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铸造车间通风除尘问题 铸造车间的防尘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庄加玮[1](2021)在《热工艺伴生散发类高温细颗粒的迁移规律及其在呼吸道沉积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固体颗粒物是工业建筑中常见的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即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进入呼吸道后积聚在肺部,是工业尘肺病的主要诱因。慢性阻塞性肺病作为尘肺病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合并症之一,预计2030年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当前我国的工业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工艺生产过程伴生的有害物强度和总量都大幅增加,在冶金、机械、铸造等高污染散发类工业建筑中,还普遍存在大空间开放式无组织有害颗粒物的排放问题。因而,工业建筑室内环境相较于民用建筑、室外大气环境要更为恶劣,工人长期暴露在高浓度颗粒污染物中,呼吸道疾病的感染率急剧上升。工业现场的热源通常也是污染源,热工艺释放出的有害颗粒会在热气流的作用下进行扩散运动,依据释放时长热工艺过程可大致分为两类,其一,类似金属焊接过程会在短时间内散发一定量的热气流,并携带大量不同粒径的高温颗粒污染物,进而在局部热气流作用下形成高温气固两相流云团;其二,类似浇注工艺过程在高温热源的诱导下形成浮射流,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向周围环境释放有害颗粒物,这些颗粒通常会携带一系列有毒或致癌化学物质,其粒径范围从纳米级到微米级,颗粒也可是形状不规整的非球颗粒,且相较于民用建筑中的常温颗粒,其运动过程要更为复杂,颗粒浓度也要更高。然而,现有针对不同工艺的通风系统设计主要依赖于经验,这在很大程度增加了设计的难度及对颗粒物控制的不确定性,且由于颗粒物与空气间的动力学特性差异,及现场热源、设备的干扰,也不可避免会造成部分颗粒物的扩散与逃逸。因此,深入研究高污染散发类热工艺过程细颗粒的运动规律或浓度演变特性,并分析其在工人呼吸道内传输过程,对系统评价工业环境安全有积极意义。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针对工业建筑中颗粒的环境运动行为,结合其物化特性,通过理论分析、测试调研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热工艺伴生散发类高温细颗粒的迁移规律及在其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机制进行系统研究。通过严格的数值求解、理论推导和数据分析弄清瞬时热气流作用下散发类细颗粒扩散距离与不同影响因素间的定量关系,揭示浮力驱动下散发类细颗粒浓度在室内不同区域的瞬*本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705300)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2232017A-09)的资助。时变化规律,明确散发类工艺异形颗粒在呼吸道内传输和沉积的动力学机制,并给出颗粒在阻塞型呼吸道内沉降率的理论预测,以便为工业环境中人员暴露评价和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对于焊接工艺过程瞬时热气流作用下散发类细颗粒的迁移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热能与动能的转化推动了两相流流动,颗粒与气流的温度在短时间会急剧下降,速度先增大而后缓慢减小。因而,颗粒散发的前期要预防两相流对人体上呼吸道的烧伤,并且越靠近中心处两相流流速与温度越高,人体暴露风险越大。两相流流动过程中,颗粒会沿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脱离气流,且工艺过程瞬时散发的热量愈多,颗粒可获得的最大平均速度越高,颗粒与气流间的跟随性越好。不同影响因素通过初始阶段能量转化及颗粒动力学特性改变了高温颗粒的扩散区域,且均对颗粒不同方向扩散距离有显着影响,初始温度越高、初始速度越大、释放时长越长、颗粒粒径越小,颗粒在不同方向的扩散区域也越大,因此,工艺现场要综合考虑多因素影响下细颗粒的危害。为此,在给定不同变量范围内,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颗粒物水平扩散最大距离的预测模型。进一步针对浇注工艺过程,通过对现有浮力驱动下通风热分层理论模型修正,建立两类浮力驱动下散发类细颗粒浓度冲刷的瞬时预测模型。结果发现,本文理论模型数值求解得到的结果与实验数据有更好的吻合度,已有模型仅是其中的几个特例,从而证实本文提出的预测瞬时浮力驱动自然通风的非均匀三层模型更具一般性。特定的无量纲有效通风面积a下,浮力组合系数λ对1-ζ和ζc比值的绝对值大小有显着影响,但不改变其变化趋势。室外初始温度只会改变热分层的绝对温度,而对热分层的高度没有影响。此外,有效通风面积A*、高度H、面积S越小,热源的浮力通量B越大,瞬时热分层的温度也越高。颗粒物浓度变化过程中,室内垂直速度为零的热分层界面ζ0和新鲜空气层界面ζa是两个不同的分界面,ζ0将原始污染层分割成两个区域,其厚度分别为ζ-ζ0和ζ0-ζa。