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荸荠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上)(论文文献综述)
李峰,柯卫东,刘义满[1](2006)在《荸荠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着重从荸荠的起源与分布、分类、生物学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资源与育种、组织培养、生理生化和荸荠球茎的利用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杨国亮[2](2014)在《荸荠秆枯病病原分子鉴定、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荸荠(Eleocharis dulcis)属莎草科(Cyperaceae)荸荠属(Eleocharis),是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又名地栗、乌芋、马荠、红慈姑、马蹄等。2009-2012年湖北省团风县荸荠秆枯病发病率为20%~40%,重病田块达到70%。目前,湖北地区对该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病的病原学方面,对其它方面的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荸荠秆枯病的病原菌作进一步鉴定,并在此基础上对该病发生流行规律和防止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对ITS、mtSSU双向测序,供试菌株TF2010-1的ITS、mtSSU基因序列长度分别为538bp、522bp,将所得序列导入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供试菌株TF2010-1与刺盘孢属中多个种的同源性分别高达95%、86%以上。荸荠秆枯病的田间流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团风县地区荸荠秆枯病于每年的7月底至8月初开始零星发生,此时发病轻,病情发展缓慢;9月中上旬后病害发展速度加快,并一直持续至10月底。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3年的病情的发展均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病情指数与日平均气温呈负相关(R22012=0.72,R22013=0.44,P<0.05)、与累积降雨量呈正相关(R22012=0.81,R22013=0.68,P<0.05)。10月下旬田间采集病残体后将其放在温室内晾干,至2012年12月1日开始检测,菌丝存活率为70.83%。之后将其分别放在冰箱4℃、培养箱25℃、室外土表、室外土表下10cm、室外土表下20cm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冰箱4℃下越冬,至翌年4月11日(处理122d后)菌丝体平均存活率为23.61%,存活率最高;其它各处理菌丝体存活率均较低,且与冰箱4℃存在显着差异;在室外土表下20cm越冬,至翌年3月23日(处理103d后)菌丝体存活率为0,存活率最低。球茎带菌率检测结果表明,外表发病和外表健康荸荠球茎带菌率分别为]00%和55%,C. eleocharidis在分离组织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28.7%和18.03%。药剂浸种试验表明,4种杀菌剂浸种处理都能显着提高种荠出苗率。其中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浸种的出苗率分别达到96.67%、92.22%,比对照分别提高34.45%、30%,效果最好;其次为400g/1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250g/1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浸种出苗率分别为83.33%、80%,比对照分别提高21.11%、17.78%。二次育苗前,药剂浸苗处理试验表明,各种子处理剂中以250g/1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2000倍液的效果最好,其病情指数分别为4.70、4.47、1.90,病指最低;效果最差的是250g/1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和400g/1氟硅唑乳油5000倍液,病指分别为38.27和26.93。室内盆栽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0g/l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的防效最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次之,400g/l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的防效最差。2012年和2013年共两年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防效最好的是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防效为78.06%~91.91%,防效最差的是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效为26.96%~61.52%。2011~2013年不同荸荠品种对荸荠秆枯病菌的抗病性评价试验,我们筛选出2个稳定高抗的荸荠品种——杨店荸荠和宝应荸荠,病指分别为0.13-13.20和0.53~16.40,2个高感荸荠品种——潮州荸荠和连江大荠,病指分别为22.87~38.33和30.48-42.50,而其它品种的抗病表现不稳定,存在年代之间的差异。2013年不同品种与药剂组合处理对荸荠秆枯病的防治试验表明,供试的2种药剂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的防效明显好于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且施药2次的防效高于仅施药1次的防效。不同品种的荸荠,荸荠秆枯病的发生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杨店荸荠、宝应荸荠的病情指数显着低于团风荸荠、益阳荸荠。在所有组合中,杨店荸荠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2次的病情指数最低,防效最好。
陈建林[3](2003)在《荸荠组培苗高效扩繁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荸荠[Eelocharis tuberosa (Roxb.) Roem. et Schult.]为莎草科(Cyperaceae)荸荠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的重要水生蔬菜之一。荸荠的食用器官为地下球茎,球茎质脆多汁,用其加工制成的“清水马蹄”罐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最近的研究表明,荸荠中的某些活性成分具有止渴、消食、解热、利尿、防癌等多种药用功效,其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 近年来,我国荸荠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品日益畅销于国内外市场,但仍然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究其原因,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在于以下两方面:①在生产中,荸荠主要以球茎繁殖,但其种球的繁殖系数较低,用种量大,种苗运输很困难,从而增大了生产的成本,也限制了其进一步扩大栽培的速度。②荸荠长期以来一直通过球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性退化现象较为普遍,影响了荸荠产品的质量、产量以及出口的等级。