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书业的经济特征

现代西方书业的经济特征

一、现代西方书业的经济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苏亮[1](2015)在《近代书局与小说》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围绕对近代书局小说出版活动的论述,揭橥19世纪70年代到清末40年间,书局的产生、发展和小说变迁之间的相互联系,重在突出书局这一不同于传统书坊的出版实体在近代小说史上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论文主体板块以时间为纵线,共划分四个阶段。通过把握每个阶段的不同特征,分别从编辑、印刷、发行等方面,对以上海为中心,分布全国各地的300余家近代书局出版千余种单行本小说的情况作宏观描述,并以数家有代表性的书局为典型案例展开具体分析,力图做到点、面、线三位一体的结合。以下是构成本论文的几大部分:绪论部分从对本论文命题立意出发,引出“书局”一词的历史来源和对近代书局的概念界定。在了解本论题研究现状的前提下,明确基本研究思路,初步呈现写作构想。进而对书局产生之前的坊刻小说时代尤其是近代前30年间,书坊刊行小说的情况予以总体回顾,为论文主体部分展开论述作好铺垫。第一章讲述同治十一年至光绪二十年(1872—1894)间,处在起步阶段的书局率先应用以活版铅印和照相石印为主的机器印刷技术,进入仍囿于传统观念的小说市场。特别突出英商美查开办的上海申报馆和点石斋石印书局的首开风气之功。同时,就新兴而起的书局如何扩大侠义公案小说的传播予以阐释。第二章从甲午战后讲起,讫止于梁启超发起“小说界革命”。这是晚清小说走向繁荣的转折阶段,也是书局在出版理念和经营模式上突破传统的关键期。本章在客观陈述当时通俗小说出版量持续增长的状况后,着重论述改良派主导下的书局是怎样完成转型,又是如何对翻译小说进行成功推介的。第三章首先把多家以小说出版为特色的书局作为研究点,以点带面论述晚清小说尤其是翻译小说最繁荣的6年里小说市场的格局。接着从书局在小说出版活动中同各方的合作与竞争两个层面,分别对本阶段小说的编译、发行情况进行阐述,其中涉及小说版权的保护、稿酬制度的建立、小说营销手段的多样化等问题。第四章讲述宣统朝小说市场全面回落,本土小说出版尚有复苏迹象。尤以改良小说社和小说进步社的小说出版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兼论易代之际的几家书局与本阶段时事小说陡增的关系。最后,通过分析打小说社旗号的“皮包编辑部”现象和考论“古盐补留生”的小说出版个案,阐明小说市场的出版乱象是清末书局遗留至民初尚待解决的痼疾。结语部分打破阶段划分的界限,重新归纳近代书局在小说编辑、印刷、发行三个出版环节发挥的作用和带来的变化,进一步提出本文论题对当下出版实体的文学生产、传播活动的研究意义。附录部分是本论文研究的根基,涵盖近代70年间,全国400余家出版机构的1266种单行本小说出版情况,包括出版机构个体与整体在不同阶段的各种小说出版信息的罗列和统计。

汤莹[2](2020)在《破坏与建设 ——顾颉刚古史学的双重面相》文中指出近代以来,中国古史学发生了一次结构性转型。这次结构性转型是从打破传统传统古史学的主体结构开始的,此后则逐渐由破坏转向重建。而在这一结构性转型的历程中,顾颉刚主要致力于古史传说的探索、古书真伪的考辨以及古代民族与古代疆域的探讨,不仅率先打破了传统古史学的主体结构,还在此基础上初步重建了近代古史学体系。但长期以来,学术界一般认为顾颉刚的古史学偏重于破坏,而建设不足;而且对其是如何破坏的,所知不详。正是有本于这一认识,本文首先从古史传说研究、古书考辨、古代民族研究以及古代疆域研究等四个方面建构了一个“四位一体”的顾颉刚古史学体系,然后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史研究方法,对其古史学的这一双重面相进行了实证性的专题分析与考察,进而以这一具体而微的研究对象,窥视中国古史学向近代转型的复杂面相。古史传说研究是顾颉刚古史学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古史层累说”是其最主要的古史研究成果。探本追源,顾颉刚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一革命性学说,不仅在于继承了欧阳修、刘恕、崔述、梁玉绳等本土学者的“疑古”研究成果,还在于其汲取了沙畹、夏德等域外汉学家的“疑古”资源。因此,这一集“疑古”之大成的学说问世之后,便彻底颠覆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传统上古史系统。不过,这里必须强调的是,顾颉刚在打破这一传统上古史体系之后,并未停滞不前,而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逐渐转向真实上古史的重建。尤其到了抗战全面爆发之后的1938年,顾颉刚讲学云南大学,在之前讲义的基础上编纂了一部《中国上古史讲义》。而该书则以民俗学的眼光,运用“以周秦归周秦”的科学方法,初步重建了真实的中国上古史。此外,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顾颉刚在重建真实上古史之时,并非如部分学者认为的,其已经放弃之前的“疑古”立场,而是依旧不承认“夏王朝的存在”,而且还继续以“古史层累说”对传统上古史进行了考察。由此而言,在中国古史研究上,顾颉刚不仅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上古史体系,还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真实的上古史体系。古书考辨是顾颉刚从事古史研究的基础,也是其古史学体系的另一核心组成部分。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顾颉刚正是因认识到《尧典》晚出以及该文中的古史事实与《诗经》中的古史观念相冲突,才初步建构了“古史层累说”。此后,为了进一步弄清楚古史真相,其继续对《尧典》的成文年代进行考辨,进而提出了“今本《尧典》成于汉武帝时”之说。而顾颉刚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一“疑古”学说,不仅在于其受到了晁说之、王柏、康有为、梁启超、胡适、钱玄同等人关于《尧典》看法的启发,更在于其以“史料审定之法”对《尧典》进行了详细的考辨。当然,直到当下,此说尚不能盖棺定论,甚至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此法无疑为后之学者继续考辨具体的《尧典》乃至其他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开了无数法门。问题尚不止如此。顾颉刚在考辨“伪书”之后,并非如一般人认为的,主张将之弃而不用,甚至将之销毁,而是建设性地提出了“伪书移置说”,即将“伪书”置于“作伪的时代”,使之成为了解“作伪的时代”的“真书”,从而实现了“伪书”价值的重新估定。而顾颉刚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一建设性的学说,除了自觉接受了欧阳修、胡应麟、梁启超、杨鸿烈、钱玄同等人的“移置”观点外,更在于其具备了“历史的眼光”和“平等的眼光”。因此,此说提出之后,深化了人们对“伪书”的认识,进而推动了古书考辨工作的发展。此外,有必要澄清的是,顾颉刚在对“伪书”进行重新估定之时,虽然将一些“伪书”“移前”,将其认定为先秦旧书,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放弃了此前的“疑古”立场。准此而言,在中国古书考辨领域,顾颉刚不仅完全突破了传统考辨的范畴,还进一步开创了近代考辨的新范式。在顾颉刚古史学体系中,与古史研究密不可分的还有古代民族研究。早在顾颉刚在建构“古史层累说”不久之后,其为了完善这一学说,又提出了推翻“非信史”的四个标准,其中第一个标准即是要“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这一标准又可以称之为“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当然,最迟自北宋起,欧阳修、洪迈、崔述、刘师培、梁启超、李泰棻等人即相继对传统的“中华民族出于一元论”进行了破坏,但问题在于,这些学者的“疑古”并不彻底,故这一传统之论始终安然无恙。直到顾颉刚以“古史层累说”对这一传统之论及其由来进行了环环相扣的深入分析与考察,才彻底推翻了这一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出于一元论”,并为后之学者建立“民族多源论”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不过,打破传统的“民族出于一元论”仅是顾颉刚从事古代民族研究的起点,此后其逐渐由破坏转向建设。尤其到了抗战全面爆发之后的1939年,“出于时代的压迫和环境的引导”,顾颉刚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而其之所以能够建立这一学说,不仅在于其自觉地从梁启超、孙中山等本土学人的论述中汲取了相应的学术资源,还在于其借用了当时西方的最新民族理论。因此,这一理论提出之后,有效地扞卫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性,从而增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情绪”。此外,这里还有必要指出的是,顾颉刚在建设“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前后,并非如部分学者认为的,其已经放弃了“民族并非是一元”的“疑古”立场,而是坚持认为“商和周决不是一个民族”,然后以此为前提建设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由此而论,在中国古代民族研究上,顾颉刚不仅推翻了传统民族理论,还以此为前提初步建设了近代民族理论。除古代民族研究外,在顾颉刚古史学体系中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古代疆域研究。早在顾颉刚为了论证“古史层累说”,不仅提出了“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还提出了“打破地域向来一元的观念”。这一标准又可称为“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当然,最迟自南宋以来,洪迈、梁启超、王国维、胡适等人即相继对传统的“中国地域向来一统论”提出了尖锐的质疑,但由于这些学者的质疑并不彻底,故这一传统之论依旧安然如故。直到顾颉刚以“古史层累说”对这一传统之论及其由来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细致考察与分析,才彻底地推翻了这一根深蒂固的“中国地域向来一统论”,并为后之学者建立“古史地域扩张论”提供了基础性条件。问题尚不止如此。顾颉刚此后继续致力于古代疆域研究,并逐渐由积极的破坏转向正面的建设。尤其到了抗战全面爆发之后的1938年,因受这场民族危机的影响,顾颉刚与史念海共同撰写了《中国疆域沿革史》。该书以科学的考证方法对“历代疆域盈亏”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检讨”,从而扞卫了中国大一统疆域的合法性,有效地增强了国人守土有责的疆域意识。此外,这里有必要澄清的是,抗战时期的顾颉刚,并非如部分学者推论的,其已经放弃了“疆域不应是一元”的“疑古”观点,而是依旧认为“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而是由扩张而来,然后以此为前提如实地建设了中国疆域的变迁情况。准此而言,在中国古代疆域研究上,顾颉刚不仅彻底破坏了传统疆域观念,还以此为基础初步建立了近代疆域观念,甚至还建立中国疆域史研究范式。综上所述,在中国古史学的近代转型历程中,顾颉刚无疑扮演了一个中心枢纽的角色,起到了“破坏”与“建设”的双重作用。进而言之,在中国古史学上,顾颉刚不仅是传统古史学的主要终结者,还是近代古史学的初步建立者。