纯置换模型下,新鲜冷空气层颗粒物浓度Ck的大小恒为Ca+Cf,原始污染层颗粒物浓度大小Cl会不断衰减,到达稳定时刻的值为Ca+Cf,而上层颗粒物浓度大小Cu在初始阶段急剧变大,后在此基础上缓慢减小,其稳定值等于Ca+Cf+Cs;对于均匀混合模型,室内上、下层颗粒物浓度变化会更平缓一些,对应稳定时刻浓度值分别为Ca+Cf、Ca+Cf+Cs。说明下层污染物混合特性会影响室内污染物分层以及浓度变化特性,但不改变稳定时刻室内污染物浓度分布。通风过程任意时刻上层颗粒物浓度都要大于下层,且a值越大,各污染层无量纲颗粒物浓度下降越快,排污效率越高。通过测试发现,热工艺伴生金属粉尘通常由球状、椭球形、块状、棒状及不规则锥形颗粒共同组成,其表面空隙发达,比表面积也很大,此外,粉尘颗粒中含有大量Fe、Al、Si等元素的氧化物,并存在Mn、Ti、Cr等重金属元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人患各类职业病的风险。异形颗粒的在呼吸道内的沉积率η不仅取决于其形状系数φ,还同其具体形态有关。整体上服从φ越大,沉积率越高,反映出不规则的非球颗粒更容易被输运至呼吸道更深的位置,对人体呼吸道健康威胁可能也越大。异形颗粒间的沉积率差异会随着粒径或呼吸量的增加而变大,且在G3~G6呼吸道要明显胜于G9~G12呼吸道,局部沉积率差异主要发生在呼吸道分叉处,尤其是第一级分叉B3和B9,最大差异分别超过了30%和20%。另外,在G3~G6呼吸道内,φ越小,颗粒沉积分布越分散,最终可覆盖至呼吸道外侧区域,并随着呼吸量的提升和粒径的增大而变得更为明显;而对于G9~G12呼吸道,当颗粒粒径增大时,重力作用会发挥更为显着的作用,颗粒沉积分布会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阻塞型呼吸道内气固两相流的沉积运动结果显示,受COPD影响,呼吸道内流场分布表现出非对称性,呼吸道阻塞率α增大,病人局部缺氧越严重,当α=0.8时,相对缺氧率可达90%以上,同等劳动强度下,病人的呼吸会更急促;劳动强度越强,病人绝对缺氧量变大,发生哮喘的可能性愈高。呼吸道受阻不会改变颗粒的沉积机制,但对其沉积形式有显着影响,具体为颗粒在健康侧沉积数量增加,而在病变侧则相反,颗粒呈不对称分布,并且α增大,劳动强度越强,dp越大,沉积分布不对称性越高。呼吸道阻塞未改变颗粒物总沉降率(ηt)同Stokes数或者重力沉降因子γ的变化规律,但α越大,总沉降率(ηt)越小。根据数值计算结果,给出了惯性碰撞和重力联合作用下阻塞型呼吸道内颗粒物沉降率的理论估计公式,经验公式适用的范围为:0<St<0.3,且0<γ<0.01。
王丽丽,姚敬博[2](2021)在《机械铸造生产中粉尘危害和防尘技术措施探析》文中认为多数机械都容易在铸造中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不同的粉尘不仅会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更会直接污染大气环境。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更多的人开始重视粉尘问题。因此,只有在机械铸造过程中防治各类粉尘,才能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主要就机械铸造中产生粉尘的危害和防尘措施进行分析。
冯志明,张涛,牛志杰[3](2021)在《某绿色铸造工厂的铸造车间通风空调设计方案》文中提出针对某绿色铸造工厂的铸造车间,提出了集中除尘系统、车间通风、岗位送风相结合的通风空调设计方案,进行了系统性设计,取得了很好的环保效果,改善了车间空气品质,提高了工人的舒适度。
白园园[4](2020)在《某机械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控制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对机械加工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健康危害评价、危害关键点评价、综合预防控制措施以及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存在较大不足,我们需要对机械加工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进行进一步研究。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应用风险学理论和风险控制技术对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进行量化分级,并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是实现精细、科学化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方法。其主要通过对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分析、评估和控制,实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避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遭受职业病侵害。本文首先对某机械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工艺流程、原辅材料、生产制度等要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同时,辨识出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共产生生产性粉尘、化学物、物理因素三类职业病危害因素。