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的颂歌——高中语文补充教材《中国的十月》试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国平[1](2015)在《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文中提出骆一禾、海子是当代杰出诗人,他们的死结束了诗歌的1980年代。论文以骆一禾的诗论和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当代诗学背景下考察其独立性和卓异品质,同时兼及骆一禾、海子诗歌的一些共性问题及其所牵涉的当代诗学问题。骆一禾是一位以诗人、诗论家和诗歌编辑的三重身份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诗人,其诗论和诗作充满了对华夏文明新生的渴望,而兼具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诗人的精神成长体现了从一株青草到天路英雄的艰难历程,他从纯洁的少年心性,从水、植物和女性之美出发,一步步走向广阔的世界,最终完成于信仰性的“无因之爱”,从而使诗人的精神达到了“万般俱在”。在这一“天路”历程中,诗人主体的“辽阔胸怀”得以充分呈现,其诗歌世界的“壮烈风景”也得以逐一展开。海子的写作在诗歌视野、诗歌抱负上一开始受到骆一禾的引导,其原生的诗才又激励了骆一禾的诗歌写作。两位诗人在精神方面存在广泛的共源、共振和共鸣,在诗学观念上存在长期的互动,文本上也存在多方面的呼应、互通、互文的现象。然而,两人在个人气质、精神构造、价值取向、诗歌心象、写作方法论上也存在深刻差异,其创作也因之各有属于自身的得与失,既不能彼此混同,更不可互相覆盖和代替。事实上,正是骆一禾和海子之间的差异构成了其互动的基础和一个重要方面。骆一禾、海子的诗和诗论在1980年代的中国诗坛表现出独立、卓异的品质,同时体现了中国当代诗歌与现代性、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复杂紧张关系。一方面,他们以“拿来主义”精神广泛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的现代感性、现代技艺、语言意识和美学观念,另一方面又始终对“古典—现代—后现代”的线性文学史观抱怀疑态度,对后现代的“去中心”“碎片化”更取坚定批判态度,而力持浪漫主义的主体精神和生命意志,同时坚持诗歌对本土经验的表达。在古典与现代,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英雄精神与民主意识,世界视野与本土意识这些被人们普遍视为二元对立的命题上,两位诗人尤其是骆一禾都做了与众不同的思考,提供了充满辩证精神的回答,并最终圆融于“诗歌共时体”这一骆氏所发明的诗歌美学观念中。骆一禾、海子的这种思考不仅体现了其独立的反思精神,而且为当代诗歌走出上述二元对立的迷思提供了重要动力。
张炜炜[2](2006)在《老舍与语文教育》文中研究表明“五四”文学革命在解放精神、思想、文字和文体的同时也把白话文学策略性地推进了中、小学“国文”、“国语”的教育中,由此开启了中国语文教育现代化的改革进程。老舍及其作品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群体阅读的方式伴随着中国语文教育向前发展。本论题旨在通过“老舍与语文教育”的紧密联系,试从新的视角来认识老舍及其文学作品进入语文教育视野的深层动因,并探讨老舍文学作品在语文经典化的过程中所显现出的时代价值、文化取向及与同时代的教育机制之间的挈合、摩擦以及“共谋”关系。论文从中小学语文教育视野中的老舍作品切入,以解放前后几个时期内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对老舍作品的选录作为线索,以此梳理、考索历年来中学语文教材对老舍作品的解读、分析情况,以此探究出不同历史时期老舍作品的篇目选录的变化情况,及两者之间存在着的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老舍作品进入建国前“国语”、“国文”教材的主要原因在于老舍作品在语言上的成熟及在精神上与孩子心灵的接近。这也构成了老舍在语文教育中的基本定位。在建国后的很长时间里,老舍形象及其作品成为语文教材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爱国主义教育的实例和范本,而老舍对新政权、新社会的政治热情也成为其作品进入新中国教育体系被纳入群体性阅读的根本原因。在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材中,老舍作品成为进行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的白话文经典。各式新的语文教材对老舍作品的篇目选择也呈多元趋向,其解读视角由狭窄的语言、政治纬度扩展到国民性、人情、人性、文化等多维层面。论文第二章以老舍的人生经历、职业选择以及小说文本和教育活动为基础,首先探讨了“作为语文教师的老舍”在语言更新、资料积累、思想锤炼、经济支持等方面对“作家的老舍”的诸多给予,以此说明“教师”和“写家”对老舍来说是不可分离的两个分身。其次,在思想方面,老舍对传统语文教育在进行批判的同时建立了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观,并以向西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寻求变革之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为旨归。在此基础上,老舍坚守了传统语文教育中合理有效的育人理念和教学方式;老舍秉承文艺创作和教育“合二为一”的人生理念。这里既有老舍的“在讥讽中寓规劝之意”的文艺写作技巧的外露,也有用教育手段来弥补文艺力量不足的实用性目的的凸显。
杨海燕[3](2011)在《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文中研究表明在文化研究的视域下,“文学”是在社会、历史、文化和知识的现代化过程中被创建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文学与文学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关系。罗兰·巴尔特说,文学“就是课堂上所教的那些东西”,“文学”成为“文学教育”的结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学语文教育是最广泛意义上文学传播的有效途径。文学阅读群体的主要构成,应该至少接受过中等教育;在学习过程中,教科书对学习者有“强迫”阅读的权力。因此可以说中学语文教科书影响了大多数受教育者对文学的认识和想象。当一种事物能够产生广泛的“意识塑形”的作用时,它理应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当代语文教育是中国语文教育史上一个特殊的阶段,也是对当前语文教育影响最为直接的阶段。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它本身就是现当代文学经典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代中学语文教材建构出怎样的文学经典,具体哪些因素以怎样的方式影响了教材对于经典的选择,这种经典的建构又如何参与了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进程,对这些问题的追问,不仅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把握文学的经典化历史,更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文学的当代命运。从语文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一段历史无疑和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联系最为密切,许多的经验与痼疾,都直接地来源于这段历史,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能让我们发现一些经验和教训,从而为新的教科书编写以及语文教学提供参照。本论文聚焦于当代,以中学语文教材为对象,着眼于现当代文学的整体,从文化研究的角度,透视各种权力因素是如何在中学语文教育领域互相“交织”和“较量”,并进而影响到现当代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是中学语文教科书的主要出版机构。“十七年”时期和新时期前期,它一度是唯一法定的教科书出版机构;1980年代中期以后,虽然实行了“一纲多本”的政策,但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仍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因此本论文主要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为研究对象。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对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交代了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正文分为三编:上编重点呈现建国后文学教育及语文教材的变迁历史,为进一步厘清教材中现当代文学选文的变迁呈现了相关的话语背景。文学教育是以文学为媒介进行的教育;文学作品,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却几乎始终未得到明确。语文教材的变迁、文学教育地位的浮沉,这一过程是多重权力因素复杂交织、互相作用的结果。“十七年”时期人教社出过4版教材,伴随着教材改版,文学教育经历了从边缘到凸显再回归沉寂的跌宕。在这个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1956年文学汉语分科教学改革和1963年语文教育工具观的确立,前者促成了文学教育的凸显,后者却使文学教育成为一个禁区。相反的结果,背后却都有着民族国家政权意志和语文教育自身诉求的复杂交织:民族国家政权意志强力控制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而语文教育一面服从,一面也在不断伺机实现自我诉求。新时期以后,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语文教育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是“文学教育”的复归之路却并不平坦。1978至1990年代末,语文教育继承和发展了1963年的“工具观”,虽然这对“文革”时期教育观念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但是也严重限制了“文学教育”地位的提升,语文教育大大落后于时代文学观念的发展。