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合作社的大发展到高级合作化(论文文献综述)
丁俊华[1](201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合作社是弱势群体自愿联合起来改变被动地位的合作经济组织,自1844年第一个成功举办的合作社——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成立至今,已有近17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出现了诸多合作经济理论,但以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理论生命力最强、影响最为深远。关于农业合作社理论的研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19世纪前期各种合作经济思想创立之时,但其真正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20世纪20至30年代,农业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波及全球。为应对此次农业危机,西方国家的政府纷纷采取了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此同时,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也开展了全国性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因此,关于农业合作社理论的研究也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内关于农业合作社理论的研究,整体而言,滞后于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与农业合作社首先在西欧等发达国家出现并且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有关。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都存在着重视流通领域的合作社研究轻视生产领域的合作社研究的倾向,在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理论框架下的研究更是非常少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本文认为,在当前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应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理论的指导地位,因为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社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使其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组织,为农民谋利益。19世纪6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扬弃空想社会主义合作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在与无政府主义合作思想、基督教社会主义学派、国家社会主义学派、合作社社会主义学派以及合作企业学派等形形色色合作社改良主义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系统的合作经济理论,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从一般意义而言,合作社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在各种合作经济中,生产合作起决定作用,因为唯有生产合作才能触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国家政权对合作社具有决定作用。针对农业这一特殊领域,在经济发达国家,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应实行土地国有化并采取农业工人合作社的生产组织形式;在经济落后国家,无产阶级掌权后,应采取农民合作社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和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发展农业合作社要坚持以下原则:必须改造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坚持自愿原则,不能剥夺农民;坚持典型示范和提供国家帮助;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反对雇工剥削。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合作经济理论,形成了他们各自关于农业合作社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合作社在我国并不是新生事物,早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在我国农村就自发产生了互助组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群众开展了从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尤其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由于较好地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理论指导思想,遵循了合作社的基本原则,取得了显着成效。但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后,由于指导思想有误,合作化运动演变成了农业集体化运动,并最终建立了人民公社制度,造成了严重后果。改革开放后,我国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虽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也存在诸多缺点,如生产规模小,不利于大规模机器和科学技术的利用;农户抗风险能力差,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等等。因此,无论是从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来看,我国都需要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因而,重温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理论并以此为指导,系统研究分析我国农业合作社问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对于丰富和发展合作经济理论,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不仅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而且同一地区在发展水平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社应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在农业合作社的具体形式上要灵活多样,不能简单化一。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应采取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多种农业合作经济形式并存的发展模式。为此,一要进行理论创新以设计新型农业合作社的总体框架,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基本原理,体现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本质特征;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理论,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生产经营形式的创新。第二,应进行制度创新以搭建新型农业合作社的制度结构,即进行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构建股份化的土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分配制度改革,构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新型分配制度。第三,要进行组织建设以完善新型农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即确保社员的主体地位;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第四,应加强政府支持以改善新型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外部环境,即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大对新型农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加强合作社教育和培训。
姜裕富[2](2018)在《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与乡村社会变革》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继土地改革运动之后又一场政治运动。这场运动从改变农村社会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出发,把农村个体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又引发了农村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根本性变革。从这一点意义上讲,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土地改革以后,分散的小农经济并没有能改变农民贫困的窘境,反而造成新的社会分化。浙江于1951年春开始互助合作运动,到1956年底,历经6年时间,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但浙江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忽视了特有的农商文化传统和农业耕作习惯,对许多问题发生分歧,爆发了多起退社、闹社事件,也改变了不同人物的命运,使得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非常曲折,彰显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地方性特征。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进行的,但在实践中,各地发生的1953年反冒进、1955年“砍社”事件、1957年仙居退社风波、1957年的包产到户等事件,反映了农民与国家的互动,维持着农民与国家关系的微弱平衡,引起中央合作化政策的调整,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回到正常轨道,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改造了农村产权制度和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也改造了农村社会和农民。通过农业合作化运动,农业生产合作社替代了传统家庭的许多功能,传统家庭中家长权威削弱了,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年轻人的婚姻观也发生了变化,更多年轻人走出家庭,走向合作社。农业合作社也从一个经济性组织演变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服务一体化的行政性组织,在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普遍建立,尤其合作社在农民生产生活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农民的收入水平、消费结构、精神文化生活,乃至整个农村社会心态的变化,都深受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影响。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消灭了个体私有制,组织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浙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艰难曲折历程,在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营管理方面进行成功的探索,也在农村经济体制管理和国家治理等方面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赵玉石[3](2019)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农”问题是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最大发展难题,表明在新的资源环境下农村原有的发展模式出现了适应性问题,需要探求破解发展困境、推进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径。这一方面离不开国家建构力量,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主导农村的发展、建设,另一方面离不开农村内生力量,由熟悉农村、对农村有着特殊情感的农民来担任农村发展、建设的主体,才能将农村建设成为农民想要的样貌。然而自人民公社解体后,以家户为经营基本单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进一步“原子化”(1),特别是随着人口流动的加速,农村呈现出较大的动态变化性,农村内生力量的聚合愈发困难。“将农民组织起来”成为增强农村内生力量、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作为全新的组织载体,新型农村合作社是分散经营的农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运用组织化手段降低风险的理性选择,相比于传统合作社具有自发性、民主性、服务性、独立性等特点,不仅承担着发展农村经济、保障农民利益的责任,而且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升农村民主化水平方面被寄予厚望,已经被列为国家着力培养的重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之一。但由于我国农民善分不善合的特性和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国家权力强势整合农村产生的权力惯性,新型农村合作社在产生和发展初期对政府有较强的依赖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制度嵌入的结果,因此,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之间必然存在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着规划者、服务者、协调者、规范者的角色,但基于压力型体制下的政绩考核、利益权衡、人情关系等因素,政府行为却往往有着更加复杂的展现,有时甚至背离了公共角色的内在要求。