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天狼星颜色记录

中国古籍天狼星颜色记录

一、中国古籍中天狼星颜色之记载(论文文献综述)

江晓原[1](1992)在《中国古籍中天狼星颜色之记载》文中研究说明天狼星今呈白色,但西方古代长期流传着该星为红色的记载,这些记载在解释天狼B星的演化时使现行恒星演化理论遇到困难.本文系统考察了公元前至公元七世纪现存中国古籍中对天狼星颜色的可信记载,表明:天狼星在此期间一直毫无疑问呈现为白色,故现行恒星演化理论不会在天狼星颜色问题上受到任何威胁.

江晓原[2](1999)在《古代中国天学之科学遗产》文中研究表明

陈春红[3](2012)在《古代建筑与天文学》文中认为古代建筑的天文考古学研究在国外近百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建筑的天文学特征已被揭示出来;在国内,由于人们思维受到传统宇宙哲学理念的束缚,古代建筑与天文学的内在关联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使人们对古代建筑的认识不够全面。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有三点:1、收集整理建筑天文考古学的相关资料,对天文建筑的发展概况作初步了解,弥补当前建筑天文考古方面资料的缺环;2、还原古代建筑与天文学的关系。梳理建筑除表层“象天”因素外,在辅助天文观测以建立天文历法、对应天体运行方位并揭示宇宙规律等方面所揭示的天文学特征,还原建筑与天文学的内在关联。3、揭示古代建筑的科学本源。通过对典型个案天文学特征的分析,明确天文科技对建筑形成的指导作用,揭示古代建筑的科学本源。本文在全面掌握天文建筑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先从宏观整体角度梳理、凝练、分析并总结天文建筑产生的原因,后从类型建筑或单体个案角度深入分析同一类型建筑天文学特征的普遍性规律和一般原理。第一章初步完成了古代天文建筑的类型划分;针对古代建筑文化中的一些个别现象,第二章探索性地从多角度提出了一些创见性的论点;通过收集比对古代建筑方位特征,文中第三章分析了古代建筑方位发生变化的天文学因素;在对辅助观测的建筑做历法类型划分后,第四章论证了天文历法与古代建筑间的关系;结合宗教教义与宗教建筑的一般特征,第五章将三大宗教建筑中与天文学相关的信息做了整理;为突破当前传统哲学理念的束缚,文中最后一章用典型实例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天文学特征做了尝试性分析。

高磊[4](2020)在《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文中指出神话,是诗歌产生的源头。神话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拓展了诗歌的取材范围。诸多诗人受到神话独特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借鉴和吸收神话因素进行创作,使诗歌与神话完美融合。唐诗中大量的神话典故,既起到了保存神话的作用,又增加了诗歌的浪漫效果。唐人将神话故事、神话意象、神话思维与诗歌融为一体,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境界。本论文选取唐诗中的日月神话为研究对象,分八章进行研究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日神及日之出入神话。唐诗中的日神,既有“耀灵”“东君”“朱明”“大明”之名,又有“日灵”“阳灵”“灵晖”和“郁仪”之称。唐人应制诗中常以日喻唐皇,又与“捧日”典故融合,表达效忠、侍奉、守护君王之心。《淮南子·天文训》描绘了日行轨迹及行至之处的称谓,唐诗中常见的有“旸谷”“咸池”“扶桑”“蟠木”等日出之所和“崦嵫”“虞渊”“桑榆”等日入之处。唐诗中的“若木”有两种含义,既是东方扶桑,又是西极若木。此外,《淮南子》记述的“朏晨”“正中”“晡时”“高舂”“下舂”等日行各时段之称谓,唐诗中亦可见之,且多用其本义,表示时间。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阳乌与后羿射日神话。唐人将以“日乌”为诗歌意象,既以咏日,又以咏乌,或将二者融合,亦或以之代指太阳。因《淮南子》等古籍有“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乌尽死”的记载,又产生了“羿射九日”的神话。古籍中的“羿”形象,可归纳为三种:“实有的历史人物”“箭靶’式人物”和“神话人物”。神话之羿所为之事,与历史之羿有密切联系。唐诗中的“羿”亦不离以上三种形象。羿射九日,落入大海,是为沃焦,又称尾闾、归塘。这些意象也在唐诗中出现,用以表达不同的诗意。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羲和与驭日神话。“羲和”在古籍中有“日母”“历官”“日御”三义。三者之间互有关联,反映了神话的历史化和神话自身的演变。而“日御”之义是唐代羲和神话的主流。唐人将羲和神话意象与车、轮、鞭、辔、鞅等车马驾意象两两融合,并将“羲和驭日”典故引申化用为多种诗意表达。唐诗中的“羲和”及其相关意象,既代指太阳亦转指岁时,寄寓了时间的昼夜不停和转瞬即逝,抒发了诗人们对暮年的感喟和因时光易逝而引起的人生之叹,表达了对功成名就的追求和突破生命限制的愿望。“日车”“六龙”除了其中所含有的时间寓意之外,“日车”又衬托物之高、险,“六龙”又有“天子之驾六马”和“《易》乾卦的六爻”等义。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夸父逐日和鲁阳挥戈却日神话,二则神话本身寄寓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但唐诗在化用二典时却不独从神话本身的抗争寓意出发,而是结合诗人自身的理解,进行多种解读。夸父逐日的神话本身有“远大抱负”“不自量力”等多重寓意,唐人从不同的角度化用于诗中,表达了诸多不同的情感。鲁阳却日神话在唐诗中用作咏戈之典、咏军阵之典、咏日之典,既以之状军威之盛,又寄寓了人有回天之力和希望能驻景留时之意。而在李白《日出入行》诗中,却否定了鲁阳的“回天之力”,展现了诗人合于大道的自然观和宇宙观。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嫦娥与奔月神话。嫦娥又作恒娥、常娥、姮娥,其窃不死药而奔月的故事谓之奔月神话。目前可知的秦简《归妹》卦辞、《文选》引《归藏》《淮南子》等文献中均有奔月神话的相关记载,故事情节在东汉张衡《灵宪》的记载中已然完备。嫦娥的形象经文学作品的流传与修饰逐渐鲜活起来。唐人将嫦娥奔月神话中长生不死、孀居孤苦、去而无返三大主题蕴含诗中,用以抒情言志。这些诗中的嫦娥是女神的形象,并升华成为美人意象。嫦娥不仅用来比喻美人和衬托美好事物,其作为月亮的代称也在诗中出现。唐人对于嫦娥窃药之事又从不同的角度予以阐发,表现出多种态度。第六章是论述了唐诗中“蟾蜍”与食月诗歌。因为古人对月之轮廓无光之处的直观认识和蟾蜍的寓意,以及嫦娥奔月化为蟾蜍的神话等原因,古人认为月中有蟾蜍。故而把月蚀之时的月亮残缺,想象成因蟾蜍啮食所致,谓之“蟾蜍食月”。月有后宫群臣的寓意,故而唐诗中的食月诗常作为诗人抒发政治感慨的工具。卢仝歌行体《月蚀诗》是这方面诗歌的代表作,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诗中有一定数量的涉蟾蜍诗,多以“蟾蜍”代指月亮。第七章是对唐诗中“月兔”进行文化阐释。《楚辞·天问》“顾菟在腹”,王逸以“月中顾望之兔”释之,月兔神话由此而生。唐人涉月诗中常言及月兔,称之为“顾兔”“玄兔”“白兔”“玉兔”“阴兔”“金兔”等。“顾菟”之义,学术界有“月兔说”“蟾蜍说”“蟾兔说”“月虎说”四说。在唐诗中,有“月兔”“蟾蜍”两种释义。“玄兔”之称,解释了月中兔的来源,亦即“阴影说”。“白兔”寓意长寿,故唐人化用“白兔捣药”的神话入诗,借之抒情言志。“玉兔”既是“白兔”的喻称和美称,又暗指其为天上之兔。而且“玉兔”“阴兔”“金兔”之称与阴阳五行学说有一定的关联。因兔代指月,故唐诗以“兔轮”“兔钩”“兔影”“兔辉”来写月,以“乌飞兔走”形容时光流逝。唐诗中月兔的不同称谓,是我国传统文化多样化的沉淀,从中亦可窥探月兔神话的起源。第八章是对唐诗“月桂”的意象及其寓意进行探析。《淮南子》记载“月中有桂树”,《安天论》又有“月中仙人桂树”之说。唐代时产生的“吴刚伐桂”和“月落桂子”进一步丰富了月桂神话。唐人化用月中桂树的典故,以写月、咏桂、誉美人、赞贤达,或以“桂”代指月亮。又将月中桂的神话意象与科举寓意结合,使之成为了功名的象征。唐诗尤其是中晚唐诗歌以月桂喻功名者甚多,而且因“蟾宫”之说而衍生出“蟾宫折桂”的熟语。月中桂树以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丰富的情感内涵为唐人喜用,以表达对功名的追求。

