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怀远第四纪古菱齿象化石(论文文献综述)
邱少贝[1](2019)在《安徽宿州发现古菱齿象象牙化石》文中指出2017年6月底,宿州市埇桥区西二铺乡葛林村村民吴传报在葛林村南约550米处发现有乳白色的柱状东西,纹理明显,没有石头的硬度,但比骨头的质量要重,是不是古代化石呢?于是向市文物局进行了报告。7月1日,市文物局联同博物馆工作人员到达现场进行察看,根据暴露出的情况及以往的经验,初步判断为象牙化石。化石处于宿州市水利局兴修水利过程中开挖的排水沟底部,呈东西向,暴露部分约0.3米,因工程施工,将其破坏一部分。
钱迈平,高天山,蒋仁,朱清波,靳国栋,于俊杰,马雪,姜杨[2](2017)在《苏北泗洪晚更新世淮河古菱齿象化石层位及其古环境》文中研究指明苏北泗洪县石集乡毛山村桂台附近上更新统戚嘴组上部地层新发现一具保存相当完整的淮河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huaihoensis)骨架化石。经化石发掘及地层剖面调查,推算该象站立时肩高超过4m,死亡年龄约50岁,时代为晚更新世MIS 3间冰期(距今约5万年),在河漫滩沼泽湿地饮水或进食期间淤陷被埋葬。化石地点所在的盱眙—泗洪丘陵岗地沉积区,第四纪地层自下而上显示了更新世冰期—间冰期反复交替的过程:更新世豆冲组沉积于MIS 97间冰期初始阶段,泊岗组沉积于MIS 17MIS 9之间的间冰期,戚嘴组沉积于MIS 5MIS 3之间的间冰期,全新统连云港组沉积于MIS 1间冰期。这些组之间大多呈假整合接触,是其间各冰期造成的地层缺失。古菱齿象就是在更新世冰期—间冰期反复交替中演化分异出众多个体大小差异很大的种和亚种,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其中淮河古菱齿象就是体形向大型化演化的代表之一。
蔡凌凯[3](2011)在《安徽蒙城发现古菱齿象象牙化石》文中研究表明2010年9月1日中午12时左右,在蒙城县立仓镇张长营村韩楼庄北的一个干枯的水塘里,村民马玉龙用挖掘机取土时,在距地表约3.5米的地方发现有乳白色的柱状东西,经过仔细清理发现是一根细长的有些像骨头又有些像石头的物体。
李冀,侯甬坚[4](2010)在《先秦时期中国北方野象种类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学界将先秦时期生存在我国北方的野象默认为属于现生亚洲象(Elephas maximus)这个种,且针对其环境指示意义有过不少讨论。然而,这些"野象"究竟是何种类,在理论上尚存疑点。本文指出,考虑到亚洲象有限的环境适应能力,尤其是它们对于低温的极端敏感,现有理由认为:我国古代北方有无野生亚洲象生存尚属可疑,当时华北地区的野生长鼻类种群,亦可能属于某种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类。
蔡保全[5](2003)在《旧石器时代的台湾海峡》文中提出 近30年来,台湾海峡海底不断有自然或人类文化遗物出土。最早报道台湾海峡海底存在陆生哺乳动物化石的是1975年,最早发现台湾海峡有人类化石的是1987年,而最早指出台湾海峡有人工遗物则是1997年。也就是说,从旧石器时代考古的角度看,台湾海峡的考古工作刚刚走过15个年头,可在这15年间尤其是最近5年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蔡保全[6](2002)在《晚玉木冰期台湾海峡成陆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依据台湾浅滩西部、澎湖台地和台中浅滩打捞出来的大量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结果并结合沉积物特征、海面变化和年代测定资料 ,认为晚玉木冰期台湾海峡曾是陆地 ,至少南部是这样。该时期台湾海峡全为浅海的观点与现有的证据不符
房迎三[7](2001)在《苏皖北部新发现的淮河象化石及其生存环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报道江苏和安徽北部发现的一批淮河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huaihoensis)化石。化石均埋藏在河流相或河漫滩相的地层中。依据象化石出土的地层和伴生的哺乳动物,讨论了淮河象的活动范围、生存时代和环境。
蔡保全[8](1999)在《台湾海峡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与古地理环境》文中研究表明最新考古发现表明,闽台两岸从台湾海峡捞获的2 .6 ~1 .1 万年前的哺乳动物化石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此类化石面貌有别于同纬度带的闽粤而与淮河流域一致,这和冰期时气温降低、海平面下降、哺乳动物随寒风沿东海大陆架南迁有关。当时台湾海峡绝大部分为陆地,台湾与祖国大陆连成一片,古人类和哺乳动物能够在其间自由来往,繁衍生息,并留下遗骸和遗物。
