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数字移动通信手机在日本问世

一种新型数字移动通信手机在日本问世

一、一种新型的数字移动通信手持机在日本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1](2016)在《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 ——基于技术文化史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手机媒介的诞生,尤其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使用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扩大了人际传播的影响和范围,颠覆了新闻信息的传播路径,取代了闹钟、钱包、手电筒、日历等日常用品,丰富了人们闲暇时间的娱乐选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媒介。与此同时,其平等、兼容和开放的特性对文化多元、社会互动和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相关领域的管理与规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手机媒介既是现代社会多种媒介融合的典范,又是消弭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界限的推手;既使人跨越时空障碍而与他人取得联系,又使人在中介化的交流中日渐疏远;既融多种实用的物质功能于一身,又能提供丰富的文化内容和精神产品;既为人类排忧解难,又产生许多复杂难题……为了厘清手机媒介拥有的多重角色,对手机媒介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十分有必要。研究以对如下四方面的思考为切入点进行:第一,手机何以成为人须臾不离的媒介?换言之,手机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探寻手机媒介传播规律和功能融合是研究的第一个思路。第二,手机媒介的融合性将人“捆绑”在手机上,人的社会关系也依附于手机媒介。手机媒介重构的社交方式和人际关系是研究的第二个思路。第三,仅凭社交上的便利还不足以催生出沉迷于手机的“低头族”,丰富的内容和应用也是令他们乐此不疲使用手机的重要原因所在。以手机游戏、手机音乐和手机视频为代表的手机内容产业的盈利模式以及其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障碍是研究的第三个思路。第四,在新媒介形态产生之初,政策的鼓励和法律的宽松都是为了促进其更快发展,但在媒介逐渐发展成熟时应对其产生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手机媒介的融合性与传统媒体规制的分业性相冲突,加大了管理与规制的难度。如何理顺政府机关、手机媒介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用户个人之间的关系,建立手机媒介的管理与规制框架是研究的第四个思路。在这四个思路的指导下,研究以技术文化史为纲分析手机媒介在各个时期对当时的人、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首先将手机媒介置于媒介进化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以功能升级和系统更新为标准划定手机媒介的发展分期。手机媒介从没有太大实用价值的实验室概念产品发展到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将人从特定的空间解放出来,赋予人在行走中与不在场的人交流的自由。进入2G功能机时代,手机媒介从语音通话工具发展为拥有文字、图片、音频以及简短视频的多媒体终端,其塑造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逐渐消弭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之间的界限。3G智能手机延伸为物联网的中心设备,媒介杂交固然可以释放巨大能量,但是其相伴随的破坏性也绝不容忽视。手机媒介带来的多任务处理将媒介的人性化逆转为人的机械化,媒介对人的物化值得人们警醒和深思。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无论从基因选择还是从习得体验而言,人际交往在个体进步和社会发展中都有其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时期的人际沟通工具总是与这个时期个体移动的频繁程度和活动范围的远近相适应。手机媒介作为人际沟通工具成为现代社会变迁的产物,它将即时或延时、同步或异步等多种社交方式融为一体,其建构的移动性和半虚拟性情境一方面赋予主体与他人的连接自由,另一方面又弱化和消解了人的主体性和唯一性。在人与媒介形成的相互形塑与共同演化的关系中,呈现出媒介的人性化演化和人的机械化发展趋势,这在抬高媒介地位的同时无疑降低了人的地位。手机媒介超越时空限制使人处于永远在线的状态,刷新了亲密与孤独的界限,长期的中介化社交产生了一种新型的“舍近求远”的人际关系,最终致使人们忽视现实世界的人与事。只有将手机媒介还原到工具位置,通过“社交泛在化”以尊重自身的方式塑造技术,用线下活动转化线上虚拟关系,发挥手机媒介的组织与协调功能,将真正的社交还归现实生活,才能恢复人之为人的本性。手机媒介在通讯功能与社交功能之外,还因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产品和文化服务而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现代社会是媒介社会,移动互联网络的升级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被海量的信息包围,手机媒介内容产业成为信息时代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游戏是人类的天性,人类需要优秀的游戏以获得深度的、持久的乐趣。手机游戏契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微操作、微体验与微社交的“微文化”,受到不同年龄阶用户的欢迎。手机媒介的便携性特征和视听播放功能使音乐成为手机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保护和用户价值是手机音乐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在“三网融合”政策的推动下,兼容多种视频资源的手机媒介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关注的焦点。手机视频产业虽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其在内容生产与运营、用户喜好与培养以及盈利模式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借助大数据思维,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合、挖掘以及分析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手机媒介在使用与传播中产生了种种仅靠市场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垃圾短信泛滥和社交网络谣言四起、闯入公共空间和侵犯私人空间、色情内容屡禁不止等等,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规制。现阶段,从纵向上看,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司法解释以及各级政府机关的规范性文件构成手机媒介规制的五大层面;从横向上看,每个层面中涉及的管理与规制内容又可以分为基础设施管理、服务提供者管理、个人信息保护和传播内容管理四大方面。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手机媒介规制的基本框架,尽管如此,作为融合性媒介和新媒介代表,手机媒介的管理与规制无论从政府的他律、行业的自律还是从用户的自我约束和监督而言,依然存在不少难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新媒介规制的先进经验,从立法约束、政策规范、行业协会以及用户媒介素养方面提出我国手机媒介的规制办法,对于推动我国手机媒介恰当使用和内容健康传播大有裨益。手机媒介绝不仅仅是信息时代的技术创新或当下社会的潮流写真,人们对手机媒介的使用、接受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态度和立场具有深远的意义。手机媒介不仅对人作为真正社会人的生存提出挑战,也对既有的文化生态、社会秩序和经济形态造成一定的冲击,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索。