刘宁[5](2015)在《谶纬天学研究》文中认为谶纬天学以古代天文历法知识为依托,以探求天人关系为目的和归宿,以术数、星占为基本工具,研究宇宙、天体、天象的形成、运行以及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天与人、天与万物、天与社会之关系,从而提出以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祥瑞灾异为核心的政治理论。天文历法知识是其“体”,天学理论是其“道”,星占术数是其“术”。三者从逻辑上、内容上构成了谶纬天学的相对完整性。天文历法知识是谶纬天学的载体,它内容丰富、全面,从恒星、五纬、日月、彗星、流星等天体到历法的诸要素,都有涉及,在谶纬天学中占有重要比重,在天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意义。但由于天文历法只是谶纬天学的载体,而并非其最终归宿,因而其内容主要是在当时社会上最为普遍、最为通行的天文历法知识,甚至不一定与朝廷所采用的天文历法体系保持一致。谶纬围绕对天的思考而提出的一系列天学理论是其核心,它包括宇宙论、天体论、天象论以及探讨天人关系的“天论”。借助于这些理论,谶纬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从天地的形成、结构,天体、天象的形成到它们的变化与人事的关系,谶纬都有与众不同但却颇具说服力的理论。而这些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和归宿——天人相感。通过对于宇宙、天体、天象的研究,谶纬不厌其烦地论证了其天人感应思想的正确性,同时也为如何使用天人感应理论提供了范例,从而使得谶纬最终成为国家信仰,实现了儒家自董仲舒以来的神道设教的长期努力。星占术数是谶纬天学理论付诸实施的工具,它以政治、军事、重要自然灾害为占验对象,以阴阳五行说为基础和基本框架,也吸收了一些上古占辞和传说以及当时普遍流行的星占学说,形成了结构完整、内容庞大、颇具特色的星占理论。其中最具特色、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其关于分野的理论以及两大妖星系统,二者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谶纬星占学的特色与成就。谶纬天学内容驳杂,通过对其进行层层剥离与分析,发现谶纬天学是独具特色的。它的特色首先体现在“体”、“道”、“术”三部分内容的有机结合,三者从逻辑和内容上共同构成了谶纬天学的完整性,也形成了谶纬天学与众不同的结构方式;而三者各自的特色也一同组成了谶纬天学的特色。这些特色又决定了谶纬天学的价值与不足。就其价值来说:从科学史的角度看,谶纬天学虽少有发明,但其所保存的上古的天文历法资料,弥补了《天官书》到《晋书·天文志》之间两汉天文学史料的空缺,为现代天文学者以及科学史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研究对象;它对于天体与天象的观测细致入微,因而在客观上必然也促进了天文观测活动的发展。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说,谶纬天学虽从研究天人关系的目的出发,但的确提出了诸如“地动说”、日月食理论和太阳黑子理论等宝贵的学说,展现了谶纬造作者们对于宇宙、天体、天象的深入思考,很大程度上启发了后世对于宇宙、天地万物的思考与研究。从术数学的角度看,谶纬天学在星占理论的建构方面,提出了许多系统完整的学说,对于古代星占学的发展和星占理论的完善都作出了宝贵贡献。因而谶纬天学是颇具宝贵意义与独特价值的,是我国古代一种卓越的思想体系,也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谶纬天学也有其有限的一面,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其主观、非科学的一面,其混乱的形成过程所带来的文字驳杂、重复甚至一些细节上的自相矛盾,以及在天文历法知识上的保守性,这些使得谶纬天学最终难以成为一个绝对严谨、密契的理论学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诟病的把柄。谶纬天学的内容如此庞大,其形成固非一朝一夕之事。从对其文字的分析可以看出,谶纬天学与较早或同时期的许多文献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资料有来自甘氏、石氏以及《天官书》等所载先秦至汉初的天文历法知识,有来自《管子》、老庄、《淮南子》、《周髀算经》等早期的天学理论思想,也有来自京房等相近时期的方士化的儒生们的星占理论。从其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则谶纬的渊源远可溯至东夷文化及其所衍生出的殷商文化与齐文化,它们丰富的原始崇拜观念和由此带来的阴阳五行、神仙灾异以及天文观念,对于谶纬天学都有着显着的影响;通过对出土文献器物的分析,楚巫卜文化也是其重要思想来源之一。由此可以说,以谶纬天学为中心的谶纬之学远承上古文明,近取诸子百家,是诸子在两汉时期的新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言谶纬为两汉思想文化的结晶,并不为过。谶纬天学以其包罗万象的内容、自洽的结构和理论,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政治上来说,东汉的帝王们以谶纬天学中的天命理论立国、论证其政治权利的合法性,也通过谶纬天学中的灾异理论更改执政观念和法则;从学术上说,古代许多天文历法之学以谶纬天学中的天文历法数据和理论为依据;从宗教上来说,谶纬成为东汉的国家信仰以后,谶纬天学的影响更加深刻,从其崇拜体系和思想到其核心的阴阳五行理论都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道教的兴起从神仙体系的建立到炼丹、修行、符咒之术都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谶纬天学。