考察其深层原因,主要仍在于语文教育从体制上到利益上乃至于整体心理上对于民族国家政权及其意识形态的过度依赖。这一时期的亮点是1990年代末爆发的一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语文教育大讨论,讨论的中坚力量多有文学研究的背景,他们用占据时代主流的人文话语全面批判中学语文教育,可谓是文学领域针对中学语文教育的一次主动的话语争夺运动,这为中学语文教育教材改革带来了活力和动力。新世纪以来,语文教育、教材进入一个深刻变革期,由对“工具性”的单—性重视走向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探索之路,文学教育的地位也由此得以极大提升。但由于体制变革难以一蹴而就,政策法规不完善、落实不到位,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利益驱动等原因,多样化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推广仍面临诸多问题。中编从整体上梳理语文教材对于现当代文学的选择,具体考察到底什么样的作品在什么时间由于什么原因进入了教材。在梳理过程中,也将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纳入视野当中,从三者的整体关系中进一步展现教材的话语倾向。“十七年”教材中的文学,在政治的夹缝中被选择、被呈现。建国初期的语文教材对文学价值体系进行了重构,透露出鲜明的“厚今薄古”、弃旧立新的倾向。教材选入大量报刊时文,其主要的话语内涵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阶级斗争,充分贯彻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执政系统迫切追求巩固政权、维护稳定、加快建设的执政意图。1956年文学课本选文的质量大大提升,绝大多数是脍炙人口的名家名作。但它也依然带有那个时代深深的政治印记,以对新文学的重新书写(甚至是误读和遮蔽)完成了宣传和塑造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职责。1958年到1962年,语文课本成了政治性读物的集锦,文学性严重下滑,大跃进民歌的选入即是一例。虽然教材选入的大跃进民歌还是属于传诵较广、艺术上较好的,但由于大跃进民歌整体艺术水平有限,在教材中,这些民歌除了同步地传达那个时代的跃进精神,促成着学生陷入政治迷狂和虚伪浮夸之风中外,其有益作用十分有限。1963年,在教育领域和文学领域的双重促进下,现当代文学选文展现出相对丰富性和经典性,民主主义作家的作品选入增多。论文以许地山的《落花生》为例,说明作品此时进入教材同作品自身的艺术特性、现代时期的铺垫以及作家身份的被塑造等息息相关。新时期以后语文教材中的文学景观,经历了一个由单调到丰富,由社会政治话语的单一性传达到人文话语的多元表达的过程。1978年到1990年代末,教材选文的变化只是局部的、零星的,选文体系及阐释体系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所表达的依然是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的社会—政治话语,其中对“十七年”文学的选择就是一个代表。笔者认为,文革前语文教材对“十七年”文学的选入在当时是有着积极意义的。新时期以后,“十七年”文学的传播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拨乱反正作用,但很快这种积极意义就随着时代思潮的发展而减弱。新时期教材强化了“十七年”文学的经典性,同时也由于语文教育的僵化和“十七年”文学的内在局限而引发了读者的质疑。新世纪语文教材编写面对的是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文化环境:多元话语互相对抗、复杂交织,甚至彼此渗透、融合。语文教材中,民族国家话语不再采用鲜明的政治性表达方式,而是与人文话语充分融合;教材积极吸收全球话语,外国文学选文体现出比重大、开放性、人文性的特点,但教材也借助部分选文巧妙地表达了民族国家的自身立场。大众话语对精英话语的冲击构成了教科书编写的新的矛盾聚焦点,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金庸小说进教材和《Q版语文》的出版。同属于大众话语的表达,《Q版语文》最终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金庸小说却进入了语文教材,这是因为它们对于精英话语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前者是对精英话语的彻底反叛,后者却对精英话语采取了对话态度。以上过程表明,教科书选文从根本上受制于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转换,同时,教育自身功能的维护、文学领域的冲击、文化领域内不同话语的争夺与交织,都影响着教科书对文学经典的选择。教材编写只有淡化政治性、保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密切关注文学研究领域的思想进程并积极吸纳,才能选择出更适合语文教育的文学经典。下编集中探讨语文教材对于文学的改写策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被改写最为严重的可谓是知识分子:他们的作品,他们的形象,都经历了戏剧性的命运。本编从知识分子个案入手探查教材在形象塑造和作品选择时采用的一系列话语策略。第一章从知识分子的内部构成,即人文知识分子与科技知识分子在教材中的形象变化史入手,说明了在不同的话语背景下,教材对知识分子所采取的筛选与过滤策略。“十七年”时期教材对于知识分子的表现,基本是通过“去知识分子化”完成的,知识分子以错位的身份(和其他身份结合或身份改写以后)被接受,除此之外,便是落后甚至是反动知识分子了。新时期以后,科技知识分子形象率先进入教材表现的中心,而人文知识分子形象的改观却相当迟缓。究其原因,科技知识分子以科学技术立身,比较容易适应执政系统所要求的稳定结构;而以人文性和思想性为特征的人文知识分子则同历史充满了太多的纠葛,当新的意识形态话语自身还处于不成熟阶段的时候,笼罩在人文知识分子身上的历史阴霾更难以被驱散。新世纪语文教材则以人文知识分子为主,更加侧重于表现他们追求真理,追求自由,勇于批判,深入思考和探索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充满正义感和悲悯情怀的知识分子品质。第二章从鲁迅形象的展示及鲁迅作品的收录与阐释角度,分析了教材在鲁迅接受过程中所采取的改写、误读与重写策略。“十七年”时期,对鲁迅的改写工作主要有两点:一是努力把鲁迅与革命拉近;二是努力使鲁迅思想与毛泽东思想完全一致。教材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解读紧密配合时代政治话语,处处充满误读。1978至1990年代语文教材对“鲁迅”进行了有限的重写,虽然其配合政治运动的色彩减弱了,但鲁迅依然被局限于“革命家”的身份。新世纪教材对鲁迅的塑造则以“人文鲁迅”为基点,人性、情感性、思想启蒙的意义被凸显。第三章从孙犁选文入手,进一步讨论哪些因素能够使作品一定程度上减弱教材话语策略的操控。本章通过孙犁与其他作家,尤其是与赵树理的比较分析,发现孙犁之所以能成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棵“长青树”,首先应该归功于他的作品与民族国家话语的契合。其次则在于孙犁的小说,一直同政治话语保持着适度的距离,既在话语规范之中,又不拘泥于政治,通过艺术化、审美化的视角来观照时代,从而拥有了更为广阔的阐释空间,能够适应不同时期的话语环境。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对文学教育和语文教材的编写提出建议。本论文立足于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主要运用社会历史分析的方法,借鉴知识考古学和场域理论,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初步探讨了“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这一课题。选择本课题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希望语文教材能够在文学的经典化过程中起到更加积极有益的作用,并最终使文学的精神与审美价值能够通过促进“人的成长”得以充分实现。
黄晓东[4](2013)在《“民国”以来的新诗教育研究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为民国以来以课堂教学和教材为中心的新诗教育。本文中所研究的教材主要包括民国以来的大中小学在新诗教育中所使用的书籍、讲义、讲授提纲等。本文研究的方法主要为通过政治文化、权力话语的视角,来研究教材中的新诗文本如何入选、被阐释以及教材如何对新诗的发展史进行叙述。另外通过具体的个案研究,来分析政治和权力话语如何影响到新诗教育中对文本、诗人、新诗史的评价,以及对经典诗人和经典文本的塑造。绪论部分还对新诗教育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做出了分析,即新诗教育研究近年来一直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关注点,而近些年来大量的硕士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诗教育展开研究,跟近些年文学接受、文学传播的研究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并被作为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有极大的关系。本文的创新与意义主要体现在本研究以“民国”以来大中小学的新诗教材为中心,结合新诗发展史、新诗教育史及语文教育史等材料,从意识形态对新诗写作、新诗选篇、新诗阐释的影响这一视角,采用“知识与权力”等理论,对新诗教育进行宏观和个案研究。这种集中、综合的研究此前并未出现,尤其是对“民国”以来大学的中文专业文学史教材,及“新时期”以来“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新诗教育进行集中的研究,目前更未见到类似成果,而这些正是本文的努力创新之处。本文的第一章主要集中研究了民国时期的新诗教育。民国中小学的新诗教育研究主要以北京师范大学馆藏的民国的小学教材,以及叶绍钧、夏丐尊主编的《国文百八课》等民国时期的中学教材为中心。民国早期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新诗文本的选择尽量考虑到其在新诗史上的价值、地位和文学史意义,并照顾到各种诗歌写作的路向及不同的美学风格。但是大陆民国晚期的中小学教材,由于时代和政党政治的原因,拥有相对较小的“自由度”,并要遵从“教学大纲”的规定来编写,因此出现了“党化”教育的情况。