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固本法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9989例

扶正固本法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9989例

一、扶正固本法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9989例(论文文献综述)

吴应彬[1](2020)在《鸡胚蛋外敷疗法对股骨骨不连大鼠BMP-2、IGF-1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鸡胚蛋(孵化11-13天)外敷疗法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影响,探索鸡胚蛋外敷对股骨骨不连大鼠骨缺损区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35只,空白组10只,造模25只,其中5只验证造模,剩余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外敷鸡胚蛋)及对照组,每组10只。在干预后3,8周对实验组及对照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进行X射线检查,观察骨痂形成情况;HE染色光镜观察骨缺损区组织学情况;在干预后3,8周对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骨折端软组织BMP-2、IGF-1含量变化。结果:X片检查:干预3周后,对照组大鼠骨折断端骨折线清晰,部分见骨膜反应,未见明显骨痂及骨桥;实验组大鼠骨折断端见少许骨痂阴影,骨折线较对照组模糊。干预8周后,对照组大鼠骨折断端骨折线明显,见少量骨痂形成,未见骨桥形成,髓腔未通;实验组大鼠骨折断端见骨桥形成,髓腔再通,骨折端塑性良好(P<0.01)。组织形态学检测:干预3周后,对照组及实验组骨组织均未见明显骨愈合,但实验组骨组织修复趋势比对照组好;干预8周后,所有对照组骨不连区域均未见愈合,实验组4例骨组织基本完整,仅1例表现为延迟愈合。BMP-2、IGF-1含量检测:干预3周后,实验组BMP-2及IGF-1浓度均较对照组、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干预8周后,空白组BMP-2浓度较对照组高(P<0.05),但与试验组间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IGF-1浓度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鸡胚蛋外敷可以促进股骨骨不连SD模型大鼠骨愈合,调节骨缺损区域软组织BMP-2及IGF-1浓度水平。

蔡铁如,刘珍,徐琦,杨届,邓天好[2](2018)在《湖南省农村名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概况(一)》文中研究说明湖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医药历史悠久,因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逐渐发展出独具湖南特色的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也逐渐涌现出了诸多着名的医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扎实做好中医药学术继承,弘扬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加强对历代医家及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对其学术源流、学术特点、特色疗法等应组织宣传推广。农村名中医是全国名老中医的一部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中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湖

孙慧明[3](2015)在《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研究 ——以国家首批中医妇科、骨伤科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药学在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中医文化现象,是中医学术理论和临床诊疗创新与发展的动力,促进了名医大家的产生。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医学术流派的特色趋于淡化,发展日渐衰退。本文以国家首批64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为例,对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对策,试图为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1)文献学方法:以国家首批64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相关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传承脉络、传承模式、科类分属和地域分布情况;以代表性中医学术流派——中医妇科流派与中医骨伤科流派为例,分析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脉络,试图挖掘、归纳流派传承的共性规律和存在的问题。(2)比较分析法:横向比较当代十一个中医妇科流派和十三个中医骨伤科流派的传承历史、传承模式、学术思想和诊疗方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3)社会学方法: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术流派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探讨中医学术流派的社会功能,分析各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人文概貌等因素对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产生的影响。研究内容:(1)以中医学术流派的源流为切入点,分析中医学术流派的社会功能和时空背景。(2)以国家首批64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传承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地域分布与科属分布情况,探析某些地域性流派和专科中医学术流派多产的原因。(3)以当代中医妇科流派和中医骨伤科流派为例,厘清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途径,探索流派传承人培养模式,促进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人的培养。(4)以上述研究结论为基础,分析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中的关键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研究结论:(1)中医学术流派的教育传承方式比较单一,以往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以家族传承方式为主,目前师徒相传仍是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的主要模式。(2)各家流派都有自己的学术传承人,并且很多弟子己经有相当的学术成就,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传承队伍。(3)中医学术流派传承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部门应建立质量评价机制,推动中医学术流派的有效传承。(4)针对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重视文化传承、改进教育机制、加大国家和地方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搭建流派间交流合作平台、注重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相互转化与创新、拓宽宣传渠道、突出流派特色以促产业化等方面着手,促进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发展。

王力群[4](2013)在《解毒洗髓汤治疗手足慢性骨髓炎窦道临床效果及与治疗时间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中药外洗治疗慢性骨髓炎窦道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关系。方法:选取64例手足慢性骨髓炎窦道患者随机分为32例治疗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清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毒洗髓汤,比较2组疗效与疗程的关系,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主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终极治愈率34.38%(11/32),总有效率78.12%(25/32)显着优于对照组;完成3个疗程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完成1个或2个疗程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全身症状及局部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解毒洗髓汤辅助常规治疗手足慢性骨髓炎窦道患者疗效确切,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性。