王鑫[6](2015)在《比较视域下的中日“妖怪”与“妖怪学”研究》文中认为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日本掀起了一股“妖怪”热潮,日本通过“妖怪”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有效地宣传了本国文化。透过“妖怪”我们了解了日本文化、日本民族。日本“妖怪”热的出现并非偶然,它得益于日本百年来深厚的学术研究积累。日本的这一“妖怪”热以及“妖怪学”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和反思。那么,什么是“妖怪”?日本的“妖怪学”何时兴起,有哪些研究成果?我国有没有“妖怪学”研究?我国学者又是如何认识“妖怪”和开展“妖怪学”研究的?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国内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十分有限,仅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无论是在内容方面还是在方法论方面,均不能令人满意。这或许与长期以来我们对“妖怪”的偏见有关。然而正如柳田国男所说的那样“妖怪”是一个民族进行自我反省时的有力工具,透过“妖怪”,我们可以“窥见平常人的人生观、特别是信仰的推移。”透过“妖怪”这扇窗,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两国人民在原始信仰方面的异同,更可以窥见中日思想文化交流的一个侧面,为东亚思想交流史、文化交流史研究增添一个新的维度和视角。日本的妖怪研究最大的问题可以说是“他者”视角的欠缺与比较视域的不足。而中国近年来的妖怪研究亦是如此,或是以日本的妖怪为对象,或是以本国的妖怪为对象,缺乏二者比较的研究视角。本稿试图打破这一局限,从跨文化比较研究的视角对中日两国的“妖怪”加以比照、分析。运用史学、日本思想史学、史料学的研究方法,并借用文化人类学、神话学以及宗教学的部分研究方法,从“妖怪”与“妖怪学”这两个妖怪学研究最基本的问题入手,对中日的“妖怪”概念、“天狗”以及中日两国的“妖怪学”研究史进行梳理、考察和分析。正文部分分成上、中、下三篇,共七章。上篇以“妖怪”为主题。第一章以“妖怪”概念为考察对象,打破了纵向分析的方法,将我国古代“妖怪”概念的全貌呈现出来。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妖怪”产生与演变的思想背景。可以说,中国妖怪概念演绎的过程是一个从统治阶层向普通民众阶层逐渐渗透的过程,是一个从政治色彩浓厚的词汇演变为普通百姓熟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词汇的过程,这其中上古思想家王充、干宝,思想流派之道家、释家,以及民间文学唐僧取经故事之流行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章在考察日本古代“妖怪”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日本对于中国“妖怪”产生的思想依据——天命思想的接受情况。通过对“妖怪”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确实接受了中国的天命思想,将“妖怪”的起因与君主的德行联系在一起,然而,对其又有所保留与改造,他们不对“妖怪”的征兆意义加以过多评论、以日本的“神祗”替代中国的“天”,或将其转嫁到末法思想与浇季思想上。不仅采用儒家的方法,更是运用佛教、神道等多重手段来达到消除妖怪的目的,这些都是日本在认识与对待“妖怪”时不同于中国的特点所在。中篇分析了中日两国均十分熟悉的妖怪——“天狗”。第三章对中日古代“天狗”的形象及其功能进行了考察和分析。通过考察可以看出,中日的天狗无论在形象上还是功能上都有诸多差异,中国古代的天狗主要是“流星”、“彗星”等星辰的代名词,是祸乱出现的象征。而日本却并未接受具有此种象征意义的天狗。取而代之,日本古代的天狗被认为其原形是“鵄鸟”,具有使僧人堕落的性格,到了中世之时,多见人由于怨恨而死后沦为天狗的记载。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日天狗的此种差异?日本“鵄鸟”形象的天狗及其性格从哪里来?这些问题在第四章中给予了考察。第四章从天狗与儒、释二道的关系入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考察。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古代“星辰状”的天狗具有易姓革命的性质,正是由于日本统治者对于中国这种政权交替理论的高度警惕才坚决杜绝了星辰状天狗在日本的传播,导致了中日天狗在形象上的巨大差异。不过,中世之时,武士阶层掌握政权后,再次将天道思想作为统治国家的思想依据,使得中世之时的天狗虽然形象上与中国的天狗相距甚远,但在性格上却具有了喜欢战乱的特点,这一点可以说也受到了中国天狗的影响。日本“鵄鸟”形象的天狗则与《六字经法》这一密教修法的创建有关。台密僧人为了对抗东密僧人创造的《六字经法》,将密教修法中常常使用的结缚“天狐”、“地狐”改为了“天狗”、“地狗”,命名为“三类形”,并依据中国的《青色大金刚药叉辟鬼魔法》这部经书,将天狗的形象定为“鵄”。日本“鵄鸟”形象的天狗使僧人堕落的性格以及心怀怨恨之人死后会沦为天狗的认识也与六字经法中的“三类形”有关。“三类形”发展到院政时期与“三毒”结合在一起,而“三毒”正是佛教中妨碍修行的罪魁祸首。“天狗”所代表的“瞋”则象征着嫉妒、怨恨。因此,中世时,多见因怨恨而沦为天狗的记载,这些都与“三毒”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五章着重分析了中国天狗食日月信仰的来源与日本修验道中的天狗信仰。最终发现,我国天狗吃月亮吃太阳的信仰出现的较晚,类似记载最早见于辽代文献,直到明代才将日食和月食描述成天狗。通过分析古印度的天狗以及佛教中的天狗最终发现我国的这一信仰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在佛经汉译的过程中,将印度的罗喉与中国的天狗联系在了一起。在辽、元等少数民族统治中国期间,佛教、特别是密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天狗食日月”逐渐取代了儒家提出的“蟾蜍食月”、“赤乌食日”之说,出现在中国历史文献中并广为流传。下篇以“妖怪学”为关键词考察了中日近代的思想交流情况。第六章详细考察了日本妖怪学的兴起和发展历程,对每个思想家研究妖怪的背景、目的、内容、方法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日本的“妖怪学”是在明治时期“西方科学万能主义”的时代背景下,为了使日本在精神层面赶超西方而由日本的佛教哲学家井上圆了开创出来。其后,出现了两方面的走向:一部分学者继承井上圆了的研究,以“消灭”妖怪为目的;而以江马务、柳田国男等为代表的学者则肯定妖怪的价值,从风俗史学、民俗学的角度开展研究。江马务与柳田的研究是在当时兴起的西方人类学的影响下开展起来的。日本百年来的民俗学视角的妖怪学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由小松和彦、宫田登等学者批判与继承,他们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了柳田的研究,并开展起国际化、跨学科、多视角,作为“人之学”的妖怪学研究。井上圆了、柳田国男的妖怪学研究都曾对我国产生过重要影响,我国看似没有妖怪学研究,其实在近代,在日本的影响下,我国近代也曾有过妖怪学研究。在第七章中,本稿对我国近代以来的妖怪学研究,尤其是日本妖怪学研究对我国的影响进行了考察、整理和分析。在井上圆了的影响下,我国出现了第一部妖怪学教科书一《寻常小学妖怪学教科书》,出现了数部井上圆了妖怪学方面的译着,最为着名的是蔡元培先生翻译的《妖怪学》。其后,我国不再采用“妖怪”一词,以“迷信”取而代之。江绍原的“迷信学”研究就是典型一例。他曾直言不讳地指出他所说的“迷信”几乎等同于井上圆了的“妖怪”。另一方面,在柳田国男的影响下,周作人、鲁迅等学者对“妖怪”进行重新审视,肯定了它在探讨民族文化、信仰以及民族精神中所发挥的作用。茅盾、闻一多、顾颉刚等学者也都在西方人类学的影响下对中国的妖怪进行过考察、分析、调查,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成果。透过“妖怪学”这一窗口我们看到了近代中日思想交流的一个侧面。本论文从宏观上对“妖怪”以及“妖怪学”进行了分析整理,同时,从微观上对个别案例的“天狗”进行了考察。然而,本论文主要以古代的妖怪为考察对象,倚重文献资料展开调查。今后,将进一步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国以及日本现代残存的与妖怪有关的民俗进行调查、比对,并结合文献资料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毛丹[7](2016)在《两汉魏晋“天论”分析:中西交通大背景下的源流考察》文中指出帆船技术与宇宙结构学说(“天论”,尤其《周髀算经》里的盖天说和张衡的浑天说)在中国的起源,一直以来令人困惑。它们在古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得相当晚且突然,难以合理地追溯其在本土的前身。相反地,它们在古代西方、尤其古希腊和古代近东的对应技术与理论,则在它们形成之前,已有了更漫长且更可追溯的历史。考虑到从亚历山大大帝到张骞及更晚的时代,中国和西方有前所未有的更多机会可彼此进行人员与物资的交通,则两汉魏晋帆船与天论的起源皆来自西方的直接或间接的刺激的可能性,需要细致地加以考量。在本论文的绪论部分,首先清楚地界定了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的范围,从而这两个术语就不只是临时的约定,而有特征鲜明的政治、文化边界。随后阐明了本论文所使用的、历史书写的方法论。关于古代中国推进船舰的风帆技术,前人已有的论述皆默认其为独立起源,但并未对这一假定给出过任何证明。第一章通过考证地中海-南亚商船与两汉时期中国接触的记载,将其与汉末魏初关于风帆的记载作对比,并分析汉代中西人员、物资交流规模,以及域外与汉地造船能力的落差,提出一种新的观点,认为汉末魏初中国帆船的出现极可能是受外来影响的结果——两汉时期的中西交流或远远超出一般想象,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两汉至三国时期中国史籍中开始频繁出现外船踪迹。本章紧接着从风帆起源研究及相关理论入手,立足中、西古代一手文献展开跨地域比较研究,从而勾勒出一幅前2世纪至2世纪之间,风帆与海船技术由地中海向印度乃至中国沿海缓慢“东渐”的“第一次浪潮”的大致图景,并解释了为何这一浪潮在中国激起的反响仅有风帆的产生而未导致海船兴盛。紧接着讨论了“风帆海船革命”对政治与科学之深刻影响。最后,分析了古希腊与腓尼基海员所使用的天文航海术与航海家的天文学造诣,以及因而可能具备和传播的宇宙观念。作为古典西方科学所取得成就的里程碑,《至大论》等古代科学名着已获相当关注;但其中富含的时代背景信息尚待挖掘。古希腊科学在1-2世纪有所复兴,却未能恢复前3-前2世纪普遍繁荣的景象。第二章将1-2世纪的着作与前3-前2世纪的相比较,可望揭示学术环境在希腊化时代与元首制帝国之交的变迁,展现古代西方科学走向衰落的社会背景;而正是在古代西方科学盛极而衰的过程中,“天论”在古代中国呈现出爆发式的迅速发展。北天极对中国古代宇宙观、独特的赤道坐标系至为重要,在汉魏天学家论着中却未与北极星相区分。第三章考辨唐以前文献中北辰、极星等词用法,指出它们多泛指北天极附近星群,《论语》“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未体现“北极星就在北天极”,且《吕氏春秋》不能证明战国晚期已区分两者;祖暅前有此区分的只有《周髀算经》,正统观点仍以北极星为北天极所在。但天象推算的结果倾向于东汉浑天家用浑仪或至少子午环实测过黄赤交角;后汉四分历“日去极”平均偏小0.7°,表明相对偏高的北天极测得。文献传统与观测方法的落差可从政治张力下言行不一得到理解,而“北极偏出地三十六度”很可能是默认以罗得岛纬度倾斜的天球仪与中国传统地平观结合所致误解。第四章进而通过系统整理对照古代中国、希腊的“固定北极出地传统”,发现前者看似简单却无法理解;后者演变繁复但理路清楚。正是在希腊的这一传统牢固确立的后期,该参数作为新生的浑天说的一项基本特征突然现身中土天学,而它完全不像在希腊那样有来龙去脉可循。面对这一难题及其他疑点,“避免特设性假定”的要求使得“外来说”比“本土起源说”更有说服力。第五章审视周髀盖天说、张衡浑天说之整体,发现其宇宙结构有若干特征未受充分重视,最主要者有地圆说、环海、外海、地浮水上而天行水中等。在中国范围内,它们除个别出现于战国,都首现于两汉;但若放宽视野,则无不存在于更早期西方宇宙论中,并且从荷马时期往前追溯到近东神话时,呈现出更完整的一致性,而在中国传统观念和地理环境中反无根基可觅。在可用于解释这些革命性变化的起源理论中,“泛巴比伦”路径目前看来最可取。第六章比较了希腊、印度与中国《周髀算经》三种盖天式宇宙模型,分析了它们所含的纬度信息,并结合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考古学,探讨其源流与民族迁徙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最后的第七章,将涉及技术背景之一的风帆技术、作为本论文最主要部分的浑天说、盖天说在中国之起源问题的繁多论据,以表格形式汇总并逐一考察其力度,以使结论一目了然。