黄宝忠[3](2013)在《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成长的社会生态分析》文中提出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起步于文化启蒙与民族诉求的时空大背景中,以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等的崛起为代表。有别于当时清政府主导的公营出版和教会主办的教会出版,近代民营出版业通过嫁接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进西方先进生产工具与设备,翻译国外出版物、整理传统文化、出版大型工具书和新课程教材而得到快速成长,成为民族工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固然与出版企业制度、内部管理、经营者出版理念等内生条件有密切关系,但同样不可忽视中国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时局变化、近代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商业氛围的浓郁、启蒙和新文化运动、新教育改革以及出版法规、同业公会等外在社会生态环境的支撑效应。

孙文杰[4](2010)在《清代图书市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图书市场肇始于西汉,是图书流通之所,社会资源在此得以有效配置。清代图书市场内容丰富,包含流通渠道、图书营销、畅销书、图书价格、书业中心、市场管理等,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对于拓展文献学研究的视野、促进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以及为当前出版体制改革提供借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对清代图书市场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尚没有一部关于清代图书市场的系统性着述。鉴于此,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大量查阅文献资料,拟对清代图书市场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探讨。全文约23万字,分为7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清代图书市场背景。该章介绍了清代图书市场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最后对清代图书市场的主要内容作以概括说明。第二章清代图书流通渠道和营销。清代图书流通渠道呈多样性,有经营于某一地点的固定店铺、书摊、考市及图书租赁等,也有流动性较强的、存在于某一个地区或跨地区的书船、流动售书及邮寄等渠道等。而这些图书流通渠道将各个书业中心联结成地区性的图书市场,进而延伸至全国和扩展到海外市场,促进中外图书的贸易和交流。清代图书营销方式呈现多样化、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等特点。在图书出版前,出版机构注重防范经营风险,采用“扣俸还项”或“股印”方式,有的还对图书需求群体进行市场调查。同时加强图书广告宣传,如发布图书信息、给图书定价等;在图书销售时,热情服务读者,采用折扣或凭减价券优惠等方式;晚清时期,出版机构借助新兴的交通、通讯工具,加大图书销售,促进了清代图书市场的繁荣。第三章清代畅销书。该章论述了清代畅销书的品种,归纳其特点,分析其形成条件,并对畅销书进行了评价。畅销书的品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从清初维护清代封建统治的《四书》、《五经》、科举用书、经史类古旧书籍、传统小说,到晚清时期的通俗小说、戏曲、西学类图书、宗教类图书和革命类宣传读物,反映了清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变化。清代畅销书具有时代性、商业性和通俗性等特点;畅销书形成的条件有读者群体的不断扩大、纸张生产与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图书的市场化运作等。畅销书有其历史必然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畅销未必经典,经典不一定畅销。清代畅销书经过时间和读者的考验,一部分成为长销书,流传至今,成为传世经典,而多数的畅销书仅风行一时,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第四章清代图书价格。该章主要就清代图书市场上各种图书版本在不同时期的价格进行考察,分别对刻本、抄本、活字本、石印本等书价数据进行梳理、统计和分析。刻本包括清刻本、宋刻本、元刻本等图书,同为刻本,价格相差较大。清刻本的价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晚清时期,尤为明显。宋元刻本的价格总体较高,其整体走势呈“M”状。活字本、石印本图书是较雕版印刷更为先进的图书制作方式,成本下降,书价也随之降低。清代图书价格趋于市场化、商品化,售书书目广布市场,图书宣传加大,助于提高图书销量。图书版本不同,相应价格有别。将书价与文官薪俸及物价、工价相比,可以看到普通人家购置能力有限。影响清代图书价格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政治影响、社会环境、图书自身价值、制作成本、市场环境等因素,各种因素交互影响,引起书价之消长。从书价波动中可窥见清代图书市场的发展、繁荣,或某个时期的萧条,由此也可折射出清一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的变化。第五章清代书业中心。该章主要论述了清代书业中心的分布,涉及各书业中心的概况、经营场所、经营者、主要购买方、图书品种及书业行会等,分析了清代书业中心分布的地理特征,及清代书业中心的变迁的原因。清代前期的书业中心城市主要为北京、金陵、苏州、杭州、扬州等,后主要由于兵燹之厄,金陵、苏州、杭州的书业遭到破坏,让位于晚清时期崛起的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各个省会城市成为区域性的书业中心,逐渐形成了书业中心所在地、区域性和全国性三级层次的图书市场。清代书业中心分布地理特征明显,如所在地经济基础雄厚、地方文化氛围浓郁、出版业发达及交通地理位置优越等。清代书业中心的产生、繁荣,或变迁与当时政治环境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文化环境的变化、出版中心的变迁及交通条件的变化息息相关。第六章清代图书市场管理。该章主要对清代图书市场的图书出版导向、清代禁书与图书市场,及对图书进出口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图书市场管理加以评价。政府出版导向主要是清政府鼓励出版维护其统治的图书,其发行方式多样。至晚清时期,清政府鼓励进口或翻译利于富国之书。清代的禁书是在清代文字狱的大背景下进行,严厉查禁违碍图书,对通俗小说和戏曲、维新派及革命派等图书严加查禁,形成了中央颁布禁令、地方政府执行及行业组织辅助的市场监管体系,其结果阻碍了清代图书市场的发展,造成图书市场销售图书品种较为单一及印刷资源的巨大浪费。此外,晚清时期清政府加强了对图书租赁业以及图书进出口的管理,对减免图书进出口税费,利于图书贸易的发展。清代图书市场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管理机构较多、庞杂不一,管理手段和方法较为落后等。第七章小结。该章在前面六章的基础上,总结出清代图书市场的特点及对现代图书市场的启示,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王玉婷[5](2020)在《童书业与民国时期古史研究的三种取向》文中研究表明在传统与近代的冲突与传承、中学与西学的碰撞与融合中,历史学处于全面的转轨之中,民国时期的古史研究亦出现了新的趋势。1935年,冯友兰提出“信古、疑古、释古”说,信古派认为凡古书所说皆真,对之并无怀疑;疑古派与之相反,认为古书所载多非可信;释古派不如信古派尽信古书,亦非疑古派全然推翻古史传说。无论是疑古派、释古派还是信古派,都对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古史研究方法与范式的转变做出了相当的贡献。成长于此学术环境下的童书业,在思想观念与治学取向上既接受了传统学术的训练,又受时代环境与社会语境的影响,兼有新的风貌,成为学兼新旧的一代学人。童书业是古史辨派的后起之秀,但在继承顾颉刚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他解释、论证顾氏的疑古理论,纠正顾颉刚在疑古辨伪中出现的某些偏误,推进、完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将“层累说”与“神话演变分化说”统一起来。20世纪30年代的童书业在艰难的环境中辛勤耕耘,逐渐吸收海派治学优点,关注学术发的展新动向,并与史观派学人相继展开论战,探讨古史传说、原始社会、对史前史的研究方法等问题。二者对神话传说的解释、伪史料的运用与建设古史的理论依据均不相同。其后,童书业转而开始吸收史观派治史优点,用经济史观解读历史,摆脱了顾颉刚《春秋史讲义》的政治史模式,尝试重建上古史体系。南高派在前期与顾颉刚等疑古派成员有过激烈论战,童书业与之亦有交锋,二者对“三皇五帝说”、“禹”等问题认知不一,其实是对史学本质的追求不同,学术风格亦是不同。童书业致力于先秦史研究,古史传说与西周春秋史探研是其主要学术建树。他虽出身于古史辨派,但在研治古史的过程中深受时代语境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的“面向”,其对古史辨派有继承也有深化,对唯物史观派的古史研究既有批判亦有反思,对南高派学者的古史研究则旨在纠偏与匡正,形成了独特的治史路径。童书业将“疑古、考古与释古”三阶段融会贯通,并从“新汉学”迈入了“新宋学”,其与不同学人在古史问题上的“纠葛与交缠”,也使童书业的古史研究在近代学术史上格外耐人寻味。

