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600A-Ⅱ型电子显微镜冷却系统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蔡灿欣[1](2021)在《抗性淀粉的挤压法制备、性质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主食是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的重点。淀粉是人类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但在食用后会快速消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急剧升高;而抗性淀粉在胃和小肠中吸收缓慢,提供了饱腹感,并使餐后血糖维持在相对低的水平,是理想的糖尿病患者主食原料。然而,现有可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大米产品在淘洗蒸煮后,普遍存在热稳定性差、有效组分保留率低的问题。即经历热加工后,抗消化组分难以保留,因而主食化的抗性淀粉结构必须具备高耐热性。基于此,本论文利用挤压提供一步式的淀粉结构转化途径,结合绿色化学改性(交联、酯化、脂质络合)方法,制备新型的高抗性淀粉;同时,解晰复合挤压过程对淀粉晶体结构、分子链精细结构及其消化特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明确其抗性结构形成机理,以期为高效生产抗消化的功能重组米提供一定思路。基于挤压法制备食品级低取代度的交联淀粉(磷酸酯双淀粉、羟丙基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研究了挤压结合交联改性对淀粉结构与消化特性的影响。挤压处理后,淀粉颗粒转变成粗糙、不规则的粘附状聚集体或团块状态。挤压—交联复合处理可提高淀粉分子结构的紧密度(提高了11.9~25.6 g/mol/nm3)。交联在分子内部和分子间形成的缠结网络可限制颗粒膨胀,阻碍淀粉酶的水解作用。其中,羟丙基化和磷酸化的双重交联改性极大地抑制了酶对淀粉的水解作用,表明在淀粉的挤压过程中添加交联剂可有效提高抗性淀粉含量。相比于挤压对照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挤压抗性淀粉含量提高了6.8%。然而,交联—挤压制备的抗性淀粉结构破坏明显,整体易分解,不是制备抗性淀粉的理想对象。进而,为探索合适的抗消化淀粉,采用酯化协同挤压制备高耐热性的低取代度酯化淀粉和酯化—交联双重改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醋酸酯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研究发现,当在挤压中采用交联与酯化联用改性后,制备的抗性淀粉的结构和理化特性更接近酯化类淀粉而不是交联类淀粉,表明酯化在挤压过程中占主导作用。酯化反应延缓了物理挤压对于淀粉的降解作用,挤压—酯化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比常规挤压提高了2.0%~3.5%,分子量增加了3.6×106~9.5×106 g/mol。而酯化—交联双重改性后的淀粉分子量则介于酯化类抗性淀粉与交联类抗性淀粉之间。经挤压-酯化处理后,淀粉的X射线衍射图谱在2θ为7.5°、13°和20°出现新的衍射峰,晶型由A型转化为V型,形成了淀粉—脂质复合物。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物在100~115℃产生吸热峰,表现出良好的耐热性,体外测试确定其具有抗消化能力。但酯化淀粉抗性成分含量也较低(复热消化后最高仅为11.5%),比对照样品提高4.7%。基于食品安全性的考虑,交联/酯化改性剂的添加量有限,制备的终产物难以达到预期的抗消化效果。基于上述研究,在挤压过程中引入高食品安全性的天然食品组分脂肪酸以制备耐热型抗性淀粉——淀粉—脂肪酸复合物。实验选取不同饱和度的脂肪酸(碳链长度为C12~C18),制备系列淀粉—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并分析脂肪酸的碳链长度和饱和度对复合物形成及消化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随着碳链长度和饱和度的降低,复合的脂质含量和相对结晶度增加。在挤压过程中,偏短链的脂肪酸(C12~C16)更倾向于生成耐热的II型复合物(熔化温度100~120℃),而偏长链的脂肪酸(C18)倾向于生成相对不稳定的I型复合物(熔化温度80~100℃)。脂肪酸可有效保留抗性淀粉组分,并降低体外血糖生成指数。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经过复热和冷却处理后,形成了新的支链淀粉—直链淀粉—不饱和脂肪酸网状结构,有效阻碍了酶对淀粉的水解作用,最终导致抗性淀粉含量增加。对比挤压—交联、挤压—酯化抗性淀粉,发现淀粉—亚油酸复合物复热后表现出最高的抗性淀粉含量(15.7%)。以挤压制备的淀粉—亚油酸复合物为阶段目标产物,结合一次湿热或循环湿热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淀粉抗消化性。采用体外血糖生成指数作为响应值,基于Box-Benhnken设计,得到制备抗性淀粉的最佳挤压工艺参数为:65℃的挤压螺杆末端加热区温度、30%(w/v,淀粉干基)的物料水分含量、20%(w/v,淀粉干基)的亚油酸添加量。在此最佳制备条件下,结合一次湿热或循环湿热处理提高淀粉抗消化性,并分析亚油酸引入挤压与一次湿热或循环湿热全过程对淀粉结构与消化性的影响。在淀粉挤压时添加亚油酸可有效延缓挤压对于淀粉颗粒的破坏、结晶结构的瓦解以及分子结构的断裂,形成I型复合物,体外血糖生成指数比常规挤压对照样品降低了17.4%。湿热循环处理将糊化的淀粉分子重排成整体疏松的A型结晶结构,使其相对结晶度提高,但抗消化性无显着变化;而一次湿热处理提高了淀粉结晶区的致密度,将I型复合物转化为耐热稳定性更高和抗消化性更好的II型复合物。经8 h一次湿热处理的淀粉—亚油酸复合物具有最高的抗性淀粉含量(46.7%)和最低的体外血糖生成指数(69.6)。综上,挤压结合一次湿热处理制备的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表现出优异的抗消化能力,在复热条件下仍能保持高抗性结构。基于该产品的加工与抗消化优势,将此抗性淀粉与大米蛋白、菊粉和魔芋葡甘聚糖(模拟大米的营养组分)进行复配,制备抗消化重组米。与市售的普通人群和糖尿病患者食用的大米产品比较发现,该重组米的营养成分、质构特性、蒸煮品质无明显差异;在外观形貌方面,重组米的颗粒更大、颜色偏黄。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其气味、适口性、滋味以及蒸煮品质与其他米样品接近。通过全质构分析及体外消化特性测试发现,蒸煮后的重组米表现出高黏硬比,可有效保留其耐热抗酶解结构(II型复合物)。另外,其抗性淀粉含量较市售普通大米高23.9%,蒸煮后重组米的体外血糖生成指数为76.6,可有效降低淀粉消化速率和餐后血糖指数。