本文以合作社经典理论和政府行为基本理论为理论依托,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与政府行为间的深刻关联为逻辑基点,运用文献研究、规范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作用模式、行为机制,并着重对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做了现实考量,提出“以法治为根基,以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行为优化路径,力图客观还原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全貌,寻找政府作用于合作社的适当行为着力点。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阐明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设计、创新与不足等内容。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共分六章。第一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系统梳理了合作社理论和政府行为理论,明晰了本文的核心概念,为后续研究确立了理论支撑和分析框架。第二章重点剖析了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内在生长机理及对政府行为的类型化需求,通过分析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概念、性质、特点、社会基础等生长机理,对合作社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型合作社的政府行为需求进行了类型化分析。第三章主要分析和提炼出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的作用与行为机制。在回溯建国后政府行为对农村合作组织作用变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合作社发展实际,提炼出政府行为对新型农村合作社的不同作用模式,以及包括动机、方式、内容、绩效在内的政府行为机制。第四章基于对政府行为的现实考量和个案分析,阐述了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的非均衡现状,并揭示政府在新型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困境。第五章比较分析了国外农村合作社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总结各国政府基于不同国情下的行为差异和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第六章在前面各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优化的路径,必须理清政府行为的“度”,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划清政府行为边界,并将政府行为由供给主导向需求主导转变,以增效为目标取向,通过搭建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的互动平台,统合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各种行为,凝结成契合合作社需求的政府行为合力。第三部分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得出相关结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新型农村合作社根据生发模式、资源与运营环境的差异可以分为企业带动型、大户带动型、村治组织带动型和政府带动型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对政府行为既有着共性需求,又存在个性差异需求。第二,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基于不同的作用程度和实施方式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模式,即国家主义模式、放任主义模式和混合模式,不同模式各有其形成机制,是一定条件、环境下的产物,需要依据不同地域环境、农村合作社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评判政府行为模式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第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是一个涵盖动机、方式、内容、绩效的有机系统。在行为动机上,行政环境的差异会使不同层级的政府在行为的内外动机上存在较大差异,出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动机的层级分化;在行为方式上,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存在正向和反向两种方式,即“政府规制”行为和“政府俘获”行为;在行为内容上,政府行为涵盖制度建构、服务供给、监管规范等多方面、各环节;在行为绩效上,政府行为绩效由行为因素、能力因素、环境因素三个变量构成的函数关系所决定,必须依靠三个因素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才能实现整体提升。第四,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非均衡的博弈地位使政府时常出现越位、错位、缺位行为,越位行为挤压了合作社发展的空间,造成合作社独立性的丧失;错位行为使合作社混淆了发展内源动力和外部助力的边界,增加了合作社内外整合的难度;缺位行为造成了政府对农村合作社治理出现“真空”,导致合作社发展乏力。第五,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面临“上热下冷”、条块管理、制度不足、村庄空壳化等带来的行为困境,一些基层政府还缺乏为新型农村合作社提供扶持和帮助的权能和资源,这些现实困境成为政府作用发挥的掣肘,影响了政府在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能力。第六,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优化的路径要“以法治为根基,以需求为导向”,一是在法治政府建设这一宏观语境之下规范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明确其行为依据、原则,梳理“行为清单”,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二是实现政府行为和职能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的转变,拓宽农村合作社需求表达渠道,并通过制度设计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增进政府行为与合作社需求融合的可能性;三是凝合政府行为与合作社发展的目标取向,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理念下建构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平台,将互动、服务意识输送至政府的行为理念中,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为优化。
梅德平[4](2004)在《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研究(1949-1985) ——以湖北省为中心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的制度变迁,是研究和探讨建国后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问题中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在当前,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不仅是理论界研究的热门选题,也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必须予以重视,并需要付出特别的努力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业已表明,“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民收入问题。从世界上一些农业经济取得成功发展的国家来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农户在获得农产品交换的初次收益的同时,取得第二、三产业的收入,乃是维护农民自身利益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极其重要的制度安排。在当前的中国农村,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举措,在各地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并持续得到来自中央政府最高文件决策的支持与鼓励,这说明,不断地变革与创新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将是影响和制约未来中国农村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总结与吸取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中的基本经验与教训,也是避免在未来农村经济组织持续创新中出现失误的重要途径。显而易见,考察和分析建国后农村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过程及其内部的制度安排,其理论与现实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本文主要借助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以及马列经典作家有关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理,运用“制度结构—经济行为—制度绩效”的基本分析框架,在尽可能地占有详尽史料和充分了解与掌握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湖北省为个案,以全国整体的农村经济组织制度变迁为参照,对建国后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从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户经济组织的变迁过程,作了较为详尽的考察与分析。 论文分析的总体思路大体是这样的。导论部分主要对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主要概念、基本理论、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等作出说明;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对建国前与建国后农村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进行总体考察,以便为后续章节的分析提供基础;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对农村经济组织变迁中的产权制度与分配制度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组织内部的产权与分配制度作了对比说明;第五章是对在不同产权与分配制度约束下的农户经济行为进行考察;第六章是对农村经济组织变迁的制度绩效进行分析;第七章是对建国后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过程中的政府作用的简要说明,并对未来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持续创新的目标取向,以及政府职能转换提供基本思路。 从全文看,论文在对建国前后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过程总体考察的基础上,重点回答了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源于作者自身独立思考后的一些基本观点。 (1)从制度分析的角度总体上界定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的特征。对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的总体特征作出制度分析,是全文分析的一个基本前提。文章的基本观点是,总体上看,1949-1985年微观经济组织的变迁呈现出明显的强制性与诱致性特征,即1949-1978年从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组织的变迁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而1978年底开始的家庭承包制的制度锄博士学位论丈[)〔洲:汀OR入LDISSERT入T】ON 创新,则是一种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特征表现为,首先,制度变迁的动力来自 于制度变迁的行动主体对制度创新的潜在利润即潜在制度收益的追求。其次,由于制度变迁的 方式与主体的差异,从而在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和家庭承包制下形成了不同的产权与分 配制度结构,正是组织内部的制度结构差异才导致了不同的制度绩效。最后,意识形态的非正 式制度在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微观经济组织发展不同阶段的产权制度结构比较。产权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 与分配制度一样,直接影响到对组织参与者行为激励的大小与强弱。本文注重组织内部的产权 制度结构分析,不仅要对不同产权安排作出说明,更重要的是对不同组织内的产权制度的比较。 哪种安排更有效率?为什么有效率?不同产权制度安排的优缺点何在? (3)分析不同微观经济组织内部的分配制度及其有效性。以前的许多研究,均没有对组织 内部的分配制度作出说明,本文的分析将在这一方面作出努力。在作者看来,与产权制度安排 相一致,不同的产权制度决定不同的分配制度与效率。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以及家庭 承包制下的农户经济组织内部的分配制度的安排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别。本文所要关注的是不 同的分配制度是如何建立起来的?通过怎样的机制得以实施? (4)分析产权与分配制度约束下的农户经济行为。在每一个经济组织内部,农户总是组织 的直接参与者与制度的实施者,因此对农户的研究也是本文探讨的一个重要议题。产权与分配 制度结构影响和决定农户的经济行为,同时农户经济行为也受到既定经济体制的约束与制约。 本文认为,在不同微观经济组织内部,农户经济行为并不是一致的,集体经济体制下农户经济 行为并没有真正展开,真正意义上的以农户为主体的经济行
