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抽动障碍儿童个性特征与临床关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亮[1](2021)在《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抽动障碍的动态回顾及其对PD-1/PD-L1通路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一 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抽动障碍的疗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韩斐主任门诊建立的TD科研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各年龄段TD患儿及减药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疗程差异,分析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TD疗程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韩斐主任门诊建立的TD科研病历,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病历进行资料采集,包括患儿的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首发症状、危险因素、中医证候类型、治疗方式和疗程。分析各年龄段TD患儿及减药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疗程差异,对可能影响疗程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TD病例的一般情况:本研究的TD病例中有男孩548例(77.29%),女孩161例(22.71%),平均就诊年龄为8.34±2.41岁,超过半数的患儿来自华北地区(355例,50.07%)。平均发病年龄为6.55±2.10岁,平均病程为21.20±19.94个月,多数患儿就诊时表现为运动发声联合性抽动(401例,56.56%),疾病严重程度多为轻度(334例,47.11%)或中度(348例,49.08%),平均YGTSS评分为35.67±14.56分,脑电图正常者581例(81.95%),无共患病者637例(89.84%)。以眼部抽动为首发症状者最多(419例,59.10%)。情绪变化(391次,23.63%)、感染/炎症(356次,21.51%)、学习压力(282次,17.04%)是最常见的疾病危险因素。肝亢风动证(184例,25.95%)、阴虚风动证(128例,18.05%)是最常见的中医证候类型。未联用西药者538例(75.88%),规律服药者562例(79.27%)。2.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TD的疗程:平均疗程为32.84±14.41个月。各年龄段TD患儿疗程存在差异(P=0.048),5岁及以下为28.09±12.61个月,5.1~10岁为31.70±13.02个月,10.1~15岁为33.72±14.45个月,15岁以上为38.32±13.37个月。减药过程中不同阶段疗程存在差异(P=0.000),1日1剂为6.39±2.86个月,3日2剂为9.30±4.41个月,2日1剂为8.15±3.73个月,3日1剂为5.15±2.51个月,4日1剂为3.92±1.88个月。3.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TD疗程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发现,疗程与病程长短呈正相关(r=0.136),与脑电图呈正相关(r=0.160),与YGTSS评分呈正相关(r=0.559),与联用西药呈负相关(r=-0.085),与规律服药呈负相关(r=-0.168),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0.452),且与抽动类型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YGTSS评分、是否规律服药、疾病严重程度、脑电图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同时联用西药会对疗程产生影响,回归方程可以表示为疗程=0.496*YGTSS评分-5.373*规律服药+10.371*重度+4.465*脑电图-2.261*联用西药+18.833(F=82.325,P=0.000<0.01,R2=0.365)。结论:1.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不同年龄阶段抽动障碍患儿的疗程有所差异,所需疗程与患儿的年龄呈正相关。2.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抽动障碍在减药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疗程有所差异,3日2剂和2日1剂所需疗程更长。3.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抽动障碍的疗程受到YGTSS评分、疾病严重程度、是否规律服药、脑电图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同时联用西药的影响。研究二 韩斐教授运用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抽动障碍用药规律的动态变化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的研究方法,对韩斐教授在不同阶段运用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TD用药规律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比较各阶段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进而挖掘潜在的新方组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韩斐主任门诊建立的TD科研病历,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符合标准的首诊处方按照初诊时间的不同分别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方剂管理模块,建立4个方剂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比较各阶段首诊处方的高频药物、功效分类、性味归经和组方规律,挖掘2016~2018首诊处方的核心药物组合及潜在新方组合。结果:1.高频药物分析:2007~2009首诊处方常用珍珠母、枳壳、白芷、白芍。2010~2012首诊处方常用珍珠母、枳壳、白芷、芦根。2013~2015首诊处方常用荆芥、石斛、辛夷、蝉蜕2016~2018首诊处方常用白芷、辛夷、首乌藤、蝉蜕。此外,各阶段首诊处方均常用龙骨、牡蛎、酸枣仁、柏子仁、柴胡、僵蚕。2.药物功效分类及性味归经分析:各阶段所用药物均以安神药、解表药、平肝息风药、清热药和补虚药为主,且安神药和补虚药的使用比例大体呈递增趋势,清热药的使用比例则逐渐降低。各阶段所用药物的四气均以寒、温、平为主,且寒性药的使用比例大体呈递减趋势,平性药的使用比例则逐渐升高。各阶段所用药物的五味均以苦、辛、甘为主,且甘味药的使用比例逐渐升高,苦味、辛味药的使用比例逐渐降低。各阶段所用药物的归经均以心、肝、肺为主,且归心经、肺经药物的使用比例大体呈递增趋势。3.关联规则分析:2007~2009首诊处方常以柴胡配枳壳,石菖蒲配远志;2010~2012首诊处方常以柴胡配芦根,僵蚕配白芍;2013~2015首诊处方常以石斛、僵蚕配柴胡,柴胡配僵蚕、蝉蜕;2016~2018首诊处方常以首乌藤配酸枣仁、柏子仁,龙骨、牡蛎配酸枣仁、柏子仁。此外,各阶段首诊处方中均常以龙骨配牡蛎、酸枣仁配柏子仁、柴胡配僵蚕、白芷配辛夷。4.2016~2018首诊处方的新方分析: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对2016~2018首诊处方进行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6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得到新方组合8个。结论:1.韩斐教授治疗TD从心肝肺立论,以安神、息风、解表为基本治法,尤重安神法的使用。龙骨、牡蛎、酸枣仁、柏子仁、柴胡、僵蚕为静心止动方的核心药物组。2.韩斐教授在治疗TD时越来越重视心肝阴血不足、外风引动内风的病理机制,在安神法的基础上着重滋养心肝阴血、宣肺解表通窍;温补平和的药物使用逐渐增多,苦辛燥烈的药物使用逐渐减少,说明导师治疗TD的用药更加偏于轻清平和。3.通过对2016~2018首诊处方进行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得到新方组合8个,新方功效多偏于解表和养阴,与上述用药规律变化的特点相符。