李长乐[2](2005)在《无线局域网多址接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无线局域网(WLAN)已被证明是当前最有效的无线接入网络形式之一,以其高速、安全、方便的特性受到用户及研究者的青睐。但随着多媒体业务的应用,语音、视频业务以指数倍增长,受限的带宽和频段已经成为应用的瓶颈,由此必须采用其它关键技术,如智能天线技术开发下一代无线局域网系统。 本文结合智能天线技术与无线局域网的研究进展,主要针对无线局域网的多址接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和创新性成果如下: 1.在深入研究IEEE 802.11 MAC协议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IEEE 802.11的数据、语音业务综合传输协议,数据业务由分布协调功能(DCF)传送,语音业务由点协调功能(PCF)传送。通过仿真,评估了协议参数对网络通过量和平均MAC协议数据单元(MPDU)时延的影响,确定在一定数据通过量前提下IEEE 802.11能支持的最大语音用户个数。特别地,语音业务对时延抖动敏感,指出了影响其抖动性能的主要因素。数值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参数对性能影响至关重要,IEEE 802.11性能必须在语音站点数量和数据业务通过量之间进行折衷。 2.考虑网络中语音站点数量随时可能变化,提出了一种IEEE 802.11支持语音与数据业务的自适应传输协议,优先传输语音业务,在满足语音业务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力提高数据业务的传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语音业务最大允许时延的前提下,自适应传输协议根据网络中的语音站点数量对主要协议参数进行动态、合理地调整,可以提高数据业务的传输性能,效果优于协议参数固定时的情况,包括PCF的极限性能,从而增加网络容量。特别地,该自适应传输协议不需要改动原始协议本身,完全兼容现有的IEEE 802.11标准协议,易于实现。 3.WLAN中应用智能天线后AP必须知道用户站点的空间特征才能与其进行通信,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准确概率推导的方法详细分析了用户站点空间特征检测算法的性能,包括基于竞争和非竞争的轮询算法,得到最佳协议参数,在此基础上评估了AP检测出包括其广播范围外部用户的全部用户空间特征的时延性能,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考虑到检测AP广播范围外部的用户,比较了四种不同检测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AP对广播范围内的用户通过全向模式采用非竞争的轮询,对广播范围外的用户通过定向模式采用基于竞争的轮询,可以更快速地检测出全部用户站点的空间特征,在各种情况下部显示出比较优越的性能。

罗骞[3](2014)在《基于ARM的手持机PDA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铁路货运信息化的日益普及,铁路信息化产品的广泛应用也促使列检手持机系统应运而生。列检手持机系统为铁路货车运营工作提供综合信息服务,通过该系统列检中心可以将铁路货车的相关信息及时地发送给现场检车员,现场检车员也可以通过手持机对现场信息进行记录并且将信息反馈给列检中心,这样实现了铁路货车信息的同步与共享,提高了作业效率。因此,检车员配备的手持机是保证数据正确采集与快速传递的重要设备,也是列检手持机系统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本课题利用ARM9处理器丰富的硬件资源,给出了一套手持机PDA软硬件平台设计方案。手持机PDA的硬件平台是以三星S3C2442处理器为核心,其内部集成了64M的SDRAM和128M的NAND FLASH,外部扩展了液晶显示与矩阵键盘等人机接口,同时提供了SD卡扩展接口、USB主从接口,并为控制电台预留电台接口。在此硬件平台的基础上,本文深入探讨了WindowsCE6.0嵌入式操作系统BSP移植过程,论文首先研究了用于系统引导启动的BootLoader程序的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为手持机PDA设计了两级启动引导机制;然后,参照相似开发平台为手持机PDA克隆出相应的BSP;最后,根据特定的键盘电路为手持机PDA设计了3x3矩阵键盘底层驱动程序和顶层测试程序。与此同时,本文深入探讨了WindowsCE6.0嵌入式系统内核构建过程,在移植好的BSP基础上为手持机PDA定制操作系统内核,最终将内核文件成功地写入NAND FLASH中并正常启动运行。此外,在开发实现的软硬件平台基础上实现了基于DirectShow的图像采集应用程序,为综合应用手持机PDA平台软硬件资源提供有效的参考实例。经过硬件调试以及软件测试,本课题最终完成了课题之初设计的手持机PDA软硬件平台的构建,实现了相应功能,不仅为设备产品化夯实基础,而且对不同领域相关产品的改进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赵益民[4](1999)在《个人通信中的位置信息与多址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移动蜂房通信,无绳电话,以及移动卫星通信的大发展,人类所向往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可以通过任何媒体同世界上其它任何人进行通信的美好理想——个人通信,逐渐变得现实起来。进入90年代以来,这种个人通信系统引起了全世界通信领域的学者们广泛的关注。个人通信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其中有许多关键技术有待深入研究。本论文主要讨论个人通信系统中的位置信息和多址技术,特别是空分多址技术。 首先,本论文一开始在绪论中,介绍了个人通信的基本概念和现状,引出了位置登记器和精确位置信息的概念,介绍了研究空分多址系统(SDMA)的重要意义,并且扼要而简明地给出了本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然后,在正文中,将位置信息和多址技术分成两篇进行讨论。 第一篇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能够提供精确位置信息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我国将在空间建立的双星定位系统。然后,提出了将这种精确位置信息引入个人通信中的位置登记器的概念,从而可以获得一些益处。 第二章分析了GPS接收机和移动用户手机的兼容性。虽然精确位置信息很好,但是任何人不可能同时随身携带这两种设备。因此,本章介绍了这两机的原理,比较了两者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给出了两机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可兼容性,也就为GPS和我国的双星定位系统提供了大量的未来用户。 第三章详细地分析了位置登记器的智能网分层结构,得出了这种跟踪策略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根据人们发出呼叫的一般行为,提出了先验已知位置信息。通过使用这一信息,可以实现一种智能连接策略。这样,使主叫总能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查询时间,最少的费用和被叫取得联系。通常,总费用最大可减少15%;网络负载减少10%~40%。 第二篇包括第四章到第七章。 第四章分析了各种多址方式,它们包括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以及空分多址(SDMA)。通过对TDMA和CDMA这两种数字移动系统的分析比较,得出了未来的移动峰房通信小,C D M A将优]’T D M A (l{结论。这将对我们这样的模拟制刚刚起步,就W!!充数’产制冲占的囚家火说,卜一步将采用何种体制有重要意义。考虑到个人通信的特点,以及第一篇的结果,即位置信息应使用精确位胃信息,还得到了CDMA更加忧于TDMA的结论。再考虑到个人通信不是少数人的通信,因此它也应该包括人口不太集中,且地域又广阔的农村,这就要求一种频谱效率优于FDMA,且手机价格低又不复杂的系统。所以我们又分析了宁分多址系统。 第人章根袱中分多址系统的桔况,刽t分析了传统空分的构成,然后根据自适应外列信号处叫技术,建立了一种SDMA上下行倍号埂型。又根据阵列综合小的泰物阵的原叫,捉出了对此板型的奔闪阵系戳的优化方法,仆进行了模拟分析。 第六章首先在上一章提出的测定来波方向的要求下,讨论了空间谱估计测向这种新技术,衔到了何意义的结果。提山了获得高分剁空间溶估计回向技术历伎@的戳学基础一协方差使阵的一种双通沮算法。在获得协方绰矩阵的双迎巡货J川V4础】:,义捉出了用双通沮羹收机实脑空间诣估计回向的方柔。几计算机模拟结果1厂w此方案原理是正确的,方法是h门j的。然后根据信号的来波方向,即可进行智能波束交换(即一种新的空分方式)。对于这种交换方式的性能也做了分析和评估,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第七章依据前面的结果,提出了一种造价低且用户多的汪型空分多址系统方案。它不同于传统的定向天线宇分方式,而是一种动态的空分方式。这种新型宁分多址系统适合厂J’人的农村,它的实际实现,将会改变我国农村通信落后的而貌。闲此,其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李琴[5](2006)在《高精度GPS数据采集仪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电力行业的资源调查、电力线网调查、设备抢修、业务决策等场合,地理信息系统都能发挥重要作用。采用将设备直接标注在地图上,直接在系统视图上进行各种管理操作,使得许多原来繁杂抽象的工作变得直观明了。而对于整个电力地理信息系统而言,如何采集到高精度的GPS信号是至关重要的,论文就针对电力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高精度GPS数据采集这一环节设计了GPS数据采集手持机,在设计好的硬件平台上进行WindowsCE.NET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高精度GPS数据采集手持机软件。 论文详细论述了GPS数据采集手持机的嵌入式主板的设计原理和实现过程。对CPU S3C2410及其辅助电路模块、存储系统模块、人机接口模块、通信接口模块、调试接口模块以及GPS、GPRS模块的硬件原理和实现方法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在利用EDA工具Protel 99SE设计好电路板后,本文还对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CE.NET的移植过程做了论述。同时软件部分完成了手持机的基本功能,包括GPS模块的操作控制,数据采集,差分数据传送,定位数据显示,数据保存等功能。 最后我们对系统进行了评估测试,并对整个系统做出了总结和展望。

