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哮喘反复发作的诱因——鼻窦炎(论文文献综述)
马希涛,王思勤,张晓菊,杨志刚,安云霞,李晓苏,李晓亮,张群成,刘庆亮,朱敏,任红岩,雷小莉[1](2016)在《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文中指出GINA2015年修订版(免费下载、仅供学习交流、禁止用于商业)前言哮喘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疾病,世界各国各年龄人群均受到这种慢性气道疾病的影响。大多数国家的哮喘发病率正在增加,特别是儿童人群。在一些国家,哮喘病人的住院率和死亡率虽然有所下降,哮喘依然是医疗保健系统的重担并且降低社会生产率,尤其是儿童哮喘,带给家庭的打击是毁坏性的。
曹芳,潘家华[2](2017)在《541例安徽省儿童哮喘急性发作诱因单中心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安徽省立医院儿科就诊的儿童哮喘急性发作诱因及其多因素分析。方法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连续收集2012年3月—2015年3月安徽省立医院儿科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资料541例,其中哮喘急性发作273例,哮喘控制至少3个月以上268例。利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患儿哮喘急性发作与性别、年龄、呼吸道感染、依从性差、用药技巧性差、过度运动劳累、接触过敏原、情绪波动、伴随疾病(如鼻炎、鼻窦炎)控制不佳、其他(如接触油烟漆、过度凉食甜食等)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与年龄、性别无关,与呼吸道感染、依从性差、用药技巧性差、过度运动劳累、明确接触过敏原、情绪波动、伴随疾病(如鼻炎、鼻窦炎)、其他(接触油烟漆、过度凉食甜食等)因素具有相关性,其中病人依从性差、用药技巧性差、呼吸道感染最显着。结论呼吸道感染、依从性差、用药技巧性差、过度运动劳累、接触过敏原、情绪波动、伴随疾病(鼻炎、鼻窦炎)、其他(接触油烟漆、过度凉食甜食等)均为引起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因。其中依从性差,用药技巧性差、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哮喘发作的主要因素,加强医患沟通,充分指导家长、患儿治疗和预防感染有利于降低儿童哮喘的急性发作。
王傲杰[3](2017)在《哮喘儿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规范治疗停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哮喘儿童经规范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停药后复发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降低其复发率。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哮喘门诊患儿中选取经规范治疗后(符合中国儿童哮喘诊断与治疗指南)停用ICS的患儿共104例,其中男70例、女34例,年龄4-14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观察停药1年及以上哮喘儿童哮喘复发情况,并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104例患儿中,64例于停用ICS后出现哮喘复发,复发率为61.54%;其中男性43例,复发率61.43%,女性21例,复发率61.76%,不同性别比较,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霉菌过敏组复发率高于无霉菌过敏组、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组复发率低于人工喂养组合混合喂养组、过敏性疾病家族史阳性组复发率略高于阴性组、早产儿组复发率高于足月组、剖宫产组复发率高于顺产组、超重组和消瘦组复发率均高于体重正常组、ICS联合长效β受体激动剂(long Actingβ2 Agonist,LABA)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单用ICS治疗组,合并鼻窦炎患者的复发率高于未合并鼻窦炎患者,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6岁前发病的哮喘患儿复发率明显高于6岁及6岁后发病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ICS应用疗程6-11个月组的复发率高于12-24个月组、25-36个月组及>36个月组,但与25-36个月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大于36个月组复发率低于其他三组,与12-24个月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停药前稳定期(哮喘临床缓解时间)<4个月组哮喘患儿复发率高于4-7个月、8-11个月、≥12个月3组,但只有与稳定期≥12个月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12个月组复发率低于另外3组,只有与稳定期<4个月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度哮喘组复发率高于轻度哮喘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哮喘复发率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复发率高于未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冬季停药组复发率高于春、夏、秋停药组,但只有与夏季停药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螨虫过敏组复发率高于非螨虫过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螨治疗后复发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停药时高Fe NO水平组复发率高于低Fe NO水平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有2例患儿复诊时发现肺功能下降,及时重新应用ICS治疗之后再次停用药物,未出现哮喘复发;11.