因此,如何解决球茎的种性退化、改善荸荠品质、提高荸荠的繁殖系数,已成为当前荸荠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荸荠茎尖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解决其种性退化问题,但仍普遍荸荠组培苗繁殖系数偏低,移栽成活率不高,同时荸荠组培苗生产成本也相当昂贵,这都成为荸荠组培苗进入生产实用化的瓶颈。 本论文针对荸荠组培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从荸荠茎尖快繁体系优化着手,对影响试管组培苗增殖的多个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试验,从中选出适合荸荠组培苗生长的最佳的配方组合和培养条件,并对荸荠组织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进行了改进,在尽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组培苗的繁殖系数,加快组培苗的生长,缩短了继代周期。同时我们对荸荠组培苗的驯化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期望建立经济合理的驯化程序,提高荸荠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 1.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外植体大小和培养容器的比较试验 在利用荸荠茎尖组培培养及荸荠组培苗增殖的过程中,对基本培养基种类、激素配比、外植体大小、不同培养容器等作了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S培养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2一基是最适宜孽葬茎尖的生长和增殖的。孽莽组培苗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一BA ZmglL+N AAI.om叭+蔗糖30叭。最佳外植体大小为1叶状茎+带1芽或2芽。经过比较,250ml中口三角瓶为孽莽组培苗增殖最佳培养容器。 2.不同光质对李莽组培苗增殖影响的研究 以1叶状茎带一芽为外植体,分别置于玫瑰红(600一690nln)、橙红色(590一650run)、黄色(530一600nm)、绿色(490一550nm)、蓝色(400一460nm)5种不同波长光质下培养(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波长光质对革莽组培苗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玫瑰红光质对诱导孽葬组培苗形成有效分葵的增殖效果最佳且产生的分粟苗的质量也最好,经过50d培养分孽数可高达68.5,繁殖系数达68.5/3=22.8。 3.不同糖浓度和水杨酸对草葬组培苗生长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在革葬组培苗增殖过程中,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以及不同浓度的糖源对其增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的蔗糖浓度是最有利于革养组培苗增殖,其增殖系数为9.4。而当培养基糖浓度为12%时,革莽组培苗生长质量最好,苗壮且移栽成活率大大提高。2一3m叭的SA与10%的蔗糖配合使用效果最好,此时革葬组培苗增殖效果显着,形成的丛芽壮,大小整齐一致,而且可以诱导产生大量的革莽原球茎。 4.李莽组培苗低成本快繁方式研究及成本核算 通过对影响组培苗生产成本的培养基状态和成分进行研究与探讨。结果表明:用市售普通食用白糖代替化学纯蔗糖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和以自来水代替蒸馏水作培养基的水质是可行的,既降低了配制培养基的成本,又不影响苗的增殖和质量;采用以上措施可将组培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经计算每IOL培养基可降低成本19.92元,仅以最后一次继代每株培养基用量为70ml计算:每株李莽组培苗可节省成本0.14元。
张琮[4](2020)在《设施栽培对杨梅果实发育及品质形成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杨梅露地栽培采收期短且易遭连续阴雨天,导致产量减少,果实品质下降。设施栽培可使杨梅提早上市或避免雨水危害,实现果实品质改善、供应期延长,显着提高经济效益,但设施栽培内环境因子对杨梅果实品质形成及调控机理尚未明确,难以采用针对性的栽培措施,导致设施栽培效果不稳定。因此,研究设施栽培内环境因子变化及其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可为设施杨梅高品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浙江省主栽杨梅品种‘东魁’和‘荸荠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促早栽培和避雨栽培,以露地栽培为对照,探究不同栽培条件下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不同栽培条件对杨梅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设施栽培环境因子变化较露地差异显着,影响杨梅物候期和果实品质。其中,促早栽培温室平均气温和环境相对湿度均显着高于露地,提前了杨梅的物候期。1~3月期间,促早栽培温室的平均气温较露地高2.6℃,杨梅的初花期和幼果期均提前。4~6月为杨梅果实生长发育期,促早栽培环境的平均气温最高,为23.8℃,避雨栽培平均气温为23.5℃,而露地最低为20.7℃。且促早温室和避雨大棚的环境相对湿度分别高于露地4.2%和3.5%。但是,温室覆盖材料为PC板,导致光照强度为露地的50%~60%,影响果实花色苷的合成和积累,导致促早栽培的杨梅果实色泽显着低于露地。此外,1~3月,促早温室内二氧化碳平均浓度达521.3μL·L-1,比露地高14.9%。但在4~6月果实发育期间,由于杨梅的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需求量加大,导致促早温室和避雨大棚的平均二氧化碳分别为386.5μL·L-1和370.1μL·L-1,分别比露地降低14.5%和18.1%。2.不同栽培条件下杨梅果实发育规律基本一致,均在花后60 d开始快速生长,果实可溶性糖等营养物质大量积累,其中设施栽培‘东魁’杨梅的果实品质较露地显着提升。表现为,促早栽培和避雨栽培的‘东魁’杨梅单果重分别较露地提高了22.4%和22.6%;促早栽培‘东魁’杨梅的果实纵、横径比露地显着提高了13.4%和13.6%,避雨栽培果实纵、横径则比露地显着提高了15.7%和14.3%;促早栽培的‘东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分别比露地‘东魁’高23.9%、53.6%和35.9%,维生素C和果型指数则无显着差异;但促早栽培‘东魁’杨梅果实的花色苷含量为8.4 mg/100g,分别比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下降了55%和66.7%。然而,促早栽培和避雨栽培对‘荸荠种’杨梅果实品质无显着影响。3.结合可溶性糖组分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分析,发现设施栽培显着影响杨梅果实的糖积累代谢过程。研究表明,不同栽培方式下‘东魁’和‘荸荠种’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是在花后60 d开始积累,在杨梅果实成熟期总糖含量达到最高,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占可溶性总糖的50%以上。促早栽培‘东魁’杨梅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比避雨栽培和露地提高了10.8%和9.5%,但促早栽培和避雨栽培的‘荸荠种’杨梅果实总糖含量分别低于露地7.9%和11.25%。蔗糖磷酸合成酶(SPS)与蔗糖合成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不同栽培条件下,‘东魁’和‘荸荠种’杨梅果实的SPS活性与其蔗糖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促早栽培‘东魁’杨梅果实的蔗糖含量分别比避雨和露地栽培提高了7.6%和3.8%,但促早栽培和避雨栽培的‘荸荠种’杨梅果实的蔗糖含量分别低于露地22.5%和8.9%。同时,研究发现促早栽培‘东魁’杨梅果实的SPS酶活性高于避雨和露地,而露地‘荸荠种’果实的SPS酶活性高于促早和避雨栽培,均与其果实的蔗糖积累变化趋势一致。蔗糖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的活性变化与蔗糖积累呈显着负相关,蔗糖合成酶(SS)活性与蔗糖积累无显着相关性。4.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环境平均气温为影响杨梅果实发育和品质形成的重要环境因子,温室和大棚杨梅果实生长的最适环境气温为25℃~26.1℃,且杨梅果实单果重和蔗糖含量均与有效积温呈显着正相关。促早栽培杨梅的亩产值达到了27 350元,经济效益显着提高,分别是避雨栽培的1.6倍和露地栽培的4.2倍。