程毓鹤[6](2005)在《常州电信小灵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现代营销理论,在对常州电信企业进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战略管理等管理理论,对常州电信小灵通业务的发展战略进行思考与研究,以利于促进常州电信在激烈的语音业务竞争中建立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 全文首先总结了近年来中国电信集团、省公司及常州电信的发展状况;其次,在阐述当前国内外语音业务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PEST法从四个方面分析常州小灵通市场的外部环境;并利用五种力量模型分析常州电信小灵通行业竞争状况;然后以SWOT方法结合以上分析,指明常州电信自身的优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最后,根据以上几方面对常州电信小灵通业务综合竞争形势的研究,从技术发展和应用服务、商务方案三个角度分别提出今后的发展战略

李争[7](2006)在《UWB通信技术及其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在短距离(家庭与小型办公室)无线通信领域提出了个人局域网(Personal Area Network,PAN)的概念。PAN的核心思想是用无线电或者红外线代替传统的有限电缆,组建个人化的信息网络。实现PAN的技术主要有:蓝牙(Bluetooth),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Home RF以及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等4种。与其它三种技术相比,UWB的高性能和低功耗使得它脱颖而出,成为未来最富有竞争力的技术之一。超宽带通信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功率谱密度低、定位精度高以及抗多径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它很可能是未来短距离无线移动通信高速传输多媒体信息,高速接入计算机网络的关键技术,现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在无线通信技术方面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UWB的关键技术,涉及脉冲波形设计、多用户检测技术、编译码算法研究以及室内多个UWB设备对移动通信终端合成干扰研究。为了实现与现有窄带无线通信系统共存,FCC对超宽带系统的功率谱作了严格的限定,这就引出UWB系统设计与实现的难题。在UWB无线电中,人们目前广泛采用的是高斯单脉冲,它具有超宽带无线电脉冲的特征,且具有实现便利性。但高斯单脉冲并不满足FFC频谱规定。于是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UWB脉冲波形优化设计,但是现有UWB脉冲波形的设计方法,设计过程复杂,要求复杂的优化算法,并且要求的采样率极高。本文从波形的频谱利用率角度考虑,提出了基于高斯脉冲各阶导函数优化组合的超宽带脉冲设计,通过优化基于高斯脉冲的不同导函数组合的脉冲设计算法来得到最优波形,使功率谱密度接近标准,并且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在多用户通信系统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接收端期望用户的接收机除了接收到自己的期望信号外,还会不可避免的接收到非期望信号,即受到多用户干扰(MUI)的影响。目前对UWB的多址方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通过给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跳时(TH)序列形成了跳时多址(THMA);通过给每一个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直扩序列形成了直扩UWB(DS-UWB)。针对跳时多址方式,本文利用了跳时序列的特殊性质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解相关接收机,减少了计算复杂度而又降低了多址干扰的影响,同时对其进行了改经,性能又进一步得到了提高。针对直扩多址方式,本文提出了一种带预处理的多用户检测器,通过预处理动态的设定门限从而直接判决用户的数据比特信息,计算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得到的数据与最佳多用户检测器得到的数据相同,而且复杂度从原理的指数复杂度变为多项式时间复杂度,并且通过预处理得到的用户信息码的数量是很大的。由于通过预处理得到的数据已经是最优的,这样可以去除这些数据从而去除对原多用户检测问题的影响,相对于原问题这个较小规模的多用户检测问题的多址干扰减小了,之后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诸如解相关或者最小均方误差检测器进行求解,其误码性能无疑有所提高。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纠错能力,我们可以将信道编码技术与UWB结合起来。由于UWB是一个高速率的通信系统,因此编码方案必须速率要低而且编码后的码字要尽量短。本文提出了半定初态卷积编码的概念,并且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其编译码的算法。该编译码算法较好的解决了编码性能与编码后码字长度的矛盾,通过仿真可以看到,在保证编码后码字长度尽量短的条件下,其性能逼近最佳性能,是一种十分实用的编译码算法。针对多个UWB设备对移动终端的合成干扰问题,从三维空间出发并考虑了UWB设备活动性统计角度,以及考虑室内条件下接收机的共道干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得出了一系列相关的结论。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UWB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及算法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

杨铭贤[8](1994)在《一种新型的数字移动通信手持机在日本问世》文中认为

李理[9](2009)在《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生产力角度划分,人类社会形态可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进是从技术革命开始的,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漫长的农业社会快速进入了工业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也是如此,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迅速地向信息社会演进。在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劳动工具、生产方式、交易方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聚居特点乃至组织结构等都发生了显着变化。这种社会形态的演进本身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且意味着深刻、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并最终决定国际秩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社会形态,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本身,应该是一个世界性现象,但是,正如世界各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步伐不一致,各国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步调也是不一致的,存在着快慢之分,存在着竞争。哪个国家的信息获取、处理、传播的能力越强,信息社会建设的步伐也就越快,水平就越高,就越能保证“制信息权”,甚至如美国着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预言的那样,通过掌握信息、控制网络来拥有整个世界。在这场社会形态的演进竞争中,有两个国家的表现非常突出:一是作为信息技术革命发源地的美国,其不仅是最早开展信息社会相关研究的国家,最早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国家,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二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信息社会概念的日本,虽然其在上世纪于实践上演进显着落后于美国,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已经清醒认识到了差距所导致的后果,于新世纪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措施来加快信息社会建设,在短时期内跃居为当前信息社会较发达国家。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信息社会的“先发国家”,而且不仅“先发”,还实现了“先至”,其演进路径本身可能就代表了一种最优演进路径;一个是相对而言的信息社会“后发国家”,虽然还没实现“先至”,但是发展速度惊人,其发展路径对广大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在当前还处于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社会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一个重要形态是不可跨越的,我国不可能跨过工业社会演进过程中的重化工业阶段直接进入信息社会。