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运动、过敏原暴露、大笑、雾霾、天气变化、学习压力,以上呼吸道感染和过敏原暴露为主。结论1.哮喘儿童停用ICS后复发与发病年龄、ICS疗程、病情严重程度、停药前哮喘缓解时间、共患过敏性鼻炎、停药季节、是否除螨治疗及停药时高Fe NO水平相关;2.哮喘儿童停用ICS后复发的主要触发因素为上呼吸道感染和过敏原暴露。
钟南山,沈华浩,申昆玲,王秋萍,殷凯生,周新[4](2017)在《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联合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指炎症累及上和(或)下气道的慢性疾病,其中包括:(1)以上气道为主的疾病:如变应性鼻炎(AR)、非变应性鼻炎(NAR)、慢性鼻-鼻窦炎(CRS)、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鼻息肉病、腺样体肥大等;(2)以下气道为主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慢性咳嗽、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3)上-下气道炎症并存性疾病:如阿司匹林哮喘(AIA)、不动纤毛综合征、鼻窦支气管综合征(SBS)、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囊性纤维化、坏死性肉芽肿性
苗青[5](2016)在《王书臣五脏同调治疗呼吸病学术思想及补肾通络汤治疗肺纤维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书臣教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呼吸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高的理论水平,是全国着名的中医呼吸病专家。总结王书臣教授治疗呼吸病的学术思想渊源,其理论多源于《内经》,常取法于仲景,博采于诸家,师从于许建中教授,受教于现代众多名家,从而形成了王老师“不离于肺,不止于肺”、五脏同调治疗呼吸疾病的学术思想。本论文以王书臣教授五脏同调治疗呼吸病的思路为主线,总结并继承其学术经验,并通过随机对照研究以评价补肾通络汤(王书臣教授经验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第一部分王书臣教授五脏同调治疗呼吸病整理研究目的:总结王书臣教授五脏同调治疗呼吸病学术思想的渊源和特色。方法:通过临床学习、结合文献及中医理论,深入挖掘王书臣教授治疗呼吸病的学术思想及学术渊源,力求升华为能够指导临床的学术理论;通过跟师临证、师徒问答、诊余教学等方式总结王老师五脏同调的呼吸病诊治思路。结果:1王书臣教授五脏同调治疗呼吸病学术思想探源王书臣教授经过系统学习,又师从我国着名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家许建中教授,经过苦心磨砺,终有所成。王书臣教授认为中医呼吸病学当溯源于《内经》,运用于仲景,发挥于唐宋诸家,经过历代学者的不断补充而成形。故王老师治疗呼吸病理论源自《内经》、于仲景之学而多有取法,对东垣、薛己等重脾肾思想多有受益,于后世医家精华多有采撷而形成了其鲜明的治学思想和用药特点。2王书臣教授五脏同调治疗呼吸病学术思想概述(1)溯本求源,治病必求其根本;(2)异病同治,不离于肺,而又不止于肺,五脏同调治疗呼吸病;(3)重视寒温并用、善于调节气机之升降;(4)每以大方复治法治疗呼吸疑难病而具有较高疗效。结论:王书臣教授在长期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广收博采,取百家之长,推崇治疗呼吸病“不离于肺,不止于肺”,逐渐形成了从五脏同调治疗呼吸病的学术思想和特色。第二部分王书臣教授五脏同调治疗呼吸病经验总结目的:总结王书臣教授应用五脏同调方法治疗呼吸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分析临证处方、不断推求师意,全面总结王书臣教授应用五脏同调思想治疗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支气管扩张、鼻炎、血液病骨髓移植后肺排异、肺癌的用药思路和经验。结果:1王书臣教授在慢性咳嗽的治疗中并不完全拘于内伤、外感的分类方法,将前贤经验总结为治咳十法;在临床上巧为化裁,以半夏泻心汤苦降辛开、调理中焦气机,结合补肾宣肺法治疗慢性咳嗽而别具特色,临床中常用钩藤解痉止顽咳、南沙参润肺化痰而止咳、紫菀止咳而通二便,非药之功,而是善用之功。2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王书臣教授强调标本兼治,以调补脾肾法为根本,取二仙、地黄等补肾气,生脉、黄芪升补宗气,半夏泻心调畅中焦以绝生痰之源,辅以地龙、穿山龙、桑白皮、石韦等化痰宣肺,解痉平喘治其标,并对白芷、白芥子化痰、马鞭草清肺热,止咳喘而具有独到的经验。3对于支气管扩张症,王书臣教授认为热毒贯穿于疾病始终,急性期治疗以清热解毒、利肺排痰为先;咯血者多数属于热迫血行,先清热凉血止血为要,而碳类药物止血最为稳当;由于支扩病人常见痰阻气道挛急,故须兼以哮喘法治之;对于稳定期病人,王老师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火与元气不两立”,健脾补肾、扶助正气是关键,正气足则阴火消,无反复发作之虞。