张玉洁(Yujhieh Chang)[5](2013)在《补肾通络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古今文献后,系统整理和归纳了现代医学对PMOP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情况。现代医学治疗PMOP的药物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抑制骨吸收、防止骨丢失、维持骨量的药物,如钙剂、雌激素、降钙素、双膦酸盐及活性维生素D(钙三醇)等;另一类为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的药物,如雄激素、氟化物、钙制剂、生长激素、合成蛋白同化激素等。虽然现代医学在防治PMOP取得了较大进展,具有疗效显着,见效快,服用方便等优点,但其副作用较大,有的药物长期服用可能具有诱发癌变等风险,这些副作用也一直困扰着人们。古代中医虽然没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这一病名,但相关描述并不少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对PMOP研究的逐渐深入,对其中医病因病机的论述较多,现在一般认为其病因病机多与肾精亏虚、脾胃虚弱、肝郁血虚、瘀血阻滞、感受外邪等有关。治疗方法既有专方专药,又有分型施治、序贯治疗、饮食疗法等,均取得很好的疗效。本文在整理和归纳古今大量有关PMOP论述的基础上,在导师的指导下,认为肾虚血瘀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提出以补肾通络法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研究对象是本人在台湾的门诊患者,收集3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治疗方法:肾阳虚兼瘀阻证用右归丸加紫河车、骨碎补、鸡血藤、怀牛膝;肾阴虚兼瘀阻证用左归丸加紫河车、骨碎补、鸡血藤;服药时间为3个月,同时结合饮食调养。结果发现30例患者的主症均治愈或明显改善,临床治疗评估有效率达100%。显示补肾壮骨,益精填髓,兼以活血化瘀通络法能治疗因为骨质疏松症引发之腰背膝腿疼痛等各种症状,值得我们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武章[6](2012)在《迎香穴治疗鼻渊指压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探讨》文中认为目的:采用文献研究,系统回顾中西医对鼻渊的认识,综述针灸迎香穴治疗鼻渊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采用国际公认的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RT声明和报告针刺临床试验中干预措施的国际标准STRICTA对相关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客观评价指压迎香穴对鼻渊的临床疗效,将其与药物苍耳散和搓鼻疗法治疗鼻渊进行疗效比较,为寻求疗效快、无副作用且操作性强的保健治疗方式提供科学的临床证据。方法:一、文献研究:采用系统回顾的方法,主要从现代医学对鼻渊的认识、中医对鼻渊的认识、古文献中迎香穴主治病症概述、迎香穴治疗鼻渊的临床研究进展四个方面,总结中医、西医对鼻渊的认识,综述针灸迎香穴治疗鼻渊的临床研究文献。二、质量评价研究:采用国际公认的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RT声明和报告针刺临床试验中干预措施的国际标准STRICTA来评价国内针灸治疗鼻渊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文献纳入标准:①采用随机分配,在文中有提示性术语如“随机分配”、“随机”、“对照”等。②同期比较的两种或多种干预措施,将受试者分入不同处理组③采用针灸或针灸与其他疗法结合为试验组治疗手段。文献排除标准:①综述、评论、探讨等不属于临床试验。②动物实验。③非随机对照试验。④病例/对照(疾病组与非疾病组的比较)研究。⑤重复发表文献。⑥非中、英文文献。文献获取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2),中国知网(CNKI,1979-2012),维普(VIP,1989-2012),万方(1998-2012)。检索词为“鼻渊、鼻窦炎”及“针灸、针刺、针刺疗法、电针”。手工检索:所有中文针灸期刊、中医药核心期刊及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日期均截至到2012-03-31。检索结果下载后用NoteExpress2.2进行管理,用Excel进行文献资料提取分析。检测策略为:#1.缺省状态下“针灸”or“针刺”or“电针”or“灸”or“穴位”or“针灸疗法”or“针”or“磁疗”or“激光”or“红外线”#2.缺省状态下“鼻渊”or“鼻窦炎”#3.#1and#2#4.主题词:鼻渊/穴位疗法,针灸疗法#5.#3or#4文献质量评价:采用CONSORT的25条标准及STRICTA的6条标准对文献报告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前,对研究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对评价标准进行仔细理解和讨论。然后,两位研究人员采用CONSORT和STRICTA的每一条目根据文献作者是否报告,各自作出“是”或“否”的回答,当意见不一致时由第三位研究员决定。最后,计算CONSORT和STRICTA标准中每一条目报告的数目及所占百分比。三、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90例鼻渊患者随机分为3组,指压组30例,药物组30例,撮鼻组30例,其中搓鼻组脱落2例。药物组采用汪昂《医方集解》之苍耳散为药物组处方。各组操作方法如下:(1)指压组:首先双手中指轻掐鼻翼两旁迎香穴药1-2分钟,再轻揉穴道,以消除因指掐引起之不适感。其次做颤动式地点按约1分钟。最后自迎香穴沿鼻翼下方底部,做轻揉抚摩,双指相碰于鼻子准头下(人中穴)药1-2分,抚摩时双指轻触鼻翼更有疗效,按摩后喝1杯热开水。按摩迎香具有通鼻窍、散风热作用。指压按摩手法要轻,避免皮肤受伤,一般病患自己每日指压早、中、晚、睡前四次。(2)药物组:取汪昂《医方集解》之苍耳散为药物组处方。白芷主手足阳明,上行头面,通窍表汗,除湿散风。辛夷通九窍散风热,助胃中清气上行头脑。苍耳疏风散热,上通脑顶,外达皮肤。薄荷泄肺疏肝,清利头目。葱白升阳通气。茶苦寒下行,清升浊降,风热散脑液固。服药方式:使用顺天制药厂之汉方浓缩药剂,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3.5克,时间为1个月。(3)搓鼻组:搓揉鼻根部及鼻的两侧并在迎香穴呆稍微久一点。双眼轻轻的闭合,用双手食指指腹由上至下,缓慢地搓揉鼻根部及鼻的两侧并在迎香穴呆稍微久一点,重复几次至鼻部出现胀、酸感为止,症状就消失或减轻,按摩后喝1杯热开水。注意轻轻搓揉,避免皮肤受伤,病患自己每天至少搓揉4次(早、中、晚、睡前),搓揉后喝1杯热开水。以鼻渊之鼻塞、鼻涕、脸痛、头痛、口臭、嗅觉减损、鼻脓涕、鼻粘膜及鼻窦开口9种鼻渊症状及其总积分为观察指标。观察时间点是治疗前、治疗后7天、治疗后14天及治疗后21天,观察周期为1个月。试验结束后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P109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一、文献研究显示:迎香穴是针灸治疗鼻渊的重要腧穴之一。其中针灸大全,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三本书籍强调鼻渊不知香臭皆以迎香穴为主。刺激迎香穴可以疏通手阳明经气,宣通鼻窍。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常规针刺、电针、耳穴、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多种针灸干预方法均可用于鼻渊的治疗。二、质量评价研究显示:采用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对国内外针灸治疗鼻渊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文献质量普遍较低。这给读者了解研究设计的合理性、研究实施的正确性、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在临床推广应用造成一定困难。纳入的14篇文献中大部分存在随机方法描述不清和无随机隐藏、无意向治疗分析、针刺细节报道不充分等问题。且样本含量偏小,得出的结论不可靠。三、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显示:指压组、药物组和搓鼻组三组治疗前后9种鼻渊症状积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三种疗法均能明显改善鼻渊症状;治疗后三组间9种鼻渊症状积分及其总积分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三种疗法对9种鼻渊症状的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别。搓鼻组治疗鼻渊疗效稍差,原因可能深透力不如指压,有待进一步的观察。汪昂的《医方集解》之苍耳散用来治疗鼻渊是有一定疗效的,不过临床运用时,辨证论治很重要。结论:一、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指压组、药物组和撮鼻组三组治理前后鼻渊症状积分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即三组疗法对鼻渊症状均具有改善。可以说指压疗法治疗鼻渊效果明显。同样运用手法,指压组和搓鼻组疗效差异不大。两者在迎香穴治疗鼻渊有一个共同作用,就是具有祛风通窍,理气止痛,改善局部及其临近组织的血液回流,增强局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病邪的防御能力。二、病因方面以患者抵抗力差最多。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迅速,体内免疫能力生长未能跟上脚步,容易感染鼻渊。指压按摩迎香穴,可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回流,增强适应气候变化和抵抗病邪的能力。三、三组各诊次间鼻塞、鼻涕、脸痛、头痛、口臭、嗅觉减损、鼻脓涕、鼻粘膜、鼻窦开口等症状积分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的疗法均值得临床选择运用。四、搓鼻组治疗鼻渊疗效差一点,经疗效观察统计结果显示勉强可使用,原因可能深透力不如指压,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五、汪昂的《医方集解》之苍耳散用来治疗鼻渊是有一定疗效的,不过临床运用时,辨证论治很重要。六、古代在《针灸大全》、《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中均有迎香穴治疗鼻渊之嗅觉减退、不知香臭的记载。本研究结果显示,确有一定的疗效。目前西医治疗鼻渊以磺胺药、抗生素及滴鼻剂为主,首选是抗生素的治疗,但长期应用抗生素可能产生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患者与家属会有疑虑而怯步,故用指压来治疗鼻渊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治疗方式。七、鼻渊在治疗过程相当漫长的,鼻渊不只是鼻粘膜肿胀而己,由于鼻腔的发炎反应而造成,如果迟延治疗会导致很多并发症的产生,宜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根除后患。鼻渊主要是鼻腔发炎,鼻窦粘膜的化脓性炎症形成的,会影响患者生活品质及健康,宜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避免并发症的产生,若采用指压的方式,疗效上简、便、快、效、廉、验且患者接受度高,临床上多加运用,再以适当的运动,规律的生活,均匀的营养和环境管控的配合,可以期待获得减缓鼻渊症状。