而民国大学的新诗教育研究则以朱自清、沈从文、废名、苏雪林、王哲甫等人的新文学讲义为中心来进行。民国时期朱自清等人在高校授课所编的新文学讲义,在对新诗史进行阐释和建构的过程中,能够尽量如实记录新诗诞生、发展过程中的论争以及新诗流派的多元,“政治”并未使他们表现出更多叙述上的偏颇和有意的褒贬,包括对左翼诗人创作的叙述,尽管其中也透露出编者个人各自的“偏好”和不同的诗学理念。本文的第二章主要研究大陆1949至1978年的新诗教育。首先探讨了政治对文学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独立之重要性。其次,探讨了“十七年”大陆中学的新诗教育及其与此前的“解放区“文学教育之关系。再次,以王瑶、刘绶松等人的文学史教材为中心,探讨了“十七年”大学的新诗教育如何在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政治规范之内展开及其局限性,另外还简单分析了“文革”时期的新诗教育。本文的第三章主要研究“新时期”新诗教育及其所呈现出的一种渐进式的变化。“新时期”之初大学新诗教育中对新诗史的叙述仍然是一种左翼文学史的框架。但是随后唐弢、黄修己等人为代表的文学史写作就开始逐步对其进行调整,并力图恢复新诗史的原貌及其丰富的内容和多元的路向。“新时期”中小学的新诗教育由于政治的原因以及对思想教育的重视,仍然延续了“十七年”时期的特征,直到二十世纪末和新世纪才逐渐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并且融入了新的诗歌美学因素,新诗在“新时期”的发展嬗变在其中也有所体现。本文的第四章为新诗接受史的个案研究。本章主要从政治、权力的角度分析权力话语在新诗教育中对诗人、文本、新诗史进行阐释时所产生的影响。其中文本的个案分别选择了“人力车夫”题材新诗以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而新诗人接受史的个案,则选择了胡适的“尝试者”身份,以及徐志摩的新诗史地位。本文的第五章主要研究了新诗教育对经典诗人及经典文本的塑造。其中新诗人选择了以艾青和穆旦为分析的对象,而新诗文本则选择了以余光中的《乡愁》和舒婷的《致橡树》为探讨的对象。结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同时也指出本研究将来的延伸性工作,其中既包括历史性的,如对“解放区”新诗教育的深入探讨;也包括对当下新诗教育的现状调查等。结论还指出了新诗教育要保持可持续性,必须解决好当下新诗发展的危机问题。另外,在当下的新诗教育中重视新诗“作法”的教学,对促进新诗教育应该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蔡奇闻[5](2013)在《高中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异域文化及其教学策略》文中研究说明现如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对人们提出具有多元化文化素养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注重对异域文化知识的涉猎。高中阶段,对于异域文化的了解大多数是来自于课堂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都对教学中文化的设置提出了要求。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高考的压力以及繁重的课业负担,很多教师把外国文学作品当做普通的阅读材料,没有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与中国文学作品的不同,更不要说异域文化知识和成熟的文化心理的关涉。本文就从异域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外国文学作品所涉及的具体的外国文化问题,通过单元比较阅读的方法,在具有某些相似因素的中外作品比较中,凸显外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培养学生客观对待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思想态度。全文共分四大部分。绪论部分分析现阶段关于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研究的状况,发现虽然现阶段学者对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视不断提升,但针对外国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异域文化教学进行研究的人并不多。自此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即以异域文化为切入点,从跨文化的角度,谈外国文学教学。第一章分析现阶段高中语文外国文学课文中异域文化问题的教学现状,从2003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配套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对一线语文教师进行关于外国文学教学的访谈这三个方面,得出结论,即虽然新课标指明要注重语文教学中中外文化的问题,但在教学指导书和实际教学中这方面都是一个空白。第二章主要分析高中外国文学作品中涵盖的异域文化,主要从《我有一个梦想》、《老人与海》、《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三篇课文与同单元的中国作品的比较中,探讨在对民主平等的追求、个人信念力量、民族劣根性中体现的不同文化内涵。第三章主要分析高中外国文学作品中异域文化问题教学策略,从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这三个方面提出教学建议,首先,转变教师的思想认识,提升教师队伍知识素养;其次,注意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适当补充,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篇章中的文化内涵;再者,选取比较阅读、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并能够学有所用,体现语文教学的实际价值。
叶洁[6](2013)在《苏教版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外国选文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外国选文是语文教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外国选文的出现,为当代语文教材提供了新鲜的血液,对于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外国选文的比较研究,总结当前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选文的选编的优点与不足,并以此为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服务,为外国选文的编选和开发提供建议,为教师教学提出参考,以优化外国选文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第一章主要从选文数量、选文年代、选文国别、选文文体四个方面对入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中外国选文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教材中外国选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良意见。第二章以选文的内容主题及语言技巧为着眼点,对两个版本教材中外国选文的范文系统进行比较和分析,点明外国选文的选择要同时注重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第三章主要是对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外国选文助读系统的比较分析,结合外国选文的特色,使外国选文的注释和插图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第四章则是从外国选文的练习系统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提出建议。第五章在前四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语文教材中的外国选文要体现正确的价值取向,并通过外国选文的教学,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修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参考性的意见。
陈之忠[7](1977)在《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的颂歌——高中语文补充教材《中国的十月》试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十月”,是极不平凡的十月。阶级斗争的风风雨雨,继续革命的伟大成果,已经载入了史诗的章节。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继承毛主席遗志,一举粉碎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夺取了无产阶级继续革命的伟大胜利。党心大振,