王雅馨[5](2013)在《建国初期牡丹江地区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以食为天,农业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个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资源满足人类无限的绵延,一方面需要创造出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也需要寻找出更合理的方式去配置资源,因此,只要地球还在旋转,对于农业研究的脚步就不能停止。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领导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不仅在实践上把中华民族带上了一条通过社会主义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而且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通过农业合作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实现生产资料由私有到公有转变的理论。本文以牡丹江地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一个地区为中心,既可以保持案例叙述的完整性,突出地方农业合作化的特点,又可以通过微观分析作为突破点,进一步地挖掘其背后深刻的体制因素,从而透视整个农业合作化运动。第一章主要内容是合作社的诞生与发展,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合作社的发展特点和经验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合作社的构想和实践;第二章主要内容是土改后的牡丹江农村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变化和生产中面临的困难为组织变工搭具提供了背景和条件,互助组的组建过程,它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由临时搭具、季节组到常年组的发展,互助组的巩固扩大和提高;第三章主要内容是初级社的建立、它的分配原则、经营方式和相关规定,初级社逐级试办、分批发展的过程,初级社存在的问题、整顿与加快发展的情况;第四章主要介绍高级社的兴起,高级社的组织管理章程,高级社的发展高潮,高级社出现的新问题与整顿,以及农村社会主义大辩论;第五章主要介绍农业合作化运动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土地关系的变迁,乡村管理制度的建立,工与农、城与乡的新关系。最后总结牡丹江地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特点以及带来的启示。因此,重新审视建国初期牡丹江地区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有利于更好地引导新时期新型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利于地调整和制定农业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方向,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关于农业合作社的理论。
谢艳锋[6](2016)在《新疆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新疆畜牧业尚处于传统以户为单位经营方式占主导地位的发展阶段,分散化经营成为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是在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亟待转型的形势下,为实现其现代化发展而形成的新型经营主体。现实中合作社经营模式呈多元化发展,但不同合作社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差距较大。对新疆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的比较研究,有利于明确不同经营模式的特征差异及综合绩效水平差别,为未来新疆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选择优先发展与重点推广的经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运用经济学理论并结合实地调研案例对新疆现有的主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进行了深入阐述与对比分析。在对合作社经营模式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是否形成规模化经营为依据将合作社经营类型分为生产型和服务型,生产型又包括草畜联营经营模式、全托管经营模式和半托管经营模式。从运作方式、产权关系、决策主体、收益与风险等方面,分析四种具体经营模式的特征差异。此外,从定量的角度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四种经营模式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得出其综合绩效水平差异。结合定性对比分析与定量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对新疆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做出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四种合作社经营模式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收益水平、风险水平、组织建设、合作性质与社会影响等方面;第二,新疆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综合绩效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草畜联营经营模式、全托管经营模式、传统服务型经营模式、半托管经营模式,其中草畜联营模式和全托管模式综合绩效水平明显高于后两者,说明集中经营比分散经营体现出明显的高效率;第三,具有资本合作性质的全托管经营模式综合绩效水平明显高于半托管经营模式和传统服务型经营模式,体现出资本带动型在发展中具有一定优势,说明现阶段新疆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必然选择股权结构非均衡,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倾向资本的经营模式;第四,新疆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依然是多元化发展,但未来发展趋势牧区以草畜联营经营模式为主,农区以全托管经营模式为主传统服务型经营模式为辅。
刘秉龙[7](2006)在《中国合作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合作运动是近现代劳动者在资本与劳动对立的矛盾中自我利益的实现形式。中国的合作经济已有70多年的历史,它体现了中国人在世界合作运动的思想和实践的启发下,主动摆脱旧有的生产方式羁绊的努力,又折射出中国经济矛盾的特殊性。同时,其是非曲折和思想演变,又蕴含着世界合作经济发展的一般性,构成整个世界合作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内容。 合作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范畴,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对合作经济的性质和权利结构也存在着十分混乱的解释。本文力图从中国劳动者主体出发,以劳动者的经济和政治权力分析为依托,揭示其内在矛盾及其演化轨迹,探讨中国合作经济的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从而对现实的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能够起到指导作用。 研究方法。本文是对中国合作经济历史和现实,经济、政治和文化总体的研究,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矛盾的分析方法、经济、政治和文化统一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和整体研究的方法。 论述体系。全文分为六部分: 绪论。首先规定合作、合作制、合作社和合作经济概念。其次是对我国合作经济研究的理论综述,最后是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论述体系。 第一章,合作经济思想的历史回顾。欧文是合作经济思想最早的
李攀[8](2019)在《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意义上的合作运动源于西方,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初,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合作社的思想,并进行了实践探索。从1844年英国罗虚代尔消费合作社成立至今,合作社的发展历经一个半世纪。在这一长期历史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合作社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论断,成为指导合作社发展的科学指南。二十世纪初叶,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时,合作思想作为一种“救世”学说被引入中国,中华大地上各种政治势力、各类社会团体出于各自目的,曾试办过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共产党与合作社渊源颇深,中共自诞生伊始就把发展合作社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问题的重要举措。1922年9月,毛泽东参与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合作社——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从此合作社的种子开始在各个革命根据地生根发芽,其中,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陕甘宁边区的南区合作社是其典型代表,也是供销合作社的雏形。1950年7月,组建成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全国的供销、消费、手工业等合作社具体业务。1954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合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那时起,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也经受了不少挫折。供销合作社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它扎根农村、贴近农民,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引导亿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左”的观念的影响,供销合作社的所有制性质曾发生过多次改变,经营管理机构也屡遭撤并,和国营商业“三分三合”,尽管如此,其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办社宗旨始终没有变化,即便在“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左”的错误的影响下,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依然坚守岗位,为稳定农业、发展生产做了大量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供销合作系统进行了改革,一度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遭遇经营困境,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90年代中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得以重建,供销合作系统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这一重要指示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引领未来。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共决策层对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认识过程、决策过程,考察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探究供销合作社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正在进行的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提供镜鉴和参考。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重难点等基本情况。第一章,回顾合作社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重点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社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建国前中共领导合作社的历史进行归纳,勾勒出供销合作社萌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轨迹。第二章,主要研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国家重点发展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梳理供销合作社发展方针的演化、确立过程。研究供销合作社超常规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具体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供销合作社落实“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做法举措及成效。探讨供销合作社领导农村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过程。第四章,探究“大跃进”期间,供销合作社所有制性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研究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之后,供销合作社被“下放”为人民公社“供销部”的实际影响。研究中央恢复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和实际效果。第五章,研究文革对供销合作社造成的严重损失。探讨文革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为稳定农业生产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六章,研究探讨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效果。对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进行总体评价。第七章,探究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陷入经营困境的具体原因。研究供销合作系统摆脱困境的历史过程。第八章,对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进行总体评价。总结党领导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经验。