王伯诚,赖小芳,陈伟强,潘晓飚,黄善军,王健康,康鑫[5](2017)在《品种、移栽密度、钾肥对荸荠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文中提出通过田间正交试验,研究了品种、移栽密度、钾肥用量对荸荠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因素顺序为品种>钾肥用量>移栽密度;影响果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因素顺序为品种>移栽密度>钾肥用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最优处理组合为荸荠品种台荠1号、移栽密度100 cm×100 cm、K2O施用量200 kg/hm2。
丁晓蕾[6](2008)在《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近代,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陆续得到阐明和运用,实验科学逐步取代经验科学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农业科技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近代蔬菜科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萌芽,并随着科技革命的浪潮或快或缓地向前发展。在20世纪的百年中,中国蔬菜科技经历了清末民初的萌芽,民国时期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与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快速发展历程。在以育种和农业化学为主体的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以及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二次农业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中国蔬菜科技取得了重要进步,并获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在生产中的转化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蔬菜的综合生产供应能力。到20世纪末,我国的蔬菜科技赶上并在部分领域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五章。首先在回顾中国传统蔬菜科技历史传承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历程,并依据其发展的阶段特征将发展进程分为萌芽(晚清-1911)、初创(1911-1949)、繁荣发展(1949-1966)、曲折发展(1966-1977)、快速发展(1978-2000)五个阶段;然后对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科研推广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以及百年中我国在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蔬菜作物遗传育种、蔬菜作物栽培、蔬菜作物保护、蔬菜贮藏加工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后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国家政策、制度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资源与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蔬菜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结语部分对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总结,对21世纪的蔬菜科技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20世纪我国的蔬菜科技完成了由传统经验科学向现代实验科学的历史转型。中国蔬菜科技教育、科研与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曾受到多个国家的影响,如20世纪前20年的日本、1920至1940年代的美国及西欧、1950年代的苏联等,1970年代后,基本形成了我国自己的蔬菜科技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在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步过程中,相关学科的发展,国家政策、科研投入的大力扶持,科研组织机构的进一步完善,协作研究的广泛开展,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等因素共同成就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压力决定了蔬菜科技在20世纪后20年及21世纪的发展方向。
陈方永[7](2012)在《我国杨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指出综述了中国杨梅的资源现状和科研发展现状,指出我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杨梅产区存在品种高度类同、不耐贮藏、销售季节集中、产品卖难等问题,从科研角度,尤其是种质创新方面提出建立以浙江为龙头的中国杨梅生物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对策,旨在探索杨梅科研发展,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以求科研与产业发展同步。
潘丽[8](2011)在《荸荠秆枯病病原学、侵染来源及品种抗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荸荠(Eleocharis dulcis)别名马蹄、地栗、乌芋、凫茈等,属莎草科(Cyperaceae)荸荠属(Eleocharis),是多年生浅水性宿根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南方和印度,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一定的药用价值,是我国出口创汇的特产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荸荠秆枯病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发生为害重,严重影响了荸荠的产量和品质,给荠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08年至2010年间,荸荠秆枯病在湖北省团风县方高坪镇荸荠种植基地发生严重,田块减产率达20%以上,重病田甚至绝产绝收。目前,湖北地区未见该病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从该病的病原学入手,在病原鉴定、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和病菌侵染过程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病害的侵染来源和品种抗性评价研究,根据生产实际,初步探讨该病的防治技术。