研究三 静心止动方对抽动障碍患儿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通路表达影响的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TD组与非TD组儿童外周血CD4+T、CD8+T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分析其与TD组YGTSS评分的相关性,并观察静心止动方治疗前后该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PD-1/PD-L1通路与TD的相关性以及静心止动方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儿科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TD患儿及同期在我院体检的非TD儿童,检测两组儿童CD4+T、CD8+T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并对TD患儿进行YGTSS评分,比较两组儿童PD-1/PD-L1的表达,分析其与YGTSS评分的相关性。TD组患儿用静心止动方治疗12周后再次检测CD4+T、CD8+T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并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分析静心止动方对TD患儿PD-1/PD-L1表达的影响。结果:1.两组儿童的性别和年龄组成无明显差异,基线资料一致,具有可比性。2.TD组患儿外周血CD4+T、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高于非T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D组患儿外周血CD4+T、CD8+T细胞表面PD-L1表达高于非T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TD组患儿治疗前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PD-1表达与YGTSS评分呈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39.600X+13.341;TD组患儿治疗前外周血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与YGTSS评分呈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50.724X+8.042。4.静心止动方治疗12周后,临床控制者1例(4.17%),显效者11例(45.83%),有效者9例(37.50%),无效者3例(12.50%),总有效率为87.50%。治疗后YGTSS评分较疗前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儿的尿常规、肝肾功能指标无异常变化。5.静心止动方治疗12周后,TD组患儿外周血CD4+T、CD8+T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TD患儿外周血CD4+T、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显着高于健康儿童,且与YGTSS评分具有相关性,推测PD-1升高导致的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细胞免疫功能失调与TD密切相关。2.静心止动方治疗后TD患儿外周血CD4+T、CD8+T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明显降低,说明静心止动方可以通过下调PD-1/PD-L1表达,调节患儿的免疫功能,增强患儿的免疫力。3.本研究中静心止动方治疗TD的总有效率为87.50%,患儿经治疗后抽动症状明显改善,YGTSS评分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无异常变化,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再次证实了从心论治T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谢冰洁[2](2021)在《8~15岁抽动障碍患儿共患焦虑情绪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常常与焦虑情绪共病。本研究主要探究8~15岁TD患儿共患焦虑情绪的基本特点及其与家庭环境、父母养育方式、患儿校内外生活以及疾病本身特点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及社会心理干预TD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从而使TD患儿可以得到综合的、多学科的干预,促进TD患儿全面康复和身心健康发展。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1年02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发育行为儿科门诊就诊的年龄在8~15岁之间且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TD诊断标准的患儿,共148例。经患儿家长同意后进行填写问卷,在研究员指导和询问下,完成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问卷、耶鲁综合抽动障碍严重程度量表(YGTSS)、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Spence儿童焦虑量表(SCAS),当场审核并收回。采用SPSS26.0建立数据库,将整理、编码后的数据双录入计算机后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单因素分析以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单因素分析用卡方((?)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TD患儿共148例,平均年龄为9.91±1.56岁,男108例(73.0%),女40例(27.0%),男女比例2.7:1;符合暂时性抽动障碍(TTD)诊断的有72例(48.6%),持续性(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CTD)69例(46.6%),抽动秽语综合征(TS)7例(4.7%);三种抽动类型性别及年级间无统计学差异。轻度53例(35.8%),中度89例(60.1%),重度6例(4.1%)。TD患儿总焦虑阳性检出41例,检出率为27.7%,各焦虑类型检出率在12.8%~58.8%之间,最高为躯体伤害恐惧,其阳性检出率为58.8%,分离焦虑次之为39.9%。各焦虑类型阳性检出仅有恐慌焦虑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63,P=0.041)。将总焦虑阳性检出的41例作为焦虑组,其余总焦虑阴性107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患儿出生顺序、是否担任班干部、是否报课外班、是否报艺术类课外班、学习成绩、是否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间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D严重程度比较,除发声抽动得分外,焦虑组在运动性抽动、功能损害及YGTS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不同TD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16.406,P<0.00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得分比较,除父亲情感温暖和偏爱被试外,焦虑组父亲维度余因子得分及母亲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得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出生顺序(P=0.014,OR=2.373,95CI:1.192~4.726)、高YGTSS总分(P=0.001,OR=1.084,95CI:1.034~1.136)、父亲过分干涉(P=0.031,OR=1.125,95CI:1.011~1.252)及拒绝否认(P=0.036,OR=1.161,95CI:1.010~1.335)得分高为TD患儿发生焦虑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D患儿易共患焦虑情绪,总焦虑发生率为27.7%,各焦虑类型中以躯体伤害恐惧发生率最高,分离焦虑次之。TD患儿焦虑情绪的发生与抽动严重程度、是否共患ADHD、父母教养方式、学校表现、出生顺序相关。