罗心懿[6](2019)在《消费主义视角下的二手书籍服务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当今“消费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在商界用各种方式刺激消费者对于“物”的占有欲与炫耀欲的同时消费者本身也在无限放大对物质品牌的推崇与追求。以往的“生产型”经济活动慢慢转变为“消费导向型”经济活动,在这个过度消费的过程中也造成了物质资源的高度浪费,过度追求物质化的同时也在逐渐侵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书籍阅读能充实与塑造人们的精神世界,但随着网络环境下的消费攀升也间接的影响到了书店业的经营,书店线上化、实体书店倒闭潮、现代书店网红化等现象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消费主义”对于消费者的精神世界的塑造究竟起到了何种作用。本研究试图从“消费主义”的视角出发,深度剖析中国消费者在此种消费理念的影响下消费心理的变化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影响。课题联合杭州风雨二手书店与保利未来域公寓旗下的未半生活空间体共同构建了具有社群化、场景化与互动性的“N+1”模式复合型二手书籍服务系统,实验性的将服务设计思维、系统观、方法运用到二手书籍循环消费模式之中,期望通过服务设计的介入以改善当今在消费电商的折扣刺激下过度购买书籍和对线下二手淘书有需求却无处可寻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对国内外现有二手书业分类收集,进行案例对比分析,结合实地调研考察,深入挖掘二手书目标用户的需求,并且对有购买二手书需求的读者采用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与模式开展调研分析。以读者切实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设计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最后提出了二手书交易模块入驻到各个成熟的具备完善服务功能的生活综合体之中,鼓励周围的居民主动参与到二手书的寄售与购买的流程当中,增加消费者的参与体验感,再利用线上便利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建立起二手书店的线下线上整合完善的服务体系,以点带面的影响周围居民的购书习惯与消费理念,期望让消费者更好的接纳书籍循环消费观,促进书籍资源的更好流转同时也让文化阅读的氛围更好的融于消费者日常生活中。

陈昌文[7](2002)在《都市化进程中的上海出版业(1843—1949)》文中指出《都市化进程中的上海出版业1843~1949》综合运用社会学、文化传播学和都市化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从都市化的进程和出版业与都市的互动关系中,首次对近代上海出版业作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社会学考察。通过对上海开埠前在出版史坐标系中的位置、都市的集聚效应与教会出版、官办出版、民办出版三大出版系统的形成、出版现代性的增强与民族出版业的崛起、出版业与都市社会、出版业与都市文化的互动与整合等方面的论述,清晰地揭示了近代上海出版业迅速崛起的动力因素和发展轨迹。在依据详实的史料基础上,对许多近代上海的出版机构的启迄时间、经营地点、负责人及其沿革情况作了大量细致的考订工作,澄清了不少以前的讹误。在民族出版业的文化采借、出版业对都市人口的吸纳与整合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王立端[8](2011)在《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研究 (1949-1999)》文中研究表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首先涉及怎样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应该在马克思所阐述的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这一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框架下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可以选择四个视角,即马克思恩格斯探寻原始社会、农村公社的过程,他们形成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人类早期社会历史的指导思想等视角以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涵义和性质,结论是: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以所有制为核心考察印度等国遗存的农村公社而抽象出来的公社公有制的一个假设概念,其所指是原始共产主义,其能指则是比较具体的印度等国的农村公社。探讨新中国成立后近五十年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史,不难发现,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其内在动力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本身的发展,同时也与建国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马克思主义史学怎样为社会主义现实服务紧密相连,当然还与各个时期的政治环境和学术氛围有关。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构成了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主干,由此衍生出了中国古代史研究中许多具体历史问题的争论,包括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农民战争问题、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奴隶制度问题等的深入研究,同时还拓展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以及中国和东方社会历史实际的深入研究,收获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对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的中国化进程,推进了中国史体系的构建和重构的过程,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的形成。此外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还反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认知模式,即重视理论模式的运用,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史学重经验考据的历史认知模式,转而重视历史发展规律性的探索。因此,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史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谢琴[9](2017)在《国有出版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文中指出2003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截止到2010年,经营性出版社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国有出版企业。在转企改制过程中,不少出版社敢当改革的先锋者,通过与民营书业合资成立公司、与骨干员工合资成立公司以及向非公有制企业投资等方式,取得了诸多成效,这些改革实质上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混合所有制改革被提升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重要实现形式的高度,但从出版业的整体情况来看,国有出版企业对这一改革举措的反应相对迟缓。这与前期业内外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有着很大的关系。发现这些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将对国有出版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化产生重要作用。本文以拥有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出版权、以图书出版为主业的国有出版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研究对象,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精神,运用历史唯物论的方法、观察法、跨学科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等,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混合所有制思想进行研究,构建了论文分析的理论框架和基础,然后探究了国有出版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国有出版企业实际的不同性质所有制“混合”的路径与方式,并对如何防范国有出版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主要风险即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和出版产品质量风险,以及如何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来保障混合所有制出版企业可持续发展给出了诸多可行性对策。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生产关系领域的一场变革,对于这场变革,无论是出版界还是其他行业领域,都存有忧虑,担心改革会使中国经济偏离社会主义性质,担心改革会偏离马克思主义的航道。虽然当前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研究的文献颇丰,但多为一种浅层分析,少有文献对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混合所有制思想进行深入探讨。本文的研究首先就要解除国有出版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思想困惑,故从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当代价值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混合所有制思想进行了深层探究,并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混合所有制思想与西方混合经济理论的联系与本质区别,从而论证了我国当前进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着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国有出版企业不仅具有产业属性,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这就决定了国有出版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正视这一特殊性来进行相关的制度设计与创新。对于国有出版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实现问题,本文给出了详细的路径规划:出版权控制环节的“混合”禁区、精神内容制作环节国有股的绝对控股、发行环节的特殊管理股设置、印刷环节“混合”的相对自由。同时,本文认为如果国有出版企业能够选择科学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那么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出版产品质量风险都是可控的,改革企业也能够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给出了具体的对策性建议。

