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谈比喻句中喻体与本体的一致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勇[1](2020)在《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无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抑或是在当今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其对内和对外政策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对世界局势和相关国家的利益产生一定影响,因而都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各国了解中国政策方针和治国理念的一个重要渠道,是翻译成外语的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的准确度、对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对政治的敏感性等因素会影响外国人士对中国领导人着作的理解,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对华态度。中国领导人着作对外翻译已有近百年历史,对这些翻译实践进行梳理和总结,评价其得失、效果,有助于改进当今和今后政治文献外译的质量,取得理想的效果。鉴于此,本文以《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部领导人着作及其英译本为研究语料,探索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轨迹,发现这种翻译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为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鉴于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能深刻揭示语言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且与翻译规范(研究)在学术理念、研究视野、研究路径等方面高度契合,本研究借用其学术理念和分析框架,提出了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以便有效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深入分析领导人着作英译受社会因素制约的具体机制。本文通过改造图里(Toury)等学者关于翻译规范的分类从而将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分为操作规范和社会规范,并借鉴费尔克劳(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通过对标题、比喻、词语和注释四个方面的英译方法进行充分描写,发现其规律性,以此为基础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第二,从机构、外交、伦理和意识形态四个方面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分析社会因素对政治文献翻译产生影响的具体方式;第三,分析上述翻译规范所形成的总体秩序,主要包括:规范的层次结构,即每部译作及其所处时代中并存的主流规范、过时规范和先锋规范;规范的约束力,即当规范发生冲突时哪些规范约束力强哪些弱,以及从总体上来讲原语规范和目的语规范哪个约束力更强;“正确”观念,即当时的“正确”翻译的标准;此外,还分析层次结构、约束力和“正确”观念在三部着作英译中的变迁过程。通过微观的文本分析、宏观的社会背景分析以及中观的影响机制分析,本研究发现:第一,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所有规范中,国家利益伦理的约束力强于其它任何翻译规范。第二,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约束力难以做到百分之百,总有少数例外情况。第三,随着时代发展,原语规范在领导人着作英译中有逐渐减弱之势,但均强于目的语规范。第四,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层次结构是动态的,“正确”观念也随之变化,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本研究有三个创新点:第一,理论创新:提出了翻译规范秩序这一概念和翻译规范研究的话语分析框架;第二,观点创新:国家利益伦理具有最强约束力;第三,视角创新:挖掘出了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点,提出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视角。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检验并充实翻译规范理论,将其研究范围从文学翻译扩大到政治翻译;应用价值在于,为今后的领导人着作翻译提供有益借鉴,为中共中央编译局等中央文献翻译单位提供参考。
尉方语[2](2020)在《现代汉语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研究》文中提出隐喻认知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体现在语言系统中,从词语、句子到篇章,从新成分的制造到新意义的产生,语言的各个层面都有这种认知方式在发挥作用,比喻复合词就是词汇层面的典型表现。比喻复合词指的是在造词过程中有比喻参与的复合词,其中,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数量最多,也最有代表性,因此本文以偏正式比喻复合词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及构成要素、本体喻体的语义类别及分布特征、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语义语法关系、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比喻跨度和范畴化、网络平台的新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等问题展开研究。本文共分七章内容:第一章,绪论。绪论部分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梳理并评述了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包括“逆序”说的有关争议和不同观点,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及构成要素。本章讨论了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标准,尤其对容易引起误判的5种情况进行了重点辨析,对以此为依据从《现汉》搜集而来的偏正式比喻复合词予以整体概述。分别考察比喻的构成要素和比喻复合词的构成要素,前者的构成要素为本体、喻体和相似点,后者的构成要素为直指词素和喻指词素,对本体喻体的辨析进行了概念层面和词素层面的考察。文章分别对本体与直指词素的对应关系,喻体与喻指词素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说明,阐明了前喻式和后喻式两种不同类别的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所体现的不同的对应关系。第三章,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本体喻体的语义类别及分布特征。将偏正式比喻复合词中的本体喻体的语义进行了概括分类,本体分为部件类、人造类、自然类、动物类、植物类等10个类别,喻体分为部件类、人造类、自然类、动物类、植物类等8个类别,两者在语义类别方面有同有异,大同小异。通过比较各语义类别中本体喻体的数量、造词能力以及不同语义类别本体喻体的搭配情况,探讨造词过程中本体喻体语义类别选择的某些规律。同时将不同语义类别的本体喻体分别与相应相似点相比照,考察造词主体在造词过程中对不同语义类别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选择的倾向性。第四章,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语义关系与语法关系。这一问题可以分为词素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和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两个角度。具体来说,文章首先探讨词素之间的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其中,语义关系中的比喻关系是比喻复合词独有的语义关系,是文章重点探讨的内容之一;其次是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重点讨论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这一问题具体表现为造词活动中造词者对词素的选择问题,此外,词素入词后发生的意义偏移也是词素与词之间语义关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比喻跨度。