然而,由于信息社会的生产力要素本身就蕴含在工业社会之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可作用于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带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因而,我国可通过发展信息社会生产力要素来加速推动工业社会发展,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实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由于信息社会是在信息化生产力的要求下,国民经济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技术力量和技术基础,产业结构以信息产业为支柱,生产、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依托,社会结构框架呈现出网络化和扁平化特点的社会,其演进本身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包括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信息作为一种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建设、IT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制度环境的完善,所涉及的层面非常之广,建设中需要支付大量的经济成本乃至社会成本,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实现这场宏大的社会形态演进,是我国学术界、产业界和政界都应深切关注的重大课题。对于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在当前发展阶段,通过比较这两个在信息社会建设上先进及典型的国家信息社会发展的异同及造成差异的诱因,来摸索信息社会建设的一般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充实、发展本国的信息理论体系,以此来指导信息社会建设实践,尽可能地选择一条社会成本最低的社会演进路径,低成本、高效率地推进信息社会建设。因此,笔者选择“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为题来展开系统研究。本文是遵循这样的研究思路展开的:在对信息社会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面展开系统分析,研究其共同遵循的规律,结合内外部制约因素,分析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不同及差距,明确这种差异性是否符合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哪一种做法及模式才更接近信息社会演进的最优路径,从而得出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的启示。具体研究的展开是从整体观出发,采取从环状看因果的观察角度,采取演绎推理和经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研究成果与资料的基础上,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具体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系统和层层递进的分析,力求得出规律、理论方面的认识。全文共分为10章,各章的主要内容是:第1章讨论和分析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确立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第2章在分析美日两国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以及信息应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3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背景、历程及IT外包的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第4章在分别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主要方面——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政府信息化、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以及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5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展开研究;第6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7章分别从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IT人才引进、人才激励机制三方面对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的异同之处,并探讨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8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国信息制度环境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9章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得出了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启示;第10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就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展开理论思考。经过两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本文初步建立了信息社会比较研究的系统分析框架,率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系统和层层推进的分析,得出了若干规律和理论方面的认识,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从信息技术革命、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三个方面,全面比较研究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体系的创新。二是作为本文研究的结果,得出六个方面的结论,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推进我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十条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三是作为本文的理论思考,在信息社会的内涵、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区别方面系统提出了新观点。信息社会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其发展刚刚开始,人们对这种崭新社会形态的认识尚处于摸索之中,很多认识需要伴随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去伪存真。受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所限,本文的研究还只是一个开始,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理论思考也不够深刻,很不成熟。和卷而思,深感本文无论是对崭新的信息文明的丰富内涵,还是对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最优演进路径和高水平信息社会的定义,都还未能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明晰思路,有关论断也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这既是本文的缺憾与不足之处,也是笔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林瑞生[10](2007)在《浅析3G移动视频业务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3G即将启动,作为区别于2G或2.5G的标志性增值业务—3G移动视频业务,通过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为移动用户传送视频内容的新型移动业务,实现了通信由“听得着”向“看得见”的历史性突破,极有可能成为3G的“杀手级”应用。根据英国的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预测,到2008年,全球将会有超过1亿5千万的用户使用移动视频业务,市场规模将达到47亿美元的市场。全球移动通信市场已全面进入3G时代,各种基于3G网络的新业务层出不穷,而以手机电视、移动视频电话、视频短消息等为代表的移动视频业务无疑是其中最具发展前景的业务之一。目前,韩国和日本的移动运营商在开展移动视频业务方面已相当成功,用户ARPU值普遍较高,给运营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随着中国3G时代的即将来临,网络速度的突破以及其在娱乐方面的应用,必将使视频业务成为中国未来3G网络应用的主流。因此了解移动视频业务在其它国家的发展状况,对于中国产业链相关各方未来制定业务发展战略有着相当重要的借鉴作用。面对3G网络部署的临近,中国的移动运营商正将3G业务发展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视频、定位,以及IMS融合业务的组合多样性上。而事实证明,视频及相关业务正在占领全球3G业务发展的制高点。本文首先从移动视频业务的定义及分类开始进行阐述,文中也简略介绍了移动视频的技术标准,阐述了3G移动视频的市场发展现状,运用了PEST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提出了3G移动视频业务市场策略。