研究结果如下:2008年至2010年间从团风县采集荸荠秆枯病病株,按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分离菌株,选取2008年8月和2009年9月分离的菌株TF2008-1和TF2009-1为代表菌株,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等研究。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菌株菌丝块接种和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均能使荸荠茎秆产生典型的茎斑症状,其症状特点与田间自然发病茎秆上病斑症状相同,从接种发病病组织再分离可得到与接种菌一致的分离物,证明TF2008-1和TF2009-1为荸荠秆枯病的致病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PDA平板上,菌落初为白色,培养10d后,菌落中央为墨绿色,气生菌丝绒状,生长致密,略微隆起,外围新生菌丝白色,边缘整齐。在PDA平板上培养10d后可产生少量分生孢子,15d后大量产孢,分生孢子无色,无隔膜,常有一至数个小滴点,基部钝圆,中央宽,线状,直或稍弯曲,成熟分生孢子大小为23.8~81.6/μm×2.7~5.51μm;分生孢子梗瓶形、窄卵形或梨形,无隔膜,无色或浅褐色;分生孢子盘形成初期为无色或浅褐色,后期变为黑褐色或黑色,生于表皮下,全无包被,盘形或铺展形。根据供试菌株的致病性测定、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将TF2008-1和TF2009-1鉴定为荸荠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eleocharidis由此确定荸荠秆枯病病原为C. eleocharidis. 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GenBank数据库中无C. eleocharidis ITS等相关序列,与同源性较高的菌株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Glomerella tucumanensis与C. eleocharidis的遗传距离最近。TF2009-1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连续光照、12h光暗交替和连续黑暗条件下病菌菌丝均能生长,分生孢子均可萌发,且都无显着性差异。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均为5-35℃,最适温度范围均为25~30℃。病菌在供试的8种培养液中培养7d后菌丝生物量存在显着性差异,在PDB中菌丝生物量最高,为10.99mg/ml,在燕麦培养液(OMB)中菌丝生物量最低,为3.19mg/ml;病菌在供试的8种培养基平板上培养15d后均能产孢,但产孢量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绿豆汁培养基(MBA)上产孢量最高,为17.3×105/ml,燕麦培养基(OMA)、V8培养基(YA)、PSA和PDA上产孢量最低,分别为2.4×105/ml,2.2×105/ml,2.1×105/ml和1.6×105/ml。病菌菌丝在pH值4-10的PDA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以pH值为6-7时生长最快,培养10d后菌落平均直径为8.0cm, pH值为11时菌丝不能生长。病菌能够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丝生长都有显着性差异,碳源以蔗糖和淀粉利用效果最好,培养10d后菌丝生物量分别为2.76mg/ml和2.613mg/ml;氮源以酵母膏和蛋白胨利用效果最好,培养10d后菌丝生物量分别为6.795mg/ml和6.168mg/ml。病原菌菌丝的最低致死温度为50℃水浴10min,分生孢子最低致死温度为55℃水浴10min。根据10种供试药剂的EC50,选400g/L福星乳油、250g/L阿米西达乳油、10%世高水分散颗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06.7g/L万兴乳油用作种荠处理剂和大田施药药剂。TF2009-1在离体荸荠茎秆上侵染过程观察结果表明,接种后3h分生孢子开始萌发,在端部或中部产生芽管,无附着胞产生;6h芽管伸长生长,在芽管顶端产生附着胞,可从茎秆表皮的任意组织侵入,侵入率为19.5%;12h大量产生附着胞,侵入率为79.6%,孢子体开始萎缩;接种后24h(1d)分生孢子侵入率为86.4%,此时孢子体透明;3d后大部分孢子体消融,在茎秆表面只观察到圆形或椭圆形附着胞;接种后4d、5d、6d和7d,在茎秆表面仍然只观察到附着胞,但5d后在茎秆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黄褐色斑驳;接种后8d可在茎秆表面观察到大量散生的分生孢子盘,近盘形或铺展形,其上生瓶形、卵圆形或梨形的分生孢子梗,不分支,不分隔,大量产生时成栅栏状排列,孢子盘基座包埋在组织内,但分生孢子梗显露在表皮外,每个分生孢子梗上只着生一个分生孢子。整个侵染过程在茎秆表面未观察到菌丝体。荸荠秆枯病侵染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温室中、冰箱中和室外土表处理98d后,荸荠秆枯病病残体上C. eleocharidis的分离率分别为45.3%、23.1%和1.4%,室外土下10cm和室外土下20cm处理98d后,病残体上未分离到C.eleocharidis:表皮发病和表皮健康荸荠球茎带菌率分别为100%和80.0%,球茎表皮的C.eleocharidis分离率分别为65.4%和53.6%。说明荸荠秆枯病的主要初侵染源为带菌种荠,病残体上的菌丝体可能不是主要的初侵染源。荸荠秆枯病抗病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从供试的30个荸荠品种中筛选出1个高抗品种“益阳荸荠”和4个中抗品种“利川野荠、江西九江荠、宣州荠-2和93-37”。
陈亦辉[9](2013)在《我国荸荠生产、采收和加工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简述了荸荠生产中种质资源收集、分类、对比、抗性鉴定;繁殖、育苗、水肥管理、脱毒技术;轮作、间套模式;主要病虫害及管理措施。介绍了当前荸荠采收、去皮等前处理新技术及设备,传统产品加工以及近年来荸荠皮的功能物质研究、综合利用的一些新进展,并对今后产业发展提出了期望。
康利平[10](2013)在《野生蔬菜—地笋生物学特性、生育规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野生蔬菜——地笋(Lycopus Lucidus Turcz.)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膨大根状茎是主要的食用器官,因其营养丰富,口感爽脆,兼具药用功能等优良特性,是值得开发的野生植物。为深入而系统的了解地笋的生育特性,为其规模化栽培和产业化开发奠定理论基础,本试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了地笋的生物学特性、生育规律、地笋根状茎膨大机理、地笋根状茎营养物质积累规律、地笋染色体核型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地笋生物学特性(1)地笋温度生物学特性地笋根状茎萌发的最低地温为4.3℃,最适温度是20℃。地笋出苗的最适10cm地温范围为13.3~22.7℃。地笋幼苗生长的最适10cm地温范围为17.7℃~27.7℃,最适的气温范围为17.0℃~24.7℃。地笋幼苗的致死温度为-12℃,根状茎的致死温度为-24℃。(2)地笋光合特性地笋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其峰值分别出现在上午10:00和下午14:00,有明显的午休现象。(3)地笋根系分布特性地笋根系的生物量分布为“伞”形。地笋的根系在垂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距地面20cm范围内,水平分布上也主要集中在距主茎20cm的范围内。2地笋生育规律(1)地笋植株生长动态从幼苗出齐开始,地笋植株的株高、株展、茎粗、叶数、叶面积均随生长期持续增加。在出齐苗后的15d,地笋株展出现迅速增加,地笋植株的株高、叶数、叶面积在出齐苗后的30d~60d的增长速率最大。(2)地笋开花动态地笋单株开花期为68d,在呼和浩特地区为7月上旬到9月上旬;其单花开花时间为48h±2h。(3)地笋根状茎膨大动态地笋根状茎膨大期间,其鲜质量和干质量均呈“S”形曲线变化;体积增大呈前期缓慢,后期迅速的变化趋势;并且质量的快速增加期较体积的快速增加期出现的早。