段春月[2](2021)在《板栗淀粉理化特性及老化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化对淀粉类食品品质产生较多不利影响,深入研究贮藏过程中淀粉的老化机制,对淀粉类食品品质的保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以3种栗属的14个品种的坚果淀粉与不同老化时间处理后的板栗淀粉(短枝)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快速粘度仪(RVA)、固体核磁共振等仪器和方法,分析3种栗属淀粉的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差异,阐明老化后分子结构与抗性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探究板栗淀粉老化的相关机理。通过对南北方3种栗属14个主栽品种淀粉的相关特性的研究,分析不同品种淀粉特性的差异。不同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差异较大,分布范围在13.9~27.8%,板栗及锥栗淀粉颗粒形态为椭圆形、多边形、菱形等;颗粒表面光滑,同一种淀粉颗粒大小相差较大,供试淀粉均为C型晶体。14个品种的淀粉均具有较好的冻融稳定性;90℃时,样品膨胀度为17.55~22.27g/g。锥栗淀粉的凝胶化温度较低,板栗淀粉黏度特性差异较大。经3h、1d、3d、7d和14d老化所得的板栗老化淀粉,老化淀粉直链淀粉含量仍低于原淀粉,直链淀粉含量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大,14d处理老化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仍低于原淀粉;老化处理后的板栗淀粉呈多角形,表面带有轻微的皱痕;晶体类型仍为C型,老化样品的结晶度显着低于原淀粉;C13固体核磁表明,原淀粉C1区上的2个结晶峰为Cb-型晶型淀粉,老化处理后C1区上只剩1个明显结晶峰,产生多个弱结晶峰为Ca-型晶型淀粉,此结果与XRD所测结果一致。红外图谱走势无明显变化,(1047/1022)cm-1峰强度比值减小。老化过程中,淀粉中的不稳定晶型部分被破坏,凝胶化焓下降;老化淀粉较原淀粉的凝胶化初始温度升高,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淀粉的特征分解开始温度不断升高;原淀粉的糊化温度最大,老化淀粉的糊化温度较低;流变特性表明,在升温过程中,G′的最高值高于G′′的最高值,表明老化后的板栗淀粉糊的弹性值大于粘性值。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ΔH逐渐增大,但14d的ΔH仍小于原淀粉的ΔH。经老化处理后的板栗淀粉的SDS含量升高,RS含量明显降低。
刘晓静[3](2021)在《面向电磁屏蔽应用的石墨烯薄膜制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何晓明[4](2021)在《矿物填充丁腈橡胶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相甜[5](2021)在《无麸质马铃薯面条的制备工艺及品质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卓光铭[6](2021)在《麦秸秆/HDPE复合材料的性能及纳米碳化硅改性研究》文中认为麦秸秆是我国十分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将其用于制备植物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环保且经济的高值化利用方式,而对麦秸秆复合材料各项性能的探究与改性增强有助于扩大其应用范围,在植物纤维循环与资源化利用、绿色环保及新材料开发等方面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麦秸秆纤维(WSF)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与立式注塑工艺制备WSF/HDPE复合材料。系统分析了不同目数WSF的纤维形态、化学结构、结晶性能与热稳定性等性能,并系统研究不同纤维含量与不同目数及纳米碳化硅(SiC)改性对WSF/HDPE复合材料力学、热稳定性、结晶与熔融、吸水、界面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目数越大,WSF的长径比越小,外形越细短。随着目数增大,WSF的极性与吸水性增强。目数增大后,WSF的结晶度与结晶尺寸均减小,且会发生纤维素Ⅰ型到Ⅱ型的晶型转变。目数增大导致WSF的活化能减小,热稳定性降低,且易形成碳残留物。(2)纤维含量增加,WSF/HDP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与弯曲模量分别呈现降低、先提高后降低与提高的趋势。纤维目数对WSF/HDPE复合材料拉伸与弯曲强度的影响与纤维含量高低有关,而弯曲模量则是纤维目数小较高。纤维含量与目数分别为30%与60目时,WSF/HDPE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与弯曲模量分别为18.1 MPa、29.5 MPa、2137.9 MPa。纤维含量越高,WSF/HDPE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越弱,但纤维目数越大,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越强。WSF/HDPE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均随着纤维含量与目数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纤维含量增加会提高WSF/HDPE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厚度膨胀率与水分子扩散系数,而纤维目数增大会降低复合材料的吸水性。WSF/HDPE复合材料的纤维含量越高,界面性能越差,但界面性能会随着纤维目数增大而改善。(3)纳米SiC改性后,WSF的表面粗糙度增加,极性减弱,而晶体类型没有改变,但纳米SiC过多会加剧团聚现象,且增强极性。WSF/H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纳米SiC改性增强,且随着纳米SiC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与弯曲模量均先提高后降低。当纳米SiC含量为0.4%时,WSF/HDPE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与弯曲模量分别增加15.5%、11.5%与12.4%。纳米SiC改性降低WSF/HDPE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但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度。WSF/HDPE复合材料的吸水性能通过纳米SiC改性降低,吸水率、厚度膨胀率与水分子扩散系数均下降,但纳米SiC过多会提高吸水性能。纳米SiC改性减少WSF/HDPE复合材料表面与拉伸断裂面的裂纹与孔洞,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而过多的纳米SiC会降低界面性能。
曲积钰[7](2021)在《亚临界/超临界非均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实验研究及系统优化》文中提出环境问题与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阻碍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利用食用废油制备生物柴油,可以高效的解决能源紧张等一系列的问题,也能缓解各种废油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五种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选择出性能最优的催化剂,以油酸为研究对象,进行亚临界/超临界乙醇中的催化性能实验研究。构建了非均相催化酯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获得了动力学参数,考察了杂质(水)与反应压力对生物柴油转化率的影响规律。结合实验研究结果,设计了两种生物柴油超临界制备系统,综合评估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明确最佳换热方案,进一步对换热网络完成了参数优化。研究成果可为生物柴油的超临界制备技术工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间歇式反应器进行了催化剂筛选实验研究。对五种固体氧化物催化剂(MgO、ZnO、SiO2、TiO2、ZrO2)进行超临界条件下的稳定性实验,完成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表征。对比得出,ZrO2的稳定性最佳。