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九九三年全国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十大新闻(论文文献综述)
贵州省人民政府[1](2012)在《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宣布失效部分规范性文件和公布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1979年—2010年)的决定》文中研究指明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12]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及时清除阻碍改革和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维护法制统一、确保政令畅通、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省人民政府对1979年至2010年期间省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制
胡军辉[2](2007)在《民营企业劳资纠纷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民营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多种因素引发的劳资关系矛盾与争议不断增多,一部分甚至已演变成劳资冲突,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近年来很多地方发生的一系列较严重的劳资纠纷和冲突令社会舆论哗然,民营企业的劳资关系问题日益成为引人瞩目的关注焦点。如何正确处理劳资关系已经成为我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挑战。本文从以经济学、法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多视角全方位着眼,探讨劳资关系的内涵、性质和特征,准确理解当前民企劳资关系现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按照影响劳资纠纷的不同因素从客观、主观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分类解析引发纠纷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等几方面的具体解决对策创建以三方协商机制为前提,实行民营企业科学管理制度的新型民企劳资关系模式来解决当前民营企业劳资纠纷难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创造和谐的劳资关系。把握劳资关系的实质,有针对性的探讨不同渠道的解决思路,为创建和谐社会作贡献,这正是本文笔者主要着手努力的方向。
周琦[3](2005)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危险化学品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的安全、健康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涉及到政府许多相关部门,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在相应的法规下执行监管工作,但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企业的监督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有关监管信息在政府有关部门之间共享,能提高政府有关部门的综合监管能力、提高监管水平、有效抑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本文在对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模式、手段和范围等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的缺陷和不合理进行了分析;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从危险化学品监管信息采集、信息共享、信息公开几个方面,对安全监管信息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 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现有监管模式的信息化;而是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有的监管体系、方式和手段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能力。
晓讷[4](1993)在《迎接挑战 力求发展──一九九三年《劳动保护》宣传工作座谈会记实》文中研究指明
赖继年[5](2012)在《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文革”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张文波[6](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古代社会遗存至今的建筑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多数暴露于室外环境中,这使得这类遗产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然环境突变带来的灾害破坏风险,尤其是近些年发生的“汶川5·12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尼泊尔大地震”、“日本熊本大地震”等骤发性自然灾害对各国建筑遗产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害,引起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高度重视。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遗产保护领域面对这种惨痛的灾害教训只能“被动应对”,这种“先破坏,后保护”的应对方式远无法恢复灾害造成的遗产损失。为了应对这种全球范围内遗产普遍面对的灾害风险,2007年,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世界遗产防灾减灾策略”。由此可见,建筑遗产的防灾减灾已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保护策略,也是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课题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并且成立了相应的国际遗产防灾减灾组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根据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易损性特征、环境特征、灾害危险特征以及遗产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发掘并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防灾减灾策略、措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围绕这一目的,本文从两大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确立了灾害学体系下的建筑遗产保护视角,建筑遗产既是研究保护的主体,同时更是灾害发生的构成要素,只有通过确立该研究视角,才能打破“传统”的“被动应对”的保护策略,进而将防灾减灾与遗产保护建立起密切联系。在将两大研究领域融合后,接下来,本文着手构建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框架结构,该部分内容主要从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这四个方面对应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共同构成这一框架之下的有机整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既包括从宏观层面制定单灾种的建筑遗产灾害区划分析图,为我国遗产保护宏观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又针对具体建筑遗产面临的多种灾害风险构建出相应的评估体系,便于具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实施。