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氏志贺氏菌2a型耐药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何秀,邓征宇,王峰,张棋麟,林连兵,邓先余[1](2021)在《一株福氏志贺氏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文中认为【背景】志贺氏菌是一类能引起人和动物腹泻的致病菌,由于抗生素滥用导致其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寻找新的抗菌药物和治疗方法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检测志贺氏菌对肉鸡的致病性,分离纯化出一株可裂解强致病性志贺氏菌的噬菌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从病鸡肠道黏膜分离志贺氏菌;以健康肉鸡为动物模型进行攻毒,测定强致病性菌株的耐药性;并以此为宿主菌分离噬菌体,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沉淀法纯化浓缩噬菌体后,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特征。利用双层平板法测定噬菌体的宿主谱、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pH和热稳定性对噬菌体活性的影响。【结果】分离得到26株志贺氏菌,分别命名为BDS1-BDS26,其中BDS8致病性最强,经鉴定属于福氏志贺氏菌,而且存在多重耐药性,灌喂后的肉鸡出现严重腹泻和血便;解剖病症主要表现为心脏肥大、肠系膜出血明显等。以BDS8为宿主菌,分离得到噬菌体ΦDS8。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噬菌体ΦDS8的头部呈二十面体形状,直径61±2 nm,尾长165±2 nm,属长尾噬菌体科。噬菌体ΦDS8在pH 4.0-10.0、50℃以下范围内能保持较高活性,感染周期约为120 min,其中包括75 min的潜伏期和45 min的暴发期,暴发量为52 PFU/cell。【结论】噬菌体ΦDS8具有宿主特异性,在常规环境下具有较好的耐受能力,为噬菌体治疗福氏志贺氏菌病提供理论依据。
杨朗[2](2020)在《我国福氏志贺菌基因组进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志贺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肠杆菌,其污染的水或食物进入人体后可引发细菌性痢疾(志贺菌病)。全球每年约有1.647亿人感染志贺菌病,导致约110万人死亡,对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我国志贺菌病问题也十分严重,其发生率自2005年起连续四年在所有传染病中位列前四,是我国传染病防控的一大挑战。志贺菌根据生化反应特征和O抗原构造差异可分为福氏、宋内、痢疾和鲍氏四个血清群,其中福氏志贺菌是全球尤其是亚洲地区引起细菌性痢疾的主要菌群。我国志贺菌流行也以福氏志贺菌为主。跨国传播在福氏志贺菌的扩散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我国福氏志贺菌与国外菌株的亲缘关系不明,无法阐明我国福氏志贺菌的传播过程。我国福氏志贺菌呈现出17种血清型共同流行的特征,新血清型不断涌现、多种血清型大量共存以及血清型之间频繁转换的现象在我国各地区间广泛存在,然而血清型多态性形成的规律和机制仍不清楚。我国福氏志贺菌的耐药问题也日益严重,多重耐药率超过95%,对一些特定抗生素的耐药率已达到极高水平,然而介导福氏志贺菌耐药性增强的分子机制仍未得到系统的考察。这些问题的解答能够增进我们对国内福氏志贺菌进化及流行的认识,为我国细菌性痢疾的防控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本研究从国内13个省市收集了共606株福氏志贺菌,时间跨度长达40余年,具有丰富的血清型及耐药表型多样性。通过对这些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合菌株表型特征以及国外已发表数据,我们开展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1.我国福氏志贺菌的基因组进化特征通过全基因组进化分析,本研究发现我国福氏志贺菌来源于全球福氏志贺菌进化体系中的5个不同种系,分别为PG1、PG2、PG3、PG4和PG7。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是我国福氏志贺菌的重要传播来源。传播事件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多次发生,可能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员交流的扩大密切相关,而近年来传播事件仍在持续发生,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我国6型福氏志贺菌与其他型别福氏志贺菌具有显着不同的基因组进化特征,与鲍氏志贺菌具有紧密的亲缘关系。国内福氏志贺菌流行主要来源于PG3种系在本地的大规模扩散,该种系的流行由局部定殖和跨区域传播共同导致。与其他志贺菌快速的种系更替不同,福氏志贺菌在国内表现出长期持续定殖的特征,可能与其在环境中较强的生存能力有关。该结果提示我国福氏志贺菌的防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当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防控工作的开展应该注重对环境传染源的关注,提高公共卫生条件将对控制其流行有显着作用。2.我国福氏志贺菌进化的分子机制我国福氏志贺菌血清型多样性的形成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共同导致,一是多次传入我国的国外菌株具有不同的型别特征,二是国内菌株发生了至少145次血清型转换事件。6型福氏志贺菌与2、4、11型鲍氏志贺菌的O抗原基因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糖基转移酶基因wfb Y和wfb Z的表达可能对6型菌株抗原特异性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我国福氏志贺菌比国外菌株携带更多的耐药因子。国内菌株的抗生素耐药性由多种基因型共同介导,特定基因的获得也具有众多不同的质粒载体,表明其耐药性形成来源于多种分子机制的累积作用。国内菌株发生了多起独立的耐药因子获得事件,然而目前未形成显着的耐药优势种系,耐药菌株与非耐药菌株大量共存,表明耐药还未成为驱动福氏志贺菌进化的关键因素。然而我国福氏志贺菌整体表现出耐药增强的趋势,提示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管控。我国福氏志贺菌的毒力因子也发生了改变,SHI-1毒力岛以及III型分泌系统相关基因簇呈现在多种型别菌株中扩散的趋势,开展毒力表型的相关研究,预先评估其对居民健康所造成的威胁,将显着降低我国福氏志贺菌出现新的流行爆发风险。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我国福氏志贺菌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我国福氏志贺菌基因组进化特征及其分子机制。明确了我国菌株在全球福氏志贺菌进化体系中的位置,描述了福氏志贺菌进入我国以及进一步在国内传播的过程,为我国福氏志贺菌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深入考察了我国福氏志贺菌进化过程中血清型、耐药和毒力变化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控制福氏志贺菌流行的措施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研究结果提示多型别、高耐药的福氏志贺菌在我国广泛存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以及复杂的形成原因。加强对福氏志贺菌的监测力度,警惕其由国外持续传入我国,关注国内菌株频繁的型别转换,控制其耐药性增强,对于我国细菌性痢疾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付世杰[3](2020)在《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评价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细菌感染会导致人体产生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严重会引发超级细菌的产生,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细菌对广谱抗生素的抗药性已成为全球性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快速准确地评估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已成为研究重点。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技术具有样品制备简单、灵敏度高、不受水影响的优点,在微生物检测中应用广泛。