放映活动的特点 |
第二节 日据时期青岛电影放映活动 |
一、日资影院的兴建 |
二、日据时期青岛电影放映活动的特点 |
第二章 1922—1938 年青岛电影放映业 |
第一节 自主过渡 |
一、竞争业态初现青岛 |
二、影院参与社会慈善 |
第二节 短暂繁荣 |
一、青岛第一家国人开设影院之辨析 |
二、多样化的影院形态 |
三、影院的安全技术 |
四、科教片在青岛的放映 |
第三章 1938—1949 年青岛电影放映业 |
第一节 畸形发展 |
第二节 艰难维持 |
一、经济危机下的票价起伏 |
二、政府对影院管理的干预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网络环境下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思路、框架与主要内容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信息、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2.1.1 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一般特性 |
2.1.2 农业信息的概念、特点、内容和功能 |
2.1.3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概念 |
2.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 |
2.2.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与农业信息化的关系 |
2.2.2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
2.3.1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2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3.3 信息管理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研究现状 |
3.1.1 21世纪之前有关农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 |
3.1.2 21世纪至今有关农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 |
3.1.3 有关农业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 |
3.2 国外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发展概况 |
3.2.1 美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2 法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3 日本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4 韩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5 印度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3.2.6 国外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共同特点与启示 |
3.3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3.1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历程 |
3.3.2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现状 |
3.3.3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研究 |
4.1 农业信息生产的涵义与系统目标 |
4.1.1 农业信息生产的涵义 |
4.1.2 农业信息生产的特点 |
4.1.3 农业信息生产的指导原则 |
4.1.4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主要任务 |
4.1.5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目标 |
4.2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运行过程 |
4.3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要素分析 |
4.3.1 农业信息生产主体 |
4.3.2 农业信息资源规划 |
4.3.3 农业信息源 |
4.3.4 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手段 |
4.3.5 农业信息采集指标和标准 |
4.3.6 农业信息加工和存储技术 |
4.4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研发现状与管理措施 |
4.4.1 国家对农业的科技支持有待加强 |
4.4.2 农业信息管理人员急需增加 |
4.4.3 农业信息资源规划是信息生产的先导 |
4.4.4 农业信息源的培养和分类建设 |
4.4.5 根据农民需求组织信息生产 |
4.4.6 提高采集与加工技术水平,确保信息产品质量 |
4.4.7 数据标准化与数据库共建共享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研究 |
5.1 农业信息传播的形式和系统目标 |
5.1.1 农业信息传播的涵义 |
5.1.2 农业信息传播的作用 |
5.1.3 农业信息传播的特点 |
5.1.4 农业信息传播形式 |
5.1.5 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的目标 |
5.2 农业信息传播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区别与联系 |
5.2.1 农业技术推广的背景 |
5.2.2 农业技术推广的信息传递机制 |
5.2.4 农业信息传播与农业技术推广的联系 |
5.3 农业信息传播系统的要素分析 |
5.3.1 信息传播系统的五要素模型 |
5.3.2 传播子系统的五要素及其作用机制 |
5.4 推进农业信息传播的实证分析 |
5.4.1 “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涵义 |
5.4.2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案例分析 |
5.4.3 几种成功模式的经验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研究 |
6.1 农业信息施效的涵义 |