朱习文[8](2005)在《古天文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天文词汇是古汉语词汇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基本遵循“有疑则立,无疑不立”的原则,对古天文词汇的“词义训释”、“文化内涵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研究。 全文共分六章,涉及到日月、五星、三垣、二十八宿、天文仪器等专题。在“词义训释”研究方面,本文主要针对《汉语大词典》进行,在研究过程中,提出并广泛实践了系联法,对其中的古天文及其相关词条全面清理,清理出约三百个不善不确的词条;在“文化内涵及应用”研究方面,本文针对古天文词汇内涵丰富、深奥难懂等特点,全面细致分析了大量文学作品中天文词汇的使用情况,对古籍阅读有所裨益。

左攀[9](2019)在《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文中提出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无量祖师、披发祖师、北帝、玄帝、祖师爷、上帝公等)是唐宋以后兴起的的具有长远影响力的道教神只。他源自上古四象中的北方玄武,玄武最初是神龟,汉代以后逐步演变成龟蛇合体的形象。在世俗社会,玄武是天空星象和地上建筑的北方意象,许多景观名胜都以“玄武”命名。道教也将包括玄武在内的四象纳入自己的神灵体系,充当天界神仙、人间羽士以及冥界死者的守护者。从先秦到唐代,玄武虽有神性,但神格地位始终不高,与其说是“神灵”,不如说是“神兽”。出于对北极和北斗的好奇与想象,华夏先民认为北方星空具有神奇的力量,加之北方属水,水生万物,道教逐渐形成一以贯之的北方崇拜,创造出太一、天皇大帝、紫微大帝等代表北极和北斗的北方神灵。这些神灵地位尊贵,神通广大。经过六朝时期的积累和整合,在唐代形成一个以北方神灵为崇拜对象的北帝派。这个道派塑造了多个北帝,将北方崇拜推向高潮。大约五代时期,川蜀地区的北帝派道士以北帝派经典为蓝本创作真武专属道经,让北方玄武从四象中脱颖而出,成为以斩妖伏魔为己任的人格化北方大神将。为了证明赵宋王朝受命于天的皇权合法性,宋真宗开展了一系列造神运动,面对来自北方契丹的威胁,作为北方守护者的玄武引起了他的注意。恰好天禧二年(1018年)京师军营出现醴泉祥瑞,宋真宗抓住机会,修建祥源观,加封真武为“真武灵应真君”,让真武神格得到跨越式提升。真宗去世以后,他的子孙继续围绕“灵应”基调建构真武神格,收集整理灵验故事,编纂《真武启圣记》等经典,将真武塑造成赵宋王朝的护国之神、降妖伏魔的北方战神、祈雨禳火的水火之神、赐福禳灾的治世福神。徽宗、钦宗、宁宗、理宗不断加封真武,利用国家力量为真武修造宫观,使真武成为家喻户晓且具有灵验特征的道教尊神。大约在宋仁宗时期,道门羽士将同属北方神灵的天蓬、天猷、黑煞、真武组合成北极四圣。四圣是北极紫微大帝麾下神将,以斩妖伏魔为主要神职,同时具有治疗疾病、祈雨祈晴等功能。四圣是天心、神霄、东华、清微等雷法道派经常召请的对象,也是护佑赵宋王朝的神将,对两宋之际的皇权更迭产生了重要影响。宋高宗之母韦太后为答谢神恩,在西湖孤山建四圣延祥观,使四圣信仰显赫一时。宋朝灭亡以后,其他三圣逐渐默默无闻,天蓬甚至被丑化成猪八戒,但真武信仰反而逆势崛起,长盛不衰,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真武是北极四圣中的北方玄天上帝,北中之北的叠加效应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二是因为真武得到皇家的多次册封,在四圣观之外另有专祀;最重要的是真武灵应之名遍天下,在民间拥有长远的影响力。早期武当山佛道并存,它既是佛教法华宗、禅宗的活动基地,也是道教丹鼎派和隐修者梦寐以求的仙山。宋徽宗宣和年间,紫霄宫落成,这可能是武当山第一座供奉真武的道观。从此以后,关于真武在武当山修道、飞升的传说逐渐生成,元代武当清微派形成,武当教团的本山意识觉醒,刘道明等高道考诸古籍,采访耆老,编纂《武当福地总真集》《武当纪胜集》《玄天上帝启圣录》等道经,将真武传说一一落实到武当山的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之中。元代道士、明代皇室根据真武传说大修宫观,神话传说和神圣空间紧密结合,原本虚无缥缈的真武修道传说因为落实到具体地域而变得更加真实可信,武当山也因为真武信仰的附会而声名鹊起。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出现多处以小武当、赛武当、东、西、南、北、中武当命名的道教名山,见证了真武信仰的兴起和武当文化的传播。真武大帝的出生和修道故事,明显受到释迦摩尼传记的启发。真武被附会成无量寿佛的化身,许多寺庙也供奉真武。真武是道教重要的劝孝之神,历史上曾经出现多部以真武为主神的劝善经典,力图以真武信仰监督儒家纲常伦理的落实和执行。真武信仰反映了唐宋以来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即使在真武专属经典中,玄天上帝的神阶地位也不是太高,他只是玉皇、紫微手下的神将而已。然而其影响力并不亚于三清四御。真武信仰之所以长盛不衰,除了宋元明三代皇室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他神格多样,能够满足不同阶层、职业的信仰需求;他以“灵应真君”为名,灵应故事广为流传,顺应了人们希望通过宗教解决实际问题的功利心理。他有武当山作为具象化的神圣空间,使传说故事更显真实,吸引无数善男信女朝山进香,让真武信仰随着信众的足迹广为流传。真武是唐宋以后道教新兴神灵的代表,反映了道教神仙信仰的转型和发展趋势。