本研究通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试验(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AST)的方法,通过体外实验分析拉曼光谱强度的变化进而评价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影响。将大肠杆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与不同抗生素作用后利用适配体与细菌特异性结合,并在表面原位还原银纳米粒子,进行拉曼光谱检测,可以在1小时内快速检测到抗生素的最低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在2小时时,发现在抗生素浓度低于MIC的情况下拉曼信号强度升高,微量抗生素作用下细菌数量增多,此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确定MIC值,并且利用拉曼光谱发现了微量抗生素刺激细菌增长的现象,这将为今后新药评价提供指导。本研究通过构建生物发光福氏志贺氏菌活体模型并进行环丙沙星治疗处理来观察发光信号,进而测定动物体内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首先,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对感染小鼠的脏器研磨液中发光福氏志贺氏菌进行检测,发现在有效抗生素浓度作用下,小鼠体内细菌拉曼光谱信号强度降低,细菌生长得到抑制,然后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连续监测感染组和治疗组中小鼠体内发光细菌光信号的变化,在抗生素浓度低于MIC的情况下,可以发现发光信号增强的现象,说明此时细菌数量增长,活体成像技术所得结果与拉曼光谱检测结果一致,利用活体发光成像技术验证了拉曼光谱检测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结果,也为临床抗生素剂量使用提供了新的参考。
霍静[4](2020)在《7种胞内菌对不同细胞系黏附侵袭及生存能力研究》文中提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布鲁氏菌等是常见胞内菌,可引起重要的人兽共患病,造成畜牧业严重经济损失,并对人类健康及公共安全产生极大威胁。胞内菌寄居于宿主细胞内,抗菌药物难以进入胞内发挥作用。本研究比较7种胞内菌黏附、侵袭及胞内生存能力,筛选感染能力较强的胞内菌;开展沙门氏菌与布鲁氏菌感染细胞的相关信号通路研究,旨在为胞内菌感染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靶点。1.大肠杆菌BL21、福氏志贺菌2a 301与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入侵能力研究。本研究采用活菌计数的方法,比较3种细菌对HeLa细胞的黏附、侵袭及胞内生存率。结果表明,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黏附、侵袭及胞内生存率均高于大肠杆菌BL21,其次是福氏志贺菌2a 301,黏附与侵袭的最佳时间为1 h,MOI为1和10,胞内生存时间延长至48 h,MOI为10。2.7种致病菌对HeLa细胞的黏附、侵袭能力及其在4种细胞系中的生存能力研究。本研究采用活菌计数的方法,比较7种致病菌的黏附、侵袭及在4种细胞系中的生存率。结果表明,与福氏志贺菌2a 301、布鲁氏菌104、副溶血性弧菌J5421、鼠疫耶尔森菌EV76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相比,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对HeLa细胞的黏附与侵袭率较高。福氏志贺菌2a 301、布鲁氏菌104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RAW264.7细胞中的生存率高于HepG2、A549、HeLa细胞,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相反;胞内生存早期,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鼠疫耶尔森菌EV76在RAW264.7细胞中的生存率高于HeLa、HepG2和A549细胞;副溶血性弧菌J5421在HeLa、HepG2、A549和RAW264.7细胞中的生存率均较低。3.研究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与布鲁氏菌104感染细胞的相关信号通路研究。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与布鲁氏菌104感染HeLa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感染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可诱导细胞自噬;黏附时促进纤毛相关蛋白IFT88和Giantin mAb的表达;感染后促进细胞原癌基因相关蛋白c-Cbl表达,并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布鲁氏菌104可诱导细胞自噬;侵袭时促进纤毛相关蛋白IFT88、IFT20及Giantin mAb蛋白表达;感染后抑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1表达;侵袭和胞内生存时,显着促进原癌基因相关蛋白c-Cbl表达;胞内生存时可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综上所述,鼠伤寒沙门氏菌与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均具有极强的感染能力;多数胞内菌在吞噬细胞中的生存能力强于非吞噬细胞,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相反;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布鲁氏菌104感染细胞可影响自噬、原癌基因、PI3K/Akt等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为胞内菌的新型防治方法及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孙雅婷[5](2021)在《安徽地区儿童志贺氏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安徽地区儿童志贺菌血清型分布情况、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和毒力基因,分析志贺菌携带毒力基因与抗药性之间的联系。材料与方法:材料:研究样本为安徽省三十四家医院2010年到2015年间从儿童(五岁及以下)粪便中分离的345株志贺菌。选用大肠杆菌ATCC25922作为药敏试验质控菌株,由安徽省细菌耐药中心保存。方法:1.对2010年到2015年间儿童(五岁及以下)粪便中分离的345株志贺菌,采用常规生化和VITKE-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的血清型鉴定。2.选择琼脂稀释法检测345株志贺氏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药敏试验的依据是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 Institute,CLSI)推荐的标准。3.检测16种志贺菌毒力基因(Virulence Genes,VRGs):ial、ipa C、ipa B、ipa D、ipa A、ipa H、set、sen、sat、vir F、vir B、ics A、ics B、sig A、pic、sep A。用煮沸法提取志贺菌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16对引物,16对引物分成五组分别扩增(组1:ial、ipa H、set、vir F;组2:sen、sig A、pic、sep A;组3:ics A、ics B、vir B;组4:ipa C、ipa B、ipa D、ipa A;组5:sat)。反应体系为:预混料Taq酶聚合物12.5ul,每种引物的上游引物0.5ul,下游引物0.5ul,DNA模板2ul,去离子水(dd H2O)6.5ul-9.5ul(使最终反应体系为25ul);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15min;95℃变性45s,退火45s(退火温度:组1为57℃,组2为58℃,组3和组4为60℃,组5为59℃),72℃延伸1min,经过35个循环;72℃延伸10min。取8ul PCR产物在1%琼脂糖凝胶上加样(含0.5ug/ml的EB),电泳条件为电压150V电泳30分钟,通过凝胶成像系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结果:1.分析345株儿童志贺菌临床分离株发现,主要流行的血清亚型是福氏志贺菌(298株,86.4%)。宋内志贺菌是次在流行的血清亚型(44株,12.8%)。在福氏志贺菌中,源于安徽北部区域296株(99.3%),中部区域2株(0.7%)。在宋内志贺菌中,源于安徽北部区域43株(97.7%),中部区域1株(2.3%)。其中,相较于女童而言,福氏志贺菌的感染者多为男童(59.4%:40.6%,P<0.0001)。2.在福氏志贺菌中:耐药性从高到低的前几位分别为氨苄西林(98.3%)、萘啶酸(97%)、四环素(93.3%)、氯霉素(88.6%)和环丙沙星(80.2%);敏感性从高到低的前几位分别阿米卡星(98.7%)、头孢西丁(94.6%)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3.3%)。