6.1.1 农业信息施效的涵义 |
6.1.2 农业信息施效的特性 |
6.1.3 农业信息施效与农业信息效果的区别 |
6.2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的运行过程、构成因素与作用机制 |
6.2.1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的运行过程 |
6.2.2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的要素与作用机制 |
6.3 网络入户的信息施效 |
6.3.1 网络入户的条件分析 |
6.3.2 网络入户信息施效的影响因素 |
6.3.3 网络入户信息施效的作用机制 |
6.3.4 网络入户的分析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模式 |
7.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动力的来源 |
7.1.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动力机制的涵义 |
7.1.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供给主体 |
7.1.3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来源 |
7.1.4 系统目标的统领作用是形成合力的基础 |
7.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运行模式 |
7.2.1 政府推进模式 |
7.2.2 市场推进模式 |
7.2.3 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动力模式 |
7.2.4 不同模式分析与比较 |
7.3 政府主导多主体联合推动模式 |
7.3.1 政府主导的理论基础 |
7.3.2 农业信息服务的市场化发展趋势 |
7.3.3 社会公益帮助是系统建设的重要补充力量 |
7.4 政府的干预边界与战略选择 |
7.4.1 政府干预边界 |
7.4.2 政府主导的战略重点 |
7.5 政府主导、联合推进模式的案例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综合评价 |
8.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8.1.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8.1.2 评价的目的 |
8.1.3 指标筛选 |
8.1.4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8.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评价模型 |
8.2.1 评价模型的选择 |
8.2.2 用AHP确定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建模过程 |
8.2.3 用FCE确定指标等级隶属关系的建模过程 |
8.3 用AHP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 |
8.3.1 一级权重计算 |
8.3.2 二级权重计算 |
8.3.3 三级权重计算 |
8.3.4 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 |
8.3.5 结果输出 |
8.3.6 对排序结果的分析 |
8.4 应用综合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 |
8.4.1 实证资料来源 |
8.4.2 计算说明 |
8.4.3 对规则层子集进行单级模糊评价 |
8.4.4 对子目标层各子集进行二级模糊评价 |
8.4.5 计算总目标的综合评价隶属度向量 |
8.4.6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8.4.7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必须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 |
9.1.2 领导重视是系统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 |
9.1.3 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是国家对农业的造血性支持 |
9.1.4 农业信息资源规划在信息产品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9.1.5 重点加强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建设力量,提高辅助决策支持水平 |
9.1.6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需要制度创新 |
9.1.7 网络信息“使用不经济”是“最后一公里”问题存在的经济学原因 |
9.1.8 扩大信息应用规模是信息成本管理的重点 |
9.1.9 政府应严格遵守干预边界 |
9.2 政策建议 |
9.2.1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分类分批建设 |
9.2.2 理顺行政隶属关系,解决跨部门资源协调问题 |
9.2.3 搞好项目发展规划,保证落实 |
9.2.4 重视农业信息加工,提高农业信息产品质量 |
9.2.5 普及县、乡农业信息服务大厅 |
9.2.6 网络延伸应该作为国家重大研究课题 |
9.2.7 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 |
9.2.8 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信息服务者的积极性 |
9.3 本文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发表文章 |
(9)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本研究的现实背景与实践意义 |
二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 受众中心 |
二 电视传播 |
三 农业电视传播 |
四 体系 |
五 传播体系 |
六 农业电视传播体系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
二 电视学理论 |
三 系统科学理论 |
四 教育传播理论 |
第五节 研究的目标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思路 |
三 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对农业电视传播基本情况的调查 |