(2)进行了以ZrO2为催化剂的油酸与乙醇的亚临界/超临界非均相催化酯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ZrO2在亚临界与超临界条件都具有出色的催化性能,在18MPa、325℃、7min就可保证油酸的完全转化。采用一维拟均相模型对非均相催化过程进行模拟,动力学遵循一步可逆反应模型。基于Eley-Rideal机理进一步构建了催化反应的机理动力学模型。超临界条件下,水的存在对酯化反应及催化剂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减少生物柴油的转化。然而8-18MPa的压力变化不会影响反应体系的均相状态,所以反应转化率随压力变化很小。(3)设计了两种生物柴油超临界制备系统,通过对建设投资和运行过程中维护情况综合评估,确定采用中间介质换热方案。进一步对换热网络进行优化,得出将中间介质的压力降低到12MPa,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苗立锋[8](2021)在《原位莫来石晶须增强高透硬质瓷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硬质瓷以其质地坚硬、良好的透光性、优异的抗热震性能、釉面硬度高耐划伤等优良性能而备受青睐,但其机械强度较低。通过引入刚玉提高了硬质瓷的机械强度,获得了高铝强化瓷,但其透光度却大大降低。为了解决传统硬质瓷“高强”和“高透”不可兼得的矛盾问题,本文突破传统的K2O-Al2O3-SiO2三元配方体系,引入CaO和MgO取代K2O做助熔剂,创新性地采用R2O-RO-Al2O3-SiO2四元配方体系制备出只含莫来石唯一晶相的莫来石质硬质瓷。首先,本文研究了KAS系统中组成和烧成温度对瓷胎中晶相组成的影响规律;探究了助熔剂CaO、MgO对莫来石质硬质瓷瓷胎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阐明了该体系中团簇状和须状两种形态莫来石晶体的形成机理,并解析了莫来石晶须尖端的形成机理;初步实现了该系统中原位莫来石晶体的调控。然后,采用熔剂预烧的方法解决了该系统难以致密化烧结的难题,并通过引入La2O3和BaO等高折射率氧化物对其透光性进行优化,制备出同时具备高强、高透和高白的莫来石质硬质瓷。最后,制备出与该硬质瓷坯体相适应的高温透明釉,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高档日用瓷。实验结果表明:(1)在KAS三元系统中,R2O含量越多,同时SiO2含量越少,且提高烧成温度均有利于消除瓷胎中的残余石英。当烧成温度为1410℃~1430℃时,R2O含量高于3.5 wt%,同时SiO2含量低于62 wt%的试样中均无残余石英。引入CaO、MgO取代K2O做助熔剂能够消除瓷胎中的刚玉晶相,并能促进二次须状莫来石晶体的形成,但会形成数量较多且尺寸较大的闭口气孔,导致其很难烧结致密。CaO/MgO质量比为1.20,于1410℃保温1 h烧成试样中莫来石晶体含量为51.9%,抗弯强度为107.3 MPa,透光度为12.6%(厚度1 mm),吸水率为0.20%,真气孔率为15.45%。(2)该系统中的莫来石晶体有团簇状和须状两种形态,莫来石团簇是在γ-Al2O3颗粒基础上原位形成的。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氧化铝颗粒逐渐变疏松,1300℃时氧化铝颗粒与SiO2反应原位形成莫来石团簇,1410℃时莫来石团簇外围沿一维方向生长,形成刺猬状。须状莫来石晶体为单晶结构,其生长机理符合轴向螺位错生长机制,晶须生长方向为[001]方向。莫来石晶须大部分在降温过程中形成,其产率最大温度区间为1200℃~1300℃。经1410℃急冷热处理试样中莫来石晶须端部为平头形状,当急冷温度低于1300℃时,晶须端部变为“尖头”外形。通过降温至1250℃保温可以使莫来石晶须发生二次生长,但不能提高莫来石晶须含量。通过1410℃高温保温能够提高莫来石晶须含量,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抗弯强度逐渐增大,当1410℃保温3 h时,抗弯强度最大,为125.3 MPa。(3)与纯Al2O3粉相比,硬质瓷中的氧化铝颗粒表面吸附了K2O、CaO、MgO和SiO2,它们抑制了γ-Al2O3的相转变,使硬质瓷中的γ-Al2O3转变为α-Al2O3的相转变温度显着提高,从1200℃提高至1300℃,进而提高了Al2O3转变为莫来石的反应活性。随着氧化铝预磨时间的增加,团簇状莫来石晶体逐渐变为尺寸细小的莫来石晶须,但试样的体积密度降低,吸水率增大,抗弯强度降低。(4)改变成型方式、保温时间和升温速率均不能有效促进该系统致密化烧结,所制备试样的真气孔率均大于15%。试样抗弯强度和气孔分形维数吻合度很高,即气孔分形维数越小,其外形越规则,试样强度越高。熔剂预烧可以使试样中的气孔含量显着下降,气孔尺寸明显减小,抗弯强度显着提高。这是因为熔剂经高于1300℃预烧后,系统产生液相的温度从1122℃降低至868℃,硬质瓷在较低温度下即可实现液相烧结。当熔剂预烧温度为1500℃时,得到高致密的莫来石质硬质瓷,与未预烧熔剂试样相比,抗弯强度从107.3 MPa提高至156.4 MPa,真气孔率由15.45%降低至4.57%,气孔平均尺寸由38.1μm减小到14.4μm。(5)当La2O3和BaO含量分别为0.57 wt%和1.33 wt%时,莫来石质硬质瓷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抗弯强度为182.9 MPa,透光度为13.9%(1 mm厚),白度为88.6%,热膨胀系数为4.65×10-6/℃(600℃),真气孔率为2.78%,体积密度为2.554 g/cm3。与高铝强化瓷相比,莫来石质硬质瓷的透光度大大提高,约为高铝强化瓷的2.5倍,且抗弯强度提高了16.4%,成功解决了传统硬质瓷“高强”和“高透”不可兼得的矛盾问题,并且该瓷胎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有利于提高其热稳定性。(6)在CaO-MgO-Al2O3-SiO2系统釉料中引入少量K2O,能大幅降低方石英含量,从而显着降低釉的热膨胀系数。当K2O含量由0.29 wt%增大至0.81 wt%,热膨胀系数由6.29×10-6/℃降低至3.10×10-6/℃(200℃)。随着石英预磨时间的延长,釉面光泽度明显提高,且釉面粗糙度逐渐降低。当预磨时间为6 h时,光泽度达103%,未预磨石英的釉面平均粗糙度是预磨6 h时的1.95倍。石英预磨对釉面硬度影响不大,石英预磨6 h时,釉面硬度最大为6.85 GPa。该硬质瓷坯体施高温透明釉后,试样抗弯强度由182.9 MPa提高至196.2 MPa。这是因为坯、釉热膨胀系数分别为4.65×10-6/℃和3.28×10-6/℃(600℃),两者匹配使釉层受压应力,而且坯釉间形成相互穿插的楔型结构,坯釉结合良好。
宋建廷[9](2021)在《核电用镍基合金带极堆焊熔敷金属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690镍基合金在高温下能保持较高的塑性和韧性,抗应力腐蚀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核电设备中。目前,国内核电领域对690合金焊材的使用主要依靠进口。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新一代核电装备制造对镍基合金熔覆金属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国际通用的NiCrFe-7A材料难于满足350℃高温强度要求,为突破技术瓶颈,开展了新型690镍基合金NiCrFe-13的研制工作,为核电装备设计提供理论支撑。本课题依据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新型镍基合金焊接材料ERNiCrFe-13研制需要,提出从焊接及热处理工艺和合金元素两方面对课题研制的EQNiCrFe-13合金带极堆焊熔覆金属性能进行研究。通过设计不同堆焊方法、焊接工艺参数、堆焊层厚度以及在热处理制度工艺参数研究熔敷金属性能影响。通过焊带焊剂组合匹配设计不同浓度Nb、Mn、Mo的熔覆金属,研究了主合金元素对熔覆金属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ESW带极堆焊熔覆金属与SAW带极堆焊熔覆金属力学性能差别不大,ESW熔覆金属冲击性能略好,SAW熔覆金属拉伸性能略强。