4白血病、再障骨髓移植后并发肺部排异反应是王书臣教授门诊的特色病种,王老师认为以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最为多见,与肺间质病有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先天不足、多用各类抗排异药物、抗菌素等,总以气虚、肾虚为主,尤当着重于补肾,温肾纳气是治疗的根本,佐以祛风宣痹、活血通络,在本病中毒邪未清同样不可忽视,因此,清热解毒、祛邪药物同样不可或缺。5对于变应性鼻炎的发生,王书臣教授强调体质因素是主因,肺脾肾虚者则易于形成过敏症,因此,改变内因是关键,补肾健脾方药在此类疾病中不可缺,但于过敏季节、或鼻炎发作时要先治其标,肺开窍于鼻,以麻杏石甘汤合苍耳子散、加野菊花、蜂房等宣肺清热、散通鼻窍,或小青龙汤温肺散寒往往能够快速见效,但终须以健脾补肾收功。6王书臣教授认为肺癌的形成多由正气内虚,邪毒内结所致。人体脏腑阴阳失调,肺脾肾渐衰为肺癌发生的主要内因。中医药通过增强宿主免疫功能,减轻副反应,增强化疗、放疗疗效,甚至可以使患者长期带瘤生存,这对提高肺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王老师治疗肺癌常用黄芪、麦冬以益气养阴扶正为主,扶正即所以祛邪,补虚即可抗癌,“养正积自除”。阳虚之象明显之时,常用仙茅、仙灵脾、补骨脂、续断、益智仁、肉苁蓉、干姜等壮补脾肾阳气;阴虚明显时,多用南沙参、麦冬、石斛、黄精、熟地、女贞子等填补阴精。王老师在培补元气时也很注重脾胃运化,常选用茯苓、焦白术、焦三仙等以健脾和胃。结论:王书臣教授五脏同调治疗呼吸病具有鲜明的用药特点,常以补益脾肾为主,辅以调畅中焦气机升降,佐以宣肺化痰为法,治肺而不专主于肺,用于呼吸疑难病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第三部分补肾通络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研究近年来中医学在IPF的疾病名称、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形成了补气、养阴、活血、通络、甚至软坚破血等方法并药理研究也发现了一些药物如旋覆花、虎杖、丹参等具有抑制TGF-β,甚至降解胶原的作用。肺络瘀阻、元气亏虚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是其始动因素,目前中医多以补气、活血、通络治疗IPF,能够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多数忽略了“肾主纳气”这一重要机制,王书臣教授从五脏同调入手,注重补肾纳气治疗本病给我们以有益的提示。根据王书臣教授五脏同调治疗肺纤维化的经验,组成补肾通络汤,采用随机、以乙酰半胱氨酸为对照,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临床研究,以观察补肾通络法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汤(王书臣经验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1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5例IP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治疗前中医症状总积分、肺功能、六分钟步行试验及圣乔治量表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治疗组用补肾通络汤加减,每日2次,饭后半小时服用,连服12周;对照组维持西医常规治疗,口服乙酰半胱胺酸0.6g,每日三次,餐前服用,连服12周;两组患者入组时已应用氧疗和口服激素治疗的,均按原方案治疗,并记录合并用药。3分别进行疗效性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六分钟步行试验及圣乔治量表问卷。4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SAS 8.2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总体疗效评价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困难较治疗前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呼吸困难积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2两组治疗前后干咳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干咳积分较治疗前显着减少(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干咳积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前后差值两组之间比较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着减少(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比较:观察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增加(P<0.05);对照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减少(P<0.05);两组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5两组圣·乔治问卷症状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圣·乔治问卷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的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6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比较:VC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DLCO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络汤对IPF患者呼吸困难、干咳等方面有一定疗效,能够改善IPF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六分钟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但对肺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