张丽红[10](2014)在《满族说部之女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说部”是满语“乌勒本”的汉译,为传或传记之意,满族说部是满族先民传承下来的一种长篇说唱艺术形式。满族说部作为满族先民的口传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既有萨满神话、部族史记、家族传说,还有英雄传奇,以及民间故事。就中有所谓“窝车库乌勒本”者,“窝车库”汉译“神龛”,“窝车库乌勒本”之意就是于“神龛”前祭祀祖先所讲述的故事,其内容演述萨满女神创世开辟之圣迹,满族说部中,“神龛”故事出现最早,这说明萨满女神创世神话是所有满族说部故事的源头。满族说部的女神神话,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既有萨满女神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与万物的创世女神神话,也有萨满女神创制新的婚姻制度、保佑族人健康长寿的婚姻女神神话,既有创造生命、哺育人类、繁衍后代的生育女神神话,还有开创基业、绵延种族、造福后人的族源女神神话。其中,女神创世为故事核心,由此核心衍生了许多人物和传说,如为部族出生入死、南征北战的女罕王;救人护命、起死回生的女萨满;帷幄运筹、沙场效命的女英雄,都是对女神开辟世界行为的一种模仿,或可称为女神创世神话之变形。满族说部具有鲜明的萨满女神神话特征。在传世的满族说部作品中,满族先民集体创作的《天宫大战》是满族先民一切萨满女神神话的原型。《天宫大战》犹如满族先民心中神圣的《圣经》,是满族先民宗教信仰的根系所在,也是满族先民神话思维的源头。《天宫大战》中的人物神谱、思维特色、情节模式和创作风格影响了后世萨满神话与传说。《天宫大战》中的至上神阿布卡赫赫既是一位威名远扬的萨满女神,也是一位至高无上的天神,还是满族先民的始母神。在不同的满族神话、传说中,阿布卡赫赫已经演化为满族先民不同历史文化时期的始祖母或女首领。阿布卡赫赫成为萨满女神的最初原型,后世的萨满女神都与阿布卡赫赫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与阿布卡赫赫共同育有大千、创造万物的巴那姆赫赫、卧勒多赫赫是由阿布卡赫赫身上裂生出来的;那些辅助她拯救世人的动物神、植物神多是她创生出来的;那些开疆扩土造福生灵的萨满女神(恩切布库)、萨满(乌布西奔妈妈、西林安班玛发、尼山萨满)等等都是她派到人间的使者。在满族说部中,还有许多帮助阿布卡赫赫最终战胜恶魔耶鲁里的辅弼女神:如,为了将阿布卡赫赫从冰海中拯救出来,九色花翅大嘴巨鸭口喷烈火,用嘴在冰天上啄洞,嘴为冰凌巨块压成扁圆形,双爪也给挤成三片叶形;为了迷惑耶鲁里而大唱乌春的霍洛浑、霍洛昆女神,被耶鲁里碾成血粉,死后变成万千鸣虫,仍在为世人吟唱警世诵歌;为了救助阿布卡赫赫,其侍女奥朵西,将七彩云马赶进了耶鲁里的眼睛里,使耶鲁里因眼疼而仓皇溃逃;为了寻找耶鲁里以雪渎职之恨的都凯女神,变成了穿行地穴的小蚯蚓;为了将阿布卡赫赫从黑暗中救出,突姆火神将自己的火光毛发抛到空中变成了满天星辰,照亮世间,而自身却全身精光,变成了光秃秃、赤裸裸的白石头;为了将阿布卡赫赫从耶鲁里的手中救出,者固鲁女神化作了一朵芳香四溢的芍药花,将千万条光箭射入耶鲁里的眼中。满族说部中女神形象之丰富,上至日月星辰、下至树木花卉,旁及飞禽走兽皆赋以性命和神灵,成就其异能与战绩。满族说部的萨满女神创世神话及其变形故事,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相关研究尚属薄弱,从女神崇拜的角度研究满族说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已出版的《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吉林人民出版社)的基础上,结合东北民间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风俗礼仪等内容,研究满族说部中的女神故事。旨在还原满族说部所产生的文化语境,运用文献解读、跨文化比较、原型批评等方法探讨满族说部的萨满宗教特征,挖掘满族说部的文化意义。论文诸章如下:第一章“萨满女神神谱研究”。撰建总谱,考绘世系,简述神迹。第二章“创世女神研究”,探讨原始女神、生育女神、婚姻女神、始祖女神,阐释其文化意义。第三章“自然女神研究(上)”。论证火女神、柳女神、星辰女神,结合古代文献和考古资料阐释源流。第四章“自然女神研究(下)”。论证乌鸦女神、喜鹊女神、刺猬女神、鹰女神,比较其他民族、文化之神话传说,说明动物女神的独特内涵。附章“满族说部女神的文化渊源”,追溯满族说部女神崇拜的文化源头,阐释其与红山文化女神崇拜仪式的关系,揭示女神神话之渊源。

二、中国古籍中天狼星颜色之记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籍中天狼星颜色之记载(论文提纲范文)

(2)古代中国天学之科学遗产(论文提纲范文)