付璐[10](2020)在《《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背景下,促进人类健康需要依靠多种医学体系的相互融合与发展。然而东西方医学的跨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医在西传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阻碍。在此背景下,回溯中西医学交流的历史脉络、挖掘其影响因素,或可为当今医学交流的相关政策制定、模式构建等提供一些史学意义上的启示。本文选择《本草纲目》传欧史作为研究切入点,原因在于此书在欧洲的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且评价较高,是中医西传的一个较为典型和成功的案例。对《本草纲目》传欧史加以阐述和解析,或可加深人们对东西方医学交流的历史脉络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为当今全球化时代的医学交流提供某些历史借鉴。《本草纲目》系中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纂的一部本草学巨着,于1593年刻成、1596年发行,最迟在1604年传入日本,之后相继传入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并于17世纪末传入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18-19世纪期间,诸多欧洲学者对《本草纲目》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翻译、引用、研究及评价。20世纪以来,《本草纲目》进一步引起了国际的重视,如1953年,莫斯科大学将李时珍像镶嵌在该校大礼堂;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本书列入“世界记忆名录”;2018年,在李时珍诞辰500周年、《本草纲目》成书44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学者围绕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学术成就及影响,举办了多场国际性学术会议和纪念活动。《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贯穿17-21世纪,跨越了欧洲多国,其流传时间较长、范围较广、影响较大且在不同时期的流传特点不同,故值得对其传欧过程进行研究。本文以《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目录调查、网络调查以及实地考察3种方式,收集17世纪至今的多种专着、论文、信件、手稿、政策文件、照片、画册、标本等珍贵资料;采用传统文献学、史学研究方法,系统梳理本书从17世纪至今在欧洲多国的流传过程及欧洲读者对本书的收集、翻译、引用、研究和评价;此外,本文运用接受理论作为核心理论指导,挖掘影响欧洲读者接受本书的动力及阻力因素;同时,借鉴知识社会史的研究框架,从知识的收集、分析、传播及应用四个阶段探讨了《本草纲目》传欧的全过程。关于《本草纲目》在欧洲的版本流传,本文考察了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西班牙、梵蒂冈、比利时、奥地利8国17家藏书机构所藏《本草纲目》的不同版本22种38部,对其馆藏地、书号、版本信息及特征进行论述。特别是法国所藏3种《本草纲目》彩绘本,本文对其药图来源进行考证后,认为彩绘本所绘816幅药图系参考《本草纲目》钱蔚起刻本所附药图上色而成,并在个别细节处进行了增补、删减和修饰。关于《本草纲目》在欧洲的译本流传,本文阐述了 4种英文、法文译本的主要内容、体例以及翻译特点。其中,18世纪由法国医生范德蒙德所编写的手稿“《本草纲目》中水、火、土、金石诸部药物”,为目前已知最早的一种《本草纲目》法文节译本;由法国27位传教士联合供稿、并由杜赫德所编纂的《中华帝国全志》一书,专设一章翻译《本草纲目》的前言部分及16种药物,该书在欧洲流传甚广,对《本草纲目》传欧影响较大。20世纪英国学者伊博恩联合北京博物学会诸位学者编纂的8种着作,涉猎《本草纲目》所载植物、矿物及动物药,内容全面。至21世纪,由中国学者罗希文所译《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BencaoGangmu)》,是世界上首部、亦是目前唯一的《本草纲目》英文全译本,从内容到体例还原度都非常较高。关于《本草纲目》的欧洲接受史,本文将其分为“传入与翻译期”“研究与评价期”“文化印象构建期”三个时期:在17-18世纪,欧洲的《本草纲目》接受者主要为来华传教士,他们在中国收集此书的文本、图像与相关药物标本,并将部分文本内容译成西文传到欧洲。至19世纪,《本草纲目》的接受者以药理学家、化学家、植物学家、生物学家等学者为主,他们对《本草纲目》所载药物标本进行化验分析,从化学、药理学角度阐释这些中国药物,并与欧洲当地的植物进行对照研究。20世纪以来,西方对《本草纲目》的接受形式趋于多样化,如通过雕塑、动画等形式向国际展示李时珍及中草药文化形象,特别是《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对《本草纲目》欧洲接受史的梳理,可以认为:影响欧洲读者接受本书的动力主要来自“新鲜(猎奇)”和“实用(需求)”,而阻力则主要来自“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此外,本文在“《本草纲目》传欧之疑误考”一章中厘清了《本草纲目》传欧研究中的3个常见争议性问题:一是波兰传教士卜弥格关于中药的两种着作《中国植物志》《单味药》皆非《本草纲目》的外文节译本,但卜弥格在《单味药》中引用过《本草纲目》丹砂及龙骨的条文。二是法国汉学家雷慕沙的博士毕业论文并非以《本草纲目》为研究对象,但他年轻时很可能在奥布瓦修道院见过《本草纲目》彩绘本,并为了阅读彩色植物图旁的汉文去学习汉语,终成为一位着名汉学家。三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其三大着作《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及《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中共出现8处“古代中国百科全书”的表述,8条相关引文中有5条可能引自《本草纲目》,主要为对家鸡和金鱼相关资料的引述。其余3条可能来自《中国纪要》转引《齐民要术》对养羊法的记载。达尔文可能误认为此8条引文出自同一种“古代中国百科全书”,即《本草纲目》。最后,本文从知识社会史的视角出发,将《本草纲目》知识的传欧过程分为收集、分析、传播、应用四个阶段:从知识收集来看,欧洲人通过购买、赠送、掠夺等方式,收集了《本草纲目》的多种版本及相关的药物标本;随后对《本草纲目》中的知识进行了筛选、翻译、引用、研究;通过论着、会议、展览等传播方式,将《本草纲目》的相关知识展示给其他欧洲学者;同时从资源获取、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等角度实现了知识的应用。有关本文的创新点,笔者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和探讨:新材料:本文收集、补充了一些前人论述中未载的史料。如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央图书馆、法国第戎市立图书馆等藏书机构的《本草纲目》明清版本、相关绘本、剪贴画册、学者手稿等多种珍贵文献资料。特别是收集了 5种与《本草纲目》相关的药图绘本及剪贴画册。其中的3种彩绘《本草纲目》药图,迄今学界知之不多,尤其珍贵。本文将其中的图像与《本草纲目》多种版本的药图逐幅进行对比,详细分析其绘图特点,进一步从社会文化角度探讨了欧洲学者获取《本草纲目》药图的背景及意义,弥补了现有研究关于《本草纲目》图像传欧的某些缺失。对前人虽有提及、但未做深入研究的资料,本文进一步探究其特点与价值。如法国医生范德蒙德《本草纲目》“金石部”法文译稿、法国汉学家毕瓯及化学家布朗涅尔对《本草纲目》所载药物的化验分析、英国药理学家汉伯里对《本草纲目》的研究等,都是前人相关研究中鲜少涉及或研究较浅的珍贵资料。本文详细分析了上述欧洲学者论着的成书背景、体例、内容、特点及其对《本草纲目》传欧的意义,拓展了现有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新观点:对《本草纲目》西传研究中存在的某些争议性问题,本文在详细考证后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波兰传教士卜弥格的着作是否为最早的《本草纲目》西文节译本?”“法国汉学家雷慕沙的毕业论文是否为欧洲史上最早的以《本草纲目》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文?”“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是否盛赞《本草纲目》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本文综合多位学者的论述,追本溯源,厘清了既往研究中的某些讹误,并基于文献证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新视角:本文在研究视角与方法学上亦有所创新。本文在传统的文献学、史学研究方法基础上,引入接受理论及知识社会史的研究框架,试图从社会史、文化史角度,深入探讨《本草纲目》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将来的东西方医学交流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借鉴。

二、现代西方书业的经济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西方书业的经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书局与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本论文的命题立意与概念界定