在宋内志贺菌中:所有菌株对氨苄西林和阿奇霉素全部耐药(100%)。其次为萘啶酸(97.7%)、庆大霉素(93.2%)、四环素(90.9%)和复方新诺明(88.6%);所有菌株对阿米卡星全部敏感(100%),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7.7%)和亚胺培南(97.7%)。相比而言,福氏志贺菌对环丙沙星、氯霉素的抗药性比宋内志贺菌高;而宋内志贺菌对阿奇霉素、庆大霉素的抗药性比福氏志贺菌高。3.345株儿童志贺菌临床分离株携带16种毒力基因的情况:(1)在分离的298株福氏志贺菌中:入侵相关基因中ipa H基因检出频率最高,为298株(100%),其次为ipa B基因296株(99.3%),ipa C基因295株(99.0%),ipa D基因295株(99.0%),ipa A基因295株(99.0%)和ial基因288株(96.6%);肠毒素基因中,set基因283株(95.0%),sen基因278株(93.3%);调控基因中,ics A基因296株(99.3%),ics B和vir B基因检出频率相同,都为293株(98.3%),vir F基因288株(96.6%);SPATEs基因中,sig A基因280株(94.0%),sat基因279株(93.6%),pic基因269株(90.3%),sep A基因267株(89.6%)。(2)在分离的44株宋内志贺菌中:入侵相关基因中,ipa H基因检出频率也是最高,为44株(100%),其次为ipa B基因43株(97.7%),ipa C基因42株(95.5%),ipa D基因41株(93.2%),ipa A基因41株(93.2%),最后为ial基因34株(77.3%);肠毒素基因中,sen基因39株(88.6%),而set基因在此次研究中的宋内志贺菌分离株均未检测到;调控基因中,ics A基因43株(97.7%),vir B和ics B基因均为42株(95.5%),vir F基因34株(77.3%);SPATEs基因中,sig A基因43株(97.7%),而sat和pic及sep A基因在研究中的宋内志贺分离株中均未测出。结论:1.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是安徽省儿童志贺菌主要流行血清亚群。北部区域的儿童具有更高的细菌性痢疾感染风险。2.安徽省儿童临床分离志贺菌一般均为氨苄西林-萘啶酸-四环素的多重耐药株。其中,对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福氏志贺菌比宋内志贺菌具有更高的抗药性。3.毒力基因ial、ipaA、ipaC、ipaD、virB、virF、set、icsB、pic、sepA阳性福氏志贺菌比阴性福氏志贺菌对CHL、CIP的抗药性强;set阳性福氏志贺菌比阴性福氏志贺菌对CRO和CAZ的抗药性强;毒力基因ial、vir F、set、ics B、vir B、pic、sep A阴性福氏志贺菌对GEN和AZM的抗药性更强。毒力基因阳性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耐药率相似,但对CRO和CAZ的耐药率更高。4.志贺菌携带数个毒力基因与其抗药性有关。需更进一步分析其表达机制与志贺菌抗药性的遗传问题,由此可以更好的对志贺菌病的临床治疗做出指导。
牟文婷,杨毅,王启果[6](2019)在《2018年乌鲁木齐市细菌性腹泻病监测结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2018年乌鲁木齐市细菌性腹泻病的流行特征。方法采集2018年乌鲁木齐市肠道门诊腹泻病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血清分型和抗生素耐药试验。结果 2018年共监测腹泻病病例1805例,细菌检出率为9.09%(164例)。其中,沙门氏菌检出率为6.48%(117例),志贺氏菌检出率为2.60%(47例),霍乱弧菌、O157、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未检出。血清分型分为10型,其中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福氏志贺氏2a型为主要型;时间上,7月细菌检出率最高(11.11%),10月检出率最低(3.95%);空间上,米东区的检出率最高(12.41%),其次为天山区(9.92%),沙区最低(5.27%);年龄分布上,0-9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67.68%),70岁以上检出率最低(0.61%);耐药性监测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均最高,分别为28.21%和46.81%,而沙门氏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最低(0.85%),志贺氏菌对头孢唑啉均敏感,耐药率0.00%。结论乌鲁木齐市细菌性腹泻病病原谱较广泛,具有明显的夏季高峰,各区及不同年龄组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应针对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的流行特征,针对性地加强监测与防治。
康佳木[7](2019)在《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浮游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福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是引起细菌性痢疾重要的病原菌,也是在发展中国家流行的优势菌群。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越来越多的“超级细菌”出现,多重耐药性福氏志贺菌的进化与传播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浮游生长的福氏志贺菌能够在食品及其加工环境中的各种生物或非生物表面附着并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形成极大地增加了细菌对清洁剂和抗生素的抗性及持续性细菌污染发生的概率。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迫在眉睫。阿魏酸具有天然、营养、安全等优点,并且来源广泛、生理功能多样、消费者接受程度高。基于此,本研究以提取于稻谷加工副产品中的阿魏酸处理福氏志贺菌,旨在探讨采用阿魏酸预防和控制福氏志贺菌浮游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食品工业中福氏志贺菌及其生物膜的有效控制和开发基于阿魏酸的食品防腐保鲜剂奠定理论基础,并对谷物加工副产物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新的视野。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浮游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具体表现为最大菌群密度和最大生长速率的降低。此外,阿魏酸可通过靶向福氏志贺菌细胞膜使其发生不可逆的损伤,从而引起细菌细胞活力下降、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容物外泄、蛋白质合成受阻、质子泵水解速率加快、细胞膜去极化,最终导致浮游生长的福氏志贺菌死亡;2、阿魏酸可显着抑制福氏志贺菌初始粘附的发生及生物膜的形成,并且具有靶向抑制生物膜内菌群结构和胞外聚合物形成的双重效果。这种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阿魏酸不仅可以引起生物膜内菌群数量、代谢活力及ATP含量发生显着降低,而且可以减少构成生物膜胞外基质的三种主成分(胞外多糖、胞外蛋白和胞外DNA)的含量。此外,阿魏酸对聚苯乙烯塑材、玻璃及不锈钢三种常见食品包装材料表面福氏志贺菌形成的成熟生物膜具有有效的消减及清除作用;3、亚抑菌浓度阿魏酸干预生物膜态福氏志贺菌的转录组学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共筛选识别出70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69个差异基因上调表达,533个差异基因下调表达。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核糖体循环、柠檬酸循环及ABC转运蛋白等代谢通路。此外,亚抑菌浓度阿魏酸抑制了与福氏志贺菌粘附及生物膜主成分合成与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RT-qPCR验证结果表明,csgD、mdoC、yojN、rcsC、rcsB和waaG等与福氏志贺菌生物膜形成相关的目标基因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进一步证明了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
