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冰糖草治疗肝炎133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八医院传染科[1](1976)在《冰糖草治疗肝炎133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作者应用冰糖草(Scoparia dulcis L.)治疗肝炎133例,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58例,无黄疸型肝炎32例,迁延型肝炎3例。结果全部治愈,平均治愈天数为37.5天,黄疸型肝炎平均在治疗8天后开始退黄,■谷丙转氨酶平均在8.5天开始减退。该药疗效高,药源广、■于推广。
李石兰[2](1978)在《中草药防治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近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病毒性肝炎为一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一般分为甲型肝炎(传染性肝炎)和乙型肝炎(血清性肝炎)二种;二者均可通过密切接触经口、输血、予防接种及注射血液制品等途径传染,其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亦基本相同。甲型肝炎病毒曾在数年前发现于肝细胞内,仅具核心部分,无表面抗原层(1)。过去由粪便检出的米兰抗原(EHAA),曾被认为与甲型病毒有关(2—4)。但最近研
李志明[3](2007)在《心律失常现代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或并发症。种类繁多,病因复杂,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其中致命性心律失常则是导致猝死的原因,这些是造成当今心血管疾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祖国医学虽无“心律失常”病名。但对其病因、病机、症状、诊断、证侯治疗的描述却很多,散见于论述“心悸”、“怔忡”、“眩晕”、“疾脱脉”、“厥证”、“脱证”、“胸痹”等证的文献中。这些文献记载了中医学对心律失常独到认识及丰富的诊疗经验。建国以来,广大医学工作者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和防治做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实践。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并已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且实践证明中医治疗本病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本论文收集1949~2006年与心律失常有关的中医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第一节,概要介绍现代医学对心律失常的认识。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第二至第七节,分别从辨证论治、单方复方、针灸推拿、气功、饮食、音乐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各种方法,其中既介绍一般治法和着名老中医的经验,也介绍不同医家对本病独到认识,从而从不同角度深化和丰富了心律失常的证治。第三部分为第八节,介绍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本论文以中医治法为主,兼顾中西医结合研究,力求全面反映建国以来中医研究心律失常的水平。
李爱里[4](2005)在《葛花与枳椇子解酒作用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酒的文化历史悠久,其消费群体在逐步显着增多。而且因酒精引起的直接与间接的死亡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酒精中毒包括急性和慢性酒精中毒,对于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现代医学尚缺乏理想的药物,中医学在预防和治疗此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从文献和实验两方面探讨了葛花与枳棋子的解酒作用,为中医药防治急性酒精中毒提供科学可信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古代中医文献对酒病病名、病因病机、常用治法和方药的认识,以及现代医学对急性酒精中毒的认识,重点对近几年中医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为探讨葛花与枳棋子解酒作用奠定初步基础。此外,专门总结了葛花与枳棋子的相关文献记载,古代本草方书及现代实验研究多以葛花与枳棋子的解酒作用为研究重点,表明葛花与枳棋子具有明确的解酒作用,并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在此基础上,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葛花与枳棋子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采用给动物灌胃二锅头酒的方法,建立急性酒精中毒的动物模型,观察葛花与枳棋子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睡眠时间、自主活动、运动协调性、学习记忆,以及酒精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葛花与枳棂子提取物能够对抗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表现为能够缩短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昏睡时间,减少因小量饮酒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而引起的自主活动数,改善共济失调症状,改善学习记忆能力,能够有效地降低血液中乙醇含量,增加肝中乙醇脱氢酶活性。总之,葛花与枳棋子能够迅速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症状,促进酒精在肝中的代谢,加速酒精的分解,起到有效的解酒防醉作用。
周娇娇[5](2020)在《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知识图谱研究》文中指出1研究目的与意义1.1梳理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发展史,揭示中医外科肛肠领域在中医药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方面作出的贡献。1.2挖掘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为临床与科研工作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1.3系统梳理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文献,找出核心研究机构与研究者,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一定的方向。2研究方法2.1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发文年代、作者、研究机构与期刊杂志等分布情况进行分析。2.2应用共现分析,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作者、机构与关键词进行分析,找出该领域的核心研究者与研究机构,以及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前沿。2.3应用聚类分析,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找出该研究领域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并依据其时间线视图,直观展示出该领域的演化过程。2.4应用突现分析,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挖掘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3研究结果3.1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李华山教授是该领域最高产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是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中国肛肠病杂志是该领域的核心期刊。3.2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共现分析结果3.2.1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作者共现分析结果发现该领域已形成多个研究团队,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团队分别是:李华山团队、韩宝团队、叶玲团队与范学顺团队。3.2.2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机构共现分析结果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联合北京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与国内十多个研究机构间开展了相对密切的合作,而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则相对独立,与其他研究机构合作较少;另外机构共现结合作者共现分析发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华山团队对近几年该领域产生的影响最大,即该团队研究的内容是目前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研究的热点。3.2.3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消痔灵注射液是该研究领域最常用的药物;该领域最常研究的直肠脱垂类型是直肠黏膜内脱垂;注射疗法联合PPH或者肛门紧缩术是最常研究的联合术式;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临床观察性研究。3.3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关键词聚类后,共得到9个聚类,进一步分析得出6个基本知识结构:Cluster0的研究主题为祖国医学在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传承与发展;Cluster1、Cluster3和Cluster8的研究主题均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时联合其他术式的研究;Cluster2、Cluster4的研究主题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类型研究;Cluster5的研究主题为利用有限元模型客观证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有效的理论研究;Cluster6的研究主题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时注射方式的研究;Cluster7的研究主题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患者的人群研究。3.4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1977年~2007年属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初期,经过长达30年不间断研究,丰富了国内关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经验。自2007年开始至今属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发展期:术式方面的研究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研究的注射药物以消痔灵注射液和芍倍注射液为主;注射疗法中的消痔灵注射术是研究的焦点;研究方法仍以临床观察性研究为主。4研究结论4.1对我国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研究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发展过程,揭示了中医外科肛肠领域在中医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方面作出的贡献。4.2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中研究热点与前沿:关于注射药物,消痔灵注射液既是研究的热点又是研究的前沿,芍倍注射液是研究的前沿;关于注射疗法,消痔灵注射术是研究的前沿;关于联合术式,注射疗法联合PPH、TST或者RPH等联合术式属于该领域研究的前沿;关于该领域研究的直肠脱垂类型,完全性直肠脱垂既是研究的热点又是研究的前沿,直肠粘膜内脱垂是研究的前沿;关于研究的方法,临床观察是研究的前沿。4.3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中的核心研究机构与研究者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与该院的李华山教授,可以成为该领域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首先考虑对象。
李孟慧[6](2020)在《粥方的古代文献研究》文中指出粥有主副(食)兼顾、荤素咸宜、干稀一体、养疗皆可的优势受到民众喜爱和中医学重视。如明代《本草纲目》“谷部”专列“粥”条,《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有“糜粥类”介绍,清代更有《老老恒言·粥谱说》专篇和《粥谱》专着,但更多养疗粥方散在于方书、本草、养生饮膳类书籍中,亟需深入整理、归纳、分析,以了解其基本情况。目的通过研究,梳理出传统粥方概貌,总结其组成和应用特点如入粥物品属性、主治病证及特殊人群应用等特点,以期对现代食粥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学、逻辑学、史学、统计学等研究方法,结合中医营养学、中药学、科技史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所收集资料。论文主体包括数据统计和问题探讨2部分。数据统计部分:主要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的13455种古籍中,选取有粥方记载的方书类4本(《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方》《臞仙活人方》)、本草类书9本(《食疗本草》《食物本草》(卢和)《食品集》《本草纲目》《药性全备食物本草》《食物本草》(姚可成)《食物本草会纂》《增补食物本草、备考》《食鉴本草》)、养生饮膳类书籍16本(《食医心镜》《山家清供》《养生杂类》《寿亲养老新书》《饮膳正要》《食治养老方》《遵生八笺》《寿世青编》《食宪鸿秘》《老老恒言》《随园食单》《调疾饮食辩》《养小录》《随息居饮食谱》《调鼎集》《粥谱》)及其它类书3本(科技典籍《调燮类编》、日用技着《多能鄙事》、学术丛书《医学衷中参西录》),共计32部。统计入粥物品属性及毒性、归经特点,谷物种类和粥方大小、主治病证、特殊人群的应用并进行分析。问题探讨部分:包括粥的别称考证、汉代及以前与粥相关的养老制度、粥方所用有争议物品如土苏和浆水的考证及粥方制法和食法探析等。结果数据统计部分:1从纳入的32部文献,剔除重复后,统计出粥方555首,其中荤粥方164首(29.55%),素粥方391首(70.45%),包括蔬果(含植物药)类粥方313首(80.05%),谷物类粥方62首(15.86%),矿物类粥方16首(4.09%)。粥方方制偏小,包括谷物在内,2个以下物品组方者334首(60.18%),3个者104首(13.74%),4个者6]首(10.99%),1-4个物品组方者达499首(89.91%),组方物品最多者为9个,仅2首(0.36%)。2粥方总计用谷54种,既有粳、籼、糯、粟、林、稷、粱(青、白、高)、黍、稗?子、薏、苽、玉蜀黍、沙谷米等米类,也有大麦、小麦、莜麦、燕麦、荞麦、苦荞等麦类粒食。自唐迄清,有明确记载谷物种类的粥方中,粳米应用均占首位,宋元时期甚至达五成以上(55.99%)。除谷物外,粥方所用其它物品共计381味,其中属食者(290味,76.12%)远高于属药者(91味,23.88%)。寒热属性方面,除23味物性记载不详外,寒性94味(24.67%),凉性36味(9.45%),热性13味(3.41%),温性104味(27.30%),平性111味(29.13%),平性物品所占比例较大,寒凉物品(133味,34.12%)高于温热物品(117味,31.71%),且寒凉物品中偏性较大的寒远高于温热物品中偏性较大的热。五味属性和归经属性与现代《中医饮食营养学》所收录的常用物品一致,五味以甘味为主(244味,64.04%);归经以脾(140味,36.75%)、胃经(132味,34.65%)居多。毒性物品含量(24味,6.30%,包括药物15味,食物9味)极低,且以小毒为主,其中大毒1味(4.17%),常毒9味(37.50%),小毒13味(54.17%),微毒 1 味(4.17%)。