祁国琴[9](1999)在《有关中国古菱齿象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台湾澎湖海沟古菱齿象化石的研究以及对我国已报道的同类象化石的重新观察,提出更新世期间我国只有以淮河诺氏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naumanni huaihoensis)为代表的一种古菱齿象。建议将淮河诺氏古菱齿象从亚种提升为种并给名淮河象(P.huaihoensis);纳玛象、淮河象和诺氏象是古菱齿象在亚洲的三个支系;不同意将古菱齿象属从真象亚科中取消、或将其提升为亚科,其分类位置仍应保持属级水平。作为一个属,Palaeoloxodon应包括亚洲的纳玛象、淮河象、诺氏象,欧洲的古象以及地中海岛屿上的几个种。
王强,田国强,金权[10](1996)在《安徽蚌埠晚更新世的Palaeoloxodon naumanni(Makiyama)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提出安徽省蚌埠及所辖怀远、固镇、五河三县境内,由于井挖怀(远)-洪(泽湖)新河,相继发现了诺氏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naumanni的一个头骨和9个门齿化石,铀系测年表明,它们分别是末次间冰期中72 ka B.P.、末次冰期中相当间珠阶的63ka和40ka B.P.的生物遗骸,反映晚更新世期间这一地区有3次较暖的生态环境;流水对化石的搬运作用明显,蚌埠以西以重量大的下颚骨为主,蚌埠以北、以东以易搬运的门齿为主,甚至在盛冰期砂层上、下部分别见驼鸟Strutuio蛋和古菱齿象化石。
二、安徽怀远第四纪古菱齿象化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怀远第四纪古菱齿象化石(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宿州发现古菱齿象象牙化石(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掘经过与提取方案 |
二、地层关系与保存状况 |
三、发现意义 |
(2)苏北泗洪晚更新世淮河古菱齿象化石层位及其古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化石埋藏状况 |
2地质背景及地层 |
2.1全新统连云港组 |
2.2上更新统戚嘴组 |
2.3中更新统泊岗组 |
2.4下更新统豆冲组 |
3生态环境 |
3.1全新统连云港组 |
3.2上更新统戚嘴组 |
3.3中更新统泊岗组 |
3.4下更新统豆冲组 |
4结语 |
(4)先秦时期中国北方野象种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若干重要相关研究的回顾及问题的提出 |
2古菱齿象与亚洲象的系统演化关系及地史、地理分布简述 |
3历史文献中关于古代“野象”的记载十分简略 |
4现有的考古资料无法确证古代北方地区曾存在野生亚洲象种群 |
1.安阳殷墟遗址的大象遗骨。 |
2.山西襄汾丁村遗址的象化石。 |
3.河北阳原丁家堡水库全新统地层的象化石。 |
5结论:古代北方野象很可能属于古菱齿象类 |
1.哺乳动物群组合的根据。 |
2.动物生理的根据。 |
3.化石形态的根据。 |
4.化石地理、地史分布状况的根据。 |
四、安徽怀远第四纪古菱齿象化石(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宿州发现古菱齿象象牙化石[J]. 邱少贝. 化石, 2019(01)
- [2]苏北泗洪晚更新世淮河古菱齿象化石层位及其古环境[J]. 钱迈平,高天山,蒋仁,朱清波,靳国栋,于俊杰,马雪,姜杨. 地层学杂志, 2017(02)
- [3]安徽蒙城发现古菱齿象象牙化石[J]. 蔡凌凯. 化石, 2011(03)
- [4]先秦时期中国北方野象种类探讨[J]. 李冀,侯甬坚. 地球环境学报, 2010(02)
- [5]旧石器时代的台湾海峡[A]. 蔡保全. 海峡两岸五缘论——海峡两岸五缘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3
- [6]晚玉木冰期台湾海峡成陆的证据[J]. 蔡保全. 海洋科学, 2002(06)
- [7]苏皖北部新发现的淮河象化石及其生存环境[A]. 房迎三. 第八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1
- [8]台湾海峡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与古地理环境[J]. 蔡保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4)
- [9]有关中国古菱齿象的几个问题[A]. 祁国琴. 第七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1999
- [10]安徽蚌埠晚更新世的Palaeoloxodon naumanni(Makiyama)及其古环境意义[A]. 王强,田国强,金权. 地质行业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优秀论文集, 1996(总第总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