建议专业人员在TD患儿的诊疗中,应对患儿症状、共病、社会心理因素等予以多维度的综合评估,及时识别患儿焦虑情绪,在控制症状的同时,对患儿及其家庭给予社会心理干预,从而使疾病得到有效而长久的康复,促进患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杨洁[3](2021)在《中药联合针刺治疗抽动障碍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中药联合针刺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D)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所有病例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脑病专科门诊,将符合TD共患ADHD纳入标准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自拟“息风滋肾方”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自拟“息风滋肾方”加减,两组疗程均为12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8周及治疗1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TD疗效评估量表用耶鲁严重程度量表(YGTSS)、ADHD疗效评估采用SNAP-IV父母量表、社会功能评估采用儿童总体功能评定量表(CGAS),中医症状改善情况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表、安全性评价主要观察肝、肾功能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所得数据运用SPSS2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本次临床研究共进入FAS集80例,PPS集72例,其中试验组FAS集40例,PPS集37例,退出3例;对照组FAS集40例,PPS集35例,退出5例。1、两组从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前YGTSS总分、治疗前SNAP-IV总分、治疗前CGAS总分及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12周后,患儿总体疗效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4.05%、34.43%(P<0.05),患儿的TD疗效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48%、62.85%(P<0.05);患儿的ADHD疗效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9.34%、42.85%(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患儿的有效率分别为86.48%、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2周后,两组YGTSS总分、SNAP-IV总分、中医证候总分、CGAS总分、运动性抽动积分、发声性抽动积分、对立违抗积分、注意缺陷积分、多动冲动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且试验组在YGTSS总分、中医证候积分、CGAS总分、运动性抽动积分、发声性抽动积分、注意缺陷积分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4.疗效起效时间比较:TD疗效试验组起效时间中位数为8周,对照组起效时间中位数为12周(P<0.05);ADHD疗效试验组于对照组起效时间中位数均为12周(P<0.05)。5、总积分及各因子积分比较:YGTSS总分、SNAP-IV总分、中医证候总分、CGAS总分、运动性抽动积分、发声性抽动积分、对立违抗积分、注意缺陷积分、多动冲动积分均会随着时间而变化(P<0.05)。治疗2周、4周后,两组间发声性抽动积分比较存在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间YGTSS总分、中医证候总分、CGAS总分、运动性抽动积分比较存在差异(P<0.05)。治疗12周后,两组间注意缺陷积分比较存在差异(P<0.05)。6.最终纳入研究的72例患儿中,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未发生明显变化。共有3例患儿(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服药后出现轻微恶心干呕症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结论:1.中药联合针刺、单纯中药治疗对TD共患ADHD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且对于TD,中药联合针刺的疗效优于单纯中药。2.中药联合针刺治疗对患儿的TD起效时间早于单纯中药治疗。3.中药联合针刺改善患儿YGTSS积分方面,发声性抽动效果优于运动性抽动。4.中药联合针刺改善患儿SNAP-IV积分方面,注意缺陷效果优于多动冲动。5.中药及针刺治疗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张培乐,李亚平[4](2020)在《抽动障碍儿童气质、主观生活质量及行为评估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将现有的抽动障碍儿童气质、主观生活质量及行为评估进行综述发现,较之正常儿童,抽动障碍儿童气质稍偏消极;抽动障碍患儿自身疾病特点对其主观生活质量是否有影响尚无定论,但有研究显示伴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或强迫行为则会影响患儿的主观生活质量;抽动障碍患儿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且伴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时有着更高的行为问题发生率。
彭盛[5](2020)在《王克勤教授运用中医心理结合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经验总结》文中指出目的:学习王克勤教授成才之路,总结王克勤教授的学术思想特色和诊治经验,重点总结中医心理结合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的方法、方药和诊治思路,以更好地领会和继承其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记录和收集临床病案;全面研读王克勤教授的文献、专着,然后和王师进行交流访谈,了解王师的学术思想特色和诊治经验,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最后选取王克勤教授50例验案进行分析,详细记录病案首诊的病因、诱因、证型、方药和中医心理方案。确定首诊中病因、诱因、证型、方药和心理方案的使用频率,交叉分析药物、心理方案和证型的关联,根据研究结果绘制图表,并与王克勤教授进行交流,修正和完善研究结果。上述操作系统采用SPSS 25.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学术渊源王师学术继承经典,融汇现代医学。在《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探索五脏情志理论,并将其发展成为中医心理学的重要内容。王师将中医心理学应用到TD的诊疗当中,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诊治经验。2.学术思想王克勤教授认为TD的主要病因为“情志失调”,TD多受情绪怒、思(忧)和恐(惊)这3种情绪的影响。病位在肝,涉及肺、脾和肾。王师治疗TD强调“四诊合参、首重心神”,提倡“治病先治人,治人先治心”的临床理念。学术思想特色部分对五脏情志理论作了详细论述。王师认为情志产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五脏虚实变化、五行生克乘侮、自身的需要和认知四个方面;情志的功能作用可以概括为积极地动力作用和致病作用;情志的辨证需要经过3个步骤的思考等。王师认为七情可以概括人类所有的精神活动,并且和人的脏腑气血联系起来,其致病具有一定规律可寻,表现在其伤人的特点皆为内伤、损害起于“气”的紊乱,情志对应各有脏腑所主。并且认为当今TD复发率高,治疗周期长的重要的因素是忽视了个体化中医心理疗法的运用。情志理论对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运用中医心理中的“五脏情志论”和中医药脉、症结合辨证治疗能有效缩短TD疗程,取得理想的疗效。3.中医心理疗法王师以“五脏情志论”为基础,结合TD的临床特征,创制了13个中医心理疗法,包括9个针对患儿的心理治疗(开导劝慰法、抑情顺理法、发泄疏导法、习以治惊法、移情易志法、以情胜情法、消愁愉悦法、修身养性法、模仿法)和4个家庭干预方法(溯本求源法、顺心顺意法、特殊护养法、惩戒法)。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频率。4.TD证治经验王克勤教授在“五脏情志论”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诊治经验,创立五个证型,即肝郁风动证、痰郁风动证、肝郁脾虚证、阴虚风动证和外风引动证,并提出相应的治法、方药和心理方案,最后附以典型案例解析来说明诊治思路。5.病案研究对50例验案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情志类因素为该病最主要的病因,诱发因素涉及喜、怒、忧、思、恐和惊,但是无论哪种情绪,过度的情绪都会导致疾病的发作;通过病案要素频数分布分析,王克勤教授治疗TD的核心方药由柴胡、白芍、钩藤、地龙、僵蚕、生龙骨、生牡蛎和甘草组成,并将其命名为“八味止痉汤”,同时列出各个证型的常用药物加减和配伍。中医心理治疗的核心方案为开导劝慰法、抑情顺理法、溯本求源法、顺心顺意法和特殊护养法,并详细说明各个证型方案的运用方法。结论:1.王克勤教授重视经典,以经典为基础发展中医情志理论,创制中医心理疗法,保持中医特色。2.王克勤教授认为TD病因主要为肝气郁滞,用药多为疏肝理气,息风止痉之品,将抽动障碍分为肝郁风动证、痰郁风动证、肝脾两虚证、阴虚风动证、外风引动证五个证型,治疗抽动障碍的方法为中医心理13法结合“八味止痉方”加减治疗。3.王克勤教授治疗抽动障碍运用了中医心理结合中医药,治疗方法新颖,治疗效果满意,可以传承推广。