3粥方的主治病证涉及103种,频次最多的是痢疾(146,8.96%),其次是虚劳(119,7.31%),以粥疗痢记载最早见于《素问·玉机真脏论》,“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治疗虚劳病证的粥方中荤粥方居多,体现出以“血肉有情之品”填精益血的特色。粥方在特殊人群中的运用,根据出现频次和所占比例,依次为老年(234次,14.88%)、妇人(114 次,7.25%)和小儿(42 次,2.67%)。问题探讨部分:1粥之别称考证:粥有饘、糜、餬、餰、糂、糁、(?)和鬻等8个别称。鬻是粥的本字,音义同粥,理想状态的粥可径称粥和鬻;粥的黏稠状态可称糜、饘、餬和餰;加入肉、菜等食材者,古称糂、糁和(?)。粥的别称之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人对粥方养疗的重视。2汉代及以前与粥相关养老制度解析:以粥“养衰老”可追溯到先秦,《礼记·月令》提出“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西汉“养老令”中有针对长者的“受鬻法”,东汉借鉴《礼记》养衰老内容,改“行糜粥”制。先秦到两汉期间,官方到民间对高龄长者实施以送糜粥为代表的养老民俗和诏令,为粥方养疗的理论与实践在汉以后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了社会背景和民众共识。3粥方所用有争议物品考证(1)土苏:苏与酥两字至晚东汉末年即存在,虽本义迥异但有混用情况如“屠苏”与“屠酥”。从古籍记载、入粥形态、组方功效和相近粥方分析,土苏是一种食物;功效和配伍上,酥粥方与苏粥方近似,入粥之土苏应指土酥的本意酥油或酥酪。(2)浆水:含有浆水的粥方共6首,均为治疗淋证涩痛不利或不通诸症。典籍载浆水原料多为粟米,加水煮热后再经轻发酵而成,味甘酸。从浆水粥方主治病证及其除烦、止渴等功效特点分析,浆水食性应偏凉。4粥方制法与食法分析:据入粥物品性质和粥方养疗所需,对入粥物品要再加工,以取汁(煮、研、捣)和磨粉(磨、澄)最常用。入粥有先煎后下之分。煮粥宜用急火,不加“消石”速成,以成糜为度。食粥以淡食为主、微温为宜。结论通过上述整理、归纳、分析、研究,基本复原出古代粥方概貌。即粥方组成以食物(特别是全谷物和蔬果代表的素粥)为主、药物为辅、甘味居多、物性均衡、毒性极低、方制偏小为特点;主治病证和适用人群宽泛,对脾胃、感官和虚损病证及老、妇、幼儿尤宜;粥方对辅料加工的制法精致和火候把握的考究,既有利于粥方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又可规避过度糊化导致血糖升高加速,还提高了食用安全性如预防长者噎膈;食粥主张空腹、清淡、不佐它物,体现出传统饮食营养学“本味”为上、“茹淡”养老原则,与现代部分民众“白粥配咸菜”的早餐模式迥然有异;强调食粥微热但以“不灼唇”为度,又与现代防癌饮食方法相契合。凡此种种,都使粥方对慢病患者及普通民众特别是高龄长者的长期养疗,具有积极意义和实用价值。
辜炳锐[7](2016)在《《温病条辨》治疗温病组方特点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以《温病条辨》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在前学者研究基础上,运用综合、类比法总结《温病修辨》治疗温病的用方特点。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温病初犯肺卫,治以辛凉解表佐以微辛微苦。偏于卫,则辅以辛温发散;偏于肺,则辅以苦降:若夹毒,合用清热解毒;热盛则佐用苦寒;夹湿浊,则佐以芳香化湿;热盛伤阴,则佐用甘寒。当卫气同病,则合用辛凉清热;若夹湿,热重于湿,则去辛温,加辛凉或苦寒清热,佐用宣肺;若湿盛,则加淡渗利水。当卫营同病,则辛凉苦甘合用成寒甘寒;若卫血同病,则合用凉血活血。2.吴氏以辛凉清热重剂治疗气分热盛,夹毒者,合用清热解毒;夹湿者,热重于湿,则佐用辛温燥湿;病情轻者,则用芳香化湿;若湿热并重,则合用宣上淡渗;若阴虚,则合用甘寒养阴。气血两重,气分热和阴伤较重者,则重用辛凉清热,辅以甘寒;若气分与血热并重,则辛凉咸寒并用。热入营分,治以咸寒甘寒,佐以轻清宣透。血分热盛,治以咸寒甘寒。3. “透热转气”是针对药物功能而言,即质轻上浮之品,领血分药至转至营分。4.治疗阳明腑实证,燥热重者,投以大承气汤;燥重热轻者,治以谓胃承气汤,并顿服之;病情轻则投以小承气汤。当阳明腑实与他脏合病时,以苦寒攻下为基础。太阴与阳明合病,痰热互结,合用辛开苦降;若热重痰轻,则辅以辛凉清热;太阳与阳明合病,小肠热盛,则合用苦寒甘寒;厥阴与阳明合病,热闭心包,则合用安宫牛黄丸。阴液不足,则合用咸寒甘寒;气阴两虚,则合用益气养阴;阴液大亏则纯用咸寒甘寒,禁用苦寒。5.湿热郁结上焦,清窍不通,则用辛散宣上,佐以苦寒;若气逆于上,湿热较轻,则重用苦降,辅以辛散,佐用淡渗;若湿热较重,则重用清肺化痰,辅以淡渗苦降。中焦湿热,胃气上逆,热重于湿,则重用苦寒佐以辛温;若湿热并重,则辛温苦寒并用;若湿重于热,则辛温苦温并用。下焦湿热,则重用淡渗。6.当肺阴虚时,治以甘寒养阴,若暑邪所致,则合用酸甘。胃阴不足,治以甘寒养阴,若热轻,则合用咸寒:若热重,则辅以苦寒。下焦肝肾不足,阴虚轻则用甘寒,阴虚较重则以咸寒治之;当虚实夹杂,则合用苦寒清热或辛凉外透。若暑邪所致则以酸甘化阴佐以苦寒。
高源[8](2014)在《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的循证医学回顾性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的代名词,是古人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当代《中国药典》及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等权威性着作均明确指出,“十八反”药物不宜同用。值得注意的是“十八反”虽然为配伍禁忌,但自古以来临床医案,名医名方却偶有出现。反药到底能否同用?若可以应用,具体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运用?反药又对哪些疾病有特殊疗效?这些都是中医药悬而未决的问题。中医药的理论来源于临床,并以临床应用为指导原则,而“十八反”归根结底却是一个临床问题。虽然近年来有些理论或实验研究初步说明“十八反”是在一定条件下的配伍禁忌而不是绝对的配伍禁忌,但是如果存在“一定条件”这样的不确定因素,临床医生就不可能贸然的在人群中进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否则就会违背医学伦理学中的不伤害原则。因而,现阶段在人群中开展“十八反”宜忌条件应用的临床试验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不易开展下去。鉴于此,本课题尝试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已经发表的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评价,试图从现代临床研究文献的角度揭示其临床应用情况。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近年来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临床方法学,是国际上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已成为国际上医学研究发展的新方向。虽然循证医学的产生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但它却给全世界的卫生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而循证医学方法用于评价干预措施的疗效和安全性已获得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各个国家的普遍接受。[研究目的]本课题将在系统查阅有关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应用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课题研究特点,开展循证医学回顾性评价研究工作。通过对反药组合临床同用文献的安全性、反药同用的临床疗效、反药临床同用的文献特征三方面对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进行评价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特定适用对象及使用条件,为“十八反”反药组合使用宜忌的基础研究及进一步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证据。[研究方法]1.文献系统检索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包括中文数据库CNKI、VIP、CMCC、CBM、万方数据库、中国中医药在线和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时间开始至2014年期间所有使用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萎、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的临床研究文献,按照严格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临床研究文献。2.Access数据库建立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临床研究文献后,为了方便对文献信息的条理提取,本课题建立了 Access数据库。3.统计描述与分析检索出一定量符合要求的文献,再通过所建立的Access数据库对文献中有价值信息进行提取,按照“统计描述与分析”的方法对所提取出的文献信息进行综合、整理,最后根据研究内容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可以说统计描述与分析的方法始终贯穿于课题开展进行当中。[研究内容]1.从循证医学角度,对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萎、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同用文献的安全性进行信息提取和分析本课题共检索到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研究文献1626篇,其中有38篇文献报告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出现了不良反应,通过对这些文献中记载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汇总整理,来探讨分析反药组合临床同用的安全性情况。2.从循证医学角度,对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萎、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同用文献的疗效进行信息提取和分析对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萎、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疗效评价时试图对检索到的这些文献进行定量资料分析。共检索到乌头类与瓜萎、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同方应用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100篇,其中乌头与瓜萎反药组合同方应用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63篇;乌头与天花粉反药组合同方应用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12篇;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同方应用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10篇;乌头与白蔹反药组合同方应用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2篇;乌头与白及反药组合同方应用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13篇。并分别提取了这100篇文献中报告的疾病西医诊断名称、结局指标、对照组治疗措施以及治疗组治疗措施。3.对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的临床研究类型及临床应用文献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对检索到的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同用临床文献按循证医学不同研究类型进行系统分类整理,同时对不同反药组合配伍同用的临床文献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反药同用临床治疗疾病、反药同用临床常用入药剂量、反药同用临床常用入药配伍比例、反药同用临床常用入药剂型及给药途径、反药同用常用入药炮制情况、反药同用方剂中常用药物以及记载反药同用的文献质量问题等。[研究结果]1.文献系统检索结果检索到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研究文献1626篇(同方应用730篇,辨证加减应用896篇);乌头与瓜萎反药组合临床研究文献780篇(同方应用312篇,辨证加减应用468篇);乌头与天花粉反药组合临床研究文献333篇(同方应用184篇,辨证加减应用149篇);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临床研究文献248篇(同方应用129篇,辨证加减应用119篇);乌头与白蔹反药组合临床研究文献26篇(同方应用25篇,辨证加减应用1篇);乌头与白及反药组合临床研究文献239篇(同方应用80篇,辨证加减应用159篇)。2.对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同用文献的临床研究类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423篇(同方应用100篇,辨证加减应用232篇);非随机对照试验(CCT)文献81篇(同方应用11篇,辨证加减应用70篇);病例系列(CS)文献633篇(同方应用170篇,辨证加减文献463篇);病例报告(CR)文献336篇且都为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文献;专家经验(EX)文献153篇(同方应用文献113篇,辨证加减应用文献40篇)。3.数据库建立结果本课题使用的是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2003版)。在文献筛选标准的纳入标准这个条目中,我们强调:反药组合“同用”包括反药在同方中应用和反药辨证加减同用。因此建立了 9个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分别为:随机对照试验数据库(同用数据库、加减数据库)、非随机对照试验数据库(同用数据库、加减数据库)、病例系列数据库(同用数据库、加减数据库)、病例报告数据库(同用数据库)、专家经验数据库(同用数据库、加减数据库)。4.从循证医学角度,对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同用文献的安全性进行信息提取和分析检索到的1626篇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萎、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研究文献中有38篇文献报告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出现了不良反应,且文献中中药治疗组所报告的不良反应都较为轻微。5.从循证医学角度,对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同用文献的疗效进行信息提取和分析检索到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同方应用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100篇,在对这些文献进行信息提取时发现,每篇文章都存在很大的异质性,在疾病相同的条件下对照组治疗措施各不相同;疾病相同的条件下治疗组治疗措施,特别是方剂组成当中的药物各不相同等。由于所检索的文献质量差,不符合meta分析的基本条件。6.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同用文献的文献特征情况6.1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同方应用文献的文献特征情况6.1.1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同方应用治疗疾病情况6.1.1.1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同方应用治疗中医疾病情况乌头与天花粉临床同方应用主要治疗气血津液病证中的消渴,占总数的46.99%(39/83),其次是肢体经络病证中的痹证,占总数的14.46%(12/83)。乌头与瓜萎临床同方应用主要治疗胸痹、心悸等心系病证,其中胸痹所占的比例最高为51.98%(105/202),其次是心悸,占总数的20.79%(42/202)。乌头与贝母临床同方应用时,治疗癃闭、咳嗽的文献各占总数的15.38%(2/13),报告治疗其它疾病的文献各占总数的7.69%(1/13)。乌头与川贝母临床同方应用时,治疗咳嗽的文献占总数的21.05%(4/19),治疗胃脘痛的文献占总数的15.79%(3/19),治疗哮病、胸痹、心悸、中风的文献各占总数的10.53%(2/19),治疗其它疾病的文献各占总数的5.26%(1/19)。乌头与浙贝母临床同方应用时,治疗癃闭、痹证的文献各占总数的12.12%(4/33),治疗淋证的文献占总数的9.09%(3/33),治疗喘证、胃脘痛、肉瘿、乳癖的文献各占总数的6.06%(2/33),治疗其它疾病的文献各占总数的3.03%(1/33)。