陈翔[7](2010)在《四川名老中医杨天鹏骨伤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的总结(运用杨派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1、在骨科临床中,中医骨伤科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筋伤的中医手法治疗、体功锻炼、中药内服与外敷等治疗方法或被忽略遗忘或未完全继承导致疗效差,鉴于此本文较完整的发掘出名老中医杨天鹏骨伤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的精髓,并继承、提炼出杨派治疗筋伤、骨伤的独特治疗方法,以指导目前教学、科研、临床工作;2、详细总结杨派治疗筋伤的手法,以期更有利于学习、继承、掌握和发扬光大;3、研究杨派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机制和疗效;4、数据库建设。方法:1、通过调查研究、专家咨询、文献查阅与检索、整理分析总结原始资料,继而跟随杨派传人学习,并与杨派传人研讨,总结资料;2、回顾性研究:治疗组运用杨派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对照组予以枕颌带牵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1、结合个人在整理过程中的体会,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医生练功和患者体功锻炼的自我保健方法;2、杨派中医骨伤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内容丰富,杨派尤以手法治疗骨伤和筋伤为特色;3、杨派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P<0.05),延缓病情发展,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杨派中医骨伤学术思想是中医骨伤科的文化瑰宝,其治疗经验是中医骨科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予以继承和发扬光大;2、杨派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肯定,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叶利春[8](2008)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指骨化脓性骨髓炎49例》文中指出

