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间60°SPWM控制的特点及其电路的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施科研[1](2020)在《高效率背靠背变换拓扑与控制的研究》文中提出三相背靠背变换器被广泛应用于不间断电源、电机变频驱动等工业场合。背靠背系统通过前级整流器和后级逆变器两级变换结构给负载供电,其能量变换效率是系统重要指标之一。传统的基于硅器件的背靠背变换器由于采用硬开关工作方式,开关损耗大,因而开关频率受限,造成无源元件体积上升和音频噪声。本文主要从功率器件和电路拓扑两方面出发研究了背靠背变换器的高效率变换技术。本文首先将混合模块引入到两电平和三电平背靠背变换器之中,分析了混合模块对两电平和三电平电路的效率提升效果。根据T型三电平电路不同工作模式的换流特点,设计了混合模块的与硅模块的不同组合方式,并根据损耗模型对采用混合模块和硅模块的背靠背变流器在不同开关频率下的系统效率进行了评估。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适用于三相四线制背靠背变换器中的PWM整流器和逆变器的统一控制方案,该控制方案能够缩短控制系统开发周期,简化程序代码的调试和维护工作。除了从功率器件方面减少损耗提升系统效率,还可以考虑从变换器拓扑结构的角度来提升背靠背系统的效率。直流侧谐振型软开关电路的辅助电路结构简单,更加适合应用于多相电路中。本文提出了一种三相四线制零电压开关背靠背变换器拓扑,在该拓扑中,整流侧和逆变侧通过共用一个辅助谐振支路,能够同时实现所有开关器件的零电压开通,有效减少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提升系统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零电压开关背靠背变换器电路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边沿对齐的脉宽调制(EA-PWM)策略,采用该调制策略辅助开关在每个开关周期内只需动作一次就能实现所有开关的零电压开通,能够有效降低辅助电路的损耗并减轻其控制复杂度,同时该调制策略适用于不同功率因数、不平衡负载以及非线性负载等复杂工况。此外,本文建立了三相四线制零电压开关背靠背变换器的损耗模型,并基于该损耗模型对50kVA实验样机进行了效率优化,包括功率器件选型、谐振参数优化设计、滤波电感优化以及关键换流回路母排设计等。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电路的软开关工作和电路基本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软开关技术能够显着提升背靠背变换器的变换效率。相比传统硅器件,SiC MOSFET具有更加优异的开关性能,同时其开关损耗中开通损耗的比例远大于关断损耗,因此将其应用于零电压工作的软开关电路中,能够消除大部分的开关损耗,从而更好地发挥软开关电路的优势,进一步提升系统效率和功率密度。为评估碳化硅器件对三相四线制零电压开关背靠背变换器的效率提升效果,分析比较了不同开关频率下采用SiC MOSFET的三相四线制零电压开关背靠背变流器与传统硬开关电路的效率。搭建了一台基于SiC MOSFET器件的10kW三相四线制零电压开关背靠背变换器样机,并与硬开关背靠背变换器在开关器件电压应力和效率方面进行了实验比较。最后对软开关变换器的扩展应用进行了讨论。
黄治[2](2019)在《基于CORDIC算法的SPWM控制器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家用电子产品的发展要求为其配套的电机成本和功耗应尽可能小,SPWM控制的单相电机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和噪声小等诸多优势,已成为低成本家用设备中电机调速的首选。而SPWM控制器不仅可以应用在电机调速设备中,还可在逆变器中使用,极大的提升了控制器的应用范围。因此,研究SPWM控制器具有重要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通过分析全桥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确定了 SPWM控制器的整体设计方案,并按照控制器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将其划分为若干模块进行模型建立与设计。通过对传统查表法产生数字正弦波的原理进行分析,得出传统査表法在集成电路设计中占用芯片资源偏大,从而设计了一种容易集成化实现的基CORDIC(Coordinate Rotation Digital Computer)算法的高精度数字正弦波产生电路,并在该电路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高拟合度的SPWM(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产生电路。分析了产生死区时间的具体工作原理,在传统死区时间产生电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死区时间调节电路,其死时间仅由电路的工作频率决定,极大的提高了电路灵活性。针对单峰值采样方式所存在抗干扰能力差、采样误差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五级滑动式峰值采样电路,有效的提高了采样精度。综合以技术,完成一款集高精度数字正弦波产生模块、新型死区可调模块、峰值采样模块、时钟管理模块、数字三角波产生模块以及PI控制模块为一体的SPWM控制器设计。基于该SPWM控制器的整体实现策略,在特定指标下研制并搭建了一款以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为核心的小功率全桥逆变实验平台,并通过该实验平台对所设计SPWM控制器电路系统进行有效的验证,最终的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设计控制器的可行性。
谷文升[3](2020)在《输电线路中频融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冻雪或冻雨覆冰会使得输电线路发生电气故障或机械故障,导致闪络、断线以及倒杆(塔)等事故,而事故的进一步扩大甚至可能导致电力系统解裂,这都将给社会生产和国民经济造成无法计量的损失。因此,高效经济的输电线路融冰技术一直是当前电力系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在高频融冰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牺牲一定热功率均匀度的中频融冰选频方法,并对中频融冰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基于中频融冰原理,本文提出了由中频融冰电源、输电线路、中频陷波器以及宽带阻波器构成的输电线路中频融冰系统,给出了中频融冰激励源作用下的覆冰线路等效均匀传输线电路模型。本文以30km长,220kV电压等级,导线型号为LGJ-300/40的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通过Python程序语言搭建仿真模型,对沿线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热功率以及融冰频率与热功率均匀度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牺牲一定热功率均匀度的中频融冰选频方法;并分析了覆冰介质损耗角正切值、覆冰厚度与线路长度对中频融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中频融冰选频方法,在满足全线融冰要求的前提下,可极大降低融冰电源频率,从而减小了融冰装置成本与线路高频谐波危害。最后本文基于中频融冰激励源的高频率和大功率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级倍频载波相移(CPS-SPWM)调制方式、电压有效值和电感电流双闭环控制方式的级联型变流器,作为输电线路中频融冰的激励源。并且通过MTALAB/Simulink搭建了中频融冰激励源仿真模型,验证了装置的可行性。