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恢复则是通过制定不同灾害发生阶段的防灾减灾规划,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措施以降低遗产的灾害损失。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用以系统论和跨学科为主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明确了文中“系统、要素、结构、功能”,从论文基础逻辑层面进行系统性架构,明确系统的整体目标和研究的结构层级,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起将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研究的相关要素和各分支研究的功能进行整合、系统化。通过全文研究,以期完善和推进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学科的发展,拓展遗产保护领域应对自然灾害破坏的研究思路和应对途径。
二、一九九三年全国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十大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九九三年全国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十大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2)民营企业劳资纠纷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本文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 |
1.3 本文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2 劳资关系管理理论原理 |
2.1 劳资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
2.1.1 概念与定义 |
2.1.2 劳资关系的性质 |
2.2 劳资关系的法学分析 |
2.2.1 法学特征 |
2.2.2 劳动合同 |
2.2.3 集体合同及集体谈判制度 |
2.2.4 劳动合同试用期 |
2.3 劳资关系的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
2.3.1 三方协调模式 |
2.3.2 政府监管 |
2.3.3 工会作用 |
3 民营企业劳资纠纷现状和原因分析 |
3.1 当前民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多样性和复杂性 |
3.2 民营企业劳资纠纷状况 |
3.3 民营企业劳资纠纷的客观因素 |
3.3.1 劳动法律法规不健全 |
3.3.2 劳资关系制度尚未建立完善 |
3.3.3 劳动行政执法存在严重问题 |
3.3.4 劳动力市场严重供过于求 |
3.3.5 纠纷双方地位的差异 |
3.3.6 企业工会组建困难 |
3.3.7 民营企业发展阶段的局限性 |
3.4 民营企业劳资纠纷的主观因素 |
3.4.1 政府部门认识不足 |
3.4.2 企业主的片面认识 |
3.5 民营企业劳资纠纷的企业内部管理因素 |
3.5.1 招聘录用环节 |
3.5.2 薪酬管理体制 |
3.5.3 绩效考核制度 |
3.5.4 劳动安全保护措施 |
3.5.5 解雇遣散政策 |
4 解决民企劳资纠纷的对策研究 |
4.1 立法手段 |
4.1.1 修订、完善《劳动法》 |
4.1.2 加快《就业保障法》的充实、完善进程 |
4.1.3 修订、贯彻《工会法》 |
4.1.4 制定劳动合同及薪金保障法律 |
4.2 政府行政措施 |
4.2.1 劳动力市场建设 |
4.2.2 改革劳动监察制度 |
4.3 工会作用 |
4.3.1 知识培训 |
4.3.2 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 |
4.4 内部管理制度 |
4.4.1 签订、履行劳动合同 |
4.4.2 建立体现激励原则的薪酬管理体系 |
4.4.3 健全劳动安全制度 |
4.4.4 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
4.4.5 建立企业内部纠纷处理机制 |
4.5 雇主组织建设问题的初步思考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概述 |
1.1 引言 |
1.2 我国化学品工业及化学事故概况 |
1.3 我国危险化学品监管现状 |
1.3.1 我国危险化学品监管现状 |
1.3.2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现状 |
1.4 欧美国家危险化学品管理现状 |
1.4.1 欧美危险化学品管理现状 |
1.4.2 欧美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信息技术 |
1.5 危险化学品监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我国危险化学品监管机制的分析 |
2.1 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体制现状分析 |
2.1.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概念 |
2.1.2 我国安全生产监管的方式和手段 |
2.1.3 我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体制 |
2.1.4 我国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 |
2.2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分析 |
2.2.1 我国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
2.2.2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有关法规、标准 |
2.2.3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
2.2.4 我国危险化学品全程监管的内容 |
2.2.5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面临的问题 |
第三章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内容 |
3.1 危险化学品监管信息流动分析 |
3.2 危险化学品监管信息的采集 |
3.2.1 监管信息的电子申报 |
3.2.2 电子申报应解决的问题 |
3.2.3 电子申报中应明确的法律责任 |
3.2.4 企业申报信息的保密 |
3.3 电子申报中虚假信息的控制 |
3.3.1 虚假信息的分类及危害 |
3.3.2 虚假信息的产生 |
3.3.3 虚假信息的控制 |
3.4 危险化学品监管信息公开 |
3.4.1 政府信息公开 |
3.4.2 危险化学品监管信息公开的内容 |
3.4.3 信息公开与保密之间的关系 |
3.5 危险化学品监管信息共享 |
3.5.1 信息资源割据的原因 |
3.5.2 信息共享的意义 |
3.5.3 危险化学品监管信息的共享 |
3.6 安全生产信息立法保障信息化建设 |
第四章 电子政务与危险化学品监管信息化 |
4.1 电子政务 |
4.1.1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
4.1.2 电子政务的分类 |
4.1.3 电子政务的系统构成 |
4.2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电子政务系统 |
4.2.1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电子政务系统的概念 |
4.2.2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电子政务系统的特点 |