二、一种新型的数字移动通信手持机在日本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的数字移动通信手持机在日本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 ——基于技术文化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手机媒介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境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概述
        一、理论基础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概述
    第四节 研究框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手机媒介的传播与功能融合
    第一节 手机媒介发展史
        一、无线电技术与交换电话系统的融合:手机的前身
        二、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时代(1G):固定电话的补偿
        三、第二代数字功能手机时代(2G):小型多媒体
        四、第三代移动互联手机时代(3G/4G):智能的世界
    第二节 从单一到多元:手机语言的演变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
        一、语音通话:有声语言
        二、短信服务:文字语言
        三、表情图片和照片:视觉语言
    第三节 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手机成为媒介融合的典范
        一、媒介的融合逻辑
        二、媒介融合的意义
        三、手机媒介融合在传播领域的表现
    第四节 由通讯终端到数据处理终端: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
        一、手机的搜索功能
        二、手机的娱乐功能
        三、手机的支付功能
        四、手机功能“杂交”释放新能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手机媒介构建的社交形态与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沟通工具的历史演变
        一、社会联系的重要性
        二、社会的变迁:从熟悉的乡镇社会到陌生化的都市空间
        三、时空距离的缩短和“永远在线”的连接
    第二节 手机媒介塑造的交流情境与主体特性
        一、人与媒介的关系演变:从人机分立到人机共同体
        二、情境的移动性与主体的去中心性
        三、情境的半虚拟性与主体的多重性
    第三节 手机媒介刷新亲密与孤独的界限
        一、分享自我
        二、三种社交形态
        三、密切连接性及其缺陷
    第四节 手机社交构建的新型人际关系
        一、“舍近求远”人际关系的内涵
        二、新型人际关系出现的主客观因素
        三、新型人际关系的弊端:忽视现实世界
    第五节 未来手机媒介社交的趋势
        一、陌生社交的两种形式
        二、社交泛在化:以尊重自身的方式塑造技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手机媒介内容产业
    第一节 手机媒介与内容产业的融合历程
        一、“文化产业”和“内容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二、手机内容产业繁荣发展的背景
        三、大力发展手机内容产业的必要性
    第二节 手机游戏产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一、手机游戏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二、手机游戏产业的规模与现状
        三、手机游戏产业链与利益分配模式
        四、手机游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思路
    第三节 内容保护与用户价值:手机音乐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内容保护是手机音乐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用户价值是手机音乐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节 “三网融合”与大数据指导下的手机视频产业
        一、手机视频产业要素概述
        二、从从文化学意义上解读手机视频
        三、手机视频是“三网融合”政策推动的产物
        四、大数据指导下手机视频产业生态的重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手机媒介的管理与规制
    第一节 手机媒介传播的失范表现
        一、失范表现之一:垃圾短信和社交网络谣言
        二、失范表现之二:公共空间的“插足者”和私人空间的“闯入者”
        三、失范表现之三:色情内容屡禁不止
    第二节 我国手机媒介管理与规制的现状
        一、五大层面构建的手机媒介法治框架
        二、四大方面涵盖手机媒介管理范围
    第三节 手机媒介的行业自律现状
        一、手机媒介自律会议
        二、手机媒介自律公约
    第四节 我国手机媒介规制的不足与域外借鉴
        一、管理机构的设置
        二、立法的完善
        三、自律机制的建立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无线局域网多址接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目录
表格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无线局域网标准概述
        1.2.1 IEEE 802.11系列
        1.2.2 HomeRF
        1.2.3 HiperLAN
        1.2.4 Bluetooth
    §1.3 无线局域网研究现状
    §1.4 智能天线技术
        1.4.1 智能天线技术概述
        1.4.2 智能天线研究现状
        1.4.3 智能天线的MAC协议
        1.4.4 智能天线的未来趋势
    §1.5 智能天线技术和无线局域网的融合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IEEE 802.11 WLAN多业务自适应传输协议
    §2.1 引言
    §2.2 分组语音通信的研究现状
    §2.3 IEEE 802.11 MAC协议
        2.3.1 分布协调功能(DCF)
        2.3.2 点协调功能(PCF)
    §2.4 IEEE 802.11 WLAN多业务传输协议
        2.4.1 对语音传输的讨论
        2.4.2 仿真模型
        2.4.3 仿真结果
    §2.5 IEEE 802.11 WLAN多业务自适应传输协议
    §2.6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无线局域网用户空间特征检测算法
    §3.1 引言
    §3.2 网络与智能天线模型
    §3.3 无线局域网中站点空间特征检测算法性能分析
        3.3.1 基于竞争的轮询方法
        3.3.2 基于非竞争的轮询方法
        3.3.3 不同检测算法的检测时延
    §3.4 数值结果
        3.4.1 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的比较
        3.4.2 协议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3.4.3 空间特征检测时延性能
    §3.5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无线局域网有效支持智能天线应用的一种新型多址接入协议
    §4.1 引言
    §4.2 网络与智能天线模型
    §4.3 支持智能天线的一种新型多址接入协议
    §4.4 协议性能仿真
        4.4.1 仿真模型
        4.4.2 仿真结果
    §4.5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全文内容总结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缩略词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和工作

(3)基于ARM的手持机PDA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3 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2 手持机PDA硬件总体方案设计
    2.1 硬件电路总体框架