石祥花[4](2014)在《NPC型三电平半桥并网逆变器研究》文中认为太阳能是目前利用比较广泛的新能源之一,光伏发电的容量及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中点箝位(Neutral Point Clamped, NPC)型三电平半桥拓扑由于结构及控制相对简单,在高压大容量光伏并网逆变系统中应用广泛。本文主要研究单相NPC型三电平半桥逆变器的开关器件损耗分布、直流侧电容均压控制策略及其光伏并网逆变技术,其中,直流侧电容均压控制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3种衍生NPC型三电平半桥拓扑(三电平有源NPC (Three-levelActive NPC,3L-ANPC),三电平层叠NPC (Three-level Stacked NPC,3L-SNPC),三电平有源层叠NPC(Three-level Active and Stacked NPC,3L-ASNPC))的零电平续流路径的特点,分别总结了4种SPWM调制策略。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调制策略对NPC型拓扑开关器件损耗分布的影响,与传统3L-NPC拓扑相比,衍生NPC型拓扑结构及其SPWM调制策略的变化不仅可以改善开关器件损耗分布的均衡程度,而且开关器件的总损耗基本不变。根据各拓扑开关器件损耗分布的特点可得:传统3L-NPC拓扑适用于中小功率场合;3L-ANPC拓扑不易调节开关器件的损耗;3L-SNPC拓扑易于改善开关器件的损耗分布,适用于大功率场合;3L-ASNPC拓扑结构复杂,无明显优势。本文从频域和时域角度详细分析了3L-NPC拓扑直流侧电容电压的自平衡特性,即当存在电容压差时,电容电流中将产生相应的直流分量来消除电容压差,该直流分量主要来源于桥臂输出电流的直流分量及开关频率附近的偶次谐波分量。根据自平衡特性,本文总结了两类均压控制思想:A)直接或间接地对电容压差进行闭环控制,消除引起电容电压不均衡的因素;B)采用恰当的调节器或控制结构,以保证闭环控制时3L-NPC依然具有自平衡特性。其中,B类均压控制策略无需检测电容电压,可简化系统控制,降低系统成本。本文搭建了5kW NPC型三电平半桥逆变器的统一实验平台,该平台采用LCL滤波器以及基于电容电流比例反馈的双电流闭环并网控制策略。通过Saber软件仿真及对统一实验平台的实验研究,分别验证了4种SPWM调制策略及A类和B类均压控制策略的可行性;通过对比各NPC型拓扑的并网效率,验证了NPC型拓扑结构及SPWM调制策略的变化对系统的总体效率基本没有影响,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朱玉玉[5](2020)在《基于锁相热成像的多层异种金属结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多层异种金属粘接结构具有比强度高、抗疲劳优点,在航空和核工业领域应用广泛。然而,其在制造、装配和服役阶段,受生产工艺、环境、疲劳加载等因素的影响,在层板间粘接处和板材内部会产生脱粘、欠胶、裂纹等缺陷,会导致结构的热力和机械特性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在不损害被测对象性能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评价被测对象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然而,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传统的无损检测方法,如电涡流、超声、X射线等对具有一定厚度的多层异种金属粘接结构的缺陷检测存在诸多局限性。因此,多层异种金属粘接结构各部位缺陷的精确高效检测、识别、量化对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巨大挑战。近年来,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多种无损检测新技术因其具有单次检测面积大、检测速度快、非接触、无污染、成像直观等优点,在缺陷检测、失效分析、寿命预测等方面得到广泛的重视。为满足多层异种金属粘接结构缺陷无损、快速、准确的检测需求,本文将光激励和涡流锁相热成像检测技术应用于多层异种金属结构的缺陷检测,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仿真分析、系统构建、算法处理及关键技术攻关,旨在为多层异种金属粘接结构的缺陷检测提供新方法和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创新性地将涡流和光激励锁相热成像两种检测方法应用于多层异种金属粘接结构的缺陷检测。研究涡流和光激励锁相热成像检测方法的基本理论、热成像原理,深入理解产生影响检测结果的机理和解决途径;依据麦克斯韦方程组进行详细的理论推导,得到涡流锁相热成像系统电磁场控制方程,结合时空域热传导方程,建立电磁-热多物理场耦合关系;分析热扩散、集肤深度对缺陷检测深度的影响,比较涡流锁相热成像和光激励锁相热成像系统的应用特点,并提出数据融合的方法。2)针对多层异种金属粘接结构特点,研究多层介质的热传导过程,建立温度场分布模型,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激励参数、缺陷位置、缺陷大小对检测效果的影响规律,为检测参数的优化提供依据;制作模拟缺陷试件,分别通过涡流和光激励锁相热成像方法进行实验研究,验证检测方法的有效性;研究锁相热成像图像序列的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算法,分析对比不同算法对提高缺陷检测灵敏度的效果。3)为了构建光激励和涡流锁相热成像检测系统,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很少涉及的激励源展开深入研究,在充分调研和分析锁相热成像系统对激励电源相关电参数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首先,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新颖的适用于光激励红外热成像的多模态激励电源的设计方案,并阐述其电路拓扑、工作原理、设计过程、有效性实验验证。接着,对多模态激励电源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一种能够抑制耦合噪声的多电平门极驱动电路,并阐述了该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参数计算和实验验证。最后,针对涡流锁相热成像负载为感性负载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涡流锁相热成像的线性激励电源设计方案。