4.2.3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电子政务模式的分析 |
4.3 危险化学品监管电子政务建设规范要求 |
4.3.1 危险化学品监管电子政务建设实施原则 |
4.3.2 危险化学品监管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步骤 |
4.3.3 危险化学品监管电子政务安全性规范 |
4.3.4 危险化学品监管电子政务标准化 |
4.3.5 危险化学品监管电子政务“三网一库”的网络架构 |
第五章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电子政务框架 |
5.1 危险化学品监管电子政务系统设计目标和原则 |
5.1.1 危险化学品监管电子政务系统的使用对象 |
5.1.2 危险化学品监管电子政务的设计目标 |
5.1.3 危险化学品监管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原则 |
5.1.4 危险化学品监管电子政务系统的管理特征 |
5.2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路线 |
5.3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电子政务系统框架 |
5.3.1 系统功能要求 |
5.3.2 子系统数据关系以及内外部需求逻辑关系 |
5.3.3 系统组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5)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海军留英教育 |
二、 其他留英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一、 建国初期留英生回国 |
二、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三、 留英生群体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留英教育工作的启动 |
一、 邓小平的指示及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启动 |
二、 首批留英生的派遣 |
第二节 留学政策的演变 |
一、 中国公派留学政策的演变及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的演变 |
二、 英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吸引留学生的措施 |
第三节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一、 留英教育的演变 |
二、 留英学生统计 |
三、 留英生的学习与生活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兼述典型的留英生群体 |
第一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背景 |
二、 包玉刚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第二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实施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留英生的选派 |
二、 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三、 留英生的留学生涯 |
第三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影响 |
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提高了中国的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留英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 |
第一节 高等院校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一、 高等院校留英生回国原因分析 |
二、 高等院校留英生情况介绍及其专业分析 |
三、 高等院校留英生的群体特征 |
第二节 留英生群体与高校发展 |
一、 留英生与学科建设 |
二、 留英生与高校教学 |
三、 留英生与学术研究 |
第三节 留英生与大学管理 |
一、 留英回国的大学领导 |
二、 留英校长与高校改革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留英生与中国科技 |
第一节 留英生群体的科技创业 |
一、 1980 年代的科技创业 |
二、 1990 年代以后的科技创业 |
第二节 留英生的重要科技角色 |
一、 留英生与“863”计划 |
二、 留英生与“973”计划 |
三、 留英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
第三节 两院院士中的留英生 |
一、 具有留英背景的院士群体统计 |
二、 留英院士的科技贡献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留英生与人文社会科学 |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 |
一、 留英生学科统计分析——以学科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中心 |
二、 部份优秀留英生分析 |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留英生的成就 |
一、 经济学与法学 |
二、 历史学与社会学 |
三、 哲学、文学及其它学科 |
四、 留英生与当代艺术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八章 留英生创业 |
第一节 留英生的创业轨迹 |
一、 留英生的早期创业 |
二、 留英生创业的新时期 |
第二节 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一、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二、 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三、 其它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第三节 三个典型的留英创业者 |
一、 张欣:优秀的留英创业人员 |
二、 沈锟:回国卖鸡的留英双硕士 |
三、 隋涛:一般的留英创业者 |
第四节 留英生创业的评价 |
一、 社会评价 |
二、 政府评价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一节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 |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
三、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学术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
第二节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
二、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创业园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三节 留英生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
一、 留英生子女就学问题及其对策 |
二、 留英生待业问题及其对策 |
第四节 小结 |
第十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6)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畴 |
1.2.1 研究视角与内容 |
1.2.2 建筑遗产范畴 |
1.2.3 灾害范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2.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建筑遗产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2.1.1 概念 |