比喻跨度问题研究的灵感来源于学界关于词义透明度问题的研究成果,比喻跨度是词义透明度问题在比喻复合词范畴中的具体表现,本文界定为本体喻体之间的联想距离。比喻跨度的大小受六个因素制约,除频率因素外都参与到比喻跨度的分级中。考虑到比喻跨度层级划分的统一性,将偏正式比喻复合词分为前喻式定中复合词、后喻式定中复合词、性状类状中复合词和动作类状中复合词四类分别进行比喻跨度的分级,最后,语料内的每个复合词按照比喻跨度的大小被分别归入相应层级。第六章,比喻复合词的范畴化分析。对比喻复合词作范畴化分析,分别将前喻式、后喻式偏正复合词作为语言成分进行范畴化。前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以限定成分的范畴归属为依据,分别归入“以外形为区别特征物”“以性质为区别特征物”等范畴,后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以中心成分的隐喻性范畴归属为依据,分别归入“特形物”“特性物”“特定功能物”等范畴,其各自又有相应的上位和下位成员。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范畴化过程与经典范畴、原型范畴等范畴理论中所阐述的范畴化过程具有不同程度的对应性。第七章,网络平台上的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研究—以淘宝网等为例。这一章通过对网络购物平台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研究来探讨新时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新特点。通过淘宝网等网络购物平台搜集了新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约686个,对其进行了多个角度的分类,探求其在新时期展现的新特点。该章还重点探讨了新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与传统比喻复合词最大的区别—双重相似点问题,包括双重相似点的内涵、对喻体选择的影响、产生的理据等方面的问题。
付兵兵[3](2020)在《平顶山谚语研究》文中指出平顶山人民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缔造出了蕴意深刻的谚语,平顶山谚语是平顶山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它用形象生动的词语、短小凝练的形式展示了平顶山方言的魅力。平顶山谚语根植于平顶山社会文化中,平顶山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水平、民俗民风都在谚语中有所体现,因此研究平顶山谚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平顶山文化、了解平顶山人民。本文以平顶山谚语为研究对象,从语言、词汇、修辞及文化等角度对平顶山谚语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本文所选用的谚语一部分来自平顶山各县市的县志、市志,另一部分来自于田野调查,资料相对完整。本文的整体框架主要是由前言、正文及结语三大部分构成。前言是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探讨了写作缘由、研究价值、前人的研究成果、语料的详细来源等问题。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简述了平顶山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以及对平顶山方言作简单介绍。对平顶山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人文历史进行了简单地介绍;在平顶山方言中,主要对平顶山语音声韵调进行了简单地分析与归纳。第二章讨论了平顶山谚语的语音特点,对平顶山谚语押韵及平仄进行分析。在押韵方面,主要是通过分析双句式谚语腰韵的押韵,总结归纳其整体的特点;在节奏方面,主要是对单句式谚语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其节奏特点;在平仄方面,平顶山谚语对平仄要求不高,其中平仄相间或相连现象较多。第三章分析了平顶山谚语的词汇特点,对常用词汇和方言词汇进行梳理。平顶山谚语在选词上多采用口语词,使得平顶山谚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土乡土气的乡土味;用词方面平顶山谚语多采用生活化词语,巧用方言词语,极具生活化和地方化。方言词语多为名词和动词,其它词类数量较少,但都极具地方特色。第四章研究了平顶山谚语的句式特点,对其单复句关系进行归纳。平顶山谚语从句式结构上可分为单句、复句和紧缩句,对所收集的谚语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平顶山谚语多为单复句式,单句式谚语以主谓句为主,非主谓句数量较少;复句式谚语间的句式关系多通过语意和逻辑确立的,有不确定性和非唯一性。第五章总结了平顶山谚语的意义类型,对其类别及语义关系进行分类。从内容入手,将平顶山谚语分为社会谚、生活谚、农业谚和气象谚这四类;从语义入手,将谚语语义分为深层义和浅层义两种,对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平顶山人民在表达上的特点,叙事讲理多委婉含蓄。第六章概括了平顶山谚语的辞格类型,对其谚语辞格进行了简要说明。主要从常用辞格和辞格综合运用两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平顶山谚语常用的辞格可分为浅层辞格和深层辞格,其中比喻、拟人、对偶、映衬、夸张为常见辞格;在辞格综合运用中,辞格套用、连用、兼用的综合运用,为平顶山谚语增添了光彩。第七章阐述了平顶山谚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重视农业、教育、人际交往及养生等。平顶山谚语承载着独特的乡村文化,其社会文化主要体现在平顶山谚语的词汇上,其社会文化既有其共性,也有其地方特色。谚语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这种推陈出新的变化,使谚语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指导人们。结语部分则对本论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简要地说明未来研究方向。
宋绪文[4](2020)在《“真真假假”话比喻》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材所选课文越来越具有鲜明的代表性,而文中许多语句往往借助比喻的形式来对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以此引发读者联想,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当学生需要接受、掌握、运用比喻手法来学语文而又感到吃力时,教师可教他们用辨析"真"和"假"的方法逐层体会、感悟,从而达到与文字共鸣的效果,进而放飞想象的翅膀,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丹增[5](2019)在《浅谈汉藏翻译中比喻的喻体处理》文中研究表明比喻是汉藏两种语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修辞格之一。为了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无论是在藏语中,还是在汉语中,很多时候人们都自觉地把所属的文化作为出发点,借助一个所熟知、具体的形象,去说明或描述某个事物。因此比喻的喻体部分,往往带有较强的民族特色,这时常给翻译带来困难。本文从文化的差异性和读者的可接受性的角度,结合汉藏翻译中的一些典型例子,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想法。
田煜[6](2019)在《现代汉语比较句研究及其二语教学》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以现代汉语比较句为研究对象,以本体研究为主,附带考察比较句的对外汉语教学情况。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总结比较句研究现状,分析归纳比较句现有研究成果和不足,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语料来源及符号使用。第二章:明确比较句定义及其构成成分,并对构成成分进行探讨。比较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比较句只要句子表比较义即可;本文则从狭义角度来对比较句进行界定,认为比较句是指能够表明比较意义、由比较标记及其他比较参项构成的句子。比较句主要包括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标记、比较点、比较结果五个构成成分,其中比较基准、比较标记和比较结果是比较句的基本构成成分。结合语料对构成成分的特征进行分析,明确各构成成分的特点。第三章:考察比较句的类型和句式的使用情况。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比较分为“质”的比较和“度”的比较两种类型。由于“度”的比较较为常见,因此本章从意义角度和形式意义相结合的角度来重新对其分类。