地笋根状茎的膨大期间,粗度的快速增长较长度的快速增长早。(4)地笋根状茎膨大与环境条件、物质分配、氮磷钾积累、源库活性、解剖结构的关系地笋根状茎的膨大过程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地笋根状茎在进入根状茎膨大期后,适当的低温短日照条件有利于根状茎的膨大。地笋的全株生物量随根状茎膨大期而逐渐增加。根冠比随膨大期延长而逐渐增加,到膨大末期根冠比>1。膨大根状茎中氮磷钾的积累量由多到少为钾>磷>氮。地笋根状茎膨大期间,地笋的源、库活性在开始膨大后的30d~60d较高。地笋根状茎的横切面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地笋根状茎的膨大由皮层薄壁细胞和中柱细胞共同完成,尤以中柱细胞做出主要贡献。(5)地笋根状茎膨大期间营养成分积累规律通过测定地笋根状茎在不同膨大期中部分营养物质的含量,得出随着地笋根状茎的膨大,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小幅升高后快速降低再持续升高的变化规律;蔗糖含量为先升高后降低;纤维素、淀粉含量在整个膨大期内表现为持续升高,升高速率都表现为“慢-快-慢”,可溶性蛋白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N、P、K的积累量随膨大期延长而持续增加。3地笋染色体核型分析地笋染色体数为2n=30,x=15;核型公式:2n=2x=30=18m(SAT)+10sm+2T,染色体长度组成为2n=30=6L+12M2+6M1+6S,核型分类为2C型。
二、荸荠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荸荠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上)(论文提纲范文)
(1)荸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荸荠的起源与分布 |
1.1 荸荠的起源 |
1.2 荸荠的分布 |
2 荸荠的分类 |
2.1 荸荠的植物学分类 |
2.2 荸荠的园艺学分类 |
3 荸荠的生物学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
3.1 生长周期 |
3.2 高产栽培技术 |
4 荸荠资源与育种 |
5 组织培养研究 |
5.1 荸荠试管组培苗的获得 |
5.2 荸荠试管球茎诱导 |
5.3 试管苗大田移栽效果研究 |
6 荸荠生理生化研究 |
6.1 球茎膨大生理生化研究 |
6.2 荸荠球茎贮藏加工生理生化研究 |
7 荸荠球茎的利用 |
8 展望 |
(2)荸荠秆枯病病原分子鉴定、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荸荠概述 |
1.1 荸荠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及价值 |
1.2 荸荠的生物学特性 |
1.3 荸荠的栽培 |
1.4 荸荠球茎的采收和贮藏 |
2 荸荠主要病害研究 |
2.1 荸荠秆枯病的发生及危害症状 |
2.2 荸荠秆枯病发生流行规律研究 |
2.2.1 病害循环 |
2.2.2 影响发病因素 |
2.2.2.1 气候条件与发病的关系 |
2.2.2.2 栽培管理与发病的关系 |
2.3 荸荠秆枯病防治技术研究 |
2.3.1 选用抗病品种 |
2.3.2 选择无病种荠、组培苗或杂交苗 |
2.3.3 实行轮作 |
2.3.4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 |
2.3.5 治虫防病 |
2.3.6 化学防治 |
3 荸荠枯萎病病害研究 |
3.1 荸荠枯萎病的发生及危害 |
3.2 荸荠枯萎病的病原学研究 |
3.2.1 病原菌 |
3.2.2 荸荠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3.3 荸荠枯萎病流行规律研究 |
3.4 荸荠枯萎病防治技术研究 |
3.4.1 化学防治 |
3.4.2 农业防治 |
3.4.3 生物防治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荸荠秆枯病病原分子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菌株的活化 |
1.3 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 |
1.4 引物 |
1.5 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 |
1.6 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荸荠秆枯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荸荠秆枯病田间发生规律研究 |
1.1.1 荸荠秆枯病田间发生规律调查 |
1.1.2 病害严重度及病情指数的统计及计算方法 |
1.1.3 数据分析 |
1.2 荸荠秆枯病菌菌丝体越冬存活试验 |
1.3 荸荠球茎带菌率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荸荠秆枯病田间流行因素分析 |
2.2 荸荠秆枯病菌在病残体上菌丝体的越冬存活 |
2.3 荸荠球茎带菌率检测 |
3 结论和讨论 |
第四章 荸荠秆枯病的防治技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催芽前球茎处理对荸荠球茎出苗率的影响 |
1.2 二次育苗前幼苗浸根处理对荸荠秆枯病的防治效果 |
1.3 室内盆栽药效试验 |
1.3.1 供试菌株 |
1.3.2 菌株的活化 |
1.3.3 供试药剂及浓度 |
1.3.4 试验设计及方法 |
1.4 田间药剂防治试验 |
1.4.1 试验田 |
1.4.2 供试药剂及浓度(见本章1.3.3) |
1.4.3 试验设计及方法 |
1.4.4 数据分析 |
1.5 不同荸荠品种对荸荠秆枯病的抗病性评价 |
1.5.1 试验田 |
1.5.2 供试品种及来源 |
1.5.3 试验设计及调查方法 |
1.5.4 数据分析 |
1.6 不同品种与药剂组合处理对荸荠秆枯病的防治效果 |
1.6.1 试验田 |
1.6.2 供试荸荠品种 |
1.6.3 供试药剂及浓度 |
1.6.4 试验设计及方法 |
1.6.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催芽前球茎处理对荸荠球茎出苗率的影响 |
2.2 二次育苗前幼苗浸根处理对荸荠秆枯病的防治效果 |
2.3 室内盆栽药效试验 |
2.4 田间药剂防治试验 |
2.5 不同荸荠品种对荸荠秆枯病的抗病性差异比较 |
2.6 不同品种与药剂组合处理对荸荠秆枯病的防治效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荸荠组培苗高效扩繁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研究一 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外植体大小和培养容器的比较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外植体的取材 |
1.3 基本培养条件 |
1.4 实验方法 |
1.4.1 荸荠组培苗增殖基本培养基的筛选 |
1.4.2 不同激素配比对荸荠增殖的影响 |
1.4.3 不同外植体大小对荸荠增殖培养的影响 |
1.4.4 不同培养容器对荸荠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增殖培养基种类对荸荠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激素配比对荸荠增殖的影响 |
2.3 不同外植体大小对荸荠组培苗增殖培养的影响 |
2.4 不同容器对荸荠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3 讨论与小结 |
研究二 不同光质对荸荠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基本培养条件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波长光质对荸荠组培苗分蘖的影响 |
2.2 不同波长光质对荸荠组培苗生物产量和干重的影响 |
3 讨论与小结 |
研究三 不同糖浓度和水杨酸对荸荠组培苗生长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基本培养条件 |