李翠姣[6](2020)在《TD共患ADHD儿童神经电生理的特征及认知功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儿童疾病谱的变化,儿童发育行为性疾病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家长所关注的问题。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精神疾病,通常约半数以上TD患儿共患一种或多种心理行为障碍,其中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和强迫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最常见,在儿童和成人病例中TD共患ADHD约占60%以上,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共患病为抽动障碍整体的一部分,是抽动障碍功能损害的来源,共患ADHD不但增加了该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而且患儿易出现更多的情绪、行为及学习问题,认知功能障碍等,可给患儿社会适应能力、个性及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带来影响,给治疗和管理带来很多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目的对TD共患ADHD、ADHD、TD及健康儿童进行诊断分型,采用Conners父母问卷(Conners parental syndrome questionnarie PSQ)和视听连续整合持续性操作测试(integrated visual and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IVA-CPT),并通过对定量脑电图(QEEG)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TD共患ADHD儿童神经电生理与认知功能的特征。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符合DSM-Ⅴ中TD及ADHD诊断标准的138例514岁汉族儿童,同期筛选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47例514岁健康儿童。分为四组,分别为TD共患ADHD组,TD组,ADHD组,健康儿童组。征得家长知情同意,请家长填写Conners父母问卷,对6岁以上入组儿童进行IVA-CPT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试,记录波幅及潜伏期数值。对所有儿童进行定量脑电图检查,记录每位儿童定量脑电图θ、δ、α、β的绝对功率及相对功率值。统计学方法收集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所得计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验证,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与多重比分析进行比较,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研究共入组儿童185例,其中TD患儿48例(男39例,女9例)、TD共患ADHD患儿44例(男38例、女6例)、ADHD患儿46例(男39例,女7例)及健康儿童47例(男34例,女13例)均完成定量脑电图检查;各组之间在年龄(H=0.536 P=0.547>0.05)及性别(H=3.534P=0.316>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例TD患儿、30例ADHD患儿、34例TD共患ADHD患及30例健康儿童完成P300记录;各组之间性别(H=3.024 P=0.388>0.05)及年龄(H=7.682 P=0.053>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于P300、IVA-CPT测试需患儿配合,6岁以上儿童完成。TD共患ADHD、TD、ADHD患儿组成以男性居多。TD共患ADHD男女比值约6:1。2.定量脑电图结果:TD共患ADHD组相对功率:θ波在左前颞区、左前额区、右颞区高于健康儿童组,左后颞区、左额区高于ADHD组,右额区高于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共患ADHD组δ波在前额区高于健康儿童组,左后颞区、左额区高于ADHD组,右额区高于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共患ADHD组β波在右颞高于健康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共患ADHD组α波在左前额区、右中、后颞区低于健康儿童组,左额区频率低于TD组,右颞区低于AD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共患ADHD组绝对功率:θ波在左后颞区、左前额区高于健康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前颞区、右后颞区、左前额区、额区高于TD组/AD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共患ADHD组δ波在左前额区低于健康儿童组,右前额高于健康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共患ADHD组β波在额区、前额区、前中后颞区高于TD、AD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共患ADHD组α波在前额区高于健康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事件相关电位P300结果:TD共患ADHD组P300潜伏期较健康儿童延长,波幅较健康儿童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共患ADHD组较TD组/ADHD组潜伏期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共患ADHD组波幅较TD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ADHD组波幅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Conners父母问卷结果:TD共患ADHD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多动指数、焦虑得分高于TD组/AD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IVA-CPT测试结果:TD共患ADHD:注意力缺陷型10例,冲动-多动型13例,混合型11例;ADHD组:注意力缺陷型8例,冲动-多动型12例,混合型10例。结论1.TD共患ADHD患儿临床上以男性居多,且较TD/ADHD患儿更易出现学习、行为及品行等问题。2.TD共患ADHD患儿定量脑电图与正常儿童的定量脑电图之间存在差别,在排除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下,研究发现TD共患ADHD患儿定量脑电图改变为非对称性、局灶性分布于额、颞部,以慢波δ、θ波增多为主。3.TD共患ADHDH患儿定量脑电图与TD/ADHD患儿存在差异,慢波θ波增多,以额、颞区局灶性分布为主改变,但仍需要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4.在排除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下,本研究发现TD共患ADHD患儿较健康儿童,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TD共患ADHD患儿存在认知功能损害。TD共患ADHD与TD/ADHD无明显差异,可能ADHD与TD存在相同病理基础,但研究入组样本不足,所得结果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需要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5.定量脑电图及P300目前虽不能作为独立诊断的客观标准,但可作为该类疾病的重要的辅助检查;目前IVA-PCT测试结果不能作为ADHD、TD共患ADHD分型的诊断标准,但其结果有助于ADHD、TD共患ADHD分型的评判。