中国过敏性鼻炎研究协作组[6](2015)在《过敏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15》文中认为流行状况过敏性鼻炎,也称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 E介导的鼻黏膜炎症反应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反复喷嚏、清涕、鼻塞和鼻痒,患者常伴眼痒、结膜充血和/或流泪。根据2008年版"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数据显示,全球约有6亿人患有过敏性鼻炎且呈流行增加的趋势,它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睡眠、工作和学习,而
邢斌,林江涛,唐华平,杨岚,袁雅冬,顾玉海,陈萍,刘晓菊,张捷,刘辉国,王长征,周玮,孙德俊,陈一强,陈卓昌,黄茂,林其昌,胡成平,杨晓红,霍建民,叶贤伟,周新,蒋萍,张伟,黄奕江,戴路明,刘荣玉,蔡绍曦,许建英,周建英[7](2018)在《2013—2014年我国中心城市29家医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诱发因素的回顾性调查》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我国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的发作诱因。方法在全国哮喘研究协作组成员所在29个城市的29家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进行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的回顾性调查,分析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的诱发因素、发作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 240例哮喘患者,男性1 369例(42.3%),女性1 871例(57.7%)。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人数占同期呼吸科住院总人数的2.95%(6 375/215 955)。发作诱因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2.3%(1 370/3 240)]、天气变化[22.8%(738/3 240)]、有害气体[4.3%(140/3 240)]、过敏原刺激[3.5%(115/3 240)]、剧烈运动[1.8%(57/3 240)]以及空气污染[1.5%(49/3 240)]居前6位。老年人诱发因素中天气变化比例更高;青年人和老年人上呼吸道感染比例高于中年人,青年人和中年人过敏原刺激比例高于老年人,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诱发因素上呼吸道感染比例较高,秋季天气变化、剧烈运动及空气污染比例较高;春季和夏季过敏原刺激比例高于秋冬季,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北方患者诱发因素中上呼吸道感染的比例高于南方;而南方患者有害气体比例高于北方;北方患者过敏原刺激、空气污染比例亦高于南方,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有无吸烟史者、不同程度哮喘患者间哮喘发作诱因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及危重度发作者年龄≥60岁、男性、病程≥10年、有吸烟史及1年内有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或急诊就诊史者的比例均显着高于轻中度发作者。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诱因者的比例最高。高龄、男性、病程长、有吸烟史及因哮喘急性发作反复就诊可能为导致重度及危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
杨[8](2012)在《儿童哮喘控制不佳的原因调查及多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儿童哮喘控制不佳的相关因素,指导临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回顾性研究。收集从2010年12月份到2011年12月份在安徽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儿内科门诊就诊,根据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修订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共246例,年龄在1-14岁之间,男158例,女88例。分为两个年龄组,婴幼儿组(<3岁)100例,儿童组(≥3岁)146例。其中哮喘控制不佳132例,年龄在12月-13岁之间,男87例,女45例。