    2.2 硬件核心模块简介
        2.2.1 微处理器简介
        2.2.2 USB摄像头简介
    2.3 硬件平台构建
        2.3.1 LCD显示
        2.3.2 电台接口
        2.3.3 SD卡接口电路
        2.3.4 USB接口电路
        2.3.5 电源电路
        2.3.6 调试板电路
    2.4 PCB设计
        2.4.1 PCB叠层设计
        2.4.2 PCB布局
        2.4.3 PCB布线
    2.5 本章小结
3 手持机PDA嵌入式系统平台设计
    3.1 嵌入式系统的相关概述
        3.1.1 BSP的概述
        3.1.2 WindowsCE操作系统的概述
    3.2 手持机PDA的BSP设计
        3.2.1 BootLoader的设计
        3.2.2 克隆BSP
        3.2.3 矩阵键盘驱动设计
    3.3 WindowsCE内核定制
    3.4 本章小结
4 手持机PDA应用软件实例
    4.1 DirectShow简介
    4.2 图像采集程序的实现
        4.2.1 构建过滤器图表
        4.2.2 录像功能的实现
        4.2.3 拍照功能的实现
    4.3 本章小结
5 手持机PDA总体测试
    5.1 硬件电路调试
    5.2 软件平台测试
    5.3 图像采集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个人通信中的位置信息与多址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英文摘要
绪论
    0.1 个人通信概述
        0.1.1 个人通信的概念
        0.1.2 个人通信的现状
    0.2 位置登记器与位置信息
    0.3 空分多址系统
    0.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一篇 位置信息与智能网
    第一章 精确位置信息获取
        1.1 引 言
        1.2 GPS简介
        1.3 我国双星定位系统
        1.4 位置登记器概念
        1.5 精确位置信息获取及其益处
        1.6 小 结
    第二章 GPS接收机与移动用户手机的兼容性分析
        2.1 引 言
        2.2 GPS接收机原理
        2.3 移动用户手机原理
        2.4 两机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5 两机的兼容性
        2.6 小 结
    第三章 智能网与智能连接
        3.1 引 言
        3.2 智能网与位置登记器
        3.3 先验已知位置信息
        3.4 智能连接算法
        3.5 性能分析
        3.6 小结
第二篇 多址技术
    第四章 多址系统
        4.1 引 言
        4.2 FDMA系统
        4.3 TDMA系统
        4.4 CDMA系统
        4.5 SDMA系统
        4.6 FDMA、TDMA、CDMA、SDMA容量比较
        4.7 小结
    第五章 空分多址
        5.1 引 言
        5.2 空分方式
        5.3 上行模型及优化
        5.4 下行模型及优化
        5.5 小结
    第六章 智能波束交换
        6.1 引 言
        6.2 协方差矩阵的权扰动算法
        6.3 协方差矩阵的双通道算法及性能模拟
        6.4 双通道接收机实施空间谱估计测向
        6.5 智能波束交换
        6.6 性能评估
        6.7 小 结
        附录
    第七章 新型空分多址系统
        7.1 引 言
        7.2 农村通信
        7.3 新型空分多址系统
        7.4 系统构成
        7.5 小 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博期间已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5)高精度GPS数据采集仪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GPS应用概况
        1.1.1 GPS定位原理
        1.1.2 GPS应用状况
        1.1.3 GPS发展前景
    1.2 电力GPS及GIS应用状况
    1.3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意义
        1.3.2 课题的提出
        1.3.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INTERNET的RTD系统设计
    2.1 差分GPS
        2.1.1 GPS误差源分析
        2.1.2 差分GPS类型
        2.1.3 伪距差分
    2.2 GPS数据格式
        2.2.1 NMEA-0183数据格式
        2.2.2 RTcm SC-104数据格式
    2.3 系统构成和数据通信链路
        2.3.1 利用GPRS网络进行差分定位
        2.3.2 基于TCP/IP的internet通信
        2.3.3 系统数据通信链路
第三章 手持机的硬件结构设计与开发
    3.1 硬件总体结构
    3.2 CPU及其辅助电路的设计
        3.2.1 为什么要选择s3C2410处理器
        3.2.2 S3C2410嵌入式处理器介绍
        3.2.3 CPU辅助电路的设计
    3.3 系统存储模块的设计
        3.3.1 Flash模块设计
        3.3.2 SDRAM模块设计
        3.3.3 SD卡部分设计
    3.4 人机接口的设计
    3.5 以太网及串行通信接口设计
        3.5.1 以太网接口的设计
        3.5.2 串行口RS-232的设计
        3.5.3 USB接口的设计
    3.6 JTAG接口的设计
    3.7 GPS模块接口的设计
    3.8 GPRS模块接口的设计
    3.9 电源模块的设计
    3.10 利用PROTEL软件进行电路板设计
    3.11 系统硬件调试
第四章 手持机操作系统的移植
    4.1 Windows CE.NET操作系统
        4.1.1 Windows CE.NET综述
        4.1.2 为什么采用Windows CE.NET
    4.2 基于Windows CE.NET的产品开发流程
    4.3 Windows CE.NET操作系统的移植
        4.3.1 系统移植工具Platform Builder介绍
        4.3.2 系统移植过程
第五章 手持机的软件设计
    5.1 中心主控机软件设计
    5.2 手持机软件设计
        5.2.1 概况
        5.2.2 技术架构
        5.2.3 手持机软件画面
        5.2.4 功能模块介绍
第六章 系统性能评估测试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6)常州电信小灵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无线市话相关知识
        1.2.1 无线市话业务描述
        1.2.2 无线市话的技术体制
        1.2.3 无线市话提供的业务
        1.2.4 无线市话业务的特点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常州电信发展状况分析
    2.1 中国电信改革历程及现状
        2.1.1 我国电信业市场格局变化
        2.1.2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发展现状
    2.2 加入WTO对我国电信业的影响
        2.2.1 WTO《基础电信协议》
        2.2.2 中国加入WTO的承诺
        2.2.3 对我国电信业的影响
    2.3 常州电信发展状况
        2.3.1 机遇与挑战
        2.3.2 历年来各项业务的贡献度分析
        2.3.3 常州电信小灵通业务现状
        2.3.3.1 常州电信小灵通的发展背景
        2.3.3.2 常州电信小灵通技术特点
        2.3.3.3 常州电信小灵通系统关键技术
        2.3.3.4 常州电信小灵通系统适应范围及主要业务
        2.3.3.5 常州电信小灵通系统“网优工程”简介
3 常州电信小灵通业务竞争形势分析
    3.1 国外小灵通业务发展状况
        3.1.1 日本小灵通业务的生命周期分析
        3.1.2 日本运营商小灵通业务经营策略
        3.1.3 3G时代国外小灵通市场的发展状况
    3.2 我国小灵通业务发展状况
    3.3 常州电信小灵通产业的形成与成长
        3.3.1 常州电信小灵通的发展概况
        3.3.2 常州电信小灵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3.4 常州小灵通市场外部环境分析(PEST)
        3.4.1 政治法律环境
        3.4.2 经济环境
        3.4.3 社会文化环境
        3.4.4 科技环境
    3.5 常州电信小灵通业务行业竞争分析(五种力量模型)
        3.5.1 现有竞争者
        3.5.1.1 常州电信市场主要竞争概况
        3.5.1.2 产品分析
        3.5.1.3 各主要运营商实力对比
        3.5.1.4 各主要运营商近期营销策略