蒋颍[7](2020)在《儿童抽动障碍发病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TD)的发病危险因素,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流行病学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229例儿童抽动障碍患儿作为病例组(TD组),选择同期于儿科门诊就诊的173例非抽动障碍儿童作为对照组(非TD组)。采用本研究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患儿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患儿的一般资料、母孕产情况、围生期异常病史、家族遗传史、社会环境因素、生活饮食习惯、共患病、既往病史、有无微量元素水平异常等资料,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完成后,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2.0软件系统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1.本研究TD组共纳入229例患儿,其中男性179例,女性50例,男:女=3.58: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平均年龄为7.31±2.27岁,多见于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非TD组共收集小儿173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81例,男:女=1.14:1,平均年龄6.05±2.89岁。2.儿童TD发病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孕期精神状态异常、围生期异常病史、家族遗传史、家教严格、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二胎及以上、不良饮食习惯、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共患病、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病或哮喘(喘息)病史、微量元素水平异常,共计13个因素,与儿童TD发病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母孕龄、母孕周、生产方式、学习压力、居住环境因素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儿童TD发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围生期异常病史、家族遗传史、不良饮食习惯、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共患病均为儿童T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产二胎及以上是其保护性因素;未发现母孕期精神状态异常、家教严格、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病或哮喘(喘息)病史、微量元素水平异常等因素同TD发病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抽动障碍患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多见于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该病独立发病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围生期异常病史、家族遗传史、不良饮食习惯、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及共患病,对上述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
李平甘,李栋方,吴若豪,孙怡,何展文,罗向阳[8](2019)在《抽动障碍儿童气质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儿童的气质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的特点,为完善TD儿童的临床诊疗思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6月到我院发育行为儿科门诊就诊的TD患儿及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各20例设为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均填写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EPQ)、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 for stran,EMBU)。结果研究组EPQ量表的N量表粗分及T分均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E、P、L量表粗分及T分均分经统计学处理,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EMBU量表中TD儿童的父亲"惩罚、严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得分两组之间无差异;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偏爱被试"得分两组之间无差异。以是否患有TD为因变量,EPQ 4个维度因子和父母养育方式的11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情绪稳定性(N),父亲在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母亲在情感温暖方面均会影响TD儿童。结论 TD儿童存在显着的气质特征。其父母较多采用惩罚、拒绝、否认的限制性教育方式。建议除了给予行为矫正、药物干预外,同时根据抽动症患儿的气质特点进行神经心理等治疗,在进行行为干预、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儿童的个性特征进行精神心理等综合治疗,并改进父母的教育方式,以提高TD儿童的疗效及生存质量。
程增玉[9](2019)在《抽动障碍与RBP、叶酸、VB12相关性分析及静心止动方联合VAD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对比分析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患儿血清RBP、叶酸、VB12经静心止动方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与非TD组的差异,以及在不同严重程度、临床亚型等层面上的差异,多层面分析本病与三项观测指标的关系,以探究TD与RBP、叶酸、VB12的相关性。2.观察并对比分析静心止动方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TD与单纯使用静心止动方的疗效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分前后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一,主要分析TD与血清RBP、叶酸、VB12的相关性;第二部分为研究二,主要观察静心止动方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TD与单纯使用静心止动方的疗效差异。研究对象均为韩斐主任门诊就诊的儿童,入组样本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所有治疗严格遵循试验要求。研究一检测入组患儿血清RBP、叶酸、VB12。TD组经静心止动方治疗12周,复查上述三项化验指标,分析疗前疗后差异以及与非TD的差异,以此推测RBP、叶酸、VB12与TD的发病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同时以性别、年龄分层,分析RBP、叶酸、VB12在TD组治疗前后自身差异和两组组间的差异,并对TD组进行不同严重程度、临床亚型分层,观察其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严重程度评估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的评分及改良中医证候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表评分,以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减分率评价疗效。