意义角度的分类除了传统的平比、差比、极比等类型以外,还增加了递比类型;同时根据比较是否实际进行将比较句分为据实比较和虚拟比较两种类型。形式和意义相结合角度的分类主要表现为对句式典型程度的分类。根据句式的典型程度的高低,我们将比较句分为核心句式和边缘句式两种类型。另外,对各句式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明确各句式的使用频率及分布特点并对各句式的用法进行总结。第四章:讨论比较句的肯定和否定形式。通过考察我们发现比较句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否定句式的数量和句式的自身特点是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根据否定后句子意义是否需要其他成分补足将否定句式分为有标否定和无标否定两类。同时总结各构成成分在否定时的先后顺序,认为否定时大体遵循“比较结果>比较点>比较基准>比较主体”(“>”为“优先于”的意思)这一顺序。第五章:对“像……一样”句式进行个案考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文比较句的定义,提出了判定“像……一样”句式表比较的五个标准:相似度标准、比较基准是否特指、比较基准是否具有典型特征、“一样”后是否出现比较点和“一样”意义的虚实。对“像……一样”句式的两种具体形式“X像Y一样”和“像Y一样X”的特点进行探讨并进行对比考察,发现两种句式在形式、意义和功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第六章:对“不比”句进行个案考察。“不比”在句中出现时,或以动词形式出现,或以短语形式出现。以动词形式出现时,“不比”主要表低于义和不同义;以短语形式出现时,“不比”本身并无意义,“不比”句可以表等同义、高于义或者极比义。“不比”句表不同义时,比较对象通常是两种具体行为且位置较为固定,比较点直接出现在句中的情况较为少见,通常需要根据语境中的客观描述性成分推知。第七章:对“一 X比一 X”句式进行个案考察。“一 X比一 X”结构在使用时既可以表周遍义,也可以表递比义,两种用法除了在时间范畴上有所不同以外,还可以通过比较是否客观存在以及形义角度来进行区分。“一 X比一 X”句式表递比义时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比较对象通常只有一个且比较结果难以明确。虽然“一X比一X”句式表比较时常常可以与“越来越X”句式互相替换,但在形式、意义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区别。第八章:对比较句的二语习得情况进行考察并提出教学建议。首先,我们从教材、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来对二语习得情况进行考察,教材考察主要表现为对《汉语教程》和《发展汉语》两套教材的分析;教师访谈主要围绕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学生习得情况调查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其次,在句式的本体使用情况、二语习得情况以及各类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比较句式进行重新选取和分级。最后,对教材、教师和学习者提出建议,认为教材应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学习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第九章:本文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展望。
杨瑞琦[7](2019)在《现代汉语“像”字句逻辑语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汉语中“像”字句在学界认同的有四种用法分别是表:比喻、比较、举例、推测。其中表比较和表比喻的两种用法是“像”字句中最难区分的,在这两种用法之间还产生了含有交叉语义的“像”字句。本文以从语料库以及老舍的短篇小说集中搜集的大量语料为基础,运用逻辑语义学的理论对“像”字句中的两种难以区分的句式进行分析,主要是从句法和语义两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以此得出区分二者的方法,并且为计算机进一步区分、处理这两种句子打下基础。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研究背景包括逻辑语义学的研究现状、现代汉语“像”字句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在于发现更多现代汉语特殊句式的语义特征和内涵,并对表比喻的“像”字句和表比较的“像”字句之间的异同之处进行详细的分析,目的在于运用逻辑语义学的方法将现代汉语“像”字句中表比喻和表比较两种句式形式化,再进行区分。第二章是现代汉语中“像”字句的界定和分类。通过认知距离对对现代汉语中“像”字句中的四类句式进行初步区分,再根据“像”字的词性,判断在“像”字句中所包含的一个小型连续统,即表比喻的“像”字句、表比较的“像”字句以及交叉语义的“像”字句。第三章是分析了现代汉语中“像”字句的句法结构特征。分析的主要是表比喻的“像”字句和表比较的“像”字句的句法结构特征。包括语表结构形式,能进入各部分的语法成分和这两种句式如何生成。表比喻的“像”字句中“像”为焦点标记,而表比较的“像”字句中“像”是表达表比较范畴的轻动词。第四章是分析的现代汉语中“像”字句的语义内涵。分析两种句式的语义特征、句式意义,得出表比喻的“像”字句有比况、模糊比较、预设、类比推理的句式意义,表比较的“像”字句有两者比较、指向明确、内涵阈值的句式意义。最后总结出在语义方面,二者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第五章对表比喻的“像”字句和表比较的“像”字句进行了逻辑语义分析。根据第三章和第四章里表比喻的“像”字句和表比较的“像”字句的一些常见的语表结构形式、典型例句以及语义内涵,对其进行了逻辑语义分析的尝试。第六章结论。首先得出本文的结论,然后提出了本文未解决的问题和对今后的研究计划。
李思弦[8](2019)在《南朝隋唐五言“诗家语”研究》文中指出诗家语,作为古代诗歌理论的一个概念,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存世文献对此概念的记载也主要集中在王安石改“奏赋长杨罢”为“奏罢长杨赋”,以及李东阳称“芙蓉露下落”一句“自是诗家语”,这两件事情上。综合各家对诗家语一词的使用情况,大体可对诗家语做出如下定义:诗家语是诗中一种能够通过字与词的排列、结构模式的选择,令诗句整体极具艺术表现力,且不以直白流畅为意的语句。将诗家语概念与传统诗学概念、用语相对比可知,诗家语与古代诗论、诗话所涉及字词、句法、修辞、体势风格、言外之意、表达效果等方面的概念、用语,在范畴上基本能够重合。只是诗家语概念更加侧重句中字词排列、诗句结构两方面所影响的诗句整体的艺术表现力而已。而诗家语研究就是从古代诗论、诗话中经常出现的关于字词排序的“熔裁”、“声律”、“章句”、“丽辞”、“斡旋其语”等事,以及关于诗句结构模式的“句法”等两个方面,探讨诗句整体如何构成并体现出“体性”、“隐秀”、“神韵”、“性灵”等艺术表现力的一种研究。…诗家语概念虽然能够根据传世文献寥寥数语的记载而界定出来,但这种定义也仅能勾勒出诗家语所探讨的主要范畴与侧重方向,过于笼统,不够具体。欲明确诗家语概念的具体内涵与主要特点,还须对多为古人提及并讨论的诗中佳句详加分析,对其中字词排列与结构模式的共同特点进行总结。由于南朝、隋、唐时期五言诗句一脉相承、佳句频出,上有别于汉魏古体,下可极百代诗家之变。且此时期诗句整体上呈现出的新的特点,又暗合于诗家语所关注的诗句字与词的排列次序、诗句结构模式的选择这两个主要方面。因此,本文分诗家语概念为诗家语序,即能够对诗句的艺术表现力产生影响的诗句字与词的排列次序;和诗家语结构,即能够对诗句的艺术表现力产生影响的诗句结构模式。从南朝隋唐时期多为后人提及的诗中佳句入手,通过对佳句中字与词的排列次序、结构模式的选择两个方面进行的分析,总结并归纳出其中的共同特点来,这些特点才是诗家语概念的具体内涵。在第一章中,主要以南朝隋唐时期秀句、佳句中字词的排列次序及其对句中诗意表达效果的影响状况为研究对象。从诗句内部的时间、空间、逻辑三种关系的远近、虚实,词语排列的调换及其对连贯语义的破坏等角度,分两节对此时期诗中佳句存在的内容压缩与词语省略、语句斡旋与字词倒装两种现象进行讨论。进而归纳出南朝隋唐五言佳句在语序方面所体现出的共同特点,即诗家语序。在第二章中,主要通过分析诗论、诗话中古人对诗句结构的既有认识,提出诗句具有相沿成习的惯用表达方式,即“凝固结构模式”(也就是古人“用唐人句律而不用其意”,“取唐人语而掇入少陵绳墨”中的“句律”、“绳墨”等说法的统称)。并以此作为切入点,从诗句结构与节奏的配合及其对诗句内容的强调层面,分三节对字眼句、副词句、比喻句、发语结构句、无字眼句五种凝固结构模式进行分析,从而归纳并概括出诗家语结构。而第三章,则是在第一、二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诗家语观诗”的诗句分析方法,并通过对南朝隋唐时期的诗句及相关评点的分析、落实,来明确“诗家语观诗”在操作中的四个基本步骤、具体实施方式以及主要适用范围。同时,对古今既有评点、分析诗句的方法进行梳理,在对比中分析“诗家语观诗”的主要优势与局限。