李亚成[9](2008)在《“消”、“托”、“补”三法在治疗化脓性骨髓炎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孙加煜[10](2006)在《运用温病学理论辨治鼻渊的研究》文中认为鼻渊是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鼻塞,头痛为主症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从《内经》载本病的病因病机以来,历代文献都强调胆热、肺热及湿热是实证鼻渊的主要病因,具有温病的基本特点。因此,本文就运用温病学的理论辨治鼻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以作为临床论治鼻渊的指导和参考。 鼻渊的病变部位在鼻,但其邪热与脏腑有关。对于鼻渊中一些温热性质病证的治疗,可运用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辩证及三焦辩证,以确定其病变程度及病位所在,从而根据温病的治法拟定不同的方药。 鼻渊最早以热立论,主要致病外因是风热、暑湿、湿热等,实证鼻渊的病因也包括湿热,阳明火热及痰热等。这些实证病因皆为温邪,属于温病范围,因此,适合应用温病学的理论来讨论实证鼻渊的病变规律和证治。从有关资料显示,现代鼻渊的中医用药规律,以具有疏风、祛风作用的药物为主,其实是清热药及利湿药,说明温病的治法适合用在鼻渊的治疗中。鼻渊的治疗尽管可以参照温病,但毕竟与一般的温病不同,主要是其局部病变部位有其特殊性,所以针对局部的病位和鼻渊的特有症状,必须采取一些治疗鼻渊所特有的方法,这可视作鼻渊的治标之法。 鼻渊的其邪热则可来自不同的脏腑,而鼻渊的病变部位是鼻腔,所以在治疗时,须注意标与本、主证与兼证相结合的治法。 古今治疗鼻渊的方剂中,以疏风祛风药占主导,其次是清热药与祛湿药,这印证了温病治法适用于鼻渊的治疗。

二、扶正固本法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9989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扶正固本法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9989例(论文提纲范文)

(1)鸡胚蛋外敷疗法对股骨骨不连大鼠BMP-2、IGF-1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1.引言
2.
    2.1 现代医学研究
        2.1.1 流行病学
        2.1.2 不连的定义及诊断
        2.1.3 骨不连的分型
        2.1.4 现代医学对骨不连的病因学认识
        2.1.4.1 全身因素
        2.1.4.2 局部因素
        2.1.5 现代医学对骨不连的治疗概况
        2.1.5.1 保守治疗
        2.1.5.2 手术治疗
        2.1.5.3 生物因子疗法
    2.2 中医对骨不连的研究
        2.2.1 中医对骨不连的认识
        2.2.2 骨不连的中医病因病机
        2.2.3 骨不连的中医传统疗法
        2.2.3.1 内治法
        2.2.3.2 外治法
3.实验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3.1.3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造模方法
        3.2.2 分组与干预
        3.2.3 检测指标
        3.2.3.1 X射线检测
        3.2.3.2 组织形态学检测
        3.2.3.3 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2, 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IGF-1)含量检测
    3.3 统计学方法
    3.4 实验结果
        3.4.1 骨组织影像学观察
        3.4.2 骨组织病理学观察
        3.4.3 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1)含量检测
4.讨论
    4.1 实验结果分析
    4.2 骨不连模型选择及制备
    4.3 骨折不愈合的分子发病机制
    4.4 鸡胚蛋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
    4.5 透皮给药机制
5.结论
6.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骨不连非手术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骨折不愈合评分系统(Non-union scoringsystem,NUSS)

(2)湖南省农村名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概况(一)(论文提纲范文)