哮喘控制至少3个月以上的患儿114例作为对照组,年龄在16月-14岁之间,男71例,女43例。采取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调查与儿童哮喘控制不佳有关的因素。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首先通过Logistic单因素分析法对所有因素进行分析,选出P<0.05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然后再对这些选出的因素进行Logistic Regression多因素分析,从而得出结果。结果性别、年龄组、诊断问题、其他对小儿哮喘控制不佳的影响无显着统计学意义,而依从性差、合并其他疾病、变应原或致喘因子持续存在、诱发因素、吸入方法不对等因素引起小儿哮喘控制不佳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且与临床调查和观察相符合。结论依从性差、合并其他疾病、变应原或致喘因子持续存在、诱发因素、吸入方法不对均为儿童哮喘控制不佳的原因。提示平时若能及时控制及纠正与哮喘控制不佳的相关危险因素,对儿童哮喘的控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孙静[9](2016)在《刘大新教授学术思想总结—玉屏风散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中国传统医药伴随着中华民族整个发展历程,对维护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健康所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为了进一步发挥其现实价值,更好地发挥其潜在的、长期的价值,将其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传承,意义深远而重大。西学东渐以来,整个中国学术体系和格局受到了重大影响。西方强势文化不仅带来中医药生存环境的改变,而且带来价值取向的重大变化,实用主义、功利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医学原有传承方式和传承目的。当前,中医传承自觉性已大大下降,人才培养由师徒授受改变为院校教育,而院校教育则几乎完全套用了西医教育模式,按照自身规律传承模式日趋淡化,中医院西化现象也十分明显。种种现象表明,在中医药事业繁荣发展背后潜在着十分严重的传承危机。另外,中医药有完整理论体系和自身学术发展规律,但由于受西方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的影响,评判体系几乎完全采用西方标准,只取其用,忽略学术的内在联系。并且现实中的政策、法规也完全没有顾及中医药的传统性特征。因此中医学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按照其自身规律延续和传承。中医前辈将中医学术传承当成是自己的历史责任,如张仲景着《伤寒论》,孙思邈撰《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李时珍编《本草纲目》等除了传承学术以造福后人,不带有任何功利思想。因为有了历代名老中医经验积累和传承,才使得中医学历久弥新,永葆活力。现今名老中医亦是将中医药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实践相结合,是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他们的学术思想丰富多彩,临床经验各具特色。因其诊断疾病的标准和判定疗效的方法不尽一致,故难以对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进行恰当的评价和疗效比较;因此,必须探索研究建立个体化诊疗评价方法。我们可以借鉴循证医学研究模式,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精华和亮点开展临床科研。中医科研设计与现代医学科研设计一样,都必须遵循随机、对照等原则,同时还应该体现辨证论治的特色。根据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精华和亮点制订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如采用全国统一的病证诊断评价和疗效判定标准,采用与现代医学相接轨的观察指标,设立有说服力的对照组,对实验研究数据进行科学统计等。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进行综合评价,如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价、效价比评价、生存质量评价、终点事件评价、跟踪随访评价等。刘大新教授作为国家着名中医专家,数十年潜心医疗,熟读《内经》、《伤寒》、《金贵要略》等经典,善以经方治病,以中医耳鼻喉疾病见长,对内科杂病亦经验丰富、疗效显着。他时常教导我们,要成为合格的医生,首先要仅守医德,还应做到熟读经典、拓展思维、勤奋好学、理论结合实践、勤于临证、不断总结、虚心求教、潜心专研及勇于创新等。刘老师认为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名医都是熟读中医经典,灵活运用并创新古代中医经典理论来认识和防治疾病的辨证论治思维、方法及用药原则,并且用药简洁、煎制方便、价格低廉、临床效验。刘教授指出经典理论指导下的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辨证、治疗等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所以在诊疗过程中,从经典出发,灵活掌握加以运用;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合理创新,善于提出问题,并潜心实践,从自然-社会-人体的全整体层面认识疾病的病因、病机及转归,而制定治疗法则,才能体现出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提高疗效。