吴翔宇[9](2019)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双重作用下,合作社在十年间实现了百万级的数量积累,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目前合作社在质量上的表现远不及数量,合作社服务功能效能发挥不足和合作社中的产权稀释问题滋生于蓬勃发展的合作社事业当中,合作社的发展质量备受质疑。与此同时,国家又在合作社发展尚未成熟时期将联合社纳入法律范畴,其合理性也有待商讨。虽然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对各类问题进行了探讨,但却缺乏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忽略了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此,本文以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为切入点,在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以分工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组织制度合法性理论为核心,导入政策间断—均衡理论、供给—需求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关系产权理论、系统理论,综合运用超边际分析、理论推演、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当前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机理和模式,以及当前模式下服务功能演进的现实困境,对中国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从经济组织功能的本源出发,构建经济组织功能演进分析框架,识别合作社服务功能的演进脉络和当前的演进模式,从宏观层面探讨当前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合法性问题。经济组织所处的社会化分工网络、资源交互网络和制度环境分别为其功能演进提供了可能性、可行性和合法性约束,共塑了经济组织功能演进的三重维度约束条件;政策过程的间断—均衡也决定了经济组织功能演进过程并非总是渐进式的,间断—均衡模式在经济组织功能演进中同样存在。将此带入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情境,本文从分工、资源、制度三个维度分别对合作社服务功能的本质进行界定,提出合作社服务功能即是一种中间产品,也是资源配置的结果,还是一种被制度所接受的组织行为;从不同维度对合作社服务功能的演进机理进行探讨,提出组织外交易效率和协调效率改进、利益相关者多样性增加,组织内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降低、可配置资源增加,以及组织内外的合法性加强都可对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起到推动作用;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变迁路径出发,提出当前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处于既定路径下的渐进式演进状态,属于均衡演进模式;结合当前合作社所处的社会化分工网络、资源交互网络、以及制度环境,论证出宏观层面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合法性。其次,以合作服务功能演进中三重维度约束之间的冲突为切入点,对合作社服务功能效能发挥不足和合作社中的产权稀释问题作出解释。来自分工和资源维度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约束是由市场内生,而制度维度的合法性约束外生于市场,并滞后于市场,这必然会带来制度维度和分工维度之间、以及制度维度和资源维度之间的约束冲突。据此,本文深入探讨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中维度之间的约束冲突问题,构建出冲突发生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785份调查问卷,实证分析当前合作社服务供给效果有限、合作社服务供给与农户现实需求不匹配的合作社服务功能效能发挥不足问题,既对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审视,也对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创新性的引用关系产权分析框架并对其进行拓展,以案例为佐证,对合作社中产权稀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产权稀释是合作社将关键资源获取渠道纳入“圈内归属”而做出的理性选择。结果表明,制度维度和分工维度之间的约束冲突发生在于政府政策供给引发的合作社与农户服务需求之间、以及合作社与服务供给之间必要性关系弱化,进而导致合作社服务功能效能发挥不足;制度维度和资源维度之间的约束冲突发生来源于法律规定下的产权机制和合作社实际运营下制度逻辑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合作社中的产权稀释问题。再次,基于合作社联合的联合路径,辨析联合社与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关系。2017年新修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合作社发展问题凸显时期将联合社纳入法律范畴,其原因值得探讨。本文基于合作社的服务功能系统,识别出合作社联合的同服务区位联合、服务系统内联合和跨服务系统联合的三条联合路径;通过案例比较分析,归纳出各类联合社在联合目标确认、联合路径选择、联合举措上的差异性,以及在品牌打造、成员限制、科学规范组织管理和合理利益分配制度上的共性;通过对联合社与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之间关系的辨析,提出此时期发展联合社的依据在于降低交易、协调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缓解制度维度和分工维度之间、以及制度维度和资源维度之间的约束冲突。因此,发展联合社并非表明当前合作社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而是一种促进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手段。最后,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从未来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中政府定位角度出发,分别从法律完善、政策供给方式和方向调整、联合社发展策略选择、农户合作意识培养几个方面提出促进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相关策略。
吴德慧[10](2008)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正如我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现状中所述,尽管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已经过去50多年了,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已经过去70来年了,但对一些理论问题还存在争议,笔者以经济文化落后的苏联、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例,分析两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必然性、争论、影响及其经验教训,并通过对两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共性的比较,总结出某些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选题具有开创性。这篇论文共分七部分。引言部分阐述了这篇论文的理论依据,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研究现状,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等问题。第一章主要阐述农业改造的理论渊源,包括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康帕内拉、温斯坦莱等人的土地公有思想,空想共产主义者欧文、傅立叶的农业协作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和《论土地国有化》等着作中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土地国有化基础上有计划地发展农业的思想,但没有解决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是恩格斯的贡献。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提出了兴办合作社的几个原则。第二章主要介绍列宁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实践。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农业社会化思想,并且对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采取什么原则、形式和步骤把小生产变为大生产问题作了原则性阐述,但如何把这些原则运用到苏联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还是一个崭新的、最困难、最复杂而又最重要的课题,列宁为此进行了一个十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十月革命前列宁认为合作社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无产阶级政党要充分利用合作社,消费合作社是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经济组织;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主张利用和改造消费合作社,用共耕制等生产合作形式改造小农经济;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认为合作社必须以农民对个人利益的关心为基础,流通领域的合作社是引导农民向新制度过渡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组织形式,单是合作社的发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第三章介绍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包括苏联集体化运动的背景,苏联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发动及其特点,苏联集体农庄的演变及其管理制度,对苏联全盘集体化运动的评价等内容。集体化运动是实现苏联工业化的必要选择,1927~1928年的粮食收购危机是斯大林推行全盘集体化运动的直接原因。全盘集体化运动是一场缺乏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思想准备的运动,它具有速度快、公有化水平高、规模大、强制性等特点,过早地结束了新经济政策,激化了阶级矛盾,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祸根。第四章分析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包括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背景、必要性、可行性、步骤、成就、失误及评价等内容。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避免农村两极分化的必然选择,是巩固工农联盟的必由之路。在改造过程中,毛泽东过高估计了农民参加互助合作运动的积极性,过高估计了改变所有制关系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也错误地批判了邓子恢同志。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存在改造过急、盲目仿效苏联、用群众运动的方式进行经济变革等失误。第五章阐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包括改革开放前我国生产关系的盲目冒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兴起、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新发展等内容。人民公社具有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等特点,使社员的劳动热情普遍下降,人为地造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使生产力遭到破坏,因此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是历史的必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成了新的激励机制,推进了农村政治民主的进程,促进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它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是引导农民实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组织者,它能够引导农民实现种植(养殖)品种、生产技术、市场销售的标准化和统一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实现我国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第六章分析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教训。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创造了逐步过渡的农业合作化形式,并通过“国家帮助”使农民逐步走上互助合作化道路,同时使工业化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并举,这些是苏联、中国等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但是,苏联、中国等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也普遍存在违背群众自愿原则、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忽视了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要以生产力一定水平为条件等问题,教训是深刻的。
二、从合作社的大发展到高级合作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合作社的大发展到高级合作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 |
(一) 国外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综述 |