第一节 调查概况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假设 |
三 问卷调查方案设计 |
第二节 受众收视基本情况 |
一 受众构成及基本情况 |
二 受众收视基本情况 |
第三节 验证假设 |
一 电视节目接受方式以无线为主 |
二 农业节目不能满足多数农村受众需要 |
三 媒体对农村受众的关注程度不够 |
四 公益性没有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
第三章 农业电视缺失的传播学分析 |
第一节 基于传者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 |
第二节 基于传者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的弊端 |
一 农业电视传播者以经济效益为重 |
二 农业电视传播者决定所制作、播放的节目内容 |
三 农业电视传播者决定农业电视节目的播放 |
四 缺少对受众需求的分析研究 |
第四章 农业电视缺失的电视学分析 |
第一节 节目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回报率低 |
一 农业电视节目制作周期长 |
二 农业电视节目制作成本高 |
三 农业电视节目回报率低 |
四 农业电视节目资源匮乏 |
第二节 节目内容存在问题 |
一 选题问题 |
二 节目针对性差 |
三 主题不鲜明 |
四 内容空洞贫乏 |
第五章 农业电视缺失的社会学分析 |
第一节 城乡长期存在二元结构 |
第二节 农村受众多为弱势群体 |
第三节 城乡之间存在信息鸿沟 |
第四节 农村受众遭受传媒歧视 |
第六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 |
第一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 |
第二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的优点 |
一 使农业电视传播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
二 根据受众调研决定制作节目和播放节目的内容 |
三 根据受众需要实行“广播”与点播相结合的播放策略 |
第七章 受众中心理论 |
第一节 受众中心论的概念 |
第二节 受众中心论的时代背景 |
一 受众中心论是社会主义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 |
二 受众中心论体现人本思想的回归 |
三 受众中心论是媒介产业化和国际竞争的必然趋势 |
四 受众中心论顺应了信息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 |
第三节 受众中心论会误入歧途吗 |
第四节 受众中心论的意义 |
第八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受众体系 |
第一节 电视传播的受众角色与特点 |
一 受众的概念与特点 |
二 电视传播的受众 |
三 农业电视传播的受众 |
第二节 农业电视受众的特点 |
一 在政治和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
二 人口数量众多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
三 职业科技文化和技能水平偏低 |
四 思想观念传统 |
五 在电视传播领域属于弱势群体 |
第三节 农业电视传播受众的构成 |
一 农业生产者 |
二 农业管理人员 |
三 农业经营人员 |
四 农产品消费者 |
五 城市市民 |
第四节 农业电视受众的分化 |
一 社会发展促进农村受众发生分化 |
二 农村受众分化为五个阶层 |
第五节 农村受众收视需求分析 |
第九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通道体系 |
第一节 农业电视传播通道体系 |
第二节 电视台农业电视传播通道体系的发展 |
第三节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传输通道体系 |
一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农业电视传输体系的发展 |
二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传播通道体系的优点 |
第四节 信息时代数字电视与网络电视的发展 |
一 数字电视 |
二 网络电视 |
三 数字化引起电视传播的嬗变 |
四 农业电视数字化发展 |
第五节 农业音像出版发行传输体系 |
第十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内容体系 |
第一节 农业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二节 农业电视栏目的策划 |
一 农村文化类 |
二 农业政策类 |
三 农业科技类 |
四 农业市场类 |
五 农产品消费类 |
第三节 农业电视传播内容的特点 |
一 新闻性 |
二 知识性 |
三 价值性 |
四 真实性 |
五 时效性 |
六 娱悦性 |
第四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节目内容定位 |
一 正确把握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
二 根据受众调研决定农业电视节目内容 |
三 强化节目的服务性 |
四 营造全社会关注“三农”的氛围 |
五 关注农民的命运 |
七 要引导农产品的消费 |
第五节 农业电视节目的形式 |
一 以风趣的语言增强节目的娱乐性 |
二 以乡土情怀增强节目的贴近性 |
三 以纪录片的理念增强节目的可视性 |
第六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节目创作实践研究 |
一 片名有新意 |
二 切入点新立意新颖 |
三 掌握电视节目的结构 |
四 逻辑填密引人入胜 |
五 精美的画面 |
六 顺畅的解说词 |
七 恰当的声音技巧 |
第十一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者体系 |
第一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宏观层面的传媒社会控制体系 |
一 农业电视传播宏观控制体系 |
二 农业电视传播宏观控制体系树立受众中心思想 |
三 农业电视传播宏观控制体系应明确受众权利 |
四 培养具有现代传播素质的农业电视传播者 |
五 提高受众媒介素养 |
六 根据受众需要合理地配置媒介资源 |
七 实现传播者之间传播内容的整合 |
第二节 农业电视传播个体运作体系 |
第三节 研究受众需求 |
第四节 尊重受众 |
第五节 转变对农村受众的心态 |
第六节 重视信息反馈——受众与农业电视媒介的互动 |
一 受众参与程度分析 |
二 受众借助电视台帮助的情况分析 |