王超[8](2018)在《新中国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文中提出语文课程并非一个静态的、封闭的自系统,而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开放话语系统。我国语文课程的流变历史,可谓一部记述话语转型冲突的历史。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课程话语也存在着相应的变迁。每个时期的语文课程都有属于自身的特定话语,而不同时期的断裂处又存在着不同话语的转向,我国语文课程因而呈现出一种话语纷呈的复调景观。然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各界对语文课程话语的责难不绝如屡,呈现出某些非理性倾向:批判或基于一种参照物落后的印象,或对以往语文课程话语缺乏一种“必要的温情与敬意”,或用个体生命的人文视角来否定社会群体的政治视角和理性的科学视角。当前这种脱离历史文化语境,盲目批评思想政治话语和科学话语,高度揄扬人文话语的研究倾向,使得语文课程话语面临着诸多危机。因此,为消除课程话语偏见、消解课程话语危机,我们有必要重新回顾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历史,审视当前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现实状况,洞察话语汰变背后所隐匿的文化征候和权力关系,并基于我国以往历史与当前现实及语文课程话语自身的特征,以期建构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课程话语体系。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主要分为五章,其基本架构如下:第一章,理论之基: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的理论基础。话语理论、理解理论为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提供了具有课程意蕴的观点与方法。话语理论通过话语分析法揭示话语中意识形态的渗入和权力的存在。语文课程话语研究适当借鉴话语理论及其话语分析方法,以话语文本、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剖析历史发展背后的意识形态与政治权力关系。理解理论主要致力于理解文本的意义。语文课程话语研究借鉴其课程意蕴,通过对语文课程话语文本的理解,实现课程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探索话语的深层运行机制。可见,话语理论、理解理论为语文课程话语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拓展了语文课程话语的研究范畴和研究视角。第二章,历史考察: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脉络。话语本质上是社会的和历史的。语文课程话语的研究过程离不开对历史的考察,其生成与演变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产生与发展的。建国迄今,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脉络主要体现在三个历史时期及其相应的三类主导型课程话语。其一,建国时期(1949—1977)政治教化取向的语文课程话语。其二,新时期(1978—2000)知识能力取向的语文课程话语。其三,新课改(2001—迄今)人文素养取向的语文课程话语。不同时期的课程话语体现在语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这三个话语主题中,蕴含着强烈的时代特征。第三章,理性探析: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本质和特征。任何话语的产生都离不开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课程话语一旦产生,就即刻受到社会若干程序的控制、筛选、组织和再分配。理性探析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内在本质。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反映出社会需求的变化,展露出权力之间的博弈,潜藏着意识形态的渗透。对语文课程话语流变背后的本质揭示,意在彰显“价值关涉”的取向,旨在揭示权力与意识形态是“真实知识”而非“错误知识”。其二,语文课程话语的多维特征。这一多维特征主要体现在:课程话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同构;课程话语的政治性、审美性与道德性的同构;课程话语的经典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同构。第四章,实然审视: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现状反思。随着新课改“以人为本”理念的推行,以“市场”为基础的个人“自由”、“个性”与“主体性”得以肯定和弘扬,人文话语无疑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主流话语甚或霸权话语。以享乐至上的消费文化与以解构为主的西方后现代思潮也随即而至。那些“曾经被认为是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规范和真理”,正在遭受人们的质疑与解构,各种危机陆续出现。诸种危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语文课程话语的认同危机。这种认同危机主要表现在被误解的政治意识形态、被曲解的教师权威以及被解构的宏大叙事。其二,语文课程话语的理论困境。在借鉴西方课程理论的基础上,中国语文课程理论研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西化引用与学科借用却深刻反映出语文课程话语的理论表述困境。而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的疏离、学术语言对日常语言的拒斥也深刻体现出语文课程话语的理论应用困境。其三,语文课程话语的实践迷失。这种实践迷失主要体现在个体性话语层面上,典型表现为教师话语的失却性生存、学生话语的泛人文性表达、民众话语的批判性狂欢等方面。第五章,应然建构: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发展态势。语文课程话语的应然建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语文课程话语的建构理念。建构理念主要有:消解霸权课程话语,构筑多元平衡课程话语;反思西方课程话语,建设本土性课程话语;规约个体性课程话语,提倡总体性课程话语。其二,语文课程话语的建构策略。具体而言,课程目标注重学生、社会、知识的多元整合;课程内容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融入核心价值观,基于并超越生活取向;课堂教学注重语言运用,促进平等对话,达成适度的视域融合。
吴婷婷[9](2015)在《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趋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不断选择的过程,语文教育的建设历史是对语文教育现代性不懈追求的历史;而清末民国国文教科书的演变历程,则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不断选择、诠释、重构和探索的过程。选取这一特殊历史时段,并以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趋向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其在传统文化选择历程中表现出最为复杂、多变、奋进、挣扎的螺旋上升态势,诸多现代教育和文化问题,都可在这一时段发现惊人的历史印记。所以,研究清末民国的文化和教育问题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如果不是历史以偶然中的必然给予古老中国强烈的外部刺激,乾嘉诸老所创立的学术范式或可为中国文化另辟新路,使得中华传统文化通过自身的内涵式蜕变完成近代化转型,谋得康、梁、胡适所期待的“近代科学”的文化蜕变;亦或乾嘉诸老的遗智尚不足以达成使命,那么中华文化可能重新构建一番崭新的文化体系。遗憾的是,历史的车轮不会逆转,深深的车辙见证的往往与期待和假设相背离。历史的屈辱以亘古未见的惨败和屈辱的城下之盟告终,从此,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社会性质被迫改变,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再难自保,逐步融入在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全球扩展的轨迹中去。1919年,新文化运动以文化狂飙的劲头席卷中华大地,面对西方各类教育思想的头脑风暴,“中体西用”的文化选择框架被打破,这“近代百年第二次民族反思”1将传统文化的选择导入了现代化、科学化、人本化的征途。本研究以“中华传统文化选择为主体,价值趋向为主导、中学国文教科书文本研究为主线”而展开,遵循历史发展状态的研究逻辑,从理论层面系统地分析文化问题、教育问题、教科书问题。这三条线相互交叉和映证,最终作用于教育对象上,“教科书中怎样选择中华传统文化,选择怎样的传统文化用之于语文教育,如何通过语文教科书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向学生的转化,使得学生成为真正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这些问题就成为本研究的初衷和归宿。根据这一线索和研究思路,本论文分四章内容呈现研究过程和结论:第一章绪论。叙述了本研究的缘起、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方案、创新与不足之处等内容。第二章清末“中体西用”文化选择下中学堂国文教科书价值趋向的近代化转型。内容有:清末“民族危机”带来传统文化选择中的意识更迭;清末中学堂“国文教科书”在传统文化选择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踪迹;清末“国文课程”在传统文化选择中文学服膺于实用的价值趋向;清末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凝结——具体研究1908年吴曾祺主编的《国文教科书》内容,通过表格统计、数据分析得出本章结论:一是清末之文化选择—一中华传统文化是传承民族命脉的根本,“修身”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线;二是清末传统文化选择之价值趋向——从“学优而仕”(工具主义)到“经世致用”(实用主义);三是清末之国文教科书——是对传统旧式文选型语文教材的艰难突破。一言以蔽之,清末国文教科书对传统文化的选择未跳出“中体西用”的价值框架,可以形容为——“秋风不惊堂前雁,夕阳仍恋路旁鸦”。第三章民国时期“现代多元”文化选择下中学国文教科书价值趋向的现代化转型。内容包括:民国期间革新气象与传统文化选择的重构轮回;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在传统文化选择现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踪迹;现代语文课程在传统文化选择上文学服膺于科学的价值趋向;民国时期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凝结——具体研究1935年叶圣陶、夏丐尊合编的《国文百八课》,通过表格统计、数据分析得出本章结论:一是民国时期之文化选择——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传承民族命脉的根本,这一时期“修身”的新内涵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线和脊梁;二是民国时期传统文化选择之价值趋向——从“独善其身”(个人功能)到“兼济天下”(社会功能);三是民国时期之国文教科书——在白话文教育中实现对传统文学教材的科学化突破。一言以蔽之,民国国文教科书对传统文化的选择破除了“中体西用”的价值框架,在坚定的前行中表现出对传统文化深深的眷恋,可以形容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回”。第四章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价值趋向对于当代的启示。“让历史回答未来”,本章期望以历史之镜关注现实文化、教育、中学语文教科书问题,分四个问题进行阐述:其一,清末民国中学国文教科书是现代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选择的历史之鉴;其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价值趋向是语文教科书传承民族文化的根本;其三,兼容多元文化价值趋向且凝结民族之魂是语文教科书未来发展的方向;其四,基于严凌君语文教育读本的思考。