乌头与白蔹临床同方应用时,治疗痈疽的文献占总数的23.53%(4/17),治疗痹证的文献占总数的17.65%(3/17),治疗胃痛的文献占总数的11.76%(2/17),治疗其它疾病的文献各占总数的5.88%(1/17)。乌头与白及临床同方应用时,治疗泄泻的文献占总数的21.28%(10/47),治疗胃痛、血证的文献各占总数的10.64%(5/47),治疗痹证的文献占总数的8.51%(4/47),治疗其它疾病的文献所占比例相对较少。6.1.1.2乌头类与瓜萎、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同方应用治疗西医疾病情况乌头与天花粉临床同方应用主要治疗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等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其中糖尿病所占的比例最高为36.46%(35/96),其次是糖尿病肾病,占总数的8.33%(8/96)。乌头与瓜蒌临床同方应用主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循环系统疾病,其中冠心病心绞痛所占的比例最高为35.61%(94/264),其次是慢性心力衰竭,占总数的9.09%(24/264)。乌头与贝母临床同方应用时,治疗农民肺的文献占总数的13.79%(4/29),治疗支气管哮喘、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的文献各占总数的10.34%(3/29),治疗支气管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列腺增生的文献各占总数的6.90%(2/29),治疗其它疾病的文献各占总数的3.45%(1/29)。乌头与川贝母临床同方应用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文献占总数的17.14%(6/35),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占总数的14.29%(5/35),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文献占总数的11.43%(4/35),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文献占总数的8.57%(3/35),治疗其它疾病的文献各占总数的2.86%(1/35)。乌头与浙贝母临床同方应用时,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文献占总数的13.95%(6/43),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前列腺炎的文献各占总数的6.98%(3/43),治疗肺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萎缩性胃炎、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病、骨折的文献各占总数的4.65%(2/43),治疗其它疾病的文献各占总数的2.33%(1/43)。乌头与白蔹临床同方应用时,治疗肘关节异位骨化、腰椎间盘突出症、消化性溃疡的文献各占总数的9.09%(2/22),治疗其它疾病的文献各占总数的4.55%(1/22)。乌头与白及临床同方应用主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溃疡性结肠炎所占的比例最高为21.13%(5/71),消化性溃疡占总数的19.72%(14/71),消化道出血占总数的 14.08%(10/71)。6.1.2乌头类与瓜萎、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同方应用临床用药剂量情况6.1.2.1具体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时乌头类药物临床用药剂量情况乌头与天花粉反药组合临床同用时,乌头类药物主要有附子、川乌、草乌,其中附子以规则形式入药的剂量共有16种,从1.5g到45g不等,其中6g所占的比例最多,占总数的23.81%(30/126),其次是10g的用药剂量,占总数的21.43%(27/126);而川乌、草乌以规则形式入药的剂量共有9种,从3g到120g不等,10g的用药剂量所占的比例最多,占总数的29.17%(7/24),其次是30g的用药剂量,占总数的16.67%(4/24)。乌头与瓜萎反药组合同用时,乌头类药物主要有附子、川乌、草乌,其中附子以规则形式入药的剂量共有17种,从3g到60g不等,其中10g的用药剂量所占的比例最多,占总数的29.63%(80/270),其次是15g的用药剂量,占总数的17.41%(47/270);川乌、草乌都以3g剂量入药,占总数的100%(3/3)。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同用时,乌头类药物主要有附子、川乌、草乌,其中附子以规则形式入药的剂量共有8种,从3g到30g不等,其中10g用药剂量占总数的28.57%(4/14),6g用药剂量占总数的21.43%(3/14),9g用药剂量占总数的14.29%(2/14),其余剂量各占总数的7.14%(1/14);川乌、草乌同用入药剂量有3种,从3g到10g不等,其中3g用药剂量最多,占总数的66.67%(4/6);草乌的用药剂量为3g,占总数的100%(1/1)。乌头与川贝母反药组合同用时,乌头类药物都为附子,其明确而具体的用药剂量共有12种,用药剂量的范围也从3g到60g不等,其中10g的用药剂量所占的比例最多,占总数37.14%(13/35),其次是6g的用药剂量,占总数的14.29%(5/35)。乌头与浙贝母反药组合同用时,乌头类药物主要有附子、川乌、草乌,其中附子以规则形式入药的剂量共有10种,从3g到30g不等,其中10g的用药剂量所占的比例最多,占总数的40%(18/45),其次是6g、15g的用药剂量,各占总数的11.11%(5/45);川乌、草乌同用入药剂量有4种,从8g到30g不等,10g、15g的用药剂量所占比例最多,各占总数的33.33%(2/6)。乌头与白蔹反药组合同用时,乌头类药物主要有附子、川乌、草乌,其中附子以规则形式入药的剂量共有5种,从6g到60g不等,其中30g用药剂量占总数的42.86%(3/7),其它剂量各占总数的14.29%(1/7);川乌、草乌同用入药剂量有4种,从15g到50g不等,15g、20g、30g用药剂量各占总数的28.57%(2/7),50g用药剂量占总数的14.29%(1/7)。乌头与白及反药组合同用时,乌头类药物主要有附子、川乌、草乌,其中附子以规则形式入药的剂量有8种,从5g到60g不等,其中10g的用药剂量所占比例最多,占总数的34.09%(15/44),其次是6g的用药剂量,占总数的20.45%(9/44);川乌、草乌同用入药剂量共有9种,从6g到200g不等,其中20g的用药剂量占总数的37.5%(6/16);川乌单独的用药剂量有3种,分别为7g、13g、18g,各占总数的33.33%(1/3);草乌单独用药剂量为3g,占总数的100%(1/1)。6.1.2.2具体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时天花粉、瓜萎、贝母、川贝母、浙贝母、白蔹、白及药物临床用药剂量情况天花粉明确而具体的用药剂量共有19种,天花粉用药剂量的范围也从5g到100g不等,其中20g的用药剂量所占的比例最多,占总数的21.94%(34/155);其次是10g的用药剂量,占总数的16.77%(26/155);30g、15g的用药剂量各占总数的14.19%(22/155)。瓜蒌明确而具体的用药剂量共有17种,瓜萎用药剂量的范围也从5g到50g不等,其中15g的用药剂量所占的比例最多,占总数的32.25%(89/276);其次是30g的用药剂量,占总数的17.03%(47/276);10g的用药剂量,占总数的14.49%(40/276)。贝母明确而具体的用药剂量共有7种,贝母用药剂量的范围也从3g到20g不等,其中10g的用药剂量占总数的30%(6/20);9g、12g的用药剂量各占总数的20%(4/20),15g的用药剂量占总数的15%(3/20),其它剂量各占总数的5%(1/20)。川贝母明确而具体的用药剂量共有8种,川贝母用药剂量的范围也从4.5g到30g不等,其中10g的用药剂量所占的比例最大,占总数的51.43%(18/35);其次是6g、9g的用药剂量,各占总数的11.43%(4/35)。浙贝母明确而具体的用药剂量共有10种,浙贝母用药剂量的范围也从5g到60g不等,其中10g的用药剂量所占的比例最多,占总数的38.46%(20/52);其次是15g的用药剂量,占总数的19.23%(10/52);20g占总数的15.38%(8/52)。白蔹明确而具体的用药剂量共有7种,白蔹用药剂量的范围也从10g到60g不等,其中60g、30g的用药剂量各占总数的21.43%(3/14),20g、15g、10g的用药剂量各占总数的14.29%(2/14),其余剂量各占总数的7.14%(1/14)。白及明确而具体的用药剂量共有16种,白及用药剂量的范围也从5g到118g不等,其中10g的用药剂量所占的比例最多,占总数的31.82%(21/66);其次是15g的用药剂量,占总数的16.67%(11/66);再次是20g占总数的13.64%(9/66)。6.1.3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同方应用临床用药配伍比例情况乌头天花粉临床同方应用的配伍比例有21种,且从1:1到25:4不等,其中1:1的配伍比例所占的比例最多,占总数的16.67%(25/150);其次是3:1的配伍比例,占总数的11.33%(17/150)。乌头瓜蒌临床同方应用的配伍比例有15种,且从1:1到7:15不等,其中1:2的配伍比例所占比例最多,占总数的15.56%(42/270);其次是1:1的配伍比例,占总数的14.07%(38/270)。乌头贝母临床同方应用的配伍比例有11种,且从1:1到6:5不等,其中2:3、1:4、5:4的配伍比例各占总数的15%(3/20),1:1、3:10、3:5的配伍比例各占总数的10%(2/20),其余配伍比例各占总数的5%(1/20)。乌头川贝母临床同方应用的配伍比例有9种,且从2:3到10:3不等,其中1:1的配伍比例使用的最多,占总数的25.71%(9/35);其次是3:2的配伍比例,占总数的20%(7/35)。乌头浙贝母临床同方应用的配伍比例有11种,且从1:1到10:3不等,其中1:1的配伍比例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25.49%(13/51);其次是1:2的配伍比例,占总数的23.53%(12/51)。乌头白蔹临床同方应用的配伍比例有8种,且从1:2到10:3不等,其中1:2的配伍比例占总数的35.71%(5/14),2:3、3:1的配伍比例各占总数的14.29%(2/14),其它配伍比例各占总数的7.14%(1/14)。乌头白及临床同方应用的配伍比例有12种,且从1:1到6:25不等,其中1:5的配伍比例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21.67%(13/60);其次是2:1的配伍比例,占总数的18.33%(11/60)。6.1.4乌头类与瓜萎、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同方应用临床用药剂型和给药途径情况乌头与天花粉反药组合临床同用多以汤剂的形式出现,占记载用药剂型文献总数的82.07%(151/184),临床给药途径多为内服(口服),占总数的82.07%(151/184)。乌头与瓜蒌反药组合临床同用多以汤剂形式出现,占所报告总数的97.76%(305/312),临床给药途径多为内服(口服),占总数的97.76%(305/312)。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临床同用多以汤剂的形式出现,占文献总数的67.65%(23/34),临床给药途径多为内服(口服),占总数的61.76%(21/34)。乌头与川贝母反药组合临床同用多以汤剂的形式出现,占文献总数的90.48%(38/42),临床给药途径都为内服(口服),占总数的100%(42/42)。乌头与浙贝母反药组合临床同用多为汤剂,占文献总数的86.79%(46/53),临床给药途径都为内服(口服),占总数的84.91%(45/53)。乌头与白蔹反药组合临床同用多以膏剂的形式出现,占文献总数的48%(12/25),临床给药途径多为外用(外敷),占文献总数的52.00%(13/25)。乌头与白及反药组合临床同用多以汤剂的形式出现,占文献总数的66.25%(53/80),临床给药途径主要为内服(口服),占文献总数的48.75%(39/80)。6.1.5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同方应用临床炮制用药情况临床上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时乌头类药物多经炮制后入药,而天花粉、瓜萎、贝母、川贝母、浙贝母、白蔹、白及临床上多以生品直接入药。6.1.6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同方应用时具体药物使用情况乌头与天花粉配伍的184首方剂中共涉及中药263味,用药总频数为2450次,其中用药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有:茯苓(75)、山药(75)、黄芪(63)、甘草(63)、桂枝(47)。乌头与瓜蒌配伍的312首方剂中共涉及中药233味,用药总频数为3917次,其中用药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有:甘草(180)、黄芪(129)、半夏(117)、丹参(150)、桂枝(172)。乌头与贝母配伍的34首方剂中共涉及中药130味,用药总频数为593次,其中用药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有:当归(18)、牛膝(16)、黄芪(15)、甘草(15)、人参(14)。乌头与川贝母配伍的42首方剂中共涉及中药158味,用药总频数为598次,其中用药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有:甘草(20)、茯苓(20)、半夏(17)、陈皮(15)、干姜(15)。乌头与浙贝母配伍的53首方剂中共涉及中药184味,用药总频数为797次,其中用药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有:甘草(25)、半夏(21)、茯苓(20)、黄芪(18)、肉桂(16)。乌头与白蔹配伍的25首方剂中共涉及中药126味,用药总频数为451次,其中用药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有:赤芍(15)、当归(14)、白及(13)、川芎(13)、大黄(11)。乌头与白及配伍的80首方剂中共涉及中药159味,用药总频数为1012次,其中用药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有:甘草(31)、当归(30)、肉桂(25)、白术(23)、黄芪(18)。6.1.7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文献质量评价6.1.7.1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文献发表年代情况乌头与天花粉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时2005-2010年发表文献所占比例最多为33.15%(61/184);乌头与瓜蒌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时2005-2010年发表文献所占比例最多为33.01%(103/312);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时2005-2010年发表文献所占比例最多为29.41%(10/34);乌头川贝母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时1995-2000年发表文献所占比例最多为47.62%(20/42);乌头与浙贝母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时2010-2014发表23篇文献所占比例最多为43.40%(23/53);乌头与白蔹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时2000-2005年发表文献所占比例最多为32.00%(8/25);乌头与白及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文献时2000-2005年发表文献所占比例最多为28.75%(23/80)。6.1.7.2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文献期刊质量情况临床上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文献在非核心期刊上共发表628篇,所占的比例为86.03%;而在核心期刊上只发表刊登了 102篇文献,所占的比例为13.97%。