本文提出的多模态激励电源方案及其关键技术不仅能应用于锁相热成像系统,也适用于其他模式的热成像系统,对于热成像系统的自动化设计、便携化设计及其他特殊应用场景的定制化设计具有参考意义,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上述研究将有助于解决多层异种金属粘接结构在制造、装配和服役阶段的无损、快速、准确检测问题,有助于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张兴[6](2003)在《PWM整流器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绿色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PWM整流器技术已成为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的热点和亮点。PWM整流器可成为理想的用电设备或电网与其它电气设备的接口,因为它可以实现无电网污染和可调整的功率因数。论文对电压型PWM整流器(VSR)和电流型PWM整流器(CSR)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涉及其基本原理、数学建模、特性分析、控制策略、系统设计、参数计算以及应用等方面。作者在如下工作的基础上对PWM整流器的一些关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观点和方法: ·根据PWM整流器网侧矢量关系,直观地描述了其四象限运行的基本原理及特征; ·定量分析了VSR、CSR的PWM换相过程及波形特征; ·引入等效变压器模型并详细分析了VSR、CSR基于d—q模型的动、静态特性; ·提出了满足四象限有功、无功运行指标时的VSR交流侧电感设计方法;并提出了依据控制系统跟随性和抗扰性性能指标设计VSR、CSR直流侧储能元件(电容、电感)的参数计算方法; ·在研究了VSR电流控制策略基础上,提出了影响VSR电流控制的几个要素,并进行了定量分析; ·根据VSR空间电压矢量的定义及分布,提出了基于规则控制的不定频滞环空间矢量PWM(SVPWM)电流控制策略,并由此提出了具有双滞环特性的不定频滞环优化SVPWM电流控制策略,有效地改进了滞环PWM电流控制性能。 ·在研究了两类电网不平衡时的VSR控制策略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无阻尼振荡控制器的VSR不平衡控制策略,在简化控制结构的同时,有效地改善了电网不平衡时的VSR控制性能; ·通过二、三值逻辑开关函数间的转换,系统地描述了三相CSR三值逻辑PWM信号发生中的状态切换; ·结合三相CSR三值逻辑PWM信号发生规律,提出了通过调整矢量合成顺序而使功率管获得自然换相的低电压应力SVPWM控制,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功率管的开关损耗。 以新疆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为背景并作为VSR应用实例,论文工作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单相VSR拓扑结构和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提出了一种加入“零矢量”调制的电流无差拍控制算法,并采用了变速积分PID调节器设计,该方法在并网逆变器获得良好动态性能的同时,还减少了网侧电流谐波。 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支持下,论文工作设计了一种具有新型拓扑结构的“HT—7U”等离子体位移快控电源(FCPS)方案。该方案采用多组交—直—交电流型PWM交流器并联拓扑结构,并采用了移相PWM控制,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负载线圈大电流快速响应的控制问题。另外,其中的CSR采用了低电压应力空间矢量PWM(SVPWM)控制,以进一步减小开关损耗。 论文中给出了初步的工程设计,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
何宁[7](2019)在《碳化硅零电压开关三相逆变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相逆变器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轨道交通和变频器等场合。近年来,SiC MOSFET器件因其优越的性能受到关注。然而,当工作频率高于50kHz时,SiC MOSFET的开关损耗随开关频率的增加亦快速增长,SiC MOSFET三相逆变器的效率迅速下降。为进一步提升SiC MOSFET三相逆变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软开关技术是一种值得探讨的方案。本文研究了零电压开关技术对SiC MOSFET三相逆变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的影响。开展了基于SiC MOSFET器件的硬开关三相逆变器和零电压开关三相逆变器的比较研究。对两种SiC三相逆变器在不同开关频率下的损耗分布、无源元件体积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效率硬度的概念以衡量不同逆变器的高频工作特性。分别建立了额定功率20kW的SiC MOSFET硬开关三相逆变器和SiC MOSFET零电压开关三相逆变器实验模型,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理论分析和实验均表明,在相同的效率水平下,SiC零电压开关三相逆变器可以工作于更高的开关频率并获得更高的功率密度。为减小SiC MOSFET零电压开关三相逆变器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本文分析了零电压开关三相逆变器的关键换流回路,建立了主开关直通阶段结束时关断引起的回路振荡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低寄生电感七开关SiC功率模块的方案,研制了七开关SiC功率模块,并将其应用于零电压开关三相逆变器实验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七开关SiC功率模块可以有效抑制主开关器件电压应力。论文还介绍了谐振电感的优化设计,通过采用分布式气隙和优化绕组厚度可以有效减小谐振电感损耗。为提升传统硬开关三相四线制逆变器的效率,本文提出了零电压开关正弦脉宽调制方法。基于桥臂上、下管的换流特性以及三相桥臂输出电流极性,提出了适用于不同输出电流极性组合的统一零电压开关正弦脉宽调制方法。结合电路工作过程,推导了零电压开关三相四线制逆变器中三相主开关和辅助开关的零电压开关条件,并详细分析了几种典型负载情况下的零电压开关条件。建立了基于SiC MOSFET器件的硬开关三相四线制逆变器和零电压开关三相四线制逆变器损耗模型,结合谐振参数设计,对两种SiC三相四线逆变器在不同开关频率下的损耗分布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搭建了 SiC MOSFET零电压开关三相四线制逆变器实验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表明零电压开关正弦脉宽调制方法可以实现所有主开关和辅助开关的零电压开通,并显着提高三相四线制逆变器的效率。最后对本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简述了本文的主要贡献,并对后续工作作出展望。