1 长沙、株洲、湘潭地区
    1.1 长沙
    1.2 株洲
    1.3 湘潭
2 怀化、张家界、湘西地区
    2.1 怀化
    2.2 张家界
    2.3 湘西
3 永州、衡阳、郴州地区
    3.1 永州
    3.2 衡阳
    3.3 郴州
4 娄底、益阳、邵阳地区
    4.1 娄底
    4.2 益阳
    4.3 邵阳

(3)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研究 ——以国家首批中医妇科、骨伤科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概述
    1 中医学术流派理论研究
        1.1 中医学术流派的概念
        1.2 中医学术流派与传统文化
        1.3 中医学术流派的社会功能
        1.4 中医学术流派的时空背景
    2 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进展
        2.1 中医学术流派相关理论研究
        2.2 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研究
        2.3 专科性中医学术流派研究
        2.4 中医学术流派传承模式研究
        2.5 其他相关研究
    3 首批国家级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分析
        3.1 传承模式分析
        3.2 地域文化分析
        3.3 中医分科分析
第二部分 代表性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以中医妇科与中医骨伤科为例
    1 概述
    2 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2.1 中医妇科及中医妇科流派的发展历史
        2.2 当代中医妇科流派的研究现状
        2.3 当代中医妇科主要学术流派研究
        2.3.1 天津哈氏妇科流派
        2.3.2 山西晋中王氏妇科流派
        2.3.3 龙江韩氏妇科流派
        2.3.4 上海朱氏妇科流派
        2.3.5 上海蔡氏妇科流派
        2.3.6 上海沈氏女科流派
        2.3.7 浙江何氏妇科流派
        2.3.8 浙江陈木扇女科流派
        2.3.9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
        2.3.10黔贵丁氏妇科流派
        2.3.11云南昆明姚氏妇科流派
        2.4 中医妇科学术流派比较分析
        2.4.1 中医妇科学术流派共同点
        2.4.2 中医妇科学术流派不同点
    3 当代中医骨伤科主要学术流派研究
        3.1 中医骨伤科流派的发展历史
        3.2 当代中医骨伤科流派的研究现状
        3.3 当代中医骨伤科主要学术流派研究
        3.3.1 北京清宫正骨流派
        3.3.2 辽宁华山正骨流派
        3.3.3 吉林天池伤科流派
        3.3.4 上海石氏伤科流派
        3.3.5 福建南少林骨伤流派
        3.3.6 河南平乐郭氏正骨流派
        3.3.7 湖北何氏正骨流派
        3.3.8 湖南岳阳张氏正骨流派
        3.3.9 湖南孙氏正骨流派
        3.3.10重庆燕青门正骨流派
        3.3.11四川何氏骨科流派
        3.3.12甘肃陇中正骨流派
        3.3.13宁夏张氏回医正骨流派
        3.4 中医骨科学术流派比较分析
        3.4.1 中医骨科学术流派共同点
        3.4.2 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不同点
    4 小结
第三部分 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问题分析
    1 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共性特征
        1.1 家学渊源,底蕴深厚
        1.2 注重经典,强化根本
        1.3 院校教育,补充提高
        1.4 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1.5 团队合理,传承有序
    2 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存在的问题
        2.1 流派的特色不够鲜明
        2.2 流派的传承形式比较单一
        2.3 流派的传承质量存在不足
    3 促进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发展的对策
        3.1 注重从传统文化视角研究流派
        3.2 继承精髓,敢于创新
        3.3 理论临床,双向转化
        3.4 革新教育传承机制
        3.5 国家支持,不断完善
        3.6 育人为本,质量控制
        3.7 建立联盟,搭建平台
        3.8 加强民族医学流派的保护与发展
        3.9 多种途径,动态传承
        3.10发展特色,促产业化
    4 研究的主要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科研课题
详细摘要

(4)解毒洗髓汤治疗手足慢性骨髓炎窦道临床效果及与治疗时间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诊断标准
        1.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1.3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及疗效标准
        1.2.1 对照组
        1.2.2 治疗组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综合疗效比较
3 讨论