依据生产性粉尘、化学物、物理因素三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该企业的分布情况和作业时间制定检测方案,分类分批次检测、处理检测数据,并得出结果。然后,以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和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为依据将生产性粉尘作业划分为四个不同作业级别,以化学物的危害程度、化学物的职业接触比值和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为依据将化学物作业划分为四个不同作业级别,以劳动者接触噪声水平和接触时间为依据将噪声作业划分为四个不同作业级别,以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接触高温时间、WBGT指数和服装的阻热性为依据将高温作业划分为四个不同作业级别;最后,以该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防护措施、接触水平、接触时间、接触人数等要素将不同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为低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三个等级,并运用工程技术、管理、教育培训、个体防护等措施进行针对性管控。
任现伟[5](2020)在《铸造车间环境治理的研究与实例应用》文中指出随着铸造设备向机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方向的加速迈进,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铸造行业在高端熔炼、造型和浇注等设备的自主研发与引进利用等方面的不断投入,在提高了铸件质量和产量的同时,也逐渐地改变着以往人们对铸造生产热、脏、累的认知和态度。但是,从总体来看,多数铸造企业仍需在环境治理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以持续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驱动之路,加快向绿色铸造进军的步伐,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分析了铸造车间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其特性之后,针对铸造车间的粉尘和噪声污染,研究了相应的治理途径和方法,重点介绍了某铸造车间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改善效果。
钟瑾慧[6](2020)在《某钢铁企业车间环境粉尘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钢铁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钢铁产量逐年增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与消费国。但在钢铁生产加工过程中,冶炼产生烟气中的粉尘和空气污染物通过设备逸散到车间内,污染车间环境,腐蚀设备,危害职工身体健康。本文基于某钢铁厂现场调查与工程分析,在车间内进行采样,分析各车间环境中粉尘污染物浓度、产生源及污染特征,找出污染物危害的关键控制点:采用Excel、origin8.0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综合评价车间内粉尘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以及近几年工艺改进前后车间粉尘浓度的变化。得到以下结论:钢铁厂车间环境粉尘包括烧结车间破碎、筛分、烧结过程和高炉炼铁,转炉炼钢,粗精轧钢作业时产生的粉尘、萤石混合性粉尘及矽尘。车间环境中的粉尘及二氧化硫污染主要集中在烧结车间,2017-2019年粉尘的浓度范围依次为 2.03-7.50 mg/m3、2.55-6.83mg/m3、1.77-15.27mg/m3,2019年配料室圆盘给料机、单辊破碎机、振动筛三个采样点粉尘浓度显着增加,接近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炼铁车间主要控制点是烧结矿、球团矿给料机及高炉炉体平台处粉尘的排放;2017-2019年炼钢车间炉后平台点位粉尘浓度均达最高,分别为11.89 mg/m3、10.57 mg/m3、8.93 mg/m3,成为炼钢车间粉尘污染关键控制部位;轧钢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控制在4.89 mg/m3之内,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主要控制粗轧机、中轧机处的扬尘污染。根据粉尘检测结果针对车间主要污染控制点,进行车间相应除尘设施改进:2019年在烧结车间现有半干法脱硫处理工艺上引入活性炭,并在机尾加入电除尘器,降低配料室圆盘给料机、单辊破碎机、振动筛处粉尘浓度;2018年针对炼铁车间扬尘增设加湿机及雾状水管除尘装置并采用重防腐涂料涂覆于管道内壁,抑制管道设备腐蚀,烧结矿、球团矿给料机点位粉尘浓度由5.60 mg/m3降至4.54 mg/m3,高炉炉体平台浓度由5.72 mg/m3降至4.57 mg/m3;转炉炼钢车间2018年新增总风量100万Nm3/h的三次负压除尘系统,车间各点位粉尘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转炉炉后平台控制点浓度由10.57 mg/m3降至8.93 mg/m3;2017年轧钢车间设置了轴流风机及喷淋、喷雾除尘装置,18-19年加速冷却、粗轧机点位粉尘浓度均出现小幅下降。对于车间粉尘的危害,钢铁厂各车间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针对污染物种类及来源,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针对在岗员工实行系统的职业健康监护,按规定佩戴合格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成立环境安全管理机构,并不断完善环境管理制度。