严成[8](2019)在《集中式光伏逆变器调制与控制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转换效率是集中式光伏逆变器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转换效率能够增加光伏逆变器捕获的能量,提高光伏发电的经济效益。本文首先综述了近年来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对集中式光伏逆变器的结构拓扑、电压等级和转换效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光伏逆变器高效率调制方式、三电平逆变器电压独立控制方法和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了提高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在全功率范围内的综合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空间矢量调制与断续空间矢量的混合调制策略。首先,分析了连续空间矢量和断续空间矢量调制方式对光伏逆变器功率器件和无源滤波器损耗分布的影响,确定了两种调制方式的切换功率点。然后,讨论了调制比和功率因数对切换点的影响。最后,在500kW三相光伏逆变器上进行了实验验证。随着光伏逆变器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加,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电压等级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本文设计了三种典型电压等级(1000V,1500V和2000V)逆变器功率器件、LCL滤波器、直流母线电容等关键元件,从效率、成本、体积方面对比了这三种不同电压等级光伏逆变器的性能,获得提高电压等级后的逆变器方案。对于采用三电平逆变器的光伏发电系统,如果正负母线可以连接两个光伏阵列,并且通过控制实现两路光伏输入的独立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则能捕获比单组光伏阵列更多的太阳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双输入三电平逆变器正负母线独立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双输入三电平逆变器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双输入三电平逆变器独立控制策略的控制环路,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双输入三电平逆变器独立控制策略的调制方式及其控制范围。最后,在双输入三电平光伏逆变器上进行了实验验证。T型三电平逆变器在低电压穿越过程中存在动态特性差和损耗不均等问题。针对逆变器在低电压穿越中动态性能较差的问题,本文通过合理设计多个环路的协同控制,保证光伏逆变器在低电压期间能够稳定运行。针对T型三电平逆变器在低电压穿越期间出现的损耗分布不均甚至导致功率器件损坏的问题,本文分析了 T型三电平逆变器在低电压穿越时的损耗分布和热应力,通过改进调制方式来减少功率器件损耗严重不均衡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三电平逆变器在低电压穿越时母线不均压的问题。最后,在三电平光伏逆变器上进行了实验验证。最后对本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工作做出展望。
丁荣军[9](1995)在《中间60°SPWM控制的特点及其电路的实现》文中指出着重分析了中间60°脉宽调制(简称中间60°SPWM)和正弦180°调制这两种控制方式对电压型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谐波含量、对称性等性能的影响,介绍了适合于1000kw地面试验系统的中间60°SPWM电路.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起动稳定,能满足系统的控制要求。
郑明科[10](2020)在《随钻震电信号激励和接收的模拟电路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各行业的高速发展,充斥着对资源的需求,而清洁能源因成本等原因无法大面积普及,使得油气等化石资源仍是能源使用方面的中流砥柱,对油田的勘探也成了当今时代资源开采方面的热点。相对于传统油田勘探的手段,随钻震电测井有诸多优势,该新型探测油田的技术以震电效应为理论依据,即在地下介质中机械波和电磁波会有能量的耦合和转换,因此在考虑实现该方式的主要难点在于机械波的产生和电磁波的接收,针对地层参数的分析则是需要测量机械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做讨论,分别是机械波的产生和电磁波的接收,这里分为激励系统和接收系统,激励系统用于产生一定能量的声波,作用在饱和流体的孔隙介质耦合得到电磁波,需要考虑激励波形和功率,用于产生声波的设备是超声波换能器,其中心频率限制了激励波形的特性是高压或者频率集中的窄带信号,因此分别考虑了不同激励波形的优势,震电效应耦合效率低,因此在激励系统中并提出了以正弦波调制的高斯信号进行驱动,并使用丁类功放进行功率放大驱动。在接收系统方面,使用八路采集电路等间距排列安装到用于防水的骨架中,这样通过计算每一路采集到震电信号的时间间隔,可计算出声波的传输速率,进而推算出地层参数,设计中需要考虑微弱信号采集,信号传输以及实验条件搭建,震电信号较微弱,测量效果受噪声影响严重,因此对采集电路板的增益和噪声要求都是极高,在接收系统中为了可以在液体中正常工作,需要将电路板集成到骨架中,因此在设计电路中需要考虑有限的尺寸问题,另外在芯片选型,噪声优化和PCB布局都做了相关考察,采集板功能为震电信号放大,滤波以及量化成数字信号后进行传输,接收系统接收到激励系统的同步信号后数字部分就采集处理好后的震电信号通过SPI协议传输到一路转接板上,再使用RS485接口传输到上位机。最后将系统在搭建的实验环境中进行测试运行,激励系统和接收系统均可稳定运行,并测出了震电信号,通过后续数据处理过程能够计算出声波波速,达到项目预期效果。
二、中间60°SPWM控制的特点及其电路的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间60°SPWM控制的特点及其电路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高效率背靠背变换拓扑与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背靠背变换器的应用介绍 |
1.1.2 背靠背变换器拓扑结构 |
1.2 采用宽禁带器件提升变换器效率 |
1.2.1 混合IGBT模块与混合器件拓扑 |
1.2.2 全SiC器件的应用 |
1.3 软开关技术在三相变换器中的应用 |
1.3.1 三相交流变换器软开关技术 |
1.3.2 SiC器件在三相软开关变换器中的应用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章 采用混合IGBT模块的背靠背变换器的设计方法 |
2.1 混合IGBT模块的特点 |
2.2 采用混合IGBT模块的背靠背变换器拓扑的效率分析 |
2.2.1 两电平变换器的效率分析 |
2.2.2 三电平变换器的效率分析 |
2.2.3 背靠背变换器拓扑的效率比较 |
2.3 采用混合IGBT模块的背靠背变换器主电路设计 |
2.3.1 功率器件组合 |
2.3.2 母排布局设计 |
2.4 背靠背变换器控制系统设计 |
2.4.1 PWM整流器与逆变器的控制目标分析 |
2.4.2 PWM整流器与逆变器在abc静止坐标系下的控制环路结构 |
2.4.3 背靠背变换器统一控制环路设计 |