带极堆焊熔覆金属在87.5KJ/cm-171KJ/cm的线能量工艺参数下强度几乎没有改变,断后伸长率随线能量增大略微下降。在堆焊厚度不超过30mm时抗裂性良好,超过30mm厚度时会产生结晶裂纹。Nb、Mn、Mo三种合金元素中,Nb、Mn对熔覆金属强度提升有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Mn、Nb含量均有助于提高镍基EQNiCrFe-13合金带极堆焊熔覆金属的室温塑性和强度,同时Nb的效果要大于Mn的效果。Mo元素是提升熔覆金属强度的主要元素,主要通过与基体形成置换式固溶体产生晶格畸变的方式提升熔覆金属抗拉强度。3.78%浓度Mo元素可使熔覆金属高温抗拉强度提升约10%,室温抗拉强度提升约5%。Mo元素浓度继续升高,熔覆金属强度依然会提升,但上升趋势逐渐减弱。热处理工艺使得镍基合金熔覆金属微观组织产生明显变化,γ′相内的富Nb相分解溶入其中,γ′相逐渐由枝状分解为絮状、球状促进第二相强化作用。608℃下,超过40h的热处理工艺对焊态熔敷室温拉伸性能提升明显,对高温拉伸性能影响较小。随着热处理时长增长,熔覆金属强度呈上升趋势,但提升效果逐渐变弱。EQNiCrFe-13焊带适用于ESW,SAW两种焊接方法,在合适的焊接工艺下,经608℃×40h热处理,满足350℃高温拉伸和常温拉伸强度要求。
林陈想[10](2021)在《卟啉基和D-A型框架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化石燃料过度依赖带来的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迫切需要一种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技术来解决。光催化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虽然无机半导体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由于无机半导体本身固有的缺陷,仍然需要开发新型材料以提升光催化性能。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Fs)具有明确的晶态多孔结构,都可通过化学方法进行合成和修饰,易于从分子水平调节能级结构、电子效应和表面动力学特征,从而为阐明其构效关系和进一步性能优化提供了基础。本论文以可见光催化产氢及CO2还原为功能导向,围绕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Fs)材料进行结构设计和性能调控,通过对卟啉基和D-A型框架材料的活性位点、能带和电子结构以及表/界面效应进行调节而使光催化活性得到了显着优化。主要内容如下:(1)卟啉基MOFs的设计合成和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将不同摩尔比的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H2TCPP)和5,10,15,20-四(4-羧基苯基)铂卟啉(PtTCPP)通过Zr6节点连接,构筑了四例光敏-催化双功能的卟啉基MOF材料(PCN-H2/Ptx:y,x:y=4:1,3:2,2:3,0:1;x:y为H2TCPP与PtTCPP的摩尔比)。可见光催化产氢研究表明,随着框架材料中PtTCPP含量的增加,其产氢速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PCN-H2/Pt0:1具有最优的产氢活性(351.08 μmol h-1 g-1)。结合稳态、瞬态荧光光谱及光电化学研究发现,更多的催化活性中心(Pt2+)均匀分布于PCN-H2/Pt0:1框架是其光催化性能得以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Pt2+离子的均匀分布促进了光敏单元(卟啉)向催化中心(Pt2+)的电荷转移,有助于MOFs材料中光生电荷的高效分离。(2)2D D-A型COFs的合成及其可见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以均苯三甲醛(BT)为电子供体,4,4’-(苯并[c]-1,2,5-噻二唑-4,7-二基)二苯胺(BTDA)为电子受体,通过席夫碱缩聚反应构筑了具有D-A效应的BT-COF。为进行对比研究,采用2-羟基苯-1,3,5-三甲醛(HBT)为电子给体,获得了具有增强D-A效应和亲水性的HBT-COF。结构研究发现BT-COF和HBT-COF都是AA重叠堆积的介孔(3.7nm)材料。光催化产氢测试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HBT-COF 的产氢活性(19.00μmol h-1)比 BT-COF(3.40μmol h-1)提高了 5 倍。光谱及能级结构研究发现,相较于BT-COF,HBT-COF的导带降低了 0.14 V,价带降低了 0.42 V,带隙减小了 0.28 eV,相应的吸收边由559 nm(BT-COF)红移到640nm(HBT-COF),红移值达到81 nm。此外,水接触角测试表明HBT-COF(46.45°)比BT-COF(87.85°)具有更强的亲水性。由此可见,通过合理的化学修饰可以对COF材料的能级、电子结构及表/界面性质进行调控,使其可见光吸收性能、电荷分离及传输特性、界面效应等得以优化,从而使其光催化活性显着提高。(3)卟啉基COFs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在溶剂热条件下将5,10,15,20-四(4-醛基苯基)卟啉(M1TFPP,M1=H2,Co,Zn)和5,10,1 5,20-四(4-氨基苯基)卟啉(M2TAPP,M2=H2,(Co,Zn)进行席夫碱缩聚,合成了一系列卟啉基共价有机框架材料Por-M1M2(M1M2=HH,HZn,ZnZn,CoH,CoZn,CoCo)。将其中三例(Por-HH,Por-HZn,Por-ZnZn)用于光催化产氢研究,发现在可见光(λ≥420nm)照射下,Por-ZnZn的产氢速率最高(23.71 mmol h-1 g-1),其余依次为 Por-HZn(6.06 mmol h-1 g-1)和 Por-HH(1.93 mmol h-1 g-1)。与Por-HH相比,Por-ZnZn和Por-HZn的可见光催化产氢活性分别提高了 12倍和3倍。结合电子吸收、稳态及瞬态发射光谱和光电化学研究发现,Por-ZnZn优异的光催化产氢活性可以归因于:1)锌卟啉较自由卟啉单元呈现较低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较短的荧光寿命,所以具有较高的光致电荷分离能力和光敏化能力;2)锌卟啉单元相比自由卟啉刚性较大,所以具有较小的重组能;3)所述COFs均采取AA重叠堆积模式,电子在层间可以通过Zn--Zn作用传输,而空穴可以在大环之间传输,有利于提高电荷分离及传输效率。将含有Co2+的三例Por-CoH,Por-CoZn和Por-CoCo用于光催化还原CO2研究。以[Ru(bpy)3]Cl2为光敏剂,在可见光照射下(λ≥ 420 nm)三例卟啉基COFs还原CO2的产物均为CO,伴随有少量H2生成。其中Por-CoCo的CO生成速率最高,为4983 μmol h-1 g-1,选择性为80%;其余依次为Por-CoZn(4005μmol h-1 g-1,82%)和 Por-CoH(1566 μmol h-1 g-1,79%)。推断造成它们催化效率差异的原因在于:1)Por-CoCo相比于Por-CoZn和Por-CoH能提供更多的活性中心(Co2+),所以催化效率最高;2)Por-CoZn与Por-CoH相比,前者能够吸附更多的CO2,从而增加了催化剂与反应底物的接触,因此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效率;3)相比于自由卟啉,金属卟啉单元有利于提高COFs的电荷分离及传输效率。
二、H600A-Ⅱ型电子显微镜冷却系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600A-Ⅱ型电子显微镜冷却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抗性淀粉的挤压法制备、性质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淀粉概述 |