苏琳[9](2018)在《新时期汉语新词语构造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新词语的相关研究,无论理论探讨还是词语辨析,都有不少成果。新时期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网络系统的日益普及,改变了人们在生活中的交际方式和交流用语,在这一发展进程中,人们的交流和书写中出现了大量的汉语新词,这一现象引起了学者广泛关注,通过分析和研究新词语形成的机制,规范语言词语的使用,进而规范人们的表达书写,对我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目前对于汉语词汇的研究已经取得不菲的成绩,对词汇的系统建设、字典编撰、语文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词汇研究体系中,新词语的造词机制研究仍然不够系统化、专业化。现在大多数新词造词研究都是从形态学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汉语造词的形式、外部原因、来源,这些研究总体上来说还是有一些局限性,没有系统地解释新词造词的内在机制。笔者以汉语词汇学和汉语语言学作为基本研究理论支撑,同时以认知语言学、词源学、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哲学等相关理论为借鉴,通过搜集、整理、对比已有新词语料库,以实际新词数据为素材,对新词语的造词内部机制,结合理论数据分类别地进行研究,达到词汇溯源、规范使用、现实指导的目标。本文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介绍了新时期汉语造词的研究背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新词也跟着时代的变化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网络信息的普及,又出现了新一批词汇,这是社会变迁与时代变革在词汇造词上的具体呈现。在此,首先分别从三个发展阶段介绍各个时期新词语的研究现状。其次介绍新词语的界定标准和来源,通过新词的结构形式对其进行分析。对现今新词语的研究方向,主要从修辞方式、多种学科融合、类词缀、汉语构词方式、规范研究等方面阐述。最后分析目前的语料来源,在此素材基础上进行归纳、分类、总结,从而形成新时期的语料素材。第二章笔者对我国汉语新词语的学者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别从汉语的新词学术关注度、新词的创制方法以及新词论文作者统计等方面汇总,对已经发表的学科和刊物及数量进行统计,得出目前汉语新词语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且分析众多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笔者通过本章研究能够得出,就目前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程度而言,新词语将会以原有的语言学原理为创制基础,同时结合电子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和新媒体技能等综合因素,对我国汉语新词语创制的知识结构有重大的影响和改变。第三章是对汉语新词语形成动因进行研究。汉语新词语产生的背景一般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概念、新事物、新思想不断产生。因此,语言也紧随着这些变化,出现了大量的新词语。新词语主要由以下几种方式产生:(1)将原本存在的语言原则,按照某种特定的关系进行重新组合。(2)对原有语言规则的偏离。(3)旧词新义。(4)词语融合。这些词语在不断相互撞击与融合的历程中,映射出语言学内在的发展轨迹;另外隐含、联结、激活、抑制等是新词语出现及使用的内部规约。通常第一个被激活的词汇具有异质性。由于此种性质突然显现,并由此而被大家所认知及命名。在汉语当中很多的新词语都是以内含词语和词义激活为基础,进而借助于抑制和联结这两个规约共同作用而达成的。其在新词出现及使用上是相互促进,并对外在形式及意义上一起推进了词语内在体系的改变;新词语产生方式主要是联想和类推。汉语词汇的发展,经历了由少到多、一个含义到多个意义等方式,且语言联想对其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与此类似,类推在汉语中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既表现在构词、语音等变化上,还体现在新词含义的变化。第四章是从新词语变异的外因、内因、词性、词形以及句法、语序等语法角度对汉语新词语变异进行分析和研究。本章从新词语的构词特征、汉语语法变异、造词词汇的变异、汉语语言变异的动因、新词使用的规范原则等方面,对新词语的构成和变异进行探讨。语言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词语变异方面,产生语言变异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方面是外部动因,例如语言接触、社会的发展、语用心理等;另一方面是内部动因,例如语言结构要素上的彼此制约、语言类推因素的作用等。造词词汇的变异,主要体现在新词语中的新词素的出现,使词汇系统发生了变化。造词语法的变异,在新时期新词语造词中表现非常明显的是词性、词形、句法、语序关系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形态结构的差异,语法范畴的增减,词类的改变。词汇变异是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转化的前提下进行的,是赋予旧词新涵义的过程,该机制不会消亡,而且将来仍将是构词的主要机制之一。第五章主要对汉语意义组合造词和修辞造词的研究,对词素构词进行解构化分析。笔者以造词法为研究基础,分析造词法在造词过程中的特点,加以意义组合造词、修辞造词机制进行研究。进而得出,在现代化高节奏的生活中,任何的方法和规则都无法完全解释造词的过程。创造新词是在生活中,以方法和材料相结合的产物。笔者主要利用解构理论,针对在造词过程中词素的巨大作用进行解构化分析。得出在造词过程中,词素是一个静态的,但是却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了动态的意义变化,属于一种新的范畴属性。意义组合造词分析主要是通过介绍词形,词句及语义的相互交叉关系,比较全方位地剖析了新词语构造的整体过程、合作机制的类型。修辞造词主要是比喻、借代、仿拟构成的新词,比喻、借代构成的新词具有时代特色,词义比较模糊,它们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缺少清晰的界限,大多数这类词语所要表达反映的客观事物是临时的或短期性的社会事物。仿拟型新词语与原型词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涉及音、形、义三个方面,其构词手段较丰富。第六章是关于网络词的造词机制。在现代互联网快速发展中,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媒体,在新媒体的传播下,网络词语的频繁出现,使得人们也会在生活中广泛使用,同时也能反作用于媒体,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词会快速的大规模的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本章研究了网络词的范围和地位以及网络传播新词特点,并进行了分类讨论、加以分析。通常情况下,能够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流行词,主要是通过以下的方法构造而得:运用数字的谐音组合、拼音字母谐音、英文字母简写、数字字母相结合、英文字母的谐音拼读、仿音或变调谐读法、比喻造词法、借代方法、借代挪用。网络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加速了汉语的现代化发展,让汉语的涵义更加丰富。网络语言虽然灵活多变,却因为缺乏规范性,也有其不利的影响。第七章主要探讨了新词语对汉语言发展的意义和影响。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流沟通工具。新时期的新词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通过对构造机制进行研究,得出新词语的创制,以不同于传统汉语的构造方式,丰富着汉语的词汇系统,对于现代汉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促使诸多新词语与网络有关,多媒体、自媒体平台的构建和完善,为汉语新词的造词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上通过词汇的丰富造词形式和方法,表达个人感情、诉求、意愿。现今涌现出大量的新词语,部分已经沉淀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考察新词的使用情况,可以为词典的编撰提供参考意见。通过分析新词语对汉语发展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进而提出规范性建议。笔者认为,现代社会汉语新词语涌现的数量越来越多,通过对新时期背景下新词语构造机制进行分析,总结其构造特点、构造方法及材料、内外部影响因素,力求分析得出造词的内在机制。新词语的涌现使语言变得丰富多彩,但在社会生活中语言的规范使用问题不容小觑,是我国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伊娃[10](2017)在《汉俄比喻修辞格比较与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论述了汉俄两种语言中比喻修辞格的各自特点并将其进行对比,在调查研究了俄罗斯留学生学习汉语比喻修辞格的现状,针对现状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汉俄两种语言都使用大量比喻修辞格,两种语言有共性,也有很大区别。这些修辞格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研究两种语言的比喻修辞格对于揭示两种语言的特色和文化很有意义,因此对汉俄两种语言的比喻修辞格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整理和比较,十分有必要。文章的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汉语三种比喻修辞格的类型特征,第三章则将汉语三种比喻修辞格——明喻、隐喻和换喻两两进行对比,分别研究其共同点和不同点。第四章再分析介绍俄语中比喻修辞格的类型和用法,同样也将其两两对比。在第五章中则将汉俄双语比喻修辞格的用法进行对比研究。此外,在第六章中还调查了俄罗斯留学生学习汉语比喻修辞格时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是论文的结语部分,提出研究展望。