        3.5.2 潜在进入者
        3.5.3 替代品威胁
        3.5.4 供应商议价能力
        3.5.5 顾客议价能力
    3.6 常州电信SWOT矩阵的构建
        3.6.1 优势分析
        3.6.2 劣势分析
        3.6.3 机会分析
        3.6.4 威胁分析
4 常州电信小灵通业务发展战略
    4.1 总体战略目标
    4.2 技术发展策略
    4.3 业务发展策略
        4.3.1 积极进行业务创新,确立产品差异化优势
        4.3.2 全面加快“机卡分离”步伐
        4.3.3 重视产业价值链建设
    4.4 市场发展策略
        4.4.1 以客户为中心,再造营销服务体系
        4.4.2 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
    4.5 未来常州电信小灵通的发展方向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UWB通信技术及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UWB简介
    1.2 UWB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一种高频谱利用率的超宽带脉冲波形设计
    2.1 引言
    2.2 国内外研究情况
    2.3 传统的脉冲设计算法
        2.3.1 高斯单周期脉冲
        2.3.2 基于扁长球体波函数(PS pulse)的脉冲设计
        2.3.3 基于改进的厄尔密特多项式脉冲算法(HP pulse)
    2.4 基于高斯脉冲各阶导函数优化组合的超宽带脉冲设计
        2.4.1 高斯脉冲及其导函数对 UWB信号功率谱分布的影响
        2.4.1.1 高斯脉冲微分对功率谱密度的影响
        2.4.1.2 脉冲形成因子α对功率谱密度的影响
        2.4.2 优化组合
        2.4.3 仿真
        2.4.4 结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UWB中一种低复杂度的多用户检测器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
    3.3 跳时超宽带与CDMA之间的关系
    3.4 低复杂度多用户检测
        3.4.1 改进的低复杂度解相关检测器
    3.5 仿真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DS-CDMA UWB中一种带预处理的多用户检测器
    4.1 引言
    4.2 国内外发展背景
    4.3 该领域的传统方法
        4.3.1 多用户检测在跳时超宽带中的应用
        4.3.2 多用户检测在直扩超宽带中的应用
        4.3.2.1 采用直扩多址技术的好处
        4.3.2.2 多用户检测在直扩多址超宽带(DS-UWB)中的应用
    4.4 DS-CDMA UWB中一种带预处理的多用户检测器
        4.4.1 系统模型
        4.4.2 二元二次规划中的强迫规则
        4.4.3 强迫规则在预处理器中的应用
    4.5 仿真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UWB中编码及译码算法研究
    5.1 引言
    5.2 国内外发展情况
    5.3 该领域的一般方法
        5.3.1 超级正交码
        5.3.2 跳时超宽带系统模型
        5.3.3 编码的跳时超宽带系统
        5.3.3.1 编码系统的性能分析
        5.3.3.2 数值仿真
    5.4 半定正态卷积编码及译码算法
        5.4.1 数学模型
        5.4.2 半定初态卷积编码的提出
        5.4.3 半定初态卷积编码过程
        5.4.4 半定初态卷积编码的译码算法
    5.5 半定初态卷积编码的译码算法性能
        5.5.1 T_(data)与添加零的个数 L的关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室内多个 UWB设备对移动通信终端合成干扰研究
    6.1 引言
        6.1.1 超宽带无线电简介
        6.1.2 超宽带无线电的特点
        6.1.3 课题研究内容
    6.2 国内外发展情况
        6.2.1 单个 UWB设备与窄带系统共存
        6.2.2 多个 UWB设备与窄带系统共存
    6.3 传统主流方法
        6.3.1 传统方法1
        6.3.1.1 模型的建立
        6.3.1.2 平面分布积分法模型
        6.3.1.3 受干扰接收器的性能衰减模型
        6.3.2 传统方法2
        6.3.2.1 模型的建立
    6.4 现代改进算法
        6.4.1 模型的建立
    6.5 算法仿真与结论
        6.5.1 算法仿真
        6.5.2 结论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信息社会相关概念
        1.2.1 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应用
        1.2.2 信息产业发展
        1.2.3 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利用
        1.2.4 信息网络建设
        1.2.5 IT人才队伍建设
        1.2.6 信息制度环境完善
    1.3 文献综述
        1.3.1 美国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1.3.2 日本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1.3.3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比较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创新和不足
        1.5.1 创新
        1.5.2 问题和不足
2 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比较
    2.1 美国信息技术发展
        2.1.1 信息基础技术
        2.1.2 信息系统技术
        2.1.3 信息应用技术
    2.2 日本信息技术发展
        2.2.1 信息基础技术
        2.2.2 信息系统技术
        2.2.3 信息应用技术
    2.3 美日两国比较
3 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比较
    3.1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
        3.1.1 推动要素
        3.1.2 发展
        3.1.3 IT外包
    3.2 日本信息产业发展
        3.2.1 发展背景
        3.2.2 发展情况
        3.2.3 IT外包
    3.3 美日两国比较
4 美日两国信息化发展比较
    4.1 美国信息化发展
        4.1.1 企业信息化
        4.1.2 电子商务
        4.1.3 政府信息化
        4.1.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4.1.5 教育信息化
        4.1.6 农业信息化
    4.2 日本信息化发展
        4.2.1 企业信息化
        4.2.2 电子商务
        4.2.3 政府信息化
        4.2.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4.2.5 教育信息化
        4.2.6 农业信息化
    4.3 美日两国比较
5 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比较
    5.1 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5.1.1 信息资源管理
        5.1.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5.2 日本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5.2.1 信息资源管理
        5.2.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5.3 美日两国比较
6 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比较
    6.1 美国信息网络建设
        6.1.1 第一、第二代网络发展
        6.1.2 下一代网络建设
    6.2 日本信息网络建设
        6.2.1 第一代、第二代网络发展
        6.2.2 下一代网络建设
    6.3 美日两国比较
7 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比较
    7.1 美国IT人才队伍建设
        7.1.1 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
        7.1.2 IT人才引进
        7.1.3 人才激励机制
    7.2 日本IT人才队伍建设
        7.2.1 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7.2.2 IT人才引进
        7.2.3 人才激励机制