        一、命题立意:从晚清小说的繁荣说起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第二节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与写作构想
        一、研究现状
        二、写作构想
    第三节 传统的形成与延续:书局诞生前的小说出版
        一、古代坊刻小说概况
        二、近代前三十二年间坊刻小说概况
第一章 起点:新与旧的碰撞 (同治十一年至光绪二十年1872—1894)
    第一节 申报馆的率先尝试与典范意义
        一、缘起:时势赋予的先决条件
        二、探路:从报载到单行本的尝试
        三、推进:以报为媒搜访传统小说
    第二节 石印书局兴起与小说翻印风行
        一、石印技术与石印业初兴
        二、石印小说:从文人走向大众
    第三节 书局与侠义公案小说的出版
        一、侠义公案小说及其早期传播
        二、沪局、京坊在侠义公案小说出版中的关系
        三、书局对侠义公案小说旧作的改造
第二章 转折:从传统中突围(光绪二十一年至光绪二十八年1895—1902)
    第一节 通俗小说出版量的持续增长
        一、侠义公案小说续书泛滥及其它
        二、小报馆与海派狭邪小说的风行
        三、官书局进入通俗小说出版市场
    第二节 改良派主导下的书局转型
        一、集股经营的管理模式
        二、职业编辑的集中涌现
        三、版权保护意识的提升
    第三节 书局对翻译小说的成功推介
        一、翻译小说打入市场的条件成熟
        二、林译《茶花女》的出版及意义
        三、政治与小说联姻的积极促成
第三章 高潮:书局与小说市场的白热化 (光绪二十九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3—1908)
    第一节 本阶段之小说市场格局
        一、政治呼声趋于消淡:从广智书局的转向说起
        二、小说出版巨头崛起:商务印书馆的一枝独秀
        三、同人办社昙花一现:小说林社的起起落落
        四、书报兼营抢占市场:有正书局、乐群书局等
        五、老牌书局自我调适:鸿文书局、新世界小说社等
    第二节 书局与小说作者及同业的合作
        一、书局与小说作者的合作
        二、书局之间的合作
    第三节 书局在小说市场的竞争
        一、征集着译小说新作
        二、丰富小说营销手段
        三、加强小说版权保护
第四章 回落:书局在小说市场的退与进 (宣统朝1909——1911)
    第一节 退出:翻译小说出版锐减
        一、翻译小说市场降温
        二、商务印书馆的改变
    第二节 进入:本土小说市场复苏
        一、改良小说社的异军突起
        二、小说进步社与标“新”小说
        三、革命到来与时事小说陡增
    第三节 延续:小说出版乱象难遏
        一、打小说社旗号的“皮包编辑部”
        二、“古盐补留生”与小说
结语
附录
    附录一:近代各出版机构单行本小说出版情况汇总
    附录二:近代各阶段单行本小说出版情况汇总表(一)
    附录三:近代各阶段单行本小说出版情况汇总表(二)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破坏与建设 ——顾颉刚古史学的双重面相(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三、本文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由疑而建: 顾颉刚的古史传说探索
    第一节 集疑古之大成:“古史层累说”的建立及其影响
        一、“辨伪事”与“古史层累说”的形成
        二、本土学者的“疑古”论与“古史层累说”的建立
        三、西方汉学家的“疑古”论与“古史层累说”的建立
        四、“古史层累说”与传统上古史系统的颠覆
    第二节 走向重建之路: 《中国上古史讲义》的编纂与意义
        一、由破坏而建设:《中国上古史讲义》的编纂过程
        二、“以周秦归周秦”: 《中国上古史讲义》的基本特征
        三、《中国上古史讲义》与真实上古史的重建
    小结 在疑古中重建: 真实上古史建设的新路向
第二章 辨伪求真: 顾颉刚的古书真伪考辨
    第一节 辨去其伪: 古书年代考辨及其影响
        一、“今本《尧典》成于汉武帝时”之说的形成
        二、“今本《尧典》成于汉武帝时”之说的学术渊源
        三、“今本《尧典》成于汉武帝时”之说的建立
        四、“今本《尧典》成于汉武帝时”之说的影响与意义
    第二节 化伪为真: “伪书移置说”的建立与意义
        一、回应批评: “伪书移置说”的提出缘起
        二、本土学者的“伪书”估定与“伪书移置说”的形成
        三、历史的眼光、平等的眼光与“伪书移置说”的建立
        四、“伪书移置说”与“伪书”价值的再估定
    小结 在辨伪中求真: “伪书”移前特例的处理旨趣
第三章 正源清流: 顾颉刚的古代民族探讨
    第一节 打破一元: “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及其影响
        一、“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的提出
        二、“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的学术渊源
        三、“古史层累说”视域下的“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
        四、“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的学术影响
    第二节 重塑中华: “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的建立及其意义
        一、从破坏到建设: “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的形成
        二、本土学者的民族论述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建立
        三、西方民族理论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建立
        四、学用兼顾: “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的双重意义
    小结 在打破中重塑: 中华民族一统性的论证方式
第四章 由分到合: 顾颉刚的古代疆域考察
    第一节 四海不一: “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及其影响
        一、“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的提出
        二、“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的学术渊源
        三、“古史层累说”视域下的“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
        四、“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的学术影响
    第二节 重构禹域: 《中国疆域沿革史》的撰写与影响
        一、《中国疆域沿革史》的撰写过程
        二、《中国疆域沿革史》的基本特征
        三、《中国疆域沿革史》的学术影响
    小结 在破坏中重构: 大一统疆域合法性的论证方式
结语
附录: 重排中国历史: 顾颉刚《本国史》的编纂与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成长的社会生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化启蒙与民族自强催生近代图书市场的繁荣
    (一)启蒙运动和民族诉求
    (二)新教育改革与“新图书馆运动”
三、图书市场化、出版产业化等近代市场经济条件日趋成熟
    (一)近代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商业氛围的浓郁
    (二)火车、航运、邮局等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三)印刷设备与技术的日趋成熟
四、出版法规为出版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制度环境
    (一)民间法制意识的增强
    (二)中国第一部着作权法《大清着作权律》发布
    (三)民国时期相关重要出版法规
五、书业同业组织保证了民营出版业权益
    (一)规范同业经营,维护图书市场秩序和同业利益
    (二)维护版权和民族利权,保护新生的民族出版业
    (三)抵制对进步书籍的查禁
六、结语

(4)清代图书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次
表目次
0 引言
    0.1 选题缘起及意义
        0.1.1 理论意义
        0.1.2 现实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研究概况
        0.2.2 研究评析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4 创新之处
1 清代图书市场背景
    1.1 政治背景
    1.2 经济背景
    1.3 文化背景
2 清代图书流通渠道和营销
    2.1 清代图书流通渠道
        2.1.1 清代图书流通渠道形式
        2.1.2 清代图书流通的特点
    2.2 清代图书营销
        2.2.1 清代图书营销方式
        2.2.2 清代图书营销特点
3 清代畅销书
    3.1 清代畅销书品种
        3.1.1 教育类图书
        3.1.2 经史类古旧书
        3.1.3 年画
        3.1.4 通俗小说和戏曲
        3.1.5 西学类图书
        3.1.6 宗教类图书与革命宣传读物
    3.2 清代畅销书的特点
        3.2.1 时代性
        3.2.2 商业性
        3.2.3 通俗性
    3.3 清代畅销书形成的条件
        3.3.1 读者群体的不断扩大
        3.3.2 写作群体的逐渐出现
        3.3.3 印刷技术与纸张生产的发展
        3.3.4 图书的市场化运作
    3.4 对清代畅销书的评价
        3.4.1 畅销书未必经典
        3.4.2 畅销书需经时间检验
        3.4.3 畅销书的禁而不止
        3.4.4 畅销书的时代局限性
4 清代图书价格
    4.1 清代不同版本图书的价格与分析