(3)古代建筑与天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0.1.1 国外研究背景与现状
        0.1.2 国内研究背景与现状
    0.2 以往研究成果献疑
    0.3 题目选取与研究价值
    0.4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0.5 研究的创新性
第一章 古代天文建筑的发展概况与类型
    1.1 古代天文建筑的发展概况
    1.2 古代天文建筑的类型
        1.2.1 作为天文观测站或仪器的建筑
        1.2.2 准线或朝向与天体运行方位相对应的建筑
        1.2.3 摹写天象布局或结合天文历法的建筑
        1.2.4 单体创作或群体布局受天人哲学理念影响的建筑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古代建筑文化与天文学
    2.1 论天文建筑起源的相似性与统一性
    2.2 “天似穹庐”理念在中西建筑上的反映
        2.2.1 宇宙哲学背景下的中国理想天穹
        2.2.2 从原始墓穴走向大教堂穹顶的西方天穹
        2.2.3 “天圆地方”建筑是普遍的文化现象么?
    2.3 论中西建筑在“朝向天空”方面的差异
    2.4 论“立竿测影”与中国建筑哲学起源
        2.4.1 立竿测影与易经八卦
        2.4.2 “日中测影”与中国帝王
        2.4.3 立竿测影对中国建筑哲学的启示
        2.4.4 立竿测影的进一步影响
    2.5 论建筑“象天法地”的天文学根源
        2.5.1 象天法地的手法
        2.5.2 象天法地的历史进程
        2.5.3 象天法地的天文学根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古代建筑方位与天文学
    3.1 “方”与“位”—从天体测量到辨方正位
    3.2 方位初成—从原始蒙昧到人类文明
    3.3 建筑方位—从“东”到“南”的伟大跨越
        3.3.1 崇尚东方
        3.3.2 分至方位
        3.3.3 日落西方
        3.3.4 北方子午
        3.3.5 南面之术
        3.3.6 方位简表
    3.4 建筑定位—从立竿测影到方位罗盘
    3.5 时空宇宙—从东南西北到春夏秋冬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古代建筑与天文历法
    4.1 古代建筑与天文历法的发展概况
    4.2 古代建筑历法的类型及沿革
        4.2.1 竿影历法
        4.2.1.1 竿影历法历史及沿革
        4.2.1.2 竿影历法原理
        4.2.1.3 竿影历法的演变及对古代建筑的影响
        4.2.2 地坪历法
        4.2.2.1 环形历法
        4.2.2.2 线形历法
        4.2.2.3 建筑历法
        4.2.3 星象历法
        4.2.3.1 以观测太阳、月亮运行为基础
        4.2.3.2 对其他行星或星团的观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宗教、建筑与天文学
    5.1 宗教、天文与建筑
    5.2 典型案例分析—基督教堂
        5.2.1 十字平面的天文学起源
        5.2.2 圣坛的天文学指向
        5.2.3 天文科技的应用
        5.2.4 基督建堂小结
    5.3 典型案例分析—清真古寺
        5.3.1 天房克尔白
        5.3.2 宣礼塔
        5.3.3 新月标志
        5.3.4 屋顶苍穹
        5.3.5 清真古寺小结
    5.4 典型案例分析—佛教建筑
        5.4.1 从法轮到曼陀罗
        5.4.2 桑契窣堵坡
        5.4.3 吴哥古寺
        5.4.4 佛教建筑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古代建筑与天文学
    6.1 中国古代建筑与天文学发展概述
    6.2 典型案例分析—中国长城的天文学特征
        6.2.1 长城修建的天文学背景
        6.2.2 秦长城天文学特征设想
        6.2.3 秦长城修建的科技背景
        6.2.4 明长城天文特征的可能性
    6.3 典型案例分析—栖霞寺三圣殿“奇妙佛光”的天文学原理
        6.3.1 三圣殿现佛光始末
        6.3.2 三圣殿现佛光由来
        6.3.3 三圣殿佛光的天文学特征
        6.3.4 三圣殿现佛光小结
    6.4 典型案例分析—辽东半岛石棚墓的天文学特征
        6.4.1 辽东半岛石棚墓分布
        6.4.2 石棚墓的天体定位分析
        6.4.3 石棚墓天文观察特征
        6.4.4 石棚墓小结
    6.5 典型案例分析—秦全天星台分布特征
    6.6 中国古代建筑的天文学特征研究展望
附录一 100 个重要的天文建筑实例及中英文对照
附录二 古代建筑与天文学发展进程表
主要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4)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路径
    三、研究回顾与展望
    四、研究对象的界定
第一章 唐诗中的日神及日之出入
    第一节 日神之名
    第二节 日出之处
    第三节 日入之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诗中的阳乌与后羿射日
    第一节 日乌意象:咏日与咏乌
    第二节 古籍所载“羿”之形象
    第三节 唐诗之“羿”及射日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诗中的羲和与驭日神话
    第一节 羲和神话起源及其演变
    第二节 唐诗中的“羲和”含义
    第三节 “羲和驭日”诗歌引申
    第四节 羲和驾驭:日车与六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诗中的逐日、却日神话
    第一节 唐诗中的夸父逐日神话
    第二节 唐诗中的鲁阳却日神话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诗中的嫦娥与奔月神话
    第一节 嫦娥奔月神话的形成
    第二节 唐诗中奔月神话主题
    第三节 嫦娥形象:美的化身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唐诗中的蟾蜍与食月诗歌
    第一节 月中有蟾蜍的观念来源
    第二节 唐代的“蟾蜍食月”诗
    第三节 《月蚀诗》的相关问题
    第四节 以“蟾蜍”代月的唐诗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唐诗中的月兔及文化内涵
    第一节 “顾兔”四说及唐诗释义
    第二节 “玄兔”及月兔来源诸说
    第三节 “白兔”及月中捣药神话
    第四节 “玉兔”诸称的多重内涵
    第五节 “兔”在诗中的借代情况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唐诗中的月桂意象与寓意
    第一节 月中桂树异名及源流
    第二节 月中桂树的诗歌意象
    第三节 月中桂树的功名寓意
    第四节 月宫传说及蟾宫折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谶纬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写作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谶纬天学”的界定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谶纬天文历法资料研究
    第一节 谶纬天文资料研究
        一、经星
        二、五纬
        三、客星彗星流星杂星气
    第二节 谶纬历法资料研究
        一、冬至点
        二、历元
        三、岁、月、日、时(日月运行与日影变化)
        四、五星与纪年
        五、谶纬历法思想
    第三节 谶纬天文历法资料之文献来源探析
        一、谶纬天文资料与《吕氏春秋》
        二、谶纬天文历法资料与《淮南子》
        三、谶纬天文资料与《史记·天官书》
        四、谶纬天文资料与《周髀算经》
        五、谶纬天文资料与甘、石氏
第二章 谶纬天学思想研究
    第一节 谶纬宇宙论研究
        一、宇宙生成演化说
        二、宇宙结构说
        三、天地运动学说
    第二节 谶纬天体论天象论研究
        一、天体论
        二、天象论
    第三节 谶纬“天”论与儒家神道设教
        一、从宗教之“天”到天神之“天”
        二、天人感应
        三、符命灾异
    第四节 谶纬天学理论之思想来源探析
        一、谶纬天学理论与先秦诸子学说
        二、谶纬天学理论与《淮南子》
        三、谶纬天文资料与《周髀算经》
第三章 谶纬星占理论研究
    第一节 谶纬经星分野思想研究
    第二节 《河图稽曜钩》与《孝经雌雄图》妖星系统研究
        一、《河图》、《河图稽曜钩》系统
        二、《孝经雌雄图》妖星体系
    第三节 谶纬星占之思想及文献来源探析
        一、谶纬星占的文献来源
        二、谶纬星占的思想来源——阴阳五行学说
        三、谶纬星占的其他来源
第四章 谶纬天学产生之文化背景探析
    第一节 谶纬天学与殷商文化
        一、殷文化溯源——东夷文明及其特色
        二、谶纬天学与殷人宗教文化思想
    第二节 谶纬天学与齐文化
        一、齐文化简述
        二、谶纬天学与齐文化
    第三节 谶纬天学与楚文化
        一、楚文化概述
        二、谶纬天学与楚地天学
第五章 谶纬天学之评价
    第一节 谶纬天学的特色
        一、谶纬天学之天文历法知识的特色
        二、谶纬天学之天学理论的特色
        三、谶纬天学之星占术的特色
    第二节 谶纬天学的价值
        一、谶纬天学的天文学价值
        二、谶纬天学的思想史价值
        三、谶纬天学星占学价值
    第三节 谶纬天学之不足
        一、主观性
        二、混乱性与矛盾性
        三、保守性
第六章 谶纬天学之影响
    第一节 谶纬天论对东汉政治之影响
        一、以谶纬天论预言、符瑞论证政权的合法性
        二、以谶纬天论决定重大国家制度
    第二节 谶纬历法对古代历法之影响
        一、以谶纬中的历法观念为依据
        二、以谶纬中的数据为依据