1.3 实验方法 |
1.3.1 不同糖浓度对荸荠组培苗增殖培养的影响 |
1.3.2 不同糖浓度对荸荠组培苗干物质及移栽成活率的研究 |
1.3.3 水杨酸(SA)浓度试验 |
1.3.4 不同蔗糖浓度、水杨酸对荸荠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糖浓度水平对荸荠组培苗增殖的影响试验 |
2.1.1 蔗糖浓度对荸荠组培苗繁殖系数的影响 |
2.1.2 蔗糖浓度对荸荠组培苗干物重的影响 |
2.1.3 不同糖浓度荸荠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研究 |
2.2 不同水杨酸浓度对荸荠组培苗增殖的影响研究 |
2.3 不同蔗糖浓度、水杨酸对荸荠组织苗增殖的影响 |
3 讨论与小结 |
研究四 荸荠试管苗快繁生产的成本核算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基本培养条件 |
1.3 实验方法 |
1.3.1 自来水和蒸馏水比较试验 |
1.3.2 普通食用白糖和蔗糖比较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的水质对荸荠组培苗增殖影响的比较试验 |
2.2 普通食用白糖和蔗糖比较试验 |
2.2.1 同一荸荠品种的白糖和蔗糖比较试验 |
2.2.2 白糖和蔗糖对不同品种荸荠分蘖影响的比较试验 |
2.3 替换前后培养基的成本核算 |
2.3.1 琼脂对培养基成本的影响 |
2.3.2 替换前后培养基的成本比较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及其说明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4)设施栽培对杨梅果实发育及品质形成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果树设施栽培 |
1.1.1 果树设施栽培方式 |
1.1.2 果树设施栽培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1.2 果实品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2.1 果实品质的构成 |
1.2.2 果实品质的影响因素 |
1.3 果实糖代谢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
1.3.1 果实糖分的组成 |
1.3.2 果实糖代谢机理 |
1.3.3 蔗糖代谢相关酶的作用 |
1.3.4 果实糖代谢的调控因子 |
1.4 研究目标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场地 |
2.2 设施栽培措施 |
2.3 环境因子的数据测定 |
2.4 杨梅果实采样 |
2.5 杨梅果实发育指标测定 |
2.6 杨梅果实可溶性糖测定 |
2.7 杨梅果实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提取和测定 |
2.7.1 蔗糖代谢酶的提取 |
2.7.2 蔗糖代谢酶活性测定 |
2.8 杨梅果实花色苷含量测定 |
2.9 杨梅果实可滴定酸与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2.10 有效积温的计算 |
2.11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栽培方式下环境因子动态监测 |
3.1.1 不同环境下气温的变化情况 |
3.1.2 不同环境下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 |
3.1.3 不同环境下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 |
3.1.4 不同环境下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 |
3.2 不同栽培方式下杨梅的果实发育进程变化 |
3.2.1 不同栽培方式下杨梅的时期变化 |
3.2.2 不同栽培方式对杨梅果重及果径的影响 |
3.3 杨梅果实糖积累特性 |
3.4 蔗糖代谢相关酶对糖积累的影响 |
3.4.1 转化酶 |
3.4.2 蔗糖合成酶 |
3.4.3 蔗糖磷酸合成酶 |
3.4.4 蔗糖代谢相关酶和果实糖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
3.5 不同栽培对杨梅果实颜色的变化影响 |
3.6 不同栽培方式对杨梅果实花色苷合成的影响 |
3.7 不同栽培方式对杨梅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3.8 不同栽培方式对杨梅果实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 |
3.9 杨梅果实品质与有效积温及回归分析 |
3.9.1 杨梅品质与有效积温分析 |
3.9.2 杨梅品质与环境因子的回归分析 |
3.10 栽培结果及收益情况 |
4 讨论 |
4.1 不同栽培方式对杨梅产量和收益的影响 |
4.2 不同栽培对杨梅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 |
4.3 杨梅果实糖组分与蔗糖相关代谢酶的相关性 |
4.4 不同栽培下杨梅果实单果重、蔗糖含量与积温的相关性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品种、移栽密度、钾肥对荸荠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荸荠产量 |
2.2 荸荠果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2.3 荸荠的经济性状与商品性 |
3 讨论与结论 |
(6)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重点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传承与发展分期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与面临挑战 |
一、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 |
二、中国传统蔬菜科技面临挑战 |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分期 |
一、萌芽(晚清-1911) |
二、初创(1911-1949) |
三、繁荣发展(1949-1966) |
四、曲折发展(1966-1977) |
五、快速发展(1978-2000) |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 |
第一节 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园艺科技教育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
第二节 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技人才状况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我国着名蔬菜园艺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研、成果推广与科技传播 |
第一节 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一、1949年以前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二、1949年以后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蔬菜科研、推广活动的开展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
第三节 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 |
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 |
二、专业学会的建立与发展 |
三、蔬菜科技的国际交流 |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主要成就 |
第一节 蔬菜作物的种质资源研究 |
一、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进步 |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保存和利用 |