(5)补肾通络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现代医学研究
    1. 骨骼结构与相关因素
        1.1 骨骼的基本结构
        1.2 骨骼的再构筑
        1.3 骨骼再构筑有关因素
        1.4 与钙代谢调节之相关荷尔蒙
    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2.1 雌激素缺乏
        2.2 遗传因素
        2.3 营养状况及生活习惯
        2.4 运动
        2.5 其它因素
    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并发症——骨折
        3.1 脊椎椎体压迫性骨折
        3.2 股骨颈部骨折
    4.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4.1 病史
        4.2 临床表现
        4.3 辅助检查
    5.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5.1 激素替代疗法
        5.2 钙剂
        5.3 降钙素
        5.4 维生素D
        5.5 双膦酸盐
        5.6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5.7 氟制剂
        5.8 甲状旁腺激素
        5.9 蛋白同化激素
        5.10 西药联合治疗
第二章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研究
    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1.1 肾精亏虚
        1.2 脾胃虚弱
        1.3 肝郁血虚
        1.4 瘀血阻滞
        1.5 体质说
        1.6 感受外邪
        1.7 骨络失养
        1.8 小结
    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诊断
        2.1 诊断依据
        2.2 辨证分型
    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研究
        3.1 中医药治疗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3.3 其它相关治疗方法研究
        3.4 预防研究
第三章 补肾通络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研究
    1. 补肾通络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理论基础
        1.1 肾虚为本
        1.2 脾虚是重要病机
        1.3 血瘀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促进因素
        1.4 肾虚血瘀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病机
    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辨证要点
        2.1 临床表现特点
        2.2 中医辨证要点
    3. 补肾通络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3.1 研究对象的收集
        3.2 诊断标准
        3.3 辨证分型
        3.4 治疗方法
        3.5 饮食调养
        3.6 疗效评定标准
        3.7 治疗结果
        3.8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迎香穴治疗鼻渊指压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鼻渊的认识
        一、鼻渊的概念
        二、鼻渊的发病原因
        三、鼻渊的发病机理
        四、鼻渊的临床表现
        五、鼻渊的临床治疗
    第二节 中医对鼻渊的认识
        一、鼻渊的病因病机
        二、古代对鼻渊的治疗
        三、现代中医对鼻渊的治疗
    第三节 古代文献中迎香穴主治病症概述
        一、腧穴含义
        二、腧穴定位
        三、主治病症
    第四节 迎香穴治疗鼻渊的临床研究进展
        一、常规针灸
        二、电针疗法
        三、耳穴疗法
        四、刮痧疗法
        五、灸法
        六、穴位激光照射
        七、穴位埋线
        八、穴位透刺
        九、穴位注射
        十、子午流注
        十一、针药结合
        十二、综合治疗
第二章 质量评价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与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文献检索结果(见图1)
        二、评价结果
        三、具体分析
第三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临床资料
        一、研究对象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标准
    第二节 试验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图
        三、随机分组
        四、操作方法
        五、疗效的评定标准
        六、数据录入、管理与统计
    第三节 结果
        一、三组基线资料比较
        二、三组治疗前各主症及总积分的比较(X±SD)
        三、三组治疗前后各主症及总积分的比较
        四、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第四节 讨论
        一、强调慢性鼻渊的重要性
        二、指压法在鼻渊之运用
        三、取穴的立足点
        四、有关方剂的抉择
        五、医师及患者注意事项
第四章 研究结论
第五章 研究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四川名老中医杨天鹏骨伤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的总结(运用杨派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1 四川名老中医杨天鹏简介
    2 杨氏学术思想
        2.1 内治法
        2.1.1 治伤重调肝肾
        2.1.2 通窍首当逐风
        2.1.3 治伤切忌寒凉
        2.1.4 活血尤重行气
        2.1.5 治痹法当温养
        2.2 中医软组织损伤的分类及治疗
        2.2.1 筋伤的分类
        2.2.1.1 挫伤
        2.2.1.2 扭伤
        2.2.1.3 震荡伤
        2.2.1.4 劳损
        2.2.2 筋伤的治疗
        2.2.2.1 杨氏手法
        2.3 骨折的分类、整复、固定
        2.3.1 骨折分类
        2.3.1.1 根据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
        2.3.1.2 根据骨折线情况分类
        2.3.1.3 根据骨折程度分类
        2.3.1.4 根据骨折后就诊时间分类
        2.3.1.5 根据受伤前骨质是否正常分类
        2.3.2 治疗原则
        2.3.3 骨折的手法治疗
        2.3.3.1 牵
        2.3.3.2 卡
        2.3.3.3 挤
        2.3.4 固定方法
        2.3.4.1 小夹板固定
        2.3.4.2 单纯绷带固定
        2.3.4.3 关节弹力带固定
        2.3.4.4 牵引固定
        2.4 杨派养生法
        2.4.1 三宝论和三通论
        2.4.1.1 三宝论
        2.4.1.2 三通论
        2.4.2 壮元益寿功
        2.4.2.1 练功的注意事项
        2.4.2.2 练功的季节与时间
        2.4.2.3 杨氏壮元益寿功功法
        2.5 体功锻炼
        2.5.1 体功锻炼的注意事项
        2.5.2 体功锻炼介绍
        2.5.2.1 翻把劲
        2.5.2.2 翻裹劲
        2.5.2.3 抓梭边石
        2.5.2.4 双拳俯卧撑
        2.5.2.5 鳌鱼插剑
        2.5.2.6 运木球
        2.6 杨氏伤科验方
        2.6.1 一号熏洗方
        2.6.2 二号熏洗方
        2.6.3 干姜粉
        2.6.4 开弓大力丸
        2.6.5 外用药酒
        2.6.6 壮力丸
        2.6.7 伏水丸
        2.6.8 伏水散
        2.6.9 虎穴丸
        2.6.10 通气散
        2.6.11 通痹散
        2.6.12 通关利湿散
        2.6.13 损伤活血丸
        2.6.14 损伤镇痛酒
        2.6.15 损伤镇痛膏
        2.6.16 通筋散
        2.6.17 消炎散
        2.6.18 消炎膏
        2.6.19 接骨丸
        2.6.20 接骨散
    3 临床经验总结
        3.1 筋伤类
        3.1.1 落枕
        3.1.1.1 理筋手法
        3.1.1.2 药物治疗
        3.1.1.3 功能锻炼
        3.1.2 肩周炎
        3.1.2.1 理筋手法
        3.1.2.2 药物治疗
        3.1.2.3 功能锻炼
        3.1.3 肱骨外上髁炎
        3.1.3.1 理筋手法
        3.1.3.2 药物治疗
        3.1.3.3 功能锻炼
        3.1.4 胸部伤筋
        3.1.4.1 理筋手法
        3.1.4.2 固定方法
        3.1.4.3 药物治疗
        3.1.5 腰肌劳损
        3.1.5.1 理筋手法
        3.1.5.2 药物治疗
        3.1.5.3 功能锻炼
        3.1.6 髋部伤筋
        3.1.6.1 理筋手法
        3.1.6.2 药物治疗
        3.1.6.3 固定
        3.1.6.4 功能锻炼
        3.1.7 半月板损伤
        3.1.7.1 理筋手法
        3.1.7.2 药物治疗
        3.1.7.3 功能锻炼
        3.2 骨折类
        3.2.1 肱骨外髁骨折
        3.2.1.1 整复手法
        3.2.1.2 固定方法
        3.2.1.3 功能锻炼
        3.2.1.4 药物治疗
        3.2.2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
        3.2.2.1 整复手法
        3.2.2.2 固定方法
        3.2.2.3 功能锻炼
        3.2.2.4 药物治疗
        3.2.3 股骨颈骨折
        3.2.3.1 整复手法
        3.2.3.2 固定方法
        3.2.3.3 功能锻炼
        3.2.3.4 药物治疗
        3.2.4 胫腓骨骨折
        3.2.4.1 整复手法
        3.2.4.2 固定方法
        3.2.4.3 功能锻炼
        3.2.4.4 药物治疗
        3.3 典型病案
        3.3.1 内治法典型病案
        3.3.2 理筋手法典型病案
    4 杨天鹏之夫人李普荣简介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1 杨氏骨科第二代传人周太安
        1.1 周太安简介
        1.2 学术思想
        1.2.1 周氏中医骨科正气理论
        1.2.2 周氏中医骨科邪气理论
        1.2.3 周氏阐述杨氏"治伤重在固肾"的学术意义和临床意义
        1.2.3.1 学术意义
        1.2.3.2 临床意义
        1.2.4 周氏正骨手法
        1.2.4.1 周氏进一步分析正骨手法的力学实质
        1.2.4.2 周氏强调复位手法的程序化
        1.2.5 周氏常用理筋手法
        1.2.6 周氏中医骨科衷中参西观点
        1.3 临床经验
        1.3.1 重力悬吊牵引法治疗锁骨肩峰端骨折伴喙锁韧带断裂
        1.3.1.1 方法
        1.3.1.2 总结
        1.3.2 周太安运用斜向折顶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
        1.3.2.1 手法复位
        1.3.2.2 固定方法
        1.3.2.3 特点
        1.3.2.4 小夹板固定的优势
    2 杨氏骨科第二代传人曾一林
        2.1 曾一林简介
        2.2 曾一林关于骨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2.2.1 内治法配合外治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2.1.1 治疗思路
        2.2.1.2 曾一林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为三型
        2.2.1.3 外治法
        2.2.2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结核
        2.2.2.1 辨证论治
        2.2.2.2 局部处理
        2.2.2.3 西药抗痨
        2.2.2.4 验方应用
        2.2.2.5 卧床休息、饮食调养
        2.2.3 内治法配合熏洗疗法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
        2.2.3.1 辨证论治
        2.2.3.2 中药熏洗
        2.2.4 治疗创伤后慢性骨髓炎伴难愈合创面或窦道的经验总结
        2.2.4.1 病因
        2.2.4.2 病机病理
        2.2.4.3 辨证特点
        2.2.4.4 辨治心得
        2.3 曾一林关于筋伤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2.3.1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3.1.1 辨治心得
        2.3.2 综合疗法治疗马尾神经综合症
        2.3.2.1 重视辩证论治
        2.3.2.2 强调经方运用
        2.3.2.3 提倡内外兼治
        2.3.2.4 注意功能锻炼
        2.4 曾一林关于骨科杂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2.4.1 参楂汤治疗骨折便秘
    3 杨氏骨科第二代传人张继祥简介
    4 杨氏骨科第二代传人秦克枫简介
    5 杨氏骨科第二代传人杨文忠简介
第三部分
    1 杨氏骨科第三代传人周奉皋简介
    2 杨氏骨科第三代传人潘良春
        2.1 杨氏骨科第三代传人潘良春个人简介
        2.2 主要学术思想
        2.3 主要学术成就
    3 杨氏骨科第三代传人杨宏简介
第四部分
    1 结论
    2 问题与展望
        2.1 问题
        2.2 展望
第五部分
    1 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
        1.2 合格受试者的确定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2.4 剔除病例标准
        1.2.5 中止和退出标准
    2 研究方法
    3 临床资料和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临床表现
        3.3 影像学资料
        3.4 中医证候分型
        3.5 治疗方法
        3.5.1 治疗组
        3.5.1.1 杨派推拿手法
        3.5.1.2 中药内服
        3.5.2 对照组
        3.6 治疗结果资料分析
    4 讨论
        4.1 从中医理论探讨颈椎病椎动脉型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4.2 西医学对颈椎病椎动脉型发病机理的认识
        4.2.1 机械压迫学说
        4.2.1.1 横突孔狭窄对椎动脉的影响
        4.2.1.2 颈椎活动对椎动脉的影响
        4.2.2 颈交感神经刺激学说
        4.2.3 体液因子学说
        4.2.4 牵系学说
        4.2.5 应力应变学说
        4.3 治疗机理分析
        4.3.1 颈椎牵引
        4.3.2 杨派推拿手法
        4.3.3 内服中药分析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消”、“托”、“补”三法在治疗化脓性骨髓炎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消法
托法
    1.消托法:
    2.透托法:
补法