邵坤,张华宁,李心朋,胡彬,李文,刘静,陈玉贞,毕振旺,侯配斌,毕振强[8](2019)在《山东省2011-2014年志贺氏菌分子分型及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山东省2011-2014年分离的志贺氏菌(Shigella)进行血清、毒力基因、分子分型和药敏等分析,了解山东省志贺氏菌的特性及流行趋势。方法用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分型,PCR方法扩增相关毒力基因,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进行分子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抗生素敏感性。结果44株志贺氏菌主要为福氏志贺氏菌(Shigella flexneri)(54. 55%)和宋内志贺氏菌(Shigella sonnei)(43. 18%)。ipa H、set1、sen、ial毒力基因携带率分别为100%、43. 18%、56. 82%、50. 00%。经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福氏志贺氏菌被分为18种带型,且总体相似度偏低;宋内志贺氏菌被分为14种带型,且89. 47%的菌株相似度在90%以上。44株志贺氏菌对15种抗生素中的14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93. 18%的菌株为多重耐药菌株。结论山东省志贺氏菌以福氏和宋内血清群为主,毒力基因携带率高,有聚类分布出现,耐药严重,应加强对志贺氏菌菌型、溯源和耐药性的监测。
刘艳艳[9](2018)在《临床分离志贺氏菌体内外联合用药研究及质粒介导阿奇霉素的耐药基因检测》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安徽地区志贺氏菌耐药的流行情况分析目的:了解安徽地区志贺氏菌血清型的流行情况及其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材料与方法:.收集安徽地区34家医院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临床分离的525株非重复志贺氏菌。药敏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18种抗菌药物对525株临床分离志贺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525株非重复志贺氏菌,其中福氏志贺菌最为流行(n=449,85.5%),其次是宋内志贺菌(n=68,13.0%)。在福氏志贺菌中,238株(53%)来自于北部地区,126株(28%)来自于中部地区,85株(19%)来自于南部地区。在宋内志贺菌中,34株(49%)来自于北部地区,20株(30%)来自于中部地区,14株(21%)来自于南部地区。从<5岁的儿童分离到的志贺氏菌在各年龄段中所占的比例最高(n=331,63.1%),此外,感染福氏志贺菌男性患者的比例高于女性患者(57%vs.43%,P<0.0001)。在福氏志贺菌中,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97.3%),其次是萘啶酸(96.9%),再次是四环素(93.8%)和氯霉素(86.6%);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最高(99.3%),其次是亚胺培南(98.2%)和阿米卡星(98%)。在宋内志贺菌中,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也是最高(100%),其次是萘啶酸(98.5%)、四环素(94.1%)、复方新诺明(92.6%)和庆大霉素(92.6%);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0%)和阿米卡星(100%)最敏感,其次是亚胺培南(98.5%)和头孢吡肟(98.5%)。417株(92.9%)福氏志贺菌为多重耐药菌株,最常见的耐药表型为氨苄西林-萘啶酸-四环素(90.2%)。66株(94.1%)宋内志贺菌为多重耐药菌株,最常见的耐药表型为氨苄西林-萘啶酸-四环素(92.6%)。福氏志贺菌对氯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宋内志贺菌。然而,福氏志贺菌对复方新诺明和庆大霉素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宋内志贺菌。结论:1.福氏志贺菌仍然是安徽地区志贺氏菌的流行亚群。2.安徽地区临床分离的志贺氏菌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表型为氨苄西林-萘啶酸-四环素。福氏志贺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高于宋内志贺菌。第二部分临床分离志贺氏菌环丙沙星联合磷霉素的体内外研究目的:利用棋盘法联合药敏实验和时间-杀菌实验来研究环丙沙星联合磷霉素体外抗菌活性情况,并使用大蜡螟感染模型来评估抗菌药物联合的体内效应。材料与方法:.选取80株对环丙沙星耐药的福氏志贺菌做棋盘法联合药敏实验。在环丙沙星联合磷霉素时间-杀菌的实验中,筛选出2株福氏志贺菌,其中1株为对环丙沙星和磷霉素均耐药的菌株(GN120471);1株为环丙沙星耐药和磷霉素敏感的菌株(GN120454)。根据2017年CLSI标准磷霉素对福氏志贺菌的MIC值≥256μg/mL定义为耐药,另外做磷霉素药敏时需要加入25μg/mL的6-磷酸葡萄糖。根据患者接受标准剂量的抗菌药物后血浆药物峰浓度制定低、中、高三个血药浓度,其中环丙沙星的低浓度为0.5μg/mL、中浓度为1μg/mL、高浓度为2.5μg/mL;磷霉素的低浓度为30μg/mL、中浓度为150μg/mL、高浓度为300μg/mL。不同浓度的药物进行联合,分别在3h、5h、8h和24h时间点进行菌落计数。体内实验采用大蜡螟感染模型,用2株福氏志贺菌不同浓度的菌悬液分别感染大蜡螟幼虫,检测细菌其毒力大小,根据96h时可使80%幼虫致死的菌液浓度,来确定后面实验中这2株福氏志贺菌的最佳接种量。用10μL浓度为100μg/mL的环丙沙星,每12h注射一次,连用4天(环丙沙星的血药峰浓度约为2.5μg/mL);10μL浓度为1000μg/mL的磷霉素,每6h注射一次,连用4天(磷霉素的血药峰浓度约为150μg/mL)。观察大蜡螟于24h、48h、72h和96h的生存率,判断联合用药的抗菌效果。结果:80株对环丙沙星耐药的福氏志贺菌中,FICI≤0.5者有31株(38.75%);0.5<FICI≤4者有49株(61.25%)。体外时间-杀菌实验有36个菌落计数点,对于菌株GN120471(CIPR-FOSR),表现为协同作用的菌落计数点有22个(61.1%);表现为相加作用的菌落计数点有3个(8.3%)。对于菌株GN120454(CIPR-FOSS),表现为协同作用的菌落计数点有35个(97.2%);表现为相加作用的菌落计数点有1个(2.8%)。对于菌株GN120471(CIPR-FOSR),环丙沙星浓度为2.5μg/mL和磷霉素浓度为150μg/mL或300μg/mL联合时杀菌效果最明显。对于菌株GN120454(CIPR-FOSS),环丙沙星浓度为0.5μg/mL和磷霉素任意浓度联合时即可杀菌效果明显。体内时间-杀菌实验,2株福氏志贺菌对幼虫80%的致死率时菌液的浓度为幼虫体内的菌液为105 CFU(菌悬液浓度为107CFU/mL)。环丙沙星(血药峰浓度为2.5μg/mL)和磷霉素(血药峰浓度为150μg/mL)联合时,菌株GN120471和菌株GN120454感染幼虫96h生存率分别为68.75%和81.25%,明显高于单药时的生存率。结论:1.对环丙沙星耐药的福氏志贺菌,环丙沙星联合磷霉素使用的杀菌效果明显优于单药的使用2.体内外联合时间-杀菌曲线和生存曲线显示对环丙沙星和磷霉素均耐药的菌株需要选取较高浓度的药物联合;对环丙沙星耐药和磷霉素敏感的菌株可以选取较低浓度的环丙沙星联合,进一步验证了环丙沙星和磷霉素联合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协同作用明显。第三部分临床分离志贺氏菌质粒介导阿奇霉素的耐药基因检测目的:了解安徽地区临床分离志贺氏菌质粒介导阿奇霉素耐药基因的种类、分布及与耐药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449株非重复福氏志贺菌和68株非重复宋内志贺菌。根据2017年CLSI标准,福氏志贺菌对阿奇霉素的流行病学cutoff值≥16μg/mL为耐药;宋内志贺菌对阿奇霉素的流行病学cutoff值≥32μg/mL为耐药。用煮沸法提取细菌DNA,用质粒抽提试剂盒提取质粒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质粒介导阿奇霉素耐药基因(mphA/B,ermA/B/C/F/T/X,ereA/B,mefA和msrA)。所有纯化的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至Genbank进行比对,以明确质粒介导的阿奇霉素耐药基因型。质粒介导阿奇霉素耐药基因阳性菌与E.coli J53AzR行转移接合试验;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对野生株、受体菌与接合子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分析质粒介导的阿奇霉素耐药基因阳性菌株的同源性。结果:福氏志贺菌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为33.6%,宋内志贺菌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为39.7%。对阿奇霉素耐药的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在性别和各年龄段之间无明显差异。151株阿奇霉素耐药的福氏志贺菌有93株(61.6%)细菌检出mphA基因。27株阿奇霉素耐药的宋内志贺菌有11株(40.7%)细菌检出mphA基因。所有菌株均未检出mphB、ermA、ermB、ermC、ermF、ermT、ermX、ereA、ereB、mefA和msrA基因。93株mphA基因阳性福氏志贺菌有89株接合成功,11株mphA基因阳性宋内志贺菌有10株接合成功。接合子与受体菌相比,阿奇霉素的MIC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所有阿奇霉素MIC>256μg/mL志贺氏菌均携带mphA基因。93株mphA阳性福氏志贺菌有13个不同的型(P1-P13),其中P1型有41株(44.1%),P2型有28株(30.1%)。11株mphA阳性宋内志贺菌有5个不同的型(P1-P5)其中P1型有7株(63.6%)。13株mphA阳性阿奇霉素高度耐药(MIC>256μg/mL)福氏志贺菌有10株菌具有同源性,且均来自泗县。这10株同源的菌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有8株来自于年龄<5岁的儿童,有2株来自年龄>60岁的老年人;有7株来自男性,有3株来自女性。结论:1.质粒介导的阿奇霉素耐药基因可以水平转移,导致同种或不同种菌株对阿奇霉素耐药。2.阿奇霉素高度耐药并且携带mphA基因的福氏志贺菌均为多重耐药菌,大部分菌株具有同源性。具有同源性的菌株均来自儿童和老年人,需引起高度重视。