2.5 实验验证 |
2.5.1 统一控制环路功能验证 |
2.5.2 效率测试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相四线制背靠背变换器零电压开关技术 |
3.1 实现背靠背变换器软开关的概念 |
3.2 三相四线制ZVS背靠背变换器拓扑结构及调制方法 |
3.2.1 三相四线制ZVS背靠背变换器电路拓扑 |
3.2.2 齐边沿脉宽调制方法(EA-PWM) |
3.3 电路工作过程分析 |
3.3.1 电路阶段分析 |
3.3.2 两次谐振过程分析 |
3.3.3 谐振电感伏秒平衡与钳位电容安秒平衡关系 |
3.3.4 零电压开关条件 |
3.4 谐振参数一般设计方法 |
3.4.1 功率器件电压、电流应力 |
3.4.2 两次谐振时间 |
3.4.3 谐振参数取值范围 |
3.4.4 钳位电容取值 |
3.5 不平衡工况及非线性负载对电路工作的影响 |
3.5.1 不平衡负载 |
3.5.2 非线性负载 |
3.5.3 直通脉冲的设置 |
3.6 三相四线制ZVS背靠背变换器效率优化 |
3.6.1 功率器件选型 |
3.6.2 基于损耗最优化的谐振参数设计 |
3.6.3 滤波电感优化设计 |
3.6.4 低杂散电感母排设计 |
3.7 实验验证 |
3.7.1 电路软开关工作 |
3.7.2 电路静态、动态性能测试 |
3.7.3 效率测试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SiC器件对背靠背变换器的作用 |
4.1 基于SiC MOSFET的背靠背变换器效率分析 |
4.1.1 损耗分析 |
4.1.2 效率与无源元件体积比较 |
4.2 实验样机设计 |
4.3 实验验证 |
4.3.1 电路软开关工作 |
4.3.2 开关器件电压应力比较 |
4.3.3 效率测试 |
4.4 软开关变换器的扩展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管占空比表达式推导 |
附录 B 辅助开关管电流表达式推导 |
附录 C 谐振电感设计和损耗计算 |
附录 D 滤波电感优化设计流程 |
附录 E 实验样机照片 |
E.1 基于混合IGBT模块的50kVA背靠背变换器实验样机照片 |
E.2 50kVA软开关背靠背变换器实验样机照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CORDIC算法的SPWM控制器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CORDIC算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2 SPWM控制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SPWM控制器系统建模与分析 |
2.1 SPWM驱动全桥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
2.2 SPWM驱动全桥电路系统建模与分析 |
2.2.1 SPWM驱动全桥电路开环系统建模 |
2.2.2 SPWM驱动全桥电路闭环系统建模 |
2.3 SPWM驱动全桥电路的控制器模型建立 |
2.3.1 SPWM调制器模型 |
2.3.2 PI控制器模型 |
2.3.3 SPWM驱动全桥电路的控制器整体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CORDIC算法的SPWM波产生原理 |
3.1 SPWM波的产生原理及方法 |
3.1.1 SPWM波的调制方法 |
3.1.2 SPWM波的生成方法 |
3.2 基于CORDIC算法的正余弦值计算技术 |
3.2.1 CORDIC算法的正余弦值产生原理 |
3.2.2 CORDIC算法的具体实现结构 |
3.3 基于CORDIC算法的SPWM实现技术 |
3.3.1 基于CORDIC算法的数字正弦波产生原理 |
3.3.2 数字三角波产生原理 |
3.3.3 基于CORDIC算法的SPWM波产生原理 |
3.4 本章小结 |
4 SPWM控制器关键电路设计及仿真分析 |
4.1 SPWM控制器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
4.1.1 SPWM控制器组成及原理 |
4.1.2 控制器性能指标 |
4.2 时钟管理电路设计 |
4.2.1 时钟管理具体实现方法 |
4.2.2 时钟管理电路实现 |
4.3 基于CORDIC算法的数字正弦波产生电路 |
4.3.1 基于传统查表法的数字正弦波产生电路 |
4.3.2 基于CORDIC算法的数字正弦波产生电路 |
4.4 死区连续可调的双极性SPWM波实现 |
4.4.1 数字三角波的设计与实现 |
4.4.2 双极性SPWM波的设计与实现 |
4.4.3 死区可调电路实现 |
4.5 双环控制电路设计 |
4.5.1 峰值检测单元设计 |
4.5.2 双环PI控制器设计 |
4.6 SPWM控制器系统电路仿真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FPGA的SPWM控制器系统验证 |
5.1 FPGA验证样机功能及技术参数 |
5.2 单相逆变功率部分电路设计 |
5.3 FPGA控制电路设计 |
5.4 验证平台的搭建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整体电路图 |
单相逆变样机功率部分电路图 |
FPGA控制部分电路图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及参加的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专利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及奖励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3)输电线路中频融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输电线路覆冰种类与形成机理 |
1.1.2 输电线路覆冰事故与危害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输电线路防冰与除冰研究现状 |
1.2.2 高频融冰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输电线路中频融冰系统模型 |
2.1 宽带阻波器模型 |
2.1.1 阻波器原理 |
2.1.2 宽带阻波器电路分析 |
2.2 覆冰线路均匀传输线模型 |
2.2.1 冰层-导线模型 |
2.2.2 等效均匀传输线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输电线路中频融冰分析 |
3.1 中频融冰模型参数 |
3.2 沿线电压、电流分析 |
3.3 沿线功率因数分析 |
3.4 沿线热功率分析 |
3.4.1 欧姆热、介质热与总热 |
3.4.2 波动热功率 |
3.4.3 恒定热功率 |
3.5 最佳融冰频率分析 |
3.5.1 融冰频率与功率因数分析 |
3.5.2 不同频率下融冰线路关键数据 |
3.5.3 融冰频率与功率均匀度分析 |
3.5.4 最佳融冰频率的确定 |
3.6 融冰模型参数对中频融冰的影响 |
3.6.1 覆冰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3.6.2 导线覆冰厚度的影响 |
3.6.3 线路长度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输电线路中频融冰激励源 |
4.1 中频融冰激励源主拓扑 |