刘光成[10](2010)在《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难以把握的部分。作文命题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讲究作文命题艺术,做到命题恰当是作文的关键。作文命题体现命题者的教育思想,命题的科学与否,反映了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是否发挥了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次作文的成败,关系到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快慢,并最终决定学生作文素养的高低。在语文能力测评中,作文命题的质量还关系到它的选拔和导向功能的有效发挥。研究作文命题,有助于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对当下实施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发掘我国的考试文化,提高考试作文命题水平,从而丰富我国的考试理论宝库。中华民族素有重视文章写作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曾出现辉煌的文学创作时期,产生过众多文章大家,所有成绩的取得都与扎实的基础性作文训练有关,或者说与作文命题有关。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我国中学作文教学的历程已逾百年。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紧跟时代的步伐波澜起伏,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本论文拟以中学作文命题受时代思潮影响而不断调整,不断变迁的历史,来勾勒语文独立设科至今一百余年中学作文命题思想发展的主要轨迹,探寻其背后的成因,并冀以对当今的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有所启示。本论文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统计法、历史分析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系统探讨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的沿革与发展。研究的问题聚焦在四个方面:(1)梳理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沿革与发展历程;(2)揭示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历史阶段特征;(3)探寻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发展变革原因;(4)总结中学作文命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构想。根据各个历史时期中学作文命题的不同特点,本论文把百年中学作文命题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一是承绪与变革期。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行,中国的语文教育掀开了历史新篇章,这可以看作是我国近代作文教育史的重要转折点。1904至1919这十五年时间,属于我国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与变革期。由于根深蒂固的古AI写作作教育传统与科举文章命题的影响,中学作文命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沿着传统科举文章命题的轨道作惯性运行,但现代中学作文命题曙光初现。在“经世致用”、“中体西用”等思想的影响下,出于对科举文章命题的有力矫枉,“实用”思想逐渐成为中学作文命题的主导思想。在清末民初的一些重要教育法规中,中学作文命题的“实用”思想有了较为明确的体现,而在当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也呈现出一些可喜的变化。二是探索与定型期。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三十年时间,是中学作文命题的探索与定型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是中国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契机。语文教育界的有时之士认识到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他们在对其进行考察、批评的过程中,也肩负起了时代的责任,开展摆脱作文训练随意、混乱局面,寻求作文命题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初步创建了现代中学作文命题规范。中学作文命题趋向科学与实用。命题内容较为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抒写个人的生活与情感、关心人民大众的福祉和疾苦,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成为命题主旋律;命题文体日趋成熟,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成为中学生作文的主要文体。三是波折与重创期。新中国的建立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与过去相比,新中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一度为语文教育带来了空气活跃的新气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作文命题无计划、无序列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教育大革命”的兴起,中学作文教学又被生硬地套上了政治评判标准,虽然不乏有识之士呼吁,但在极左思潮的干扰下,作文教学的政治倾向并没有根本扭转,中学作文命题的价值追求在“外在工具价值(文)”和“内在思想价值(道)”两端徘徊。“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作文教学完全沦陷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学生作文大多是以“革命”和“造反”为主题的“大字报”式的文章,结构单一,格式呆板,近乎千篇一律,中学作文命题实践走入了死胡同。四是回归与创新期。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的“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转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打碎精神枷锁,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开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次创业腾飞。社会结构的调整,文化思想的转型,教育理论的发展,写作理论的创新,促使中学作文命题逐步从政治舞台上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到写作主体上来。中学作文命题开始注意激发写作者的主体意识,命题方式趋向灵活多样,学生作文从单一应景的书写载体逐步演变为多姿多彩的心灵窗口。21世纪前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东西方交流日趋频繁,多元化文化格局形成。在此背景下的中学作文命题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变得开放、多元、丰富,“乐于表达”、“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等“人本”作文教学理念成为中学作文命题猎猎飘扬的旗帜。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第一,上述四个时期的中学作文命题内容不尽相同,命题样式也各具情态,但从中我们仍能发现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大致演进轨迹:一是命题内容从功利性走向人文性。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紧跟着时代变迁的步伐,历经曲折,命题内容由“仕途功利性”“现代实用性”“革命政治性”的外部观照转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和人的健康心理的完整构建,逐步由主体的困顿与自在走向了主体的自觉和自由。二是命题形式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中学作文命题的类型先后历经了给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三次大的变化。