1.1.1 淀粉分子结构 |
1.1.2 淀粉晶体结构 |
1.1.3 淀粉颗粒结构 |
1.2 抗性淀粉概述 |
1.2.1 淀粉的消化吸收 |
1.2.2 抗性淀粉的分类 |
1.2.3 抗性淀粉的制备方法 |
1.2.4 抗性淀粉的功能特性 |
1.2.5 适宜糖尿病患者的大米产品及存在的关键问题 |
1.3 挤压重组米研究现状 |
1.3.1 食品挤压技术 |
1.3.2 挤压对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
1.3.3 挤压重组米的研究现状 |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挤压制备交联类抗性淀粉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挤压制备 |
2.3.2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反应效率测定 |
2.3.3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SEM颗粒形貌观察 |
2.3.4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XRD晶体结构表征 |
2.3.5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热力学性质的测定 |
2.3.6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RVA糊化特性的测定 |
2.3.7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分子结构的测定 |
2.3.8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体外消化性及淀粉酶解动力学的测定 |
2.3.9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挤压对于制备交联类抗性淀粉的反应效率的影响 |
2.4.2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形貌分析 |
2.4.3 挤压对于制备交联类抗性淀粉的晶体结构的影响 |
2.4.4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热力学性质分析 |
2.4.5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糊化特性 |
2.4.6 挤压制备的交联类抗性淀粉的分子结构 |
2.4.7 挤压制备的交联类抗性淀粉的体外消化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挤压制备酯化类抗性淀粉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酯化类抗性淀粉的挤压制备 |
3.3.2 酯化类抗性淀粉的反应效率测定 |
3.3.3 酯化类抗性淀粉的SEM颗粒形貌观察 |
3.3.4 酯化类抗性淀粉的XRD晶体结构表征 |
3.3.5 酯化类抗性淀粉的热力学性质的测定 |
3.3.6 交联类抗性淀粉的RVA糊化特性的测定 |
3.3.7 酯化类抗性淀粉的分子结构的测定 |
3.3.8 酯化类抗性淀粉的体外消化性及淀粉酶解动力学的测定 |
3.3.9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挤压对于制备酯化类抗性淀粉的反应效率的影响 |
3.4.2 酯化类抗性淀粉的形貌分析 |
3.4.3 挤压对于制备酯化类抗性淀粉的晶体结构的影响 |
3.4.4 酯化类抗性淀粉的热力学性质分析 |
3.4.5 酯化类抗性淀粉的糊化特性 |
3.4.6 挤压制备的酯化类抗性淀粉的分子结构 |
3.4.7 挤压制备的酯化类抗性淀粉的体外消化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挤压制备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挤压制备 |
4.3.2 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脂肪含量的测定 |
4.3.3 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分子结构的测定 |
4.3.4 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4.3.5 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XRD晶体结构表征 |
4.3.6 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热力学性质的测定 |
4.3.7 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RVA糊化特性的测定 |
4.3.8 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体外消化性及淀粉酶解动力学的测定 |
4.3.9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脂肪酸对于挤压制备的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复合脂质含量的影响 |
4.4.2 挤压对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分子结构的影响 |
4.4.3 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4.4.4 不同脂肪酸对于挤压制备的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晶体结构的影响 |
4.4.5 不同脂肪酸对于挤压制备的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热力学性质的影响 |
4.4.6 不同脂肪酸对于挤压制备的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糊化性质的影响 |
4.4.7 不同脂肪酸对于挤压制备的脂肪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体外消化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性淀粉的筛选与优化制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淀粉—亚油酸复合物的挤压制备工艺 |
5.3.2 淀粉—亚油酸复合物的体外血糖生成指数的测定 |
5.3.3 淀粉—亚油酸复合物的挤压制备单因素实验 |
5.3.4 淀粉—亚油酸复合物的挤压制备响应面实验设计 |
5.3.5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挤压—湿热处理的制备 |
5.3.6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复合指数的测定 |
5.3.7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SEM颗粒形貌观察 |
5.3.8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晶体结构表征 |
5.3.9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热力学性质的测定 |
5.3.10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分子结构的测定 |
5.3.11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体外消化性及淀粉酶解动力学的测定 |