4.1.1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单元 |
4.1.2 3-H桥逆变单元 |
4.2 CPS-SPWM技术 |
4.2.1 单极倍频SPWM |
4.2.2 单极倍频CPS-SPWM |
4.3 中频融冰激励源控制策略 |
4.3.1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电路结构 |
4.3.2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电路分析 |
4.4 中频融冰激励源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附录C (当tanδ=0.09时不同频率下融冰线路原始数据) |
附录D (Python仿真程序) |
(4)NPC型三电平半桥并网逆变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三电平逆变器 |
1.2.1 3L-NPC 半桥逆变器 |
1.2.2 3L-FC 逆变器 |
1.2.3 级联三电平逆变器 |
1.3 NPC 型三电平半桥逆变器电容电压均衡控制 |
1.3.1 硬件控制法 |
1.3.2 软件控制法 |
1.4 NPC 型三电平半桥逆变器并网技术 |
1.4.1 漏电流抑制 |
1.4.2 输出滤波器 |
1.4.3 并网电流控制技术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NPC 型三电平半桥逆变器调制策略及损耗分布 |
2.1 衍生 NPC 型三电平半桥拓扑的特点 |
2.1.1 3L-ANPC 半桥拓扑 |
2.1.2 3L-SNPC 半桥拓扑 |
2.1.3 3L-ASNPC 半桥拓扑 |
2.2 新型 SPWM 调制策略 |
2.3 NPC 型三电平半桥逆变器的损耗分布 |
2.3.1 损耗计算模型 |
2.3.2 NPC 型拓扑损耗计算 |
2.3.3 NPC 型拓扑损耗分布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PC 型三电平半桥逆变器均压控制策略 |
3.1 3L-NPC 半桥逆变器等效电路 |
3.2 3L-NPC 半桥逆变器自平衡机理 |
3.2.1 频域分析 |
3.2.2 时域分析 |
3.3 基于自平衡特性的均压控制策略 |
3.3.1 闭环控制对 3L-NPC 自平衡特性的影响 |
3.3.2 3L-NPC 半桥逆变器的均压控制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5KW NPC 型三电平半桥并网逆变器设计 |
4.1 功率器件的选取 |
4.2 LCL 滤波器设计 |
4.2.1 双电流闭环控制 |
4.2.2 LCL 滤波器参数设计 |
4.2.3 电感设计 |
4.3 直流侧电容设计 |
4.4 进网电流控制设计及优化 |
4.4.1 双电流闭环控制设计 |
4.4.2 进网电流优化控制 |
4.5 电容电压均衡控制设计 |
4.5.1 A 类均压控制策略设计 |
4.5.2 B 类均压控制策略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PC 型三电平半桥并网逆变器仿真与实验研究 |
5.1 仿真验证 |
5.1.1 并网控制策略仿真 |
5.1.2 3L-NPC 自平衡特性仿真 |
5.1.3 3L-NPC 半桥独立逆变器均压控制策略仿真 |
5.1.4 3L-NPC 半桥并网逆变器均压控制策略仿真 |
5.2 实验验证 |
5.2.1 4 种 SPWM 调制策略 |
5.2.2 3L-NPC 自平衡特性实验 |
5.2.3 3L-NPC 半桥独立逆变器均压控制实验 |
5.2.4 3L-NPC 半桥并网逆变器实验 |
5.2.5 NPC 型三电平半桥逆变器并网效率测试及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基于锁相热成像的多层异种金属结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多层异种金属结构缺陷检测方法与现状 |
1.3 锁相热成像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热点 |
1.3.1 热成像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分类 |
1.3.2 锁相热成像技术研究现状 |
1.4 粘接结构缺陷的产生原因 |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6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涡流和光激励锁相热成像的多层异种金属检测原理 |
2.1 引言 |
2.2 基本理论 |
2.2.1 红外辐射理论与热成像原理 |
2.2.2 热传导理论 |
2.3 涡流锁相热成像 |
2.3.1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控制方程 |
2.3.2 电磁-热多物理场耦合与热扩散深度 |
2.3.3 涡流锁相热成像检测系统构成 |
2.4 光激励锁相热成像 |
2.4.1 光激励锁相热成像检测原理 |
2.4.2 光激励锁相热成像与涡流锁相热成像比较及数据融合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成像检测系统激励电源的研究与设计 |
3.1 引言 |
3.2 光激励热成像多模态激励电源的研究与设计 |
3.2.1 不同检测方法对激励电源输出电流的需求分析 |
3.2.2 方案设计和主电路拓扑 |
3.2.3 电路工作原理 |
3.2.4 实验验证 |
3.3 涡流锁相热成像激励电源的研究与设计 |
3.3.1 方案设计 |
3.3.2 线性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
3.4 一种应用于激励电源耦合噪声抑制的多电平门极驱动电路 |
3.4.1 SiC MOSFET门极驱动技术 |
3.4.2 高低边MOSFET噪声耦合机理 |
3.4.3 驱动电路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 |
3.4.4 实验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传导模型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单层介质的一维热传导模型 |
4.3 多层介质的一维热传导模型 |
4.4 铅钢多层粘接结构缺陷仿真分析 |
4.4.1 光锁相热成像对层间脱粘缺陷检测的仿真分析 |
4.4.2 涡流锁相热成像对层间脱粘缺陷检测的仿真分析 |
4.5 实验验证 |
4.5.1 试件制备和实验平台搭建 |
4.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缺陷的特征提取与量化评估 |
5.1 引言 |
5.2 热图像的预处理 |
5.3 热特征提取方法 |
5.3.1 四点相关法 |
5.3.2 快速傅里叶变换法 |
5.3.3 主成分分析 |
5.3.4 独立成分分析 |
5.4 算法的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PWM整流器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目录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第1章 绪论 |
1.1 PWM整流器概述 |
1.2 PWM整流器研究概况 |
1.3 本论文内容概述及创新点 |
第2章 PWM整流器拓扑结构及原理 |
2.1 基本原理及分类 |