        三、因“不合图谶”而改革历法
    第三节 谶纬天学与道教兴起之关系
        一、谶纬天学的天神星神体系与道教神仙系谱
        二、谶纬天学阴阳五行思想与道教基本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6)比较视域下的中日“妖怪”与“妖怪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要旨
绪论
    一、“妖怪”的魅力与价值
        (一) 从日本的“妖怪热”谈起
        (二) “妖怪热”给我们的启示——研究“妖怪”的价值和意义
    二、“妖怪”研究简史与述评
        (一) 日本的“妖怪学”研究
        (二) 中国的“妖怪学”研究
        (三) 先行研究之问题点
    三、方法论的问题与文章架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文章架构
上篇“妖怪”概念之解读
    引言
    第一章 中国古代“妖怪”概念之考察
        第一节 先行研究之整理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的八种“妖怪”说
        一、违背自然规律的反常现象、自然灾害等=“妖怪”说
        二、“气乱”之“物”=“妖怪”说
        三、“神凭、成精”之老物=“妖怪”说
        四、长相奇特、罕见之异兽=“妖怪”说
        五、长相奇特之异人=“妖怪”说
        六、可幻化且具有神通力之物=“妖怪”说
        七、容貌美好之人=“妖怪”说
        八、横行、凶恶之徒或侵略中原的“夷敌”=“妖怪”说
        第三节 中国各种“妖怪说”之成因考
        一、基于“天命思想”的妖怪说
        二、五行、五事思想下“妖怪”概念的延伸
        三、《论衡》中的“妖怪”与“鬼”、“精”概念的融合
        四、《搜神记》中对“妖怪”的阐释与“歪曲”
        五、释家对“妖怪”的解读
        六、道家对“妖怪”的解释
        七、类书中对于妖怪的辑录
        八、唐三藏取经故事对妖怪形象固定化所发挥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日本古代“妖怪”概念之考察
        第一节 日本学者的“妖怪”定义
        第二节 日本古代的五种“妖怪”说
        一、“妖征型”妖怪
        二、“精怪型”妖怪
        三、“异兽型”妖怪
        四、“异人型”妖怪
        五、“亡魂型”妖怪
        第三节 日本的“妖怪”与中国思想
        一、日本“妖征型”妖怪产生的思想背景
        二、“亡魂型”“精怪型”与“妖征型”妖怪的混同
        本章小结
中篇 以“天狗”为案例的中日妖怪比较
    引言
    第三章 中日“天狗”的形象与功能考
        第一节 先行研究之整理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中国天狗的形象与功能
        一、流星、彗星、太白星等星辰=“天狗”说
        二、巨大的云气=“天狗”说
        三、天狼星=天狗说
        四、地上的怪兽=天狗说
        五、天上的怪兽=天狗说
        六、鸟=天狗说
        七、獾=天狗说
        八、山魈=天狗说
        第三节 日本天狗的形象与功能
        一、星辰=天狗说
        二、天狐=天狗说
        三、山中抚琴者=天狗说
        四、物怪=天狗说
        五、鵄鸟=天狗说
        六、寺庙僧人、山伏=天狗说
        七、天魔=天狗说
        八、蚩尤=天狗说
        九、山林之气=天狗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狗与儒、释二道
        第一节 天狗与儒教
        第二节 天狗与佛教
        一、平安时期日本的天狗像
        二、进入佛教界的天狗
        三、天狗与天狐的混淆
        四、天狗“鵄鸟”形象之来源考
        五、天狗性格之来源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狗与民俗
        第一节 中国天狗食日(月)考
        一、中国各地流传的天狗食日月传说
        二、古代中国对于日月食的认识
        三、天狗与日月食的关系
        四、天狗食日月传说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日本现代民俗文化中的天狗信仰
        一、修验道文化中的天狗信仰
        二、山人信仰
        本章小结
下篇 中日“妖怪学”研究
    引言
    第六章 日本“妖怪学”研究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妖怪博士”井上圆了及其“妖怪学”研究
        一、井上圆了研究“妖怪”之动机
        二、“不可思议研究会”及“哲学馆”的创立
        三、井上圆了的“妖怪学”
        第二节 连接井上圆了与江马务的“妖怪学”研究
        第三节 风俗史学家江马务及其“妖怪学”研究
        第四节 民俗学者柳田国男及其“妖怪学”研究
        一、柳田国男开展“妖怪学”研究的动机
        二、柳田国男的“妖怪学”
        第五节 柳田国男之后的“妖怪学”研究与小松和彦
        一、柳田国男与小松和彦之间的“妖怪学”研究
        二、以小松和彦为中心的日本“妖怪学”的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代以来中国的“妖怪学”研究与日本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的“妖怪学”研究与井上圆了
        一、《寻常小学妖怪学教科书》
        二、蔡元培的“妖怪学”研究与井上圆了
        第二节 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妖怪学”研究
        一、心理学视角下的“妖怪学”研究
        二、民俗学视角下的“妖怪学”研究
        三、神话学视角下的“妖怪学”研究
        第三节 70年代至今的神话学、鬼学以及“妖怪学”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7)两汉魏晋“天论”分析:中西交通大背景下的源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0章 绪论
    0.1 术语“中国”、“西方”之辨析与界定
        0.1.1 古代中国人所认为的中国
        0.1.2 古代西方人所认为的西方
    0.2 史料文献与史学观念之综述
        0.2.1 核心的一手史料
        0.2.2 历史事实是“真实”或“客观”的吗?
        0.2.3 “默证”问题及倪德卫、李约瑟等珍视的原则
    0.3 关于本论文的结构
        0.3.1 文献综述的分布
        0.3.2 关于本论文结论的性质
第1章 技术背景:风帆航海术东渐与天文航海术之源流
    1.1 中国帆的起源问题
        1.1.1 研究回顾
        1.1.2 对相关史料之重新解读及分析
        1.1.3 中国帆船出现年限之判断
        1.1.4 简要结论
    1.2 西方风帆航海术的第一次东渐浪潮
        1.2.1 对风帆起源研究及相关理论的回顾
        1.2.2 从“蛮夷贾船”到“外域名船”:第一次东渐浪潮始末
        1.2.3 为何第一次传播浪潮对东亚影响有限
    1.3 风帆海船革命之影响
        1.3.1 古代西方经济史两派争论的焦点与盲点
        1.3.2 庇西特拉图与晏婴:不同施政背后的经济变迁
        1.3.3 前6 世纪:风帆海船革命与经济转型的可能
        1.3.4 对古典盛期西方经济、政治和科学的长远影响
        1.3.5 同时期的中国:以《货殖列传》为中心的分析
    1.4 天文航海术的相关记载与天文知识之普及
        1.4.1 最初的“天文”:中、西两种星象物候历
        1.4.2 天文航海术(一):古希腊人与腓尼基人海上定向习惯之演变
        1.4.3 天文航海术(二):夜间时间的计算
        1.4.4 天文航海术(三):古希腊人或腓尼基人的“过洋牵星术”
    1.5 海员所持“天论”及先秦两汉中、西交流之规模
        1.5.1 天文航海术与海员所携宇宙图景、天文知识
        1.5.2 广州、合浦等地与秦汉海上贸易相关的发现
        1.5.3 中国腹地与希腊-罗马文明相关的先秦、秦汉考古发现
第2章 学术背景:希腊化科学之衰落与中国天论之勃兴
    2.1 希腊化时代的科学共同体及其衰落
        2.1.1 古希腊科学历程及研究回顾
        2.1.2 前3 世纪与2 世纪的亚历山大里亚:学术环境的变迁
        2.1.3 更广泛的对比:罗马时代着作之特色
        2.1.4 称呼演变之分析——从论文体到“教训体”;简短总结
        2.1.5 研究方法的缺憾与简短结论
    2.2 中国宇宙学说之勃兴及本土起源论之疑难
第3章 天学中的北天极认知及来源探疑
    3.1 引言:明堂与北辰
    3.2 汉魏时期的北极星:分歧与含混之处
    3.3 “文献传统”中的北极星与北天极
    3.4 对四分历“黄道去极”数据的检验
    3.5 天学家的政治考量
    3.6 “北极出地三十六度”何所从来
    3.7 结论与展望
第4章 从“固定北极出地传统”看浑天说与希腊宇宙论
    4.1 古代中国的“固定北极出地”传统
    4.2 古代希腊的“固定北极出地”传统
    4.3 比较和讨论
    4.4 传统的余响与展望
第5章 浑天盖天理论起源与近东早期宇宙学说之关系
    5.1 有关《周髀》盖天说与张衡浑天说的中外研究文献
    5.2 周髀盖天说与张衡浑天说中未受重视的结构特征
    5.3 与西方早期宇宙论之比较
    5.4 “浑盖革命”前后史料之重新考察
    5.5 结论:三种可能的解释路径
第6章 “盖天式”宇宙之源流
    6.1 希腊文献中的“盖天说”
    6.2 印度及受印度影响文献中的“盖天说”
    6.3 《周髀算经》为代表的中国盖天说与西方“盖天说”之比较
    6.4 对汉译佛经与《周髀算经》所含纬度与年代信息之分析
    6.5 混杂或竞争——浑、盖起源的地理决定论与若干反思
    6.6 与盖天说传播相关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分析及考古学背景
第7章 本论文的总体结论
附录一 本论文所引《工作与时日》段落之原文
附录二 本论文所引《阿尔戈英雄纪》段落之原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致谢