        4.1.1 刻本图书的价格与分析
        4.1.2 清代抄本的价格与分析
        4.1.3 清代活字本的价格与分析
        4.1.4 清代石印本的价格与分析
    4.2 清代图书价格比较
        4.2.1 不同版本图书价格比较
        4.2.2 书价与物价、俸禄、工价比较
        4.2.3 各经营主体之间的书价比较
    4.3 清代图书价格特点
        4.3.1 版本不同 价格悬殊
        4.3.2 售书书目 广布市场
        4.3.3 古旧书价 M形走势
        4.3.4 出版图书 书价下降
    4.4 影响清代图书价格因素
        4.4.1 政治影响因素
        4.4.2 社会环境因素
        4.4.3 制作成本因素
        4.4.4 图书价值因素
        4.4.5 市场环境因素
5 清代书业中心
    5.1 清代各地区书业中心
        5.1.1 北京地区
        5.1.2 江浙地区
        5.1.3 闽赣地区
        5.1.4 西南地区
        5.1.5 广州地区
        5.1.6 上海地区
    5.2 清代书业中心分布的地理特征
        5.2.1 当地经济基础雄厚
        5.2.2 地方文化氛围浓郁
        5.2.3 所在地出版业发达
        5.2.4 交通地理位置优越
    5.3 清代书业中心变迁分析
        5.3.1 清代政治环境的变化
        5.3.2 清代经济环境的变化
        5.3.3 清代文化环境的变化
        5.3.4 清代出版中心的变迁
        5.3.5 清代交通条件的变化
6 清代图书市场管理
    6.1 清代出版导向
        6.1.1 官方出版的图书品种
        6.1.2 官方出版方式
    6.2 清代禁书与图书市场
        6.2.1 清代禁书
        6.2.2 清代禁书方式与相关法令
        6.2.3 清代禁书对图书市场的影响
    6.3 对租赁书业的管理
    6.4 对图书进出口贸易的管理
        6.4.1 禁止进出口的图书
        6.4.2 允许进出口的图书
        6.4.3 进出口税费的调整
    6.5 对清代图书市场管理的评价
        6.5.1 市场调控 旨在统治
        6.5.2 管理机构 庞杂不一
        6.5.3 管理手段 较为落后
7 小结
    7.1 清代图书市场的特点
    7.2 对现代图书市场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5)童书业与民国时期古史研究的三种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民国时期古史研究的主要趋向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治史风气:民国时期古史研究的兴起
    第二节 疑古、释古与信古:古史研究的三种取向
第二章 承续与深化:童书业与古史辨派的古史研究
    第一节 阐发顾颉刚的疑古理论
    第二节 完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
    第三节 除旧布新,建设新的古史体系
第三章 批判与反思:童书业与唯物史观派的古史研究
    第一节 批判唯物史观派古史研究的教条化倾向
    第二节 反思“科学的史学”和“以社会科学方法治史”的新史学
    第三节 童书业古史研究的唯物史观尝试
第四章 纠偏与匡正:童书业与南高学派的古史研究
    第一节 关于三皇五帝说的探源
    第二节 分科研究与博通治学
    第三节 旨趣相异而路径相反
第五章 古史研究的再思考
    第一节 自由出入于疑古、释古与信古之间
    第二节 疑古、信古与释古的平衡与发展
    第三节 走出疑古的困惑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消费主义视角下的二手书籍服务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与流程框架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流程框架
第二章 消费主义视角下的二手书业与服务设计
    2.1 消费主义
        2.1.1 消费主义概念及特点
        2.1.2 消费社会中消费者的趋同性与差异性
        2.1.3 消费主义在当今中国的兴起与影响
    2.2 二手书业
        2.2.1 二手书业的概念、产生及发展
        2.2.2 二手书业的类型
        2.2.3 二手书业的文化属性
    2.3 消费主义视角下的二手书业困境
        2.3.1 消费者阅读习惯的改变
        2.3.2 经营成本的压力
        2.3.3 现代书店的“普遍意义”——消费场景的变化
        2.3.4 现代书店的“观光客”与“后观光客”心理
    2.4 服务设计思维引入二手书店的思考
        2.4.1 服务设计的概念、产生及发展
        2.4.2 服务设计工具与方法论
        2.4.3 服务设计整合优化二手书业服务系统
        2.4.4 服务设计创新方法提升二手书业服务质量
        2.4.5 服务设计现有应用局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线上线下二手书店调研与分析
    3.1 线上线下二手书店调研介绍
        3.1.1 二手书店调研方法及调研架构
        3.1.2 调研目的、调研方法、调研范围及调研实施
    3.2 二手书店经营模式分析及地域分布特征
        3.2.1 二手书店经营模式分类
        3.2.2 二手书店地域分布特征
    3.3 目标人群及利益相关者深度访谈
        3.3.1 深度访谈法语访谈大纲
        3.3.2 深度访谈人群选择
        3.3.3 深度访谈用户结果分析整理
    3.4 问卷的调查与分析
        3.4.1 问卷的设计
        3.4.2 问卷结果总结分析
    3.5 田野观察,目标人群行为观察
    3.6 二手书消费者需求总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线上线下二手书籍平台服务系统分析
    4.1 线上二手书店服务系统分析——以多抓鱼为例
        4.1.1 多抓鱼的服务运营理念
        4.1.2 多抓鱼整体购书服务流程分析
        4.1.3 多抓鱼服务中的触点分析
        4.1.4 多抓鱼的线下尝试
    4.2 线下二手书店服务系统分析-以风雨书店为例
        4.2.1 实体二手书店的服务环境空间分析
        4.2.2 实体二手书店服务流程分析
        4.2.3 二手书店商业模式分析
    4.3 独立书店里的二手书模块服务系统分析
    4.4 二手书消费者服务需求总结
    4.5 未来二手书业发展趋势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循环消费观的二手书籍服务系统设计
    5.1 基于循环消费观的二手书籍服务设计
        5.1.1 “N+1”模式复合型二手书籍服务系统构建
        5.1.2 复合型二手书籍服务系统模块解析
    5.2 二手书籍服务系统设计实践与评估
        5.2.1 项目来源、背景
        5.2.2 整体设计系统方案、架构及流程
        5.2.3 新商业模式分析
        5.2.4 线上线下二手书籍系统设计方案呈现
        5.2.5 设计评估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论文中图片与表格来源索引
附录二: 复合型独立书店调查问卷
专业能力展示
致谢

(7)都市化进程中的上海出版业(1843—1949)(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引言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学术回顾
    第三节 本文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上海开埠前在出版史坐标系中的位置
    第一节 政治中心的变迁及发达的周边出版业
        一、 政治中心的变化与出版中心的转移
        二、 发达的周边出版业
    第二节 开埠前上海的出版资源与传统出版中心的差异分析
        一、 刻书中心与聚书中心的重合与分离
        二、 上海与前出版中心的资源差异分析
第二章 都市的集聚效应与三大出版系统的形成
    第一节 随炮舰而来的西人在沪出版业
        一、 传统出版业与近代出版业的分野
        二、 西人在沪出版机构及其出书取向分析
        三、 经营方式与经营效果
    第二节 无奈的回应——官方出版机构在都市的建立
        一、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在上海设立的原因透析
        二、 翻译馆设置情况及出书取向分析
        三、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影响
    第三节 都市的集聚效应与民族出版业对西方文明的文化采借
        一、 太平天国与上海出版业
        二、 都市的器物文明与华人民办出版业的文化采借
        三、 早期华人民办出版机构的规模及其意义
第三章 出版现代性的增强与民族出版业的崛起
    第一节 坚石的叩开与民族出版业的勃兴
        一、 新型出版机构和出版物的竞相迭出
        二、 社会的变迁与出书取向的变化
    第二节 稿费制度与版权意识
        一、 稿费制度的产生
        二、 法制观念的增强与出版法规的制定
        三、 书业同业组织对出版权益的保护作用
    第三节 出版企业形式的发展和经营理念的变化
        一、 现代出版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二、 出版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新变化
第四章 出版业与都市社会
    第一节 出版业对都市人口的吸纳与整合
        一、 出版业吸纳都市人口数量的估计
        二、 出版业从业人员结构状况分析
        三、 出版业对都市人口结构的改变
    第二节 出版业对都市的地域整合
        一、 都市的发展与出版业经营地域的位移
        二、 出版地域的集中及其规模效应
    第三节 出版业对社团组织的整合
        一、 出版业与社团的形成和发展
        二、 文学出版物的集中及其整合机制
    第四节 出版行业组织的整合作用
        一、 协调业内纠纷,维护同业利益
        二、 反对控制,呼号出版自由
        三、 抵货、御悔,激发爱国热情