(10)运用温病学理论辨治鼻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运用温病学理论辨治鼻渊的研究
    前言
    一、肺胆胃热是鼻渊的重要病理基础
        1.鼻渊的临床表现
        2.鼻渊的病因病机
        (1) 肺热壅结是鼻渊的主要病理基础
        (2) 胆热蕴结是鼻渊的重要病理环节
        (3) 脾胃湿热是鼻渊的重要病理因素
        (4) 阴虚火旺,湿邪留着是鼻渊久治不愈的主要病机
    二、温病辨证理论在鼻渊辨证中的运用
        1.鼻渊的卫气营血辨证
        (1) 卫分证
        (2) 气分证
        (3) 营血分证
        2.鼻渊的三焦辨证
        (1) 上焦病证
        (2) 中焦病证
        (3) 下焦病证
    三、借鉴温病治法是治疗鼻渊的重要手段
        1.依据病位病性选用不同治法
        (1) 解表法
        (2) 清气法
        (3) 和解法
        (4) 祛湿法
        (5) 通下法
        (6) 清营凉血法
        (7) 滋阴法
        2.明确证候类型辨治鼻渊
        (1) 肺热型
        (2) 脾胃热型
        (3) 肝胆热型
        3.分辨邪正虚实论治鼻渊
        (1) 肺经蕴热者主以清宣肺热
        (2) 湿热内蕴者主以清热化湿
        (3) 肝肾虚损者主以滋养肝肾,佐以降火通窍
        (4) 脾气虚弱者主以健脾升清,兼化湿热
    四、局部用药是治疗鼻渊的重要特色
        1.外治法的机理
        2.外治法的应用
    五、鼻渊中医用药规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古今医家对鼻渊的治疗(综述)
    1.古代医家
        (1) 宋金元时代
        (2) 明代
        (3) 清代
    2.近代医家
        (1) 运用名方治疗
        (2) 运用“自拟方”治疗
附录二、文献摘要