朱阵[10](2018)在《牛肠道菌群携带耐药基因分析与志贺菌分离、分型及耐药性研究》文中认为抗生素的发现与应用对人类的文明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抗生素残留和耐药性的广泛传播已严重危害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近年来科学家们已经意识到耐药菌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耐药基因水平转移的重要性,并对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机制进行了探索。本文分两条主线对耐药性进行研究,一是从宏基因组角度,分析了不同养殖环境下牛肠道菌群耐药基因的差异;二是从病原菌角度,分析牛源志贺菌的流行病学以及耐药谱、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流行特征。1.通过宏基因组方法,从宏观角度对来自甘肃不同地区和养殖环境下的牦牛、肉牛、奶牛肠道菌群结构及耐药基因储存库进行了综合研究。无论是在肠道菌群携带耐药基因的多样性还是丰度水平上,牦牛组均显着低于奶牛和肉牛组。2.分离鉴定了临床样品中的志贺菌,并确定了血清型。通过SS和麦康凯选择培养基筛选,16S rDNA、API20E生化试验、血清凝集试验、多重PCR血清鉴定法共鉴定得到136株志贺菌,其中福氏志贺菌54株、宋内志贺菌44株、痢疾志贺菌38株。填补了西北地区牛源志贺菌研究的空白,也为之后动物源志贺菌的研究奠定了基础。3.建立了分别针对福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痢疾志贺菌的脉冲场电泳分型(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多位点可变数串联重复分型(MLVA)三种分子分型方法,从不同方面揭示了不同来源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和流行背景,以及分型特点与不同耐药表型菌株的内在联系。4.毒力基因流行性研究表明,ipaH、ial、sen、set1A、set1B、stx、ipaBCD 7个毒力基因检出率最高的是ipaH(100%)和ipaBCD(94.85%),其次为ial(75%)和sen(66.91%)。同时发现,set1A和set1B基因只存在于福氏志贺菌中,而stx基因只存在于痢疾志贺菌中。5.耐药基因检测与分型研究表明,51株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志贺菌中只检测到了TEM(100%)、OXA(81.48%)、CTX-M(90.2%)三种β-内酰胺酶型,其中TEM和OXA型只有一个亚型,分别为TEM-1和OXA-1,CTX-M基因分为三个亚型,分别为CTX-M-3、CTX-M-14和CTX-M-79,其中CTX-M-14亚型检出率最高为78.43%(40/51);55株氟喹诺酮类耐药菌株中,只检测到gyrA和parC两个基因上的5个基因位点发生突变。其中gyrA基因突变分别为Ser83Leu(100%)、Asp87Asn/Tyr(63.46%)、His211Tyr(50.91%);parC基因突变分别为Ser80Ile(50.91%)、Ser83Leu(56.36%);3种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检出率分别为aac(6′)-Ib-cr(100%)、qnr(25.45%)、qepA(3.64%)。6.痢疾志贺菌Sd170912株基因组包括1染色体和3个质粒序列。基因组共包含4796个基因,其中毒力相关基因有467个,耐药相关基因有96个。基因组组分分析发现,在23个基因岛中有6个耐药基因岛和13个毒力基因岛;8个前噬菌体序列中,3个携带耐药基因,7个携带毒力基因。
二、福氏志贺氏菌2a型耐药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氏志贺氏菌2a型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一株福氏志贺氏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3 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
1.4 志贺氏菌的分离鉴定 |
1.5 志贺氏菌致病性测定 |
1.6 志贺氏菌耐药性测定 |
1.7 噬菌体的分离纯化 |
1.8 噬菌体形态观察 |
1.8.1 噬菌体的浓缩 |
1.8.2 透射电镜观察 |
1.9 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1.9.1 宿主谱筛选 |
1.9.2 最佳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 |
1.9.3 一步生长曲线 |
1.9.4 p H和热稳定性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志贺氏菌的分离鉴定 |
2.2 志贺氏菌的致病性测定 |
2.3 志贺氏菌耐药性测定 |
2.4 噬菌体的形态特征 |
2.5 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
2.5.1 噬菌体ΦDS8宿主谱筛选 |
2.5.2 最佳感染复数 |
2.5.3 一步生长曲线的测定 |
2.5.4 p H和热稳定性测定 |
3 讨论与结论 |
(2)我国福氏志贺菌基因组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现状及志贺菌简介 |
1.2 我国福氏志贺菌的流行及研究现状 |
1.2.1 我国福氏志贺菌的进化特征 |
1.2.2 我国福氏志贺菌的血清型特征 |
1.2.3 我国福氏志贺菌的耐药特征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我国福氏志贺菌的分离鉴定与基因组测序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株收集与药敏检测 |
2.1.2 全基因组测序 |
2.1.3 基因组拼接 |
2.2 研究结果 |
2.2.1 菌株基本信息 |
2.2.2 基因组测序与组装信息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福氏志贺菌的基因组进化特征 |
3.1 背景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SNP位点鉴定 |
3.2.2 系统发育树构建 |
3.2.3 碱基突变速率和分化时间估计 |
3.3 研究结果 |
3.3.1 我国福氏志贺菌的基因组进化特征 |
3.3.1.1 我国福氏志贺菌PG1种系的基因组进化特征 |
3.3.1.2 我国福氏志贺菌PG2种系的基因组进化特征 |
3.3.1.3 我国福氏志贺菌PG3种系的基因组进化特征 |
3.3.1.4 我国福氏志贺菌PG4种系的基因组进化特征 |
3.3.1.5 我国福氏志贺菌PG7种系的基因组进化特征 |
3.3.2 我国6型福氏志贺菌的基因组进化特征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福氏志贺菌进化的分子机制 |
4.1 背景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基因组Core-Pan分析 |
4.2.2 血清型决定因子鉴定 |
4.2.3 耐药因子鉴定 |
4.2.4 耐药表型与基因型关联性分析 |
4.2.5 质粒及质粒类型鉴定 |
4.2.6 毒力因子鉴定 |
4.3 研究结果 |
4.3.1 我国福氏志贺菌基因组变异特征 |
4.3.2 我国福氏志贺菌进化过程中的血清型转换及其分子机制 |
4.3.3 我国福氏志贺菌耐药进化的分子机制 |
4.3.3.1 我国福氏志贺菌的耐药因子分布 |
4.3.3.2 国内外福氏志贺菌的耐药因子比较 |
4.3.3.3 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关联性分析 |
4.3.3.4 我国福氏志贺菌获得耐药基因的分子机制 |
4.3.4 我国福氏志贺菌的毒力因子变化特征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主要简历 |
致谢 |
(3)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评价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细菌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1 细菌 |