第五章 出版业与都市文化
    第一节 出版业与都市浓厚的商业性文化
        一、 商业发展的需要呼唤出版业
        二、 具有普遍性的商业化市场运作方式
        三、 商业化的出版物竞相迭出
    第二节 从出版业看都市文化的多元性
        一、 出版机构的多元性
        二、 出版物语言的多元性
    第三节 上海出版业与都市文化的扩散效应
        一、 众多书业分支机构在外埠的设立
        二、 都市文明的对外传播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上海近代出版机构一览表
后记

(8)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研究 (1949-199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动机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学术价值和研究方法
    四、论文内容和思路介绍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中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
    第一节 准确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以马克思恩格斯对原始社会史的认识过程为视角
        一、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以所有制为核心内容表述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分期
        二、十九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以前,考察各种公社土地所有制形式,抽象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核心是原始的"公社公有制"
        三、十九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找到了原始的公社公有制的历史事实依据,实现了对原始社会史的科学认识
    第二节 准确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以马克思恩格斯对农村公社的认识过程为视角
        一、十九世纪50年代对农村公社的研究,形成了人类早期社会公社土地公有制的认识
        二、十九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后期,证明了公社土地公有制是人类早期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三、十九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突破了"公社及其土地所有制"的狭隘视野,形成了对农村公社的科学认识
    第三节 准确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以马克思形成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研究方法为视角
        一、青年和中年马克思侧重于逻辑思辨的方法,将农村公社所有制视为原始公有制的遗存进而推论出亚细亚生产方式
        二、晚年马克思侧重于经验实证的方法,通过对农村公社和原始社会史的实证研究,从世界历史的角度证实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完善了唯物史观
    第四节 准确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以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指导思想为视角
    第五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与东方社会理论的区别
    第六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缘起和国内外争论的概况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缘起以及苏联和日本的争论
        二、中国学术界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20—40年代)
        三、60—70年代国外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
第二章 二十世纪50—60年代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
    第一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背景和促成争论的动力
    第二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概况
        一、原始社会说
        二、古代东方奴隶社会说
        三、特殊经济形态说
        四、铜器时代说
        五、原始大家长制家庭公社说
        六、混合形态说
    第三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特点
    第四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评价
第三章 新时期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
    第一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背景和促成争论的动力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优良学风的恢复是新时期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讨论的重要前提
        二、重视对《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的解读是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研究重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60—70年代国外学术界有关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研究成果引进中国,推动了中国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概况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内涵和性质
        二、亚细亚生产方式特征
        三、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放弃了"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
        四、"亚细亚的"范围
        五、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否符合中国和东方其他国家社会历史实际
        六、对社会形态发展学说的争论
        七、对东方社会理论的拓展研究
    第三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争论的特点
        一、争鸣持续的时间长、规模大、自由度更高
        二、参加者的范围广、层次多
        三、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广泛也更加深入
        四、反对教条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五、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也反映出了学科特点
        六、与反封建专制主义有一定关系,起初还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
    第四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评价
第四章 建国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代表性人物
    第一节 吴泽:亚细亚生产方式与马克思主义东方学
    第二节 朱曦:亚细亚生产方式与"无奴说"
    第三节 田昌五: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创立中国古代史新体系
    第四节 吴大琨:亚细亚生产方式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元多线"
    第五节 日知: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其学科倾向的关联
第五章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重要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中国化
    第二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联性
    第三节 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意义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国有出版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二)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三)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二) 论文思路与结构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 论文可能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混合所有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混合所有制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核心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