6.1.7.3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文献作者单位所在省份情况29个省份报告乌头与天花粉反药组合临床同方应用,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山东省、湖北省,其中河南省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10%(18/180);30个省份报告乌头与瓜萎反药组合临床同方应用,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其中河南省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10.93%(34/311);13个省份报告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临床同方应用,主要分布在四川省、湖北省、河南省,其中四川省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20.59%(7/34);21个省份报告乌头与川贝母反药组合临床同方应用,主要分布在浙江省、湖南省、四川省,其中浙江省、湖南省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9.52%(4/42);22个省份报告乌头与浙贝母反药组合同方应用,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北京市、河南省,其中浙江省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11.32%(6/53);13个省份报告乌头与白蔹反药组合同方应用,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山东省、江西省,其中四川省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20.83%(5/24);20个省份报告乌头与白及反药组合同方应用,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河南省、湖南省、其中山东省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16.67%(13/78)。6.1.7.4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文献作者单位所在地区情况7个地区报告乌头与天花粉反药组合同方应用,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30%(54/180);7个地区报告乌头与瓜蒌反药组合同方应用,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其中华东地区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29.90%(93/311)。7个地区报告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同方应用,主要分布在华中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其中华中地区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32.35%(11/34);7个地区报告乌头与川贝母反药组合同方应用,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33.33%(14/42);7个地区报告乌头与浙贝母反药组合同方应用,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其中华东地区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41.51%(22/53);7个地区报告乌头与白蔹反药组合同方应用,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33.33%(8/24);7个地区报告乌头与白及反药组合同方应用,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34.62%(27/78)。6.1.7.5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文献作者单位所在省份与地区对应情况乌头与天花粉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时山东省在华东地区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8.89%(16/180);乌头与瓜蒌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时山东省在华东地区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9.32%(29/311);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时湖北省在华中地区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14.71%(5/34);乌头与川贝母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时浙江省在华东地区发表文献最多,湖南省在华中地区发表文献最多,各占总数的9.52%(4/42);乌头与浙贝母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时浙江省在华东地区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11.32%(6/53);乌头与白蔹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时山东省、江西省在华东地区发表文献最多,各占总数的12.50%(3/24);乌头与白及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时山东省在华东地区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16.67%(13/78)。6.2乌头类与瓜萎、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辨证加减应用文献的文献特征情况6.2.1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辨证加减应用治疗疾病情况6.2.1.1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辨证加减应用治疗中医疾病情况乌头与天花粉临床辨证加减应用主要治疗中医内科疾病(气血津液病证)中的消渴,所占的比例最多,占总数的71.13%(69/97)。乌头与瓜萎辨证加减应用主要治疗中医内科疾病中胸痹、心悸等心系病证,其中胸痹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44.15%(166/376),其次是心悸占总数的28.46%(107/376)。乌头与贝母辨证加减应用时,治疗肺胀的文献占总数的18.75%(3/16),治疗咳嗽、痹证、喉痹的文献各占总数的12.50%(2/16),治疗其它疾病的文献各占总数的6.25%(1/16)。乌头与川贝母临床辨证加减应用主要治疗中医内科疾病中的肺胀、喘证等肺系病证,其中肺胀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23.33%(7/30);其次是喘证占总数的20.00%(6/30)。乌头与浙贝母临床辨证加减应用时,治疗肺胀的文献占总数的22.22%(6/27),治疗喘证的文献占总数的14.81%(4/27),治疗肺积、咳嗽、胃痛的文献各占总数的7.41%(2/27),治疗其它疾病的文献各占总数的3.70%(1/27)。乌头与白及临床辨证加减应用主要治疗中医内科疾病中的胃痛、泄泻等脾胃系病证,其中胃痛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41.05%(39/95),其次是泄泻占总数的 26.32%(25/95)。6.2.1.2乌头类与瓜萎、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辨证加减应用治疗西医疾病情况乌头与天花粉临床辨证加减应用主要治疗西医内科疾病中的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等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其中糖尿病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53.91%(62/115),其次是糖尿病肾病,占总数的6.96%(8/115)。乌头与瓜萎辨证加减应用主要治疗西医内科疾病中的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循环系统疾病,其中冠心病心绞痛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28.13%(119/423),其次是心力衰竭占总数的12.06%(51/423)。乌头与贝母辨证加减应用时,治疗支气管炎、心力衰竭的文献各占总数的12.50%(3/24),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慢性肾炎、系统性硬化症的文献各占总数的8.33%(2/24),治疗其它疾病的文献各占总数的4.17%(1/24)。乌头与川贝母临床辨证加减应用主要治疗西医内科疾病中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其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27.66%(13/47),其次是支气管哮喘占总数的10.64%(5/47)。乌头与浙贝母临床辨证加减应用时,治疗肺胀的文献占总数的22.22%(6/27),治疗喘证的文献占总数的14.81%(4/27),治疗肺积、咳嗽、胃痛的文献各占总数的7.41%(2/27),治疗其它疾病的文献各占总数的3.70%(1/27)。乌头与白及临床辨证加减应用主要治疗西医内科疾病中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消化性溃疡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60.14%(89/148),其次是慢性胃炎占总数的7.43%(11/148)。6.2.2乌头类与瓜萎、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临床用药剂量情况6.2.2.1具体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时乌头类药物临床用药剂量情况乌头与天花粉辨证加减应用时,乌头类药物主要有附子、川乌、草乌,附子以规则形式入药的剂量有11种,从3g到30g不等,其中10g用药剂量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29.17%(21/72);其次是6g用药剂量,占总数的26.39%(19/72)。川乌、草乌的用药剂量都为6g,占总数的100%(1/1)。乌头与瓜蒌辨证加减应用时,乌头类药物主要有附子、川乌、草乌,附子以规则形式入药的剂量共有16种,从2g到50g不等,其中10g用药剂量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38.01%(111/292);其次是6g用药剂量,占总数的19.52%(57/292)。川乌、草乌的用药剂量都为6g,占总数的100%(1/1)。乌头与贝母辨证加减应用时,乌头类药物都为附子,明确而具体的用药剂量共有6种,用药剂量范围从3g到20g不等,其中10g用药剂量占总数的47.62%(10/21),6g用药剂量占总数的28.57%(6/21),15g用药剂量占总数的9.52%(2/21),其它用药剂量各占总数的4.76%(1/21)。乌头与川贝母辨证加减应用时,乌头类药物都为附子,明确而具体的用药剂量共有10种,用药剂量范围从3g到30g不等,其中10g用药剂量占总数的24.14%(7/29),6g、15g用药剂量各占总数的17.24%(5/29),30g用药剂量占总数的13.79%(4/29),9g、8g用药剂量各占总数的6.90%(2/29),其它用药剂量各占总数的3.45%(1/29)。乌头与浙贝母辨证加减应用时,乌头类药物都为附子,明确而具体的用药剂量共有9种,附子用药剂量范围从5g到30g不等,其中6g用药剂量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40%(10/25);其次是1 0g用药剂量,占总数的16%(4/25)。乌头与白及辨证加减应用时,乌头类药物都为附子,明确而具体的用药剂量共有11种,用药剂量范围从3g到42g不等,其中10g用药剂量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41.57%(37/89);其次是6g用药剂量,占总数的25.84%(23/89)。6.2.2.2具体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时天花粉、瓜萎、贝母、川贝母、浙贝母、白及药物临床用药剂量情况天花粉明确而具体的用药剂量共有11种,范围从5g到50g不等,其中15g的用药剂量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30.43%(35/115);其次是30g的用药剂量,占总数的24.35%(28/115);再次是20g用药剂量占总数的23.48%(27/115)。瓜萎明确而具体的用药剂量共有11种,范围从1g到30g不等,其中15g用药剂量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38.83%(120/309);其次是30g、10g用药剂量,各占总数的15.86%(49/309)。贝母明确而具体的用药剂量共有4种,范围从8g到15g不等,其中10g用药剂量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60%(9/15);其次是12g用药剂量,占总数的20%(3/15)。川贝母明确而具体的用药剂量共有8种,范围从6g到90g不等,其中10g用药剂量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46.43%(13/28);其次是6g、12g的用药剂量,占总数的14.29%(4/28)。浙贝母明确而具体的用药剂量共有6种,范围从8g到20g不等,其中10g用药剂量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31.25%(10/32);其次是15g用药剂量,占总数的28.13%(9/32)。白及明确而具体的用药剂量共有15种,范围从3g到60g不等,其中10g用药剂量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33.08%(44/133);其次是15g用药剂量,占总数的25.56%(34/133)。6.2.3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临床用药配伍比例情况乌头天花粉临床辨证加减常用的配伍比例有15种,且从1:1到9:20不等,其中3:5配伍比例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30%(18/60);其次是1:5占总数的11.67%(7/60)。乌头瓜蒌临床辨证加减常用的配伍比例有15种,且从1:1到3:16不等,其中2:3配伍比例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15.86%(46/290);其次是1:2占总数的12.41%(36/290)。乌头贝母临床辨证加减常用的配伍比例有5种,且从1:1到3:10不等,其中1:2的配伍比例占总数的33.33%(5/15),1:1、5:8配伍比例各占总数的20%(3/15),3:10、5:3的配伍比例各占总数的13.33%(2/15)。乌头川贝母临床辨证加减常用的配伍比例有8种,且从1:1到15:4不等,其中1:1配伍比例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42.86%(12/28)。乌头浙贝母临床辨证加减常用的配伍比例有7种,且从1:1到4:5不等,其中1:1的配伍比例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40%(10/25)。乌头白及临床辨证加减常用的配伍比例有10种,且从1:1到12:25不等,其中1:4比例配伍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23.60%(21/89);其次是2:5占总数的14.61%(13/89)。6.2.4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临床用药剂型和给药途径情况乌头与天花粉反药组合临床辨证加减应用多以汤剂的形式出现,占总数的98.66%(147/149),临床给药途径多为内服(口服),占总数的98.66%(147/149)。乌头与瓜萎反药组合临床辨证加减应用多以汤剂形式出现,占总数的99.57%(466/468),临床给药途径多为内服(口服),所占的比例为99.36%(465/468)。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临床辨证加减应用都以汤剂的形式出现,占总数的100%,临床给药途径都为内服(口服),所占的比例为100%。乌头与川贝母反药组合临床辨证加减应用多以汤剂的形式出现,占总数的94.34%(50/53),临床给药途径都为内服(口服),所占的比例为100%。乌头与浙贝母反药组合临床辨证加减应用多为汤剂,占总数的97.44%(38/39),临床给药途径都为内服(口服),所占的比例为97.44%(38/39)。乌头与白及反药组合临床辨证加减应用多以汤剂的形式出现,占总数的98.11%(156/159),临床给药途径主要为内服(口服),所占的比例为91.82%(146/159)。6.2.5乌头类与瓜萎、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临床炮制用药情况临床上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时乌头类药物多经炮制后入药,而天花粉、瓜萎、贝母、川贝母、浙贝母、白蔹、白及临床上多以生品直接入药。6.2.6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同方应用时具体药物使用情况主方方剂中,乌头与天花粉配伍的149首方剂中共涉及中药179味,用药总频数为1690次,其中用药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有:黄芪(90)、山药(76)、甘草(63)、生地黄(65)、丹参(54)。加减药物中,乌头与天花粉配伍的149首方剂辨证加减药物共涉及中药19味,用药总频数为213次,其中用药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有:黄芪(18)、知母(10)、干姜(6)、当归(5)。