整个疗程关注患儿的肝肾功、尿常规,以保证安全。所有实验室检查,均于广安门医院检验科完成,各项检测过程均设有严格的标准曲线和质量控制。研究二采用简单随机对照的方法,将TD患儿分为两组,试验组予以静心止动方联合VAD滴剂(胶囊型),(规格是:VA2000IU,VD3700IU),对照组单纯以静心止动方治疗,观察12周。严重程度及疗效评估同研究一。着重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严重程度两组之间疗效的差异。治疗过程关注患儿的肝肾功、尿常规,以保证安全。数据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24.0系统,所得结果以P<0.05视为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为两组数据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者,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者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中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均采用构成比进行两组数据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x2检验),两组间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严格按照入组标准纳入样本,由专业医师评定YGTSS量表及中医证候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表,按时回访,强调医嘱,及时了解并记录入组患儿病情变化,选择合理的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数据。结果:1研究一:抽动障碍与叶酸、VB12、RBP相关性分析1.1最终收录受试者为TD组67例,非TD组50例。TD组经静心止动方治疗12周,根据YGTSS量表和减分率评价疗效:有效人数55例(82.09%),其中显效20例(41%),有效35例(52.24%),无效12例(17.91%);根据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评定疗效:总有效人数59例(88.06%),其中显效13例(19.4%),有效46例(68.7%),无效 8 例(11.9%);1.2 TD组患儿治疗前血清RBP水平低于正常参考范围,并低于非TD组,差异显着(P<0.05)。TD组经静心止动方治疗12周后,血清RBP较治疗前显着升高,达到正常水平,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叶酸、VB12TD组治疗前后与非TD组无明显差异(P>0.05)。1.3性别对三项化验指标的影响:TD组患儿RBP低于非TD组,男性患儿低于女性患儿,同组内不同性别之间RBP无差异。TD组治疗前男童RBP低于正常范围,并低于非TD组男童RBP,差异显着(P<0.05)。TD组女性患儿治疗前RBP处于正常水平低值,低于非TD组女童,治疗后RBP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不同性别叶酸、VB1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4 TD组治疗后及非TD组不同年龄段RBP存在差异,两组不同年龄段叶酸存在明显差异,而VB12无差异。TD组治疗前各年龄段患儿RBP均低于非TD组,7岁以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岁以上则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7岁以下患儿RBP显着升高,(P<0.05),达到正常范围,但仍低于非TD组;8岁以上TD患儿RBP高于非T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叶酸水平随年龄的增长呈递减趋势,两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TD组VB12高于非TD组(P<0.05),治疗后下降,与非TD组相当。1.5RBP、叶酸、VB12在治疗前后不同严重程度、临床亚型等层面上无明显差异。2研究二:静心止动方联合VAD滴剂治疗抽动障碍疗效观察2.1最终纳入TD患儿84例,其中试验组41例,对照组43例。以YGTSS评分评价疗效,试验组显效者12例,有效者22例,无效者7例,总有效率82.93%;对照组显效者14例,有效者20例,无效者9例,总有效率为79.0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YGTSS总评分、运动性抽动评分和发声性抽动评分的减分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YGTSS评分自身对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2以中医证候评分评价两组疗效,试验组显效7例,有效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27%;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2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4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其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中医证候总评分、心肝系评分、脾肾系评分和阴虚证候评分的减分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自身对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3 7岁以下患儿,试验组显效者8人,有效者11人,无效者2人,有效率为90.18%;对照组显效者7人,有效者8人,无效者3人,有效率为83.33%。8岁-12岁患儿,试验组显效者6人,有效者8人,无效者4人,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显效者5人,有效者13人,无效者6人,有效率为75%。13岁以上患儿,试验组显效者0人,有效者1人,无效者1人,有效率为50%,对照组显效者0人,有效者1人,无效者0人,有效率为100%。两组不同年龄段有效率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4轻度患儿,试验组显效者0人,有效者1人,无效者1人,有效率为50%,对照组显效者1人,有效者2人,无效者1人,有效率为75%。中度患儿,试验组显效者10人,有效者18人,无效者6人,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显效者8人,有效者16人,无效者8人,有效率为75%。重度患儿,试验组显效者2人,有效者3人,无效者0人,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者5人,有效者2人,无效者0人,有效率为100%。两组有效率在不同严重程度上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以YGTSS评分减分率和中医证候改善率评价静心止动方疗效,有效率均达78%以上,且中医证候改善率高于YGTSS减分率,中医证候中尤以心肝系证候严重,说明导师“从心论治”本病思路精准,对患儿综合情况的改善存在明显优势。2.TD患儿血清RBP低于正常,且男性患儿低于女性患儿,7岁以下患儿低于8岁以上患儿,经治疗后RBP显着升,说明静心止动方改善TD患儿RBP水平效果良好,也从侧面提示RBP与本病的发病存在一定相关性。3.TD严重程度、临床亚型与RBP、叶酸、VB12无明显关系。4.联合VAD与单独使用静心止动方治疗,两组疗效一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静心止动方对有效改善体内RBP水平,但其机理仍需深入研究。5.所有入组患儿未出现肝肾功损害,说明静心止动方安全有效,适宜小儿体质,对需要长期服药的患儿无伤正之虞。