吴剑,陈峰[7](2020)在《对现代铸造工厂通风与除尘系统过程设计的技术探讨》文中认为现代铸造工业的发展对工况环境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要求,除了广泛应用先进的铸造工艺和先进的技术装备外,还必须配套先进的通风与除尘系统,来实现铸造过程的环保要求,实现一流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铸造生产条件。应用先进的通风除尘系统达到良好的环境效果与系统的技术设计密切相关。论述了通风与除尘系统过程技术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林高晖[8](2019)在《粉尘固化一体机的研制》文中指出铸造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导致空气污染、作业者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现有装备无法实现粉尘就地有效地回收且利用。本文以研制铸造粉尘固化成套装备为目标,基于粉尘可作细骨料这一特性的基础,提出一种土聚物改性普通水泥常温固化粉尘的方法,并设计一套基于PLC的集尘逸尘搅拌、固化系统来实现铸造粉尘固化再利用。论文前期通过研究国内外铸造粉尘除尘及粉尘再利用现状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铸造粉尘二次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确定了铸造粉尘收集固化一体机的研究内容。研究主要内容和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研究土聚物改性普通水泥固化铸造粉尘,研究原料配方、水的加入量对土壤聚合反应的影响,制成固化物。通过对固化物的力学特性分析,得到了相对适宜且满足国家标准《蒸压灰砂砖》要求的固化抗压强度的配方比例,得到的铸造粉尘、水泥、粗砂及水的质量配比约为20:41:23:15。(2)完成了粉尘固化一体机整机三维建模,导出工程图。(3)利用液压控制作为粉尘固化装备的控制方式,采用了同步马达同步回路来实现压制过程平衡。(4)采用了 PLC工控板内的时间继电器来控制时间,通过继电器触发电磁铁通断电来控制电磁阀的开闭,后期可调节下料、振荡、压制等时间参数以满足不同规格砖块工艺要求。(5)完成固化一体机的电气控制设计、代码编写及建模工作,实现自动化粉尘固化制砖。
薄宏涛[9](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陈青[10](2019)在《某镇金属制品业职业病危现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职业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职业病防治工作形势十分严峻。我国是金属制品大国,但存在产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效益差,低端产品比率高等问题,且金属制品企业数量众多,普遍存在较严重的粉尘、噪声、高温、盐酸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会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甚至罹患职业病。华南地区某镇是金属制品业发达区域,做好职业病的防治非常重要。为了解华南地区某镇金属制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危害程度,采取资料收集、实地勘察、现场检测等方法对50家金属制品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并对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现场检测结果显示:粉尘、噪声职业危害因素超标,其中铝合金粉尘检测超标率为41.67%,木粉尘检测超标率为33.33%,其他粉尘检测超标率为33.33%,电焊烟尘检测超标率为12.50%,噪声检测超标率57.81%。现场调查结果表明: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仅为67.19%;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健全的企业占比82%;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企业占比为88%;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率为62.50%;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为84%;劳动者培训率为76%;警示标识设置不合格率为73.46%,个体防护用品不符合率为85.71%。针对该镇金属制品业的职业病危害及职业卫生管理现状,提出企业应加强相应的防护设施,提供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开展职业健康监护,选择专业的检测机构,改善作业环境,提升企业的职业病防治能力和水平,相关部门应加强该行业职业卫生工作管理的指导和监督。