第二节 蔬菜作物的遗传育种 |
一、蔬菜作物育种研究的进步 |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的良种选育 |
第三节 蔬菜作物栽培 |
一、蔬菜作物栽培生理研究的进步 |
二、蔬菜作物设施栽培科技 |
三、蔬菜作物育苗与施肥科技 |
第四节 蔬菜作物保护 |
一、蔬菜作物病虫害调查、鉴定与测报 |
二、蔬菜作物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
第五节 蔬菜贮藏与加工 |
一、蔬菜贮藏运输技术 |
二、蔬菜加工技术 |
第五章 百年蔬菜科技进步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相关学科发展对蔬菜科技进步的推动 |
一、植物生理学为优化蔬菜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
二、植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把蔬菜育种引向分子水平 |
第二节 国家政策和社会组织制度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
一、国家农业政策部署、制度改革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
二、研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作用 |
三、实施科技规划和加大科研投入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引导与支撑 |
第三节 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
一、蔬菜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
二、蔬菜科技进步对社会需求的刺激与促进 |
第四节 资源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 |
一、提高菜地产出率是缓解蔬菜生产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 |
二、社会对蔬菜产品安全提出新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研究 |
致谢 |
(7)我国杨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杨梅研究现状 |
1.1 杨梅资源研究 |
1.1.1 资源收集保存 |
1.1.2 资源收集鉴别 |
1.1.3 分子标记 |
1.2 杨梅育种研究 |
1.2.1 气孔研究 |
1.2.2 芽变育种 |
1.2.3 其他育种方法 |
1.3 气体色素研究 |
1.4 MYB转录因子的基因水平研究 |
1.5 栽培技术研究推广应用 |
1.5.1 多效唑施用推广 |
1.5.2 矿质营养研究 |
1.5.3 环境因子影响研究 |
1.5.4 枝条修剪研究 |
2 存在问题 |
2.1 知识产权纠纷 |
2.2 研究基础薄弱 |
2.3 品种高度统一, 销售压力增大 |
3 杨梅科研发展的对策构想 |
3.1 建立中国杨梅生物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
3.2 长短结合, 开展功能育种研究 |
3.3 广泛收集资源凸显育种研究主体 |
3.4 积极实施优质生态栽培技术, 严格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
3.5 注重投入建立激励机制 |
(8)荸荠秆枯病病原学、侵染来源及品种抗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荸荠概述 |
1.1 荸荠的分布和价值 |
1.2 荸荠的生物学特性 |
1.3 荸荠的栽培技术 |
1.4 荸荠球茎的贮藏 |
2 荸荠上发生的病害 |
3 荸荠秆枯病研究 |
3.1 荸荠秆枯病为害症状 |
3.2 荸荠秆枯病病原学研究 |
3.2.1 柱孢霉属的特征及种级分类 |
3.2.2 荸荠柱盘孢形态学 |
3.2.3 荸荠柱盘孢生物学特性 |
3.3 荸荠秆枯病发生规律研究 |
3.3.1 病害循环 |
3.3.2 发病因素 |
3.4 荸荠秆枯病防治技术研究 |
3.4.1 农业防治 |
3.4.2 化学防治 |
4 荸荠枯萎病研究 |
4.1 荸荠枯萎病病原学 |
4.1.1 荸荠枯萎病菌形态学 |
4.1.2 荸荠枯萎病菌寄主范围 |
4.1.3 荸荠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 |
4.2 荸荠枯萎病发生规律 |
4.3 荸荠枯萎病防治技术 |
4.3.1 农业防治 |
4.3.2 化学防治 |
4.3.3 生物防治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荸荠秆枯病病原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害田间调查 |
1.2 荸荠秆枯病菌的分离纯化 |
1.2.1 荸荠秆枯病菌的分离培养 |
1.2.2 分离菌株的单孢纯化 |
1.3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1.3.1 荸荠的种植 |
1.3.2 菌丝块接种 |
1.3.3 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 |
1.3.4 病原菌的再分离 |
1.4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
1.4.1 菌株培养性状观察 |
1.4.2 病原菌在自然寄主上形态学观察 |
1.4.3 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后形态学观察 |
1.4.4 形态学鉴定依据 |
1.5 rDNA-ITS序列分析 |
1.5.1 基因组DAN的提取 |
1.5.2 引物 |
1.5.3 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 |
1.5.4 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田间症状观察 |
2.2 病原菌的分离 |
2.3 致病性测定 |
2.3.1 菌丝块接种离体茎秆 |
2.3.2 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离体茎秆 |
2.3.3 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活体荸荠植株 |
2.4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
2.4.1 菌株培养性状 |
2.4.2 PDA培养基上和荸荠病茎上病菌形态学观察 |
2.5 rDNA-ITS序列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荸荠秆枯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不同培养基上培养性状的观察及产孢量的测定 |
1.1.1 供试培养基 |
1.1.2 菌株培养性状观察及产孢量测定 |
1.2 不同培养液对菌丝生长量的影响 |
1.3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1.4 不同光照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1.5 不同pH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1.6 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丝生长量的影响 |
1.7 菌丝体及分生孢子致死温度测定 |
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1.9 室内药剂筛选 |
1.9.1 供试药剂 |
1.9.2 供试药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1.9.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观察及产孢量的测定 |
2.2 不同培养液对菌丝生长量的影响 |