宋锦[10](2017)在《儿童抽动障碍与细胞免疫、心理、家庭环境相关性探讨》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对抽动障碍(TD)儿童进行体内多种不同功能的T淋巴细胞水平检测,研究免疫因素尤其是T细胞免疫在抽动障碍(TD)儿童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及所占的角色;2、经问卷调查及相关量表探讨心理及家庭环境对TD儿童的影响;3、总结抽动障碍与细胞免疫、心理、家庭环境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实验组TD儿童66例,对照组正常儿童60例,对体内多种不同功能的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检测。以上儿童均填写The Family Cohesion and Adaptability Scale 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FACEⅡ)、The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 家庭环境量表(FES-CV)、The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艾森克个性表(EPQ)、The Yale Globle Tic Severity Scale 耶鲁抽动严重程度(YGTSS)及其他儿童心理卫生量表。应用SPSS16.0系统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结果:1、实验组及对照组患儿的T细胞免疫亚群:抽动障碍患儿CD3、CD4、以及CD4/CD8低于对照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抽动障碍患儿的CD8高于对照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2、不同分型抽动障碍患儿T细胞亚群:TS组的CD3、CD4以及CD4/CD8为三个分型中最低的,三组比较有差异(P<0.05)。3、轻度抽动组CD3、CD4以及CD4/CD8均高于中重度抽动组(P<0.05、P<0.01 P<0.01);轻度抽动组CD8低于中重度组(P<0.05)。对于有、无共患病的TD患儿以上指标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家庭环境量表数据分析:实验组的患儿得分除家庭的独立性、成功性及控制性这三个功能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家庭的其余7个功能特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家庭亲密性和适应性量表:TD患儿在实际亲密度及适应性、理想适应性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P<0.01、P<0.01,僵硬型及松散型家庭模式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P<0.05),灵活型家庭模式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6.所得数据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细胞免疫中CD3,CD4,CD8,CD4/CD8异常是抽动障碍的免疫相关因素。通过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父母处事态度、焦虑总分,母亲学历水平及亲密度为儿童抽动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1.免疫因素尤其是T细胞免疫的失常可与抽动障碍的发生有关:CD3、CD4、CD8以及CD4/CD8的异常,与病程持续的时间及病情的程度具有相关性。2、家庭环境模式与抽动障碍的发生有关,家庭成员关系和谐,面对困难态度积极乐观,成员之间相互尊重、适当倾诉,形成良好的家庭模式对降低抽动障碍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在应用药物治疗患儿的各种抽动症状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分析患儿的家庭环境,协助其改变不良的家庭相处模式。3、抽动障碍患儿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自我约束能力及适应性较差,即儿童的情绪及个性与抽动障碍的发生有关,心理疏导及干预十分重要。
二、抽动障碍儿童个性特征与临床关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抽动障碍儿童个性特征与临床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抽动障碍的动态回顾及其对PD-1/PD-L1通路表达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对抽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名 |
2. 病因病机 |
3. 治疗进展 |
4. 实验研究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抽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治疗现状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抽动障碍的疗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前言 |
研究方案 |
1. 研究对象 |
2. 样本量计算 |
3. 研究方法 |
4. 入选标准 |
5. 数据获取与处理 |
6. 观察指标 |
7. 质量控制 |
8. 伦理审查 |
9.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LTD病例的一般情况 |
2. 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TD的疗程 |
3. 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TD疗程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4. 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TD疗程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讨论 |
1. LTD病例的一般情况分析 |
2. 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TD的疗程分析 |
3. 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TD疗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结论 |
研究二 韩斐教授运用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抽动障碍用药规律的动态变化研究 |
前言 |
研究方案 |
1. 处方来源 |
2. 入选标准 |
3. 一般资料 |
4. 数据预处理 |
5. 数据分析方法 |
结果 |
1. 高频中药频次分析 |
2. 中药功效分类分析 |
3. 中药性味归经分析 |
4. 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
5. 2016~2018首诊处方熵聚类分析 |
讨论 |
1. 高频药物分析 |
2. 药物功效分类与性味归经分析 |
3.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4. 基于2016~2018首诊处方的新方组合分析 |
结论 |
研究三 静心止动方对抽动障碍患儿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通路表达影响的研究 |
前言 |
研究方案 |
1. 研究设计 |
2. 研究对象 |
3. 入选标准 |
4. 疗效评价标准 |
5.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TD组与非TD组基线资料比较 |
2. TD组与非TD组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比较 |
3. TD组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与YGT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4. 静心止动方治疗TD的疗效评价 |
5. 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差异 |
6.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PD-1/PD-L1通路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
2. 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与TD的相关性分析 |
3. PD-1/PD-L1通路与TD的相关性及静心止动方对其表达影响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表 |
附件 |
(2)8~15岁抽动障碍患儿共患焦虑情绪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工具 |
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1.5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TD患儿基本情况 |
2.2 TD患儿焦虑阳性检出情况 |
2.3 TD患儿共患焦虑的单因素分析 |