刘大新教授作为全国名老中医,其学术思想经验是深厚的中医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结晶,是中医药学的宝贵财富和重要组成部分。刘教授秉持中医药的“遵循自然,顺应个体,审病求因,扶正祛邪”原则,认为通过整体调节可以实现对局部病患的治疗和修复。通过中医整体调节,可使机体气血阴阳恢复平衡,脏腑功能归于常态,从而使局部疾病痊愈。本研究观察刘教授玉屏风散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对60例患者临床观察发现症状缓解迅速、兼加症状减轻明显、精神状态、生活质量改善显着。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是近年提出的新概念。虽然早期已经认识到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之间有一定联系,但未确立联合研究、诊治方案,直至新概念开始使用。故相关临床研究尚不丰富。玉屏风散和小青龙汤是临床常用方剂,检索文献显示,二者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较多,但未见其用于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治疗的临床研究。刘大新教授在临床上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处理方式的解释中提出,无论是主症、兼证,老师均以中医整体观念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根本法则进行临床立法、处方。临证既把握住疾病的共性,又不拘泥于成法,旨在调节阴阳,使之逐渐恢复动态平衡。疾病的产生,究其本质,即为阴阳失调,而选方用药的最终目的即为调节阴阳平衡。阴阳越是趋向平衡,疾病就越向好的方面发展。而阴阳得以维持动态平衡,不但疾病向愈,而且机体也不易受病邪困扰。这也是中医所说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临床体现。本课题拟从评价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精神面貌改善、辅助检查支持各个方面入手,通过刘教授玉屏风散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相关指标进行临床研究,旨在全面揭示其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精神状况、生活质量的作用机制,揭示刘教授“遵循自然,顺应个体,审病求因,扶正祛邪”的学术思想,为祖国传统医学防治过敏性疾病探索一个新思路。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儿童安全用药分会,"六一健康快车"项目专家委员会,全球儿科呼吸联盟[10](2021)在《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百问百答"》文中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CCAAP)为哮喘儿童及家庭的自我管理提供了重要工具。本文整理了基层医师和哮喘患儿家长在施行CCAAP过程中常见的100个问题并进行科普讲解,以期真正实现"让每位患儿都拥有自己的哮喘行动计划"。
二、哮喘反复发作的诱因——鼻窦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哮喘反复发作的诱因——鼻窦炎(论文提纲范文)
(2)541例安徽省儿童哮喘急性发作诱因单中心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分布 |
2.2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诱发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哮喘儿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规范治疗停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儿童哮喘回访调查问卷 |
技术路线 |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结论 |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哮喘儿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规范治疗停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分析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王书臣五脏同调治疗呼吸病学术思想及补肾通络汤治疗肺纤维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王书臣教授五脏同调治疗呼吸病整理研究 |
第一章 王书臣教授五脏同调治疗呼吸病学术思想探源 |
1 理论源自《内经》 |
2 取法于仲景 |
3 得益于隋唐 |
4 博采于诸家 |
5 拜师于名医 |
6 受益于良好的中医学术氛围 |
7 虚怀若谷,敏锐洞察 |
第二章 王书臣教授五脏同调治疗呼吸病学术思想概述 |
1 异病同治,五脏同调治疗呼吸病 |
2 溯本求源,治病必求其根本 |
3 寒温并用、调节气机之升降 |
4 大方复治法治疗呼吸疑难病 |
第二部分 王书臣教授五脏同调治疗呼吸病经验总结 |
第一章 王书臣教授治疗咳嗽的临床经验 |
1 王书臣教授总结治咳十法 |
2 探索慢性咳嗽分类方法 |
3 “微寒微咳”病因病机的再认识 |
4 王书臣教授从脾胃治疗咳嗽的经验 |
5 王书臣教授苦降辛开法治疗慢性咳嗽经验 |
6 王书臣教授补肾法治疗慢性咳嗽经验 |
7 王书臣教授常用治疗咳嗽药物 |
第二章 王书臣标本兼治五脏同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学术思想 |