每一次变化,每一种类型的出现都是因时而动,都是一种探索,虽然每一种类型各有所长、不能彼此取代,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作文文体也由单一的政论文向应用文、叙述文演进,今天学生的作文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章和文学体裁。第二,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内容与形式的变化绝不是偶尔的,每一道题目都是特定思潮下的产物,每一阶段作文命题呈现出的特点,都与特定阶段下的语文教育思潮有着深刻的联系。纵观百年中学作文命题,交错存在和发展着的三种语文教育思潮对作文命题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中学作文命题完整地演绎了语文教育思潮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的演进,中学作文命题的发展轨迹深刻地反映了百年来人们对语文教育性质、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反复。当今的中学作文命题似乎又有向第二时期回归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历史的一种单纯循环,而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种有益反思。第三,新世纪的中学作文命题理当高举“人本”的旗帜,这是中学作文命题发展规律使然,同时也是由制约其发展变化的语文教育思潮所决定的。但是,如何在中学作文命题中落实“以人为本”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展望中学作文命题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人本语文教育思潮下的中学作文命题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写作思路,引发学生拥抱生活的激情。同时,我们也坚信,作文命题只要真正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作文终将成为人生的第一等快事,学生将在乐此不疲的写作中张扬他们的个性,放飞他们的心灵,并为此奉献出他们神圣的创意。
二、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的颂歌——高中语文补充教材《中国的十月》试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的颂歌——高中语文补充教材《中国的十月》试析(论文提纲范文)
(1)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1.2 文献资料和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骆一禾、海子着述发表、出版情况 |
1.2.2 骆一禾、海子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2章 突围与超越:骆一禾的诗论与朦胧诗、第三代诗歌 |
2.1 骆一禾诗论的当代诗学背景 |
2.2 诗“乃是创世的?是?字”:文明视野下的诗歌本体论 |
2.3 生命的自明:骆一禾的诗歌创作论 |
2.4 诗的自明:骆一禾的诗歌批评论 |
2.5 语言、存在、生命的合一:骆一禾的诗歌语言观 |
2.5.1 中国当代诗歌的语言觉醒运动 |
2.5.2 骆一禾的语言观:语言、存在、生命的合抱与合一 |
2.5.3 燃烧:语言向诗的转化 |
2.5.4 “博大生命”:骆一禾诗学的灵魂 |
第3章 骆一禾诗歌的神性主题与当代诗歌的日常化运动 |
3.1 “天人的圣诉”:背向前人也背向后人 |
3.2 “神的文字与我们垂直” |
3.3 “你是才慧的青草” |
3.4 无因之爱与必要之恶 |
第4章 骆一禾诗歌的时间主题与当代诗歌的历史视野 |
4.1 “房间里的风景”“冷风景”与“壮烈风景” |
4.2 “三种时间澎湃而来” |
4.3 “在辽阔的中国醒来” |
4.4 “黄昏里总有什么东西在死亡” |
4.5 文明视野下的当代风景 |
第5章 骆一禾的“大诗”与江河杨炼的“现代史诗” |
5.1 “智力的空间”与“博大生命” |
5.2 “故我的血流穿了世界”:《世界的血》研究 |
5.3 “与一切而至万灵”:《大海》研究 |
5.4 听觉的欢乐:骆一禾长诗的音乐性 |
第6章 比较视野中的骆一禾、海子与当代诗歌批评 |
6.1 当代诗歌批评中的骆一禾与海子 |
6.2 骆一禾、海子诗歌的共生与互文 |
6.3 大相径庭的气质、个性和写作取向 |
6.4 日神与酒神:迥然有别的写作方法论 |
第7章 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与当代诗歌的意象问题 |
7.1 当代诗歌中的意象问题 |
7.2 一样意象两样情怀: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之一 |
7.2.1 农耕意象:两殊的审美意趣和价值关怀 |
7.2.2 太阳意象:悬殊的自我镜像 |
7.2.3 暴力意象:迥异的价值负载 |
7.2.4 身体意象:一个“身体”两条心 |
7.3 情理殊途的对立性意象: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之二 |
7.3.1 晨与夜:一日分两造 |
7.3.2 大海与天空:最遥远的镜子 |
7.3.3 血与石头:生与死的对质 |
第8章 结论: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评价问题 |
8.1 “所有道路和血液都要被洗涤” |
8.2 圣书上卷与圣书下卷 |
8.3 骆一禾、海子诗歌成就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骆一禾、海子年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老舍与语文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中小学语文教育视野中的老舍作品 |
一 解放前:“国文”教材中的老舍作品及老舍形象 |
二 1949 年~1977 年:老舍在语文教材中的身份“定位” |
三 1978 年~现在:“老舍”在新时期语文教育中的意义 |
第二章 老舍的语文教育实践 |
一 作为语文教师的老舍 |
二 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观 |
三 文艺与教育的“合一” |
四 对现代语文教学方式的探索 |
第三章 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与语言教学的典范性 |
一 三四十年代大众语文运动背景下的老舍创作 |
二 从“日常生活语言”到“文学语言” |
三 老舍文学作品的“语言美”与语言教学的典范性 |
第四章 个案分析:老舍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化 |
一 老舍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化形成 |
二 “骆驼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的“人生” |
三 《小麻雀》:在语文教学中逐渐“长大” |
四 《济南的冬天》:残缺的“完美”篇章 |
五 《龙须沟》、《茶馆》:话剧体裁教学的经典 |
第五章 老舍作品的接受与语文教学 |
一 老舍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效果”实现 |
二 从“视界变化”来探索老舍作品的教学方式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3)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文学教育与教材 |
第一章 文学教育:边缘、凸显与沉——"十七年"时期教材 |
第一节 文学教育的边缘化:1950—1955年教材 |
第二节 文学教育的凸显:1956年文学分科教材 |
第三节 文学教育的沉寂:1958—1962年教材 |
第四节 工具观的确立:1963—1965年教材 |
第二章 文学教育:变化与弱化——新时期教材 |
第一节 拨乱反正:1978—1985年教材 |
第二节 工具性的强化:1986—1990年代教材 |
第三节 语文教育大讨论 |
第三章 文学教育的新气象——新世纪教材 |
第一节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大纲与课程标准 |
第二节 人文性凸显:新教材 |
第三节 教材变革动因 |
中编:文学景观 |
第一章 政治夹缝中的风景:"十七年"教材中的文学 |
第一节 1950—1955:文学价值体系的重构 |
第二节 1956:"带着镣铐的舞蹈" |
第三节 1958—1962:文学的匮乏 |
第四节 1963:文学经典的短暂复归 |
第二章 艰难的转型:新时期教材中的文学 |
第一节 语文教育与文坛:冷热两重天 |
第二节 "十七年"文学与语文教材 |
第三章 多元与有序:新世纪教材中的文学 |
第一节 民族国家话语与人文话语 |
第二节 民族国家话语与全球话语 |
第三节 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 |
下编:话语策略 |
第一章 筛选与过滤: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分子 |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缺席的出席者 |
第二节 新时期:地位的提升与主体的匮乏 |
第三节 新世纪:主体的确立 |
第二章 改写、误读与重写:语文教材中的鲁迅 |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脸谱化改写 |
第二节 新时期:有限的重写 |
第三节 新世纪:人文鲁迅 |
第三章 经典的产生——以孙犁为例 |
第一节 孙犁与其他作家 |
第二节 孙犁与赵树理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民国”以来的新诗教育研究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学科与权力——“民国”时期的新诗教育 |
第一节 现代教育制度中的语文学科与新诗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小学的新诗教育研究——以“北师大”馆藏教材为中心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学的新诗教育研究——以《国文百八课》等教材为中心 |
第四节 “民国”时期大学的新诗教育研究——以朱自清等人的新文学讲义为中心 |
第二章 政治与美学——1949年至1978年的新诗教育 |
第一节 “辛亥革命”以来政治对文学教育的影响 |
第二节 “十七年”新诗教育及其与解放区新文学教育之关系 |
第三节 王瑶等人对新诗史的叙述及“文革”时期的新诗教育 |