二、铸造车间通风除尘问题 铸造车间的防尘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铸造车间通风除尘问题 铸造车间的防尘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热工艺伴生散发类高温细颗粒的迁移规律及其在呼吸道沉积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浮力驱动下通风室内污染物状况的研究回顾 |
1.2.2 工艺过程伴生高温颗粒污染物扩散特性的研究回顾 |
1.2.3 可吸入颗粒物在人体呼吸道内沉积特性的研究回顾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瞬时热气流作用下热工艺伴生散发类高温细颗粒的迁移特性 |
2.1 引言 |
2.2 多元回归分析与试验设计 |
2.2.1 数据分析方法 |
2.2.2 试验设计 |
2.3 CFD数值计算模型与验证 |
2.3.1 物理模型 |
2.3.2 气固耦合两相流运输模型 |
2.3.3 数值细节与边界条件的确定 |
2.3.4 网格划分与独立性检验 |
2.3.5 数值方法的可靠性验证 |
2.4 瞬时热气流作用下高温细颗粒物的迁移特性 |
2.4.1 热气流流动特性 |
2.4.2 高温细颗粒温度变化特性 |
2.4.3 高温颗粒迁移的动力学分析 |
2.5 影响高温细颗粒扩散距离的因素分析 |
2.5.1 高温细颗粒扩散距离的瞬时变化 |
2.5.2 高温细颗粒扩散半径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 |
2.5.3 两相流热交换量对高温颗粒扩散距离的影响 |
2.6 颗粒物水平扩散距离的预测模型 |
2.6.1 颗粒水平扩散距离拟合公式 |
2.6.2 回归模型的准确性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浮力驱动下热工艺伴生散发类高温细颗粒物浓度的演变特性 |
3.1 引言 |
3.2 浮力驱动下自然通风瞬态发展过程的理论模型 |
3.2.1 浮力驱动下自然通风过程热分层发展一般模型 |
3.2.2 改进模型的可靠性验证 |
3.2.3 与现有理论模型预测精度的比较 |
3.3 浮力驱动下自然通风瞬态发展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分析 |
3.3.1 无量纲热分层界面高度 |
3.3.2 热浮升力 |
3.3.3 热分层温度 |
3.3.4 通风量 |
3.4 浮力驱动下散发类高温细颗粒物浓度的演变特性 |
3.4.1 浮力驱动下通风室内颗粒物浓度的演变模型 |
3.4.2 不同热分层内颗粒物浓度演化过程分析 |
3.4.3 污染源强度对颗粒物浓度演化的影响 |
3.4.4 两种预测模型下平均颗粒物浓度的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热工艺伴生散发类工艺异形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特性 |
4.1 引言 |
4.2 散发类高温微细颗粒的物化特性 |
4.2.1 粉尘的采集及表征方法 |
4.2.2 金属颗粒物的物化特性 |
4.3 非球形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数值模型及方法验证 |
4.3.1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
4.3.2 气固两相流运动模型 |
4.3.3 主要物理参数计算方法 |
4.3.4 粉尘颗粒的几何参数及计算数量确定 |
4.3.5 数值求解方法与网格独立性检测 |
4.3.6 数值模型的验证 |
4.4 颗粒形状对其在呼吸道内沉积特性的影响 |
4.4.1 颗粒形状对其运动与沉积率的影响 |
4.4.2 颗粒形状对其局部沉积模式的影响 |
4.5 工艺异形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特性 |
4.5.1 椭球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特性 |
4.5.2 柱/片状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特性 |
4.5.3 长方体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特性 |
4.5.4 棱锥形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特性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热工艺伴生散发类工艺球形颗粒在阻塞型呼吸道内传输与沉积特性 |
5.1 引言 |
5.2 现场颗粒物浓度测试分析 |
5.2.1 测试方法 |
5.2.2 现场颗粒物质量浓度测试结果 |
5.2.3 人体颗粒物呼吸暴露风险 |
5.3 阻塞型呼吸道内颗粒物沉积的CFD-DPM数值模型 |
5.3.1 呼吸道物理模型 |
5.3.2 数值方法与计算条件确定 |
5.3.3 数值方法验证 |
5.4 球形颗粒在阻塞型呼吸道内运动规律与沉积特性 |
5.4.1 阻塞型呼吸道内流场分布 |
5.4.2 球形颗粒在阻塞型呼吸道内沉积形式 |
5.4.3 球形颗粒在阻塞型呼吸道内沉积分布与机制 |
5.4.4 呼吸道内颗粒物的总沉积率 |
5.5 重力作用下球形颗粒在阻塞型呼吸道内沉积率的理论预测模型 |