主方方剂中,乌头与瓜蒌配伍的这468首方剂中共涉及中药236味,用药总频数为4979次,其中用药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有:丹参(296)、黄芪(233)、甘草(222)、桂枝(181)、川芎(172)。加减药物中,乌头与瓜蒌配伍的468首方剂辨证加减药物共涉及中药40味,用药总频数为1169次,其中用药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有:川贝母(80)、海藻(72)、昆布(68)、桑白皮(52)、款冬花(49)。主方方剂中,乌头与贝母配伍的这27首方剂中共涉及中药105味,用药总频数为316次,其中用药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有:甘草(15)、茯苓(14)、白术(12)、黄芪(8)、丹参(8)。加减药物中,乌头与贝母配伍的这27首方剂辨证加减药物共涉及中药19味,用药总频数为88次,其中用药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有:瓜萎(12)、肉桂(10)、干姜(6)、吴茱萸(6)、五味子(4)。主方方剂中,乌头与川贝母配伍的这53首方剂中共涉及中药142味,用药总频数为606次,其中用药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有:甘草(33)、黄芪(24)、丹参(23)、茯苓(18)、半夏(16)。加减药物中,乌头与川贝母配伍的53首方剂辨证加减药物共涉及中药29味,用药总频数为169次,其中用药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有:吴茱萸(29)、肉桂(15)、菟丝子(8)、山茱萸(6)、大青叶(5)。主方方剂中,乌头与浙贝母配伍的这39首方剂中共涉及中药133味,用药总频数为444次,其中用药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有:丹参(18)、甘草(17)、茯苓(16)、黄芪(16)、白术(13)。加减药物中,乌头与浙贝母配伍的这39首方剂辨证加减药物共涉及中药21味,用药总频数为100次,其中用药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有:干姜(10)、薏苡仁(6)、泽泻(5)、羌活(5)、细辛(4)。主方方剂中,乌头与白及配伍的这159首方剂中共涉及中药185味,用药总频数为1647次,其中用药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有:甘草(95)、白术(82)、黄芪(79)、白芍(68)、党参(68)。加减药物中,乌头与白及配伍的159首方剂中辨证加减药物共涉及药物23味,用药总频数为388次,其中用药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有:吴茱萸(63)、肉桂(57)、干姜(23)、小茴香(19)、乌梅(8)。6.2.7乌头类与瓜萎、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文献质量评价6.2.7.1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文献发表年代情况乌头与天花粉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时在2005-2010年发表文献所占比例最高为31.54%(47/149);乌头与瓜蒌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时在2005-2010年发表文献所占比例最高为34.40%(161/468);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时在2000-2005年发表文献所占比例最高为37.04%(10/27);乌头与川贝母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时在2005-2010年发表文献所占比例最高为28.30%(15/53);乌头浙贝母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时在2005-2010年发表文献所占比例最高为33.33%(13/39);乌头与白及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时在2000-2005年发表所占比例最高为35.22%(56/159)。6.2.7.2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文献期刊质量情况临床上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文献在非核心期刊上共发表780篇,所占的比例为87.15%;而在核心期刊上只发表刊登了 115篇文献,所占的比例为12.85%。6.2.7.3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文献作者单位所在省份情况26个省份报告乌头与天花粉反药组合临床辨证加减应用,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河南省、浙江省,其中山东省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的15.44%(23/149);30个省份报告乌头与瓜萎反药组合临床辨证加减应用,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山东省、辽宁省,其中河南省所占比例最高为16.70%(78/467);14个省报告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主要分布在河南省、黑龙江省、甘肃省,其中河南省所占比例最高为18.52%(5/27);22个省份报告乌头与川贝母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山东省、黑龙江省,其中河南省所占比例最高为16.98%(9/53);17个省份报告乌头与浙贝母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主要分布在河南省、浙江省、福建省,其中河南省所占比例最高为17.95%(7/39);30个省份报告乌头与白及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主要分布在河南省、湖南省、江苏省,其中河南省所占比例最高为18.24%(29/159)。6.2.7.4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文献作者单位所在地区情况7个地区报告乌头与天花粉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华中地区、西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所占比例最高为39.60%(59/149);7个地区报告乌头与瓜蒌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所占比例最高为27.84%(130/467);6个地区报告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主要分布在华中地区、西北地区、华东地区,其中华中地区所占比例最高为25.93%(7/27);7个地区报告乌头与川贝母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华中地区、东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所占比例最高为32.08%(17/53);7个地区报告乌头与浙贝母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主要分布在华中地区、华东地区、西北地区,其中华中、华东地区所占比例最高为30.77%(12/39);7个地区报告乌头与白及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所占比例最高为32.70%(52/159)。6.2.7.5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文献作者单位所在省份与地区对应情况乌头与天花粉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时山东省在华东地区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15.44%(23/149);乌头与瓜萎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时山东省在华东地区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10.49%(49/467);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时河南省在华中地区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18.52%(5/27);乌头与川贝母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时山东省在华东地区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15.09%(8/53);乌头与浙贝母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时河南省在华中地区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17.95%(7/39);乌头与白及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时江苏省在华东地区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9.43%(15/159)。[结论]1.反药组合文献总数方面,临床上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同用时以乌头与瓜蒌反药组合临床使用最多,其次是乌头与天花粉反药组合,再次是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乌头与白及反药组合、乌头与白蔹。这可能与其药物本身的药性、临床入药时炮制情况以及临床应用时的使用范围有关。2.反药组合临床研究类型方面,临床上记载此类反药组合同用的文献中,以病例系列(CS)这种研究类型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文献质量高且对进行Meta分析有重要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这类文献的发表呈现了逐年递增的趋势,但其文献质量多不高,其研究现状有好的方面,但总体来说不利于对十八反内容甚至是整个中医药学内容进行高质量、高标准、严要求研究内容的开展。3.反药组合临床用药安全性方面,对检索到的文献中涉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研究时发现,没有文章明确指出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同用后会产生不良反应,且中药治疗组报告的不良反应都较为轻微。根据检索到的有限的临床文献可以看出,在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内,临床上确实存在此类反药组合同用治疗疾病的情况,且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反药组合同用较为安全可靠。4.反药组合临床疗效方面,因检索到的有限的临床研究文献异质性过高,不符合进行meta分析的基本条件,因而未对文献做进一步的疗效分析。5.反药组合文献特征方面5.1乌头与天花粉反药组合同用主要治疗内科疾病,无论此反药组合同方应用还是辨证加减应用都主要治疗气血津液病证当中的消渴。应用剂量方面,乌头与天花粉同方应用时乌头类药物用药剂量多为6g、10g,天花粉用药剂量多为10g;乌头与天花粉辨证加减应用时乌头类药物用药剂量多为10g、6g,天花粉用药剂量多为15g。入药配伍比例方面,乌头天花粉同方应用时常以1:1的比例配伍使用;此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时常以3:5的比例配伍使用。炮制入药情况方面,乌头天花粉反药组合同用时乌头类药物多炮制后入药,而天花粉则多以生品入药。剂型、给药途径方面,此反药组合治疗临床疾病时多制成汤剂,内服(口服)。具体药物使用情况方面,反药组合同方应用时常用的药物有茯苓、山药、黄芪;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时常用的药物有黄芪、山药、甘草。5.2乌头与瓜蒌反药组合同用主要治疗内科疾病,无论此反药组合同方应用还是辨证加减应用都主要治疗心系病证当中的胸痹。应用剂量方面,乌头与瓜蒌同方应用时乌头类药物用药剂量多为10g、15g,瓜蒌用药剂量多为15g;乌头与瓜蒌辨证加减应用时乌头类药物用药剂量多为10g、6g,瓜蒌用药剂量多为15g。入药配伍比例方面,乌头瓜蒌同方应用时常以1:2的比例配伍使用;此反药组合辨证加减应用时常以2:3的比例配伍使用。炮制入药情况方面,乌头瓜萎反药组合同用时乌头类药物多炮制后入
沈会[9](2006)在《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是指心体受损、脏真受伤、心脉“气力衰竭”所致的危重病证。心力衰竭是多种心系疾病或非心系疾病发展的结果,如心悸、胸痹心痛、咳嗽等。我国心衰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而一直受到普遍重视。本病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从先秦时期到现代,历经二千多年,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认识,逐渐完善了心力衰竭的发病规律和辨证要点,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本文记述了先秦时期到现代中医文献中心力衰竭的历史源流及各时期对该病论述的发展及独到之处,回顾和研究不同阶段的特点,这对今后深入探讨心力衰竭辨证治疗是非常有益的。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确定文中心力衰竭的定义与范围,对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名进行探讨。按现代中医的标准对心力衰竭病名作出明确的定义,指出心力衰竭一病所包括的西医病名范围。由于古代中医文献中无心力衰竭这一病名,而该病的相关病名却有出现,并且在不同历史时代对其认识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该部分对与本病相关的七个病名的内涵及沿革作了探讨。第二部分分为先秦、汉晋、隋唐、宋金元、明、清几个阶段,涉及了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分别对各期主要论着及医家的观点进行挖掘和剖析,总结其发展与独到之处。在每一阶段中介绍心力衰竭相关文献中所载内容的特点,包括继承、创新和发展;重点对有代表性的着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其中涉及了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用药特点、调护等多个方面,并对心力衰竭论治有卓越贡献的医家进行了简单论述,以便于了解心力衰竭论治理论提出的背景。这些丰富的理论、经验、学术思想对今人的研究将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第三部分主要是现代中医对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病证、治疗、护理及中西医结合方面进行总结。建国以后,中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方法,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分型方面更加丰富。在治疗上,不光是传统的方药、针灸、气功的治疗,还有中药注射液、中药雾化剂、中药药液灌肠、中药栓剂的应用。并且,名老中医在临床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经验,也值得借鉴。