(二) 国内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综述 |
(三) 国内外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述评 |
三、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之处 |
(一) 采用了新的研究框架 |
(二) 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 |
(三) 提出了新的发展模式 |
(四) 给出了新的对策 |
第一章 农业合作社有关概念 |
一、 合作社的定义和基本原则 |
(一) 合作社的定义及相关诠释 |
(二) 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
(三) 相关概念区分 |
二、 合作社的分类及本文关于农业合作社的概念界定 |
(一) 合作社的分类 |
(二) 本文关于农业合作社的概念界定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合作经济思想 |
(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合作经济思想 |
(二) 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的创建及其原则 |
(三) 合作社理论的发展与流派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经济的一般理论 |
(一) 合作经济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 |
(二) 合作社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
(三) 生产合作是合作制的主要形式 |
(四) 国家政权对合作社具有决定作用 |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合作社的基本理论 |
(一) 关于农业合作社重要地位的理论 |
(二) 关于农业合作社土地所有制形式的理论 |
(三) 关于农业合作社主要类型的理论 |
(四) 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基本原则的理论 |
四、 列宁的农业合作社理论 |
(一) 列宁农业合作社理论的形成 |
(二) 列宁农业合作社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五、 毛泽东的农业合作社思想 |
(一) 毛泽东农业合作思想的发展脉络 |
(二) 毛泽东农业合作社思想的主要内容 |
六、 邓小平的农业合作社思想 |
(一) 发展农业合作社要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 |
(二) 主张让农民在自主经营的基础上开展合作 |
(三) 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战略思想 |
第三章 中国现阶段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
一、 发展农业合作社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
(一) 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状况 |
(二) 发展农业合作社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
二、 发展农业合作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一) 自然经济时期中国农村经济概况 |
(二)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农村经济概况 |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农村经济概况 |
(四) 发展农业合作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
第四章 中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合作社 |
(一) 近代农业合作思想的传播与中国早期的农业合作运动 |
(二) 国民政府领导的农业合作运动 |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农村合作运动 |
二、 合作化时期的农业合作社 |
(一) 互助组 |
(二)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三)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四)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验和教训 |
三、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集体化 |
(一) 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 |
(二) 人民公社受挫后的初步调整 |
(三) 人民公社初步调整的中断 |
(四) 继续调整——被迫退到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体制 |
(五) 人民公社解体 |
(六) 人民公社的教训 |
四、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的新发展 |
(一) 新型农业合作社的产生背景 |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
(三)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和特点 |
第五章 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及启示 |
一、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
(一)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的一般特征 |
(二)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 |
二、 发展中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
(一) 发展中国家农业合作社的一般特征 |
(二) 发展中国家农业合作社的主要类型 |
三、 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一) 根据我国国情选择适宜的农业合作社发展模式 |
(二) 正确处理农业合作社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
(三) 尊重农民意愿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策略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 |
(一) 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 |
(二) 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要发展方向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对策 |
(一) 进行理论创新以设计新型农业合作社的总体框架 |
(二) 进行制度创新以搭建新型农业合作社的制度结构 |
(三) 进行组织创新以完善新型农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 |
(四) 加强政府支持以改善新型农业合作社的外部环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2)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与乡村社会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研究 |
二、关于农业合作化时期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小农经济社会主义改造的研究 |
四、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乡村社会变革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资料与个案选择 |
一、关于研究方法 |
二、关于研究资料 |
三、关于研究个案选择 |
第四节 核心概念、论文框架与章节内容 |
一、核心概念 |
二、论文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展开 |
第一节 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背景 |
一、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政治建构 |
二、土地改革后的经济变革 |
三、亦商亦农的文化传统 |
四、被改造的农村社会结构 |
第二节 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过程 |
一、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始 |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 |
三、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第三节 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特点 |
一、合作社的发展过程非常曲折 |
二、重视对建社干部培养 |
三、组织变革、管理创新与技术革新相结合 |
四、吸引中央领导特别关注 |
小结 |
第三章 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镜像:理论、事件与人物 |
第一节 重大问题的争论 |
一、推广双轮铧犁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 |
二、整顿合作社要“上马”还是“下马” |
三、包产到户是“生产管理的高级形式”还是“开倒车” |
第二节 重大事件的始末 |
一、1955年“砍社”事件 |
二、1957年仙居退社风波 |
三、永嘉包产到户 |
第三节 重要人物的命运 |
一、合作化运动中的“委屈者”——邓子恢 |
二、永嘉的包产到户的实践者——戴洁天 |
三、边缘化的“小人物”:合作社中的会计群体 |
小结 |
第四章 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与中央合作化政策的调整 |
第一节 浙江的“反冒进”与互助合作运动的整顿 |
一、全国合作化运动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浙江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冒进现象 |
三、互助合作中冒进的根源 |
四、中央互助合作政策调整与浙江合作化的进一步发展 |
第二节 浙江“砍社”事件与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 |
一、毛泽东对“砍社”事件态度的变化 |
二、“砍社”之后的全面发展 |
三、“全面规划”中的问题辨析 |
第三节 永嘉包产到户与合作社经营管理制度改革 |
一、农村“反右”斗争中对包产到户的批判 |
二、从包产到户到高级社生产管理中的“有限承包制” |
三、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明纠暗包” |
小结 |
第五章 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变化 |
第一节 从和谐到稳固:互助组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发展 |
一、国家的战略:组织起来 |
二、组织化的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
三、农民的心态:纠结于拒绝与接受中 |
第二节 从合作到抵制:初级社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新变化 |
一、国家的策略:从诱致到强制的转变 |
二、农民的行动:从自愿到抵制的转化 |
三、利益为先:国家与农民关系调整的核心 |
第三节 从紧张到僵化:高级社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趋势 |
一、从初级社到高级社转化的条件 |
二、国家推动高级化的行动 |
三、高级社时期国家与农民关系:从独立到依赖 |
四、高级社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再调整 |
小结 |
第六章 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农村社会的重建 |
第一节 农村社会结构的分化 |
一、新型家庭结构的形成 |
二、社会阶层结构逐步定型化 |
三、收入分配结构渐趋单一化 |
第二节 农村社会管理的变革 |
一、初步形成了新的社会管理体系 |
二、人口流动逐渐停滞 |
三、社会秩序日益稳定 |
第三节 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
一、全面举办文化教育 |
二、着手推进社会保障建设 |
三、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
第四节 农村社会生活的变化 |
一、收入水平缓慢提升 |
二、消费结构变化不大 |
三、文化生活有了新气象 |
第五节 农村社会心态的变迁 |
一、社会心理的嬗变 |
二、民主建社意识的形成 |
三、勤俭办社思想的深化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3)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的相关理论 |
一、关于合作社的经典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合作社理论 |
(二)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合作社理论 |
(三)博弈论对合作社理论的创新发展 |
(四)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社理论 |
二、政府行为的基本理论 |
(一)政府行为的内涵 |
(二)近代政府行为理论 |
(三)现代政府行为理论 |
第二章 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内在机理及对政府行为的类型化需求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内在机理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概念 |
(二)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性质和特点 |
(三)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社会基础 |
(四)影响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因素 |
二、新型农村合作社对政府行为需求的类型化分析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的类型 |
(二)不同类型新型农村合作社对政府行为需求的差异 |
第三章 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作用与行为机制 |