5.5.1 研究工况 |
5.5.2 呼吸道变形对球形颗粒沉积特性的影响 |
5.5.3 颗粒沉积率与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 |
5.5.4 阻塞型呼吸道内球形颗粒沉积率的一般预测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机械铸造生产中粉尘危害和防尘技术措施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机械铸造粉尘来源 |
2 机械铸造过程中粉尘产生的危害 |
2.1 对生产产生危害 |
2.2 对人身体造成严重危害 |
2.3 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
3 机械铸造中粉尘危害的防治措施 |
3.1 制定合理的工艺防尘措施 |
3.2 选择合理的厂房位置 |
3.3 选择合适的工厂设备 |
3.4 设置合适的通风除尘措施 |
3.5 有效地建立科学的防尘制度 |
3.6 有效地引用各类机械设备 |
3.7 提升工作人员的防尘意识 |
4 案例分析 |
4.1 机械铸造厂案例 |
4.2 实际改造案例 |
4.3 改造效果 |
5 结语 |
(3)某绿色铸造工厂的铸造车间通风空调设计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简介 |
2 通风空调设计方案介绍 |
2.1 铸造车间粉尘和烟气污染源分布 |
2.2 除尘系统设计方案 |
2.2.1 电炉除尘系统 |
2.2.2 修包区除尘系统 |
2.2.3 球化与浇注除尘系统 |
2.2.4 浇注段、冷却段及落砂除尘系统 |
2.2.5 制芯工部除尘及VOCs净化系统 |
2.2.6 砂处理工部 |
2.3 车间通风系统设计方案 |
2.4 岗位送风系统设计方案 |
3结语 |
(4)某机械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职业卫生管理研究现状 |
1.2.2 职业卫生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
2.1 企业总体布局、设备布局及评价 |
2.1.1 总体布局 |
2.1.2 生产设备布局 |
2.1.3 总体和生产设备布局评价 |
2.2 生产制度及劳动定员情况 |
2.3 原、辅材料 |
2.4 生产工艺流程 |
2.4.1 热处理工艺流程 |
2.4.2 表面处理工艺流程 |
2.4.3 铸造工艺流程 |
2.4.4 锻造工艺流程 |
2.4.5 其他工艺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3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检测 |
3.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3.1.1 热处理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 |
3.1.2 表面处理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 |
3.1.3 铸造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 |
3.1.4 锻造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 |
3.1.5 其他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 |
3.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案 |
3.2.1 检测方法 |
3.2.2 采样点布置 |
3.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
3.3.1 生产性粉尘检测结果 |
3.3.2 化学物检测结果 |
3.3.3 物理因素检测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
4.1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分级 |
4.1.1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分级依据 |
4.1.2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分级结果 |
4.2 化学物作业危害分级 |
4.2.1 化学物作业危害分级依据 |
4.2.2 化学物作业危害分级结果 |
4.3 物理因素作业危害分级 |
4.3.1 物理因素作业危害分级依据 |
4.3.2 物理因素作业危害分级结果 |
4.4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
4.4.1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依据 |
4.4.2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 |
5.1 风险分级管控 |
5.1.1 风险告知 |
5.1.2 风险分级管控原则 |
5.2 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
5.2.1 低风险岗位管控措施 |
5.2.2 一般风险岗位管控措施 |