张丽颖[10](2013)在《中药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 Hp)临床研究文献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设计等进行总结概述,分析目前优势及不足,为临床、科研提供参考;对中医药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Hp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 control trial, RCT)进行系统评价,了解目前治疗现状;对辨证应用中药汤剂、中药散剂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提高Hp根除率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后贯穿理论与临床研究进行讨论及展望。[方法]系统评价:确定严格的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充分检索中药联合标准治疗方案治疗Hp相关文献,并进行评价筛选,纳入最终符合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对符合纳入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的慢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按入组顺序申请中心随机号码,并给予相应治疗,A组为对照组,给予西药标准三联疗法: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克拉霉素0.5,每日2次(Bid),持续10天,B、C、D组为试验组,分别给予同对照组西药10天+中药散剂2周,Bid、同对照组西药10天+中药汤剂4周,Bid、同对照组西药10天+中药汤剂2周,Bid,停用西药后1个月为疗后访视点,复查Hp、安全性检查项目,填写症状量表、SF-36量表、PRO量表,对观测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系统评价:最终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7篇,全部纳入的病例总数为1115例,试验组669例,对照组446例。完成治疗1058例,退出研究57例,其中拒绝复查失访45例,未按医嘱服药6例,因不良反应中止6例。各研究均报告了受试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等,具有基线可比性。Hp根除率方面,中药同期联合西药组根除Hp和单独西药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5,RR=1.12,95%Cl [1.03,1.21]),中药同期联合西药组根除率高于单独西药组,;消化性溃疡组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 RR=1.13,95%Cl [1.02,1.25]);慢性胃炎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9,RR=1.22,95%Cl [0.78,1.91]);疗程7天中西医结合组和单纯西药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RR=1.09,95%Cl [1.00,1.18]);疗程14天中西医结合组和单纯西药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 RR=1.35,95%Cl [1.08,1.70]);中成药联合西药vs西药的根除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25, RR=1.07,95%Cl [0.95,1.22]),而汤药联合西药vs西药的根除率组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9, RR=1.17,95%Cl [1.07,1.29])。中药同期联合西药组和单独西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14,0R=0.47,95%Cl [0.17,1.27])。亚组分析,汤药联合西药组和单纯西药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4, OR=0.27,95%Cl [0.11,0.66])。中药同期联合西药组和单独西药组的溃疡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46, RR=1.16,95%Cl [0.79,1.70])。临床研究:共入选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768例,其中61例因无任何治疗后疗效记录不纳入FAS分析,FAS分析707例;有21例因依从性低不纳入PPS分析,PPS分析686例;SS集分析714例。所有受试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与合并疾病、合并用药情况在四组中分布均衡,P>0.05,没有统计学差异。受试者基线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PRO量表各维度评分四组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Hp根除率(FAS)方面:A组为67.6%,B组为76.0%,C组为78.9%,D组为81.1%;Hp根除率(PPS):A组为67.6%,B组为76.6%,C组为78.1%,D组为80.4%。FAS分析结果:四组的Hp根除率比较,P=0.0489<0.05,四组不完全相同;PPS分析结果:四组的Hp根除率比较,P=0.0750>0.05,无统计学差异。对FAS进行两两比较,按照校正水准修正值α=0.0083,得到A组和C组之间(P=0.0081<0.0083)、A组和D组之间(P=0.0065<0.0083),根除率有统计学差异,C、D组的Hp根除率比A组高。受试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显着,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B、C、D三组症状积分改善值高于A组,但组间比较,P>0.05,并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各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一致。受试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8个维度评分组内比较,P<0.05,各组治疗后均有改善,生活质量均有提高。但组间比较,仅有身体疼痛维度评分四组不完全相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身体疼痛维度做两两比较,只A组和D组维度评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D组对身体疼痛的改善明显比A组好。受试者PRO量表各维度评分在四个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改善有统计学意义。四个组组间比较,仅有反流、消化不良维度的改善情况,P<0.05,四个组不完全相同;对其进行两两比较,反流维度的改善情况,只有A组与D组比较,P<0.05,D组改善较A组改善明显。消化不良维度,A组与C组、D组比较,P<0.05,C、D组对消化不良的改善都比A组明显。治疗前后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及心电图,发现有临床意义的指标变化记录为不良事件,如肝损害等,未发现其它有临床意义的指标变化。治疗过程中发生与试验药物可能相关的不良事件23例,其中A组11例(6%),B组7例(4%),C组2例(1.1%),D组3例(1.7%),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多组间比较,P<0.0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全相同;再进行两两比较,得到只有A组和C组、D组之间比较,P<0.0083,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D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都低于A组。[结论]系统评价:中药同期联合西药组的Hp根除率高于单独西药组。亚组分析结论: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根除率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慢性胃炎的根除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无论疗程为7天还是14天,中西医结合组根除率均优于单独西药组;中成药联合西药组和单纯西药间根除率无统计学差异,汤药联合西药组和单独西药组间根除率有统计学差异;中药同期联合西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单独西药组没有统计学差异,汤药联合西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独西药组间。临床研究:辨证应用中药汤剂联合标准三联疗法能够提高Hp根除率,对患者生活质量及PRO改善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二、冰糖草治疗肝炎133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冰糖草治疗肝炎133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3)心律失常现代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现代医学对心律失常的认识 |
1.1 心律失常的病因 |
1.2 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 |
1.3 心律失常的分类 |
1.3.1 按心律失常速率分类 |
1.3.2 起源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 |
1.3.3 激动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 |
1.4 诊断和鉴别诊断 |
1.4.1 心律失常诊断概述 |
1.4.2 几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诊断要点 |
1.5 治疗 |
1.6 预后 |
2 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
2.1 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 |
2.1.1 与心律失常有关的心的生理功能 |
2.1.1.1 心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
2.1.1.2 心脏与其他脏腑的功能关系 |
2.1.2 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 |
2.1.2.1 感受外邪 |
2.1.2.2 情志所伤 |
2.1.2.3 饮食失调 |
2.1.2.4 房劳过度 |
2.1.2.5 它病失养 |
2.1.2.6 药物影响 |
2.1.3 现代中医对心律失常病因病机认识举例 |
2.1.3.1 本虚 |
2.1.3.2 标实 |
2.1.3.3 从肝、脾、肺三脏论述心律失常 |
2.2 心律失常的辨证论治 |
2.2.1 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 |
2.2.1.1 整体论治 |
2.2.1.2 调理阴阳 |
2.2.1.3 扶正祛邪 |
2.2.1.4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
2.2.2 心律失常的辨证要点 |
2.2.2.1 辨惊悸、怔忡 |
2.2.2.2 辨病变的虚实兼夹 |
2.2.2.3 辨脏腑的虚损程度 |
2.2.2.4 辨脉象 |
2.2.3 心律失常的辨证分型论治 |
2.2.3.1 虚证类 |
2.2.3.2 实证类 |
2.3 现代中医治疗心律失常举例 |
2.3.1 中医辨证分型 |
2.3.1.1 北京魏执真将心律失常分快速型和慢速型 |
2.3.1.2 北京马胜兴等分标本论治 |
2.3.1.3 北京徐承秋等将分三型论治 |
2.3.1.4 山西原明忠等分三型论治 |
2.3.1.5 广州陈镜合三型论治 |
2.3.1.6 山东邵念方分六型论治 |
2.3.1.7 上海丁学屏辨治八法 |
2.3.1.8 湖南张自强将早搏分七型论治 |
2.3.2 病证结合专方专药 |
2.3.2.1 着眼于气、血、痰、瘀 |
2.3.2.2 着眼于心肾 |
2.3.2.3 着眼于心脾(胃) |
2.3.2.4 着眼于心肝 |
2.3.2.5 温阳益气治病窦 |
2.3.2.6 其他 |
2.4 关于心律失常脉象的辨析 |
2.4.1 迟脉 |
2.4.1.1 祖国医学关于“迟脉”的记载 |
2.4.1.2 “迟脉”的特征 |
2.4.1.3 属于“迟脉”的心律失常 |
2.4.1.4 “迟脉”辨析 |
2.4.2 缓脉 |
2.4.2.1 祖国医学关于“缓脉”的记载 |
2.4.2.2 “缓脉”的特征 |
2.4.2.3 可见“缓脉”的心律失常 |
2.4.2.4 “缓脉”辨析 |
2.4.3 数脉 |
2.4.3.1 祖国医学关于“数脉”的记载 |
2.4.3.2 “数脉”的特征 |
2.4.3.3 表现为“数脉”的心律失常 |
2.4.3.4 “数脉”辨析 |
2.4.4 疾脉 |
2.4.4.1 祖国医学关于“疾脉”的记载 |
2.4.4.2 “疾脉”的特征 |
2.4.4.3 表现为“疾脉”的心律失常 |
2.4.4.4 “疾脉”辨析 |
2.4.5 促脉 |
2.4.5.1 祖国医学关于“促脉”的记载 |
2.4.5.2 “促脉”的特征 |
2.4.5.3 表现为“促脉”的心律失常 |
2.4.5.4 “促脉”辨析 |
2.4.6 结脉 |
2.4.6.1 祖国医学关于“结脉”的记载 |
2.4.6.2 “结脉”的特征 |
2.4.6.3 表现为“结脉”的心律失常 |
2.4.6.4 “结脉”辨析 |
2.4.7 代脉 |
2.4.7.1 祖国医学关于“代脉”的记载 |
2.4.7.2 “代脉”的特征 |
2.4.7.3 属于“代脉”的心律失常 |
2.4.7.4 “代脉”辨析 |
2.4.7.5 结、代辨析 |
2.4.8 涩脉 |
2.4.8.1 祖国医学关于“涩脉”的记载 |
2.4.8.2 “涩脉”的特点 |
2.4.8.3 表现为“涩脉”的心律失常 |
2.4.8.4 “涩脉”辨析 |
2.5 试论宗气与心律失常 |
2.5.1 宗气的生成、运行及功能 |
2.5.1.1 宗气的生成、运行 |
2.5.1.2 宗气功能 |
2.5.2 宗气与心肺 |
2.5.3 着眼于心肺、宗气治疗心律失常 |
2.5.3.1 升陷汤 |
2.5.3.2 生脉散 |
2.5.3.3 补益宗气以防治老年心律失常 |
3 现代中医专家治疗心律失常的特点及经验 |
3.1 邓铁涛 |
3.2 祝谌予 |
3.3 陈可冀 |
3.4 郭士魁 |
3.5 岳美中 |
3.6 施今墨 |
3.7 赵冠英 |
3.8 丁光迪 |
3.9 傅宗翰 |
3.10 奚凤霖 |
3.11 周仲瑛 |
3.12 朱良春 |
3.13 华明珍 |
3.14 严世芸 |
3.15 姜春华 |
3.16 黄文东 |
3.17 朱锡祺 |
3.18 何立人 |
3.19 张伯臾 |
3.20 陈泽霖 |
3.21 周次清 |
3.22 张珍玉 |
3.23 万友生 |
3.24 林钟香 |
3.25 王键 |
3.26 张国伦 |
3.27 周宜轩 |
4 心律失常的单味药治疗 |
4.1 苦参 |
4.2 黄连 |
4.3 青皮 |
4.4 附子 |
4.5 人参 |
4.6 细辛 |
4.7 延胡索 |
4.8 葛根 |
4.9 炙甘草 |
4.10 冬虫夏草 |
4.11 山豆根 |
4.12 常山 |
4.13 万年青 |
4.14 山楂 |
5 心律失常的复方治疗 |
5.1 古方化裁 |
5.1.1 炙甘草汤 |
5.1.2 生脉散 |
5.1.3 温胆汤 |
5.1.4 血府逐瘀汤 |
5.1.5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
5.1.6 苓桂术甘汤 |
5.1.7 归脾汤 |
5.1.8 补阳还五汤 |
5.1.9 天王补心丹 |
5.1.10 银翘散 |
5.1.11 桃仁红花煎 |
5.1.12 麻黄附子细辛汤 |
5.1.13 桂枝附子汤加味 |
5.1.14 参附汤 |
5.2 自拟方 |
5.2.1 缓慢性心律失常 |
5.2.1.1 增率汤 |
5.2.1.2 温阳复脉汤 |
5.2.1.3 五参汤 |
5.2.1.4 益心温肾快脉汤 |
5.2.1.5 复脉养心汤 |
5.2.1.6 缓率平汤 |
5.2.1.7 定悸复脉汤 |
5.2.1.8 病窦转复汤 |
5.2.1.9 增脉汤 |
5.2.1.10 加味参附桂甘汤 |
5.2.2 快速性心律失常 |
5.2.2.1 交泰丸 |
5.2.2.2 稳脉汤 |
5.2.2.3 霍参汤 |
5.2.2.4 苦参消早汤 |
5.2.2.5 振心复脉汤 |
5.2.2.6 益心方 |
5.2.2.7 宁心汤 |
5.2.2.8 平心定率汤 |
5.3 成方 |
5.3.1 参附芪注射液 |
5.3.2 稳心灵 |
5.3.3 舒心平胶囊 |
5.3.4 心律安胶囊1 号 |
6 心律失常的针灸与推拿治疗 |
6.1 心律失常的针灸治疗 |
6.1.1 毫针治疗 |
6.1.1.1 辨证分型治疗 |
6.1.1.2 针刺特定穴位 |
6.1.2 其他针法治疗 |
6.1.2.1 耳针 |
6.1.2.2 腕踝针 |
6.1.2.3 穴位注射 |
6.1.2.4 磁性皮内针 |
6.1.3 针灸综合疗法 |
6.2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分析与评价 |
6.2.1 各种针法治疗本病概况 |
6.2.2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评价 |
6.2.3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规律 |
6.2.3.1 取穴 |
6.2.3.2 毫针手法 |
6.2.3.3 针刺频刺及疗程 |
6.3 心律失常的推拿治疗 |
6.3.1 推拿手法为主治疗心律失常 |
6.3.1.1 按摩背俞穴治疗功能性心律失常 |
6.3.1.2 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功能性心律失常 |
6.3.1.3 手法治疗颈心综合征 |
6.3.1.4 颈部分区推拿治疗颈源性心律失常 |
6.3.2 推拿和其他疗法综合运用治疗心律失常 |
6.3.2.1 推拿结合水针治疗脊柱性心律失常 |
6.3.2.2 推拿等综合治疗脊源性心律失常 |
6.3.2.3 推拿牵引治疗颈椎病合并心律失常 |
7 心律失常的其他治疗及护理 |
7.1 心律失常的食疗 |
7.1.1 辨证施食 |
7.1.1.1 心神不宁 |
7.1.1.2 心血不足 |
7.1.1.3 气阴不足 |
7.1.1.4 心阳虚衰 |
7.1.1.5 痰湿阻滞 |
7.1.1.6 瘀血阻滞 |
7.1.2 心律失常的素菜水果治疗 |
7.2 心律失常的音乐疗法 |
7.2.1 音乐疗法运用于心律失常简析 |
7.2.1.1 心动过速 |
7.2.1.2 心动过缓 |
7.2.2 音乐治疗运用的一些注意事项 |
7.3 心律失常的护理 |
7.3.1 一般护理 |