一、建国后政府行为对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变迁 |
(一)农业合作化时期:由自发到行政主导的农村合作社 |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国家对农村合作社的全面控制 |
(三)改革开放后:主体意识觉醒下的农村合作社 |
(四)新农村建设时期:市场导向型农村合作社的萌芽 |
二、政府行为对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作用模式 |
(一)国家主义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
(二)放任主义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
(三)混合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
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机制 |
(一)行为动机 |
(二)行为方式 |
(三)行为内容 |
(四)行为绩效 |
第四章 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现实考量 |
一、政府扶持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尝试与努力 |
(一)以政策法规引导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二)以资源输出帮扶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三)以监督管理规范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四)以宣传教育助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二、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的非均衡现状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博弈地位的失衡 |
(二)越位行为导致新型农村合作社丧失独立性 |
(三)错位行为影响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有序运作 |
(四)缺位行为致使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乏力 |
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困境 |
(一)“上热下冷”夹缝中的尴尬 |
(二)条块分割体制下的权力虚化 |
(三)制度供给不足引起的行为失范 |
(四)农村社会流动增加与村庄空壳化 |
四、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个案研究 |
(一)J省CL乡玉米制种专业合作社个案简介 |
(二)J省 CL乡玉米制种专业合作社个案分析 |
第五章 国外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比较与借鉴 |
一、国外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的基本经验 |
(一)美国经验 |
(二)日本经验 |
(三)以色列经验 |
二、各国农村合作社发展与政府行为互动关系的差异 |
(一)美国——松散外源型关系 |
(二)日本——致密主导型关系 |
(三)以色列——混合交互型关系 |
三、各国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主要启示 |
(一)政府角色不可或缺,政府行为须兼顾共性与个性 |
(二)市场机制是主要动因,政府行为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
(三)社员需求是价值归宿,政府行为须尊重“人”的意愿 |
第六章 以法治为根基,以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行为优化路径 |
一、以法治规范行为,限定政府行为的“度” |
(一)法治政府建设语境中政府行为的规范与梳理 |
(二)实践回应视角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审视与完善 |
二、以需求引导扶持,建构需求导向的政府行为模式 |
(一)“发声”与“倾听”——构建合作社需求表达的有效机制 |
(二)“约束”与“激励”——促进双重角色下政府行为的优化融合 |
(三)“理念更新”与“制度设计”——推动基于需求导向的政府职能转变 |
三、以扶持增强绩效,统合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发展 |
(一)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互动基础的变化 |
(二)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互动机制的目标取向 |
(三)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互动平台的建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调研样本B市典型合作社发展情况汇总 |
附录二:历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农村合作社的政策内容 |
附录三:“十五”以来国家出台有关农村合作社的政策文件 |
附录四:地方政府出台有关农村合作社的法规及指导性文件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研究(1949-1985) ——以湖北省为中心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 论文研究的目的 |
二、 相关概念的定义与解释 |
三、 相关文献的回顾与评述 |
1 、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简要回顾与评析 |
2 、 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文献评析 |
四、 研究的基本思路、理论基础与方法 |
1 、 有关分析时段的几点说明 |
2 、 研究的基本思路以及本文将要回答的主要问题 |
3 、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第一章 共和国成立前农村互助合作组织变迁的历史考察 |
一、 国民党统治区互助合作组织的产生、发展与演变 |
二、 革命根据地互助合作组织的兴起、发展与变迁 |
三、 共和国成立前农村互助合作组织变迁中制度安排的绩效与特征 |
1 、 国民党统治区合作社组织变迁的制度绩效与制度缺陷 |
2 、 革命根据地互助合作组织变迁的制度绩效与特征 |
四、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共和国成立后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的总体分析 |
一、 土地改革的完成与互助合作运动的展开 |
二、 从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的过渡(1949-1957) |
1 、 互助组与初级社的发展 |
2 、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从初级社到高级社过渡的完成 |
三、 人民公社组织的形成、调整与变迁(1958-1978) |
1 、 从高级社向人民公社组织的过渡 |
2 、 人民公社组织的调整与变迁 |
四、 家庭承包制:农户家庭经济组织的重塑与再造(1979-1985) |
1 、 农户家庭经营的优势 |
2 、 农户家庭经济组织的再造与人民公社组织的被替代 |
五、 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的制度特征 |
六、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时期农村微观经济组织中的产权制度安排与变迁 |
一、 产权制度及其功能 |
二、 互助组、初级社与高级社中的产权制度安排 |
1 、 互助组产权制度及其特点 |
2 、 初级社的产权制度 |
3 、 高级社组织内的产权制度安排 |
三、 人民公社组织内的产权制度安排 |
1 、 “一大二公”:大公社时期人民公社的产权关系 |
2 、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公社时期的产权制度 |
3 、 对人民公社组织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分析 |
四、 家庭承包制下的产权制度分析 |
1 、 家庭承包制产权制度的形成 |
2 、 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户产权 |
五、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时期农村微观经济组织中的分配制度与变迁 |
一、 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功能 |
二、 互助组初级社与高级社内部的分配制度变迁 |
1 、 互助组内的收益分配问题 |
2 、 初级社的收入分配 |
3 、 高级社的收入分配制度 |
三、 人民公社组织内部的分配制度设计 |
1 、 大公社时期人民公社的分配制度 |
2 、 调整后的人民公社分配制度 |
四、 家庭承包制下的分配制度 |
1 、 包工到组、包产到组和包产到户的制度变迁及其分配方式 |
2 、 家庭承包制下的分配制度 |
五、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产权与分配制度安排下的农户经济行为 |
一、 产权与分配制度的结构对农户经济行为的影响 |
二、 互助组合作社中的农户经济行为 |
1 、 互助组中的农户经济行为 |
2 、 初级社内农户经济行为 |
3 、 高级社中的农户经济行为 |
三、 人民公社组织内的农户经济行为 |
1 、 大公社时期农户经济行为 |
2 、 公社时期农户经济行为 |
四、 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户经济行为 |
1 、 农户生产行为 |
2 、 农户投资行为 |
3 、 农户积累行为 |
五、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的制度绩效 |
一、 制度绩效的政治层面剖析 |
二、 互助组初级社与高级社的经济绩效分析 |
三、 人民公社组织的低效率 |
1 、 农业总产出的发展与增长 |
2 、 农民收入与消费的变化与停滞 |
3 、 人民公社经济绩效的进一步分析 |
四、 家庭承包制的经济绩效 |
五、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政府)与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变革与创新 |
一、 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变迁与政府作用的体现 |
1 、 1949-1978年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过程中的政府作用 |
2 、 1979-1985年家庭承包制的实施与政府作用 |
3 、 国家与农民关系:对微观经济组织变迁中政府作用的简短评析 |
二、 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与政府职能的定位 |
1 、 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的制度创新 |
2 、 重建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微观经济组织持续创新的基本目标取向 |
3 、 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创新中的政府职能转换 |
三、 本章小结 |
征引文献目录 |
附录: |
附录一: 湖北省浠水县十月农业合作社的历史变迁 |
附录二: 湖北省宜都市原县委副书记张昌富访谈 |
附录三: 湖北省枝江市董市镇甘林寺村一组村民何孔信访谈 |
附录四: 汉川市南河乡紫金塆村和金岭村原党支部书记访谈 |
后记 |
(5)建国初期牡丹江地区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综述 |
二、 研究意义和研究依据 |
第一章 农业合作运动的由来 |
第一节 合作社的诞生和发展 |
一、 合作社的诞生 |
二、 世界各国合作社的发展 |
第二节 苏联农业合作社的经验、启示和影响 |
一、 从农奴制改革到列宁《论合作社》 |
二、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合作社的构想和实践 |
一、 解放前中国农业合作的实践 |
二、 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
第二章 组织起来 |
第一节 土地改革后的牡丹江农村 |
一、 政治上:新的乡村政权建立 |
二、 经济上:生产得到恢复,生活有所好转 |
三、 军事上:积极参军参战,支援解放战争 |
第二节 生产中面临的困难 |
一、 战争破坏严重,大片土地荒芜 |
二、 生产资料匮乏,独立生产困难 |
三、 劳动力缺乏,技术力量不足 |
第三节 组织起来 |
一、 怎样组织起来的 |
二、 搭具的几种形式 |
三、 关于计工与还工 |
四、 几个具体的问题 |
第四节 互助组的巩固、扩大和提高 |
一、 变工搭具的巩固 |
二、 常年互助的建立 |
三、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 |
第三章 合作社的起起伏伏 |
第一节 合作社的建立 |
一、 互助组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
二、 最初建立的合作社 |
三、 办社的条件 |
四、 分配原则、经营方式和相关规定 |
五、 合作社的优越性 |
第二节 逐级试办 |
一、 由县级试办到区级试办 |
二、 逐级办社的经验 |
第三节 分批发展 |
一、 第一批发展 |
二、 第二批发展 |
第四节 合作社的整顿与巩固 |
一、 大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
二、 整顿与巩固 |
三、 合作化的加快 |
第四章 农业合作化的实现 |
第一节 合作社的高级化 |
一、 牡丹江的第一个高级社 |
二、 高级社的兴起 |
三、 高级社的组织管理章程 |
四、 实现高级农业合作化 |
第二节 高级社的问题与整顿 |
一、 高级社出现的问题 |
二、 高级社的整顿 |
三、 农村社会主义大辩论 |
第五章 农业合作化下的农村社会 |
第一节 土地关系的变迁 |
一、 土地关系转变的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 |
二、 土地关系转变的实现 |
第二节 乡村管理制度的建立 |
一、 王权不下县 |
二、 县、区、乡的逐级建立 |
第三节 工与农、城与乡 |
一、 工业化建设目标的“一翼” |
二、 统购统销政策 |
三、 城乡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6)新疆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创新与不足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新疆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 |
3.1 新疆畜牧业发展现状 |
3.2 新疆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疆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分析 |
4.1 经营模式分类 |
4.2 草畜联营经营模式 |
4.3 全托管经营模式 |