第三章 断裂与延续——新时期以来的新诗教育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学新诗教育的束缚 |
第二节 新诗史教学中难以突破的左翼文学史叙述框架 |
第三节 唐弢、黄修己等人对新诗史叙述的逐步调整 |
第四节 新的美学因素的融入及新诗教育对审美的重视 |
第四章 解读与接受——新诗教育中的接受个案研究 |
第一节 “人力车夫”题材新诗文本解读史研究 |
第二节 徐志摩《再别康桥》在新诗教育中的“接受史” |
第三节 胡适新诗“尝试者”身份的生成及在教材中的解读史 |
第四节 新诗教材中徐志摩文学史地位评价的变迁 |
第五章 经典与建构——新诗教育与经典的塑造 |
第一节 新诗教育与艾青“恒久的典范”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穆旦的“被发现”及其“经典诗人”身份的塑造 |
第三节 新诗教育对余光中《乡愁》“经典文本”身份的塑造 |
第四节 新诗教育与舒婷《致橡树》“经典文本”地位的确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高中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异域文化及其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现阶段关于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研究的状况 |
二、本文研究的意义 |
三、概念说明 |
第一章 现阶段高中语文外国文学课文中异域文化问题的教学现状 |
第一节 新课程标准对异域文化教学的实施意见 |
第二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配套教师参考用书对异域文化问题的涉及情况 |
第三节 一线语文教师谈高中语文外国文学课文中异域文化问题的教学现状 |
第四节 高中语文异域文化教学问题总结 |
第二章 高中外国文学作品中涵盖的异域文化及其与中国文化的碰撞 |
第一节 对民主平等的追求 |
一、《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情感表达及其蕴含的民主平等的思想 |
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的中国民族性格和思想观念 |
三、民族价值观与民族性格的差异探究 |
第二节 个人信念的力量 |
一、桑地亚哥坚定的个人主义信念 |
二、祥林嫂个人主义的缺失 |
三、客观认识西方背景下的硬汉形象和个人英雄主义 |
第三节 民族劣根性 |
一、契诃夫笔下俄国人的奴性 |
二、鲁迅笔下中国人的奴性 |
三、异国文学间的碰撞 |
第三章 高中外国文学作品中异域文化问题教学策略 |
第一节 转变教师的思想认识,提升教师队伍知识素养 |
第二节 注意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适当补充 |
第三节 选取比较阅读、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苏教版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外国选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缘由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外国选文整体结构比较 |
第一节 选文数量比较 |
一、外国选文数量概况 |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第二节 选文时空比较 |
一、外国选文地域分布概况 |
二、外国选文年代分布概况 |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第三节 选文文体比较 |
一、外国选文文体概况 |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第四节 总结 |
第二章 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外国选文主题及特色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外国选文主题比较分析 |
一、生命教育 |
二、审美教育 |
三、文化教育 |
四、道德教育 |
第二节 苏教版与人教版教材外国选文艺术特色比较分析 |
一、语言技巧 |
二、结构方式 |
第三章 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外国选文助读系统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助读系统的界定 |
第二节 苏教版与人教版教材外国选文助读系统的比较分析 |
一、注释类 |
二、插图类 |
第三节 对于改进外国选文助读系统的思考和建议 |
一、对注释类的思考和建议 |
二、对插图类的思考和建议 |
第四章 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外国选文练习系统比较分析 |
第一节 练习系统的界定 |
第二节 苏教版与人教版教材外国选文练习系统的比较分析 |
一、练习数量的比较 |
二、练习质量的比较 |
三、练习系统编排的比较 |
第三节 对于改进外国选文练习系统的思考和建议 |
一、外国选文的练习设计要更具指导性 |
二、在编排上外国选文的习题不应跟文言文放在一起 |
三、外国选文的习题设计应该与本国选文有所区别 |
四、活动性的练习题要考虑可行性 |
第五章 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外国选文的编排及教学建议 |
第一节 外国选文编排建议 |
一、价值取向的缺陷及其改进 |
二、结合学生需要选编 |
第二节 外国选文教学建议 |
一、提倡开放多元的教学理念 |
二、强化教师教学的主体性 |
三、教师提高外国文学及文化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新中国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课程话语的相关研究 |
二、语文课程话语的相关研究 |
三、已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话语 |
二、课程话语 |
三、语文课程话语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理论之基: 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话语理论 |
一、巴赫金的“对话与意识形态符号”理论 |
二、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 |
三、费尔克拉夫的“话语—社会”理论 |
四、话语理论的共同特性及课程意蕴 |
第二节 理解理论 |
一、海德格尔的“存在”理解观 |
二、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理解观 |
三、哈贝马斯的“兴趣与交往”理解观 |
四、理解理论的共同特性及课程意蕴 |
第二章 历史考察: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脉络 |
第一节 建国时期政治教化取向的语文课程话语(1949—1977) |
一、课程目标话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旨归 |
二、课程内容话语:以革命伦理为主题 |
三、课堂教学话语:以训诲为主导形式 |
第二节 新时期知识能力取向的语文课程话语(1978—2000) |
一、课程目标话语:以知识能力为指向 |
二、课程内容话语:以科学知识为导向 |
三、课堂教学话语:以训练为主导形式 |
第三节 新课改人文素养取向的语文课程话语(2001—迄今) |
一、课程目标话语:以语文素养为鹄的 |
二、课程内容话语:以社会生活为题材 |
三、课堂教学话语:以对话为主导形式 |
第三章 理性探析: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本质和特征 |
第一节 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内在本质 |
一、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反映了社会需求的变化 |
二、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展露出权力之间的博弈 |
三、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潜藏着意识形态的渗透 |
第二节 语文课程话语的多维特征 |
一、课程话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同构 |
二、课程话语的政治性、审美性与道德性的同构 |
三、课程话语的经典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同构 |
第四章 实然审视: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现状反思 |
第一节 语文课程话语的认同危机 |
一、被误解的政治意识形态 |
二、被曲解的教师权威 |
三、被解构的宏大叙事 |
第二节 语文课程话语的理论困境 |
一、语文课程话语的理论表述困境 |
二、语文课程话语的理论应用困境 |
第三节 语文课程话语的实践迷失 |
一、教师话语的失却性生存 |
二、学生话语的泛人文性表达 |
三、民众话语的批判性狂欢 |
第五章 应然建构: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发展态势 |
第一节 语文课程话语的建构理念 |
一、消解霸权课程话语,构筑多元平衡课程话语 |
二、反思西方课程话语,建设本土性课程话语 |
三、规约个体性课程话语,提倡总体性课程话语 |
第二节 语文课程话语的建构策略 |
一、课程目标注重学生、社会、知识的多元整合 |
二、课程内容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融入核心价值观,基于并超越生活取向 |
三、课堂教学注重语言运用,促进平等对话,达成适度的视域融合 |
结语未尽的话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趋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研究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二)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一) 传统文化选择 |
(二) 中学国文教科书 |
(三) 价值趋向 |