1.2.2 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 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
1.3.1 细菌耐药性的概述 |
1.3.2 细菌耐药性的检测方法 |
1.4 拉曼光谱及其在细菌检测中的应用 |
1.4.1 拉曼光谱的概述 |
1.4.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概述 |
1.4.3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原理 |
1.4.4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成像技术 |
1.4.5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信息分析 |
1.4.6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细菌检测中的应用 |
1.5 生物发光系统的研究进展 |
1.5.1 生物发光的概述 |
1.5.2 生物发光系统的构建 |
1.5.3 生物发光技术的应用现状 |
1.5.4 生物发光系统在细菌对药物敏感性检测领域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快速检测细菌方法的建立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1.2 实验菌株 |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1.4 培养基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菌的培养和前处理 |
2.2.2 细菌SERS样品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检测细菌的特异性 |
2.3.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强度与细菌浓度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体外快速检测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药品 |
3.1.2 不同浓度抗生素的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菌的培养和前处理 |
3.2.2 细菌SERS样品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基于SERS法检测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 |
3.3.2 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不同浓度抗生素处理的细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发光细菌的构建与评价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4.1.2 SOC培养基的配制 |
4.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细菌培养 |
4.2.2 细菌电转化感受态的制备 |
4.2.3 质粒p BBR1MCS-lux的构建 |
4.2.4 生物发光菌的制备 |
4.2.5 生物发光遗传稳定性评价 |
4.2.6 细菌SERS样品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抗生素对小鼠体内发光细菌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5.1.2 抗生素的配制 |
5.1.3 动物活体模型 |
5.2 实验方法 |
5.2.1 动物脏器SERS样品制备 |
5.2.2 动物感染与体内成像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英文缩写符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7种胞内菌对不同细胞系黏附侵袭及生存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胞内菌简介 |
1.1.1 沙门氏菌 |
1.1.2 布鲁氏菌 |
1.1.3 志贺氏菌 |
1.1.4 耶尔森菌 |
1.1.5 副溶血性弧菌 |
1.2 大肠杆菌BL21 简介 |
1.3 致病菌感染细胞的相关信号通路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大肠杆菌BL21、福氏志贺菌2a301 与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入侵能力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细菌培养与冻存 |
2.2.2 HeLa细胞复苏、传代与冻存 |
2.2.3 大肠杆菌BL21、福氏志贺菌2a301 与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黏附He La细胞能力研究 |
2.2.4 大肠杆菌BL21、福氏志贺菌2a301 与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侵袭He La细胞能力研究 |
2.2.5 大肠杆菌BL21、福氏志贺菌2a301 及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在He La细胞中的生存能力研究 |
2.3 统计学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大肠杆菌BL21、福氏志贺菌2a301 及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黏附He La细胞能力研究 |
2.4.2 大肠杆菌BL21、福氏志贺菌2a301 及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侵袭He La细胞能力研究 |
2.4.3 大肠杆菌BL21、福氏志贺菌2a301 及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在He La细胞中的生存能力研究 |
2.5 讨论 |
2.5.1 感染过程中培养基的选择 |
2.5.2 大肠杆菌BL21、福氏志贺菌2a301 及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黏附He La细胞能力研究 |
2.5.3 大肠杆菌BL21、福氏志贺菌2a301 及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侵袭He La细胞能力研究 |
2.5.4 大肠杆菌BL21、福氏志贺菌2a301 及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在He La细胞中的生存能力研究 |
2.6 小结 |
第3章 7种致病菌黏附与侵袭能力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细菌培养 |
3.2.2 细胞培养 |
3.2.3 7 种致病菌对He La细胞的黏附能力研究 |
3.2.4 7 种致病菌对He La细胞的侵袭能力研究 |
3.3 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7 种致病菌对He La细胞的黏附能力研究 |
3.4.2 7 种致病菌对He La细胞的黏附能力研究 |
3.5 讨论 |
3.5.1 7 种致病菌对He La细胞的黏附能力研究 |
3.5.2 7 种致病菌对He La细胞的侵袭能力研究 |
3.6 小结 |
第4章 致病菌在4种细胞系中生存能力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2 方法 |
4.2.1 细菌培养 |
4.2.2 细胞培养 |
4.2.3 致病菌在4 种细胞系中的生存能力研究 |
4.3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大肠杆菌BL21在4 种细胞系中的生存能力研究 |
4.4.2 福氏志贺菌2a301在4 种细胞系中的生存能力研究 |
4.4.3 布鲁氏菌104在4 种细胞系中的生存能力研究 |
4.4.4 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在4 种细胞系中的生存能力研究 |
4.4.5 鼠副伤寒沙门氏菌在4 种细胞系中的生存能力研究 |
4.4.6 副溶血性弧菌J5421在4 种细胞系中的生存能力研究 |
4.4.7 鼠疫耶尔森菌EV76在4 种细胞系中的生存能力研究 |
4.4.8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4 种细胞系中的生存能力研究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细胞的相关信号通路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2 方法 |
5.2.1 细菌培养 |
5.2.2 细胞培养 |
5.2.3 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He La细胞 |
5.2.4 收集蛋白样品 |