2.1.1 PWM整流器原理概述 |
2.1.2 PWM整流器分类及拓扑结构 |
2.2 电压型PWM整流器(VSR)PWM分析 |
2.2.1 单相VSR PWM分析 |
2.2.2 三相VSR PWM分析 |
2.3 电流型PWM整流器(CSR)PWM分析 |
2.3.1 单相CSR PWM分析 |
2.3.2 三相CSR PWM分析 |
第3章 电压型PWM整流器(VSR) |
3.1 三相VSR建模及动、静态分析 |
3.1.1 三相VSR一般数学模型 |
3.1.2 三相VSR dq模型的建立 |
3.1.3 三相VSR dq模型的动、静态分析 |
3.2 三相VSR控制系统设计 |
3.2.1 电流内环控制系统设计 |
3.2.2 电压外环控制系统设计 |
3.2.3 VSR交流侧电感设计 |
3.2.4 VSR直流侧电容设计 |
第4章 VSR电流控制技术 |
4.1 VSR间接电流控制 |
4.1.1 三相VSR静态间接电流控制 |
4.1.2 三相VSR动态间接电流控制 |
4.2 VSR直接电流控制 |
4.2.1 固定开关频率PWM电流控制 |
4.2.2 滞环PWM电流控制 |
4.3 影响三相VSR电流控制要素分析 |
4.3.1 三相VSR网侧电流的时域描述 |
4.3.2 PWM“开关死区”效应及影响 |
4.3.3 三相VSR直流电压对网侧电流波形的影响 |
第5章 VSR空间矢量PWM(SVPWM)控制 |
5.1 SVPWM一般问题讨论 |
5.1.1 三相VSR空间矢量分布 |
5.1.2 空间电压矢量的合成 |
5.1.3 SVPWM与SPWM控制的比较 |
5.1.4 VSR空间电压矢量的几何描述 |
5.2 三相VSR空间电压矢量PWM(SVPWM)控制 |
5.2.1 基于不定频滞环的SVPWM电流控制 |
5.2.2 基于定频滞环的SVPWM电流控制 |
5.2.3 跟踪指令电压矢量的SVPWM电流控制 |
第6章 三相VSR的其他控制策略 |
6.1 无交流电动势、电流传感器控制 |
6.1.1 三相VSR无交流电动势传感器控制 |
6.1.2 三相VSR无交流电流传感器控制 |
6.2 电网不平衡时的三相VSR控制 |
6.2.1 电网不平衡时的三相VSR基本问题 |
6.2.2 电网不平衡时的三相VSR控制 |
第7章 电流型PWM整流器(CSR)建模及控制 |
7.1 三相CSR建模 |
7.1.1 三相CSR一般数学模型的建立 |
7.1.2 三相CSR dq模型的建立 |
7.1.3 三相CSR dq模型的改进 |
7.2 三相CSR dq模型的动、静态分析 |
7.2.1 三相CSR dq等值电路描述 |
7.2.2 三相CSR静态特性分析 |
7.2.3 三相CSR动态特性分析 |
7.3 三相CSR PWM信号发生技术 |
7.3.1 三值逻辑PWM信号发生 |
7.3.2 三值逻辑空间矢量PWM信号发生 |
7.3.3 三相CSR PWM电流利用率 |
7.3.4 低电压应力三值逻辑PWM信号发生 |
7.4 电流型PWM整流器(CSR)控制系统设计 |
7.4.1 单相CSR控制系统设计 |
7.4.2 三相CSR控制系统设计 |
7.4.3 三相CSR主电路参数设计 |
第8章 PWM整流器应用 |
8.1 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 |
8.1.1 概述 |
8.1.2 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 |
8.1.3 风力发电机并网及其控制 |
8.2 “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等离子体位移快控电源(FCPS)的研究 |
8.2.1 概述 |
8.2.2 移相PWM原理 |
8.2.3 控制系统构成及设计 |
8.2.4 主电路参数设计 |
8.2.5 工程样机的初步设计 |
8.2.6 原理样机及实验 |
8.2.7 实验结果与分析 |
8.2.8 结论与建议 |
第9章 总结 |
9.1 论文所做的研究工作 |
9.2 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7)碳化硅零电压开关三相逆变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 |
1.1.1 光伏发电系统 |
1.1.2 不间断电源 |
1.2 SiC三相逆变器研究现状 |
1.2.1 SiC器件特性 |
1.2.2 SiC三相逆变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研究现状 |
1.2.3 SiC软开关功率变换器研究现状 |
1.3 ZVS三相逆变器及其调制方法研究现状 |
1.3.1 直流侧谐振ZVS三相三线制逆变器 |
1.3.2 直流侧谐振ZVS三相四线制逆变器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章 SiC ZVS三相逆变器效率和功率密度分析 |
2.1 ZVS-SVM三相逆变器工作原理简介 |
2.1.1 拓扑及调制方法 |
2.1.2 电路工作过程分析 |
2.2 SiC硬开关三相逆变器和SiC ZVS三相逆变器损耗模型 |
2.2.1 SiC硬开关三相逆变器损耗模型 |
2.2.2 SiC ZVS三相逆变器损耗模型 |
2.3 SiC ZVS三相逆变器参数设计 |
2.3.1 SiC ZVS三相逆变器滤波电感计算 |
2.3.2 SiC ZVS三相逆变器谐振参数设计 |
2.3.3 损耗计算条件及开关损耗测试 |
2.4 逆变器效率和无源元件体积分析 |
2.4.1 损耗分析和效率硬度 |
2.4.2 无源元件体积对比 |
2.5 实验样机设计 |
2.5.1 三相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容计算 |
2.5.2 SiC ZVS三相逆变器箝位电容选择 |
2.5.3 基于分立SiC MOSFET的功率电路布局设计 |
2.5.4 逆变器散热器设计 |
2.6 实验验证 |
2.6.1 实验样机参数 |
2.6.2 效率测试 |
2.6.3 无源元件体积对比 |
2.6.4 SiC ZVS三相逆变器开关器件结温估算 |
2.6.5 实验波形及器件应力对比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SiC ZVS三相逆变器线路布局及谐振电感优化 |
3.1 线路布局对SiC ZVS三相逆变器影响 |
3.1.1 振荡关键回路模型 |
3.1.2 分立器件线路布局的关键回路寄生电感分析 |
3.1.3 低寄生电感七开关SiC功率模块设计 |
3.1.4 七开关SiC功率模块寄生电感测量 |
3.1.5 基于七开关SiC功率模块的ZVS三相逆变器样机搭建 |
3.1.6 七开关SiC功率模块电压应力实验结果 |
3.2 高频谐振电感优化设计 |
3.2.1 分布式气隙对绕组的影响 |
3.2.2 磁通密度对损耗的影响 |
3.2.3 最优厚度绕组铜箔计算 |
3.2.4 谐振电感损耗测量 |
3.2.5 谐振电感热应力改善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相四线制逆变器ZVS-SPWM方法研究 |
4.1 拓扑及调制方法 |
4.1.1 ZVS三相四线制逆变器拓扑 |
4.1.2 ZVS-SPWM方法原理 |
4.2 电路工作过程分析 |
4.3 零电压开关条件分析 |
4.3.1 零电压开关条件推导 |
4.3.2 典型负载的零电压开关条件分析 |
4.3.3 加入直通阶段的ZVS-SPWM方法 |
4.4 谐振参数设计和损耗分析 |
4.4.1 谐振参数设计 |
4.4.2 损耗分析 |
4.5 实验验证 |
4.5.1 实验样机参数 |
4.5.2 平衡阻性负载实验 |
4.5.3 不平衡阻性负载实验 |
4.5.4 不平衡感性负载实验 |