2.1.2 构成要素 |
2.2 建筑遗产的物质构成要素 |
2.2.1 建筑遗产 |
2.2.2 相关环境 |
2.2.3 附属文化遗产 |
2.3 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要素及特征 |
2.3.1 价值构成 |
2.3.2 特征 |
2.3.3 遗产价值与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关系 |
2.4 自然灾害相关内容 |
2.4.1 灾害的概念及类型 |
2.4.2 灾害的发生机制 |
2.4.3 灾害风险概念及构成要素 |
2.4.4 灾害对建筑遗产的破坏 |
2.5 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 |
2.5.1 防灾减灾(Disaster Risk Reduction) |
2.5.2 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 |
2.5.3 风险防范(Risk Preparedness) |
2.5.4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
2.5.5 比较分析 |
2.6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理论背景 |
2.6.1 风险文化理论 |
2.6.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7 小结 |
3.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
3.1 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
3.2 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
3.3 制定建筑遗产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图 |
3.3.1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和主要灾害概述 |
3.3.2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震区划分析 |
3.3.3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质灾害区划分析 |
3.3.4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洪涝灾害区划分析 |
3.3.5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雷电灾害区划分析 |
3.4 灾害风险识别 |
3.4.1 概念 |
3.4.2 风险识别的方法与内容 |
3.5 风险分析 |
3.5.1 建筑遗产地震灾害风险 |
3.5.2 建筑遗产洪涝灾害风险 |
3.5.3 建筑遗产滑坡灾害风险 |
3.5.4 建筑遗产泥石流灾害风险 |
3.5.5 建筑遗产雷击灾害风险 |
3.5.6 建筑遗产风灾风险 |
3.6 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
3.6.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现状 |
3.6.2 选择评估方法 |
3.6.3 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3.6.4 风险评估 |
3.7 具体建筑遗产的灾害风险评估应用示例 |
3.7.1 彬县大佛寺明镜台相关概况 |
3.7.2 明镜台的致灾因子分析 |
3.7.3 灾害风险因子评估 |
3.7.4 评估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
3.8 小结 |
4.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策略与措施 |
4.1 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综述 |
4.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规划的制定 |
4.2.1 必要性 |
4.2.2 防灾减灾规划概念及要求 |
4.2.3 防灾减灾规划的目标 |
4.2.4 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框架 |
4.2.5 灾害预防规划的主要内容 |
4.3 建筑遗产的非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
4.3.1 监测 |
4.3.2 保养维护 |
4.3.3 全面勘测 |
4.4 建筑遗产的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
4.4.1 抗震工程 |
4.4.2 防洪工程 |
4.4.3 滑坡防治工程 |
4.4.4 泥石流防治工程 |
4.4.5 防雷工程 |
4.4.6 防风工程 |
4.5 其他问题的探讨 |
4.5.1 灾前预防与最小干预 |
4.5.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宣传与演练 |
4.5.3 物资保障 |
4.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4.6 小结 |
5.建筑遗产的灾中应急响应 |
5.1 建筑遗产灾中应急响应概述 |
5.1.1 概念 |
5.1.2 特征 |
5.1.3 原则 |
5.1.4 抢救内容 |
5.2 应急响应的基本程序 |
5.2.1 灾情预警 |
5.2.2 灾情判断 |
5.2.3 启动应急程序 |
5.2.4 应急响应的范畴 |
5.2.5 结束应急响应 |
5.3 建筑遗产灾前应急响应 |
5.3.1 灾前应急响应规划的制定 |
5.3.2 灾前应急响应的抢救策略与措施 |
5.4 建筑遗产灾灾后应急响应 |
5.4.1 灾后应急评估 |
5.4.2 制定抢救规划 |
5.5 应急响应中的其他问题 |
5.5.1 应急响应的宣传工作 |
5.5.2 国际合作 |
5.5.3 应急抢救技术、设备的研发 |
5.6 结论 |
6.建筑遗产的灾后恢复 |
6.1 建筑遗产灾后恢复的内容构成 |
6.1.1 概念 |
6.1.2 主要内容 |
6.2 灾后建筑遗产整体恢复规划 |
6.2.1 短期恢复 |
6.2.2 长期恢复 |
6.3 建筑遗产灾后评估与分析 |
6.3.1 评估类型 |
6.3.2 评估内容 |
6.3.3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
6.3.4 木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
6.4 恢复目标 |
6.5 小结 |
7.结论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一九九三年全国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十大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 [1]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宣布失效部分规范性文件和公布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1979年—2010年)的决定[J]. 贵州省人民政府. 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2(03)
- [2]民营企业劳资纠纷对策研究[D]. 胡军辉.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1)
- [3]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的研究[D]. 周琦. 江苏大学, 2005(08)
- [4]迎接挑战 力求发展──一九九三年《劳动保护》宣传工作座谈会记实[J]. 晓讷. 劳动保护, 1993(11)
- [5]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 赖继年. 南开大学, 2012(06)
- [6]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D]. 张文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