5.2.3 较大风险岗位管控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5)铸造车间环境治理的研究与实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铸造车间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其特性 |
1.1 铸造车间粉尘来源及其特性分析 |
1.2 铸造车间噪声来源及其特性分析 |
2 铸造车间粉尘治理 |
2.1 袋式除尘器的应用 |
2.1.1 处理气体量的计算 |
2.1.2 选取过滤风速 |
2.1.3 气体阻力计算 |
2.1.4 计算过滤面积和确定袋式除尘器的规格 |
2.2 分室停风脉冲喷吹技术的应用 |
3 铸造车间噪声治理 |
3.1 消声法 |
3.2 隔音法 |
4 整改建议 |
5 结束语 |
(6)某钢铁企业车间环境粉尘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生产性粉尘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2 钢铁行业粉尘处理工艺 |
1.2.3 国内外烟气脱硫工艺研究现状 |
1.2.4 粉尘等主要污染物的危害 |
1.3 研究对象 |
1.3.1 钢铁厂项目情况 |
1.3.2 生产规模及生产工艺流程 |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现场调查与工程分析 |
2.1.1 烧结车间 |
2.1.2 炼铁车间 |
2.1.3 炼钢车间 |
2.1.4 轧钢车间 |
2.2 样品的采集 |
2.2.1 现场监测采样点设置原则和方法 |
2.2.2 采样布点 |
2.2.3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
2.3 仪器与试剂 |
2.3.1 仪器设备 |
2.3.2 化学试剂 |
2.4 样品分析 |
2.4.1 车间粉尘样品分析 |
2.4.2 车间二氧化硫样品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烧结车间空气污染物浓度特征及来源分析 |
3.2 炼铁车间空气污染物浓度特征及来源分析 |
3.3 炼钢车间空气污染物浓度特征及来源分析 |
3.4 轧钢车间空气污染物浓度特征 |
3.5 不同车间粉尘来源差异性分析 |
3.6 车间环境粉尘粒度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粉尘污染工程控制技术 |
4.1 烧结烟气脱硫除尘控制技术 |
4.1.1 车间近几年烟气控制情况 |
4.1.2 烧结车间粉尘优化措施及控制技术 |
4.2 高炉炼铁烟气除尘控制技术 |
4.2.1 炼铁车间近几年粉尘控制情况 |
4.2.2 高炉干法除尘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4.3 转炉炼钢烟气除尘控制技术 |
4.3.1 炼钢车间近几年粉尘控制情况 |
4.3.2 炼钢车间粉尘优化措施及控制技术 |
4.4 轧钢车间现有技术除尘效果分析 |
第5章 车间环境管理措施 |
5.1 粉尘防护措施 |
5.2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 |
5.3 卫生防护措施及管理制度 |
5.3.1 个人卫生防护措施 |
5.3.2 环境管理制度措施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车间采样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对现代铸造工厂通风与除尘系统过程设计的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铸造车间粉尘形成的一般概念 |
1.1 粉尘的性质 |
1.2 粉尘的产生 |
1.2.1 机械运行过程产生的粉尘 |
1.2.2 物理化学过程产生的粉尘 |
1.3 粉尘的扩散 |
1.3.1 初次尘化作用 |
1.3.2 二次气流作用 |
2 重视环境粉尘浓度检测 |
3 铸造车间粉尘控制 |
3.1 尘源控制 |
3.2 尘源控制基本原则 |
3.3 湿法降尘 |
(1)湿法除尘原理 |
(2)湿法除尘特点 |
4 铸造车间通风与排风 |
4.1 铸造车间通风的基本原则 |
4.2 铸造车间排风的一般原则 |
5 自然通风的计算 |
5.1 所需换气量的计算 |
5.2 车间产生的热压计算 |
5.3 空气通过通风孔的压力损失计算 |
5.4 排气量的简易估算 |
6 铸造车间除尘设备 |
6.1 常用机械除尘设备 |
6.1.1 布袋除尘器 |
6.1.2 低阻旋风除尘器 |
7 除尘系统过程设计与计算 |
7.1 除尘管道计算 |
(1)确定系统风量附加系数 |
(2)确定系统阻力附加系数 |
(3)确定除尘器、鼓风机的风量计算 |
(4)除尘管道的设计布置应综合考虑的因素 |
7.2 系统风管阻力计算 |
(1)圆形风管的摩擦阻力H |
(2)局部阻力h |
(4)风管的总阻力ΣH |
(8)粉尘固化一体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除尘系统现状及分析 |
1.2.2 粉尘再利用现状及分析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粉尘固化一体机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
2.1 固化系统的主要结构及组成 |
2.2 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 粉尘固化方法工艺研究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3 粉尘固化一体机液压系统设计 |