四、研究方案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清末“中体西用”文化选择下中学堂国文教科书价值趋向的近代化转型 |
第一节 清末民族危机在传统文化选择过程中的意识更迭 |
一、教育现状迫使对传统文化选择的“文化反省” |
二、新教育思想催促对传统文化选择的“文化自觉” |
三、革新举措导致对传统文化选择的“文化断层” |
第二节 清末中学堂国文教科书在传统文化选择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踪迹 |
一、中国古代传统文学教材与近现代语文教科书的同源异流 |
二、编审制与首部国文教科书对传统文化选择的制度与现实回应 |
三、中学国文教科书相对缩水与传统文化选择差异的深层呈现 |
第三节 清末国文课程在传统文化选择中文学服膺于实用的价值趋向 |
一、修身科和国文科的渐次导入与传统经学教育的价值趋向转型 |
二、“范文学教育”向“文学教育”课程体系转型的价值趋向 |
三、“八目教育”定位近代国文课程对传统文化选择的基本规格 |
第四节 清末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凝结 |
一、吴曾祺版《国文教科书》的基本情况 |
二、吴曾祺版《国文教科书》的内容统计和数据分析 |
三、吴曾祺版《国文教科书》的文本透视 |
本章小结 秋风不惊堂前雁 夕阳仍恋路旁鸦 |
第三章 民国时斯“现代多元”文化选择下中学国文教科书价值趋向的现代化转型 |
第一节 民国期间革新气象与传统文化选择的重构轮回 |
一、新教育制度的确立与传统文化现代化选择的“文化巩固” |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与传统文化现代化选择的“文化狂飙” |
三、三十年代文化思想的繁荣与传统文化现代化选择的“文化重构”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在传统文化选择现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踪迹 |
一、中国近代教科书的成长与中国现代语文教科书发展的波澜壮阔 |
二、国审制和首部现代语文教科书对传统文化选择的制度与现实回应 |
三、中学国文教科书的多样繁荣与传统文化选择纵深发展的深层呈现 |
第三节 现代语文课程在传统文化选择上文学服膺于科学的价值趋向 |
一、传统文化选择中的“问题之争”与语文课程早期的大众化方向 |
二、传统文化选择的“运动之兴”与语文教育早期的科学化路径 |
三、“修身”的演进与民国时期教科书科学化的反思 |
第四节 民国时期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凝结 |
一、叶圣陶版《国文百八课》的基本概况 |
二、叶圣陶版《国文百八课》的内容统计和数据分析 |
三、叶圣陶版《国文百八课》的文本透视 |
本章小结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回 |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价值趋向的当代启示 |
一、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是现代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选择的历史之鉴 |
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价值趋向是语文教科书传承民族文化的根本 |
三、兼容多元文化价值趋向且凝结民族之魂是语文教科书未来发展的方向 |
四、基于严凌君语文教育读本的思考 |
结语 历史:过去—现在——未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及理论基础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
第一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与变革(1904-1919) |
第一节 发轫之前的科举文章命题 |
一、科举文章命题的主要特点 |
二、科举文章命题的演变轨迹 |
三、科举文章命题的兴衰启示 |
第二节 中学作文命题的艰难发轫 |
一、停科举与科举文章命题之终结 |
二、定学制与中学作文命题之发韧 |
第三节 中学作文命题的传统承绪 |
一、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特点 |
二、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原因 |
第四节 中学作文命题的现代变革 |
一、教育法规对作文命题的实用规范 |
二、中学作文命题践行上的实用变化 |
第五节 承绪与变革背后指导思想 |
一、"经世致用"思想 |
二、"中体西用"思想 |
第二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探索与定型(1919-1949) |
第一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思想基础 |
一、民主科学精神的确立 |
二、西方教育理论的输入 |
三、文章写作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直接动因 |
一、作文教学的弊端 |
二、作文载体的变化 |
三、教育制度的支撑 |
第三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探索 |
一、中学作文教学相关问题的探讨 |
二、中学作文命题要领的理论探讨 |
第四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 |
一、春晖中学作文命题实践 |
二、扬州八中作文命题实践 |
第五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基本定型 |
一、中学作文命题规范与体制的基本定型 |
二、中学作文命题参照与范例的基本定型 |
三、中学作文命题形式与内容的基本定型 |
第三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波折与重创(1949-1978) |
第一节 中学作文命题转变的文化教育背景 |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范式的确立 |
二、新民主主义文艺思想的形成 |
三、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
第二节 建国之初中学作文命题的缓慢发展 |
一、建国之初中学作文命题的主要问题 |
二、建国之初中学作文命题的实践探索 |
第三节 教育革命前后中学作文命题的波折 |
一、中学作文教学文道关系的反复 |
二、中学作文命题政治意识的凸显 |
三、中学作文命题科学体系的新构 |
第四节 文化革命期间中学作文命题的重创 |
一、语文教材作文命题的政治化 |
二、中学作文命题实践的政治化 |
第四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回归与创新(1978年至今)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学作文命题演进的思想背景 |
一、文化思想从单一封闭转向多元开放 |
二、教育思想从服务政治转向人的发展 |
三、写作理论从以文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
第二节 新时期前20年中学作文命题的生活回归 |
一、中学作文命题研究工作取得进展 |
二、中学作文命题改革实验蓬勃发展 |
三、中学作文命题制度规范趋向科学 |
四、中学作文训练考核命题贴近实际 |
第三节 世纪之交中学作文命题的主体个性张扬 |
一、人文论倡导与中学作文命题的主体回归 |
二、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作文命题的人本规范 |
三、作文训练与考核、竞赛命题的创新变革 |
第五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反思与前瞻 |
第一节 百年中学作文命题演进的历史反思 |
一、中学作文命题与社本语文教育思潮 |
二、中学作文命题与知本语文教育思潮 |
三、中学作文命题与人本语文教育思潮 |
第二节 中学作文命题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
一、客观认识中学作文命题的功用价值 |
二、正确领悟中学作文命题的基本要求 |
三、切实把握中学作文命题的原则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的颂歌——高中语文补充教材《中国的十月》试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D]. 陈国平. 清华大学, 2015(07)
- [2]老舍与语文教育[D]. 张炜炜. 山东师范大学, 2006(03)
- [3]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D]. 杨海燕. 山东大学, 2011(11)
- [4]“民国”以来的新诗教育研究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D]. 黄晓东. 南京大学, 2013(01)
- [5]高中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异域文化及其教学策略[D]. 蔡奇闻.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6]苏教版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外国选文比较研究[D]. 叶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8)
- [7]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的颂歌——高中语文补充教材《中国的十月》试析[J]. 陈之忠. 安徽教育, 1977(02)
- [8]新中国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D]. 王超.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9]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趋向研究[D]. 吴婷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10]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D]. 刘光成.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