7.3.2 心理护理 |
7.3.3 医疗体育 |
8 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
8.1 舌象及理化指标与心律失常相关性研究 |
8.1.1 舌象客观性指标相关性研究 |
8.1.2 理化指标与心律失常相关性研究 |
8.1.2.1 理学检查指标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8.1.2.2 心律失常与血液流变的关系 |
8.1.2.3 心律失常与心电图的关系研究 |
8.2 抗心律失常的方药研究 |
8.2.1 炙甘草汤 |
8.2.2 桃核承气汤 |
8.2.3 血府逐瘀汤 |
8.2.4 宁心复脉合剂 |
8.2.5 甘草三参合剂 |
8.2.6 心宝 |
8.3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
8.3.1 缓慢性心律失常中西医结合治疗 |
8.3.2 病窦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 |
8.3.3 室性早搏中西医结合治疗 |
8.3.4 心动过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8.3.5 其他类型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8.3.6 心房纤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葛花与枳椇子解酒作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整理 |
第一部分 古今有关酒和酒病的记载 |
一、中医学对酒和酒病的认识 |
二、韩医学对酒和酒病的认识 |
三、现代医学对酒精中毒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古今有关葛花、积棋子解酒的记载 |
一、古代文献中有关葛花、积棋子解酒的记载 |
二、现代研究中有关葛花、积棋子解酒的报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 实验用药的制备 |
第二部分 药效学研究 |
一、药物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醒酒时间的影响 |
二、药物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
三、药物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
四、药物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酒后运动失调恢复的影响 |
五、药物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乙醇吸收的影响 |
六、药物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肝中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知识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一 西医对直肠脱垂的认识 |
1 直肠脱垂的定义与症状 |
2 直肠脱垂的病因病机 |
3 直肠脱垂的诊断与分型 |
4 直肠脱垂的治疗 |
4.1 经腹手术 |
4.2 经会阴手术 |
4.3 手术选择的大概标准 |
4.4 注射疗法 |
5 小结 |
文献综述二 中医对直肠脱垂的认识 |
1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定义与症状 |
2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脉象 |
3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病因病机与治则 |
4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治疗 |
4.1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中药治疗 |
4.2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针灸治疗 |
5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预后 |
6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防护 |
7 小结 |
文献综述三 消痔灵注射液主要成分的研究进展与相关古籍荟萃 |
1 明矾的概述 |
1.1 明矾的现代研究 |
1.2 中医古籍中有关明矾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 |
2 五倍子的概述 |
2.1 五倍子的现代研究部分 |
2.2 古籍中有关五倍子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 |
前言 |
1 研究数据 |
1.1 数据来源 |
1.2 数据检索 |
1.2.1 CNKI检索 |
1.2.2 维普检索 |
1.2.3 万方检索 |
1.3 数据去重 |
1.3.1 数据去重方法 |
1.3.2 数据去重结果 |
1.4 数据校验 |
2 CiteSpace分析 |
2.1 CiteSpace应用现状 |
2.2 Citespace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
3.1.1 发文年份统计分析结果 |
3.1.2 发文作者与研究机构统计分析结果 |
3.1.3 发文关键词统计分析结果 |
3.1.4 发文期刊杂志统计分析结果 |
3.2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共现分析结果 |
3.2.1 作者及研究机构共现分析结果 |
3.2.2 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 |
3.3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 |
3.4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起源 |
4.2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发展 |
4.2.1 新型注射药物——消痔灵注射液的诞生 |
4.2.2 注射疗法——消痔灵注射术的优化 |
4.3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主要贡献者 |
4.4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 |
5 结论 |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A: 古籍中有关直肠脱垂的文献汇总 |
附录B: 古籍中有关明矾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汇总表 |
附录C: 古籍中有关五倍子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汇总表 |
附录D: 同义关键词合并表 |
附录E: 关键词频次(≥10)统计表 |
附件 |
(6)粥方的古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粥方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
1 粥方养疗的理论研究 |
1.1 对有养疗作用粥的定义 |
1.2 含药粥方的源流问题 |
1.3 单本着作中的粥方研究 |
2 粥方养疗的临床研究 |
2.1 术后及癌症康复期等病证的粥养 |
2.2 特殊人群和常见病证的粥疗 |
3 分析与讨论 |
4 小结 |
5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粥方记载与应用概况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 |
1.2 文献检索与资料整理 |
2 统计结果 |
2.1 唐代粥方情况 |
2.2 宋元时期粥方情况 |
2.3 明代粥方概况 |
2.4 清代粥方概况 |
3 粥方应用特点分析 |
3.1 粥方基本情况分析 |
3.2 粥方物品性质分析 |
3.3 谷物种类分析 |
3.4 主治病证分析 |
3.5 主治人群分析 |
第三部分 粥的相关问题讨论 |
1 粥的别称考证 |
1.1 粥的理想状态称谓 |
1.2 粥的黏稠状态别称 |
1.3 粥与羹的混合状态别称 |
2 唐代之前粥的发展概况 |
2.1 原始时期粥相关物品的历史遗迹 |
2.2 与粥相关的养老制度 |
2.3 以粥治病之滥觞 |
3 粥方中所用土苏考证 |
3.1 认定土苏为药物无案可稽 |
3.2 土苏作为食物所指为何,尚存异议 |
3.3 粥方中的土苏(酥)考证 |
4 粥方中所用浆水考证 |
4.1 浆水考源 |
4.2 浆水制作原料与工艺概述 |
4.3 浆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概述 |
5 粥方传统制法与食法讨论 |
5.1 粥方主辅料的选择与加工 |
5.2 粥方烹煮“火候”说 |
5.3 粥方“食候”说 |
5.4 小结 |
第四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温病条辨》治疗温病组方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吴氏生平 |
2. 温病的类别 |
2.1. 风温 |
2.2. 温热 |
2.3. 暑温、湿温 |
2.4. 秋燥 |
2.5. 伏暑 |
2.6. 冬温 |
2.7. 温毒 |
2.8. 温疫 |
2.9. 温病治法 |
2.10 三焦分治 |
2.11."治上焦如羽" |
2.12."治中焦如衡" |
2.13."治下焦如权" |
2.14. 养阴法 |
2.15. 上焦 |
2.16.中焦 |
2.17.治湿需调气 |
2.18.治湿需宣肺 |
2.19.湿、热偏重,制定治法 |
3. 方药 |
第二部分 方剂方源考证 |
第三部分 方剂分析与讨论 |
0. 解表法 |
1. 辛凉解表法 |
2. 清热法 |
2.1. 白虎汤 |
2.2. 清气凉血治气血两燔 |
2.3. 咸寒甘寒佐用轻清宣透之品以清营热 |
2.4. 咸寒甘寒佐用活血以清血热 |
2.5. 总结 |
3. 攻下法 |
3.1. 纯实证,正气未虚 |
3.2. 虚实夹杂,正气已虚 |
3.3. 总结 |
4. 涌吐法 |
4.1. 无形之邪 |
4.2. 有形之邪 |
4.3. 总结 |
5. 开窍法 |
5.1. 安宫牛黄丸 |
5.2. 紫雪丹 |
5.3. 至宝丹 |
5.4. 总结 |
6. 清热祛湿法 |
6.1. 上焦 |
6.2. 中焦 |
6.3. 下焦 |
6.4. 表里三焦俱湿 |
7. 活血祛瘀法 |
7.1. 桃仁承气汤 |
7.2. 抵当汤 |
7.3. 加减桃仁承气汤 |
7.4. 总结 |
7.5. [附]热入血室 |
8. 补益法 |
8.1. 养阴法 |
8.2. 补阳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8)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的循证医学回顾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配伍组合的临床文献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学与循证医学关系概述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反药组合研究部分 |
资料与方法 |
1. 文献系统检索 |
1.1 数据库系统检索 |
1.2 文献具体检索策略(以CNKI为例) |
2. 文献筛选标准 |
3. ACCESS数据库的运用 |
3.1 Access数据库的建立 |
3.2 Access数据库概况 |
4. 数据库文献信息提取与收集 |
5. 反药组合同用文献背景资料 |
5.1 反药组合同用文献“不良反应”分类情况 |
5.2 论文中关于“贝母”分类情况的说明 |
5.3 反药组合同用文献分析参考用书 |
5.4 反药组合同用文献中作者单位所在地区的确定 |
文献检索与分类 |
1. 文献系统检索与筛选分类 |
1.1 文献系统检索结果 |
1.2 文献筛选分类结果 |
2. 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 |
课题研究内容 |
1. 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研究文献安全性评价研究 |
1.1 乌头类与瓜萎、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同方应用研究文献安全性评价研究 |
1.2 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辨证加减应用文献安全性评价研究 |
2. 从循证医学角度,对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研究文献疗效进行评价分析 |
2.1 乌头与天花粉反药组合临床研究文献疗效评价分析 |
2.2 乌头与瓜萎反药组合临床研究文献疗效评价分析 |
2.3 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临床研究文献疗效评价分析 |
2.4 乌头与白蔹反药组合临床研究文献疗效评价分析 |
2.5 乌头与白及反药组合临床研究文献疗效评价分析 |
3. 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研究文献的文献特征分析 |
3.1 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临床同方应用文献的文献特征分析 |
3.2 乌头与瓜萎、贝母、白蔹、白及类反药组合临床辨证加减应用文献的文献特征分析 |
研究内容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历 |
(9)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中医心力衰竭病名探讨 |
1.1 心力衰竭中医病名探讨 |
1.2 历代中医文献中心力衰竭同类病名的记载 |
1.2.1 心痹 |
1.2.2 心咳 |
1.2.3 心水 |
1.2.4 心胀 |
1.2.5 心脏衰弱 |
1.2.6 心衰 |
1.2.7 心脏麻痹 |
2 心力衰竭的古代文献研究 |
2.1 先秦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1.1 早期文献中心力衰竭的相关记载 |
2.1.2 《黄帝内经》对于心力衰竭的论述 |
2.1.2.1 心力衰竭的症状 |
2.1.2.2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
2.1.2.2.1 外感六淫 |
2.1.2.2.2 七情内伤 |
2.1.2.2.3 饮食不节 |
2.1.2.2.4 脏腑经脉传变 |
2.1.2.2.5 气血失常 |
2.1.2.3 心力衰竭的脉象描述 |
2.1.2.3.1 心动过缓之脉 |
2.1.2.3.2 心动过速之脉 |
2.1.2.3.3 心律不齐之脉 |
2.1.2.4 心力衰竭的诊断 |
2.1.2.5 治则治法 |
2.1.2.5.1 辛温散寒法 |
2.1.2.5.2 活血化瘀法 |
2.1.2.5.3 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 |
2.1.2.6 预后调理 |
2.2 汉晋南北朝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2.1 《难经》 |
2.2.2 《神农本草经》 |
2.2.3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
2.2.3.1 心水病名的提出 |
2.2.3.2 心力衰竭的症状及体征脉象 |
2.2.3.3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
2.2.3.3.1 心衰关乎少阴 |
2.2.3.3.2 气虚血瘀、血不利则为水 |
2.2.3.4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心力衰竭的治法方剂总结 |
2.2.3.4.1 补益心阳 |
2.2.3.4.2 温阳利水 |
2.2.3.4.3 活血利水 |
2.2.3.4.4 强心复脉 |
2.2.4 《华氏中藏经》 |
2.2.5 《脉经》 |
2.2.6 《小品方》 |
2.3 隋唐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3.1 《诸病源候论》 |
2.3.2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2.3.2.1 对心力衰竭传变的认识 |
2.3.2.2 心力衰竭新的治疗方药的提出及饮食禁忌 |
2.3.2.2.1 十水散(丸) |
2.3.2.2.2 补心汤 |
2.3.2.2.3 水肿禁盐 |
2.3.3 《外台秘要》 |
2.4 宋金元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4.1 《圣济总录》 |
2.4.1.1 《圣济总录》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
2.4.1.1.1 明确心气不足、水停心下为心力衰竭之因 |
2.1.1.1.2 心病及脾 |
2.4.1.1.3 心衰病根于心 |
2.4.1.2 心力衰竭治方的丰富 |
2.4.2 《鸡峰普济方》 |
2.4.3 《济生方》 |
2.4.4 《世医得效方》 |
2.4.5 朱丹溪及其着作 |
2.4.5.1 逐水消饮合调养心血并用治心衰 |
2.4.5.2 心力衰竭之喘 |
2.4.5.3 心衰水肿 |
2.5 明代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5.1 《普济方》 |
2.5.2 《杂病证治准绳》 |