3.1 液压系统工况分析 |
3.1.1 运动分析 |
3.1.2 负载分析 |
3.1.2.1 压制液压缸负载 |
3.1.2.2 送板液压缸负载 |
3.1.2.3 送料液压缸负载 |
3.1.2.4 脱模液压缸负载 |
3.1.2.5 出砖液压缸负载 |
3.2 确定元件结构参数 |
3.2.1 压制液压缸 |
3.2.2 送板液压缸 |
3.2.3 送料液压缸 |
3.2.4 脱模液压缸 |
3.2.5 出砖液压缸 |
3.3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
3.3.1 整机工作原理 |
3.3.2 液压系统特点 |
3.3.3 液压系统动作原理 |
3.4 液压元件的选择 |
3.4.1 油箱选型 |
3.4.1.1 液压泵压力计算 |
3.4.1.2 油箱 |
3.4.1.3 油泵功率 |
3.4.1.4 油箱结构设计事项 |
3.4.2 液压阀选型 |
3.5 本章小结 |
4 电气硬件选型和控制设计 |
4.1 控制方案设计 |
4.1.1 工作流程 |
4.1.2 控制方案的确定 |
4.2 控制器PLC机型选择 |
4.3 确定及分配I/O点 |
4.4 电气及控制回路接线 |
4.5 粉尘固化系统的PLC控制设计 |
4.5.1 PLC控制原理 |
4.5.2 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
4.5.3 PLC控制流程 |
4.5.4 程序调试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课题资助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10)某镇金属制品业职业病危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金属制品业工艺流程及职业病危害 |
2.1 金属制品业工艺流程 |
2.1.1 铸造工艺 |
2.1.2 锻压工艺 |
2.1.3 热处理工艺 |
2.1.4 表面处理工艺 |
2.1.5 机械加工工艺 |
2.1.6 焊接工艺 |
2.2 金属制品业职业病危害 |
第3章 某镇金属制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 |
3.1 某镇金属制品业发展情况 |
3.1.1 某镇金属制品企业统计 |
3.1.2 某镇金属制品业发展特点 |
3.2 某镇近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职业病发生情况 |
3.2.1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与分析 |
3.2.2 职业病发生情况 |
3.3 某镇金属制品企业职业病危害现场调查 |
3.3.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3.3.2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
3.3.3 现场检测结果 |
3.3.4 职业卫生管理现场调查结果 |
第4章 某镇金属制品业职业病发展趋势与控制对策 |
4.1 某镇金属制品业职业病发病趋势预测 |
4.1.1 粉尘职业病发病概率增加 |
4.1.2 中毒因素大量存在 |
4.1.3 致癌因素种类繁多 |
4.1.4 新产品的生产可能导致职业病中毒因素增多 |
4.2 导致职业病危害的主要原因分析 |
4.2.1 企业管理因素 |
4.2.2 社会背景因素 |
4.2.3 责任落实因素 |
4.3 某镇金属制品业职业病控制对策 |
4.3.1 企业强化职业病管理工作 |
4.3.2 构建良好的职业病防范社会环境 |
4.3.3 强化责任落实管理 |
4.3.4 落实职业病防护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铸造车间通风除尘问题 铸造车间的防尘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热工艺伴生散发类高温细颗粒的迁移规律及其在呼吸道沉积特性研究[D]. 庄加玮. 东华大学, 2021
- [2]机械铸造生产中粉尘危害和防尘技术措施探析[J]. 王丽丽,姚敬博. 中国设备工程, 2021(08)
- [3]某绿色铸造工厂的铸造车间通风空调设计方案[J]. 冯志明,张涛,牛志杰.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21(01)
- [4]某机械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控制研究[D]. 白园园.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铸造车间环境治理的研究与实例应用[J]. 任现伟. 铸造技术, 2020(06)
- [6]某钢铁企业车间环境粉尘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D]. 钟瑾慧. 南昌大学, 2020(01)
- [7]对现代铸造工厂通风与除尘系统过程设计的技术探讨[J]. 吴剑,陈峰.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20(03)
- [8]粉尘固化一体机的研制[D]. 林高晖.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9]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10]某镇金属制品业职业病危现状研究[D]. 陈青.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