4.4 半托管经营模式 |
4.5 传统服务型经营模式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疆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
5.1 四种合作社经营模式特征比较 |
5.2 四种合作社经营模式绩效比较 |
5.3 四种合作社经营模式优势与不足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中国合作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合作经济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
二、中国合作经济研究的综述 |
三、本文的理论意义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论述体系 |
第一章 合作经济思想的演变 |
第一节 欧文与威廉·金——假说与实践 |
一、欧文以合作社为内容的整体社会改革思想 |
二、威廉·金合作经济思想的实践性 |
第二节 马克思与恩格斯——理论的提升与实现途径的争论 |
一、马克思对合作社性质的认识 |
二、马克思关于合作劳动制的基本原则 |
三、马克思关于资本统治条件下合作社的建立原则 |
四、恩格斯合作社思想 |
第三节 列宁与斯大林——工具论的形成 |
一、十月革命前列宁合作制思想的形成 |
二、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农业公社的实践 |
三、列宁新经济政策和合作制的实践方向的变化 |
四、斯大林集体农庄思想 |
第四节 从合作工厂到农业合作社——合作经济思想的百年误读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经济矛盾与合作运动 |
第一节、中国近代社会矛盾与工业化进程中的劳动主体的形成 |
一、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的特殊性 |
二、近代中国工业化和官僚资本的产生 |
三、中国近代劳动者主体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1949年以前合作制思想的引入和实践 |
一、五四运动前后合作制思想的传入和实践 |
二、国统区合作社思想的传播和实践 |
三、中国共产党在苏区、边区和解放区的合作运动及其经验 |
四、国统区与革命根据地合作运动对比和分析 |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与中国式合作制形式的探索 |
一、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历史阶段中合作社的性质和发展政策 |
二、1950-1953年农业互助组的发展和初级农业合作社兴起 |
三、手工业、商业和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及集体制过渡 |
第四节 集体制——合作制的异化 |
一、高级社——合作制外壳中的集体制 |
二、人民公社——行政集权对高级社集体权利控制的制度化 |
三、集体制——合作制的畸变形式 |
第五节 国外合作运动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一、西方的合作社发展 |
二、国外现代合作经济思想特点 |
三、国外合作经济思想和实践演变的启示 |
第三章 合作制主体、权利体系、公共价值和原则 |
第一节 合作制的主体与理论基础 |
一、总体劳动——合作 |
二、总体劳动者——合作者 |
三、劳动价值论——合作制的思想前提 |
四、合作制——总体劳动者为主导的现代化实现形式 |
第二节 合作制权利体系及其制度特征 |
一、合作制基本权利——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统一 |
二、合作制的基本权利的实现形式——占有权 |
三、合作制基本权利的实现机制——民主制 |
四、合作社管理权与民主管理 |
第三节 合作经济原则与章程 |
一、合作经济原则的建立和演化 |
二、合作社原则——合作制本质的体现、思想的简化 |
三、合作社章程——合作制原则的法制规范 |
第四节 合作制公共价值创造与实现、占有与分割 |
一、公共价值——合作劳动者剩余劳动的价值体现 |
二、公共价值的创造与体现 |
三、公共价值的占有 |
四、合作制公共价值的提取、分割和使用 |
五、公共价值的占有、提取、分割和使用中所体现的合作制的矛盾 |
第四章 中国集体经济的衰落和合作经济的复兴 |
第一节 集体经济的衰落与小农经济的回归 |
一、集体经济的衰落及其原因 |
二、联产承包制——小农经济的回归 |
三、小农经济的现代化变革方向——合作制 |
第二节 农村新型合作组织的兴起 |
一、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兴起的背景和性质 |
二、农村合作组织的类型、规模和分布 |
第三节 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与合作企业的建立 |
第四节 农业供销生产合作社的改革与变化 |
第五节 中国信用合作的改革与困境 |
一、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 |
二、城市合作银行——合作制名义下的股份制 |
三、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集体制的再现与消亡 |
第六节 中国当代合作制矛盾分析 |
一、合作制与官僚资本的矛盾——现代中国主要经济矛盾的基本内容 |
二、合作制与小农经济的矛盾——中国合作制发展的次要矛盾 |
第五章 以民主的力量克服矛盾,促进合作经济发展 |
第一节 以民主法制确立并保证合作制中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及权利 |
一、合作制与民主制 |
二、合作经济成员和组织的立法保障 |
三、我国合作制法律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加强劳动者联合文化的导引树立合作意识 |
一、以劳动社会主义文化导引劳动者确立主体意识和自主发展意识 |
二、官文化和小农意识的批判和克服 |
三、合作经济理论地位的确立 |
四、加强合作社教育,宣传合作文化 |
第三节 以民主法制保证并促进中国合作经济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作者声明 |
(8)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供销合作社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合作社的重要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社的有关论述 |
(二)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和实践 |
二、近代中国合作运动的理论和实践 |
(一)合作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 |
(二)新中国成立前中共领导的合作社运动 |
第二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兴起与扩张(1949-1952) |
一、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 |
(一)政治动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
(二)经济动因:城乡物资交流的迫切需要 |
(三)重要因素:为工业化提供有效支撑 |
二、供销合作理论的建构与政策体系的形成 |
(一)供销合作理论的初步建构 |
(二)政策举措的密集出台 |
三、“放手发展供销合作社” |
(一)整顿老社 |
(二)发展新社 |
第三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与功能提升(1953-1956)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供销合作社的新使命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二)供销合作社新任务的提出 |
二、基层组织体系的完善和规范管理的加强 |
(一)加强组织建设 |
(二)强化民主管理 |
(三)健全管理制度 |
三、“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全面贯彻 |
(一)供应生产资料 |
(二)扶持农村副业生产 |
(三)新仓经验与“结合合同”的普遍推行 |
(四)开展生产救灾 |
四、对农村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改造背景和改造形式 |
(二)对农村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对农村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下放”与 “恢复”(1957-1965) |
一、农村基层供销社下放“人民公社” |
(一)县以上机构合并及所有制性质的改变 |
(二)农村基层社“下放”人民公社 |
二、大跃进狂飙中的“大购大销”风潮 |
三、“多重压力”下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恢复 |
(一)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 |
(二)供销合作系统的重建 |
四、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继续发展 |
(一)“轻装上阵”——开展“三清”运动 |
(二)“强化服务功能”——开展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
(三)“拓展服务网点”——大力发展代购代销店 |
第五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徘徊与曲折发展(1966-1976) |
一、对供销合作社的“大批判”及后果 |
(一)“大批判”引发思想混乱 |
(二)供销合作社的组织撤并和性质变化 |
(三)“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的普遍推行 |
二、在“文革”中的曲折发展 |
(一)供销合作社的再次恢复 |
(二)为稳定农业生产发挥关键作用 |
第六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1977-1991)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有关争论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农村市场的变化 |
(二)改革大潮中供销合作社改革方向的有关争论 |
二、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
(一)恢复“三性”,启动供销合作社改革(1979-1983) |
(二)实行“五个突破”,变“官办”为“民办”(1984-1985) |
(三)抓好“六个发展”,建立综合服务体系(1986-1991) |
三、二十世纪80年代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总体评价 |
第七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脱困”与“新生”(1992-2002)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经营困境 |
(一)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供销社陷入经营困境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困境的多维分析 |
二、全行业扭亏为盈目标的实现 |
(一)《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指明方向路径 |
(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恢复为“脱困”提供组织保障 |
(三)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为脱困提供政策保障 |
三、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创新发展 |
第八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和基本经验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发展演进的基本经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关于合作社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合作社服务功能的相关研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 |
2.1 经济组织功能演进的分工内生性 |
2.1.1 分工理论的导入 |
2.1.2 分工演进的超边际分析模型 |
2.1.3 分工维度下经济组织功能的本质和演进机理 |
2.2 经济组织功能演进的资源依赖性 |
2.2.1 资源依赖理论导入 |
2.2.2 经济组织的资源交互网络建立 |
2.2.3 资源维度下经济组织功能的本质和演进机理 |
2.3 经济组织功能演进的制度合法性 |
2.3.1 组织的制度合法性导入 |
2.3.2 组织的制度合法性分析框架 |
2.3.3 制度维度下经济组织功能的本质和演进机理 |
2.4 经济组织功能演进的理论分析框架 |
2.4.1 经济组织功能演进的三重维度约束条件 |
2.4.2 经济组织功能演进的路径和模式 |
2.4.3 经济组织功能演进的维度间冲突和结果 |
2.4.4 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前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模式和条件分析 |
3.1 当前合作社服务功能的演进模式分析 |
3.1.1 合作社和合作社服务功能的界定 |
3.1.2 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脉络 |
3.1.3 中国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和服务功能演进模式 |
3.2 分工维度下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可能性 |
3.2.1 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所处的社会化分工网络 |
3.2.2 关于当前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可能性探讨 |
3.3 资源维度下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可行性 |
3.3.1 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所处的资源交互网络 |
3.3.2 关于当前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可行性探讨 |
3.4 制度维度下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合法性 |
3.4.1 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所处的制度环境 |
3.4.2 关于当前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合法性探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中制度和分工维度间的冲突分析 |
4.1 基于供需关系的维度间冲突分析框架 |