5.3.12 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淀粉—亚油酸复合物挤压制备的工艺参数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5.4.2 淀粉—亚油酸复合物挤压制备响应面实验结果分析 |
5.4.3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形貌分析 |
5.4.4 挤压—湿热处理对制备的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复合指数的影响 |
5.4.5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晶体结构 |
5.4.6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热力学性质 |
5.4.7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分子结构 |
5.4.8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体外消化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的重组米开发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淀粉—亚油酸复合类抗性淀粉原料的挤压—湿热处理制备 |
6.3.2 重组米的挤压制备 |
6.3.3 蒸煮品质的测定 |
6.3.4 米饭的制备 |
6.3.5 感官品质评价 |
6.3.6 质构特性的测定 |
6.3.7 RVA糊化特性的测定 |
6.3.8 热力学性质的测定 |
6.3.9 横截面形态观察 |
6.3.10 激光共聚焦观察 |
6.3.11 体外消化性及淀粉酶解动力学的测定 |
6.3.12 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米饭蒸煮品质分析 |
6.4.2 感官评定分析 |
6.4.3 质构特性分析 |
6.4.4 糊化性质分析 |
6.4.5 热力学性质分析 |
6.4.6 横截面形态分析 |
6.4.7 米粒的淀粉、蛋白质、纤维的分布分析 |
6.4.8 体外消化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2)板栗淀粉理化特性及老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板栗概述 |
1.1.1 板栗的种植分布 |
1.1.2 板栗的营养价值 |
1.1.3 板栗的加工现状 |
1.2 板栗产品开发利用现状 |
1.2.1 板栗淀粉的组成 |
1.2.2 板栗淀粉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淀粉的功能特性 |
1.4 淀粉老化概述 |
1.5 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 |
1.5.1 直、支链淀粉 |
1.5.2 水分含量 |
1.5.3 温度与贮藏时间 |
1.6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6.1 立题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3种栗属坚果淀粉的结构及理化特性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试剂与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水分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
2.3.2 微观形貌与粒度分析 |
2.3.3 淀粉的晶体结构 |
2.3.4 红外光谱分析 |
2.3.5 淀粉的膨胀度 |
2.3.6 淀粉的热学特性 |
2.3.7 淀粉的冻融稳定性 |
2.3.8 黏度特性分析 |
2.3.9 淀粉体外消化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板栗淀粉老化过程中颗粒多尺度结构的演变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试剂和设备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样品的老化度 |
3.3.2 直链淀粉含量 |
3.3.3 样品碘蓝值 |
3.3.4 不同处理样品的微观形貌 |
3.3.5 淀粉老化后晶体特性的变化 |
3.3.6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3.7 固体核磁(~(13)C CP-MAS)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老化板栗淀粉的理化特性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试剂和设备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老化样品的膨胀度 |
4.3.2 老化淀粉热特性的测定 |
4.3.3 老化样品质构特性 |
4.3.4 老化样品的热重分析 |
4.3.5 老化淀粉糊黏度的测定 |
4.3.6 老化淀粉的流变特性 |
4.3.7 老化淀粉的体外消化性 |
4.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麦秸秆/HDPE复合材料的性能及纳米碳化硅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机制 |
1.3 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改性增强进展 |
1.3.1 物理改性法 |
1.3.2 化学改性法 |
1.3.3 生物改性法 |
1.3.4 其他方法 |
1.4 论文研究意义、内容与创新点 |
1.4.1 论文研究意义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1.4.3 论文创新点 |
2 不同目数WSF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1 纤维形态测试 |
2.3.2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
2.3.3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2.3.4 热重(TG)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目数WSF的纤维形态分析 |
2.4.2 不同目数WSF的 FTIR分析 |
2.4.3 不同目数WSF的 XRD分析 |
2.4.4 不同目数WSF的热稳定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同纤维含量与目数WSF/HDPE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不同纤维含量与目数WSF/HDPE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1 力学性能测试 |
3.3.2 热重(TG)测试 |
3.3.3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 |
3.3.4 吸水性能测试 |
3.3.5 扫描电镜(SEM)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纤维含量与目数对WSF/HD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2 不同纤维含量与目数对WSF/HDPE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3.4.3 不同纤维含量与目数对WSF/HDPE复合材料结晶与熔融性能的影响 |
3.4.4 不同纤维含量与目数对WSF/HDPE复合材料吸水性能的影响 |