(8)古天文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章 日月
第二章 五星
第三章 三垣
第四章 二十八宿
第五章 演禽术、四象、十二次、分野、银河
第六章 天文仪器
征引及参考文献
后记

(9)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汉唐之际玄武意象及功能考析
    第一节 玄武溯源:四灵和四象的结合
    第二节 玄武形象:从神龟到龟蛇的转变
    第三节 世俗玄武:天空星象和地上建筑的北方意象
    第四节 道教玄武:守护人体及阳宅祖茔的北方精灵
第二章 北帝派对龟蛇玄武的人格化改造
    第一节 一以贯之的北方崇拜
    第二节 北帝神格的演变和北帝派的兴起
    第三节 五代川蜀北帝派道士与玄武的人格化
第三章 两宋时期真武神格的提升与完善
    第一节 宋真宗与真武神格的跨越式提升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真武神格的丰富与发展
    第三节 南宋时期真武信仰的完善与传播
    第四节 真武专属道经出世时间蠡测
第四章 北极四圣的兴衰与真武信仰的崛起
    第一节 天蓬、天猷、黑杀神格演变考
    第二节 北极四圣组合的形成和演变
    第三节 四圣信仰与两宋皇权嬗代
    第四节 四圣的没落和真武的崛起
第五章 从佛道共存到真武独尊——真武大帝与武当山
    第一节 六朝隋唐武当山的佛教历史与法脉传承
    第二节 汉宋之际武当山的神仙传说与道教史迹
    第三节 宋末元初真武传说在武当山的落实
    第四节 从新武当山现象看真武信仰的传播
第六章 真武大帝的神格功能及其演变
    第一节 伏魔之神与护国之神
    第二节 北方之神与水火之神
    第三节 治世福神与万能之神
第七章 真武信仰的思想内涵与文化意蕴
    第一节 真武信仰与佛教之关系
    第二节 真武信仰的孝道内涵和劝善功能
    第三节 从真武经典看道教放生观
    第四节 从真武信仰看唐宋以降道教神灵信仰的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
后记

(10)满族说部之女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满族说部的女神文化特色
        (一)满族说部简介
        (二)满族说部产生的历史渊源
        (三)满族说部与萨满文化
    二、满族说部女神研究概说
        (一)传承研究
        (二)文化研究
    三、满族说部女神研究的方法
    四、满族说部女神研究的意义
    附录:文中所引满族说部简介
第一章 萨满女神神谱研究
    第一节 阿布卡赫赫女神神谱
        释名
        一、阿布卡赫赫(天母)神谱
        二、阿布卡赫赫的神能与变形
        三、中华各民族的始母神比较
    第二节 巴纳姆赫赫女神神谱
        释名
        一、巴那姆赫赫(地母)神话与神谱
        二、中外各民族地母神话比较
    第三节 卧勒多赫赫女神神谱
        释名
        一、卧勒多赫赫神谱
        二、中华各民族星辰神话比较
    第四节 德里给奥姆妈妈神谱
        释名
        一、德里给奥姆妈妈神话及神谱
        二、海祭习俗
        三、中外各民族的海神神话比较
第二章 创世女神研究
    第一节 原始女神
        一、女神诞生神话
        二、女神创造万物神话
    第二节 生育女神
        一、造人神话研究
        二、生育女神形象
    第三节 婚姻女神
        一、远古婚姻女神
        二、婚姻习俗
    第四节 始祖女神
        一、满族始祖女神神话
        二、满族的族源神话
第三章 自然女神研究(上)
    第一节 拖亚:火女神
        释名
        一、拖亚拉哈盗火女神研究
        二、中外各民族盗火神话比较研究
    第二节 佛多和:柳女神
        释名
        一、柳女神神话
        二、满族祭柳习俗
        三、射柳习俗
    第三节 乌西哈:星辰女神
        释名
        一、星辰女神
        二、满族的祭星习俗
        三、中国古代的祭星习俗
第四章 自然女神研究(下)
    第一节 嘎哈:乌鸦女神
        释名
        一、乌鸦女神之异能
        二、乌鸦女神信仰及祭祀
        (一)乌鸦崇拜
        (二)满族的“祭乌鸦”习俗
    第二节 沙克沙:喜鹊女神
        释名
        一、喜鹊女神之异能
        二、满族喜鹊信仰及传说
    第三节 恩都哩僧固:刺猬女神
        释名
        一、刺猬女神之异能与战绩
        二、刺猬女神信仰及祭祀
    第四节 代敏格格:鹰女神
        释名
        一、鹰女神的异能与战绩
        二、鹰崇拜及祭祀
        三、远古文化中的鹰
附章:
    一、红山女神:萨满女神的原型形象
    二、红山岩画:萨满女神祭祀仪式的“图像文献”
    三、红山玉器:萨满女神的通灵法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中国古籍中天狼星颜色之记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籍中天狼星颜色之记载[J]. 江晓原. 天文学报, 1992(04)
  • [2]古代中国天学之科学遗产[J].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2)
  • [3]古代建筑与天文学[D]. 陈春红. 天津大学, 2012(05)
  • [4]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D]. 高磊. 吉林大学, 2020(08)
  • [5]谶纬天学研究[D]. 刘宁. 山东大学, 2015(04)
  • [6]比较视域下的中日“妖怪”与“妖怪学”研究[D]. 王鑫.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3)
  • [7]两汉魏晋“天论”分析:中西交通大背景下的源流考察[D]. 毛丹.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8]古天文词汇研究[D]. 朱习文. 浙江大学, 2005(07)
  • [9]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D]. 左攀. 兰州大学, 2019(02)
  • [10]满族说部之女神研究[D]. 张丽红. 吉林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中国古籍天狼星颜色记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