        二、理论基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混合所有制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混合所有制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混合所有制思想的基本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混合所有制思想与西方混合经济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混合所有制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混合所有制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马克思主义混合所有制思想的实践意义
第二章 国有出版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与问题分析
    第一节 国有出版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程与成效
        一、国有出版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二、国有出版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第二节 国有出版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出版权变相丧失的表现形态分析
        二、国有资产隐性流失的主要现象探讨
        三、出版产品质量下滑的核心症结解析
        四、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的主要成因分析
第三章 国有出版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实现对策
    第一节 国有出版企业混合所有制实现的特殊因素分析
        一、出版产品的特殊性
        二、出版流程部分环节的特殊性
        三、出版业国有经济竞争力作用的特殊性
    第二节 国有出版企业混合所有制实现的路径规划
        一、出版权控制环节的“混合”禁区
        二、精神内容制作环节的国有股绝对控股
        三、发行环节的特殊管理股设置
        四、印刷环节“混合”的相对自由
    第三节 国有出版企业混合所有制实现的具体方式
        一、混合所有制出版企业的实现方式
        二、其他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实现方式
第四章 国有出版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主要风险防范对策
    第一节 国有资产流失风险防范
        一、风险防范意识与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改革方式方法的科学选择
        三、文化资产价值发现与评估机制的健全
        四、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机制的完善
        五、国有资产管理企业内部制度的科学建构
        六、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第二节 出版产品质量风险控制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的导向
        二、改革制度设计中的出版权控制
        三、行业退出机制的健全
        四、出版产品质量监管制度的科学化
        五、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制度创新
        六、编辑人才队伍的建设
        七、出版产品质量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第五章 国有出版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公司治理对策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出版企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分析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二、混合所有制出版企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出版企业公司治理的优化路径
        一、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二、人力资本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构建
        三、以行业管制推动公司治理机制的健全
        四、公司治理外部环境的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中医西传”研究现状
    “《本草纲目》传欧”研究现状
1 前言
    1.1 研究范围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材料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性
2 《本草纲目》在欧洲的版本流传
    2.1 法国藏本
        2.1.1 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
        2.1.2 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央图书馆所藏
        2.1.3 法国第戎市立图书馆所藏
        2.1.4 法兰西公学院亚洲协会图书馆所藏
    2.2 英国藏本
        2.2.1 大英博物馆所藏
        2.2.2 Wellcome医学史研究所图书馆所藏
        2.2.3 剑桥大学图书馆所藏
        2.2.4 曼彻斯特大学约翰·赖兰兹图书馆所藏
    2.3 德国藏本
        2.3.1 柏林国立图书馆所藏
        2.3.2 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所藏
    2.4 西班牙藏本
        2.4.1 西班牙国家图书馆塞万提斯阅览室所藏
        2.4.2 西班牙巴厘阿多里德市菲律宾奥斯定会图书馆所藏
    2.5 俄罗斯藏本
        2.5.1 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图书馆所藏
        2.5.2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
    2.6 梵蒂冈藏本
    2.7 比利时藏本
    2.8 奥地利藏本
    2.9 小结
3 《本草纲目》在欧洲的译本流传
    3.1 《本草纲目》节译本
        3.1.1 范德蒙德的金石部药物译稿
        3.1.2 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
        3.1.3 伊博恩的研究译着
    3.2 《本草纲目》全译本
    3.3 小结
4 《本草纲目》欧洲接受史
    4.1 传入与翻译期(17-18世纪)
        4.1.1 踏上欧洲土地(17世纪)
        4.1.2 翻译的出现(18世纪)
    4.2 研究与评价期(19世纪)
        4.2.1 博物学图鉴的收集(17-19世纪)
        4.2.2 中国药物的鉴定与研究
        4.2.3 《本草纲目》及中国科学的评价
    4.3 文化印象构建期(20-21世纪)
        4.3.1 《本草纲目》的近现代译本
        4.3.2 《本草纲目》的近现代研究
        4.3.3 《本草纲目》的近现代印象
    4.4 小结
5 《本草纲目》传欧之疑误考辨
    5.1 卜弥格与《本草纲目》——最早的“《本草纲目》译本”之争
    5.2 雷慕沙与《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学位论文”之争
    5.3 达尔文与《本草纲目》——“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之称由来
    5.4 小结
6 《本草纲目》传欧之讨论:以知识社会史的视角
    6.1 《本草纲目》的知识收集
    6.2 《本草纲目》的知识分析
    6.3 《本草纲目》的知识传播
    6.4 《本草纲目》的知识应用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欧洲相关藏书机构及资料来源
附录2: 欧洲藏书机构所藏《本草纲目》明清版本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四、现代西方书业的经济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书局与小说[D]. 苏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7)
  • [2]破坏与建设 ——顾颉刚古史学的双重面相[D]. 汤莹. 山东大学, 2020(09)
  • [3]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成长的社会生态分析[J]. 黄宝忠.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 [4]清代图书市场研究[D]. 孙文杰. 武汉大学, 2010(05)
  • [5]童书业与民国时期古史研究的三种取向[D]. 王玉婷. 山东大学, 2020(09)
  • [6]消费主义视角下的二手书籍服务系统设计[D]. 罗心懿.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7]都市化进程中的上海出版业(1843—1949)[D]. 陈昌文. 苏州大学, 2002(01)
  • [8]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研究 (1949-1999)[D]. 王立端.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9]国有出版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D]. 谢琴.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10]《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研究[D]. 付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标签:;  ;  ;  ;  ;  

现代西方书业的经济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