1 王书臣教授标本兼治法治疗COPD学术思想 |
2 王书臣教授调补脾肾法治疗COPD经验 |
3 王书臣教授升补宗气治疗COPD的经验 |
4 王书臣从气机升降论治COPD经验 |
5 王书臣教授运用白芷化痰的经验 |
6 王书臣教授临床应用白芥子的经验 |
7 王书臣教授应用马鞭草的经验 |
第三章 王书臣教授五脏同调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 |
1 肾气亏虚为哮喘发病的根本原因 |
2 补肾益气是哮喘治疗的根本方法 |
3 调畅中焦气机是关键 |
4 善用解痉平喘药对 |
5 验案举例 |
第四章 王书臣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经验 |
1 急性期清热解毒、利肺排痰为先 |
2 热迫血行,清热凉血碳类为急 |
3 痰阻气道挛急,兼以治疗哮喘 |
4 火与元气不两立,稳定期健脾补肾是关键 |
第五章 王书臣教授治疗骨髓移植后并发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经验 |
1 温肾纳气是治疗的根本 |
2 祛风宣痹、活血通络是关键 |
3 清热解毒、祛除余邪 |
4 病例举例 |
第六章 王书臣教授从五脏调治变应性鼻炎的经验 |
1 肺开窍于鼻,宣肺清热治鼻炎 |
2 改变内因是关键,补肾健脾不可缺 |
3 野菊花为治疗鼻炎要药 |
第七章 王书臣教授治疗肺癌的经验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补肾通络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研究 |
第一章 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诊治进展 |
1 病名之争--“肺痹”or“肺痿” |
2 “正虚”是IPF的中医病因基础 |
3 肺络闭阻,痰瘀阻滞是IPF的重要中医病机 |
4 补肾法治疗IPF现状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补肾通络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研究 |
前言 |
1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7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件 |
(6)过敏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15(论文提纲范文)
流行状况 |
过敏性鼻炎主要治疗方法 |
1避免接触过敏原 |
2药物治疗 |
3免疫治疗 |
4其他治疗 |
5健康教育 |
特异性免疫治疗的重要意义 |
1免疫治疗的分类 |
2药物经济学评价 |
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国内开展的历史和现状 |
过敏原疫苗的标准化 |
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症状评估 |
过敏性鼻炎的体内诊断 |
体外血清诊断流程(包括常用设备) |
慢性鼻炎的分类 |
1过敏性鼻炎 |
2非过敏性鼻炎 |
3职业性鼻炎 |
4鼻炎综合征 |
过敏性鼻炎的鉴别诊断 |
1急性鼻炎(普通感冒) |
2血管运动性鼻炎 |
3 NARES |
4妊娠期鼻炎 |
5药物性鼻炎 |
过敏性鼻炎和慢性鼻-鼻窦炎 |
局部过敏性鼻炎与过敏性鼻炎的鉴别诊断 |
皮下免疫治疗的适应证 |
皮下免疫治疗的禁忌证 |
1伴有未控制的哮喘或重度哮喘以及不能逆转的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如肺气肿) |
2患者正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 |
3患者正在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 |
4伴有心血管功能不全者 |
5严重的免疫性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 |
6患者伴发恶性肿瘤 |
7患者有严重的心理疾病、缺乏依从性或无法理解治疗的风险与局限性 |
8不应在妊娠期开始进行SCIT |
9患者在SCIT单次注射之前有急性感染、发热或接种其他疫苗等情况,应暂停注射 |
10严重的特应性湿疹 |
11 5岁以下儿童 |
开展皮下免疫治疗的基本要求 |
皮下免疫治疗的方案 |
延误注射剂量的调整策略 |
皮下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分级和处理 |
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治 |
1临床诊断标准 |
2初始治疗 |
3特殊患者处理 |
4后续治疗 |
5预防过敏反应复发 |
皮下免疫治疗的药物应用 |
皮下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
皮下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价 |
1疗效评价指标 |
2疗效评价标准 |
3疗效评价方法 |
(8)儿童哮喘控制不佳的原因调查及多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儿童哮喘控制不佳的现状 |
1.2 儿童哮喘控制不佳的概念 |
1.3 儿童哮喘控制不佳的危害 |
2 临床资料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影响因素 |
3.2 Logistic Regress i on多因素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哮喘患儿医瞩依从性差 |
4.2 忽视伴随疾病的防控 |
4.3 变应原或其他致喘因子持续存在 |
4.4 忽视或无视哮喘发作的诱因 |