二、略谈比喻句中喻体与本体的一致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谈比喻句中喻体与本体的一致性(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期突破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领导人着作英译和出版过程 |
2.1.1 《毛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
2.1.2 《邓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
2.1.3 《习谈》英译和出版过程 |
2.2 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 |
2.2.1 《毛选》英译研究 |
2.2.2 《邓选》英译研究 |
2.2.3 《习谈》英译研究 |
2.3 话语视角下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对比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3.1 批评话语分析 |
3.2 翻译规范 |
3.2.1 翻译规范研究的源起 |
3.2.2 翻译规范的分类和涵盖范围 |
3.3 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契合之处 |
3.3.1 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 |
3.3.2 从语言到社会的研究视野 |
3.3.3 权力关系 |
3.3.4 意识形态 |
3.3.5 历史性 |
3.3.6 中介性 |
3.3.7 阐释性 |
3.3.8 小结:“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的理据 |
3.4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3.4.1 费尔克劳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 |
3.4.2 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
3.4.3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
第四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 |
4.1 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
4.1.1 标题语义信息的翻译方法 |
4.1.2 标题语法形式的处理策略 |
4.1.3 总结: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
4.2 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
4.2.1 比喻简述 |
4.2.2 本研究中比喻的界定标准和翻译方法 |
4.2.3 比喻翻译方法统计和分析 |
4.2.4 总结: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
4.3 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
4.3.1 共同词译法分类 |
4.3.2 分析 |
4.3.3 总结: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
4.4 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
4.4.1 《毛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
4.4.2 《邓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
4.4.3 《习谈》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
4.4.4 三部着作注释英译方法对比与分析 |
4.4.5 总结: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 |
5.1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机构规范 |
5.1.1 外文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
5.1.2 中共中央编译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
5.1.3 外文局和中共中央编译局机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
5.2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外交规范 |
5.2.1 毛泽东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毛选》英译的影响 |
5.2.2 邓小平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邓选》英译的影响 |
5.2.3 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政策及其对《习谈》英译的影响 |
5.3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伦理规范 |
5.3.1 作为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爱国伦理 |
5.3.2 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分析思路 |
5.3.3 三部译作的翻译伦理分析 |
5.4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意识形态规范 |
5.4.1 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
5.4.2 权力关系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
5.4.3 翻译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翻译规范秩序的话语分析 |
6.1 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及其变迁 |
6.1.1 《毛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
6.1.2 《邓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
6.1.3 《习谈》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
6.2 翻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
6.2.1 三部着作标题英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
6.2.2 “正确”观念及其变迁的社会动因分析 |
6.3 翻译规范的约束力 |
6.3.1 翻译规范约束力的非绝对性 |
6.3.2 原语规范的减弱之势与相对于目的语规范的强势地位 |
6.3.3 具有最强约束力的国家利益伦理 |
6.4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两个“变”和两个“不变” |
第七章 结论 |
7.1 总结 |
7.2 结论 |
7.3 创新 |
7.4 启示 |
7.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现代汉语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 |
三、研究历史和现状 |
(一) 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中期 |
(二) 二十世纪中后期 |
(三)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 |
(四) 关于“逆序”说研究 |