3.4.5 不同纤维含量与目数WSF/HDPE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纳米SiC改性WSF/HDPE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纳米SiC改性WSF的制备 |
4.2.4 纳米SiC改性WSF/HDPE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3.1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
4.3.2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4.3.3 力学性能测试 |
4.3.4 热重(TG)测试 |
4.3.5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 |
4.3.6 吸水性能测试 |
4.3.7 扫描电镜(SEM)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纳米SiC改性WSF的微观形貌分析 |
4.4.2 纳米SiC改性WSF的 FTIR分析 |
4.4.3 纳米SiC改性WSF的 XRD分析 |
4.4.4 纳米SiC改性对WSF/HD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5 纳米SiC改性对WSF/HDPE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4.4.6 纳米SiC改性对WSF/HDPE复合材料结晶与熔融性能的影响 |
4.4.7 纳米SiC改性对WSF/HDPE复合材料吸水性能的影响 |
4.4.8 纳米SiC改性WSF/HDPE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亚临界/超临界非均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实验研究及系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化石能源及生物柴油现状 |
1.1.2 传统生物柴油的不足 |
1.1.3 亚临界/超临界的优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 |
1.2.2 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 |
1.2.3 亚临界/超临界制备生物柴油 |
1.2.4 均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
1.2.5 非均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
1.2.6 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1.3 本课题难点及解决方案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1 亚临界/超临界催化酯化反应实验研究 |
1.4.2 亚临界/超临界催化酯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构建及分析 |
1.4.3 生物柴油的超临界制备系统构建及换热方案优化 |
1.5 技术路线 |
2 试验系统及催化剂筛选 |
2.1 试验装置及试剂 |
2.1.1 试验装置 |
2.1.2 试剂和仪器 |
2.2 催化剂的筛选 |
2.3 本章小结 |
3 亚临界/超临界非均相催化酯化反应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3.2.1 间歇式酯化反应 |
3.2.2 产物分析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初步实验 |
3.3.2 催化酯化反应动力学 |
3.3.3 水的影响 |
3.3.4 压力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生物柴油超临界催化制备系统构建及换热方案优化 |
4.1 引言 |
4.2 系统构建 |
4.3 换热方案确定 |
4.3.1 直接换热方案 |
4.3.2 中间介质换热方案 |
4.3.3 经济性对比及方案选择 |
4.4 换热系统分析及优化 |
4.4.1 夹点技术及换热网络 |
4.4.2 中间介质流量 |
4.4.3 换热网络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原位莫来石晶须增强高透硬质瓷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日用瓷的研究现状 |
1.1.1 骨质瓷 |
1.1.2 滑石瓷 |
1.1.3 高石英瓷 |
1.1.4 硬质瓷 |
1.1.5 其它日用陶瓷 |
1.2 日用瓷的性能概述 |
1.2.1 机械强度 |
1.2.2 透光性 |
1.2.3 白度 |
1.2.4 热稳定性 |
1.2.5 表面硬度 |
1.2.6 表面光泽度 |
1.3 日用瓷透明釉的研究现状 |
1.4 莫来石晶须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
1.4.1 莫来石晶须的制备方法 |
1.4.2 莫来石晶须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
1.5 分形理论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简介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6.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3 本课题研究目标 |
1.6.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原料和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测试方法 |
2.2.1 基础性能测试与表征 |
2.2.2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 |
2.2.3 差热分析(DTA-TG) |
2.2.4 透射电镜(TEM)和能谱(EDS)分析 |
2.2.5 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分析 |
2.2.6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2.7 颗粒粒度分析 |
2.2.8 高温显微镜测试 |
2.2.9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AFM) |
第3章 助熔剂对莫来石晶须增强硬质瓷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坯体基础配方组成设计 |
3.2.2 助熔剂对硬质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3.2.3 样品制备 |
3.2.4 工艺路线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坯体基础配方的确定 |
3.3.2 MgO对硬质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3.3.3 CaO对硬质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3.3.4 MgO、CaO复合对硬质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硬质瓷中莫来石晶体的形成机理及调控研究 |
4.1 引言 |
4.2 团簇状莫来石晶体的形成机理 |
4.2.1 不同煅烧温度下试样的物相组成分析 |
4.2.2 不同煅烧温度下试样的显微结构分析 |
4.2.3 γ-Al_2O_3的莫来石化机理 |
4.3 须状莫来石晶体的形成机理 |
4.3.1 急冷热处理对须状莫来石晶体的影响 |
4.3.2 莫来石晶须的生长机理 |