    7.3 美日两国比较
8 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比较
    8.1 美国信息制度建设
        8.1.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8.1.2 推动信息安全保障发展
        8.1.3 支持信息业行会组织
        8.1.4 推进信息国际化
    8.2 日本信息制度建设
        8.2.1 IT国家基本战略
        8.2.2 e-Japan系列战略、计划
        8.2.3 信息安全总体战略
        8.2.4 u-Japan战略
        8.2.5 IT新改革战略
    8.3 美日两国比较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1.1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9.1.2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9.1.3 信息社会制度建设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9.1.4 IT人才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9.1.5 政府在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9.1.6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研究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9.2 推进中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9.2.1 提高对信息社会的认识,增强发展信息社会的紧迫性
        9.2.2 加强研究开发,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进步
        9.2.3 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9.2.4 推进信息化全面发展,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
        9.2.5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消除数字鸿沟
        9.2.6 加强信息社会法制建设
        9.2.7 加强IT人才队伍建设
        9.2.8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9.2.9 建立健全信息资源的市场运作机制
        9.2.10 建立与信息社会全面发展相适应的领导体制
10 理论思考
    10.1 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10.1.1 信息社会的内涵
        10.1.2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10.2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0.2.1 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10.2.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
        10.2.3 信息技术是推进信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0.2.4 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10.2.5 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
        10.2.6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含义
    10.3 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
        10.3.1 信息生产力成为最革命、最活跃的社会发展因素
        10.3.2 信息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经济社会资源
        10.3.3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10.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10.4.1 信息技术革命对市场的作用
        10.4.2 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
        10.4.3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10.4.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
后记

(10)浅析3G移动视频业务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移动视频业务分类
    1.1 移动视频业务概述
    1.2 移动视频业务分类
        1.2.1 移动视频消息
        1.2.2 移动视频内容配送
        1.2.3 移动视频游戏
        1.2.4 移动视频电话/会议
        1.2.5 移动电子商务
        1.2.6 移动视频监控
        1.2.7 移动视频信箱
    1.3 典型的移动视频业务特点
        1.3.1 移动流媒体业务
        1.3.2 移动视频会议/移动可视电话业务
    1.4 近期值得关注的3G增值新业务
第二章 移动视频的关键技术及其标准
    2.1 关键技术及传输标准
        2.1.1 视频编码标准
        2.1.2 音频编码标准
        2.1.3 流媒体网络传输技术
第三章 3 G移动视频的市场发展现状
    3.1 全球移动视频市场发展概况
        3.1.1 日本移动视频业务市场发展现状
        3.1.2 韩国移动视频业务市场发展现状
        3.1.3 其他国家移动视频业务市场发展现状
    3.2 国内移动视频业务市场发展现状
        3.2.1 中国移动视频业务现状
        3.2.2 中国联通视频业务现状
        3.2.3 国内移动视频市场综述
第四章 3 G移动视频业务的产业链价值分析
    4.1 整体价值链分析
    4.2 价值链参与各方分析
        4.2.1 运营商
        4.2.2 芯片技术提供商
        4.2.3 终端提供商
        4.2.4 内容提供商
        4.2.5 最终用户
第五章 视频业务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5.1 政治法律因素
    5.2 经济因素
    5.3 社会文化因素
    5.4 技术因素
第六章 3 G移动视频业务模式 SWOT分析
    6.1 3G移动视频业务的优势(strengths)
    6.2 3G移动视频业务的劣势(weaken):
    6.3 3G移动视频业务的机会(opportunities)
    6.4 3G移动视频业务的威协(threats)
第七章 中国移动视频业务市场策略
    7.1 在战略层面上,构建共赢的产业价值链
    7.2 选择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7.3 在服务提供方式上进行创新
    7.4 以合理的价格为客户提供3G服务
    7.5 控制内容质量,注重品牌培养
    7.6 低廉的终端和资费及灵活的计费方式
第八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一种新型的数字移动通信手持机在日本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 ——基于技术文化史的研究[D]. 王婷. 山东大学, 2016(10)
  • [2]无线局域网多址接入技术研究[D]. 李长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5(04)
  • [3]基于ARM的手持机PDA的研究与设计[D]. 罗骞.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7)
  • [4]个人通信中的位置信息与多址技术研究[D]. 赵益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999(01)
  • [5]高精度GPS数据采集仪的设计[D]. 李琴. 浙江大学, 2006(09)
  • [6]常州电信小灵通发展战略研究[D]. 程毓鹤. 南京理工大学, 2005(01)
  • [7]UWB通信技术及其算法研究[D]. 李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04)
  • [8]一种新型的数字移动通信手持机在日本问世[J]. 杨铭贤.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1994(01)
  • [9]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 李理.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10]浅析3G移动视频业务的发展[D]. 林瑞生. 北京邮电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一种新型数字移动通信手机在日本问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