四、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及构成要素 |
第一节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 |
一、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标准 |
二、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概况 |
第二节 比喻及比喻复合词的构成要素 |
一、比喻的构成要素 |
(一) “三要素”的含义 |
(二) 本体喻体的辨析 |
二、比喻复合词的构成要素 |
第三节 各构成要素的对应关系 |
一、本体与直指词素的对应关系 |
(一) 前喻式偏正复合词 |
(二) 后喻式偏正复合词 |
二、喻体与喻指词素的对应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本体喻体的语义类别及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本体喻体的语义类别 |
一、本体的语义类别 |
二、喻体的语义类别 |
三、本体喻体与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对应关系 |
(一) 本体与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对应关系 |
(二) 喻体与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对应关系 |
第二节 本体喻体在不同语义类别中的分布特征及造词数量 |
一、本体在不同语义类别中的分布特征及造词数量 |
二、喻体在不同语义类别中的分布特征及造词数量 |
三、本体喻体语义类别的搭配特征 |
第三节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本体喻体与相似点的对应分布特征 |
一、本体与相似点的对应分布特征 |
二、喻体与相似点的对应分布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语义关系与语法关系 |
第一节 比喻复合词语义关系与语法关系概况 |
一、词素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 |
二、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 |
三、前人研究成果 |
(一) 前人关于词素之间语义、语法关系的研究 |
(二) 前人关于词素与词之间语义关系的研究 |
第二节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词素间的语义、语法关系 |
一、偏正式比喻复合词词素间的语法关系 |
(一)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结构层次 |
(二)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结构关系 |
二、偏正式比喻复合词词素间的语义关系 |
(一) 词素间的基本语义关系 |
(二) 词素间的比喻关系 |
第三节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
一、前喻式偏正复合词词素的选择 |
(一) 前喻式定中复合词词素的选择 |
(二) 前喻式状中复合词词素的选择 |
二、后喻式偏正复合词词素的选择 |
(一) 直指词素选择的或然性是绝对的,必然性是相对的 |
(二) 喻指词素选择的或然性是绝对的,必然性是相对的。 |
三、词素入词后发生的意义偏移 |
(一) 词素入词而生下位义 |
(二) 词素入词而生区别义 |
(三) 词素入词而生代表义 |
小结 |
第五章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比喻跨度 |
第一节 比喻跨度相关理论--“语义透明度” |
一、“语义透明度”心理学相关研究 |
二、“语义透明度”语言学相关研究 |
三、比喻跨度与词义透明度 |
(一) 比喻跨度与词义透明度的联系 |
(二) 比喻跨度与词义透明度的区别 |
第二节 比喻跨度的分级 |
一、定中式比喻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
(一) 前喻式定中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
(二) 后喻式定中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
二、状中式比喻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
(一) 性状类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
(二) 动作类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
第三节 比喻跨度的影响因素 |
一、本体的显隐 |
二、相似点 |
(一) 相似点对定中式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影响 |
(二) 相似点对性状类状中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影响 |
(三) 相似点对动作类状中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影响 |
三、前喻式词素间的语义结构关系及后喻式本体喻体的相似程度 |
四、前喻式本体喻体的相似程度及后喻式限定成分的提示程度 |
五、本体喻体的使用频率及喻指词素的造词频率 |
第四节 比喻跨度的产生 |
小结 |
第六章 比喻复合词的范畴化分析 |
第一节 范畴理论概述 |
一、经典范畴理论 |
二、现代范畴理论 |
(一) 家族相似论 |
(二) 原型理论 |
(三) 基本层次理论 |
第二节 比喻复合词的范畴化 |
第三节 前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 |
一、前喻式偏正复合词范畴化的特点 |
(一) 直指词素表示的概念与复合词表示的概念是上下位范畴关系 |
(二) 直指词素依据区别特征分别归属于不同的上位范畴 |
(三) 前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具有层级性 |
二、前喻式偏正复合词不同类型的范畴化 |
三、前喻式偏正复合词范畴化过程中的范畴理论分析 |
(一) 经典范畴理论与范畴成员的判定 |
(二) 原型范畴理论与前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 |
第四节 后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 |
一、隐喻性范畴的内涵与特点 |
(一) 隐喻性范畴成员的范畴归属具有双重性 |
(二) 喻指词素表示的隐喻概念与复合词表示的概念是上下位范畴关系 |
(三) 喻指词素分别归属于各自的上位范畴 |
(四) 15个上位范畴分别归属于3个语义类别范畴 |
(五) “X是Y”的逻辑意义在隐喻性范畴中的对应 |
(六) 后喻式偏正复合词的隐喻性范畴化具有层级性 |
二、后喻式偏正复合词的隐喻性范畴化 |
三、隐喻性范畴化过程中的范畴理论分析 |
(一) 经典范畴理论与隐喻性范畴成员的判定 |
(二) 原型范畴理论与隐喻性范畴 |
(三) 隐喻性上位范畴不是家族相似性范畴 |
小结 |
第七章 网络平台上的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研究—以淘宝网等为例 |
第一节 网络平台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语料来源及分类 |
一、网络平台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语料来源 |
二、网络平台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分类 |
(一) 按照语义类别分类 |
(二) 按照音节数量分类 |
(三) 按照相似点分类 |
(四) 按照词素类型分类 |
第二节 网络平台新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特点 |
(一) 命名对象和喻体种类丰富 |
(二) 词素间的语义关系具有多样性 |
(三) 在不同语义类别中的数量分布具有不均衡性 |
(四) 喻体的选择具有倾向性 |
(五) 产生及传播具有时效性 |
第三节 网络平台新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双重相似点 |
一、联想意义与联想行为 |
(一) 联想意义 |
(二) 联想行为 |
(三) 联想意义与联想行为的关系 |
二、常规相似点与意图相似点 |
(一) 常规相似点 |
(二) 意图相似点 |
三、双重相似点与喻体的选择 |
四、双重相似点复合词产生的理据 |
(一) 双重相似点复合词产生的动力 |
(二) 双重相似点得以产生的心理基础 |
(三) 双重相似点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平顶山谚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一、我国谚语研究现状 |
二、平顶山方言谚语研究概述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平顶山方言概况 |
第一节 平顶山市简介 |
一、平顶山自然地理概况 |
二、平顶山人文历史概述 |
第二节 平顶山方言概况 |
一、声母 |
二、韵母 |