2.4 TD患儿共患焦虑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TD患儿焦虑的流行病学特点 |
3.2 TD患儿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 |
3.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3.4 本研究不足之处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抽动障碍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抽动障碍患儿共患焦虑情绪相关调查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中药联合针刺治疗抽动障碍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试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抽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两者共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抽动障碍儿童气质、主观生活质量及行为评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气质 |
1.1 正常儿童气质 |
1.2 TD儿童气质 |
2 主观生活质量 |
2.1 正常儿童主观生活质量 |
2.2 TD儿童主观生活质量 |
3 行为评估 |
3.1 行为问题测评方法 |
3.2 正常儿童行为问题 |
3.3 TD儿童行为问题 |
4 结语 |
(5)王克勤教授运用中医心理结合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王克勤教授关于TD的学术思想渊源 |
1 《黄帝内经》对王克勤教授学术思想的影响 |
2 《伤寒杂病论》对王克勤教授辨治TD的影响 |
3 现代医学对王克勤教授辨治TD的影响 |
二 王克勤教授辨治TD的经验总结 |
1 王克勤教授对TD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王克勤教授治疗TD的总体原则 |
3 王克勤教授辨治TD学术思想特色 |
3.1 基于五脏情志论辨治TD |
3.2 中医心理治疗TD |
3.3 TD的证治经验 |
三 中医心理结合中医药治疗50例TD的案例分析 |
前言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病例纳入标准 |
4 病例排除标准 |
5 研究方法与统计 |
6 结果 |
6.1 性别与年龄分布 |
6.2 疗程 |
6.3 发病因素 |
6.4 中医相关研究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6)TD共患ADHD儿童神经电生理的特征及认知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抽动障碍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神经电生理及认知功能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儿童抽动障碍发病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分析讨论 |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抽动障碍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8)抽动障碍儿童气质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EPQ) |
1.2.2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 |
1.2.3 测量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EPQ各量表粗分及标准分的比较 |
2.2 两组EMBU得分的比较 |
2.3 两组EPQ 4个维度因子与父母养育方式对TD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9)抽动障碍与RBP、叶酸、VB12相关性分析及静心止动方联合VAD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对照表 |
综述部分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抽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
1. 抽动障碍的概述 |
1.1 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 |
1.2 诊断与分类 |
1.3 常见共患病 |
2. 流行病学研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抽动障碍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 |
3.1 感染与免疫因素 |
3.2 遗传、基因相关因素 |
3.3 神经系统异常 |
3.4 微量元素 |
3.5 社会及家庭 |
4. 抽动障碍的治疗现状 |
4.1 药物治疗 |
4.2 物理、手术治疗 |
4.3 心理行为及家庭支持治疗 |
5. 预后及影响因素 |
5.1 国外相关研究 |
5.2 国内相关研究 |
6. 小结 |
综述二 中医学对抽动障碍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 病名的中医认识 |
2. 病因病机 |
2.1 病因 |
2.2 病机 |
3. 治疗 |
3.1 内治法 |
3.2 外治及综合疗法 |
3.3 调摄与防护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部分 |
前言 |
一、抽动障碍与RBP、叶酸、VB12的相关性分析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结果 |
(四) 讨论 |
结论 |
二、静心止动方联合VAD滴剂治疗抽动障碍疗效观察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结果 |
(四)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表一 |
附表二 |
(10)儿童抽动障碍与细胞免疫、心理、家庭环境相关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实验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抽动障碍儿童个性特征与临床关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静心止动方加减治疗抽动障碍的动态回顾及其对PD-1/PD-L1通路表达影响的研究[D]. 李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2]8~15岁抽动障碍患儿共患焦虑情绪相关因素研究[D]. 谢冰洁.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中药联合针刺治疗抽动障碍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研究[D]. 杨洁.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抽动障碍儿童气质、主观生活质量及行为评估研究进展[J]. 张培乐,李亚平. 中医儿科杂志, 2020(06)
- [5]王克勤教授运用中医心理结合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经验总结[D]. 彭盛.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20(02)
- [6]TD共患ADHD儿童神经电生理的特征及认知功能的研究[D]. 李翠姣. 承德医学院, 2020(02)
- [7]儿童抽动障碍发病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分析[D]. 蒋颍.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8]抽动障碍儿童气质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J]. 李平甘,李栋方,吴若豪,孙怡,何展文,罗向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17)
- [9]抽动障碍与RBP、叶酸、VB12相关性分析及静心止动方联合VAD疗效观察[D]. 程增玉.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10]儿童抽动障碍与细胞免疫、心理、家庭环境相关性探讨[D]. 宋锦. 山东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