2.3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4 不同光照对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5 不同pH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6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7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8 菌丝体及分生孢子致死温度测定 |
2.9 室内药剂筛选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荸荠秆枯病菌在离体荸荠茎秆上的侵染过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荸荠植株的种植和分生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2 塑料薄片上分生孢子萌发观察 |
1.3 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离体荸荠茎秆 |
1.4 离体荸荠茎秆上分生孢子侵染观察 |
1.4.1 光学显微镜观察 |
1.4.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塑料盖玻片上观察分生孢子的萌发状况 |
2.2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分生孢子在离体荸荠茎秆上的侵染过程 |
2.3 扫描电镜下观察分生孢子在离体荸荠茎秆上的侵染过程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荸荠秆枯病侵染来源及品种抗性评价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荸荠秆枯病侵染来源研究 |
1.1.1 荸荠秆枯病菌菌丝体越冬试验 |
1.1.2 荸荠球茎带菌率检测 |
1.2 荸荠秆枯病品种抗性评价研究 |
1.2.1 试验田 |
1.2.2 供试品种 |
1.2.3 试验设计及调查方法 |
1.2.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荸荠秆枯病侵染来源研究 |
2.1.1 荸荠秆枯病菌菌丝体在病茎上的越冬存活 |
2.1.2 荸荠球茎带菌率检测 |
2.2 不同荸荠品种对荸荠秆枯病的抗性评价研究 |
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荸荠生产、采收和加工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荸荠种质资源的利用 |
1.1 荸荠种质资源收集、分类、对比和抗性鉴定 |
1.2 荸荠种苗繁殖、育苗和脱毒技术 |
2 荸荠种植技术与管理 |
2.1 不同插植期、开花、水肥等与结实、产量的关系 |
2.2 轮作、间套作模式 |
2.3 病虫害防治 |
3 荸荠的采收 |
4 荸荠的加工技术与设备 |
4.1 前处理 |
4.2 荸荠的加工 |
4.3 荸荠皮科学研究和利用 |
5 展望 |
(10)野生蔬菜—地笋生物学特性、生育规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野生蔬菜的研究进展 |
1.1.1 野生蔬菜的范畴及资源 |
1.1.2 野生蔬菜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1.1.3 野生蔬菜的引种驯化与栽培研究 |
1.1.4 野生蔬菜的营养成分研究 |
1.1.5 野生蔬菜的开发利用现状 |
1.2 地笋的研究进展 |
1.2.1 地笋概况 |
1.2.2 地笋生物学特性研究 |
1.2.3 地笋的繁殖、栽培研究 |
1.2.4 地笋的营养成分研究 |
1.2.5 地笋的药用价值研究 |
1.3 本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4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笋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地笋温度生物学研究方法 |
2.1.4 地笋光合特性研究方法 |
2.1.5 地笋根系分布特性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地笋温度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2 地笋光合特性研究 |
2.2.3 地笋根系分布特性研究 |
2.3 讨论 |
2.3.1 地笋温度生物学特性 |
2.3.2 地笋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
2.3.3 地笋根系的分布情况 |
第三章 地笋生育规律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地笋植株生长动态观测 |
3.1.2 地笋开花特性观测 |
3.1.3 地笋根状茎膨大动态的测定 |
3.1.4 地笋根状茎膨大机理测定项目 |
3.1.5 地笋根状茎膨大期间营养成分的积累规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地笋植株生长动态 |
3.2.2 地笋开花动态 |
3.2.3 地笋根状茎生长动态 |
3.2.4 地笋根状茎膨大机理 |
3.2.5 地笋根状茎膨大期间营养成分积累规律 |
3.3 讨论 |
3.3.1 地笋植株生长动态 |
3.3.2 地笋开花动态 |
3.3.3 地笋根状茎生长动态 |
3.3.4 地笋根状茎膨大与环境条件、物质分配、源库关系及解剖结构的关系 |
3.3.5 地笋根状茎膨大期间营养成分积累规律 |
第四章 地笋染色体核型分析 |
4.1 实验方法 |
4.1.1 药品、试剂、试验仪器 |
4.1.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5.1 地笋生物学特性 |
5.1.1 地笋温度生物学特性研究 |
5.1.2 地笋光合特性研究 |
5.1.3 地笋根系分布特性 |
5.2 地笋生育规律 |
5.2.1 植株生长动态研究 |
5.2.2 植株开花动态 |
5.2.3 地笋根状茎膨大动态 |
5.2.4 地笋根状茎膨大机理 |
5.2.5 地笋营养物质积累规律 |
5.3 地笋染色体核型分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荸荠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上)(论文参考文献)
- [1]荸荠研究进展[J]. 李峰,柯卫东,刘义满. 长江蔬菜, 2006(08)
- [2]荸荠秆枯病病原分子鉴定、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D]. 杨国亮.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
- [3]荸荠组培苗高效扩繁技术的研究[D]. 陈建林. 扬州大学, 2003(04)
- [4]设施栽培对杨梅果实发育及品质形成影响的研究[D]. 张琮.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5]品种、移栽密度、钾肥对荸荠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J]. 王伯诚,赖小芳,陈伟强,潘晓飚,黄善军,王健康,康鑫. 江西农业学报, 2017(08)
- [6]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D]. 丁晓蕾.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7]我国杨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陈方永. 中国南方果树, 2012(05)
- [8]荸荠秆枯病病原学、侵染来源及品种抗性评价研究[D]. 潘丽.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 [9]我国荸荠生产、采收和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 陈亦辉. 长江蔬菜, 2013(18)
- [10]野生蔬菜—地笋生物学特性、生育规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D]. 康利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09)