三、声调 |
第二章 平顶山谚语的语音特点 |
第一节 平顶山谚语的押韵 |
一、平顶山谚语押韵方式 |
二、平顶山谚语的押韵位置 |
三、平顶山谚语的韵辙 |
第二节 平顶山谚语的节奏 |
一、单句式谚语 |
二、复句式谚语 |
第三节 平顶山谚语的平仄 |
第三章 平顶山谚语的词汇特点 |
第一节 平顶山谚语中的常用词语 |
一、地貌气象类词语 |
二、动植物类词语 |
三、农作物类词语 |
第二节 平顶山谚语中的方言词语 |
一、名词 |
二、动词 |
第四章 平顶山谚语的句式结构 |
第一节 平顶山谚语的单句结构 |
一、主谓句 |
二、非主谓句 |
第二节 平顶山谚语的复句结构 |
一、一重复句 |
二、多重复句 |
三、紧缩复句 |
第五章 平顶山谚语的语义类型 |
第一节 谚语的分类标准 |
一、按谚语内容分类 |
二、按谚语结构分类 |
第二节 平顶山谚语的语义类型 |
一、生活类谚语 |
二、社会谚语 |
三、农事谚语 |
四、气象类谚语 |
第六章 平顶山谚语的常用辞格 |
第一节 表层辞格 |
一、对偶 |
二、对比 |
三、排比 |
四、顶真 |
五、回环 |
六、映衬 |
七、起兴 |
第二节 深层辞格 |
一、比喻 |
二、比拟 |
三、夸张 |
四、借代 |
第三节 辞格的综合运用 |
一、连用 |
二、兼用 |
三、套用 |
第七章 平顶山谚语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坚持农本思想 |
一、农业谚语 |
二、气象谚语 |
第二节 重视文化教育 |
一、教育理念 |
二、教育方法 |
第三节 注重养生保健 |
一、饮食健康 |
二、身体健康 |
第四节 注重人际交往 |
一、语言技巧 |
二、以诚待人 |
第五节 规范行为品德 |
一、规范行为 |
二、塑造品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4)“真真假假”话比喻(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学生学习比喻修辞手法的现状 |
1. 理解受限,知难而退。 |
2. 张冠李戴,曲解本意。 |
3. 灌输说教,活水沉寂。 |
二、帮助学生明辨真假,学会理解、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
1. 确立真假,步步深入。 |
2. 寻找虚实,辨析真假。 |
3. 状态再现,化解难点。 |
4. 诗中有画,画入眼帘。 |
5. 放飞想象,拓展迁移。 |
(5)浅谈汉藏翻译中比喻的喻体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当前喻体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二、处理喻体形象的3种主要方法 |
(一) 保留原文喻体形象 |
(二) 替换原文喻体形象 |
(三) 舍弃原文喻体形象 |
结语 |
(6)现代汉语比较句研究及其二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本体研究成果概述 |
1.2.2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成果概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两点说明 |
第二章 比较句的界定及构成成分 |
2.1 比较句的界定 |
2.1.1 相关概念说明 |
2.1.2 比较句的定义 |
2.1.3 比较句式的确定 |
2.2 比较句的构成成分 |
2.2.1 构成成分的确定 |
2.2.2 比较对象 |
2.2.3 比较标记 |
2.2.4 比较点 |
2.2.5 比较结果 |
第三章 比较句的分类与使用情况 |
3.1 已有研究概述 |
3.2 意义角度的分类 |
3.2.1 传统角度分类 |
3.2.2 虚实角度分类 |
3.3 形式意义相结合角度的分类 |
3.4 使用情况和基本用法 |
3.4.1 比较句式的使用情况 |
3.4.2 比较句式的基本用法 |
第四章 比较句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 |
4.1 比较句的肯定句式和否定句式 |
4.2 平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
4.3 差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
4.4 极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
4.5 递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
4.6 相关问题研究 |
4.6.1 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分析 |
4.6.2 否定形式的有标和无标问题 |
第五章 个案一:“像……一样”比较句式 |
5.1 已有研究概述 |
5.2 范围界定 |
5.2.1 句子本身不表比较义 |
5.2.2 句子用法存在争议 |
5.3 “像……一样”句式考察 |
5.3.1 “X像Y一样”句式 |
5.3.2 “像Y一样X”句式 |
5.3.3 “X像Y一样”句式和“像Y一样X”句式的关系 |
第六章 个案二:“不比”句 |
6.1 已有研究概述 |
6.2 “不比”句的表义情况 |
6.2.1 “不比”用法类型 |
6.2.2 “不比”以动词形式出现的表义情况 |
6.2.3 “不比”以短语形式出现的表义情况 |
6.3 表不同义的“不比”句 |
第七章 个案三:“一X比一X……”比较句式 |
7.1 已有研究概述 |
7.2 “一X比一X”句式表递比义和表周遍义的区分 |
7.3 “一X比一X”句式特征 |
7.4 “一X比一X”句式和“越来越X”句式比较 |
7.4.1 “一X比一X”句式和“越来越X”句式共同点 |
7.4.2 “一X比一X”句式和“越来越X”句式不同点 |
第八章 比较句的二语习得及教学建议 |
8.1 比较句二语习得情况考察 |
8.1.1 教材分析 |
8.1.2 教师访谈 |
8.1.3 学生习得情况 |
8.2 比较句式的选取和分级 |
8.2.1 比较句式的选取 |
8.2.2 比较句式的分级 |
8.3 比较句教学建议 |
8.3.1 教材要提升科学性和趣味性 |
8.3.2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
8.3.3 学习者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
第九章 结语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现代汉语“像”字句逻辑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像”字句研究概况 |
1.1.2 表比喻的“像”字句 |
1.1.3 表比较的“像”字句 |
1.1.4 “像”字比喻句、比较句 |
1.1.5 不同视野下“像”字句其他研究现状 |
1.1.6 逻辑语义学的研究现状及其相关理论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 |
2 现代汉语中“像”字句的界定和分类 |
2.1 界定 |
2.2 “像”字句的类型 |
2.2.1 表比喻的“像”字句 |
2.2.2 表比较的“像”字句 |
2.2.3 表推测的“像”字句 |
2.2.4 表举例的“像”字句 |
2.3 “像”字句所构成的原型范畴 |
2.3.1 原型理论 |
2.3.2 原型理论视野下的“像”字句 |
3 现代汉语“像”字句的结构特征 |
3.1 表比喻的“像”字句的结构特征 |
3.1.1 “A像 B”的结构特征 |
3.1.2 “A像 B+比况助词”的结构特征 |
3.1.3 “A像 B+比况助词+C”的结构特征 |
3.1.4 “A像 B+比况助词+C+D(VP/AP)”的结构特征 |
3.1.5 表比喻的“像”字句的生成机制 |
3.2 表比较的“像”字句的结构特征 |
3.2.1 “A像 B”的结构特征 |
3.2.2 “A像 B+助词”的结构特征 |
3.2.3 “A像 B+助词+C”的结构特征 |
3.2.4 “A像 B+助词C+D”的结构特征 |
3.2.5 “像+B+C+A+D”的结构特征 |
3.2.6 表比较的“像”字句的生成机制 |
3.2.7 表比较的“像”字句的独有的结构 |
3.3 小结 |
4 现代汉语“像”字句的语义特征 |
4.1 表比喻的“像”字句的语义特征 |
4.1.1 表比喻的“像”字句各部分的语义特征 |
4.1.2 表比喻的“像”字句的句式意义 |
4.2 表比较的“像”字句的语义特征 |
4.2.1 表比较的“像”字句各部分的语义特征 |
4.2.2 表比较的“像”字句的句式意义 |
4.3 表比喻的“像”字句和表比较的“像”字句的关系 |
4.3.1 一致性 |
4.3.2 差异性 |
5 现代汉语“像”字句的逻辑语义内涵 |
5.1 表比喻的“像”字句的逻辑语义内涵 |
5.1.1 “A像 B”的逻辑语义特征 |
5.1.2 “A像 B一样C”的逻辑语义特征 |
5.1.3 “A像 B一样C+D”的逻辑语义特征 |
5.1.4 “A+D像 B一样C”的逻辑语义特征 |
5.2 表比较的“像”字句的逻辑语义内涵 |
5.2.1 “A像 B”逻辑语义特征 |
5.2.2 “A像 B一样C”逻辑语义特征 |
5.2.3 “A像 B一样C+D”逻辑语义特征 |
5.2.4 “像B一样C的 A+D”逻辑语义特征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使用的符号说明 |
致谢 |
(8)南朝隋唐五言“诗家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诗家语概念与南朝隋唐五言诗句 |
一、诗家语概念的界定 |
二、古人对诗家语概念所涉内容的认识及其演进 |