4.5.5 效率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1 ANSYS Q3D Extractor线路布局寄生电感仿真 |
A.2 ANSYS Maxwell 2D谐振电感仿真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集中式光伏逆变器调制与控制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光伏逆变器应用背景概述 |
1.1.1 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1.1.2 集中式光伏逆变器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1.2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调制策略研究 |
1.2.1 定载波频率调制方式 |
1.2.2 非定载波频率的调制方式 |
1.2.3 混合调制方式 |
1.3 三电平光伏逆变器的母线电压控制策略 |
1.3.1 硬件控制方法 |
1.3.2 软件控制方法 |
1.3.3 不同方法的比较 |
1.4 光伏逆变器的电网适应性 |
1.4.1 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
1.4.2 三电平低电压器件的损耗与热分布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5.2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光伏逆变器的混合调制方式 |
2.1 光伏逆变器损耗模型 |
2.1.1 功率器件损耗模型 |
2.1.2 无源器件损耗模型 |
2.2 连续调制方式与断续调制方式对比 |
2.2.1 调制序列 |
2.2.2 桥臂损耗对比 |
2.2.3 无源器件损耗对比 |
2.2.4 总体损耗比较 |
2.3 混合调制方式 |
2.4 混合调制方式切换点与调制比的关系 |
2.5 非单位功率因数下的混合调制方式 |
2.5.1 非单位功率因数条件下的调制波 |
2.5.2 损耗比较 |
2.6 混合调制方式相位补偿 |
2.7 实验验证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伏逆变器的直流电压等级提升及双输入三电平逆变器控制 |
3.1 集中式光伏逆变器输入直流电压的提升 |
3.1.1 拓扑选择 |
3.1.2 损耗和成本对比 |
3.1.3 总体比较 |
3.1.4 实验验证 |
3.2 三电平逆变器双输入控制策略 |
3.2.1 双输入三电平逆变器模型 |
3.2.2 双输入控制策略环路控制器设计 |
3.2.3 双输入调制方式及其优化 |
3.2.4 双输入功率偏差的控制范围 |
3.2.5 实验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控制及其调制方式优化 |
4.1 多环路协同控制 |
4.1.1 基波电流环 |
4.1.2 电网前馈设计 |
4.1.3 负序电流环 |
4.2 面向低电压穿越的调制方式改进 |
4.2.1 低电压穿越期间的功率器件损耗分布 |
4.2.2 调制方式的改进 |
4.3 实验验证 |
4.3.1 环路设计实验验证 |
4.3.2 调制方式优化实验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光伏逆变器空间矢量 |
附录B 桥臂损耗计算 |
附录C 交流滤波电感设计和损耗计算 |
附录D 光伏逆变器参数 |
附录E 双输入三电平逆变器调制方式 |
附录F 国内外主要厂商的集中式光伏逆变器的数据(2019.0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随钻震电信号激励和接收的模拟电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震电测井研究现状 |
1.3 系统设计的难点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震电测井原理及系统方案设计 |
2.1 震电效应与震电测井原理 |
2.1.1 震电效应 |
2.1.2 震电测井原理 |
2.2 激励系统设计思路 |
2.3 接收系统设计思路 |
2.4 系统结构功能框图 |
2.5 系统设计要求与相关技术指标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震电测井激励系统设计 |
3.1 整体方案选择 |
3.1.1 激励波形选择 |
3.1.2 激励信号发生设计 |
3.1.2.1 常规波形发生 |
3.1.2.2 SPWM波形产生 |
3.1.3 激励信号调理设计 |
3.1.4 功率放大设计 |
3.2 激励电路总体设计 |
3.3 硬件电路设计 |
3.3.1 常规信号发生和甲乙类功放 |
3.3.1.1 常规信号发生电路 |
3.3.1.2 甲乙类功放 |
3.3.2 常规信号发生和丁类功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震电测井接收系统设计 |
4.1 整体方案选择 |
4.1.1 噪声分析 |
4.1.1.1 噪声相关介绍 |
4.1.1.2 仪表放大器噪声分析 |
4.1.1.3 运放噪声分析 |
4.1.1.4 电阻热噪声分析 |
4.1.2 滤波器选择 |
4.1.3 采集电路设计 |
4.1.4 接收系统设计 |
4.2 接收电路总体设计 |
4.3 硬件电路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路测试与系统实验测试 |
5.1 电路测试 |
5.1.1 激励信号输出 |
5.1.2 阻抗匹配测试 |
5.1.3 采集板测试 |
5.2 系统实验测试平台搭建 |
5.3 系统实验测试及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中间60°SPWM控制的特点及其电路的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效率背靠背变换拓扑与控制的研究[D]. 施科研. 浙江大学, 2020
- [2]基于CORDIC算法的SPWM控制器研究与设计[D]. 黄治.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3]输电线路中频融冰关键技术研究[D]. 谷文升.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4]NPC型三电平半桥并网逆变器研究[D]. 石祥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01)
- [5]基于锁相热成像的多层异种金属结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D]. 朱玉玉.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PWM整流器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D]. 张兴. 合肥工业大学, 2003(02)
- [7]碳化硅零电压开关三相逆变器的研究[D]. 何宁. 浙江大学, 2019(08)
- [8]集中式光伏逆变器调制与控制方法的研究[D]. 严成. 浙江大学, 2019(01)
- [9]中间60°SPWM控制的特点及其电路的实现[J]. 丁荣军. 机车电传动, 1995(01)
- [10]随钻震电信号激励和接收的模拟电路系统研究[D]. 郑明科.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