5.2.5 Western Blot |
5.3 统计学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对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 |
5.4.2 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对纤毛相关蛋白的影响 |
5.4.3 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对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 |
5.4.4 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对原癌基因相关蛋白的影响 |
5.4.5 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对P1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6章 布鲁氏菌104 感染细胞的相关信号通路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2 方法 |
6.2.1 细菌培养 |
6.2.2 细胞培养 |
6.2.3 布鲁氏菌104 感染He La细胞 |
6.2.4 收集蛋白样品 |
6.2.5 Western Blot |
6.3 统计学分析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布鲁氏菌104 对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 |
6.4.2 布鲁氏菌104 对纤毛相关蛋白的影响 |
6.4.3 布鲁氏菌104 对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 |
6.4.4 布鲁氏菌104 对原癌基因相关蛋白的影响 |
6.4.5 布鲁氏菌104对P1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5)安徽地区儿童志贺氏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正文 安徽省儿童志贺菌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正文 安徽省儿童志贺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及与抗药性分析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细菌性痢疾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6)2018年乌鲁木齐市细菌性腹泻病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标本来源 |
1.2 试剂 |
1.3 检测内容与方法 |
1.4 药敏监测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肠道门诊监测情况 |
2.2 病原检测结果 |
2.3 病原体季节流行特征 |
2.4 病原体空间流行特征 |
2.5 病原体的年龄、性别分布特征 |
2.6 耐药率监测 |
3 讨论 |
(7)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浮游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福氏志贺菌概述 |
1.1.1 福氏志贺菌概况 |
1.1.2 福氏志贺菌在食品及其加工环境中的传播途径及生长特性 |
1.1.3 福氏志贺菌污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
1.2 细菌生物膜概述 |
1.2.1 细菌生物膜概况 |
1.2.2 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
1.2.3 生物膜的危害及控制策略 |
1.3 阿魏酸概述 |
1.3.1 阿魏酸的来源及结构特性 |
1.3.2 阿魏酸的生物活性 |
1.3.3 阿魏酸在食品中的应用 |
1.4 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主要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浮游生长的抑制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供试材料及菌株 |
2.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2.1.3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
2.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种保藏与活化 |
2.2.2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抑菌活力的测定 |
2.2.3 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4 细菌活力的检测 |
2.2.5 细胞膜通透性的测定 |
2.2.6 胞外钾离子及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2.2.7 胞内蛋白浓度的测定及SDS-PAGE电泳检测 |
2.2.8 细胞膜电位的检测 |
2.2.9 细菌胞内外ATP浓度及ATP酶活力的测定 |
2.2.10 场发射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分析 |
2.2.11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抑菌活性的评价 |
2.3.2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浮游生长的影响 |
2.3.3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细胞活力的影响 |
2.3.4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2.3.5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胞内钾离子和蛋白质泄漏的影响 |
2.3.6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胞内蛋白的影响 |
2.3.7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胞内外ATP含量及ATP酶活力的影响 |
2.3.8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细胞膜电位的影响 |
2.3.9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表面形态及内部结构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生物膜的抑制及消减作用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供试材料及菌株 |
3.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3.1.3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
3.1.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菌种保藏与活化 |
3.2.2 阿魏酸抗生物膜活性的测定 |
3.2.3 福氏志贺菌初始粘附率的测定 |
3.2.4 福氏志贺菌生物膜形成的结晶紫半定量测定 |
3.2.5 福氏志贺菌生物膜中菌群代谢活性及ATP浓度的测定 |
3.2.6 生物膜形态的环境扫描电镜分析 |
3.2.7 生物膜中活菌数量测定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分析 |
3.2.8 福氏志贺菌生物膜中多糖、蛋白和DNA含量的测定 |
3.2.8.1 生物膜中胞外多糖含量的测定及观察 |
3.2.8.2 生物膜中胞外蛋白的测定及观察 |
3.2.8.3 生物膜中eDNA的测定 |
3.2.9 阿魏酸对成熟生物膜的消减作用分析 |
3.2.10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的抗菌膜活性评价 |
3.3.2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初始粘附的影响 |
3.3.3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3.3.4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生物膜中菌群代谢活性及ATP浓度的影响 |
3.3.5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生物膜中活菌数量的影响 |
3.3.6 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生物膜主成分的影响 |
3.3.7 阿魏酸对玻璃和不锈钢材料表面成熟生物膜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魏酸干预福氏志贺菌生物膜形成的分子机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供试材料及菌株 |