三、诗家语研究范畴与传统诗学概念、用语之关系 |
四、以南朝隋唐五言诗句分析、归纳诗家语具体内涵的主要原因 |
第二节 诗家语研究现状 |
一、以诗家语为对象的研究概况 |
二、与诗家语概念相关的古典诗歌、诗句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意义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及其理论渊源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五言诗句的内部关系、语句斡旋与诗家语序 |
第一节 诗句内部关系及其省略情况对艺术表现力的影响 |
一、诗句内部时间、空间、逻辑三种关系与关系描述词语的省略情况 |
二、诗句内部关系对诗意远近、虚实及表达效果的影响 |
第二节 诗中语序、结构凝固及其对艺术表现力的影响 |
一、句法就声律说辨析 |
二、诗中词语、语序与特殊诗意效果的绑定 |
三、古人对诗中结构、表达凝固之事的认识与利用 |
小结 |
第二章 五言诗句的凝固结构模式与诗家语结构 |
第一节 字眼句 |
一、四种结构模式字眼句的发展状况 |
二、字眼句的共同特点 |
三、四种字眼句的节奏特点及其与诗句结构的配合情况 |
第二节 副词句与比喻句 |
一、副词句的命名、发展状况、结构特点及其与诗句节奏的配合 |
二、比喻句的发展状况、结构特点及其与诗句节奏的配合 |
第三节 发语结构句与无字眼句 |
一、发语结构句的发展状况、结构特点及其与诗句节奏的配合 |
二、无字眼句的发展状况与结构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诗家语观诗与古今诗句分析方法 |
第一节 “诗家语观诗”的诗句分析方法 |
一、“诗家语观诗”在分析南朝隋唐五言诗句中的应用 |
二、“诗家语观诗”在落实古人评点中的应用 |
三、“诗家语观诗”在分析宋元明清五言诗句中的应用 |
四、“诗家语观诗”在七言诗句分析中的应用 |
第二节 古今诗句评点、分析与“诗家语观诗”在方法上的优势与局限 |
一、古代诗人评点、分析诗句的方法、特点和成因 |
二、以现代语言学为基础的诗句分析方法、特点及其局限 |
三、“诗家语观诗”与古今诗句分析方法之关系及其主要优势与局限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新时期汉语新词语构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梳理与评析:我国汉语新词语研究成果回顾 |
第一节 汉语新词语研究的学术关注度分析 |
第二节 论文作者统计分析 |
2.1 作者机构统计 |
2.2 核心作者统计分析 |
第三节 学科和发文阵地统计 |
3.1 汉语新词语研究学科统计 |
3.2 核心期刊统计分析 |
3.3 高影响力论文期刊分布 |
第四节 汉语新词语研究的热点主题分析 |
4.1 主题形成的依据和方法 |
4.2 主题分析 |
第五节 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 |
5.1 汉语新词语研究成果 |
5.2 汉语新词语研究存在不足 |
5.3 前瞻 |
第三章 汉语新词语形成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因素影响 |
1.1 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
1.2 改革开放后的影响 |
1.3 大众心态变化影响 |
1.4 心理趋向变化影响 |
1.5 语用动因影响 |
1.6 外国文化的影响 |
1.7 港澳台文化影响 |
1.8 内地方言词的影响 |
第二节 语言因素影响 |
2.1 激活和抑制因素影响 |
2.2 隐含和联结因素影响 |
2.3 类推机制因素影响 |
2.4 联想机制因素影响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语新词语变异研究 |
第一节 新词语变异因素分析 |
1.1 外部影响因素 |
1.2 内部影响因素 |
第二节 新词语变异类型分析 |
2.1 词性变异分析 |
2.2 词形变异分析 |
第三节 新词语语法变异分析 |
3.1 句法变异及语用分析 |
3.2 语序变异及语用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语新词语的修辞视角与解构关系 |
第一节 新词语造词的特点 |
第二节 新词语意义组合造词 |
第三节 新词语修辞造词机制 |
3.1 修辞学造词法的概念 |
3.2 修辞造词法词语特征 |
第四节 词素构词解构化分析 |
4.1 认知语言学的解构思维 |
4.2 词素意义解构与造词的关系 |
4.3 词素意义解构在不同意义类型中的表现 |
4.4 词素意义解构的途径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语新词语网络词语造词分析 |
第一节 网络词语的定义和范围 |
第二节 网络新词语传播特点 |
第三节 网络词语的造词材料分类 |
第四节 网络词的造词方式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汉语新词语对汉语言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
第一节 新词语产生的原因 |
1.1 军事因素 |
1.2 社会变革 |
1.3 对外交流 |
1.4 科技发展 |
第二节 新词语的主要来源 |
2.1 新造词语 |
2.2 借用方言新词 |
2.3 旧词复活 |
2.4 网络新词 |
2.5 外来新词 |
第三节 新词语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 |
第四节 新词语的规范与使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汉俄比喻修辞格比较与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方法和意义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意义 |
(三) 汉俄比喻修辞格研究现状 |
1. 汉语比喻修辞格研究现状 |
2. 俄语比喻修辞格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汉语比喻修辞格类型特征 |
(一) 明喻 |
(二) 隐喻(暗喻) |
(三) 换喻(借喻) |
第三章 汉语比喻修辞格的比较研究 |
(一) 明喻和隐喻的比较研究 |
1. 明喻和隐喻的共同点 |
2. 明喻和隐喻的区别 |
(二) 明喻和换喻的比较研究 |
1. 明喻和换喻的共同点 |
2. 明喻和换喻的区别 |
(三) 隐喻和换喻的比较研究 |
1. 隐喻、换喻的共同点 |
2. 隐喻和换喻的区别 |
(四) 三种比喻方式的总体比较 |
1. 三种比喻方式的共性 |
2. 三种比喻方式的区别 |
第四章 俄语比喻修辞格 |
(一) 明喻 |
(二) 隐喻(暗喻) |
(三) 换喻(借喻) |
(四) 俄语比喻修辞格的比较研究 |
1. 俄语明喻和隐喻的比较研究 |
2. 俄语明喻和换喻的比较研究 |
3. 俄语隐喻和换喻的比较研究 |
4. 三种比喻类型的总体比较 |
第五章 汉俄比喻修辞格比较研究 |
(一) 汉语的明喻和俄语明喻的比较研究 |
(二) 汉语隐喻和俄语隐喻的比较研究 |
1. 汉语隐喻和俄语隐喻的共同点 |
2. 汉语隐喻和俄语隐喻的区别 |
(三) 汉语的换喻和俄语换喻的比较研究 |
1. 汉语换喻和俄语换喻的共同点 |
2. 汉语换喻和俄语换喻的区别 |
(四) 俄汉修辞格的总体比较 |
1. 共同之处 |
2. 不同之处 |
第六章 俄罗斯人学习汉语比喻修辞格的调查 |
(一) 身份情况和汉语水平 |
(二) 汉俄比喻修辞比较 |
(三) 俄罗斯学生学习汉语比喻修辞格难点分析 |
第七章 结语 |
(一)结论 |
1. 两种语言三种比喻修辞格的共同点和区别总结 |
2. 俄罗斯学生学习汉语比喻修辞格总结和建议 |
(二) 存在的问题 |
(三)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1 |
附录 2 |
四、略谈比喻句中喻体与本体的一致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D]. 陈勇.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12)
- [2]现代汉语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研究[D]. 尉方语. 山东大学, 2020(09)
- [3]平顶山谚语研究[D]. 付兵兵.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真真假假”话比喻[J]. 宋绪文. 小学时代, 2020(11)
- [5]浅谈汉藏翻译中比喻的喻体处理[J]. 丹增. 民族翻译, 2019(02)
- [6]现代汉语比较句研究及其二语教学[D]. 田煜.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7]现代汉语“像”字句逻辑语义研究[D]. 杨瑞琦.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8]南朝隋唐五言“诗家语”研究[D]. 李思弦.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9]新时期汉语新词语构造机制研究[D]. 苏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10]汉俄比喻修辞格比较与调查研究[D]. 伊娃.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