4.5 没有学会(掌握)正确的吸入用药方法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人简介 |
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刘大新教授学术思想总结—玉屏风散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刘大新教授简介 |
第一部分 刘大新教授学术思想总结 |
一、刘大新教授的学术思想渊源 |
二、刘大新教授临床经验和特色的整理 |
(一) 提出“无为而治”的学术观点 |
1、医德中的“无为而治” |
2、医术中的“无为而治” |
(二) 学术动态观 |
(三) 耳聋耳鸣的诊治观点 |
1、“耳聋耳鸣不全责之于肾”的观点 |
2、耳聋耳鸣日久治疗,以改善焦虑症状、睡眠状态为目的 |
(四) 鼻鼽的诊治观点 |
(五) 咽喉病的诊治观点 |
1、不是所有咽异物感症都是梅核气 |
2、喉痹从脾胃论治 |
(六) 鼾症从脾主肌肉论治 |
(七) 虚证的诊治观点 |
(八) 治疗急性感染中“扶正”观点 |
(九) 提出人体患病的“两因学说” |
(十) “病从心生”的观点 |
(十一) 中医学习中的观点 |
1、学习中医目的是学其“法” |
2、未知者众,不可过于相信眼见为实 |
(十二) 病历书写的要求 |
(十三) 中医教学中的观点 |
1、树立牢固中医临床思维 |
2、注重培养学生文化修养 |
3、“学与问”结合才得以增长学问 |
4、教导学生“以患为师”严守古训 |
5、为医者要有善辨思智与慈悲胸怀 |
6、学习掌握现代医学知识为中医所用 |
7、刘大新教授师承学生专业理论及文化学习安排 |
三、特色茶饮方 |
四、临床疾病诊治举例 |
(一) 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诊治举例 |
1、鼻鼽的治疗 |
(1) 过敏性鼻炎急性加重期治疗 |
(2) 过敏性鼻炎缓解期调节治疗 |
2、喉痹的治疗 |
3、眩晕的治疗 |
4、耳聋、耳鸣的诊治 |
5、喉喑的治疗 |
6、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治疗 |
(二) 其他疾病诊治举例 |
1、感冒治疗 |
2、咳嗽治疗 |
3、舌痛治疗 |
4、肠易激综合征诊治 |
五、刘大新教授个人语录 |
第二部分 综述 |
综述一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
1、诊断 |
2、流行病学 |
3、解刨病生理 |
4、发病机制 |
5、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鼻鼽和哮病的研究进展 |
一、鼻鼽的研究进展 |
二、哮病的研究进展 |
三、鼻鼽和哮病的病因病机联系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对象 |
3 资料与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哮喘反复发作的诱因——鼻窦炎(论文参考文献)
- [1]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A]. 马希涛,王思勤,张晓菊,杨志刚,安云霞,李晓苏,李晓亮,张群成,刘庆亮,朱敏,任红岩,雷小莉.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首届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第十届深圳呼吸论坛论文汇编, 2016
- [2]541例安徽省儿童哮喘急性发作诱因单中心调查分析[J]. 曹芳,潘家华. 安徽医药, 2017(08)
- [3]哮喘儿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规范治疗停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分析[D]. 王傲杰.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3)
- [4]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联合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J]. 钟南山,沈华浩,申昆玲,王秋萍,殷凯生,周新. 中华医学杂志, 2017(26)
- [5]王书臣五脏同调治疗呼吸病学术思想及补肾通络汤治疗肺纤维化研究[D]. 苗青.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1)
- [6]过敏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15[J]. 中国过敏性鼻炎研究协作组.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5(08)
- [7]2013—2014年我国中心城市29家医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诱发因素的回顾性调查[J]. 邢斌,林江涛,唐华平,杨岚,袁雅冬,顾玉海,陈萍,刘晓菊,张捷,刘辉国,王长征,周玮,孙德俊,陈一强,陈卓昌,黄茂,林其昌,胡成平,杨晓红,霍建民,叶贤伟,周新,蒋萍,张伟,黄奕江,戴路明,刘荣玉,蔡绍曦,许建英,周建英. 中华内科杂志, 2018(01)
- [8]儿童哮喘控制不佳的原因调查及多因素分析[D]. 杨. 安徽医科大学, 2012(03)
- [9]刘大新教授学术思想总结—玉屏风散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D]. 孙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百问百答"[J].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儿童安全用药分会,"六一健康快车"项目专家委员会,全球儿科呼吸联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