四、扶正固本法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9989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鸡胚蛋外敷疗法对股骨骨不连大鼠BMP-2、IGF-1影响的实验研究[D]. 吴应彬.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湖南省农村名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概况(一)[J]. 蔡铁如,刘珍,徐琦,杨届,邓天好. 湖南中医杂志, 2018(08)
  • [3]当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研究 ——以国家首批中医妇科、骨伤科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为例[D]. 孙慧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06)
  • [4]解毒洗髓汤治疗手足慢性骨髓炎窦道临床效果及与治疗时间相关性研究[J]. 王力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12)
  • [5]补肾通络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D]. 张玉洁(Yujhieh Chang).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5)
  • [6]迎香穴治疗鼻渊指压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探讨[D]. 王武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7]四川名老中医杨天鹏骨伤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的总结(运用杨派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 陈翔.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3)
  • [8]中西医结合治疗指骨化脓性骨髓炎49例[J]. 叶利春. 浙江中医杂志, 2008(11)
  • [9]“消”、“托”、“补”三法在治疗化脓性骨髓炎中的应用[J]. 李亚成. 中国民间疗法, 2008(05)
  • [10]运用温病学理论辨治鼻渊的研究[D]. 孙加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1)

标签:;  ;  ;  ;  ;  

扶正固本法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9989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