4.1.2 主要化学品及试剂 |
4.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生物膜的培养及RNA的提取与检测 |
4.2.2 文库的构建及RNA测序 |
4.2.3 数据质控及参考序列比对分析 |
4.2.4 转录组测序所得基因表达量统计及差异表达分析 |
4.2.5 差异基因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 |
4.2.6 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 |
4.2.7 差异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互作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总RNA质量检测结果 |
4.3.2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4.3.3 参考序列比对结果评价 |
4.3.4 样本间差异性评估 |
4.3.5 差异表达基因的模式聚类分析 |
4.3.6 差异表达基因的可视化分析 |
4.3.7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4.3.8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
4.3.9 差异基因的COG功能富集分析 |
4.3.10 生物膜形成相关差异基因表达情况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4.3.11 差异基因编码的蛋白互作网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山东省2011-2014年志贺氏菌分子分型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来源 |
1.2 试剂和仪器 |
1.2.1 试剂 |
1.2.2 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血清凝集 |
1.3.2 毒力基因检测 |
1.3.3 PFGE |
1.3.4 药敏实验 |
2 结果 |
2.1 菌型分布 |
2.2 毒力基因检测 |
2.3 PFGE |
2.4 药敏实验 |
3 讨论 |
(9)临床分离志贺氏菌体内外联合用药研究及质粒介导阿奇霉素的耐药基因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安徽地区志贺氏菌耐药的流行情况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分离志贺氏菌环丙沙星联合磷霉素的体内外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临床分离志贺氏菌质粒介导阿奇霉素的耐药基因检测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牛肠道菌群携带耐药基因分析与志贺菌分离、分型及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抗生素耐药性 |
1.1.1 抗生素耐药性的起源与发展 |
1.1.2 环境微生物中的耐药性及危害 |
1.1.3 人类活动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 |
1.1.4 抗生素对环境微生物的影响 |
1.1.5 小结与展望 |
1.2 测序技术的发展 |
1.2.1 一代测序技术 |
1.2.2 二代测序技术 |
1.2.3 三代测序技术 |
1.3 志贺菌研究 |
1.3.1 志贺菌生物学特征 |
1.3.2 生化特征 |
1.3.3 血清型特征 |
1.3.4 基因组特征 |
1.3.5 动物源志贺菌研究 |
1.4 研究目的于意义 |
第二章 牛肠道菌群耐药基因的宏基因组学研究 |
2.1 样品及试剂、仪器 |
2.1.1 样品采集 |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粪便样品基因组总DNA提取 |
2.2.2 DNA样品检测 |
2.2.3 DNA文库构建 |
2.2.4 测序 |
2.2.5 信息分析流程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基因组提取结果 |
2.3.2 测序数据 |
2.3.3 序列组装 |
2.3.4 基因预测 |
2.3.5 物种注释 |
2.3.6 耐药基因注释及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牛源志贺菌分离与鉴定 |
3.1 材料及仪器 |
3.1.1 病料来源 |
3.1.2 培养基及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
3.2.2 细菌分离及初步鉴定 |
3.2.3 16SrDNA鉴定 |
3.2.4 生化鉴定 |
3.2.5 血清型鉴定 |
3.2.6 其他病原菌鉴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3.3.2 志贺菌生化鉴定 |
3.3.3 志贺菌血清型鉴定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牛源志贺菌分子分型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 |
4.1.2 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PFGE |
4.2.2 MLST |
4.2.3 MLVA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福氏志贺菌分型结果 |
4.3.2 宋内志贺菌分型结果 |
4.3.3 痢疾志贺菌分型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志贺菌分离株毒力及耐药性分析 |
5.1 材料及仪器 |
5.1.1 试验菌株 |
5.1.2 试验动物 |
5.1.3 主要试剂 |
5.1.4 药敏纸片 |
5.2 试验方法 |
5.2.1 动物致病性试验 |
5.2.2 毒力基因检测 |
5.2.3 药敏试验 |
5.2.4 耐药基因检测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 |
5.3.2 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
5.3.3 药敏试验结果 |
5.3.4 耐药基因检测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痢疾志贺菌SD170912基因组分析 |
6.1 样品及仪器 |
6.2 试验方法 |
6.2.1 细菌DNA提取 |
6.2.2 文库构建及测序 |
6.2.3 生物信息分析 |
6.3 测序结果及分析 |
6.3.1 数据概况 |
6.3.2 基因组概况 |
6.3.3 基因组组分分析 |
6.3.4 基因功能分析 |
6.3.5 毒力和致病性分析 |
6.3.6 耐药基因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福氏志贺氏菌2a型耐药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株福氏志贺氏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 何秀,邓征宇,王峰,张棋麟,林连兵,邓先余. 微生物学通报, 2021(09)
- [2]我国福氏志贺菌基因组进化研究[D]. 杨朗. 军事科学院, 2020(02)
- [3]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评价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D]. 付世杰. 长春理工大学, 2020
- [4]7种胞内菌对不同细胞系黏附侵袭及生存能力研究[D]. 霍静.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5]安徽地区儿童志贺氏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孙雅婷.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6]2018年乌鲁木齐市细菌性腹泻病监测结果分析[J]. 牟文婷,杨毅,王启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46)
- [7]阿魏酸对福氏志贺菌浮游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D]. 康佳木.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山东省2011-2014年志贺氏菌分子分型及耐药性分析[J]. 邵坤,张华宁,李心朋,胡彬,李文,刘静,陈玉贞,毕振旺,侯配斌,毕振强.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9(02)
- [9]临床分离志贺氏菌体内外联合用药研究及质粒介导阿奇霉素的耐药基因检测[D]. 刘艳艳. 安徽医科大学, 2018(04)
- [10]牛肠道菌群携带耐药基因分析与志贺菌分离、分型及耐药性研究[D]. 朱阵.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