第七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者体系的创新 |
一 农业电视传播的组织体系由不均衡向均衡发展 |
二 农业电视传播的社会属性由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 |
三 农业电视传播的资源配置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 |
四 节目生产方式由自给型向市场型转变 |
五 节目形态由模式化向多样化转变 |
六 传播方式由单向型向互动型转变 |
第十二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的案例分析: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 |
第一节 在传者体系方面的体现 |
一 宏观方面:政府和上级台高度重视 |
二 微观方面:农业节目的编排与生产作为频道的重中之重 |
第二节 传播内容体系方面的体现 |
一 适应观众需求变化 |
二 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办好农业节目 |
三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节目的内容与形式的要求 |
(一) 内容把握 |
(二) 表现形式 |
(三) 画面 |
(四) 声音 |
第三节 传播通道体系的体现 |
第四节 受众体系的体现 |
第五节 传播效果的体现 |
第十三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存在问题与建议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三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与成果情况 |
致谢 |
(10)制度变迁与权力流动—康区流动电影放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康区:流动电影引入之边地场域 |
三、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国家理论与制度变迁 |
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视角中的“国家”与“制度” |
一、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 |
二、国家与制度变迁:新制度主义的模型 |
第二节 新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流动电影放映实践 |
一、适用性分析 |
二、本土化的路径 |
第二章 国家与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制度变迁 |
第一节 “乡约”与“官学”:晚清国家意识形态的下渗 |
一、“乡约”:现代中国早期乡村意识形态控制 |
二、官学:康区教育之“国家意识” |
第二节 电化教育运动与康区早期流动电影 |
一、教育电影之肇始 |
二、电影教育运动及巡回放映制度之建立 |
三、康区早期电影放映实践 |
四、早期国家电影与现代性建制 |
第三节 共和国与康区乡村电影放映制度变迁 |
一、乡村电影放映网之建构与城乡放映制度之统一 |
二、商业利益的重新发现与城乡放映结构失衡 |
三、技术变迁与国家治理:双重冲击下的农村电影放映 |
四、作为公共产品的新农村电影 |
第三章 制度变迁下的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员 |
第一节 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员之群体身份与代际更迭 |
一、作为“党的文化战士”的红色放映员 |
二、乡土之精明:个体放映员 |
三、身份杂糅的第三代放映员 |
第二节 国家权力对流动电影放映员之规训 |
一、纪律:一种持续性的改造 |
二、规训之时空技术的失效 |
三、GPRS与监控的升级:全景敞视主义原则 |
四、权力下的职业建构 |
第三节 权力的回声: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员的战术 |
一、老放映员的“维权”:抗争的战术 |
二、新放映员的身份焦虑与协商 |
三、“墙里墙外”:放映员个案分析 |
第四章 流动电影放映与康区受众 |
第一节 流动电影与受众的形成 |
一、作为“技术-政治”的流动电影 |
二、“梦幻体验”:早期城市放映的受众 |
三、“真实体验”:流动放映的受众 |
第二节 “电影下乡”:流动电影放映笔记 |
一、“电来啦!” |
二、“弹棉花”与“抗日” |
三、“失灵”的战争片 |
四、观众都哪儿去了? |
第三节 一个藏族村庄中的传播、权力与社会身份 |
一、权力、赋权与社会身份 |
二、一个村庄中的两个世界:权力、阶层与身份 |
三、嵌入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媒介与ICTs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河北开会交流抓科教片的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化研究[D]. 花晖.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2)
- [2]河南戏曲电影发展脉络研究[D]. 杨雪. 河南大学, 2019(01)
- [3]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D]. 王光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4]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D]. 黄新炎. 苏州大学, 2018(01)
- [5]民族语译制片对国家认同建构的研究 ——基于怒江傈僳语译制与观影实践过程的考察[D]. 黄敬茹.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6]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D]. 袁博. 山东大学, 2020(08)
- [7]青岛电影放映业考察(1897—1949)[D]. 杨玉婷. 山东艺术学院, 2019(02)
- [8]网络环境下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D]. 王艳霞.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 [9]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D]. 马池珠. 华南师范大学, 2006(12)
- [10]制度变迁与权力流动—康区流动电影放映研究[D]. 陈静静. 云南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