2.5.2.1 心力衰竭心肾肺相关病机、治法的深化 |
2.5.2.2 对于五皮散主治病证的新认识 |
2.5.3 《景岳全书》 |
2.5.3.1 对心力衰竭怔忡的认识 |
2.5.3.2 对心力衰竭咳喘的认识 |
2.5.3.2.1 虚喘 |
2.5.3.2.2 水病之喘 |
2.5.3.3 对心力衰竭水肿的认识 |
2.6 清代和民国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6.1 温病心痹 |
2.6.2 张锡纯对心衰的论述 |
2.6.2.1 心脏麻痹 |
2.6.2.1.1 心脏麻痹概念的提出 |
2.6.2.1.2 心脏麻痹之因机证治 |
2.6.2.2 大气下陷致心力衰竭怔忡 |
2.6.2.2.1 大气的形成和作用 |
2.6.2.2.2 大气下陷至心衰的因机证治 |
2.6.2.3 心力衰竭的其它用方 |
2.6.2.3.1 来复汤 |
2.6.2.3.2 既济汤 |
2.6.2.3.3 参赭镇气汤 |
2.6.3 心力衰竭悸、怔忡、喘咳、水肿因机证治的完善 |
2.6.3.1 心力衰竭悸、怔忡、喘咳、水肿病因病机 |
2.6.3.2 心力衰竭治方 |
2.6.4 心力衰竭血瘀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
2.6.4.1 血瘀的形成 |
2.6.4.2 血瘀的外在表现 |
2.6.4.3 血瘀心衰怔忡病机及治法 |
2.6.4.4 血瘀心衰水肿病机及治法 |
3 现代对心力衰竭的研究 |
3.1 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3.1.1 急性心力衰竭 |
3.1.1.1 病因 |
3.1.1.2 临床表现 |
3.1.1.3 诊断和鉴别诊断 |
3.1.1.4 治疗 |
3.1.2 慢性心力衰竭 |
3.1.2.1 病因 |
3.1.2.2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
3.1.2.2.1 左侧心力衰竭 |
3.1.2.2.2 右侧心力衰竭 |
3.1.2.2.2 舒张性心力衰竭 |
3.1.2.2.3 心功能的判定和分级 |
3.1.2.3 诊断 |
3.1.2.4 并发症 |
3.1.2.5 防治 |
3.2 现代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3.2.1 与心力衰竭相关的人体生理 |
3.2.1.1 心脏与其它脏腑的功能关系 |
3.2.1.2 津液代谢的生理 |
3.2.1.3 血和津液的关系 |
3.2.2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
3.2.2.1 感受外邪 |
3.2.2.2 心病久延、气血阴阳不足 |
3.2.2.3 脏腑功能失调 |
3.2.2.4 药物误用、滥用 |
3.2.2.5 其它 |
3.2.3 现代中医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认识举例 |
3.2.3.1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血不足相关 |
3.2.3.2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肾相关 |
3.2.3.3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脾相关 |
3.2.3.4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肺相关 |
3.2.3.5 强调心力衰竭五脏相关 |
3.3 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研究 |
3.3.1 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
3.3.2 心力衰竭的辨证治疗 |
3.3.2.1 以本虚为主的证型 |
3.3.2.1.1 气阴两虚 |
3.3.2.1.2 阴虚火旺、营阴枯竭 |
3.3.2.1.3 心肺气虚 |
3.3.2.1.4 心肾阳虚 |
3.3.2.2 本虚标实并见的证型 |
3.3.2.2.1 气虚血瘀 |
3.3.2.2.2 热痰壅肺 |
3.3.2.2.3 寒痰阻肺 |
3.3.2.2.4 肝脾不和 |
3.3.2.2.5 气滞血瘀、肝脾肿大 |
3.3.2.2.6 胸阳不振、心血瘀阻 |
3.3.2.2.7 胸阳不振、肝血瘀滞 |
3.3.2.2.8 肺肾气虚、痰浊壅盛 |
3.3.2.2.9 阳气衰微、水湿泛滥 |
3.3.2.2.10 热瘀水结 |
3.3.2.3 心力衰竭急病 |
3.3.2.3.1 阴竭阳脱 |
3.3.2.3.2 热邪内陷心包、痰蒙清窍 |
3.3.2.4 瘿瘤合并心衰(甲亢合并心衰) |
3.3.3 现代中医治疗心力衰竭举例 |
3.3.3.1 中医辨证分型 |
3.3.3.2 病证结合专方专药 |
3.3.4 有关辨证论治的几个问题 |
3.3.4.1 关于心衰原发病治疗及心衰证型的转化与随证施治 |
3.3.4.1.1 心衰原发病治疗 |
3.3.4.1.2 心衰证型的转化与随证施治 |
3.3.4.2 心力衰竭调理脾胃 |
3.3.4.3 心衰咯血 |
3.3.4.4 关于心力衰竭标本缓急治法 |
3.3.4.5 关于西医左右心衰与中医心衰辨证分型的关系 |
3.3.4.6 应用西药后的辨证 |
3.3.5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 |
3.3.5.1 张晓星 |
3.3.5.2 陈慈煦 |
3.3.5.3 邓铁涛 |
3.3.5.4 董燕平 |
3.3.5.5 郭维琴 |
3.3.5.6 李介鸣 |
3.3.5.7 林慧娟 |
3.3.5.8 刘延忠 |
3.3.5.9 柯雪帆 |
3.3.5.10 邢月朋 |
3.3.5.11 颜德馨 |
3.3.5.12 詹文涛 |
3.3.5.13 张侃如 |
3.3.5.14 赵淳 |
3.3.5.15 周次清 |
3.3.5.16 罗克聪 |
3.3.5.17 李可 |
3.4 心力衰竭的单味药用药经验 |
3.4.1 黄芪 |
3.4.1.1 重用 |
3.4.1.2 后下 |
3.4.2 威灵仙 |
3.4.3 五味子 |
3.4.4 茯苓 |
3.4.5 熟地黄 |
3.5 心力衰竭的古方及中西药混合剂治疗 |
3.5.1 心衰的古方治疗 |
3.5.1.1 葶苈大枣泻肺汤 |
3.5.1.2 苓桂术甘汤 |
3.5.1.3 大承气汤 |
3.5.1.4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
3.5.1.5 大青龙汤 |
3.5.1.6 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 |
3.5.1.7 五苓散 |
3.5.1.8 桂枝茯苓丸 |
3.5.1.9 大黄虫丸 |
3.5.1.10 白通加猪胆汁汤 |
3.5.1.11 木防己汤 |
3.5.1.12 防己茯苓汤 |
3.5.1.13 薯蓣丸 |
3.5.1.14 己椒苈黄汤 |
3.5.1.15 桂枝加桂汤 |
3.5.1.16 金匮肾气丸 |
3.5.1.17 真武汤 |
3.5.1.18 小青龙汤 |
3.5.1.19 黄连阿胶汤 |
3.5.1.20 小陷胸汤 |
3.5.1.21 苓桂味甘汤 |
3.5.1.22 生脉散 |
3.5.1.23 逍遥散 |
3.5.1.24 鲤鱼汤 |
3.5.1.25 升陷汤 |
3.5.1.26 补阳还五汤 |
3.5.1.27 参附汤 |
3.5.1.28 血府逐瘀汤 |
3.5.1.29 甘露消毒丹 |
3.5.1.30 温胆汤 |
3.5.1.31 归脾汤 |
3.5.1.32 八珍汤 |
3.5.1.33 桃红四物汤 |
3.5.1.34 鸡鸣散 |
3.5.1.35 独参汤 |
3.5.1.36 苏子降气汤 |
3.5.1.37 实脾饮 |
3.5.1.38 茯苓导水汤 |
3.5.1.39 当归补血汤 |
3.5.1.40 回阳救急汤 |
3.5.2 中西医混合剂治疗 |
3.5.2.1 运用中药治疗心衰的同时,适当配以西药,常能取得更佳疗效 |
3.5.2.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晚期病情危急者有其优势 |
3.6 心力衰竭的中医其它疗法 |
3.6.1 中药注射液的应用 |
3.6.1.1 参附注射液 |
3.6.1.2 生脉注射液 |
3.6.1.3 川芎嗪注射液 |
3.6.1.4 刺五加注射液 |
3.6.1.5 独参汤注射液 |
3.6.1.6 丹参注射液 |
3.6.1.7 葛根素注射液 |
3.6.1.8 黄芪注射液 |
3.6.2 中药雾化剂的应用 |
3.6.2.1 复方丹参气雾剂并肝素雾化 |
3.6.2.2 宣肺化痰、活血化瘀剂雾化 |
3.6.3 中药药液灌肠、中药栓剂的应用 |
3.6.3.1 丹苓液保留灌肠 |
3.6.3.2 中药复方强心栓剂的应用 |
3.6.4 心力衰竭的针灸与气功治疗 |
3.6.4.1 毫针治疗 |
3.6.4.1.1 慢性心衰的毫针治疗 |
3.6.4.1.2 急性心衰的毫针抢救 |
3.6.4.1.3 心力衰竭并发脚趾痉挛痛的的毫针治疗 |
3.6.4.2 火针治疗 |
3.6.4.3 水针治疗 |
3.6.4.4 针刺治疗心衰的机理研究 |
3.6.4.5 心衰的气功治疗 |
3.6.4.5.1 指玄功治疗心力衰竭 |
3.6.4.5.2 内气吐纳法治疗心力衰竭 |
3.6.4.5.3 坐卧站功治疗心力衰竭 |
3.7 心力衰竭的护理与食疗 |
3.7.1 护理 |
3.7.1.1 一般护理 |
3.7.1.2 心理护理 |
3.7.1.3 医疗体育 |
3.7.2 心力衰竭的食疗 |
3.7.2.1 辨证施食 |
3.7.2.1.1 气血不足 |
3.7.2.1.2 气阴两虚 |
3.7.2.1.3 肾阳虚衰 |
3.7.2.1.4 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
3.7.2.1.5 心肾阳虚 |
3.7.2.2 饮食禁忌 |
3.8 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 |
3.8.1 心力衰竭舌象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 |
3.8.2 心力衰竭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 |
3.8.2.1 理学检查指标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3.8.2.1.1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与血液相对淋巴细胞水平相关性 |
3.8.2.1.2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关系 |
3.8.2.2 生化检查指标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3.8.2.2.1 体内激素水平与中医分型关系 |
3.8.2.2.2 红细胞内 ATP 酶、SOD,钠钾钙镁及血清LPO 的变化与中医分型关系 |
3.8.2.2.3 血管活性肽水平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3.8.2.2.4 血浆 NO 及 TNF-a 含量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3.8.2.2.5 免疫功能与中医分型关系 |
3.8.2.3 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功能关系探讨 |
3.8.3 方药治疗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 |
3.8.3.1 强心作用 |
3.8.3.2 减轻容量负荷 |
3.8.3.3 改善心肌代谢、增加冠脉流量 |
3.8.3.4 延缓心肌细胞调亡及促进病变部位的修复与再生 |
3.8.3.5 对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 |
3.8.3.6 对血流动力学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 |
3.8.3.7 抗氧自由基作用 |
3.8.3.8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第二部分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参考文献 |
心力衰竭防治方剂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中药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Hp感染的治疗文献综述 |
综述一 Hp感染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Hp感染的中医药治疗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西医结合根除Hp的系统评价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检索策略 |
1.3 数据提取 |
1.4 资料分析 |
2 结果 |
2.1 检索结果 |
2.2 纳入研究特征 |
2.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4 Meta分析结果 |
3 总结 |
3.1 结论 |
3.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 讨论 |
4.1 中西医结合根除Hp的文献质量评价 |
4.2 中西医结合根除Hp感染的RCT展望 |
4.3 Hp根除治疗中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辨证应用中药汤剂、中药散剂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脱落和中止试验标准 |
2.5 研究设计 |
2.6 干预方案 |
2.7 观测指标 |
2.8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及基线情况 |
3.2 临床疗效比较 |
3.3 安全性分析 |
4 结论 |
5 讨论 |
5.1 中药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的疗效评价 |
5.2 中药联合标准三联疗法的安全性评价 |
5.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中医药根除Hp的理论与临床研究探讨及展望 |
前言 |
1 Hp感染现代医学治疗存在问题 |
2 Hp感染的中医药治疗理论分析 |
2.1 Hp感染的中医药认识 |
2.2 中医药治疗Hp的机制探讨 |
3 Hp感染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疗效 |
3.1 文献综述疗效 |
3.2 系统评价疗效 |
3.3 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疗效 |
4 Hp感染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 |
4.1 临床研究设计 |
4.2 临床研究实施 |
4.3 临床研究结果报告 |
5 中西医结合根除Hp感染的展望 |
5.1 理论愿景 |
5.2 临床研究展望 |
5.3 总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小结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1、疗效评价量表 |
附录1-1、症状量表 |
附录1-2、PRO量表 |
附录1-3、SF-36量表 |
附录2、查新报告 |
四、冰糖草治疗肝炎133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冰糖草治疗肝炎133例报告[J].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八医院传染科. 中草药通讯, 1976(08)
- [2]中草药防治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近况[J]. 李石兰.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78(01)
- [3]心律失常现代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D]. 李志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4]葛花与枳椇子解酒作用的比较研究[D]. 李爱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5)
- [5]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知识图谱研究[D]. 周娇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粥方的古代文献研究[D]. 李孟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温病条辨》治疗温病组方特点研究[D]. 辜炳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十八反中乌头类与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药组合的循证医学回顾性评价研究[D]. 高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9]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D]. 沈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10]中药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 张丽颖.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