4.1.1 分工维度下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供需关系 |
4.1.2 制度维度引发的供需关系必要性弱化 |
4.2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分析方法 |
4.3 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 |
4.3.1 样本描述和合作社成员特征分析 |
4.3.2 当前农户的服务需求分析 |
4.3.3 当前合作社的服务供给效果分析 |
4.4 结果的讨论和推断的验证 |
4.4.1 分析结果的讨论 |
4.4.2 分析结果对冲突推断的论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中制度和资源维度间的冲突分析 |
5.1 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中的产权分配冲突 |
5.1.1 制度维度下合作社的产权机制 |
5.1.2 资源维度下合作社的制度逻辑 |
5.2 基于关系产权的分析框架构建 |
5.2.1 关系产权的一般分析框架 |
5.2.2 关系产权的拓展分析框架 |
5.3 合作社中产权稀释问题的关系产权解释 |
5.3.1 合作社中产权稀释的诱发原因 |
5.3.2 产权稀释下农户的策略选择 |
5.3.3 关键资源持有者身份带来的组织数量增长 |
5.3.4 合作社中产权稀释的最终归宿 |
5.4 关于研究结果的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联合社与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关系辨析 |
6.1 基于系统理论的合作社联合路径识别 |
6.1.1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界定 |
6.1.2 合作社的服务功能系统构建 |
6.1.3 合作社的联合路径识别 |
6.2 基于合作社联合路径的联合社实证分析 |
6.2.1 联合社的一般性分析框架 |
6.2.2 各联合路径下的联合社案例 |
6.3 基于联合社案例的联合路径差异性和共性比较 |
6.3.1 各联合路径的差异性比较 |
6.3.2 各联合路径的共性比较 |
6.4 联合社与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关系辨析 |
6.4.1 分工维度下联合社对双重成本的改进 |
6.4.2 资源维度下联合社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
6.4.3 维度间冲突下联合社的冲突缓解作用 |
6.4.4 联合社与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关系分析框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促进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的相关策略 |
7.1 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方向和政府定位 |
7.1.1 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方向 |
7.1.2 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中政府的定位 |
7.2 以明晰的法律条款作为服务功能演进的准则 |
7.2.1 以“清晰界定”代替“笼统概括” |
7.2.2 明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惩罚机制 |
7.3 政府激励政策的供给方式和供给方向转变 |
7.3.1 政策供给方式从“前端扶持”转向“中端扶持” |
7.3.2 政策供给方向从“全面性”转向“针对性” |
7.4 对联合社发展和农民合作意识培养的策略 |
7.4.1 对联合社发展的治理策略 |
7.4.2 对农民合作社意识培养的策略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理论依据 |
(一) 理论界对该问题缺少深入的研究,有些重大问题尚有争议 |
(二) 有助于人们从经济基础的角度认识苏联解体的原因 |
(三)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
二、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现状 |
(一) 苏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现状 |
(二) 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 重点 |
(二) 难点 |
(三) 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渊源 |
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土地公有思想 |
(一) 莫尔的乌托邦 |
(二) 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
(三) 温斯坦莱的土地自由论 |
二、空想共产主义者的农业协作思想 |
(一) 欧文的农业协作社 |
(二) 傅立叶的农业协会 |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思想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土地国有论 |
(二) 合作社是土地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的最好形式 |
(三)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 |
第二章 列宁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 |
一、十月革命前列宁的合作社思想 |
(一) 合作社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无产阶级政党要充分利用合作社.. |
(二) 消费合作社是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经济组织 |
二、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 |
(一) 利用和改造消费合作社 |
(二) 用共耕制等生产合作形式改造小农经济 |
三、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的合作社思想和实践 |
(一) 从“直接过渡”向“迂回过渡”的转变 |
(二) 列宁论合作社 |
第三章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
一、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背景 |
(一) 1923 年的销售危机 |
(二) 农村阶级成分中农化的趋势 |
(三) 苏共党内关于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争论 |
(四) 集体化运动是实现苏联工业化的必要选择 |
(五) 1927~1928 年的粮食收购危机是斯大林推行全盘集体化运动的直接原因 |
二、苏联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发动及其特点 |
(一) 全盘集体化运动是一场缺乏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思想准备的运动 |
(二) 苏联全盘集体化运动的特点 |
三、苏联集体农庄的演变及其管理制度 |
(一) 集体农庄组织形式的演变 |
(二) 农业公社、共耕社、农业劳动组合三者的区别 |
(三) 全盘集体化运动以后苏联的集体农庄 |
四、对苏联全盘集体化运动的评价 |
(一) 全盘集体化运动过早地结束了新经济政策,为苏联的解体埋下祸根 |
(二) 激化了阶级矛盾,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
第四章 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一、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背景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
(二)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划分农村阶级的新规定 |
(三)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格局的形成 |
(四)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和提出 |
(五) 农村社会阶层的变化 |
(六) 党内对农业发展道路的争议 |
二、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
(一) 小农经济的局限性 |
(二)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避免农村两极分化的必然选择 |
(三)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巩固工农联盟的必由之路 |
(四)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
三、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可行性 |
(一)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济基础 |
(二) 中国共产党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领导合作社的经验 |
四、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 |
(一)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步——农业生产互助组 |
(二)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二步——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三)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迅速兴起的原因 |
(一) 过高估计了农民参加互助合作运动的积极性 |
(二) 过高估计了改变所有制关系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
(三) “上有好之,下必盛焉”的作风在党内抬头 |
六、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成就及失误 |
(一)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 |
(二) 毛泽东对邓子恢的两次批判 |
(三)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失误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生产关系的盲目冒进 |
(一)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起 |
(二) 人民公社的基本特征 |
(三) 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是历史的必然 |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和演进的四个阶段 |
(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绩效分析 |
(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的关系 |
(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分析 |
(五) 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对策 |
三、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
(一) 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的必要性 |
(二) 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 |
(三) 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 |
(四) 发展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对策 |
第六章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教训 |
一、主要经验 |
(一) 创造了逐步过渡的形式 |
(二) 提供国家帮助 |
(三) 工业化与农业改造并举 |
二、主要教训 |
(一) 违背了自愿原则 |
(二)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 |
(三) 忽视了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需要以生产力的一定水平为条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从合作社的大发展到高级合作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发展研究[D]. 丁俊华. 河南大学, 2014(01)
- [2]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与乡村社会变革[D]. 姜裕富.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3]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赵玉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4]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研究(1949-1985) ——以湖北省为中心的个案分析[D]. 梅德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04(03)
- [5]建国初期牡丹江地区的农业合作化运动[D]. 王雅馨. 吉林大学, 2013(04)
- [6]新疆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比较研究[D]. 谢艳锋.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3)
- [7]中国合作经济研究[D]. 刘秉龙.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
- [8]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D]. 李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演进研究[D]. 吴翔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10]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D]. 吴德慧. 中共中央党校, 2008(09)
标签:供销合作社; 农村合作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组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