4.4 莫来石晶体的调控 |
4.4.1 团簇状莫来石晶体的调控 |
4.4.2 莫来石晶须的调控 |
4.4.2.1 降温保温时间的影响 |
4.4.2.2 高温保温时间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强高透莫来石质硬质瓷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不同成型方式样品的制备 |
5.2.2 不同烧成制度样品的制备 |
5.2.3 熔剂预烧热处理样品的制备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致密化烧结研究 |
5.3.1.1 成型方式的影响 |
5.3.1.2 烧成制度的影响 |
5.3.1.3 熔剂原料预烧热处理的影响 |
5.3.1.4 致密化机制分析 |
5.3.2 莫来石质硬质瓷的优化 |
5.3.3 高强度硬质瓷透光性优化研究 |
5.3.3.1 不同氧化物对熔剂折射率的影响研究 |
5.3.3.2 La_2O_3、BaO对硬质瓷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莫来石质硬质瓷高温透明釉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基础釉料组成的理论分析 |
6.2.2 基础釉料组成设计 |
6.2.3 样品制备 |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1 CMAS系统釉料的制备 |
6.3.2 K_2O对 CMAS系统釉料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
6.3.3 釉料配方的优化 |
6.3.4 石英细度对釉料性能的影响 |
6.3.5 坯釉适应性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核电用镍基合金带极堆焊熔敷金属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镍基合金组织性能研究现状 |
1.3 690镍基合金的研究现状 |
1.4 690镍基合金焊接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3 焊接接头质量评价及组织性能分析 |
2.3.1 力学性能检测 |
2.3.2 微观组织分析 |
第3章 堆焊工艺对熔覆金属性能影响 |
3.1 焊接方法对性能的影响 |
3.2 工艺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
3.3 堆焊厚度对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合金元素对熔覆金属性能影响 |
4.1 不同合金体系对熔覆金属性能影响 |
4.2 Mn、Nb元素对性能的影响 |
4.3 Mo元素对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处理工艺对熔覆金属性能影响 |
5.1 热处理制度对熔覆金属抗拉强度的影响 |
5.2 热处理制度对熔覆金属显微组织的影响 |
5.3 热处理工艺对熔覆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10)卟啉基和D-A型框架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1.1 光催化的基本机理 |
1.1.1 光催化产氢机理 |
1.1.2 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机理 |
1.2 提高光催化效率的研究策略 |
1.2.1 可见光吸收 |
1.2.2 电荷分离和传递 |
1.2.3 表面动力学 |
1.2.4 D-A体系提高光催化效率 |
1.3 框架材料的光催化应用研究 |
1.3.1 金属有机框架(MOFs) |
1.3.2 共价有机框架(COFs) |
1.4 选题意义和目的 |
2 卟啉基MOFs的设计合成和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及仪器 |
2.2.2 表征和测试方法 |
2.2.3 化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H_2TCPP和PtTCPP的结构表征 |
2.3.2 MOFs的晶相和微观结构分析 |
2.3.3 MOFs的能级结构分析 |
2.3.4 MOFs的光催产氢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2D D-A型COFs的合成及其可见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
3.1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及仪器 |
3.2.2 表征和测试方法 |
3.2.3 化合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OFs的晶相和微观结构分析 |
3.3.2 COFs的能带结构分析 |
3.3.3 COFs的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卟啉基COFs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及仪器 |
4.2.2 表征和测试方法 |
4.2.3 化合物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_1TFPP和M_2TAPP的结构和光谱表征 |
4.3.2 COFs晶相和微观结构分析 |
4.3.3 COFs的能带结构分析 |
4.3.4 Por-ZnZn, Por-HZn, Por-HH的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
4.3.5 Por-CoCo,Por-CoZn, Por-CoH的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H600A-Ⅱ型电子显微镜冷却系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性淀粉的挤压法制备、性质及其应用研究[D]. 蔡灿欣. 江南大学, 2021
- [2]板栗淀粉理化特性及老化机理研究[D]. 段春月.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9)
- [3]面向电磁屏蔽应用的石墨烯薄膜制备技术研究[D]. 刘晓静. 燕山大学, 2021
- [4]矿物填充丁腈橡胶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何晓明.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5]无麸质马铃薯面条的制备工艺及品质特性研究[D]. 王相甜.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6]麦秸秆/HDPE复合材料的性能及纳米碳化硅改性研究[D]. 卓光铭.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7]亚临界/超临界非均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实验研究及系统优化[D]. 曲积钰.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8]原位莫来石晶须增强高透硬质瓷及机理研究[D]. 苗立锋.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11)
- [9]核电用镍基合金带极堆焊熔敷金属性能研究[D]. 宋建廷.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10]卟啉基和D-A型框架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D]. 林陈想.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